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辅导资料十
自动控制原理第1章自动控制系统的基础知识
本章内容:本章是自动控制技术及应用的基础, 主要介绍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自动控制 系统的组成和分类,以及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指 标等。
本章内容包括:
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4. 按系统参数特性分类
(1)定常系统 系统参数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相对于时间是不变的。 举例:许多物理系统在所观察的时间范围内,可以认为参数
是定常的,它的微小变化可以忽略不计。 (2)时变系统 系统中的参数是时间的函数。
举例:在工程上的大部分系统属于这类系统。
5.按系统时间变量特性分类
(1)连续时间系统 控制系统各环节的输入量和输出量均为时间的连续函数。 举例:工业生产中普遍采用的常规仪表控制系统。 (2)离散时间系统 控制系统中有一处或一处以上的信号是脉冲序列或数字编码 , 又称为采样控制系统。
微积分(含微分方程)
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自动控制理论已经发展为理论严密、 系统完整、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从基本反馈控制原理发展到自适应控 制、优化控制、鲁棒控制、大系统控 制、智能控制。
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 讨论的对象: 因果系统、工程系统
● 系统的广义性: 经济、社会、工程、生物、环境、医学
● 课程特点:
● 自动控制系统:实现上述自动控制的目的,由相互联系 和制约的各部件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称为自动控 制系统。
2.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基本工作原理: 通过测量装置随时监测被控量,并与给定 值进行比较,产生偏差信号;根据控制要 求对偏差进行计算和信号放大,并且产生 控制量,驱动被控制量维持在期望值附近。
(整理)自动控制原理讲义
自动控制原理:以自动控制系统为对象,学习研究从各类控制系统所抽象出来的,具有共性的规律(组成原理,数学模型,各种分析方法及基本设计方法)。
抽象性、综合性较强,用较多的数学工具解决应用问题。
第一章1.1 引言1.1.1 基本概念(1)自动控制:不需要人直接参与,而使被控量自动的按预定规律变化的过程,叫自动控制。
①不需要人直接参与;②被控量按预定规律变化。
(2)自动控制系统:为实现某一控制目标所需要的所有物理部件的有机组合体①实体;②有机组合1.1.2 自动控制技术及应用自动控制应用极为广泛,在工业、国防、航空航天、交通、农业、经济管理、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处处可见。
1.1.3 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 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
时间为本世纪40~60年代,称为“经典控制理论”时期。
三大分析方法:时域分析法、根轨迹分析法、频域分析法.(2)第二阶段。
时间为本世纪60~70年代,称为“现代控制理论”时期。
(3)第三阶段。
时间为本世纪70年代末至今。
70年代末,控制理论向着“智能控制”方向发展。
(1)被控对象(2)被控量(被调参数,输出量)(3)给定量(参考输入量,给定信号)(4)扰动量(扰动输入量,扰动信号,干扰量)(5)测量信号(6)偏差信号(详见课本)1.2 自动控制技术中的基本控制方式系统的基本控制方式按有无反馈,即按结构分为三大类:开环控制、闭环控制、复合控制。
1.2.1 开环控制系统 (1)定义开环控制是一种最简单的控制方式,在控制器与被控对象之间只有正向控制作用而没有反馈控制作用,即系统的输出量对控制量没有影响。
示意图:优点:结构简单、调整方便、成本低缺点:控制精度低、对扰动没有控制能力。
用于输出精度要求低的场合。
若出现扰动,只能靠人工操作,使输出达到期望值1.2.2 闭环控制系统——重点控制装置与被控对象之间既有正向作用,又有反向联系的控制过程,也称为反馈控制①系统的输出参与控制,系统结构图构成回路②依靠偏差进行控制的系统,只要偏差存在,就有控制作用,其结果试图使偏差减小 ③控制精度高④对系统内部除反馈通道和给定通道外的一切扰动都有抑制作用 ⑤引起振荡1.2.3 复合控制系统将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系统结合在一起,构成复合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专业课资料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专业课资料自动控制原理是考研电气工程专业的重点课程之一。
它主要涉及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调节系统的设计与分析、稳定性分析和校正等内容。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学习和准备自动控制原理考试,本文将介绍一些必备的资料和学习方法。
一、参考书籍1. 《现代控制工程》(第五版)-奥古斯特·特布这是自动控制原理最经典的教材之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
它将数学建模与控制工程实践相结合,对于帮助读者理解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非常有帮助。
2. 《控制系统工程与设计》-J.皮奥芬、A.史密斯本书重点介绍了控制系统设计和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它详细讲解了PID控制器的设计、稳态误差的分析和系统的校正等内容,对于深入理解自动控制原理非常有帮助。
二、实验教材1.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教程》-张林伟、王中华该实验教材主要涵盖了控制系统实验的基本内容,包括二阶系统的阻尼比、串联PID控制系统、单回路比例控制系统等。
通过实践操作,能够更好地掌握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 《MATLAB在自动控制原理中的应用》-欧阳剑雄本书详细介绍了MATLAB在自动控制原理中的应用方法和实践技巧。
通过各种实例,读者可以学习到如何使用MATLAB进行系统建模、控制器设计和系统仿真等。
三、考研辅导资料1. 《2019年考研自动控制原理综合指导》-电气工程考研最新资料编写组该资料是专门为考研学生准备的自动控制原理综合指导教材。
其中包括了历年真题分析、重点知识点总结和解题技巧等内容,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备战考试。
