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石柱土家族“耍锣鼓”现状调查与研究
石柱土家族悦崃镇断头锣鼓初探
石柱土家族悦崃镇断头锣鼓初探作者:刘涛来源:《音乐时空》2015年第22期摘要:断头锣鼓是重庆石柱县悦崃镇特有的一种耍锣鼓形式,目前已被列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文主要从断头锣鼓的历史渊源、基本内容、主要特征等方面进行初步探究。
关键词:断头锣鼓 ;历史渊源 ;基本内容 ;主要特征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重庆东部、长江南岸。
县境北部与万州区、南与彭水县、西与忠县、丰都县相邻,东与湖北省利川市毗邻,属重庆“一圈两翼”的结合部,土家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72%。
境内既有长江行船水运之便,又有自古以来通畅的川鄂(湘)古道(也称巴盐古道)可行,是多种文化相互交流融汇之区。
悦崃镇地处石柱县内中心腹地,距县城32公里。
历史上属蛮夷地区,因长江三峡崩石舟行不便,早在秦、汉时期穿境而过的川鄂(湘)古道上商贾行旅络绎不绝。
悦来是川鄂(湘)古道上的重要驿站,便取《论语》“近者悦、远者来”之意,冠乡名为悦来。
一、断头锣鼓历史渊源石柱民间锣鼓是在南宋时期沿川鄂古道从湖广传入我县来的,历经宋、元、明、清的发展,打锣鼓逐渐成为石柱土家人的一种自娱自乐的生活方式。
人们结婚时耍鸣锣开道,丧葬时玩龙灯打锣鼓,舞狮子时耍锣鼓助威,挖土除草时了要打锣鼓提神。
春节和农闲时节,村与村之间开展锣鼓比赛或交流活动,赛曲牌、抢彩礼,县内一些望族办丧礼,常请几十套,乃至上百套锣鼓同堂打奏,场面十分壮观。
清朝末年民国初年,悦来地区的锣鼓高手吸取川剧锣鼓的打法,不打千篇一律的头子和尾声,开槌直打曲牌部分,音调紧凑激烈,铿锵有力,取名“断头锣鼓”。
也有民间相传,是他们崇尚春秋战国时宁愿断头不愿割地的巴曼子将军的英雄气慨而得名。
文化大革命期间,受极左思想的影响,断头锣鼓活动被禁止,传承中断达十余年,期间很多艺人相继去世。
改革开放后,因山区的贫困状况,青壮年大多处出务工,又受文化多元化的影响,有兴趣学习者已寥寥无几。
二、断头锣鼓的基本内容石柱土家断头锣鼓为四人或五人演奏。
新常态下石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开发利用研究
新常态下石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开发利用研究作者:欧小蓉来源:《大东方》2016年第02期一、石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一)非遗项目保护名录目前,石柱县有国家级保护项目3项:“石柱土家啰儿调”、玩牛、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
市级保护项目14项:石柱土家啰儿调”、“土家斗锣”、“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打绕棺”、“石柱土戏”、“男女石柱神话”、“玩牛”、“石柱黄连传统生产技艺”、“石柱酒令”、“薅草仪式”、“石柱土家族倒流水豆腐干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石柱板凳龙”、“盐运民俗”、“石柱土家断头锣鼓”。
有“石柱耍锣鼓”、“民间吹打”、“玩灯”“摆手舞”“高桌狮舞”“倒流水豆腐干”等121项县级保护项目,已初步形成国家级、市级和县级保护名录。
(二)非遗项目传承人情况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永斌、黄代书2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刘永斌、黄代书、胡德先、李高德、帅时进、秦文洲、马兹文、刘远高、江再顺、刘成柏、刘成海、谭松方、王洪奇、彭家胜、郭华贵、余绍军、谭世银、申蓄权、马兹美19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刘长珍等195人。
该县已经建立了代表性传承人的基本信息资料,制定了传承人保护和扶助措施。
二、石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困境(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队伍传承后继乏人(1)青年文化人才外流及认识上有误区。
首先,青年人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漠视。
其二,文化娱乐方式增多,青年人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淡化。
(2)留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群体呈现出老龄化趋势。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集工作开展困难(1)方言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集带来限制。
部分作品如山歌等是用当地方言演唱的,平时主要靠口传心授方式延续,要真正不走味地记录下来,难度非常大,因为普通话里难以找到对应的字或词。
(2)交通的限制。
石柱县地处武陵山区,地域广,山高地偏,交通不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采集客观上有难度。
(3)财力方面的限制。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经济发展关系不大(1)不能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石柱土家族丧葬仪式中的“坐堂锣鼓”研究
石柱土家族丧葬仪式中的“坐堂锣鼓”研究石柱土家族是中国土家族的重要支系之一,其丧葬仪式中的“坐堂锣鼓”是一项具有独特文化特色的传统仪式。
本文将对石柱土家族丧葬仪式中的“坐堂锣鼓”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在土家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一、石柱土家族丧葬仪式概述石柱土家族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其丧葬仪式在土家族社会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土家族人民相信死后有来世转世的信念,因而对丧葬仪式非常重视。
丧葬仪式通常分为“送灵”、“入殓”、“奠灵”、“告别”、“出殡”和“安葬”六个环节,其中“告别”环节是整个丧葬仪式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在“告别”环节中,石柱土家族特有的“坐堂锣鼓”仪式便是其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仪式以其庄严、神秘和独特的舞蹈表演形式,为土家族丧葬仪式增添了独特的文化魅力。
二、石柱土家族“坐堂锣鼓”仪式的起源与发展石柱土家族“坐堂锣鼓”仪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土家族民间信仰和宗教文化。
土家族人民有着十分虔诚的宗教信仰,他们相信在丧葬仪式中表演“坐堂锣鼓”可以帮助亡灵顺利转生,获得来世安宁。
这种信仰和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并在文化传承中得到了发展与弘扬。
在石柱土家族社会中,“坐堂锣鼓”仪式最初是由专门的“锣鼓队”表演,其队员均为村落中的年轻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仪式逐渐演化成为了一种富有文化内涵的表演形式,成为土家族丧葬仪式中的一大看点。
