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浓缩与脱水技术的发展
城镇污水厂污泥浓缩脱水的优化控制研究
第40卷第8期2015年8月环境科学与管理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Vol.40No.8Aug.2015收稿日期:2015-07-07作者简介:董进波(1981-),男,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及节能降耗研究工作。
文章编号:1674-6139(2015)08-0106-04城镇污水厂污泥浓缩脱水的优化控制研究董进波1,张磊1,陈恒宝1,陈滨2,许立群1(1.镇江市水业总公司,江苏镇江212001;2.镇江市给排水管理处,江苏镇江212001)摘要:污泥浓缩脱水是城镇污水厂节能降耗的一个重要环节,提高剩余污泥浓度并优化污泥絮凝剂投加量利于污泥的浓缩脱水。
在维持曝气区污泥浓度稳定的工艺控制中,根据日常污泥沉降比试验,确定沉淀区最大污泥浓度,再通过物料衡算及沉淀区池面观察情况与出水SS ,确定最小污泥回流比,以获得最大的回流污泥浓度,改善污泥的浓缩脱水。
通过试验确定不同污泥浓度下P A M 高分子絮凝剂的最佳投配率,以控制絮凝剂的动态投加,优化污泥浓缩脱水过程中的絮凝剂投加量,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关键词:污泥浓缩脱水;污泥回流比;聚丙烯酰胺;最佳投配率;优化控制中图分类号:X705文献标志码:AOp ti m izi n g C o n t r ol o f S lu d ge T hic k e n i n g a nd D e w ate r i n g Pr oce ss i n M u n ici p al S e w age F acto ryD o n g J i nb o 1,Z ha n g L ei 1,C he n H e n g b ao 1,C he n Bi n 2,Xu L i q u n 1(1.Z he nj ia n g W ate r Ind u s t ry C o rp o r atio n ,Z he nj ia n g 212001,C hi n a ;2.Z he nj ia n g W ate r S u pp l y a nd Dr ai n age D e p a r t m e n t ,Z he nj ia n g 212001,C hi n a )Abstract :S lu d ge thic k e n i n g d e w ate r i n g i s o n e i mp o r ta n t p a r t o f e n e r g y s a v i n g a nd co ns u mp tio n r e d uci n g o f m u n ici p al s e w age f acto r ie s .I t w ill i n c r ea s e the co n ce n t r atio n o f s lu d ge r e s i d ual s a nd i mpr o v e the e ff ecti v e n e ss f loccula n t s .In k ee p i n g a s ta b le s lu d ge co n ce n t r atio n o f ae r ate d zo n e ,the highe s t s lu d ge co n ce n t r atio n o f s etti n g zo n e w a s o b tai n e d b a s e d o n d ail y e xp e r i m e n t a b out S V30,a nd the n the lo w e s t s lu d ge r e f lu x r atio w a s d ete rm i n e d v ia m ate r ial b ala n ce a nd the o bs e rv atio n o f s u rf ace o f s etti n g zo n e a nd e ff lue n t SS i n o rd e r to achie v e the highe s t r etu rn e d s lu d ge co n ce n t r atio n a nd i mpr o v e s lu d ge thic k e n i n g d e w ate r i n g.T he o p ti -m al d o s age r atio o f P A M f o r d i ff e r e n t s lu d ge co n ce n t r atio n w a s o b tai n e d by e xp e r i m e n t to a dd f loccula n t s dyn a m icall y ,o p ti m ize the d o s age a nd achie v e e n e r g y s a v i n g a nd co ns u mp tio n r e d uci n g.Key words :s lu d ge thic k e n i n g d e w ate r i n g ;s lu d ge r e f lu x r atio ;P A M ;o p ti m al a dd i n g r atio ;o p ti m izi n g co n t r ol前言城镇污水厂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污泥体积庞大(约占处理水量1.8% 3.0%)[1]且含水率高(活性污泥一般为99.2% 99.6%),为了便于最终处理(卫生填埋、土地利用或焚烧)[2],需要对剩余污泥进行浓缩脱水。
污泥资源化利用项目方案
污泥资源化利用项目方案1. 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污水处理厂的数量和处理能力不断提高,产生的污泥量也相应增加。
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营养物质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如果处理不当,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研究并实施污泥资源化利用项目显得尤为重要。
2. 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减少污泥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污泥的处理效率,同时力求降低处理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3. 技术路线本项目采用先进的污泥资源化技术,主要包括:- 污泥浓缩: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对污泥进行浓缩,降低污泥体积,为后续处理提供便利。
- 污泥稳定:采用生物稳定、化学稳定等方法,降低污泥中有机物的含量,减少污泥的臭味和病原菌。
- 污泥资源化:将稳定后的污泥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如生物质能源、有机肥料、建筑材料等。
4. 项目实施步骤1. 污泥浓缩:采用机械脱水、气浮、絮凝等方法对新鲜污泥进行浓缩。
2. 污泥稳定:根据污泥的性质和特点,选择合适的生物稳定或化学稳定方法进行处理。
3. 污泥资源化:将稳定后的污泥进行资源化利用,如生物质发电、制肥、制砖等。
4. 项目运营与管理:确保项目顺利进行,不断提高处理效果和经济效益。
