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操作系统安装与管理

合集下载

03《Linux网络操作系统配置与管理(第四版)》授课计划[2页]

03《Linux网络操作系统配置与管理(第四版)》授课计划[2页]

教务处审核:
年月日XXXX职业技术学院授课计划书
20XX年下学期
课程名称《Linux网络操作系统配置与管理》课程代码
开课单位
任课教师
适用班级XX级计算机网络技术
系主任签名
编制日期:20XX年X月X日
XXXX职业学院学期授课计划
20XX学年第X 学期
课程《Linux网络操作系统配置与管理》总学时64 周学时2+2 教材《Linux网络操作系统配置与管理》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主编授课班级及专业XX级计算机网络技术1-3班任课教师
备注:周学时=理论教学学时+课内实验(训)或习题课学时
任课教师:教研室主任:系(部)主任:。

《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server-)》实训指导书

《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server-)》实训指导书

目录《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12)》课程实训指导书 (1)一、实训目的与要求 (1)二、实训内容 (1)三、参考课时 (1)四、实训考核与组织 (1)五、说明 (2)六、实训项目 (2)实训项目一 WINDOWS SERVER 2012的安装与配置 (3)实训项目二 DNS域名服务的实现 (5)实训项目三 DHCP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的实现 (8)实训项目四 WINS服务器的配置 (10)实训项目五 WINDOWS SERVER 2012活动目录的实现 (12)实训项目六 WINDOWS SERVER 2012磁盘管理的实现 (16)实训项目七 WINDOWS SERVER 2012文件管理 (18)一、实训目的与要求 (18)实训项目八 IIS服务器的应用实现 (21)一、实训目的与要求 (21)在网站中放置一些网页,打开浏览器访问该网站。

(在本机上访问可使用“,在其它计算机上访问可使用“ FTP服务器的配置的实现 (22)《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12)》课程实训指导书一、实训目的与要求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12)实训以Windows Server 2012为操作平台,全面介绍与Windows Server 2012网络系统管理有关的知识和 Windows Server 2012系统管理的基本技能,最终使学生掌握解决一般网络系统管理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内容Windows Server 2012 网络操作系统实训分为:Windows Server 2012的安装与配置、DNS域名服务的实现、DHCP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的实现、WINS服务器的配置、Windows Server 2012的相关管理、以及各种服务器的配置与应用。

三、参考课时四、实训考核与组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训。

实训结束,教师根据采集到的不同资料和数据,在充分讨论、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学生的实训成绩。

jnx用法 -回复

jnx用法 -回复

jnx用法-回复Jnx用法解析Jnx是一种常用的网络设备,主要用于网络交换机和路由器的操作系统。

其全称为Junos,是一种基于UNIX系统的操作系统。

在网络领域中,Jnx 有着重要的作用,为网络管理员和工程师提供了简单、可靠的网络管理和配置方式。

本文将从基本介绍、安装和配置、常用命令和管理功能四个方面详细介绍Jnx的用法。

一、基本介绍Jnx是由美国Juniper Networks公司开发的一种网络操作系统。

它具有高性能、可靠性强和易于管理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网络设备中。

Jnx 使用了基于Unix的操作系统,这使得它能够运行在多种硬件平台上。

Jnx的特点包括:1. 支持Dynamip IP路由协议,具备良好的路由选择功能;2. 采用分层结构,可以在不影响整个网络运行的情况下进行配置和管理;3. 提供了丰富的配置选项和管理工具,使得网络管理员可以轻松地完成各种操作;4. 支持交互式命令行界面,方便用户进行配置和管理。

二、安装和配置在使用Jnx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安装和配置。

以下是Jnx的安装和配置步骤:1. 确保设备满足Jnx的系统要求。

Jnx需要特定的硬件平台和操作系统才能正常运行,所以在安装之前需要检查设备是否满足要求。

2. 下载Jnx的安装文件。

Juniper Networks公司官方网站上提供了Jnx 的最新版本的安装文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设备型号和需求进行选择和下载。

3. 安装Jnx。

将下载的安装文件传输到设备上,并按照提示进行安装。

安装过程中会让用户设置一些基本的配置选项,例如设备的主机名、IP地址等。

4. 配置Jnx。

安装完成后,用户可以通过命令行界面登录到Jnx系统,并进行进一步的配置。

配置包括设置网络参数、创建用户账户、配置路由表等。

三、常用命令Jnx提供了大量的命令用于配置和管理网络设备。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命令及其用法:1. show command:查看设备的状态和配置信息。

《Linux网络操作系统配置与管理》课程标准精选全文

《Linux网络操作系统配置与管理》课程标准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Limix网络操作系统配置与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1.课程性质《Linux网络操作系统配置与管理》是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针对网络安全测评、网络安全规划实施、安全产品技术支持、网络安全运维和数据安全等关键岗位,经过对企业卤位典型工作任务的调研和分析后,归纳总结出来的为适应信息安全管理员、信息安全工程师、渗透测试工程师和网络安全运维工程师等岗位能力需求而设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2.课程任务《Linux网络操作系统配置与管理》课程通过与信息安全管理相关的实际项目学习,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运用的认识,让他们熟练掌握Linux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网络环境的配置、文件系统的管理、用户和组的管理、动态磁盘管理、简单的shell编程、Samba服务器配置、NFS服务器配置、DHCP服务器配置、DNS服务器配置、Apache服务器配置、FTP 服务器配置、firewalld防火墙配置以及VPN配置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满足企业对相应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

