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植物激素调节知识点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必修三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三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三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在高中生物必修三中,植物的激素调节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植物激素是植物内部产生和运输的一类具有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化合物,通过激素的合成、运输和作用来调节植物的生理过程。

以下是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1. 植物六种主要的激素:- 生长素(IAA,インドール-3-酢酸):促进细胞伸长和分裂。

- 细胞分裂素(cytokinins):促进细胞分裂和分化。

- 赤霉素(gibberellins):促进幼苗的生长和发育。

- 絮果酸(abscisic acid):抑制生长,促进休眠和干旱适应性。

- 生长抑素(ethylene):促进果实成熟和叶片脱落。

- 发芽素(brassinosteroids):促进植物发芽和生长。

2. 植物激素的合成和运输:- 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多种组织中合成,如根尖、茎尖、果实和叶片等。

- 激素通过细胞间运输、细胞内运输和体液运输方式在植物体内进行传递。

- 运输途径包括:主要的维管束运输和胶质体运输。

3. 植物激素的作用:- 植物激素能够调节细胞的分裂、伸长和分化。

- 激素还参与调控器官的形成和发育,如根、茎、叶、花和果实。

- 激素在植物的生长、开花、开果等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4. 植物激素调节机制:- 多数植物激素是通过结合蛋白质受体,从而改变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的活性来发挥生理效应。

- 激素通过激活基因转录、增加或减少蛋白质合成等方式,调节细胞的生长和发育。

总之,了解植物激素调节的知识点对于理解植物生长和发育的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人类对植物的种植和利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该知识点在各个教材版本中的具体内容可能有所不同,建议结合相关教材进行学习。

高中生物必修三激素调节常识点小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激素调节常识点小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激素调节常识点小结激素调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的第二节内容。

为了把同学学好激素调节常识点,下面我们给大家带来高中生物必修三激素调节常识点,期望对你有协助。

高中生物必修三激素调节常识点1、促胰液素是大家发现的第一种激素2、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进行生命活动的调节称激素调节3、血糖平衡的调节①血糖正常值0.8-1.2g/L出处:①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②肝糖元的分解③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去向:①血糖的氧化分解为CO2 H2O和能量②血糖的合成肝糖元、肌糖元③血糖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②血糖平衡调节:由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提升血糖浓度由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减少血糖浓度两者激素间是拮抗关系血糖含量升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促进血糖合成糖原、氧化分解或转变为脂肪;同时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血糖含量减少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主要功效于肝脏,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③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相互拮抗功效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它们之间存在着反馈调节.4、激素的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寒冷、过度紧张等刺激反馈调节下丘脑有枢纽功效,调节流程中存在着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5、激素调节的特征: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功效于靶器官、靶细胞.注: 激素是有机分子,信息分子,由腺体产生后,运输到各器官和细胞,只功效于相应的靶器官和靶细胞,激素功效是间接的.6、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体温的相对稳定,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维持动态平衡的结果.水盐平衡调节的要紧激素是抗利尿激素7、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a、特征比较: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功效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反应速度飞速较缓慢功效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功效时间短暂比较长b、联系:二者相互协调地发挥功效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高中生物:植物激素调节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植物激素调节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植物激素调节知识点汇总植物激素是我们非常容易考到的考试考点,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植物激素调节知识点汇总,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植物激素调节知识点汇总1、向性运动:是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如光、重力等)而引起的定向运动。

2、感性运动:由没有一定方向性的外界刺激(如光暗转变、触摸等)而引起的局部运动,外界刺激的方向与感性运动的方向无关。

3、激素的特点:①量微而生理作用显著;②其作用缓慢而持久。

激素包括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

植物激素: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到作用部位,并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动物激素:存在动物体内,产生和分泌激素的器官称为内分泌腺,内分泌腺为无管腺,动物激素是由循环系统,通过体液传递至各细胞,并产生生理效应的。

4、胚芽鞘:单子叶植物胚芽外的锥形套状物。

胚芽鞘为胚体的第一片叶,有保护胚芽中更幼小的叶和生长锥的作用。

胚芽鞘分为胚芽鞘的尖端和胚芽鞘的下部,胚芽鞘的尖端是产生生长素和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胚芽鞘的下部,胚芽鞘下面的部分是发生弯曲的部位。

5、琼脂:能携带和传送生长素的作用;云母片是生长素不能穿过的。

6、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胚芽鞘的尖端,单侧光刺激胚芽鞘的尖端,会使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尖端发生从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的运输,从而使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尖端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

7、生长素的竖直向下运输:生长素从胚芽鞘的尖端竖直向胚芽鞘下面的部分的运输。

8、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影响的两重性:这与生长素的浓度高低和植物器官的种类等有关。