“坐堂锣鼓”仪式的舞蹈动作以模拟人们挽歌的方式为主,表达出对逝者的思念和祭奠。
锣鼓声和舞蹈动作通过特定的编排和配合,给人以美感和震撼力,极大地丰富了土家族丧葬仪式的文化内涵。
石柱土家族“坐堂锣鼓”仪式在土家族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丧葬仪式中的一种表演形式,更是土家族文化传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凝聚了土家族人民对祖先的尊敬和对逝者的哀思,是土家族文化的活态表现。
“坐堂锣鼓”仪式可以增进族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在仪式表演中,村民们以锣鼓为伴以及歌舞的形式来追思逝者,共同挽歌,祭奠先人,从而增强了村庄的凝聚力和族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关于石柱县土家民族文化保护的调研报告
关于石柱县土家民族文化保护的调查报告院系:工程管理学院班级:园林A1202班姓名:X X X指导教师:X X X2013年1月25日石柱县土家民族文化保护的调查报告内容摘要:本文对土家族聚居区域的渝东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民族文化进行了调查,近几年来本县在对土家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中作了不少工作,也出了一批成果。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本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出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保护的建设性措施。
关键词:土家族民族文化保护一、县情简介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重庆市东部,长江南岸,武陵山区西北部,东临湖北省利川市,西与市内的丰都、忠县相接,北抵万州,南达彭水,是渝鄂山地和三峡库区的结合部,也是历史上长江文明和巴楚文化的交融地带。
石柱古属巴国地,土著巴人在此生息繁衍,自唐代至今约有1400年的建县历史,县名因古代石柱宣抚司辖境有“石潼关,砫蒲关”而得名,明代土司使秦良玉建寨御敌的万寿寨上有酷似人体的“男石柱、女石柱”更是今天石柱的象征。
目前全县国土面积3012.5平方公里,辖32个乡镇,县人民政府驻南宾镇,全县人口54万,其中72﹪为土家族,自然环境以山地为主,为“两山一原夹两槽”的地貌,沟壑纵横,交通不便,全县自然资源丰富,绿色生态良好,有绵绵方斗山、巍巍七曜山,涛涛龙河、官渡河和注入乌江的汹涌毛滩河、马武河等自然地理实体,坦荡的黄水—白羊塘山原是八百里清江巴人河的源头。
在石柱这片丰腴翠绿的热土上积淀了悠久的历史文明和灿烂的民族文化,它们交相辉映,互补衬托,映衬了古朴清秀的新石柱。
这里遗承的巴人岩棺群、土司良玉踪、文化名镇西沱、酣畅民歌谣、浓烈土家风让人迷醉。
这里有市级山水园林城市南宾之美,有中国南方最美千野草场之秀,有国家级森林公园黄水景区之幽,有新批准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的民俗吊脚楼。
石柱土家历史积淀形成了今日石柱独特的民风民俗,以《太阳出来喜洋洋》为代表的“啰儿调”唱出了土家人的情怀,摆手舞和灯舞跳出了石柱土家人的质朴,土戏和打绕棺演义了土家人的悲喜,土家“西兰卡普”织出了土家人的丰收和喜悦。
石柱土家族悦崃镇断头锣鼓初探
、
断 头 锣 鼓 历 史 渊 源
石 柱 民 间锣 鼓 是在 南 宋 时 期 沿 川
鄂 古道 从 湖 广传 人 我 县来 的 , 历经宋、 元、 明、 清 的发展 , 打 锣 鼓 逐 渐 成 为 石 柱 音刁 目 乐论 I 匕 坛 工
一
石柱 土家族悦崃镇 断头锣鼓初探
■刘 涛 西 南大 学音乐 学 院
摘要 : 断头锣鼓是重庆石柱县悦 崃镇特 有的一种耍锣鼓形 式, 目前 已被列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 产。本文主要从 断头锣 鼓的历史渊源 、 基本 内容、 主要特征等方面进行初 步探究。
又 有 欢 快 激 昂 之 乐 , 既 有 四 人 班 或 五 人 班 同 堂 打 奏 ,从 而 形 成 了 有 别 于 耍 锣鼓 的艺术 性特 征。 ( 四 ) 石 柱 土 家 断 头 锣 鼓 的 曲 牌
交流活动 , 赛 曲牌 、 抢 彩 礼 县 内 一 些
望 族办 丧 礼 , 常请 几 十 套 , 乃至 上 百 套
一
上的重要驿站 , 便取《 论 语》 “ 近者悦 、
远 者来 ” 之意 , 冠 乡名为悦 来 。
一
对鼓 槌 放 在鼓 面 上 ,左 手 鼓 槌往 前
走、 右 手 鼓 槌 往 后拖 , 即为 “ 扯 转子” , 过 渡音 节 为 “ ; } 土丑 当 丑 弄 丑 ; } 士弄 ” ( 锣
锣 鼓 同堂打 奏 , 场 面十 分" I t观 。
距 县城 3 2公 里 历 史 上 属 蛮 夷 地 区 , 因长 江三 峡崩 石舟 行 不便 , 早在秦、 汉
是短 小 的 “ 过桥 ” 加 曲牌 , 也 就 是 民 间
石柱土家族啰儿调与竹枝词
石柱土家族方言啰儿调调查报告三千多平方公里的石柱土家山寨,是一块民族文化艺术璀璨的沃土。
地处武陵山脉与长江三峡库区交汇地带,是古代巴国腹心,也是长江上游惟一的土家族自治县。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以土家族为主体的50多万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创造了自己的历史和自己的文化。
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土家啰儿调、戏耍川锣鼓、摆手欢歌、杂耍土戏……艺术之花五彩斑斓,有不少已成为中华民族文艺百花园里的绚丽奇葩。
在这里孕育、传唱和发展的石柱土家“啰儿调”民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太阳出来喜洋洋》就是啰儿调的佼佼者,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的一分子。
石柱土家族人民秉承巴族祖先遗传的土风音魂,承袭发展了巴人悠久的音乐天赋,民间音乐主流,像汨汨细流浸润在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土壤里。
民间音乐种类繁多、博大精深;吹拉弹唱世代传承、遍布城乡,无不表现出艺术感染力的生动形象,无不表现出生活情趣的多姿多彩。
啰儿调民歌,独具地方特色简洁明快,悠扬舒展,魅力神奇,《太阳出来喜洋洋》就是其代表作。
据说,石柱土家“啰儿调”民歌与“竹枝词”有渊源关系。
唐宋时期,竹枝词的主要流行地区以巴渝为中心、下及两湖,黄庭坚说:“竹枝歌本出三巴,其流在湖湘耳”。
“竹枝歌”的得名,源自歌词的衬托。
在每句歌词的半逗句和韵尾出现“竹枝”、“女儿”,配以和声。
和声分两种,既有他人之和声,又有自己停顿之和声。
《辞海》记载:“竹枝词。
①乐府《近代曲》名。
本巴渝(今重庆一带)民歌。
唐诗人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根据民歌改作新词,歌咏三峡风光和男女恋情,但也曲折地流露出他遭受贬谪后心情,盛行于世。
……形式都是七言绝句。
语言通俗,音调轻快。
②词牌名。
单调28字,分平韵、仄韵两体。
《花间集》所收孙光宪词,每句均叠用“竹枝”、“女儿”作为和声。
”刘禹锡在夔州时,依调填词,写了十来篇,但《竹枝词二首(其一)》:“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石柱县土家民族文化保护的调查报告--土家族文化网--传播土家族文化传承土家族文明传递土...
