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数据库设计

合集下载

实验三 数据库设计

实验三 数据库设计

实验三数据库设计一、实验目的:(1)巩固和加深对数据库原理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课程知识的能力。

(2)掌握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培养进行数据库设计的能力。

二、实验步骤数据库设计:(1)需求分析(2)概念结构设计: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的概念模型E-R模型:定义实体,属性,确定联系类型:如:(3)逻辑结构设计:将概念结构转换为某个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是数据库基本模型,主要用来定义数据库结构的一些数据结构如表,约束。

1.关系模型: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将实体、实体的属性和实体之间的联系转换为关系模式。

一个实体型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

▪关系的属性:实体型的属性▪关系的码:实体型的码实体型间的联系有以下不同情况:1.一个1:1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任意一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关系的属性:与该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关系的候选码:每个实体的码均是该关系的候选码▪与某一端实体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合并后关系的属性:加入对应关系的码和联系本身的属性•合并后关系的码:不变2.一个1:n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n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关系的属性:与该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关系的码:n端实体的码▪与n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合并后关系的属性:在n端关系中加入1端关系的码和联系本身的属性•合并后关系的码:不变3. 一个m:n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

•关系的属性:与该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关系的码:两端实体的码2.设计用户子模式:定义用户外模式时应该注重考虑用户的习惯与方便包括三个方面:(1) 使用更符合用户习惯的别名(2) 针对不同级别的用户定义不同的View ,以满足系统对安全性的要求。

(3) 简化用户对系统的使用(4)物理结构设计: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如索引、聚簇的定义(5)数据库实施:运用DBMS提供的数据库语言(如SQL)及宿主语言,根据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结果,建立数据库(6)数据库运行与维护三、实验内容:图书借阅管理数据库的设计1.本数据库简化的需求情况如下:(1)所有借阅人都可以随时查询可借阅图书的情况,如图书编号,图书名称,出版日期,图书出版社,图书存放位置,图书数量等,以便于借阅。

数据库实验三

数据库实验三

数据库实验三《数据查询与操作》实验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掌握多表查询:嵌套查询的使用。

2、掌握INSERT、UPDATE和DELETE语句的一般格式与使用方法。

3、掌握视图的创建和删除、视图的NSERT、UPDATE和DELETE 的应用二、实验平台1、操作系统:Windows XP或Windows 20032、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 2005三、实验内容实验前,先附加“教务管理系统”,在“教务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中进行一下查询:嵌套查询1、在“教务管理系统”数据库中,根据相关表的内容,查询平均成绩大于70的课程信息select课程名称from课程信息where课程编号in(select课程编号from选课表group by课程编号having avg(成绩)>70)2、从“教务管理系统”数据库中,查询人数超过45人所在班级中的学生的学号、姓名和班级名称。

select学号,姓名,b.班级编号,班级名称from学生信息x,班级信息bwhere x.班级编号= b.班级编号and x.班级编号in(select班级编号from班级信息where人数>45)3、在“教务管理系统”数据库中,查询学生姓名为“朱文娟”所在班级的学生信息,要求返回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班级编号、班级名称和年级信息select学号,姓名,性别,x.年级,b.班级编号,班级名称from学生信息x,班级信息bwhere x.班级编号= b.班级编号and x.班级编号=(select班级编号from学生信息where姓名='朱文娟')4、在“教务管理系统”数据库中,查询出所有非计算机系的学生信息,并显示出这些学生的考试成绩,再按成绩进行降序排列显示,要求返回学生的学号、姓名、班级编号、课程编号和成绩信息。

select学生信息.学号,姓名,班级编号,课程编号,成绩from学生信息left join选课表on学生信息.学号=选课表.学号where学生信息.班级编号<>(select班级编号from班级信息where班级名称 LIKE '计算机%')数据更新(一)添加教务信息1、在2003年级中创建一个新班级,编号为20031340000200、班级名称为“环境与科学”、班级人数为60、班主任为“张浩”。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3)实验三数据表的创建与管理实验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3)实验三数据表的创建与管理实验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3)实验三数据表的创建与管理实验南京晓庄学院《数据库原理与应⽤》课程实验报告实验三数据表的创建与管理实验所在院(系):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班级:学号::1.实验⽬的(1)理解SQL Server 2005常⽤数据类型和表结构的设计⽅法。

理解主键、外键含义,掌握建⽴各表相关属性间参照关系的⽅法。

(2)熟练掌握使⽤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图形⼯具创建表,删除表,修改表结构,插⼊及更新数据的⽅法。

(3)熟练掌握使⽤Transact-SQL语句创建表,删除表,修改表结构,插⼊及更新数据的⽅法。

2.实验要求基本实验:(1)在实验⼆所创建的“TM”数据库中合理设计以下各表逻辑结构:学⽣信息(学号,,性别,籍贯,出⽣⽇期,民族,学院/系别号,班级号)课程信息(课程号,课程名称,课程所属模块,课程类别,学分,学时)学习信息(学号,课程号,考试成绩,平时成绩)院系信息(院系号,院系名称)要求确定各个字段的名称、类型、是否有默认值,是否主键等信息。