一般说,低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高浓度范围内抑制生长。

9、顶端优势: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

由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地积累在侧芽部位,使这里的生长素浓度过高,从而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的缘故。

解出方法为:摘掉顶芽。

顶端优势的原理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实例是棉花摘心。

10、无籽番茄(黄瓜、辣椒等):在没有受粉的番茄(黄瓜、辣椒等)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籽果实。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植物激素调节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植物激素调节知识点

第三章植物激素调理植物激素 : 由植物体内合成的(内生性),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可挪动性),对植物体的生长发育有显着的调理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微量高效性),统称为植物激素。

一、生长素的发现:达尔文实验:证明单侧光照耀能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影响,在传达到下部伸长区时,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鲍森 .詹森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能够透过琼脂块传达到下部。

拜耳实验:证明胚芽鞘的曲折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不均匀造成的温特实验:胚芽鞘尖端的确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类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部,而且能够促进胚芽鞘下边某些部分的生长。

郭葛第一从人尿中分别出了这类物质,经过判定,知道它叫吲哚乙酸(生长素)注意:1、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有无光都产生),在胚芽鞘的基部起作用;感光部位是胚芽鞘尖端,能够横向运输的也是胚芽鞘尖端;2、琼脂块有汲取、运输生长素的作用;4、生长素的成分是吲哚乙酸;单侧光只影响生长素的散布,不影响生长素的合成5、向光性的原由:因为生长素散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耀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

二、生长素的产生、散布和运输1产生:主要在幼芽、嫩叶、发育的种子(色氨酸→生长素),成熟叶片、根尖等处产生量很少。

2散布:各器官均有散布,但相对集中散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

3运输(1)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可以反过来运输,极性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

(2)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能够经过韧皮部进行。

(3)横向运输:在单侧光的作用下,生长素在尖端能够横向运输即从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生长素在尖端既进行极性运输,又进行横向运输;而尖端以下只进行极性运输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双重性:1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克制生长,过高甚至杀死植物;既可促进生长也可克制生长;既能促进抽芽也能克制抽芽,既能防备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精选教育高级中学二级生物必修三第三章知识点总结植物激素调节.doc

精选教育高级中学二级生物必修三第三章知识点总结植物激素调节.doc

2019精选教育高中二年级生物必修三第三章知识点总结植物激素调节1高中二年级生物必修三第三章知识点总结—植物激素调节已知的植物激素主要有以下5类: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

而油菜素甾醇也逐渐被公认为第六大类植物激素。

小编准备了高中二年级生物必修三第三章知识点总结,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1、生长素的发现:(1)达尔文实验过程:A单侧光照、胚芽鞘向光弯曲;B单侧光照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C单侧光照尖端罩有锡箔小帽的胚芽鞘,胚芽鞘直立生长;单侧光照胚芽鞘尖端仍然向光生长。

达尔文对实验结果的认识:胚芽鞘尖端可能产生了某种物质,能在单侧光照条件下影响胚芽鞘的生长。

(2)温特实验:A把放过尖端的琼脂小块,放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B把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小块,放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胚芽鞘不生长不弯曲。

温特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并运到尖端下部促使某些部分生长。

(3)郭葛结论:分离出此物质,经鉴定是吲哚乙酸,因能促进生长,故取名为生长素。

2、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成分是吲哚乙酸,生长素是在尖端(分生组织)产生的,合成不需要光照,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往下端(如胚芽鞘的尖端向下运输,顶芽向侧芽运输),而不能反向进行。

在进行极性运输的同时,生长素还可作一定程度的横向运输。

3、生长素的作用:a、两重性:对于植物同一器官而言,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生长,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生长。

浓度的高低是以生长素的最适浓度划分的,低于最适浓度为低浓度,高于最适浓度为高浓度。

在低浓度范围内,浓度越高,促进生长的效果越明显;在高浓度范围内,浓度越高,对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大。

b、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同:根、芽、茎最适生长素浓度分别为10-10、10-8、10-4(mol/L)。

4、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a、在低浓度范围内: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不易生根的枝条,可促进枝条生根成活;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二节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二节

