供应商来料管理规范-QA-MS-007
供应商来料管理规定规定
供应商来料管理规定规定引言为保障公司生产制造过程的稳定性,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特制定《供应商来料管理规定》。
旨在规范供应商的来料质量管理,提高公司的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公司竞争力。
适用范围该规定适用于所有与公司签订合同的供应商、采购人员、质量控制员和生产人员。
来料检验供应商应严格按照公司提供的《来料检验标准》进行检验,并将检验记录表打印出来附到每批来料包装上。
来料应保持包装完好无损、干净卫生,不得混入异物或已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来料。
检查内容包括:来料样品使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包装尺寸、外观检查、附加标识检查等,同时供应商应提供完整的检验报告。
公司方案以抽样检验为主,特殊情况下可采用全检方式。
来料接收采购员在接收来料前应核实包装标识与符合要求的检验记录表,并且检查包装外观是否完好无损、密封性能是否良好。
若有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应立即通知供应商。
供应商不得将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来料交付给公司。
来料入库来料入库前,存货管理员应对来料做到“物品一致、标识一致、数量一致、质量符合要求”;并对颜色、品种、等级、数量、保存期限等进行登记,保留盘点、检验报告、检验记录表等资料。
来料退货如果在检验或接收过程中,来料不符合公司的质量要求,或存在其他问题,公司有权向供应商要求退货。
供应商收到公司通知后,应立即对问题进行追踪和排查,积极协调解决问题。
如果供应商不能提供合格品,应按公司要求退回货物,并进行相应的补偿和解决方案。
来料存放来料应存放于指定的货架上,并与来料检验报告、收获证明等相关资料一并存放。
为了避免交叉污染或质量异常,来料应单独存放,不得与其他货物混存。
来料标识公司规定的来料标识应完整准确地标明了来料的基本信息,如品名、规格、批号、数量、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
来料标识应牢固可靠,不易褪色、污染或掉落。
来料定量公司对来料定量设置了一系列的要求:在收货前应当对来料进行核对,确保数量和型号均一致,并详细记录下来;每批来料都应有明确的数量规定,并且应尽可能精确。
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
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一、引言来料检验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确保所采购的原材料、零部件或成品符合企业的质量要求,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可靠性。
本文档旨在制定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以确保来料检验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来料检验的企业,包括原材料供应商、零部件供应商和成品供应商。
三、术语和定义1. 来料检验:对所采购的原材料、零部件或成品进行质量检验的过程。
2. 供应商:向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成品的外部单位或个人。
3. 检验批次:按照一定数量或一定时间范围内采购的原材料、零部件或成品构成的一批次。
4. 不合格品: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原材料、零部件或成品。
四、来料检验流程1. 采购准备a. 与供应商沟通明确质量要求,并签订合同或协议。
b. 确定来料检验的抽样方案和检验标准。
2. 来料接收a. 接收供应商送来的原材料、零部件或成品,并进行验收确认。
b. 对接收的物料进行标识和分类存放。
3. 抽样检验a. 根据抽样方案,从接收的物料中抽取样品。
b. 进行外观检查、尺寸测量、性能测试等检验项目。
c. 根据检验结果判定样品是否合格,并记录检验数据。
4. 检验结果处理a. 合格品:将合格的物料进行入库,并进行相应的记录和标识。
b. 不合格品:将不合格的物料进行隔离处理,并通知供应商进行处理或退换货。
c. 对不合格品进行原因分析和处理,并采取纠正措施以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5. 数据分析与改进a. 定期对来料检验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问题和趋势。
b.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制定改进措施,并进行实施和监控。
五、来料检验记录1. 来料检验记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 供应商信息:供应商名称、联系方式等。
b. 检验批次信息:批次号、数量、采购日期等。
c. 抽样方案:抽样数量、抽样方法等。
d. 检验项目和标准:外观、尺寸、性能等检验项目及其标准要求。
e. 检验结果:合格/不合格判定、检验数据等。
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
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一、引言来料检验是指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零部件或成品进行检验,以确保其质量符合公司的要求和标准。
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旨在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来料检验管理体系,保障产品质量,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检验准则1. 检验标准:根据产品的特性和要求,制定相应的检验标准,包括外观、尺寸、性能等方面的指标。
2. 合格判定:根据检验结果,按照预设的合格判定标准,判断是否合格。
合格的物料可以进入下一步的生产或使用环节,不合格的物料需要进行退货或重新处理。
三、检验程序1. 接收与登记:接收供应商提供的物料,并进行登记,记录物料的相关信息,包括供应商信息、批次号、数量等。
2. 外观检验:对物料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表面是否有划痕、变形、氧化等缺陷。
3. 尺寸检验:对物料的尺寸进行测量,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4. 性能检验:对物料的性能进行测试,包括强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方面的指标。
5. 检验记录:将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包括检验日期、检验人员、检验结果等信息,以备后续追溯和分析。
四、检验设备与工具1. 检验设备:根据不同的物料特性和检验要求,配备相应的检验设备,如显微镜、硬度计、拉力试验机等。
2. 检验工具:确保检验工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定期校准和维护,如千分尺、卡尺、量具等。
五、检验人员1. 培训与资质: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接受相关培训,并持有相应的资质证书。
2. 责任与义务:检验人员应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检验程序进行操作,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监督与评估:建立检验人员的绩效评估机制,定期对其进行监督和评估,以确保其工作质量和效率。