5. 项目预期效果1. 减少污泥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污泥的处理效率。
2. 实现污泥中有机物和营养物质的资源化利用,创造经济效益。
3. 降低污泥处理成本,提高污水处理整体效益。
4. 促进我国污泥处理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6. 投资估算与经济效益分析1. 投资估算:根据项目规模、设备购置、土建工程等因素进行投资估算。
2. 经济效益分析:计算项目运营过程中的直接经济效益,如减少处理成本、增加资源利用价值等。
7. 项目风险与对策1. 技术风险:采用先进、可靠的技术,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2. 运行风险:加强项目运营与管理,确保处理效果和经济效益。
3. 环保风险:严格执行环保法规,确保污泥处理过程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污泥处理现状及趋势
中国污泥处理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一、中国污泥处理市场现状分析1、污泥是一种由有机残片、细菌体、无机颗粒和胶体等组成的非均质体;它很难通过沉降进行彻底的固液分离;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是典型的有机污泥,其特性是有机物含量高60%~80%,颗粒细0.02~0.2mm,密度小1002~1006Kg/m³,呈胶体结构,是一种亲水性污泥,容易管道输送,但脱水性能差;随着污泥水分的减少,污泥从纯液状流动到粘滞状、塑性性状、半干固体状直到纯固体状这一过程进行变化;通常浓缩可将含水率降到85%含水状态;含水率在70%~75%时,污泥呈柔软状态,不易流动;通常一般脱水下含水率只可降到60%~65%,此时几乎成为固体;含水率低到35%~40%时,成聚散状态以上是半干化状态;进一步低到10%~15%则成粉末状;污泥来源汇总一方面,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无法避免的副产品;通常含有病源微生物、寄生虫卵、有害重金属和大量难降解物质;如果处置不彻底,很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从污水里转入污泥中的COD化学需氧量比例大概是30%~50%,转入污泥中的氮约为20%~30%,磷约为90%;如果它们得不到有效处理处置,那么我国的节能减排目标将大打折扣;所以不能继续重水轻泥的现状;另一方面,污泥中也包含氮、磷等营养物质,经过适当处理可以作为肥料,改良土壤,促进植物生长;经过处理产生的沼气,可以作为能源物质,解决一定的能源问题;如何妥善处理污泥,使其稳定化、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环源化,成为环境污染治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由于城镇化和经济发展需求,我国近年来污水排放量和处理量呈上升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可知,截至2015 年年末,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13784 万立方米,比上年末增长5.3%;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1.0%,提高0.8 个百分点;随着“十二五”期间对污水处理的重视,我国污水处理的主体市场基本完成,在“十三五”规划中,将进一步推进污水处理市场,提高污水处置效率和行业平均技术水平;作为污水的衍生品,近年来污泥产量也在不断上升2015年生活污泥产量为3500 万吨,同比增长16%;据估计,市政污泥方面,大约1 万吨污水产生5-8万吨污泥;根据同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戴晓虎测算,我国每年产生3000 万吨-4000万吨含水率在80%左右的市政污泥;随着“十三五”的到来,污泥量还会增加;预计到2020 年,我国的市政污泥产量将达到6000万吨-9000 万吨;随着印染行业蓬勃发展,我国对印染废水处理力度在不断加大,印染企业配套的废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后,每天产生相应大量污泥,而且印染废水趋向集中处理后,污泥量日益增加,产生的污泥的组成成分日益复杂;印染废水污泥按含有的主要成分来进行分类,分为有机污泥和无机污泥两大类;生物法污泥为有机污泥,是以有机物为主要成分,典型的有机污泥是剩余生物污泥,此外还有油泥及废水中固体有机物沉淀形成的污泥等;有机污泥的特性是有机物含量高,容易腐化发臭,污泥颗粒细小,往往呈絮凝体状态,相对密度小,含水率高,持水性强,不易下沉;无机污泥则是以无机物为主要成分,亦称泥渣,为化学处理方法产生的污泥,如混凝沉淀和化学沉淀物,而无机污泥的特性是相对密度大,团体颗粒大,易于沉淀、压密、脱水,颗粒持水性差,含水率低,污泥稳定性好,不腐化,流动性差;由于印染废水有机物含量大、浓度高,仅物化处理其污泥量就可高达1%~3%;以生化加物化处理工艺产生1%的污泥计算,每处理1000吨染整废水将产生10吨湿污泥,脱水后为1.5立方米干污泥;以一个日处理10000吨染整废水厂为例,每天就有15立方米干污泥产生;据不完全统计,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我国日排放1.5万t左右印染污泥,业内专家表示,印染污泥的处理处置已经成为我国许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2011-2015年均污泥产量统计3、与污泥产量连年递增趋势相背的是我国污泥有效处理率偏低;大量污水处理企业采取直接倾倒或者简单填埋处置手段处理污泥,不但威胁土壤环境和居民健康也造成资源的浪费;2015年年底,北京人大常委会法律检查组表明,北京污泥无害化处理率仅为23%;而全国有效处理率也远远低于30%;我国污泥处理方式由于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能力不足、手段落后,大量污泥没有得到规范化的处理处置,直接给水体、土壤和大气带来“二次污染”,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此外,污泥直接排放也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近年来全国各地多起违法倾倒污泥事件被曝出;随着污水处理量增加,污泥产量在未来几年仍将保持上升趋势;当前国内污泥市场处于起步阶段,大量污水处理厂污泥排放前未达可排放标准,一旦被司法机关查处,将面临罚款和刑事处罚;不合法的污泥处理存在违法风险;此外,考虑到污泥的二次污染可能性和环境保护压力,中国污泥市场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二、废水污泥处理的技术手段及综合利用污泥处理技术分为污泥处理和污泥处置两个环节;污泥处理包括浓缩含水率95%-98%、脱水80%、干化40%等;在脱水环节,可以通过厌氧消化或好氧消化进一步提高脱水效率;污泥处置是污泥处理的后续环节,有填埋、焚烧、堆肥、资源化等多种手段;当前国际上最常使用的是焚烧处置方法;在2014 