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大连理工,逯宇铎)

合集下载

临床医学]1医学信号分析与处理绪论

临床医学]1医学信号分析与处理绪论
– 内源信号(internal source signal);
• 指被探测的信号是由人体发出的; • 例如心电、脑电、心音、语音、血压等; • 检测对象是有源的,检测系统是无源的。
– 外源信号(External source signal);
• 人体是无源的,检测系统是有源的; • 例如超声图像、X射线图像等。
电池的电压; • <36V为人体的安全电压; • 市电为220V(美国为110V)交流电;
2020/4/9
大连理工大学
8
• 生物电(池)的发现早于伏特电池的发明
– 1786年Galvani的实验:伽伐尼,贾凡尼,伽尔伐尼
• 将青蛙标本中的一根坐骨神经放置在一肌肉的切口上 时,观察到了肌肉的颤搐:认为是发现了生物电。
大连理工大学
5
• 电池的分类
– 干电池 – 蓄电池 – 燃料电池 – 太阳能电池 – 温差电池 – 核电池 – 纳米电池
2020/4/9
大连理工大学
6
• 最早的电池是谁发明的?
– 安培? – 伏特? – 麦克斯韦? – 库伦? – 焦耳? – 瓦特? – ……?
2020/4/9
大连理工大学
7
• 最早的电池是伏特发明的 • 电池电压的单位为伏特; • 简写为“伏”或“V”; • “伏”也作为通用的电压单位,不局限于描述
• 信号的分类(按信号的形式分)
– 模拟信号; – 离散时间信号; – 数字信号;
• 信号的分类(按信号的性质分)
– 确定性信号; – 非确定性信号
• 随机信号(random signal)
2020/4/9
大连理工大学
15
生物医学信号的特点
• 信号特别弱

第一章非线性分析绪论(理工大)解析

第一章非线性分析绪论(理工大)解析

第一章 非线性分析绪论
一.分析数学的发展历程:
1.初创 现代分析数学的发展应该起源于微积分的
发明和极限理论的建立。即使仅仅是对“数 “的理论的完善也归功于极限论的建立。
经过16世纪中叶到17世纪初的酝酿,牛顿 (1642——1727)和莱布尼茨(1646—— 1716)终于在17世纪下半叶创立了微积分。
梅莱,海涅,康托把无理数看成柯西列。 戴德金采用对有理数分割的办法,建立 了不依赖于极限论的实数理论。
4. 20世纪分析学的发展
勒贝格(1875-1941)——创立可列可加 测度的积分论,形成实变函数论。
以实分析为基础的概率论和随机过程, 称为现代分析。
复变函数论的发展,形成复分析。 以函数空间为背景的泛函和算子理论— —泛函分析。 此外还有傅立叶分析等。
在此之前,通过略去高次项(即忽略高阶 无穷小量)。帕斯卡,费马,沃利斯,巴罗等 著名学者使微积分学产生萌芽。
牛顿的流数术(微积分)是他一生三大发 明之一。
流数术:
给定函数y x2 0
时间的刹那用o表示(即dt)
x, y 的刹那用xo和yo表示
(即dx dx dt, dy dy dt)
社,1989
理论教学:32学时
学分:
2学分
课程代码:000250
课程类型:学位课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考试方法
1. 期终考试占70%;
2. 平时成绩占20%,包括作业和 课堂回答问题; 3. 创新成绩占10%,根据课堂内 容所进行的创新活动,如科技小论 文、心得体会、对课程改革的建议 等,以读书报告的形式提交两次.
dt
dt
以x xo及y yo代替 x, y代入 方程得到
y yo - (x2 2xxo x2o2 ) 0 由于y - x2 0,故有

大连理工大学立体化学绪论

大连理工大学立体化学绪论

戴立信: 回答了 年前 年前Pasteur关于左右旋酒 戴立信:“回答了25年前 关于左右旋酒 石酸,以及Wislicenus关于左旋、右旋乳酸 关于左旋、 石酸,以及 关于左旋 的困惑,而且发展了Kekule’的价键学说,这 的价键学说, 的困惑,而且发展了 的价键学说 个基本概念把有机化学带入了三维空间—— 个基本概念把有机化学带入了三维空间 真实的立体结构。这个概念终于成为有机立 真实的立体结构。 体化学的基石 ”
1929 H.N.Haworth 吡喃糖的构型(1937年获 吡喃糖的构型( 年获Nobel 年获 奖) 1929 W.Kuhn 绝对不对称合成 1929 T.M.Lowry等 光学活性 1R2R3Te+X等 光学活性R 1930 L.Fieser 甾体的立体化学 1931 Schwartz等 光学活性的 1R2R3Ge+X等 光学活性的R 1931 Keihlen等 光学活性的 和Pt的配合物 等 光学活性的Pd和 的配合物 1931 L.Pauling (化学家的本质 提出轨道杂化理论 化学家的本质) 化学家的本质 年获Nobel奖) (1954年获 年获 奖 1932 S.E.Jonson等 发现光学活性的螺烷 等 发现光学活性的螺 1932 H.Ering 乙烷旋转能垒的计算(0.3kcal/mol) 乙烷旋转能垒的计算( ) 1935 ls 光学活性的丙二烯 光学活性的丙二烯 1936 J.D.Kemp & K.Pitzer 乙烷旋转能的计算(3 乙烷旋转能的计算( kcal/mol) )
绪论
立体化学(stereochemistry): 立体化学( ):
就是空间化学,即研究化合物分子的构造、 就是空间化学,即研究化合物分子的构造、 构型、构象和化学反应中的立体效应(“隐性立 构型、构象和化学反应中的立体效应 隐性立 体化学” 体化学”)

国际政治与经济第一章

国际政治与经济第一章

于本国权力之上。国家的对外主权是国家主权在国际关系中总的体现,它表现为国家在国际
关系中的独立权、平等权以及军事上的自卫权。

权力的边界是权利,主权的边界就是他国的主权。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主权不可侵犯的原则开始受到人们的质疑和挑战,主要来自于以下几
个方面:

来自全球化的挑战。

来自国际一体化趋势的挑战。
10
非物质国家力量:
非物质国家力量主要指非物质层面的国家力量,主义包括:
社会凝聚力 政治体制及其政府运转的效率 国家战略目标的合理性与正确性 意识形态和文化因素 意识形态和文化的扩张是最有效
最廉价的扩张本国影响力的途径 国家实力是质与量的统一,精神因素和物质因素的统一。
11
2. 国家力量的评价: 克莱因方程式:Pp=(C+E+M)×(S+W) 3. 国家力量的局限性
关键词:国家主权 国家利益 雅尔塔体系 两极格局 现实主 义
2
国际关系的历史和理论 要进入世界政治与经济这个学科的大门,把握
国际关系的本质,认清其发展的规律与趋势, 必由之路就是熟悉国际关系的历史经验,掌握 有关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 西方学者从西方立场和角度探索国际关系发展 的本质和规律,提出的理论和主张,推动了西 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学者则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并参考了 西方国际关系有益的成分,形成了一系列关于 国际主权、国际利益、国家力量和国际合作等 方面的理论和思想。
5
国家主权具有对内和对外双重属性,即对内主权和对外主权。 在对内方面,国家主权表现为对本国一切内政事务具有排他 性的最高统治权,即在本国内部不得有外部的权威凌驾于本 国权力之上。国家的对外主权是国家主权在国际关系中总的 体现,它表现为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独立权、平等权以及军 事上的自卫权。

