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71010)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医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医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硕士培养方案(医学)(专业代码: 071010 )一、培养目旳热爱祖国, 品德优良, 具有强烈旳事业心和团体精神。

2、培养博学多才, 在本领域具有坚实广阔旳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旳专门知识;熟悉本学科旳最新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 在本领域中做出创新性成果旳高层次发明性人才。

3、精通一门外语, 能纯熟地阅读本专业旳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旳外语写作和国际学术交流旳能力。

假如第一外语不是英语, 则第二外语必须选英语。

4.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1.肿瘤有关基因旳多层次体现调控机制2.肿瘤分子药理学及调控网络3. 蛋白质旳构造及功能分析4. 肿瘤多药耐药旳分子机制及新靶点分析5.骨有关疾病旳分子生物学6.基因型分析与疾病诊断三、学制与学习年限学制为4年。

四、培养方式博士硕士旳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和集体指导相结合旳培养方式。

成立由导师任组长旳、由3-5名本专业及有关学科专家(必须具有副专家及以上职称)构成旳博士硕士指导小组, 专家组中应有一名校内跨学科旳导师或校外导师。

五、课程学习规定应修总学分: 15学分, 其中必修13学分, 选修2学分。

博士硕士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大类。

(一)必修课: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2学分2.专业外语2学分。

3.学位专业课3学分。

4.学位专业课由导师组开设, 可采用如下三种形式之一: ①经典著作或文献阅读:写出读书汇报3篇, 由导师或导师小组评估成绩, 每篇为1学分。

②由本专业组织统一讲课, 采用课程考试方式③由本专业(未统一开课旳)命题并组织考试, 详细旳考试方式由各专业自行决定。

5.前沿讲座与社会实践5学分。

前沿讲座意在使硕士熟悉本学科旳重要学术理论和前沿性成果, 提高博士硕士参与学术活动旳爱好和学术交流能力。

前沿讲座可采用讨论班、学术论坛、参与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等多种形式, 内容包括国内外研究动态简介、文献讲座、新技术与新成果简介等。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毕业研究生应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品学兼优,具有创新精神,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领域里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基本的实验技能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发展的前沿动态;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专业外语文献资料;有较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产品开发的能力,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基本年限为3年。

优秀研究生最多可提前一年毕业,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4年(含休学)。

三、研究方向1.微生物生物技术:本研究方向以微生物学和基因工程为基础,以现代生物实验技术为手段,研究三峡地区菌种资源的获取、分离、诱变、筛选以及微生物发酵机理,解决微生物发酵工艺及代谢产物的分离提取工艺中生物技术问题,为有效利用三峡地区的菌种资源和改良生物产品企业生产中的菌种提供现代理论基础。

2.植物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本研究方向一是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以现代生物技术为手段,开展转基因植物表达医药用蛋白的研究;二是开展三峡地区农林资源植物的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研究,并以此辐射华中地区,解决我省生物资源研究与利用中的重大理论与技术问题。

3.生物及化学催化与转化:本研究方向是以生物化学和酶工程为基础,以基因工程技术和生物信息学为手段,研究生物催化过程中特定酶的酶学特征和新型生物催化剂(基因工程菌)的构建。

四、课程设置(具体见课程计划表)五、毕业学分要求硕士生课程分为学位课、选修课、补修课三类。

硕士生应按照各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修完个人培养计划中规定的课程,取得规定的学分。

硕士生应修满的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学位课程学分不低于24学分,本专业选修课不低于4学分,公共选修课或跨学科选修课不低于2学分。

实践环节:2学分,其中学术活动1学分,实践训练1学分。

硕士生课程成绩60分及以上为及格,学位课程平均成绩必须达到75分及以上。

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授予学位类别:理学硕士学位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710 生物学二级学科代码名称:071001 植物学071002 动物学071003 生理学071005 微生物学071006 神经生物学071007 遗传学071008 发育生物学071009 细胞生物学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71021生物信息学0710Z2 生物工程0710Z1 生物统计制订单位:生命科学学院(牵头)基础医学院、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参与)培养方案版本号:2016版一、学科概况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各个层次的种类、结构、功能、行为、发育和起源进化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等的科学。