年活性污泥一百周年时,全世界科家都一致认为:资源化是污水处理未来发展的方向,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是未来需要突破的重要环节;污泥处理全流程1、厌氧消化技术——污泥处理的高效手段厌氧消化是指污泥在无氧环境下,通过兼性菌和厌氧细菌将污泥中的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甲烷和水等,使污泥得到稳定的过程;当前行业普遍认为厌氧消化是污泥减量化、稳定化的常用手段之一;与好氧消化相比具有成本低不需要鼓风设备、除臭设备、不良气体排放少、气体回收利用等优势;按照处理温度不同,厌氧消化可以分为中温消化和高温消化两种;高温厌氧消化相对于中温消化具有产气率高、消化池体积小的优势,但是对耗能要求较高;我国当前普遍使用中温消化;目前认为厌氧消化需要经历四个阶段:分别是水解、酸化发酵阶段,乙酸化阶段,甲烷化阶段;各阶段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各个阶段都有各自特色微生物群体;厌氧反应流程图厌氧消化具有以下优点:1提高后续处理的效率并减少后续处理能耗;通常认为厌氧反应可以实现污泥减量化、稳定化;通过厌氧反应,污泥中有机物去除40%-60%,有害病菌减少;此外,厌氧消化提高污泥脱水稳定性,让焚烧等后续处理减少35%以上的能耗;2厌氧消化成本较低;根据中国环境报统计,单纯厌氧消化投资成本约为20-40 万元/吨/日,由于不用鼓风曝气等,节约了成本,单纯厌氧消化运行费用约为60-120 元/吨含水率80%,不包括浓缩和脱水,而好氧发酵运行费用为120-160 元/吨;2、污泥干燥化技术按照处理工艺的不同有直接干燥和间接干燥两种;直接干燥是将高温烟气直接引入干燥器,通过气体与湿物料的接触对流进行换热;由于直接干燥会增加污染性气体,污泥处理量小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欧洲各国已逐渐放弃直接干燥法,多采用间接干燥;间接干燥是将高温烟气的热量通过热交换器,传给蒸汽,蒸汽在一个封闭的回路中循环,与污泥没有接触;间接干燥存在一定的热损失,但需要处理的烟气量小,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污泥间接干燥流程图目前,国内外的污泥干燥设备主要有:三通式回转圆筒干燥机转鼓干燥机、流化床干燥机、桨叶式干燥机、盘式干燥机、带式干燥机等;污泥干燥技术的比较3、卫生填埋技术——我国最普遍使用的污泥处理技术污泥的卫生填埋始于60年代,是在传统填埋的基础上从保护环境角度出发,经过科学选址和必要的场地防护处理,具有严格管理制度的科学的工程操作方法;到目前位置,已发展成为一项比较成熟的污泥处置技术,污泥经过简单的无菌处理直接倾倒于低谷地区可制造人工土地;优点处理成本低、不需要高度脱水或自然干化、既处理了污泥又增加了城市的建设用地、投资较少、容量大、见效快;缺点1、污泥中含有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经雨水的侵蚀和渗滤会污染地下水及大气;适宜污泥填埋的大面积场所因城市污泥大量的产出而显得越来越有限,污泥作卫生填埋时,应注意该处的地质,水文条件和土壤条件;2、应考虑到环境卫生问题,填坑铺设防渗性能好的材料,填埋场还应配设渗滤液收集装置及净化设施;目前我国修建的卫生填埋场中,都用高密度聚乙烯为防渗层,避免了对地下水及土壤的二次污染;3、远距离的运输费用高昂是制约污泥的卫生填埋的一个重要因素;综述据美国环保局估计,今后几十年内美国6500个填埋场将有5000个被关闭;德国2000年起要求填埋污泥的有机物含量<5%,许多国家和地区甚至坚决反对新建填埋场;污泥的卫生填埋并不能最终避免环境污染,而只是延缓了产生时间,还应和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以上种种不利因素限制了污泥的卫生填埋场的发展,其不会成为污泥最终处置发展方向;多个城市填埋场超负荷运行4、污泥焚烧技术焚烧法是一种高温热处理技术,即以一定的过剩空气与被处理的有机废物在焚烧炉内进行氧化分解反应,废物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在高温中氧化热解而被破坏;焚烧处置的特点是可以实现污泥的无害化、减量化减容70%,最大可到90%和资源化;焚烧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地焚烧废物,并将被焚烧的物质变成无害和最大限度的减容,尽量减少新的污染物产生,以避免二次污染;近年来由于采用了合适的预处理工艺和焚烧手段,达到了污泥热能的自足,并能满足越来越严格的环境要求;以焚烧为核心的处理方法是被认为是污泥处置最彻底、快捷和经济的方法;按照焚烧方式不同分为直接焚烧和干燥焚烧两种;其中直接焚烧是指将高温污泥含水率85%以上在辅助燃料的作为热源的情况下直接在焚烧炉内焚烧;由于污泥含水量大、热值低,需要消耗大量的辅助燃料;直接焚烧下,污泥含水量大,焚烧后的尾气量较大,后续尾气处理需要庞大的设备,操作控制难度大;无论从运行成本和设备投资等方面,污泥的直接焚烧正逐渐被干燥焚烧所代替;干燥焚烧是指将污泥通过干化处理后再进行焚烧的技术手段;当前焚烧工艺包括单独焚烧、热点厂协同处置、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焚烧指标要求5、好氧堆肥发酵——形成生物肥料好氧堆肥是在有氧情况下,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将污泥转变为肥料的过程;其中有机物料代谢为二氧化碳、水和热;好氧堆肥的优点包括:1发酵效率高,稳定化时间相对短;2臭味少,实现灭菌;3含水率可降到40%;4污泥成品主要用于修复盐碱地、城市绿化、垃圾场覆盖以及建筑等方面用土;5并衍生出蚯蚓生物堆肥等来强化堆肥效果,比如兴蓉环境和绿山的合作;堆肥的难点主要包括:1能量净支出,通风能耗费用占比80%;2需对好氧堆肥运行的不同阶段的合理通风量加强研究;3缺少C/N 等控制因素的理论研究,致使存在调理添加剂使用过多的情况;堆肥工艺流程图6、碳化技术“碳化”处置技术是通过给污泥加温,使污泥中的微生物细胞裂解,将其中的水分释放出来,同时又最大限度地保留污泥中碳质的过程;碳化工艺特点包括以下几点;1高温;在高温作用下,部分有机质发生解聚,形成可燃气体;2低氧;在高温处理过程中,通过限制供氧量,实现有限燃烧;3低水分;废弃物如污泥应首先降低水分前置干燥,才能进行热解处理;相对于热力干化和焚烧,碳化技术优势在于:能源消耗低,剩余产物中碳含量高,发热量大,炭质利用价值大;这类工艺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如碳化、炭化、热解、裂解、干馏、焦化、气化、热裂、热裂解、高温裂解等;碳化技术原理图7、建材和土地利用污泥建材利用是指将污泥作为制作建筑材料的部分原料的处置方式,应用于制砖、水泥、陶粒、活性炭、熔融轻质材料以及生化纤维板的制作;污泥的土地利用是将经过妥善处理至符合一定标准的污泥或其产品作为肥料或土壤改良材料,用于农田利用、园林绿化利用或土地改良等场合,是一种积极、可持续的污泥最终处置模式;土地利用在发达国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是与农业实现了紧密联系;反观国内,污泥土地利用的道路走得异常艰难,由于以前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长期混同处理,出于对污泥中重金属风险的考虑,污泥制成的“有机肥”被农业部禁止进入农田,只能用作绿化土、填埋土、路基土等;四种污泥处置方法的优缺点8、污泥土壤化污泥土壤化技术介于污泥卫生填埋及污泥土地利用之间,其技术近年来在欧洲迅速发展,已经在德国、瑞士、美国等国开始进行广泛应用;污泥在自然形态的土壤化池经过植物的腐蚀,被转化为一等级的腐植土自然堆肥,再次循环至大自然当中,同时堆肥中不存在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非常适合用于堆肥或土地改良剂;优点1、可重复使用,设备的再投资费用低、运行费用极为低廉、防止二次污染、工艺简单、不依赖于掌握高技术的技术