六、异常处理1. 不合格品处理:对于不合格的物料,及时通知供应商,并按照公司的不合格品处理流程进行处理,包括退货、返修、报废等。
2. 问题分析与改进:对于频繁出现不合格品的供应商,进行问题分析,寻找根本原因,并与供应商共同制定改进措施,以提高供应商的质量水平。
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
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一、引言来料检验是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对进货材料和零部件进行检验,可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本文旨在制定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以确保来料检验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二、检验要求1. 来料检验应根据产品的特性和使用要求,制定相应的检验要求和标准。
2. 检验要求应包括外观检验、尺寸检验、性能检验等内容,以确保来料的质量符合产品的设计要求。
3. 检验要求应明确指出检验方法、检验设备和检验标准,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检验流程1. 接收来料:接收来料时应核对送货单和物料清单,确保所收货物与定单一致。
2. 样品抽检:根据来料的重要性和风险程度,进行样品抽检。
抽检应按照统计学原理进行,以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3. 检验记录:对每批次的来料进行检验,并记录检验结果。
检验记录应包括来料信息、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和处理意见等内容。
4. 不合格品处理:对于不合格的来料,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按照不合格品处理程序进行处理,以确保不合格品不进入生产流程。
四、检验设备和工具1. 检验设备:应根据产品特性和检验要求,配备相应的检验设备,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检验工具:应配备标准的检验工具,如千分尺、卡尺、量规等,以确保检验工作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3. 检验设备和工具应定期校验和维护,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检验人员1. 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产品特性和检验要求。
2. 检验人员应接受相应的培训,了解并掌握检验方法和标准,以提高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检验人员应严格执行检验规范,确保检验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六、数据分析与改进1. 对于来料的检验数据,应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了解来料的质量状况和趋势,并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2. 对于频繁浮现不合格的来料,应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并共同制定改进计划,以提高来料的质量稳定性。
3. 检验工作应与生产工艺和质量管理相结合,通过不断改进来料检验工作,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供货商来料规范
供应商来料规范范围:本规范规定适用于红旗空调配件有限公司现有供货商及后续供货商物料管理规范1.送货单要求:1.1 供应商送货每批物料必须要附送货单,否则拒绝收货。
1.2 送货单上必须详细填写名称规格、数量、重量、日期、供应商名称。
1.3 送货单必须完好并保证填写书面整洁。
1.4 送货单内容必须与实物一致。
2.送货数量要求:2.1供应商送货数量必须和送货单上的数量一致,不得虚开数量,少1罚10。
2.2供应商必须按我司采购订单数量送货,超订单数量送货,拒收。
2.3供应商送货到仓库内必须与收料员当面清点数量(数量存在异常时必须由送货员确认)。
3.卸货要求:3.1供应商在卸货时必须将所有物料卸货到物料框并在仓管员指定区域堆放整齐,违者50元一次。
3.2供应商送货车辆要在本公司指定位置停车,不得随意停放。
违者50元一次。
3.3供应商送货人员不得私自进入生产区域寻找叉车与物料框,由仓库人员带领方可进入,违者50元一次。
3.4如送货物料达不到收货要求,供应商需在当天内清理,不能在我公司随意堆放,逾期不处理或事先没有说明原因的,我司将视为垃圾自行处理。
3.5供应商在卸货过程中必须保证卸货区域的卫生。
违者50元一次。
3.6供应商送货人员必须听从收料人员的安排,必须遵守我司的一切厂纪厂规。
违者50元一次。
3.7使用仓库的搬运工具(叉车)时,必须爱护和保管好,用完及时返回放置区域。
违者50元一次。
4.来料不良退货要求:4.1供应商送货人员不得推诿我司退货要求,如不能当天领回,应开好退货单方可离厂。
违者500一次。
4.2供应商送货人员必须与仓管员当面确认物料的数量与物料是否属于本公司。
4.3当天未领回的退货物料,我司负责保管3天,逾期不拿回,我司将自行处理,如有丢失,概不负责。
5.供货时间规范:5.1供货时间统一为上午7点半-上午11点,如有加急物料可下午来料。
5.2供货商需要提前一天通知我司采购确认是否隔天来料,避免供货拥挤。
【最新推荐】供应商来料管理规定-范文模板 (7页)
【最新推荐】供应商来料管理规定-范文模板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
供应商来料管理规定
供应商质量管理办法
(草案稿)
前言
供应商质量管理办法
1 目的
供应商所提供的零部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企业产品的质量和成本,影响着顾客对企业的满意程度,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对于企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互利共赢的关系原则下加强对供应商的质量控制已经成为企业质量管理创新的重要途径。
对供应商进行业绩评定是企业进行供应商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也是对供应商进行动态管理的依据和前提。
通过科学公正的业绩评定,对供应商进行业绩分级,并采取相应措施鼓励优秀供应商、淘汰不合格供应商,这对于促进供应商提高产品质量和供货积极性,建立完善、稳固的供应商关系十分重要。
本标准从供应商质量管理的角度,对于供应商进行分类管理,建立起一套供应商业绩考核制度。
本标准旨在通过稳步提高供应商产品质量,降低公司采购风险,逐步建立与供应商的稳定、长期、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
2 适用范围。
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
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一、引言来料检验是指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零部件或者成品进行检验,以确保其质量符合公司的要求和标准。
来料检验的目的是防止次品进入生产流程,保证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本文将介绍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包括检验流程、检验标准和记录要求。
二、检验流程1. 来料接收供应商将原材料、零部件或者成品送至公司库房,库房人员按照接收程序进行登记和验收。