绪论大连理工逯宇铎

绪论大连理工逯宇铎

对经济地理学发展的梳理,可以直观地用图1—1表示 图1-1
第二节 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研究对象

(一)欧美学者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看法 (二)前苏联学者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看 法 (三)我国学者的相关讨论 (四)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本书观点
(一)欧美学者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看法
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大致可分为 史志描述 商业地理研究 经济地理学研究
史志描述



国内的《山海经》 《禹贡》 《山海经》 《五藏 山经》 希腊的《地理学》 春秋战国以后东汉史学家班固(32—92)主编的 《汉书》中包括《地理志》和《食货志》 《宋 史》和《明史》编写时,所列食货志子
主要观点

学者及出处


1.经济地理学集中研究生产、批 发和消费活动的分布 2.经济地理学是关于人类生存的 社会和物质条件的利用和再生产 的学科,它强调人类生存的环境 和技术条件的产生和利用。 3.经济地理学专门研究经济系统 的空间方面。 4.经济地理学关注经济系统的空 间组织,即经济系统的不同要素 位于何处?它们如何联为一体? 以及经济过程的空间影响如何?
(一)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
本世纪上半叶,经济地理学发展中的最重大事件当属经 济活动区位论的引入。 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一些经济学家在研究区位论的基 础上,开始了对区域经济的整体研究。 50年代以后,始于法国学者皮鲁的增长极理论,一些学 者表现出对区域之间发展问题的关注,并提出了相应的 理论。 近20年来,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的日益增强,经济地理 学家对此的研究也日益升温

第1章 绪论

第1章 绪论

10
1845年,Kolbe合成醋酸; 1854年,柏赛罗合成油脂; 1850-1900年,合成有机化学时代,煤焦油化学时代; 1900-1940年,有机化学工业时代,煤焦油→染料、
药物、炸药; 1940年-,石油化工时代,石油→三大合成材料(橡
胶、塑料、合成纤维); 1990年-至今,有机化学正处于富有活力的发展时期。
4/19/2020
9
1828年,人工合成的第一个有机物 ------ “生命力”学说破产
由氰酸氨加热转变而来
NH4OCN
NH2CONH2
1828年 德国化学家维勒( F.Wöhler)
“论尿素的合成”论文的发表成为
维勒
化学史上的里程碑。
我要告诉你, 现在不经动物,不经 肾脏就可以制成尿素!
4/19/2020
H..
C..
..
C..H.. ..
H
H Br H H
HHH HC C C
H Br H
H CH
CH3CHCH2CH3

H
CH3CHBrCH2CH3
2-甲基 丙醇H...H. Fra bibliotek..H
H.. H........H.. C.H.H....
OH
H
H C HH
H C C
H C HH
OH
CH3
CH3CHCH2OH
子电子材料的开发中起主导作用。
4/19/2020
12
§1.2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P1 )
1.组成元素种类少
2.但数目繁多:(6000多万种)
碳链、碳环,单键、双键或三键 同分异构现象----C20H42 有366319个化合物
➢ 易燃、易爆; ➢ 熔、沸点低; ➢ 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 反应速度慢,副反应多。

2015年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招生计划和拟录取公开招考博士生名单

2015年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招生计划和拟录取公开招考博士生名单

英语 75 英语 66
管理学 62 管理学 69
学术报告 77.8 面试 78.6 学术报告 81 面试 85.2
制”考生和通过考核的硕博连读生优
一导师的考生按总成绩由高到低顺序
制”考生和通过考核的硕博连读生优
一导师的考生按总成绩由高到低顺序
开录取。
士研究生招生暂行规定”要求的考生
将递减新任博导招生指标。
101415111000814 于泽 企业管理 刘晓冰 101415111000823 王英杰 管理科学与工程 李文立 101415191000789 黄巫琳 ★项目管理 戴大双 101415191000788 周春柳 企业管理 刘晓冰 101415191000780 李兆隆 管理科学与工程 金淳 101415191000781 刘晓丹 管理科学与工程 闵庆飞 101415191000782 王蒙蒙 管理科学与工程 王建军 101415191000783 徐照光 管理科学与工程 党延忠 101415191000785 刘少男 管理科学与工程 王明征 101415191000786 张磊 管理科学与工程 王延章 101415191000790 靳璐璐 ★项目管理 宋金波 101415123000677 刘越 技术经济及管理 武春友 101415123000678 张淑慧 技术经济及管理 刘凤朝 101415123000676 李笑冲 会计学 李延喜 101415123000679 杨赐 项目管理 朱方伟 101415123000670 王子卓 管理科学与工程 王明征 101415123000674 吴龙 经济系统分析与管理 陈艳莹 101415123000671 张源凯 管理科学与工程 胡祥培 101415123000682 沈佳坤 投资学 冯宝军 101415123000673 冯婧媛 管理科学与工程 胡祥培 101415123000675 李明珊 经济系统分析与管理 孙晓华 101415123000680 林琳 项目管理 朱方伟 101415123000672 李天石 管理科学与工程 李文立 101415123000681 李坤昊 投资学 秦学志

大连理工大学教学日历

大连理工大学教学日历
5
授课
第三章最小二乘问题的解法§1最小二乘问题§2正交变换的Givens变换
6
授课
第三章最小二乘问题的解法§2正交变换的Household变换§3正交化方法
7
授课
第四章解线性代数方程组的迭代法§1一般迭代法及其性质§2 Jacobi迭代法、Gauss-Seidel迭代法
8
授课
第四章解线性代数方程组的迭代法§3 Jacobi迭代法、Gauss-Seidel迭代法的收敛性分析
大连理工大学教学日历
课程名称数值代数主授教师于波总学时56
课程性质必修、选修助课教师授课56
专业名称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数学授课对象级授课地点
02-03学年第一学期


周次
教学性质
教学内容
(教学大纲分章和题目名称)
教材
1
授课
第一章预备知识§1向量和矩阵的极限§2向量和矩阵的范数§3极限定理
自组织内容,主要参考书:
《数值代数》吉林大学出版社
《矩阵计算和方程求根》,高等教育出版社,
《数值线性代数》北京大学出版社
2
授课
第二章线性代数方程组解法§1Gauss消去法§2矩阵的三角分解
3
授课
第二章线性代数方程组解法§2选主元的三角分解§4平方根法,§5分块三角分解
4
授课
第二章线性代数方程组解法§6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扰动分析
14
授课
第六章非线性方程的求根§3多项式方程的求根
教研室主任意见:
签字:年月日教学系源自任:签字:年月日9
授课
第四章解线性代数方程组的迭代法§4超松弛迭代法及其收敛性分析
10
授课
第五章特征值问题§1特征值的扰动分析§2乘幂法及其性质

