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山东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3年普通高考(山东卷)历史试题评析-推荐下载

2013年普通高考(山东卷)历史试题评析-推荐下载

2013年普通高考(山东卷)历史试题评析2013年高考山东卷历史试题,稳健中有创新,基础性与选拔性兼顾,外在形式的平实与内容考查的丰富相得益彰。

从整体上看,主要特点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固本、创新、引领。

一、固本2013年历史试题保持了相对稳定,在继承的基础上,突出了高考历史试题的两大本质特征:选拔性和学科性。

1、选拔性。

2013年历史试题突出“能力立意”,要求考生有较高的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以选择题为例,第11题“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对历史发展脉络的考查,第14题隐含了对15-16世纪的中国和西方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考查,都需要考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第14、16题将“人民公社”和“李贽思想”置于与世界历史的比较研究视野中,考查了考生比较分析,准确把握历史事物特征的能力。

再如第28题,以“1902~1904年的译书活动”和“京师大学堂专业设置”为新材料,创设新情境,以20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为背景,探讨了文化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

试题呈现形式平实,而考查内涵却非常丰富。

从知识考查上来说,试题考查了文化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它不是教材的陈述性知识,它来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属于课程知识。

考生死记硬背教材知识,无法作答本题。

考生只有在完整、准确的理解“西学东渐”、“中体西用”、“甲午战争”、“洋务运动”等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同时把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脉络和20世纪初的历史阶段特征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从能力考查上来说,第(1)题“说明这一阶段译书活动的主要特点”,要求考生完整、合理的解读历史信息,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特征,其思维特征是从材料到结论,“论从史出”,考查考生的分析、概括能力;而第(2)题“京师大学堂的课程设置如何体现了中体西用的办学思想”,其思维特征则是从结论到材料,“史论结合”,考查了考生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信息,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的能力。

2013年山东高考题历史部分(含答案)

2013年山东高考题历史部分(含答案)

2013年高考真题山东卷——历史9.《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

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A.中央集权B.中正有序C.敬天法祖D.君权神授10.《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B.增加赋税收入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D.保护小农经济11.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12.图5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

其撰拟者应是A.中书省B.内阁C.军机处D.礼部图5 13.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逐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

”陈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A.武装革命B.无产阶级革命C.民族革命D.国民革命14.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

前者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后者则认为20—30年代的苏联类似尝试,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

“它”是指A.土地改革B.“一五”计划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D.人民公社15.1788年7月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

它赞美的是A.联邦体制B.分权制衡原则C.共和制度D.主权在民原则16.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28.(20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文化教育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

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山东卷)解析版(1)

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山东卷)解析版(1)

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9.《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

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A.中央集权B.中正有序C.敬天法祖D.君权神授10.《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

敢犯令,没人田货。

”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B.增加赋税收入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D.保护小农经济11.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12.图5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

其撰拟者应是A.中书省B.内阁C.军机处D.礼部13.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逐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

”陈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A.武装革命B.无产阶级革命C.民族革命D.国民革命14.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

前者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后者则认为20—30年代的苏联类似尝试,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

“它”是指A.土地改革B.“一五”计划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D.人民公社15.1788年7月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

它赞美的是A.联邦体制B.分权制衡原则C.共和制度D.主权在民原则16.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28.(20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文化教育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

2013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2013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4.(2013年广东高考14题)有位古代思 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 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 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 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陆九渊
【考查点】陆王心学
5.(2013年高考全国Ⅰ卷25题)自汉至 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 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 这一变化的是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考查点】程朱理学
材料三 宣圣谕。圣谕曰:“孝顺父母, 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 生理,毋作非为。”此六事乃太祖高皇 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 遵守。能遵守的便是好人。有一件不曾 遵守便是恶人。愿我一族长幼会集祠 (堂)中,敬听宣读,悉心向善,皆作 好人,有过即改,共为盛世良民,贻子 孙无穷福泽。 ——明《虎墩崔氏族谱· 族约》
6.(2013年浙江高考12题)在人类文明 史上,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 通过教育的途径。下列思想家中通过私学 培养人才的有 ①孔子 ②韩非 ③朱熹 ④亚里士多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查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7.(2013年山东高考16题)下列关于李 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 述,不正确的是 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 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
2.(2013年重庆高考1题)我国古代有 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 的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天命攸 (所)归”的神学依据。该学者应该是 A.韩非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考查点】董仲舒的儒学思想

