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中国治理模式提升的策略选择
浅谈中国治理现代化的现实困境及前景展望
浅谈中国治理现代化的现实困境及前景展望论文摘要在引领中国改革方向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赫然在列,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已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对中国的社会转型及经济腾飞意义非凡。
本文从政府治理的现实困境入手,分析政府、市场、社会的盘根错节的关系,为治理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鑒。
论文关键词治理理论治理能力治理体系一、治理现代化的现实困境政府与市场相互博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当市场失灵出现时,需要政府充当消防员的角色,对市场不能起作用的领域进行补位。
但政府干预并不能代替市场,政府也会出现效率低下、决策失误甚至寻租行为。
所以,只有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像齿轮一样紧紧咬合,并相互配合补位,社会的大机器才能正常运转。
而当今中国的实际是,政府职能边界不清,对经济生活干预过多,严重干预了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另一个方面,市场机制发育不成熟、不完善,缺少法制的规整。
特别是在地方层面,政府与市场相互博弈,导致在各自领域都有错位、缺位。
社会分化不足,公民社会尚待发育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社会阶层出现了新鲜的血液,民营企业家作为一个独立的力量开始崛起;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的中产阶级不足,民众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关注尚未觉醒,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社会有待进一步分化。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些年,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迁,民间组织由此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其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的功能初步显现。
但这些民间组织带有明显的行政色彩,甚至日常经费都是由政府拨付,其部门负责人也是政府任命,发挥作用的空间缺乏独立性。
权威体制与多元治理在当代中国,中央政府通过掌握行政管辖权,特别是人事安排和资源分配的权力,建立起了一套自上而下的权威体制,这种权威体制的运行主要通过科层制和一统的观念来进行维系。
权威体制的治理方式也颇具特点,中央政策的一统性与地方政府政策执行的灵活性相结合,通过政治动员的运动性治理方式,在当今社会某些复杂问题的解决中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滞胀危机应对措施
滞胀危机应对措施当前世界各国经济呈现滞胀危机的现象,这种局面对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为了有效地应对滞胀危机,各国政府和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一、调整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调节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
政府可以通过降低利率、扩大货币供应等方式来刺激消费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但是在滞胀危机期间,政府应该适当收紧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避免通货膨胀进一步恶化。
二、加强监管和调控。
在滞胀危机期间,政府应该加强市场监管和调控力度,防止企业哄抬物价和恶意炒作等行为。
政府应该建立有效的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并防止过度通货膨胀。
三、加强对国内产业的支持。
滞胀危机期间,政府应该对国内产业加强支持,尤其是那些能够提高国内自给能力的产业。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等方式为这些产业提供必要的支持,以避免因国际贸易不确定性加剧而导致的经济危机。
四、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
滞胀危机期间,人民群众的购买力下降,这会对经济带来一定的压力。
政府应该通过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来提高其购买力。
政府可以通过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增加住房补贴、加强教育和医疗等方面的投资,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五、加强国际合作。
滞胀危机不仅是一个国内问题,它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需要国际合作来解决。
各国政府和企业可以通过合作来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共同应对滞胀危机的挑战。
综上所述,政府和企业应该在滞胀危机期间采取上述措施,以有效地应对这个全球性的经济问题。
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滞胀危机虽然会带来一段经济困难期,但是只要各国秉持开放、合作和发展的理念,就一定能够走出这个低谷,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逆全球化”思潮下中国的应对之策
“逆全球化”思潮下中国的应对之策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全球化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文化和技术进步,也促进了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近年来,全球化在一些国家中出现了受阻甚至逆转的趋势,这一现象被称为“逆全球化”。
在逆全球化的思潮下,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重要的全球化参与者,需要积极应对,寻找自己的发展之策。
一、坚持开放战略在逆全球化的思潮下,中国需要坚持开放战略,继续推进对外开放。
全球化本身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全球化所带来的影响。
中国应该通过扩大市场准入、降低贸易壁垒、优化投资环境等方式,吸引更多国际企业和资本投向中国,从而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中国也应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国际经济秩序,为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作出贡献。
二、提升自身科技实力在逆全球化的思潮下,科技创新成为中国的重要策略之一。
中国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提升自身的科技实力。
只有在科技领域取得更多突破,中国才能在全球化思潮下保持竞争力和话语权。
中国也应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创新企业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政策支持,鼓励更多的科技人才投身创新领域,为中国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三、加强国际合作在逆全球化的思潮下,国际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应该密切关注国际形势的变化,积极倡导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合作。
特别是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帮助这些国家改善发展环境,增进共同利益,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
四、绿色发展在逆全球化的思潮下,环保问题愈发受到重视。
中国应该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环保治理,推动绿色发展。
中国应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能源转型,发展清洁能源,减少碳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为全球环保事业作出贡献。
中国也应该加强国际环保合作,与其他国家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环保问题。
五、加强文化输出在逆全球化的思潮下,文化输出是中国应对之策之一。
新时代的公共管理与政府治理变革
新时代的公共管理与政府治理变革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公共管理和政府治理模式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深化改革,推动公共管理和政府治理体系的变革。
一、公共管理体系变革公共管理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公共管理体系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
新时代对公共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公共管理体系。
首先,我们需要加大对人才的重视。
公共管理体系需要一批高素质的人才来支撑。
因此,应该从教育入手,加强公共管理能力的教育培训,并为相关人员提供更加丰富和充分的发展机会。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
现代化的公共管理体系需要基于信息技术创新。
政府应该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推动公共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和信息化建设。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公民参与。
公共管理体系的建设不能单靠政府自身,需要广泛发动群众,促进公民参与到公共管理的各个环节中来。
政府应当建立更加完善的公开信息渠道和民意调查系统,以便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意愿和需求。
二、政府治理模式变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政府治理模式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化。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探索出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政府治理模式。
首先,我们需要更加注重权利制约。
一方面,政府在管理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守法治原则,不得擅自行使权力,损害社会公义;另一方面,还要实现有效的权利制约,建立和完善权力查处和监督机制,并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保证政府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其次,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公共参与。
政府治理模式必须建立在更规范、更透明的公共参与机制之上。
政府应当将公共参与纳入治理的全过程中,健全公共参与机制,充分发挥公众的作用,以实现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化。
最后,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创新。
政府在治理过程中应该保持创新思维和创新机制,不断推陈出新,积极探索新的治理模式。
