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马克思关于历史主客体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及其意义——以人的主体性为考察线索
摘 要:近代哲学的主题是主客体关系问题,但近代哲学的抽象的形而上学的方法决定了它不能正确地看待和处理主客 体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基础上的主客体辩证法,可以有效地解决旧哲学主客体僵硬的对立和抽象统一的问题,是近代哲 学的革命性变革,这开辟了西方哲学崭新的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975(2019)06-0012-05 收稿日期:2019-07-08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的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2020-ZZJH008);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系研究(17BKS044)” 作者简介:姬海涛(1973—),男,河南安阳人,安阳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哲学博士。
12
别,就从根本上否认了人的主体地位、人的积极能动 自由性。而唯心主义大都认为物质世界是呆滞的被 动的,只有广延性没有自由能动性,相反意识却是积 极能动的是自由的,在这种观点的指引下,他们大都 崇尚人的自由能动的本质,对自然持一种否定的态 度,他们要么根本否定自然的客观存在、要么把自然 仅仅作为意识自我认识自我实现的一个工具,抽掉 了自然存在 的 客 观 依 据,用 “自 我”吞 吃 “非 我 ”,人 变成了无所不能的神;而旧唯物主义把人等同于物, 人变成了机器、花虫鸟鱼,与石头无异。因此无论是 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能对人的主体性给予科 学的认识,旧唯物主义泯灭人的主体性,唯心主义抽 象地发展人的主体性。
一、旧哲学的思维方式:形而上学基础上的本质 还原
马克思认为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所以会陷 入思维存在、主观客观、主体客体对立的深渊,是因 为他们在认识论上坚持了一套形而上学的思维方 式。这种思维方式把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主体 和客体绝对的对立起来,用孤立、静止、非此即彼的 观点去看待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依据这种思路,客 体和主体就被看作没有任何变化和联系的自在自为 的实体,而为了解决哲学的统一性问题他们要么用 主体去统一客体,要么用客体去统一主体,或者把两 者并列起来坚持二元论的立场,但最终都假设了一 个最高实体如上帝作为两者统一的基础,从而也陷 入了唯心主义的深渊。旧唯物主义坚持自然优先的 原则,认为自然在时间上是先在的,人是从自然界中 来的,自然是人类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人和人类 社会的本质也是自然的。这种观点无疑是看到了人 和自然相同联系的一面,但据此否认人和自然的区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一)如何理解物质观: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5、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
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
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
2、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必须要以主动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原则为依据,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才能实现中国梦。
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越深刻、越正确,就越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不顾规律和违背规律,只能把事情办糟。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所以,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一的基础。
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解
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解3、实践观的应用及意义:①区分马克思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
与旧唯物主义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原理是建立在科学的实践观的基础之上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及其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则是我们人类生存方式、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人类关于世界根本问题的认识基础。
没有这种实践观,唯物主义将蜕变成朴素的、直观的、机械的唯物主义。
②指导人们改造世界。
我们在有目的有意思地改造世界时应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出发,学会既不轻视日常生活,又不沉溺于日常生活;既不命令群众,又不讨好群众;既不逃避现实,又不投机媚俗。
③马克思主义通过对实践,深刻而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即“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④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看见唯心主义历史观的错误。
唯心主义历史观看到了人的社会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活动,但同时又将它不恰当地加以夸大,以至于不能深入地探究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背后所隐藏的真正原因。
⑤有力的批判了自然主义历史观。
自然主义历史观把社会的本质归结为自然条件,即社会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或者把社会的本质归结为人的自然属性,它看到了自然条件或自然属性对社会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但又夸大了这种作用,夸大了社会与自然的同一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实践包括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活动等三个基本形式。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概念的科学规定和实践观点的确立,是实现哲学上伟大变革的关键。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即以实践为基础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导致它们在对世界的理解和观察世界的视角等一系列问题上存在着重大缺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全书整理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 1、世界的本质问题是哲学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
