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波红外广角地平仪镜头的光学设计

合集下载

长波红外地平仪的无热化光学系统设计与实现

长波红外地平仪的无热化光学系统设计与实现
De i n a ai a i n o he m a ii ptc lS t m sg nd Re lz to f At r l ngO i a yse z
Hale Waihona Puke f rLo g wa eI f a e rz n S n o o n - v n r r d Ho io e s r
第 3 卷 第 1 期 3 1 21年 1 01 1月
红 外 技 术
I fa e e h o o y n rrdT c n lg
、 -3 No 1 b1 3 .1 NO . 2 1 V 0 1
长波红外地平仪 的无热化光学系统设计 与实现
吕银环 ,雷存栋 ,崔维鑫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 究所 ,上海 2 0 8 ) 0 0 3
摘要 : 长波红外地平仪光学系统受空间应用环境 的影响很大, 环境温度的变化会弓起光学系统的离焦 J 效应 , 通过理论计算长波红外光学系统的温度适用范围,光学设计结果仿真在该温度范围内光学系统
的成像质量, 实际光机结构设计时考虑到光学系统的离焦补偿 , 实现长波红外光学系统的无热化设计。 关键词:长波红外光学系统,离焦效应 ,无热化设计 中图分类 号 :V2 912 4 .2 文献标 识 ̄ :A i q - 文 章编号 :10 —8 12 1)105.4 0 189(0 11—6 I0
Ab t a t T e o t a y tm fl n - v fa e o i o e s r1 v l e a l o t e i a t fa in s r c : h p i ls se o g wa e i r r d h rz n s n o S u n r b et h mp c mb e t c o n o t mp r t r h n e n s a e a p i ai n , h mb e tt mp r t r h n e l c u e t e o t a y tm e e a u e c a g s i p c p l t s t e a in e e a u e c a g swi a s p i ls se c o l h c d f c se e t. h mp r t r n e ac lt d wi el n - v fa e p ia y tm . h p i a e o u f c T et e e a u e r g si c l u a e t t g wa ei r r d o t l se T eo t l a s h h o n c s c s se i g u l y i i lt d a e r s l f o t a e i n i h s t mp r t r a g .T e o t a y tm ma e q a i s s t mu ae s t e u t o p i l d s n t i e e a u e r n e h p i l h s c g c s se d f c sc mp n a i n i o sd r d wh n t eo t a t cu ei e i e . h t e ma ii g d s y tm e u o e s t c n i e e e p i l r t r d sg d T eah r l n e i o o s h c su s n z n g i a ie r h n — v fa e p ia y tm . sr l d f el g wa ei r r d o t l se e z o t o n c s

一种工作于长波红外波段的40^(×)成像物镜设计

一种工作于长波红外波段的40^(×)成像物镜设计

文章编号:1002-2082 (2021) 02-0229-07一种工作于长波红外波段的40×成像物镜设计李锦程,谢洪波,杨 磊,陈 卉,孙毅轩(天津大学 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光电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072)摘 要:为了同时满足热成像领域高分辨率与大探测范围的应用需求,基于机械正组补偿变焦理论,以一款长焦物镜为原型并采用浮动光阑结构,设计了一款高分辨率、高倍率的长波红外成像系统。

系统的F 数为1.2,变倍比为40×,焦距变化范围为5.86 mm ~234.76 mm ,无热化温度范围为−40 ℃~60 ℃,适配像元尺寸为12 μm 的长波红外焦平面探测器。

关键词:长波红外波段;变焦成像系统;变倍比;机械正组补偿中图分类号:TN216 文献标志码:A DOI :10.5768/JAO202142.0201004Design of 40× imaging objective lens in long-wave infrared bandLI Jincheng ,XIE Hongbo ,YANG Lei ,CHEN Hui ,SUN Yixuan(Key Laboratory of Optoelectronic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inistry of Education), School of PrecisionInstruments and Optoelectronics Engineering,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meet the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of high resolution and large detection range in thermal imaging fiel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echanical positive compensation zoom, an objective lens with the long focal length was used as the prototype and a floating diaphragm structure was adopted, and a long-wave infrared imaging system with high-resolution and high-rate was designed. The primary parameters of this system include F -number of 1.2, zoom ratio of 40×, focal length ranging from 5.86 mm to 234.76 mm, and athermalization temperature ranging from −40 ℃ to 60 ℃, which is adapted to the long-wave infrared focal plane detector with the pixel size of 12 μm.Key words :long-wave infrared band ;zoom imaging system ;zoom ratio ;mechanical positive compensation引言随着红外成像技术的高速发展,红外成像系统对高分辨率成像和大范围探测的需求日益增大[1-3]。