政府应当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和完善智慧政务系统和数字治理平台,为治理创新提供更加强大的支撑和保障。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方向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方向(一)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研究1.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2.发达国家战略性贸易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3.欧盟的环境贸易政策及其启示4.论非关税壁垒下的我国农产品出口5.后危机时代非关税壁垒的新形式及中国的对策6.纺织品的绿色关税壁垒与应对方案7.避免国外反补贴调查的策略8.调整我国出口补贴政策应对反补贴摩擦9.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成因分析10.中国家具遭遇反倾销的原因及应对策略11.绿色壁垒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12.绿色壁垒对我国西部地区出口贸易的影响13.绿色壁垒对我国蔬菜出口和生产的影响14.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和生产的影响15.低碳经济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16.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7.外商在安徽省的投资现状及对策18.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19.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蔬菜出口的影响20.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21.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22.国外对华反倾销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23.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问题与对策-24.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25.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26.反倾销(反补贴)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27.国际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28.后配额时代纺织业贸易发展前景分析29.出口退税政策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30.对我国现行外贸政策的反思与重新定位31.中国商品遭遇反倾销现状与原因分析32.试论我国行业协会在应对反倾销中的角色33.试论增强企业应对反倾销诉讼能力的对策建议34.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问题35.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实施现状及我国的对策36.浅谈欧盟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家电出口影响的实证研究37.论我国农产品绿色贸易发展战略38.中国农产品出口面对国外技术壁垒的挑战39.植物检验检疫与出口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40.WTO补贴与反补贴规则与财政补贴手段的运用41.国外反补贴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42.国际贸易中的反补贴趋势与我国反补贴制度的完善43.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如何应对新贸易壁垒——吴晓芳44.国际环境技术贸易壁垒对中国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影响45.中国进口贸易政策调整与贸易平衡问题研究46.发达国家战略性贸易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47.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应对48.国外反倾销措施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应对49.反倾销对国内产业安全的影响及应对50.绿色贸易壁垒对水产品出口的影响51.低碳经济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52.从外贸依存度看中国外贸面临的结构性风险53.国外对华反倾销发展态势及应对措施54.绿色壁垒对安徽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55.中国企业应对特保措施的对策分析56.美国专利壁垒的发展趋势及中国企业的因应之道57.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出口退税问题58.出口退税新机制对我国企业出口的影响及对策59.市场经济地位与我国企业的反倾销应诉60.普惠制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61.SPS措施对我国畜产品出口的影响62.国际劳工标准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对策63.国际市场水果检疫准入与促进我国水果出口的对策(二)国际贸易理论研究64.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述评65.产业内贸易的动因探析66.产业内贸易的动态效应67.产业内贸易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68.产业内贸易与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69.“比较优势陷阱”评析70.区域经济一体化非传统理论评析71.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述评72.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在中国的应用73.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创新思考74.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与我国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75.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非传统效应探析76.区域经济合作的非传统收益及其对中国的启示77.生产要素禀赋学说在中国的适应性78.幼稚产业的标准79.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在中国的应用80.新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经验研究述评81.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新进展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选择82.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对我国开放型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启示83.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及其阶段特色84.贸易投资一体化与国际贸易理论创新85.区域经济合作对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影响86.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及其在我国的适应性问题87.新增长理论的国际贸易发展观及其启示88.论比较优势理论的缺陷89.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研究90.规模报酬递增视角下的国际贸易理论评析91. 论我国进出口贸易对国内通货膨胀水平的影响92.技术进步对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影响93.贸易救济制度研究(三)国际服务贸易研究94.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95.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96.中国服务贸易结构的国际比较97.中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研究98.中国服务业市场准入研究99.服务贸易理论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00.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及对策101.服务贸易总协定框架下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及对策102.论建立中国服务贸易管理体制103.论我国服务贸易开放的策略选择104.完善服务贸易数据统计:国外的实践与我国的对策105.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与对策106.中国服务业的开放度与竞争力分析107.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及对策108.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问题的分析与思考109.中国服务贸易结构与竞争力的国际比较110.我国服务贸易承诺表中的市场准入与国民待遇研究111.服务贸易中自由化趋势下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112.我国服务业的生产率分析113.中国服务贸易中的政府管理体制研究114.中印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分析115.生产性服务贸易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以我国沿海地区为例116.“金砖四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结构与竞争力研究117.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结构与贸易竞争力分析118.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及其结构分析119.承接跨国公司服务外包对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影响与对策120.国际服务贸易的新趋势及我国的对策121.安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122.中国承接服务业外包比较优势分析123.国际服务外包对承接国服务业的促进效应研究124.中国发展服务外包的战略目标及发展模式分析125.服务外包国家竞争优势分析及对策研究126.中印服务外包产业政策对比分析127.江苏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128.我国发展离岸服务外包SWOT分析与战略对策129.安徽发展离岸服务外包的SWOT分析与对策130.离岸服务外包的动因与发展趋势分析131.中国出口产品遭遇国外反倾销现状及对策132.(四)国际贸易实务研究133.出口企业外汇风险及对策134.国际海运服务贸易市场与我国海洋运输业135.国际贸易中信用证结算的风险与防范136.论信用证欺诈例外与第三方欺诈137.信用证独立性的欺诈例外与违法例外138.论信用证交易中严格相符的条件139.如何避免提单“过期”及其收汇风险140.国内信用证为何遭遇冷落141.空运方式下的信用证风险防范142.国际贸易惯例的最新发展143.试论我国海上保险中的委付制度144.海运提单的风险和防范措施145.试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救济方法146.反信用证欺诈的对策研究147.无单放货研究148.无船承运业务若干问题研究149.如何保证EDI中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真实性150.外贸出口谨防商标侵权151.L/C项下的押汇与议付152.对外贸易信用风险预警管理指标探讨153.延期付款信用证的风险154.倒签提单及收货人的权益保护155.浅议企业外汇风险的规避技巧156.货运代理提单对国际货物买卖法律关系的影响157.信用证保证人责任及其免除158.出口商业发票贴现的风险与防范159.信用证项下不符点的产生及其预防160.浅议可转让信用证对第二受益人的保障161.假远期信用证融资及应注意问题162.浅谈进口业务中对卖方风险的规避163.出口报价方法研究164.国际货运代理人的法律地位探析165.论信用证支付方式下单据作假问题166.浅谈违约救济条款在中国企业对外贸易实务中的适用167.FOB术语在中国外贸实务中的应用对策分析168.信用证欺诈及其例外原则的研究169.保险利益原则及海上保险利益的转移170.最新国际贸易术语惯例的发展变化及其应用策略171.企业利用出口信用保险的比较分析和策略探究172.跟单信用证当事人权利义务风险浅析——基于UCP600视角下173.论信用证中的软条款及自我防范措施174.中国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现状与创新(五)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研究175.我国中小企业进行国际投资的区位因素分析176.跨国公司价值链模块化经营理念实践及其启示177.从新贸易理论看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新主张178.经济全球化中的我国境外直接投资179.全球价值链下的我国区域产业集群战略研究180.国际价值链分工条件下我国制造业发展战略181.全球化制造条件下的价值链优化182.外国在华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及影响183.国际投资对东道国的效应分析184.国际投资中市场进入策略的选择185.跨国经营中的转移定价分析186.国际投资结构调整取向与我国的利用外资方略187.国际投资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分析188.外国制造企业在我国的国际投资分析189.外国服务企业在我国的国际投资分析190.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现状与发展趋势191.外资对我国产业升级的影响及对策---以沿海地区为例192.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管理现状及前景展望193.外资对其在华合资企业的控制研究194.经济全球化中的我国境外直接投资研究195.跨国公司在中国研究与开发(R&D)的现状、影响与对策196.