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校歌(简谱)及释义

合集下载

校歌中的清华

校歌中的清华


这首校歌的诞生,标志着有着美国大学躯体的清华有了 属于自己的更是属于中国的灵魂。从此之后,清华真正 的摆脱了留美预备学校的身份,成为一所真正意义上的
中国大学!
校歌解读
第一段 自强不息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清华的自 然环境
清华的自然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优越。钟灵毓秀,人杰 地灵

同心同力争雄,攻!攻!攻!
强调了胸怀、道德的重要性。即大学教育出来的“不是专家, 而是一个完整的人”。清华在学术研究方面没有限制,即 “学术自由”。

孰绍介是,吾校之功,同仁一视,泱泱大风。
盛赞清华在学术方面的成就(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水木清华众秀钟,万悃如一矢以忠,赫赫吾校名无穹。
Tsing Hua College Song 第一段中文翻译

东西文化,汇聚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清华的人 文环境
清华大学包容各种文化、思想。理想是使社会达到“大同” 社会

莘莘学子来远方,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须自强—— 清华的学习环境
清华学子来自四面八方,接受着良好的教育,所以清华学子 更当自强不息,发奋图强。
校歌解读

第二段 厚德载物 谦虚严谨 左图右史,邺架巍巍,致知穷理,学古探微。——清华的学 习资源 清华学习资源丰富,清华人在这里不断求索 新旧合治,殊途同归,肴核仁义,闻道日肥。——清华的学 习氛围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言文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但是还没有一首歌曲能够像这首歌一样将清华的精 神表达的如此深刻
校歌历史

清华建校之初曾经由外籍女教师Miss Kathorine E. Seelye创作了一首英文歌词的校歌 Tsing Hua College Song 但这首歌“不能代表清华的精神, 更不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精神。我仔细一想,原来此 歌是一位美国女士做的,才恍然觉悟洗个原来代表 是幼稚的美国化。……而此种美国化又不是我们所需 要的。”(贺麟语) 后来又出现了比如《清华优胜歌》(Cheer for old Tsing Hua)、《清华爱国歌》、《清华进行曲》 (March Forward Tsing Hua)。虽然很受欢迎,但却 并不适合做校歌。

中国大学十大经典校歌

中国大学十大经典校歌

中国大学十大经典校歌清华大学校歌(其中一段)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莘莘学子来远方莘莘学子来远方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须自强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清华大学的校歌该是中国高校里最长的吧?共有三段,文言作词,用典极多。

是由汪鸾翔先生撰词,张慧珍谱曲,作于1923年前后,气势宏伟,含义深刻。

北京大学校歌红楼飞雪,一时英杰,先哲曾书写,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忆昔长别,阳关千叠,狂歌曾竞夜,收拾山河待百年约。

我们来自江南塞北,情系着城镇乡野;我们走向海角天涯,指点着三山五岳。

我们今天东风桃李,用青春完成作业;我们明天巨木成林,让中华震惊世界。

燕园情,千千结,问少年心事,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

北大的此校歌作于1952年北大迁入燕园,每年的一二九大合唱,最经典热门的曲目莫过于《燕园情》,还是用美声唱法。

青年学子朝气蓬勃、指点江山的青春气息,满含一种“少年心事当拿云”的新锐之气。

南京大学校歌大哉一诚天下动,如鼎三足兮,曰知、曰仁、曰勇。

千圣会归兮,集成于孔。

下开万代旁万方兮,一趋兮同。

踵海西上兮,江东;巍巍北极兮,金城之中。

天开教泽兮,吾道无穷;吾愿无穷兮,如日方暾。

校歌创作于1916年前后,并且由现代中国音乐界一代宗师李叔同先生(即弘一法师)制谱。

歌词虽然只有73个字,但气势磅礴,意境极为深远,显示出南京大学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底蕴。

复旦大学校歌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网无羁绊无羁绊前程远向前向前向前进展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复旦复旦旦复旦师生一德精神贯巩固学校维护国家先忧后乐交相勉交相勉前程远向前向前向前进展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复旦复旦旦复旦沪滨屹立东南冠作育国士恢廓学风震欧铄美声名满声名满前程远向前向前向前进展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复旦校歌是由刘大白作词,丰子恺作曲的,文采斐然,歌词压韵。

并且点明了复旦大学的“复旦”二字源出《尚书大传•虞夏传》中尧唱的卿云歌,其中的“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一句。

中国大学校歌歌词集

中国大学校歌歌词集

目录西南联合大学校歌复旦大学校歌清华大学校歌南开大学校歌暨南大学校歌中山大学校歌北京师范大学校歌湖南第一师范校歌湖南师范大学校歌南京大学校歌厦门大学校歌浙江大学校歌西安交通大学校歌武汉大学代校歌武汉大学老校歌湖南大学校歌西北工业大学校歌东北大学校歌北京大学校歌北京大学老校歌东南大学校歌四川大学校歌华中师范大学老校歌华中师范大学校歌华南师范大学校歌南京师范大学校歌陕西师范大学校歌华东师范大学校歌光华大学校歌华南理工大学校歌哈尔滨工程大学校歌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校歌西安理工大学校歌东北农业大学校歌中国农业大学校歌华中农业大学校歌华南农业大学校歌首都医科大学校歌广州中医学院校歌上海中国医学院院歌江西中医专门学校校歌中国医科大学校歌西南联合大学校歌词罗庸(罗膺中)曲张清常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