光学补偿式长波红外变焦系统设计

光学补偿式长波红外变焦系统设计
的光 学补偿 式 连续变 焦 系统[ ] 6 。相对 于 机械补 偿方 式 , 学 补偿 方 式 连续 变 焦 系统 的光 学 设计 难 度大 , 光
a e t rsi o sr ie t i 2 m m.Th ss se h sg o ma i gq aiyd rn h o e p ru e sc n tan dwihn 1 8 i y t m a o di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gn u l u i gt ewh l t
Zoo m .
蓝 宁
( 中 光 电技 术 研 究 所 武 汉 光 电 国家 实 验 室 , 北 武 汉 华 湖 40 7 ) 3 0 3
摘 要 :红 外连 续 变 焦光 学 系统是 红 外热像 仪 的重要 组成 部 分 。介 绍 了一 个 变倍 比为 5 ×的长 波 连 续 变焦光 学 系统 , 系统 采 用 光 学补偿 的 变焦 方 式 , 学 系统 的 F数 为 2 冷 屏 效 率 1 0/。 该 光 、 0 9 6
中图分类 号 :O 4 5 文献标 识码 : 3 A d i 0 3 6 / i r 10 —60 2 1. 3 0 1 o:1 . 9 9j s L 0 55 3. 0 10 . 1 . s
Op i a s g f o i a l o p n a e o tc lde i n o ptc ly c m e s t d l ng wa e e t nf a e o m y t m v l ng h i r r d z o s se
对 5个视 场严 格校 正 了像 差 , 个视 场 的 MTF曲线均 接近衍 射 极 限。采 用二 次成像 方式 , 光 各 使
学 系统 的通光 孔 径被 约 束 在 O18 2mm 以 内。该 光 学 系统 在 整 个 变 焦过 程 中具 有 较 好 的成 像

长波红外伪装效果检测光学设计

长波红外伪装效果检测光学设计

2T e q imet eerh ntue f eo dA tl y e i 0 0 5 .h u n sac stt cn rl r.B in 10 8 ) E p R I i oS ia jg
Ab t c : A t p o sr t a y e f LW I R s se y t m wh c c n ma c t e e in e u r me t f t e n p ci n y t m f Ca u a e ih a t h h d sg r q i e n o h I s e t S s e o mo f g o l Ef c a b e d sg e .Fu t e m o e t e u h r d s u s d h e f r a c i d x a d a h r a iai n c a a t r t o f th s en ei d e n rh r r , h a t o ic s e t e p r m n e n e n t e o m l t h rce si f z o i c LW I u e n t e n p c in S s e R s d i h I s e t y t m o mo f g Ef c .Th s se c n me t t e t c ia e ur me t o f Ca u a e l f t e e y t m a e h e h c l r q i n e n ,o h r s , t e wie i h s b e e s n b y s r c u e n s e s o e up n o e h r t a e n ra o a l tu tr d a d i a y t q ime t t g t e . K y wo d e r s: is e t n o a o f g f c ;o t a e in; i gn f LW I n p c i f c m u a e ef t p i ld sg o l e c ma i g o R; t g t r d ai n r a e a it ; o

