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 第12章 机械波 4 波的衍射和干涉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4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第12章机械波4波的衍射和干涉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_4

高中物理第12章机械波4波的衍射和干涉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_4

(4)振动加强的点和振动减弱的点始终以振源的频率振动,其振幅不变(若是 振动减弱点,振幅可为 0),但其位移随时间发生变化.
(5)振动加强的点的振动总是加强,但并不是始终处于波峰或波谷,它们都 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有的时刻位移为零.
(6)振动减弱的点的振动始终减弱,位移的大小始终等于两列波分别引起位 移的大小之差,振幅为两列波的振幅之差.如果两列波的振幅相同,则振动减 弱点总是处于静止状态,并不振动.
【答案】 BCE
衍射现象的两点提醒 (1)障碍物的尺寸的大小不是发生衍射的条件,而是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 波长越大越易发生明衍射现象. (2)当孔的尺寸远小于波长时,尽管衍射十分突出,但衍射波的能量很弱, 也很难观察到波的衍射.
波的干涉
[先填空] 1.波的叠加原理 (1)波的独立传播:几列波相遇时能够_保__持___各自的_运__动___特__征__,继续传 播.即各自的波长、频率等保__持___不___变__. (2)波的叠加:在几列波重叠的区域里,质点_同__时___参与这几列波引起的振 动,质点的位移等于这几列波单独传播时引起的位移的__矢__量___和_.
A.质点 P 的振动有时是减弱的 B.质点 P 的振动始终是加强的 C.质点 P 的振幅最大 D.质点 P 的位移始终最大 E.某时刻质点 P 的位移可能为零
【解析】 P 点是两列波的波峰的相遇点,故其振动始终是加强的,A 错误, B 正确;质点 P 处于振动加强区,振幅最大,C 正确;对于某一个振动的质点, 位移是会随时间变化的,D 错误;质点振动到平衡位置时,位移为零,E 正确.
[再判断] 1.孔的尺寸比波长大得多时就不会发生衍射现象.(×) 2.孔的尺寸比波长小能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3.超声波比普通声波的波长小.(√)

【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第12章机械波4波的衍射和干涉新人教版选修3-4课件

【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第12章机械波4波的衍射和干涉新人教版选修3-4课件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对波的衍射现象的理解 问题导引
在浙江歌舞剧院建院50周年的纪念活动中,评委隔着布幔或箱子做 成的隔断倾听选手们的演奏。评委为什么可以隔着隔断听到优美 的乐声呢?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名师精讲 1.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 (1)一切波都能发生衍射现象,只是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 (2)波的直线传播只是在衍射不明显时的近似。 (3)波长较长的波容易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2.关于衍射的条件 应该说衍射是没有条件的,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一切波都可以发 生衍射。衍射只有“明显”与“不明显”之分,障碍物或小孔的尺寸跟 波长差不多,或比波长小是产生明显衍射的条件。
探究一
探究二
解析:(1)设简谐横波波长为λ,频率为f,则v=λf,代入已知数据,得 λ=1 m。(2)以O为坐标原点,设P为OA间的任意一点,其坐标为x,则 两波源到P点的波程差Δl=x-(2-x),0≤x≤2。其中x、Δl以m为单位。
合振动振幅最小的点的位置满足 Δl= ������ +
1 2 5 4 5 2 3 2
探究一
探究二
变式训练1
如图所示,正中O是水面上一波源,实、虚线分别表示该时刻的波 峰、波谷,A是挡板,B是小孔,经过一段时间,水面上的波形将分布于 ( ) A.整个区域 B.阴影Ⅰ以外区域 C.阴影Ⅱ以外区域 D.阴影Ⅲ以外区域
探究一
探究二
解析:由题图中可直观看出,半波长为实虚两圆半径之差,且可看 出挡板A的尺寸比波长大得多,而小孔B与波长长度差不多。据波 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知,该波在挡板A处的衍射现象很不明显,即可 认为波沿直线传播,故Ⅰ区内水面无波形,故选项A、C、D不正确; 该波的波长与小孔B差不多,能够发生明显的衍射,故在阴影区Ⅱ、 Ⅲ之内明显存在衍射波的波形,故选项B正确。 答案:B

高中物理 第12章 机械波 4 波的衍射和干涉 5 多普勒效应课件4高二选修34物理课件

高中物理 第12章 机械波 4 波的衍射和干涉 5 多普勒效应课件4高二选修34物理课件
第4节 波的衍射和干涉 第5节 多普勒效应
12/9/2021
第一页,共三十三页。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水波的衍射现象,认识衍射现象的特 征.知道什么是波的衍射现象和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知道 衍射现象是波特有的现象.2.了解波的叠加原理.3.通过实验,认识 波的干涉现象和波的干涉图样.知道波发生明显干涉现象的必要 条件.知道干涉现象是波所特有的现象.4.知道波源的频率和观察 者接收到频率的区别.5.知道什么是多普勒效应.(不要求进行定量 计算)6.了解多普勒效应的一些应用.
12/9/2021
第五页,共三十三页。
二、波的干涉 1.波的叠加原理 两列波相遇时能够保持各自的运动特征.在重叠的区域里, 质点同时参与这两列波引起的振动,质点的位移等于这两列波单 独传播时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 2.干涉现象 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时,某些区域的振幅加大,某些区域 的振幅减小的现象.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三页。
规律三 对多普勒效应的理解 多普勒效应的产生不是取决于观察者距波源多远,而是取决 于观察者相对于波源的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两者相互靠近时, 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变高,相互远离时,接收到的频率变低.
12/9/2021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三页。
【例题 3】 飞机在空中由远处飞来,又逐渐远去,对于一 观察者而言,他听到飞机的轰鸣声音频率的变化是( )
第十五页,共三十三页。
【解析】 任何时候都会产生衍射现象,当障碍物的尺寸远 大于波长时,衍射现象不明显,所以选项 A 错,一切波都能发生 衍射,选项 C 错;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是有条件的,只有缝、孔 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差不多或比波长更小时,才能观察 到明显的衍射现象,所以选项 B 是正确的;声波的波长在 1.7 cm 到 17 m 之间,一般常见的障碍物或孔的大小可与之相比,正是由 于声波波长较大,声波容易发生衍射现象,所以选项 D 也是正确 的.