人员;2、污泥土壤化技术指,通过自然能量转换,利用植物对土壤的腐蚀作用,把污泥转化为优质土壤;污泥中含有丰富的氮、磷等肥料元素,通过污泥土壤化可减少化肥使用量,有利于农作物栽培,是污泥稳定性与保护土壤集于一体的处理技术;3、建筑适宜的污泥土壤化池,在污泥土壤化池倒入污泥,倒入之后种植芦苇,利用芦苇的强分解能力,经过数年的培养,把污泥转换为优质的腐植土,不仅减少污泥,同时生产出优质的腐植土;4、填坑铺设防渗性能好的材料,用高密度聚乙烯为防渗层,避免了对地下水及土壤的二次污染;5、污泥转换为优质腐植土,非常适合用于堆肥或土壤改良剂;6、解决污泥土地利用时所担忧的重金属、病原体对土壤的侵害;7、可适用于高含水率的污泥处理;缺点1占地面积较大,不宜用于大城市市内,在土地供应充足的地区广受欢迎;2远距离的运输费用高昂是制约污泥土壤化技术的一个重要因素;污泥土壤化技术,总的来说,容易掌握操作,已经在世界各发达国家广泛应用,其应用前景良好;利用污泥土壤化池可以实现资源、能源的充分利用,还可将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充分分解或固化;污泥转换为腐植土的资源化利用具有显著的优势,对于含水率高、不宜农用的污泥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方式;同时污泥土壤化投资费用与其他处理工艺不上上下,但是运行费用低廉,这是本工艺的最大优点之一;同时处理工艺简单,大部分设备为通用设备无需进口,而且设备的再投资费用很低;处理场的运营不依赖于掌握高技术的技术人员,而且处理工艺容易被理解;因此,污泥的土壤化工艺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三、印染污泥处理的技术手段及综合利用1、印染污泥处理及处置方法印染污泥处置的总目标是确保废物中的有毒有害成分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均不致对人类环境造成不可接受的危害,污泥处理处置包括厂内处理,污泥出厂运输,污泥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等处置,以及资源化利用、销售等一整套运作环节;印染污泥处理的基本要求及目的是使污泥的体积应尽量小,减轻最终处置的负荷;污泥最终处置的目的是将污泥对自然环境的危害降到最低,使污泥无危害性,在满足环境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资源利用;1.1 印染污泥的减量化处理在处置印染污泥前,对印染污泥进行减量化处理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第一,是从源头上减少印染污泥产生的量;第二,是从污泥产生后降低污泥的体积和污泥中的污染物;1.1.1 源头控制污泥量的产生源头控制就是从节水、减排、循环再利用着手,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水排放,提高污泥处理技术,进而降低污泥产生量;源头减量化主要依靠降低微生物产率,以及利用微生物自身内源呼吸进行氧化分解等,使整个污水处理系统向外排放的生物固体量达到最少,所以源头减量化从根本上实现污泥的减量3;对印染污泥进行减量化处理,主要措施是选择可以减少印染污泥排放的印染废水处理工艺;现主要采取的工艺有:⑴.膜生物反应器MBR―长污泥龄运行并不影响出水水质,从而减少了剩余污泥量;⑵.水解酸化工艺―将大分子、难降解的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悬浮和胶体状有机物水解成可溶性物质,从而提高污水中溶解有机物和可生化降解有机物所占的比例,减少剩余污泥的量;⑶.臭氧法―在臭氧化的作用下大部分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被杀灭或被氧化为有机质,这些有机质则在回流后被微生物被降解;据Yasui等人研究研究,当曝气池中的臭氧剂量为10mg/gMLSS•d时,剩余污泥产量可减少50%,达至20 mg/gMLSS•d时,则无剩余污泥产生;⑷.微生物法――大量的微生物在废水处理设施中构成了复杂的微型生态系统,形成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食物链,在食物链的最高端污泥被转化为能量、水和二氧化碳,从而使污泥量减少;王宝贞等人开发的淹没式生物膜污水处理新技术,他们所做的研究表明,其剩余污泥产量仅为常规活性污泥法的1/10~1/5;微生物捕食法能大大减少污泥量,最高可达80%;2 污泥调理浓缩减量化处理在印染污泥的末端处理中,利用污泥调理和高脱水率减少污泥的体积,为后续的处置提供基础;2.1. 污泥调理印染污泥化学调理是被广泛应用于污泥调理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先通过投加化学药剂进行污泥调理,改善印染污泥的性质,然后使用机械将污泥压滤,从而将污泥的含水率降低;目前,用于印染污泥脱水的药剂主要是有机聚合物、无机调理剂及微生物絮凝剂等,各种药剂均有其适用范围和优缺点;由于污泥浓缩后的滤液需回废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因此污泥调理要必须对废水处理系统不产生负面影响;且污泥经过减量处理后需考虑最终处置,因此调理剂要求不能造成二次环境污染;有研究显示,对于污泥挤压,无机调理优于有机调理,尤其当泥饼越厚,压力越高时,优势越明显;必要时可使用两种药剂联合调理,如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阳离子型聚合物和非离子型聚合物、无机金属混凝剂和有机两性聚合物等联用;Chang G R 等8在研究物化污泥和剩余污泥的联合调理时发现两者混合比例为1:1或1:2时,污泥脱水性能提高,这是由于物化污泥起到无机调理药剂的作用,从而减少其他药剂的投加量;而微生物絮凝剂由于其本身具有无毒、高效、可生化性好等优点,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是印染污泥调理药剂的应用新领域; 2.2. 污泥脱水污泥的脱水是污泥处理的重要部分,选用不同类型的机械压滤机对污泥脱水有不同的效果;下表是主要脱水设备几种的比较:由于带式压滤机运行费用低,因此被污水处理厂广泛应用,但是经过带式压滤机压滤过的污泥的含水率在80%左右,往往无法使污泥被综合利用,以致只能用填埋、存放的方式对污泥作最好处置;随着对污泥处置的重视,对经过脱水设备压滤的污泥含水率要求就会提高,降低污泥的含水率不仅可以减少污泥的体积,还可以大大降低污泥的恶臭;例如,一次性脱水至60%下,污泥体积就会减少一半,恶臭产生量相应减半,因此,能使出泥含固率高的板框压滤机将是未来用于印染污泥脱水的首选;2.3 热烘干机械脱水后污泥的热烘干是污泥处理与利用的一个关键性工艺,印染污泥经过脱水后,含水率一般在80%左右,这样的含水率不利于污泥的处置,因此在脱水和处置的两个阶段之间必须增加一个阶段,将污泥的含水率降低,而热烘干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印染污泥烘干分为接触式烘干和对流式烘干;接触式烘干的原理是热量通过一固定不变的接触面和导热质蒸汽或热油传向污泥,而对流式烘干的原理则是导热介质热风直接在污泥小颗粒上流动传热,从而产生热对流在接触式烘干中,存在一个固定不变的接触面,热量就通过这个面和导热介质蒸汽或热油传向污泥;对流式烘干的导热介质热风直接在污泥小颗粒上流动传热,从而产生热对流,最终致使污泥干燥;一般烘干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半干化,这个阶段最多至粘稠状态,一般大约达到45%干物质,第二阶段是全干化,至少达到90%干物质;但是剩余含水量或者干物质含量并不是唯一的评价干燥效果好坏的标准;不同的烘干技术,能耗大大不同;最终的利用,要求也不同;3 印染污泥的最终处置目前,对污泥处置的一般方法有:投海、土地利用、卫生填埋和焚烧;而对印染污泥而言,投海方式及土地利用方式是不可取的;土地利用处置方法也是不适合用于印染污泥,以下将对印染污泥处置方法进行介绍;3.1 卫生填埋污泥的卫生填埋已是一项相对成熟的污泥处置方法,同时由于是一种较为经济的方法,因而成为目前在我国污泥处置中应用得最多的技术;但是污泥填埋还只是将污泥经过简单的脱水后直接运到填埋场,并没有在作填埋前对污泥采取减量化处理,这样造成了填埋场所需库容极大;而且填埋后的污泥依然存在着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的巨大潜在风险;如渗滤液是一种有机污染物含量高、氨氮含。
