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第四章
《离散数学》课件-第四章 二元关系
R2= R • R={<1,1>,<2,2>,<1,3>,<2,4>, <3,5>}
R3=R2 • R={<1,2>,<2,1>,<1,4>,<2,3>, <2,5>}
R4= R3 • R={<1,1>,<2,2>,<1,5>,<2,4>,
从关系图来看关系的n次幂
R:
1
2
3
4
5
R2:
1
2
3
4
5
R2就是从R的关系图中的任何一个结点x出发,长 为2的路径,如果路径的终点是y,则在R2 的关系 图中有一条从x到y的有向边。其他以次类推:
R3:
1
2
3
4
5
R4:
1
2
3
4
5
定理 设|A|=n,R A×A,则必有i,j∈N, 0≤i<j≤2n2,使得Ri=Rj。
=R5,R7=R6•R=R5,…,Rn=R5 (n>5) 故Rn{R0,R1,R2,R3,R4,R5}。
S0=IA,S1=S,
S2=S•S={<a,c>,<b,d>,<c,e>,<d,f>}, S3=S•S•S=S2•S={<a,d>,<b,e>,<c,f>}, S4=S3•S={<a,e>,<b,f>}, S5=S4•S={<a,f>}, S6=S5•S=Φ, S7=Φ, …, 故,Sn{S0,S1,S2,S3,S4,S5,S6}
屈婉玲离散数学第四章
谓词
谓词——表示个体词性质或相互之间关系的词 谓词常项 如, F(a):a是人 谓词变项 如, F(x):x具有性质F n(n1)元谓词 一元谓词(n=1)——表示性质 多元谓词(n2)——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 如, L(x,y):x与 y 有关系 L,L(x,y):xy,… 0元谓词——不含个体变项的谓词, 即命题常项 或命题变项
9
实例5
例5 设个体域为实数域, 将下面命题符号化 (1) 对每一个数x都存在一个数y使得x<y (2) 存在一个数x使得对每一个数y都有x<y 解 L(x,y):x<y (1) xyL(x,y) (2) xyL(x,y)
注意: 与不能随意交换 显然(1)是真命题, (2)是假命题
10
4.2 一阶逻辑公式及解释
14
封闭的公式
定义4.6 若公式A中不含自由出现的个体变项,则称A为封闭 的公式,简称闭式. 例如,xy(F(x)G(y)H(x,y)) 为闭式, 而 x(F(x)G(x,y)) 不是闭式
15
公式的解释
定义4.7 设L 是L生成的一阶语言, L 的解释I由4部分组成: (a) 非空个体域 DI . (b) 对每一个个体常项符号aL, 有一个 aDI, 称 a 为a在I 中的解释. (c) 对每一个n元函数符号fL, 有一个DI上的n元函数 f : DIn DI , 称 f 为f在I中的解释. (d) 对每一个n元谓词符号FL, 有一个DI上的n元谓词常项F , 称 F 为F在I中的解释. 设公式A, 取个体域DI , 把A中的个体常项符号a、函数符 号f、谓词符号F分别替换成它们在I中的解释 a、 f 、F , 称 所得到的公式A为A在I下的解释, 或A在I下被解释成A.
20
离散数学-第四章 代数系统
(r1 r2 r1r2 ) r3 (r1 r2 r1r2 )r3
r1 r2 r3 r1r2 r1r3 r2 r3 r1r2 r3
r1 (r2 r3 ) r1 (r2 r3 r2r3 )
(r1 r2 r3 r2 r3 ) r1 (r2 r3 r2 r3 ) r1 r2 r3 r2 r3 r1r2 r1r3 r1r2 r3
1 3 5 7
7 5 3 1
1 3 5 7
1 3 5 7 3 3 5 7 5 3 5 7 1 7 3 7
6
三、运算的封闭性
定义在集合A上的运算在A上一定是封闭的. 定义在集合A上的运算在A的子集上是否封闭呢?
