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大学物理1(上)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最新【北京理工大学】大学物理1(上)知识点总结

最新【北京理工大学】大学物理1(上)知识点总结

一 质 点 运 动 学知识点: 1. 参考系为了确定物体的位置而选作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要作定量描述,还应在参考系上建立坐标系。

2. 位置矢量与运动方程位置矢量(位矢):是从坐标原点引向质点所在的有向线段,用矢量r 表示。

位矢用于确定质点在空间的位置。

位矢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k ˆ)t (z j ˆ)t (y iˆ)t (x )t (r r ++==称为运动方程。

位移矢量:是质点在时间△t内的位置改变,即位移:)t (r )t t (r r -+=∆∆轨道方程:质点运动轨迹的曲线方程。

3. 速度与加速度平均速度定义为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即:tr v ∆∆ =速度,是质点位矢对时间的变化率:dtr d v =平均速率定义为单位时间内的路程:tsv ∆∆=速率,是质点路程对时间的变化率:ds dtυ=加速度,是质点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dtv d a =4. 法向加速度与切向加速度加速度τˆa n ˆa dtvd a t n +==法向加速度ρ=2n v a ,方向沿半径指向曲率中心(圆心),反映速度方向的变化。

切向加速度dtdv a t =,方向沿轨道切线,反映速度大小的变化。

在圆周运动中,角量定义如下:角速度 dt d θ=ω 角加速度 dtd ω=β 而R v ω=,22n R R v a ω==,β==R dtdv a t 5. 相对运动对于两个相互作平动的参考系,有''kk pk pk r r r +=,'kk 'pk pk v v v +=,'kk 'pk pk a a a+=重点:1. 掌握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加速度、角速度、角加速度等描述质点运动和运动变化的物理量,明确它们的相对性、瞬时性和矢量性。

2. 确切理解法向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掌握圆周运动的角量和线量的关系,并能灵活运用计算问题。

3. 理解伽利略坐标、速度变换,能分析与平动有关的相对运动问题。

(完整版)大学物理(上)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大学物理(上)知识点整理

o 第2章 质点动力学一、质点:是物体的理想模型。

它只有质量而没有大小。

平动物体可作为质点运动来处理,或物体的形状大小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是也可近似为质点。

二、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分为接触作用与场作用。

在经典力学中,场作用主要为万有引力(重力),接触作用主要为弹性力与摩擦力。

1、弹性力:(为形变量)2、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永远与相对运动方向(或趋势)相反。

固体间的静摩擦力: (最大值)固体间的滑动摩擦力:3、流体阻力: 或。

4、万有引力:特例:在地球引力场中,在地球表面附近:。

式中R 为地球半径,M 为地球质量。

在地球上方(较大),。

在地球内部(),。

三、惯性参考系中的力学规律 牛顿三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时,。

牛顿第一定律阐明了惯性与力的概念,定义了惯性系。

牛顿第二定律:普遍形式:;h经典形式: (为恒量)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是物体低速运动()时所遵循的动力学基本规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

四、非惯性参考系中的力学规律1、惯性力:惯性力没有施力物体,因此它也不存在反作用力。

但惯性力同样能改变物体相对于参考系的运动状态,这体现了惯性力就是参考系的加速度效应。

2、引入惯性力后,非惯性系中力学规律:五、求解动力学问题的主要步骤恒力作用下的连接体约束运动:选取研究对象,分析运动趋势,画出隔离体示力图,列出分量式的运动方程。

变力作用下的单质点运动:分析力函数,选取坐标系,列运动方程,用积分法求解。

第3章 机械能和功一、功1、功能的定义式:恒力的功:变力的功:2、保守力若某力所作的功仅取决于始末位置而与经历的路径无关,则该力称保守力。

或满足下述i关系的力称保守力:3、几种常见的保守力的功:(1)重力的功:(2)万有引力的功:(3)弹性力的功:4、功率二、势能保守力的功只取决于相对位置的改变而与路径无关。

由相对位置决定系统所具有的能量称之为势能。

1、常见的势能有(1)重力势能(2)万有引力势能(3)弹性势能2、势能与保守力的关系(1)保守力的功等于势能的减少(2)保守力为势能函数的梯度负值。

大物1知识点总结

大物1知识点总结

大物1知识点总结大物1是一门重要的物理学科,主要涵盖了力学、热学、波动、光学等内容,在物理学专业的学术生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下面将对大物1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一、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学科,涉及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力的作用。

在大物1中,力学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知识点:1.1 运动学运动学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规律,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

在大物1中,学生需要掌握运动学的基本公式和运动学问题的解法,例如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

1.2 动力学动力学研究物体的受力和运动的关系,包括牛顿三定律、摩擦力、弹簧力、重力等。

在大物1中,学生需要理解牛顿三定律的应用,掌握计算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方法,并能够解决相应的动力学问题。

1.3 动量和能量动量和能量是力学中的重要物理量,它们描述了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能力。