4.除草剂 (2,4-D) 除去单子叶农作物中的双
子叶杂草。
原理: 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
物对生长素更敏感,用高浓 度的除草剂能抑制双子叶植 物(杂草)的生长。
在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 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 间的双子叶杂草。右图表示 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对两类 植物生长的影响,则A、B 曲线分别表示何类植物以 及选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的 浓度应当是( D ) A.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a浓度 B.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b浓度 C.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b浓度 D.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c浓度
促进生长的机理:生长素促使细胞纵向伸长,从
而生长得快。
生长素发挥的生理作用会因浓度、植物的种类、
器官与细胞的年龄不同而有差异。 浓度:低-促进 高-抑制 过高-杀死
器官:营养器官比生殖器官敏感
影响生长素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根 >芽 >茎
细胞:幼嫩细胞敏感,衰老细胞迟钝。
影响生长素作用的主要因素:
1)生长素类似物促进子房发育成无子果实 染色体与正常果实的染色体一样; 2)三倍体育种,如无子西瓜 染色体与正常果实的染色体不一样。
3、植物移栽时,为什么要切去主根?
促进侧根萌发,使植物容易生根成活。
3.防பைடு நூலகம்叶片、花、果实的脱落
农业生产上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 液喷洒植物,可以防止植物落花落果。
1、要得到番茄的无子果实,需将一定浓度 的生长素溶液滴在该花的子房上,处理该 花的时期和条件是 A 花蕾期,不去雄蕊 B 花蕾期,去掉雄蕊 C 开花后,不去雄蕊 D 开花后,去掉雄蕊
2、绿色植物倒伏后,它的茎杆能部分恢复 直立状态,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受重力影响,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 速度快 B 受重力影响,背地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 速度快 C 受重力影响,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低,生长 速度快 D 受光线影响,背地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 速度慢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考点解读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考点解读

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考点解读知识一、激素调节的发现、作用特点一、促胰液素的发现1.法国学者沃泰默的实验(1)沃泰默的实验假设胃酸刺激小肠的神经,神经将兴奋传给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

(2 )实验过程汴入稀盐酸注入,上段小肠肠腔--------- > 胰液分泌注入稀盐酸血液------- 胰液不分泌稀盐酸注入.小肠肠腔(去除神经) ——-胰液分泌(3 )实验结论将盐酸注入小肠肠腔引起胰液分泌是一个十分顽固的神经反射。

(4 )实验讨论①实验过程中利用稀盐酸的目的是为了模拟人体胃酸流入小肠,对小肠上皮细胞形成刺激。

②沃泰默的实验中设置了两个对照: a.直接将稀盐酸注入狗血液中不会引起胰液的分泌,目的是排除胰液的分泌是由于小肠上皮细胞吸收了胃酸进入血液,再通过血液运输到胰腺,直接刺激胰腺而引起的这种可能性; b.去除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只留下血管,再向小肠内注入稀盐酸,仍能促进胰液分泌。

设置的目的是想证明胰液分泌的原因是由于胰腺接受了由神经传来的由小肠受胃酸刺激而产生的兴奋的作用。

但是该对照实验没有出现沃泰默所设想的结果。

由于他缺乏质疑,没有进一步大胆假设,失去了成功的机会。

2.英国科学家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1 )实验假设胰液的分泌不是神经调节,而是化学调节一一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化学物质,进入血液,随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分泌。

(2 )实验过程剪下狗的一段小肠将小肠黏膜与稀盐酸混合加砂子磨碎,制提取液——将提取液注射到同一条狗的静脉中-- 观察:胰腺分泌胰液(3 )实验结论在稀盐酸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促胰液素,引起胰液的分泌。

(4 )实验讨论该实验的对照是沃泰默所做的直接将稀盐酸注入狗血液中,不会引起胰液的分泌。

促胰液素发现的意义:导致激素调节的发现。

二、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和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

三、作用特点:(1)微量和高效: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低,却能产生显著的生理效应,这是由于激素的作用被逐级放大的结果。

生物必修三第二章激素调节知识点归纳

生物必修三第二章激素调节知识点归纳

生物必修三第二章激素调节知识点归纳推荐文章高中必修三的知识点归纳介绍热度:高中会考的复习方法和知识点的归纳热度:高中生物必修3生态系统知识点归纳热度:高二生物必修三免疫调节知识点归纳热度:高中生物必修三激素调节知识点小结热度:高中生物教材中,激素调节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生物必修三第二章激素调节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生物必修三第二章激素调节知识点1、体液调节中,激素调节起主要作用。

2、人体主要激素及其作用激素分泌部位激素名称主要作用下丘脑抗利尿激素调节水平衡、血压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调节内分泌等重要生理过程垂体生长激素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生长多种促激素控制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甲状腺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胸腺胸腺激素促进T淋巴细胞的发育,增强T淋巴细胞的功能肾上腺肾上腺激素参与机体的应激反应和体温调节等多项生命活动胰岛胰岛素使血糖水平降低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水平升高卵巢雌激素等促进女性性器官的发育、卵细胞的发育和排卵,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等睾丸雄激素促进男性性器官的发育、精子的生成,激发并维持男性第二性征3、激素间的相互关系:协同作用:如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拮抗作用:如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4、激素调节的实例:血糖平衡的调节1)、血糖的含义:血浆中的葡萄糖(正常人空腹时浓度:3.9-6.1mmol/L)2)、血糖的来源和去路:3)、调节血糖的激素:(1)胰岛素:(降血糖)分泌部位:胰岛B细胞作用机理:①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变成脂肪酸等非糖物质。