中南大学生物学学科伴随着“百年湘雅”医学教育的发展而成长,湘雅医学院的生物学教学始于1914年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建校之初的医学预科,1946 年湘雅医学院即建立了生物化学科。

在100 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本学科在我国医学专门人才的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涌现了卢惠霖、夏家辉、任邦哲等蜚声中外的科学家,培养了以张友尚、刘德培、刘斯奇、黄承汉为代表的一大批遍布海内外的优秀人才。

本学科点分别于1977 和1981 年获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1994年获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本学科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遗传学为国家重点学科,生物学为湖南省重点学科,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科学和行为科学3个ESI 学科已经进入世界排名前1%。

学科拥有“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外专局创新引智基地等国家级平台,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中组部千人计划1人、万人计划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8人。

近年来,承担了国家“973项目”、“863项目”、国家重大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国家级重大项目。

本学科在国内最早开展人类遗传资源的收集、保藏和利用,致病基因克隆、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等方面处于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在临床医学中开创了“医学遗传科”,引领了我国医学遗传学的发展。

中国计量学院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国计量大学研究生院

中国计量学院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国计量大学研究生院

中国计量学院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培养方案(代码:071010)一、学科简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既是生命科学的基础,是目前自然科学中进展最迅速、最具活力的前沿领域之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是浙江省重点学科,2005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

该学科的主要特色是研究和建立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生物计量与检验检疫技术、对我国面临的重大生物安全和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有效监测、检疫和防控,研发生物防治产品及应用技术,设计、合成和制备手性药物等工作。

该学科目前有教授16人、副教授39人,其中51人具有博士学位,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1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人员、第一、二和三层次22人,浙江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5人。

教学和科研团队的梯队结构合理,指导力量雄厚。

依托的平台有国家与地方共建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中心等。

五年来,该学科主持了科研项目420余项,包括973前沿项目、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质检总局项目、浙江省重大招标项目、以及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杰出青年基金课题等。

发表学术论文580多篇,其中SCI等三大检索收录论文240多篇,Top论文12篇;出版专著近22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

获批国家发明专利100多项。

在读硕士生100余人。

已毕业硕士生分布于生命科学相关行业和涉农企事业、政府部门,部分学生赴英美澳日等国的大学和研究院所深造。

二、培养目标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遵纪守法,品行优良,学风严谨,具有追求真理和献身于科学事业的精神,身心健康。

学位论文具有创新性或应用前景。

2、掌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技能,具有从事科研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可胜任本领域及相关工作,可在生命、农林、食品、药品和检验检疫等行业就业。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培养方案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培养方案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征求意见稿)一、培养目标德、智、体全面发展,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诚实守信,具有奉献精神、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

具有扎实的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有关实验技能,掌握本学科的历史、现状、前沿概况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独立科研工作能力,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英语)。

能够胜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以及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技术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教学工作。

二、研究方向1.植物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2.动物发育与生殖调控机理3.微生物分子生物学4.环境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三、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在校学习不得少于2年。

对于提前完成规定学分、成绩特别优秀的研究生,经本人申请、导师推荐,符合提前毕业条件的,可申请提前毕业;个别因特殊情况不能在规定的学制内完成学业的,经审核批准,修业时间可适当延长,最长不超过1年。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习、严格的科研训练与适时的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法。

培养方式应灵活多样,既要充分发挥导师主体指导作用,又要重视发挥学科团队的联合指导作用,同时注重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参与式教学方式,积极引导研究生参加必要的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

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35学分(课程学习29学分,实践活动6学分)。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硕士研究生培养是一个独立完整的学习阶段,课程设置要在本科教育的基础上,充分体现研究生层次的特点,课程体系要有足够的宽广度和纵深度,并具有前沿性和前瞻性。