(2)依据你所设计的表结构,使⽤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图形⼯具在“TM”数据库中创建学⽣信息表和课程信息表,并试验在图形界⾯中修改表结构,删除数据表,输⼊并更新数据的⽅法。

(3)依据你所设计表结构,使⽤Transact-SQL语句创建学习信息表和院系信息表,并试验使⽤T-SQL语句修改表结构,删除数据表,插⼊和更新数据的⽅法。

(4)找出已创建各表之间相关属性的参照关系,并在相关表中增加引⽤完整性约束。

(5)按要求完成实验报告。

扩展实验:(1)在“TM”数据库中补充设计以下各表结构:教师信息(教师号,,性别,出⽣⽇期,学历,学位,⼊职时间,职称,院系号)授课信息(教师号,课程号,学期)班级信息(班级号,班级名称,专业号)专业信息(专业号,专业名称,学制,学位)图书信息(图书号,书名,作者,,出版⽇期,册数,价格,分类)借书偏息(学号,图书号,借出时间,归还时间)奖励信息(学号,奖励类型,奖励⾦额)(2)设计并实现各表之间相关属性的参照关系。

实验三 数据库中的数据查询及视图操作实验报告

实验三  数据库中的数据查询及视图操作实验报告

实验三数据库中的数据查询及视图操作实验报告实验三数据库中的数据查询及视图操作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熟悉数据库中的数据查询和视图操作。

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掌握使用SQL语句进行数据查询和创建视图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对数据库的操作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实验使用MySQL数据库管理系统,并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进行实验。

三、实验内容本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数据查询:使用SELECT语句查询数据库中的数据,并进行排序、过滤和聚合操作。

2. 视图操作:创建和删除视图,以及对视图进行查询和更新操作。

四、实验步骤与结果1. 数据查询首先,我们需要连接到数据库,并选择要查询的表。

假设我们选择的表名为"students",包含以下字段: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班级。

a. 查询所有学生的信息:```sqlSELECT * FROM students;```执行以上SQL语句后,我们可以得到所有学生的信息,包括学号、姓名、性别、年龄和班级。

b. 查询男生的信息:```sqlSELECT * FROM students WHERE 性别 = '男';```执行以上SQL语句后,我们可以得到所有性别为男的学生的信息。

c. 查询年龄小于20岁的学生的姓名和班级:```sqlSELECT 姓名, 班级 FROM students WHERE 年龄 < 20;```执行以上SQL语句后,我们可以得到年龄小于20岁的学生的姓名和班级。

d. 查询学生按照年龄降序排列的结果:```sqlSELECT * FROM students ORDER BY 年龄 DESC;```执行以上SQL语句后,我们可以得到按照年龄降序排列的学生信息。

e. 查询学生按照班级分组,并统计每个班级的人数:```sqlSELECT 班级, COUNT(*) AS 人数 FROM students GROUP BY 班级;```执行以上SQL语句后,我们可以得到每个班级的人数统计结果。

数据库实验3报告

数据库实验3报告

实验三数据更新、视图、权限管理实验3.1 数据更新1 实验内容(1) 使用INSERT INTO语句插入数据,包括插入一个元组或将子查询的结果插入到数据库中两种方式。

(2) 使用SELECT INTO语句,产生一个新表并插入数据。

(3) 使用UPDATE语句可以修改制定表中满足WHERE子句条件的元组,有三种修改的方式:修改某个元组的值;修改多个元组的值;带子查询的修改语句。

(4) 使用DELETE语句删除数据:删除某一个元组的值;删除多个元组的值;带子查询的删除语句。

2 实验步骤在数据库School上按下列要求进行数据更新可在SQL代码前加下面两句SQL语句,用于确保当前使用的是School数据库Use Schoolgo(1)使用SQL语句向STUDENTS表中插入元组(编号:12345678 名字:LiMing EMAIL:LM@年级:2002)。

Insert into STUDENTS values('12345678','LiMing','LM@','2002')(2)对每个课程,求学生的选课人数和学生的最高成绩,并把结果存入数据库。

使用SELECTINTO和INSERT INTO两种方法实现。

Insert into:create table Courses_maxScore(cid char(20),Count_courses int,maxScore int)insert into Courses_maxScore (cid,Count_courses,maxScore)select cid,count(*)as Count_courses,max(score)as maxScore from CHOICES group by cidselect*from Courses_maxScoreSelect into:select cid,Count_courses,maxScore into cnCourses_maxScore from Courses_maxScoreselect*from cnCourses_maxScore(3)在STUDENTS表中使用SQL语句将姓名为LiMing.的学生的EMAIL改为LM@。

SQL数据库实验报告 实验三

SQL数据库实验报告 实验三

实验3 SQL Server数据表的管理1.实验目的(1)掌握使用SQL Server管理平台和Transact-SQL语句CREA TE TABLE和ALTER TABLE创建和修改表的方法。