例5 定义函数 : N N ,使 (n1 , n2 ) n1 n2
2
令S
(b, a, a), (b, a, b), (b, b, a), (b, b, b)}
2
f : An A ,于是对于 A n 设有集合 A和函数 中的每一个有序 n元组 (a , a ,, a ) ,在 A 中必有 1 2 n 唯一个元素 a与之对应,即 f (a1 , a 2 , , a n ) a
er er el , 令 e el er ,则 e 是 的单位元。 设 e 也是 的单位元, 则 e e e e 因此 e 是 的唯一的单位元。
因此, el
18
2. 零元
是集合A上的二元运算,若存在一元 素 z l A ,使得对于任意的 a A ,有 z l a z l , 则称 z l是A中运算 的左零元;若存在一元素 , 使得对于任意的 , zr a A a,则称 z是A中 zr A r 运算 z r 的右零元,若存在一元素 ,使得对于任 意 z A, a,则称Z是A中运算 z 的零 A z a a z 元。
离散数学(微课版) 第4章
离散数学(微课版)第4章1. 引言在离散数学的第4章中,我们将讨论图论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图论是研究图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的数学分支,它在计算机科学、网络设计、运筹学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章将介绍图的定义、图的表示方法、图的遍历算法等内容。
2. 图的定义图由一组节点和一组节点之间的边构成。
节点通常表示现实世界中的对象,而边则表示对象之间的关系。
图可以用于描述各种问题,如社交网络中的用户关系、城市之间的交通网络等。
2.1 有向图和无向图图可以分为有向图和无向图两种类型。
在有向图中,边具有方向,表示节点之间的单向关系。
而在无向图中,边没有方向,表示节点之间的双向关系。
2.2 顶点和边图由顶点和边组成。
顶点是图的节点,用来表示对象。
边连接两个顶点,表示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
2.3 路径和环路径是指在图中从一个顶点到另一个顶点的连接序列。
环是一条路径,其起点和终点相同。
3. 图的表示方法在计算机中,图可以用不同的数据结构来表示。
常见的表示方法包括:3.1 邻接矩阵邻接矩阵是用二维数组表示图的连接关系。
对于无向图,邻接矩阵是对称的,而对于有向图,则不对称。
A B CA010B101C010上述邻接矩阵表示了一个无向图,其中顶点A与顶点B相连,顶点B与顶点C相连。
3.2 邻接表邻接表是用链表表示图的连接关系。
对于每个顶点,邻接表保存了与其相连的其他顶点的信息。
A ->B -> NULLB -> A ->C -> NULLC -> B -> NULL上述邻接表表示了一个无向图,顶点A与顶点B相连,顶点B与顶点A、C相连,顶点C与顶点B相连。
4. 图的遍历算法图的遍历算法是指按照一定的方式访问图中的所有节点。
常见的图的遍历算法有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
4.1 深度优先搜索深度优先搜索从起点开始,尽可能深地访问尚未访问的节点,直到无法继续深入为止,然后回溯到上一个节点,继续深入其他未访问的节点。
离散数学第四章
代数系统
从这一章起到第七章涉及到的是近世代数的内容,本章介 绍的是代数系统的内容,后三章介绍的是几个重要的代数系统:
群,环,域,格.这些理论在计算机及物理,化学等学科都有重要应用.
§4.1 运 算
一 . 概念 本节将函数的讨论局限在集合An到集合A上. 定义1 设有非空集合A,函数f: An→A 称为A上的一个n元运算. n称为运算的阶. 若f: A2→A 则f是A上的一个二元运算
常用表格来表示一元运算和二元运算: ai a1 o(ai) o(a1) o a1 a2 … an o(a1,an)
a1 o(a1,a1) o(a1,a2)
.
. an 三
.
. o(an)
.
.
…
… o(an,an)
an o(an,a1) o(an,a2)
.关于运算的封闭性
定义2: 如果作用在一个集合A的元素的运算,其运算结果也
(4)单位元:加法有单位元;乘法有单位元;
(5)加法有逆元;
(6)消去律: 如果 i ≠0,任意 j,k∈I 由i · i · k= j, 称<J,+,· >是一个整环. 可以有 k= j ;
前述的<I,+ ,· <B,+,· <R,+,· <Q,+, · > > > >均为整环.再看一例:
例: 证明代数系统<Z3 , 3 , ⊙3 >是整环.其中 ⊙3 , 3的 定义如下:
=i+j- i.j+k- i k -j + i.j . k
i* ( j*k )=i*(k+j- k.j)=i+ (k+j- k.j)-i (k+j- k.j) =i+j- i.j+k- i k -j + i.j . k
离散数学第四章(第1讲)
第四章 二元关系
§1 序偶与笛卡尔积 §2 关系及其表示 §3 关系的性质 §4 关系的运算 §5 等价关系与划分 §6 相容关系与覆盖 §7 偏序关系
§1 序偶与笛卡尔乘积
1 序偶 《定义》由二个具有给定次序的客体所组成的序列
称为序偶。记作〈x,y〉 例:X—Y二维平面上的一个点的坐标〈x,y〉就
是一个序偶。