优化方案物理:12.4 波的衍射和干涉 课件(人教版选修3-4)

优化方案物理:12.4 波的衍射和干涉 课件(人教版选修3-4)

(2)明显干涉 明显干涉图样和稳定干涉图样意义是不同的, 明显干涉图样除了满足相干条件外,还必须满 足两列波振幅差别不大.振幅越是接近,干涉 图样越明显. 3.介质质点的振动 干涉区域内的各质点始终以振源的频率振动, 且振幅保持不变,但其位移随时间变化(振幅为0 的减弱点除外).
4.干涉图样及其特征 (1)干涉图样:如图12-4-2所示.
3.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
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___________
或者____________.
相差不多
比波长更小
二、波的叠加 1.波的独立传播:两列波相遇后彼此穿过,仍然 _保__持___各自的_运__动__状__态___,继续传播. 2.波的叠加:在它们重叠的区域里,介质的质点 _同__时__参__与___这几列波引起的振动,质点的位移等于 这几列波单独传播时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如图12 -4-1所示.
3.波的干涉 (1)定义:__频__率__相同的两列波叠加时,某些区 域的振幅____加__大、某些区域的振幅______减的小现 象. (2)干涉图样:波的干涉中所形成的图样. (3)干涉条件: ___频__率_相同、相位差恒定是两列 波产生干涉的必要条件.
核心要点突破
特别提醒:(1)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凡能发生衍 射现象的一定是波. (2)波的衍射总是存在的,只有明显与不明显之别. 没有不发生衍射之说.
优化方案物理:12.4 波的衍射和干 涉 课件(人教版选修3-4)
第四节 波的衍射和干涉
课标定位


课前自主学案



核心要点突破



课堂互动讲练


知能优化训练
课标定位 学习目标:1.知道波的衍射现象,理解发生明显衍射 的条件. 2.知道波的叠加原理,知道波的干涉现象实质上是 波的一种特殊的叠加现象. 3.理解形成稳定干涉图样的条件,知道波的干涉图 样的特点,掌握振动加强点点难点:1.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 2.产生干涉时,加强点、减弱点的判断.

高中物理第十二章机械波12.4波的衍射和干涉课件新人教选修3_4

高中物理第十二章机械波12.4波的衍射和干涉课件新人教选修3_4
第十二章 机械波
第四节 波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射和干涉
水波衍射
水、声波都会发生衍射现象,它们发生衍射的现象特征是什么?
机械波能发生衍射,通过衍射把能量传到阴 影区域,能够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障碍物 或孔的尺寸跟波长差不多.
一、光的衍射
1、光的衍射: 光能够绕过障碍物偏离直线传播的现象
2、明显衍射的条件
障碍物或狭缝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跟波长相差不多 注意:各种不同形状的障碍物或小孔都能使光发生衍射
光的圆孔衍射
衍射物
观察屏
点光源
光的圆屏衍射
条纹
阴影外有明暗相间的圆条纹,阴
特点 影中心有一亮点.
圆孔的衍射花样
圆屏的衍射花样
光的针尖衍射条纹
光的衍射使物体边缘轮廓模糊不清 光通过物体的边缘而发生衍射
1、光的衍射现象表明 光沿直线传播只是一种近似的规律
光的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
只有在障碍物的尺寸比光的波长大得多的情况下, 光才可以看作是沿直线传播的。
课堂练习
例1、下列现象或事实属于衍射现象的
是( C )
A.风从窗户吹进来 B.雪堆积在背风的屋后 C.水波前进方向上遇到凸出水面的小
石子,小石子对波的传播没有影响. D.晚上看到水中月亮的倒影
例2、下列关于波的衍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 BD )
A.衍射是一切机械波特有的现象
B.对同一列波,缝或孔(障碍物)越小,衍射 现象越明显
3、干涉条纹与衍射条纹的区别
干涉:等距的明暗相间的条纹,亮条纹的亮度向两边 减弱较慢。
衍射:中央有一条较宽亮条纹,两边是对称明暗相间 的条纹,亮条纹的亮度向两边减弱得很快。
(双缝)干涉图样
(单缝)衍射图样