知识隐藏行为研究综述

知识隐藏行为研究综述

基金项目:温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w s k 237)作者简介:刘锋(1974 ),女,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科技创新;逯宇铎(1956 ),男,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创新管理㊂知识隐藏行为研究综述刘 锋1,2逯宇铎1(1.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4;2.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温州325003)摘 要:知识隐藏行为在组织中普遍存在,其对组织和个人绩效㊁创造力等都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㊂采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利用C i t e s p a c e 信息可视化软件对知识隐藏行为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国内外知识隐藏行为的研究主题,提出知识隐藏行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㊂关键词:知识隐藏;C i t e s pa c e ;社会交换理论;知识共享中图分类号:G 252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3969/j.i s s n .1672-2272.2021020330 引言知识基础观指出知识共享能够有效弥补工作团队成员的知识短板,促进团队的创新[1]㊂然而,并非每个人都愿意知识共享,组织内的个体可能会做出故意试图隐瞒或隐藏他人寻求共享知识的行为,即知识隐藏行为[2]㊂目前,知识隐藏行为的研究是当前知识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议题,对其展开探索可以从另一个视角丰富对知识共享的理解[3]㊂现有研究显示知识隐藏可能会产生消极影响,如会阻碍同事产生创造性想法,同时也可能对知识隐藏者的创造力产生负面影响[4]㊂因此,应采取适当的管理干预措施,以尽量减少或合理的利用知识隐藏行为,并在员工之间建立信任及提高组织效能[5]㊂综观现有知识隐藏行为的研究可以发现,与对知识共享的关注相比,知识隐藏行为才刚刚开始得到重视,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知识隐藏行为进行系统回顾,本文采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利用C i t e s p a c e 信息可视化软件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以期更全面地了解知识隐藏研究进展,为各类组织进行科学的管理决策提供借鉴㊂1 国外研究进展以 T o p i c =K n o w l e d g e h i d *在W e b o f S c i e n c e 数据库平台进行数据采集,时间跨度选择 A l l y e a r s=(1945-2020) ,选择的文献类型包括R e v i e w ㊁A r -t i c l e ㊁B o o k R e v i e w ,共检索到156篇英文文献㊂对这些文献进行人工阅读筛选,剔除了107篇不符合本文所研究的知识隐藏的领域和内涵的文献,共获得有效文献49篇㊂从数据检索结果看,国外最早关于知识隐藏的文献是C o n n e l l y [6]等在2012年发表的‘K n o w l e d g e h i d i n g i n o r ga n i z a t i o n s “,该文首创了知识隐藏行为概念,并且运用定量回归模型检验了不信任对知识隐藏行为的影响㊂该文建立了知识隐藏行为的基本概念和测量结构,是后续相关研究的基础㊂利用C i t e s pa c e 信息可视化软件对49篇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其可视化结果如图1所示㊂结合表1所列的知识隐藏关键词表,可以发现国外知识隐藏行为相关研究文献中的关键词主要有知识隐藏(K n o w l e d g e H i d i n g)㊁工作(W o r k )㊁绩效(P e r f o r m -a n c e )㊁前置因素(A n t e c e d e n t )㊁管理(M a n a g e m e n t )㊁行为(B e h a v i o r )㊁知识心理所有权(P s y c h o l o gi c a l o w n e r s h i p)等㊂进一步对国外文献进行聚类分析,发现有以下主题聚类:工作压力(J o b T e n s i o n )㊁黑暗三人格(D a r k T r i a d )㊁工作场所排斥(W o r k pl a c e O s t r a -c i s m )㊁道德推脱(M o r a l D i s e n g a ge m e n t )㊁伦理领导(E t h i c a l L e a d e r s h i p)㊁调节-中介模型(M o d e r a t e d -m e d i a t i o n M o d e l)等㊂通过图1㊁表1可以看出,国外知识隐藏行为研究刚刚兴起,其内涵㊁主要影响因素以及知识隐藏行为所导致的相关组织结果和后果等存在进一步的讨论空间[7-8]㊂在国外的研究中,工作压力是国外知识隐藏行为研究的主要议题之一,学者探讨了竞争工作环境下,员工工作压力㊁不安全感等与知识隐藏行为的关系㊂此外,工作场所排斥也是该研究主题下的另一个重要议题,相关研究表明由于知识隐藏行为普遍存在于工作场所中,而工作场所排斥因其广泛性也成为67知识隐藏行为研究综述表1 国外知识隐藏行为研究高频共现关键词A u t h o r k e yw o r d s F r e q u e n c yA u t h o r k e yw o r d s f r e q u e n c yK n o w l e d g e H i d i n g38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S a f e t y2W o r k16I m pa c t 2P e r f o r m a n c e 16I n c i v i l i t y2A n t e c e d e n t 14J o b S a t i s f a c t i o n2M a n a g e m e n t 11O r ga n i z a t i o n a l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2B e h a v i o r9I n t e n t i o n2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O w n e r s h i p8P e r c e pt i o n 2A b u s i v e S u p e r v i s i o n 7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l C i t i z e n s h i p Be h a v i o r 2C o n s e qu e n c e 6W o r k p l a c e D e v i a n c e 2K n o w l e d g e S h a r i n g6M o t i v a t i o n a l C l i m a t e2M e d i a t i n g R o l e 6I n t e r d e pe n d e n c e 2E m p l o ye e 5M o d e r a t i n g R o l e 2I n n o v a t i o n 5A b s o r p t i v e C a p a c i t y 2O r g a n i z a t i o n 5A g gr e s s i o n 2M o d e l 5E m p l o y e e C r e a t i v i t y2P e r s o n a l i t y 4K n o w l e d g e M a n a g e m e n t 2L e a d e r s h i p4E m o t i o n a l E x h a u s t i o n2I n f o r m a t i o n E x c h a n ge 4P a k i s t a n2S e l f4C o u n t e r pr o d u c t i v e W o r k B e h a v i o r 2C o mm i t m e n t 3E x c h a n ge 2I nf o r m a t i o n 3T a s k I n t e r d e pe n d e n c e 2T e a m 3C o n s e r v a t i o n 2M o t i v a t i o n3M u l t i l e v e l 2E t h i c a l L e a d e r s h i p3T r u s t2A t t i t u d e 3W o r k D e s i g n 2S a t i s f a c t i o n3J o b D e s i g n 2S o c i a l E x c h a n g e T h e o r y3M e c h a n i s m2C r e a t i v i t y 2T e a m C r e a t i v i t y2E m o t i o n2M a c h i a v e l l i a n i s m2P r o c e d u r a l J u s t i c e2了知识隐藏行为的重要前因因素,其中工作场所的排斥与装傻型知识隐藏之间的关系最强㊂图1 国外知识隐藏行为研究知识图谱黑暗三人格主要从心理学角度讨论个人的人格特点对知识隐藏行为的影响㊂现实中由于个体的黑暗三人格常常会导致个体对周围环境和人际关系的不信任感㊁消极感㊁不安全感,并进而影响其行为,而知识隐藏行为则是黑暗三人格个体常常出现的行为之一㊂道德推脱和伦理领导是国外知识隐藏行为的另两个重要的研究议题㊂国外知识隐藏行为研究发现道德疏离或道德推脱是消极情感中影响员工知识隐藏行为的重要变量,道德推脱可以解释组织内的员工在产生知识隐藏行为后,不会因为该行为而有心里内疚的反应㊂也即道德推脱作为一种特定的认知倾向,该认知倾向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个体在知识隐藏行为中的责任感与愧疚感㊂与道德推脱不同,伦理领导是在企业道德危机研究中而衍生出的一种领导理论㊂知识管理的相关研究指出伦理领导者可以通过提高自我修养使组织成员达到自我道德直觉,而非道德推脱,在一个企业中能够形成知识共享氛围,并进而抑制团队内的知识隐藏行为㊂调节-中介模型(m o d e r a t e d -m e d i a t i o n m o d e l)是国外知识隐藏行为另一个重要的议题,该议题主要是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探讨知识隐藏行为发生的调节因素和中介因素,如M i l l a r ,C C J M ;L o c k e t t,M 和M a h o n ,J F [9]㊁H u o ,WW 等[10]㊁R h e e ,YW ;C h o i,J N [11]和Ĉe r n e,M 等[12]都对相关概念的调节或中介作用进行了不同层级和方面的探讨,并验证了其在知识隐藏中的作用[13-15]㊂此外针对知识隐藏的特定的77知识隐藏行为研究综述调节-中介模型也是该议题的重要研究内容㊂2 