说明: (1)在序偶中二个元素要有确定的排列次序。 若ab时,则〈a,b〉〈b,a〉 若〈x,y〉=〈a,b〉(x=a y=b) (2) 多重序元: 三元组:〈〈x,y〉,z〉 =〈x,y,z〉 n元组: 〈〈〈〈x1,x2〉,x3〉…〉,xn〉= 〈x1,…,xn〉
ran R={a,b,c,d}
FLD R={1,2,3,4,a,b,c,d}
4.关系和笛卡尔乘积 笛卡尔乘积的任何子集都可以定义一种二元关系。 例:X={1,2,3,4},Y={1,2}
X Y {1,1 ,1,2 , 2,1 , 2,2 , 3,1 , 3,2 , 4,1 , 4,2 }
S1={<x,y>|x X yYx ≤ y}={<1,1><1,2><2,2>}
2 笛卡尔乘积 《定义》设A,B为二个任意集合,若序偶的第 一个成员(左元素)是A的一个元素,序偶的 第二个成员(右元素)是B的一个元素,则所 有这样的序偶构成的集合称为A和B的笛卡尔乘 积。
记作:A B={〈x,y〉|(xA)(yB)}
[离散数学]第四章
第四章代数代数又称为代数结构或代数系统,是用代数方法构造的数学模型。
代数系统对于研究各种数学问题和许多实际问题是很有用的,对计算机科学研究也有很大的实用意义,例如,在程序设计语言的语义研究中,数据结构的研究中,编码理论的研究中,系统生成与结构,语言代数,计算理论以及逻辑电路设计中均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4.1 一般代数结构这一节开始讨论系统及系统的结构。
第一章与第二章着重讨论了一些集合,一般来讲,不论是什么系统,都是若干个集合按一定的条件构成。
构成的条件可以用列举法给出,更多的是由命题法和归纳法给出。
如果结出的若干个集合不是一些具体的集合,这些不具体的集合概念完全由命题来决定通用的概念,则这种构成系统的方法称为公理的方法。
所以这一节还有一个任务是向公理方法过渡。
4.1.1 代数运算关系是集合,函数是关系,函数是“单值”的关系也是集合。
下面定义的代数运算是一个特殊的函数。
定义4.1.1设X为非空集合,n∈I+,n→称为X上的n元运算,其中n为运算ω的阶(类型),记为n ω。
①函数ω:X X②X中的每一个元素称为X上的0元运算。
当n ω=1时,称ω为一元运算,例如实数集合R上的“负”运算;当n ω=2时,称ω为二元运算,例如R上的“+”和“*”运算。
二元运算在许多方面的研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后面二元运算用一个字母θ来表示。
实际上用的0元运算只是集合X中的某些特定的元素,例如R中的0和1。
在上一节中所定义的运算是一元运算。
由定义可以看出,所谓集合X上的n元运算,乃是指某种规则,对于X上的每一个n元序偶,规定了X中唯一的元素与之对应。
,,...,∈S,都有ω定义4.1.2设ω为X上的n元运算,S∈X,如果对于任意a a a n12,,...,‡)∈S,则称S关于ω封闭的。
(†a a a n12例如,考察自然数集合N上的加法运算“+”,显然非负偶数集合关于“+”是封闭的,但非负奇数关于“+”是不封闭的。
离散数学 第四章
f g
§2逆函数和复合函数
《定理》:函数的复合运算是可结合的,即如果f,g,h 均为函数,则有:
h ( g f ) (h g ) f
证明:函数也是一种二元关系, ∵二元关系的复合是满足结合律的, ∴函数的复合也是满足结合律的。
§2逆函数和复合函数
例:设 I
是负整数集合,定义二个双射函数f和g, f(x)= - x ={<-1,1><-2,2>…}, g(x)= x-1={<1,0><2,1>…},
f : I I
( f ( x)) (( x) 1) { 1,0 2,1 }
§2逆函数和复合函数
《定理》:若f是一双射函数,则 ( f 1 ) 1 f 证明:设任一 x, y f
y, x f 1
则
x, y ( f 1 ) 1 f
《定理》:设f: X→Y和g:Y→Z,且f和g均为双射函数,则有
( g f ) 1 f 1 g 1
(3)一个函数的反函数如果存在的话,则此函数一定是双 射函数,而入射,满射函数的逆关系均不满足函数的定义.
(4)为了和逆关系相区别,函数f的 “逆函数” 用1 来表示 f
1 f : X Y 是一双射函数,称 f : Y X 《定义》:设
为f的逆函数。 《定理》:如果f: X→Y是双射函数,则有: 1 : Y X f
§2逆函数和复合函数
《定理》:设f:X→Y和g:Y→Z是二个函数,于是复合函数
g f 是一个从X到Z的函数,对于每一个 x X 有:
( g f )( x) g ( f ( x))
证明:由定义可知 g f 是从X→Z的函数,即
离散数学第四章
构造一个数b=0.b1b2b3b4…bn……, 其中 : b1≠a11 b2 ≠ a22 b3≠a33… 于是 b ≠x 1 , b≠ x2, b≠ x3 ... 因此: b(0,1)
bn≠ ann... b ≠ xn …
但是b这样的形式应该是属于集合(0,1)的,因此产生 矛盾,所以(0,1)是不可数的。
1
基本概念
定义4.1 一个集合S与集合Nn={0,1,2,…n-1},如 存在一一对应函数 f : Nn→S,则称S是有限集合, 并称其有基数n,如果S不是有限集合,则称为无 限集合。 说明:
由集合的元素个数来定义; 由于量变引起的质变; 它们中的一种性质都不能随意扩展到另一个集合中。
有限集和无限集
有限集合
元素的个数称为该集合的基数; 满足包含排斥原理。 元素无限多,如:自然数集合N、整数集I、实数集R等。 对于这样的集合有没有基数呢? 如果有,基数是多少? 无限集合之间有无大小的差别?
