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与发展的观点说课材料
唯物辩证法看问题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看问题的观点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1. 联系的观点- 含义-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客观事物所固有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例如,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存在着客观的联系,如食物链的联系。
- 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同其它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是相互联系的,而且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也是相互联系的。
- 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
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例如,“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体现的是间接联系。
- 题目解析- 例题:“蝴蝶效应”由气象学家洛伦兹于1963年提出,其大意是: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不仅体现出惊人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魅力,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内涵。
它揭示了()- ①世界上万事万物无不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之中- ②世界上所有重大事件的发生都是偶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③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普遍联系都是大胆想象和合理推论的结果- ④某个微小因素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会对系统产生决定性影响- 答案:①④。
解析:“蝴蝶效应”表明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南美洲蝴蝶扇动翅膀这一微小因素在一定条件下会对美国的天气系统产生决定性影响,体现了世界上万事万物无不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之中。
②说法错误,重大事件的发生是偶然与必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③说法错误,普遍联系是客观存在的,不是想象和推论的结果。
2. 发展的观点- 含义- 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想一想 东方朔论辩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第3页
有一次,汉武帝到上林苑游玩,看见一棵好树,问东 方朔叫什么名字,东方朔随口答道:“叫善哉!”武帝 让人记下这棵树。过了几年武帝又问这棵树叫什么名 字,东方朔随口答道:“叫瞿所!”武帝有些不高兴地 说“你坑骗我已经很久了。同一棵树,为何前后名 字不一样?”东方朔答辩道:“马,大时候叫马,小 时候叫驹;鸡,大时候叫鸡,小时候叫雏; 牛,大时候叫牛,小时候叫犊;人,刚生下很快 叫儿,年纪大了称老人;这棵树以前叫善哉,现在叫 瞿所,长少生死,万物成败,莫非是固定不变吗?” 武帝心悦诚服地笑了。
错误标准之一: 时间标准
※ 当前力量强大、发展速度快、成 熟和完善事物就是新事物。
错误标准之二: 现实状况标准
※有些人从事物名称、旗号等表 面形式上判断新旧事物。
错误标准之三:
第65页
讨论
※新出现事物就是新事物。
错误标准之一: 时间标准
※ 当前力量强大、发展速度快、成 熟和完善事物就是新事物。
错误标准之二: 现实状况标准
错误标准之二:
※有些人从事物名称、旗号等表 面形式上判断新旧事物。
错误标准之三:
第63页
讨论
※新出现事物就是新事物。
错误标准之一: 时间标准
※ 当前力量强大、发展速度快、成 熟和完善事物就是新事物。
错误标准之二:
※有些人从事物名称、旗号等表 面形式上判断新旧事物。
错误标准之三:
第64页
讨论
※新出现事物就是新事物。
发展 是含有向前、进步、上升性质改变,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过程 。
联络组成运动 运动引发改变 改变推进发展
第51页
改变 运动中发生状态乃至性质改变(有上升、向前、进步,也有下 降、向后、退步)。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总观
点和总特征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
唯物主义辩证法是一种对世界和现象的认识方法,强调事物内部的联系和发展规律。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
首先,联系的观点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对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
根据辩证法的观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和依存的。
事物之间的联系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之中。
唯物主义辩证法强调必须从整体和全局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关注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其次,发展的观点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
事物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它是由事物内部的矛盾和斗争推动的。
唯物主义辩证法注重发现和理解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以此来指导人类社会的实践。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它们相辅相成、互相依存。
唯物主义辩证法通过对事物之间联系和发展的理解,揭示了世界和现象的本质规律,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方法。
总之,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核心内容。
通过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一观点,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世界的发展规律,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
唯物辩证法中的联系与发展
唯物辩证法中的联系与发展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联系和发展两个基本观点。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事物都与其他事物有着联系,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联系具有多样性,包括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等。
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我们要善于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发展是指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运动变化过程。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是永恒的,任何事物都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发展具有普遍性,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的发展。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事物内部矛盾不断解决的过程。
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我们要树立发展的观点,不断推动事物的发展进步。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基本观点,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联系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联系就没有发展;发展是联系的结果和体现,没有发展就没有联系的深化和拓展。