跨国公司在华“企业公民”行为研究197.我国企业应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策略研究198.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及对策199.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问题及对策200.跨国联盟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及对策201.我国企业国际化中营销渠道的构建202.国际营销的定价策略研究203.中外企业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研究204.美、日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研究205.知识产权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及对策206.我国报关行业的发展研究207.我国出口加工制造业面临的困境与对策208.安徽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209.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210.我国企业国外并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211.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212.中国现代物流的发展与国际贸易213.延长我国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问题探析214.论国际贸易中的售后服务215.我国外贸出口品牌战略的实施与研究216.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企业的现状分析217.BOT投资与西部地区引进外资218.外商直接投资行业分布的非均衡增长研究219.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的经济影响分析220.FDI的区位分布、路径依赖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221.FDI 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作用研究222.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农业的影响研究22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研究224.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管理体制225.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226.金融危机后跨国公司在华发展情况227.经济全球化中的我国境外直接投资228.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污染229.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研究230.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区域差异性研究231.安徽跨国公司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232.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区位选择分析233.贸易转型对贸易竞争优势影响探析234.中国企业国际品牌培育模式分析235.中国承接国际外包的机遇与挑战分析236.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绩效237.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绩效分析238.中国动漫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239.我国利用FDI的负面影响与对策分析240.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效应分析241.长三角地区外贸竞争力的现状分析与对策242.外国直接投资对服务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243.跨国公司R&D投资对东道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影响244.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东道国产业集群的影响245.浅析中国驰名商标的国际保护246.外商投资在中国不均衡分布的分析247.安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及发展探析248.在华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及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与对策研究249.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出口竞争力提升研究250.国外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感知与评价及对中国企业的启示与建议251.FDI对泛长三角地区产业集群的影响252.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思考253.安徽省汽车产业出口竞争力研究(六)WTO与区域经济一体化254.WTO后过渡期国外零售企业投资战略研究255.区域经济一体化与WTO多边贸易体制256.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257.WTO框架下国际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研究258.WTO背景下政府管理职能的战略转变259.中国产业集群国际化发展研究260.产业集群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261.WTO框架下中国应对环境贸易壁垒研究26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263.WTO贸易政策评审机制及其存在问题探讨264.WTO争端解决机制及其存在问题研究265.试论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缺陷与完善266.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267.自由贸易区与我国保税区的功能比较研究。
“逆全球化”思潮下中国的应对之策
“逆全球化”思潮下中国的应对之策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逆全球化思潮在国际社会中逐渐兴起。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必须对逆全球化思潮做出积极的应对,以应对国际环境的变化,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发展稳定。
本文将就逆全球化思潮下中国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探讨中国的应对策略。
逆全球化思潮的兴起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方面,全球化带来的种种问题和挑战使得一些国家和地区对全球化抱有不满和质疑。
比如全球化带来了国际贸易不平衡、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性竞争、经济发展不均衡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了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反思全球化的利与弊。
一些国家的保护主义倾向和排外情绪也是逆全球化思潮兴起的原因之一。
这些国家通过采取各种措施,试图削弱国际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程度,阻碍跨国公司的跨境投资和业务拓展,加强对本国市场的保护,以维护本国经济和利益。
逆全球化思潮对中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作为全球化的受益者之一,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受益于全球化。
逆全球化思潮的出现可能会削弱国际间的贸易往来,对中国的出口和对外投资产生负面影响。
逆全球化思潮可能会导致国际治理体系和国际合作机制的削弱,给中国的国际发展和对外交往带来不利影响。
逆全球化思潮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跨国公司的业务受到限制,对中国的市场开放和国际间经济交流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应对逆全球化思潮带来的挑战,中国可以制定多方面的应对策略。
中国可以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治理体系的建设和改革,推动全球化的公平和包容发展。
中国可以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加强国际间的经济交流和政治合作,争取更多的国际发展机遇。
中国可以通过加强自身的内部改革和发展,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和自主发展能力。
中国可以加大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投入,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从而在国际经济市场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中国可以加强地区合作,推动地区间的互利合作,促进亚太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和开放发展,实现亚太地区的共同繁荣。
未来人类社会的与治理模式
未来人类社会的与治理模式未来人类社会的治理模式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人类社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
面对日益复杂的全球挑战,未来人类社会需要更加有效的治理模式来应对各种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未来人类社会的治理模式,并分析其特点和挑战。
一、全球化治理未来人类社会将面临许多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贫富差距等。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国际社会的合作和协调。
因此,全球化治理将成为未来治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球化治理需要建立起更加有效的国际组织和机制,以促进国际间的沟通和合作。
同时,各国之间还需进行更加紧密的协调,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这关乎到全球治理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二、民主治理尽管全球治理需要国际合作,但在国内层面,民主治理仍然是未来社会的一项重要原则。
民主治理通过民主选举、法治制度和公众参与等手段,保障公众的权益,促进社会的公平和稳定发展。
民主治理的核心是建立一个透明、公正和负责任的政府体系。
政府应该积极倾听民众的声音,并及时回应公众的需求。
此外,公众参与在政策制定和决策过程中也至关重要。
三、科技驱动的治理未来人类社会将会进一步依赖科技,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
这些技术的应用将给治理模式带来新的变革和挑战。
科技驱动的治理将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来了解社会问题,并提供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例如,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更好地预测和管理自然灾害,提前采取防范措施。
同时,科技还可以帮助提高治理的效率和精细程度。
然而,科技驱动的治理模式也面临着隐私和伦理等诸多问题。
因此,在推动科技发展的同时,需要建立相应的法律和伦理框架,确保科技的应用符合公共利益和道德规范。
四、多元治理未来社会的治理模式应该具有多元性,充分尊重和发展不同文化和社会体制。
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存在着差异,因此,治理模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多元治理的关键是建立一个开放、包容和多样化的社会环境。
这样,各个群体和利益相关者都能够有机会参与决策和管理事务,并共享社会的发展成果。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及对策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及对策作者:李光绪来源:《商业经济研究》2016年第06期内容摘要:本文基于后金融危机的时代背景系统分析了中国传统房地产开发模式所面临的挑战及其转型升级的具体路径和对策建议。
研究发现,成本的提高和收益的下降使得传统的滚动开发销售型模式面临盈利空间缩小、融资成本提高和销售陷入僵局的严峻挑战。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实现房地产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应该遵循房地产开发产业链的内部分工专业化、以直接融资为主的筹资多元化和销售与持有并重的经营稳健化三条路径,并最终建立起以资本和服务为主导的全国一体化房地产市场。