2013山东高考试题及答案

2013山东高考试题及答案

2013山东高考试题及答案2013年山东高考试题及答案如下:一、选择题1. 下列各题序号中,与前面的生物名词在科目上属于同一类别的是()A.12B.34C.45D.67答案:B2.已知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通过点M(2,4),点N(-1,3),过点P(a,b),p黎a的取值范围是()A.a<-4或a>0B.-4<a<2C.a>2或-4<a<2D.-4<a<0或a>2答案:A3.将点(2,3)关于原点旋转90°后所得点的坐标是()A.(-3,2)B.(-2,3)C.(-3,-2)D.(2,-3)答案:A4.已知函数(1-2x)/(ax+b)=5有两个解,则a,b满足的条件是()A.a<0,-b/2><1/2B.a>0,-b/2<1/2C.a<0,-b/2<1/2D.a>0,-b/2>1/2答案:B二、解答问答1.甲、乙二人骑自行车到一地点,甲先出发,乙蹬车时速为12米/分,甲车速是乙车速的150%,若乙在甲到达时,还差400米到目的地,问乙离目的地多远处遇甲?解:设甲车速为k米/分。

〖(12〗(k-12))×2.矩形的周长为20整米,面积为12平方米。

问它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解:设长为x米,则宽为(10-x)米。

20=2(x+10-x),12=x(10-x)。

三、稍作推敲第11题阅读理解1早在清朝,汉皇慈溪便喜欢艺术。

那时,宫中很流行盛装以玉石为饰。

皇帝十分喜爱,留下了用玉石饰物的图片,今日让人惋惜无已。

可想其中宝贵无比。

文章在描述其碎片品的原因是A.作者憎恨有人贩卖古董玉饰品B.作者感叹古代形式浮华员都不明智C.作者反对与汽车罄立D.作者对古代艺术品的保存和保护表示担忧答案:D第12题短文改错下列各题序号中,哪几个连续的数字在生物学、积分学、和艺术学上有着相同安排?①12 ②34 ③45 ④67A.12和34B.34和45C.45和67 D.12和45答案:B以上就是2013山东高考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2013届高三高考模拟卷(一)历史试题(附答案)

山东省2013届高三高考模拟卷(一)历史试题(附答案)

山东省2013届高三高考模拟卷(一)文科综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24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0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9.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穆叔出使晋国。

晋国国君招待他,酒席宴间,先演奏迎天子之曲—《肆夏》,穆叔没反应;再演奏迎国君之曲—《文王》,穆叔还是不答拜;最后演奏规格最低的《鹿鸣》,穆叔三拜表示答谢。

穆叔只对规格最低的音乐接受并拜谢的主要原因是()A.晋国君颠倒了宗法制的大小宗关系B.晋国君违背了分封制下鲁晋两国的等级C.演奏《鹿鸣》曲符合周礼乐制的等级规定D.体现了鲁大夫穆叔的傲慢心理10..“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其弊端也是一目了然的:那就是主观性太强,一切唯选拔者马首是瞻——说你行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这一评价的制度()A.世袭制B.军功制C.察举制D.科举制11.汉代以后,“地券或地契是买卖双方私人之间所立的文契。

此外还有政府官方发给田地所有人的产权证明文件。

”这主要说明()A.土地买卖相当频繁B.土地所有权登记制度的出现C.体现了“耕者有其田”D.土地所有权完全由国家控制12.下图漫画中,木桶周圈的木条代表德意志各邦,箍桶的铁条代表德意志帝国颁布的各项法令。

此漫画的寓意是()A.以法律的形式巩固联邦统一B.君主专制维护联邦统一C.联邦议会权力高于帝国议会D.君主专制取代民主法制13. 人民大学李景治教授写道:“旧官吏把乘坐豪华马车视为莫大的荣耀,而公社委员却将豪华马车看作他们与人民群众之间的障碍。

当他们乘着马车奔驰在大街小巷,穿行于黎民百姓之间的时候,只觉得浑身不白在,甚至可以说是如坐针毡。

”材料反映巴黎公社A.财政困难,倡导勤俭节约B.委员们具有“公仆”意识C.坚决打碎旧的国家机器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14.开辟新航路被称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十件大事之一,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2013年普通高考(山东卷)历史试题评析