(1)哲学的含义: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2)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 基本问题。
唯物主义
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 唯心主义 哲学的基本问题 可知论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不可知论 历史唯物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四、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远大的理想;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相对于最高理想来说, 共同理想是近期的具体理想。
第三节 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 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还是当作行动的指南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 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意识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第三,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 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第四,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这 是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 (三)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要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 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第二,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义。
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 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 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
关于“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的几点思考(精)
关于“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的几点思考自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来,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是否存在本体论的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问题,肯定者曰有,否定者曰无。
改革开放以前的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哲学界主流地位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不存在旧哲学意义上的本体论;改革开放以来,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存在本体论的观点逐步流行,但争论一直存在。
由于这一问题涉及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理解,因此围绕该问题的争论就不是可有可无的。
把“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作为主题,既有助于争论的进一步展开,也有助于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有助于在新世纪中更好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关于“本体论”和“世界观”两概念的使用马克思在《博士论文》附录中使用了“本体论”概念,他说:“对神的证明不外是对人的本质的自我意识存在的证明,对自我意识的逻辑说明。
例如,本体论的证明。
当我们思索存在的时候,什么存在是直接的呢?自我意识。
在这个意义上说,对神的存在的一切证明都是对神的不存在的证明,都是对一切关于神的观念的驳斥。
”(全集第2版第1卷第101页)从上下文的意思来看,马克思所理解的本体论就是关于本体存在的理论,即本体是否存在,如何存在,以及本体与非本体相互关系的理论。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谈论感觉、激情时使用了“本体论”概念。
他认为“人的感觉、激情等等不仅是在[狭隘]意义上的人类学的规定,而且是真正本体论的本质(自然)肯定”(全集第1版第42卷第150页)。
所谓对人的感觉、激情的真正本体论的本质(自然)肯定,是指“感觉、激情等等仅仅通过它们的对象对它们感性地存在这一事实而真正肯定自己”,是指“不同的肯定方式构成它们的存在、它们的生命的特殊性;对象以怎样的方式对它们存在,这就是它们的享受的特有方式”,即使“对象为他人所肯定,这同样是他自己的享受”。
马克思认为“只有通过发达的工业,也就是以私有财产为中介,人的激情的本体论本质才能在总体上、合乎人性地实现”。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复习要点
1、试论述马克思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研究方法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2、试比较分析马克思与鲍德里亚关于生产与消费关系的思想。
答:第一、马克思的消费思想: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
消费从两方面生产着生产:(l)因为只是在消费中产品才成为现实的产品;因此,产品不同于单纯的自然对象,它在消费中才证实自己是产品,才成为产品。
(2)因为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因而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后者是生产的前提。
消费创造出生产的动力;它也创造出在生产中作为决定目的东西而发生作用的对象。
与此相应,就生产方面来说:(1)它为消费提供材料、对象。
消费而无对象,不成其为消费;因而,生产在这方面创造出、生产出消费。
(2)但是,生产为消费创造的不只是对象。
它也给予消费以消费的规定性、消费的性质,使消费得以完成。
正如消费使产品得以完成其为产品一样,生产使消费得以完成。
首先,对象不是一般的对象,而是一定的对象,是必须用一定的而又是由生产本身所媒介的方式来消费的。
因此,不仅消费的对象,而且消费的方式,不仅客体方面,而且主体方面,都是生产所生产的。
所以,生产创造消费者。
(3)生产不仅为需要提供材料,而且它也为材料提供需要。
在消费脱离了它最初的自然粗陋状态和直接状态之后,——如果停留在这种状态,那也是生产停滞在自然粗陋状态的结果,——消费本身作为动力是靠对象作媒介的。
消费对于对象所感到的需要,是对于对象的知觉所创造的。
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任何其他产品也都是这样。
因此,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