我们要正确把握联系和发展的辩证关系,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又要看到事物的发展变化,不断推动事物的发展进步。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是一种关于物质世界本
质和发展规律的哲学思想体系。
联系的观点认为物质世界是一个整体,不同的事物之间相
互联系、相互依存,世界上不存在孤立的、单独的事物。
发展的观点认为物质世界是在不
断发展变化的,它是一个不断演进、发展的整体。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中最基本的观点之一。
它认为不同的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这种联系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平行的也可以是对立的。
例如,生与死、进步与
退步、优点与缺点等都是相对的,没有一个完全孤立的存在。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
都是由于内部和外部矛盾的相互作用而发生变化的。
如果没有联系,事物就没有了生命力,也没有了任何的发展。
发展的观点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
这种变化是一种内在的时序性和
可能性,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一个不断变化
的整体,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变革过程中。
这种变化是因为矛盾的存在和解决,不断推动事物向着更加发展的方向前进。
发展的观点所体现的是唯物辩证法的方向性
和目标性。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中的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
联系体现了人们对事物相
互关系的认识,发展则是对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指导,是对世界发展规律的解释。
联系和
发展在唯物辩证法中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唯物辩证法的整体
性原则。
哲学生活专题二: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观与发展观教案
哲学生活专题二: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观与发展观新疆兵团第一师一团金银川镇双语中学:宁双阳一、整体把握,趁势导入(1分钟)1、展示提纲,集体补充完整。
2、教师强调:该提纲是对哲学生活的高度概括,是哲学生活最最基础的提纲,同学们必须掌握。
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可将整个哲学生活的考点加以系统化,而考点的系统化,是我们进行主、客观题作答的前提,也是作答全面性的保障。
【设计意图】:一是导入,二是进一步让学生明确整个哲学体系框架,重视知识体系的作用。
过渡:本节课我们来复习该提纲中的,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也就是联系观与发展观。
昨天要求同学们对相关内容进行了预习,下面请同学们来将联系和发展观的提纲补充完整。
时间:9:46二、系统回顾,形成体系(5分钟)1、学生将提纲补充完整。
2、突出抓关键词,以点带面。
【设计意图】:我校学生基础差,学习自觉性不够,需要注重基础知识。
那怕二轮复习,也需要将主干知识点重新串连一遍。
通过此环节,一是让学生迫使提前预习一轮复习的考点,二是进一步加强知识的系统性。
以集体回答为主,个别回答为辅。
过渡:梳理完主干考点,我们来看看以上考点中哪些是全国2卷中着重考察的对象?时间:9:51三、以史为鉴,把握重难点学生根据数据从知识点方面分析备考启示,自己把握重点。
1、近六年相关客观题分析:(4分钟)选择题近六年有24道哲学题,只有两个年份,共3道题涉及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并且都会考查联系的特征,这足以说明联系的特征这一知识点的重要性。
真题讲练:(2011·课标Ⅱ,19)我国每年生成的8亿多吨秸秆的综合利用率不高,绝大部分被废弃。
某公司深入研究秸秆的材质特性,另辟蹊径,利用秸秆制造生态环保,结实耐用的板材。
产品在国内外广受欢迎,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该公司之所以能够捕捉到他人视看不见的商机,是因为①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其本质的联系②善于根据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③尊重联系的多样性,重视发挥偶然联系的作用④尊重客观联系,发挥创新观念改造世界的作用A.①② B.②③ C.②③ D.③④【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让学生明确客观题考察重点,重视相关考点。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说课稿
说课稿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教材分析即本框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的内容,这一框题中包括三大部分内容:分别是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分析,来阐释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它贯穿于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全过程,又是唯物辩证法的逻辑起点,为以后学习发展、矛盾打下基础,在整本教材中,本框题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结合本框题的内容,依据新课标的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知识目标]1、识记理解联系的含义。
2、理解联系的特性及其方法论要求。
[能力目标]能运用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及其意义的原理分析社会生活中一些现象和具体事例,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作到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2、难点: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活动的关系。
四、教法和学法1、学生情况分析:高二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对哲学这门课有了一定的认识,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哲学的方法;他们经历并积累了一些社会实践经验,对实践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这有助于他们学习本课内容。
2、教法教法:古希腊哲学家曾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为了达到本框题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我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图表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活动等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学法: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创造学生自主参与,合作交流的机会,真正实现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自主学习:通过自己阅读课本,提炼概括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
说课稿范文汇总十篇(精选模板)
说课稿范文汇总十篇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一)本框在教材中的地位第一,从马克斯主义哲学理论体系来看,联系的观点贯穿了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全过程,是唯物辩证法的最基本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
本节课也是联系教材第一、三、四课的关节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三,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密切关系来看,能否搞好这一问题的教学特别是人们形成的自然观,关系到全书教学的效果。
(二)教学目标结合本框题的内容,依据新课标的三个维度,在对高一学生的学情、学生心理特征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知识目标:(1)理解和掌握联系的含义。