石柱县土家民族文化保护的调查报告--土家族文化网--传播土家族文化传承土家族文明传递土...(一)土家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之花中的翘楚。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生养在特殊的地理隔离下,其地域性,神秘性,和继承性,极好的保留了远古先民的生活情状、文化心理。
对自然力的敬畏,深刻的祖先崇拜,以及人类在自我实现中逐渐形成的自信抗争,使一个民族在这样矛盾的心态下,无休止地发生着微妙变迁。
守护与讨杀,两种焦灼的神情遥望着,一支优秀文明,在优胜劣汰的准则下,静水深流生生不息。
土家族文化,流传至今,更是我华夏民族史上难得的稀世珍宝。
人与文化不可不说是彼此成就,互相成全。
民风一词,将一族生魂的古今生活画卷一言以蔽之;民俗,片语已把祖辈可抑或不足为外人道的旧事遗痕显露于人前。
干戈杀伐的焦土或是温润如玉的山岳,民风民俗在人的行止之间,渐成一脉。
“杏依偎着桃,篱牵挂着藤/天底下,到处都是相爱的人”(《摆手:春天》),“脸贴乌江,泪洒武陵”(《鼓舞:依恋》),“巴人踏歌伐鼓祭祀”。
那么多美丽的诗话,浸染着自然的原始包容和人的睿智执著,将劳动与闲暇,日出与日落酿成一股精神力量,给人归宿,让人心安。
对于一个民族,文化传承过往照亮前途,葆育生机。
同样,对于一族文化的流传,更得益于族人的“保守”与认同。
怀着对土家民族文化的认识和欣赏,对石柱地区土家族汉化的忧戚,今年暑假,我们三下乡小分队来到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组织了,关于土家人对本民族的文化心态,的实践调查。
(二)关于民族认同感调查提问:你对自己土家族人身份所抱的态度是什么?答案统计中,“强烈的优越感”,“由衷的自豪感”两项之和达81.3%,“无所谓没有特殊感觉”仅占18.7%,而选项“漠视不屑”的百分比则为0。
由此可以看出,当地土家族人对本民族天生认得同感是热诚率真的。
但是,问及,是否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家族服饰时,只有34,7%的问卷肯定回答。
关于土家民俗的认识问卷调查中,民族“白虎崇拜”认知率仅32.4%。
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及保护对策
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及保护对策作者:黄柏权信息来源:土家族研究土家族自古就生活在中国的腹心地带,位于中国东、西、南、北的交汇点上。
历史上就是入川和进入大西南的通道,今天是东中部发达地区与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结合部和西部大开发的最前沿。
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显要的地理位置,这里历来是各种文化的汇聚地,至今仍被学者们称为“文化沉积带”、“历史文化冰箱”和“文化聚宝盆”,文化积淀非常丰厚,保留了许多文化的原生态形式。
如茅古斯、傩文化、撒尔嗬、摆手舞都是土家先民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对我们认识早期人类的生活和社会面貌具有活化石般的价值。
但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无声无息中消失,其形势极为严峻。
土家族非物质文化的现状通过田野调查和对民间艺人的访谈,我们发现建国后土家族民族民间文化遗产遭受到三次大的冲击:第一次是上个世纪50年代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对传统文化的否定;第二次是1966—1976年的文革“破四旧”对传统文化的大批、大破坏;第三次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的现代化冲击。
前两次都是政治运动使然,遭受的破坏是突如其来的,破坏性很大,而多是地面上的有形文化遗产,当运动一过,人们又本能地恢复了传统的生活和民俗。
而一直延续至今的变革,是在全球化、现代化的背景下发生的,是广大农村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条件下对文化选择的结果,是民众的主动选择和适应。
因此,第三次冲击波对传统文化的消解是最彻底、最全面的,以致使我们引起警觉的时候,民族民间文化已处于式微的状态。
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目前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分为消失、濒危、变异、衰退等几种情况。
消失是指一种技艺的完全失传或一种文化现象(物件)已不复存在。
消失的技艺往往是民间工艺中工艺水平极高,按习惯又不外传的绝技、绝活,例如:在湖北咸丰过去有一种桃核雕刻工艺就已经失传了;再如土家族传统服饰的制作工艺、银饰制作工艺、纺织工艺、印染工艺、木雕工艺等都基本失传。
石柱土家族丧葬仪式中的“坐堂锣鼓”研究
石柱土家族丧葬仪式中的“坐堂锣鼓”研究石柱土家族是中国土家族人口最多、分布最广、历史最悠久、文化最独特的一个支系。
土家族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习俗,土家族的丧葬仪式更是具有浓厚的民间文化特色。
在石柱土家族的丧葬仪式中,“坐堂锣鼓”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通过对“坐堂锣鼓”进行研究,探究其中的文化含义。
一、“坐堂锣鼓”概述“坐堂锣鼓”是石柱土家族丧葬仪式中的一种表演形式,一般由两个以上的锣手、两个以上的鼓手、一个主持人组成。
表演过程中,在场众人围坐成一个圈,锣鼓呈“品”字形排列,主持人一边唱调子,一边敲锣打鼓,锣鼓声和音乐声合为一体,非常动听。
据悉,“坐堂锣鼓”在石柱土家族的丧葬仪式中出现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二、文化含义分析1. 传承与凝聚族群文化石柱土家族的丧葬仪式中,除了口头祭奠外,还有许多传统的文化习俗,例如“撞钟”、“磨脸”、“绑头巾”等等。
而“坐堂锣鼓”作为石柱土家族丧葬仪式中的重要表演形式之一,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更是一种族群文化的传承和凝聚。
在表演过程中,锣鼓声和音乐声合为一体,将族群文化通过音乐的传递和演绎,传承到后人。
同时,在丧葬仪式中,坐堂锣鼓也可以凝聚族群文化,让在场的人们有一种共同的感受和情感归属,从而增强族群凝聚力。
2. 辟邪驱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锣鼓一般被用作驱赶邪恶之物的工具,因为人们相信,以震动和响声来惊吓恶灵,就可使其逃离。
而在石柱土家族的丧葬仪式中,“坐堂锣鼓”也起到了辟邪、驱鬼的作用,通过锣鼓声和音乐声的共鸣,将恶灵驱离,为亡者超度。
3. 祭祀先祖石柱土家族崇拜祖宗,认为祖先灵魂的降临能为后人带来吉祥和祈福。
在石柱土家族的丧葬仪式中,“坐堂锣鼓”同样是向祖先进行祭祀的一种方式。
在表演过程中,主持人会吟唱祭文,祈求亡者的祖先保佑。
而锣鼓声和音乐则是向祖先送上祷告和敬意的一种方式。
4. 神秘莫测的信仰与情感表达在石柱土家族的丧葬仪式中,“坐堂锣鼓”是一种神秘莫测的表演形式。
石柱土家族丧葬仪式中的“坐堂锣鼓”研究
石柱土家族丧葬仪式中的“坐堂锣鼓”研究石柱土家族是中国土家族的一个分支,主要分布在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石柱土家族丧葬仪式是土家族的重要传统活动之一,对于土家族人民来说具有极其特殊的意义和纪念价值。
丧葬仪式中的“坐堂锣鼓”即为一种传统的音乐表演形式,是土家族人民在送葬过程中用来引领灵魂离去的一种寄托。