第二、鲍德里亚的消费思想:鲍德里亚认为,把当今社会界定为一种“消费社会”,对于后现代主义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他指出,当需求生产(消费者生产)成为社会的中心任务时,后现代就从现代那里分离出来了。
因此“消费社会”概念是“隐含着理解后现代性和后现代主义的关键线索”。
消费社会既被看作一种公认的全新社会状况,它的生活方式支配了所有的社会成员;同时也被看作一种主导性的文化符号的关键,这种消费文化为广告、传媒所造就的符号世界所操控,它带来的后现代变化在于所有的东西都变成一个相同的消费类别,包括意义、真理和知识。
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
存在决定思维、物质决定意识、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这是一切唯物主义都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
人类的物质实践活动是唯物的、辩证的,也是社会的、历史的。
马哲在实践的基础上揭示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从而正确地、彻底地解决了哲学地基本问题,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
四、批判、开放和不断发展的学说批判性是马哲的基本精神。
批判,是破旧立新,以新物质代替旧质,是实践的内在要求。
实践作为人类的基本存在方式,是人对外部自然的一种否定性关系。
马哲同时代的步伐保持密切的联系,以强烈的历史感和责任感,严格依据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及时修正某些被实践证明业已陈旧的个别观点和结论,以保持和发展自己学说的科学性、真理性;同时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鲜明的党性原则,对来自各方面的反马克思主义的和其他的错误观点和理论,进行毫不含糊的批判与斗争,指导现实以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并在同各种错误的批判和斗争中丰富和发展自己。
马哲是开放的理论体系,不仅要吐故还要纳新。
马哲的理论活力来自实践。
是对以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的批判继承,随着发展会不断总结新经验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内容及其相应理论形式。
马哲是不断发展的,把马哲看作是活生生的发展的学说,使之永远同实践和科学的发展相一致,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绝对化和僵化的倾向。
编辑本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一、现时代的思想智慧马哲是现代最先进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时代的思想智慧。
1、反思功能反思既是对思维对象的反复思考,又是对思维本身的反身思考。
反思首先是反复思考,是对思维对象的再思、三思、多思。
反思具有反复思维和反身思维的双重含义,是思维之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辩证统一。
2、概括功能哲学是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性的理论反映,在概括各方面知识的基础上,形成了哲学意义上的包括人在内的世界图景。
3、批判功能马哲以一种批判的态度对人与世界现实关系作出评价。
要改变世界,就必须对现存世界持批判的态度,在对现实的批判中确立作为现实之否定形态的理想,再通过实践把理想转变为新的现实。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及其现实意义
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及其现实意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的理论品质。
这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
坚持一切从实践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
违背了这个要求,认识就会脱离变化着的客观实际,丧失真理性。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告诉我们,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做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错误。
我们要根据实践的变化,尊重和遵循客观规律,不断超越前人和自己的认识过程。
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
当今世界和我们所处的时代,同过去相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无论从国际还是国内看,我们都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解放思想,用发展的思想指导新的实践。
2,哲学基本问题衍生出的两个派别及其历史类型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哲学派别的基本依据。
它包括两个方面(1)思维和物质何者是第一性(2)思维和物质是否具有统一性。
根据对第一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
对第二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完全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不可知的。
哲学中的两大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有三种,分别是(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他们理解的物质是具体的物质形态,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还有外国的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水等。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主要内容及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主要内容及重要意义作者:褚小山来源:《人民论坛》2014年第17期【摘要】主体性思想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在其中独树一帜。
文章通过哲学史回顾,指出马克思以前的旧哲学的主体性思想主要表现为意识主体性,有其特质与范式,自身也存在难以克服的理论困境。
马克思在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实现了主体性思想的革命性变革,有着不可估量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主体性旧哲学马克思实践【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主体性是哲学尤其是近代以来的哲学所关注的重要议题,主体性问题在哲学史上经历了由古代哲学的隐而不显到近代哲学的蔚为壮观再到现当代哲学重构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是主体性思想万花筒中的奇葩,其主体性思想的梳理与阐发对于审视哲学发展史、关注当下人类生存困境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哲学史探源主体性思想在哲学史上的历史流变。
主体性问题作为哲学议及的课题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表现,呈现为不同理论形态。