3.课程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信息安全管理岗位所需的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网络环境的配置、动态磁盘管理、服务器配置、防火墙配置等方面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4.知识目标(1)了解Linux的发展历史及特点,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2)掌握Linux操作系统中文件管理、用户与权限的管理、磁盘管理、软件包安装、服务和进程的管理、网络配置等,并熟悉命令的使用;(3)了解Linux操作系统下NFS服务、DNS服务、Samba服务、DHCP服务、Apache 服务和FTP服务的工作原理,并熟悉各种服务的配置与管理方法;(4)掌握Linux操作系统下的基本的shell编程;(5)掌握各类服务的测试方法和故障排除方法。

5.能力目标(1)能够完成Linux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和系统工作环境的配置;(2)会使用命令对文件权限、用户、组、磁盘管理、软件包、服务和进程、网络工作环境进行管理,且能运用命令解决实际问题;(3)能在Linux网络操作系统下进行简单的shell编程;(4)能在Linux网络操作系统中完成NFS服务器、DNS服务器、Samba服务器、DHCP 服务器、Apache服务器、FTP服务器等服务器的架设,并能灵活解决各种服务配置中出现的问题;(5)能够在网络中对架设的各类服务进行测试和维护;(6)能在Linux网络操作系统下进行防火墙、VPN和NAT等安全环境的配置与管理。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管理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管理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管理1.概述1.1 系统概述1.2 目标与范围1.3 基本术语和概念2.系统安装与配置2.1 硬件要求2.2 网络要求2.3 Windows系统安装2.4 系统设置与配置2.4.1 IP地质设置2.4.2 域名系统配置2.4.3 防火墙配置2.4.4 安全设置3.用户与组管理3.1 用户账户创建与管理3.2 用户权限管理3.3 组账户管理3.4 用户与组策略配置4.文件与共享管理4.1 文件系统管理4.1.1 磁盘分区与格式化 4.1.2 文件系统权限管理 4.2 共享文件夹创建与管理 4.2.1 共享权限控制4.2.2 离线文件配置5.网络服务与协议5.1 DHCP服务器配置5.2 DNS服务器配置5.3 文件传输协议(FTP) 5.3.1 FTP服务器配置5.3.2 FTP客户端配置5.4 远程桌面协议(RDP)5.5 虚拟专用网络(VPN)配置6.系统监控与维护6.1 事件查看与日志管理6.2 硬件与软件健康检查6.3 系统更新与补丁管理6.4 定时任务配置6.5 数据备份与还原7.网络安全管理7.1 防火墙配置7.2 安全策略配置7.3 防护与安全软件7.4 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7.5 安全审计与日志监控附件:1.附件1:Windows系统安装指南2.附件2:用户权限分配表3.附件3:共享文件夹权限管理示例法律名词及注释:1.IP地质: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的缩写,用于标识网络上的设备。

2.域名系统:Domn Name System的缩写,用于将域名与IP地质进行映射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3.防火墙:一种网络安全设备,用于监控和控制网络流量,保护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4.Transfer Protocol的缩写,用于在网络输文件的标准协议。

5.RDP:Remote Desktop Protocol的缩写,用于远程控制和管理Windows操作系统。

安装网络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安装网络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安装网络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安装网络操作系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网络操作系统是现代计算机网络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本次实验,旨在让学生了解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过程和配置方法,掌握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技能。

二、实验材料1. 一台支持网络操作系统安装的计算机2. 安装介质(光盘或者U盘)3. 网络连接设备(路由器、交换机等)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在进行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之前,需要先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材料,并确保计算机与网络连接设备正常连接。

2. 启动计算机将安装介质插入计算机的光驱或者USB接口,并启动计算机。

在计算机启动过程中,按下相应的按键(通常是F2、F10或者Delete键)进入BIOS设置。

3. BIOS设置在BIOS设置界面中,找到“Boot”或者“启动”选项,并将启动顺序设置为从光驱或者USB设备启动。

保存设置并退出BIOS。

4. 安装过程计算机重新启动后,会自动进入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界面。

按照界面上的提示,选择安装语言、时区和键盘布局等信息,并点击“下一步”。

5. 授权协议阅读并接受授权协议,然后点击“下一步”。

6. 磁盘分区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磁盘分区方式。

可以选择将整个磁盘作为系统分区,也可以选择手动分区。

点击“下一步”继续。

7. 安装设置在安装设置界面中,可以选择安装的组件、安装路径等。

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并点击“下一步”。

8. 安装进程等待安装程序自动完成安装过程。

过程中可能需要重启计算机,请按照提示操作。

9. 网络配置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网络配置。

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计算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网络参数。