2.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复习笔记》-电气工程考研资料编写组这本资料详细总结了自动控制原理的重要概念、公式和定理,并提供了大量的例题和习题,通过反复练习能够提高考生的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四、学习方法1.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根据考试时间和个人情况,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并确保每天都有固定的复习时间。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提纲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提纲自动控制原理复习提纲第一章:自动控制系统基础1.1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1.2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1.3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1.4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建模第二章:系统传递函数与频率响应2.1一阶惯性系统传递函数及特性2.2二阶惯性系统传递函数及特性2.3高阶惯性系统传递函数及特性2.4惯性环节与纯时延环节的传递函数2.5开环传递函数与闭环传递函数2.6频率响应曲线及其特性第三章:传递函数的绘制和分析3.1 Bode图的绘制3.2 Bode图的分析方法3.3 Nyquist图的绘制和分析3.4极坐标图的应用3.5稳定性分析方法第四章:闭环控制系统及稳定性分析4.1闭环控制系统4.2稳定性的概念和判据4.3 Nyquist稳定性判据4.4 Bode稳定性判据4.5系统的稳态误差分析第五章:比例、积分和微分控制器5.1比例控制器的原理和特性5.2积分控制器的原理和特性5.3微分控制器的原理和特性5.4比例积分(P)控制系统5.5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系统第六章:根轨迹法6.1根轨迹的概念和基本性质6.2根轨迹的绘制方法6.3根轨迹法的稳定性判据6.4根轨迹设计法则6.5根轨迹法的应用案例第七章:频域设计方法7.1频域设计基本思想7.2平衡点反馈控制法7.3频域设计法的应用案例7.4系统频率响应的优化设计7.5频域方法的灵敏度设计第八章:状态空间分析和设计8.1状态空间模型的建立8.2状态空间的矩阵表示8.3状态空间系统的特性8.4状态空间系统的稳定性分析8.5状态空间设计方法和案例第九章:模糊控制系统9.1模糊控制的基本概念9.2模糊控制系统的结构9.3模糊控制器设计方法9.4模糊控制系统的应用案例第十章:遗传算法与控制系统优化10.1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10.2遗传算法在控制系统优化中的应用10.3遗传算法设计方法和案例第十一章:神经网络及其应用11.1神经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结构11.2神经网络训练算法11.3神经网络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11.4神经网络控制系统设计和优化方法第十二章:自适应控制系统12.1自适应控制的基本概念12.2自适应控制系统的结构12.3自适应控制器设计方法12.4自适应控制系统的应用案例第十三章:系统辨识与模型预测控制13.1系统辨识的基本概念13.2建模方法及其应用13.3模型预测控制的原理13.4模型预测控制系统设计和优化方法第十四章:多变量控制系统14.1多变量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14.2多变量系统建模方法14.3多变量系统稳定性分析14.4多变量系统控制器设计14.5多变量系统优化控制方法以上是《自动控制原理》的复习提纲,内容覆盖了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传递函数与频率响应、传递函数的绘制和分析、闭环控制系统及稳定性分析、比例、积分和微分控制器、根轨迹法、频域设计方法、状态空间分析和设计、模糊控制系统、遗传算法与控制系统优化、神经网络及其应用、自适应控制系统、系统辨识与模型预测控制、多变量控制系统等知识点。
自动控制原理简明教程资料
人工控制精度不高,人的反应不够快,不少恶劣的场合 人无法参与直接控制。自动控制系统可以解决以上问题。
2019年3月9日
EXIT
第1章第10页
3.自动控制(Automatic Control):是指在没有人直接
参与的情况下,利用自动控制装置(或称为控制装置或控
制器),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统称为被控对象)的 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称为被控量)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
轨迹法以及目前广泛应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2019年3月9日
EXIT
第1章第4页
成绩组成: 期末考试占 70% ,平时成绩占 30%
– 考勤:10% – 作业:10% – 实验:10%
注:五次点名不到即取消考试资格(不能参加期 末及补考考试)
2019年3月9日
EXIT
第1章第5页
第1章
控制系统导论
2019年3月9日水位;测量(测量反馈机构) •人脑:记住水位的期望值;比较水池的期望值-实际值;(比较机 构)、控制 •人手:调节进水阀门的开度,执行控制作用。执行(执行机构) 是一个反复观察测量、比较、调整执行的过程,力图将水池水 位的期望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值减为0。
律运行。
2019年3月9日
EXIT
第1章第11页
自动控制的例子
Show
期望水位
当实际水位低于要求水位时,电位器输出电压值为正, 且其大小反映了实际水位与水位要求值的差值,放大器输出 信号将有正的变化,电动机带动减速器使进水阀门开度增加, 直到实际水位重新与水位要求值相等时为止。
2019年3月9日
EXIT
自动控制原理
刘菲菲
2019年3月9日
EXIT
第1章第1页
(完整word版)自动控制原理复习提纲(整理版)
(完整word版)自动控制原理复习提纲(整理版)《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概念性知识复习提纲详细版第一章:1.自动控制的任务(背):是在没有人直接参与下,利用控制装置操纵被控对象,使被控量等于给定值。
2.自动控制基本方式一.按给定值操纵的开环控制二.按干扰补偿的开环控制三.按偏差调节的闭环控制3.性能要求:稳快准第二章:4.微分方程的建立:课后2.55.传递函数定义(背)线性定常系统(或元件)的传递函数为在零初始条件下,系统(或元件)的输出变量拉氏变换与输入变量拉氏变换之比。
