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江苏省苏州市2015-2016学年初三中考数学动点型题复习卷-苏科版
苏州市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初三数学模拟试卷(四)及答案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初三数学模拟试卷四(范围:苏科版九年级上下两册;分值:130分;时间:120分钟)2016年1月一、选择题(本题共10题,30分)1.下列方程中有实数根的是( )A .x 2+2x+2=0B .x 2﹣2x+3=0C .x 2﹣3x+1=0D .x 2+3x+4=02.若x=3是方程x 2﹣5x+m=0的一个根,则这个方程的另一个根是( )A .﹣2B .2C .﹣5D .53.如图,圆锥的底面半径OB=6cm ,高OC=8cm .则这个圆锥的侧面积是( )A .30cm 2B .30πcm 2C .60πcm 2D .120cm 24.从1、2、3、4中任取两个不同的数,其和大于6的概率是( )A .B .C .D .5.如果把坐标系先向上、再向右各平移2个单位长度,则二次函数y=2x 2的图象在新坐标系下的关系式为( )A .y=2(x ﹣2)2+2B .y=2(x+2)2﹣2C .y=2(x ﹣2)2﹣2D .y=2(x+2)2+26.某射击队要从四名运动员中选拔一名运动员参加比赛,选拔赛中每名队员的平均成绩x 与方差S 2如下表所示,如果要选择一个成绩高且发挥稳定的人参赛,则这个人应是( )A .甲B .乙C .丙D .丁 7.若关于x 的方程2210kx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1k >-B .且0k ≠C .1k <-D .1k <且0k ≠ 8. 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函数有最小值;B.对称轴是直线x=21; C.当x<21,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D.当 -1 < x < 2时,y>0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点(3,-5)为圆心,r 为半径的圆上有且仅有两点到x 轴所在直线的距离等于1,则圆的半径r 的取值范围是( )A .4r > B. 06r << C. 46r ≤< D. 46r << 10.如图,⊙O 的半径为2,点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3,点P 是直线l 上的一个动点,PQ 切⊙O 于点Q ,则PQ 的最小值为( ) A . B . C .3 D .2(第3题)(第8题)(第10题)二、填空题(本题共10题,20分)11. 在Rt △ABC 中,∠C=90°,a=62,c=12,则∠A=_________12. 在⊙O 中,已知半径为5,弦AB 的长为8,那么圆心O 到AB 的距离为 ;13. 将抛物线y=x 2+bx+c 向下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4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是y=(x-2)2-1,则b+c=_________。
2016年苏州市中考数学动点型问题预测
2016年苏州市中考数学动点型问题预测所谓“动点型问题”是指题设图形中存在一个或多个动点,它们在线段、射线或弧线上运动的一类开放性题目。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动中求静,灵活运用有关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其数学思想有:分类讨论、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转化归因等。
其注重对几何图形运动变化能力的考查。
从变换和运动的角度来研究三角形、四边形、函数图像等图形,通过“对称、动点的运动”等研究手段和方法,来探索与发现图形性质及图形变化,在解题过程中渗透空间观念和合情推理。
选择基本的几何图形,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以能力立意,考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促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图形在动点的运动过程中观察图形的变化情况,需要理解图形在不同位置的情况,才能做好计算推理的过程。
在变化中找到不变的性质是解决数学“动点”探究题的基本思路,这也是动态几何数学问题中最核心的数学本质。
二期课改后数学卷中的数学压轴性题正逐步转向数形结合、动态几何、动手操作、实验探究等方向发展。
这些压轴题题型繁多、题意创新,目的是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容包括空间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等。
研究历年来苏州市中考数学的动点型问题,就能找到我市今年中考数学试题的热点的形成和命题的动向,它有利于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把握方向,研究对策。
只的这样,才能更好提高复习效果。
其主要考点有:1、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2、相似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3、直角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4、平行四边形的存在性问题;5、梯形的存在性问题;6、相切的存在性问题;7、面积的存在性问题;8、线段和差最值的存在性问题;9、由比例线段产生的函数关系问题;10、由面积产生的函数关系问题。
典型例题1:(2015年苏州工业园区一模,2013•张家港市二模)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BC,∠C=90°,BC=16,DC=12,AD=21.动点P从点D出发,沿射线DA的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动点Q从点C出发,在线段CB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B运动,点P、Q分别从点D、C同时出发,当点Q运动到点B时,点P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1)设△BPQ的面积为S,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当线段PQ与线段AB相交于点O,且2AO=OB时,求∠BQP的正切值.(3)当PQ⊥BD时,求t的值.BQ得出==,PE=t=,得出=BQ CD=∴,=,t=,EPQ==,∴=,∴=1.(2010•虹口区二模)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C=90°,BC=12,AD=18,AB=10.动点P、Q分别从点D、B同时出发,动点P沿射线DA的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动点Q在线段BC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C运动,当点Q运动到点C 时,点P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1)当点P在线段DA上运动时,连接BD,若∠ABP=∠ADB,求t的值;(2)当点P在线段DA上运动时,若以BQ为直径的圆与以AP为直径的圆外切,求t的值;(3)设射线PQ与射线AB相交于点E,△AEP能否为等腰三角形?