在大物1中,学生需要学习动量和能量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它们在物理问题中的应用,包括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原理等。

1.4 相对论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重要内容,它描述了高速物体的运动规律和能量变化。

在大物1中,学生需要了解相对论的基本原理和公式,并能够应用相对论解决相应的物理问题。

二、热学热学是研究热力学和热能转化的物理学科,包括热力学定律、热力学过程、热能转化等内容。

在大物1中,热学是重要的知识点之一,包括以下几个重要内容:2.1 热力学定律热力学定律包括热力学系统的热平衡、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等内容。

在大物1中,学生需要掌握热力学定律的表述和应用,能够解决相关的热力学问题。

2.2 热力学过程热力学过程包括等温过程、绝热过程、等容过程和等压过程等内容。

在大物1中,学生需要了解各种热力学过程的特点和计算方法,掌握热力学过程的相关知识。

2.3 热能转化热能转化研究热能和其他能量之间的转化关系,包括热机、热泵、制冷机等内容。

在大物1中,学生需要学习热能转化的基本原理和性能系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解决相应的热能转化问题。

大学物理知识点总结大一上

大学物理知识点总结大一上

大学物理知识点总结大一上大一上学期的大学物理课程是物理学的基础阶段,主要涵盖了力学、热学和波动光学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对于这个学期学习的主要物理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力学1.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施加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力,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 力学基本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多个力合成一个力,一个力分解成多个力。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3. 力的性质力的作用点、方向和大小。

力的图示和力的分析。

二、热学1. 温度和热量温度和热量的概念和单位。

热平衡、热容量和比热容量。

2. 热学基本定律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传导、传热和辐射。

热的一级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热量的增加等于物体内能和做功的总和。

热的二级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只能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3. 热现象与热量计算热胀冷缩现象及热膨胀系数。

水的三态变化和相变潜热。

三、波动光学1. 波的性质波的分类及基本性质。

波的传播和衍射。

2. 光的特性光的传播性质: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

光的干涉和衍射:双缝干涉、多缝干涉和杨氏实验。

3.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光的全反射和位置成像。

4. 光的色散和光的多样性白光的色散和光谱的组成。

光的光程差和干涉条纹。

这些是大一上学期物理课程中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

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这些知识点的概念和原理,还要进行大量的练习以加深理解。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掌握并应用这些物理知识。

通过努力学习,相信大家都能够在大学物理中取得好成绩!。

大学物理知识点归纳大一上

大学物理知识点归纳大一上

大学物理知识点归纳大一上在大学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大一上学期是建立基础知识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阶段,学生将会接触到许多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本文将对大学物理大一上学期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1. 力学1.1 运动学- 物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差异;-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之间的关系。

1.2 牛顿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与非惯性参照系的概念;- 牛顿第二定律,力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

1.3 动力学- 物体的质量与惯性的关系;- 物体的重力和弹力;- 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势能、动能与机械能的概念。

2. 热学2.1 温度与热量- 温度的定义与测量方法;- 热平衡与热传递的概念;- 热力学系统的分类。

2.2 热力学过程- 等温过程、等容过程、等压过程和绝热过程的特点; -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2.3 熵与热力学定律- 熵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表述与应用。

3. 光学3.1 几何光学- 光的传播路径的直线性与可逆性;- 光的反射与折射的规律;-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3.2 光的波动性- 光的干涉与衍射现象的解释;- 杨氏双缝干涉与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4. 电学4.1 静电学- 静电场的产生与性质;- 库仑定律与电场强度的计算。

4.2 电流与电路- 电流的概念与测量方法;- 电阻与电导的关系;- Ohm定律与欧姆功率定律。

4.3 磁学- 磁场的产生与性质;- 洛伦兹力与电磁感应的概念;-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与自感现象。

4.4 电磁波- 电磁波的传播特点与性质;- 电磁波的频率、振幅与波长之间的关系。

以上只是大学物理大一上学期的一部分知识点归纳,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深入学习和理解。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可以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为理解更复杂的物理现象和理论奠定良好的基础。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勤于思考与实践,加深对物理学的理解,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大学物理(新人教版)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大学物理(新人教版)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大学物理(新人教版)必修一知识点归纳大学物理(新人教版)必修一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
1.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物理量、物理单位和量纲
- 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假设
2. 物理量和物理量的计算
- 标量和矢量的区别及其表示
- 物理量的运算和计算方法
- 物理量之间的联系和转化
3. 运动的描述和运动学
- 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运动态势的描述
-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 自由落体运动和斜抛运动
4. 力和力的作用效果
- 力的概念和力的计算
- 力的分类和力的图示法
- 力的合成和分解
- 力的作用效果:平衡、力的合成、力矩
5. 牛顿运动定律和惯性系
-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的概念和状态的改变
-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作用和运动的加速度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6. 弹簧的力学性质和弹簧振子
- 弹簧的势能和弹性势能
- 弹簧的胡克定律和弹性系数
- 弹簧振子的基本特性和简谐振动
以上是大学物理(新人教版)必修一的主要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如需详细内容,请参考教材或课堂讲义。