国内研究进展由于翻译偏差问题,国内学者对于知识隐藏行为一词的实际应用较为多元化,基于此,本文对相关关键词进行了细致梳理,并选定 知识隐藏(行为) 知识贮藏 或 知识囤积 作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搜索相关文献,共得到142篇中文文献㊂进一步对得到的文献进行人工阅读筛选出不符合本文所讨论的知识隐藏研究内容,发现共有63篇文献的研究主题虽然聚焦于知识隐藏或者贮藏,但是研究内容多从计算机与信息通讯㊁食品学科㊁法学㊁控制工程与临床医学等学科角度出发,与本文基于组织行为视角的研究有较大的出入,因此对不符合本文研究主题的文献进行删除,最终得到79篇知识隐藏行为相关研究文献㊂在79篇样本数据中,关于知识隐藏最早的文献出现在2013年㊂从文献发表的时间来看,2013-2016年是研究知识隐藏的第一个高峰时期,其中2016年作为第一个小高峰时期,发表文献有14篇㊂第二个高峰时期出现在2017-2020年,其中2019年为整个时间段的最高峰,共有23篇文献㊂可见在C o n n e l l y (2012年)等学者提出该概念后,国内学者迅速进行了跟踪研究,知识隐藏这一议题也逐渐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与重视㊂进一步利用C i t e S p a c e 软件对79篇文献进行知识图谱聚类分析如图2所示,共形成22个相关聚类(图2中 # ),可以看出主要的聚类主题涉及知识隐藏行为㊁知识共享㊁人际信任㊁知识管理㊁组织支持感㊁社会交换㊁消极情绪等不同的方面㊂图2 国内知识隐藏行为研究知识图谱注:部分聚类未在图中显示此外,以 知识隐藏 为主题,在C S S C I 数据库进行搜索,发现相关文献33篇,该数据库中较早的一篇文章是探索知识心理所有权对知识隐藏的影响(姜荣萍㊁何亦名[16])㊂之后,学者们对知识隐藏相关主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研究的视角越来越丰富㊂王帅[17]分析教师个体间知识隐藏发生的动因并提出了解决思路㊂郭海燕等[18]研究知识领导力对知识隐藏意愿的影响,探讨了知识导向亲社会化影响力的中介效应以及团队目标承诺的中介和调节效应㊂杜恒波和朱千林[19]研究职场负面八卦对员工知识隐藏的影响,探讨了情绪耗竭和消极互惠的中介和调节作用㊂王志成等[20]从地位视角出发,探究多层次知识隐藏的形成机制,试图探索团队地位冲突等多种因素对团队和个体知识隐藏的影响㊂吴士健等[21]研究中庸思维对知识隐藏的影响以及知识隐藏在中庸思维与员工创造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㊂付晔等[22]探讨工作自主性对员工知识隐藏的影响,发现组织阻碍感知在工作自主性与员工知识隐藏间发挥完全负向中介作用㊂姜荣萍和何亦名[23]研究组织心理所有权对知识隐藏的影响机制,探索了组织公民行为和公民疲劳的中介作用及变革型领导的调节效应㊂高天茹和贺爱忠[24]探究职场排斥对员工知识隐藏行为的影响机理,探讨了关系认同与心理困扰中介作用以及宽恕氛围的调节作用㊂李浩和吕鸾鸾[25]研究防御定向对企业中知识隐藏的影响,探讨了动机氛围的调节作用㊂赵红丹和夏青[26]研究消极情感在人际不信任与员工知识隐藏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知识心理所有权对消极情感与知识隐藏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㊂李浩和黄剑[27]探讨团队知识隐藏对交互记忆系统的影响㊂杨陈和唐明凤[28]探讨竞争氛围感知对员工知识隐藏行为的影响机制,员工消极情绪的中介作用和员工的公众自我觉知的调节作用㊂张敏等[29]对高校科研团队个体成员隐性知识隐藏意愿进行了分析,认为感知情感收益抑制隐性知识隐藏意愿,感知知识权力成本和感知地位权力成本促进隐性知识隐藏意愿㊂潘伟和张庆普[30]基于知识权力视角研究了感知的知识所有权对知识隐藏的影响机理,探索了知识权力损失的中介作用与绩效氛围㊁控制氛围的调节作用张笑峰和席酉民[31]研究伦理型领导对员工知识隐藏的影响机制㊂梳理国内知识隐藏行为可以发现,围绕知识隐藏行为的知识隐藏行为 元 研究是知识隐藏行为研究的首要议题,该议题围绕该行为的一般概念㊁内涵等展开具体探索㊂而知识共享是知识隐藏行为的另一个重要的研究议题,这主要是因为在知识隐藏研究领域中,部分学者尝试将知识隐藏看成是知识共享的反面,并探讨知识隐藏对团队或是组织知识共享等的影响,但需要注意的是知识隐藏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绝不能将其简单看成是知识共享行为的反面,而是要87知识隐藏行为研究综述将其作为独立概念,展开深入细致的探索㊂人际信任是指个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对交往对象的口头或者书面承诺的可靠程度的广义期望㊂国内学者针对人际信任与知识隐藏行为关系的研究显示,人际信任关系可以抑制知识隐藏行为,也就是说良好的人际关系状态,会减少知识隐藏行为㊂但是人际信任具有不稳定性,其建立的过程比较漫长,因此想要获得他人的信任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㊂但毫无疑问人际信任对知识隐藏行为的决策和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㊂组织支持感也是国内知识隐藏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现有结果显示组织支持感具有调节激励氛围和知识隐藏行为关系的作用,而提高企业员工的组织支持感有助于降低员工之间的知识隐藏行为,因此国内学者认为组织应该为员工创造一个重视知识合作㊁知识共享的激励气氛,并提供足够的组织支持,从而减少员工之间的知识隐藏行为㊂国内知识隐藏行为的研究显示,社会交换理论可以为知识隐藏行为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社会交互理论视角来探讨不同情境下的知识隐藏行为是当前知识隐藏领域的重要议题之一,研究成果较为丰富㊂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社会交互理论具有较强的理论解释力,可以很好地适用于知识隐藏行为㊂此外,从知识管理角度和消极情绪等视角展开的知识隐藏研究,也是当前知识隐藏行为研究领域的重点㊂3研究述评与展望通过知识隐藏行为国内外文献的可视化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对知识隐藏行为的关注正在快速上升,相关研究成果正在逐渐丰富㊂但是整体来看具有以下特点:首先,知识隐藏行为研究的时间仍然较短,其研究对象目前仍较为单一,多集中在盈利性组织内,因此急需扩展知识隐藏行为的研究对象,并借此深化对不同对象之间的对比研究,从而加深对知识隐藏行为的理解;其次,其前因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多,但对其后果的关注仍然不够,因此未来不仅需要继续拓展其前因变量的探索,明确行为的发生机制,还应该加深其结果变量的探索,衡量知识隐藏行为的效能㊂此外,已有学者开始从互动视角关注组织内的知识隐藏互动,并指出了其重要性,但从文献检索结果来看,关注知识隐藏行为互动的研究仍然十分有限,因此有必要从互动视角继续深化知识隐藏行为研究㊂总之,整合国内外知识隐藏的研究现状本研究认为由于知识隐藏行为研究的起始时间较近,国内外学者都需要加深对知识隐藏行为的系统探索㊂而知识隐藏行为作为知识共享的一种可能的阻碍因素与行为,将为拓展知识共享和知识管理的研究视角和维度提供一种可能的路径,知识隐藏研究的空间必将非常广阔㊂参考文献:[1] M I N U I.K n o w l e d g e s h a r i n g i n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s:a c o n c e p-t u a l f r a m e w o r k[J].H u m a n R e s o u r c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R e-v i e w,2003,2(4):337-359.[2]邓程,杨建君,穆天,等.知识隐藏对新产品开发优势的影响 知识转移绩效的中介作用[J].软科学,2020,34(12):104-110.[3] G A G N E'M,T I A N A W,S O O C,e t a l.D i f f e r e n t m o-t i v a t i o n s f o r k n o w l e d g e s h a r i n g a n d h i d i n g:t h e r o l e o f m o t i v a t i n g w o r k d e s i g n[J].J o u r n a l o f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lB e h a v i o r,2019,40:783-799.[4] ĈE R N E M,N E R S T A D C G L,D Y S V I K A,e t a l.W h a t g o e s a r o u n d c o m e s a r o u n d:k n o w l e d g e h i d i n g, p e r c e i v e d m o t i v a t i o n a l c l i m a t e,a n d c r e a t i v i t y[J].T h eA c a d e m y o f M a n a g e m e n t J o u r n a l,2014,57(1):172-192.[5] X I A O M,L E E C F.W h y a n d w h e n k n o w l e d g e h i d i n gi n t h e w o r k p l a c e i s h a r m f u l:a r e v i e w o f t h e l i t e r a t u r ea n d d i r e c t i o n s f o r f u t u r e r e s e a r c h i n t h e C h i n e s e c o n t e x t[J].A s i a P a c i f i c J o u r n a l o f H u m a n R e s o u r c e s,2019, 57:470-502.[6] C O N N E L L Y C E,Z W E I G D,W E B S T E R J,e t a l.K n o w l e d g e h i d i n g i n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s[J].J o u r n a l o f O r-g a n i z a t i o n a l B e h a v i o r,2012,33(1):64-88.[7] P O L P I N I J J,G HO S E A,D AM H K.M i n i n g b u s i n e s sr u l e s f r o m b u s i n e s s p r o c e s s m o d e l r e p o s i t o r i e s[J].B u s-i n e s s P r o c e s s M a n a g e m e n t J o u r n a l,2015,21(4):1367-1372.[8]Q U R E S H I A,E V A N S N.D e t e r r e n t s t o k n o w l e d g e-s h a r i n g i n t h e p h a r m a c e u t i c a l i n d u s t r y:a c a s e s t u d y[J].J o u r n a l o f K n o w l e d g e M a n a g e m e n t,2015,19(2): 296-314.