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三部曲――赏仿创5页word文档
作文教学“三部曲”
![作文教学“三部曲”](https://img.taocdn.com/s3/m/36ddc11f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6f.png)
作文教学“三部曲”作文是语言表达的一种能力,它不仅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们可以通过三个步骤来进行作文教学。
第一部曲:明确目标在教学开始前,我们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我们需要确定所教授的作文类型,例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我们需要明确写作的主题或话题,确保学生对所要写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我们需要确立写作的目的,例如写给谁、写给什么人、写作的目的是什么等。
通过明确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文的要求,从而更好地完成作文。
第二部曲:解读范例在明确目标之后,我们需要给学生提供范例作文。
范例作文应该是优秀的作品,具有较高的写作水平。
通过解读范例作文,可以让学生了解作文的结构和写作技巧。
学生可以学习范例作文中的语言表达方式、句子结构和段落组织等。
教师还可以针对范例作文进行点评,指出其优点和不足之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范例作文中的写作技巧。
第三部曲:实践训练通过解读范例作文之后,我们需要给学生进行实践训练。
在实践训练中,我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我们可以进行复写练习。
通过复写范例作文的方式,让学生从内容到结构,逐步模仿范例作文,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在复写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重点关注句子的表达方式、段落的组织和篇章的整体结构。
我们可以进行创作练习。
创作练习可以分为个人创作和团体创作两种形式。
在个人创作中,学生可以根据所给的话题和要求,展开自己的思维,进行独立的写作。
在团体创作中,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进行集体讨论和头脑风暴,搜集各种观点和材料,共同完成一篇作文。
我们可以进行修改和反思。
在学生完成作文之后,可以进行修改和改进。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指出其优点和不足点,并提出改进意见。
学生也需要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反思,思考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作文教学“三部曲”包括明确目标、解读范例和实践训练。
通过这三个步骤,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中年级习作教学三部曲5页word文档
![中年级习作教学三部曲5页word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3c7fa279aeaad1f347933f41.png)
中年级习作教学三部曲小学中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既是低年级看图说话、写话的延续,又是高年级作文训练的准备。
因此中年级作为作文教学承上启下的入门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让中年级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接受作文,喜欢作文,写好作文呢?在他们初学写作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他们乐于表达。
我就结合三个习作教学案例,谈谈我的作文教学。
1 习作源于生活,取之于生活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写作文其实就是写他们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果学生写作文时觉得没什么可写,说明他们没有认真地去观察和体验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那些作文写得好的学生的观察力和体验他人情感的能力都很强,而那些不会写作文的孩子这两方面的能力都很差。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上次我们去“市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活动,去之前,我让同学们带好纸、笔,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及时记录下来。
回来的路上,我问学生们:“这一天,我们进行了哪些活动,都有什么感受?”那些观察力强的孩子一直在滔滔不绝地说:“老师,我在科普室看到了光琴、循环小球、太阳能、辉光球等。
光琴它没有琴键和琴弦,可是照样能弹奏出美妙的音乐来。
我用手在琴上有节奏地摇摆,一首美妙动听的曲子被我弹奏出来了。
下午我们去江堤漫步,江面上风平浪静,偶尔有几只轮船驶过,不时惊起一群鸥鹭。
向长江北岸极目远眺,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连绵起伏的群山都像蒙上了一层纱,朦朦胧胧,看不清楚。
这番景象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中了。
……”而那些平时不善于观察的同学却一言不发,仿佛在告诉我:我怎么什么也没发现呢!我的脑子好乱。
为了帮他们理清思路,我首先让学生们回忆一天的活动过程:有“礼堂集合——参观科普室——旱地龙舟——食堂用餐——江堤漫步——做磁盘画”等;然后让他们说说每个环节中有趣的事情,谈谈自己的感受;再回家写篇作文。
我想:这时候那些不会观察的孩子,脑子里一定也在跟着回放这一天的精彩活动。
浅议作文教学的“三部曲”-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浅议作文教学的“三部曲”-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67c913f1d5bbfd0a79567347.png)
浅议作文教学的“三部曲”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小学作文教学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在刚开始进行写作训练的时候,要重点注意培养学生乐于写作的习惯,让他们在写作中体验到乐趣。
看图说话就是一个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好方法。