(2)掌握在SQL Server管理平台中对表进行插入、修改和删除数据操作的方法。

(3)掌握使用Transact-SQL语句对表进行插入、修改和删除数据操作的方法。

(4)了解SQL Server的常用数据类型。

2.实验内容及步骤(1)启动SQL Server管理平台,在对象资源管理器中展开studentsdb数据库文件夹。

(2)在studentsdb数据库中包含有数据表student_info、curriculum、grade,这些表的数据结构如图1-2至图1-4所示。

图1-2 学生基本情况表student_info图1-3 课程信息表curriculum图1-4 学生成绩表grade(3)在SQL Server管理平台中创建student_info、curriculum表。

(4)在SQL Server 管理平台中,将student_info 表的学号列设置为主键,非空。

(5)使用Transact-SQL语句CREA TE TABLE在studentsdb数据库中创建grade表。

(6)student_info、curriculum、grade表中的数据如图1-5至图1-7所示。

图1-5 student_info的数据图1-6 curriculum的数据图1-7 grade的数据(7)在SQL Server管理平台中为student_info、curriculum、grade表添加数据。

(8)使用Transact-SQL语句INSERT INTO...V ALUES向studentsdb数据库的grade表插入数据:学号为0004,课程编号为0001,分数为80。

(9)使用Transact-SQL语句ALTER TABLE修改curriculum表的“课程编号”列,使之为非空。

实验三对数据库表插入数据

实验三对数据库表插入数据

实验三对数据库表插入数据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学会在企业管理器中对表进行插入、修改和删除数据操作。

2.学会使用T-SQL语句对表进行插入、修改和删除数据操作。

3.了解T-SQL语句对表数据库操作的灵活控制功能。

二、实验内容:1.SQL数据定义语句:1-1:(修改数据库表) 在student表中增加SSEX(C,2) 字段。

1-2:(建立索引) 为score表按学号升序和课程号降序分别建立索引,索引名分别为SC_NDXSNO和SC_NDXCNO。

为Score表按分数降序建立索引,索引名为GRADE_NDX。

1-3:(删除索引) 删除索引SC_NDX_SNO。

2.SQL数据操纵语句:2-1:(插入数据) 按实验二各表中的数据(见实验数据)分别插入到教学数据库的四个数据库表中。

2-2:(修改数据) 将S1表中所有学生的年龄加2。

2-3:(修改数据) 将course表中‘程序设计’课时数修改成与‘数据结构’的课时数相同。

2-4:(插入数据) 向score表中插入数据(‘05001’, ‘001’, 95),根据返回信息解释其原因。

2-5:(删除数据) 删除Score表中学号为‘04001’的成绩信息,根据返回信息解释其原因。

三、实验编程结果或过程(本次实验未采用截图的方式显示操作过程,而是直接将涉及的数据显示在以下蓝色字体中)1.SQL数据定义语句:1-1:(修改数据库表) 在student表中增加SSEX(C,2) 字段。

ALTER TABLE student ADD ssex char(2);1-2:(建立索引) 为score表按学号升序和课程号降序分别建立索引,索引名分别为SC_NDXSNO和SC_NDXCNO。

为Score表按分数降序建立索引,索引名为GRADE_NDX。

CREATE UNIQUE INDEX SC_NDXSNO on score (sno asc);CREATE UNIQUE INDEX SC_NDXCNO on score (cno desc);CREATE UNIQUE INDEX RADE_NDX on score (score desc);1-3:(删除索引) 删除索引SC_NDXSNO。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Mysql)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Mysql)

实验项目列表实验一:数据库的定义实验一、实验目的:1、理解MySQL Server 6.0 服务器的安装过程和方法;2、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和使用SQL、T-SQL、SQL Server Enterpriser Manager Server 创建数据库、表、索引和修改表结构,并学会使用SQL Server Query Analyzer,接收T-SQL语句和进行结果分析。

二、实验环境:硬件:PC机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 MySQL Server 6.0 和Navicat for MySQL 9.0三、实验内容和原理:1、安装MySQL以及相应的GUI工具2、用SQL命令,建立学生-课程数据库基本表:学生Student(学号Sno,姓名Sname,年龄Sage,性别Ssex,所在系Sdept);课程Course(课程号Cno,课程名Cname,先行课Cpno,学分Ccredit);选课SC(学号Sno,课程号Cno,成绩Grade);要求:1) 用SQL命令建库、建表和建立表间联系。

2) 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

3) 定义必要的索引、列级约束和表级约束.四、实验步骤:1、运行Navicat for MySQL,然后进行数据库连接,进入到GUI界面;2、利用图形界面建立基础表:student表的信息:Sage smallint 6Sdept varchar 20course表的信息:字段名类型长度约束条件Cno varchar 4 非空、主键Cname varchar 40Cpno varchar 4 与course表中Cno关联Ccredit smallint 6sc表的信息:字段名类型长度约束条件Sno varchar 9 非空、主键、与student表中Sno外键关联,级联删除Cno varchar 4 非空、主键、与course表中Cno外键关联Grade smallint 6(1)、连接数据库,在localhost中点击鼠标右键(如图1所示),点击“新建数据库”,在弹出的窗口中输入数据库名称(如图2所示),然后单击“确定”,就完成了数据库的建立。