确保计算机能够正常连接到网络。

10. 完成安装完成网络配置后,点击“完成”按钮退出安装界面。

计算机将重新启动,进入已安装的网络操作系统。

四、实验结果通过以上步骤,成功安装了网络操作系统,并完成了网络配置。

计算机能够正常连接到网络,并且可以进行基本的网络操作。

五、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安装网络操作系统的过程,让我深入了解了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方法。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配置与管理教学工作计划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配置与管理教学工作计划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配置与管理教学工作计划教学目标:1. 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网络管理基础知识;2. 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和操作;3. 掌握Windows网络管理和配置技术;4. 能够完成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的基础维护和故障处理。

教学内容:1. 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1. Windows操作系统的概述;2. Windows系统安装、配置、升级和卸载;3. 系统启动和运行原理;4. Windows系统安全设置。

2. Windows操作系统的网络管理1. Windows网络的基础知识;2. Windows网络的安装和配置;3. Windows网络的用户账户和权限管理;4. Windows网络文件共享和打印服务;5. Windows网络的远程桌面连接和远程管理。

3. Windows操作系统的高级管理1. Windows系统备份和恢复;2. Windows系统性能监视和优化;3. Windows系统的更新和安全漏洞的修复;4. Windows系统的故障和错误处理。

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讲解PPT、视频等形式介绍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和网络管理技术。

2. 实践操作:通过实操环节让学生亲手操作,演示如何实现Windows系统的安装和配置、网络管理、故障处理等操作。

3. 讨论研究: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研究,探讨Windows操作系统的实际应用场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评价方法:1. 考试评分:通过理论考试和实操考核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价,其中理论考试占60%,实操考核占40%。

2. 课堂表现: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课堂参与、作业质量和态度等。

网络操作系统 计算机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 计算机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与计算机操作系统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中,网络操作系统和计算机操作系统虽然有一定的关联,但在功能、应用场景和特点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计算机操作系统,简单来说,就是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它是直接运行在“裸机”上的最基本的系统软件,任何其他软件都必须在操作系统的支持下才能运行。

我们常见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有Windows、Mac OS 和 Linux 等。

Windows 操作系统是大多数个人电脑用户所熟悉的。

它具有图形化的用户界面,操作相对简单直观,适合普通用户进行日常的办公、娱乐和上网等活动。

Mac OS 则是苹果公司为其 Mac 系列电脑开发的专属操作系统,以其出色的稳定性、安全性和与苹果硬件的高度整合而受到许多用户的喜爱。

Linux 操作系统则更多地应用于服务器领域和技术爱好者群体,它具有高度的可定制性和开放性。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作业管理等。

处理器管理负责合理分配 CPU 资源,确保各个程序能够高效运行;存储管理则管理计算机的内存和外存,为程序和数据提供存储空间;设备管理负责管理各种硬件设备,如键盘、鼠标、打印机等,使其正常工作;文件管理负责组织和管理计算机中的文件和文件夹,方便用户存储、查找和访问数据;作业管理则负责控制作业的运行流程,包括作业的提交、调度和监控等。

与计算机操作系统不同,网络操作系统主要用于管理网络中的资源和服务,使网络中的多台计算机能够协同工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

网络操作系统通常运行在服务器上,为网络中的客户端提供服务。

常见的网络操作系统有 Windows Server、Linux 服务器版(如CentOS、Ubuntu Server 等)和 Unix 等。

Windows Server 是微软推出的服务器操作系统,具有与 Windows 操作系统相似的用户界面和管理工具,方便管理员进行操作和维护。

安装与配置Windows Server 2012(教学设计)

安装与配置Windows Server 2012(教学设计)
3. 在安装前,先准备好Windows Server 2012的安装光盘或装有Windows Server 2012系统镜像的可启动U盘。安装时将光盘放入主机光驱或将U盘插入主机的USB接口上在BIOS中设置光驱或USB启动,开始安装系统。
4.下面我们在Vmware中来安装win2012。
(1)开启主机电源
新课讲授
1.cpu最低1.4 GHz,内存最低512 MB,硬盘空间最少10 GB。
2. (1)GUI模式。选择GUI模式安装Windows Server 2012安装的是完整版,该版本提供可视化图形界面和图形管理工具
(2)服务器核心模式。该模式不提供图形界面,对硬盘空间的需求较低,可以降低维护与管理需求,减少被攻击的次数但是,由于没有图形界面,管理员只能使用命令来管理服务器。
《安装与配置Windows Server 2012》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
《Windows Serever2012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
课题名称
安装与配置Windows Server 2012
学校名:
授课教师:
授课专业级年级:
网络信息安全专业三年级上学期
课 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Windows Server 2012各版本的区别
课后练习
自主安装Windows Server 2012,并记录问题
(2)等待安装程序启动
(3)选择win2012的安装版本
(4)等待安装程序复制文件到windows文件夹、安装功能、安装更新,一直等到安装完成。
(5)等待计算机重启
(6)计算机重启后,自动进行一些基本配置,安装就完成了。
课堂练习
安装Windows Server 2012