现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育技术集音、像、视频等于一体,能够轻而易举地吸引学生的眼球。
比如,在教学口语交际“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课件在屏幕上展现出春节做年糕、清明扫墓、端午节划龙船等图像,让学生分别说出图像中的时间、人物、地点及所发生的事件,学生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描述一些图片中的内容。
学生口头表达练习结束后,教师让学生按图片内容再加上一点自己的看法进行写作训练,这样做不但能够锻炼学生的识图能力和语言表达水平,而且丰富了学生的时空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这个过程中,重点还是以让学生表述清楚、明了为主,即在语言表达通顺的基础上,再进行修辞练习,并注意提醒学生用对标点符号。
二、让学生学会仿写,积累写作方法仿写是教师教会学生写作的捷径,通过仿写,学生可以掌握写作的规律和技巧,有了这样的基础后再进行写作,就能实现自身能力的提高。
例如,四年级上册中有个单元要求写自己喜爱的动物,教师就可以布置任务给学生,让学生按照教材中的《白鹅》和《猫》等课文进行仿写练习。
有一个学生就在《我最爱的小白兔嘟嘟》习作中仿照了教材《白鹅》中的排比句型:“嘟嘟的进食……嘟嘟的睡眠……嘟嘟洗澡澡……”把范文的结构体现到文章中,是教师教学效果的直接体现,也是学生自我能力发挥的最好表现。
而有些范文的语句不但描写得比较优美,写作方法上也极富个性特色,可以让学生对整篇文章进行仿写练习。
三、加强学生自写和自改能力的培养新课标特别提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并提升学生自写和自改的能力。
1.抓住要领,鼓励学生自主写作根据文章题目和主要内容列出相应的大纲是刚开始学习写作的一个好方法。
习作教学三部曲共4页文档
![习作教学三部曲共4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4d39f843186bceb19e8bb6d.png)
习作教学三部曲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同时也是人们研究和关注的焦点、难点。
作为一名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师,如何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让学生把写作当作快乐的事情呢?一、习作前――丰富积累,准备素材1、善于发现感到没什么可写是学生作文的普遍心态,这就要求学生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罗盛教三救落水儿童这样的故事只能出现在书本里,而不会在我们的身边出现,如果一味地去寻找那些惊天动地的值得一写的大事,而对生活中活生生的素材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作文时只能瞪着眼睛干着急。
我们要学会从小处人手,小中见大,深入社会,深入生活,扩大视野,开阔思路,善于挖掘平常事中的闪光点。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观察是扩大生活积累的有效途径,观察是认识的第一步,唯有观察得仔细认真,才能储藏更多的写作素材,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培养观察的能力。
2、广泛阅读广泛阅读,可以为作文做好铺垫,打下坚实的基础。
俗话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这话言简意赅地向我们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书读得多,语言就积累的多,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会写得好,笔下就会生花。
有效的课外阅读也是学生积累语言,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重视加强课外阅读,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阅读,获得语言的积累,情感的沉淀,从而自然地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二、习作中――传授技巧,掌握方法1、学会审题2、列好提纲提纲一般包括题目、文章中心、结构安排等。
这就好象是盖房子前设计的图纸,有了图纸为参照,房子就会盖得合乎标准。
作文时,有了提纲的约束,按“计划”行事,写起文章就容易做到一气呵成,写出的文章就容易达到“有中心、有条理、有重点”等要求;反之就会层次不清,详略不当,丢三落四。
因此,列提纲是提高作文效率和质量的一种重要方法。
开始训练时,提纲要让学生先写在纸上,以此为参照对照执行,发现问题再逐步修改,慢慢地,提纲就可以直接呈现在心里,心中有纲,写起来自然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作文教学“三部曲”
![作文教学“三部曲”](https://img.taocdn.com/s3/m/abd98a01c5da50e2524d7faa.png)
作文教学“三部曲”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日益显得重要。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模式、步骤等诸如此类的作文教学话题逐渐成为语文教学研究探索的主流。
作文教学的模式由传统的“命题—写作—批改”的三段模式发展到今天流行的“命题—指导—写作—批改—讲评”五段模式,都证明作文教学在新课改的前提下和“五严”背景下正不断锐意改革。
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经验总结出了作文教学“三部曲”。
一、激趣导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比指导学生写作技巧更为重要。
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所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和词语。
”这说明关注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并且突出了这个主体的作用。
学生在这种比较自然的心理状态下写出来的作文,才能够反映出学生的思想感情,这也是学生自然情感的流露。
当然,我们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也不可忽视,我们会向学生提出几个要求:(1)开拓自己的思路,并加以发挥;(2)写真人、真事、真情。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个环节就是努力让学生实现由“要我写”向“我要写”的转变。