同时,库房人员应检查包装是否完好,并记录相关信息。
2. 样品抽取库房人员根据抽样计划,从接收的批次中随机抽取样品。
样品数量应符合统计学原则,以保证抽样结果的可靠性。
3. 检验项目确定根据产品要求和标准,确定需要进行的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应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功能测试等。
4. 检验方法选择根据检验项目的性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
常用的检验方法包括目视检查、仪器测量、化学分析等。
5. 检验标准设定制定检验标准,明确合格和不合格的判定依据。
检验标准应基于产品要求和相关标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6. 检验执行检验员根据检验项目和方法,对样品进行检验。
检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7. 检验结果判定根据检验结果和设定的标准,判定样品是否合格。
如果样品不合格,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退货、返工或者供应商整改。
8. 检验记录检验员应将检验结果记录在检验报告中。
检验报告应包括样品信息、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和判定依据等内容。
检验报告应及时归档,以备查阅。
三、检验标准1. 外观检查外观检查是对样品外观质量进行评估。
检验员应检查样品的表面是否有划痕、凹陷、气泡等缺陷,以及颜色、光泽等外观特征是否符合要求。
2. 尺寸测量尺寸测量是对样品的尺寸进行测量和比较。
检验员应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如千分尺、游标卡尺等,准确测量样品的长度、宽度、高度等尺寸。
3. 功能测试功能测试是对样品的功能进行验证。
检验员应按照产品要求和测试方法,对样品进行功能测试,以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
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
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一、引言来料检验是生产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它对于保证产品质量、确保生产安全和提高客户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来料检验工作,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本管理控制规范。
二、适合范围本规范适合于所有涉及来料检验的部门和人员,包括供应商、采购部门、质量控制部门等。
三、术语和定义1. 来料检验: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零部件或者成品进行检验和评估的过程。
2. 供应商:向我公司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者成品的外部组织或者个人。
3. 检验标准:根据产品规格和质量要求制定的对来料进行检验的标准。
4. 检验方法:根据产品特性和检验要求选择的检验手段和流程。
四、来料检验流程1. 采购部门与供应商进行合作前,应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筛选,确保其具备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可靠的供货能力。
2. 采购部门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时,应明确产品的质量要求和检验标准,并约定来料检验的频率和抽样方法。
3. 供应商交付原材料、零部件或者成品后,采购部门应及时通知质量控制部门进行来料检验。
4. 质量控制部门按照检验标准和方法对来料进行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性能测试等。
5. 检验结果分为合格、不合格和待验证三类,合格的来料可以直接入库使用,不合格的来料需要通知供应商进行整改,待验证的来料需要进一步测试和评估。
6. 质量控制部门应及时将检验结果记录在来料检验报告中,并归档保存。
7. 供应商整改后,质量控制部门应重新对来料进行检验,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8. 质量控制部门应定期对来料检验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提高来料检验的效率和准确性。
五、来料检验记录和报告1. 来料检验记录应包括供应商信息、检验日期、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等内容。
2. 来料检验报告应包括供应商信息、检验日期、检验项目、检验结果、问题描述、整改措施等内容。
3. 来料检验记录和报告应按照像关文件管理规定进行归档保存,以备查阅。
六、培训和考核1. 采购部门和质量控制部门应定期组织来料检验的培训,包括检验标准、检验方法、检验流程等内容。
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
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一、引言来料检验是指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零部件或成品进行检验和评估,以确保其质量符合公司的要求。
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旨在确保来料检验过程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从供应商采购原材料、零部件或成品的相关部门和人员。
三、定义1. 来料检验: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零部件或成品进行检验和评估的过程。
2. 供应商:向公司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成品的外部机构或个人。
3. 检验标准:根据产品质量要求和技术规范制定的对原材料、零部件或成品进行检验的指标和要求。
四、管理要求1. 供应商评估与选择1.1 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并建立供应商档案。
1.2 根据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情况、产品质量记录、客户反馈等信息,评估供应商的质量管理水平。
1.3 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并与其签订合同。
2. 检验计划制定2.1 根据产品特性和质量要求,制定来料检验计划。
2.2 确定来料检验的频次和样本数量。
2.3 制定检验方法和检验标准。
3. 检验过程3.1 接收来料并进行登记,包括来料数量、批次信息等。
3.2 进行外观检查,检查来料是否存在外观缺陷。
3.3 进行尺寸和重量检验,确认来料的尺寸和重量是否符合要求。
3.4 进行功能性检验,验证来料的功能是否正常。
3.5 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检测来料的化学成分是否符合要求。
3.6 进行物理性能检验,测试来料的物理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3.7 进行包装检验,检查来料的包装是否完好。
4. 检验记录与报告4.1 对每批次的来料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并保存相关记录。
4.2 编制来料检验报告,包括检验结果、不合格品处理情况等。