实验3 总体设计和数据库设计

实验3   总体设计和数据库设计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_软件工程导论__________学院____计算机工程学院_________班级14软件1班学号2014144141姓名秦川2017年1月11日批阅教师时间实验成绩课程名称软件工程学号2014144141姓名秦川实验日期实验名称实验3总体设计和数据库设计实验目的:1、掌握总体设计和数据库设计2、掌握总体设计方法和数据库设计方法,掌握界面设计的绘制。

实验内容:任务一绘制工资支付系统的功能结构图和数据库任务二绘制功能结构图和数据库案例一:总务办公管理系统案例二:火车票预订系统实验原理:在系统设计阶段,要设计软件体系结构,即是确定软件系统中每个程序是由哪些模块组成的,以及这些模块相互间的关系。

同时把模块组织成良好的层次系统:顶层模块通过调用它的下层模块来实现程序的完整功能,顶层模块下面的每个模块再调用更下层的模块从而完成程序的一个子功能,最下层的模块完成最具体的功能。

通过对数据流图边界的划分,变换成系统结构图,得到功能结构图。

实验过程与结果:任务一绘制工资支付系统的功能结构图和数据库 绘制工资支付系统的功能结构图1.运行Microsoft Office Visio2.选择“流程图”中的“基本流程图”模板如上图所示,此工资支付系统功能在于计算教职工工资,并输出相应的表单,在教职工输入课时表、任务表等数据时,系统可以计算出其应得的工资,甚至有具体的工资明细表。

绘制工资支付系统的数据库模型图3.用鼠标选拉图标进行绘图(1)绘制实体(表)外键设置:(1)左侧的“实体关系”中选择“关系”手动到图片。

(2)将“关系”箭头头部拖动到主表的中心直到主表边框呈现红色表示成功设置主表。

(3)将“关系”箭头尾部拖动到子表的中心直到子表边框呈现红色表示成功设置子表。

(4)点击“关系”箭头,在下面的“定义”--》父、子中选择要关联的列。

实验小结本次试验与上俩次实验同属于第1章:传统的结构化分析与设计,但我个人感觉,难度不及第二次实验,第一次是流程图,这是以往学过的内容,所以简单,而这次,应该是个人经验的丰富吧,首先对实验三个系统熟悉了,不用再对系统进行详细的分析了,另外,这次实验涉及数据库,在大二时,我们就系统的学习这门课程,故外键、主键、数据表的操作还是较为熟悉的。

练习实验三access数据库及数据表的设计

练习实验三access数据库及数据表的设计

琼州学院
课程实验报告(2013 ~2014年度第二学期)
专业网络工程
课程数据库系统原理班级
姓名
学号
教师陈作聪
琼州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制
实验报告填写说明
1、填写一律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或打印,要求字迹工整,条理清晰。

2、“实验题目”可以填写章节名称或用文字表述。

3、“实验目的”要逐条列出,“实验内容”以简练的文字进行概括。

4、“附注”处填写实验注意事项或调试过程,以及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和解决方法。

5、“教师批阅”处由课任老师填写评语,给出实验成绩,并作为平时成绩,参与期末成绩总评。

数据库设计实验报告

数据库设计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数据库设计二、实验目的1. 理解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2. 掌握E-R图设计方法,能够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

3. 熟悉数据库设计工具的使用,如PowerPoint、Visio、Navicat等。

4. 了解满足BCNF的条件,确保数据库设计的合理性。

三、实验器材1. 计算机2. PowerPoint、Visio、Navicat等绘图软件3. 实验指导书四、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分为以下步骤:1. 题目分析本次实验题目为“医院信息系统”,涉及科室、病房、医生和病人等实体。

要求设计E-R图,并转换为关系模型。

2. E-R图设计根据题目要求,首先分析实体及其属性,然后确定实体之间的关系。

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实体:科室、病房、医生、病人。

(2)确定实体属性:科室(科室编号、科室名称、科室电话等),病房(病房编号、病房名称、床位数量等),医生(医生编号、姓名、性别、年龄、职称等),病人(病人编号、姓名、性别、年龄、病情等)。

(3)确定实体间关系:科室与病房之间为一对多关系,科室与医生之间为一对多关系,病房与病人之间为一对多关系。

3. E-R图绘制使用Visio软件绘制E-R图,包括实体、属性和关系。

4. 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根据E-R图,将实体转换为关系,属性转换为关系中的属性。

具体如下:(1)科室(科室编号,科室名称,科室电话)(2)病房(病房编号,病房名称,床位数量)(3)医生(医生编号,姓名,性别,年龄,职称)(4)病人(病人编号,姓名,性别,年龄,病情)(5)科室与病房之间(科室编号,病房编号)(6)科室与医生之间(科室编号,医生编号)(7)病房与病人之间(病房编号,病人编号)5. 满足BCNF条件分析关系模型,确保满足BCNF条件。

具体如下:(1)科室关系满足BCNF,因为科室编号为主键,无部分依赖。

(2)病房关系满足BCNF,因为病房编号为主键,无部分依赖。

(3)医生关系满足BCNF,因为医生编号为主键,无部分依赖。

数据库实验三_查询

数据库实验三_查询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实验三查询学生姓名:丁金芝学号:6100511080 专业班级:管理科学与工程类112班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实验成绩:一、实验目的1.掌握select语句的基本语法2.了解select语句中各子句的作用和特点3.掌握select语句的统计函数的作用和用法4.掌握子查询的用法5.掌握连接查询的用法二、实验内容与结果(一).简单查询1.select 选择列--1、选择所有列(*),查询学生表中的所有纪录。