正如鲁迅先生说的:“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多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
”学生写起自己的事情来,自然是得心应手。
这无非得益于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激趣导入。
比如作文“你是我心中最美丽的风景”,可以引导学生说自己最开心的时候,最想把开心的事告诉谁;有委屈的时候最想告诉谁;告诉他们之后,你的感受是什么?(或者为什么要告诉他们?)你都告诉了哪些事呢?相信这些话题,学生会纷纷举手发言的。
二、互评相长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学生如果在两三个月里看不到自己脑力劳动的成果,他学习的愿望就消失了。
”教师指导学生互评作文,一改以往老师预先选出好、中、差三类作文让学生在班上朗读,然后引导学生详细分析作文的中心、表达方式、结构、语言等方面的得失,最后教师提出今后的对策,从作文表达方式的选用、材料的剪裁、结构的安排、语言特点等方面引导学生体会并掌握本次作文的要求。
小学作文教学创新“三部曲”
![小学作文教学创新“三部曲”](https://img.taocdn.com/s3/m/6a6fc6c3195f312b3169a58d.png)
小学作文教学创新“三部曲”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
小学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所以,小学作文教学指导首先应该着眼于学生生活体验、知识阅历和思维特点的培养,挖掘他们潜在的写作兴趣和能力。
因此,对于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来说,认识和掌握小学作文教学的规律,使小学作文教学卓有成效,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
”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
”学生在写作中往往会遇到“无米下锅”的问题。
学生的生活范围是极有限的,这种有限的生活范围又很容易造成学生感悟上的迟钝和麻木。
为了让学生能有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让他们能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从司空见惯的人和物中,要努力找出一点使你心动的东西来。
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做一些正确地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
因而,引导学生学会真实的写作首先是要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
生活中有许多有意义的、值得观察的事物,怎样使学生不错过这些宝贵的生活画面,及时捕捉住观察的对象呢?教师一要多引导,二要多提醒。
比如要写周围熟悉的人,首先要选定目标。
注意观察这个人在外貌上有什么特征?在行为习惯上有什么特征?有没有与别人特别不一样的地方?什么地方最引人注意?类似的问题教师要经常提醒。
有很多观察体会,很多灵感往往是转瞬即逝的,一不留神就会溜走。
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写好观察日记,写自己的新发现,写生活中的事物,写脑中偶尔蹦出来的灵感。
教师要注意引导,使那些没有观察意识、对眼前现象熟视无睹的学生,慢慢培养起观察兴趣,逐步形成观察的习惯。
二、多角度作文,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一种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力图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可以说发散思维是一种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过程,具有大胆创新,不受现有知识和传统观念局限的特征。
作文教学“三部曲”
![作文教学“三部曲”](https://img.taocdn.com/s3/m/d6d3233b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b3.png)
作文教学“三部曲”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作文教学“三部曲”则是一种系统完整的作文教学模式。
它为学生提供了一种规范、科学的写作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作文写作水平。
下面对作文教学“三部曲”做一些简要介绍。
第一部曲:审题立意审题立意是整个作文过程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只有明确了作文的题目和要求,学生才能明晰写作的目的和内容。
我们在教学中需要重点培养学生审题能力,让学生学会理解题目,掌握文章要求,确定写作思路和内容。
具体来说,可以设计一些审题训练,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题目关键词,理解提纲要求,预测文章内容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我们还可以通过大量的范文阅读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学会从范文中把握审题立意的窍门。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范文是如何抓住主题,如何合理展开的,让学生学会从范文中汲取经验,形成自己的审题技巧。
只有经过审题立意的训练,学生才能在写作过程中有的放矢,文章才会有主题明确、内容完整、条理清晰的特点。
第二部曲:构思策划审题立意之后,接下来就是对文章内容进行具体的构思策划。
这一阶段,需要学生首先通过头脑风暴、联想、拓展等方法进行内容的构思,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去分析。
然后,学生需要根据审题立意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角度和内容,进行文章的具体策划。
在这一阶段,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收集、资料整理等工作,让学生学会利用周边的一切资源去丰富文章的内容。
我们也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写作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构思策划,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如何理性思考、如何合理安排文章的内容。
在这一阶段,我们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注重文章的逻辑性,尤其是要在这个阶段就让学生学会构思文章的框架,形成条理清晰的写作思路。