这里的零初始条件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指输入作用是在t=0以后才加于系统,因此输入量及其各阶导数,在t=0-时的值为零。
二是指输入信号作用于系统之间系统是静止的,即t=0-时,系统的输出量及其各阶导数为零。
这是反映控制系统的实际工作情况的,因为式(2-38)表示的是平衡工作点附近的增量方程,许多情况下传递函数是能完全反映系统的动态性能的。
6.结构图化简:课后2.14(结构图化简一道大题,梅森公式化简一道大题)复习要点7.几种传递函数(要求:懂得原理)一.输入信号r(t)作用下的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二.干扰信号n(t)作用下的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三.闭环系统的误差传递函数8.阶跃响应,脉冲响应,传递函数之间的关系阶跃响应:H(s)=1s 单位斜坡响应:t C (s )=21s 单位脉冲响应:K(s)=Φ(s) 11()()()H s s K s s s =Φ?=? 211()()()t C s s H s s s=Φ?=? 综合可得 K(s)=sH(s) H(s)=s t C第三章:9.阶跃响应的性能指标有哪些,各个性能指标的意义是什么。
10.从平稳性,快速性和稳态精度三个方面,简述典型二阶欠阻尼系统结构参数,n对阶跃相应的影响。
由于欠阻尼二阶系统具有一对实部为负的共轭复特征根,时间响应呈衰减振荡特性,故又称为振荡环节。
系统闭环传递函数的一般形式为222()()2n n nC s R s s s ωζωω=++ 由于0<ζ<1,所以一对共轭复根为1,2n s j ζωω=-±d j σω-±式中,n σζω=,为特征根实部之模值,具有角频率量纲。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总结课件
稳定性是控制系统的重要 性能指标之一,是实现系 统正常工作的前提条件。
劳斯稳定判据
STEP 02
STEP 01
劳斯稳定判据是一种通过 计算系统的极点和零点来 判定系统稳定性的方法。
STEP 03
如果劳斯判据的公式满足 条件,则系统是稳定的; 否则,系统是不稳定的。
它通过计算劳斯表的第一列 系数,并根据劳斯判据的公 式来判断系统是否稳定。
非线性控制系统设计的局限性在于 它需要深入了解系统的非线性特性 和动态行为,设计难度较大。
非线性控制系统设计需要采用特 殊的理论和方法,如相平面法、 描述函数法等。
非线性控制系统设计的主要优点是可 以实现对非线性系统的精确控制,适 用于具有复杂非线性特性的系统。
Part
06
控制系统的实现与仿真
控制系统的硬件实现
Simulink Real-
Time
基于MATLAB/Simulink的实时仿 真工具,可用于在硬件在环仿真 中测试控制算法。
dSPACE
由dSPACE公司开发的实时仿真和 测试工具,支持在控制器硬件上 快速实现和验证控制算法。
Part
07
自动控制原理的应用案例
温度控制系统
温度控制系统采用温度传感器检测环 境温度,通过控制器计算出控制信号, 驱动执行器调节加热或制冷设备,以 实现温度的自动控制。
性质
传递函数具有复数域内极点和零点的性质,这些极点和零点决定了 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
应用
传递函数在控制系统分析中广泛应用于描述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和稳 定性。
动态结构图
定义
动态结构图是描述控制系统动态行为的图形表示方法,通过将系统各组成部分用图形符号表示, 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系统结构图。
自动控制原理(全套课件)
自动控制原理(全套课件)一、引言自动控制原理是自动化领域的一门重要学科,它主要研究如何利用各种控制方法,使系统在受到扰动时,能够自动地、准确地、快速地恢复到平衡状态。
本课件将详细介绍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控制系统的类型、数学模型、稳定性分析、控制器设计等内容,帮助学员全面掌握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二、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1. 自动控制自动控制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控制器使被控对象按照预定规律运行的过程。
自动控制的核心在于控制器的设计,它能够根据被控对象的运行状态,自动地调整控制量,使系统达到预期的性能指标。
2.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由被控对象、控制器、传感器和执行器等组成的闭环系统。
被控对象是指需要控制的物理过程或设备,控制器负责产生控制信号,传感器用于测量被控对象的运行状态,执行器则根据控制信号对被控对象进行操作。
三、控制系统的类型1. 按控制方式分类(1)开环控制系统:控制器不依赖于被控对象的运行状态,直接产生控制信号。
开环控制系统简单,但抗干扰能力较差。
(2)闭环控制系统:控制器依赖于被控对象的运行状态,通过反馈环节产生控制信号。
闭环控制系统抗干扰能力强,但设计复杂。
2. 按控制信号分类(1)连续控制系统:控制信号是连续变化的,如模拟控制系统。
(2)离散控制系统:控制信号是离散变化的,如数字控制系统。
四、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1. 微分方程模型微分方程模型是描述控制系统动态性能的一种数学模型,它反映了系统输入、输出之间的微分关系。
通过求解微分方程,可以得到系统在不同时刻的输出值。
2. 传递函数模型传递函数模型是描述控制系统稳态性能的一种数学模型,它反映了系统输入、输出之间的频率响应关系。
传递函数可以通过拉普拉斯变换得到,它是控制系统分析、设计的重要工具。
五、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1.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通过构造李雅普诺夫函数,分析系统的稳定性。
2. 根轨迹分析:通过分析系统特征根的轨迹,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自动控制原理》指导书
《自动控制原理》自学指导书2011年10月《自动控制原理》为了顺利组织面授,帮助学员客服自学面授中德困难,提高学习效率,实现学习目标,特制定本指导书。
一、课程设置、地位、作用1、本课程设置为面授 16 学时,自学 16 学时。
2、地位:为了实现各种复杂的控制任务,首先要将被控制对象和控制装置按照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有机的总体,这就是自动控制系统。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被控对象的输出量即被控量是要求严格加以控制的物理量,它可以要求保持为某一恒定值,例如温度,压力或飞行航迹等;而控制装置则是对被控对象施加控制作用的机构的总体,它可以采用不同的原理和方式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但最基本的一种是基于反馈控制原理的反馈控制系统。