为了顺利实现这些路径,可以采用资源整合、资本运作和品牌构建等具体的应对策略。
同时,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改革与支持必不可少。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房地产传统开发模式面临的挑战后金融危机时代,民众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均大幅下降,行业风险明显加剧,然而与楼市持续低迷相比,中国传统的房地产开发模式所面临的挑战更大。
中国在房地产开发方面主要采取的是香港模式,这一模式以房地产开发商为中心,集土地购买、房屋建造、销售管理于一体,以预售回款和银行贷款为主要筹资方式,并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第一,土地增值是开发商主要的盈利来源,在刚性需求的刺激下,城市土地价格不断上涨,而总房价中有超过一半是属于土地价格,因此圈地升值是开发商的主要盈利模式,“地王”是开发商实力象征的典型代表;第二,滚动开发是开发商的主要运作方式,房产一旦开发完成,开发商获得回款之后会立即开始新的项目,而项目一旦销售完毕,开发商就基本上与其没有任何关系了;第三,销售回款是开发商的主要目的,正是基于土地增值和滚动开发的盈利和运作模式,能够在短时间内将项目销售给客户从而获得回款并进而从事下一轮的圈地和开发就成为中国房地产开发商的主要目的。
虽然这一模式在城镇化迅速发展和房价不断高涨的情况下给开发商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但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则对开发商形成了极大挑战:(一)土地成本不断提高,盈利空间迅速缩小金融危机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开发商获取土地的使用权较为容易,成本较低,这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土地供给较为充足,政策不够规范,而且很多“地王”本身就是国有企业,因此可以通过较为低廉的价格拿到土地转而在市场上高价出售直接获取高额收益;二是土地补偿标准较低,相关主体维权意识淡薄,而且维权部门对于相关的维权请求不重视,造成征地过程普遍较为简单粗暴。
中国公共危机治理模式的发展演变与变革取向——基于应急管理体系发展史的考察
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中国各领域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模式[1],这其中自然包括公共危机治理模式。
公共危机治理模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由于我国政府习惯将公共危机治理称为应急管理,因而公共危机治理模式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史。
我国从改革开放前建立以职能部门分类管理为主、单纯注重防灾减灾的应急管理体系,到不断加强综合协调和过程管理,建立议事协调机构与临时机构以及部际联席会议,再到新时代成立应急管理部,走向全面综合统一管理,每一阶段都是对应急管理体系的创新和发展,是应急管理体系质的飞跃。
在全球进入系统性风险高发期、公共危机跨界特征日益彰显的背景下;在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的历史方位下,如何整合优化应急力量和资源,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共危机治理模式,是一个重大的时代命题。
因此,研究公共危机治理模式,有必要梳理和归纳中国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历程、优势特点,在此基础上,积极回应国际国内环境和公共危机属性变化,不断调适公共危机治理模式,探寻公共危机治理模式的变革取向,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危机治理模式的制度效能,提高公共危机治理能力。
收稿日期:2020-10-05本刊网址·在线期刊:http :///jhxs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跨界公共危机治理的组织间网络建构研究”(18BGL234)作者简介:张玉磊,男,河南延津人,淮阴师范学院法律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江苏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培育点“社会风险评估与治理法治化”研究员,E-mail :*********************。
中国公共危机治理模式的发展演变与变革取向——基于应急管理体系发展史的考察张玉磊(淮阴师范学院法律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淮安223001)摘要:基于应急管理体系发展史的考察,有利于正确认识中国公共危机治理模式的发展演变与变革取向。
后危机时代国际体系变革与中国
一、后危机时代国际体系的变革
1、国际体系的变革缘于国际力量格局的变迁 • 后危机时代,国际体系确实酝酿着重大力量转变,总体趋 势是超强走弱,诸强易位,权力开始转移并重新分布。有 的学者认为,国际力量重组导致了得势、守势、失势和弱 势群体的形成。 • 在21世纪的头十年里,包括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在内 的新兴大国群体迅速崛起,出现了一些新的组合和标志性 事件,在国际舞台上演绎了自己的精彩:“金砖四国”形 成并举行了首次领导人峰会,“基础四国”形成并在哥本 哈根本全球气候峰会上发挥了关键作用,印度、南非、巴 西三国“准联盟”也生气勃勃,巴西和土耳其另辟蹊径, 说服伊朗履行德黑兰宣言的承诺,二十国集团取代八国集 团,新兴国家在国际经济组织中的份额或投票权得到提高, 这些明确的信号充分表明,在重大国际决策中,新兴国家 不再是看客,而是走上前台,成为平起平坐的协商者。
一、后危机时代国际体系的变革
1、国际体系的变革缘于国际力量格局的变迁(续前)
• 欧洲一体化处于胶着状态,美国著名学者查尔斯·库普钱甚至断 言,“欧盟正在走向死亡----不是突然、一下子死去,而是缓慢、逐 渐地死去”。(查尔斯·库普钱:“民族主义的崛起是否会让欧盟崩 溃?”,载美国《华盛顿邮报》2010年8月28日)欧盟尽管还不至于沦 落到如此地步,但欧盟大国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正在失去世界影 响力,欧盟虽然奋力抢占世界道德高地,力图主导全球治理,占领全 球绿色技术市场,但仍面临在世界权力结构中被边缘化的危险。 • 日本一直原地踏步,未能摆脱经济低迷、国内乱局,也始终未能跳出 美国的手掌心,难以发挥独立的、全面的世界影响力,而且,随着对 外援助的减少,日本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正在逐渐弱化。 • 俄罗斯竭尽全力重振雄风,依靠强悍的姿态、娴熟的外交、丰富的能 源,纵横捭阖,看起来比真正的强大还要强大,其实,除了作用日益 衰败的战略核力量之外,俄罗斯总体上不具有全球份量。欧、日、俄 均属于走下坡路的失势力量。
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中国应对策略
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中国应对策略中美贸易战是中美两国之间长期积累的经贸摩擦发展演变而来。
在贸易战的背景下,中国应对的策略需要根据国内外形势和自身实力做出相应调整。
以下是一些中国应对策略的建议。
中国应稳定国内经济,加快转型升级。
在贸易战的冲击下,中国可以通过加大投资力度,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研发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从而提高国内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中国应积极扩大对外市场,寻找新的贸易伙伴。
在贸易战的背景下,中国可以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寻找新的贸易伙伴,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
特别是可以加强与亚洲、欧洲、拉美等地区的经贸合作,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推动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
中国应加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在贸易战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面临类似的贸易摩擦和压力,中国可以加强与其合作,共同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
可以提供技术转让、投资和贷款等方面的支持,扩大南南合作,增进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共同体意识。
第四,中国应加强对外宣传和国际影响力。
在贸易战的背景下,中国需要通过加强对外宣传,正确阐述自己的发展理念、政策举措和贸易立场,提升自身的国际形象和影响力。
可以通过加强外交交流,加大人文交流,提供对外援助等方式,增加其他国家对中国的了解和认同,减少对中国贸易战策略造成的误解。
中国应加强内部改革,提高治理水平。
在贸易战的冲击下,中国需要深化改革,加强市场化、法治化建设,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政府的依法行政水平,建设一个更加开放、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
只有这样,中国才能更好地应对外部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应对贸易战的策略可以从稳定国内经济、扩大对外市场、加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加强对外宣传和国际影响力、加强内部改革等方面入手。
只有通过多种途径和多方面的努力,中国才能在贸易战中应对挑战,保护自身利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韧性治理:新时代基层社区治理发展的新路径
韧性治理:新时代基层社区治理发展的新路径一、本文概述《韧性治理:新时代基层社区治理发展的新路径》一文旨在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基层社区治理面临的新挑战与新机遇,以及如何通过韧性治理的理念与实践,推动基层社区治理的创新与发展。
文章首先界定了韧性治理的内涵与特征,分析了韧性治理在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的独特优势。
接着,文章结合新时代基层社区治理的实际需求,提出了韧性治理在基层社区治理中的具体应用策略与路径。
文章还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韧性治理在基层社区治理中的实际效果,旨在为基层社区治理的实践者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推动基层社区治理向更加科学化、精细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韧性治理理论的理解,也为新时代基层社区治理的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通过韧性治理的推广与实施,我们有望构建更加富有韧性、更具活力的基层社区,为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韧性治理的内涵与特征韧性治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社区治理方式,强调在面对不确定性、风险与危机时,社区能够通过自我调整、自我修复、自我创新的方式,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
其内涵与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适应性:韧性治理强调社区在面对环境变化、社会挑战时,应具备强大的适应能力。
这种适应性不仅体现在对外部冲击的快速反应上,更体现在对长期、复杂社会问题的深度应对上。
社区需要建立灵活多变的治理机制,以便在面对各种挑战时能够迅速调整策略,保持社区的稳定与发展。
创新性:韧性治理鼓励社区在治理过程中发挥创新思维,通过探索新的治理模式、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提升社区治理的效能。
这种创新性不仅体现在对新技术的运用上,也体现在对社区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对社区成员参与度的提升等方面。
协同性:韧性治理强调社区内部各利益相关者的协同合作。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居民等各方应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形成多元共治的局面。
这种协同性不仅有助于提升社区治理的整体效能,也有助于增强社区内部的凝聚力,形成共同应对挑战的强大合力。
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中国应对策略
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中国应对策略当前,中美贸易战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从单纯的关税问题上升到包括科技战略、人权、地缘政治等更综合性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中国应对策略需要根据不同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应对,并综合考虑内部和外部的因素。
具体来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积极维护贸易合作中国最需要做的是保持冷静,维护贸易合作,为世界其他国家树立好榜样。