高中物理第十二章机械波4波的衍射和干涉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_4

高中物理第十二章机械波4波的衍射和干涉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_4

4 波的衍射和干涉一、波的衍射1.定义波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2.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相差不多,或者比波长更小.3.一切波都能发生衍射,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闻其声而不见其人”是声波的衍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遇到“不见其人,先闻其声”的现象,为什么看不到人却能听到他发出的声音呢?提示:声波的波长比较长,容易衍射,而光波波长短,不容易衍射,所以会有“不见其人,先闻其声”的现象.二、波的干涉1.波的叠加原理(1)波的独立传播:几列波相遇时能够保持各自的运动特征,继续传播.(2)波的叠加:在几列波重叠的区域里,介质的质点同时参与这几列波引起的振动,质点的位移等于这几列波单独传播时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2.波的干涉(1)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时,某些区域的振幅加大、某些区域的振幅减小的现象.形成的图样常常称为干涉图样.(2)产生干涉的两个必要条件是:两列波的频率必须相同和两个波源的相位差保持不变.(3)一切波都能发生干涉,干涉是波特有的现象.内燃机、通风机、鼓风机、压缩机、燃气轮机在排放各种高速气流的过程中,都伴随有噪声.利用干涉原理制成的干涉型消声器可以降低这种噪声.如图所示为一台干涉型消声器的原理图.试讨论其消声原理.提示:如果有一列波长为λ的声波,沿水平管道自左向右传播,当入射波达到a 处时,分成两束相干波,它们分别通过r 1和r 2再在b 处相遇.若Δr =r 2-r 1恰好等于声波半波长λ2的奇数倍,即Δr =2k +1λ2时,声波干涉后的合振幅A =0.这就是说该频率的声能被削弱,从而达到控制噪声的目的.考点一 波的衍射1.定义:波可以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这种现象叫做波的衍射.2.两种衍射现象(1)在水波槽中,在波源的前方放一个障碍物,使波源振动产生水波.当障碍物较大时波被阻挡,在靠近障碍物后面没有波,只是在障碍物较远处,波才稍微有些绕到“影子”区域里,如下图甲所示,虽然发生衍射现象,但不明显.当障碍物较小时发现波能绕过障碍物继续前进,如同障碍物不存在一样,如图乙所示,衍射现象明显.(2)在水波槽中,在波源前方放一个有孔的屏,使波源振动产生水波.当孔较大时发现水波经过孔后在连接波源与孔的两边的两条直线所限制的区域里传播,如图丙所示.当孔较小时发现孔后的整个区域里传播着以孔为中心的圆形波,如图丁所示,衍射现象明显.3.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只有当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相差不多,或者比波长更小时,才能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4.正确理解衍射现象(1)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一切波都会发生衍射现象,凡能发生衍射现象的一定是波.(2)衍射现象总是存在的,只有明显与不明显的差异,没有“不发生衍射”之说.(3)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大小,并不是决定衍射能否发生的条件,仅是使衍射现象明显表现的条件.(4)一般情况下,波长较大的波容易产生显著的衍射现象.(5)当孔的尺寸远小于波长时,尽管衍射十分突出,但由于衍射波的能量很弱,衍射现象不容易观察到.5.衍射的成因波传到小孔(或障碍物)时,小孔(或障碍物)仿佛是一个新的波源,由它发出与原来同频率的波(称为子波),在孔(或障碍物)后传播,于是就出现了偏离直线方向传播的衍射现象.【例1】(多选)下列关于波的衍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衍射是一切波特有的现象B.对同一列波,缝、孔或障碍物越小,衍射现象越明显C.只有横波才能发生衍射现象,纵波不能发生衍射现象D.声波容易发生衍射现象,由于声波波长较长【导思】根据波的衍射特点和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去分析.【解析】衍射是一切波特有的现象,所以A正确,C错误;发生明显衍射是有条件的,只有缝、孔、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差不多或比波长更小时,才能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所以B 正确;声波的波长在1.7 cm~17 m之间,一般缝、孔、障碍物与之相比都较小,所以声波容易发生衍射,D正确.【答案】ABD将一只瓶子立于水波槽中,在槽中激发水波,若想在瓶子后面看到水波绕过的现象,激发水波的振子的振动频率大些好,还是小些好?为什么?答案:见解析解析:当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相差不多时,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由于瓶子的直径已确定,故水波的振子的波长越长越好,所以,激发水波的振子的振动频率越小越好.考点二波的叠加1.波的独立性两列波相遇后,每列波将保持各自原来的波形继续向前传播,互不干扰.如图甲、乙所示,在同一直线上,向右传播的波1和向左传播的波2相遇以后,各自还是按照相遇前的波速、振幅、频率,继续沿着各自的方向传播,不会因为相遇而发生任何变化.2.波的叠加原理(1)波的叠加原理几列波相遇时能够保持各自的运动状态,继续传播,在它们重叠的区域里,介质中的质点同时参与这几列波引起的振动,质点的位移等于这几列波单独传播时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下图表示了分别向右、向左传播的两列波1和2在相遇区域内的叠加过程.(2)波的叠加原理是波具有独立传播性的必然结果,由于总位移是两个位移的矢量和,所以叠加区域的质点的位移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两列同向波的叠加,振动加强,振幅增大.(如左下图所示)两列反向波的叠加,振动减弱,振幅减小.(如右下图所示)【例2】如图甲所示,两列相同的波沿一直线相向传播,当它们相遇时,图乙所示的波形中可能的是( )A.a和b B.b和cC.c和d D.a和d【导思】 1.两列波相遇前、后,每列波各自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吗?2.两列波相遇后,在它们重叠区域里质点的位移与各列波单独传播时的位移有什么关系?【解析】当两列波的前半个波(或后半个波)相遇时,根据波的叠加原理,前半个波(或后半个波)重叠区所有质点此刻的振动合位移为零,而两列波的后半个波形(或前半个波形)不变,b图正确;当两列波恰好完全重叠时,由波的叠加原理知所有质点的位移大小均加倍,c图正确,故正确答案为B.【答案】 B【规律总结】在两列波的重叠区域,介质质点的位移等于这两列波单独传播时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利用这一关系,这类问题可分阶段分别画出重叠时两列波各自的波形图,再根据位移合成原理画出重叠后的波形图,再与题给选项对照.(多选)在一根绳子上相向传播着波长相等的两个绳波,如图所示,在某时刻,两个绳波传播在绳上的AB段时,绳子看起来是一根直线,那么( AC )A.此时在绳子的AB段上,有些质点速度不为零B.此时在绳子的AB段上,所有质点速度都为零C.在这以后,绳子上仍然有两个绳波相互背离向相反方向传播D.在这以后,绳子将保持直线状态直至永远解析:两波在传播过程中,在其相遇的区域要进行振动的叠加,由于两列波振幅、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反,故AB段各质点合位移为零,但有些质点合速度不为零,离开AB后的两波独立传播,所以A、C正确.考点三波的干涉1.定义: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时,某些区域的振幅加大,某些区域的振幅减小,这种现象叫做波的干涉.2.产生干涉的必要条件(1)两列波的频率必须相同;(2)两个波源的相位差必须保持不变.如果两列波的频率相同,则振动加强的区域总是加强,振动减弱的区域总是减弱,这样才能形成稳定的干涉图样.波的干涉是波的叠加中的一个特例.【拓展延伸】在什么条件下两列波叠加时可以产生明显的干涉图样?明显的干涉图样和稳定的干涉图样意义是不同的!明显的干涉图样除了满足相干条件外,还必须满足两列波振幅差别不大.振幅越是接近,干涉图样越明显.3.振动加强点和振动减弱点如图所示,用两组同心圆表示从波源发出的两列波.相邻的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实线与虚线间的距离等于半个波长,实线与实线、虚线与虚线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1)振动加强点:如果在某一时刻,某点(如图中a点)处两列波的波峰与波峰相遇,经过半个周期,就变成波谷与波谷相遇,不论是波峰与波峰相遇,还是波谷与波谷相遇,质点a的位移都最大,大小等于两列波振幅的和.在a点,两列波引起的振动始终是加强的.(2)振动减弱点:如果在某一时刻,某点(如图中b点)处两列波的波峰与波谷相遇,经过半个周期,就变成波谷与波峰相遇,不论是波峰与波谷相遇还是波谷与波峰相遇,质点b的位移都最小,大小等于这两列波的振幅之差.如果两波振幅相同,则这点静止.在b点,两列波引起的振动始终是减弱的.振动减弱的质点b并非一定不振动,只是振幅最小,等于两列波的振幅之差的绝对值.(3)振动加强点和减弱点的特点把振动加强的区域用实线连接,振动减弱的区域用虚线连接,可以看出,振动加强的区域和振动减弱的区域相互间隔.4.对波的干涉现象的理解(1)波的叠加是无条件的,任何频率的同种性质的两列波在空间相遇都会叠加.(2)稳定干涉图样的产生是有条件的,必须是两列波的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如果两列波的频率不相同,在相遇的区域里不同时刻各质点叠加的结果都不相同,看不到稳定干涉图样.(3)振动加强的点和振动减弱的点始终以波源的频率振动,其振幅不变(若是振动减弱点,振幅可为0),但其位移随时间发生变化.(4)同衍射一样,波的干涉是波特有的现象.【例3】如图所示是两列波发生的干涉图样,图中a、b、c、d、e各点的振动情况如何?(d在b、c的连线上)【导思】要知道各点的振动情况,应明确这些点是加强的点还是减弱的点.【解析】a是振动减弱点;b、c是振动加强点;d处在振动加强区上,因此也是振动加强点,只是此时刻它恰好处在平衡位置上;e点既不在振动加强区上,也不在振动减弱区上,因此它的振幅不是最大,也不是零.【答案】见解析(多选)两个振动情况完全一样的波源S 1和S 2相距6 m,它们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产生的干涉图样如图所示,图中实线表示振动加强的区域,虚线表示振动减弱的区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A .两波源的振动频率一定相同B .虚线一定是波谷与波谷相遇处C .两列波的波长都是2 mD .两列波的波长都是1 m解析:因为形成稳定的干涉图样,所以两波源的频率一定相同,A 正确;因为S 1和S 2相距6 cm,由干涉图样可得,两列波的波长都是2 m,C 正确,D 错误;虚线是振动减弱区,是波峰与波谷相遇处,B 错误.重难疑点辨析波的干涉中加强区和减弱区的判断方法1.图象法:在某时刻的波形图上,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的交点,一定是加强点,波峰与波谷的交点一定是减弱点,各加强点或减弱点,各自连接而成以两波源连线为中心向外辐射的连线,形成加强线或减弱线,两种线互相间隔,形成干涉图样,加强点与减弱点之间各质点的振幅介于加强点与减弱点的振幅之间.2.公式法:当两个相干波源的振动步调一致时,到两个波源的距离之差Δs =nλ处是加强区,Δs =(2n +1)λ2处是减弱区(其中,n 取1,2,3…).【典例】 S 1、S 2是两个同向的相干波源,相距4 m,激起两列相干波的波长均为λ=2 m,则在以S 2为圆心,S 1、S 2连线为半径的圆周上共有几处振动最弱的点?【思路分析】 解答本题时首先确定圆周上任一点到两波源距离之差的范围,把物理问题转化为不等式,然后根据加强或减弱的条件写出距离之差与波长的关系,最后确定n 的取值.【解析】 两列相干波在空间内会发生稳定的干涉现象,某点振动加强或减弱由两波源到该点的距离差及波长决定.当距离差Δx =nλ(n =0,1,2…)时,振动加强;当Δx =(2n +1)λ2(n =0,1,2,…)时,振动减弱.如图所示,设圆周上某点P 振动最弱,由干涉条件得S 1P -S 2P =(2n +1)λ2(n =0,±1,±2,…),而λ=2 m,S 2P =4 m,S 1P 的范围为0~8 m,分别代入后可得共有8处振动减弱的点(注意是整个圆周上).【答案】 8处1.干涉现象中那些振动加强的点或振动减弱的点是建立在两波源产生的机械波波长相同,且两波源的频率也相同的基础上的.2.如果两列频率相同而相位差不恒定的波相叠加,得到的图样是不稳定的,而波的干涉是波叠加中的一个特例,即产生稳定的叠加图样.3.如果两列波频率相同,但振幅相差很大,将不会有明显的干涉现象.因为振动加强区域与振动减弱区域都在振动,振幅差别不大.1.利用发波水槽得到的水面波形如图a 、b 所示,则( D )A .图a 、b 均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B .图a 、b 均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C .图a 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图b 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D .图a 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图b 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解析:由波的干涉和衍射概念,图a 是一列波的传播,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图b 是两列波的传播,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2.(多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D )A.北京天坛回音壁的回音是由声音的衍射形成的B.北京天坛回音壁的回音是由声音的反射形成的C.在墙外能听到墙内人讲话,这是声波反射形成的D.在墙外能听到墙内人讲话,这是声波衍射形成的3.下列关于两列波相遇时叠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相遇后振幅小的一列波将减弱,振幅大的一列波将加强B.相遇后两列波各自的波形和传播方向与相遇前完全相同C.在相遇区域,任一点的总位移等于两列波分别引起位移的矢量和D.几个人在同一房间说话,相互都听得清楚,说明波在传播过程中,互不干扰4.在山中伐木时发出的声音既含有频率较高的声波,也含有频率较低的声波,其中只有频率较低的“嘭”“嘭”声才能被远处的人听到,这是因为( C )A.频率较低的“嘭”“嘭”声能量大,能传到很远B.频率较低的“嘭”“嘭”声速度快,最先到达C.频率较低的“嘭”“嘭”声波长较长,容易产生衍射D.以上说法均不对解析:机械波的能量是由振幅决定的,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都相同,故选项A、B错误;由v=λf知,v一定,f小,λ大,则频率低的声波波长较长,易发生衍射,能在较远处听到,故C 正确,D错误.5.(多选)当两列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水波发生干涉时,如果两列波的波峰在P点相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D )A.质点P的振动始终是加强的B.质点P的振幅最大C.质点P的位移始终最大D.质点P的位移有时为零解析:在稳定干涉情况下,两列波波峰在P点相遇说明P点振动加强,因此P点到两波源的波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所以A、B项对.但质点位移是两列波引起位移的矢量和,它随时间周期性变化.所以C错,D对.。