②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2)胰高血糖素:(升血糖)分泌部位:胰岛A细胞作用机理: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4)、血糖平衡的调节:(负反馈)血糖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血糖降低血糖降低→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血糖升高5)、血糖不平衡:过低—低血糖病;过高—糖尿病6)、糖尿病病因: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症状: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三多一少)防治:调节控制饮食、口服降低血糖的药物、注射胰岛素检测:斐林试剂、尿糖试纸7)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凡是叫做反馈调节。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三第3章通过激素的调节(知识点笔记)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三第3章通过激素的调节(知识点笔记)

通过激素的调节一、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还有CO2、H+、等的调节【区分:激素调节和体液调节】内分泌腺:没有导管,通过体液运输分泌激素外分泌腺:有导管,通过导管运输,分泌消化酶(肠腺,胃腺,唾液腺,汗腺,泪腺)【阉割催肥的原理是割除牲畜的生殖腺,使其不具有性行为和生殖能力,而且驯良,节约能量,利于育肥】【激素的化学本质】(1)固醇类激素:性激素。

(2)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3)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三、血糖平衡的调节外分泌部:分泌胰液1胰腺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内分泌部:胰岛胰岛B细胞:胰岛素2、血糖的来源和去向★肌糖原在肌肉细胞中转变成乳酸,不能分解成葡萄糖(重要考点,一定要会区别肝糖原和肌糖原)3、血糖调节过程①血糖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

②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③参与调节的主要激素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另外还有肾上腺素。

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作用相反,叫做“拮抗作用”④胰岛素分泌异常分泌少:糖尿病(多尿:排出糖分时带走大量水)糖尿病病因: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症状: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防治:采用调节和控制饮食结合药物的方法4、血糖平衡的意义人的正常血糖浓度在3.9-6.1mmol/L(或80-120mg/dl),保证人体各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进而保持人体健康。

五、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1、甲状腺激素的功能甲状腺激素功能(1)促进新陈代谢(2)促进生长发育(3)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分级调节】下丘脑能够控制垂体,垂体控制相关腺体这种分层控制的方式称为分级调节。

调节方式:负反馈【反馈调节的类型与实例】反馈调节又分正反馈和负反馈。

(1)正反馈:加强并偏离静息水平,如排尿排便、血液凝固、胎儿分娩、池塘污染后鱼类死亡更加剧污染等。

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背诵清单

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背诵清单

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背诵清单1.植物激素的种类:植物体内主要包含以下几种激素:赤霉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腺苷酸、脱落酸、一氧化氮以及其他次要类激素如乙烯、茉莉酸和脱落酸等。

2.植物激素的合成和转运:植物体内激素的合成主要发生在叶绿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中,合成的激素通过细胞壁或细胞间隙的转运来达到作用部位。

3.植物激素的信号传导:植物激素的信号传导通过植物体内的受体蛋白来实现。

激素结合到受体上后,会激活一系列的信号传导通路,最终调节基因的表达和蛋白质的合成。

4.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植物激素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生长素能够促进细胞伸长和器官生长;赤霉素则在光和重力的作用下调节植物的生长方向和胁迫响应等。

5.植物的营养调节:植物激素也能够调节植物的营养吸收和分配。

例如,赤霉素可促进根系的生长和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乙烯则可以促使果实的成熟和落叶等。

6.植物对逆境的适应:植物在面对逆境(如干旱、盐碱、低温和病虫害等)时,会通过激素的调节来增强逆境抵抗能力。

例如,乙烯能够促使植物产生抗逆酶和抗氧化物质,在逆境中起到保护植物的作用。

7.植物生殖的调控:植物激素在控制植物生殖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如影响花序的形成和开花时间的调控等。

植物激素还能够调节雄性和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功能。

8.植物激素的应用:植物激素的应用广泛存在于农业和园艺生产中。

例如,赤霉素可以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生长素可以促进根系发育和植物生长等。

以上是植物的激素调节的重要知识点背诵清单。

植物激素的调节机制非常复杂,需要综合运用生物学、生化学和生态学等知识来深入理解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植物激素调节复习提纲

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植物激素调节复习提纲

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植物激素调节复习提纲生物的知识点其实并不是琐碎的,只要我们稍稍用心就可以把知识“网络化”尤其是高三复习时。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植物激素调节复习提纲,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植物激素调节复习提纲生长素的发现:1、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基部起作用;2、感光部位是胚芽鞘尖端;3、琼脂块有吸收、运输生长素的作用;4、生长素的成分是吲哚乙酸;5、向光性的原因: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生长素的合成:幼嫩的芽叶发育的种子(色氨酸→生长素)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又称极性运输;运输方式:主动运输分布:各器官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的分布在生长素旺盛部位。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生长素是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2、作用:a、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b、促进果实的发育(培养无籽番茄);c、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d、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3、特点具有两重性:高浓度促进生长,低浓度抑制生长;既可促进生长也可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生长素发挥的作用与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根〈芽〈茎)。

