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老舍事迹简介及作品整理
史铁生简介——精选推荐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出生于北京,河北涿县(今涿州市)人,中国电影编剧,著名小说家,文学家。
生前曾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驻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残疾人作家协会副主席。
1958年入北京东城区王大人胡同小学读书,1967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1969年到陕西延川插队落户。
1972年回北京,1974—1981年在北京新桥街道工厂做工,后因瘫痪而停薪留职,回家养病。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中、短篇小说多篇,1983年他参加中国作家协会。
从1986年起,即为北京作家协会合同制作家,后为北京作家协会驻会作家,一级作家职称。
1996年11月,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得《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
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作品风格清新,温馨,富有哲理和幽默感,在表现方法上追求现实主义和象征手法的结合,在真实反映生活的基础上注意吸收现代小说的表现技巧,从成名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到《插队的故事》,作品从内容到形式技巧都显出异乎寻常平淡而拙朴,属意蕴深沉的“散文化”作品。
另外,他还创作了电影剧本《多梦时节》(与人合作)、《死神与少女》等,《死神与少女》属于一种新的电影类型——诗电影,这为电影类型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这两部影片都由林洪洞执导,《多梦时节》以其新颖的视角获第九届金鸡奖最佳儿童片奖,广电部1988年优秀影片奖,第三届儿童电影童牛奖艺术追求特别奖,《死神与少女》以其对人生价值的探索于1989年获保加利亚第十三届瓦尔纳国际红十字会与健康电影节荣誉奖。
史铁生著有短篇小说《午餐半小时》《我们的角落》《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命若琴弦》《第一人称》《别人》《老屋小记》;中篇小说《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插队的故事》《礼拜日》《原罪·宿命》《一个谜语的几种简单的猜法》《小说三篇》《中篇1或短篇4》等;散文《好运设计》《我与地坛》《墙下短记》《足球内外》;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我们的生活》《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山顶上的传说》。
史铁生简介(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
史铁生简介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河北省涿县(今涿州市)人,中国电影编剧,著名小说家,文学家。
1958年入北京东城区王大人胡同小学读书,1967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1969年到陕西延川插队落户。
1972年回北京,1974—1981年在北京新桥街道工厂做工,后因病停薪留职,回家养病。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中、短篇小说多篇,1983年他参加中国作家协会。
1996年11月,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得《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
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作品风格清新,温馨,富有哲理和幽默感,在表现方法上追求现实主义和象征手法的结合,在真实反映生活的基础上注意吸收现代小说的表现技巧,从成名作《我那遥远的清平湾》到《插队的故事》,作品从内容到形式技巧都显出异乎寻常平淡而拙朴,属意蕴深沉的“散文化”作品,另外,他还创作了电影剧本《多梦时节》(与人合作)、《死神与少女》等,《死神与少女》属于一种新的电影类型——诗电影,这为电影类型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这两部影片都由林洪洞执导,《多梦时节》以其新颖的视角获第九届金鸡奖最佳儿童片奖,广电部1988年优秀影片奖,第三届儿童电影童牛奖艺术追求特别奖,《死神与少女》以其对人生价值的探索于1989年获保加利亚第十三届瓦尔纳国际红十字会与健康电影节荣誉奖。
史铁生肉体残疾的切身经历,使他的部分小说写到伤残者的生活困境和精神困境。
但他超越了伤残者对命运的哀怜和自叹,由此上升为对普遍性生存,特别是精神“伤残”现象的关切。
和另外的小说家不同,他并无对民族、地域的感性生活特征的执著,他把写作当作个人精神历程的叙述和探索。
“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
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史铁生《我与地坛》)。
这种对于“残疾人”(在史铁生看来,所有的人都是残疾的,有缺陷的)的生存的持续关注,使他的小说有着浓重的哲理意味。
史铁生简介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史铁生简介
史铁生〔男〕〔1951—〕人。
1958年入东城区王大人胡同小学读书。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
1969年去插队。
1972年因双腿瘫痪返回医疗。
1974年到北新桥地区工厂工作。
病后致力于文学创作,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
1981年病情加重,遂回家养病。
1983年参加中国作协。