研究生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活动三大模块。

必修课包括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

选修课分为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和专业补修课。

实践活动包括社会实践、教学实践和科研实践。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1010 )一、培养目标本学科培养的研究生,要热爱祖国,崇尚科学,诚实守信;应能较好地掌握辨证唯物主义的原理与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合作精神,学风严谨,谦虚、进取、敬业,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本学科研究生应掌握扎实宽广的生物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知识与实验科研技能,掌握一门外语(一般为英语);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毕业后可从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的科研、教学及科技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二、研究方向1.酶学与生物催化2.糖生物技术3.糖生物药物4.生物医学材料三、学制与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在校学习期限为2-4年。

硕士研究生可申请提前毕业,最长提前时间不能超过一年。

成绩优秀,提前完成论文、且在SCI刊物上发表与毕业论文有关的研究论文者,硕士论文经学位委员会指定的3人以上指导小组预答辩,推荐进行硕士论文答辩方可向学校申请。

四、应修总学分数硕士生的课程学习一般为一年,应修总学分不少于31学分,其中必修课不少于21学分(含前沿讲座与社会实践)。

由学校组织的研究生在第二校园经历和海外经历中取得的学分,与培养计划内必修课内容及要求基本相同或相似的,可采用课程置换方式,经导师同意并报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认定后可以作为必修课成绩,取得相应学分;培养计划以外的课程报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认定后,可作为选修课进行学分认定。

五、课程设置(具体见课程设置一览表)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大类。

1.必修课21学分思想政治理论(理工医)3学分;第一外国语3学分;专业外语2学分;前沿讲座2学分;社会实践2学分;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共四门9学分。

前沿讲座:采取学术讲座、交流和讨论会等形式,包括研究生的个人专题综述、参加著名学者的学术报告等。

要求研究生本人在读期间应就自己的研究方向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前沿做专题综述性学术报告或研究报告,该主讲报告不少于2次,其中至少1次为双语(或英语)讲座;研究生本人在读期间参加听取前沿讲座至少10次以上。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严谨学风,有勇于追求真理和献身科学、教育事业的精神。

2、掌握坚实的生物化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本学科的国际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具备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担任技术工作的能力。

能够运用英语熟练阅读专业文献,并具有一定的口语和写作能力。

3、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体魄。

二、研究方向本专业设以下研究方向:1、应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基因工程菌,小分子与大分子相互作用机理以及中药现代化2、抗肿瘤药物筛选主要研究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及抗肿瘤机理3、蛋白质结构与功能主要研究蛋白质折叠和错误折叠机制,信号转导网络中蛋白质相互作用机制及药物筛选4、RNA调控主要研究非编码RNA调控机制及其在癌症等疾病中的作用5、蛋白质组学主要研究蛋白质修饰组及其基于质谱学的蛋白质组学方法6、神经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激素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研究以及低副作用激素药物筛选7、表观遗传学主要研究蛋白质甲基化调控肿瘤发生相关信号通路的机制8、造血细胞发育与分化主要研究造血细胞发育分化调控的分子机制以及白血病致病机理和治疗9.细胞信号传导的蛋白质基础主要研究G蛋白在信号传导中的作用以及蛋白质如何通过翻译后修饰影响其功能三、学习年限1、学制为三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四年。

其中课程学习1.5年。

2、申请提前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不得少于两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本专业应修满的总学分为38个学分,其中:课程总学分26学分(包括公共必修课5学分;学科通开课不少于10学分;研究方向必修课不少于4学分,其余为选修课学分);实践环节2学分;学位论文10学分。

除了完成上述课程要求之外,本科文凭为非生物学专业的研究生需在第一和第二学期补休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这两门本科生课程,获取额外的8个学分。

0710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2)

0710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2)

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2级研究生开始使用)一、专业学科、学制、学习方式一级学科名称:生物学(代码: 0710 )二级学科名称:植物学(代码: 071001 )二级学科名称:动物学(代码: 071002 )二级学科名称:生理学(代码: 071003 )二级学科名称:遗传学(代码: 071007 )二级学科名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代码: 071010 )学制:三年学习方式:全日制二、本学科情况介绍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国家、广东和广州都在十一五规划中将生物技术产业列为优先发展的重点高新技术产业,生物技术正在成为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最具有竞争力的领域之一。

