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石柱土家族“耍锣鼓”现状调查与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石柱土家族“耍锣鼓”现状调查与研究
摘要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受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影响,形成了形态鲜明、风格独特的“耍锣鼓”。从音乐形态上与土家族传统器乐合奏“打溜子”既有相同之处,又有独特之处。针对其濒危现状,本文提出与当地高校科研队伍相结合,从静态与动态两方面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
关键词:耍锣鼓音乐形态现状调查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j648.5文献标识码:a
土家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湘鄂渝黔毗连的武陵山地区,即湖南省西部的永顺、龙山、保靖、桑植、古丈等县;湖北省西部的来凤、鹤峰、咸丰、宣恩、利川、恩施、巴东、建始、五峰、长阳等市县;贵州东北部的铜仁、思南和江口三县及重庆市的酉阳、秀山、黔江、石柱、彭水等县。土家族居湘、鄂、渝、黔等省交界的崇山峻岭之间,境内山大谷深、林多草密、土地贫瘠,地形奇异复杂,地貌千姿百态,属于比较标准的山地文化地理环境。土家族受地理环境的限制,在很长一段时期属于刀耕火种、火种水薅的粗放型山地农业经济,一直到明清土司制度时,仍然“喜渔猎,不事商贾”。莽莽群山使土家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个封闭、落后、原始的生存环境中,虽然早已进入封建经济时期,但由于生产工具技术落后,地理环境险恶、封闭,这种差异使土家族地域的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同时代的其他地域。史料显示,直到清初,一些土家族地区仍以采集渔猎为主,做伐木烧畲的粗放农业经营。在这样的
地理环境中,森林密布,野兽出没,土家人用敲击石块或木棒,进而发展到用敲锣的方式进行自卫、保护庄嫁和狩猎。在这样的生活环境方式下,便产生了早期的“击石以歌”艺术活动。《龙山县志》云:“溪洲之地黄狼多,三十六地尽岩窑。春种秋熟都窃食,只怕土人鸣大锣。”这就是土家人敲锣吓兽、保护庄嫁人畜不受侵害的生活情景描绘。
土家族生存的地域山高涧深,交通闭塞,来往非常不便,因而山里产生并蕴藏了大量的打击乐且得以长期而淳朴地贮存起来,并世代传承下去。崇山峻岭中的高度封闭的小天地,又造成了土家族打击乐的错落分布,各自传承,各有特色,因而往往出现同一题材的音乐体裁各异,形式各不相同的现象。而这些客观条件使得土家族打击乐在不同的产生地区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并在一定程度促进了它的发展。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后裔,在现在土家族聚居区的西边,正是巴文化发祥的天府之地,巴文化较少受周边文化的约束,其音乐洒脱不羁、充沛而有声色,较多即兴创作,这些是土家族打击乐的本体特征;而东边的楚文化在长期的传播中逐渐西进,在土家族打击乐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石柱土家族“耍锣鼓”
重庆石柱县地处武陵山脉与长江三峡库区交汇地带,是土家族与汉族的一个重要融合点,也是中国长江干流上唯一的土家族自治县。由于受其特殊地理环境影响(与汉族人聚居地相邻),在长期的文化交往中,这里的打击乐既保留了土家族传统器乐合奏“打溜
子”的双小锣配制,又加入了川、京剧中的鼓,形成了独特的打“耍锣鼓”。
“耍锣鼓”是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具有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的击乐艺术。它以纯朴、激情的民族生活气息、生动风趣的情味,赢得了石柱几十万劳动人民的喜爱,成为人们在逢年过节、闲暇无事之时自娱的一种形式。“耍锣鼓”在土家族生活生产中广泛运用,风格既广阔又独特,形成许多独立的曲牌。