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舞台效果、命假设琴弦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等。
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另外散文我与地坛等作品也获得了很大影响。
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摩,作品呈现平淡质朴而意蕴深沉的“散文化〞倾向。
自1985年以来,开始考虑人的命运,略带哲理玄思,提醒人与生俱来的局限是才能与愿望之间的永久间隔,生命的目的就是不断跨越困境的过程。
后形式上也有所变化,汲取了现代主义的因素。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史铁生生平及作品
史铁生生平及作品生平简介1951年1月4日在北京出生 1967年,清华大学附中毕业1969年插队延安清平湾务农 1972年因病致瘫,转回北京1974年在北京某街道工厂做工 1981年急性肾损伤回家疗养,后主要从事文学创作1998年他的病情恶化,不得不进行透析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
代表作品小说:《我遥远的清平湾》、小说《命若琴弦》、小说《务虚笔记》、小说《插队的故事》、小说《夏日的玫瑰》散文《我与地坛》、散文《合欢树》、散文集《记忆与印象》、散文集《病隙随笔》、散文集《灵魂的事》、散文集《我的丁一之旅》。
主要成就1979年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
1983年,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史铁生成为了中国当代文坛上一位重要的作家。
1984年,小说《奶奶的星星》再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1996年,小说《老屋小记》和《务虚笔记》获《作家报》十佳小说奖。
《老屋小记》同时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1998年他的病情恶化,不得不进行透析。
他的243则写于重病中的《病隙碎笔》出版发行。
一些作品被译成英、法、日等文字,单篇或结集在海外出版。
2002年,荣获华语文学传播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同年,《病隙碎笔》获首届“老舍散文奖”一等奖。
2005年,完成长篇小说《我的丁一笔记》,再次成为文坛关注的焦点。
2007年,第三届北京文学节给史铁生颁发杰出贡献奖。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授奖词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与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守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著,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的关怀。
史铁生简介
史铁生简介篇一:史铁生的资料史铁生的资料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
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史铁生创作的散文鼓励了无数的人。
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初期有史铁生作品:我与地坛的小说,如等,带有暴露“阴暗面”文学的特征。
发表于1983年的,既是史铁生一生中的一份重要之作,也是当时小说创作的重要作品。
它在多个层面上被阐释:或说它拓展了“知青文学”的视野,或称它在文学“寻根”上的意义。
在“寻根”问题上,作者表达了这样的见解,“‘根’和‘寻根’又是绝不相同的两回事。
一个仅仅是,我们从何处来以及为什么要来。
另一个还为了:我们往何处去,并且怎么去”。
关于后者,他认为“这是看出了生活的荒诞,去为精神找一个可靠的根据”(,华夏出版社1983年版)。
史铁生肉体残疾的切身体验,使他的部分小说写到伤残者的生活困境和精神困境。
但他超越了伤残者对命运的哀怜和自叹,由此上升为对普遍特别是精神“伤残”现象的关切。
和另外的小说家不同,他并无对民族、地域的感性生活特征的执著,他把写作当作个人精神历程的叙述和探索。
“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
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史铁生)。
这种对于“残疾人”(在史铁生看来,所有的人都是残疾的,有缺陷的)的生存的持续关注,使他的小说有着浓重的哲理意味。
他的叙述由于有着亲历的体验而贯穿一种温情、然而宿命的感伤;但又有对于荒诞和宿命的抗争。
就是一个抗争荒诞以获取生存意义的寓言故事。
史铁生史铁生,1951年1月4日出生于北京,河北省涿县(今涿州市)人,中国电影编剧,著名小说家,文学家。
七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
七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1、莫怀戚 1951年出生,男,汉族。
笔名周平安、章大明。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重庆人。
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
现为重庆师范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1994年获全国庄重文文学奖,散文《散步》和《家园落日》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2、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
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
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3、张之路 1945年生于北京,现为中国电影集团策划部编审、一级编剧,国务院授予的有特殊贡献的专家,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