高中物理第十二章机械波第4节波的衍射和干涉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物理第十二章机械波第4节波的衍射和干涉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方法技巧] 要掌握波的衍射现象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掌握衍射现象的定义. (2)掌握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 (3)记住常见的衍射现象,增加感性认识.
1.(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孔的尺寸比波长大得多时不会发生衍射现象 B.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才发生衍射现象 C.只有孔的尺寸跟波长相差不多或者比波长更小时,才能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D.只有波才有衍射现象
[规律总结] 理解干涉现象的两点注意
(1)振动加强(减弱)的位置不只是某几个位置,而是一条条线(干涉图样). (2)振动加强的质点的振动位移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而不是一直处于波峰(或波谷) 处.
3.两波源S1、S2在水槽中形成的波形如图所示,其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 谷,则( )
A.在两波相遇的区域中会产生稳定干涉 B.在两波相遇的区域中不会产生稳定干涉 C.a点的振动始终加强 D.a点的振动始终减弱
[典例2] (多选)如图表示两个相干波源S1、S2产生的波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相遇.图 中实线表示某时刻的波峰,虚线表示的是波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c两点的振动加强,b、d两点的振动减弱 B.e、f两点的振动介于加强点和减弱点之间 C.经适当的时间后,加强点和减弱点的位置互换 D.经半个周期后,原来位于波峰的点将位于波谷,原来位于波谷的点将位于波峰
提示:在水面上出现一条条从两个波源中间伸展开的相对平静的区域和剧烈振动 的区域.改变其中一个小球振动的快慢,这种现象将消失.
1.波的叠加是无条件的,任何频率的两列波在空间相遇都会叠加. 2.稳定干涉图样的产生是有条件的,必须是两列同类的波,并且波的频率相同、振 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相位差恒定.如果两列波的频率不相等,在同一种介质中传 播时其波长就不相等,这样不能形成稳定的振动加强点和减弱点.因此我们就看不 到稳定的干涉图样,只能是一般的振动叠加现象.