[9] M I L L A R C,L O C K E T T M,MA HO N J F.G u e s t e d i-t o r i a l:k n o w l e d g e i n t e n s i v e o r g a n i s a t i o n s:o n t h e f r o n-t i e r s o f k n o w l e d g e m a n a g e m e n t[J].J o u r n a l o f K n o w l-e d g e M a n a g e m e n t,2016(5):780-789.[10] HU O W,C A I Z,L U O J,e t a l.A n t e c e d e n t s a n d i n-t e r v e n t i o n m e c h a n i s m s:a m u l t i-l e v e l s t u d y o f R&Dt e a m s k n o w l e d g e h i d i n g b e h a v i o r[J].J o u r n a l o fK n o w l e d g e M a n a g e m e n t,2016,20(5):880-897.[11] R H E E Y W,C HO I J N.K n o w l e d g e m a n a g e m e n t b e-h a v i o r a n d i n d i v i d u a l c r e a t i v i t y:g o a l o r i e n t a t i o n s a s a n-t e c e d e n t s a n d i n-g r o u p s o c i a l s t a t u s a s m o d e r a t i n gc o n t i n g e n c y[J].J o u r n a l o f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l B e h a v i o r,2017,38(6):813-832.[12] C㊅E R N E M,H E R N A U S T,D Y S V I K A,e t a l.T h e97知识隐藏行为研究综述r o l e o f m u l t i l e v e l s y n e r g i s t i c i n t e r p l a y a m o n g t e a mm a s t e r y c l i m a t e,k n o w l e d g e h i d i n g,a n d j o b c h a r a c t e r-i s t i c s i n s t i m u l a t i n g i n n o v a t i v e w o r k b e h a v i o r[J].H u-m a n R e s o u r c e M a n a g e m e n t J o u r n a l,2017,27(2):281-299.[13] B O G I L O V I C㊅S,C㊅E R N E M.,S㊅k e r l a v a j M.H i d i n gb e h i n d a m a s kc u l t u r a l i n t e l l i g e n c e,k n o w l ed ge h i d-i n g,a n d i n d i v i d u a l a n d t e a m c r e a t i v i t y[J].E u r o p e a nJ o u r n a l o f W o r k&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l P s y c h o l o g y,2017,26(5):710-723.[14]J HA J K,V A R K K E Y B.A r e y o u a c i s t e r n o r a c h a n-n e l E x p l o r i n g f a c t o r s t r i g g e r i n g k n o w l e d g e-h i d i n gb e h a v i o r a t t h e w o r k p l ac e:e v ide n c ef r o m t h e i n d i a n r&d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s[J].J o u r n a l o f K n o w l e d g e M a n a g e-m e n t,2018,22(4):824-849.[15] F O N G P S W,M E N C,L U O J,e t a l.K n o w l e d g e h i d-i n g a n d t e a m c r e a t i v i t y:t h e c o n t i n g e n t r o l e o f t a s k i n-t e r d e p e n d e n c e[J].M a n a g e m e n t D e c i s i o n,2018,56(2):115-141.[16]姜荣萍,何亦名.知识心理所有权对知识隐藏的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智力型组织的实证调研[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14):128-133.[17]王帅.教师个体间知识隐藏发生机理及多维矫正[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55-67. [18]郭海燕,张连营,洪帅,等.知识领导力视角下亲社会化意义建构机制对知识隐藏意愿的影响[J].管理学报,2020,17(1):111-120.[19]杜恒波,朱千林.职场负面八卦对员工知识隐藏的影响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20,41(3):266-274.[20]王志成,赵曙明,杨杰.多层次知识隐藏行为的形成与后果:基于地位竞争的视角[J].心理科学进展,2020,28(6):27-37.[21]吴士健,孙专专,权英.中庸思维对知识隐藏与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研究[J].管理学报,2020,17(4):57-65.[22]付晔,彭秋萍,钟熙.工作自主性㊁组织阻碍感知与员工知识隐藏[J].软科学,2020,34(6):131-135. [23]姜荣萍,何亦名.组织心理所有权如何影响知识隐藏行为 公民疲劳与变革型领导的作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37(22):116-124.[24]高天茹,贺爱忠.职场排斥对知识隐藏的影响机理研究:一个被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J].南开管理评论,2019,22(3):15-27.[25]李浩,吕鸾鸾.防御定向㊁动机氛围对企业中知识隐藏的影响[J].科研管理,2019,40(4):245-255. [26]赵红丹,夏青.人际不信任,消极情感与知识隐藏行为研究[J].科研管理,2019,40(8):287-295. [27]李浩,黄剑.团队知识隐藏对交互记忆系统的影响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8,21(4):134-147. [28]杨陈,唐明凤.竞争氛围感知对员工知识隐藏行为的影响机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35(17):131-138.[29]张敏,罗梅芬,聂瑞.高校科研团队个体成员隐性知识隐藏意愿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7,40(7):74-79.[30]潘伟,张庆普.感知的知识所有权对知识隐藏的影响机理研究 基于知识权力视角的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6,28(3):25-35+46.[31]张笑峰,席酉民.伦理型领导对员工知识隐藏的影响机制研究[J].软科学,2016,30(10):96-99.(责任编辑:要毅)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o f K n o w l e d g e H i d i n g B e h a v i o rL i u F e n g1,2 L u Y u d u o1(1.S c h o o l o f E c o n o m i c s 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D a l i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D a l i a n116024,C h i n a;2.Z h e j i a n g I n d u s t r y a n d T r a d e V o c a t i o n a l C o l l e g e,W e n z h o u325003,C h i n a)A b s t r a c t:K n o w l e d g e h i d i n g b e h a v i o r i s c o mm o n i n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s,w h i c h h a s a n e g a t i v e i m p a c t o n t h e c r e a t i v i-t y o f b o t h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s a n d i n d i v i d u a l s.U s i n g t h e m e t h o d o f s c i e n t o m e t r i c s a n d C i t e S p a c e i n f o r m a t i o n v i s u-a l i z a t i o n s o f t w a r e t o s o r t o u t t h e r e l e v a n t l i t e r a t u r e,t h i s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s t h e r e s e a r c h h o t s p o t s o f k n o w l e d g e h i d i n g b e h a v i o r a t h o m e a n d a b r o a d,a n d p u t s f o r w a r d t h a t t h e i n t e r a c t i o n m e c h a n i s m o f k n o w l e d g e h i d i n g b e-h a v i o r i s t h e f u t u r e r e s e a r c h d i r e c t i o n.K e y w o r d s:K n o w l e d g e H i d i n g;C i t e s p a c e;S o c i a l E x c h a n g e T h e o r y;K n o w l e d g e S h a r i n g 08。