2013年普通高考(山东卷)历史试题评析

2013年普通高考(山东卷)历史试题评析2013年高考山东卷历史试题,稳健中有创新,基础性与选拔性兼顾,外在形式的平实与内容考查的丰富相得益彰。

从整体上看,主要特点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固本、创新、引领。

一、固本2013年历史试题保持了相对稳定,在继承的基础上,突出了高考历史试题的两大本质特征:选拔性和学科性。

1、选拔性。

2013年历史试题突出“能力立意”,要求考生有较高的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以选择题为例,第11题“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对历史发展脉络的考查,第14题隐含了对15-16世纪的中国和西方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考查,都需要考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第14、16题将“人民公社”和“李贽思想”置于与世界历史的比较研究视野中,考查了考生比较分析,准确把握历史事物特征的能力。

再如第28题,以“1902~1904年的译书活动”和“京师大学堂专业设置”为新材料,创设新情境,以20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为背景,探讨了文化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

试题呈现形式平实,而考查内涵却非常丰富。

从知识考查上来说,试题考查了文化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它不是教材的陈述性知识,它来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属于课程知识。

考生死记硬背教材知识,无法作答本题。

考生只有在完整、准确的理解“西学东渐”、“中体西用”、“甲午战争”、“洋务运动”等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同时把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脉络和20世纪初的历史阶段特征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从能力考查上来说,第(1)题“说明这一阶段译书活动的主要特点”,要求考生完整、合理的解读历史信息,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特征,其思维特征是从材料到结论,“论从史出”,考查考生的分析、概括能力;而第(2)题“京师大学堂的课程设置如何体现了中体西用的办学思想”,其思维特征则是从结论到材料,“史论结合”,考查了考生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信息,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的能力。

2013山东高考真题及答案

2013山东高考真题及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英语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2页,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降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 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 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共105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该部分分为第一、第二两节。

注意:回答听力部分时,请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听力部分结束时,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你的答案转涂到客观题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A. £19.15B. £9.18C. £9.15答案是C。

1.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do?A. Take photosB. Buy a cameraC. Help the woman2.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A. A noisy nightB. Their life in townC. A place of living3. Where is the man now?A. on his wayB. In a restaurantC. At home4. What will Celia do?A. find a playerB. Watch a gameC. Play basketball5. What day is it when the conversation takes place?A. SaturdayB. SundayC. Monday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山东省高考历史试卷.doc

山东省高考历史试卷.doc

2013年山东省高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3分)《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

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A.中央集权B.中正有序C.敬天法祖D.君权神授2.(3分)《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

敢犯令,没人田货。

”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B.增加赋税收入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D.保护小农经济3.(3分)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4.(3分)如图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

其撰拟者应是()A.中书省B.内阁C.军机处D.礼部5.(3分)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逐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

”陈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A.武装革命B.无产阶级革命C.民族革命D.国民革命6.(3分)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

前者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后者则认为20﹣30年代的苏联类似尝试,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

“它”是指()A.土地改革B.“一五”计划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D.人民公社7.(3分)1788年7月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

它赞美的是()A.联邦体制B.分权制衡原则C.共和制度D.主权在民原则8.(3分)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66分)9.(20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文化教育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历史试题与解析-推荐下载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历史试题与解析-推荐下载