4.3 及时向供应商反馈检验结果,并要求其采取纠正措施。
5. 不合格品处理5.1 对于不合格的来料,及时通知供应商,并要求其采取纠正措施。
5.2 对于不合格的来料,按照公司的不合格品管理程序进行处理,包括隔离、返工、报废等。
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
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一、引言来料检验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零部件等进货物料进行质量检验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能够确保进货物料的质量符合企业的要求,降低产品质量风险,提高生产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的制定和实施。
二、管理控制规范的制定1. 确定检验标准:根据产品要求和行业标准,制定适用于来料检验的质量标准,包括外观、尺寸、物理性能、化学成分等指标。
2. 制定检验程序:明确来料检验的流程和步骤,包括样品采集、检验方法、检验设备的选择和校验等。
3. 确定检验频率:根据供应商的质量水平和产品的重要性确定来料检验的频率,高风险物料可采取100%抽检,低风险物料可采取抽样检验。
4. 制定检验记录和报告:规定来料检验的记录和报告要求,包括检验结果、不合格品处理、供应商评价等内容。
三、实施管理控制规范的步骤1. 供应商评价:建立供应商评价制度,对供应商进行质量管理能力评估,包括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认证情况、质量问题处理能力等。
2. 样品采集:按照检验程序要求,从供应商处获取样品,并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完整性。
3. 检验方法和设备:根据检验标准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和设备进行检验,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检验记录和报告:按照规定的要求,记录检验结果、不合格品处理情况等信息,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供应商反馈检验结果。
5. 不合格品处理:对于不合格品,及时通知供应商进行整改或退换货,确保质量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6. 过程改进:根据来料检验结果和供应商的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提高供应链的质量管理水平。
四、管理控制规范的效果评估1. 检验合格率:通过统计来料检验的合格率,评估管理控制规范的有效性,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2. 不合格品处理及时率:评估不合格品的处理及时率,包括及时通知供应商、及时处理不合格品等,确保质量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3. 供应商评价结果:根据供应商的评价结果,评估管理控制规范对供应商质量管理能力的影响,及时调整和改进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
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
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一、引言来料检验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以确保来料检验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可追溯性,从而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
二、适合范围本规范适合于所有需要进行来料检验的企业,无论其规模大小和行业类型。
三、术语定义1. 来料检验:指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零部件或者成品进行检验和评估的过程。
2. 供应商:指向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者成品的外部实体。
3. 检验样本:指从供应商提供的批次中抽取的样本,用于进行来料检验。
四、来料检验管理流程1. 采购部门与供应商进行有效的沟通,明确产品要求和质量标准。
2. 采购部门根据产品要求和质量标准制定来料检验计划,并与供应商共享。
3. 供应商按照来料检验计划提供相应的样本。
4. 来料检验员根据来料检验计划对样本进行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性能测试等。
5. 检验员记录检验结果,并进行评估和判定。
合格的样品可以进入下一步工序,不合格的样品需要进行退货或者返工。
6. 检验结果和评估记录需进行归档,以备将来追溯和分析。
五、来料检验标准1. 外观检查:对样品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表面缺陷、色差、变形等。
2. 尺寸测量:对样品的尺寸进行测量,确保其符合产品要求的尺寸标准。
3. 性能测试:对样品的性能进行测试,包括强度、硬度、耐磨性等。
4. 包装检查:对样品的包装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运输和储存的要求。
六、来料检验记录1. 检验员应记录每次来料检验的结果和评估。
2. 记录内容包括样品信息、检验方法、检验结果、评估和判定等。
3. 检验记录应进行归档,并按照规定的时间保留期进行保存。
七、来料检验结果处理1. 合格样品:合格的样品可以进入下一步工序,但仍需对其进行跟踪和记录。
2. 不合格样品:不合格的样品需要进行退货或者返工,供应商应负责相应的责任和成本。
3. 异常情况处理:对于浮现异常情况的样品,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进行沟通和商议解决。
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
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一、引言来料检验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进货原材料和零部件进行检验,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避免不良品进入生产环节,从而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客户满意度。
本文将介绍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包括来料检验的目的、范围、职责分工、检验方法和标准、记录和报告要求等。
二、目的来料检验的目的是确保进货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符合产品要求,减少不良品进入生产环节,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三、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进货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来料检验。
四、职责分工1. 供应商管理部门负责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并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审核,确保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符合要求。
2. 采购部门负责与供应商进行采购合同的签订,并提供采购订单给供应商。