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别离。

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

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

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

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

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复旦大学校歌复旦复旦旦复旦巍巍学府文章焕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网无羁绊无羁绊前程远向前向前向前进展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复旦复旦旦复旦师生一德精神贯巩固学校维护国家先忧后乐交相勉交相勉前程远向前向前向前进展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复旦复旦旦复旦沪滨屹立东南冠作育国士恢廓学风震欧铄美声名满声名满前程远向前向前向前进展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清华大学校歌曲何林一夫人(张惠珍女士)词汪鸾翔先生(一)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

莘莘学子来远方,莘莘学子来远方,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须自强。

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二)左图右史,邺架巍巍,致知穷理,学古探微,新旧合冶,殊途同归,肴核仁义,闻道日肥。

服膺守善心无违,服膺守善心无违,海能就下众水归,学问笃实生光辉。

清华校歌释义_262206011

清华校歌释义_262206011

汲汲锓锓 美哉大仁 以铸以陶 渤海之滨
白河之津 巍巍我南开精神 月异日新 发煌我前途无垠 智勇真纯 文质彬彬 白河之津 巍巍我南开精神
国立西南联大校歌
(调系《满江红》) 罗庸 词;张清常 曲
万里长征,辞却了
千秋耻,终当雪,
五朝宫阙。暂驻足, 衡山湘水,又成别 离。绝徼移栽桢干 质,九州遍洒黎元 血。尽笳吹,弦诵 在山城,情弥切!
注:《春晖曲》是东南大学百年校庆之际专门创作的纪念歌曲

绿草正含芳,梧桐映礼堂,春华豆蔻共寒窗,秋实岁月叙短 长。 啊东南大学,啊我的母校,你用甘醇的乳汁,育英才,作华 夏栋梁。 长江东流去,钟山镌沧桑,岁月增染两鬓霜,六朝古松更坚 强。 啊东南大学,啊我的母校,你用辛勤的汗水,育桃李,喜满 园芬芳。 玄武柳依阳,梅庵月影长,躬耕学海苦作舟,更有夜读伴星 光。 啊东南大学,啊我的母校,你用绵绵的情丝,结友谊,愿地 久天长。 啊东南大学,啊我的母校,我用心中的恋曲,轻轻地啊把你 歌唱。
中兴业,须人杰。 便一成三户,壮怀 难折。多难殷忧新 国运,动心忍性希 前哲。待驱除仇寇, 复神京,还燕碣。
冯友兰撰写的西南联大校歌
西山沧沧,滇水茫茫,这已不是渤海太行,
这已不是衡岳潇湘。 同学们,莫忘记失掉的家乡,莫辜负伟大的 时代,莫耽误宝贵的辰光。 赶紧学习,赶紧准备,抗战、建国,都要我 们担当! 同学们,要利用宝贵的时光,要创造伟大的 时代,要恢复失掉的家乡。
entsinacomcny2008011114041871415shtml三月走过柳絮散落恋人们匆匆我的爱情闻风不动翻阅昨日仍有温度蒙尘的心事恍恍惚惚已经隔世遗憾无法说惊觉心一缩紧紧握着青花信物信守着承诺离别总在失意中度过记忆油膏反复涂抹无法愈合的伤口你的回头划伤了沉默玩笑开大了还不如周杰伦的青花瓷那夜重逢停止漂泊你曾回来过相濡相忘都是疼痛只因昨日善良固执委屈着彼此打碎信物取消来世遗憾无法说惊觉心一缩紧紧握着青花信物信守着承诺离别总在失意中度过记忆油膏反复涂抹无法愈合的伤口你的回头划伤了沉默紧紧握着青花信物雕刻着寂寞就好像我无主的魂魄纠缠过往无端神伤摔碎谁也带不走你我一场唤不醒的梦林外芭蕉惹咒语你眼的笑意清华校歌的来历在这种背景下1923年前后学校公开征集校歌汪鸾翔先生应征的歌词经校内外名人评审入选

中国大学校歌大全

中国大学校歌大全

中国大学校歌大全西南联合大学校歌词罗庸(罗膺中)曲张清常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

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别离。

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

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

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

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

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北京大学校歌燕园情红楼飞雪,一时英杰,先哲曾书写,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忆昔长别,阳关千迭,狂歌曾竞夜,收拾山河待百年约。

我们来自江南塞北,情系着城镇乡野;我们走向海角天涯,指点着三山五岳。

我们今天东风桃李,用青春完成作业;我们明天巨木成林,让中华震惊世界。

燕园情,千千结,问少年心事,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

吴梅先生所作校歌之一棫朴乐英才试语同侪,追想逊清时创立此堂斋,景山丽日开,旧家主第门桯改,春明起讲台,春风尽异才沧海动风雷,弦诵无妨碍,到如今费多少桃李栽培,喜此时幸遇先生蔡,从头细揣算,匆匆岁月已是廿年来吴梅先生所作校歌之二景山门启鳣帏成,均又新,弦诵一堂春。

破朝昏,鸡鸣风雨相亲。

数分科,有东西秘文;论同堂,尽南北儒珍。

珍重读书身,莫白了青青双鬓。

男儿自有真,谁不是良时豪俊,待培养出,文章气节少年人。

清华大学校歌曲何林一夫人(张惠珍女士) 词汪鸾翔先生(一)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

莘莘学子来远方,莘莘学子来远方,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须自强。

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二)左图右史,邺架巍巍,致知穷理,学古探微,新旧合冶,殊途同归,肴核仁义,闻道日肥。

服膺守善心无违,服膺守善心无违,海能就下众水归,学问笃实生光辉。

光辉,光辉,学问笃实生光辉!光辉,光辉,学问笃实生光辉!(三)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孰介绍是,吾校之功,同仁一视,泱泱大风。