(2)理解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分析,提升学生把握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能力和辩证分析的能力。
3、情感目标:树立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引导学生有联系的观点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密切关系,有效地改造世界。
学会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和处理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确立依据1、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2、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和人的活动的目的性的关系。
因为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最基本的观点又是唯物辩证法总特征之一,所以要想学会辩证的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首先要把握联系的含义和特征,另外学生对客观性和人的目的性之间的关系比较陌生,所以把它设定为难点进行突破。
二、教法及学法分析1、教学方法:(1)从新课程理念三贴近原则“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我采取了直观教学法教学,通过多媒体联系现实生活,做到“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2)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我采用了问题探究法和课堂辩论法(3)为了使学生所学知识能够形成体系,形成结构,我采用了先学后教的讲授法2.学法设计体验式学习、交流合作式学习、分析归纳式学习。
本课的教法与学法是相互联系的,通过教师创设情景,举例说明能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式,相互间交流合作地学习。
8.1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说课稿
我说课的课题是《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今天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六方面对本框教学进行说明。
首先、教材分析,即本课的教学地位和作用《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第4册,《生活与哲学》第3单元第8课的第1框的内容。
本节课的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联系的观点之后自然而然展开的。
本框主要讲了发展的普遍性以及发展的实质。
说明一切事物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漫长的、不断发展的过程。
发展的观点是本书的一个重要观点。
学习本框对学生们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以及下一框的学习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每个说1~2个)按照新课标教学目标,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懂得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以及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基本含义2、过程与方法的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方向、发展的道路和发展的形式,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的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起发展的意识和观点,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静止观。
同时增强学生对社会发展的信心,树立为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各说2~3个)本着高二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是学生理解发展的实质。
对哲学上发展的概念在理解上需要学生拥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并且正确理解以上知识点对下一阶段的学习也很重要,因此我把以上两点作为本框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四、说教法和学法我们知道,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创新教育的精神和我们政治学科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指导思,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
我在采用讲授法的基础上准备配合运用情景设置,提问,集体讨论,活动探究等教学方法,并结合运用我本人所擅长的多媒体道具,根据所创设的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挖掘他们的知识潜能。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一、教材分析本讲主要学习联系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本课的学习为第八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因为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学好该观点,对于理解和掌握辩证法的其它观点,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在本课中,第一框分析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和多样的。
第二框讲解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坚持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方式,是我们自觉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的前提和基础。
这两框的内容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如果说第一框侧重于从世界观的角度讲联系,第二框则侧重于从方法论的角度讲联系。
二、知识结构(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1、联系的普遍性(1)联系是普遍的(2)联系的定义2、联系的客观性(1)联系客观性的含义(2)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3)联系的客观性的基本要求3、联系的多样性(1)事物联系的多样性(2)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3)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1)整体和部分的相互区别(2)整体和部分的相互联系(3)处理好整体和部分关系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1)系统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掌握系统优化方法必须做到的三个方面①着眼于事物的整体②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③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3)用综合性思维方式认识事物三、重点难点讲解(一)联系的含义联系是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首先,联系既包括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包括事物内部的联系;其次,联系是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这种作用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的。
(二)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具有普遍性,该问题是本课重点。
联系普遍性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指每一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
从内部构成要素来看,从它与周围其它事物的联系来看,联系都是普遍存在的。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是哲学课本里的“高大上”语言?别担心,咱们今天就用一种轻松、简单的方式,把这个话题聊聊透。