3. 来料检验部门负责对进货原材料和零部件进行检验,包括外观检验、尺寸检验、性能检验等。
4.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对来料检验结果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处理意见。
五、检验方法和标准1. 外观检验:对进货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表面是否有划痕、变色、氧化等缺陷。
2. 尺寸检验:对进货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尺寸进行测量,确保尺寸符合产品设计要求。
3. 性能检验:对进货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性能进行测试,例如强度、硬度、耐磨性等。
4. 检验标准:根据产品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制定检验标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六、记录和报告要求1. 来料检验部门应建立来料检验记录,记录包括检验日期、供应商信息、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等。
2. 检验记录应保存至少一年,并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管理和归档。
3. 检验结果应及时报告给供应商和相关部门,包括合格品和不合格品的数量和原因。
4. 对于不合格品,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退货、返工、索赔等,并对供应商进行相应的处罚措施。
七、总结来料检验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建立科学的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可以有效地控制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
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一、引言来料检验是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保证所采购的原材料、零部件或者成品符合质量要求,以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和客户满意度。
本文档旨在制定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确保来料检验工作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二、适合范围本规范适合于所有从外部供应商采购原材料、零部件或者成品的企业。
涵盖来料检验的流程、方法、标准和记录等方面。
三、流程概述1. 来料检验申请:供应商提供的物料到达仓库后,仓库管理员填写来料检验申请单,包括物料名称、供应商信息、批次号等。
2. 样品提取:仓库管理员根据来料检验申请单提取样品,并标记样品编号。
3. 检验计划制定:质量部门根据样品特性、供应商质量记录和历史数据等制定检验计划,包括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和标准。
4. 检验执行:质量部门根据检验计划进行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性能测试等。
5. 检验结果判定:根据检验结果和标准,判定样品是否合格。
若不合格,进行不合格品处理,并通知供应商。
6. 记录和报告:将检验结果记录在来料检验报告中,并存档。
报告包括样品信息、检验结果、判定依据等。
四、检验方法和标准1. 外观检查:根据产品外观要求,对样品进行目测或者使用显微镜等设备进行检查。
2. 尺寸测量: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如千分尺、卡尺等,对样品尺寸进行测量,并与标准数值进行比对。
3. 性能测试:根据产品要求和标准,使用相应设备或者测试方法对样品进行性能测试,如拉力测试、耐磨性测试等。
五、记录和报告要求1. 来料检验申请单:包括物料名称、供应商信息、批次号等。
2. 检验计划:包括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和标准。
3. 检验记录:包括检验日期、检验员、样品编号、检验结果等。
4. 来料检验报告:包括样品信息、检验结果、判定依据等。
5. 存档管理:检验记录和报告应按照规定进行存档,并保留一定时间。
六、质量控制1. 定期评估供应商:根据供应商的交货质量、合格率、不合格品处理能力等指标进行评估,及时与供应商沟通改进措施。
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
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一、引言来料检验是指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和零部件进行检验,以确保其质量符合公司的要求和标准。
本文旨在制定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以确保来料检验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二、检验标准及要求1. 来料检验应基于国家、行业和公司的相关标准要求进行,确保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符合标准。
2. 检验标准应明确具体的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和检验要求,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检验标准应及时更新,以适应市场和技术的变化,确保检验工作始终符合最新要求。
三、检验流程1. 来料检验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a. 接收来料:负责人员应按照规定的程序接收来料,并记录相关信息,如供应商、批次号等。
b. 样品抽检:按照抽检计划和抽检比例,从接收到的来料中抽取样品进行检验。
c. 检验项目:根据检验标准,对样品进行各项检验项目的检测,包括外观、尺寸、物理性质、化学成份等。
d. 检验结果评定:根据检验标准和要求,对检验结果进行评定,判定是否合格。
e. 处理不合格品:对于不合格的样品,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按照像关流程进行退货、返工或者报废等处理。
f. 记录和报告:将检验结果记录并上报相关部门,以便后续跟踪和分析。
四、检验设备和环境要求1. 检验设备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同时应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检验环境应符合检验要求,如温度、湿度、光照等,以避免对检验结果产生干扰。
五、人员要求和培训1. 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检验设备和使用检验工具。
2. 检验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培训,了解最新的检验标准和方法,提高其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六、数据分析和持续改进1. 对来料检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以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2. 定期评估来料检验工作的效果和效率,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和完善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