高中物理第12章机械波第4节波的衍射和干涉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物理第12章机械波第4节波的衍射和干涉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两列反相波的叠加,振动减弱,振幅减小(如图乙所示)。
图甲
图乙
3.干涉条件 (1)波的叠加是无条件的,任何频率的两列波在空间相遇都会叠加。 (2)稳定干涉图样的产生是有条件的,必须是两列同类的波,并且波的频率 相同、振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相位差恒定。如果两列波的频率不相等,在同 一种介质中传播时其波长就不相等,这样不能形成稳定的振动加强点和减弱 点。因此我们就看不到稳定的干涉图样,只能是一般的振动叠加现象。 (3)明显的干涉图样和稳定的干涉图样意义是不同的,明显的干涉图样除了 满足相干条件外,还必须满足两列波振幅差别不大。振幅越是接近,干涉图样 越明显。
复习课件
高中物理第12章机械波第4节波的衍射和干涉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2021/4/17
高中物理第12章机械波第4节波的衍射和干涉课件新人教版
1
选修3
第十二章
机械波 第四节 波的衍射和干涉
※ 知道波的衍射现象及衍射条件

知道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

知道两列波叠加的位移规律
※ 理解波的干涉现象及产生干涉的条件
(2)振动减弱点的振动始终减弱,位移的大小始终等于两列波分别引起位移 的大小之差,振幅为两列波振幅之差。如果两列波的振幅相同,则振动减弱点 将会总是处于静止。
(多选)如图表示两个相干波源S1、S2产生的波在同一种均匀介 质中相遇。图中实线表示某时刻的波峰,虚线表示的是波谷,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AD )
解析:由图可看出孔的尺寸跟波长差不多,所以能明显观察到波的衍射现 象,A、C对;如将孔扩大到跟波长相差很多,则观察不到明显的衍射现象,B 对;若增大波源频率,则波长减小,有可能观察不到明显的衍射现象,D错。
〔对点训练1〕 下列现象或事实属于衍射现象的是( C ) A.风从窗户吹进来 B.雪堆积在背风的屋后 C.水波前进方向上遇到凸出在水面上的小石块,小石块对波的传播没有 影响 D.晚上看到水中月亮的倒影 解析:波在传播过程中偏离直线传播绕过障碍物的现象称为波的衍射。C 与衍射现象相符。

高中物理第十二章机械波4波的衍射和干涉4.1波的衍射名师导航学案选修3_4

高中物理第十二章机械波4波的衍射和干涉4.1波的衍射名师导航学案选修3_4

4.1 波的衍射名师导航知识梳理1.“闻其声而不见其人”是声波的_______________现象.2.光波的波长约在_______________的范围,跟一般障碍物的尺寸相比非常_______________,所以通常的情况下看不到光的_______________,就说光沿_______________.3.衍射是_______________的特有现象.4.如图12-5-1所示,波长相同的水波通过宽度不同的孔,在甲图发生了明显的_______________现象,这是因为孔的宽度和波长_______________的缘故;在乙图中孔后面的水波几乎是在连接_______________的两条直线所限制的区域里传播,这是因为__________的缘故.图12-5-1知识导学学习本节知识,同学们可以多观察、多思考、多讨论,从而总结规律.也可以通过做实验,在实验的基础上,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学会通过现象看本质.同学们可以利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例如,在水塘里微风激起的水波遇到芦苇等细小的障碍物,会绕过它们继续传播,好像它们并不存在.再如,“闻其声而不见其人”“隔墙有耳”都说明了声波衍射现象的存在.疑难突破1.波的衍射与波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剖析:在水波槽里,水波遇到挡板会发生反射.如果把挡板换成一个小障碍物,小障碍物的大小比波长还小,水波会绕过它继续传播.从中可以看到:波在传播过程中,偏离原来的传播方向而绕到障碍物或孔的后面继续传播,这种现象称为波的衍射.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与波长差不多时才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2.将一个小瓶立于水波槽中,在槽中激发水波,若想在瓶子后面看到水波绕进的现象,激发水波的振子振动频率大些好还是小些好?为什么?剖析:当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相差不多时,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由于瓶子的直径已确定,故水波的波长越长越好,所以,激发水波的振子振动频率越小越好,f越小,水波的λ越大,λ就更接近或大于瓶子的直径.典题精讲【例1】图12-5-2所示为观察水面波衍射的实验装置,AC和BD是两块挡板,AB是一个孔,O是波源,图中已画出波源所在区域波的传播情况,每两条相邻波纹(图中曲线)之间的距离表示一个波长,则对于波经过孔后的传播情况,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图12-5-2A.能明显地观察到波的衍射现象B.挡板前后波纹间距离相等C.如果将孔AB 扩大,有可能观察不到明显的衍射现象D.如果孔的大小不变,波源频率增大,能更明显地观察到衍射现象思路解析:从图中看出,水波波长跟小孔尺寸相差不大,此时能明显观察到波的衍射现象,如果孔AB 扩大到比波长大得多,就不能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所以A 、C 均正确.波绕过障碍物后发生衍射现象时,波的特征并未发生改变,即波的波长、频率和波速不改变,故B 选项正确.当波的频率增大,波速不变时,波长λ=v/f 变小,衍射现象就越不明显,故D 选项错误.答案:ABC绿色通道: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障碍物的尺寸比波的波长小或与波长差不多.变式训练:如图12-5-3所示,S 为波源,M 、N 为两块挡板,其中M 板固定,N 板可上下移动,两板中间有一狭缝,此时测得A 点没有振动,为了使A 点能发生振动,可采用的方法是( )图12-5-3A.增大波源的频率B.减小波源的频率C.将N 板向上移动一些D.将N 板向下移动一些答案:BC【例2】在水波槽的衍射现象中,若打击水面的振子振动频率是5 Hz ,水波在水槽中的传播速度为0.05 m/s ,为观察到显著的衍射现象,小孔直径d 应为( )A.10 cmB.5 cmC.d>1 cmD.d<1 cm 思路解析:在水槽中激发的水波波长为:λ=f v =505.0m=0.01 m=1 cm ,要求在小孔后产生显著的衍射现象,应取小孔的尺寸小于波长.答案:D绿色通道:波传到小孔时,小孔仿佛一个新的波源,由它发出与原来同频率的波(称为子波)在孔后传播,于是就出现了偏离直线传播方向的衍射现象.变式训练:波长为0.01 m 的超声波,经过某一小孔时,发生了明显的衍射现象,则小孔的直径是下列给出的数据中的哪个( )A.0.01 mm 左右B.0.01 cm 左右C.0.01 m 左右D.0.01 km 左右答案:ABC问题探究问题:通常我们只观察到光线沿直线传播而没有观察到衍射现象,为什么?导思:本节的重点内容是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利用这一条件解释许多现象,如光线沿直线传播.在许多人心目中都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不可能离开直线路径绕到障碍物阴影里去.关于这点,科学家不断探索,直到著名的泊松亮斑的出现,证明了光的衍射.所以遇到问题要观察、思考,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探究:一般地说,任何一种波(声波、光波等)都会产生衍射现象,但衍射现象是否明显决定于障碍物(孔或缝)的宽度d 和波长的比值d/λ.d 愈小或波长λ愈大,则衍射现象愈显著,如果障碍物的孔口(或缝)的宽度或障碍物本身的线度远大于波长λ,则衍射现象不显著,可以认为波将沿直线传播.声波的波长较大,有几米左右,因此衍射较显著,而光波波长较短,衍射现象就不显著,呈现出明显的方向性,即沿直线定向传播.因此通常我们只观察到光线沿直线传播而没有观察到衍射现象.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高中物理第十二章机械波4波的衍射和干涉4.1波的衍射课堂互动学案选修3_4