只有经过构思策划的训练,学生才能有系统完整的写作内容,才能有足够的素材和论据支撑文章的观点。
第三部曲:文章表达文章表达是整个作文过程的最后一步,也是最为直接的一步。
学生在经过审题立意和构思策划之后,就需要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小学作文教学“三部曲”
![小学作文教学“三部曲”](https://img.taocdn.com/s3/m/691d2f0fe87101f69e319564.png)
小学作文教学的“三部曲”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是每一个教师始终在探索的问题,也是语文教学中相对棘手的问题。
我担任语文教学10年来,一直对作文教学“情有独钟”,现将一些感悟写下来,以求抛砖引玉。
一、激发兴趣,调动写作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激发兴趣,才能调动其写作积极性。
宋代教育家朱熹曾经说过“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
激发兴趣的方法有许多种:佳作欣赏、课后小练笔、适当降低写作要求……1、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作文需要,精选优秀作品、范例,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欣赏、体会作品中的精粹之处,欣赏文中的语言美、结构美、意境美。
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欣赏,诱导学生回忆生活所见到的美景,激发对作文的兴趣和创作欲望。
2、小练笔紧随课文阅读教学,题材单一,内容精短,选题角度小,材料贴近生活,思维空间大,学生易于驾驭,写起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往往在相对较少的时间内即可完成。
即便是较差的学生也能写得像模像样。
随文练笔使学生容易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对作文始终有着浓厚的兴趣。
3、适当降低写作要求,让他们能写什么就写什么。
学生善于口头表达,就让他说作文;学生善于想象,就让他们大胆写作文;学生善于活动、表演,就让他们活动作文。
作文要放低或者取消门槛,让学生容易入门,尽快入门,万万不能故弄玄虚而把学生拒之门外。
二、注重积累,丰富写作内涵。
生活积累如土壤,语言积累似根基,有了肥沃的土壤和发达的根基,语文这棵大树才能枝繁叶茂。
作文才能“开花结果”。
1、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要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可以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或从多种媒体中获取信息。
接触好词、佳句,精彩片段,学生再主动的摘记,收集整理,就为写作构建起一座写作的资源库。
长期积累,就会潜移默化地运用到写作中去,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此言也是劝诫我们通过大量阅读与欣赏去培养和获得语感,去熟悉和掌握语言规律,增强语文修养,提高语文能力。
作文教学三部曲——赏、仿、创
![作文教学三部曲——赏、仿、创](https://img.taocdn.com/s3/m/7ae00e5bf01dc281e53af041.png)
给人耳 目一新之感 、 4 多样化 体裁 就是 引导学生根据 同一题材 , 写 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 曾说过 :模仿是学习的必经之路。’ “ ’ 模仿优秀 表达巧, 出不 同文体的作文 。
( 想 象 作 文 二)
葫芦中, 感受作者 的表情达 意、 谋篇布局、 遣词造句的精髓 , 在模仿 中锻炼 自
一
要求学生针对“ 楼房越 来越多 , 水泥 路越来越宽 ” 这一现象进行写作时 , 记性 比不上烂笔头。优秀的作品给人的启示太多, 光靠脑记不行, 还要教育 如 ; 变化快的; 有反映改革开放政 学生养成“ 不动笔墨不读书 ”勤做读书笔记) ( 的习惯。可 以摘抄好词好句 或 引导学生多角度 。学生有反映社会 日新月异 、 人 有 应做好城市 片段 ,可以记录 当时读后感受 ……学生在欣赏中积累大量的写作知识与写 策好 , 民生活水平 不断提高的 ; 反映成百上千亩 良田被毁 ,
教 学 设计
作文教学三部 曲—— 赏 、 、 仿 创
河北省武安市西土山 乡西马庄 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韩海杰
摘 要: 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说 过:模仿是 学习的必经之路 。 国画大师 齐白石老人 曾说过 : 学我者生 , “ ” “ 像我者死! ” 这句名言不仅在 学画上适用, 在 实际教 学工作 中, 我们经常无意识地把这 两者割裂开来 , 造成作文教学指导上急功近利、 事倍功半的现 象。在教 学中只要 我们把 赏与 写紧密结合, 注重先 赏后写 , 仿到创 , 由 循序渐进 , 就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观察、仿写、创新——小学作文教学“三部曲”
![观察、仿写、创新——小学作文教学“三部曲”](https://img.taocdn.com/s3/m/76d4666ca1c7aa00b42acb4b.png)
观察、仿写、创新——小学作文教学“三部曲”江苏省张家港市锦丰镇锦丰中心小学 田胜倩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小学作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开展观察、仿写、创新的教学“三部曲”,让学生掌握观察方法,通过观察积累写作素材,在仿写中学习写作方法,在创新写作中提高写作能力。
通过教学“三部曲”,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写作过程中,通过学习和练笔的方式提高写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总结和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教学,使作文教学“三部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积累写作素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很多大文学家在写文章时都是从生活小事写起,反映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只有认真观察生活,体会生活,才能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在写作文时才有话可写。
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培养他们用心观察的习惯,并让他们掌握观察方法,通过观察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