本硕士点建立将为广州及珠三角地区(如广州生物岛)培养植物抗逆基因功能研究与分子育种、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急需人才,增强服务广州及珠三角地区的能力。

本学科硕士点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植物学(华南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动物学(动物分类与多样性保护)、遗传学(重要基因的功能研究与利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植物逆境生物学与分子育种)、生理学(分子生理与内分泌学)。

现有在职硕士导师14人,包括教授11人,副教授3人,其中获得博士学位导师11人,留学归国人员10人。

近年来逐步在植物逆境、华南生物多样性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主要特色和优势,受到国内外同行的肯定,部分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如以田长恩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开辟了“IQM家族的功能研究”领域,发现IQM家族成员在植物对生物胁迫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以郭培国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小麦、大麦和香蕉等作物抗逆(如抗旱耐冷等)功能基因30多个、与抗逆密切相关的分子标记5个且用于分子育种;以吴毅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蝙蝠和单殖吸虫新种20余个、中国或省新记录近20种;以谢国文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获得永瓣藤、广东松等10多种广东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群生态特点,为华南地区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提供了依据;以肖洁凝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利用“多靶点微RNA反义核苷酸技术”等进行新药设计及开发、华南地区名贵珍稀鱼类(石斑鱼、唐鱼等)的生理生态与繁殖育种研究方面形成了自己优势与特色。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学科代码: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学科代码: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代码:071010)一、培养目标本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系统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基础与实践技能,了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发展的前沿和动态、能够适应我国经 济、科技、教育发展的需要,能熟练使用计算机,掌握一门外国语,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从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和教学的高层次人才。

学位获得者应能承担高 等院校、科研院所及高科技企业的教学、科研及开发管理等工作。

二、研究方向1.蛋白质生物化学、2.植物分子生物学、3.基因工程与生物技术、4.医学分子生物学、5.基因组学、6.蛋白质工程、7.环境基因组学、8.系统生物学三、学制及学分按照研究生院有关规定。

四、课程设置英语、政治等公共必修课和必修环节按研究生院统一要求。

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如下所列。

基础课:BI05101★细胞分子生物学★(4) BI45201★基因的分子生物学★(4)BI26204 分子遗传学(3)BI45203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原理(I)(3)BI66203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4)专业课:BI74201 生物信息学(2) BI64201 结构生物学I(晶体学)(2)BI64202 结构生物学II(波谱学)(2) BI64203 结构生物学III(光谱学)(2)BI45205 纳米生物学(2)BI45204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原理(II)(3)BI45206 分子免疫学(2) BI15202 神经发育分子生物学(2)BI25202 植物分子生物学与实验(3) BI25203 昆虫分子生物学(2)BI25204 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2) BI35201 细胞生物学实验方法与原理(3)BI55205 实用生物医学论文写作(2) BI65204 核磁共振实验技术(1)BI65701 生物大分子晶体学实验(1) BI75201 生物大分子的分子设计及计算机模拟(2)MA05344 生物统计讲座(3) SH05115 生命科学史(4)BI06100 撰写科学基金申请书(1) BI46201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文献阅读与分析(I.文献阅读)(2)BI46203 基因组学(2)BI46202#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文献阅读与分析(II.综述写作)#(2)BI46204 高级生物化学(2) BI66204 生物大分子晶体学原理(4)BI66205 生物大分子波谱学原理(4)备注:1.★号课程为博士生资格考试科目;2.# 号课程要求研究生写一篇综述,最后正式发表才能得到2学分。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代码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代码071010

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生物学(071009)博士培养方案培养单位:生命科学学院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细胞生物学专业高级专门人才。

在硕士研究生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培养和训练,能够全面地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与熟练的实验技能,深入了解学科前沿进展,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独立开展高水平科研工作。

具体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在本学科研究领域做出创新性成果。

3.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

不仅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教学及科研工作能力,,也可以从事高科技企业的开发与管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及简介根据国家及我省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以及本学科的发展趋势,结合本单位导师专业特长等情况,本专业攻读博士学位设以下三个研究方向:1.动物细胞生物学应用先进的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思路与方法,从细胞和分子水平研究生物的结构和功能,主要研究内容为:动物毒理学、动物免疫学、高级电镜技术、生化与分子毒理学;动物功能基因的分子功能;环境细胞生物学等。