3、作用:该课不仅是自动控制专业的基础理论课,也是其他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目前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开设本课程的专业有计算机、电子信息、检测技术。
该课程不仅跟踪国际一流大学有关课程内容与体系,而且根据科研与学术的发展不断更新课程内容,从而提高自动化及相关专业的整体学术水平。
二、课程大纲、教材本书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力争以工程实际应用为主线,理论叙述尽量从工程观点删繁就简,内容力求少而精,减少了公式中较复杂的数学推导,重点突出,加强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的理解,侧重应用。
本书介绍了经典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基本分析方法,并着重结合控制理论的实际应用项目进行了分析。
全书共七部分,内容包括:绪论、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控制系统的校正、采样控制系统及附录部分。
书中的大量实例和习题来源于工程实际,各章结合书本内容对实例均进行了MATLAB软件分析和设计、小结并设置了习题,便于读者学习。
三、课程主要内容和要求和进度安排第1章绪论(1——3学时)§1.1 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史及内容§1.2 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式§1.3 控制系统的分类§1.4 对自动控制系统性能的基本要求§1.5 MATLAB软件及其应用简介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2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4---6学时)§2.1 预备知识: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2.2 项目l:建立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2.3 项目2:求取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2.4 项目3:建立控制系统的动态结构图§2.5 项目4:由动态结构图求取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3章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6—9学时)§3.1 预备知识:典型输入信号和时域性能指标§3.2 项目1: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3.3 项目2:一阶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3.4 项目3:二阶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3.5 项目4: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分析§3.6 项目5: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应用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4章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9—12学时)§4.1 预备知识: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4.2 项目1:控制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4.3 项目2:用频域法分析控制系统的稳定性§4.4 项目3:用频域法分析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4.5 项目4: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应用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5章控制系统的校正(12—14学时)§5.1 预备知识:系统校正概述§5.2 项目1:串联校正装置§5.3 项目2:串联校正的理论设计方法§5.4 项目3:利用复合校正消除稳态误差§5.5 项目4:控制系统的工程设计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6章采样控制系统(14—16学时)§6.1 预备知识:采样控制系统基础§6.2 项目1:z变换§6.3 项目2:差分方程的建立与求解§6.4 项目3:脉冲传递函数§6.5 项目4:采样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6.6 项目5:采样控制系统的性能分析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四、学习方法指导本书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力争以工程实际应用为主线,理论叙述尽量从工程观点删繁就简,内容力求少而精,减少了公式中较复杂的数学推导,重点突出,加强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的理解,侧重应用。
自动控制原理各章知识精选全文完整版
(s), (t) E(s), e(t) cdesired (t) c(t)
E(s) 1 (s)
H
G (s)
1
H
H
⑵ e(t) ets (t) ess (t)
暂态 稳态
单位负反馈系统开环传函
r(t)
1 2
t2
时稳态误差
Ts 1 E(s) Ts 1 s3
e(t)
T
2. 运动方程式
确定输入量、输出量 列写各元件运动方程 消除中间变量 化为标准形式
RL
u1
C u2
Fi
K
m
f
y
L
C
u1
u2
R
R1
u1
C
R2 u2
LC
d 2u2 dt 2
RC
du2 dt
u2
u1
m
d2y dt 2
f
dy dt
Ky
Fi
LC
d 2u2 dt 2
RC
du2 dt
u2
RC
du1 dt
tg1 1 2 cos1
p e 1 2 100 %
d. c(t) c() c() t ts
2%或5%
4 ts n
2%
3 ts n
5%
d. N : 振荡次数
N ts Td
Td
2 d
d n 1 2
tr , t p 评价响应速度
p , N 评价阻尼程度
ts
以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应用于工程系统的综合和自然界 系统的改善。 自动控制