泰戈尔(1861—1941)(第24课《诗两首》)4、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等。
代表作有诗集《吉檀伽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冰心(1900-1999)(同上)5、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
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往事》等。
6、刘义庆原籍南朝宋彭城,世居京口。
南朝宋武帝刘裕之侄7、魏巍河南郑州人,1920年1月16日生于一城市贫民家庭,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当代诗人,著名散文作家、小说家。
8、海伦凯勒 1880—1968)生于亚拉巴马州的塔斯坎比亚,原名为9、HelenAdamsKelle,毕业于哈佛大学,美国著名女作家、残障教育家、杰出的演讲家、社会活动家,生理上有残疾,但其生命的成就却启发了数百万人。
【史铁生简介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xx年12月31日】 史铁生的简介
【史铁生简介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xx年12月31日】史铁生的简介史铁生。
史铁生。
中国作家。
散文家。
1951年出生于北京。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
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
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
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
自称职业是生病。
业余在写作。
史铁生简介20xx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享年59岁。
中文名,史铁生。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北京市东城区。
出生日期,1951年01月04日。
逝世日期,20xx年12月31日。
职业,作家。
史铁生简介毕业院校,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代表作品,《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病隙碎笔》。
逝世地,北京市西城区。
创作时期,1979年至20xx年。
创作体裁,小说。
散文。
人物生平。
1951年。
1月4日生于北京。
从小跟奶奶生活。
1964年。
毕业于东城区王大人胡同小学。
1967年。
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1969年。
上山下乡运动展开。
自愿到陕北延安农村插队。
1969年。
4月因腰腿病返京治病。
6月回村。
生产队关照让其担任饲养员。
放牛喂牛。
1971年。
9月史铁生腰疼加重。
回北京治病。
1972年。
1月5日住北京友谊医院。
一年有半。
治疗结束之时即轮椅生涯开始之日。
1974年。
到某街道工厂做工。
1981年。
因患肾病回家疗养。
后从事写作。
1998年。
被确诊为尿毒症。
需隔日透析以维持生命。
其经费主要由中国作家协会和北京市政府负担。
20xx年。
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
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在北京宣武医院去世。
根据遗愿。
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器官捐献给医学研究。
12月31日凌晨6时许。
其肝脏移植给天津的一位病人。
个人作品。
个人作品参考资料个人评价。
史铁生是一个生命的奇迹。
在漫长的轮椅生涯里至强至尊。
一座文学的高峰。
其想象力和思辨力一再刷新当代精神的高度。
史铁生的代表作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 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 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 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 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他的《病隙碎笔》作为二0C匚年度中
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
另外,他还创作了电影剧本《多梦时节》(与人合作)、 《死神与少女》等,《死神与少女》属于一种新的
史铁生相册集(10张)电影类型——诗电影,这为电影类型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 献,这两部影片都由林洪洞执导,《多梦时节》以其新颖的视角 获第九届金鸡奖最佳儿童片奖,广电部1988年优秀影片奖,第三 届儿童电影童牛奖艺术追求特别奖,《死神与少女》以其对人生 价值的探索于1989年获保加利亚第十三届瓦尔纳国际红十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与 健康电影节荣誉奖。
史铁生的代表作
篇一:史铁生的资料
史铁生的资料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原籍河北 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 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是“职业是 生病,业余在写作”。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 数的人。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曾任中国 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 会评议委员会委员。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 血逝世。
(最新整理)史铁生的一生及最后的日子