七、附则1. 本规范的制定、修订和执行由相关部门负责,并应定期进行评审和更新。
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
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一、引言来料检验是指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或零部件进行检验,以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和规格。
来料检验的目的是保证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稳定可靠,以避免因原材料或零部件质量问题引起的生产事故和产品质量问题。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涉及来料检验的生产企业,包括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商。
三、检验标准1. 技术标准:根据产品的特性和要求,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应包括产品的外观、尺寸、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2. 检验方法:根据技术标准,确定相应的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应包括目测检验、测量检验、物理性能检验、化学成分检验等。
3. 检验依据:检验依据应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内部标准等。
根据不同的产品和材料,确定相应的检验依据。
4. 检验频率:根据供应商的质量信誉度和历史数据,确定来料检验的频率。
对于质量稳定可靠的供应商,可以适当降低检验频率。
四、检验程序1. 接收来料:接收供应商送来的原材料或零部件,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无损。
2. 样品抽取:根据检验标准和检验依据,抽取样品进行检验。
样品抽取应符合统计学原理,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3. 检验记录:对每个样品进行检验,并记录检验结果。
检验记录应包括样品编号、检验日期、检验员等信息。
4. 判定结果:根据检验结果,判定样品是否合格。
判定结果应根据检验标准和技术要求进行判定。
5. 处理不合格品:对于不合格的样品,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退货、返修等。
6. 检验报告:根据检验结果,编制检验报告,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供应商。
检验报告应包括检验结果、不合格项及原因等信息。
五、记录与存档1. 检验记录:对每次来料检验进行记录,包括样品编号、检验日期、检验员、检验结果等信息。
检验记录应保存至少一年。
2. 检验报告:编制的检验报告应妥善保存,包括检验结果、不合格项及原因等信息。
检验报告应保存至少三年。
六、培训与管理1. 培训:对从事来料检验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包括技术标准的理解和应用、检验方法的掌握等。
供应商来料管理规定办法
供应商来料管理规定办法一、前言来料管理是企业的重要一环,对于供应商的管理也是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的关键环节。
本规定办法主要目的是规范企业的来料管理,确保来料符合企业和客户的要求和标准,加强与供应商的协作和沟通,促进双方合作共赢。
二、范围适用于企业的供应商来料管理,包括采购、入库、检验、审核等一系列流程。
三、具体要求3.1 采购•采购人员应该对供应商进行认证和评估,及时了解供应商情况并建立相应的供应商档案;•采购人员要依据企业的要求采购原材料,并签订有效采购合同,确保供应商能够按照要求交货;•采购人员要及时了解原材料的价格变化,以及供应商能否满足企业订单的要求,并结合企业生产计划进行及时调整。
3.2 入库•采购原材料到货后应该进行验收,检查来料是否符合企业的要求,并在验收单上进行相应记录;•严格按照来料的批次进行分类、编号、存放,确保分开存放,不同批次不混淆。
3.3 检验•制定检验标准,明确检验规则,严格检验来料质量,确保符合企业标准,不良品及时送回供应商;•检验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检验规程,对不符合要求的来料进行记录,开具对应的检验报告,并及时通知供应商。
3.4 审核•在完成来料检验后,对合格的来料要进行审核;•检查检验报告的内容是否完整、准确,并进行相应记录。
3.5 协作和沟通•与供应商建立信任关系,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和协作,及时反馈来料的质量情况;•对于有质量问题的来料及时通知供应商,并要求其进行整改,确保长期合作。
四、附则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开始执行,如有问题请及时反馈。
本办法最终解释权归企业所有。
五、结论本规定办法的制定和实行,有利于优化来料管理,规范企业采购流程,提高采购质量,有效控制采购成本,确保企业成为客户满意的有竞争力的品牌企业。
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
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一、引言来料检验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对保障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来料检验工作,提高检验水平,制定本管理控制规范。
本规范将详细阐述来料检验的流程、人员要求、设备与工具管理以及质量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二、来料检验流程明确检验范围和标准在来料检验开始前,应明确检验范围和标准,包括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判定标准等。
这些标准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企业的要求。
核对送货单与订单检验人员应核对送货单与订单,确保送货数量、品种等信息与订单一致。
如有差异,应及时与采购部门沟通处理。
外观检查对物料进行外观检查,查看是否有破损、变形、污渍等问题。
对于有疑问的物料,应进行详细检查或试用。
性能测试根据产品要求,对物料进行必要的性能测试,如尺寸、材质、强度等。
性能测试应遵循相应的测试标准和方法。
记录与判定检验人员应详细记录检验过程和结果,并依据判定标准对物料是否合格进行判定。
合格物料可入库,不合格物料应进行退货或协商处理。
三、检验人员要求资质要求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检验工具和方法。
对于特殊产品,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证书。
培训要求企业应对检验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使其了解产品标准和检验方法的新变化,提高检验水平。
岗位职责检验人员应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按照规定的要求和方法进行检验,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保证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工作态度检验人员应保持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批物料都要做到公正、公平、公开,不得有任何舞弊行为。