纵观西方哲学史,希腊罗马哲学作为本体论哲学,主要追问世界的本原或“始基”,从早期自然哲学家的“天问”到智者学派的“天上人间”的转向,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体系构建再到伊壁鸠鲁学派、斯多葛学派、怀疑主义的自我意识哲学,总体而言,该阶段主体性思想是零星分散的,附属于本体论。
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中对伊壁鸠鲁用原子偏斜运动纠正德谟克利特的机械决定论,打破命运的束缚,从而企图从自然的角度来阐明个人的意志自由、个性和独立性的主张颇为赞赏,指出哲学“反对不承认人的自我意识是最高神性的一切天上的和地上的神”,并赞赏“普罗米修斯是哲学历书上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
①发展到中世纪,哲学表现为经院哲学,人匍匐于上帝面前,哲学也成为“神学的婢女”。
该阶段人的主体性是压抑的主体性,或者按照费尔巴哈一针见血指出的,“属神的本质不是别的,正就是属人的本质,或者,说得更好一些,正就是人的本质”②,神是人的主体性的异化,马克思在一定层面上亦赞同其观点。
论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论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关键词:物质统一性物质概念现代意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意义内容提要:从总体上把握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这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承认世界的物质性,承认物质世界是在时间、空间中依其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着,这是正确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提。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决不是上帝意志的产物。
现代科学根据对宇宙射线的研究,以及对陨石和从月球上取来的岩石的分析,证明了人类居住的地球和观察到的其他天体一样,都是由同类的化学元素:氢、氧、氮、碳、磷、钙、铁等构成的。
宇宙中的其它天体及周围的东西和地球一样都是物质的东西,非物质的神和上帝的世界是根本不存在的。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论证明,自然界中无机物和生命是统一的。
生命是从无生命物质演化而来的,高级生物是由低级生物进化而来的。
生命的基础是以蛋白质和核酸为主的生物大分子系统。
现代复杂的生物界是由以前少数原生生物通过遗传和变异的交互作用,由于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经过上亿年的漫长演化而逐渐形成的。
其次,人类产生后,生产劳动使自然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人类所到之处,都留下了人有意识地改造自然的印记。
但是,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仍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人利用和改造自然物,自然物必须客观存在着,并且具有可以被人们利用和改造的属性。
也就是说,人们利用和改造的自然物,不能是凭空想象的自然物,也不能凭空想象它社会存在是由一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以及人口因素、地理环境等条件构成的复杂的物质体系。
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一种物质力量。
构成生产力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都是物质实体。
生产力既是前人创造的客观结果,又是人们现实活动的产物,是不依人的意识而转移的。
生产关系是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是不依人的意识而转移的物质关系。
社会的一切关系,归根到底都是物质或物质派生的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意义孙 正 聿编者按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和核心,马克思 划时代的哲学革命!的实质就是创建了历史唯物主义。
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建构,也是哲学研究的一项长期任务。
本刊继今年第3期发表了孙正聿教授的∀历史的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后,又刊发了商榷和回应的文章,以作为把这一研究引向深入的开端。
历史唯物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对它的研究乃至发展、创新,不能仅仅限于抽象的概念思考或文本解读,而是必须面向生活实践。
今天,全球化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出现、现代化的推进和世界格局的变化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国的改革开放更提供了大量的新经验、新问题。
善于把时代的问题转化为哲学自身的问题,在解释和解决中国和世界的重大现实问题中表现出历史唯物主义的强大的生命力,是哲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历史唯物主义对全部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都有指导意义。
当前,理论和现实中的大量争论都涉及到历史唯物主义问题。
我们应当拓展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领域,关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文化学等学科中的哲学问题,在与其他学科的对话中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并显示出它在理论上和方法上的独特价值。
∀历史的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一文发表后,得到学界的关注。
读过李荣海先生与之商榷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原则及其世界观意义#(见∀哲学研究#2007年第8期;以下简称 李文!)后,我感到有些理论问题进一步凸显了出来,其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仍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意义的问题。
一、世界观及其解释原则当人们把哲学定义为 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时,人们对 世界观!概念本身的理解不仅是有歧义的,而且正是由于这种歧义构成了对哲学的不同理解。
这就是说,在对 世界观!的理解中,蕴含着各不相同的解释原则;只有揭示这些不同的解释原则,才能澄明各种不同的哲学世界观。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明确地揭示了由三种不同的解释原则所构成的世界观理论:一是以客体的或直观的解释原则所构成的旧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二是由抽象的能动的解释原则所构成的唯心主义的世界观,三是以人的感性活动为解释原则所构成的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
马克思价值思想及其当代现实意义
尊的取向,但特定历史时期的人们所遭遇的共同现实 神都是进入世界历史的当代主体健全人格的表现。 [ 参
20 0 3.