***清华众秀钟,***清华众秀钟,万悃如一矢以忠,赫赫吾校名无穷。

无穷,无穷,赫赫吾校名无穷。

《清华校歌释义》课件

《清华校歌释义》课件

旋律中融入了中国传统音 乐元素
旋律与歌词紧密结合,表 达出清华精神
清华校歌的和声运用
和声结构:采用四部和声,主调为C大调
和声特点:和谐、稳定,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和声变化:在和声中加入变调、转调等手法,使音乐更加丰富、生动 和声效果:通过和声的运用,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更好地传达了 清华校歌的主题和情感。
激励学子:激 励清华学子, 培养清华人才
弘扬民族文化: 弘扬中华民族 优秀传统文化
增强文化自信: 增强清华学子 的文化自信, 提升文化素养
清华校歌的文化传承
校歌创作背景: 1923年,清华 学校成立20周 年之际,由梁启 超作词,赵元任 作曲
校歌内涵:体现 了清华精神,包 括自强不息、厚 德载物、爱国奉 献等
清华校歌的节奏处理
节奏特点:节 奏明快,富有
动感
节奏变化:根 据歌词内容, 节奏有快有慢,
富有变化
节奏与歌词的 结合:节奏与 歌词紧密结合, 使歌曲更加生
动形象
节奏与情感的 结合:节奏与 歌词的情感紧 密结合,使歌 曲更加感人至

05
清华校歌的文化内 涵
清华校歌的文化价值
传承清华精神: 弘扬清华精神, 传承清华文化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传承学校文化:清华校歌作为学 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了 学校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提升学校形象:清华校歌作为学 校的名片,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 和美誉度。
清华校歌对社会的启示
弘扬清华精神: 自强不息,厚德 载物
传承文化:传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弘扬民族精 神
激励学子:激励 学子奋发图强, 追求卓越
清华校歌的歌词来源
歌词作者:汪鸾翔 创作背景:1923年,清华学校改制为大学,汪鸾翔受校长委托创作 校歌 歌词内容:包括对清华精神的赞美和对学子的期望

清华中文校歌之真义

清华中文校歌之真义

《清华中文校歌之真义》汪鸾翔(一)校歌选择之经过本校中文校歌选择於前两年征求校歌之时,在作者对於世界学术思想之变迁,以及我校教育方针之择定,颇费一番斟酌,而后敢於发言。

即学校采用之时,亦几经请北京名人之审定,而后乃毅然采定。

采定后,复请何林一夫人精心制曲,始琅然可歌。

以一歌之微,而所经之手续,已繁复如此,诚不得谓之“率尔操觚”也。

乃有疑其缺乏尚武精神者,兹将此歌之真义,大略述之如下焉。

(二)本校歌不偏重尚武之原因古者礼乐射御书数,谓之六艺,其精神各不相同。

校歌之作,与六艺中之“乐”相近。

“乐”之精神在“和”,与“射”“御”之近於“尚武”者互相对待。

若“乐”而不“和”,则失其所以为“乐”。

故《论语》上说:“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又说:“由之瑟,奚为于某之门。

”皆以“乐”而不“和”则失“乐”之本旨,遂於由与武王之乐,一再贬之。

居今日而言教育,是否宜纯粹尚武?乃一绝大问题。

纵今尚武精神,亟应提倡,亦应使之自成系统。

坐言起行,不必定在含有美术性质之“乐”歌内表示之。

况自欧战以还,强权之说,已渐为识者所弃。

而“和平”、“互助”、“平等”之声浪,则日渐升高。

事实上是否真能“洗兵不用”?是乃别一问题。

而人心之厌武事而亲和平,则固有其动机。

吾人苟犹抱尚武为教育惟一之宗旨,则是否进於“天宝末年时世妆”?是亦一疑问也。

有以上各种原因,故吾人虽心知武力一时不能废却,而亦不愿在诗歌中多所发表。

此歌之不偏重於尚武方面者,盖有深心,非盲目也。

(三)本校歌所含之元素本校歌不偏重於尚武,既如前所述矣。

然则所恃以馈赠清华学子者,果何物耶?吾言至此,吾泪涔涔,吾心怦怦,吾之秃管亦振荡而不宁。

诸君!诸君!诸君日处此暖炉电灯之旁,亦尚忆中原有无数饥寒欲死之困苦同胞否乎?诸君日游此书林艺苑之间,亦尚忆中国有无数毒如蛇蝎之军阀政客否乎?再远望之,彼沉沦於物质之迷梦,而日吸吾人精血以去者,更一望无涯。

种种惨状,一出清华园门之外,即可见之。

清华校歌歌词PPT

清华校歌歌词PPT
清华校歌歌词(一)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 吾校庄严,巍然中央, 东西文化,荟萃一堂, 大同爰跻,祖国以光。 莘莘学子来远方, 莘莘学子来远方, 春风化雨乐未央, 行健不息须自强。 自强,自强,行健不
左图右史,邺架巍巍,
致知穷理,学古探微, 新旧和冶,殊途同归, 肴核仁义,闻道日肥。 服膺守善心无违,
服膺守善心无违,
海能卑下众水归,
学问笃实生光辉。
光辉,光辉,学问笃实生光辉! 光辉,光辉,学问笃实生光辉!
清华校歌歌词(三)
器识其先,文艺其从, 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孰介绍是,吾校之功, 同仁一视,泱泱大风。
水木清华众秀钟,
水木清华众秀钟,
万悃如一矢以忠,
赫赫吾校名无穹。 无穹,无穹,赫赫吾校名无穹!
无穹,无穹,赫赫吾校名无穹!