石柱土家族丧葬仪式中的“坐堂锣鼓”包括两个部分,即“坐堂”和“锣鼓”。
“坐堂”是指土家族人民在丧葬仪式上席地而坐,围绕着灵柩,在哀乐声中以特殊的手势、动作来表达对亡灵的怀念和哀思。
“坐堂”部分由主持仪式的长者带领,其他族人则跟随主持者的节奏,一起表演特定的仪式动作。
“锣鼓”是丧葬仪式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一组特定的乐器构成。
这些乐器包括锣、鼓、大鼓等,每一种乐器都有特定的演奏方式和乐曲。
在丧葬仪式上,“锣鼓”起到了引领灵魂的作用,其节奏和音乐旋律既庄重又悲凉,给予人们心灵的震撼。
石柱土家族丧葬仪式中的“坐堂锣鼓”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表演方式,代代相传至今。
它不仅是土家族人民祭奠亲人的一种方式,更是他们对祖先的敬仰和自身文化传承的体现。
在丧葬仪式上,“坐堂锣鼓”不仅能够表达人们对逝者的哀思之情,还能够让亲友们通过音乐的力量互相慰藉和宽慰。
随着社会进步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石柱土家族丧葬仪式中的“坐堂锣鼓”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现代人们对丧葬仪式的理解和态度发生了变化,很多土家族人民选择了现代化的方式来进行丧葬,对于“坐堂锣鼓”的需求减少。
传统文化的推崇程度下降,很多年轻人对于“坐堂锣鼓”的了解减少,导致其传承面临困难。
为了使石柱土家族丧葬仪式中的“坐堂锣鼓”能够得到有效的传承和保护,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
应加强对土家族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普及,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认识“坐堂锣鼓”的独特魅力。
需要重视对传承人员的培训和引导,培养更多具有传统文化意识和演奏技巧的人才。
还可以通过举办讲座、表演等形式的活动,增加人们对“坐堂锣鼓”的兴趣,从而推动其传承和发展。
石柱土家族丧葬仪式中的“坐堂锣鼓”研究
石柱土家族丧葬仪式中的“坐堂锣鼓”研究【摘要】石柱土家族丧葬仪式中的“坐堂锣鼓”是一项重要的仪式活动,扮演着连接生者和逝者之间的桥梁。
本文从丧葬仪式的概述入手,介绍了坐堂锣鼓的起源和扮演者。
随后详细探讨了坐堂锣鼓的演奏形式和意义,揭示了其在仪式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坐堂锣鼓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表演,更是一种灵魂的寄托和传承。
本文强调了坐堂锣鼓在石柱土家族丧葬仪式中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对于这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通过对坐堂锣鼓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土家族的丧葬习俗,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
【关键词】石柱土家族,丧葬仪式,坐堂锣鼓,起源,扮演者,演奏形式,意义,重要性,研究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石柱土家族丧葬仪式中的“坐堂锣鼓”是一种具有独特文化特色的表演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意义和历史传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这一传统习俗正面临着逐渐消失的危机。
有必要对石柱土家族丧葬仪式中的“坐堂锣鼓”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本研究将从各个方面对“坐堂锣鼓”的起源、扮演者、演奏形式和意义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揭示其在石柱土家族丧葬仪式中的重要性,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通过对“坐堂锣鼓”进行系统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石柱土家族的文化内涵,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也能够为相关的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意义石柱土家族丧葬仪式中的“坐堂锣鼓”是一项重要的文化遗产,对于了解土家族的传统习俗和宗族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坐堂锣鼓”的起源、扮演者、演奏形式和意义,可以深入探讨土家族文化的特点和历史渊源,揭示土家族丧葬仪式背后的宗族情感和社会意义。
对于推动土家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对“坐堂锣鼓”进行研究,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传统文化的保护,增进人们对土家族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石柱土家族丧葬仪式中的“坐堂锣鼓”研究
石柱土家族丧葬仪式中的“坐堂锣鼓”研究石柱土家族是中国土家族的一个重要支系,分布在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土家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民族,其丧葬仪式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土家族的丧葬仪式中,有一种被称为“坐堂锣鼓”的表演形式,它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石柱土家族丧葬仪式中的“坐堂锣鼓”入手,探索其在土家族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土家族丧葬仪式概述土家族是一个重视宗族和家族的大家庭型社会,丧葬仪式在土家族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
土家族的丧葬仪式通常由家族长辈负责组织,参与者包括亲朋好友和村里的村民。
丧葬仪式按照土家族的传统习俗进行,包括出殡、守灵、下葬等环节,其中很多环节都伴随着特定的音乐、舞蹈和表演。
在土家族的丧葬仪式中,有一种被称为“坐堂锣鼓”的表演形式,是丧葬仪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坐堂锣鼓的表演形式“坐堂锣鼓”表演是土家族丧葬仪式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它通常在守灵和送葬的过程中进行。
表演者穿着传统的土家族服饰,手持锣鼓,在守灵室或者灵堂内摆设的一张特制的长桌上进行表演。
表演者通过击打锣鼓、舞动身体,配合特定的音乐和歌曲,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悼念。
坐堂锣鼓的表演形式具有一定的规则和程序。
表演者通常由家族中的青年男女担任,他们需要在掌握一定的表演技巧和节奏感的基础上,通过长时间的排练和学习,才能够胜任这一重要的任务。
在表演过程中,表演者要根据具体的情境和逝者的身份地位进行不同内容和形式的表演,以表达家族对逝者的尊敬和哀思。