毋需人直接参与,而是被控制量自动的按预定规律变 化的控制过程。
4. 开环控制、闭环控制、反馈控制原理
自动控制原理总复习课件
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
1 2
状态空间定义
状态空间是描述控制系统动态特性的一个数学模 型,它包括系统的状态变量和控制输入。
状态空间图
状态空间图包括状态方程图和输出方程图,它们 分别描述了系统状态变量和控制输入之间的关系。
VS
根轨迹法
根轨迹法是一种通过绘制系统极点的轨迹 来判断系统稳定性的方法。当系统参数变 化时,极点的轨迹会发生变化,通过观察 轨迹的变化可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03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
线性时不变系统
定义
线性时不变系统是指系统的 输出与输入的关系是线性的 ,且不随时间变化的系统。
特性
线性时不变系统具有叠加性 、均匀性和时不变性等特性 。
详细描述
在工业生产中,自动控制系统被广泛应用于 各种设备和生产线中。通过自动化控制,可 以实现精准的控制和调节,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能耗和减少人工干预,从而提高产品质 量和降低生产成本。例如,在钢铁、化工、 电力等行业中,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实现高
效的生产流程控制和优化。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应用
要点一
总结词
线性系统理论
线性系统理论是现代控制理论的基础,主要研究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线性系统具有叠加性和均匀性,可用线性微分方 程描述其动态行为。
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可控性和可观测性是线性系 统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
最优控制理论
01
最优控制理论是现代控制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分支, 主要研究如何优化系统的性能指标。
3
状态空间分析方法
通过分析系统的状态空间,可以了解系统的动态 性能和稳定性,为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依据。
自动控制原理知识点归纳_图文
最大动态偏差A表示系统瞬间偏离给定值的最大程度; 超调量σ是第一个波振幅与最终稳态值y(∞)之比。
A = ymax - r y
y1 100%
y()
r
A y1
y3
C
Tp
T
y(∞)
TS
t
设定值为阶跃信号的响应曲线
14
3)余差C
过渡过程结束后,被控参数的稳态值y(∞)与设定 值之间的残余偏差叫做余差,也称静差。是衡量控制 系统稳态准确性的指标。
17
第二章
线性系统数学模型的形式——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结构图 考察方式:填空题 传递函数的定义 考察方式:填空题 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考察方式:填空题 RC、RLC电路的传递函数 考察方式:综合题 结构图串联、并联、反馈的等效变换 考察方式:综合题
18
2.1.1 线性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方法
y
C= y(∞) - r
r
y1
y3
C
Tp
T
y(∞)
TS
t
设定值为阶跃信号的响应曲线
15
4)调节时间Ts
Ts是指从过渡过程开始到过渡过程结束所需的 时间。当被控参数与稳态值间的偏差进入稳态值的 ±5% (或±2%)范围内,就认为过渡过程结束。
y
105%y(∞r )
y(∞)
y1
y3
95%y(∞)
Tp
T
自动控制原理 复习大纲
1
课程考核标准
考核内容
分数 百分比
平 作业、课堂表现 10
10%
时 成
实验
10
10%
绩
考勤
10
10%
期末考试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复习要点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复习要点课程名称:《自动控制原理》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辅导教材:《自动控制原理》卢京潮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复习要点:第一章、绪论(1)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及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概况。
(2)开环控制、闭环(反馈)控制、复合控制的特点与应用;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术语;自动控制系统的定性分析方法。
(3)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及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1)建立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主要方法、经典控制理论中数学模型的主要形式及特点。
(2)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式描述。
(3)传递函数的定义、性质、求法及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4)控制系统结构图(方框图)的建立、基本联接形式、等效变换和简化;梅逊公式的应用。
第三章、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1)典型输入信号和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
(2)一阶系统的典型数学模型,典型响应、性能指标及其与特征参数的关系。
(3)二阶系统的典型数学模型,按阻尼比分类的典型响应、性能指标及其与特征参数的关系;改善系统动态性能的方法。
(4)线性定常系统稳定性的概念;线性定常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劳斯判据的应用。
(5)误差信号及稳态误差的定义;稳态误差的计算;系统的型别、静态和动态误差系数;减小系统稳态误差的方法。
第四章、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1)根轨迹、根轨迹方程的定义。
(2)绘制1800根轨迹的基本规则。
(3)用根轨迹法分析控制系统的性能。
第五章、线性系统的的频域分析法(1)频率特性的概念、定义及求法;频率特性的图示方法。
(2)典型环节和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图的绘制。