无限集合
问题:
本章主要借助于函数讨论集合的所谓“大小”问题。这里 用到自然数集合这个重要的概念讨论无限集。
27
说明:
• • • •
这种方法称为:康托对角线法; 对角线法并非康托尔关于实数不可数的第一个证 明,而是发表在他第一个证明的三年后; 他的第一个证明既未用到十进制展开,也未用到 任何其它数字系统; 自从该技巧第一次使用以来,在很大范围内的证 明中都用到了类似的证明构造方法。
28
由前面这些定理可知:
•
如此继续,可取出m3,m4,m5,…无限多个元素,则可得到另一个集合 M1={m1,m2,…}; 令M2=M-M1,即M中除去M1后得到的集合, 则M=M1∪ M2, 做另一集合M’={m2,m3,…} ∪M2,显然M⊃M’且M’~M,因此存在如 下一一对应的关系: 对于M的每个mi对应mi+1,对于M中的每个m∈ M2,对应M’中的 m。
离散数学(刘任任版)第4章答案
此,A~C。故|A| = |C|。
再证定理4. 2. 3。 (1)令A , (x) = X,x e a 于是 是单射。故
TA| |A|. ' ⑵设⑷ |B|且|B| |A|,则存在单射:
cr : A —> 乃,T : B —> A
设A为无限集,任取 ,因A无限,故存在 如
此下去,有 ,显然
:
是A的可数子集。
令禮- 则
再证存在双射}, B 艺令
a:AB
显然,是A到B的双射。故结论成立。
(2) 令<r2⑷=n3,n e N (3) 令cr3(n) = 3n2,n e N
(4) 令cr4(zi) = 1/n,n e N
将NXN的元素如下排列,设〈x,y>eNXN。
(2)设有52个整数a1,a2,…,a52。 若存在1<=i<j<=52,使ai =aj,则 100|(ai_aj)。 否则不妨设a1<a2〈…<a52。 令bi二a52_ai, i=1,…,51
cj=a52+aj, j=1,…,51 (2) 假设结论不成立,贝Ubi,cj均不能被100整除。 设 100除bi余数为ri,i=1,…,51 ; 100除ci余为 si, i=1,…,51 ,则 1<=ri,si<=99。
由于(1),(2)式共有102个,因此,余数也有102个。 故由抽屉原理知必有i,j使得
ri=rj
_
參
番或 si=sj (1<=(ii<<=j<i<=j5<1=)51)(c_1(a)_1) 或 ri=sj (1<=i<j<=51) (b_1)
离散数学课件-第4章
哈塞图( Hasse 图)
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过程表示一个有穷集上的偏序。 从这个关系的有向图开始: (1)自反性:每个顶点都有自回路,省去。 (2)反对称性:两个顶点间只可能有一个箭头从左→ 右,或从下→上的方向从小到大安置顶点,可省略箭头。 (3)传递性:由于有(a,b),(b,c)∈R 则(a,c) ∈R 故只画(a,b),(b,c)对应的边,省略边(a,c)。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example 10】 考虑小写英语字母串构成的集合。使用在字母表中的字母序,可以构成在串的集合上的字典顺序。 如果两个串第一次出现不同字母时,第一个串的字母先于第二个字母,或者如果第一个串和第二个串在所有的位都相同,但是第二个串有更多的字母,那么,第一个串小于第二个串。这种排序和字典使用的排序相同。例如 discreet < discrete 因为这两个串在第7位首次出现字母,并且 e< t. discreet < discreetness 因为这两个串前8个字母相同,但是第二个串更长。此外 discrete < discretion
添加标题
类似地,偏序集的一个元素叫做极小的,如果它不大于这个偏序集的任何其他元素。即a在偏序集(S, ≼ )中是极小的,如果不存在b∈S使得b<a。
【example 8】确定在偏序集(Z×Z,≼ )中是否有 (3, 5) < (4,8), (3,8)<(4,5) 和(4,9) <(4,11) ? 这里的≼ 是从Z上通常的≤关系构造的字典顺序。 Solution: 因为3<4,故而(3, 5) < (4,8), 且(3,8)<(4,5) 。因为(4,9)与(4,11) 的第一元素相同,但9<11,我们有(4,9) <(4,11) 。 下图明显地显示了Z+×Z+ 中比(3,4)小的有序对的集合。
离散数学4-关系与函数
A={}, P(A)A= {<,>, <{},>}
7
笛卡儿积的性质
不适合交换律 ABBA (AB, A, B) 不适合结合律 (AB)CA(BC) (A, B) 对于并或交运算满足分配律
<x,y>∈A×(B∪C) x∈A∧y∈B∪C x∈A∧(y∈B∨y∈C)
(x∈A∧y∈B)∨(x∈A∧y∈C) <x,y>∈A×B∨<x,y>∈A×C <x,y>∈(A×B)∪(A×C)
所以有A×(B∪C) = (A×B)∪(A×C).
10
二元关系的定义
定义 如果一个集合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集合非空, 且它的元素都是有序对 (2)集合是空集
❖关系R1 :{m, n}到 {w, x, y, z} ,且R1 ={<m, x>,<m, z>,<n, w>}。
❖ 计算R1∘R2
a R2 m
R1
w
b
n
x
o
y
c
p
z
23
第二种方法:关系矩阵乘法
利用图示(不是关系图)方法求合成
❖关系R2:{a, b, c}到 {m, n, o, p} ,且R2={<a, p>,<a, o>,<b, m>}。
12
从A到B的关系与A上的关系
定义 设A,B为集合, A×B的任何子集所定义的二元系叫 做从A到B的二元关系, 当A=B时则叫做 A上的二元关系.