长波红外大视场大相对孔径光学系统设计

长波红外大视场大相对孔径光学系统设计

射 极 限 。该 系统 除具有 反远 距结构 的 结构 简单 、体 积 小、质 量轻 、像 面照度 均 匀等 优 点外 ,还具
有 超 大视 场 。
关键词 :大视 场 ;长 波红外 ;非球 面 ;光 学设 计
中 图分 类 号 :TN2 6 1 ;TH7 3 0 文 献标 志码 :A
Lo F m b r LW I o tc ls s e t de fe d o i w w nu e R p i a y t m wih wi i l f v e
v e i 1 O 。a he t t 1o i a e t S 6 iw s 。 nd t o a ptc l lng h i 8 .1 mm .Th e ul h ws t t t e mo 6 3 e r s t s o ha h dulto a in
长波 红 外 大视 场 大 相对 孔径 光 学 系统设 计
陈 潇 ,杨 建峰 ,马 小龙 ,何 佶 珂 。 ,何 建伟 , 白 瑜 h
( . 中 国科 学 院西 安 光 学 精 密 机 械 研 究 所 空 间光 学 研 究 室 ,陕 西 西 安 7 0 1 ; 1 1 19 2 中 国科 学 院 研 究 生 院 ,北 京 10 3 ;3 西 安 电子 科 技 大 学 ,陕 西 西 安 7 0 7 ) . 009 . 10 1
Bej g 1 0 3 ,Chn ;3 in 0 0 9 i ia .XiinUn v riy,Xia 1 0 1, ia da iest ’ n 7 0 7 Ch n )
Ab t a t A o F n mb r l n — v l n t n r r d o tc ls s e wih wi e fed o iw s sr c : l w u e o g wa e e g h i fa e p ia y t m t d il f v e i d sg e . I o ss s o h e s h rc lg r n u l n e t e e s d t l p o o t l c n rc e i n d tc n it ft r e a p e ia e ma i m e s s wi a r v r e e e h t e e e t i h sr cu e t u t r .Th fe tv o a l n t S 6 m m ,t e r l t e a e t r s 1 0 8,t e f l fed o eef cief c l e g h i h eai p ru e i : . v h u l i l f

长波红外大相对孔径光学系统设计

长波红外大相对孔径光学系统设计

〈系统与设计〉长波红外大相对孔径光学系统设计陈潇1,2,杨建峰1,白瑜1,2,马小龙1(1.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空间光学研究室,陕西西安 710119;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39)摘要:介绍了F数为1.25的长波红外光学系统,系统采用非制冷长波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器。

在8~12µm波段、全视场为10°的条件下,分别设计了四片式折射物镜(Ge/Ge/ZnSe/Ge)和三片式(Ge/Ge/Ge)折衍混合物镜,有效焦距为70mm,F数为1.25。

设计结果表明三片式折衍混合物镜的成像质量比四片式折射物镜好,且使用的镜片数更少。

关键词:光学设计;红外光学系统;非制冷红外探测器;衍射元件中图分类号:TN2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891(2009)04-0193-03Design of a Long-wavelength Low F/# Infrared Optical SystemCHEN Xiao1,2,YANG Jian-feng1,BAI Yu1,2,MA Xiao-long1(1.Xi’an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Precision Mechan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Xi’an Shaanxi 710119, China;2. Graduate School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39, 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make the image quality better, there are two ways. First, complicating the system.Second, taking in some special materials or surfaces. In this article, two systems were designed based on the two ways. The wavelength is 8~12µm, the EFFL is 70mm, the F number is 1.25, and the FOV is 10°.Comparing the two systems, it is obvious that the later system is better and lighter than the former.Key words:optical design;infrared optical system;uncooled infrared detectors;diffractive elements引言在红外波段主要关注的是热源,这使红外光学系统具有隐蔽性好、环境适应性好等优点。

试论红外偏振成像系统光学设计

试论红外偏振成像系统光学设计

试论红外偏振成像系统光学设计红外偏振成像系统是一种利用红外偏振技术进行图像获取的光学系统。

它主要由红外光源、滤光片、偏振分束器、红外相机和图像采集、处理系统等组成。

红外偏振成像系统可以获取物体的红外辐射信息,并进一步分析物体的形状、材料等相关信息。

红外偏振成像系统的光学设计主要包括光学路径设计和元件选型两个方面。

光学路径设计是指确定光线的传输路径,使得从被观测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能够有效地被传输到红外相机进行成像。

在红外偏振成像系统中,光学路径设计一般包括三个光路,即入光光路、偏振光路和出光光路。

入光光路是指光线从外界进入系统的路径。

通常情况下,红外偏振成像系统采用透射式的设计,即光线从被观测物体上的点发出,经过透明的物体表面进入系统。

为了保证光线的有效进入,通常会设置透明的窗口或透镜来阻挡外界的杂散光,使光线只能从被观测物体的表面进入系统。

偏振光路是指光线在系统内部的传输路径。

在红外偏振成像系统中,一般会采用偏振分束器来分离出不同方向的偏振光,以便分析物体的偏振特性。

偏振分束器一般由透明的偏振材料制成,可以选择性地传递特定方向的偏振光。

在光学设计中,需要根据系统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偏振分束器角度,以使得红外辐射可以被有效地分离。