(3)Nyquist稳定判据。
(4)控制系统的稳定裕度。
第六章、线性统的校正方法(1)控制系统校正的基本概念,校正的形式,基本控制规律。
(2)超前、迟后、迟后—超前校正装置的作用、对应的校正网络、传递函数及其特性。
(3)频率特性法在系统串联校正中的应用。
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教学方式:面授辅导考核方式:考勤、作业和开卷考试练习题第一章1-1 1-2 1-8第二章2-1 2-2 2-11 2-13 2-17 2-20 第三章3-10 3-15 3-16 3-23 3-37第四章4-2 4-11 4-12第五章5-6 5-9 5-13 5-15 5-20。
自动控制原理学习辅导与习题解答
自动控制原理学习辅导与习题解答自动控制原理是电子信息类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研究的是如何设计和分析自动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原理的学习对于掌握系统动态响应、稳定性、调节性能等方面的知识非常重要。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自动控制原理的学习辅导与习题解答。
一、学习辅导1.基础知识的掌握:自动控制原理的学习需要具备一定的电路分析基础,熟悉线性代数和微积分等数学知识。
因此,学习之前需要先复习相关的基础知识,掌握相关的数学工具。
2.理论学习:自动控制原理主要包括线性控制系统、非线性控制系统、数字控制系统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可以参考教材进行系统学习,理解各种控制系统的原理和特点。
3.实践操作:自动控制原理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需要进行实践操作。
学生可以使用嵌入式开发平台或者仿真软件进行实验,通过实践掌握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4.多做习题:学习自动控制原理需要掌握一定的计算和分析方法,可以通过多做习题来巩固知识点。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习题进行解答,需要注意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二、习题解答1.线性时不变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s)=1/(s+1),求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解答:单位阶跃响应是指输入信号为单位阶跃函数u(t)时,输出信号的响应。
对于传递函数为G(s)的系统,其单位阶跃响应可以通过拉普拉斯逆变换求得。
首先,将传递函数G(s)转化为恒等于1的分数形式:G(s)=1/(s+1)=1/(1s+1)根据拉普拉斯逆变换的表格,可以得到单位阶跃函数的拉普拉斯变换为:L(u(t))=1/s然后,将传递函数G(s)与单位阶跃函数的拉普拉斯变换相乘,得到系统的输出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Y(s)=G(s)L(u(t))=1/(s+1)*1/s=1/(s*(s+1))最后,对输出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进行部分分式展开,得到单位阶跃响应的表达式:y(t)=1-e^(-t)2.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判据是什么?如何判断一个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解答: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判据有两种:Lyapunov稳定性判据和输入输出稳定性判据。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资料(相当全)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资料(相当全)总复习第一章的概念1、典型的反馈控制系统基本组成框图:2、自动控制系统基本控制方式:(1)、反馈控制方式;(2)、开环控制方式;(3)、复合控制方式。
3、基本要求的提法:可以归结为稳定性(长期稳定性)、准确性(精度)和快速性(相对稳定性)。
第二章要求:1、掌握运用拉氏变换解微分方程的方法;2、牢固掌握传递函数的概念、定义和性质;3、明确传递函数与微分方程之间的关系;4、能熟练地进行结构图等效变换;5、明确结构图与信号流图之间的关系;6、熟练运用梅逊公式求系统的传递函数;例1 某一个控制系统动态结构图如下,试分别求系统的传递函数:)()(,)()(1211s R s C s R s C ,)()(,)()(2122S R S C s R s C 。
43213211243211111)()(,1)()()(G G G G G G G s R s C G G G G s G s R s C --=-=例2 某一个控制系统动态结构图如下,试分别求系统的传递函数:)(,)()(,)()(,)()(s N S E s R s E s N s C s R s C 。
串连补偿元件放大元件执行元件被控对象反馈补偿元件测量元件输出量主反馈局部反馈输入量--例3:将上图汇总得到:U i (s )U o (s )U o (sU (sI 2(s )I C (s )-1-1-11/R 11/C 1s1/C 2s1/R 2+_+__Ka11C s21C s 21R 1R()R s ()C s 1()U s 1()U s 1()U s 1()I s 1()I s 2()I s 2()I s 2()I s ()C s (b)(t)i R(t)u r(t)111=-?-=(t)]dt i (t)[i C 1(t)u 2111(t)i R c(t)(t)u 221=-?=(t)dt i C1c(t)22++_+-11C s21R 21C s11R ()R s ()C s (s)H(s)(s)G G 1(s)(s)G G R(s)C(s)2121+=(s)H(s) (s)G G 1(s)G -N(s)C(s)212+=∑=??=nk KK P 11例4、一个控制系统动态结构图如下,试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自动控制原理资料
1 请解释下列名字术语:自动控制系统、受控对象、扰动、给定值、参考输入、反馈。
解: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实现自动控制任务的系统,由控制装置与被控对象组成;受控对象:要求实现自动控制的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扰动:扰动是一种对系统的输出产生不利影响的信号。
如果扰动产生在系统内部称为内扰;扰动产生在系统外部,则称为外扰。
外扰是系统的输入量。
给定值:受控对象的物理量在控制系统中应保持的期望值参考输入即为给定值。
反馈:将系统的输出量馈送到参考输入端,并与参考输入进行比较的过程。