1.从有趣的事物入手观察,激发观察兴趣兴趣是支持学生坚持下来的动力。
在让学生观察生活时,教师可以让他们观察自己喜欢的事物,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对所观察的对象获得更多的了解。
例如,让学生观察自己的书包、文具、喜欢的玩具、喜欢的动植物等。
通过观察他们喜欢的事物,可以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在观察中掌握这些事物的特点,不断积累作文素材。
2.指导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观察事物的时候,需要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才能全面了解这个事物。
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时,教师要让学生掌握观察方法,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观察物体。
例如,在观察学生的书包时,教师要让他们先观察书包的颜色、外形、背带、外边的口袋,然后让他们观察书包里面,按照从里到外的顺序进行观察。
在观察校园的景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先观察远处的景色,再观察近处的景色,通过观察掌握远处景色和近处景色的特点。
掌握了科学有效的观察方法,学生才能按照观察顺序进行写作,使他们写出来的作文具有条理性,清晰明确地写出观察到的事物及其特点。
作文教学“三部曲”
![作文教学“三部曲”](https://img.taocdn.com/s3/m/e6844cac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f6.png)
作文教学“三部曲”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生的语文能力往往通过写作来进行考核,因此,作文教学需要引起我们教师的重视。
不过,作文教学在实践中也有一些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何帮助学生提升文章的质量、如何让学生开阔语文思路等等问题,在作文教学中都岌岌可危。
针对这些问题,我总结出了“三部曲”的作文教学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的教育工作者。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三部曲分别是怎样的吧。
第一步:撰写计划在作文教学中,撰写计划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计划的细致程度直接决定了作文的完成编写质量。
在写作过程中,一步一步地规划作文的结构和内容,不仅能规避因顺序错误导致的文章意义不明,而且能够让思路更加清晰,不易偏离主题。
因此,制定计划应是具体而清晰的。
首先要明确文章的主题和内容,这样在后期的写作过程中,就更容易将思路组织清楚。
其次,应根据文章的主题确定一个核心观点,核心观点是文章的灵魂所在,也是文章写作的关键。
最后,在确定了主题和核心观点之后,便可以开始绘制文章的结构蓝图,在每个章节或段落中确定内容的顺序和组织方式,以便更好地体现文章主题和核心观点。
第二步:模仿写作在作文教学中,模仿写作是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必要步骤。
模仿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它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和文学作品的基本形式、语用等方面的知识,并对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作用。
要提高学生的模仿写作能力,可以让他们多读一些名家作品并进行模仿,也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作文的基本模板和范文,帮助他们逐步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方式,从而让他们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
另外,在模仿写作中还应该注意指导学生进行反思,分析自己的作文和优秀作品之间的差距,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作文技巧和方法。
第三步:践行实践在完成以上两个步骤之后,学生需要进行作文的实际操作。
实际写作是让学生将模仿写作所学应用到实践中,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提高作文水平。
在实践写作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写、多练、多听、多思考,在写作实践中体验到语言能力成长所带来的自信和满足感。
习作教学“三步曲”精品文档5页
![习作教学“三步曲”精品文档5页](https://img.taocdn.com/s3/m/a38422406edb6f1afe001f0d.png)
习作教学“三步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习作过程中的情感极为关注:“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素材”等,倡导培养学生的习作自信心,习作兴趣,习作情感,强调“自己”。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为我们指明了习作教学的方向:“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习作教学难,学生习作难。
其根本的原因是教师的教学行为缺乏对学生习作过程的情感关注。
在教学中,有的教师一味追求短期效率,违背儿童的认知规律,大讲特讲写作技法,更有甚者让学生死记硬背作文范例来应对考试,这样的教学导致学生不会从自己的生活中去发掘习作的素材,忽略了实际生活中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催生了“大众货”“公式化”习作的恶果,也催生了学生的“盗版抄袭”之风,使学生的习作变成了空话、套话、胡编乱造假情感。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了“习作教学‘三步曲’”的方法,淡化文章的篇章结构,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和日常生活,让学生到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中去挖掘素材,鼓励学生写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情感,提倡写放胆文。