出光光路是指光线从系统中出射的路径。

在红外偏振成像系统中,光线一般会通过一个红外相机进行成像。

为了保证成像质量,需要根据系统分辨率要求选择合适的红外相机。

由于红外辐射的波长较长,对光的散射和衍射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可以采用较为简单的光学系统结构,如单透镜成像。

元件选型是指选择合适的光学元件来构建红外偏振成像系统。

在红外偏振成像系统中,常用的光学元件主要包括滤光片、偏振分束器和透镜等。

滤光片一般用于选择性地透过特定波长范围的光,以达到光谱选择的目的。

偏振分束器则用于将不同方向的偏振光分离出来,以分析物体的偏振特性。

透镜则用于对红外辐射进行聚焦和成像。

在选择光学元件时,需要考虑其透过率、偏振特性、光谱范围等因素。

高分辨率长波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高分辨率长波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c a l c u l a t e d . Mo r e o v e r ,t h e o p t i c a l s y s t e m p a r a me t e r s a n d z o o m c u r v e s a r e d e s i ne g d a n d o p t i mi z e d .T h e i ma g e q u a l i t y a s s e s s me n t s h o ws t h a t s y s t e m z o o ms c o n t i n u o u s l y a n d s mo o t h l y i n a l l 2 0 M2 0 mm f o c u s l e n g t h e n s r a n g e .T h e
第4 1 卷第 2 期
2 0 1 4年 2月
光 电工程
Op t o — El e c t r o n i c En g i ne . 2 F e b , 2 0 1 4
文章 编 号 :1 0 0 3 — 5 0 1 X( 2 0 1 4 ) 0 2 — 0 0 7 5 — 0 6
高变倍 比、大光圈、大视 场范围的特 点,且像 面稳 定,变焦平滑,结构紧凑合 理,成本相对较低 。
关键词 :长波红外;连续变焦;高分辨率;机 械补偿 ;高变倍比
中图分类号 :T N2 1 6 文献标志码 :A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 5 0 1 X. 2 0 1 4 . 0 2 . 0 1 2
De s i g n o f a Lo ng - wa v e I nf r a r e d Con t i nu o us Zo om Opt i c a l S y s t e m wi t h Hi g h Re s o l ut i o n

长波红外两档5倍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长波红外两档5倍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3长波红外两档5倍变焦光学系统设计白瑜1,2,杨建峰1,马小龙1,阮萍1,田海霞1,2(1.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空间光学研究室,陕西西安710119;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摘要:与连续变焦光学系统相比,两档变焦光学系统具有结构简单、装调容易、透射比高等优点。

针对320×240非制冷焦平面阵列探测器,设计了一个长波红外两档变焦光学系统,系统采用切入式变焦方式,在短焦时切入两片透镜实现宽视场,宽视场时全视场角为31.4°,可用于跟踪和搜索目标;窄视场时全视场角为6.44°,可用于捕获和观察目标。

通过引入二元面和非球面,大大提高了成像质量,在空间频率11lp/mm 处,宽视场和窄视场都具有较好的成像质量。

关键词:光学设计;红外光学系统;两档变焦;非球面中图分类号:TH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891(2008)08-0439-03Design of Long-wave Infrared Switch-Zoom OpticalSystem with Five Zoom RatioBAI Y u 1,2,YANG Jian-feng 1,MA Xiao-long 1,RUAN Ping 1,TIAN Hai-xia 1,2(1.Xi ’an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Precision Mechan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Xi ’an Shaanxi 710119,China;2.Graduate School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39,China)Abstra ct :Compared with the continuous zoom optical system,infrared switch-zoom system had many advantages,such as simple structure,easy fixing,high transmission and so on.For 320×240uncooled focal plane array,an infrared long wave switch-zoom system was presented.The manner of zoom was accomplished by inserting two lenses into the layout of narrow field of view.In the wide angle mode,the field of view was 31.4°which was used for searching and tracking targets.In the narrow angle mode,the field of view was 6.44°,the narrow field of view was used for capturing and observing targets.The binary surface and aspheric surface were used to improve the image quality .Both the wide-FOV and narrow-FOV had high image quality at spatial frequency of 11lp/mm.Key wor ds :optical design ;infrared optical system ;switch-zoom ;aspheric surface引言由于红外光学系统具有隐蔽性好、环境适应性好等诸多优点,所以它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和民用工程,变焦系统能够通过改变系统焦距来改变成像的大小,所以红外变焦光学系统具有上述两种良好特性而应用广泛。