其他植物激素:1、恶苗病是由赤霉素引起的,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成熟;2、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分布在根尖);3、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衰老脱落(分布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4、乙烯:促进果实成熟;5、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6、植物激素的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7、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优点: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如:2、4-D 奈乙酸。

必修三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必修三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必修三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物质。

二、生长素发现:生长素是在研究植物向光性的过程中最早发现的一种植物激素。

1. 达尔文的实验1880年英国(1)课题内容:观察光照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

(2)实验材料:金丝雀鷊(添加草字头)草(单子叶草本植物)胚。

(3)试验过程: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4)实验结论:植物具有向光性。

2.1910年,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顶端产生的物质可以通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3、1914年,拜耳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顶尖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4. 温特的实验1928年荷兰(1)课题内容:考察是否是胚芽鞘合成的化学物质产生的影响。

(2)实验材料:胚芽鞘、琼脂(3)试验过程:①正实验:切下胚芽鞘(新鲜具有活力的)放在琼脂上(放置几小时,将琼脂分成小块)取琼脂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侧(观察)胚芽鞘向放琼脂的对侧弯曲生长②对照实验:没有接触过胚芽鞘的琼脂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侧既不生长,也不弯曲(4)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部,并且能够促使胚芽鞘下面某些部分的生长。

胚芽鞘具有向光性是由于这些化学物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5. 郭葛的实验1934年荷兰(1)课题内容:寻找胚芽鞘产生的,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并测定其结构和功能。

(2)实验结果:分离出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并测定其化学结构是吲哚乙酸。

(3)命名:因为这种物质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功能,因此将其定名为生长素。

注意:生长素呈酸性,其合成需要有氮元素。

三、生长素的产生、分布、运输:1. 生长素的产生部位:(1)生长素的主要产生部位:叶原基、嫩叶、发育中的种子是生长素的主要产生部位。

(2)成熟的叶片、根尖也能产生少量的生长素。

2. 生长素的分布部位:在高等植物中分布广泛。

高中生物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人教版必修三

高中生物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人教版必修三

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一、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激素调节1、植物的向性运动(1)概念:是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如光、重力等)而引起的定向运动。

(2)外界刺激:光照、重力、温度、湿度、化学物质、各种射线等。

(3)原因:与生长素的调节有关(4)类型①向光性:茎的向光性、根的背光性②向地性:根的向地性③背地性:茎的背地性④向水性:根对水的感受部位是根尖,有向水源生长的趋势,表现为向水性。

⑤向肥性:根的向肥性。

当植物生长在一侧肥力充足,另一侧肥力不充足的条件下,肥力充足一侧的根生长的将明显发达,从而说明根的生长具有向肥性。

⑥向触性:植物器官在接触到固体而产生方向性的反应。

这个方向性的反应是因生长改变所造成,例如豆科的卷须接触柱子后会产生缠绕反应。

牵牛花花的茎和黄瓜卷须的前端接触到支架,就向接触的方向卷曲,边卷曲、边生长。

2、植物的感性运动(1)概念: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感性运动。

作用机理较为复杂,但是发生感性运动的器官多半具有腹、背两面对称的结构。

(2)类型感性运动一般分为感夜性、感震性和感触性等,但各自的作用机理却有所不同。

①感夜性:主要是由昼夜光暗变化引起的。

蒲公英的花序、睡莲的花瓣、合欢的小叶等昼开夜合;而烟草、紫茉莉、月见草等植物的花则相反是夜开昼合。

②感温性: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如郁金香从冷处移到暖处3min~5min就可开放。

③感震性:含羞草的感震运动是由于其复叶的叶柄基部叶褥细胞的膨压变化引起的。

④感触性二、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达尔文的实验:过程:早在1880年达尔文父子进行向光性实验时,首次发现植物幼苗尖端的胚芽鞘在单方向的光照下向光弯曲生长,但如果把尖端切除或用黑罩遮住光线,即使单向照光,幼苗也不会向光弯曲。

他们当时因此而推测:当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时,在顶端可能产生一种物质传递到下部,引起苗的向光性弯曲。

2、詹森的实验:过程:设置两个实验组:A组:将胚芽鞘顶端切掉,用单侧光照射,观察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激素调节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激素调节总结

通过激素的调节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由小肠黏膜分泌,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2、胰腺既是内分泌腺,也是外分泌腺,下丘脑既属于神经系统,有属于内分泌系统。