网络操作系统-什么是网络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什么是网络操作系统-
3 of 6
1.1 什么是网络操作系统?
01 知识归纳
Windows Server 2008有几种安装版本? ➢Windows Server 2008 标准版 ,有32位和64位两个版本 ➢Windows Server 2008 企业版 ,有32位和64位两个版本 ➢Windows Server 2008 数据中心版 ,有32位和64位两个版本 ➢Windows Server 2008 安腾版 ➢Windows Web Server 2008 ➢Windows HPC Server 2008
项目一 安装与配置Windows server 2008
1.1 什么是网络操作系统
1.1 什么是网络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是网络用户与计算 机网络之间的接口,是计算机网络中管 理一台或多台主机的软硬件资源、支持 网络通信、提供网络服务的程序集合。
2 of 6
1.1 什么是网络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是用于网络管理的核心软件,目前得到广泛应用的网络操作系 统有UNIX、Linux、NetWare、Windows NT Server、Windows 2000 Server、Windows Server 2003和Windows Server 2008等。网络操作系 统·在选用时,可遵循标准化、可靠性、安全性、网络应用服务的支持、易用性 等原则。
4 of 6
1.1 什么是网络操作系统?
01 知识归纳
Windows Server 2008能提供的网络服务主要有哪些?
共享资源管理 网络通信 网络服务 网络管理 互操作能力
5 of 6
பைடு நூலகம்

Linux网络操作系统项目教程(RHEL7.4CentOS7.4) 项目1 安装与配置Linux操作系统

Linux网络操作系统项目教程(RHEL7.4CentOS7.4) 项目1 安装与配置Linux操作系统
Shell。 Korn Shell:是对Bourne Shell的发展,在大部分情况下与Bourne
Shell兼容。 C shell:是SUN公司Shell的BSD版本。
Shell不仅是一种交互式命令解释程序,而且还是一种程序设计语言。
12
Shell脚本程序是解释型的,也就是说Shell脚本程序不需要进行编译,就能直接逐 条解释,逐条执行脚本程序的源语句。
Linux内核的源代码主要用C语言编写,只有部分与驱动相关的用汇编语言Assembly编写。
2.命令解释层
10
Shell是系统的用户界面,提供了用户与内核进行交互操作的一种接口。它接收用户输 入的命令,并且是把它送入内核去执行。
Linux存在几种操作环境,分别是:桌面(desktop)、窗口管理器(window manager) 和命令行shell(command line shell)。Linux系统中的每个用户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用户操作 界面,根据自己的要求进行定制。
Linux网络操作系统项目教程 (RHEL 7.4/CentOS 7.4)
项目一 安装与基本配置Linux操作系统
2
项目导入
某高校组建了校园网,需要架设一台具有Web、FTP、DNS、 DCP、Samba、VPN等功能的 服务器来为校园网用户提供服务,现需要选择一种既安全又易于管理的网络操作系统, 正确搭建服务器并测试。
那么/dev/sda5这个设备文件名称包含哪些信息呢?答案如图1-4所示。
注意:/dev目录中的sda设备之所以是a,并不是由插槽决定的,而是由系统内核的识别顺序来决 定的。sda3表示编号为3的分区,而不能判断sda设备上已经存在了3个分区。
首先,/dev/目录中保存的应当是硬件设备文件;其次,sd 表示是存储设备,a表示系统中同类接口中第一个被识别到 的设备;最后,5表示这个设备是一个逻辑分区。一言以蔽之 ,“/dev/sda5”表示的就是“这是系统中第一块被识别到的 硬件设备中分区编号为5的逻辑分区的设备文件”。

网络设备安装与管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大纲

网络设备安装与管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大纲

《网络设备安装与管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规格和课程体系设置方案的要求,《网络设备安装与管理》是建立在学生学完计算机网络概论、网络操作系统专业基础课之后开设的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网络系统集成技术”中的网络设备的安装与管理技术,成为能够胜任中小型企业网络组建、维护、管理与应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以理论讲授为基础,以专业技能培养为重点,通过课堂讲授、实验室操作、现场教学和专业实训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无线设备的安装、配置、调试与维护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训操作方法,了解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会对网络设备进行管理与维护,并得到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基本训练。

学完该课程,学生可以进入网络公司在网络工程与管理等岗位实习和就业。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第六单元第七单元四、课程考核方式课程采用单列考试方式进行。

具体考核方案如下:本课程的考核共分四个阶段构成:第一阶段的岗位认识和工作任务认识占10%,第二阶段的项目教学占30%,第三阶段综合实训占30%,期末考核占30%。

课程成绩=第一阶段×10% + 第二阶段×30% + 第三阶段×30% + 期末考核×30%五、备注本课程安排有教学实习1周,主要针对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和无线设备四类网络设备的配置技术、设备调试进行训练,同时训练如何组建一个简单园区网技术。

1、什么是系统集成?系统集成可以分为哪几类?答:所谓系统集成(SI,System Integration),就是通过结构化的综合布线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各个分离的设备(如个人电脑)、功能和信息等集成到相互关联的、统一和协调的系统之中,使资源达到充分共享,实现集中、高效、便利的管理。