淤泥脱水方案
淤泥脱水方案淤泥脱水是污水处理和水利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可以有效减少淤泥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提高资源利用率。
以下是关于淤泥脱水的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污水排放和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淤泥。
这些淤泥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淤泥脱水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淤泥的水分含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提高资源利用率。
二、方案目标1. 提高淤泥脱水效率,降低处理成本。
2. 减少污泥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污泥处理效果。
3. 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三、技术方案1. 设备选择根据淤泥的特性和处理需求,选择合适的淤泥脱水设备。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淤泥脱水设备有:离心脱水机、板框压滤机、带式压滤机等。
各种设备的特点如下:- 离心脱水机:处理量大,脱水效果好,但设备成本高。
- 板框压滤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但处理量较小,脱水效果一般。
- 带式压滤机:处理量适中,脱水效果好,设备成本相对较低。
2. 工艺流程淤泥脱水工艺流程如下:- 淤泥预处理:对收集到的淤泥进行预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污染物,提高淤泥的脱水效果。
预处理方法包括筛分、搅拌等。
- 淤泥浓缩:通过离心浓缩、压力浓缩等方法,提高淤泥的密度,减小淤泥的体积,降低运输和处理的成本。
- 淤泥脱水:选择合适的设备进行淤泥脱水,达到降低淤泥水分含量的目的。
脱水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压力等参数,以保证脱水的效率和效果。
- 污泥干燥:对于脱水后的污泥,可以通过烘干、燃烧等方法进一步降低污泥的水分含量,提高污泥的利用率。
四、实施与管理1. 建立完善的淤泥管理制度,确保淤泥收集、运输、处理等环节的顺利进行。
2. 对淤泥脱水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3. 对淤泥脱水的过程进行监控和监测,确保脱水的效果和安全。
4. 对污泥进行处理和利用,避免污泥对环境的污染。
五、经济效益分析淤泥脱水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减少污泥处理成本:通过淤泥脱水,可以减少污泥处理过程中水分处理的成本,降低整体处理成本。
《2024年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范文
《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
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时会产生大量污泥,因此,如何处理处置这些污泥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和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二、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现状(一)国内现状目前,国内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主要包括污泥的浓缩、脱水、稳定化处理以及资源化利用等方面。
在污泥的浓缩和脱水方面,国内主要采用机械脱水和自然脱水两种方式。
在稳定化处理方面,常见的有生物稳定化、热化学稳定化等。
资源化利用方面,污泥可被用于农业利用、建筑材料制造等。
然而,目前国内在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资源化利用率低等。
(二)国外现状相较于国内,国外在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上更为成熟。
国外主要采用热化学处理、生物处理和物理化学处理方法等。
其中,热化学处理包括污泥焚烧和污泥制生物炭等;生物处理方法则包括厌氧消化和好氧堆肥等;物理化学处理方法则主要指利用化学试剂进行脱水等方法。
此外,国外在污泥资源化利用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如利用污泥生产生物质能源等。
三、国内外主要技术应用与特点(一)热化学处理技术热化学处理技术包括污泥焚烧和污泥制生物炭等。
其优点是能显著减少污泥的体积和重量,并实现部分有机物的高效分解和消毒灭活。
但缺点是能耗高、对环境污染控制要求高。
(二)生物处理方法生物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厌氧消化和好氧堆肥等。
这些方法能有效减少有害物质、产生再生能源,同时也能达到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但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和技术支持。
(三)物理化学处理方法物理化学处理方法主要指利用化学试剂进行脱水等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降低污泥的含水率,但可能产生二次污染问题。
四、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一)发展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技术路线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未来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将更加注重绿色、低碳、可持续性发展。
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方法
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方法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方法有多种,主要包括污泥浓缩、污泥脱水、污泥干化和污泥焚烧等。