大物大一上知识点总结

大物大一上知识点总结

大物大一上知识点总结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研究物质的本质、能量、运动和相互作用规律。

大物大一上课程是物理学的入门课程,主要介绍了物理学的基础理论和一些基本概念。

下面是大物大一上的知识点总结。

1. 物理量和单位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理现象和过程的属性或者特征,常见的物理量有长度、质量、时间、力等。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质量的单位是千克,时间的单位是秒,力的单位是牛顿。

需要了解各种物理量的定义以及它们的单位。

2. 运动学运动是物体在空间中位置的变化。

运动学研究和描述物体的运动规律,通过引入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需要学习和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知识,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3.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规律的基本原理,包括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指出物体如果受力平衡,则静止物体会保持静止,运动物体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牛顿第二定律给出了物体受力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即F=ma。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对。

4. 力学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和受力学规律的学科,包括静力学和动力学。

静力学研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的力学问题,包括平衡条件和浮力等。

动力学研究物体在受到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包括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问题。

5.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是指由两个或多个力合成一个力的过程,力的合成可以采用三角形法则。

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合成力的过程,力的分解可以采用质点法则。

6. 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是重要的物理学问题之一,需要学习和理解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原理和计算方法。

包括物体在斜面上的静摩擦力、动摩擦力以及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等问题。

7. 动量与动量守恒定律动量是物体运动的一种属性,动量的大小等于质量乘以速度。

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没有外力作用时,系统总动量守恒。

大学物理知识点上总结大一

大学物理知识点上总结大一

大学物理知识点上总结大一大学物理知识点总结大一一、力学1.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一个物体若受力平衡,则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不变。

牛顿第二定律:力是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 = ma。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

2.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两个力的合力等于两个力相加的矢量和。

力的分解:一个力可以分解为多个力的合力,且合力与原力共线。

3. 动量定律动量定义为物体的质量乘以速度,即p = mv。

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在孤立体系中,动量总是恒定的。

4. 动能与功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动能等于1/2mv²。

功是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功等于力乘以位移的大小,即W = Fd。

5. 重力重力是指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重力的大小为mg,其中g是重力加速度,约等于9.8 m/s²。

6. 平衡力的平衡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另一种是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二、热学1. 温度与热量温度是反映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热量是物体传递和吸收的能量,单位是焦耳(J)。

2. 内能与热传递内能是物体分子和原子内部各种能量的总和,可以通过吸收或释放热量的方式改变。

热传递有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3. 理想气体定律理想气体定律描述了理想气体的状态,包括压强、体积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状态方程为PV = nRT,其中P为压强(Pa),V为体积(m³),n为物质的摩尔数,R为气体常数,T为温度(K)。

4.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又称能量守恒定律,指的是能量不会凭空产生或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

5. 热容与相变热容是物体吸收1摄氏度温度变化所需的热量,单位是焦耳每摄氏度(J/℃)。

相变是物质在温度和压强一定情况下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

三、电磁学1. 静电学静电学研究电荷和电场的性质,包括库仑定律和电场强度等概念。

大学物理大一上学期知识点

大学物理大一上学期知识点

大学物理大一上学期知识点大学物理在大一上学期的学习中,主要涵盖了多个知识点。

以下将逐一介绍这些知识点,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和光学。

一、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其研究的是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力的作用。

在大一上学期的力学中,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知识点:1. 牛顿运动定律:包括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力的作用导致加速度)和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2. 运动学:涉及到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以及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

3. 动力学:学习了力的概念,以及质点和刚体的运动规律,如牛顿第二定律和力的合成分解等。

4. 力的分析方法:包括平衡力分析、动力学分析和静力学分析等。

二、热学热学是研究热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它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分支。

在大一上学期的热学学习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1. 温度和热量:学习了温度的定义和测量方法,以及热量的传递方式,如热传导、对流和辐射等。

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学习了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理想气体的性质,如理想气体的压强、体积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3. 热力学定律:学习了热力学定律,如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热传递的方向性)等。

三、电磁学电磁学是研究电荷、电场和磁场的学科。

在大一上学期的电磁学学习中,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知识点:1. 静电学:学习了静电场的基本性质和电势的概念,以及库仑定律和电场线的性质等。

2. 电场和电势:学习了电场的计算方法和电势的概念,以及电势能和电势差等重要概念。

3. 电流和电阻:学习了电流的定义和电阻的概念,以及欧姆定律和瞬态电流等知识。

4. 磁场和电磁感应:学习了磁场的基本性质和电磁感应的原理,包括安培力和电磁感应定律等。

四、光学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干涉等现象的学科,在大一上学期的光学学习中,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知识点:1. 光的传播:学习了光的传播方式,如直线传播和波动传播等。

2. 反射和折射:学习了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以及相关的光线追迹法。

大学物理知识点大一

大学物理知识点大一

大学物理知识点大一大学物理是大一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是理工科学生的基础学科之一。