Linux网络操作系统配置与管理项目2 Linux常用命令的使用

Linux网络操作系统配置与管理项目2 Linux常用命令的使用

exit
功能:退出(当前系统或状态) 语法:exit
21
基本操作命令
shutdown
功能:重启或关闭Linux系统 语法:shutdown [选项] [时间] [警告信息] 选项:
-h:关机(halt) -r:重启(reboot)
说明:
只能由root用户执行。 普通用户可使用替代命令:reboot:重启;halt或poweroff: 关机。
- f强制(Force)删除。 - r 指示rm将参数中列出的全部目录和子目录均递 归地删除。
说明:
如果没有使用- r选项,则rm不会删除目录。
37
文件操作命令(4) cat
功能:将文本文件内容输出到屏幕或终端窗口 语法:cat [选项] 文件名
选项:
-n 或 --number 由 1 开始对所有输出的行数编号

ll命令的功能等价于ls –l,按长格式显示,可显示文件大小、日期、权限等详细 信息。
33
任务5 使用文件操作命令
34
文件操作命令(1) cp
功能:将给出的文件或目录拷贝到另一文件或目录中。 语法: cp [选项] 源文件或目录 目标文件或目录
常用选项:
- r 若给出的源文件是一目录文件,此时cp将递归复制该目录下所有的子目录和文件。此 时目标文件必须为一个目录名。
25
任务4 使用目录操作命令
26
目录操作命令(1)
mkdir
功能:创建一个目录(类似MSDOS下的md命令)。 语法:mkdir [选项] dir-name 选项:
- m 对新建目录设置存取权限。也可以用chmod命令设置。 - p 可以是一个路径名称。此时若路径中的某些目录尚不存在, 加上此选项后, 系统将自动建立好那些尚不存在的目录,即 一次可以建立多个目录。

《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标准(中职)

《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标准(中职)

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技能方向课程,是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基础上开设的实践性较强的核心课程。

本课程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安装、配置、管理、维护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计算机设备维护与营销专业方向所需的职业能力也,为其后续深入学习计算机网络管理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144学时(2周实训),8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应体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突出核心素养,注重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实现职业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培养的高度融合。

1.依据“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围,绕本专业方向网络管理岗位需求,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确,定课程目标。

2.根据“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专业职业能力分析表”,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高职分段培养等需要,注重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融合网络操作系统安装、调试、维护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确定课程容内。

3.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技能形成规律,以网络操作系统安装、配置与管理工作过程为导向,根据项目内在的逻辑关系、任务间的递进关系,统筹安排项目、任务的顺序,课程内容组织注重理论实践一体化。

四、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掌握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基本原理,具备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管理和维护的能力。

1.掌握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掌握常用网络服务组件的安装和配置命令掌;握本地和域的权限管理方法;掌握文件系统、磁盘管理及系统安全策略的配置;掌握系统维护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常见网络系统故障的诊断与修复方法。

2.能安装和维护服务器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能管理用户和组权限;能针对网络服务进行配置、调试和维护;能进行数据的备份和还原;能进行打印等共享设备的安装和配置;能分析软硬件故障原因并能够进行故障的排除。

网络操作系统安装配置与管理(试卷及答案)

网络操作系统安装配置与管理(试卷及答案)

xxx学校网络操作系统安装配置与管理期末试卷A卷班级:姓名: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总分30分)1、Windows中在“开始-运行”中输入什么命令进入 MS-DOS界面 ( B )A、commandB、cmdC、mmsD、dos2、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是( C )A、原始操作系统,管理程序,操作系统B、原始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管理程序C、管理程序,原始操作系统,操作系统D、管理程序,操作系统,原始操作系统3、用户程序中的输入、输出操作实际上是由( B )完成。

A、程序设计语言B、操作系统C、编译系统D、标准库程序4、进程调度的对象和任务分别是( C )A、作业,从就绪队列中按一定的调度策略选择一个进程占用 CPUB、进程,从后备作业队列中按调度策略选择一个作业占用 CPUC、进程,从就绪队列中按一定的调度策略选择一个进程占用 CPUD、作业,从后备作业队列中调度策略选择一个作业占用 CPU5、当进程因时间片用完而让出处理机时,该进程应转变为( B )状态。

A、等待B、就绪C、运行D、完成6、按逻辑结构划分,文件主要有两类:( A )和流式文件。

A、记录式文件B、网状文件C、索引文件D、流式文件7、文件系统的主要目的是( A )A、实现对文件的按名存取B、实现虚拟存贮器C、提高外围设备的输入输出速度D、用于存贮系统文档8、文件系统中用( D )管理文件。

A、堆栈结构B、指针C、页表D、目录9、为了允许不同用户的文件具有相同的文件名,通常在文件系统中采用( B )A、重名翻译B、多级目录C、约定D、文件名10、数据文件存放在到存储介质上时,采用的逻辑组织形式是与( A )有关的。