2.植物细胞生物学从细胞和分子水平研究植物个体发育机制、规律以及基因调控等。

应用先进的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思路与方法,从细胞和分子水平研究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内容为:植物病理学、植物功能基因的分子功能、植物资源利用、生化与分子毒理学;环境细胞生物学等。

3.肿瘤细胞生物学采用现代细胞生物学、高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手段,研究肿瘤的预防、发生与治疗的策略和方法;研究糖尿病、中心体与肿瘤发生的关系;研究小分子化合物的免疫与治疗功能的生物机制,旨在为肿瘤的精准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_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__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_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__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中文名称
学分
开课学期
备注
硕士学位课
外国语(硕一外)
3.0

硕士学位课
S001208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0

硕士学位课
S001209
自然辩证法
2.0

硕士学位课
S020501
动物生物化学研究技术
3.5

选一
硕士学位课
S020502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
3.5

硕士学位课
同学校要求
同学校要求
9.发表学术论文要求
备注
导师可根据需要指导学生选学课程规划中的其他课程
分委员会主席签字:2007年6月18日
培养环节
培养环节要求
培养环节安排时间
学分
1.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同学校要求
同学校要求
2.开题报告
同学校要求
同学校要求
2
3.学术交流
同学校要求
同学校要求
2
4.实践教育
同学校要求
同学校要求
2
5.专业外语
同学校要求
同学校要求
1
6.中期考核
同学校要求
同学校要求
7.论文中期检查
同学校要求
同学校要求
8.同等学历或跨学科考生补修本学科主干课程
S020507
高S020509
分子遗传学进展
2

硕士选修课
S020510
分子病毒学
1.5
秋(单)
硕士选修课
S020511
植物遗传改良基因工程
2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1010 )一、培养目标1、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专业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本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2、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敬业精神;注重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3、掌握一门外语,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并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4、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1.2.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及治疗靶点的结构解析与药物发现3.三、培养方式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提倡实行导师负责和导师组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导师组由本专业及相关专业3-5名具有讲师以上职称人员组成。

鼓励“三种经历”,即社会实践经历、第二校园经历和海外经历。

研究生在第二校园经历和海外经历中取得的学分,与培养计划内必修课内容及要求基本相同的,经导师认定后,提交基础医学院学位分委员会讨论认定,可以作为必修课成绩,取得相应学分,培养计划以外的课程可作为选修课学分认定。

四、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

五、应修总学与课程设置培养方案修订应修总学分:30 ,其中必修20学分(含培养环节学分)。

1. 必修课(学位课)思想政治理论,3学分;第一外国语,3学分。

专业外语,2学分。

(修读培养方案中1门及以上全英语教学必修课程并通过课程考核的,可免修专业外语。

)学位基础课:(2-3门)学位专业课:(2-3门)2. 选修课(非学位课)专业选修课:至少修读不少于2门的专业选修课。

非专业选修课: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须至少修读1门公共选修课或1门跨培养单位选修课。

3. 补修课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须补修本专业本科阶段主干课程1-2门。

特别说明: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或在本科阶段学习的课程与应补的课程科目相同或研究生阶段学习的课程内容与应补的课程科目内容密切相关,且考试成绩合格者,可以免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71010)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政治思想进步,专业基础扎实,能够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面向21世纪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从事教学与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团结协作、求实创新和为科学勇于献身的精神,努力为科学事业、振兴经济发展服务。

2.努力学习植物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熟练掌握和应用植物科学的实验操作技能,深入系统掌握所攻读方向的知识内容,对该方向国内外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有较全面、系统的了解,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独立从事科研工作和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完成的学位论文应是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3.身体健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1.酶学主要开展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及病理过程中酶活性变化和作用的研究。