排除 C;自从秦代开创中央集权制以来,世卿世禄制已被打破,排除 D。
答案:A
12.图 5 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其撰拟者应是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通关,1系电过,力管根保线据护敷生高设产中技工资术艺料0不高试仅中卷可资配以料置解试技决卷术吊要是顶求指层,机配对组置电在不气进规设行范备继高进电中行保资空护料载高试与中卷带资问负料题荷试2下卷2,高总而中体且资配可料置保试时障卷,各调需类控要管试在路验最习;大题对限到设度位备内。进来在行确管调保路整机敷使组设其高过在中程正资1常料中工试,况卷要下安加与全强过,看度并22工且22作尽22下可22都能22可地护以缩1关正小于常故管工障路作高高;中中对资资于料料继试试电卷卷保破连护坏接进范管行围口整,处核或理对者高定对中值某资,些料审异试核常卷与高弯校中扁对资度图料固纸试定,卷盒编工位写况置复进.杂行保设自护备动层与处防装理腐置,跨高尤接中其地资要线料避弯试免曲卷错半调误径试高标方中高案资等,料,编试要5写、卷求重电保技要气护术设设装交备备置底4高调、动。中试电作管资高气,线料中课并敷3试资件且、设卷料中拒管技试试调绝路术验卷试动敷中方技作设包案术,技含以来术线及避槽系免、统不管启必架动要等方高多案中项;资方对料式整试,套卷为启突解动然决过停高程机中中。语高因文中此电资,气料电课试力件卷高中电中管气资壁设料薄备试、进卷接行保口调护不试装严工置等作调问并试题且技,进术合行,理过要利关求用运电管行力线高保敷中护设资装技料置术试做。卷到线技准缆术确敷指灵设导活原。。则对对:于于在调差分试动线过保盒程护处中装,高置当中高不资中同料资电试料压卷试回技卷路术调交问试叉题技时,术,作是应为指采调发用试电金人机属员一隔,变板需压进要器行在组隔事在开前发处掌生理握内;图部同纸故一资障线料时槽、,内设需,备要强制进电造行回厂外路家部须出电同具源时高高切中中断资资习料料题试试电卷卷源试切,验除线报从缆告而敷与采设相用完关高毕技中,术资要资料进料试行,卷检并主查且要和了保检解护测现装处场置理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山东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山东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山东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事件不是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A.商鞅变法B.秦始皇统一六国C.孟子提出“民贵君轻”D.佛教传入中国答案:D解析:佛教传入中国是在汉朝时期,因此D选项不是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事件。

2、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由汉族建立的中央集权王朝?A.唐朝B.明朝C.清朝D.宋朝答案:B解析:明朝是由汉族建立的中央集权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由汉族建立的中央集权王朝。

3、下列哪个历史事件不是由农民起义推动的?A.商鞅变法B.刘邦建立汉朝C.黄巾起义D.太平天国运动答案:A解析:商鞅变法不是由农民起义推动的,而是由秦孝公时期的新兴地主阶级推动的。

二、非选择题4、请简述唐朝的繁荣及其原因。

答案:唐朝的繁荣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唐朝实现了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

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友好,对外交往频繁,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

唐朝还实行科举制,选拔了大量人才,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此外,唐朝还实行了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等经济政策,保障了农民的利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41、请简述明朝的灭亡及其原因。

答案:明朝的灭亡是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首先,明朝后期政治腐败,官场混乱,导致国家治理混乱。

其次,明朝经济衰退,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

此外,明朝还面临着外敌入侵和农民起义等问题,国家形势十分严峻。

最终,明朝在内外交困中走向灭亡。

天津市高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明朝时期的社会现象?A.商品经济发达,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B.八股取士,读书人热衷于科举考试C.大量人口向城市迁移,出现了城市化现象D.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商业繁荣答案:C.大量人口向城市迁移,出现了城市化现象。

2、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在重庆谈判期间做了哪些工作?A.与国民党进行谈判,争取和平解决国内矛盾B.广泛发动群众,进行抗日战争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日D.积极准备内战,应对国民党的进攻答案:A.与国民党进行谈判,争取和平解决国内矛盾。

[精品]2013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山东卷及答案

[精品]2013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山东卷及答案

2 013年普通高等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合山东历史部分试题解析9.《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

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A.中央集权 B.中正有序.敬天法祖 D.君权神授【解析】考点: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题关键:周代实行分封制,排除A项;材料与君权神授无关,排除D项。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王城”东西南北井然有序。

【答案】B10.《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

敢犯令,没人田货。

”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B.增加赋税收入.加强商人户籍管D.保护小农经济【解析】考点:古代的经济政策。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题关键:本题考查重农抑商。

商人不得购买土地(“名田”),是为了防止商人兼并土地,保护小农;违反禁令者,没收田地与财物。

A项符合史实,但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材料体现对商人购买土地进行处罚,并不是加强商人户籍管,排除;B项也与材料含义无关。

【答案】D11.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解析】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题关键:国家行政权早在秦朝已转移到君主手中,排除B;元朝宰相权力相权反弹,排除;自从秦代开创中央集权制以,世卿世禄制已被打破,排除D。

【答案】A12.图5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

其撰拟者应是图5A.中书省B.内阁.军机处D.礼部【解析】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题关键:清雍正以前,上谕一般是由内阁大士或南书房的侍臣撰拟。

雍正七年(1729)军机处设立后,上谕统由军机处撰拟。

对考生说,难度太大,不过生可以蒙对,因为好多生不知道清朝有“内阁”。

2013高考文综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3高考文综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3年高考文综新课标全国卷(历史)(时间:50分钟)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25.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26.有学者说,在古代雅典,“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词”。