以下是对这些方法的详细介绍:1. 污泥浓缩: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一般含有大量的水分,需要通过浓缩来减少其体积,便于后续处理。
常用的污泥浓缩方法有重力浓缩和浮选浓缩。
重力浓缩通过重力分离的原理,将污泥中的水分析取出,使污泥体积减少,使用简便但效率较低;浮选浓缩则通过在污泥中注入气体或添加化学物质,使污泥中的固体悬浮物浮起来,然后分离出水分。
2. 污泥脱水:污泥浓缩后,还需要进一步脱水,以提高污泥的固体含量,减少其水分含量。
常用的污泥脱水方法有压滤脱水、离心脱水和带式脱水等。
压滤脱水是利用滤布或滤板对污泥进行压力过滤,将水分挤出来,适用于粘稠度较高的污泥;离心脱水则是利用离心力把水分从污泥中分离出来,适用于固体颗粒较小的污泥;带式脱水是利用带式过滤器将污泥与滤带接触,水分被滤带吸附并脱水。
3. 污泥干化:在脱水后,污泥通常仍然含有较高的水分,需要通过干燥来降低其水分含量,提高固体含量。
常用的污泥干化方法有自然晾干和机械干燥等。
自然晾干是将污泥摊晾在露天场地上,利用太阳和风力的作用使污泥中的水分蒸发掉,适用于干燥气候地区;机械干燥则通过热风或吹风机的作用,将水分从污泥中蒸发出去,适用于湿度较高的地区。
4. 污泥焚烧:污泥焚烧是通过高温将污泥中的有机物和水分转化成燃烧产物和无害物质的处理方法。
常用的污泥焚烧设备有流化床燃烧炉和回转窑等。
流化床燃烧炉利用高速流化气化技术,将污泥中的有机物高温分解,并利用燃烧产生的热能进行回收;回转窑则是将污泥加热至高温,使其中的有机物燃烧殆尽,同时通过回转运动提高污泥的燃烧效率。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污泥处理方法,如土壤改良、填埋和资源化利用等。
土壤改良是将污泥与土壤混合,以改变土壤物理和化学特性,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作物产量;填埋是将污泥埋在地下,屏蔽其对环境的影响,但需要考虑填埋地的选择和污泥长期稳定性;资源化利用则是将污泥中的有用成分提取或转化为肥料、能源或其他材料,实现循环利用。
污水处理厂污泥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污水处理厂污泥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摘要:污泥水是指污水处理厂污泥浓缩、消化、脱水等环节产生的污水。
污泥水独立对处理提升污水处理效率, 实现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污泥水悬浮物和总磷去除的关键问题是根据其水质特性确定合适的混凝剂和低成本的除磷剂。
利用污泥水的高氨氮实现侧流富集硝化菌强化主流污水处理系统硝化能力在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短程硝化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工艺能够有效解决污泥水脱氮存在的碳源不足的问题。
随着深度脱水技术在国内的大规模应用, 利用深度脱水污泥水补充污泥水脱氮所需的碱度和碳源, 以及除磷所需的钙源能够大幅度降低污泥水脱氮除磷的运行成本。
关键词:污泥水; 污水处理; 污泥脱水; 深度脱水;前言污泥是指污水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及液态的废弃物。
污泥处理就是降低污泥含水率使污泥减容化、稳定化的过程, 其工艺通常由污泥浓缩、稳定和脱水等单元组成, 污泥稳定多采用厌氧消化和石灰稳定 (深度脱水) 法。
伴随着污泥含水率的降低, 污泥处理会产生大量污水, 即污泥水。
污泥水主要包括浓缩池上清液、厌氧消化池排出的上清液和脱水车间排出的滤液。
污泥水具有体积小(水量仅为污水处理厂进水的1%~2%) 、污染物浓度高、温度高 (30℃左右) 等特点, 分别占全厂COD、氮和磷负荷的5%~20%、10%~80%和10%~50%[3~5]。
污泥水直接回流至进水口, 既会造成污染物重复处理, 又易导致出水难以达标[6,7], 因此, 明确污泥水水质特性, 开发其处理技术对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运行也具有重要意义。
1 污泥水来源与水质特性不同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水性质由于污水处理工艺、污泥来源 (初沉池污泥、剩余污泥等) 、污泥处理工艺等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
消化污泥水悬浮物 (SS) 浓度相差很大, 这与厌氧消化的排泥方式有关。
消化上清液的SS较低, 如果不排放则其污泥水SS可高达22g/L。
污泥低温真空脱水干化技术
精品整理
污泥低温真空脱水干化技术
一、技术概述
浓缩污泥经絮凝后,进入低温真空板框压滤机进行隔膜压滤,隔膜压滤结束后将热水注入滤板加热腔室中的滤饼,同时开启真空系统实现真空脱水。
污泥脱水过程中抽出的汽水混合物经冷凝分离,冷凝液返回废水处理系统,尾气净化后达标排放。
二、技术优势
污泥经进料过滤、隔膜压滤、强气流吹气穿流以及真空热干化等过程处理后,完成了脱水干化双重工作;不需投加石灰等添加剂,避免污泥增量;可充分利用余热蒸汽等低品位热源;全过程封闭负压操作,无磨损,无粉尘爆炸危险。
三、适用范围
市政、工业园区等污泥处理
四、技术指标
进泥含水:96%~98%
出泥含水率:30%~60%
最低含水率:10%以下。
污泥减量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污泥减量化技术的研究进展污泥减量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引言污水处理厂是现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设施,负责处理和净化污水,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然而,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却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污泥的大量产生和处理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和经济负担,因此减量化处理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一、污泥产生机理污水处理过程中,通过物理、化学、生物和其他工艺,将污水中的固体、有机物和无机物去除或转化为固体污泥。
这些污泥主要来源于污水中的悬浮固体物、过滤物、沉淀物,以及生物生长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生物沉淀物。
二、传统污泥处理方法目前,传统的污泥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污泥浓缩、脱水、热化处理、填埋和堆肥。
其中,污泥浓缩和脱水是通过去除水分来减少污泥的体积和重量。
热化处理则是利用高温处理污泥,达到分解、干燥和灭菌的效果。
而填埋和堆肥则是通过将污泥转化为有机肥料或掩埋处理。
然而,传统的污泥处理方法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这些处理方法仅仅是将污泥转移至其他地方,未能真正减少污泥的产生。