二石柱土家族“耍锣鼓”的音乐形态特征
1 石柱土家族“耍锣鼓”与土家族打溜子的形态比较
(1)乐器组成:打溜子,主要乐器一般由头钹、二钹、大锣、小锣(马锣)组成。“耍锣鼓”跟“打溜子”相比,增加了小鼓,减少了二钹,由小鼓、大锣、马锣、大钹组成。
(2)主奏乐器:打溜子的主奏乐器是头钹二钹。民间谚语有“头钹二钹对面讲话,大锣断句加花,马锣从中打岔。”意思就是乐句的核心是头钹二钹演奏的“挤钹溜子”,所以打溜子也叫“打挤钹”。大锣在打溜子中起区分每一乐句的作用,有时也会对乐句加花;马锣则纯粹为装饰性乐器,为丰富乐句色彩而存在。打“耍锣鼓”的主奏乐器是大锣。大锣在耍锣鼓中视为骨架,起着分节落韵的作用。小鼓在“耍锣鼓”中起着指挥作用。马锣在渝东南土家族又叫“弄弄儿”,演奏时抛起抛落的绝妙手法常使人眼花缭乱。大钹,在渝东南土家族的“耍锣鼓”中不是主奏乐器,这就跟“打溜子”不一样,演奏方法也没有“打溜子”那么丰富多彩。
(3)演奏形式:打溜子在演奏形式上,头钹二钹的打法多样,表现的音色丰富。“头钹有闷打发‘七’音、揉打发‘其’、磕打发‘得’、双亮打发‘去’、单亮打发‘配’。二钹有闷打‘卜’音、双亮打发‘配’、单亮打发‘丁’、双钹边心闷打发‘各’、紧闷打发‘各’。锣:敲击锣中央发‘仓’、锤击锣面中央稍偏的位置,立即用手捂锣面发‘当’、锤击锣面边缘发‘倾’。马锣:把马锣向上抛起,用锣锤敲击背面,再突然用手指颤动几下,可使其发‘单’音。”打“耍锣鼓”的演奏形式上,主要靠大锣独特的演奏方法,形成耍锣鼓独具风格的音色。大锣主要有“重击”、“轻击”、“边击”、“亮击”、“闷击”。“闷击”和“亮击”相互交错的演奏,是大锣的表现特征,“闷”与“亮”的对比,形成了“耍锣鼓”的特色。马锣的演奏在当地又叫“溜马锣”,马锣不系锣绳,锣面平放于左手掌,用大拇指扣住锣沿,敲击时,左手掌将锣面向上抛起,当锣面下落是敲击后左右自然捂音,发出短促儿不留余音的“弄”。“溜马锣”也是耍锣鼓中的一大特色。大钹在演奏时靠两钹产生压缩空气振动共鸣而发出浑厚而清亮短促的闭音“丑”。
(4)乐器形制:石柱“耍锣鼓”乐器在材质上和“打溜子”中的乐器一样,均由民间工匠用响铜手工精制而成,大小上大致相同,略有差异。鄂西的“溜子”乐队大锣直径约35cm,锣边沿高3.5cm,重约1.5公斤,锣沿系有锣绳;小锣直径19cm,锣边沿高2.5cm,重约0.4公斤,不系锣绳;头钹直径23cm,厚0.5cm,中间拟似碗口,碗口直径8cm,碗口凸高3cm;二钹比大钹小1cm。直径22cm,
厚0.5cm,碗口7cm,高3cm。渝东南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耍锣鼓”的大锣铜制,直径约30cm,锣边沿高2cm,锣沿系有锣绳,左手持锣,右手掌贴靠锣沿,以配合右手捂音,左手时紧时松捂锣沿,控制大锣的余音。马锣直径约11cm,锣边高1.8cm。大钹直径22cm,厚0.5cm,碗口12cm,碗口凸高约4.5cm。小鼓木制而成,底面呈圆形,用牛皮蒙制,身高约23cm,底面直径约20cm。
2 “耍锣鼓”的音乐内容
石柱土家族“耍锣鼓”内容丰富,大多曲牌都与当地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按其表现形态可分类绘声、绘神、绘意、竞技四大类。(1)绘声类主要是描写六畜兴旺、模仿自然界动物的鸣叫和动作形象的曲牌。如:《母鸡生蛋》、《鸭子欠毛》、《牛擦痒》等。(2)绘神类主要是通过对某个动物的行为特征描写来表现人们对大自然的崇敬的曲牌。如《猛虎下山》、《狮子霸林》、《鲤鱼闯滩》。(3)绘意类是抒发人们美好愿望与情感类的曲牌。如《红绣球》、《金银地》、《长路引》等。《红绣球》以牌子自身的节奏、速度的变化及马锣抛起落下的炫技形式表现绣球抛来抛去的形象,以此表现结婚等喜庆活动的热闹场景。
(4)竞技类是配合默契、逗乐逗趣、表现高超技艺类的曲牌。如《干钹》、《十八顺癞子》、《二十四个绞绞癞》等。
3 “耍锣鼓”的曲牌结构
“耍锣鼓”曲牌结构为头子加曲牌加尾子。头子与尾子基本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