这句话说的就是:世间万物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相互联系、不断发展的。
你看那天边的云,今天是这形状,明天就变了;你看那树,春天绿,夏天翠,秋天黄,冬天光秃秃的;你看人,小时候和大了以后,差得可大呢。
说白了,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在变,所有的事物都在相互作用,你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选择,都会影响到周围的一切,甚至最终决定你自己的未来。
别说这些听起来有点抽象。
举个简单的例子。
你看现在手机的变化速度,真是飞快!五年前你还在用一个二手的诺基亚,现在随便拿个智能机都能让你体验“神奇”的科技感。
可是你说那手机是凭空冒出来的吗?当然不是!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结果。
从最早的“大哥大”到触屏手机,再到现在的折叠屏,手机的发展是一步步积累、改进的。
而这个变化,不只是厂商的技术更新,也离不开你我每个消费者的需求。
你要的是更快的速度、更强的功能,厂家就得“拼命”地往这方面努力。
消费者的需求推动了技术的发展,技术的提升又进一步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你看,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这种联系一直在发展、变化着。
咱们再往深了说,这个道理其实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你看你现在的工作、你现在的感情生活,它们能是偶然的吗?不可能的。
你今天能坐在这儿,能和我聊这个话题,背后有着无数个小小的决定和选择。
你做过什么样的选择,走过哪些路,这一切都影响着你现在的处境。
而这些选择,往往不是单纯的“我想做就做”的决定,而是你周围的环境、你身边的朋友、你家人的影响,你自己的经验和反应交织在一起的结果。
这些因素互相联系,最后促成了你现在的生活状态。
你如果每天都呆在家里不去努力,那可能也不会有今天的收获。
换句话说,联系和发展不仅仅存在于外部世界,咱们每个人的内心世界也是一样的。
【知识体系】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基本观点)联系的观培训课件.ppt
回答的问题:世界(物质)的状态是怎样的?
【知识体系】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基本观点)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对立统一规律 认识问题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3、唯物辩证法的本质——批判的、革命的和创
新的
2021/4/9
1
7.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人体内部有十大 系统:运动系统、呼 吸系统、消化系统、 循环系统、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免役系 统……。各系统处于 相互配合,相互合作 的关系之中。
2021/4/9
8
事物之间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它周围的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 联系;
——从宏观天体到微观粒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 到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都是客观的
A.人为事物的联系以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基础 B.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2021/4/9
17
想一想
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有人把“8”视 为吉利的数字, 而把“4”视为不 祥的数字.
(3)方法论:
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
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反对诡辩论。
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
2021/4/9
10
原理总结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 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 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 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切忌用孤立、 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整体与部分的联系……
(3)意义: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 事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联系与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与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一、引言1.1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概念唯物辩证法是我国古代哲学发展的一种哲学方法,它最早见于老子和庄子的著作,然后由后来的人们进行了不断的补充和发展。
唯物辩证法强调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不仅要看到它们的联系,还要看到它们发展的变化。
唯物辩证法对事物的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
1.2 为什么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因为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没有什么是孤立的,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
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停地前进,这是事物的本性。
唯物辩证法将联系和发展作为自己的总特征。
二、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2.1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生与死、冷与热、上与下等等,都是对立统一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到对方。
这种联系贯穿于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表现出普遍性和客观性。
2.2 事物联系的特点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事物之间既存在着相对的独立性和对立性,又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没有什么是孤立的,任何事物都受其他事物的影响。
人们不能脱离这种联系而片面地看待事物。
2.3 我对联系的理解在我看来,事物之间的联系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一种主观思维的认识。
我们对一切事物的认识都是从事物的联系入手,逐步深入了解其本质。
联系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
三、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3.1 事物的发展是普遍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无处不在的。
所有的事物都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
生命的起源、社会的变革等,都是事物发展的表现。
3.2 事物发展的规律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它不是简单的随机变化,而是有一定的规律性可循的。
事物的发展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有其周期性和不可逆转性等规律。
认识这些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
如何理解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如何理解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运动、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和诸对范畴(本质与现象、原因与结果、内容与形式、必然与偶然,可能性与现实性等),无一不是揭示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本质街,因而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第一,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的科学.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不仅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的。