--2、选择特定列,查询学生表中全体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

--3、计算列,查询选课表中给每个学生加了20分后的所有课号和成绩末分数显示出来。

重复。

--6、限制返回行数--top n 关键字;只显示表中前面n条记录。

--top n percent 关键字;只显示前n%条记录。

--显示学生表中的前3条记录。

--显示学生表中的前3%条记录2 .where 子句--1、比较运算符:(1)查询分数<80分学生的学号、成绩、课号。

(2)查询学号001学生的情况。

--2、范围运算符:查询学生分数在70-80之间的学生的学号、课号。

(包括70分、80分)--3、列表运算符: (1)查询学号为'001' 、'005'、'007' 、'008'的学生学号。

(2)查询学生成绩不在60-70之间的学生的学号、课号、成绩。

--4、匹配运算符: (1)查询姓刘学生的信息。

(2)查询姓刘单名的学生信息。

(3)查询01-03年级学生的信息。

--5、空值运算符,查询变动情况为空的学生--查询学生课程编号为'05'的课程的成绩,并按成绩的降序进行排列。

4.使用函数:--1、计算学号为001的学生总分数、平均分。

--2、集合函数 avg()、count()、count(*)、max()、min()、sum()(1)查询学期成绩表中的平均分,最大分数,最小分数,总和(前面四项为查询出的相应字段)(2)统计课程表中所有记录数和各个列中值的个数,要求不能重复。

数据库设计实习报告

数据库设计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库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了解数据库设计的过程和方法,提高自己在实际应用中的操作能力,我参加了数据库设计实习。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流程,学会使用数据库设计工具,并能够独立完成一个简单数据库的设计和实现。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数据库设计理论:在实习开始阶段,我们首先学习了数据库设计的基本理论,包括数据模型、实体-关系模型、关系模型等。

通过学习,我了解了不同数据模型的特点和应用场景,为实际操作打下了基础。

2. 数据库设计工具:我们学习了常用的数据库设计工具,如MySQL、Oracle和SQL Server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熟悉了这些工具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了数据库的创建、表的创建、数据的插入和查询等操作。

3. 实际项目操作: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参与了一个实际项目的数据库设计。

首先,我们进行了需求分析,了解了项目的基本需求和功能。

然后,我们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了实体-关系模型和关系模型,并使用MySQL工具实现了数据库。

最后,我们进行了数据库的测试和优化,确保其能够满足项目的需求。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1.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流程:通过实习,我了解了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模型设计、数据库实现、测试和优化等。

这对我今后从事数据库相关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

2. 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实际操作,我熟练掌握了MySQL等数据库设计工具的基本操作,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团队协作: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是一个团队进行工作的。

通过与团队成员的密切合作,我学会了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不足与努力方向1. 理论知识:虽然我在实习过程中学习了一些数据库设计的理论知识,但与专业人员相比,我的理论知识还远远不够。

今后,我要加强数据库设计理论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2. 实际应用经验:虽然我参与了实际项目的数据库设计,但应用经验还相对较少。

数据库设计实训报告书

数据库设计实训报告书

一、实训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库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我国数据库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我们开展了数据库设计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让学生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数据库设计实践能力。

二、实训目标1. 理解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数据库设计的方法和步骤;3. 熟练运用数据库设计工具;4. 能够独立完成小型数据库设计。

三、实训内容1.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概念数据库设计是数据库系统开发过程中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数据库设计包括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结构设计等阶段。

2.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数据库设计的第一步,主要是了解用户的需求,包括业务需求、功能需求、性能需求等。

通过需求分析,确定数据库的功能模块和业务流程。

3. 概念结构设计概念结构设计是数据库设计的关键环节,主要是将用户的需求转化为数据库的概念模型。

常用的概念模型有E-R模型、UML模型等。

本实训以E-R模型为例,讲解概念结构设计的方法。

4. 逻辑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是将概念模型转化为逻辑模型,主要是确定数据库的模式。

逻辑结构设计包括确定数据表、数据表之间的关系、数据表的属性等。

本实训以SQL语言为例,讲解逻辑结构设计的方法。

5. 物理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是将逻辑模型转化为物理模型,主要是确定数据存储的结构。

物理结构设计包括确定数据表的空间分配、索引、存储过程等。

本实训以SQL Server数据库为例,讲解物理结构设计的方法。

6. 数据库设计工具数据库设计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数据库设计,提高设计效率。

常用的数据库设计工具有PowerDesigner、Oracle Designer等。

本实训以PowerDesigner为例,讲解数据库设计工具的使用。

四、实训过程1. 需求分析以某公司人事管理系统为例,进行需求分析。

分析内容包括:(1)业务需求:员工基本信息、部门信息、薪资信息等;(2)功能需求:员工信息录入、查询、修改、删除;部门信息管理;薪资信息管理;(3)性能需求:系统响应时间、并发处理能力等。