这样的教学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有了习作自信心,愿写、?沸矗?不再是望笔兴叹;能主动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事物,不再为没有可写的习作素材而苦恼;能真切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不再是满篇的空话和套话。
一、想,情动辞发“文成于思”。
这一步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创设情境,激发情感,为学生打开习作思路。
教师要改变满堂灌、公式化的教学方式,摒弃“第一自然段写什么,第二自然段写什么……”的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要淡化写作技法和篇章结构,因为这些对于学生来说是枯燥乏味的,他们是不能“真正吸收”的。
要“解放”学生,彻底“解放”学生的思想、空间、时间,让学生从枯燥的习作方法中解脱出来,回到自己的情感世界中去自由畅游。
作文教学“三部曲”
![作文教学“三部曲”](https://img.taocdn.com/s3/m/0b1ed845852458fb770b56d0.png)
小学作文教学“三部曲”语文教学中,一提起作文,很多学生就头疼,作文敷衍了事,长此以往,作文水平往往得不到提高,教师批阅作文也觉得枯燥无味,究其原因有三方面:一是我们教师没有把生活引进课堂、没有在作文指导过程中实施生活教育,学生对生活缺乏认识和体验。
其次是学生在习作时不会安排文章结构、进行恰当布局,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第三个原因是学生写完作文后,不会进行认真的修改,毛病重重,让人一瞧就扫兴。
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下面谈谈我近几年在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一、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作文素材。
小学生作文要求写真人、叙真事、抒真情。
这就要求学生对生活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才能挖掘作文题材,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
《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了四个方面的理念,即人文性、实践性、生活性、民族性。
生活无处不在,语言无处不有。
让生活与作文紧密联系,在生活中学习、运用语文。
把丰富的校园生活、多彩的假日生活、温馨的家庭生活引进课堂,向生活要素材,让作文走向生活,让学习回归生活,这是当前作文改革的必经之路。
可见,观察生活特别重要。
要抓好这个环节,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引导学生以地点的转换为思路观察生活。
首先,要善于观察家庭生活,学生有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家中的陈设有什么特点,最近又增添了什么家具,爸爸的脾气是不是有所变化……这些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现象,让学生时刻注意;家庭中所有成员的言谈举止,所思所想,以及成员之间相互关心、互相体贴的事例,让学生随时留心;把这些素材汇集起来,学生就会发现家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以后的习作中,特别是《家庭趣事》这类习作时就不难找题材了。
其次,引导学生观察校园生活。
校园生活是学生生活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校园里,学生会接触到性格各异的同伴,讲课风格不同的老师,也会遇到令人高兴的事、烦恼的事、伤心的事……在校园里,学生还会参加班级之间各种各样的比赛、会和同伴一起去春游、会参加冬季运动会、庆祝六.一儿童节、会表演文艺节目……所以,校园生活就是丰富的作文素材。
小学作文教学三部曲
![小学作文教学三部曲](https://img.taocdn.com/s3/m/5b5393e1b307e87100f69613.png)
小学作文教学三部曲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往往视作文为畏途,怕作文、恨作文、不爱写、不会写。
提到作文,很多学生唉声叹气。
作文难,难在哪里呢?难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
那么如何提升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消除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呢?作者以为,能够从积累、创新和自改三个角度来实行尝试和突破。
一、积累是作文教学的基础诗人何其芳说过:“生活是多么的广阔,生活是海洋。
”小学生的生活世界虽然丰富多彩,但是他们常常觉得无新内容可写,写来写去总是那么几件事。
为什么他们对身边的生活熟视无睹呢?主要是他们没有学会观察生活。
要使学生笔下有东西可写,就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到广阔的大自然中去,让学生阅读大自然,吸吮大自然的乳汁。
我国古代弟子从师,周游列国,就是让学生寻找生活题材、积累丰富写作内容的一种方式。
作文离不开生活,作文的源泉来自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作文的过程是儿童体验和感受生活的过程。
当然,培养学生的观察水平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般能够通过以下几个步骤。
(一)引导学生定向观察,理解所要表达的内容,激发表达的欲望。
要培养学生的日常观察力,能够先用定向引导的方式。
能够是静物观察、活动观察,在学生实行观察时,开始教师能够告诉学生观察的目的、任务。
比如,学生观察教师点名时的动作和神态,教师能够重复表演几次,让学生充分、仔细地观察,并理解所要表达的内容,激发起表达的兴趣。
(二)定向观察与随机观察相结合,分析所要表达的对象,表达出真情实感。
的发展。
此时,可引导他们争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事事留心,处处留意”,实现定向观察和随机观察相结合,让学生多积累生活中的素材,写作时就有话可写。
比如有一次我直接在教室里放置一只小狗,引导学生依次观察小狗的头部、躯干部、四肢等,而且那次我还自己“下水”写例文,与学生一起探讨、交流如何来写。
那次写小动物的习作学生激情高涨,同时也获得空前的成功。
罗丹以前说过这么一句话:生活中并不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
奏响习作教学三部曲
![奏响习作教学三部曲](https://img.taocdn.com/s3/m/c03f0bbba6c30c2259019eda.png)
奏响习作教学三部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而作文教学长期以来举步维艰,写作成了教师感到最棘手、学生感到最头疼的一大难题。