通过学习大学物理,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的物理思维方式,培养综合分析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本文将总结大学物理的主要知识点,帮助大一学生回顾和加强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1. 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主要研究物体运动的规律。

大学物理中涉及的力学知识点包括:- 牛顿三定律:第一定律是惯性定律,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第二定律是动力学定律,F=ma,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第三定律是作用-反作用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平抛运动和抛体运动:分析物体在水平抛掷时垂直和水平方向的运动,以及抛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

- 圆周运动:学习物体在半径为R的圆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力学原理,如向心力、离心力等。

- 动能和势能:分析物体的动能和势能转化以及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2. 热学热学是研究物体热现象、能量传递和热力学定律的学科。

大学物理中涉及的热学知识点包括:- 温度和热量:学习温度的定义和测量方法,热平衡和热传递的基本概念。

- 热力学定律: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定律)等重要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 理想气体定律:学习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理想气体的性质,如玻意耳定律、查理定律等。

- 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分析不同介质中热量传递的原理和方式,了解热辐射的基本特性。

3. 电磁学电磁学是研究电荷和电磁场相互作用的学科。

大学物理中涉及的电磁学知识点包括:- 静电场和电势:学习库仑定律和电场的相关概念,理解电势能和电势差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电流和电阻:学习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电路理论,了解电流与电阻之间的关系。

- 磁场和电磁感应:学习静磁场的性质和磁场对电荷的作用力,理解电磁感应现象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 交流电路和电磁波:分析交流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了解电感和电容等元件的作用,初步认识电磁波的概念和特性。

大一普通物理学知识点总结

大一普通物理学知识点总结

大一普通物理学知识点总结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最基本的规律和现象的科学,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

作为大一学生,对于物理学的学习和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大一普通物理学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学习者有所帮助。

一、运动学1. 位置、位移和路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置可以用矢量表示,位移是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最终位置的位移差,路径是物体运动过程中所经过的轨迹。

2. 速度和加速度:速度是物体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加速度是速度单位时间内的变化量。

3. 相对运动:两个物体相对于彼此的运动,可以通过计算它们之间的相对速度来得到。

二、力学1. 牛顿三定律:第一定律是惯性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第二定律是动力学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第三定律是作用-反作用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力,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 引力和重力:万有引力是质点之间相互吸引的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产生的引力。

3. 摩擦力:物体表面接触时产生的阻碍相对滑动的力。

4. 动量和冲量:物体的动量是物体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冲量是物体受到的力在时间上的积分。

三、能量和功1. 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关系而具有的能量。

2.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一个封闭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3. 功和功率:功是力在物体上做的功,功率是功在时间上的变化率。

四、热学1. 温度和热量: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强弱程度,热量是物体之间的能量传递。

2. 热传导、对流和辐射:热传导是物质内部热量的传递,对流是液体或气体内部热量的传递,辐射是通过电磁波传递的热量。

3.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学中的应用,能量不可能从一个系统自发地传递到另一个温度更高的系统。

五、波动和光学1. 机械波和电磁波:机械波是由物质振动传递的波,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振动产生的波。

2.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线在介质表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的现象。

大学物理上知识点(一)

大学物理上知识点(一)

大学物理上知识点(一)引言概述:大学物理是一门涵盖广泛的科学学科,涉及到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重点介绍大学物理上的知识点(一),主要包括牛顿力学、能量与动量、质点系、刚体和万有引力等五个大点。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深入讨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大学物理的基本原理。

正文内容:一、牛顿力学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原理2.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作用和加速度的关系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4. 刚体力学:刚体的平衡和运动5. 简谐振动:弹簧振子和摆的运动二、能量与动量1. 动能和功:动能定理和功的计算2. 机械能守恒定律: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3. 动量守恒定律:碰撞和爆炸过程中的动量变化4. 动量与冲量:冲量的定义和动量的改变5. 动量角:角动量值和角动量守恒三、质点系1. 质心和质量中心:质点系的质心位置和质心惯量2. 线性动量和角动量:质点系的总线性动量和总角动量3. 二体问题:两个物体的相对运动和力的平衡4. 系统的稳定性:稳定和不稳定系统的判断条件5. 惯性力和离心力:非惯性系中的力和惯性力的作用四、刚体1. 刚体的平衡:平衡条件和静力学平衡原理2. 刚体的转动:转动惯量和角加速度的计算3. 绕固定轴的转动:牛顿第二定律和转动运动方程4. 刚体的振动:振荡角速度和振动频率的计算5. 多个刚体的系统:刚体组合的平衡和运动分析五、万有引力1. 万有引力定律:引力的定义和万有引力公式2. 引力场:引力场的性质和引力势能的计算3. 地球上的重力:地球重力的大小和重力加速度的计算4. 行星运动:行星轨道和行星运动的描述5. 引力势能和机械能:引力势能和机械能守恒的应用总结:大学物理上的知识点(一)主要包括牛顿力学、能量与动量、质点系、刚体和万有引力这五个大点。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深入理解物理学的基本原理,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指导。