高中物理第十二章机械波4波的衍射和干涉4.1波的衍射课堂互动学案选修3_4

4.1 波的衍射课堂互动三点剖析1.波的衍射的定义及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1)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一切波都会产生衍射现象,当波碰到障碍物时,衍射现象总是存在的,只是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而已。

平常见到的某些波,用肉眼直接观察,几乎看不到衍射现象,并不是没发生衍射现象,只是太不明显,这是由于障碍物太大的缘故,实验事实表明,对同一列波而言,障碍物或孔的尺寸越小衍射越明显。

(2)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跟波长差不多。

①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大小,并不是决定衍射能否发生的条件,仅是衍射现象是否明显的条件。

一般情况下,波长较大的波容易产生显著的衍射现象。

②波传到小孔(或障碍物)时,小孔(或障碍物)仿佛一个新的波源,由它发出与原来同频率的波(称为子波)在孔后传播,于是,就出现了偏离直线传播的衍射现象。

③当孔的尺寸远小于波长时尽管衍射十分突出,但由于衍射波的能量很弱,衍射现象不容易观察到。

2.根据衍射现象来分析一些波动问题要分析某一情景中波的衍射是否明显的问题关键要能从题中或图中所给出条件和信息得出波长与障碍物的尺寸关系,再由产生明显衍射的条件进行判定,有时要用到波长、频率、波速的关系式解题。

(1)要抓住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

只有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与波长差不多时才会发生明显衍射现象。

(2)关于波的波长变化的判断,应对波长、频率、波速之间的关系有正确的认识。

①波传播的速度由介质决定,某一种波在同种介质中波速相同。

②波的频率由波源决定。

③波长变化情况由波长、波速和频率间的关系式v=λf 得出。

各个击破【例1】 下列关于波的衍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衍射是一切波特有的现象B.对同一列波,缝、孔或障碍物越小衍射现象越明显C.只有横波才能发生衍射现象,纵波不能发生衍射现象D.声波容易发生衍射现象是由于声波波长较大解析:衍射是一切波特有的现象,所以选项A 对C 错。

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是有条件的,只有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差不多或比波长长更小时,才能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所以选项B 是正确的,声波的波长在1.7 cm 到17 m 之间,一般常见的障碍物或孔的大小可与之相比,正是由于声波波长较大,声波容易发生衍射现象,所以选项D 也是正确的。

高中物理第十二章机械波第4节波的衍射和干涉教案新人教选修

高中物理第十二章机械波第4节波的衍射和干涉教案新人教选修

第四节波的衍射和干涉物理核心素养主要由“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构成。

教学目标:(一)物理观念1、知道什么是波的衍射现象。

2、知道波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

3、知道衍射是波的特有现象。

4、知道波的独立传播特性和波的叠加原理;5、知道什么是波的干涉现象和干涉图样.6、知道干涉现象是波动特有的现象。

(二)科学思维、科学探究能够运用衍射条件进行判断。

(三)科学态度与责任了解波的衍射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物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通过联系生活、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对比、归纳及空间想象等能力教学重点:波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

波的叠加原理和波的干涉现象教学难点:对波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的应用。

波的干涉图样的理解教学方法:实验演示和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用具:水槽演示仪,长条橡胶管,投影仪、CAI 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大家都熟悉“闻其声不见其人” 、“隔墙有耳” 的物理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会知道,原来波遇到狭缝、小孔或较小的障碍物时会产生一种特有得现象,这就是波的衍射。

(二)新课教学1、波的衍射教师:波在向前传播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波线弯曲,偏离原来的直线方向而绕到障碍物的背后继续转播,这种现象就叫做波的衍射。

大家想一想,你见过的哪些现象是波的衍射现象?学生举例:在水塘里,微风激起的水波遇到露出水面的小石头、芦苇等细小的障碍物,会绕过它们继续传播;房间内讲话,在房外也可以听到;收音机在房间内也能收到电台发射的电磁波等等。

教师:任何波在遇到障碍物时,都能发生衍射,但不同的波发生衍射的明显程度不同。

下面我们用水波槽和小挡板来做实验,请大家认真观察。

【演示】在水波槽里放一个小挡板,让波源发出的圆形波遇到小挡板,将实验现象用投影仪投影在大屏幕上。

现象:水波绕过小挡板继续传播。

将小挡板换成长挡板,重新做实验。

现象:水波不能绕到长挡板的背后传播。

这个现象说明什么?结论:发生衍生的条件与障碍物的大小有关。

高中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波 第4节 波的衍射和干涉课件14高二选修34物理课件