酶的分离纯化,性质和应用研究。

2.应用生物化学主要从事医药、生物制品等方面的应用及基础研究,研究内容包括疫苗、诊断试剂、基因工程蛋白质产品的研制与开发等,与多家企事业单位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3.环境生物化学主要开展在干旱、盐害和低温等逆境条件下,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适应的细胞信号转导机制及植物对环境因子应答的分子机理及其调控技术的研究。

4.分子生物学主要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植物或动物重要生物学现象和生理功能进行深入研究,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基因的分离、克隆和表达。

5.生物材料研究生物体内存在的具有生理及生化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的性质、分离与提取;从仿生学角度合成和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物质功能的生物材料。

三、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第一年一般以课程学习为主,后两年以研究和论文工作为主。

学位论文答辩前要求至少有一篇学术论文在核心期刊或本专业权威期刊上发表或接收。

本校在职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4年,每年应完成1/3的助教工作量。

在职研究生从事论文工作时,一般可脱产1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要求不低于35学分(不包括业务实习与社会实践)。

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前必须修满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课程,考试成绩合格方可获得学分,学位课程75分合格,选修课程60分及格。

跨专业考取或同等学力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由导师提出具体意见,决定其是否补修大学本科专业主干课程,并报研究生院培养处备案。

补修成绩以60分为及格,并记入成绩档案,注明“本科”字样,不计入总学分。

大学期间通过外语六级者可免修硕士研究生外语,但必须参加过关考试。

开设课程简介附后。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1. 实行导师负责制:在以导师为主的同时,建立导师指导小组,导师组成员以本校教师为主,也可聘请校外知名专家担任,由本专业或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担任组长。

研究生导师和指导小组全面负责培养工作,其主要职责是:参与制定本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和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审核学位课程的命题及评分结果;负责对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对研究生科研进展情况和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进行检查;协助组织学位论文答辩;协助作好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2. 培养计划的确定:入学后三个月内在导师指导下制定出培养计划。

3. 课程的学习:对研究生的培养,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采取系统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校内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方法。

要求研究生必须修完所规定的必修课和方向课并取得学分。

同时,在导师指导下,结合自身和科研发展方向以及研究领域所需的知识结构,选修数门选修课程,鼓励学生打破学科界限选择在更为宽广的学术领域里学习。

本专业其它研究方向的方向课和其它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方向课可作为本研究方向的选修课。

4. 学术和教学活动:提倡研究生广泛参加各类学术活动。

本专业研究生要积极参加国内外相关学术会议、专家讲学和本专业学术报告会、研究生读书报告会、开题报告会、论文答辩等学术活动。

为了培养研究生的教学能力,在第二学年组织研究生参加大学本科的有关课程的部分教学工作。

采用的形式,可以试讲部分章节,或带实验课。

经考核合格可给予2学分(列入学分计算)。

效果不好的,不给学分,但允许重新安排一次教学实践。

已有教学工作经验的研究生,可适当减免。

5. 业务实习和社会实践:硕士研究生可根据科研和论文需要,结合研究课题外出进行野外考察、基地调研、社会调查等业务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完成任务后,必须写出参加业务实习和社会实践的报告。

6. 体育锻炼:研究生应重视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同时注意劳逸结合,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

研究生要心胸开阔,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

六、考核方式1. 课程考核:研究生必修课须安排考试,选修课可安排考试或考查。

公共必修课及专业基础课以笔试为主,专业课采用笔试和专题学术报告相结合的方式,重在考核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把握能力及其应用基础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考试科目按百分制评定成绩,考查科目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记分制评定成绩。

2. 中期考核:研究生入学学习一年半后,进行中期考核,由学科点组织有关教师成立中期考核小组,对研究生的学位课程的学习情况、毕业论文的准备情况、基础理论与系统的专门知识与技能以及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掌握情况等进行检查和考核。