清华大学老校歌歌词释义

清华大学老校歌歌词释义

清华大学老校歌歌词释义一、老校歌歌词清华大学老校歌张惠珍女士作曲汪鸾翔先生撰词孰介绍是,吾校之功,同仁一视,泱泱大风。

水木清华众秀钟,水木清华众秀钟,万悃如一矢以忠,赫赫吾校名无穷。

无穷,无穷,赫赫吾校名无穷!无穷,无穷,赫赫吾校名无穷!二、歌词释义(一)第一段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

讲我校地理位置。

这里的“西山”、“东海”都是就地理位置而言,即“西边是山,东边是海”。

大同爰跻,祖国以光。

讲清华学子的理想是使祖国达到大同社会。

“大同”,语出《礼记·礼运》,是儒家学派提出的一种理想社会,与“小康”相对。

后人们常用“天下“致知”、“穷理”是我国古代认识论的术语,常与“格物”连用,都是探索事物内在本质的意思。

此句讲清华学子在学校中刻苦钻研,学习前人遗产,探索未知世界。

新旧合冶,殊途同归。

与第一段“东西文化,荟萃一堂”相对应,上段讲“东西”,此段讲“新旧”,即“今古”。

“东西融汇,古今贯通”是清华传统的治学理念。

汪鸾翔将此称为校歌所含的“元素”。

学习古代文化为今所用,所以说“殊途同归”。

而今清华学子仍需学习古代文化的精华,继承先人优良的民族传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肴核仁义,闻道日肥。

肴核,美餐。

“肴”指肉菜,“核”指水果。

“闻道”,认识事物的真谛。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把探求真理看得比生命还宝贵。

此句把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传统看作美好的精神享受,使我们的思想丰满起来。

“文艺”,则只是器识之末。

古人这一见解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今天所谓“文艺”,已不似古人的写作,应指局限于某一方面的聪明才艺。

贺麟先生文中写到:“现在的青年大都目光如豆,喜凭一才一艺天生的鬼聪明,来出小小的风头,绝未作丝毫涵养器识的功夫。

而我清华同学(我当然在内)也早就有-的病根,至今犹未能除掉,……而校歌之‘器识为先’四字,实对症的良药,予吾人以极大之教训,……”。

我校长久以来坚持“将德育放在首位”,鼓励学子投身社会实践以“见世面,长才干,做贡献”,其中蕴含的民族优秀传统此为其一。

名校老校歌

名校老校歌

◆ 复旦大学老校歌 刘大白 词 复旦复旦旦复旦,巍巍学府文章 焕;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网无 羁绊;无羁绊前程远,向前向前向前 进展; 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 烂;复旦复旦旦复旦,师生一德精神 贯;巩固学校维护国家,先忧后乐交 相勉;交相勉前程远,向前,向前, 向前进展; 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 烂;复旦复旦旦复旦,沪滨屹立东南 冠;作育国士恢廊学风,震欧铄美声 名满;声名满前程远,向前,向前, 向前进展;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 华同灿烂。 (背景: 为了迎接百年校庆, 2005 年,复旦大学不仅仿建了老校门,还 恢复了由丰子恺、刘大白于 1925 年 作曲作词的老校歌,百年名校深厚的 文化底蕴由此可见一斑。 ) ◆ 西安交通大学老校歌 萧友梅 曲 美哉吾校,真理之花,青年之楷 模, 邦国之荣华, 校旗飘扬与日俱长。 为世界之光, 为世界之光, 美哉吾校, 鼓舞群伦, 启发我睿智, 激励我热忱, 英俊济跄,经营四方,为世界之光, 为世界之光。 美哉吾校,性灵泉源,科学之奥 府, 艺术之林园, 实业扩张进步无疆, 为世界之光, 为世界之光。 美哉吾校, 灿烂文化, 实学培国本, 民族得中兴, 宇土茫茫,山高水长,为世界之光, 为世界之光。 (背景:西安交大的校歌是延续 了老交大的校歌,宁静而婉转,悠扬 而淡泊,词和曲都有上世纪 30 年代 的韵味特色。在 110 周年校庆前夕, 该校决定启用在历史上产生重大影 响的校训校歌,激励广大师生员工继 往开来,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而不懈 努力。 )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 庄严,巍然中央,东西文化,荟 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 莘莘学子来远方, 莘莘学子来远 方,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 须自强。自强,自强,行健不息 须自强!自强,自强,行健不息 须自强! 左图右史,邺架巍巍,致知 (背景:抗日战争爆发后,北大、清华、南 穷理,学古探微,新旧合冶,殊 开三校南迁,立“西南联合大学” 。由联大中文 系教授罗庸作词的《西南联大校歌》 ,抒写了这 途同归,肴核仁义,闻道日肥。 段流亡的艰辛和悲愤,更表达了驱逐敌寇、从 服膺守善心无违, 服膺守善心无 头收拾旧山河的决心和信念,表达了一代学人 违,海能卑下众水归,学问笃实 担当国运的精神。 ) 生光辉。光辉,光辉,学问笃实 生光辉!光辉,光辉,学问笃实 ◆ 北京大学老校歌 生光辉! 吴梅 词 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 立言,无问西东。孰介绍是,吾 红楼飞雪,一时英杰,先哲曾书写, 校之功,同仁一视,泱泱大风。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忆昔长别, 阳关千叠, 水木清华众秀钟, 水木清华众秀 狂歌曾竞夜, 收拾山河待百年约。 我们来 钟,万悃如一矢以忠,赫赫吾校 自江南塞北, 情系着城镇乡野; 我们走向 名无穷。无穷,无穷,赫赫吾校 海角天涯, 指点着三山五岳。 我们今天东 名无穷。无穷,无穷,赫赫吾校 风桃李, 用青春完成作业; 我们明天巨木 名无穷。 成林, 让中华震惊世界。 燕园情, 千千结, 问少年心事,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 (背景:清华大学创建之初,曾