数据库实验3

数据库实验3

宁波工程学院数据库理论与技术课程实验报告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年级:实验时间:组名:组长:组员姓名:指导教师签字:成绩:实验三、SQL-数据查询语言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实验目的:深入理解连接查询和嵌套查询的语句格式、执行过程,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理解数据更新语言INSERT、UPDATE、DELETE语句的格式和作用,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和应用范围;理解视图的概念,掌握其定义方法和应用方法。

2、实验要求:在每次实验前,学生必须根据实验指导书设计出实验方案(程序和实验步骤);在实验过程中要求独立进行程序调试和排错,学会使用在线帮助来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运用理论的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记录下实验过程和结果。

上机结束后写出实验报告,并对实验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1、在SQL SERVER 2005上附加数据库jxgl和ReadBook。

2、在jxgl中完成下列查询jxgl数据库中表及表中字段说明:Students(sno, sname,class,ssex,bday,bplace,mgrade,photo,sfzh,zxf)该表是学生基本信息表其中:sno-学号,sname-姓名,class-班级,ssex-性别,bday-出生日期,bplace-籍贯,mgrade-入学成绩,photo-照片,sfzh-身份证号码,zxf-总学分Course(cno,cname,cpno,credit)该表是课程情况表其中:cno-课程号,cname-课程名称,cpno-先修课程号,credit—学分SC(term,sno,cno,grade,point)该表是学生选课成绩表其中:term-学期,sno-学号,cno-课程号,grade-成绩,point-绩点TC(term,class,cno,tno,period)该表是教师上课情况表其中:list—序号,term-学期;class-班级;cno-课程号;tno-教师编号;period-学时Teachers (tno,tname,ps,wday,dept,pay,marry,resume)该表是教师基本情况表:其中t no-教师编号;tname-教师姓名;ps-职称;wday-入校日期;dept-系别;pay-工资;marry-婚否;resume-简历(1)查询选修课程学生的学号、姓名、所选课程号、课程名称以及所取得的成绩(2)查询每一门课程及其先修课程,查询结果中显示课程号、课程名和先修课程名(3)查询和“刘涛”在一个班级的学生的信息思考:该查询可用几种方法实现?(4)查询选修了…计算机基础‟课的学生的学号、姓名(分别用连接查询和嵌套查询的方法实现)(5)查询没有选修课程的学生的信息(6)查询其他班中比“03计算应用1”所有学生入学成绩高的学生的姓名和入学成绩(用两种方法实现)(7)查询每个学生超过该门课程平均成绩的学号(8)查询至少选修了“0311102”学生所选全部课程的学生的学号(9)查询既选修了“计算机基础”又选修了“C语言基础”的学生的学号3、在jxgl中完成下列数据更新(1)向course表添加一个新的元组。

数据库设计实验报告

数据库设计实验报告

数据库设计实验报告数据库设计实验报告一、引言数据库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通过合理的数据库设计,可以有效地存储和管理大量的数据,并提供高效的数据检索和操作功能。

本实验报告旨在介绍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实践经验,以及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设计一个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库。

该数据库需要包含学生的基本信息、课程信息、成绩信息等内容,并能够支持学生信息查询、课程成绩统计等功能。

通过实践设计一个实际的数据库,可以加深对数据库设计原理和技术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的能力。

三、实验过程1.需求分析在数据库设计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明确系统的功能和数据需求。

通过与用户的沟通和讨论,我们确定了以下几个功能模块:学生信息管理、课程管理、成绩管理和查询统计。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定义了各个模块的具体数据结构和关系。

2.概念设计概念设计是数据库设计的第一步,它主要关注的是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关系。

在概念设计阶段,我们使用实体-关系模型(ER模型)来描述系统中的实体、属性和关系。

通过对实体和关系的定义和分析,我们得到了一个初步的概念模型。

3.逻辑设计逻辑设计是在概念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化为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理解和处理的逻辑结构。

在逻辑设计阶段,我们使用关系模型来表示数据库的逻辑结构。

通过对实体和关系的转换和规范化处理,我们得到了一个符合规范的逻辑模型。

4.物理设计物理设计是将逻辑模型映射到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的过程。

在物理设计阶段,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确定数据类型和索引、优化查询语句等。

通过合理的物理设计,可以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效率。

五、实验结果经过以上的设计和实施,我们成功地完成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该数据库能够满足学生信息的存储和管理需求,并提供了查询和统计功能。

通过对数据库的测试和性能评估,我们发现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都达到了预期的要求。

数据库设计实验报告5篇

数据库设计实验报告5篇

数据库设计实验报告数据库设计实验报告5篇在不断进步的时代,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据库设计实验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据库设计实验报告1有关于数据库实验的心得体会,总的来说,受益匪浅。

在这些天中,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包括建表,导入数据,查询,插入。

最重要的是我们有机会用电脑自己进行实践,没接触的时候总是觉得它比较深奥或是不可接近的新型语言,尽管自己对C语言非常感兴趣,但还是有些心理上的陌生感。

学习数据库就和我们平时的其它科目学习一样感觉它有永无止境的知识,数据库是我在高中时候听过,到了大学渐渐了解了些,但就其原理性的内容还不知道,也就是根本就不清楚什么是数据库,只是知道一个所谓的中国字典里的名词。