因此,有必要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争端,并不失时机地消除或降低关税壁垒,打造更加完善的市场环境。
二、推进改革开放当前,国际贸易日益增长,国际间贸易往来的贸易营关的门户逐步向开放,对中国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因此,中国应该加大对国内贸易体制的改革,推动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提高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和透明度。
这一措施不仅将使中国在国际贸易竞争上更具竞争力,同时也将增加外商在中国投资的信心,进一步巩固中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位置。
三、加强科技创新当前,全球范围内的技术变革以及人工智能、5G、新材料等政策重点培育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较快,对整个国家的科技创新力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中国应该发扬自身的科技创新精神,不断创新,提高科技资源的持续供给能力,进一步加强对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为自己在贸易摩擦中占有更大的优势和主导地位,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实力。
四、落实和改善汇率风险管理机制五、加强国内市场建设战略的核心是实力,只有具备强大、完整、活力、稳定的国内市场才能有足够的“底气”在国际贸易博弈中自主权力。
因此,中国应在加强市场化改革、实施创新驱动、落实各项政策和开展核心技术研发等方面积极推进新一轮发展,在自身发展方面加倍努力。
同时,为了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中国应该大力实施贸易投资方面的优惠政策,引领世界贸易发展方向。
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中国应对策略
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中国应对策略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双方频繁实施关税措施,形势严峻。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应对策略备受关注。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应对中美贸易战的策略至关重要,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
下面,我们将从多个角度分析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中国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经济结构调整,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中国应对中美贸易战的首要策略是加强经济结构调整,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美国对中国的主要指控是中国存在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和不公平贸易行为,因此中国应该通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减少对外国知识产权的依赖,并向更高端、更具有附加值的产业转移。
在这个过程中,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自主研发的技术水平,降低对外国技术的依赖。
二、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多元化贸易市场中国应对中美贸易战的另一个重要策略是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多元化贸易市场。
由于中美贸易争端的升级,中国应该加强与欧盟、亚洲和其他国家地区的经济合作,扩大出口市场,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通过多元化的贸易市场来稳固中国的出口市场。
三、深化改革开放,提升外资吸引力中国应对中美贸易战的又一个重要策略是深化改革开放,提升外资吸引力。
中国应该通过进一步放开市场,降低外资准入门槛,提供更好的经济环境,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同时加大对外资企业的保护力度,为外国企业提供更稳定、更长期的投资环境。
四、强化国际合作,共同抵制贸易保护主义中国应对中美贸易战的另一个重要策略是强化国际合作,共同抵制贸易保护主义。
中国应该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协调合作,共同抵制贸易保护主义,维护自由贸易体系和多边贸易规则。
中国还可以通过多边贸易协定、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等方式,巩固自身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地位。
五、做好国内市场布局,提升内需拉动力中国应对中美贸易战的另一个重要策略是做好国内市场布局,提升内需拉动力。
由于中美贸易战的升级,中国出口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应加快构建完善的内需市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促进消费市场发展、拓展巨大的国内市场。
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视域下数据安全治理的困境及突围路径
2023年第12期(总第341期)㊀㊀㊀㊀㊀㊀学㊀习㊀与㊀探㊀索Study&Exploration㊀㊀㊀㊀㊀㊀㊀㊀No.12ꎬ2023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SN.341政治发展研究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视域下数据安全治理的困境及突围路径陈㊀毅ꎬ华㊀蕊(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ꎬ上海201620)摘㊀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ꎬ数据安全在国家安全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ꎬ数据安全治理的绩效直接影响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ꎮ但关于外部数据秩序强权㊁内部治理效能 天花板 以及技术 负 能等实践困境ꎬ亟待学界对其背后的根源进行挖掘ꎬ即数据跨境流动与主权边界之间的内在张力㊁数据安全治理调试能力与传统治理模式之间的张力ꎬ以及技术工具自身悖论所产生的消极影响ꎮ未来应增强我国数据安全治理的秩序保障能力ꎬ提升数据安全治理可持续发展能力ꎬ以及重新审视技术与人㊁技术与制度的关系ꎬ从而探索更有效率的技术配置方式ꎬ确保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目标的实现ꎮ关键词: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ꎻ数据安全治理ꎻ技术适配ꎻ数据主权中图分类号:D63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2-462X(2023)12-0041-07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政治学分析研究 (2022BZZ096)ꎻ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 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模式㊁运行逻辑与优化路径:基于上海大都市的实证研究 (2020BDS002)作者简介:陈毅ꎬ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㊁博士生导师ꎻ华蕊ꎬ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研究助理ꎮ㊀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ꎬ并着重指出: 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ꎬ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ꎬ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ꎮ [1]2022年4月ꎬ中央宣传部㊁中央国家安全办公室组织编写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学习纲要»ꎬ该书在 新时代国家安全的主阵地主战场 一章中ꎬ增列了人工智能和数据安全[2]ꎬ这表明数据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ꎮ进入数智时代ꎬ数据安全已经涉及国家安全体系中所有的生产要素ꎬ日益成为国家安全的前沿阵地ꎮ因此ꎬ关于数据安全的法规政策日益成为我们审视国家数据安全治理的重要视角ꎮ目前ꎬ这方面的地方实践呈现动态㊁多样㊁复杂等特征ꎬ亟待国家层面进一步完善立法ꎬ做好顶层设计ꎮ本文正是直面我国数据安全治理面临的挑战ꎬ探析这些挑战背后的深层次根源ꎬ进而探寻如何通过有效的数据安全治理持续推动国家安全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ꎬ走好中国式安全现代化道路ꎮ㊀㊀一㊁基于主权㊁治权和技术三维探寻数据安全治理与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关系㊀㊀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在全球数据流通的时代背景下面临严峻挑战ꎬ外部的主权秩序㊁内部的治理效能以及技术适配的程度ꎬ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问题系统ꎮ本研究正是从这三维视角审视数据安全治理与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ꎮ1.主权完整维度:数据安全治理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主权完整对内赋予了国家监管和处理本国数据的合法性ꎻ对外则赋予了主权国家独立自主管控本国数据㊁采取政策措施保护数据权益免受他国损害㊁在全球数据安全治理事务参与中被承认和被接受的权利ꎮ当前ꎬ制定规范处理数据的制度㊁落实数据安全政策和维护国家数据安全成为推动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制度安排㊁治理工具和重点任务ꎮ我国数据主权完整意14味着数据安全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聚焦在保障人民安全的宗旨上ꎬ党领导全国人民维护数据主权神圣不可侵犯ꎬ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引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ꎮ2.治权有效维度:数据安全治理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持续的活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是一个中长期规划ꎬ面对数据安全风险动态变化给国家安全带来的复杂形势ꎬ数据安全治理也应从动态发展的角度给予持续性补充㊁更新[3]300-329ꎮ数据治权有效的一个表征就是赋权治理主体以创新性的㊁自由裁量的方式进行治理数据ꎬ这也要求数据治理主体要根据安全环境和需求不断增强治理调试能力ꎮ治理调试能力以治理结构为载体ꎬ以治理主体的灵活策略为抓手ꎬ应对动态变化的数据安全风险ꎬ从而将政策文本转化为政策治理的行动ꎬ并实现行动的续存ꎬ为现代化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之路行稳致远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驱动力ꎮ3.技术适配维度:数据安全治理为推动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效率保障李茂春等认为: 大数据技术具有天然的治理属性ꎬ丰富了国家治理的场景应用ꎬ发挥了技术增能的叠加效应ꎬ提升了国家治理效能ꎮ [4]但对技术不当使用产生的技术错配ꎬ则会导致数据泄露等问题ꎬ造成资源损耗和政策执行偏差ꎮ只有当技术适配时ꎬ治理效能才能大幅度提升[5]ꎮ技术适配有助于调适技术与人的主体性㊁制度配套性之间的关系ꎬ引导技术发挥正向效率ꎬ避免技术被应用于损害人民利益的危险领域ꎬ从而减少政策治理过程中与公共价值㊁人民利益的摩擦ꎬ降低数据安全政策治理的运行成本ꎬ更高效地推动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ꎮ㊀㊀二、数据安全治理在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㊀㊀面对数据开放以及迅猛爆炸的挑战ꎬ基于主权㊁治权和技术适配性三个维度来看ꎬ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进程正在遭遇秩序困境㊁发展困境和效率困境ꎮ1.秩序困境:数据跨境流动和外部数据霸权带来的挑战数据全球化流动时代ꎬ建设高水平的平安中国ꎬ无法离开国际安全谈自身安全ꎮ数据跨境流动和数据霸权加剧了数据秩序的不确定性和混乱ꎮ 数据出境可能损害国家安全利益 [6]ꎬ 不同主权国家间对于数据安全的认知程度和利益诉求存在差异和冲突 [7]ꎬ寻求对数据合规性的共识性处理成为一种挑战ꎮ各国都想抢占数据话语权ꎬ正如保建云所强调的ꎬ如果不能够在数字竞争中取得优势ꎬ任何国家都可能面临在全球数字规则制定和实施中失去影响力和话语权的挑战[8]ꎮ姚璐等也指出了国家安全与全球数字治理参与中的两难ꎬ包括遭遇数字治理边界模糊ꎬ治理共识缺失等难题[9]ꎮ外在数据霸权主义引发秩序混乱ꎮ西方的数据霸权主义主导和操纵着全球数据流动规则的形成ꎬ致使其他后发国家无法实现本国数据利益ꎬ甚至遭受数据霸凌ꎬ进而加剧国际数据秩序的混乱和不公ꎮ例如ꎬ 一些国家以 长臂管辖 域外效力 等为由ꎬ对我国数据安全监管活动指手画脚㊁故意施压ꎬ企图抹黑我国国际形象 [10]ꎮ这种借由国家安全名义对他国进行大规模数据监控的行为ꎬ迫使发展中国家出于安全考虑不得不强化数据出入境的限制ꎬ进而催生了单边主义政策ꎬ导致全球数据治理以及合作发展受阻ꎮ同时ꎬ数据霸权主义意味着一些国家能够无限制地访问和利用其他国家的数据ꎬ这必然给他国的国家机密和公民信息带来风险ꎮ2.