《午餐半小时》,描写了街道缝纫社一幅最日常的生活画面,透过那个 双腿残疾的小伙子的“眼睛”,让人们看到了底层人物艰难的生存和可 怜的愿望,其中蕴含着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抗争 。
《没有太阳的角落》写的是一个小小的仿古家俱厂,三位残疾青年和一 个年轻姑娘的故事。“我”觉得“她像一道电光,曾经照亮过这个角落, 又倏地消逝了。”真实地再现了作家此刻沉重、悲伤的心境,对青春、 爱情的渴望。
(最新整理)史铁生的一生及最后的日子
2021/7/26
1
最史 后铁 的生 日的 子一
生 及
2021/7/26
2
别人用腿走路,丈量大地。他(史铁生)从腿 开始思想,体察心灵。——陈村
2021/7/26
3
2021/7/26
史 铁 生 作 品 导 读
4
生平简介
• 1951年1月4日在北京出生
• 1967年,清华大学附中毕业
• 散文《我与地坛》、散文《合欢树》、散 文集《记忆与印象》、散文集《病隙随 笔》、散文集《灵魂的事》、散文集《我 的丁一之旅》。
2021/7/26
11
主要成就
• 1979年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 • 1983年,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史铁生成为了中国当代文坛上一位重要的作家。 • 1984年,小说《奶奶的星星》再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 1996年,小说《老屋小记》和《务虚笔记》获《作家报》十佳
• 1969年插队延安清平湾务农
• 1972年因病致瘫,转回北京
• 1974年在北京某街道工厂做工
• 1981年急性肾损伤回家疗养,后主要从事文学创 作
• 1998年他的病情恶化,不得不进行透析
史铁生的简介(史铁生的资料)
史铁⽣的简介(史铁⽣的资料)史铁⽣的简介(史铁⽣的资料)史铁⽣,1951年⽣于北京,著名⼩说家。
1967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学附属中学。
1969年到陕西延川插队落户。
1972年因病致瘫,转回北京。
1974年到1981年在北京某街道⼯⼚做⼯。
1979年发表第⼀篇⼩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以后陆续发表中、短篇⼩说多篇,1983年他加⼊中国作家协会。
⼩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年、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说。
史铁⽣的作品介绍(史铁⽣的⽂章)活着的事这是⼀本思想随笔集。
中国当代的作家中,恐怕很难再找出第⼆个⼈像史铁⽣这样爱好⽞思并且擅长此道的了。
所谓擅长,是指他能够从现实的琐事⾥撷取那些闪烁着思想光芒的⽚段,⽽⼜能表达得优美、机智、引⼈⼊胜,让⼈不忍释卷。
这是⼀个⽂学家所表达的⼈⽣智慧,⽽不是枯燥的哲学专著。
当然,更不是肤浅的廉价⽂学。
写作的事在这本书⾥收录的⼤多是史铁⽣关于⽂学的思考。
作家谈⽂学往往⽐专门研究⽂学的学者谈起来更好,有时候甚⾄⽐作家⾃⼰的创作还要让读者激动。
⼀个好的作家⾸先是好的读者、好的⽂学理论家和⽂学史家。
史铁⽣在这本书⾥向我们展⽰了他丰富的⽂学知识,以及作家独有的敏锐。
以前的事本书集中收录了史铁⽣的回忆性散⽂。
久病的史铁⽣在寂寞的轮椅中⼀次次回忆的往事,由他⼀贯沉稳⽽有⼒量的语⾔娓娓道来,呈现在读者⾯前。
这些往事有的温暖,有的苦涩,⽽往往从⽇常的事情上升到令⼈⼼情为之爽净的⽞思。
我们能从这些⽂字中看到命运是怎样⽆常地折磨⼀个凡⼈,⽽这个⼈及他周围的⼈怎样不懈地和命运⽃争,从⽽变得不同凡响.病隙碎笔: ⼈⽣的追问把⾝体⽐作⼀架飞机,要是两条腿(起落架)和两个肾(发动机)⼀起失灵,这故障不能算⼩,料必机长就会⾛出来,请⼤家留些遗⾔。
躺在“透析室”的病床上,看鲜红的⾎在“透析器”⾥汩汩地⾛——从我的⾝体⾥出来,再回到我的⾝体⾥去,那时,我常仿佛听见飞机在天上挣扎的声⾳,猜想上帝的剧本⾥这⼀幕是如何编排.史铁⽣的⽣平故事·21岁时候双腿瘫痪。
我与地坛作品简介
我与地坛作品简介《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一篇长篇哲思抒情散文,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
其前第一段和第二段被纳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一教材中。
是作者十五年来摇着轮椅在地坛思索的结晶。
散文中饱含作者对人生的种种感悟,对亲情的深情讴歌。
《我与地坛》内容概括: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作者在双腿残废后常独自跑去地坛,以及作者在地坛中领会到的人生感悟;第二部分写作者对已逝世的母亲怀有无尽的后悔与怀念;第三部分写自己与地坛不可分割的情感。
《我与地坛》主要讲述了在作者在突遭不幸双腿瘫痪后对于生死的深沉思考,一个问题是作者悔恨在母亲过早去世后才理解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我与地坛》是一位身残者在一座废弃的古园中对自己所见到的人生百态所发出的感悟、思索。
作者以地坛作为寄托自己情感与发泄情感的地方,同时也是思考人生的佳境。
母亲在世的时候,作者并不理解母亲,而是给她带来很大的痛苦。
而在母亲逝世后,在悔恨中作者开始去理解母亲的痛苦,理解一个母亲的角色定位。
逐渐地,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
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
母亲的“活法”,其实解答了作者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
作品介绍:《我与地坛》是一篇长篇哲思抒情散文,中国当代作家史铁生著。
这部作品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
其前第一段和第二段被纳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一教材中。
是作者十五年来摇着轮椅在地坛思索的结晶。
散文中饱含作者对人生的种种感悟,对亲情的深情讴歌。
地坛只是一个载体,而文章的本质却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