光学被动消热差的长波红外双视场光学系统设计

光学被动消热差的长波红外双视场光学系统设计

光学被动消热差的长波红外双视场光学系统
设计
光学被动消热差的长波红外双视场光学系统是一种用于热成像应
用的专门设计的光学系统。

该系统通过精确设计和优化,可以有效地
减少和消除温度变化引起的影响,从而提高成像质量和准确度。

其主要设计思路是利用两个对称的接收视场,各自对应一个视图,通过同时捕捉两个不同的图像来消除热成像过程中的温度影响。

其中,一个视场通常用于观察热源,另一个视场则用于观察周围环境,这样
就可以同时获得热源和环境的信息。

该系统利用红外光学原理进行设计,在光学系统中采用双视场设计,可以通过对两个视场的不同观察视角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有效
地减少热成像时的温度波动引起的误差,提高成像质量和准确性。

在实际应用中,该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安防监控、医
学诊断等领域,对于提高成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都具有非常重要
的作用。

大面阵长波红外光学无热化镜头的设计

大面阵长波红外光学无热化镜头的设计

大面阵长波红外光学无热化镜头的设计陈潇【摘要】红外成像随着红外探测器技术及红外材料的发展,一方面是走向大面阵,另一方面是走向无热化.文中设计了一款用于大面阵(1024×768,17 μm)长波红外光学无热化镜头.系统由4片透镜组成,采用两种红外材料组合设计和两面非球面校正系统像差设计,焦距为90 mm,相对孔径为1∶1,全视场角为13.8°,总长为108mm.设计结果表明:在空间频率为30 lp/mm,0视场的MTF值大于0.45,接近于衍射极限,1视场的MTF大于0.35,在-60℃~+100℃温度范围内,各视场MTF值与常温变化不大,满足光学无热化设计.该镜头结构简单、紧凑、工艺性良好,易于加工,易于实现.【期刊名称】《红外技术》【年(卷),期】2018(040)011【总页数】4页(P1061-1064)【关键词】大面阵;无热化;非球面;长波红外;光学设计【作者】陈潇【作者单位】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江苏扬州2251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439随着红外光学的发展,无论是在军事还是在民用领域均对红外镜头有着很高的需求量。

由于非制冷红外镜头成本低,结构简单,市场需求量也日益增多。

进而对非制冷镜头视场角及环境适应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高低温环境中。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红外镜头都是匹配384×288,25mm或640×512,17mm探测器,而大多数的无热化设计是通过机械主动补偿方式实现高低温补偿,也有少部分产品实现了机械被动无热化设计,还有少量的镜头实现了光学被动无热化设计[1-3]。

其中这部分光学被动无热化镜头分为两类:一是采用多种材料组合与非球面实现,这部分镜头大多数都是短焦镜头;二是对于焦距稍长的系统,大多采用折/衍混合实现,像质良好,在无热化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为了满足大面阵探测器、高成像质量无热化设计及中长焦距段的长波红外镜头的需求,文中实现了一款长波红外光学无热化镜头。

大相对孔径长波连续变焦红外光学系统设计

大相对孔径长波连续变焦红外光学系统设计
l o c us . The d e s i g n me e t s t h e r e qu i r e me n t s o f t h e p r a c t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 Ke y wo r ds: l o w #; i n f r a r e d s ys t e m; c o n t i nu o u s z o o m; o pt i c a l d e s i g n
v a r i a n t d u r i n g t h e z o o m p r o c e s s , F / #i s 0 . 8 5~1 , z o o m r a t i o i s 4 . 5: 1 , o p e r a t i n g w a v e l e n th g i s 8~ 1 2 m, a n d a 3 8 4×2 8 8 u n c o o l e d F P A d e t e c t o r i s u s e d . T h e s y s t e m h a s h i g h r e s o l u t i o n . e x c e l l e n t i ma g e s q u a l i t y a n d s mo o t h z o o m
( N o A h C h i n a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f E l e c t r o — o p t i c s , B e i j i n g 1 0 0 0 1 5 , C h i n a )
Abs t r ac t: A l o n g — wa v e l e ng t h l o w F/ #c o n t i n uo u s l y z o o mi n g i nf r a r e d o p t i c a l s y s t e m i s i n t r o d uc e d .Us i n g z o o mi n g p r i n — c i p l e a n d o p t i c a l de s i gn s o f t wa r e, t he o p t i c a l s y s t e m’ S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p a r a me t e r s a r e o b t a i n e d. Th e r e l a t i ve a p e  ̄u r e i s