要解决这个难题,教师必须回归生活,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之渠,让生活之水源源不断地注入习作之园,让习作之园生机勃发。
一、观察生活,开启兴趣之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学生平时没有留心观察生活,生活阅历浅薄,写起文章自然觉得无从下笔、无话可说。
因此,教师要把学生的目光引向多彩的生活,多渠道接触新鲜事物,引导他们仔细观察生活,丰富自己的感性认识,撷取鲜活的作文素材,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点燃学生习作的热情。
(一)唤起兴趣,指导观察鲁迅先生说过:“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
”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作为重头戏,扎扎实实教给学生观察方法,让学生学会观察,乐于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比如,在习作教学观摩课上,有位老师播放了一组有趣的动物图片,要求学生抓住动物的外形特点进行观察,然后再汇报。
学生言之无序时,老师便示意学生可以先观察动物的整体,再观察它的各个部位;也可以先观察动物的头部,再观察它的身子。
学生马上明白了,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
汇报交流时,有位学生说:“小鸭子浑身毛茸茸的,像个黄色的绒球。
它的眼睛小小的、黑黑的,像两颗黑葡萄;嘴巴黄黄的、扁扁的;脚掌宽宽的,像两片枫叶,可爱极了。
”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抓住特点,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动物,鼓励有创意地表达。
学生兴趣倍增,此时提笔写作必定下笔如有神。
(二)捕捉瞬间,留心观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生活中的某个情节、某个场面往往稍纵即逝,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去观察四季轮回、花草树木、飞禽走兽,观察校园内外形形色色的人和事,观察不同人在喜怒哀乐时的不同神情、动作等,及时捕捉生活中的鲜活事物,习作时自然就有话可说、有情可表。
发现、模仿、超越——议论文写作教学三部曲
![发现、模仿、超越——议论文写作教学三部曲](https://img.taocdn.com/s3/m/1331a116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92.png)
94[2013.3]议论文写作教学看似简单,其实不易,往往是方法讲了一大堆,学生能真正掌握并灵活运用的却寥寥无几,写起议论文来仍然漏洞百出。
深挖根源,才发现原因是老师讲得太多,学生想得太少,所以在老师看来再好的方法,学生理解不透彻,操作起来自然也无法达到最佳效果。
笔者在日常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积极尝试,编写适合学生需要的议论文写作“活动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列的议论文写作活动单。
笔者暂以《议论文中如何做到“一材多用”》为例,例谈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的议论文写作教学三部曲:发现———模仿———超越。
一、发现活动一:“一材多用”高考优秀议论文语段示例和方法探究看高考优秀议论文《在生命的历程中奔跑》《安于位置,创造价值》和《说“安”》中运用“袁隆平”素材的语段,要求能说出文段的论点,划出“袁隆平”素材叙述中与论点密切相关的语句,再看看叙例后作者是如何对素材进行分析议论的,如何用素材论证论点的。
问题一抛出,学生一反以往被动听课的常态,马上展开了对高考优秀议论文语段的积极研读,很多同学都拿出笔在活动单上圈画起来。
在一段安静地思考过后,各组同学相继讨论起来。
很快在各组代表的交流发言和老师的点拨下,归纳总结出如下方法:(1)明确论点,找准材料与论题的契合点。
(2)学会取舍,突出材料中的某个方面。
(3)巧妙点题,彰显材料对论点的支撑。
在传统的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往往以教师的传授为主,诸如分论点的设置、用例的技巧、论证方法的运用等。
但是学生对教师的单向传授吸收很差,容易造成“讲是一回事,写又是另外一回事”的局面,因此许多知识技巧传授下来,学生听的时候也觉得头头是道,蛮觉得是那么回事,可到了自己写的时候仍然一脸茫然,不知从何处下手。
即使勉强模仿得有点意思,也显得十分生硬而无法灵活运用。
通过活动单导学模式,以学生主动发现探究为主,教师点拨提升为辅,在学生的主动参与、深入思考、集体探究中,学生的兴趣更浓了,对方法的领会更深刻,这就为下一步的模仿打好了坚实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教学三部曲――赏仿创
一、赏
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仅要想方设法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更要提高阅读质量,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特别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根据作文需要,精选优秀作品、范例,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欣赏、体会作品中的精粹之处,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为写作铺垫。
例如:指导学生写景物时,我们可引导学生欣赏课文《黄山奇石》中描写景色的段落。
通过:读(感情读)、议(议美在哪里?)、画(画好词好句)、想(想象文中所描述的情景)、说(以“我读了这段后,仿佛看到了……”或“读了这段后,我感觉到了……”等为开头说出自己的读后感)几个步骤,欣赏文中的语言美、结构美、意境美。
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欣赏,从中受到熏陶,提高鉴赏能力的同时理清文章思路,接着诱导学生回忆生活所见到的美景,让他们模仿作品畅所欲言,激发创作欲望,为下面的写作做铺垫。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此言就是劝诫我们通过大量阅读与欣赏去培养和获得语感,去熟悉和掌握语言规律,增强语文修养,提高语文能力。
好记性比不上烂笔头。
优秀的作品给人的启示太多,光靠脑记不行,还要教育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勤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可以摘抄好词好句或片段,可以记录当时读后感受……学生在欣赏中积累大量的写作知识与写作素材,为今后写作作好充分的准备。