作者介绍:史铁生是中国作家、散文家,曾获得首届“老舍散文奖”一等奖、华语文学传播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史铁生的主要作用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自言自语》、《我与地坛》、《病隙碎笔》、《命若琴弦》、《往事》等。
史铁生简介及作品集
史铁生简介及作品集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SANYHUASANYUA8Q8-史铁生(1951-)北京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思想家。
1958年入北京市东城区王大人小学读书,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部。
而后,于1969年到陕北延安地区“插队”。
1972年因病致双腿瘫痪回到北京。
1974年到1981年[2]在北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
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很爱自己的癌症去世的母亲。
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他的《病隙碎笔》作为二OO二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
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史铁生初期有的小说,如《午餐半小时》等,带有暴露“阴暗面”文学的特征。
发表于1983年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既是史铁生,也是当时小说创作的重要作品。
它在多个层面上被阐释:或说它拓展了“知青文学”的视野,或称它在文学“寻根”上的意义。
在“寻根”问题上,作者表达了这样的见解,“‘根’和‘寻根’又是绝不相同的两回事。
一个仅仅是,我们从何处来以及为什么要来。
另一个还为了:我们往何处去,并且怎么去”。
关于后者,他认为“这是看出了生活的荒诞,去为精神找一个可靠的根据”(《礼拜日·代后记》,华夏出版社1983年版)。
史铁生简介
史铁生简介生活经历史铁生,1951年1月4日出生于北京,河北涿县(今涿州市)人,.是中国电影编剧,著名小说家,文学家。
生前曾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驻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残疾人作家协会副主席。
1958年入北京东城区王大人胡同小学读书,1967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初中)。
1969年到陕西延川插队落户。
1972年双腿瘫痪回北京,1974—1981年在北京新桥街道工厂做工,后因病情加重回家养病。
写作经历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中、短篇小说多篇,1983年他参加中国作家协会。
从1986年起,即为北京作家协会合同制作家,后为北京作家协会驻会作家,一级作家职称。
1996年11月,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得《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
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作品风格清新,温馨,富有哲理和幽默感,在表现方法上追求现实主义和象征手法的结合,在真实反映生活的基础上注意吸收现代小说的表现技巧,从成名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到《插队的故事》,作品从内容到形式技巧都显出异乎寻常平淡而拙朴,属意蕴深沉的“散文化”作品。
另外,他还创作了电影剧本《多梦时节》《与人合作》、《死神与少女》等,《死神与少女》属于一种新的电影类型——诗电影,这为电影类型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这两部影片都由林洪洞执导,第三届儿童电影童牛奖艺术追求特别奖,《死神与少女》以其对人生价值的探索于1989年获保加利亚第十三届瓦尔纳国际红十字会与健康电影节荣誉奖。
史铁生著有短篇小说《午餐半小时》《我们的角落》《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命若琴弦》《第一人称》《别人》《老屋小记》;中篇小说《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插队的故事》《礼拜日》《原罪·宿命》《一个谜语的几种简单的猜法》《小说三篇》《中篇1或短篇4》等;散文《好运设计》《我与地坛》《墙下短记》《足球内外》;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我的丁一之旅》。
史铁生简介及作品集
史铁生简介及作品集史铁生(1951-)北京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思想家。
1958年入北京市东城区王大人小学读书,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部。
而后,于1969年到陕北延安地区“插队”。
1972年因病致双腿瘫痪回到北京。
1974年到1981年[2]在北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
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很爱自己的癌症去世的母亲。
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他的《病隙碎笔》作为二OO 二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
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史铁生初期有的小说,如《午餐半小时》等,带有暴露“阴暗面”文学的特征。
发表于1983年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既是史铁生,也是当时小说创作的重要作品。
它在多个层面上被阐释:或说它拓展了“知青文学”的视野,或称它在文学“寻根”上的意义。
在“寻根”问题上,作者表达了这样的见解,“‘根’和‘寻根’又是绝不相同的两回事。