光学被动消热差的长波红外双视场光学系统设计

光学被动消热差的长波红外双视场光学系统设计

光学被动消热差的长波红外双视场光学系统设计在军事与航空航天领域,光学被动消热差长波红外双视场光学系统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可以帮助目标探测、跟踪与识别。

设计这样的系统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包括光学系统的结构、材料选择、光学元件的组合与定位、图像处理算法等。

下面是一些相关参考内容,用于光学被动消热差长波红外双视场光学系统设计。

1. 系统结构与光学布局:- Lehmann, N. et al. "Dual-Band Optics for Longwave and Midwave Infrared and Their Applications", Proceedings of SPIE, 2019.- Brown, P. et al. "Optical Design Considerations for Wide Field of View Multifunctional Imaging Systems", Optical Engineering, 2017.这些文献提供了有关光学系统的结构设计和光学布局的基本原理和实例。

2. 材料选择与涂层技术:- Deutsch, E.A. et al. "Optical Thin Film Coating Technology", Proceedings of SPIE, 2018.- Shepard, M. "Materials for Infrared Optics: Comprehensive Guide to Materials", CRC Press, 2017.这些文献提供了关于红外光学材料及其涂层技术的详细介绍和选择指南。

3. 光学元件的组合与定位:- Kingslake, R. "Optical System Design", CRC Press, 2015.- Smith, W.J. "Modern Optical Engineering", McGraw-Hill Education, 2007.这些参考文献为光学系统设计者提供了在光学元件(如透镜、反射镜等)的组合与定位方面的指导原则和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 10042924X (2002)0420329204长波红外广角地平仪镜头的光学设计沈为民,薛鸣球,余建军(苏州大学现代光学技术研究所,江苏苏州215006)摘要:介绍适用于非致冷凝视式焦平面阵列的长波红外(L WIR )广角地平仪镜头的光学设计。

其工作波长范围10~16μm ,全视场角为135°。

采用“负-正-正”型式的反远距像方远心光路镜头结构,仅有三块非球面锗透镜构成。

能够很好地解决广角镜头轴外像差校正和像面照度均匀性问题。

此镜头结构简单、体积很小、后工作距离大,成像质量接近于衍射极限,在20lp/mm 空间频率处的调制传递函数值超过0.6,像高与视场角关系偏离线性的相对误差不超过15%。

文中还分析了此镜头的加工和装调公差。

关 键 词:地平仪;长波红外;广角镜头;光学设计;非球面中图分类号:TH741 文献标识码:A1 引 言 安装在航天器上的地平仪通过探测地球的红外辐射,测量和控制航天器在空间的姿态。

传统扫描式地平仪采用机电扫描反射镜和单元探测器,新一代凝视式地平仪[1,5,6]使用非致冷微测辐射热计探测器(Microbolometer ),不需要高精度的机电扫描装置,因而体积、重量、造价、可靠性等方面优点明显。

另外,通过偏置视场,可获得航天器的侧滚、俯仰和偏航信息,不必借助陀螺仪测量偏航角。

而且,这种凝视式地平仪获得的地球红外辐射图像信息量大,可用来提高航天器的姿态测控精度。

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直接影响测量精度,凝视式地平仪的光学系统不同于扫描式地平仪,后者只要求对瞬时小视场成像,通过机电扫描获得地球图像,而前者则需将整个地球成像在焦平面阵列上,要求光学系统在大视场内具有好的像质。

本文介绍适用于凝视式地平仪的光学系统设计。

首先,给出其技术性能指标和设计思想;然后,给出设计结果、像质评价和公差分析结果。

2 指标要求和设计思想地球对宇宙空间的红外辐射主要集中在远红外波段,凝视式地平仪光学系统将地球的红外辐射图像成像在焦平面阵列探测器上。

根据大气层外的地球红外辐射谱和探测器的光谱响应,选择工作波长范围为10~16μm 长波红外波段。

为摄取整个地球的图像,光学镜头全视场角2θ、地球半径R 和航天器轨道高度H 应满足:2θ≥2×sin -1RR +H表明轨道越低,视场角要求越大。

例如,当轨道高度800km 时,取地球半径6350km ,则全视场角应大于125.3°。

为了获得偏航信号,还需考虑引入视场角偏置,在本文设计中选择全视场角135°。

传统地,摄远物镜的主要指标包括焦距f 和F/#,它们的选取与探测器的类型、性能参数有关。

典型的微测辐射热计探测器的像元数有240×320个,像元尺寸在30~50μm 之间。

当像元尺寸为50μm 时,考虑到地球的圆形形状,实际有用的像面尺寸为Φ12.2mm ,即要求边缘视场的像 收稿日期:2002202216;修订日期:2002206207第10卷 第4期2002年8月 光学 精密工程Optics and Precision Engineering Vol.10 No.4Aug. 2002高等于6.1mm。