其次,由于污泥中存在大量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传统处理方法未能有效地实现资源化利用。
此外,填埋和堆肥等处理方法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加剧了气候变化问题。
三、快速减量化技术近年来,随着环境意识的提高和科技的发展,污泥快速减量化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快速减量化技术:1. 热水处理技术热水处理技术是一种通过高温和压力将污泥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油和气的方法。
这种技术可以大幅度减少污泥的体积和重量,并且可以将有机物转化为可利用的能源。
2. 生物干化技术生物干化技术是一种利用特定微生物和条件将污泥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和水分的方法。
通过控制微生物的生理状态和环境条件,可以大幅度减少污泥的产生。
3. 微波辅助技术微波辅助技术是一种利用微波辐射加热污泥,使其迅速达到高温和高压条件,从而分解有机物并达到减量化的方法。
这种技术可以快速脱水和分解污泥,减少处理时间和工艺复杂度。
水处理--污泥浓缩脱水(带机,板框,叠螺)解析
污泥浓缩脱水(带机,板框,叠螺)解析带式浓缩压滤机一、结构介绍及技术特征:本机主要有:机架、辐体、滤网、气动张紧系统、调偏系统、传动系统、放料装置、卸料装置、接水装置、冲洗装置、控制系统等组成。
本机不包括水源,气源、气源设备(水泵、空压机)1.机架:全部采用碳钢制作,整机连接可分为焊接式和可拆卸式。
2.辐体:脱水辐采用无缝钢管制作,主动辐、调偏辐等辐体为表面挂胶,橡胶硬度为85度。
3.滤网:是污泥脱水机的主要部分,它作为过滤介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螺旋网,另一种是编织网。
4.涨紧系统:是将滤网张紧与主动辐之间产生足够的磨擦力,带动整机连续工作。
张力大小可通过控制柜气压阀调节。
5.调偏系统:由调偏阀、调偏辐、调偏汽缸等组成,其作用是用来调整滤网跑偏现象。
6.传动系统:采用普遍三相异步电机、电磁调速器、行星齿轮减速、双排链轮,可使网带速度根据污泥性质调节。
7.清洗系统:由喷水管、水嘴和水槽等组成,在整机使用过程中,清洗水压的大小是影响洗涤、脱水的主要因素,水压必须≥0.5mMPa o8.给料装置:用304不锈钢焊接而成,上面有胶皮、定边器、进浆口、进料阀等。
9.接水装置:用304不锈钢焊接后与机架连接,连接形成为螺丝连结。
控制系统:采用气、电动集中控制或气电控分部控制,根据用户操作要求,可以悬挂机架上,也可以单独摆放。
二、污泥脱水机工作原理:TS型污泥脱水机是使被处理的污泥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转化的过程,污泥通过重力脱水、楔形脱水、回旋脱水,剪切脱水等各阶段的渐次脱水,最后获得干污泥,整个过程可分为:1.给料:污泥通过管道进入放料箱,均步在重力脱水区滤带上,且给料浓度必须达到2%以上,给料温度应在20。
C左右,由给料阀控制给料量,若浓度和温度偏差大,会影响脱水机的工作性能。
10重力脱水:主要是脱除污泥中的游离水,降低流动性,使之具有一定的抗压能力。
11楔形脱水:同重力脱水区一样都设有定边器,防止低浓度的污泥流失。
污泥脱水
污泥脱水污泥经浓缩之后,其含水率仍在94%以上,呈流动状,体积很大。
浓缩污泥经消化之后,如果排放上清液,其含水率与消化前基本相当或略有降低;如不排放上清液,则含水率会升高。
总之,污泥经浓缩或消化之后,仍为液态,体积很大,难以处置消纳,因此还需进行污泥脱水。
浓缩主要是分离污泥中的空隙水,而脱水则主要是将污泥中的吸附水和毛细水分离出来,这部分水分约占污泥中总含水量的15~ 25%。
假设某处理厂有1000m3由初沉污泥和活性污泥组成的混合污泥,其含水率为97.5%,含固量为2.5%,经浓缩之后,含水率一般可降为95%,含固量增至5%,污泥体积则降至500m3。
此时体积仍很大,外运处置仍很困难。
如经过脱水,则可进一步减量,使含水率降至75%,含固量增至25%,体积则减至100m3以后,其体积减至浓缩前的1/10,减至脱水前的1/5,大大降低了后续污泥处置的难度。
污泥脱水分为自然干化脱水和机械脱水两大类。
自然干化系将污泥摊置到由级配砂石铺垫的干化场上,通过蒸发、渗透和清液溢流等方式,实现脱水。
这种脱水方式适于村镇小型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维护管理工作量很大,且产生大范围的恶臭。
机械脱水系利用机械设备进行污泥脱水,因而占地少,与自然干化相比,恶臭影响也较小,但运行维护费用较高。
机械脱水的种类很多,按脱水原理可分为真空过滤脱水、压滤脱水和离心脱水三大类,国外目前正在开发螺旋压榨脱水,但尚未大量推广。
真空过滤脱水系将污泥置于多孔性过滤介质上,在介质另一侧造成真空,将污泥中的水分强行“吸入”,使之与污泥分离,从而实现脱水。
常用的设备有各种形式的真空转鼓过滤脱水机。
压滤脱水系将污泥置于过滤介质上,在污泥一侧对污泥施加压力,强行使水分通过介质,使之与污泥分离,从而实现脱水,常用的设备有各种形式的带式压滤脱水机和板框压滤机。
离心脱水系通过水分与污泥颗粒的离心力之差使之相互分离从而实现脱水,常用的设备有各种形式的离心脱水机。
第五篇-污泥浓缩与脱水
第二节 污泥浓缩
污泥浓缩的目的是去除污泥中的间隙水, 缩小污泥的体积,为污泥的输送、消化、 脱水、处置与利用创造条件。
浓缩方法主要有:重力浓缩法、气浮浓 缩法和离心浓缩法
一、重力浓缩法
最常用的浓缩方法,其构筑物称为浓缩 池。
剩余活性污泥
气味少,绒毛状,黄至棕色,难脱水, 生物活性很强
好氧消化污泥 黄至棕色,有时难脱水,有生物活性
三、污泥的处理与利用
1、污泥处理与利用的意义 使污泥中有毒有害及腐化发臭物质得到
妥善处理或稳定,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 污染; 综合利用能源,变废为宝。 总之,污泥处理的最终目的是污泥减量、 稳定、无害化及综合利用。
分离液不清,电耗量 较大,机械部件磨损 较大
不适于含砂粒 量高的污泥
设备简单,电耗低,管 理方便处理量大
钢材消耗量大,混凝 剂消耗量较高,污泥 泥丸紧密性较差
适用于含油污 泥的脱水
污泥的干燥
污泥浓缩、脱水后,含水率还很高,体 积很大,为了便于进一步的利用和处理, 可作干燥处理或焚烧。干燥处理后,污 泥含水率可降至约20%左右,体积可大 大减少,便于运输、利用和最终处理。
助凝剂主要是调节污泥的pH值,供给污泥以多孔 状格网的骨架;改变污泥颗粒结构破坏胶体的稳定 性;提高混凝剂的效果;增强絮体强度。主要有硅 藻土、珠光体、酸性白土、铝屑、污泥焚烧灰、电 厂粉尘、石灰及贝壳粉等。
二、淘洗
是将污泥与3-4倍污泥量的水混合而进行沉淀分离 的方法。
淘洗的目的是降低污泥中的碱度和粘度,节省混凝 剂的用量,提高浓缩效果,缩短浓缩时间。
第三节 污泥调理
是污泥浓缩或机械脱水前的预处理,目 的是改善污泥浓缩和脱水性能,提高机 械脱水设备的处理能力。
水处理--污泥处理技术:浓缩脱水
污泥处理技术:浓缩脱水1原理与作用污泥浓缩的作用是通过重力或机械的方式去除污泥中的一部分水分,减小体积;污泥脱水的作用是通过机械的方式将污泥中的部分间隙水分离出来,进一步减小体积。
浓缩污泥的含水率一般可达94%~96%。
脱水污泥的含水率一般可达到8O%左右。
2应用原则污泥浓缩和脱水工艺应根据所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污泥特性、后续处理处置方式、环境要求、场地面积、投资和运行费用等因素综合确定。
3常规浓缩与脱水3.1浓缩工艺的主要类型及特点污泥浓缩的方法主要分为重力浓缩、机械浓缩和气浮浓缩。
目前经常采用重力浓缩和机械浓缩。
重力浓缩电耗少、缓冲能力强,但其占地面积较大,易产生磷的释放,臭味大,需要增加除臭设施。