可持续性发展困境:内部治理效能遭遇 天花板面对数字资源爆炸性增长ꎬ治理体系如何有效应对庞大㊁动态交互的数据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ꎮ阙天舒等认为ꎬ由于数据安全问题涉及多领域㊁多维度ꎬ难免造成治理主体诉求差异ꎬ从而导致全球数据安全治理出现 规则碎片化 机制效用不足 治理乏力 [11]等问题ꎮ数据质量受限于治理统一性和业务需求特殊性的双重逻辑ꎬ导致了数据集可用性降低ꎮ以上海为例ꎬ上海市各委办局作为数据源头ꎬ会根据业24务需求选择性采集数据ꎬ但跨部门的数据存在不一致性ꎬ数据质量参差不齐ꎬ如一个市民的婚姻数据在民政局㊁公安局的数据项㊁数据集都是不同的ꎮ可见ꎬ大数据中心在统一归集和处理这些数据时ꎬ一方面受限于对业务数据的认知和理解程度ꎬ另一方面数据主管单位的数据采集和评估标准的统一性与特定委办局的数据业务需求的差异性之间存在客观张力ꎮ针对这一问题ꎬ调研发现目前还没有一个与相关业务部门对接的机制ꎬ各部门之间的横向协作也没有相关政策支撑ꎮ程慧平等人也发现ꎬ在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中ꎬ管理人员对数据使用和维护的阶段并不重视ꎬ存在各阶段的安全重视不平衡 各安全保障策略的使用不平均 [12]的问题ꎬ这也影响了数据的质量ꎮ治理框架的整体性和协同性不强ꎮ首先ꎬ现有体制并未发挥整体功能ꎬ统筹能力有限ꎮ诸如上海市大数据主管单位(正厅级事业单位)对与之平级或者更高级别的委办局单位的数据控制和统筹协调能力有限ꎮ其次ꎬ各部门产生了路径依赖惯性ꎬ并未意识到数据在流动状态下的整体性和关联性ꎮ一方面ꎬ各部门借助 上云 将数据安全责任推给大数据中心ꎮ另一方面ꎬ各委办局的工作方式停留在传统的㊁以系统为边界的 自维自建 模式上ꎮ例如ꎬ各委办局定期对本部门进行数据测试ꎬ而没有意识到系统 上云 后该项测试可能会带来全局性影响ꎬ从而引发全市数据安全的虚假 警报 ꎮ最后ꎬ部门责任和利益边界被打破ꎬ缺乏协调联合ꎮ一方面ꎬ地方政府信息系统整体 上云 之后ꎬ数据的汇聚和流动特性将使数据的使用权和管理权发生根本改变ꎬ数据在多方手中流动ꎬ导致安全责任边界不明确ꎮ另一方面ꎬ多元主体治理中涉及多部门合作时ꎬ各组织部门往往追求利益㊁权力最大化和责任最小化ꎬ从而衍生权力和职责的动态博弈ꎮ一些部门资源保障不足ꎬ无法生成可持续的数据安全防护能力ꎮ诸如调研发现ꎬ上海大数据主管单位负责安全业务的在编者人数太少ꎬ有限的编制难以支撑全市范围内的数据安全管理需求ꎮ另外ꎬ公共数据部门薪资待遇与知名IT㊁ 大厂 相比处于明显劣势ꎬ导致人才大量外流ꎮ此外ꎬ新建信息安全系统的经费也缺乏充分保障ꎮ3.效率困境:技术工具适配错位引发 负能 危机政策工具的选择关系到政策效果ꎮ 适当的政策工具可以起到 四两拨千斤 的效果 [13]130ꎮ然而ꎬ智能技术在有效防范与化解风险的同时也引发了技术的适配性困境ꎮ对此ꎬ彭海艳提出智能技术一是应用保守ꎬ二是过度应用[14]ꎮ孙海军认为盲目崇拜技术ꎬ容易陷入 技术依赖 信息过度采集使用 数字规训 算法操纵 [15]等多重困境ꎮ对此ꎬ曹银山提出ꎬ数字技术必须适配相应的社会基础[16]ꎬ才能实现其治理效能ꎮ目前ꎬ技术错配带来的 负能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ꎮ其一ꎬ技术与应用场景错配引发技术失灵ꎮ首先ꎬ技术往往需要与其他技术配套使用才有效ꎮ诸如隐私计算作为一种 可用不可见 的数据交易范式ꎬ被视为实现数据创新利用价值和安全保护的重要工具ꎬ但基于联邦学习的隐私计算ꎬ其在满足很高安全要求的使用场景时需要和其他技术配合使用ꎬ单一使用该技术具有局限性ꎮ其次ꎬ新模式又要求新技术与之相匹配ꎮ诸如上海是全国较早探索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模式的地区ꎬ但胡业飞等认为传统API技术应用于政府授权运营中仍然无法减少风险发生ꎬ需要重新选择技术工具[17]ꎮ最后ꎬ新技术可能带来隐私侵犯ꎮ在对上海政务数据开放运行的调研中发现:当下较为热门的深度学习技术㊁数据挖掘技术㊁爬虫技术等可以挖掘分散数据之间的联系ꎬ从而完成信息拼图ꎬ但最后也可能导致对公民㊁用户的个人隐私的侵犯ꎮ其二ꎬ制度适配错位导致技术空转ꎮ首先ꎬ新兴领域缺乏相关制度安排ꎮ虽然上海在联邦学习技术和授权运营模式上率先探索ꎬ但已有制度对政府授权的运营机构仅仅是原则性指引ꎬ在授权运营模式㊁收费机制以及数据开放方面都未作出制度性安排ꎮ另外ꎬ上海数据管理部门与授权运营机构之间的职责关系在法规制度层面并未厘清ꎮ区块链㊁联邦学习㊁安全多方计算等技术离实际应用或者大规模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ꎬ数据信托在法律层面和实施层面的完备性也34需要进一步的探索ꎮ张怡梦等认为ꎬ区块链技术虽然解决了数据开放过程中风险管控的难题ꎬ但是也面临着 技术工具与政府技术能力相适应技术嵌入与法律法规相适应 [18]等挑战ꎮ李斯雪等也在研究中发现区块链技术与当前法律法规对合约主体㊁主体间行为约束关系的要求产生了冲突ꎬ从而影响了治理效率[19]ꎮ其次ꎬ传统制度惯性和治理格局固化ꎬ深层结构并未触动ꎮ在部门本位主义和利益博弈的影响下ꎬ数据业务部门出于对本部门信息数据的掌控权ꎬ 不情愿 提供数据ꎻ数据主管单位与授权运营机构在数据提供上属于 委托 代理 还是 平行 关系ꎬ仍存在 利益纠纷 ꎮ㊀㊀三、数据安全治理陷入困境的根源探究深挖导致外部主权的秩序困境㊁内部治理的发展困境以及技术使用的效率困境的根源ꎬ也难以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些问题ꎬ而是应该在张力中寻找平衡的艺术ꎮ1.数据跨境流动与数据主权边界之间的内在张力权力不对等的国际体系决定了不同国家对数据支配地位的截然不同ꎮ这种对数据的掌控能力体现了国家在国际安全数据治理中的竞争力ꎮ在不对等的国际体系中ꎬ数据跨境流动加剧了对数据支配地位的不平等划分ꎮ数据主权是对本国以及本国的跨境数据拥有的最高权ꎬ实施这一权力需要具备对数据的分析掌控能力ꎬ这种能力是识别信息强国和弱国的标志ꎮ在国际数据流动领域中ꎬ信息强国凭借较强的数据竞争力享有对数据的支配地位ꎬ扩张了数据主权ꎬ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则可能失去了对数据的直接控制ꎬ数据主权受到侵害ꎮ数据跨境流动引发监管权冲突ꎮ数据跨越疆域并在不同国家进行传输㊁存储㊁处理ꎬ导致数据来源地与储存地的割裂和数据控制者与所有者的分离[20]ꎮ这些传输中的数据涉及不同国家的监管政策和保护标准ꎬ从而引发了数据主权的相互交叠和冲突ꎮ例如ꎬ美国«澄清境外合法使用数据法»赋予了美国政府从网络运营商调取域外数据的权力ꎮ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则规定ꎬ如果第三方国家要求数据控制者或者处理者调取信息ꎬ只能通过有效的国际条约才能执行[21]ꎮ但限制数据跨境流动以保护数据主权却可能引发主权削弱的悖论ꎮ在西方数据强权扩张下ꎬ一些后发国家为维护本国数据主权会采取限制数据跨境流动的举措ꎮ但数据要经过流通才能产生价值ꎬ数据自由流通可以带来更多的创新机遇与合作ꎬ从而提升国家竞争力ꎮ因此ꎬ对数据跨境流动的限制会使国家失去数据创造价值的机遇ꎬ进而导致数据竞争力下降ꎬ国家数据主权遭到削弱ꎮ2.应对不确定性数据安全风险的调试能力受到传统治理模式的桎梏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ꎬ其生产㊁流动有其特有的规律性ꎬ表现鲜明的动态性和复杂性ꎬ而传统的治理模式面对这一新型要素必然呈现出一定的不适应性ꎮ第一ꎬ数据安全治理面临数据爆炸与数据质量之间的信息悖论ꎮ不同于传统信息系统的静态数据安全ꎬ智能化时代的数据处于快速流转状态ꎬ数据呈现出大规模㊁复杂㊁动态等特征ꎬ进而引发了数据爆炸与数据质量之间的信息悖论ꎬ即可用数据的匮乏与无用数据的爆炸ꎮ数据裂变式的传播方式㊁几何式的数据增长压缩了信息不对称的范围ꎬ数据总量以及数据参与主体链条不断壮大ꎬ为实现数据合法利用提供了前提ꎬ为决策提供更多的资源依据ꎮ但是ꎬ如此庞大的数据体量也容易造成数据信息不准确㊁不完整㊁不一致ꎬ增加了对数据储存和处理的难度ꎮ这样ꎬ从数据中获取准确可靠的信息变得更加复杂ꎮ第二ꎬ科层化管理与数据安全扁平化需求之间的张力ꎮ治理目标存在着相对性与统筹力度之间的张力ꎮ高度完整㊁垂直隶属的上下统筹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需要依托科层制纵向的等级权力结构和 标准化的非人格化的运作程序和理念 [22]ꎮ为了实现数据安全全过程的治理ꎬ我们需要通过科层制等级分明的权威结构来提供指令和责任分配ꎬ确保治理任务的标准化执行ꎮ然而ꎬ科层制的等级秩序会降低信息传递的时效ꎬ这又会产生对风险反应迟缓的问题ꎮ数据安全治理过44程的多阶段以及风险爆发的不确定性需要对 事前 事中 事后 多个阶段实时预警㊁动态监管和追责ꎮ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可以加快信息流动速度ꎬ从而及时响应和应对策划决断ꎬ提高数据安全的应急处置能力ꎮ因此ꎬ 相对安全 理念强调数据安全性与可用性的兼顾ꎮ为了实现这一目标ꎬ保持数据自由流动是必要的ꎬ强调灵活性追求的扁平化组织则有助于打破现有的部门界限ꎬ推动数据开放共享并创造更多的价值ꎮ治理需求面临稳定性和灵活性的张力ꎮ政务信息系统存储的批量数据随着数据传播和数据流动链条的增加ꎬ使单一风险点的爆发 牵一发而动全身 ꎬ具有不确定特征ꎮ科层组织根据规则和标准化流程能够消除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ꎬ为数据安全治理提供稳定的组织结构ꎮ但太多太繁的规章制度却使得官僚组织中工作人员失去了解决问题的主动性与灵活性[23]ꎬ致使组织陷入僵化ꎬ缺乏弹性应变能力ꎮ黑客攻击㊁恶意软件等风险形式的不断变化ꎬ需要灵活性和敏捷性的扁平化组织结构ꎬ以便能够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理策略ꎮ3.技术工具的自身悖论第一ꎬ技术植入过程中的技术神话与技术应用推广中 卡脖子 问题的张力ꎮ技术神话的迷信不得不面对数据安全治理模式不断演进的挑战ꎮ技术是不断升级的ꎬ基于技术的数据治理模式也必须根据时代特征来调整ꎬ不能僵化技术认知ꎮ在工业化的市场和资本逻辑支配下ꎬ管理主义将技术理性的作用和地位拔高到了技术神话的境界[24]ꎮ数据安全治理中的流通㊁利用涉及工业和市场领域ꎬ也会受到技术神话的影响ꎬ认为技术无所不能ꎮ然而ꎬ传统的数据安全治理模式强调静态安全ꎬ技术工具是基于已知㊁确定的攻击模式和威胁情报进行预防和监测ꎬ但随着技术和黑客手段的不断升级ꎬ 人工智能背景下政府数据安全风险更加多发频发㊁更加隐蔽ꎬ传统的数据安全风险监控技术已经难以满足政府数据安全治理的需要 [14]ꎬ这就要求数据安全治理模式必须因时而变ꎮ已有研究也验证ꎬ倘若还是基于传统API技术构建ꎬ作为数据开放新形式的政府数据授权运营模式就会暴露出很大的局限性[17]ꎮ此外ꎬ对于高度不确定性的技术ꎬ还会引发新的数据安全风险ꎮ例如ꎬ少数巨型平台企业在对各地政府信息系统研发中掌握了海量公共数据ꎬ因而也是政府数据安全治理面临的安全隐患ꎮ技术植入的形式主义不但难以为政府治理提速增效ꎬ反而可能以 伪治理 的形式削弱政府治理ꎮ在压力型体制下 唯上主义 盛行ꎬ各级政府为了应付上级任务或者追求政绩等ꎬ引入了一些看似高大上但实际价值有限的技术ꎮ然而ꎬ这些 形式化 技术一旦嵌入政治体制ꎬ在制度的程序㊁标准化的强制管理下ꎬ反而会影响治理效果ꎬ形成了脱实务虚的 伪治理 ꎮ同时ꎬ根据埃吕尔的技术自主性理论[25]ꎬ技术具有反抗限制且自我推进的特征ꎬ它会不断自我发展与扩张ꎬ产生与监管措施相对抗的趋向ꎮ第二ꎬ技术专业主义与技术应用过程中民众主义之间的张力ꎮ技术专业主义强调利用专业科学的理论知识和严密的㊁工具性的㊁标准化的控制方式应对数据安全风险ꎮ民众主义则强调数据安全治理过程中维护民众利益和体现实质参与ꎬ追求公正与平等价值的实现ꎮ技术专业主义产生了算法黑箱ꎬ在保护数据安全的同时也限制了公众对个人数据权的掌控ꎮ算法设计通常需要高度专业的知识和复杂模型ꎬ非专业人士和普通公众难以理解算法内部的运作过程ꎬ于是形成了算法黑箱ꎮ由于黑箱的不透明性ꎬ尽管降低了潜在攻击者对算法的了解和逆向工程的可能性ꎬ保护了数据安全和隐私ꎬ然而这种保护也限制了公众对于算法决策的可见性和参与性ꎮ这使得公民无法拥有个人数据的控制权ꎬ也无法评估算法对公众权益的影响ꎮ技术鸿沟对公共利益的遮蔽ꎮ专业主义的技术控制方式强调技术专家的专业性和权威性ꎬ这使得缺乏技术知识和资源的人会被边缘化ꎬ从而产生了信息和资源不平等分配ꎬ即技术鸿沟ꎮ在数据安全治理过程中ꎬ这种技术鸿沟导致治理措施对一些群体产生了不公正的影响ꎬ阻碍了公共价值的实现ꎮ我们使用技术工具的目的是更好地维护新时代国家安全观下的公共利益和人民安54全ꎬ然而技术专业主义往往给个体合理正当权益带来遮蔽ꎬ一些合规技术方案只是给数据处理活动者提供 安全 背书ꎮ诸如出于监管目的的部门在收集公民数据的过程中ꎬ对个人信息的过度采集和超范围处理ꎬ分析自然人的行为习惯并贴上数据标签ꎬ因而侵犯了公众的合法权益ꎮ技术专业主义导致掌握数据的技术专业人员的权力趋向垄断化ꎬ使技术开发的专业主义倾向与技术应用的个人权益维护之间出现张力ꎮ㊀㊀四㊁数据安全治理的困境突围ꎬ助推国家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㊀㊀只有在张力中寻求平衡ꎬ在数据开放中开发价值ꎬ在动态中以发展的眼光审视数据安全治理在主权㊁治权和技术适配方面的困境ꎬ才能有效顺应数据安全治理的时代需求ꎮ1.在维护数据主权完整上ꎬ增强我国数据安全的秩序保障能力营造规范的数据秩序环境ꎮ一方面ꎬ积极发展本国信息产业ꎬ加大国家对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投入ꎬ在扩大对信息占有量的同时ꎬ提升筛选高质量信息的能力ꎬ增强国家数据安全的防范意识和应对举措ꎬ加大推进数据立法的落地ꎬ避免数据跨境流动带来的消极影响ꎮ另一方面ꎬ正视全球数据开放的挑战ꎬ同时抓住数据开放带来的机遇ꎬ积极参与国际数据安全治理ꎬ拓展国际合作ꎬ为制定国际统一的数据协议建言献策ꎬ为推进全球数据安全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ꎮ2.发挥治权的内生动力ꎬ持续推进国家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随着数据流动速度和规模范围递增ꎬ越来越需要构建高效灵活的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ꎬ它涉及数据质量㊁治理架构㊁资源投入等三方面ꎮ首先ꎬ数据质量是治理之源ꎬ通过构建数据标准和强化数据质量控制的措施确保数据质量ꎮ数据标准要兼具规范性和操作性ꎬ为各地数据质量提升提供有效指引ꎮ数据质量控制既要把握高价值数据集的质量ꎬ也要建立数据实时更新以及错误校核机制ꎮ其次ꎬ有效的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有健全的治理架构作为保障ꎬ形成结构简约㊁职能明确㊁上下联动㊁协同高效的数据安全管理体制ꎮ例如ꎬ构建领导小组㊁数据官制度等ꎬ确保数据安全治理的协调与推动能力ꎮ胡峰也提出通过构建耦合联动的数据安全治理共同体㊁制定全流程无缝连接的数据安全治理战略目标㊁运用多元快速响应的数据安全治理术[26]ꎬ协同推进数据安全治理ꎮ最后ꎬ加大对数据安全治理的资源投入ꎬ以便查漏补缺ꎬ更好应对数据安全治理中遭遇的诸多难题ꎮ正是依托标准化质量的数据资源㊁多元主体协作互通㊁健全的内部组织结构以及资源动态组合ꎬ实现了治理主体㊁治理客体㊁治理目标㊁治理机制㊁治理方式构成的有机结合ꎬ高效推动数据安全从政策文本转化为治理行动ꎬ更好推动国家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ꎮ3.以灵活的技术适配方式处理好技术与制度㊁技术与人之间的关系ꎬ提升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效率技术治理数据安全过程中遭遇的种种困境本质上是对理顺技术与制度㊁技术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ꎮ在技术与制度的关系上ꎬ数据技术工具能够精准回应治理需求ꎬ一方面要提升数据安全的技术水平ꎬ弥补技术硬件的不足ꎬ 制度能否包容和对接数字技术的应用需求 [16]是防范重大数据安全问题的前提和关键ꎻ另一方面ꎬ要明确技术的目的是推进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ꎬ而非强化原有不合理和落后的制度体系和管理机制ꎮ因此ꎬ要在开发与制度匹配的技术㊁驱动治理转型和变革㊁保障数据安全的同时ꎬ实现数据价值增值和功能拓展ꎮ在技术与人的关系上ꎬ要重新审视技术的角色和定位ꎬ保证技术的适配向弱势群体倾斜ꎮ参考文献:[1]㊀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ꎬ«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ꎬ第1版ꎮ[2]㊀左晓栋:«当前我国数据安全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64。