高中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波 第4节 波的衍射和干涉课件14高二选修34物理课件
C、D各点中,哪些点振动加强,哪些点 振动减弱?
S
x
第三十一页,共三十三页。
S1S1
S2
y
B
A
C
D
11、如图所示,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有S1、S2两个波源,这两个 波源的频率、振动方向均相同,且振动步调完全一致,S1 与S2之间的距离为4m,若S1、S2振动频率均为5Hz,波速均为 10m/s,B点为S1、S2连线的中点,今以B点为圆心,以R=BS1为半 径画圆。(1)该波的波长为多少(duōshǎo)?(2)在S1、S2连线 上振动加强的点(S1、S2除外)有几个?(3)在该圆周上共 有几个振动加强的点(S1、S2除外)?
现象(xiànxiàng):水波绕过小孔或障碍物继
续传播.
第六页,共三十三页。
实验二:波长不同的水波通过(tōngguò)宽度 一定的狭缝
现象:波长与狭缝(xiá fénɡ)宽度相差不多时, 有明显的衍射现象。随波长的增加,衍射 现象越来越明显。
第七页,共三十三页。
结论:
(1) 障碍物比较小时(xiǎoshí)能发生明显衍射.
和波谷相遇,经过半个周期,就变成波谷和波峰相 遇,在这一点,质点振动的振幅等于两列波的振幅之差,两列波
引起的振动始终是减弱的,如果两列波的振幅相同,质点振动的 振幅就等于零,水面保持平静.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三页。
• 把相应的振动最激烈的质点连起来,为振动加强区;相应的 振动最不激烈或静止(jìngzhǐ)的质点连起来,为振动减弱区.振 动加强区和振动减弱区是相互隔开的.
的位移小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三页。
例3
S1和S2是两个相同的波源,这两个波发生 (fāshēng)干涉时(在干涉区域有a、b、c三点), 某时刻a点波峰和波谷相遇,b点波谷和波谷 相遇,c点波峰和波峰相遇,问再经过T/2,振 动加强的点是()