2 请说明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解:作为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应该由如下几个部分组成:①被控对象:所谓被控对象就是整个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②执行部件:根据所接收到的相关信号,使得被控对象产生相应的动作;常用的执行元件有阀、电动机、液压马达等。
③给定元件:给定元件的职能就是给出与期望的被控量相对应的系统输入量(即参考量);④比较元件:把测量元件检测到的被控量的实际值与给定元件给出的参考值进行比较,求出它们之间的偏差。
常用的比较元件有差动放大器、机械差动装置和电桥等。
⑤测量反馈元件:该元部件的职能就是测量被控制的物理量,如果这个物理量是非电量,一般需要将其转换成为电量。
常用的测量元部件有测速发电机、热电偶、各种传感器等;⑥放大元件:将比较元件给出的偏差进行放大,用来推动执行元件去控制被控对象。
如电压偏差信号,可用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晶闸管等组成的电压放大器和功率放大级加以放大。
⑦校正元件:亦称补偿元件,它是结构或参数便于调整的元件,用串联或反馈的方式连接在系统中,用以改善系统的性能。
常用的校正元件有电阻、电容组成的无源或有源网络,它们与原系统串联或与原系统构成一个内反馈系统。
3 请说出什么是反馈控制系统,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各有什么优缺点?解:反馈控制系统即闭环控制系统,在一个控制系统,将系统的输出量通过某测量机构对其进行实时测量,并将该测量值与输入量进行比较,形成一个反馈通道,从而形成一个封闭的控制系统;开环系统优点:结构简单,缺点:控制的精度较差;闭环控制系统优点:控制精度高,缺点:结构复杂、设计分析麻烦,制造成本高。
自动控制原理书
自动控制原理1. 什么是自动控制自动控制是通过设备和系统中的自动化技术实现对某一物理量或过程的测量、判断、决策和控制的过程。
它是利用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等元件,以及使用逻辑判断和数学模型等方法,对复杂系统进行控制的科学和技术。
自动控制旨在提高系统的性能指标,比如稳定性、精度、速度和可靠性等,并实现自动化生产和管理。
它是现代工业生产和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如工业自动化、交通运输、环境监测、机器人等领域。
2. 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包括反馈控制、系统建模、控制策略和稳定性分析等内容。
2.1 反馈控制原理反馈控制是自动控制中最基本的控制方式,它基于对被控对象的输出进行测量,并与参考输入进行比较,通过控制器给出相应的调节信号,实现对输出的控制。
反馈控制的基本框图如下所示:+-------+ r(t) +---+ e(t) +----------+ u(t) +--------+r(t) -->| | -------> | | --------> | 控制器 | --------> | || 参考值 | | - | | | | 被控对象 || 输入信号| | + | | | | 输出信号 || | | | | | | |+-------+ +---+ +----------+ +--------+其中,r(t)为参考输入信号,e(t)为误差信号,u(t)为控制器输出信号,被控对象接收控制信号并输出相应的信号。
反馈控制的关键在于通过测量输出信号与参考输入信号的差异,计算出误差信号e(t),并根据误差信号调整控制器的输出信号,使误差信号趋近于零,从而实现对被控对象的控制。
2.2 系统建模原理系统建模是指对被控对象和控制系统进行数学描述的过程。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从理论上分析系统的特性和性能,以及设计有效的控制策略。
在系统建模中,常用的方法有物理模型、数学模型和统计模型等。
自动控制原理学习指导书
《自动控制原理》学习指导书
第一章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
一、学习要点
1.自动控制基本术语: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被控量、输入量、干
扰量、受控对象、控制器、反馈、负反馈控制原理等。
2.控制系统的基本方式:
①开环控制系统;②闭环控制系统;③复合控制系统。
3.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由受控对象和控制器组成。
4.自动控制系统的类型: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分法,常有:
恒值系统与随动系统;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连续系统与离散系统;定常系统与时变系统等。
5.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稳、快、准。
二、基本要求
1.对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和方法有一个全面的、整体的了解。
2.了解自动控制理论发展简史及反馈控制理论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3.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术语,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分类,及
对自动控制系统稳、准、快三方面的基本要求。
三、内容结构图
四、知识结构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控制原理辅导资料十
主题:频域分析法的辅导文章——频域稳定性判据、控制系统的稳定裕量、控制系统的闭环频率特性、频域性能指标与瞬态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
学习时间:2012年12月3日-12月9日
内容:
我们这周主要还是学习课件第5章频域分析法的部分内容。
希望通过下面的内容能使同学们加深对频域分析法的相关知识的理解。
注意:请同学根据老师标注的侧重点选择性学习。
一、奈魁斯特稳定判据(学会用该判据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1.复变函数()
F s的选择
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G s H s一般为两个多项式之比,为
闭环传递函数:
()() ()
()1()()
C s G s
W s
R s G s H s
==
+
则闭环特征式
()() ()1()()
()
N s M s F s G s H s
N s
+
=+=
()
F s可改写为:
特征函数()
F s具有如下特点:
●()
F s的零点和极点分别是闭环极点和开环极点;
●()
F s的零点和极点个数相同;
●()
F s和()()
G s H s只差常数1。