对于无畸变镜头,焦距f由半视场角θ和像高Y确定f=Y tanθ 然而,对于广角镜头,通常存在很大的畸变[3],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常将视场角和像高设为定值,允许焦距随系统优化变量改变。

光学镜头的F/#影响光学系统的通光能力、传递特性和像差校正的难易。

非致冷微测辐射热计探测器各像元间的热串扰很小,具有接近理论极限的传递特性,但其检测率较低,典型值约为1×10-8(cm・Hz1/2/W),并且考虑到红外光学材料在上述工作波段内的吸收,F/#应尽可能小。

从探测器的几何线度来看,为了充分发挥探测器的分辨能力,像平面内的瑞利距离d应小于像元大小,即d=1.22λ×F/#<a式中λ和a分别是辐射波长和像元尺寸。

当像元尺寸和波长分别为30μm和16μm时,要求F/#小于1.5。

从光学传递函数(MTF)的角度来看,为了保证最终获得的数字图像具有足够好的像质,通常要求光学系统在探测器奈奎斯特频率处的MTF值大于0.5,相当于探测器的奈奎斯特频率f N应小于衍射受限光学系统截止频率的0.4倍,即f N≤0.4×1λ・F/#同样可得,F/#应小于1.5。

然而,光学镜头的F/#越小,像差校正难度越大。

随着非球面加工技术的日渐成熟,合理使用非球面可有效地校正大视场、大相对孔径系统的像差,使其成像性能接近衍射极限。

另外,微测辐射热计探测器不用液氮致冷,不需要冷却光栏,孔径光栏可置于光学系统内任意位置。

光学镜头也不必非热化,采用主动式调焦便可解决热补偿问题。

根据以上分析,选用锗(G e)作为透镜材料[4],在10~16μm波长范围内,具有良好的透射特性,在波长10、13、16μm处的折射率分别为410041、4.00228、4.00086,大大高于传统光玻璃的折射率,有利于校正初、高级像差。

而且在上述长波红外波段范围内,折射率随波长的变化很小,对于焦距较短的广角镜头,色差对像质的影响可忽而不计。

为了便于安装带通滤光器,镜头必须有足够的后工作距离。

采用如图1所示的“负-正-正”反远距结构,其优点是透镜1、3、4的偏角负担较轻,有利于像差校正。

孔径光栏2位于中间正透镜3的前表面,也恰好位于正透镜4的前焦面附近,形成像方远心光路,有利于确保整个像面上的照度均匀性。

图1 光学系统Fig.1 Optical system.该光学系统有两个间距、六个曲率半径,共八个可变参数,考虑到像高和像方远心要求,还剩有六个自由参数,由于不必考虑色差,原则上,足以用来校正初级像差。

但,为使光学系统性能接近衍射极限、F/#尽可能小及结构尽量紧凑,3块透镜均采用一个非球面,负透镜1和正透镜4的后表面分别用二次圆锥曲面和高次非球面,以校正彗差、像散等轴外初、高级像差,及控制畸变量。

正透镜3的前表面也用高次非球面,校正初级和高级轴上像差。

下面给出的优化设计和评价结果表明上述设计思想是行之有效的。

3 设计结果与性能分析根据以上选定的光学结构形式和指标要求,首先由高斯光学和初级像差理论,确定光学系统的初始结构;然后,设置边界条件,在CODE V程序上进行优化和像质评价。

表1列出了优化得到的光学系统参数。

表1 光学系统参数Table1 Parameters of the optical system波长范围10~16μm全视场135°像高 6.1mm焦距 6.4mm入瞳囗径7.54mm光学长度95mm光学外径36.6mm工作距离15.4mm重量约70g033 光学 精密工程 第10卷 进一步,借助CODE V 程序,对设计结果进行像质评价。