却使他们有可能并应当具有共同价值关注。当 代人文精 神内 蕴的 主体品 格很多, 但总体来说都植根于主体两种
意识,即时间意识和空间意识。这也是由人作为时空存 在物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 具备时间意识意味着主体主动从过去、现在和未来
一
、
马克思没有专门对“ 价值” 范畴进行界定, 但通过对其
一
看来 , 一物的属性不是在该物同他物的关系中产生, 而只
10 一 】
人以一种全面的 是在这种关系中表现出来。在这种关系中, 价值表现出具 价值会呈现出全面性或多维性的特点。“
就是说, 作为一个总体的人 占有 自己的全面的本 有客观性、 具体的主体性、 社会历史性和全面性或多维性 方式, 质” 。但全面性不是绝对的, 而是相对的,人不是在某一 “ 的辩证统一的基本特性。 而是生产出他的全面性 ; 不是力 首先, 价值是客观的。价值是对外部客观世界对于主 种规定性上再生产 自己, 而是处在变易的绝对运 体需要的意义关系即价值关系性质的概括 , 由于构成价值 求停留在某种已经变成的东西上,
看 作现实世界对当作目的 本身的人的发展的关系。 三者的连续运动中发展地理解 自身。它是主体历史感与 作为 以自 我意识为媒介的客观关系, 促使主体不断追求新价 责任感的 源泉。 作为高文化经济的市场经济要求主体: 值的动 机就在于 对现实的 不满和建立在一定觉悟之上的 从历史中 承传文化传统, 在现实中丰富 精神生活;对未 超越意图。价值因而具有了时间的矢量性和方向性 ,成 来投射终极关怀, 对文化传统的继承使市场行为主体在
” 删 5 J 随着人的对 关系的“ 特定需要的主体、 特定属性的客体、 主客体相互作 动之中。_( 随着人类历史的不断展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当代价值
【论文提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足于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研究,我们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事实能够驳倒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立足实践,面对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永远具有当代价值,与世纪同行。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代价值【正文】: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时代和实践的要求,在批判和改造以往哲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的大厦的根基,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足于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研究,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研究相结合,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
旨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从整体上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是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论表达。
主要研究方向有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等。
马克思和恩格斯学说中,凡属基本原理而不是个别论断或词句,都既属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时代,又同样属于当代,具有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学说,就其本质来说是一个整体,并不包括两个不同的部分,一部分属于当代,一部分属于非当代。
马克思主义是具有实践性开放性的体系,它必须面对当代。
不具有当代价值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终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指导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其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
2005年以来,我国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其中一个二级学科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不论是从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还是从理论建设和学科建设来看,都有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必要。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实意义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实意义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块基石。
从古到今,唯物主义对物质概念的理解,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把握,经历了一个从素朴到科学、从片面到比较全面的认识过程。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哲学,虽然在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史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它终究未对世界的物质性、对物质范畴做出科学的解释。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吸收了其物质观中的正确论点和思想,对具体科学关于物质世界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了哲学的概括和总结,形成了科学的物质观。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集中体现在列宁的经典论述中,即“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这一种物质观的确立,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它指出“物质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明确了物质对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和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本原则,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其次,它指出物质“是通过人的感觉感知的”,能“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界限。
第三,它指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突出了“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阐明了哲学物质范畴与具体物质形态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克服了古代唯物主义的朴素性、直观性,以及近代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从物质和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本质的观点的根本特点。
列宁对物质做出了最本质的规定,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可以认识的对象。
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人类还有很多未知事物和难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可认识。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及其现实意义所罗门教授所写的《大问题》中探讨了一系列哲学大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世界观问题。
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大量马克思主义者的研究成果,可以从世界图景、思维方式、价值规范这三个方面去理解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基本内涵。
基于这方面的理论,本文有针对性地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及其现实意义。
标签: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现实意义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基本内涵1.一个世界图景奎因曾说,哲学所论证的存在“不是何物存在,而是说何物存在”,也就是说,我们自认为客观地描绘了世界是什么样的,但实际上我们所描绘的却是我们头脑当中所构成的世界图景的模样,所以世界观首先是一个世界图景。