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我们在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以及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运用物理学的思维和方法。

大学物理第一节知识点总结

大学物理第一节知识点总结

大学物理第一节知识点总结大学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运动、能量转化和相互作用的自然科学,其研究对象包括自然界中的各种物质和现象。

作为一门科学,物理的发展过程是不断地揭示更多的规律,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在大学物理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将接触到一系列的物理知识,这些知识将帮助我们建立对自然界的认识、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因此,掌握好大学物理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在大学物理第一节的课程中,我们将学习一些基本的物理知识,这些内容包括牛顿运动定律、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动力学等基础知识。

通过学习这些基础知识,我们可以了解到物体的运动规律,认识到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掌握物体的力学性质,从而为学习更加深入的物理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我们将学习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重要基础,它包括了三个定律,分别为惯性定律、动力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惯性定律表明了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动力定律说明了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的关系;作用-反作用定律指出了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彼此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其次,我们将学习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又一基础,它表明了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根据这个定律,我们可以计算出地球上物体的重力,解释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引力,理解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规律等。

最后,我们将学习动力学。

动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它主要研究物体受到外力时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种受力情况下物体的运动规律。

通过学习动力学,我们可以了解到从实际情况出发解决力和运动问题的具体方法,掌握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综上所述,大学物理第一节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牛顿运动定律、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和动力学。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掌握物体的运动规律、认识物体的相互作用规律,并了解从实际情况出发解决力和运动问题的具体方法。

大学1物理知识点总结

大学1物理知识点总结

大学1物理知识点总结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能量和它们相互作用的自然科学。

它广泛地涉及到宇宙中的各种现象,并通过实验和理论方法来探索这些现象的规律和原理。

在大学物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力学、热力学、电磁学、光学和现代物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不仅仅是用来学习考试,更是为了帮助我们理解世界的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大学物理课程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于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课程,它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受力情况。

在大学物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牛顿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包括力的概念、牛顿三定律、动量和能量的守恒定律等。

我们还学习了刚体力学和静力学,了解了物体的平衡条件和平衡力的作用原理。

在学习力学的过程中,我们还接触到了一些相关的数学工具,如向量、微积分和微分方程等。

这些数学工具在物理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帮助我们描述和分析物体的运动和受力情况。

力学知识的掌握对于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力的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后续学习其他物理学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热力学热力学是研究热和能量转化的科学,它广泛应用于能源、环境和材料等领域。

在大学物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定律,包括热力学系统的性质、热力学过程的规律和热力学循环的原理等。

我们还学习了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和热力学函数,了解了气体的压强、体积和温度之间的关系,以及气体在不同热力学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规律。

热力学知识的掌握对于理解物质的热学性质和热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后续学习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力学系统设计提供了基础。

此外,热力学还与统计物理学密切相关,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规律和热平衡条件。

电磁学电磁学是研究电荷、电场和磁场的相互作用的科学,它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大学物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库仑定律和电场的性质,了解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电场的作用机理。

我们还学习了磁场的性质和安培定律,了解了电流和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磁场的作用机理。

大一普通物理学上册知识点

大一普通物理学上册知识点

大一普通物理学上册知识点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研究的是物质和能量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规律。

大一普通物理学上册是物理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初步掌握物理学基本概念和原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下面,我将从力学、热学、电学和光学四方面,简要介绍一些大一普通物理学上册的重要知识点。

一、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部分,研究物体运动的规律。

在大一普通物理学上册中,我们学习了质点运动、牛顿运动定律等内容。

1. 质点运动:质点是没有大小只有质量的点状物体。

在讨论质点运动时,我们通常会涉及到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等概念,并学习了如何通过速度-时间图和加速度-时间图分析物体运动。

2.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的核心理论。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受到合力为零时,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的力与加速度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相等而方向相反。

二、热学热学是物理学中研究热与能量转化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热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包括热力学定律、热传导、热容等。

1. 热力学定律:热力学定律是热学的基本原理,其中最重要的是热力学第一定律,也被称为能量守恒定律。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一个系统的内能增量等于它所接收的热量与所做的功之和。

2. 热传导:热传导是热能通过物质的传递过程。

我们学习了热传导的定义、热传导方程以及热导率等概念。

三、电学电学是研究电和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电学是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基础。

大一普通物理学上册的电学知识点主要包括电荷、电场、电势等。

1. 电荷:电荷是物质的一种固有属性,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被称为电荷之间的库仑力。

2. 电场:电场是电荷产生的一种物理现象,可以用于描述电荷对其他电荷的作用力。

通过学习电场概念,我们可以了解电场强度和电势等重要概念。

四、光学光学是研究光和光的传播、光的相互作用以及光学现象的学科。

【北京理工大学】大学物理1(上)知识点总结

【北京理工大学】大学物理1(上)知识点总结

一 质 点 运 动 学知识点: 1. 参考系为了确定物体的位置而选作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要作定量描述,还应在参考系上建立坐标系。