A、文件逻辑结构B、存储介质特性C、主存储器管理方式D、分配外设方式11、在单处理器的多进程系统中,进程什么时候占用处理器和能占用多长时间,取决于( B )A、进程相应的程序段的长度B、进程自身和进程调度策略C、进程总共需要运行时间多少D、进程完成什么功能12、在计算机系统中,操作系统是( A )A、处于裸机之上的第一层软件B、处于应用软件之上的系统软件C、处于系统软件之上的用户软件D、处于硬件之下的底层软件13、下列不属于操作系统的软件是( C )A、LinuxB、DosC、OfficeD、Unix14、按照文件的逻辑结构,下面( B )不属于有结构文件类型。

网络操作系统教程-WindowsServer2008管理与配置课程设计

网络操作系统教程-WindowsServer2008管理与配置课程设计

网络操作系统教程-WindowsServer2008管理与配置课程设计1. 背景与概述网络操作系统(Network Operating System)是指能够提供网络服务并管理网络资源的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在服务器端运行,可以支持多个用户同时使用一些软件和硬件资源。

WindowsServer2008是一种非常知名的网络操作系统,由微软公司推出。

本文将介绍WindowsServer2008的管理与配置方法,以供IT从业人员参考。

2.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了解WindowsServer2008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管理与配置技能,掌握WindowsServer2008网络管理的基本方法。

3. 课程大纲本课程分为以下几个部分:3.1 WindowsServer2008介绍•什么是WindowsServer2008•WindowsServer2008的历史和版本•WindowsServer2008支持的硬件3.2 WindowsServer2008安装与配置•准备安装WindowsServer2008•安装WindowsServer2008•WindowsServer2008的初始配置•WindowsServer2008的升级和修复3.3 用户管理•WindowsServer2008用户帐户和组•创建和管理用户帐户和组•密码策略设置3.4 文件与共享管理•文件共享基础知识•共享文件夹的创建和管理•NTFS权限和共享权限的管理3.5 网络服务管理•DNS(Domn Name System)配置•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配置•Web服务器(IIS)配置•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配置3.6 网络安全管理•WindowsServer2008的安全性•防火墙与远程桌面•安全政策和审计策略•WindowsServer2008更新和维护4. 课程考核学生需完成以下任务:•搭建WindowsServer2008实验环境•进行WindowsServer2008安装与配置•创建和管理用户帐户和组•共享文件夹的创建和管理•配置DNS、DHCP、IIS、FTP等服务•制定WindowsServer2008安全政策和审计策略•对WindowsServer2008进行更新和维护所有实验均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提交相应的报告。

《Windows 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标准(精品版)

《Windows 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标准(精品版)

《Windows 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立足于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的核心岗位,围绕网络服务器搭建、管理与维护的核心技能,培养学生配置与管理Windows网络服务器的能力以及基于Windows系统平台配置企业服务器并对之进行管理与维护的职业能力。

三、课程设计1. 教学设计根据课程内容操作性强和高职新生知识、经验均比较欠缺的特点,灵活运用案例分析、操作演示、项目实做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吸纳、勤于练习、乐于实践,提高了教和学的效果。

(1)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教学法在各单元的教学中得到普遍采用,以具体的应用案例为素材,导入概念和知识,起到了易化知识、化解难点、加深理解、知会应用的效果。

(2)项目实做项目实做教学法应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从教和学的角度讲,教师以正确、有效地完成具体工作任务为目标,以完成任务的合理步骤和流程为线索组织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和实际工作过程达到高度统一,使教、学、做在职业应用的背景和环境中实现全方位的融合。

另一方面,从学和练的角度讲,教师布置或学生自己(如在兼职工作中)选择综合性工作任务或项目,学生在课外时间完成,使学用一体化。

(3)操作演示操作演示教学法在以过程性操作步骤为主的教学单元中采用最多,教师按照任务要求,借助于多媒体表现和传达工具,对完成任务的各个操作步骤进行现场演示,直观、清楚,易于理解、模仿和记忆。

(4)实行启发式学习首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多渠道地激发学生兴趣和动力;其次,再制定具体的课程实施方案,包括理论课的讲授、实验课的讲授以及课后自学三个方面。

理论课的讲授主要使用“以问题为中心”的启发式、参与式、比喻式等教学方法,并引导学生积极动脑思考,自由讨论,活跃课堂气氛,实现教与学互动。

2.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表1 《Windows 网络操作系统》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表343. 课程考核本课程分为阶段性考核和综合性考核两个阶段,各占总成绩的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操作系统安装与管理任务一:windows 2003 Enterprise server 网络操作系统一、实验目的能够独立的安装windows 2003 Enterprise server 网络操作系统二、基本知识本次试验要求具有系统安装的基础知识,便于今后在企业中完成初期的安装配置工作三、实验设备与环境1.机器配置最小为:X86处理器主频133MHz以上,Itannium处理器主频733MHz以上;内存最小128M;硬盘最小10G;配置网卡。