所以下丘脑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

3、性激素和孕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为脂溶性物质,故能够穿过细胞膜作用于胞内受体,甲状腺激素的本质为氨基酸衍生物,常见的其他激素均为蛋白质多肽类激素。

蛋白质多肽类激素不能口服,在消化道内被分解。

4、血糖来源(三个):食物中的糖类,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血糖去路(三个):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转化为非糖物质(糖类可以转化成脂肪和非必需氨基酸)。

5、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作用为“三促”“两抑”(促进血糖三个去路,抑制两个来源)以降低血糖,靶器官主要为肝脏、肌肉,靶细胞主要为肝细胞和肌细胞。

实际可作用于全身细胞。

6、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作用为“两促”(促进血糖两个来源)以升高血糖,靶器官主要为肝脏,靶细胞为肝细胞。

7、胰岛素是降低血糖的唯一激素,升高血糖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协同作用)。

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也表现为协同作用,在寒冷时都会分泌增多,促进代谢,增加产热。

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也是协同作用,都可促进身体生长发育(生长激素侧重于促进生长,甲状腺激素侧重于促进发育)。

作用不同的激素表现为拮抗作用。

8、寒冷环境中身体产热增多,但体温基本不变,股散热也增多。

9、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可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分泌过多可患甲亢,分泌过少可患呆小症(侏儒症是由于生长激素分泌过少导致),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所必须的元素,缺碘会导致大脖子病。

可作用于全身细胞。

10、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受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共同控制。

11、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

靶器官为肾小管和集合管,靶细胞为肾小管细胞和集合管细胞,作用为促进其对水分的重吸收(保水)。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激素调节(含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激素调节(含答案)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整学问点一素调整的发觉1.法国学者沃泰默的试验(1)试验假设:胰液分泌是一种神经调整。

(2)试验方法:单变量比照法。

(3)试验步骤及现象①把稀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肠腔内――→引起胰腺分泌胰液。

②干脆把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没有引起胰液分泌。

③切除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只保留血管,再向小肠内注入稀盐酸――→引起胰液分泌。

(4)试验结果分析: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

2.斯他林和贝利斯对沃泰默试验现象的分析及验证明验(1)斯他林和贝利斯对沃泰默试验现象的分析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可能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血液到达胰腺,引起胰液分泌。

(2)斯他林和贝利斯的试验①试验方法:单变量比照法。

②试验步骤及现象剪下狗的一段小肠,刮下黏膜,将黏膜和稀盐酸混合磨碎后的提取液注射到同一条狗的血液――→引起胰液分泌(本试验是和沃泰默的试验②作比照)。

③试验结果分析:小肠黏膜能够分泌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具有促进胰液分泌的作用。

他们把这种物质称为促胰液素。

(3)促胰液素发觉的意义促胰液素是人们发觉的第一种激素。

这一重要发觉使人们相识到人和动物体的生命活动,除了受神经系统的调整外,还存在一些化学物质的调整。

学问点二动物体内的主要激素1.激素调整的概念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整,这就是激素调整。

2.人体内主要的激素及其作用(如下表)激素名称产生激素的内分泌腺名称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生长激素垂体促进生长,主要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甲状腺激素甲状腺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尤其制蛋白质的合成,并促使蛋白质、脂肪在肝脏内转变成糖原和葡萄糖;还能增加机体对有害刺激的反抗力学问点三激素调整的实例——血糖平衡的调整1.血糖的来源与去路(1)“三来”——食物的消化汲取(主要)、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

(2)“三去”——氧化分解(主要)、合成糖原、转化为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

2.调整血糖浓度的激素(1)胰高血糖素①内分泌细胞:胰岛A细胞。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植物激素调节知识点教学提纲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植物激素调节知识点教学提纲

第三章植物激素调节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合成的(内生性),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可移动性),对植物体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微量高效性),统称为植物激素。

一、生长素的发现:达尔文实验:证明单侧光照射能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影响,在传递到下部伸长区时,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鲍森.詹森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块传递到下部。

拜耳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不均匀造成的温特实验: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部,并且能够促使胚芽鞘下面某些部分的生长。

郭葛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了这种物质,经过鉴定,知道它叫吲哚乙酸(生长素)注意:1、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有无光都产生),在胚芽鞘的基部起作用;感光部位是胚芽鞘尖端,能够横向运输的也是胚芽鞘尖端;2、琼脂块有吸收、运输生长素的作用;4、生长素的成分是吲哚乙酸;单侧光只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不影响生长素的合成5、向光性的原因: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

二、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1 产生:主要在幼芽、嫩叶、发育的种子(色氨酸→生长素),成熟叶片、根尖等处产生量极少。