而且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种要素、部分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的。
没有任何事物是孤立自存的。
事物联系既有普遍性,又有客观性和多样性。
恩格斯指出。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图画.”总之,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反映,是唯物辩证法的第一个一总特征。
第二,唯物辩证法是关于发展的科学.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紧密不可分的.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运动。
联系是运动,发展的前提,而联系也体现为运动、发展本身。
哪里有事物的联系,哪里就有运动与发展。
从空间时间的视角看,联系有空间上的横向联系,也有时间上的纵向联系,纵向联系就是发展。
总之,发展的观点也是客观事物存在状况的科学反映,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总特征。
第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诸对范畴是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的展开和具体化。
从总体上看,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从理论形态上看,是一系列基本规律和范畴从不同方面揭示事物联系和发展的一般性质。
总之,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物质世界的总特征。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根本观点。
坚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对于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树立辩证地、全面地观察问题的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第7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说课稿高二政治说课稿议题式教学卡(人教版必修4)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联系的概念,掌握联系的基本特点、类型及普遍性与多样性,并能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联系观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引导学生认识联系的普遍性与多样性,学会从多角度、多层次看待问题。
3.强调联系与发展的关系,让学生明白发展是联系的内在要求,联系是事物发展的基础。
教学难点在于:
1.指导学生运用联系观分析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2.帮助学生理解联系与发展的内在联系,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
二、学情分析导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采用结构化的布局,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联系观的基本概念、联系观的类型与特点、联系观的应用。板书风格简洁明了,突出重点,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来区分层次和要点。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提供直观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跟随教学思路,把握学习重点。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会采取以下措施:
(二)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如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等。然而,他们在理解联系观方面可能存在以下学习障碍:
1.对联系的含义和特点理解不深刻,难以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对联系与发展的关系理解模糊,容易将二者割裂开来。
3.部分学生对政治理论的学习兴趣不足,影响学习效果。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联系和发展_概述说明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联系和发展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在现代科学哲学中,唯物辩证法被认为是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理论。
它作为一种科学方法论,通过对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进行研究,探索事物背后的规律和本质。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哲学流派之一。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唯物辩证法与普遍联系、永恒发展以及二者间相互关系展开详细阐述。
首先,将介绍唯物辩证法与普遍联系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接着,探讨普遍联系在事物之间起到的作用和意义,并通过实例来说明其存在与应用。
随后,重点讨论唯物辩证法反映客观世界发展规律以及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地位和作用。
此外,还将通过案例论述唯物辩证法在科学、哲学等领域中的应用与意义。
然后,分析和解释关联与发展两个方面互为条件关系的内在逻辑原因,并通过实践中的具体案例来体现这种关系。
最后,探讨关联和发展对人们思维方式和认识能力的影响与启示。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唯物辩证法与普遍联系、永恒发展以及二者间关系的深入探讨,揭示唯物辩证法作为一种科学理论所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希望通过对唯物辩证法的研究,能够加深我们对事物背后规律和本质的认识,引导我们更加科学地理解世界和进行实践。
同时,也希望能够强调唯物辩证法在认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性,并展望其未来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阐述,旨在促进读者对唯物辩证法的理解与思考,并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2. 唯物辩证法与普遍联系2.1 定义和基本概念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强调研究事物的本质特点,揭示现实世界中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都处在千差万别的联系中。
这种联系既包括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也包括事物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2.2 普遍联系的作用与意义普遍联系体现了一切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联系的观点
事件排序
1、救治无效,家属告状 3、企业胜诉,报社致歉 5、记者撰文,药厂蒙冤 A、2---4---1---5---3 C、2---1---5---4---3
2、身换重病,借款购药 4、药品鉴定,真伪不同
B、5---2---4---1----3 D、5---4---2---1---3
(C)
辽源市东丰县大阳镇的一户普通人家却出现了“猫鼠一家亲”的现象
这绝对是个别现象
• 对于花花的异常表现,我们专门请教了生物学专家,专家 首先明确了一点,这绝对是个别现象。
•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陈卫:很多动物在哺乳 期间,会在性格上,在行为上有一些变化,特别表现出来 的就是它的母性,一方面它可能对它后代是特别强的这种 保护意识,那么如果有的时候有其它的动物,小的幼崽给 它的时候,它可能也会误以为是自己的,也会去进行哺乳 和关怀。
应当反对主观主义的胡乱地联系——
分析“喜鹊叫喜,乌鸦叫丧” 彗星叫“扫把星”(和倒霉联系在一起)
眼皮为何会跳?