计算动力学第一章-大连理工

计算动力学第一章-大连理工

特征方程(2)的两个根是:
2 p 2 n
可能有三种情况,我们分别讨论之。
2 2 1、当 n 0 (临界阻尼状态),得两个相
同的实根:p1=p2=-α ,即方程之解为:
x C1e t D1te t
这是一个单调衰减运动 (随着t增大,x越来越小, 直到零),而不是振动。
c1 v0 , c 2 x0
把初始条件代入上式,可得
∴ x
v0
n
sin n t x0 cos n t A sin( n t )
n
A
x (
2 0
其中
n
v0
)2
x0 n tg v0
讨论:
1、单自由度系统的自由振动是个简谐振动, 其振幅 A 和初相位 φ 由初始条件决定。从这里可以 看到自由振动最初发生的原因,必须有初位移x0或 初速度v0或两者都有才有振动x=Asin(ωnt+φ),否 则x=0 ——无振动
c c n
c n
引进无因次的阻尼比(振阻因数)
r 2m rc 2m n n
显然,发生振动的条件又可表示为 ξ <1。
2 2 2、由于阻尼的存在使系统的园频率 r n
比无阻尼固有频率ω n略有下降。由于小阻尼,α 值又 可略去不计,认为ω r≈ω n。
t x Ae sin( r t )其振幅随着时间t的增长而衰减。 3、
A1 取对数: ln Tr A2
——对数衰减
2 2Tr 2 fr n
总之,阻尼的存在,使自由振动的振幅随时间 的增长而衰减,阻尼越大,衰减越快,直到最后停 止振动。因此自由振动并不危害结构的强度。