公共管理学答案含案例分析及小抄已排版
名词解释:1,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福祉与公共利益。
2,政府失灵:指由于政府机制存在的本质上的缺失,而无法使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佳的情形。
3,标杆管理:即追求卓越的管理模式,并将之学习转化,以提高组织绩效的管理工具。
4,企业型政府:系指有一群富有企业家精神的公共管理者组成,他们能够运用各种创新的策略,使原本僵化的官僚体制恢复活力,并有效运用资源提高政府的效率。
5,电子化政府:是指政府有效利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通过不同的信息服务设施,对政府机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在其更方便的时间、地点及方式下,提供自动化的信息及其他服务,从而构建一个有回应力、有效率、负责任、具有更高服务品质的政府。
6,公共部门:是指这样一种提供服务和产品的部门,其所提供服务和产品的范围与种类不是由消费者的直接愿望决定,而是由政府机构决定的,在民主社会,是由公民的代表来决定的。
7,战略管理:是管理者有意识的政策选择、发展能力、解释环境,以集中组织的努力,达成目标的行为,或者说,战略管理是制定、实施和评价组织能够达到目标的艺术或技术。
8,政府再造:是指政府改革将涉及改变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市民、政府与企业诸多关系的调整,设计政府治理的观念、结构、方式和方法的变革;及涉及政府内部组织、运作程序的调整,更涉及外部关系的调整。
9.公共管理伦理:是公共管理主体作为特定的社会化角色在进行公共管理活动中的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
公共管理伦理在相当程度上源于政府组织伦理和非政府组织伦理,并具有特定的内容构成。
10,市场失灵:简单来讲,便是因市场缺陷而引起的资源配置的无效率。
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市场机制无法将社会资源予以有效配置,二是市场经济无法解决效率以外的非经济目标。
11,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威当局,为解决某项公共问题或满足某项公众需要,所选择的行动方案或不行动。
政府在危机管理中应采取的策略
政府在危机管理中应采取的策略〔摘要〕危机是一种不稳定的状态,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
但危机有其规律性,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
政府在危机管理中应采取快速反应积极应对的策略,建立危机预警、危机处理和善后评估机制,变危机为机遇。
人类进步的历史,就是在不断同各种危机斗争中成长的历史。
危机虽然不可避免,但如果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机制,我们就能从容应对,并且把损失减到最小程度。
这次“非典”,让人们意识到建立政府危机管理体制是如何的重要。
建立一个有效的危机控制与管理机制,提高政府危机处理的能力,将危机状态下的社会有序地管理起来,使危机给社会造成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无疑是政府管理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处理危机维护社会秩序是政府的职责危机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突然发生的、严重危及社会秩序、给社会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件。
从基本动因的角度,危机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一是由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引起的突发性事件,前者如水灾、地震、台风、干旱,后者如核泄漏、火灾、质量事故。
其二是由社会中对抗的统一体引发社会冲突行为而导致的社会失衡和混乱,该类危机由一定的社会问题诱发,诸如战争、暴力对抗、恐怖主义事件。
[1 ] (7) 无论哪种危机的爆发对社会生活的危害性都是显而易见的。
由突发性事件所产生的社会危机常常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导致社会偏离正常轨道,从而对社会公共安全和社会心理造成较大的破坏性影响,社会的生活秩序被打乱,人民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受到威胁。
而现代社会中,危机的发生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每一个国家都可能遇到不同的危机挑战。
因此如何面对这些危机,能否迅速地恢复社会的正常秩序,是世界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的问题,也是评价一个国家或政府的能力的重要标准。
因为从一定意义上说政府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稳定的秩序,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公共事务的管理者,也就必然要承担危机管理的职责。
政府危机管理是政府针对突发危机事件的管理。
目的是通过提高政府对危机发生的预见能力和危机发生后的救治能力,及时、有效地处理危机,恢复社会稳定,恢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当前民粹主义逆全球化思潮的反思与中国应对方案
当前民粹主义逆全球化思潮的反思与中国应对方案民粹主义逆全球化思潮的兴起是当前国际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一个值得深思和关注的挑战。
中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应对这一思潮。
中国应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
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长期以来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中国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处理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
通过进一步推进市场经济改革,打破行政体制上的垄断,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可以增强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缩小国内外的发展差距,减少民众对于民粹主义的倾向。
中国应坚定支持开放、包容和多边主义的国际秩序。
在当前全球化遇到困难和挑战的背景下,中国应坚决反对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倾向,坚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推动全球贸易体系的发展和完善,维护多边主义的原则和秩序。
中国还应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改革和重建,推动国际规则的公正与合理性,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中国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民粹主义思潮的兴起与人们对国际交流和合作的欠缺有一定的关系。
中国应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与其他国家建立更紧密的经贸关系,加强人文交流和外交合作。
通过增加对外投资和技术转让,推动共同发展,减少贫富差距,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
中国应加强民众教育和舆论引导。
民粹主义思潮的兴起与民众对于全球化进程中的不满和焦虑有关,中国应加强民众教育,提高人们的全球意识和对于国际问题的理解能力,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国际视野和价值观,增强他们对于民粹主义思潮的警惕和抵制能力。
中国还应加强舆论引导,通过媒体和拓展影响力,传播理性、包容和合作的价值观,减少民众对于民粹主义的倾向。
当前民粹主义逆全球化思潮的反思与中国应对方案可以从全面深化改革、支持开放多边主义、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和加强民众教育舆论引导等方面入手,以应对这一挑战,维护国内外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中国治理方案
中国治理方案中国治理方案介绍中国治理方案是指中国政府在不同领域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旨在提高国家治理效率,实现良好的发展与稳定。
中国治理方案通常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涉及经济、环境、教育、健康、社会等各个领域。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国治理方案的几个方面。
经济治理方案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经济治理方面,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市场化改革等。
首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经济治理的重要举措。
通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等措施,中国政府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中国经济治理方案的核心。
中国政府鼓励科技创新,加大对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推动经济由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转型升级。
此外,市场化改革也是中国经济治理的重要举措。
中国政府通过放宽市场准入、改革金融体制、深化国企改革等措施,逐步建立起市场化的经济体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环境治理方案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为了解决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环境治理方案。
首先,中国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环境法规和标准,加强环境监测和执法力度。
此外,中国积极推动绿色发展,鼓励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其次,中国加强了生态文明建设。
政府推行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修复生态系统,建设美丽中国。
另外,中国还加强了污染治理。
政府对重点污染行业和区域实施严格的污染治理措施,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的治理,努力改善环境质量。
教育治理方案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治理方案,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
首先,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