我们之所以说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是因为我们要超越经验的世界观,要以科学为媒介来构成我们的世界图景。
2.一种思维方式我们常说哲学既是一种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因为哲学不仅仅给予我们一个世界图景,而且更深层地包含着我们是如何构成这种世界图景的思维方式。
马克思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批判也都是从思维方式的角度出发的。
思维方式不同,人们所构成的世界图景就不同,人们对世界的理解也就不同。
3.一种价值规范人们有世界观,是为了要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所以世界观不仅仅给了我们一个世界图景和一种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为我们确定了一种价值规范,从而规范我们的思想、行为。
二、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从根本上说,在哲学意义上的世界观理论,以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依据,有三种基本形态。
1.旧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旧唯物主义世界观,说到底是马克思所揭示的客体的或直观的思维方式所构成的世界观。
这种旧唯物主义的世界观非常符合我们的经验常识,就是把整个世界作为对象,从而形成关于这个世界的根本观点。
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旧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本质,从而为批判这种世界观,形成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作铺垫。
2.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是一种抽象的能动性,这种抽象的能动性不是没有任何依据的。
论马克思的需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论马克思的需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作者:赵秉峰张旭辛莹莹来源:《理论观察》2021年第01期关键词:马克思;需要;现实意义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1 — 0049 — 03马克思的需要理论是目前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在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仅就马克思需要理论形成的思想渊源、主要内容和现实意义三个方面作进一步探讨。
马克思的需要理论是在扬弃西方古代、近代哲学中需要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
其中,古希腊哲学、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中人的需要思想对马克思的需要理论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古希腊哲学中的需要思想古希腊时期较早并较为明确涉及人的需要问题的是德谟克利特。
他将需要划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两个层面,强调物质需要只是短暂的,坏处居多,只能满足人一时的快乐,而精神需要才是神圣的,善的,长久的,是人们真正应该追寻的需要。
柏拉图对人的需要作了进一步的论述,第一次提出人的“欲望”的含义。
他认为人的灵魂由欲望、意志、理性三部分组成,并阐释了三者的联系。
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将人的灵魂分为理性的成分和非理性的成分,并把欲望划分到非理性成分,是要被抵制和克制的对象。
真正正确认识欲望并明确提出需要概念的哲学家是伊壁鸠鲁。
他论证了人的欲望的丰富多样性,并认为欲望的不同对人产生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他认为人有许多欲望,有些是必须且自然的,有些是不必须但自然的,有些是既不必须也不自然的。
他还第一次提出了“需要”概念,但没有进一步阐述。
他将感觉同需要联系起来,并认为人的缺失感是产生人的需要的主观前提,人的需要是人的缺失感追求的目标。
(二)十八世纪法国哲学中的需要思想这一时期相关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爱尔维修和霍尔巴赫。
爱尔维修将需要仅视为一种人的肉体对他物的感知,并将人的身体需要视为人的各种活动,包括精神性活动、社会性活动,但他将人的需要等同于动物的本能需要。
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诞生及其历史意义
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诞生及其历史意义一、本文概述《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诞生及其历史意义》这篇文章旨在探讨马克思实践观的形成过程及其深远的历史影响。
实践观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为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文章首先回顾了马克思实践观产生的历史背景,分析了其在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接着,文章阐述了马克思实践观的基本内涵,包括实践的主体性、对象性、历史性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了马克思实践观的历史意义,包括对社会科学的革命性影响、对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指导作用等方面。
通过对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深入研究,本文旨在揭示其对于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重要价值,以及对于推动当代社会实践发展的指导意义。
二、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形成背景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形成,并非偶然,而是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理论背景。
19世纪中叶的欧洲,资本主义社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冲突,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飞跃加剧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社会现实的无情剥削与压迫,促使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批判。
在理论层面,马克思深受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尤其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然而,马克思并不满足于简单地继承这些理论,而是在批判中超越,提出了自己的实践观。
他批判了黑格尔哲学中头足倒置的辩证法,认为真正的辩证法应当立足于现实世界的实践活动;同时,他也批判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强调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性作用。
马克思还广泛汲取了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这些跨学科的研究为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素材和实证支持。
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形成,既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也是对前人理论的批判与超越,更是多学科知识融合与创新的结晶。
这一理论的形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曹宁【摘要】Marx critiqued of the idealism abstract subjectivity and the old materialism intuitive subjectivity, Marx's thought of subjectivity was formed on this basis. Practice i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the core of Marx's thought of subjectivity. It i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ing nature and dealing with social relations established their own subjective position. Marx's subjectivity thought the most has the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us to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most well-off society.%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是在批判唯心主义抽象的主体性和旧唯物主义直观的主体性基础上形成的。