二、仿
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说过:“模仿是学习的必经之路。
”模仿
优秀作品进行写作不仅可以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大家之作灵气的熏陶,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而且可以不断增加自己的语言积累,更重要的是在依样画葫芦中,感受作者的表情达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精髓,在模仿中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
小学的作文指导中也离不开模仿。
例如:同样是写景,在上面谈到的欣赏作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仿写:夏天的稻田、茶园、森林等。
学生在例文的启发下,依葫芦画瓢,就能较轻松地且较高质量地完成习作练习。
如果说学生把作文看作像走迷宫一样难,那模仿就是为学生指明走出迷宫的正确方向,越有效的模仿学生就越少走弯路。
指导学生模仿并不是让学生简单地换个时间、地点或人物,机械照搬而已。
只有能促使模仿的东西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能促使学生深刻体会优秀作品的共性与个性,掌握写作技法,发展其个性的模仿,才是有效的有用的模仿。
小学生学写作文犹如婴儿学走路,那引导学生进行模仿习作就如大人拿一手指给婴儿,牵着学步,在适当的时候就应该鼓励孩子不依靠别人自己走,并放手让他自己走。
在学生仿写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自觉回忆、搜索与所要表达的事物有共同点的优秀作品,并与当前要描写的事物进行比较,找出能切合自身经历的感受点,加以取舍利用;鼓励学生在仿写中敢于对优秀作品中的描述进行质疑,到实际生活中去观察验证,加深体会,内化为自己的经验;同时教育学生模仿是为了不用模仿,甚至为了超过,因此,除了要模仿好以外,还应注意日常的观察,积累写作材料,为自己今后独立创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创
国画大师齐白石老人曾说过:“学我者生,像我者死!”这句名言不仅在学画上适用,在学生的作文指导中同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学生虽然能模仿优秀作品写出好作文,但这样的作文再好也是庸品,容易造成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缺乏个性与新意,这无疑是死路一条。
因此,模仿只是学生锻练基本功,学习写作技巧的途径,并不是我们最终目的。
我们在引导学生模仿的基础上,还必须加强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多形式的作文训练,举一反三,来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发展个性。
(一)多角度作文
多角度作文就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审视作文题目、材料,根据一个题目写成多篇作文,达到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目的。
这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训练:1、多方面选材。
就是引导学生围绕同一命题或中心,从不同的方面去选择不同的题材,力求选材新颖,有创意。
例如:写“难忘的一天”,可以因为一件事难忘,可以因为一个人难忘,也可以因为自己的心理感受难忘,从而使自己的文章与众不同。
2、多角度立意。
就是引导学生对同一题目,从不同角度进行审视,确定不同的中心,写出不同立意的作文。
例如:要求学生针对“楼房越来越多,水泥路越来越宽”这一现象进行写作时,引导学生多角度。
学生有反映社会日新月异、变化快的;有反映改革开放政策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有反映成百上千亩良田被毁,应做好城市规划,保护农田的。
由于立意不同,作文内容也丰富多彩,很有创意。
3、多形式表达。
就是引导学生对同一内容。
采用多种形式的表达方式,以求构思新、表达巧,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4、
多样化体裁。
就是引导学生根据同一题材,写出不同文体的作文。
(二)想象作文
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儿童最富幻想的,在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异想天开中,学生的个性可以得到最好的发挥。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想象作文,让学生在自由的想象中丰富想象力,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发展个性。
例如:1、看图作文,在选好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由画中想象画外;2、继写作文,可以续写课文,也可以设计一个故事开头,让学生续写等;3、补写作文,可补写课文空白处,也可设计故事开头与结尾,补写经过等;4、假想作文,例如:《二十年后的我》、《假如我是天使》等;5、写童话故事,童话故事是孩子们最熟悉的一个作品,听多也看多了,因此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从仿编童话――听编童话――看图编童话――根据材料编童话―― 续写、补写、扩写童话――独立编童话,逐步提高编写要求,发挥想象力。
6、科幻作文,在带领学生大量阅读科普作品的基础上进行科幻作文,这满足了儿童异想天开的心理要求,因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激情。
语文大纲中指出教学要读写结合,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不能生吞硬塞地在“写法”上下功夫,忽视了平时阅读中写作技法的赏析与总结的渗透,而要读写结合,注意以读促写。
在“赏”中,我们努力追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的境界;在“仿”中,我们努力指导学生掌握写好哈姆莱特的写作本领;在“创”中,我们尤其应重视指导每一个学生写出自己的东西来,努力做到有一千个作者,也要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在这三个方面中,“赏”促“仿”,它们共
同为学生的“创”服务,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2、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必须能耐得住寂寞单干。
3、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