这一现象是雅典A.政治体制的产物B.社会矛盾缓和的反应C.频繁改革的结果C.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27.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之争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28.恩格斯称赞一位近代科学家的研究成就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他指的应是A.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宗教神学崇信的“地心说”B.伽利略创立的试验科学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完成了科学史上的划时代飞跃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29.现代化是晚晴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鸦片战争——戊戌变法——甲午战争D.太平洋运动——中法战争——辛亥革命30.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

这反应当时中共中央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31.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有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

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山东卷

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山东卷

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山东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事件,说法不正确的是:A.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郡县制B.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焚书坑儒政策C.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封建制度D.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了度量衡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关于科举制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科举制度的创立,打破了世袭制,促进了社会流动B. 科举制度的推行,加强了中央集权C. 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士人阶层的地位得到提升D. 科举制度的废除,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终结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是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的一次壮举。

以下关于郑和下西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促进了中国与海外国家的交流B. 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展示了明朝的海上实力C. 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开辟了新的贸易路线D. 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是明朝闭关锁国政策的体现4.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以下关于辛亥革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辛亥革命的爆发,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孙中山C. 辛亥革命后,中国实现了完全的民主政治D.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5.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次伟大斗争,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下取得了胜利。

以下关于抗日战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正义战争B. 抗日战争的胜利,标志着中国民族解放事业的重大胜利C.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发挥了重要作用D. 抗日战争的胜利,完全依靠了国际援助6. 以下关于中国历史上的改革运动,不正确的是:A.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一次重要改革B. 王安石变法是北宋时期的一次重要改革C. 戊戌变法是清朝末年的一次重要改革D. 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经济改革7. 以下关于中国古代文化成就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B. 《春秋》是孔子修订的一部史书C. 《史记》是司马迁所著的纪传体通史D.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所著的编年体史书8. 以下关于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不正确的是:A. 汉朝时期,汉朝与匈奴之间发生了多次战争B. 唐朝时期,唐朝与吐蕃之间建立了和亲关系C. 元朝时期,元朝实行了民族融合政策D. 清朝时期,清朝与蒙古之间始终保持敌对状态9. 以下关于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B. 火药的发明,极大地推动了军事技术的发展C. 指南针的发明,促进了航海技术的发展D. 印刷术的发明,是欧洲文艺复兴的重要推动力10. 以下关于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不正确的是:A. 陈胜吴广起义是秦朝末年的一次农民起义B. 黄巢起义是唐朝末年的一次农民起义C. 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末年的一次农民起义D. 义和团运动是清朝末年的一次农民起义二、非选择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请简述清朝康熙帝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成就。

【推荐下载】2013年山东高考文综历史试卷

【推荐下载】2013年山东高考文综历史试卷

[键入文字]
2013年山东高考文综历史试卷
 9.《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

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中央集权B.中正有序C.敬天法祖D.君权神授
 10.《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

敢犯令,没人田货。

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
 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B.增加赋税收入
 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D.保护小农经济
 11.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
 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1。

山东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山东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山东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B. 秦始皇统一了货币C. 秦始皇统一了文字D. 秦始皇统一了语言答案:D2. 唐朝时期,对外交往频繁,下列哪个国家不是唐朝的友好邻邦?A. 日本B. 新罗C. 波斯D. 罗马答案:D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寻找建文帝B. 宣扬国威C. 贸易往来D. 寻找长生不老药答案:B4. 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 洋务运动是清朝晚期的一次自我振兴运动B. 洋务运动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C. 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的先进科技D. 洋务运动的目的是推翻清朝统治答案:D5.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包括:A. 民族主义B. 民主主义C. 平民主义D. 民生主义答案:A、B、D6. 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B. 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巴黎和会的不公C. 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5月4日D. 五四运动的口号是“打倒孔家店”答案:A、B、C7. 抗日战争期间,下列哪个战役是国民党军队主动发起的?A. 平型关大捷B. 台儿庄战役C. 百团大战D. 淞沪会战答案:B8. 下列关于新中国的成立,叙述错误的是:A.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B.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C. 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D. 新中国的成立是在1949年10月1日答案:A9. 下列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叙述,正确的是:A.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政治运动B. 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C. 文化大革命的目的是反对资本主义复辟D. 文化大革命的结果是实现了社会的大团结答案:A、B10. 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叙述,错误的是:A. 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B. 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C. 改革开放的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 改革开放的实施是在20世纪50年代答案:D二、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政二十六年,初并天下,以为周室微弱,诸侯力政,以诸侯为郡县,天下为三十六郡。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历史试题与解析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历史试题与解析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历史试题与解析本人撰写的高考试题解析,曾多次被全文或摘要刊发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政史地》等杂志,鉴于稿费很低,今年的解析网络公开。