2.安装操作系统为Windows 2003 Enterprise Server简体中文版。

3.操作系统的分区格式必须是:NTFS,如果先期采用了fat32格式,则有些服务器的功能不能实现,以后可以转换。

4.各个机器之间能够实现对等网,且能够互相访问、共享资源。

四、实验内容1、先将 CMOS 设置中的启动顺序改为 CDROM ,然后放入Windows 2003 EnterpriseServer 中文版的安装盘(市面上的可能为番茄花园版本)到光驱并重新启动,安装过程会自动开始。

2、到“分区选择”处最好选择“建立新的分区”并以NTFS格式进行格式化,然后在一系列选择之后复制文件、首次重新启动。

这时请先进入CMOS更改启动顺序为硬盘启动,保存退出,继续启动和安装过程。

3、重新启动后将自动运行Windows 2003安装向导。

单击“下一步”开始检测并安装设备。

在“区域设置”处单击区域设置的“自定义”按钮,在区域选项对话框的底部语言设置列表中点选“中文”然后单击“确定”返回,击“下一步”,输入姓名、单位信息,接受默认的许可证模式授权,击“下一步”,接受系统自动生成的计算机名或者更改为自己想设置的名字,并在底部输入系统管理员密码两次后击“下一步”如果在网卡硬件配置处未能列出您的网卡,必须手动选择网卡厂家、型号,并指定驱动程序盘所在,正常驱动后继续下面的安装。

4、在“网络设置”对话框选择“自定义设置”,击“下一步”,双击“Internet协议(TCP/IP)”显示其属性,将“自动获得IP地址”改为“使用下面的IP地址”并输入您的IP地址,如:192.168.0.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默认网关为192.168.0.1,首选DNS服务器为192.168.0.1,然后击“确定”返回,单击“下一步”,在“工作组或计算机域”对话框选择“不,系统自动把计算机的工作组设置为Workgroup,开始安装选择的组件,安装完毕删除临时文件后,击“完成”二次重新启动,安装即告完成。

5、安装完毕后,检查“设备管理器”中是否有未能识别的设备,如果则必须要安装好相关的驱动程序。

(驱动程序最好是原驱动)五、安装注意事项1.在安装2003操作系统时,必须用系统自带工具进行分区和格式化,C盘的空间不得低于5G,建议理想空间为8G。

2.在选择“许可证”模式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每服务器”模式,连接数量自己定义。

3.尽量不要在安装的过程中选择加入域的操作,这样会浪费大量的时间。

4.安装完毕后,尽量用GHOST工具做好干净系统的备份工作,便于今后系统崩溃后的快速还原。

5.如果安装盘为盗版的WIN2003,所以在安装过程无须输入产品秘钥,正版则必须输入。

任务二:windows 2003 Enterprise server环境的设置一、实验目的熟悉windows 2003 Enterprise server 的图形操作界面二、基本知识本次实验要求具有熟练操作windows XP、windows 2003的基础知识三、实验设备与环境1.每小组需要性能良好的计算机若干台,且以管理员权限的身份登录计算机。

2.机器安装操作系统为Windows 2003 Enterprise Server简体中文版。

四、实验内容1.Windows 2003 server 的登陆设置(1)禁止显示上一个登陆用户名(2)在登陆时无需安ctrl+alt+del组合键出现登陆对话框(3)设置超级用户的密码为12345,不许超过5个字符2.鼠标键盘设置3.显示类型设置(4)自定义背景(5)设置屏幕保护程序(6)自定义显示效果(7)调整颜色、分辨率和刷新频率4.桌面图标设置和开始菜单设置(1)“我的电脑”属性设置(2)回收站属性设置(3)更改开始菜单为经典开始菜单模式5.虚拟内存管理6.设置系统引导时间和菜单(1)改变系统引导时间和菜单(2)设置引导菜单,将系统启动的引导时间更改为10秒7.熟悉MMC的运用,将“计算机管理”、“磁盘管理”和“IP安全策略”添加到MMC 中,最好保存MMC,名字为“test”8.将DHCP CLIENT服务设置为已禁用9.用注册表编辑器来备份注册表五、注意事项1.熟悉更改BOOT.INI文件的三种更改方法和BOOT.INI文件的存放位置。

在运行中输入:c:\boot.ini2.虚拟内存设置是根据硬盘空间大小设置的。

3.各种设置做完毕后,一定要恢复初始设置,便于排错。

4.Windows 2003带有两个Registry Editor实用程序,Windows Server 2003家族提供的注册表编辑器regedit.exe和regedt32.exe 功能完全一样。

5.熟悉和管理服务,并学会查看事件日志。

任务三:本地用户和组的操作一、实验目的利用windows 2003 Enterprise server的本地用户和组管理工具对本机器帐户进行各种操作二、基本知识本次实验要求具有本地用户创建规则、组的创建规则的基本知识,学会区分本地用户和组与域帐户和组的区别三、实验设备与环境1.机器安装操作系统为Windows 2003 Enterprise Server简体中文版,并且有一台安装了活动目录的计算机。