同时,应注意自身形象和言行举止,维护企业的形象和声誉。
奖惩机制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对于工作表现优秀的检验人员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晋升机会;对于工作不负责任、出现失误或违规行为的检验人员进行相应的惩罚和处理。
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
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所采购的原材料进行检验和管理的一系列规范和控制措施。
它的目的是保证来料的质量符合企业的要求,减少不合格品的数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一、检验标准的制定1. 根据产品的特性和要求,制定相应的来料检验标准,包括外观、尺寸、性能等指标。
2.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标准,确定合理的检验方法和检验规程。
3. 制定合理的抽样方案和抽样数量,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二、检验设备和环境的要求1. 配备适当的检验设备,如显微镜、计量仪器、硬度计等,确保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提供良好的检验环境,包括光照、温度、湿度等条件,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三、检验人员的要求1. 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来料检验的要求和方法。
2. 定期组织培训,提高检验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技术能力。
3. 检验人员应严格遵守检验规范,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来料检验的流程1. 接收来料并进行登记,包括物料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
2. 根据检验标准进行抽样,并进行外观、尺寸、性能等方面的检验。
3. 对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和评定,判断是否合格。
4. 对不合格品进行分类和处理,包括返工、退货等措施。
5. 对合格品进行标识和放行,确保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可以正常使用。
五、检验结果的统计和分析1. 对来料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合格率、不合格率等指标。
2. 根据统计结果,及时采取措施改进供应商的质量管理,提高来料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六、来料检验的记录和档案管理1. 对来料检验的结果进行记录和归档,包括检验报告、检验记录等。
2. 保留一定的时间和周期,以备追溯和复查。
七、供应商管理和评价1. 建立供应商评价制度,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评估和考核。
2. 根据供应商的质量绩效,及时调整和优化供应链,确保供应商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八、持续改进1. 定期组织来料检验的质量管理评审会议,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
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一、引言来料检验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确保所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符合质量要求,以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客户满意度。
本文档旨在制定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以规范来料检验的流程和要求,确保来料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从供应商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企业,包括但不限于采购部门、质量部门、生产部门等。
三、术语和定义1. 来料检验:对从供应商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进行质量检验的过程。
2. 供应商:向企业提供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外部组织或个人。
3. 合格品:符合规定质量标准的原材料和零部件。
4. 不合格品:不符合规定质量标准的原材料和零部件。
5. 判定准则:根据质量标准和规范,对来料进行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依据。
四、管理要求1. 采购前评估:在与供应商签订合作协议之前,应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包括但不限于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生产能力、技术实力等方面的评估,确保供应商能够提供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和零部件。
2. 来料检验计划:制定来料检验计划,明确来料检验的频次和抽样方案,确保来料检验的全面性和可行性。
3. 检验项目和标准:明确来料检验的检验项目和标准,包括但不限于外观检验、尺寸检验、物理性能检验等,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检验设备和工具:提供适用的检验设备和工具,确保检验过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5. 检验记录和报告:对每次来料检验进行记录和报告,包括但不限于检验日期、检验结果、不合格品处理情况等,确保检验结果的可追溯性。
6. 不合格品处理:对于检验结果为不合格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按照约定的不合格品处理流程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退货、返修、报废等。
7. 持续改进:定期评估来料检验的效果和性能,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持续改进,以提高来料检验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五、流程描述1. 采购准备阶段:a. 确定采购需求,并编制采购计划。
b. 评估供应商的能力和信誉度,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来料管理规范
1.目的:为完善及规范采购物料回料及客供物料到厂、外协生产的余料退料的流程操作及数据与品质管理,确保所有物料的及时检验、及时备料,适时、准确的满足生产的需求。
2.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宝发公司各事业部仓库(主料仓、辅料仓、综合仓和化工仓)进料的全过程管理。
3.定义:3.1来料的分类管理是指从采购订购物料回货到仓库收料检验及入库的全过程操作及管理。
进料分类是指:生产用主、辅料;化工物料;综合物料;外协生产剩余物料。