大连理工-化工原理目录

大连理工-化工原理目录

目录绪论前言第1章流体流动1.1 概述1.2 流体静力学1.3_流体动力学1.4 流体流动阻力1.5 管路计算1.6 流速与流量的测定1.7 流体流动与动量传递第2章流体输送设备2.1 概述2.2 离心泵2.3 容积式泵2.4 其他类型的叶片式泵2.5 各类泵的比较与选择2.6 通风机、鼓风机、压缩机和真空泵第3章流体相对颗粒(床层)的流动及机械分离3.1 概述3.2 颗粒及颗粒床层的特性3.3 颗粒与颗粒间的相对运动3.4 沉降3.5 流体通过固定床的流动3.6 过滤3.7 固体流态化及气力输送3.8 气体的其他净化方法第4章传热4.1 概述4.2 热传导4.3 对流传热4.4 表面传热系数的经验关联4.5 辐射传热4.6 传热过程计算4.7 换热器第5章蒸发5.1 概述5.2 蒸发设备5.3 单效蒸发计算5.4 多效蒸发和提高加热蒸汽经济性的其他措施第6章蒸馏6.1 概述6.2 溶液气液相平衡6.3 简单蒸馏和平衡蒸馏6.4 精馏6.5 双组分连续精馏的设计计算6.6 间歇精馏6.7 恒沸精馏和萃取精馏6.8 多组分精馏6.9 特殊蒸馏6.10 板式塔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原理(参赛课件)第7章气体吸收7.1 概述7.2 吸收过程中的质量传递7.3 相际间的质量传递7.4 低浓度气体吸收7.5 高浓度气体吸收7.6 多组分吸收过程7.7 化学吸收7.8 解吸操作7.9 填料塔第8章萃取8.1 概述8.2 液液相平衡关系8.3 部分互溶物系的萃取计算8.4 完全不互溶物系的萃取计算8.5 溶剂的选择及其他萃取方法8.6 浸取与超临界萃取8.7 萃取设备第9章干燥9.1 概述9.2 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9.3 固体物料干燥过程的相平衡9.4 恒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速率9.5 干燥过程的设计计算9.6 干燥器第10章膜分离和吸附分离过程10.1 概述10.2 膜分离10.3 吸附。

区域间的空间组织大连理工逯宇铎

区域间的空间组织大连理工逯宇铎
第8页/共46页
四、区域相互依赖理论
• (一)依赖理论 • (二)相互依赖理论
第9页/共46页
(一)依赖理论
• 依赖是指一个事物的存在和变化是以另一个事 物的存在和变化为前提的关系。早期的国际贸 易和经济关系的研究主要考察了发达的资本主 义国家与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贸易现象 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少学者指出,在发 达的资本主义与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之间存在 着一种依赖关系。前者利用其经济、技术方面 的优势,以及制订游戏规则的优势而对后者产 生控制作用,进行剩余价值的剥削。后者由于 经济的落后而在贸易和经济交往中处于被动地 位,发展上形成对前者的依赖或称之为依附。
第31页/共46页
一、区域经济差异概述
• (一)区域经济差异概念 • (二)区域经济差异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
展的影响
第32页/共46页
(一)区域经济差异概念
• 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全国各区域 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 等化现象
第33页/共46页
(一)区域经济差异概念
• 原因如下: • 第一,区域是全国经济大系统中的子系统,是相对独立的
• 区域合作是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 它的经济意义在于,区域之间通过优势互 补、优势共享或优势叠加,把分散的经济 活动有机地组织起来,把潜在的经济活力 激发出来,形成一种合作生产力。通过合 作所获得的经济综合优势所产生的经济效 益是分散条件下所难以取得的。
第27页/共46页
(二)区域合作的基本原则
第12页/共46页
(二)相互依赖理论
• 现在,西方学术界对相互依赖的理解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世界上的任何国家之间都存在相互依赖关系,只不过 程度有所差异;二是相互依赖意味着依赖是双向的传递和 影响,而不是只作用于某一方;三是相互依赖的内容和程 度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可以这样来理解相互依赖, 即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上(包括经济行动和政策)所发生 的双向作用、影响的过程或现象。衡量相互依赖的程度, 一般采用以下指标:其一,国际贸易的增长与国内生产总 值的增长的比值;其二,各种出口贸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比率变化;其三,国家之间资本双向流动(包括直接投资 和间接投资)的指标。

知识经济与开发创造力

知识经济与开发创造力

知识经济与开发创造力
逯宇铎[1];司徒林宏[2]
【期刊名称】《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1999(000)004
【摘要】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即由角力变为角智。

世界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竞争,而竞争的实质就是经济实力的较量。

作为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开发创造力是一个言近意远的问题。

基于创造力开发来发展和完善知识经济,才能力求高远。

本文试图提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观念,探索知识经济发展的路径。

【总页数】3页(P29-30,11)
【作者】逯宇铎[1];司徒林宏[2]
【作者单位】[1]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2]牡丹江市委组织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305
【相关文献】
1.知识经济时代重视创造力开发的必要性 [J], 高春梅
2.开发创造力迎接知识经济时代 [J], 冷寅魁
3.知识经济与创造力开发 [J], 叶月皎
4.创造力开发与知识经济 [J], 郭日跻;杜顺成
5.开发创造力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兼谈专利是市场竞争的法宝 [J], 冷寅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经济地理学发展的梳理,可以直观地用图1—1表示 图1-1
第二节 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研究对象

(一)欧美学者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看法 (二)前苏联学者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看 法 (三)我国学者的相关讨论 (四)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本书观点
(一)欧美学者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看法
(一)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
本世纪上半叶,经济地理学发展中的最重大事件当属经 济活动区位论的引入。 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一些经济学家在研究区位论的基 础上,开始了对区域经济的整体研究。 50年代以后,始于法国学者皮鲁的增长极理论,一些学 者表现出对区域之间发展问题的关注,并提出了相应的 理论。 近20年来,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的日益增强,经济地理 学家对此的研究也日益升温
绪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大致可分为 史志描述 商业地理研究 经济地理学研究
史志描述



国内的《山海经》 《禹贡》 《山海经》 《五藏 山经》 希腊的《地理学》 春秋战国以后东汉史学家班固(32—92)主编的 《汉书》中包括《地理志》和《食货志》 《宋 史》和《明史》编写时,所列食货志子



(三)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



本世纪前期的区位论研究,以规范性分析 (normative analysis)为思维方式。 60年代末,规范区位论和实证区位分析受到行 为学派的冲击。行为主义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 的分析。 60年代末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 变、社会矛盾冲突的加剧,结构主义地理学应运 而生。
商业地理研究


17世纪开始,欧洲地理学中的商业地理学逐渐成为地理 研究的重点之一。 17世纪中叶,地理学家瓦伦纽斯出版了商业地理教科书,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商业地理专业著作之一。苏格兰学者 奇泽姆1889年出版的《商业地理手册》,影响深远,至 今仍为经济地理学的重要经典文献之一。 《商业地理手册》先以商品种类为纲,介绍世界的生产 与贸易,并以气候与地貌等因素解释这些生产分布的形 成原因;之后,以国家为单位,详细描述生产地区分布, 以及商业发展的前景。