中国名校的校歌歌词集锦

中国名校的校歌歌词集锦

中国名校的校歌歌词集锦2010-04-16 09:52:10| 分类:石油勘探| 标签:无|字号大中小订阅本文引用自赣西之子(曾锋)《中国名校的校歌歌词集锦》引用赣西之子(曾锋)的中国名校的校歌歌词集锦1复旦大学校歌你是复旦人,我是复旦人,我们共同拥有新的理想。

民族的崛起,人民的富强,未来的历史重任,在我们肩上。

刻苦严谨,求实创新,努力前程,为国栋梁。

文明健康,团结奋发,复旦复旦,日月辉煌。

2.南京大学校歌大哉一诚天下动,如鼎三足兮,曰知、曰仁、曰勇。

千圣会归兮,集成于孔。

下开万代旁万方兮,一趋兮同。

踵海西上兮,江东;巍巍北极兮,金城之中。

天开教泽兮,吾道无穷;吾愿无穷兮,如日方暾。

歌词译文:诚实之德多么伟大,整个世界都为之鼓动;象鼎之三足支撑着它的,是智慧、仁爱和奋勇。

集大成的圣人是孔子,是众圣汇聚归依的正宗;直到千秋万代,旁及四面八方,我们的目标都相同。

随着海潮沿江西上,就是富饶的江东;巍峨的北极阁啊,耸立在雄伟的南京城中。

上天开启了教育的恩泽,我们的事业永无穷;衷心祝愿事业无穷,像初升的太阳照耀长空。

3.上海交通大学校歌歌词相聚在东海之滨,吸取知识的甘泉。

交大,交大,学府庄严,师生切搓共涉艰险。

为飞跃而求实,为创业而攻坚。

同学们,同学们! 振兴中华,振兴中华。

宏图在胸,重任在肩。

迎向那真理之光,扬起青春的风帆。

交大,交大,群英汇聚,同舟共济远航彼岸。

为自强而奋发,为人类多贡献。

同学们,同学们! 饮水思源,饮水思源。

母校的光荣,长存心田。

4.南开大学校歌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巍巍我南开精神汲汲骎骎,月异日新发煌我前途无垠美哉大仁,智勇真纯以铸以陶,文质彬彬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巍巍我南开精神5清华大学老校歌1=bE4/4何林一夫人作曲汪鸾翔先生撰词(一)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莘莘学子来远方莘莘学子来远方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须自强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

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

旧中国的大学校歌

旧中国的大学校歌

旧中国的大学校歌马嘶在旧中国,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校歌。

校歌或是公开征集,择优选定;或是由校方聘请校内外名人作词谱曲。

因而校歌的词曲皆有很高的思想艺术水平,脍炙人口,流传久远。

校歌歌词一般是形象地概括了学校的地理、人文环境特色,又涵蕴了本校所坚持的教育思想、办学方针、理想追求等等。

校歌选定后,一般情况下很少再有所改动(这情形有如各国之国歌),代代相传,与校训相得益彰地影响、塑造着一批批莘莘学子的学魂和价值观,渐渐形成一个学校独特的校风、校貌特色,成为一个学校的个性风格传之后世。

因而校歌总是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乃至校魂,渗入师生们的日常生活与文化性格中。

大学里(一些中学也有)有校歌,原本没有什么成文的规定,它只是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文化习惯存在着,久而久之,便成了学校里不可或缺的文化现象(或曰精神支柱)固定下来。

有的是建校伊始便有了校歌,有的是学校办了数年之后才制作校歌,这样的校歌便常含有学校艰辛创业、坎坷历程的内容,并以此来教育、激励广大师生。

设在天津的北洋大学是中国第一所近代大学,1895年初建时称北洋西学学堂,为北洋大臣李鸿章手下的天津海关道盛宣怀效法美国办学模式而建,1896年命名为北洋大学堂,中华民国建立后,于1913年命名为国立北洋大学。

次年,盛宣怀又在上海筹建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

北洋初建时,校址在德租界的博文书院,即天津大营门外梁家园村,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天津,校园先后为美、德侵略军侵占,北洋大学堂便迁到天津城北8里的西沽村以北,当时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袁世凯指定武库废墟建北洋大学堂校舍。

那里“校园广阔,建筑宏伟,峨轩曲廊,花木掩映,前临北运河,后带桃堤、柳岸桃林,相夹成荫,蔚为津沽名胜之巨擘。

”此后,才有了《北洋大学校歌》中的“花堤蔼蔼,北运滔滔,巍巍学府北洋高”之句。

北洋大学校歌,是在1935年8月北洋建校40周年时才正式诞生的。

1934年12月3日,《北洋周刊》47期刊载《征集校歌启事》:本院自开辟至今,垂四十年,在全国最高学府中,历史最为悠久。

中国大学校歌歌词集

中国大学校歌歌词集

目录西南联合大学校歌复旦大学校歌清华大学校歌南开大学校歌暨南大学校歌中山大学校歌北京师范大学校歌湖南第一师范校歌湖南师范大学校歌南京大学校歌厦门大学校歌浙江大学校歌西安交通大学校歌武汉大学代校歌武汉大学老校歌湖南大学校歌西北工业大学校歌东北大学校歌北京大学校歌北京大学老校歌东南大学校歌四川大学校歌华中师范大学老校歌华中师范大学校歌华南师范大学校歌南京师范大学校歌陕西师范大学校歌华东师范大学校歌光华大学校歌华南理工大学校歌哈尔滨工程大学校歌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校歌西安理工大学校歌东北农业大学校歌中国农业大学校歌华中农业大学校歌华南农业大学校歌首都医科大学校歌广州中医学院校歌上海中国医学院院歌江西中医专门学校校歌中国医科大学校歌西南联合大学校歌词罗庸(罗膺中)曲张清常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