图2是半视场内五个匀排视场的径向能量集中度分布曲线,横坐标是像斑直径,纵坐标是能量集中度。

可见100%的能量集中在直径小于45μm 的圆内,而80%的能量集中在直径小于22μm 的圆内。

图2 径向能量分布曲线Fig.2 Radial energy distribution.图3是光学系统的调制传递函数(M TF )曲线,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为像面上的空间频率和光学系统的光学传递函数值。

可见镜头的成像性能接近于理论极限,在20lp/mm 空间频率处,边缘视场的M TF 值最小,等于0.601。

表明该镜头可适用于像素尺寸大于25μm 的面阵探测器。

用此软件对半视场内五个匀排视场的照度分析表明,其均匀性好于1%。

图3 调制传递函数曲线Fig.3 M TF vs spatial frequency at the image plane. 图4给出了畸变随实际像高的变化曲线。

在边缘视场处,畸变达到最大,为-60.5%。

该镜头通过引入负畸变,使像高与视场角之间具有线性关系。

如图5是像高与视场角的关系曲线,横坐标为视场角,分度值为6.75°,纵坐标为像高,单位是mm ,像高随视场变化偏离线性的相对误差小于15%。

图4 畸变随像高的变化曲线Fig.4 Distortion vs image height.图5 F -θ关系曲线Fig.5 F -θrelation.为了衡量该光学系统的可实现性,利用CODE V 程序的交互式公差制订工具,对设计结果进行公差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在这样的公差下,M TF 下降值小于0.15的概率为97.7%。

符合目前的加工和装调工艺。

133第4期 沈为民,等:长波红外广角地平仪镜头的光学设计 表2 公差分析结果Table2 Results of tolerance analysis透镜同轴度0.01mm表面半径r/200透镜倾斜度1arc min二次系数0.008透镜间距0.03mm透镜厚度0.1mm像面位置0.005mm折射率0.002透镜偏心0.01mm材料非均匀性 1.0E-44 结 论以上给出了凝视式长波红外广角地平仪光学系统的设计思想、设计结果、像质评价和公差分析。

表明利用非球面能有效地获得高性能的长波红外广角镜头,具友结构简单紧凑、后工作距离大、像面照度均匀、Fθ线性好等特点。

该镜头可与非致冷微测辐射热计探测器相配,构成新一代地平仪,获取航天器的三轴姿态信息。

参考文献:[1]Krigbaum W G,Lee S J,Okamoto A Y.Microbolometer earth sensor assembly[P].U.S.Patent:6026337,2000-02-15.[2]Marshall C A.Uncooled infrared sensors with digital focal plane aray[J].S PI E,1996,2746:23-31.[3]Dekker M.L ens Design[M].3rd ton Laikin,USA:2000.105-120.[4]Potter R F.G ermanium(G e).in Handbook of Optical Constants of S olids[M].Ed.by E.D.Palik Academic Press.1985.469-478.[5]杨继全,侯丽雅,章维一.台式快速成型装置的光学系统研究与开发[J].光学精密工程,2001,9(2):127-130.[6]常军,翁志成,姜会林,等.长焦距空间三反光学系统的设计[J].光学精密工程,2001,9(4):315-318.Optical design of a wide-angle lens for long-w ave infrared earth sensorsSHEN Wei-min,XU E Ming-qiu,YU Jian-jun(Instit ute of Modern O ptical Technology,S uz hou U niversity,S uz hou215006,Chi na)Abstract: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optical design of a wide-angle lens suitable for long-wave infrared (L WIR)earth sensor whose operating wavelength range is10to16microns,and full angle of view is up to 135degrees,having an uncooled staring focal plane array.The optical system only consists of three germa2 nium lenses with a“negative-positive-positive”reversed telephoto telecentric structure in the image space. This type of wide-angle lens can balance the correctness of off-axis aberrations against the evenness of illu2 mination at its image plane very well.The designed lens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icity,compactness and long back working distance.Its imaging quality is nearly diffraction limited,so that its modulated transfer function(M TF)value is higher than0.6at the20lines/mm spatial frequency in the image plane,and the relative error of the linearity between its image height and field angle is lower than15%.Its manufacture and alignment tolerance are also analyzed with the CODE V optical design software.K ey w ords:earth sensor;long-wave infrared(L WIR);wide-angle lens;optical design;aspheric surface作者简介:沈为民(1963-),男,江苏苏州人,副研究员,1984年毕业于苏州大学物理系,同年留校于信息光学工程研究所工作,1995年获得光学专业硕士学位,目前,是中国科学院应用光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已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