我认识它是从我接触实验运作开始的,刚开始就是建立数据库,两种验证模式,没什么东西但还觉得不错。

进而就是操作语言了,紧接着就是触发器的使用,进而对数据库高级的使用,等等。

开始知道数据库的时候想学,不知道从何而起,不懂的话怎么问,从什么地方学起。

后来到大三开学后有数据库原理必修课,非常高兴。

当时感觉SQL Sever数据库管理既然是单独一门课程一定会讲的比较细,也能学到真正实用的内容。

学了这门课以后发现和我想的基本是一样的,老师对学生也比较和蔼可亲,对我们要求也不是很紧。

让每个人都觉得轻轻松松就能把这门课程学完,没有多么紧张的作业,也没有太苛刻的要求。

当老师在最后说这个课程结束了,回顾一下以前老师给我们讲过的东西,真的有很多是我们应该去注意的。

学习完SQL Sever数据库后感觉可分两大块,一块是开发,一块是管理。

开发主要是写写存储过程、触发器什么的,还有就是用Oracle的Develop工具做form。

有点类似于程序员。

开发还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创造能力,自己没有真正做过,但感觉应该会比较辛苦,是青春饭;管理则需要对SQL Sever数据库的原理有深刻的认识,有全局操纵的能力和紧密的思维,责任较大,因为一个小的失误就会弄掉整个数据库,相对前者来说,后者更看重经验。

数据库课程实验报告

数据库课程实验报告

数据库课程实验报告《数据库课程实验报告》在数据库课程的学习中,学生们经常会进行一些实验来加深对数据库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这些实验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数据库的设计、实现和管理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分享一些数据库课程实验的报告,以及实验过程中的一些收获和体会。

实验一:数据库设计与实现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数据库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

通过对一个实际的案例进行数据库设计,我们了解了实体关系模型(ERM)的建模方法,以及如何将实体关系模型转化为关系模式。

在实现阶段,我们学习了SQL语言的基本操作,包括创建表、插入数据、查询数据等。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深刻理解了数据库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SQL语言对数据库进行操作。

实验二:数据库管理与优化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数据库的管理和优化技术。

我们了解了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方法,以及如何进行性能优化和索引优化。

通过实验操作,我们学会了如何监控数据库的性能,并对数据库进行优化。

这个实验让我们认识到了数据库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管理和优化手段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稳定性。

实验三:数据分析与报表生成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如何通过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和报表生成。

我们掌握了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通过SQL语言进行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

通过实验操作,我们学会了如何利用数据库工具生成各种报表,并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

这个实验让我们认识到了数据库在数据分析和业务决策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数据库技术提高数据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不仅加深了对数据库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培养了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我们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这些知识和技能都将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

数据库课程实验不仅是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实践的机会,更是对我们未来发展的有益补充和支持。

希望我们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数据库技能,为自己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据库,er图实验报告

数据库,er图实验报告
20
N
N
N
专业名称
DNO
char
10
N
N
Y
系号
3.5课程表
列名
数据类型
长度
是否为空
是否主键
是否外键
含义
kno
char
10
N
Y
Y
课程号
kname
Char
20
N
N
N
课程名
dno
char
10
N
Y
Y
系号
3.6学生成绩表
列名
数据类型
长度
是否为空
是否主键
是否外键
含义
Sno
Char
10
N
Y
Y
学号
kno
char
10
3)数据库完整性--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①属性上的约束条件的定义
1.不允许取空值
2.列值唯一
3.用CHECK短语指定列值应该满足的条件
4)数据库完整性--完整性约束命名字句
①完整性约束命名字句
CONSTRAINT<完整性约束>[ PRIMARY KEY短语FOREIGN KEY短语CHECK短语]
②修改表中的完整性限制
广东金融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实验编号
及实验名称
实验三数据库设计
系 别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姓 名
陈永贞
学 号
101542133
班 级
1015421
实验地点
A1004
实验日期
2011年12月2日
实验时数
12
指导教师
汪志红

实验名称 数据库设计

实验名称 数据库设计

实验名称:数据库设计一、实验目的:本章实验通过给学生一个设计实例,要求设计E-R模型,并分析。

然后选择熟悉的DBMS 将给出的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并按要求实现创建数据库、数据表、表间关系等(修改表结构)。

二、实验准备: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是如何建立一个好的数据库模式。

即给出一组数据,如何构造一个适合于它们的数据模式,使数据库系统无论是在数据存储方面,还是在数据操纵方面都有较好的性能。

E-R模型方法讨论了实体与实体之间的数据联系,现在来讨论实体内部属性与属性之间的数据关联,目标是要设计一个“好”的数据库模型。

概念结构设计在需求基础上,用数据模型表示数据及其联系。

设计E—R图步骤:1、设计局部E-R图。

概念结构设计依据是需求分析阶段的DFD/DD。

在DFD中选择适当层次的DFD,作为设计局部E-R图的出发点。

中层允许有一定的重叠。

(1)确定实体集合第一步(关键一步)数据流 / 数据源 / 目的 / 数据存储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常作为实体集合。