中国政府将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领域,并不断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和教育设施的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危机时代中国治理模式提升的策略选择黄秋菊,景维民2011-02-24摘要:以强政府为核心的中国治理模式成为支撑中国三十年转型奇迹的制度基石。
成功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再次验证了中国治理模式在面临市场化和全球化负面冲击时的治理有效性。
在后危机时代,世界格局和国内环境的变化为中国治理模式的发展提供了历史契机。
文章认为,提升中国治理模式,延续中国转型奇迹,有赖于三个方面的策略选择:重新定位政府角色,巩固与优化政府能力;构建社会规制型市场经济,提高本国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和有效性;实施积极的社会经济政策,培育和谐的社会结构。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中国治理模式,社会规制型,利益整合型中国的转型从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叙事,而是经济、政治和社会相互影响并协同演进的复杂制度变迁过程。
30年的转型使中国的治理模式发生了深刻变革。
中国已经从政府严格排挤市场并深入控制社会的全能主义治理模式中走出,初步形成了政府、市场和社会三元并存与互惠共生的现代治理模式。
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主动地推动市场化、社会化和国际化变革进程,并持续不断地对自身的目标、角色、制度和能力进行适应性调整,从而保持了对社会经济变迁的有效掌控与调节。
2007年以来爆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则提供了一个检验中国治理模式有效性的试验场。
面对危机,实践再一次验证了中国治理模式的有效性,同时,也暴露出中国治理模式内在的缺陷和不足。
对中国而言,后危机时代为其治理模式的发展提供了历史契机。
把握机遇,实现自我超越,将会使中国治理模式提升到一个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平稳、持续发展的崭新境界。
一、全球经济危机与中国治理模式的有效性检验2007年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在2008、2009年迅速扩散,并进而由金融危机演变为全球经济危机。
尽管各国采取了各种金融援助计划、经济刺激方案来应对挑战,但这场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危机还是给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和破坏,从而导致世界经济自二战以来首度出现负增长。
根据世界银行《2010年全球经济展望》提供的数据,2009年全球GDP增长率为-2.2%,其中高收入国家为-3.3%,发展中国家为1.2%。
中国是个极少数的正面例外,虽然同样面临严重冲击,但在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后,仍保持了8.7%的增长速度。
中国应对危机挑战所展现出的佳绩验证了中国治理模式的有效性。
(一)强政府应对危机的能力强政府是中国治理模式的一个显著特征。
需要强调的是,强政府不同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大而无当,硬而无效的“全能型政府”,后者看似强大的外表之下却隐藏着能力薄弱的问题。
强政府的内核在于政府具备充足有效的制度供给和秩序治理能力,从而能够在矛盾尖锐复杂的转型期有效掌控社会秩序,应对内外挑战,组织与动员社会资源,实现推动制度变革和经济发展的目标。
在中国转型进程中,强政府的能力构建主要取决于如下一些因素:(1)政治结构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确保了国家制度的整合度与协调性,避免了激进变革导致的政府组织涣散、行政机能瘫痪,以及随之而来的混乱和无序;(2)集权与分权的有机结合,既维系了中央政府的必要权威,确保了中央政府的决策和执行能力,也调动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3)持续不断的政府体制改革优化了政府的组织结构和激励机制,更新了官僚系统的人力资本,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能,也使政府的行为更加理性化、制度化;(4)政府在学习、试验、危机中进行适应性调整,以不断更新治理理念,积累制度知识,提高自身驾驭市场和治理社会的能力。
强政府的能力演化是中国制度变迁的结果(张慧君、景维民,2010)。
在前期的转型中,强政府对改革进程和社会秩序的有效掌控,使中国避免了前苏东国家在激进转型中出现的“制度崩溃”,确保了新旧体制的平稳转换和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面对全球经济危机的挑战,中国的强政府也同样展现出较为有效的应对危机的能力。
早在2007年次贷危机虽已爆发但尚未演变为全球经济危机之时,中国政府就敏锐地意识到,在全球化和对外开放日益深化的条件下,需要强化对国家经济安全的监测和预警,着力提升国家的应对危机的能力,增强金融体系抗击风险的能力。
这种判断不仅源于对国内外时局的全面考量,而且也充分汲取了1997年应对亚洲金融风暴的经验和教训。
由于具备了未雨绸缪的思想准备,因此,当危机在2008年下半年迅速扩散并蔓延至实体经济之时,政府能够果断决策,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导向,并相应出台了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
首先,通过增加财政支出(两年内新增4万亿元投资),结构性减税(约5500亿元),对耐用消费品(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及工业品下乡等综合性措施来带动投资和消费,以扩大内需。
其次,通过连续五次降低利率,增加银行流动性,增强对中小企业金融扶持力度等措施来稳定国内金融体系。
再次,推动产业振兴和科技创新。
选择十个重点产业进行结构调整和振兴,支持新能源、环保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在核心电子器件、核能开发利用、高档数控机床等16个领域推动技术创新步伐。
最后,通过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扶持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大幅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等措施来确保民生。
面对危机,能够在短期内迅速出台如此全面而深刻的经济刺激方案,以缓解危机冲击、促进经济增长,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具备极强的决策能力、实施能力、动员能力和应对危机的能力。
这种强大的政府能力与一些前苏东转型国家形成了鲜明对比。
后者的政府囿于意识形态教条和内外政治压力犹豫踯躅、裹足不前,错过了应对危机的最佳时机,最终只能吞下社会经济危机不断加深的苦果。
(二)混合型经济的制度优势中国目前的经济体制具有明显的混合性色彩。
萨缪尔森在新版《经济学》中把混合经济概括为:“在所有的发达工业国中,我们都看到了一种混合经济,即市场决定大多数物品的价格和产量,而政府运用税收,支出和货币管理计划以调控总体经济。
”这种混合型经济并不局限于狭义的公有制主导下的混合所有制结构,而是涉及更加广泛的层面,如政府与市场的平衡,外需与内需的关系等诸多领域(郑永年,2009)。
中国混合型经济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如下方面:(1)虽然农业部门市场化程度很高,但非农业部门市场化程度较低,特别是由于没有采取大规模私有化,在公用事业、重工业、金融部门中,国有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2)虽然制造业、外国直接投资和技术引进的国际化程度大幅提高,但要素市场的开放程度仍比其他国家低,如银行业、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等;(3)金融部门和资本市场的发育仍处于初级阶段,政府主导的金融机构控制了债券、股票和银行市场;(4)政府与私人部门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政府仍然主导着市场的运行,并实施广泛的调节和干预;(5)政府通过强有力的产业政策推动本国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实现产业结构的多元化,提高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不过,以主流经济学的视角来观察,中国的混合型经济显然不是一种最优的经济体制。
无论在微观领域、中观领域,还是在宏观领域,都存在过度的政府介入,这势必抑制要素的自由流动以及市场自发的资源配置能力,并产生诸如寻租、腐败等分利性活动,由此带来资源浪费和社会成本。
然而,恰恰是这种西方视野中不彻底的市场化、国际化的独特经济体制,却在危机来临时表现出更强的风险抗击能力。
这与俄罗斯、中东欧等国家的全面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新自由主义经济体制的脆弱性同样形成鲜明的对比①。
首先,政府对银行业、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的必要管制,将国际金融体系崩溃对本国金融体系的不利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有效避免了本国金融体系的动荡甚至崩溃。
其次,政府不仅可以使用一般的财政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手段来刺激经济,而且可以通过国有部门这一强有力的经济杠杆来实施促进投资、扩大内需。
最后,在30年转型进程中,政府主导的产业政策已经使中国整体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更加多元化和合理化,特别是制造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这就使得中国沿着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阶梯迅速爬升,经济发展的自主性空前提高,从而避免了产业结构单一化所导致的对国际经济环境的严重依附性。
(三)弹性社会的稳定器作用伴随着转型的深入推进,传统体制下简单、封闭、僵化的“总体性社会”逐步解体,社会分化开始加速,多元开放的社会结构也在形成之中。
这种变化虽然顺应了市场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但也蕴藏着潜在的社会风险。
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下,社会风险进一步加大,从而有可能使经济危机演变为社会危机。
从经济危机到社会危机主要有两种传导机制:一是失业率的大幅增长、实际收入水平的急剧下降导致严重的社会不满;二是信心崩溃所产生的连锁反映,使长期萧条和动荡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刘世定,2009)。
这两种传导机制相互强化所引爆的社会危机,在一些前苏东转型国家遭遇危机的过程中已得到明显体现。
特别是民众对政府未能有效应对危机表示严重不满,导致了大规模的示威、抗议,甚至引发社会骚乱。
而社会秩序的动荡进一步制约了政府的决策,削弱了其应对危机的能力。
与其他转型国家相比,中国虽然也遭受到较为严重的冲击,但社会秩序总体上保持了稳定的态势,从而为经济的复苏创造了稳固的社会基础。
这表明中国社会具有相当强的缓解、吸纳和抵御外部风险冲击的弹性和适应能力。
这不仅源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特质,而且与政府治理社会的能力具有密切关联。
首先,虽然中国的市场化和城市化得到不断推进,但农村人口在总人口中仍占有绝对优势的比重。
当农村人口占据多数时,社会在应对外部经济冲击时的弹性较大,因为受全球经济危机冲击最大的是城市部门。
尽管在失业人群中农民工占据了多数,但他们依然可以返回自己的乡土,从事农业生产或经营其它小型的工业、服务业,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危机给社会造成的冲击。
其次,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社会自身具备了缓解与克服危机的条件。
特别是民众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力资本的改善,使他们获得了抗击风险的必要资源、机会和能力。
同时,在市场化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民众的理性化程度也得到很大提高,人们能够相对平和地理解经济的周期性或偶然性波动是市场经济的一种常态,从而更加冷静、沉着地加以应对(孙立平,2009)。
最后,政府掌握和运用资源处理危机和矛盾的经验更加丰富,技巧更为娴熟。
政府不仅能够通过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确保增长和民生,而且还通过各种渠道来引导民众的危机心理,重建信心。
二、后危机时代中国治理模式面临的新挑战前30年的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为中国的转型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机遇,而全球经济危机同样是历史赋予“中国治理模式”重新审视自我,实现发展与提升的重要契机。
如果能够抓住机遇,客观、准确地把握自身的优势和不足,那么后危机时代中国面临的转型与发展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中国治理模式也将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境界。
纵观世界历史,危机的爆发总会带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革,本次全球经济危机也是如此。
危机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打破了由美国完全主导的单极世界格局,多极化的世界格局日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