2. 位置矢量与运动方程位置矢量(位矢):是从坐标原点引向质点所在的有向线段,用矢量r 表示。

位矢用于确定质点在空间的位置。

位矢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k ˆ)t (z j ˆ)t (y iˆ)t (x )t (r r ++==称为运动方程。

位移矢量:是质点在时间△t内的位置改变,即位移:)t (r )t t (r r -+=∆∆轨道方程:质点运动轨迹的曲线方程。

3. 速度与加速度平均速度定义为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即:tr v ∆∆ =速度,是质点位矢对时间的变化率:dtr d v =平均速率定义为单位时间内的路程:tsv ∆∆=速率,是质点路程对时间的变化率:ds dtυ=加速度,是质点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dtv d a =4. 法向加速度与切向加速度加速度τˆa n ˆa dtvd a t n +==法向加速度ρ=2n v a ,方向沿半径指向曲率中心(圆心),反映速度方向的变化。

切向加速度dtdv a t =,方向沿轨道切线,反映速度大小的变化。

在圆周运动中,角量定义如下:角速度 dt d θ=ω 角加速度 dtd ω=β 而R v ω=,22n R R v a ω==,β==R dtdv a t 5. 相对运动对于两个相互作平动的参考系,有''kk pk pk r r r +=,'kk 'pk pk v v v +=,'kk 'pk pk a a a+=重点:1. 掌握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加速度、角速度、角加速度等描述质点运动和运动变化的物理量,明确它们的相对性、瞬时性和矢量性。

2. 确切理解法向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掌握圆周运动的角量和线量的关系,并能灵活运用计算问题。

3. 理解伽利略坐标、速度变换,能分析与平动有关的相对运动问题。

大学物理上册知识点

大学物理上册知识点

大学物理上册知识点大学物理上册是物理学的基础课程,涵盖了众多重要的知识点,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下将为您详细介绍其中的关键内容。

首先是力学部分。

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的核心,包括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二定律(F = ma)和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

理解这些定律对于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至关重要。

例如,当一个物体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时,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是牛顿第一定律的体现;而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其加速度与所受合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

功和能的概念也非常重要。

功是力在位移上的积累,其大小等于力与位移的点积。

动能定理表明,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势能则包括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等,机械能守恒定律指出,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在运动学方面,我们需要掌握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的定义和计算。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如速度公式 v = v₀+ at、位移公式x = v₀t + 1/2at²等,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经常用到。

此外,还有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

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圆周运动中,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等概念以及向心力的计算公式 F =mω²r 或 F = mv²/r 都需要牢记。

接下来是热学部分。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热现象中的应用,它表明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与系统对外做功之和。

热力学第二定律则揭示了热现象的方向性,常见的表述有克劳修斯表述和开尔文表述。

气体动理论是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PV =nRT 描述了理想气体的压强、体积、温度和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同时,我们还需要了解气体分子的热运动规律,如平均平动动能与温度的关系等。

然后是振动和波动部分。

北理大学物理上册参考答案

北理大学物理上册参考答案

北理大学物理上册参考答案北理大学物理上册参考答案北理大学物理上册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于物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然而,由于课程内容广泛且深入,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难题和困惑。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物理上册的知识,本文将提供一些参考答案,以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 什么是位移?位移是指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变化量。

它是一个矢量量,具有大小和方向。

位移的大小等于起点到终点的直线距离,方向则是起点指向终点的方向。

2. 什么是速度?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位移。

它是一个矢量量,由大小和方向组成。

速度的大小等于位移的大小除以所用时间,方向则是位移的方向。

3. 什么是加速度?加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它也是一个矢量量,由大小和方向组成。

加速度的大小等于速度的变化量除以所用时间,方向则是速度的变化方向。

第二章:牛顿运动定律1. 什么是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它表明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这意味着物体的速度不会发生改变,或者物体将保持静止。

2. 什么是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表明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反比于物体的质量。

它可以用数学公式表示为:F = ma,其中F表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3. 什么是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表明对于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这意味着任何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一个力,另一个物体也会对它施加同样大小、方向相反的力。

第三章:机械能守恒1. 什么是机械能?机械能是指物体由于位置和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它包括动能和势能两个部分。

动能是指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势能是指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它与物体的质量和位置有关。

2. 什么是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表明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当只有重力做功时,机械能守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点运动学知识点:1 . 参考系为了确定物体的位置而选作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要作定量描述,还应在参考系上建立坐标系。

2 . 位置矢量与运动方程位置矢量(位矢):是从坐标原点引向质点所在的有向线段,用矢量r表示。

位矢用于确定质点在空间的位置。

位矢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r r(t) x(t)? y(t)? z(t)?称为运动方程。