2 分布:各器官均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

3 运输(1)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极性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

(2)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

(3)横向运输:在单侧光的作用下,生长素在尖端可以横向运输即从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生长素在尖端既进行极性运输,又进行横向运输;而尖端以下只进行极性运输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两重性:1 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过高甚至杀死植物;既可促进生长也可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高中生物必修三 植物激素 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 植物激素 知识点总结

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是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植物激素共有五类: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脱落酸和乙烯。

1.生长素类金丝雀虉草(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是吲哚乙酸,它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

生长素能引起细胞壁松弛软化,促进RNA 和蛋白质的合成。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一般地,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生长,而高浓度的生长素则抑制植物生长。

植物的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最敏感,茎最不敏感,芽居中。

(2)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有萘乙酸、2,4–D等。

它们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

(4)无子果实无子果实:无子番茄(生长素)无籽西瓜(三倍体)2.赤霉素类赤霉素是在水稻恶苗病的研究中发现的,引起该病的病菌叫赤霉菌,它能分泌促进稻苗徒长的物质,取名叫赤霉素。

植物体合成赤霉素的部位一般在幼芽、幼根、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的组织和器官里。

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

此外,它还有促进麦芽糖化,促进营养生长,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

3.细胞分裂素类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4.脱落酸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

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5.乙烯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它广泛存在于植物各种组织和器官中,在正在成熟的果实中含量更多,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

(二)、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五大类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大致分为两方面: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抑制植物的生长发育。

人教高中生物 必修三 第3章 通过激素的调节(知识点笔记)

人教高中生物 必修三 第3章 通过激素的调节(知识点笔记)

通过激素的调节一、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还有CO2、H+、等的调节【区分:激素调节和体液调节】外分泌腺:有导管,通过导管运输,分泌消化酶(肠腺,胃腺,唾液腺,汗腺,泪腺)二、人体主要激素及其作用【阉割催肥的原理是割除牲畜的生殖腺,使其不具有性行为和生殖能力,而且驯良,节约能量,利于育肥】【激素的化学本质】(1)固醇类激素:性激素。

(2)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3)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三、血糖平衡的调节外分泌部:分泌胰液1胰腺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内分泌部:胰岛胰岛B细胞:胰岛素2、血糖的来源和去向★肌糖原在肌肉细胞中转变成乳酸,不能分解成葡萄糖(重要考点,一定要会区别肝糖原和肌糖原)3、血糖调节过程①血糖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

②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③参与调节的主要激素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另外还有肾上腺素。

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作用相反,叫做“拮抗作用”④胰岛素分泌异常分泌少:糖尿病(多尿:排出糖分时带走大量水)糖尿病病因: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症状: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防治:采用调节和控制饮食结合药物的方法4、血糖平衡的意义人的正常血糖浓度在3.9-6.1mmol/L(或80-120mg/dl),保证人体各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进而保持人体健康。

五、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1、甲状腺激素的功能甲状腺激素功能(1)促进新陈代谢(2)促进生长发育(3)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分级调节】下丘脑能够控制垂体,垂体控制相关腺体这种分层控制的方式称为分级调节。

调节方式:负反馈【反馈调节的类型与实例】反馈调节又分正反馈和负反馈。

(1)正反馈:加强并偏离静息水平,如排尿排便、血液凝固、胎儿分娩、池塘污染后鱼类死亡更加剧污染等。

高中生物必修三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三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

高中生物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及时的整理知识点必不可少。

以下是为您整理的关于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生长素1、生长素的发现1达尔文的试验:实验过程:①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向光性;②切去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不生长;③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尖端,胚芽鞘竖立生长;④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下端,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2温特的试验:实验过程: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未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不生长3科戈的实验:分离出该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确定是吲哚乙酸,命名为生长素3个实验结论小结: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感光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生长素的作用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以下部位2、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单侧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使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多于向光一侧,从而使背光一侧的细胞伸长快于向光一侧,结果表现为茎弯向光源生长。

3、判定胚芽鞘生长情况的方法一看有无生长素,没有不长二看能否向下运输,不能不长三看是否均匀向下运输均匀:直立生长不均匀:弯曲生长弯向生长素少的一侧4、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横向运输:向光侧→背光侧;极性运输: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生长素的分布部位:各器官均有,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芽、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

5、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对植物生长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一般,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浓度的高低以各器官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为标准。

同一植株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同,敏感性由高到低为:根、芽、茎见右图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和抑制作用与生长素的浓度、植物器官的种类、细胞的年龄有关。

顶端优势是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

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近顶端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较高,从而抑制了该部位侧芽的生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1.
2.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包括:生长素(吲哚乙酸IAA)、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