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别离。

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

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

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

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

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复旦大学校歌复旦复旦旦复旦巍巍学府文章焕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网无羁绊无羁绊前程远向前向前向前进展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复旦复旦旦复旦师生一德精神贯巩固学校维护国家先忧后乐交相勉交相勉前程远向前向前向前进展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复旦复旦旦复旦沪滨屹立东南冠作育国士恢廓学风震欧铄美声名满声名满前程远向前向前向前进展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清华大学校歌曲何林一夫人(张惠珍女士)词汪鸾翔先生(一)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

莘莘学子来远方,莘莘学子来远方,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须自强。

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二)左图右史,邺架巍巍,致知穷理,学古探微,新旧合冶,殊途同归,肴核仁义,闻道日肥。

服膺守善心无违,服膺守善心无违,海能就下众水归,学问笃实生光辉。

校歌1

校歌1

今是清华园附小校歌
洪河之水,清波荡漾,清华园附小铸辉煌。

德智并举,求实创新,以身垂范,身心健康。

啊啊啊可敬的老师
播撒智慧之光
孕育桃李芬芳
啊啊啊可敬的老师
播撒智慧之光
孕育桃李芬芳
洪河之水,浪花轻扬,清华园附小书声琅。

诚挚严谨,求索进取,勤奋好学,守纪向上。

啊啊啊莘莘的学子
放飞美丽希望
追求梦想荣光
啊啊啊莘莘的学子
放飞美丽希望
追求梦想荣光清华园附小有担当,培育着祖国的栋梁,我要做雄鹰飞九天,我敢比巨舰沧海扬帆。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校歌

校歌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莘莘学子来远方莘莘学子来远方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须自强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

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

(二)左图右史邺架巍巍致知穷理学古探微新旧合冶殊途同归肴核仁义闻道日肥服膺守善心无违服膺守善心无违海能就下众水归学问笃实生光辉光辉光辉学问笃实生光辉光辉光辉学问笃实生光辉(三)器识其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孰介绍是吾校之功同仁一视泱泱大风水木清华众秀钟水木清华众秀钟万悃如一矢以忠赫赫吾校名无穷无穷无穷赫赫吾校名无穷无穷无穷赫赫吾校名无穷清华大学老校歌歌词释义我校创建之初,曾由外籍教师创作了一首英文歌词的校歌,但词和曲都不令人满意。

1923年前后,学校公开征集校歌,汪鸾翔先生应征的歌词经评审入选。

汪先生当时是清华国文和哲学教师,为使校歌词旨隽永,他用文言文写成,三段歌词,气势宏伟,涵义深刻。

以文言文作歌词也有弊端,就是其中的典故、涵义对许多人来讲难以一看即知,不少同学“歌焉而不审其义,唱焉而不究其旨”。

故此,汪鸾翔于1925年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了《清华中文校歌之真义》,将校歌逐段作了解析。

当时还是清华学生、后来成为著名哲学家的贺麟也在《清华周刊》上发表了《清华中文校歌之真义书后》,专就“器识其先,文艺其从”等句的涵义作了论述。

现依两位老学长指明的途径,从当前的视角,用今天的语言,试将老校歌歌词中较为难懂的部分分段释义如下:第一段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

讲我校地理位置。

这里的“西山”、“东海”都是就地理位置而言,即“西边是山,东边是海”。

大同爰跻,祖国以光。

讲清华学子的理想是使祖国达到大同社会。

“大同”,语出《礼记·礼运》,是儒家学派提出的一种理想社会,与“小康”相对。

后人们常用“天下大同”来表达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经济、政治地位差别的理想社会。

康有为先生曾著《大同书》,阐述了他基于资产阶级人性论的空想社会主义观点。

清华校歌释义_262206011

清华校歌释义_262206011


其二为《正宫锦缠道· 寄北雍诸
生》:

景山门启鳣帏成,均又新, 弦诵一堂春。 破朝昏,鸡鸣风雨相亲。 数分科,有东西秘文。 论同堂,尽南北儒珍。 珍重读书身,莫白了青青双 鬓。 男儿自有真,谁不是良时豪 俊。 待培养出,文章气节少年人。
北大校歌《燕园情》(新)
红楼飞雪,一时英杰,先哲曾书写,爱国进
冯友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文》


痛南渡,辞宫阙。驻衡阳,又离别。 更长征,经峣嵲。望中原,遍洒血。 抵绝徼,继讲说。诗书丧,犹有舌。 尽笳吹,情弥切。千秋耻,终已雪。 见仇寇,如烟灭。起朔北,迄南越。 视金瓯,已无缺。大一统,无倾折。 中兴业,继往烈。维三校,兄弟列。 为一体,如胶结。同艰难,共欢悦。 联合竟,使命彻。神京复,还燕碣。 以此石,象坚节。纪嘉庆,告来哲。
辅仁大学校歌
于斌 词;黄友棣 曲
辅仁以友
会友以文 三知是求 明德日新 福音勤播 天下归仁 祝我辅仁 其寿千春
吾校之魂 蔚起多士 世进大同 祝我辅仁
圣美善真 文质彬彬 神旨永遵 其寿千春
陈垣:寿命91岁,从教70多年,校长46年。
湖南大学校歌
胡庶华 词;萧友梅 曲
麓山巍巍
湘水泱泱 宏开学府 济济沧沧 承朱张之绪 取欧美之长 华与实兮并茂 兰与芷兮齐芳 楚材蔚起奋志安壤 振我民族扬我国光
东南大学校歌
(调寄《临江仙》) 词:王步高 曲:印青