位移矢量:是质点在时间△ t内的位置改变,即位移:r r (t t) r (t)轨道方程:质点运动轨迹的曲线方程。

3. 速度与加速度平均速度定义为单位时间内的位移速度,是质点位矢对时间的变化率平均速率定义为单位时间内的路程速率,是质点路程对时间的变化率r ,即:Vd r:Vdts :Vttdsdt相对运动对于两个相互作平动的参考系重点:1. 掌握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加速度、角速度、角加速度等描述质点运动和运动变化 的物理量,明确它们的相对性、瞬时性和矢量性。

2. 确切理解法向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的物理意义 ;掌握圆周运动的角量和线量的关系 ,并能灵活运用计算问题。

3. 理解伽利略坐标、速度变换,能分析与平动有关的相对运动问题 。

加速度, 是质点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a法向加速度与切向加速度dv加速度dt an ? a t法向加速度 a n切向加速度a t在圆周运动中 角速度角加速度dv dtv 2 方向沿半径指向曲率中心(圆心),反映速度方向的变化。

dvdt,方向沿轨道切线,反映速度大小的变化。

角量定义如下:d dtdt 2v a n2,a tdvRdtr pk rpk'rkk' ,vpk v pk'vkk',a pk a pk'akk'难点:1.法向和切向加速度2.相对运动问题三、功和能知识点:1. 功的定义质点在力F的作用下有微小的位移d r (或写为ds),则力作的功定义为力和位移的标积即dA F dr F dr cos Fdscos对质点在力作用下的有限运动,力作的功为bA F dra在直角坐标系中,此功可写为b b bA a F x dx a F y dy a F z dz应当注意:功的计算不仅与参考系的选择有关,一般还与物体的运动路径有关。

只有保守力(重力、弹性力、万有引力)的功才只与始末位置有关,而与路径形状无关。

2. 动能定理质点动能定理:合外力对质点作的功等于质点动能的增量。

1 2 1 2A mv mv02 2质点系动能定理:系统外力的功与内力的功之和等于系统总动能的增量。

A外A内E K E K 0应当注意,动能定理中的功只能在惯性系中计算。

3. 势能重力势能:E P=±mgh+c,零势面的选择视方便而定。

弹性势能:kx规定弹簧无形变时的势能为零,它总取正值。

万有引力势能:C由零势点的选择而定G M m-r4. 功能原理:)A外A非保内(E K E p) (E K O E F O即:外力的功与非保守内力的功之和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增量。

5. 机械能守恒定律外力的功与非保守内力的功之和等于零时,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即当A外A非呆内0时,E K E p 常量重点:1.熟练掌握功的定义及变力作功的计算方法。

2.理解保守力作功的特点及势能的概念,会计算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万有引力势能3.掌握动能定理及功能原理,并能用它们分析、解决质点在平面内运动时的力学问题4.掌握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及运用守恒定律分析、求解综和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难点:1•计算变力的功。

2•理解一对内力的功。

3•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及运用守恒定律分析、求解综和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动量角动量守恒知识点:1. 动量定理合外力的冲量等于质点(或质点系)动量的增量。

其数学表达式为t 2对质点F dtt i^2在直角坐标系中有’ F x dtpx2 P x1〔1t 2F F y dt P y2 P y1 tit 2L F z dtP z2 P z11. 动量守恒定律当一个质点当F外0时,.Rm i v i 常矢量系所受合外力为零时这一质点系的总动量矢量就保持不变。

即系中的分量式为P 2 P i对质点系t iFdt F 2 R,在直角坐标质点的角动量:对某一固定点有r r r r L r p r mv角动量定理:质点所受的合外力矩等于它的角动量对时间的变化率r dL r r r M , Mr i F idti1. 角动量守恒定律若对某一固定点而言,质点受的合外力矩为零,则质点的角动量保持不变。

即当 M 0时,L L o 常矢量重点:1.掌握动量定理。

学会计算变力的冲量,并能灵活应用该定理分析 、解决质点在平 面内运动时的力学问题2. 掌握动量守恒定律。

掌握系统动量守恒的条件以及运用该定律分析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能分析系统在平面内运动的力学问题 。

3. 掌握质点的角动量的物理意义 ,能用角动量定理计算问题 。

4. 掌握角动量守恒定律的条件以及运用该定律求解问题的基本方法 。

难点:1. 计算变力的冲量。

2. 用动量定理系统动量守恒分析、解决质点在平面内运动时的力学问题 。

3.正确运用角动量定理及角动量守恒定律求解问题。

当 F 0时, m i V x常量当 Fy时,imV y 常量当F z0时,im i V iz常量1.角动量定理i四刚体力学基础知识点:1. 描述刚体定轴转动的物理量及运动学公式o t0)2. 刚体定轴转动定律:,与刚体的转动惯量成反比1)、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矩成正比r rM I2)•角量与线量的关系:2s r ,v r,a r ,a n r3.刚体的转动惯量I2mj j(离散质点)I r2dm(连续分布质点)平行轴定理I I c ml24. 刚体顶轴转动的功和能21)力矩的功:W Md11 22)转动动能:E k-J 2k 23)冈U体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2 1 2 1 2W Md J 2 J 11 2 2刚体的机械能守恒定律:若只有保守力做功时,贝,E p E k 恒量5. 定轴转动刚体的角动量定理定轴转动刚体的角动量1)角动量守恒定律r所受的外力对某固定轴l 「i 常量外力矩为零时,则刚体对此轴的总角动量保持不变 。