三、坐堂锣鼓在土家族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坐堂锣鼓作为土家族丧葬仪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坐堂锣鼓表演是土家族丧葬仪式中的一项重要传统,它承载着土家族对逝者的哀思和悼念之情,是家族亲朋好友们表达哀思的一种方式。
在土家族的传统观念中,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悼念,可以为逝者超度亡灵、安抚家族情感、化悲为乐。
坐堂锣鼓表演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了土家族丧葬仪式的独特魅力,而且承载着土家族文化的丰富内涵。
石柱土家族丧葬仪式中的“坐堂锣鼓”研究
石柱土家族丧葬仪式中的“坐堂锣鼓”研究石柱土家族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民族,其特有的民俗文化一直以来引人瞩目。
其中,丧葬仪式被视为土家族最为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中“坐堂锣鼓”乐舞是丧葬仪式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本文将对其进行研究。
一、坐堂锣鼓舞的起源及演变“坐堂锣鼓”音译自土家语“颠坐咚糸”,是指在土家族丧葬仪式中的一种仪式性乐舞。
相传坐堂锣鼓源于唐代,当时的土家族在进行丧葬仪式时,会使用锣鼓点唱,将死者的生平事迹、功绩等进行慰藉和缅怀,彰显丧葬仪式的庄严和热烈氛围。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融合,坐堂锣鼓不仅保留了唐代的点唱传统,而且在音乐表演上融合了其他民族的音乐元素,演变为一种具有独特情感表达的乐舞形式。
坐堂锣鼓的表演形式十分多样,常见的包括:(1)鼓点唱:由一名歌手主持,其他人配合击打锣鼓,表现出柔和的、悠扬的、缅怀生者的音乐氛围。
(2)旋转舞:舞者分为男女两行对立,随着音乐的节奏旋转,展现出独特的舞蹈魅力。
(3)舞狮:表演者身着狮子服装,在锣鼓的伴奏下进行模仿性表演,狮子舞的形象栩栩如生,气氛热烈。
(4)双方交锋:舞者两行钟爱互动,在锣鼓的伴奏下进行动作紧密、扣人心弦的舞蹈对战。
三、坐堂锣鼓舞的文化内涵坐堂锣鼓作为石柱土家族丧葬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首先,它传承和发扬了土家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表现形式,展现了土家族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其次,坐堂锣鼓通过音乐和舞蹈的表现形式,表达了人们对逝者的的缅怀、哀思和祈福,同时也彰显了人类对生命和生命价值的崇尚和尊重。
四、坐堂锣鼓舞的现状与未来近年来,随着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和交流的加深,坐堂锣鼓逐渐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和侵蚀,其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形式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双重性和分化趋势。
因此,对于保护和弘扬土家族坐堂锣鼓的文化传统至关重要。
未来,应该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其他文化的养分,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在增强艺术性的同时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坐堂锣鼓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石柱“啰儿调的现状价值及保护措施_土家族
石柱“啰儿调的现状价值及保护措施_土家族太阳出来啰儿,喜洋洋啰儿啷啰,挑起扁担啷啷扯,哐扯,上山岗啰儿,这首山歌是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枫木乡63岁的刘永斌老人唱的《太阳出来喜洋洋》,这是啰儿调中的代表作,也是一首传遍全中国的民歌。
石柱地处武陵山脉与长江三峡库区交汇地带,是古代巴国腹心地带,是中国长江干流上唯一的土家族自治县。
在这里孕育、传唱和发展的石柱啰儿调民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石柱啰儿调民歌与竹枝词有渊源关系。
唐宋时期,竹枝词的主要流行地区以巴渝为中心,下及两湖,黄庭坚说,竹枝歌本出三巴,其流在湖湘耳[1]。
从地域上看,竹枝词在三巴[2]和湖湘一带流行,石柱县正好处于其中间地带[3]。
从句式结构看,竹枝词为整齐的七言四句体,而土家民歌中的七言四句式占有重要的地位[4]。
石柱啰儿调的词一般都是七字句,它们表达的内容都比较粗俗、直白、乡土化,甚至有些放荡不羁[5]。
从语言语音上分析,竹枝词的女儿、竹枝和啰儿调中的儿化音,以及当地土家方言习惯,有着惊人的相似。
再则,竹枝词调同词不同的特点最为明显[6]。
而石柱啰儿调中的《岩上砍柴岩脚梭》、《四句歌》等与此有同工之妙。
民国以及建国初期是石柱啰儿调民歌的成熟鼎盛期,风靡石柱城乡,广为传唱。
20世纪50年代后期,特别是文革时期,它受到政治运动的大环境影响,从此迅速衰败。
至今,石柱啰儿调原生态民歌既在乡间传承,又处于难以为继的濒危状态中。
本文就石柱啰儿调的实际,提出一些保护的建议。
一、濒危状况石柱啰儿调虽然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做了一些抢救、保护工作(如上世纪80年代中期,《石柱县民歌集成》中搜集到啰儿调曲目有10多首,占集成曲目的10%左右),但目前仍有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1.由于政治、经济等原因,20世纪50、60年代能唱啰儿调的艺人还有300多人,而且分布较广。
现在能唱啰儿调的艺人,初步调查只有70人左右,占全县总人口的万分之一左右,且大多生活在县境东北山区、西北丘陵、中部河谷及南部等偏远山区。
石柱县发展民俗风情旅游的几点思考
石柱县发展民俗风情旅游的几点思考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幅员面积3012平方公里,辖32个乡镇,总人口54万人。
石柱历史悠久,古属九州之一的梁州,为巴国腹地。
从唐武德二年(619年)置南宾县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发展历程。
上溯到战国时期巴盐销楚至今,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独具石柱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和土家民族文化。
这里有著名的巾帼英雄秦良玉、经典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这里还有独具特色的土家吊脚楼、迎宾咂酒、土家情歌对唱、摆手舞等民俗风情表演。
为此,深入挖掘石柱民俗文化资源,把全县文化与旅游资源有机整合利用,发展具有土家民族文化特色的民俗风情旅游,意义重大。
一、石柱民俗文化旅游的资源利用现状近年来,石柱在发展旅游业中已注重巧打“文化牌”,从建设黄水土家民族风情小镇,修缮西沱古镇,打造悦崃枫香坪民俗风情园,到举办土家民俗文化旅游节等大型文化旅游节,“节中套节”地举办啰儿调歌王赛、土家摆手舞大赛、土家美食节等,充分展示了石柱特色文化,展现出了土家民族文化鲜明的传承性和独特性、广泛的群众性和娱乐性、纯美的自然性的生态化。
这些为石柱旅游业注入了文化内涵,也带动了石柱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