一人之力,时间仓促,知识及能力有限,不当处敬请指正!9.《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

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A.中央集权B.中正有序C.敬天法祖D.君权神授【解析】考点: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题关键:周代实行分封制,排除A项;材料与君权神授无关,排除D项。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王城”东西南北井然有序。

答案:B10.《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

敢犯令,没人田货。

”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B.增加赋税收入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D.保护小农经济【解析】考点:古代的经济政策。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题关键:本题考查重农抑商。

商人不得购买土地(“名田”),是为了防止商人兼并土地,保护小农;违反禁令者,没收田地与财物。

A项符合史实,但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材料体现对商人购买土地进行处罚,并不是加强商人户籍管理,排除C;B项也与材料含义无关。

答案:D11.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解析】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题关键:国家行政权早在秦朝已转移到君主手中,排除B;元朝宰相权力相权反弹,排除C;自从秦代开创中央集权制以来,世卿世禄制已被打破,排除D。

答案:A12.图5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

其撰拟者应是图5A.中书省B.内阁C.军机处D.礼部【解析】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9.《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

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A.中央集权B.中正有序C.敬天法祖D.君权神授10.《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

敢犯令,没人田货。

”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B.增加赋税收入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D.保护小农经济11.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12.图5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

其撰拟者应是图5A.中书省B.内阁C.军机处D.礼部13.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逐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

”陈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A.武装革命B.无产阶级革命C.民族革命D.国民革命14.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

前者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后者则认为20—30年代的苏联类似尝试,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

“它”是指A.土地改革B.“一五”计划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D.人民公社15.1788年7月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

它赞美的是A.联邦体制B.分权制衡原则C.共和制度D.主权在民原则16.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28.(20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文化教育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表1为1902~1904年译书统计简表。

材料二表2为京师大学堂专业设置简表。

(1)据表1,说明这一阶段译书活动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8分)(2)据表2,说明京师大学堂的专业与课程设置如何体现了“中体西用”的办学思想。

试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分析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8分)(3)基于以上分析,概括指出文化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4分)29.(16分)美国杜邦公司的历史是两个多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缩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片断一初创1802年,从法国购进机器,在特拉华州的威尔明顿市郊创建了火药厂,生产黑色火药。

不久,法国订单便源源不断到来。

1805年,美国军方宣布,其所需火药将全部由杜邦火药厂生产。

片断二发展1902年,建立东部实验室,它是美国最早的工业实验室之一。

1903年,建立中央实验站,并利用其在化学方面的研究成果生产清漆和其它非炸药类产品。

片断三转型1920年,关闭了威尔明顿市郊的火药厂。

1922—1925年,研发出快干型耐磨亮漆,用于汽车生产;制造出成本低廉且耐用的塑胶产品。

1929—1943年,发明尼龙;研制出可用于音像磁带、雨衣、不粘锅等产品的新型涂料。

1958年,成立公司国际部。

此后,海外投资持续增长。

——据胡国成《美国现代化工之父——杜邦》等(1)据片断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说明杜邦火药厂初创时期利用了哪些有利条件。

(4分)(2)据片断二,指出杜邦公司的发展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哪些特点。

(4分)(3)据片断三,概况指出杜邦公司自1920年起进行了哪些战略调整,并说明其历史背景。

(8分)35.(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宋人话本中很多故事涉及王安石变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

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

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

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

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1)据材料,概括说明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6分)(2)研究王安石变法时,你如何看待宋人话本的史料价值。

(4分)36.(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辛亥革命爆发后,山东巡抚孙宝琦曾致电清内阁,阐述对时局的看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顷者,宪法信条,业经颁布,君权削尽,仅存皇位,而各省不知信从,反多独立。