实践是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出发点和核心,马克思从认识论和本体论维度出发,指出人正是在改造自然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过程中确立了自身的主体性地位。
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对于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小康社会建设最具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期刊名称】《济宁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5页(P63-67)【关键词】马克思主体性;能动性;客观规律;实践【作者】曹宁【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上海 20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17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是在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的内涵及其方法论意义专业:马化姓名:陆剑峰学号:120510020004 摘要:人们在研究和探讨实践的观点的时候,往往都是从实践本身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去分析和探讨,但是这样难免有所偏颇,不能全面理解实践观点的真正内涵,同时与马克思对于实践观点的本意可能有很大的出入。
故本文力图从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的进一步深化和理解出发,重新解读实践观点的历史意蕴,同时也揭示出其方法论意义和在当代社会所具有的价值。
关键词:实践、方法论意义、当代价值一、实践的定义谈论实践的观点,首先我们必须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实践,实践具有哪些基本的属性,实践具有哪些重大的作用,以及实践与认识之间的相互关系。
只有全面搞清楚实践本身的深刻含义以及它与认识之间的联系,我们才能运用实践的观点去指导我们的现实生产生活。
实践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进行的能动的探索、改造和利用客观实践的物质性的、社会历史性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实践的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客体、实践的中介三个部分。
实践的主体即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即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实践的中介就是改造客体所利用的工具。
实践具有三方面的特点,即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物质性:就是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构成实践活动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客体、手段等,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实践的结果引起的客观世界的变化,也是人们可以意识到的客观实在:实践的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也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
自觉能动性:即实践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人具有理性思维,所从事的是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世界的活动,只有这种人的自觉的、能动的活动才是真正的实践的意义。
社会历史性:即实践一开始就是在社会中进行的任何人都离不开社会的联系。
实践的社会性决定了它的历史性,因为实践的内容、性质、范围、水平都是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都是随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因而是具体的、历史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6卷第3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5月 Vol. 26 No.3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May 2004──────────收稿日期:2003-11-27作者简介:邢宝学(1976-),男,河北唐山人,云南师范大学经济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 59 -试论马克思关于历史主客体思想及其现实意义邢宝学(云南师范大学 经济政法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3)摘 要:论述了马克思关于历史主客体的基本含义、深层含义和马克思关于历史主客体思想的现实意义。
基本含义侧重阐述什么是历史主客体及二者的关系如何,深层含义则是在正确认识马克思关于历史主客体思想的基础上,对马克思关于历史主客体思想的新的认识。
现实意义是从马克思关于历史主客体思想出发,强调主体的继承与创新,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及对主体需要的满足的重要性。
关键词:主体;客体;对象化;生命的双重性;主体的需要;现实意义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4)03-0059-04在欧洲哲学史上,对历史主客体的认识经历了本体论的历史主客体,认识论的历史主客体和本体论、认识论的历史主客体的结合。
马克思关于“历史主客体”的思想,最初也从本体论的角度阐述过,如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指出:“物体、存在、实体是同一种实在的观念,决不可以把思维同那思维着的物质分开。
物质是一切变化的主体。
”[1](P164)但是马克思关于历史主客体的思想主要是从认识论的角度阐述的,并且包含着丰富而宝贵的思想。
本文在认真研读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的基础上,对马克思关于历史主客体的思想在前哲们认识的基础上得出了新的认识,简论如下:一、马克思关于历史主客体思想基本含义的剖析 (一)历史主体是从事生产实践的社会的人 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和前提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不是费尔巴哈那里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的个人,以及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这样写道:“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
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
”[2]由此可见,马克思认为历史主体首先应该是人,而且是有血有肉的、有生命的、现实的人。
那么,动物也是有生命、有血有肉的,人的特殊性在哪里呢?在《费尔巴哈》一书中,马克思指出:“(我们)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
(但)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
”[3]即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作为实践的人,人不是孤立的、纯自然存在物,而是社会存在物。
一方面,马克思承认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
另一方面,又承认人是社会存在物,具有社会性。
在1879下半年至1880年11月马克思写的《评阿·瓦格纳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马克思曾指出:“生产,即他(人)获取生活资料的过程,已经具有这样或那样的社会性质。
因为他们在生产过程中,即在占有这些物的过程中,经常相互之间和同这些物之间保持着劳动的联系,并且也很快必须为了这些物而同其他人进行斗争。
”[4]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六条中指出的那样,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综上可见,在马克思那里,历史主体应该是从事生产实践的社会的人。