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如:萘乙酸、2,4--D。

3.植物的向光性: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生长的现象。

向光性的原因: 单侧光照使胚芽鞘,顶芽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背光侧生长快),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4.胚芽鞘的分析:
感光部位:胚芽鞘的尖端;
合成生长素的部位:胚芽鞘的尖端;
弯曲部位(即生长素的作用部位):尖端以下的部位
5.判断胚芽鞘生长情况的方法
一看有无生长素:没有生长素——不长
二看能否向下运输:不能向下运输---不长
三看是否均匀向下运输:均匀——直立生长;不均匀——弯曲生长(弯向生长素少的一侧)
6.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合成生长素的原料:色氨酸。

7生长素的分布部位: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

8 生长素的运输: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进行极性运输---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在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在胚芽鞘的尖端可以发生横行运输(如受到单侧光刺激时)。

第二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生长素的作用:作为调节代谢的信息,在适宜浓度内促进细胞生长。

2.作用特点——两重性(既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①低浓度范围:促进细胞生长、扦插枝条生根,防止落花落果;
②高浓度范围:抑制细胞生长、扦插枝条生根,疏花疏果。

3.体现两重性的实例:顶端优势,根的向重力性生长。

4.敏感度:根>芽>茎;幼嫩细胞>衰老细胞;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

5.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实验];
b.防止落花落果;
c.促进果实发育(在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上喷洒生长素类似物,促进子房发育为果实,形成无子果实;如无子番茄、无子辣椒、无子黄瓜);
d. 除草剂(利用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高浓度抑制杂草的生长)。

第三节其他植物激素
1.其他植物激素总结
2.植物激素间的关系: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3.植
物生
长调

剂:
人工
合成
的对
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优点: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

4.应用:a 用赤霉素类:打破莴苣、马铃薯、人参种子的休眠;促进苋、芹菜等的营养生长,增
加产量。

促进芦苇纤维增长。

促进淀粉酶的合成。

b用生长素类:促进甘薯、黄杨、葡萄的生根;对苹果、鸭梨进行疏花疏果,促进脱落;
对棉花进行保花保果,防止脱落。

c用乙烯利:促进黄瓜.南瓜的雌花分化;促进香蕉、柿、番茄的果实成熟。

d施用矮壮素(生长延缓剂):防止棉花徒长、促进结实。

第三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一、体液调节:
1.概念: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二氧化碳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2.与激素调节的关系: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3.二氧化碳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CO2气体可以刺激脑干中的呼吸中枢,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

二、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比较
三、体温调节
1. 体温保持相对稳定,就是维持产热和散热的平衡,既产热=散热,体温保持不变;
产热>散热,体温升高;产热<散热,体温降低。

2. 产热途径: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

产热器官:运动时,骨骼肌产热最多;安静时,肝脏产热最多。

3. 散热途径: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和皮肤毛细血管的散热。

其次还有呼气、排尿和排
便(当外界温度高于体温时,散热途径就只有汗液的蒸发这个途径了。


4 调节过程:
5. 体温恒定的意义:细胞代谢的进行离不开酶,酶的活性又受温度的影响,只有温度
在适宜的范围内,酶才能正常地发挥催化作用。

6 .体温调节的方式:神经—体液调节
四、水平衡调节
1. 水的来源:饮水和食物中所含的水(主要来源);细胞代谢产生水(如有氧呼吸、
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等)
2. 水的去路: a 通过肾脏以尿液的形式排出;b 通过皮肤汗腺以汗液的形式排出;
c 通过肺以水蒸汽的形式排出;
d 通过消化道以消化液的形式排出。

3. 调节过程:
4. 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
五、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的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第四节免疫调节
一、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识别“自己”,排除“非己”。

1.免疫防卫功能:清除各种病原体及毒素。

2.免疫监控和清除功能:监视突变了的“自己”成分并及时清除自身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

二、免疫种类:
1.非特异性免疫 a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
b第二道防线: 吞噬细胞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2.特异性免疫 c第三道防线: 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
组成的。

归纳:
非特异性免疫:免疫的基础,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

出现快,作用范围较广,强度较弱。

特异性免疫:建立在非特异性免疫基础上,出生以后才形成,出现慢,针对性强,强度较强。

占主导性地位。

三、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如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骨髓
2.免疫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如: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
3.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如: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四、淋巴细胞的来源:
五、体液免疫
六、细胞免疫
七、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比较
八、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监控、清除(监控并清除已经衰老的细胞、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

九、免疫疾病
1. 自身免疫病: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

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2. 过敏反应:
a.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b.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
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c.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叫做过敏原。

d.过敏反应产生的抗体分布在某些细胞的表面,而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主要分布在
血清中。

过敏反应是再次遇到过敏原时才有反应。

3.免疫缺陷: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HIV主要攻击T细胞,引起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