但仍存在如下一些问题:一是缺乏全面性。
现有的文化旅游场所既不全面、又比较分散,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根本无法整体、全面、系统地了解石柱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是缺乏互动性。
石柱现有的文化旅游景点大都还停留在静止的景观展示方面,与游客互动的参与性节目几乎没有,现有的文化旅游只能向游客作静态展示的弱势,难以满足现代游客体验式、互动式的旅游方式。
三是缺乏可持续性。
现有文化旅游产品的外延和服务部分没有很好地对接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配套设施,旅游纪念品、娱乐项目开发滞后,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
二、石柱发展民俗风情旅游的建议(一)打造石柱土家民俗风情街石柱土家民俗风情街可设计成六大特色文化主题景区:1.土家吊脚楼文化主题景区。
向游客展示石柱土家吊脚楼营造技艺。
石柱土家族民俗文化调查报告
石柱土家族民俗文化调查报告在我国湘西、鄂西一带富饶美丽的土地上,自古以来居住着一个勤劳勇敢的兄弟民族,这就是土家族。
土家族有着悠久的文化风俗和历史底蕴。
希望大家多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了解土家族悠远民俗文化。
为了解大家对这些民俗的了解情况,我们做了调查:家乡人对土家族民俗文化的了解情况如下:从这张表可以看出土家人对土家民俗所知甚少,大多土家人近乎汉化,土家族的民俗了解程度在下降。
人们的民俗常识在下降,文化知识还远不够。
对此,我们对人们对土家民俗持有的态度进行调查整理:家乡人对土家民俗的态度从表中可以看出人们虽然对民俗的了解甚少,但是对民俗文化态度还是可观的,作为土家族人,还是希望土家族文化发扬传承!社会实践调查研究促进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作为土家族人和中华民族大家族的一员:我们学生学习土家族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责任心.自豪感.我们搜集课外阅读资料,培养学生民族涵咏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使土家文化与中学生语文教育接轨,作为学生的课文课程的必要补充,传承并弘扬我土家灿烂的民族文化,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责任心.自豪心.土家族文化(2)添加时间:2010-4-7 15:30:32 阅读:2058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中小]1.白虎崇拜白虎在土家人的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土家族自称是“白虎之后”。
相传,远古的时候,土家族的祖先巴务相被推为五姓部落的酋领,称为“廪君”。
廪君率领部落成员乘土船沿河而行,行至盐阳,杀死凶残的盐水神女,定居下来。
人民安居乐业,自然廪君也深受人们的爱戴。
后来廪君逝世,他的灵魂化为白虎升天。
从此土家族便以白虎为祖神,时时处处不忘敬奉。
每家的神龛上常年供奉一只木雕的白虎。
结婚时,男方正堂大方桌上要铺虎毯,象征祭祀虎祖。
除了进行宗教式的虔诚敬祭,土家人的生活中也随处可见白虎的影子。
古代土家族先民作战时所持的(钅享)钎、戈、剑上面,都铸镂有虎头形或镂刻有虎形花纹。
石柱土家族结婚仪式中座堂锣鼓田的野调查报告
石柱土家族结婚仪式中座堂锣鼓田的野调查报告石柱土家族是土家族的一个支系,在中国重庆市石柱县繁华的土家族村庄中,有着独特而古老的结婚仪式传统。
其中,座堂锣鼓田是结婚仪式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为了深入了解座堂锣鼓田的相关情况,我进行了一次实地采访调查。
在采访中,我发现座堂锣鼓田一般在石柱土家族的传统村寨中的广场上进行。
广场会被特意修整得平整而宽敞,以便容纳多人同时进行各种庆典活动。
采访中,一位村民告诉我:“座堂锣鼓田是我们土家族结婚仪式中最热闹、最喜庆的环节之一,每次村里有结婚,几乎所有的村民都会来广场上观看、参与。
”座堂锣鼓田是由村民共同组成的锣鼓队进行伴奏。
锣鼓队通常由五到六位男性组成,他们身着传统的土家族服饰,手持锣鼓以及其他打击乐器。
在采访中,我采访到了一位锣鼓队队员。
他告诉我:“在座堂锣鼓田中,我们要根据有关的音乐节拍和编排完成一系列的锣鼓表演。
我们会根据仪式的不同环节,选择相应的锣鼓击打方式和节奏,并根据现场的气氛尽量调整和丰富锣鼓演奏的内容。
”在实地观察时,我发现座堂锣鼓田活动开始前,村民们会聚集在广场上,一边吃着传统的土家族美食,一边欣赏着锣鼓队的表演。
整个村寨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座堂锣鼓田一开始,新郎和新娘会手拉着手,跳上锣鼓田的舞台,然后锣鼓队员们开始扣响锣鼓,同时新郎新娘会随着锣鼓的节奏跳起了土家族的传统舞蹈。
在采访中,一位年长的村民告诉我:“座堂锣鼓田是土家族人民对新郎新娘祝福的表达,我们相信这样热烈喜庆的环节会给他们带来好运和幸福。
”座堂锣鼓田一般持续时间较长,持续时间会根据不同的村寨和家庭而有所不同。
在一些村寨中,座堂锣鼓田可能会持续一整天,而在一些家庭中,可能只会持续几个小时。
无论持续时间长短,座堂锣鼓田一直伴随着欢快、祥和的音乐和舞蹈,为整个结婚仪式增添了热闹和喜庆的氛围。
在采访结束后,我对石柱土家族座堂锣鼓田的调查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座堂锣鼓田是土家族结婚仪式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不仅让新婚夫妇感受到村民的祝福和喜庆,也凝聚了整个村寨的团结和和谐。
石柱土家族丧葬仪式中的“坐堂锣鼓”研究
石柱土家族丧葬仪式中的“坐堂锣鼓”研究石柱土家族是中国土家族的一个分支,分布在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及其周边地区。
石柱土家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其中丧葬仪式被认为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土家族的丧葬仪式中,坐堂锣鼓是一种特殊的音乐表演形式,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音乐、宗教和社会角度对石柱土家族丧葬仪式中的“坐堂锣鼓”进行研究。
一、坐堂锣鼓的起源与演奏形式坐堂锣鼓起源于土家族的传统音乐,是在丧葬仪式中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对祖先的尊崇的一种形式。
坐堂锣鼓演奏通常由一组锣鼓手和一组笛子手组成,他们穿着传统的土家族服饰,通过击打锣鼓和吹奏笛子来演奏出悲伤而又庄严的音乐。
这种音乐一般在逝者灵堂上演奏,所以称之为“坐堂锣鼓”。
在演奏形式上,坐堂锣鼓通常分为两种不同的风格。
一种是悲戚般的“鼓噪”式演奏,代表着哀思与悲痛;另一种是振奋激越的“锣打”式演奏,代表着对逝者的祝愿与追思。
这两种不同的演奏形式交替出现,既表达了对逝者的思念之情,也寄托了对生者的期望与祝福。
二、坐堂锣鼓的宗教意义土家族是一个信奉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的民族,他们认为祖先是对家族及后代的保佑与庇护者。
在土家族的丧葬仪式中,坐堂锣鼓被视为一种祭祀形式,通过音乐的表达来传达人们对逝者和祖先的敬仰和追思。
在土家族的宗教观念中,音乐被认为是一种与神灵沟通的重要方式,而坐堂锣鼓则是丧葬仪式中最为重要的音乐表演形式之一。