离散数学第四章
13
例 在个体域限制为(a)和(b)条件时,将下列命题 符号化:
(1)对于任意的数x,均有x2-3x+2=(x-1)(x-2) (2)存在数x,使得x+5=3
其中:(a)个体域D1=N(自然数集合) (b)个体域D2=R(实数集合)
10
量词
量词是表示个体常项或变项之间数量关系的词。
量词分为两种: (1)全称量词:对应日常语言中的“一切”,“所有的”,
“任意的”,“每一个”等等,用符号“∀”表示。 用∀x表示对个体域里的所有个体,∀xF(x)表示个体
域里的所有个体都有性质F。 ∀x∀yG(x, y)表示个体域里的任意两个个体都有关系G。
不带个体变项的谓词称为0元谓词。 例如:F(a),G(a,b),P(a1,a2,…,an) 都是0元谓词。
8
例 将下面命题用0元谓词符号化。 (1)只有2是素数,4才是素数 (2)如果5大于4,则4大于6
命题的谓词符号化步骤: (a)找出谓词、个体词常项 (b)符号化谓词和个体词常项 (c)使用符号化了的谓词和个体词以及逻辑运算符
解:令 F(x) : x2-3x+2=(x-1)(x-2);G(x) : x+5=3 在个体域限制为(a)和(b)条件时 命题(1)的符号化均为:∀xF(x) 命题(2)的符号化均为:∃xG(x) 个体域为(a)时,(1)为真命题,(2)为假命题 个体域为(b)时,(1)为真命题,(2)为真命题
14
第四章 一阶逻辑的基本概念
1
4.1 一阶逻辑命题符号化
在一阶逻辑中,个体词、谓词、量词是命 题符号化的三个基本要素。
离散数学 第4章习题答案
第4章习题答案1.解P(A)×A={∅,{a},{ b},{a,b}}×{a,b}={<∅,a>,<∅,b>,<{a},a>,<{a},b>,<{ b},a >,<{ b},b >,<{a,b},a >,<{a,b},b >}。
2. 解 (1)不正确。
例如,令A=∅,B={1},C={2},则A×B=A×C=∅,但B=C不成立。
(2)正确。
因为<x,y>∈(A-B)×C⇔x∈(A-B)∧y∈C⇔(x∈A∧x∉B)∧y∈C⇔(x∈A∧y∈C∧x∉B)∨(x∈A∧y∈C∧y∉C)⇔(x∈A∧y∈C)∧(x∉B∨y∉C)⇔(x∈A∧y∈C)∧⌝(x∈B∧y∈C)⇔<x,y>∈(A×C)∧<x,y>∉(B×C)⇔<x,y>∈(A×C)-(B×C)所以,(A-B)×C=(A×C-B×C)。
(3)正确。
例如,令A=∅,则A⊆A×A。
2,所以X3.解X到Y的不同的二元关系对应X×Y的不同的子集,而X×Y的不同的子集共有个mn2个。
到Y的二元关系总共有mn4. 证明 (2)因为<x,y>∈A×(B∩C)⇔ x∈A∧y∈(B∩C)⇔ x∈A∧(y∈B∧y∈C)⇔(x∈A∧y∈B)∧(x∈A∧y∈C)⇔<x,y>∈A×B∧<x,y>∈A×C⇔<x,y>∈(A×B)∩(A×C)所以A×(B∩C)=(A×B)∩(A×C)。
(3) )因为<x,y>∈(A∪B)×C⇔x∈(A∪B)∧y∈C⇔(x∈A∨x∈B)∧y∈C⇔(x∈A∧y∈C)∨x∈B∧y∈C)⇔<x,y>∈A×C∨<x,y>∈B×C⇔<x,y>∈(A×C)∪(B×C)所以(A∪B)×C=(A×C)∪(B×C)。
离散数学第4章 有限集和无限集
A C
B
软件学院
有限集
例:120个学生中有100个学生至少要学法、德、英三 种语言中的一种,假定有65人学法语,45人学德语, 42人学英语,20个人学法语和德语,25人学法语和 英语,15人学德语和英语,请问同时学三种语言的 有多少人? 解:令A、B、C表示学法语学、德语和英语的人数 100=65+45+42-20-25-15+|A∩B∩C| 所以 |A∩B∩C|=8。
性质:可列集的无限子集仍为一可列集。
可列集是无限集中的最小集合。
软件学院
无限集的性质 例如:整数集I是可列集。 N={0,1, 2, 3, 4, 5, 6……}
I={0,1,-1, 2,-2, 3,-3……}
有理数集Q为可列集。 一切有理数都可写为m/n的形式,对于分数可以按照 分子和分母的顺序排列。 实数集R是不可列集。
软件学院
第四章 有限集与无限集 有限集S的元素的个数称为S的基数,可记为|S|。 自然数集N是无限集。 实数集R是无限集。 基数是与集合的元素数量有关的概念。在有限集中, 基数即是元素的个数,而在无限集中,集合基数就 变得复杂了。理论上讲,无限集中元素数量为无限, 但这太笼统了,因为个数中其浓度与密度是不同的。 如:实数与自然数同为无限个元素,但是实数无限浓 度高于自然数的无限浓度。
软件学院
无限集的性质 因为自然数集N不可能与某个自然数n等势。所以N的 基数不能是有限数,就用一个‚无限大‛的数 0表示(Aleph零)。 可列集是与自然数集中元素可以建立一一对应的集 合,即可列集与自然数集等势,势也为Aleph零。 所以我们可以用‘等势’来表示集合间的大小比较。 由于可列集是‘最小’的无限集,故已经没有比可 列集更小的无限集了。因此,其他无限集的势比 Aleph零要大,如实数集比可列集要大,它的基 数是Aleph。
自考离散数学第4章
4.1 代数系统
定义4.1.8 设V=<S,f1,f2,...,fk>是代数系统,B S,且B对f1,f2,...,fk都是封闭的, B和S还含有相同的代数常数,则称<B,f1,f2,...,fk>是V的子代数系统,简称子 代数。
因为b=b,d=b2,a=b3.c=b4,e=b5,生成元为b;
因为c=c,a=c2,d=c3.b=c4,e=c5,生成元为c;
例:设A={a,b,c,d},*为A上的二元运算,
*
a
b
c
d
a
a
b
c
d
b
b
d
a