一个仅仅是,我们从何处来以及为什么要来。
另一个还为了:我们往何处去,并且怎么去”。
关于后者,他认为“这是看出了生活的荒诞,去为精神找一个可靠的根据”(《礼拜日·代后记》,华夏出版社1983年版)。
史铁生肉体残疾的切身体验,使他的部分小说写到伤残者的生活困境和精神困境。
但他超越了伤残者对命运的哀怜和自叹,由此上升为对普遍性生存,特别是精神“伤残”现象的关切。
史铁生简介及作品集
史铁生简介及作品集史铁生(1951-)北京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思想家。
1958年入北京市东城区王大人小学读书,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部。
而后,于1969年到陕北延安地区“插队”。
1972年因病致双腿瘫痪回到北京。
1974年到1981年[2]在北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
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很爱自己的癌症去世的母亲。
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他的《病隙碎笔》作为二OO 二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
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史铁生初期有的小说,如《午餐半小时》等,带有暴露“阴暗面”文学的特征。
发表于1983年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既是史铁生,也是当时小说创作的重要作品。
它在多个层面上被阐释:或说它拓展了“知青文学”的视野,或称它在文学“寻根”上的意义。
在“寻根”问题上,作者表达了这样的见解,“‘根’和‘寻根’又是绝不相同的两回事。
一个仅仅是,我们从何处来以及为什么要来。
另一个还为了:我们往何处去,并且怎么去”。
关于后者,他认为“这是看出了生活的荒诞,去为精神找一个可靠的根据”(《礼拜日·代后记》,华夏出版社1983年版)。
史铁生肉体残疾的切身体验,使他的部分小说写到伤残者的生活困境和精神困境。
但他超越了伤残者对命运的哀怜和自叹,由此上升为对普遍性生存,特别是精神“伤残”现象的关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铁生、老舍事迹简介及作品整理
史铁生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
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
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出生于北京,河北涿县(今涿州市)人,中国电影编剧,著名小说家,文学家。
1969年到陕西延川插队落户。
1972年回北京,1974—1981年在北京新桥街道工厂做工,后因瘫痪而停薪留职,回家养病。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中、短篇小说多篇,从1986年起,即为北京作家协会合同制作家,后为北京作家协会驻会作家,一级作家职称。
1996年11月,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得《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
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作品风格清新,温馨,富有哲理和幽默感,在表现方法上追求现实主义和象征手法的结合,在真实反映生活的基础上注意吸收现代小说的表现技巧,从成名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到《插队的故事》,作品从内容到形式技巧都显出异乎寻常平淡而拙朴,属意蕴深沉的“散文化”作品。
电影剧本《多梦时节》(与人合作)、《死神与少女》等,《死神与少女》属于一种新的电影类型——诗电影,这为电影类型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这两部影片都由林洪洞执导,《多梦时节》以其新颖的视角获第九届金鸡奖最佳儿童片奖,广电部1988年优秀影片奖,第三届儿童电影童牛奖艺术追求特别奖,《死神与少女》以其对人生价值的探索于1989年获保加利亚第十三届瓦尔纳国际红十字会与健康电影节荣誉奖。
史铁生著有短篇小说《午餐半小时》《我们的角落》《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命若琴弦》《第一人称》《别人》《老屋小记》;中篇小说《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插队的故事》《礼拜日》《原罪·宿命》《一个谜语的几种简单的猜法》《小说三篇》《中篇1或短篇4》等;散文《好运设计》《我与地坛》《墙下短记》《足球内外》;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我的丁一之旅》。
曾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以及多种全国文学刊物奖。
一些作品被译成英、法、日等文字,单篇或结集在海外出版。
已出版作品散文集《一个人的记忆》《灵魂的事》《答自己问》《我与地坛》《病隙碎笔》《扶轮问路》长篇小说《务虚笔记》史铁生多年来与疾病顽强抗争,在病榻上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
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重要文学奖项,多部作品被译为日、英、法、德等文字在海外出版。
他为人低调,严于律己,品德高尚,是作家中的楷模。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在北京宣武医院抢救无效去世。
根据其生前遗愿,他的脊椎、大脑将捐给医学研究;他的肝脏将捐给需要的患者。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连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他的《病隙碎笔》作为二OO二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
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史铁生授奖词