惠勒(J.O.Wheeler)和马勒 (P.O.Muller),《经济地理 学》第二版(1986) 李(R.Lee),《人文地理学辞 典》第二版(1986) 史密斯(D.M.Smith),《产 业区位:经济地理分析》第二版 (1981) 迪肯(P.Dicken)和劳埃德 (P.Lloyd),《空间区位:经 济地理的理论透视》第三版 (1990)
二、学科体系

(一)通论经济地理学
通论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理论层次最高的一个分 支。它把经济活动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区位、空间组 织及其与环境关系的一般原理。

(二)区域经济地理学
区域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历史最悠久的分支。记 述阶段的经济地理,多以区域经济地理的形式出现。
(三)部门经济地理学
主要观点

学者及出处




5.经济地理学集中研究在地方、 国家和世界尺度上的经济活动区 位。研究生产、交换和销售货物 及服务在地球表面的空间差异。 6.经济地理学主要是研究经济活 动区位、经济系统的空间组织及 其发展,以及人类对地球资源的 利用和滥用。 7.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的空 间组织分布,世界资源的利用, 以及世界经济的分布和扩张。 8.经济空间是经济的社会关系差 异和相互关联的产物。
(四)公司(企业)地理学



区域经济地理学在某种程度上分割了区域之间的联系,部门经济地 理学则分割了经济系统的产业关联。由于区域关联和产业关联大多 数是由多区域、多部门公司来实现的,公司地理学在一定程度上整 合了以上两种分割。 公司地理学是研究公司空间结构、空间行为及其环境关系的学科。 公司地理学一词产生于60年代。之后,随着大型公司、跨国公司在 经济活动中地位的迅速增加,以及公司组织结构和决策过程的复杂 化,该学科研究不断发展。其研究领域包括公司增长的空间研究, 公司的空间结构,公司与环境关系,公司活动与区域发展等。 我国学者从90年代初期开始,围绕着农村工业企业、国有企业、外 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系列研究,在国内外发表了一批颇有见 地的成果(见李小建的评述)。
经济地理学
授课老师: 逯宇铎 教授
经济地理学特点


经济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中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最 直接服务的学科,因而也是地理学中最为发达的 学科之一 地理学是一门脚踏实地的科学 在经济地理学学习中,要注意吸取相邻学科的知 识 在经济地理学学习中,还要注意中国特色与国际 主流学术观点的关系
第一章


(二)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
战后以来,做为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客体的企业组织, 加速向着多部门、多区域、跨国经营和全球性经营发展。 以单部门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古典区位论,逐渐暴露 出研究的局限性。 60年代初美国地理学家麦克尼提出了公司(企业)地理 的概念。其主旨是企图“使经济地理学中仅仅对物的分 析转移到对人及社会组织机构的关注上来”。企业地理 尤其关注企业内部不同组分空间结构的研究。 60年代以来,不少学者相继开展了此类研究。其中,一 些学者根据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地位日益增强的实际, 更加侧重于大型跨国公司空间格局和演变的研究。



1.经济地理学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体系,其核心是 生产的地域布局体系。经济地理学的中心研究内容是经 济活动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地域系统的形成过程、结 构特征、发展趋向和优化调控。 2.经济地理学研究人类的经济活动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 况、特点,以及发展变化和地域分异的规律性。也可以 说,经济地理学主要是研究生产分布的地域系统的一门 学科。 3.经济地理学是研究各国、各地区生产力布局及其发 展的条件和特点的科学。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生产力布局 和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
归纳总结:


1.多数学者的观点可综合为,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 的空间方面; 2.经济活动包括生产、交换、消费等各相关部分; 3.空间方面包括经济活动的区位和分布,空间组织和发 展,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包括环境条件和资源的各 种利用等) 4.这种研究包括各种不同尺度,从小区到国家,到世 界性的研究。
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十分迅速。1996年,经济活动 的主要部门(农业、工业、商业、交通、旅游)均在国 际地理联合会成立了对应的研究专门委员会或小组。经 济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大大提高。 一些西方学者根据其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演变,从环 境决定论(1900年至30年代早期)、区域差异研究(30 年代至50年代中期)、区位分析、空间组织、空间系统 演化( 50 年代中期以来)、行为主义方法、生态方法 (70年代以来)诸方面来分析20世纪经济地理学的发展。 这种分析对于认识经济地理学理论演变有重要意义,但 不能反映其它方面的变化。
经济活动的某一部门为单位,研究其区位、空间组织 及其与环境的关系。部门经济地理的研究,根据经济活动 的部门划分,包括以下主要分支:



1.农业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最早分支之一。杜能的 农业区位论研究,开经济地理规范区位研究之先河。 2.工业地理学。由于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特殊作用, 工业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的最重要分支之一。 3.交通运输地理学。交通运输联结工农业的生产与消 费,是工业、农业和商业等经济部门发展的条件;同时, 交通运输也是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 4.商业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的前驱,主要研究商品 分布、集散中心、贸易联系、运输条件等,特别注重商 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5.信息业地理学。信息业指从事信息的生产、加工、 存储、流通与服务的新兴产业部门。
(四)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本书观点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 关系的学科。对于该研究对象,可进行如下阐述。


1.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的内容,从产业角度观察,包括第 一产业(或初级产业),包括农、林、渔业和采掘业;第二产业, 包括制造业、供水、汽、电等;第三产业,包括各种商业与贸易、 旅游与娱乐、仓储与运输、旅馆与饮食等服务业;第四产业,包括 金融、教育、科学研究、信息业、咨询业等。所有这些产业均属经 济地理学研究范畴。 2.经济活动区位。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场所) 发生,以及为什么在这些区位(场所)发生。它既包括工厂、商店、 农场、车站、码头、交通线路等的单独研究,也包括具有多种分部 (如工厂、商店、运输公司等)的公司的区位的综合研究。这种研 究,一方面是对过去所发生的各种区位的实践总结;另一方面,利 用这种总结出的规律,可对未来经济活动的区位选定提供指导。
主要观点

学者及出处


1.经济地理学集中研究生产、批 发和消费活动的分布 2.经济地理学是关于人类生存的 社会和物质条件的利用和再生产 的学科,它强调人类生存的环境 和技术条件的产生和利用。 3.经济地理学专门研究经济系统 的空间方面。 4.经济地理学关注经济系统的空 间组织,即经济系统的不同要素 位于何处?它们如何联为一体? 以及经济过程的空间影响如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经济地理学研究


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称是1760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 夫在他的《地理考察》笔记中首次提出的。1882年,德 国的地理学家葛茨在《柏林地理学会会志》上发表《经 济地理学的任务》一文,论述了经济地理学的性质特点。 葛茨还具体提出了建立作为科学体系的经济地理学。这 标志着经济地理学从地理学分化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一次世界大战促使人们认识经济地理学的重要性。但 是经济地理学的重大发展,却是20世纪之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