c
c
c
a
b
b
d
d
a
c
d
可以看出a为单位元。由a*a=a,b*c=a,c*b=a,d*b=a,
故a有逆元a;b有左逆元c,d;c有左逆元b;b有右逆元c;c有右逆元b;d有 右逆元b。其中b是c的逆元,c是b的逆元。
一个元素的左逆元不一定等于它的右逆元,而且一个元素可以有左(右)逆元 而没有右(左)逆元。一个元素的左右逆元也不一定是唯一的。
*
e
a
b
c
e
e
a
b
c
a
a
e
c
b
b
b
c
e
a
c
c
b
a
e
验证<G,*>是一个群。
解:*运算容易验证是可结合的,e是G中的单位元,对任意x G,x-1=x。G 关于*运算,构成一个群,这个群称作Klein四元群。
离散数学04
例题 n元谓词的符号化
例4.5 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1)兔子比乌龟跑得快。 (2)有的兔子比所有的乌龟跑得快。 (3)并不是所有的兔子都比乌龟跑得快。 (4)不存在跑得同样快的两只兔子。
解:令 F(x):x是兔子, G(y):y是乌龟, H(x,y):x比y跑得快, L(x,y):x与y跑得同样快。
(1) “凡人都呼吸”应符号化为 x(M(x)→F(x))
(2) “有的人用左手写字”符号化为 x(M(x)∧G(x))
在使用全总个体域时,要将人从其他事物中区别出来,为此 结 引进了谓词M(x),称为特性谓词。 论 同一命题在不同的个体域中符号化的形式可能不同。
思考:在全总个体域中,能否将(1)符号化为 x(M(x)∧F(x))? 能否将15(2)符号化为x(M(x)→G(x))?
定义4.4 一阶语言F的合式公式定义如下:
(1) 原子公式是合式公式。
(2) 若A是合式公式,则(┐A)也是合式公式。
(3) 若A,B是合式公式,则(A∧B),(A∨B),(A→B),(AB) 也是合式公式。
(4) 若A是合式公式,则xA,xA也是合式公式。
(5) 只有有限次的应用(1)~(4)构成的符号串才是合式公式。
11
量词及相关概念
量词(quantifiers)是表示个体常项或个体变项之间数量关 系的词。
1. 全称量词:符号化为“”
日常生活和数学中所用的“一切的”、“所有的”、“每一 个”、“任意的”、“凡”、“都”等词可统称为全称量词 。
x表示个体域里的所有个体,xF(x)表示个体域里所有个体 都有性质F。
命题真值为假。 (2)有的人登上过月球。
令G(x):x登上过月球, M(x):x是人。命题符号化为 x(M(x)∧G(x))。
离散数学第四章 有限集与无限集
第四章 有限集与无限集
④ 定理: 两个可列集的并集是可列集。
证明: 设 S1={a0, a1, a2, a3, a4, …}, S2={b0, b1, b2,
b3, b4, …}均为可列集。不仿设S1与S2不相交。
S1∪S2的元素可以排成无穷序列,即a0, b0, a1, b1, a2, b2, a3, b3, a4, …, 所以 S1∪S2={a0, b0, a1, b1, a2, b2, a3, b3, a4, …}是 可列集。
0
2、定理:实数集R是不可列集。实数集的基数为 1 3、:对任意集合A,有 |A| < |ρ(A)| 由此可得: (1) 无限集也有大小,最小的无限集是 可列集,其 次是实数集。 (2) 对任一无限集,总存在一个基数大于这个集合
的集合,即无限集的“大小”也是无限的,没有最
大的无限集。
有限集a的元素个数称为a的基数记为2基数的有关定义设有集合ab第四章有限集与无限集则称集合a的基数小于等于b的基数记为若从a到b存在单射但不存在满射则称集合a的基数小于b的基数记为第四章有限集与无限集43无限集的性质1定义
第四章 有限集与无限集
第四章 有限集与无限集
4.1 有限集与无限集基本概念
1、定义1:若集合A与集合= { 1, 2, 3, …, n }存在
则 f 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A B。
第四章 有限集与无限集
例2:设N = { 0, 1, 2, 3, … },其子集A = { 1, 3, 5,
7, … },B = { 2, 4, 6, 8, … }均为无限集且N A,
N B。 因为它们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N:0 1 2 3 …… f: A:1 3 5 7 …… N:0 1 2 3 …… g: B:2 4 6 8 ……
离散数学第四章等价关系和偏序关系
偏序集的特定元素
定义 设<A,≼>为偏序集, BA, y∈B. (1) 若x(x∈B→y≼x) 成立, 则称 y 为 B 的最小元. (2) 若x(x∈B→x≼y) 成立, 则称 y 为 B 的最大元. (3) 若x (x∈B∧x ≺ y) 成立, 则称 y 为B的极小元. (4) 若x (x∈B∧y ≺ x) 成立, 则称 y 为B的极大元.
定义 设A为非空集合, 若A的子集族π(π P(A)) 满足下面条件:
2 覆盖 1, 称 [x]R 为 x 关于R 的等价类, 简称为 x 的等价类, 简
例6 设偏序集<A,≼>如下图所示,求 A 的极小元、最小元、极大元、最大元. 例2 给出A={1,2,3}上所有的等价关系
4 和 6 覆盖 2. 设 A={1,2,…,8}, R={ <x,y>| x,y∈A∧x≡y(mod 3) }
例6 设偏序集<A,≼>如下图所示,求 A 的极小元、 最小元、极大元、最大元. 设 B={b,c,d}, 求 B 的下 界、上界、下确界、上确界.