因此闭环系统稳定条件:
使特征函数()
F s的零点都具有负实部,或者说()
F s的所有零点都不在s平
面的右半平面内即可。
2.封闭曲线Γs 的选择及奈氏判据 s 平面上的封闭曲线Γs 图示:
图1
闭环控制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
开环频率特性曲线()()G j H j ωω不通过(-1,j0)点,且逆时针包围(-1,j0)点的周数N 等于开环传递函数正实部根的个数P ,即N P =-。
3.关于奈魁斯特稳定判据有如下说明:
⏹ 对于开环稳定的系统(即0P =,()()G s H s 在右半s 平面无极点),当且
仅当开环频率特性曲线()()G j H j ωω不通过也不包围(-1,j0)点,即
0N =时,闭环系统稳定;
⏹ 对于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即0P ≠,()()G s H s 在右半s 平面含有P 个极
点),当且仅当开环频率特性曲线()()G j H j ωω逆时针包围(-1,j0)点P 周,即N P =-时,闭环系统稳定;
⏹ 如果N P ≠-,则闭环系统不稳定,闭环正实部特征根的个数为:
Z N P =+ ⏹ 当开环频率特性曲线()()G j H j ωω通过(-1,j0)点时,闭环系统处于临
界稳定状态。
二、控制系统的稳定裕量
(如何求解幅值裕度和相角裕度是考试必考的,故要求同学必须掌握) 稳定裕度:开环频率特性()()G j H j ωω与(-1, j0)点的远近程度,可用来表示闭环系统的稳定程度,也称稳定裕量。
控制系统的稳定裕度通常用幅值裕度和相角裕度来衡量。
1.相角裕度
在0ω≤≤∞频段内,若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G j H j ωω与单位圆相交,
则交点处的频率c ω称为幅值穿越频率(又称剪切频率或截止频率),它满足:
相角裕度定义为:
180()()c c G j H j γωω=+∠
相角裕度也称相角裕量或相位裕量,表示使系统达到临界稳定状态时开环频率特性的相角尚可减少或增加的数值。
在对数坐标图上,相角裕度为幅值穿越频率c ω处相角与180- 的差值。
2.幅值裕度
在0ω≤≤∞的频段内,若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G j H j ωω与负实轴相交,则交点处的频率g ω称为相位穿越频率,它满足:
()()180g g G j H j ωω∠=-
幅值裕度定义为相位穿越频率g ω所对应的开环频率特性幅值的倒数,用
g K 表示,即
幅值裕度也称幅值裕量或增益裕量,表示使系统达到临界稳定状态时开坏频率特性的幅值尚可增大或缩小的倍数。
显然,对于稳定的最小相位系统,幅值裕度大于1,一阶和二阶系统的幅值裕度为∞。
对于最小相位系统:
当()()1g g G j H j ωω<或()0g K dB >时,闭环系统稳定; 当()()1g g G j H j ωω>或()0g K dB <时,闭环系统不稳定;
当()()1g g G j H j ωω=或()0g K dB =时,闭环系统处于临界稳定状态; 相位裕度和幅值裕度的极坐标图表示:
图2
相位裕度和幅值裕度在对数坐标图上的表示:
图3
三、控制系统的闭环频率特性(了解闭环系统频域性能指标)
本节介绍利用已有的开环频率特性来绘制闭环频率特性的方法,并介绍常用的闭环系统频域性能指标。
1.闭环频率特性曲线的绘制
单位反馈系统的闭环频率特性
图4
对于如图4所示的单位反馈闭环系统,其闭环系统的频率特性为:
如果已知开环系统的极坐标图,利用()
G jω的几何关系,可得闭环
W jω和()
系统的频率特性:
图5
在工程中,实际上比较常用的是等M圆和等N圆以及尼柯尔斯图线,直接根据开环频率特性曲线绘制单位反馈闭环系统的频率特性曲线。
2.闭环频域性能指标
用闭环频率特性来评价系统的性能,通常用以下指标: 1)谐振峰值r M :闭环系统幅频特性的最大值。
2)谐振频率r ω:闭环系统幅频特性出现谐振峰值时的频率。
3)带宽频率b ω:闭环系统频率特性幅值由其初始值(0)M 减小到0.707(0)M 时的频率,也称频带宽度。
闭环系统的频域性能指标示于图6:
图6
四、频域性能指标与瞬态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了解)
我们知道,在系统稳定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考查其瞬态响应性能。
由于时间响应的性能指标最为直观、最具有实际意义,因此,系统性能的优劣最终是用时间响应性能指标来衡量。
开环频域指标主要包括剪切频率c ω、相角裕度γ以及幅值裕度g K ; 闭环频域指标主要包括谐振峰值r M ,谐振频率r ω以及带宽频率b ω; 五、典型例题解析
1.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
()(0.21)K
G s s s =
+,试求:
(1) 使系统幅值裕度为20dB 的K 值; (2) 使系统的相角裕度为60
的K 值。
解:(1) 系统开环频率特性为2
()(10.2)K
G j j j ωωω=
+
当()20h dB dB =时,令g ω为相角交界频率(穿越频率),于是有
()902arctan 0.2180g g G j ωω=--=-
arctan 0.245g ω=
5g ω=
20lg ()20g G j ω-= lg ()1g G j ω=-,()0.1g G j ω=
故由
20.1(0.2)1
g g K
ωω=+ 可求得1K =
(2)当60γ= 时,由定义得
180()180(902arctan 0.2)60g c G j γωω=+=+--=
arctan 0.215c ω=
得系统截止频率 1.34c ω= 由2
()1(0.2)1
c c c K
G j ωωω=
=+ 可求得 1.436K = 2.已知最小相位系统Bode 图的幅频特性如下图所示,试求当120.2,0.5ωω==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第九周思考题答案)
dB 400
-20dB/dec
20lg|G(j ω)|ω2
ω1
ω-40dB/dec
解:由图可知,起始斜率为零,因此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中应不含积分环节;
12,ωω应为两个惯性环节的转折频率。
由此可写出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2()1111K
G s s s ωω=
⎛⎫⎛⎫
++ ⎪⎪⎝⎭⎝⎭
(1)
其中开环增益K 由图幅频特性低频起始斜率为零求得:
20lg 40()K dB =,100K = 再将120.2,0.5ωω==,100K =代入(1)式,得到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100
()5121G s s s =
++
六、思考题(答案解析请见第十一周辅导资料) 设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10(1)
()(21)
s G s s s τ+=
+,若要求系统截止频率
4c ω=,试求相应的τ值及相角裕度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