东揽钟山紫气, 北拥扬子银涛。 六朝松下听箫韶。 齐梁余韵在, 太学令名标。 百载文枢江左, 东南辈出英豪。 海涵地负展宏韬。 日新臻化境, 四海领风骚。

大学校歌大全

大学校歌大全

大学校歌大全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篇一:中国名校的校歌歌词集锦中国名校的校歌歌词集锦2010-04-16 09:52:10| 分类:石油勘探| 标签:无|字号大中小订阅本文引用自赣西之子(曾锋)《中国名校的校歌歌词集锦》引用赣西之子(曾锋)的中国名校的校歌歌词集锦1复旦大学校歌你是复旦人,我是复旦人,我们共同拥有新的理想。

民族的崛起,人民的富强,未来的历史重任,在我们肩上。

刻苦严谨,求实创新,努力前程,为国栋梁。

文明健康,团结奋发,复旦复旦,日月辉煌。

2.南京大学校歌大哉一诚天下动,如鼎三足兮,曰知、曰仁、曰勇。

千圣会归兮,集成于孔。

下开万代旁万方兮,一趋兮同。

踵海西上兮,江东;巍巍北极兮,金城之中。

天开教泽兮,吾道无穷;吾愿无穷兮,如日方暾。

歌词译文:诚实之德多么伟大,整个世界都为之鼓动;象鼎之三足支撑着它的,是智慧、仁爱和奋勇。

集大成的圣人是孔子,是众圣汇聚归依的正宗;直到千秋万代,旁及四面八方,我们的目标都相同。

随着海潮沿江西上,就是富饶的江东;巍峨的北极阁啊,耸立在雄伟的南京城中。

上天开启了教育的恩泽,我们的事业永无穷;衷心祝愿事业无穷,像初升的太阳照耀长空。

3.上海交通大学校歌歌词相聚在东海之滨,吸取知识的甘泉。

交大,交大,学府庄严,师生切搓共涉艰险。

为飞跃而求实,为创业而攻坚。

同学们,同学们! 振兴中华,振兴中华。

宏图在胸,重任在肩。

迎向那真理之光,扬起青春的风帆。

交大,交大,群英汇聚,同舟共济远航彼岸。

为自强而奋发,为人类多贡献。

同学们,同学们! 饮水思源,饮水思源。

母校的光荣,长存心田。

4.南开大学校歌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巍巍我南开精神汲汲骎骎,月异日新发煌我前途无垠美哉大仁,智勇真纯以铸以陶,文质彬彬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巍巍我南开精神5清华大学老校歌1=bE4/4(一)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莘莘学子来远方莘莘学子来远方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须自强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华大学校歌
校歌歌词释义
清华创建之初,曾由外籍教师创作了一首英文歌词的校歌,但词和曲都不令人满意。

贺麟先生1925年在《清华周刊》上撰文指出:“我根本认为清华的英文校歌不能代表清华的精神,更不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精神。

我仔细一想,原来此歌是一位美国女士做的,才恍然觉悟此歌原来是代表很幼稚的美国化。

……而此种美国化,又不是我们所需要的。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1923年前后,学校公开征集校歌,汪鸾翔先生应征的歌词,经校内外名人评审入选。

汪先生当时是清华教授国文和哲学的教师,为使校歌词旨隽永,他用文言文写成。

三段歌词,气势宏伟,涵义深刻。

贺麟先生认为,这首校歌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可以表示中国文化之精神。

而同时又能符合校训,达出清华教育的宗旨。

且校歌措词亦颇得体,……而大家均觉欣赏此歌。

”他正式提议取消当时的英文校歌,用汪先生的中文校歌取而代之。

而以文言文作歌词也有弊端。

这就是其中的典故、涵义对许多人来讲难以一看即知,如贺麟先生所言,当时有些同学“歌焉而不审其义,唱焉而不究其旨”。

故此,汪鸾翔先生于1925年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了《清华中文校歌之真义》,将校歌逐段作了解剖。

同年,贺麟先生(当时尚在学校作学生)亦在《清华周刊》发表了《清华中文校歌之真义书后》,除前所述内容外,专就“器识其先,文艺其从”的涵义作了论述。

以下是依二位老前辈指明的途径,从当前的视角,用今天的语言,试将老校歌歌词中较为难懂的部分分段释义:
第一段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
讲清华地理位置。

这里的“西山”、“东海”都是就地理位置而言,即“西边是山,东边是海”。

大同爰跻/祖国以光
讲清华的理想是使祖国达到大同社会。

“大同”,语出《礼记·礼运》,是儒家学派提出的一种理想社会,与“小康”相对。

后人们常用“天下大同”来表达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经济、政治地位差别的理想社会。

康有为先生曾著《大同书》,阐述了他基于资产阶级人性论的空想社会主义观点。

“爰”、“跻”都是达到的
意思,“跻”还有“飞越”之意。

春风化雨乐未央
春风化雨,良好的教育。

此句讲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其乐无穷。

“未央”:没有边际。

行健不息须自强
源自《易传·乾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意为:君子应摹仿天道运行的必然性,努力奋斗,永不停息。