即2)定轴转动刚体的机械能守恒只有保守力的力矩作功时,刚体的转动动能与转动势能之和为常量式中h c 是刚体的质心到零势面的距离6定轴转动的动力学问题解题基本步骤首先分析各物体所受力和力矩情况,然后根据已知条件和所求物理量判断应选用的规律,最后列方程求解.1).求刚体转动某瞬间的角加速度 ,一般应用转动定律求解 。

如质点和刚体组成的系统,对质点列牛顿运动方程 ,对刚体列转动定律方程 ,再列角量和线量的关联方程,联立求解.刚体角动量定理dL dtdtt2Mdt J 2 2 J 1 1t l2|mgh 常量2).刚体与质点的碰撞、打击问题,在有心力场作用下绕力心转动的质点问题,考虑用角动量守恒定律3).在刚体所受的合外力矩不等于零时,比如木杆摆动,受重力矩作用,一般应用刚体的转动动能定理或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

另外:实际问题中常常有多个复杂过程,要分成几个阶段进行分析,分别列出方程,进行求解.重点:1. 掌握描述刚体定轴转动的角位移、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等概念及联系它们的运动学公式。

2. 掌握刚体定轴转动定理,并能用它求解定轴转动刚体和质点联动问题3. 会计算力矩的功、定轴转动刚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能在有刚体做定轴转动的问题中正确的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

4. 会计算刚体对固定轴的角动量,并能对含有定轴转动刚体在内的系统正确应用角动量守恒定律。

难点:1.正确运用刚体定轴转动定理求解问题。

2.对含有定轴转动刚体在内的系统正确应用角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五机械振动知识点:1、简谐运动d 2 x,单摆微分方程:—22x 0 ,弹簧振子F=-kx,dt2振动方程:x A cos t2振幅A,相位(t )初相位,角频率。

2 。

周期T,频率T由振动系统本身参数所确定;A、可由初始条件确定:A= J x;乌,arctan 出;V X o2由旋转矢量法确定初相初始条件:t=oX 。

AA A cosV 。

0得 2) 由厂X 。

0YcV o 0 cos 0JVA sin 0, sin 0/2得3) 由「心 A 彳A Acos cos-V 04)由X 0小0 Acos cos 0 / 2,3 / 2-v0 0V )A sin0, sin得3 / 23简谐振动的相位:3 t+机1) t+ $T (X,V )存在一一 —对应关系 2)相位在0T 2 n 内变化,质点无相同的运动状态cos 1相位差2n n(n 为整数)质点运动状态全同;3) 初相位$(t=0 )描述质点初始时刻的运动状态 ;(©取卜n^n 或[0宀2 n )4) 对于两个同频率简谐运动相位差 :△$= $2-简谐振动的速度:V=-A co sin( 3t+ $)2加速度:a= A cos( t )简谐振动的能量:E k - mv 2 - m 2A 2sin 2( t )2 2 1 2 1 22E p kx kA cos ( t )1 2 E=E K +E p =—kA , 2作简谐运动的系统机械能守恒1)两个同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的合成:X 1=A 1cos ( t 1 ),X 2=A 2cos ( t 2)合振动 X=X 1+X 2=Acos ( t )其中 A= A2A 2A 1A 2 cos 2 1 ,tan21=(2k+1) 时,A= A 1 + A 2 极小A 1,4)两个简谐振动的合成(向同频的合成后仍为谐振动 ):A sin 1A 2 sin 2 A cos 1A 2 cos 2相位差:21 =2k 时,A=A 1 + A 2,极大2)两个相互垂直同频率的简谐振动的合成:如果\ 0 2 1其合振动的轨迹为顺时针的椭圆2) 2 1 2其合振动的轨迹为逆时针的椭圆相互垂直的谐振动的合成 :若频率相同,则合成运动轨迹为椭园 单整数比,合成运动的轨迹为李萨如图形 。

同向异频的合成:拍现象,拍频 2 1 。

重点:1、 熟记振动图像;2、 掌握各个物理量的计算公式 ;3、 掌握、熟记初相的确定;4、 理解、掌握振动的合成。

难点:1、 用旋转矢量法确定初相;2、 两种振动的合成及合成后 A 和$的确定。

x=A i cos ( t 1 ) ,y=A 2C0S ( t 2)其轨迹方程为2y 2xy cos( 21)A iA2A 1A 2sin 2( 21)若两分振动的频率成简机械波知识点1、机械波的几个概念:1)机械波产生条件:1 )波源;2)弹性介质机械振动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波,波是运动状态的传播,介质的质点并不随波传播•2波的分类:1)横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2)纵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平行,靠波的疏密部传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