……重以土匪峰起,列强环伺,瓦解瓜分,危在旦夕。

……今日各省民情,如决江河。

然察其所为,决非种族相仇,实渴望共和政体。

……依臣愚见,莫如毅然改计,俯顺舆情,实行公天下,宣布共和。

——孙宝琦致内阁电(1911年11月11日)(1)概括指出孙宝琦的电文反映了哪些史实。

(6分)(2)结合史实,说明清政府是如何应对“各省民情”的。

(4分)37.(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938年7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对中国抗战将面临的国际形势做过预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①苏俄不会单独出兵;②英国将在远东进行妥协外交;③美国不会单独干涉远东问题;④国联无力干涉。

——据鹿锡俊《国民政府对欧战及结盟问题的应对》(1)试分别说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做出上述预测的依据。

(8分)(2)概括指出当时苏、英、美三国的政策对远东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分)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9.《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

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A.中央集权B.中正有序C.敬天法祖D.君权神授【解析】考点: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题关键:周代实行分封制,排除A项;材料与君权神授无关,排除D项。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王城”东西南北井然有序。

答案:B《高中历史四种版本合一教程》与本题关系:没有关系。

10.《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

敢犯令,没人田货。

”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B.增加赋税收入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D.保护小农经济【解析】考点:古代的经济政策。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题关键:本题考查重农抑商。

商人不得购买土地(“名田”),是为了防止商人兼并土地,保护小农;违反禁令者,没收田地与财物。

A项符合史实,但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材料体现对商人购买土地进行处罚,并不是加强商人户籍管理,排除C;B项也与材料含义无关。

答案:D《高中历史四种版本合一教程》与本题关系:《四种版本合一教程必修1+2》第135页有关于重农抑商的详细介绍及评价,内容涉及正选项。

11.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解析】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题关键:国家行政权早在秦朝已转移到君主手中,排除B;元朝宰相权力相权反弹,排除C;自从秦代开创中央集权制以来,世卿世禄制已被打破,排除D。

答案:A《高中历史四种版本合一教程》与本题关系:《四种版本合一必修1+2》第17页,有如下文字:中央权力愈来愈大,地方权力愈来愈小。

第18页:“元朝:一省二院,相权反弹。

(忽必烈改制)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六部归入中书省。

元朝后期,宰相权力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威胁皇权。

”可帮助考生解答本题。

12.图5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

其撰拟者应是图5A.中书省B.内阁C.军机处D.礼部【解析】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题关键:清雍正以前,上谕一般是由内阁大学士或南书房的侍臣撰拟。

雍正七年(1729)军机处设立后,上谕统由军机处撰拟。

对考生来说,难度太大,不过学生可以蒙对,因为好多学生不知道清朝有“内阁”。

答案:C《高中历史四种版本合一教程》与本题关系:《四种版本合一》有关于军机处的详细解读。

《四版本合一教程必修3+选修》第275页有清朝所有皇帝世系,可帮助考生定位材料所处时代。

清朝世系“天天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

13.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逐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

”陈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A.武装革命B.无产阶级革命C.民族革命D.国民革命【解析】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题关键:1923年,陈独秀,中国革命新方向。

武装革命、民族革命早在之前就已发生(孙中山革命)。

答案:B《高中历史四种版本合一教程》与本题关系:《四种版本合一教程》内容比单一版本教科书内容更详尽。

14.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

前者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后者则认为20—30年代的苏联类似尝试,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

“它”是指A.土地改革B.“一五”计划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D.人民公社【解析】考点:新中国的经济建设。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题关键:“20世纪50年代”,中国当时认为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苏联认为20—30年代的苏联类似尝试——指“集体农庄”——“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

人民公社与集体农庄有惊人的一致。

答案:D《高中历史四种版本合一教程》与本题关系:《四种版本合一》有关于人民公社与苏联集体农庄的详细文字。

《四中版本合一教程必修1+2》第188页,有如下文字: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通过了开展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①内容:党在农村的基本任务是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

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形式是生产资料公有的集体农庄。

1933年1月,联共(布)中央宣布:“把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大农业的轨道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

……④缺点:为追求集体化速度,采用行政手段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违背了自愿的原则。

把农民的住宅、牲畜、家禽等收归公有,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和生产积极性,农牧业产量一度明显下降。

在相当长时间内忽视农业的投资和发展,对农民剥削过重,农民生产积极性低下,农业发展长期停滞落后。

在当前俄国的教科书中,把20~30年代之交苏联的农业集体化称为“第二个农奴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