第二段
左图右史/邺架巍巍
此句赞颂清华教学设施完备,尤指图书馆,为学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研究环境。

“左图右史”:人置身书斋,前后左右都是书。

《新唐书·杨绾传》“(杨绾)性沈靖(沉静),独处一室,左右图史,凝尘满席,澹如(恬淡)也”。

“邺架”:即邺侯之架。

唐朝李泌,家富藏书,曾封邺州侯。

后人用"邺架"称赞别人藏书多,校歌用此赞颂清华之丰富藏书。

致知穷理/学古探微
“致知”、“穷理”是我国古代认识论的术语,常与“格物”连用,都是探索事物内在本质的意思。

此句讲清华学子在学校中刻苦钻研,学习前人遗产,探索未知世界。

新旧合冶/殊途同归
与第一段的“东西文化/荟萃一堂”相对应,上段讲“东西”,此段讲“新旧”,即“今古”。

“东西融汇,古今贯通”是清华传统的治学理念。

汪鸾翔先生将此称为校歌所含的“元素”。

学习古代文化为今所用,所以说“殊途同归”。

而今清华学子仍须学习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继承先人优良的民族传统,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肴核仁义/闻道日肥
肴核,美餐。

“肴”指肉菜,“核”指水果。

“闻道”,认识事物的真谛。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把探求真理看得比生命还宝贵。

此句把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传统看作美好的精神享受,使我们的思想一天天丰满起来。

服膺守善心无违
服膺,铭记在心。

《礼记·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海能卑下众水归
魏人曹植《当欲游南山行》曰“东海广且深,由卑下百川”,是说深广的东海之所以能容纳百川之水,正是由于它地势低下。

我国古人常以此来赞扬谦卑的人品。

《老子·六十六章》有:“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管子·形势解》有:“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庄子·则阳》有:“江河合水而为大”;秦相李斯《谏逐客书》有:“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荀子·劝学》有:“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些都借磅礴江海与涓涓细流的关系,说明了大小、高下、深浅之间的辩证法。

校歌以此句勉励清华学子谦逊治学,有大海一样的胸怀。

这样才能“学问笃实生光辉”。

第三段
器识其先/文艺其从
器识:器量与见识,指人的内在涵养、精神境界;文艺:写作方面的学问,运用文字的技巧。

《新唐书·裴行俭传》中有“士之志远,先器识,后文艺”,是讲我国古时知识分子为学修身的步骤。

古人首先看重做人的度量与见识,修成大智大勇,达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样的境界。

至于“文艺”,则只是器识之末。

古人这一见解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今天所谓“文艺”,已不似古人的写作,应指局限于某一方面的聪明才艺。

贺麟先生文中写到:“现在的青年大都目光如豆,喜凭一才一艺天生的鬼聪明,来出小小的风头,绝未作丝毫涵养器识的功夫。

而我清华同学(我当然在内)也早就有narrow-minded的病根,至今犹未能除掉,……而校歌之'器识为先'四字,实对症的良药,予吾人以极大之教训,……”。

清华校长久以来坚持“将德育放在首位”,鼓励学子投身社会实践以“见世面,长才干,做贡献”,其中蕴含的民族优秀传统此为其一。

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记载穆叔与宣子讨论什么是古人所说的“死而不朽”。

穆叔认为,显赫的家世不能称为不朽。

“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
有立言。

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校歌此句抒发清华学子要在各自学科中做出不朽建树的豪情。

这里的“无问西东”当指立德立言要超出传统的东西学之上,取得世界级的成果,即今天所讲的“创世界一流”。

孰介绍是/吾校之功/同仁一视/泱泱大风
此句讲清华的学术民主。

这里的“介绍”是“引入”、“推出”的意思,“是”为代词,即“此”。

与上句相联,是谁把古今中西的学问融会贯通并在此基础上“立德立言”?是我校。

而之所以能做出这样的贡献,在于吾校清华有对各种学派、观点一视同仁的“泱泱大风”,在今天叫做“宽松的学术环境”。

水木清华众秀钟
秀,拔尖人才;钟,钟爱,向往。

清华齐备的学科、优秀的传统、良好的学风、出色的学习环境、民主的学术氛围,吸引着大批人才,成为了广大有志青年热爱、向往之地。

万悃如一矢以忠
此句讲清华学子及校友对母校的情感。

悃,诚恳、诚实,亦指单纯的心。

矢以忠,不变的忠诚。

《楚辞·卜居》中屈原向郑詹尹发问:“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呼,将送往劳来斯无穷呼?”我是宁可保持诚恳、忠实的本色呢,还是在无穷的世态炎凉中疲于奔命呢?屈原的忠心是不变的,清华学子和校友对学校的忠心也是不变的。

赫赫吾校名无穹
穹,天盖。

我国古代有天圆地方的盖天说,天的形状像斗笠,就是穹。

无穹与无穷通,但更有形象感。

二十年代清华大学老校歌诞生以后,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一批咏唱清华的歌曲。

“文革”结束复校后,学校艺术教育部门还搞过新校歌的征集活动。

但至今尚无一首歌曲得到大家的认同,可作为清华大学的校歌。

相比之下,清华大学的老校歌倒是历经寒暑,仍然保持着摄人心魄的魅力。

此歌的曲调也极具特色,稳重坚定,神圣庄严,与清华的历史及特色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作曲者张慧珍女士是当时清华英文文案处主任何林一先生的夫人。

原歌谱作曲者栏目上注的是“何林一夫人”,这既不符合今天的语言习惯,又显得过于陈腐,故改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