老舍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本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原姓舒舒觉罗氏,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
文革期间受到迫害,1966年8月24日深夜,老舍含冤自沉于北京西北的太平湖畔,终年67岁。
夫人胡絜(iíe)青(1905-2001)。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享年67岁,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姓氏一拆为二)。
满族,北京人正红旗人,人民艺术家。
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
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老舍的作品很多,代表作有《骆驼祥子》、《老张的哲学》、《四世同堂》、《二马》、《离婚》、《猫城记》、《正红旗下》《猫》、《母鸡》,剧本《残雾》、《方珍珠》、《面子问题》、《春华秋实》、《青年突击队》、《戏剧集》、《柳树井》、《女店员》、《全家福》、《茶馆》,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出口成章》,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及作品集《老舍文集》(16卷)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茶馆》、《龙须沟》、《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北京市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笔名来历
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另有絜青、絜予、口青等笔名。
因为老舍生于阴历年底,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含有庆贺新春、前景美好之意。
舒庆春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舍,舍弃;予,我。
含有“舍弃自我”,亦有“忘我”的意思。
“老舍”这一笔名,是他在1926年发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时首次使用的。
老舍,这个“老”并不表示年龄大,而是含有一贯、永远的意思。
老舍,合起来就是一贯、永远“忘我”。
他用“老舍”这一笔名发表了大量文学作品,以致不少人只知道他的笔名。
老舍的一生,总是在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他自己说:“我终年是在拼命地写,发表也好,不发表也好,我要天天摸一摸笔。
”他勤奋笔耕,创作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二马》《龙须沟》等大量文学作品,创作的短篇小说《月牙儿》、《断魂枪》赢得了“人民艺术家”的崇高赞誉,受到人们的喜爱。
《我们家的猫》《北京的春节》等编入小学课本。
“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一生主要作品有:《猫城记》《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及未完成的《正红旗下》,话剧《龙须沟》《茶馆》等,还有很多著名的文章,如:《济南的冬天》等中学的课文中。
其中《茶馆》极为著名。
写作风格
1、北京的风俗文化、市民形象、的人生步履与作者的主观情愫水乳交融,三位一体,调配出老舍小说特有的“北京味儿”。
2、以通俗化得幽默为重要特征的讽刺色彩,是老舍小说的又一重要特色。
这一特色是狄更斯等英国讽刺小说中夸张、廓大、漫画化的讽刺手法与北京市民文化中的“打哈哈”两者糅合而成得。
这种幽默既是以笑代愤,又是一种自我解嘲,即老舍自己所说的把幽默看做生命的润滑剂。
3、叙事语言和人物语言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这种地方特色是以北京市民语言及俗文学语言为原料,加以煅烧锤炼的结果。
语言平易而不粗糙,俗而通雅,清浅而又韵味十足。
主要著作
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余万字的作品.1924年夏应聘到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当中文讲师。
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是第一部作品,由1926年7月起在《小说月报》杂志连载,立刻震动文坛。
以后陆续发表了长篇小说《赵子曰》和《二马》。
奠定了老舍作为新文学开拓者之一的地位。
1930年老舍.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二马》《猫城记》,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月牙儿》《赶集》《樱海集》《东海巴山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龙须沟》《茶馆》《西望长安》。
另有《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和《老舍文集》等。
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
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
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
优秀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
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致,取材较为宽广,其中的《柳家大院》《上任》《断魂枪》等篇各具特色,耐人咀嚼。
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其中有大量被选入教育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