初沉池污泥用重力浓缩,含水率一般可从97%~98%降至95%以下;剩余污泥一般不宜单独进行重力浓缩;初沉污泥与剩余活性污泥混合后进行重力浓缩,含水率可由96%~98.5%降至95%以下。
机械浓缩主要有离心浓缩、带式浓缩、转鼓浓缩和螺压浓缩等方式,具有占地省、避免磷释放等特点。
与重力浓缩相比电耗较高并需要投加高分子助凝剂。
机械浓缩一般可将剩余污泥的含水率从99.2%~99.5%降至94%~96%。
3.2脱水工艺主要类型及特点机械脱水主要有带式压滤脱水、离心脱水及板框压滤脱水等方式。
带式脱水噪声小、电耗少,但占地面积和冲洗水量较大,车间环境较差。
带式脱水进泥含水率要求一般为97.5%以下,出泥含水率一般可达82%以下。
离心脱水占地面积小、不需冲洗水、车间环境好,但电耗高,药剂量高,噪声大。
离心脱水进泥含水率要求一般为95%~99.5%,出泥含水率一般可达75%~80%°板框压滤脱水泥饼含水率低,但占地和冲洗水量较大,车间环境较差。
板框压滤脱水进泥含水率要求一般为97%以下,出泥含水率一般可达65%~75%。
螺旋压榨脱水和滚压式脱水占地面积小、冲洗水量少、噪声低、车间环境好,但单机容量小,上清液固体含量高,国内应用实例尚不多。
常见的污泥脱水方法及脱水效果
常见的污泥脱水方法及脱水效果
常见的污泥脱水方法及脱水效果
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具有较高的含水率,体积和重量较大。
因此污泥需要采取措施脱除污泥中的水分,降低污泥的含水率,降低污泥重量。
污泥脱水去除的主要是污泥中的吸附水和毛细水,一般可使污泥含水率从99.2-99.8%左右降低至60%-85%,污泥体积减少至原来的1/5,大大降低后续污泥处理处置的处置难度和费用。
常用的污泥脱水方法主要是污泥浓缩(常作为预处理)、自然干化和机械脱水。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 市环 境
第 l 6卷
第 4期
20 0 2年术 的 发 展
T e De eo m e to h u g n ps a i n a d De y r t e h o o y h v lp n ft e Sld e I s is t n h d a i T c n lg o on
显著。
城 市污 水处 理 , 别是 给水 净 化水 处理 中所产 生 污泥 特
的处理 , 是水处 理工 艺 中较 难 解 决 的 课 题 , 关 键 是 污 泥 其
的脱水 以及 浓缩 问题 。 污 泥脱 水 的方 法 , 去 主 要 是 利 用 污 泥 干 化 场 , 污 过 使 泥 自然干 化 。虽 然经 济 , 由 于 占地 面 积 大 , 境卫 生 条 但 环
1 污 泥 处 理 与 发 展
合 污泥 含水 率一 般 按 两 种 污泥 的 比例 相 应 计 算 。给 水 混 合 污泥 含水 率一 般 为 9 % 一9 %。 8 9 我 国水 处理 工艺 技 术发 展较 快 , 国际 先进水 平 差 距 与 不 大 , 中脱 水技 术也 有所 提 高 , 浓缩 技 术最 为 落后 , 其 但 相 对 工业 发达 国家 普遍 采 用 的专用 污 泥 浓缩 机 ,两池 ” 占 “ 的 地大, 效率 低 、 资多 、 投 建造 工 期长 , 理 控 制也 较 难 , 距 管 差
积 减少便 于脱 水 。
国外工 业先 进 国家 很 多 采 用 浓 缩 机 械 代 替 重 力 浓 缩 池 和浮选 浓缩 池 。典 型 如 A U B L Q A E T污泥 浓缩 机 , 一 种 是 带式 重力 污 泥 浓 缩 设 备 , 将 絮 凝 后 的 污 泥 均 布 于 滤 带 它 上 , 靠重 力脱 水 , 到浓 缩 目的 。它 的 处 理 能 力 和 污 泥 依 达 种类、 性质 、 进泥 含水 率 、 饼 含 水 率 、 凝 剂 种 类 及 投 加 泥 絮 量 等有关 ,m带 宽浓 缩机 一般 控 制在 1 —2 m / ・ l 0 4 3 h m进 泥
量 的处 理能 力 。
它 的工 作原 理是 把 污 泥 与 高 分 子 絮 凝 剂 加 入 管 式 混
合 器 进 行 混 合 , 过 可 调 混 合 板 达 到 充 分 混 合 , 取 消 了 通 并
通常 的混 合 罐 , 止 了在 混 合 罐 絮 凝 的 污 泥 被 打 碎 的 可 防 能 。絮凝 后 的污 泥通 过 喂 料 装 置 , 匀 分 布 在 滤 带 上 , 均 滤 带 从左 向右 移动 , 污泥 中的水 份则 靠 重力 透过 滤 带 。滤 带 上 面装 置 了多条 耙 栅 , 污 泥 耙 成 多 条 垄 沟 , 水 份 易 于 将 使 透 过滤 带 。经 浓 缩 的污 泥在 出 口处 受 到档 板阻 挡 , 聚 起 积 来 , 滤带 运 动带 动下 翻动 , 在 水份 又 一 次被 挤 出 , 到 进 一 达 步脱 水 效果 。该 设 备 设 置 了 滤 带 纠 偏 张 紧 、 冲洗 和 急 停
件 恶劣 , 且 只能适 用 气 候 干 燥 的地 区 , 并 目前 在 城市 建 设
中, 已很 少使用 。因而 用专 用 机械 进行 污泥 脱水 以及 浓缩 已成为 时代 的要 求 。 给 水净 化水 处 理过 程 中所产 生 的污 泥 , 主要 是 沉 淀池 污泥 , 絮凝 池 污泥 和 滤池 反 冲水 污 泥 的 混 合 污 泥 , 粒 细 颗 微 。以库 水 、 水 为水 源 的 污 泥 颗 粒 , 直 径 一 般 均 在 湖 其 2 t 以下 , 至 5a 粒 径 以 下 的 占大部 分 , 水 性 强 , 0a n 甚 t n 亲 泥 水 较难 分离 。 污水 处 理 中所 产生 的 污泥 , 主要 是 初沉 池 污泥及 初 沉 池 和剩余 活 性污 泥 的混合 污 泥 , 一般 为 带水 的粒 状 或 絮状 物 质的 疏松 结构 。 污水处 理过 程 中 , 沉 池 的 污 泥 含 水 率 一 般 为 9 初 5— 9 %, 7 活性 污 泥 一 般 为 9 . 92—9 . % , 合 污 泥 一 般 为 96 混 9 . —9 % , 6 5 8 给水 净化 水 处理 所 产 生 的 污泥 含 水 率 一般 为 9 . —9 . %。总 之 , 泥 特 点 是 固形 物 体 少 水 份 大 , 93 97 污 为 此 , 泥脱 水前 需经 浓 缩 , 污 以降低 污 泥的 含水率 , 污泥 体 使
苏继春 ( 汉理 工 大 学 资 源与 环境 工程 学院 武 汉 武
U i ri f eh ooy Wu a 4 0 7 ) nv sy o c n lg e t T h n 3 00
摘 要
407 ) 30 0
S i u (ntueo eoreadE vrn n nier g Wu a uJ h n Is tt f suc n n i met gnei , h e i R o E n n
文章 阐述 了过 滤分 离技术 的发 展及 用浓 缩机代 替 “ 两池” 趋 势 , 的 脱水 设备 的选 型 比较 。
污 泥浓缩 脱水
关 键词
中图分 类号 :7 3 x 0
文献 标识 码 : B
Ab t c : f a e n rd c h e e o me t ff t t n a d s p r t n tc n lg , te tn e c f u i g is i a o c i e s r t Tis p p r it u e te d v l p n l ai n e a a o e h oo y h e d n y o sn n ps f n ma hn a o o ir o i si
i t do “w ol ndtecm a f eyrt ne u m n. n e f topo”a o pr o hda o q i e t sa h e d i p
K y wo d S u g n p sai n D h d ai n e r s ̄ ld e i is t e y r t s o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