(二)历史客体是纳入主体实践活动范围的客观事物或现象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在评述费尔巴哈的客体时指出,任何客体都必须以主体的感觉所及程度所限。
既然在马克思那里历史主体是指从事生产实践的社会的人,那么历史客体必然是人在社会生产实践中所指向的对象,是人的感觉所及的对象。
这个对象是什么呢?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第26卷第3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 - 60 -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
”[5](P84-85)可见,主体在社会生产实践中指向的对象应该是自然界。
那么是不是在马克思那里自然界就是历史的客体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
首先,马克思承认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靠自然界生活。
但人与动物不同,动物只是消极、被动地适应自然界,人则不是,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不断地、积极地改造自然,通过他所做出的对自然界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
其次,马克思认为人类生活其中的自然界不是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自然界,而是人类劳动所改变的自然界,是人化的自然界。
可见,历史客体应该是纳入主体实践活动范围的自然界——人化的自然界即人类认识和改造的各种事物、现象等。
再次,马克思认为人通过劳动改变他身外自然的同时,也就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人自体)。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在马克思那里,人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历史的客体,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完善自身,使自身不断得到发展,由自由不断走向必然。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中,马克思也强调,从前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
也就是说,旧唯物主义者把人与客观物质的关系仅仅理解为一种消极的、被动的、直观的反映关系,他们不理解人与客观物质世界之间的实践关系。
客体永远是与主体发生实践关系的客体,而不仅仅是一种客观存在。
所以,在马克思那里,历史客体应该是纳入主体实践活动范围,并与主体发生对象性关系的事物(包括人)或现象。
而那些人类活动范围不及的客观事物或现象则不是历史客体。
(三)历史主客体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1.二者相互区别历史主体是从事生产实践的社会的人。
历史主体具有自然属性,这表现在历史主体对身外自然界的依赖,以及人对自身的依赖。
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
”[3]同时人需要衣食住行以及其他东西来维持自身的自然生命存在;历史主体还具有社会属性。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现实的客观存在的人,是以一定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人,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必然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物质的生产关系。
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又形成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等各种社会关系。
所以,历史主体具有社会属性。
而历史客体则是纳入人的实践活动范围的客观事物或现象。
历史客体具有客观性。
马克思指出:“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1](P56)纳入人的实践领域的历史客体,虽然是人们认识和改造的对象,但它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在实在性,而且我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去认识和改造它;历史客体还具有对象性特点。
对象性的客体就是主体的本质力量所能达到的外在世界,是主体活动所及的对象,并不是所有外在世界都是主体的对象性客体,只有和主体的本质力量相适应的外在世界才能成为对象性的客体。
马克思指出:“对象如何对他来说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
”[4]在《费尔巴哈》一书中,马克思指出:“历史不是作为‘产生于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识中而告终的,而是历史的每一个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成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都遇到前一代传给下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本身的生活条件,使他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
由此可见,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7]这里马克思认为,虽然人可以创造环境,认识和改造纳入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客体,但历史客体也可以对象化为历史主体,使主体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得到发展,即环境也创造人。
2.二者相互联系首先,二者相互依存。
主客体是一对相互对应的概念,双方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产生。
没有主体就没有客体。
客观实在的东西只有与主体相互作用时才可以成为客体。
在实践过程中,客体被主体创造出来。
马克思在《资本论》手稿中讲述了主体创设客体的几种形式。
(1)在实践中,某种客观存在物对主体产生一种价值关系,从而成为主体认识的对象。
(2)在实践中,由于创造了新的手段,就不断扩大认知范围,使相应的存在成为人们认识的客体,从而认识得到深入。
(3)在实践中,由于主体认识水平的提高,大量的新事物进入人的认识领域,从而产生新的认识客体。
其次,二者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历史主体人在改造身外自然的同时,也在改造自身自然——人邢宝学:试论马克思关于历史主客体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61 -自体,所以,历史主体同时也是客体。
当客观实在物纳入主体实践活动范围时,便成为客体,客体反映着主体认识和改造客体的痕迹,二者相互渗透。
同时,在实践中,主体将自己的知识、能力、目的、愿望等作用于客体,使客体打上主体的烙印,对象化为客体。
主体在认识和改造客体的同时,自身的知识、能力等也得到不断提高,客体又对象化为主体,二者相互转化。
但转化是有条件的,正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讲到的那样: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不是对象。
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也没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
音乐、景色、矿物的美和特性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忧心忡忡的穷人和贩卖矿物的商人来说是非对象性的存在物,不能成为客体及对象化为客体。
二、马克思关于历史主客体思想深层含义剖析 (一)历史主体的生命具有双重性马克思认为历史主体应该是有血有肉、有生命的个人,同时历史主体又是一定社会关系下从事生产实践的现实的社会的人。
历史主体作为有血有肉、有生命的个人,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人的第一重生命。
人的第一重生命是大自然给予的,是从父母那里获得来的,这种生命每个人的都一样。
但它对人是很重要的,因为它标志着人的存在,人失去了这个生命,就失去了人的现实存在。
所以,我们应该关注自身及整个人类的健康,关注生命。
历史主体除具有第一重生命之外,还有第二重生命。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
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
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和意识的对象。
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
”[5](P53)人正是因为有意识,并且在意识的支配下,从事生产实践,不断对象化出客体,从而才使人具备了第二重生命,即人是在意识指导下,通过实践来支配自身生命活动的社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