(2)联系标明:1:1,1:N,N:M。

原则上:与处理框相关的输入流(数据流),输出流(数据目的地),输入或输出的工作之间的可能存在的联系。

(3)属性属性名尽量和数据流中数据项名相同。

为简化E-R图,属性可仅在DFD中描述。

(4)主关键字属性中标明作为PK(primary key)的属性集合.(5)其它建E-R图,要完善DD(DD:包括实体集,联系,属性的描述)某些情况:描述产生频率(每年/月/季),是否长期保存,变化快慢,保密级别,存在的约束。

2、集成局部E-R图在设计局部E-R图的基础上,将局部E-R图集成为全局E-R图。

集成时要解决的问题:消除冲突、消除冗余3、合并局部E-R图合并局部E-R图中相同部分,尽可能的保留特殊部分,删除冗余部分,用累加的方式一次集成两个局部E-R图。

4、优化全局E-R图必要时应对全局E-R图进行修改,重构和优化得到最佳的全局E-R 图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数据库设计
一、实验目的:
(1)巩固和加深对数据库原理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课程知识的能力。

(2)掌握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培养进行数据库设计的能力。

二、实验步骤
数据库设计:
(1)需求分析
(2)概念结构设计:
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的概念模型E-R模型:
定义实体,属性,确定联系类型:如:
(3)逻辑结构设计:
将概念结构转换为某个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是数据库基本模型,主要用来
定义数据库结构的一些数据结构如表,约束。

1.关系模型:
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将实体、实体的属性和实体之间的联系转换为关系模式。

一个实体型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

▪关系的属性:实体型的属性
▪关系的码:实体型的码
实体型间的联系有以下不同情况:
1.一个1:1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任意一端对应的关系模
式合并。

▪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
•关系的属性:与该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
•关系的候选码:每个实体的码均是该关系的候选码
▪与某一端实体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合并后关系的属性:加入对应关系的码和联系本身的属性
•合并后关系的码:不变
2.一个1:n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n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
并。

▪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
•关系的属性:与该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
•关系的码:n端实体的码
▪与n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合并后关系的属性:在n端关系中加入1端关系的码和联系本身的
属性
•合并后关系的码:不变
3. 一个m:n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

•关系的属性:与该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
•关系的码:两端实体的码
2.设计用户子模式:
定义用户外模式时应该注重考虑用户的习惯与方便
包括三个方面:
(1) 使用更符合用户习惯的别名
(2) 针对不同级别的用户定义不同的View ,以满足系统对安全性的要求。

(3) 简化用户对系统的使用
(4)物理结构设计:
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如索引、聚簇的定义
(5)数据库实施:
运用DBMS提供的数据库语言(如SQL)及宿主语言,根据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
结果,建立数据库
(6)数据库运行与维护
三、实验内容:图书借阅管理数据库的设计
1.本数据库简化的需求情况如下:
(1)所有借阅人都可以随时查询可借阅图书的情况,如图书编号,图书名称,出版日期,图书出版社,图书存放位置,图书数量等,以便于借阅。

(2)借阅人查询图书情况后可以借阅所需图书,一次可以借阅多本图书,每本图书一次只借阅一本,若有图书超期,需缴纳罚金才能进行借阅。

(3)图书室需要办理借阅证方可借阅图书,需要记录如下信息:借阅人姓名,所在单位,借阅图书的上限数(不同级别的借阅人,借阅图书上限数不同),图书室为每一位借阅人提供唯一的图书借阅证编号。

(4)每位借阅人一次可以借阅多本图书,但不能超过其借阅上限数,借阅图书期限为两个月。

超过期限需要缴纳罚金后(每天二分×超期天数)方可借阅。

(5)借阅图书时需登记相应借书日期及还书日期。

(6)图书室同时提供出版社(出版社名称,邮编,地址,电话,E-mail)及作者(作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籍贯,备注)相关信息便于借阅人查询。

一本书籍只能在一个出版社出版,由于图书可以再次出版,所以每次出版的图书都有不同的出版日期。

(7)借阅人可以查看所有信息,却不能更新所有信息。

(8)图书借阅管理员可以查看及更新借阅信息,不能进行其他访问操作。

(9)图书室管理员可以管理图书,出版社,借阅人,作者信息,但不能查询和管理借阅信息。

(10)图书管理员需要经常性的进行图书借阅情况的分析,根据每本图书的借阅数量排名,找出受欢迎的图书,便于采购。

2.实验要求:
(1)根据上述需求,进行概念结构设计,绘制出系统E-R模型。

(2)根据概念结构设计的结果,进行逻辑模型的设计,设计关系模式及子模式。

(3)根据逻辑模型设计的结果,定义物理模式,给出主外键,索引等的设计方案。

(4)在设计好的方案指导下完成数据库的建立过程,进行必要的关系模式,完整性,安全性的设计及实现,对于不同的用户需要建立不同的安全性及外模式,对于不同的数据要求,需要建立不同的完整性约束及触发器。

(5)实验结束后,将设计及实现方案进行汇总,撰写实验报告于第13周周一上课前提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