2.每小组需要性能良好的计算机若干台,且以管理员权限的身份登录计算机。

四、实验内容1.熟悉本地用户和组管理的控制台启动“本地用户和组” 应用程序,选择“开始” /“程序”/“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展开“本地用户和组”选项,单击“本地用户和组”;或者直接在“我的电脑”上右单击等方式都可以进入2.在本地用户和组管理工具上创建一个用户名字为“HAQHWB”的用户,密码为123456,并要了解创建时的几个选项,比如:“用户下次登陆时须修改密码”、“用户不能更改密码”、“密码永不过期”和“帐户已停用”概念,但是需要注意相关设置要根据“本地安全策略”才决定是否可以启用备注:要了解用户帐户创建时和密码的相关规则和系统的内置的用户帐户,要特别注意当网络中有WIN2000之前的操作系统,那么要注意密码不能超过14个字符3.在本地用户和组管理工具上创建一个组名字为:“HAQHWB”的组,并将上面建好的“HAQHWB”用户加入到该组中备注:要了解组创建时的命名规则及作用,它实际体现了一组用户帐户权限的集合;并要对系统内的内置组有深刻的认识4.尝试将“HAQHWB”组加入到系统管理员组中,你会发现什么问题呢??请学员自己解答此问题,如实在无法解答,则可以问指导老师5.思考一下我们建的组到底有什么样的作用呢??6.将“HAQHWB”用户加人到相应的内置的Administrators组,这样可以使该用户获得相应的权限,你会发现组帐户的命名后面都多了个复数S7.实验漫游用户配置文件和强制漫游配置文件五、注意事项1.掌握各个内置组的作用及权限,一定要该条目有很全面的理解。

2. 要了解用户帐户创建时和密码的相关规则和系统的内置的用户帐户,要特别注意当网络中有WIN2000之前的操作系统,那么要注意密码不能超过14个字符。

3. 要了解组创建时的命名规则及作用,它实际体现了一组用户帐户权限的集合;并要对系统内的内置组有深刻的认识。

4.详细的理论知识需要在做实验时结合实验手册和书籍,理论结合实践,才可以得到很深刻的理解。

任务四管理文件系统和打印服务一、实验目的能够利用文件系统管理功能方便地在计算机及网络上处理、使用、组织、共享、保护文件及文件夹二、基本知识本次实验要求具有了解关于文件系统的基本知识三、实验设备与环境1.机器安装操作系统为Windows 2003 Enterprise Server简体中文版。

2.每小组需要性能良好的计算机若干台,且以管理员权限的身份登录计算机。

2.机器操作系统的分区格式必须是:NTFS。

3.各个机器之间能够实现对等网,且能够互相访问、共享资源。

四、实验内容1.察看文件与文件夹的访问许可权选定文件或文件夹,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命令。

在打开的属性对话框中,单击“安全”选项卡2.更该文件或文件夹的访问许可权3.添加与管理共享文件夹(1)“开始”/“程序”/“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单击“共享文件夹”/“共享”子节点(2)按照向导完成所需操作要求4.直接在文件夹上右键,选择“共享”选项卡,同样可以达到以上的效果5.停止共享文件夹6.修改共享文件夹的属性7.映射网络驱动器鼠标右击我的电脑,选择“映射网络驱动器”,将分区中的任意一个文件夹进行映射操作8.断开网络驱动器右击“我的电脑”,选择“断开网络驱动器”命令9.将现有的FAT分区通过命令转换成NTFS分区。

命令语法为:Convert Drive:/FS:NTFS,注意只能单向操作10.在一个NTFS分区上建立一个“清华万博”的文件夹。

并在“安全”选项卡中添加“HAQHWB”用户或组,然后分别设置该用户的七种标准NTFS权限后,用该用户进行登陆检测相关的安全权限;另外要熟悉高级权限属性,能够自由灵活的应用高级权限11.关于权限属性的问题,分两个是权限是累积的和拒绝权限高于任何准许权限。

12.关于继承权限的实验,要知道默认的继承权限是由根驱动器传播到该驱动器下所有的文件或文件夹中,当然可以选择阻止继承选中“允许将来自父系的可继承权限传播给该对象”选项13.分布式文件系统重点实验如何是创建一个分布文件系统,该系统分为“域根目录”和“独立的根目录”两个系统,一个是利用根AD来存储、复制DFS配置,而另一个则是工作组环境中利用的DFS,它不使用AD,那就自然不支持自动复制14.打印服务器本小节内容为辅助学习内容,学会在该操作系统上共享打印机后,即成为了“软件型”的打印服务器,真正的硬件型“打印服务器”是不需要计算机支持的,具体详细的介绍请参阅其它相关资料或咨询主讲老师五、注意事项1.重点了解NTFS分区的特性和分区的转换,及哪些可以转哪些不可以转。

2.只有在NTFS分区上才有“安全”标签,FAT分区上不支持本地安全操作;安全权限可以赋予任何文件、文件夹或磁盘驱动器,但是共享只可以赋予文件夹或磁盘驱动器。

3.默认的权限是继承根驱动器的,如果想打破继承,那么在打破继承时,有两个选项卡拷贝和删除,要记得一个保留当前继承的权限和一个是全部不保存当前的继承权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