坐堂锣鼓的悲壮音乐不仅能够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悲伤情绪,更能够向祖先传达逝者一生的奉献和忠诚,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希望与期许。
坐堂锣鼓在土家族丧葬仪式中扮演着连接生者与逝者、联系人与神灵之间情感交流的重要角色。
三、坐堂锣鼓的社会意义除了在宗教仪式中的意义外,坐堂锣鼓还承载着土家族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的责任。
作为土家族传统音乐的一种,坐堂锣鼓通过丧葬仪式的传播得到了广泛的弘扬与传承。
坐堂锣鼓的演奏者都是经过专门训练的艺人,他们不仅在音乐技艺上独具特色,更深谙土家族的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念。
石柱土家族丧葬仪式中的“坐堂锣鼓”研究
石柱土家族丧葬仪式中的“坐堂锣鼓”研究石柱土家族是中国土家族群中的一个重要支系,其丧葬仪式在民俗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而在石柱土家族的丧葬仪式中,“坐堂锣鼓”更是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本文将对石柱土家族丧葬仪式中的“坐堂锣鼓”进行研究,探讨其在丧葬仪式中的作用以及对土家族文化的影响。
一、“坐堂锣鼓”的概念石柱土家族丧葬仪式中的“坐堂锣鼓”是指在丧葬仪式中随同灵柩或灵牌走动的一种锣鼓乐队。
在土家族传统观念中,认为“坐堂锣鼓”能够宣扬福祸、传颂人生、解决丧葬过程中的麻烦事,具有祈福、送葬、辟邪的作用。
“坐堂锣鼓”在土家族丧葬仪式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二、“坐堂锣鼓”的乐器与表演形式“坐堂锣鼓”主要由锣、鼓、小号等乐器组成,表演形式多样,有独奏、合奏、打击等形式,旋律动感明快,富有节奏感和民族特色。
在丧葬仪式上,“坐堂锣鼓”更是要在亲友团的随从中奏响,乐声扬扬,和着振聋发聩的锣鼓声、富有张力的音节隆鼓声、婉转悠扬的号子声,引领着人们向着谒祭的方向行进。
这种形式的表演不仅能够激发亲友们的情感,也能够向神灵呈现土家族特有的丧葬文化。
三、“坐堂锣鼓”与土家族丧葬文化作为土家族丧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坐堂锣鼓”源自于土家族的丧葬仪式,承载着历史、宗教、道德、艺术和生活方式等多种要素。
在土家族的传统信仰中,认为“坐堂锣鼓”能够消除坟堂地煞等邪气,从而为逝者送行、祈福。
“坐堂锣鼓”也是土家族文化的载体之一,能够传承和弘扬土家族的丧葬文化。
通过“坐堂锣鼓”这一形式的表演,代代相传,使土家族的丧葬文化得以保留和传承。
四、“坐堂锣鼓”的当代价值在当代社会,“坐堂锣鼓”不仅是土家族丧葬仪式中的一种表演形式,更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独特的音乐表演形式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成为土家族地区文化旅游的一大特色。
“坐堂锣鼓”也在传承和弘扬土家族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维护土家族的文化传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坐堂锣鼓”作为石柱土家族丧葬仪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家族的丧葬文化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石柱土家族“耍锣鼓”现状调查与研究摘要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受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影响,形成了形态鲜明、风格独特的“耍锣鼓”。
从音乐形态上与土家族传统器乐合奏“打溜子”既有相同之处,又有独特之处。
针对其濒危现状,本文提出与当地高校科研队伍相结合,从静态与动态两方面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
关键词:耍锣鼓音乐形态现状调查保护措施中图分类号:j648.5文献标识码:a土家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湘鄂渝黔毗连的武陵山地区,即湖南省西部的永顺、龙山、保靖、桑植、古丈等县;湖北省西部的来凤、鹤峰、咸丰、宣恩、利川、恩施、巴东、建始、五峰、长阳等市县;贵州东北部的铜仁、思南和江口三县及重庆市的酉阳、秀山、黔江、石柱、彭水等县。
土家族居湘、鄂、渝、黔等省交界的崇山峻岭之间,境内山大谷深、林多草密、土地贫瘠,地形奇异复杂,地貌千姿百态,属于比较标准的山地文化地理环境。
土家族受地理环境的限制,在很长一段时期属于刀耕火种、火种水薅的粗放型山地农业经济,一直到明清土司制度时,仍然“喜渔猎,不事商贾”。
莽莽群山使土家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个封闭、落后、原始的生存环境中,虽然早已进入封建经济时期,但由于生产工具技术落后,地理环境险恶、封闭,这种差异使土家族地域的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同时代的其他地域。
史料显示,直到清初,一些土家族地区仍以采集渔猎为主,做伐木烧畲的粗放农业经营。
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森林密布,野兽出没,土家人用敲击石块或木棒,进而发展到用敲锣的方式进行自卫、保护庄嫁和狩猎。
在这样的生活环境方式下,便产生了早期的“击石以歌”艺术活动。
《龙山县志》云:“溪洲之地黄狼多,三十六地尽岩窑。
春种秋熟都窃食,只怕土人鸣大锣。
”这就是土家人敲锣吓兽、保护庄嫁人畜不受侵害的生活情景描绘。
土家族生存的地域山高涧深,交通闭塞,来往非常不便,因而山里产生并蕴藏了大量的打击乐且得以长期而淳朴地贮存起来,并世代传承下去。
崇山峻岭中的高度封闭的小天地,又造成了土家族打击乐的错落分布,各自传承,各有特色,因而往往出现同一题材的音乐体裁各异,形式各不相同的现象。
而这些客观条件使得土家族打击乐在不同的产生地区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并在一定程度促进了它的发展。
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后裔,在现在土家族聚居区的西边,正是巴文化发祥的天府之地,巴文化较少受周边文化的约束,其音乐洒脱不羁、充沛而有声色,较多即兴创作,这些是土家族打击乐的本体特征;而东边的楚文化在长期的传播中逐渐西进,在土家族打击乐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石柱土家族“耍锣鼓”重庆石柱县地处武陵山脉与长江三峡库区交汇地带,是土家族与汉族的一个重要融合点,也是中国长江干流上唯一的土家族自治县。
由于受其特殊地理环境影响(与汉族人聚居地相邻),在长期的文化交往中,这里的打击乐既保留了土家族传统器乐合奏“打溜子”的双小锣配制,又加入了川、京剧中的鼓,形成了独特的打“耍锣鼓”。
“耍锣鼓”是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具有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的击乐艺术。
它以纯朴、激情的民族生活气息、生动风趣的情味,赢得了石柱几十万劳动人民的喜爱,成为人们在逢年过节、闲暇无事之时自娱的一种形式。
“耍锣鼓”在土家族生活生产中广泛运用,风格既广阔又独特,形成许多独立的曲牌。