极小元:a, b, c, g; 极大元:a, f, h; 没有最小元与最大元. B的下界和最大下界都 不存在, 上界有d 和 f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最小上界为 d.
25
18
哈斯图实例
例4 <{ 1, 2, 3, 4, 5, 6, 7, 8, 9 }, R整除> <P({a, b, c}), R>
19
哈斯图实例(续)
例5 已知偏序集<A,R> 的哈斯图如右图所示, 试求出集合A和关系 R的表达式.
A={a, b, c, d, e, f, g, h} R={<b,d>,<b,e>,<b,f>,<c,d>, <c,e>,<c,f>,<d,f>,<e,f>,<g,h>}∪I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关系和有向图Relations and Digraphs关系是计算机科学和离散数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分为二元,多元关系,正如集合的运算一样,关系也有其相应的运算,在理论和应用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中,De Morgan和Russell做了很多工作。
4.1乘积集合和划分Product sets and Partions乘积集合Product sets 又称为卡氏积。
有序对,元素a1, a2,……a n根据一定的顺序排列的元素组合,又称为序偶,记为(a1, a2,……a n)。
其中,a1是第一元素, a2是第二元素,依次类推。
元素的有序性。
特别地, n=2,称为二元组,一般,称为n元组。
(a,b)=(x,y) if and only if a=x and b=y.平面直角坐标系,空间直角坐标系,n维空间。
下面,以n=2 为例。
A,B是两个非空集合,称A⨯B ={(a,b) | a∈A, b∈B}为A与B的乘积集合或笛卡尔乘积。
例如,A={a,b,c}, B={d,e},则A⨯B={(a,d),(a,e),(b,d),(b,e),(c,d),(c,e)}一般来说,我们可以用列表或矩阵的形式来表示。
反之,B⨯A={(d,a),(e,a),(d,b),(e,b),(d,c),(e,c)}考虑到元素的有序性,一般来说,A⨯B≠B⨯A当A,B是有限的非空集合时,则我们有| A⨯B|=|A|⨯|B|进一步,我们考虑一般情形,A1⨯A2⨯……⨯A n ={ (a1, a2,……a n)| 其中,a i∈A i,i=1,2,……,n}接下来,我们考虑乘积集合与集合运算∪,∩的性质A×(B∪C)=(A×B)∪(A×C)A×(B∩C)=(A×B)∩(A×C)(B∪C)×A=(B×A)∪(C×A)(B∩C)×A=(B×A)∩(C×A)注记:(A∪B)×(C∪D)≠(A×C)∪(B×D)(A∪B)×(C∪D)=(A×C)∪(B×C)∪(A×D)∪(B×D)数据库是n元组的一个重要应用。
划分或商集 Partion or Quotient set设A为一个非空集合,A的划分P指的是由A的非空子集所组成的一个集合,满足:A= A1∪A2∪……∪A n, A i≠∅ , A i∩A j=∅, i=1,2,……,n .记P= {A1, A2, ……,A n },称P是A的一个划分。
.例如,A={a,b,c,d,e,f,g},若A1 ={a,b,c},A2={d,e},A3={f,g},则P={A1,A2,A3}是A的一个划分。
我们还可以有这样的划分,例如,A1 ={a,b},A2={c,d,e,f},A3={g},则P={A1,A2,A3}也是A的一个划分。
显然,划分不是唯一的。
对于一个集合来说,我们允许有多种划分。
HomeworkP114-115 17,264.2关系和有向图Relations and Digraphs关系指的是集合中元素之间的某种相关性。
很显然,两个元素之间的相关就称为二元关系,三个元素之间的相关就称为三元关系,n个元素之间的相关就称为n元关系。
对于关系,我们用符号R来表示。
关系R⊆A⨯B, R称为A到B上的关系, a Relation from A to B. 指的是A⨯B的一个子集。
R⊆A⨯A, R称为A上的关系, a Relation on A. 指的是A⨯A的一个子集.特殊情形,空关系R=Φ,全关系R=A⨯A。
(a,b)∈R,称a与b是R相关的,记作aRb;否则,(a,b)∉R ,称a与b不是R相关的,记作b Ra/.按照特征函数的记法,我们有R(a,b)=1或0例1设A={1,2,3,4},I A ={(a,a)| a∈A}={(1,1),(2,2),(3,3),(4,4)}是A上的相等关系。
例2 设A={1,2,3,4},Q={(1,2), (1,3),(1,4),(2,3),(2,4),(3,4)} Q是A上的小于关系。
例3 P= I A∪{(1,2), (1,3), (1,4), (2,4)}, P是A上的整除关系。
类似于,集合可以由特征函数来刻画一样。
显然,关系也可以由关系矩阵来刻画。
矩阵中的元素是1或0,满足关系为1,不满足关系为0。
由关系派生的集合Sets Arising from Relations定义域Dom(R) domain of R假定关系R⊆A⨯B,Dom(R)={x| ∃y∈B, (x,y) ∈R},即,关系R中所有有序对的第一个元素组成的集合;Dom(I A)={1,2,3,4}=A Dom(Q)={1,2,3}=A-{4} Dom(P)={1,2,3,4}=A值域Ran(R) range of RRan(R)= {y∈B|∃x∈A, (x,y) ∈R},即,关系R中所有有序对的第二个元素组成的集合。