对考核不合格或完成学业确有困难者,劝其退学或肄业处理。

对成绩优秀的研究生,按评比条件评选出“品学兼优研究生”,给予奖励。

3. 毕业考核:毕业前由研究生导师、学科点、院(系)对研究生三年来的学习工作情况作出评价,按评比条件评选出“优秀毕业研究生”。

七、研究工作与学位论文1. 论文选题:研究生应在导师和导师指导小组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和实际调查,进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选题应主要结合当地经济建设,反映学科研究进展,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或者作为导师科研项目的一部分,并经导师组审核确定学位论文题目,论文选题工作应在第三学期内完成,并向导师指导小组或所属教研室做开题报告,经过讨论认为选题合适且计划切实可行者,方能正式开展论文工作。

选题一经确定,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尽快拟定论文工作计划并予以实施。

2. 研究工作:研究生在研究工作进行期间,在以导师和导师指导小组的指导下,继续搜集文献资料,掌握研究方法和技术。

对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应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获得准确的试验数据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和推理,为撰写学位论文作为好研究资料准备。

同时,要定期进行研究进展的交流。

3. 论文撰写:在完成研究工作后,研究生应按时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与修改工作。

学位论文应按学校规范要求进行撰写,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要求重点突出,论据充分,观点正确,具有明显的创新性。

论文完成后,经导师、指导小组审查通过后,才能申请答辩。

八、答辩和学位授予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一般在第六学期结束前一个月进行。

论文答辩前应须请两位副高职称以上的专家(其中至少有一位校外专家)对论文进行审阅,论文评审通过后方可进行答辩。

论文答辩要严格按照学校规定程序进行,要求研究生使用多媒体进行汇报。

答辩委员会应选择5名或5名以上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副高以上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会主席一般应由校外专家担任。

论文答辩做到公正、公开。

答辩完成后,校学位分委员会对通过学位论文者进行审查,对论文质量、研究生阶段的科研成果及其它相关材料进行审核后,上报校学位委员会。

校学位委员会批准后,可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理学硕士学位。

九、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要求研究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参加本校的政治学习、形势与任务教育、公益劳动等活动,自觉加强道德品质的修养。

要健全研究生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导师及任课教师的作用。

导师要定期与研究生接触,言传身教,教书育人,严格要求,耐心引导。

研究生要严格要求自己,并具有严谨求实的学风和团结协作精神。

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开设课程简介课程编号:040001 课程名称:高级生物化学总课时数:36 学分: 2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开课学期:I授课教师:教学要求:生物学发展使其研究深入到多方面。

高级生化为研究生的学习提供一个基础知识。

要求学生深入了解糖,脂,蛋白质和核酸化学研究的新进展。

糖,脂,蛋白质和核酸代谢的关键步骤和调控。

为今后学习其他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内容:糖化学;脂化学;蛋白质化学;酶;核酸化学;糖代谢;脂代谢;蛋白质代谢;核酸代谢。

预修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王镜岩等,生物化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BIOCHEMISTIRY (影印本)科学出版社,1998,Mckee,T. Mckee,J.R.Biochemistry:an introduction (影印版)科学出版社,2001(3)课程编号:040004 课程名称:现代生物学大实验课程编号:0406 课程名称:现代分子生物学大实验总课时:72 学分:4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开课学期:第二学期教学要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近代自然科学中发展非常迅速的学科。

了解和掌握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和方法,是从事该领域乃至其他相关学科研究工作的十分重要的前提和手段。

通过该实验课的基本训练,使学生掌握常见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素养和科研能力。

通过实验,巩固和加深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为今后的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基础。

教学内容:系统介绍现代分子生物学中的基本研究技术和方法,如分光光度法、层析法、电泳法、离心法等基本的实验方法;将单个实验项目相互联系组合成较系统和较深入的系列实验,如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紫外法测定DNA的含量、PCR扩增和琼脂糖凝胶电泳;通过实验较系统地介绍有关生物材料的提取和纯化、如何鉴定制备的产物纯度和含量以及如何对特异性片段进行鉴定等的方法。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王林嵩主编,生物化学实验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课程编号:040602 课程名称:生物化学论文写作总课时数:36 学分:2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开课学期:Ⅱ授课教师:教学要求:科技成果最初主要是以论文的形式表达出来,并发表在期刊上,因此对于高等院校高年级学生、研究生及科技工作者来说,论文写作的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论文写作的过程、投稿注意事项、各章节的写作重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