• 從中醫角度來說,眼皮跳的成因除眼睛疲勞 過度外,更重要的問題是氣血不足,氣虛引致肌 肉彈性不足,鬆弛下墜。此外,睡眠不足亦會令 身體處於緊張狀態,這種一鬆一緊的狀態令輪匝 肌纖維收縮失常,出現眼皮跳。 (前因)
• 1、比最低的木板高出的部分是没有意的, 高出越多,浪费越大;
• 2、要想提高木桶的容量,就应该设法加 高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高度,这是最有效 也是惟一的途径。这是来自生活中的经 验,但朴素的道理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这两则事例包含什么哲理?
• 说明:办事情要十分重视局部,任何整 体都由部分组成,部分的变化会影响全局 的变化,有时甚至还会对全局产生决定性 的影响(在整体中处于关键的地位)。
唯物辩证法讲稿
第三章 唯物辩证法一、唯物辩证法的两大特征: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1、世界的普遍联系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多样性。
世界的普遍联系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内在体现。
因果联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2011年政法干警考试《文化综合》“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出自《淮南子兵略训》)。
这蕴含的哲理是(。
A.量的积累必定引起事物的质变B.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C.局部和整体之间是辩证统一的D.“心”是人的力量的决定因素2、世界的永恒发展唯物辩证法也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一)运动1、含义: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
2、运动和物质的关系(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都是运动的;(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承担者、载体;(3)二者不可分割,离开运动谈物质,离开物质谈运动,都是错误的;3、物质的运动形式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社会运动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1)静止:A、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B、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C、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2)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3)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4)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运动与静止的统一;5、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1)相对静止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要条件;(2)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区别、利用事物的首要条件;(3)相对静止是绝对运动的度量尺度。
2014年山西省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和“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两句诗包含的共同哲理是:()A.动中有静、静中有动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和发展观(历史)教学设计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和发展观(历史)教学设计精品源自生物科【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理解联系的含义和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说明整体与部分的辨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理解系统优化的方法了解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另一个总特征理解发展的实质,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理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了解量变、质变的含义说明量变与质变的辨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着重培养学生全面地、联系地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初步具有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认识和发现事物本质的,固有的、内在的联系的能力,初步学会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坚持和把握整体与部分辨证关系的能力,初步具有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自己学习和生活的能力。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方向、发展的道路和发展的形式,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运用科学发展观观察、分析和处理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失败与成功、困难挫折与理想目标之间的关系的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既应该看到事物变化发展的光明前景,同时又要看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艰难曲折性。
使学生既具备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还要拥有一份平和的处世态度,提高自己应对社会、承受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静止观。
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自觉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确信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是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事物、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起发展的意识就观点,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静止观;增强学生对社会发展的信心,树立为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
【本讲重点】理解联系的含义和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理解发展的实质,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理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本讲难点】说明整体与部分的辨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说明量变与质变的辨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基础知识巩固】.了解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联系和发展是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与发展的观点。
联系与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正如恩格斯说过:“当我们深思熟虑的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副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的交织起来的画面。
”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
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造的。
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
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
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具有三层含义。
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
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恩格斯指出:“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像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
”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
从原始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再从奴隶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有的国家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便显出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
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很显然,自觉地坚持以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列宁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
”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矛盾是反应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连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
事物的量和质是统一的,量和质的统一在度中得到体现,这就是质量互变规律。
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原则。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
前进性体现在: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都把事物推到新阶段;每一周期都是开放的,不存在不被否定的终点。
曲折性体现在回复性上,其中有暂时的停顿或倒退,但是经过曲折终将为事物的发展开辟道路。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办事,要求我们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首先,尊重客观规律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们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