4.职责:4.1采购员负责提供相关的采购单及送货单或装箱单/码单资料给仓库组长;4.2业务员负责提供客供物料的相关资料(装箱单/码单、面料成分等)、外协生产的剩余退料的相关资料(装箱单/码单等)给仓库组长;4.3录单员负责仓库的出入账(ERP系统的“采购收货”、“采购入库”、“采购入库过账”等);负责仓库与财务、采购所有单据资料的交接;4.4仓库组长负责对应仓库物料的日常管理;4.5验布员负责主料的品质检验及数据确认;4.6辅料仓、综合仓仓管员负责相应物料的数据确认、品质检验、定储位存放;4.7仓库课长负责仓库的整体运作及工作监督、审核;4.8生产厂长负责核查仓库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和异常状况的处理;4.9财务部负责对来料数据实施监督。
5.工作程序:5.1收货入库5.1.1收货前的单据准备申购部门、申购项目、数量、预计回料期等)以便仓库提前安排收料的准备工作。
化工仓:采购员收到“财务申购单”( OA系统“财务管理”模块中)后根据申购资料在ERP系统内转化为采购单,并将采购单号以邮件形式通知仓库主管及录单员,录单员根据对应单号打印采购单并作为收货依据。
5.1.1.2回料前采购员需至少提前一天上提供对应的供应商的装箱单/码单或送货单给仓库课长、组长及录单员;如为客供物料或外协生产的剩余退料,以上资料则由相应负责的业务员提供。
5.1.2收货5.1.2.1主料仓由组长负责收货;辅料仓、综合仓、化工仓由仓管员负责收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4全检工按SQE通知的优先级优先全检紧急产品,全检后区分合格品与不合格品数量并做好全检记录。(第一优先是生产急需,第二优先来料不良,第三优先是库存产品)全检合格品经IQC检验后通知仓
质量处罚
6.2.5质量处罚是针对供应商交付业绩进行的处罚。考虑到目前公司供应商的实际能力,目前仅针对如下情况进行处罚
6.2.5.1混料:当一批次一种产品中混有其他型号的产品,混装比例超过5%,根据混装情况的严重程度进行¥800~¥2000进行处罚.
如不同产品(产品较大)的混装,很容易就是分辨出,此为轻
七、相关文件
八、记录及表单
九、附件
供应商处罚单
库入库。不合格品由IQC贴红标签暂存在全检区不合格品放置区。不合格品由采购每三天处理一次。
全检库存产品或在全检产品目录中的产品时
6.1.5IQC进行抽检确定存在的问题点并做标识。IQC安排次日需全检的库存产品,并在全检前一天通知仓库将全检产品移送到全检区。
三阶文件
文件编号
版本/版次
A
供应商来料不良管理规范
三、定义
无
四、职责
4.1IQC:负责判定来料状态,并对来料不合格现象用油性笔进行标注。当来料全检发生在本公司场地范
围内时,IQC有义务指出已发现的不良现象,可接受的产品标准,并填写IQC进货检验异常单。
4.2仓库:负责托盘的转运。(规划收料区兼作全检区)
4.3计划部:判定来料的急需程度,是否提请让步放行,挑选的优先顺序
费用转嫁
6.2.1原定拉手面板电镀件及配件每人工小时全检费用20元,其它产品每人工小时收取50元的标准继续执行两个月(至2015年底),用两个月的数据进行合理性评估。对检验效率的规定是拉手面板每小时180个计价,拉手和锁体面板每小时300个计价。其它产品按实际工时计价,预估价格可以按每小时500个计价。该价格用于预估全检工时,并按此预估工时乘以对应的人工小时费用通知供应商需承担的全检费用。
对于全检合格率95%-98%的全检批次,BDA和供应商对半分担全检费用。
对于合格率在90%-95%的全检批次,供应商承担全部检验费用。
对于合格率80%-90%的全检批次,供应商承担全部检验费用并处以检验费用一倍的罚款。
对于合格率80%以下的全检批次,供应商承担全部检验费用并处以检验费用两倍的罚款。
6.2.4功能性缺陷采取零收一退的检验标准,检验费用按每小时50元收取。
4.4采购部:与供应商沟通协调处理方式,费用分担方式,不合格品的处理。
4.5全检员:按IQC合格标准和不合格现象进行区分挑选并填写全检记录。
4.6SQE:判断不合格品的责任划分和对应厂内挑选的工时。对争议部分进行判定
4.7财务部:接到罚款通知后将该批次的付款扣住,待采购确认可以罚款或质量确认可以豁免后执行对应的扣款,付款行为。
6.1.7全检后质量水平目标。全检后应能保证批次中已发现的不良现象有80%的不良品被挑出。且总体合格率在98%以上。对低于98%合格率的栈板/批次,每发现一次扣款20元,对每累积50批次合格率大于98%的全检员奖励50元。
6.1.8SQE根据全检记录开具供应商处罚单。对于多个供应商不良,SQE只针对最后提供产品的供应商开具不良处罚,但需要注明其它供应商造成的不良数量,对于同一个产品上有多个供应商造成的不良时,划归最后一个供应商负责。这是公司的供应商质量管理战略,促进供应商对来料进行检验,减少对不良品的继续加工。
如产品较小,仅仅是尺寸不一样,很难分辨,此为严重情况
同种问题连续发生了三次,同种产品同种问题第二次发生时,会对供应商发出质量整改报告并
三阶文件
文件编号
版本/版次
A
供应商来料不良管理规范
生效日期
2015-11-20
页数
第4页,共4页
要求回复,如再发生第三次,会以问题的严重程度进行¥800~¥2000进行处罚,如还是没有改进,则进行翻倍处罚。
三阶文件
文件编号
版本/版次
A
供应商来料不良管理规范
生效日期
2015-11-20
页数
第1页,共4页
制订部门
制订人
确认人
会签部门
批准人
品质部
郑奎
王旭
财务部:
采购部:
仓库:
营运部:
品质部:
修订记录Βιβλιοθήκη 修订日期修订类别版本
修订内容摘要
增加
删除
异动
废止
发放部门
□总经办份
□营运中心份
□研发部份
□销售部份
□文控中心份
五、流程图
无
六、工作内容
6.1工作流程
来料IQC判定不合格时
6.1.1当IQC判定来料不合格,填写IQC进货检验异常单,用油性笔对抽样发现的不良进行标注,将不良品放在最上层。
6.1.2SQE确认进货检验异常单,并通知采购请采购在异常单上签字,等待采购确认处理方式。当采购判定为厂内挑选时,由SQE通知IQC和全检员进行全检。
□计划部份
□品质部份
□财务部份
□人力资源部份
□采购部份
□制造技术份
□EHS份
□生产车间份
□仓库份
□信息部份
□管理者代表份
三阶文件
文件编号
版本/版次
A
供应商来料不良管理规范
生效日期
2015-11-20
页数
第2页,共4页
一、目的
为规范公司的来料管理,明确各部门职责和接口,特制定本规范。
二、范围
适用于BDA来料不合格的全检和车间发现的不合格未使用部分来料的全检。
6.2.5.2没有按流程进行来料,如,新产品时(只要这家供应商以前没有给本公司送的产品都是新产品),没有提前送样,就已批量来料,首先IQC拒检,再对供应商进行¥500/次的处罚,此批产品有任何问题则由供应商自己承担
6.2.5.3当因OEM厂商造成的客诉,客诉处理费用和客户索赔费用会转嫁给供应商并处以1000-5000元罚款。
6.3费用的豁免
6.3.1出于商务,或者模具以及其它特殊原因,采购对某批次产品可以在SQE开具质量处罚单后,书面提出豁免。豁免需有正当理由。豁免需经质量经理,营运总监财务总监共同批准后生效。豁免可分为豁免全部费用,豁免处罚两种。豁免机会每个供应商是交货批次的5%为上线。
6.4财务接口
6.4.1当SQE开出供应商处罚单后,复印一份给财务,财务见单后将该批次付款暂停。等待最后处理结论。当处理完成后由质量与采购共同签字的处罚单复印件后,按处罚单上确认的金额进行对应扣款并保留复印件作为对账依据。
6.1.9当一个缺陷有多个供应商均可造成,在不能区分责任单位的情况下,由最后一个供应商负责,这也是公司供应商管理战略,促进供应商对来料进行监督,扭转供应商只管自己的不良,不对前道进行监督的落后思想。公司支持后工序供应商对前工序供应商追责,当不同工序供应商之间产生争议的时候,有SQE最终裁决。
6.2费用的转嫁和质量处罚
特殊情况可全检一小时后计算所需费用通知供应商所需的费用。该一小时费用由供应商负担。
6.2.22016年试行新的全检收费标准,采用阶梯计价的方式,目的是促进供应商提高质量水平。
6.2.3外观缺陷
对于全检合格率高于98%的全检批次,全检费用由BDA承担,连续3次同型号产品全检合格率高于98%的产品,可从全检清单里去除。
生效日期
2015-11-20
页数
第3页,共4页
6.1.6对于IQC抽检合格产品,全检员可进行批次1/2或1/3全检,要确保每个包装容器均检验到。当全检不合格率不低于98%的情况下,可隔离不合格品后放行。在全检记录上登记为1/2或1/3全检。全检目录中的产品IQC抽检不合格时,由IQC贴红标签,开IQC进货检验异常单,并通知仓库搬运人员移送全检区全检。全检员进行100%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