Ran(I A)={1,2,3,4}=A Ran(Q)={2,3,4}=A-{1} Ran(P)={1,2,3,4}=A设R 是A 到B 的一个关系,R ⊆A ⨯B ,A 1⊆A ,则A 1关于关系R 的像集R(A 1)为 R(A 1)={y ∈B| ∃x ∈ A 1, (x,y) ∈R}, the R-relative set of A 1. 特别地,R(x)={y ∈B| (x,y)∈R}, 称为x 关于关系R 的像集。
定理1假定关系R ⊆A ⨯B,A 1⊆A, A 2⊆A, 则 (a) If A 1⊆A 2, then R(A 1)⊆R(A 2). (b) R(A 1∪A 2)=R(A 1)∪R(A 2). (c) R(A 1∩A 2)⊆R(A 1)∩R(A 2).定理2 假定关系R ⊆A ⨯B, S ⊆A ⨯B. 如果∀a ∈A,R(a)=S(a), 则R=S.关系矩阵M R The Matrix of a Relation ,由关系R 诱导的矩阵,称为关系矩阵M R 。
设},,,,{},,,,,{321321n m b b b b B a a a a A ==关系R ⊆A ⨯B, 关系R 可以用矩阵M R =[m ij ]来表示,⎩⎨⎧=01ij mR b a R b a j i j i ∉∈),(),( ⎪⎪⎪⎪⎪⎭⎫⎝⎛=100010000100001AI M ⎪⎪⎪⎪⎪⎭⎫⎝⎛=0000100011001110Q M ⎪⎪⎪⎪⎪⎭⎫⎝⎛=1000010010101111p M 反之,给定一个矩阵M ,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关系,记为R M 。
例如,设},,,{},,,{4321321b b b b B a a a A ==⎪⎪⎪⎪⎪⎭⎫⎝⎛=010*********M 则,)},(),,(),,(),,(),,(),,(),,{(33422241312111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R =关系有向图The Digraph of a Relation设A 是一个有限集合,R 是A 上的一个关系,关系R ⊆A ⨯A ,我们可以使用图形来表达。
G=(V,E),其中,V 表示顶点集合,E 表示边集合(顶点之间的连线,称之为边)。
如果顶点之间的连线具有方向性,故,该图称为有向图。
例如,A={1,2,3,4},R={(1,1),(1,2),(2,1),(2,2),(2,3),(2,4),(3,4),(4,1)}则,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关系矩阵⎥⎥⎥⎥⎦⎤⎢⎢⎢⎢⎣⎡=0001100011110011R M其图形见书120页图4.4。
关于顶点的入度,指的是以顶点为终点的边数;关于顶点的出度,指的是离开该顶点的边数。
关于图的详细了解,我们将在第七章讲述。
由关系可以确定矩阵和图由矩阵可以确定关系和图由图可以确定关系和矩阵HomeworkP122-123 18,22,24,284.3关系和图的路径Paths in Relations and Digraphs假定R是集合A上的一个关系,从a到b的长度为n的路径a path of length n 是一个序列π:a,x1,x2,……,x n-1,ba为起点,b为终点,且满足aRx1, x1Rx2,……, x n-1Rb它们将构成一条链,其间包含n+1个元素,当然n+1个元素不是必要条件。
例如,见书上124页的例1。
1,2,5,4,3是长度为4的路径;1,2,5,1是长度为3的路径。
特别地,起点和终点为同一个顶点的路径称之为环。
如上例中的1,2,5,1.由R出发,我们可以定义,,,,32nRRR其中2(2)1,()nij ik kj k R R R r r r ===∧∨R R R n n 1-=Ryx Rx x Rx x xRx x x x y xR Ry x xRx x y xR n n n1322111211112,,,,,,,,,,--∃⇔∃⇔特别地,我们有:R ∞关联关系 connectivity relation for Rx R ∞y 表示在R 中存在从x 到y 的某条路径。
例如,A={a,b,c,d,e},R={(a,a),(a,b),(b,c), (c,d), (c,e), (d,e)},其图如下。
一方面,我们可以从图中来寻找路径。
因为aRa 和aRa,所以a aR 2, 因为aRa 和aRb,所以b aR 2,因为aRb 和bRc,所以c aR 2, 因为bRc 和cRd,所以d bR 2,因为bRc 和cRe,所以e bR 2, 因为cRd 和dRe,所以e cR 2. 于是,我们有,2R ={(a,a),(a,b),(a,c), (b,d),(b,e),(c,e)}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通过计算来得到。
我们知道,关系R 可以由矩阵M R 来表示,简单来说,我们仍然用R 表示。
⎪⎪⎪⎪⎪⎪⎭⎫⎝⎛=0100000000110000010000011R ,2(2)1,()nijik kj k R R R rr r ===∧∨ ,⎪⎪⎪⎪⎪⎪⎭⎫ ⎝⎛=00000000001000011000001112R , 于是,我们有,2R ={(a,a),(a,b),(a,c), (b,d),(b,e),(c,e)}显然,计算方法相对来说,更好一些。
因为有时图形复杂,容易出现错误。
因此,我们有n n R R ∞=∞=1假定R 是集合A 上的关系,*R 是R 的可达关系,x *R y 指的是x=y 或x R ∞y ,即,x=y或存在从x 到y 的某条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