高中物理第十二章第4节波的衍射和干涉课件选修34高二选修34物理课件

高中物理第十二章第4节波的衍射和干涉课件选修34高二选修34物理课件
12/12/2021
(多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有 A、B 两列孤立 波相向传播,波速大小相同,振幅分别为 A1、A2,某时刻的 波形和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两列波在传播到 x=6 m 处开始相遇 B.两列波在传播到 x=6.5 m 处开始相遇 C.x=6 m 的质点在振动过程中振幅为 A1+A2 D.x=6.5 m 的质点在振动过程中振幅为 A1+A2
12/12/2021
2.关于加强点(区)和减弱点(区) (1)加强点:在某些点两列波引起的振动始终加强,质点的振 动最剧烈,振动的振幅等于两列波的振幅之和,A=A1+A2. (2)减弱点:在某些点两列波引起的振动始终相互削弱,质点 振动的振幅等于两列波的振幅之差,A=|A1-A2|,若两列波 振幅相同,质点振动的合振幅就等于零,并不振动,水面保 持平静.
12/12/2021
解析:选 D.由题意可知,某人从图中 A 点走到墙后的 B 点, 能听到声音,是由于波的衍射现象,但强度变弱;由于男声 的频率低于女声,在同一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则其波长 长于女声的波长,更容易发生衍射,故 D 正确,A、B、C 错 误.
12/12/2021
波的独立传播和叠加 1.波的独立传播特性 两列波相遇后,每列波仍像相遇前一样,保持各自的传播特 征,继续向前传播. 例如音乐会上男女合唱,听众仍能区分开男女不同的声音, 在众多的说话声中人们也能分辨出不同人的说话声,说明了 声波在相互交错、叠加之后仍能保持原来的性质向前传播, 这正是波的独立传播特性的具体体现.
12/12/2021
解析:选 AD.因为两者速度相同,故两者走的路程相同,都 传播了 4 m,所以在 x=6 m 处相遇,x=6.5 m 的质点正好是 波峰和波峰相遇叠加,在振动过程中振幅为 A1+A2,A、D 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a、c两点的振动加强,b、d两点的振动减弱 B.e、f两点的振动介于加强点和减弱点之间 C.经适当的时间后,加强点和减弱点的位置互换 D.经半个周期后,原来位于波峰的点将位于波谷,原来位于波谷 的点将位于波峰
探究一
探究二
解析:波的干涉示意图所示的仅是某一时刻两列相干波叠加的情 况。形成干涉图样的所有介质质点都在不停地振动着,其位移的大 小和方向都在不停地变化着。但要注意,对于稳定的干涉图样,振 动加强和减弱的区域的空间位置是不变的。a点是波谷和波谷相 遇的点,c点是波峰和波峰相遇的点,都是振动加强的点;而b、d两点 都是波峰和波谷相遇的点,是振动减弱的点,选项A正确;e点位于加 强点的连线上,为加强点,f点位于减弱点的连线上,为减弱点,选项B 错误;相干波源叠加产生的干涉是稳定的,不会随时间变化,选项C 错误;因形成干涉图样的介质质点也是不停地做周期性振动,经半 个周期步调相反,选项D正确。 答案:AD
1 2
λ, k 为整数, 所以
x= k+ , 可得- ≤k ≤ , 故 k=-2、 -1、 0、 1。 解得 x=0. 25 m,0. 75 m,1. 25 m,1. 75 m。
答案:(1)1 m (2)x=0.25 m,0.75 m,1.25 m,1.75 m
探究一
探究二
变式训练2 导学号38190051如图所示表示两个相干波源S1、S2 产生的波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相遇。图中实线表示某时刻的波峰, 虚线表示的是波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二对波的叠加、波的干涉现象的理解 问题导引
如图所示,操场中两根竖直杆上各有一个扬声器,接在同一扩音机 上,一位同学沿着AB方向走来,他听到的声音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探究一
探究二
名师精讲 1.波的独立传播:几列波相遇时能够保持各自的运动特征,继续传播, 即各自的波长、频率等保持不变。 2.关于干涉的条件:波的叠加是无条件的,任何频率的两列波在空间 相遇都会叠加。但稳定干涉图样的产生是有条件的,必须是两列波 的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如果两列波的频率不相等,在相遇的区 域里不同时刻各质点叠加的结果都不相同,看不到稳定干涉图样。
探究一
探究二
变式训练1
如图所示,正中O是水面上一波源,实、虚线分别表示该时刻的波 峰、波谷,A是挡板,B是小孔,经过一段时间,水面上的波形将分布于 ( ) A.整个区域 B.阴影Ⅰ以外区域 C.阴影Ⅱ以外区域 D.阴影Ⅲ以外区域
探究一
探究二
解析:由题图中可直观看出,半波长为实虚两圆半径之差,且可看 出挡板A的尺寸比波长大得多,而小孔B与波长长度差不多。据波 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知,该波在挡板A处的衍射现象很不明显,即可 认为波沿直线传播,故Ⅰ区内水面无波形,故选项A、C、D不正确; 该波的波长与小孔B差不多,能够发生明显的衍射,故在阴影区Ⅱ、 Ⅲ之内明显存在衍射波的波形,故选项B正确。 答案:B
探究一
探究二
变式训练3 在学校运动场上50 m直跑道的两端,分别安装了由 同一信号发生器带动的两个相同的扬声器。两个扬声器连续发出 波长为5 m的声波。一同学从该跑道的中点出发,向某一端点缓慢 行进10 m。在此过程中,他听到扬声器声音由强变弱的次数为 ( ) A.2 B.4 C.6 D.8 解析:根据波的干涉的加强点和减弱点的条件,可知当某点与两 个波源距离差为波长的整数倍时,该点为振动加强点,即声音加强 点,设距中点x处为加强点,则Δx=(25+x)-(25-x)=2x=5n,即 x=2.5n(n=0,1,2,…),所以这位同学每向前运动2.5 m,就为一个声音 加强点,10 m内共有4个加强点,故选B。 答案:B
1
2
3
4
1
5
3.已知空气中的声速为340 m/s。现有几种声波:①周期为 s,②频 20 率为104 Hz,③波长为10 m,它们传播时若遇到宽约为13 m的障碍物, 能产生显著的衍射现象的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③ D.都可以 1 340 λ = 340 × m = 17 m, λ = 2 解析:①②③三种声波的波长分别为 1 20 104 m=0.034 m,λ3=10 m,根据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可知,①③两声 波的波长与障碍物的尺寸差不 多,能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故选项C正确。 答案:C
填一填
练一练
利用发波水槽得到的水面波形如图甲、乙所示,则(
)
A.图甲、乙均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 B.图甲、乙均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 C.图甲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图乙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 D.图甲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图乙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 解析:由波的干涉和衍射概念知图甲是一列波的传播,显示了波的衍 射现象,图乙是两列波的传播,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选项D正确。 答案:D
探究一
探究二
3.关于加强点(区)和减弱点(区): (1)加强点:在某些点两列波引起的振动始终加强,质点的振动最 剧烈,振动的振幅等于两列波的振幅之和,A=A1+A2。 (2)减弱点:在某些点两列波引起的振动始终相互削弱,质点振动 的振幅等于两列波的振幅之差,A=|A1-A2|,若两列波振幅相同,质点 振动的合振幅就等于零,并不振动,水面保持平静。
探究一
探究二
典例剖析 【例题1】 观察水面波衍射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C和BD是两块 挡板,AB是一个孔,O是波源,图中已画出波源所在区域波的传播情 况,每两条相邻波纹(图中曲线)之间距离表示一个波长,则波经过孔 之后的传播情况,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此时能明显观察到波的衍射现象 B.挡板前后波纹间距离相等 C.如果将孔AB扩大,有可能观察不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D.如果孔的大小不变,使波源频率增大,能更明显地观察到衍射现 象
探究一
探究二
3.波的衍射实质分析 波传到小孔(障碍物)时,小孔(障碍物)仿佛是一个新波源,由它发 出的与原来同频率的波在小孔(障碍物) 后传播,就偏离了直线方向。 波的直线传播只是在衍射不明显时的近似情况。 4.衍射现象与观察的矛盾 当孔的尺寸远小于波长时尽管衍射十分突出,但由于衍射波的能 量很弱,衍射现象不容易观察到。
5. 导学号 38190052(选做题)
1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4
5
如图所示, A 、B 为同一介质中振动完全相同的波源, 振幅均为 A=5 cm, 频率均为 f=100 Hz, 波速 v=10 m/s, 试说明 A 、B 发出的两列波在 P 点的干涉结果。 解析:PB= ������������2 + ������������ 2 = 152 + 202 cm=25 cm 由 v=λf 得 λ= =
探究一
探究二
4.干涉图样及其特征: (1)干涉图样:如图所示。
(2)特征:①加强区和减弱区的位置固定不变; ②加强区始终加强,减弱区始终减弱(加强区与减弱区不随时间 变化); ③加强区与减弱区互相间隔。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典例剖析 【例题2】
波源S1和S2的振动方向相同,频率均为4 Hz,分别置于均匀介质中x 轴上的O、A两点处,OA=2 m,如图所示。两波源产生的简谐横波沿 x轴相向传播,波速为4 m/s。已知两波源振动的初始相位相同。求: (1)简谐横波的波长。 (2)O、A间合振动振幅最小的点的位置。
1
2
3
4
5
解析:由题图可知,O、M为振动加强的点,此时O点处于波谷,M点处 于波峰,M点是波峰与波峰相遇,只有当两波源振动相位相同时,M点 到两波源的距离差才是波长的整数倍,若两波源振动相位相反,则M 点到两波源的距离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故A、C均错;N、P两点为 减弱点,又因为两列波的振幅相同,因此N、P两点的振幅为零,即两 1 点始终处于平衡位置,B正确;从该时刻经 周期,两列波分别引起 4 的振动都使M点位于平衡位置,故M点位于平衡位置,D正确。 答案:BD
4 波的衍射和干涉
情 景 导 入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 “闻其声不见其人”的事(如图 所示), 声音为什么没被障碍 物所挡住?
思 维 导 图
填一填
练一练
1.波的衍射(见课本第32页) (1)定义:波可以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 (2)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只有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 跟波长相差不多,或者比波长更小时,才能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3)波的衍射的普遍性:一切波都能发生衍射,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
1
2
3
4
5
2.下列关于两列波相遇时叠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遇后,振幅小的一列波将减弱,振幅大的一列波将加强 B.相遇后,两列波的振动情况与相遇前完全相同 C.在相遇区域,任一点的总位移等于两列波分别引起的位移的矢量 和 D.几个人在同一房间说话,相互间听得清楚,这说明声波在相遇时 互不干扰 解析:两列波相遇时,每一列波引起的振动情况都保持不变,而质点 的振动则是两列波共同作用的结果,故选项A错误,选项B、C正确。 几个人在同一房间说话,声带振动发出的声波在空间中相互叠加后, 不改变每列波的振幅、频率,所以声波传到人的耳朵后,仍能分辨 出不同的人所说的话,故选项D正确。 答案:BCD
探究一
探究二
解析:根据能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 长小或相差不多。从题图中可看出孔AB的尺寸小于一个波长,所 以此时能明显地观察到波的衍射现象,选项A正确;因为穿过挡板小 孔后的波速不变,频率相同,所以波长也相同,选项B正确;若将孔AB 扩大,将可能不满足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就有可能观察不到 明显的衍射现象,选项C正确;若将波源频率增大,由于波速不变,所 ������ λ = 以波长 ������ 变小,将可能不满足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也有可 能观察不到明显的衍射现象,选项D错误。 答案:ABC
探究一
探究二
解析:(1)设简谐横波波长为λ,频率为f,则v=λf,代入已知数据,得 λ=1 m。(2)以O为坐标原点,设P为OA间的任意一点,其坐标为x,则 两波源到P点的波程差Δl=x-(2-x),0≤x≤2。其中x、Δl以m为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