二石柱土家族“耍锣鼓”的音乐形态特征1 石柱土家族“耍锣鼓”与土家族打溜子的形态比较(1)乐器组成:打溜子,主要乐器一般由头钹、二钹、大锣、小锣(马锣)组成。
“耍锣鼓”跟“打溜子”相比,增加了小鼓,减少了二钹,由小鼓、大锣、马锣、大钹组成。
(2)主奏乐器:打溜子的主奏乐器是头钹二钹。
民间谚语有“头钹二钹对面讲话,大锣断句加花,马锣从中打岔。
”意思就是乐句的核心是头钹二钹演奏的“挤钹溜子”,所以打溜子也叫“打挤钹”。
大锣在打溜子中起区分每一乐句的作用,有时也会对乐句加花;马锣则纯粹为装饰性乐器,为丰富乐句色彩而存在。
打“耍锣鼓”的主奏乐器是大锣。
大锣在耍锣鼓中视为骨架,起着分节落韵的作用。
小鼓在“耍锣鼓”中起着指挥作用。
马锣在渝东南土家族又叫“弄弄儿”,演奏时抛起抛落的绝妙手法常使人眼花缭乱。
大钹,在渝东南土家族的“耍锣鼓”中不是主奏乐器,这就跟“打溜子”不一样,演奏方法也没有“打溜子”那么丰富多彩。
(3)演奏形式:打溜子在演奏形式上,头钹二钹的打法多样,表现的音色丰富。
“头钹有闷打发‘七’音、揉打发‘其’、磕打发‘得’、双亮打发‘去’、单亮打发‘配’。
二钹有闷打‘卜’音、双亮打发‘配’、单亮打发‘丁’、双钹边心闷打发‘各’、紧闷打发‘各’。
锣:敲击锣中央发‘仓’、锤击锣面中央稍偏的位置,立即用手捂锣面发‘当’、锤击锣面边缘发‘倾’。
马锣:把马锣向上抛起,用锣锤敲击背面,再突然用手指颤动几下,可使其发‘单’音。
”打“耍锣鼓”的演奏形式上,主要靠大锣独特的演奏方法,形成耍锣鼓独具风格的音色。
大锣主要有“重击”、“轻击”、“边击”、“亮击”、“闷击”。
“闷击”和“亮击”相互交错的演奏,是大锣的表现特征,“闷”与“亮”的对比,形成了“耍锣鼓”的特色。
马锣的演奏在当地又叫“溜马锣”,马锣不系锣绳,锣面平放于左手掌,用大拇指扣住锣沿,敲击时,左手掌将锣面向上抛起,当锣面下落是敲击后左右自然捂音,发出短促儿不留余音的“弄”。
“溜马锣”也是耍锣鼓中的一大特色。
大钹在演奏时靠两钹产生压缩空气振动共鸣而发出浑厚而清亮短促的闭音“丑”。
(4)乐器形制:石柱“耍锣鼓”乐器在材质上和“打溜子”中的乐器一样,均由民间工匠用响铜手工精制而成,大小上大致相同,略有差异。
鄂西的“溜子”乐队大锣直径约35cm,锣边沿高3.5cm,重约1.5公斤,锣沿系有锣绳;小锣直径19cm,锣边沿高2.5cm,重约0.4公斤,不系锣绳;头钹直径23cm,厚0.5cm,中间拟似碗口,碗口直径8cm,碗口凸高3cm;二钹比大钹小1cm。
直径22cm,厚0.5cm,碗口7cm,高3cm。
渝东南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耍锣鼓”的大锣铜制,直径约30cm,锣边沿高2cm,锣沿系有锣绳,左手持锣,右手掌贴靠锣沿,以配合右手捂音,左手时紧时松捂锣沿,控制大锣的余音。
马锣直径约11cm,锣边高1.8cm。
大钹直径22cm,厚0.5cm,碗口12cm,碗口凸高约4.5cm。
小鼓木制而成,底面呈圆形,用牛皮蒙制,身高约23cm,底面直径约20cm。
2 “耍锣鼓”的音乐内容石柱土家族“耍锣鼓”内容丰富,大多曲牌都与当地群众生活息息相关。
按其表现形态可分类绘声、绘神、绘意、竞技四大类。
(1)绘声类主要是描写六畜兴旺、模仿自然界动物的鸣叫和动作形象的曲牌。
如:《母鸡生蛋》、《鸭子欠毛》、《牛擦痒》等。
(2)绘神类主要是通过对某个动物的行为特征描写来表现人们对大自然的崇敬的曲牌。
如《猛虎下山》、《狮子霸林》、《鲤鱼闯滩》。
(3)绘意类是抒发人们美好愿望与情感类的曲牌。
如《红绣球》、《金银地》、《长路引》等。
《红绣球》以牌子自身的节奏、速度的变化及马锣抛起落下的炫技形式表现绣球抛来抛去的形象,以此表现结婚等喜庆活动的热闹场景。
(4)竞技类是配合默契、逗乐逗趣、表现高超技艺类的曲牌。
如《干钹》、《十八顺癞子》、《二十四个绞绞癞》等。
3 “耍锣鼓”的曲牌结构“耍锣鼓”曲牌结构为头子加曲牌加尾子。
头子与尾子基本一样,大同小异头尾结合,组成一体。
头子俗称“五捶头子”,由小鼓开始五捶而得名。
头子过后有两种情况:一是直接进入主题曲牌,另一种就是头子与曲牌连接之间加一段“桥子”,俗称“夹丁丁”,然后进入曲牌。
“夹丁丁”是连接头子与曲牌不断反复的变化乐句,在贯穿“耍锣鼓”曲牌结构的曲体中起着桥梁作用。
三石柱土家族“耍锣鼓”的濒危现状及保护传承策略石柱土家“耍锣鼓”虽然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曾经做过一些保护、扶持工作。
但是,目前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由于地域环境因素的制约,现存“耍锣鼓”乐班初步调查只有30多个,艺人150人左右,约占全县总人口的万分之二,且大多生活在县境北部山区、西北丘陵及长江南岸偏远山区;其次,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很大部分艺人与当地人搬迁到附近城镇聚居,“耍锣鼓”活动及场所相继失去,活动的生存空间加速缩小;再次,由于长期以来的贫困,促使当地很大部分青壮年长年外出打工,极大影响了土家“耍锣鼓”活动的传承,致使目前能够真正参与斗锣活动的人越来越少,且年事已高,传承力度微弱。
总而言之,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外来文化、商业文化、流行文化强势侵入,以其功利性、新奇观、感官刺激等元素,冲击和吸引着年轻人,使得本地文化以及民风民俗迅速萎缩,有着悠久历史的土家“耍锣鼓”濒于失传。
可喜的是,当地政府和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这一土家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价值,并陆续开展了一系列的保护活动,1984年10月,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成立庆典组织了全县各乡镇的锣鼓队齐聚县城,同台比赛献艺,欢庆县庆;2005年,县委宣传部在各乡镇发起成立了“幸福山寨”宣传队,部分乡镇同时恢复(和准备恢复)了锣鼓队伍;2005年出版的《太阳出来喜洋洋——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民族民间音乐曲集》,收集了部分斗锣曲牌。
为保护、研究、传承好土家斗锣这一优秀民族民间传统音乐文化,笔者建议应与高校科研队伍相结合,采取动、静两方面的保护策略:1 静态保护方面:进一步全面、深入、细致地开展对石柱“耍锣鼓”的普查,彻底摸清“耍锣鼓”产生、发展的历史沿革,以及民间艺人现状、曲目内容、分布情况等全部状况。
特别是深入民间搜集文本资料及音效资料,并进行归类、整理、存档。
借助高校音乐研究队伍,对现存“耍锣鼓”进行专业的录音、录像、记谱保存。
做到资料收集准确、全面。
不仅做好文字、文本资料记录,更要留下宝贵的音效资料。
2 动态保护方面:首先对在世的老艺人实行经费对位投入、重点保护,并支持、奖励、要求其对后人进行系统师徒传承。
在此基础之上以中心传承人为核心创办以表演“耍锣鼓”为主要内容的民族民间演艺队伍,参与各种社会文化活动,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去保护。
可请民间艺人进入当地中小学,对当地中小学生传授“耍锣鼓”技能,使更多的人了解、掌握、喜爱“耍锣鼓”,并将之传承。
此外,也可请老艺人进入高校音乐院系,把“耍锣鼓”引进课堂,在学生实践活动中组织排练,或老师同学深入民间,向老艺人学习“耍锣鼓”,并编排成民族器乐小乐队,使“耍锣鼓”得到更好的发扬。
此外,还要逐步恢复“耍锣鼓”在公众场合的演奏,并按其艺术特点,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增补新鲜内容,以适合现在受众的欣赏品位。
并结合当地旅游、经济推广“耍锣鼓”,每隔三年(或五年)搞一次以“耍锣鼓”为主要内容的比赛,以检阅和促进“耍锣鼓”的传承、发展。
最后,借助当地高校科研班子,强化”耍锣鼓”研究队伍,借助高校平台,对“耍锣鼓”进行更深入、专业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