如果能,请直接写出t 的值;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2.(原创·双动点问题)(根据上述题目改编)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A=90°,AB=12,BC=21,AD=16.动点P从点B出发,沿射线BC的方向以每秒3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动点Q从点D出发,在线段DA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A运动,点P、Q分别从点B、D同时出发,当点Q运动到点A时,点P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1)当t为何值时,P、Q两点之间的距离是13?(2)当t为何值时,以P、Q、C、D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直线PQ恰好把直角梯形ABCD的周长和面积同时等分?如存在,求出此时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原创改编题)如图所示,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A=90°,AB=12,BC=21,AD=16.动点P从点B出发,沿射线BC的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动点Q同时从点A出发,在线段AD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D运动,当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1)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PQDC的面积是梯形ABCD的面积的一半;(2)四边形PQDC能为平行四边形吗?如果能,求出t的值;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3)四边形PQDC能为等腰梯形吗?如果能,求出t的值;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4.(原创改编题)已知:在△ABC中,AB=AC,∠B=30º,BC=6,点D在边BC上,点E在线段DC上,DE=3,△DEF是等边三角形,边DF、EF与边BA、CA分别相交于点M、N.(1)求证:△BDM∽△CEN;(2)设BD=x,△ABC与△DEF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3)当点M、N分别在边BA、CA上时,是否存在点D,使以M为圆心, BM为半径的圆与直线EF相切, 如果存在,请求出x的值;如不存在,请说明理由.FANM解得:,∴,,,,∴,当t=t=或.t=。
江苏省苏州市2015年中考数学真题试题(含答案)
2015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数 学本试卷由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大题组成,共28小题,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 2.答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3.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选择题的答案用2B 铅笔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2的相反数是 A .2B .12C .-2D .-122.有一组数据:3,5,5,6,7,这组数据的众数为 A .3B .5C .6D .73.月球的半径约为1 738 000m ,1 738 00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A .1.738×106B .1.738×107C .0.1738×107D .17.38×1054.若()222m =⨯-,则有 A .0<m <1 B .-1<m <0 C .-2<m <-1 D .-3<m <-25.小明统计了他家今年5月份打电话的次数及通话时间,并列出了频数分布表:通话时间x /min 0<x ≤5 5<x ≤10 10<x ≤1515<x ≤20频数(通话次数)201695则通话时间不超过15min 的频率为 A .0.1B .0.4C .0.5D .0.96.若点A (a ,b )在反比例函数2y x=的图像上,则代数式ab -4的值为 A .0 B .-2C . 2D .-67.如图,在△ABC 中,AB =AC ,D 为BC 中点,∠BAD =35°,则∠C 的度数为 A .35°B .45°C .55°D .60°8.若二次函数y =x 2+bx 的图像的对称轴是经过点(2,0)且平行于y 轴的直线,则关于x 的方程x 2+bx =5的解为A .120,4x x ==B .121,5x x ==C .121,5x x ==-D .121,5x x =-=9.如图,AB 为⊙O 的切线,切点为B ,连接AO ,AO 与⊙O 交于点C ,BD 为⊙O 的直径,连接CD .若∠A =30°,⊙O 的半径为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 .433π- B .4233π- C .3π- D .233π-10.如图,在一笔直的海岸线l 上有A 、B 两个观测站,AB =2km ,从A 测得船C 在北偏东45°的方向,从B 测得船C 在北偏东22.5°的方向,则船C 离海岸线l 的距离(即CD 的长)为 A .4kmB .()22+kmC .22kmD .()42-km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把答案直接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1.计算:2a a ⋅= ▲ .12.如图,直线a ∥b ,∠1=125°,则∠2的度数为 ▲ °.DCB A(第7题)(第9题)DC BAO(第10题)l北西南东CDBA45°22.5°cba21(第12题) (第13题)20%10%30%40%其他乒乓球篮球羽毛球13.某学校在“你最喜爱的球类运动”调查中,随机调查了若干名学生(每名学生分别选了一项球类运动),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已知其中最喜欢羽毛球的人数比最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少6人,则该校被调查的学生总人数为 ▲ 名. 14.因式分解:224a b -= ▲ .15.如图,转盘中8个扇形的面积都相等.任意转动转盘1次,当转盘停止转动时,指针指向大于6的数的概率为 ▲ .16.若23a b -=,则924a b -+的值为 ▲ .17.如图,在△ABC 中,CD 是高,CE 是中线,CE =CB ,点A 、D 关于点F 对称,过点F 作FG ∥CD ,交AC 边于点G ,连接GE .若AC =18,BC =12,则△CEG 的周长为 ▲ .18.如图,四边形ABCD为矩形,过点D 作对角线BD 的垂线,交BC 的延长线于点E ,取BE 的中点F ,连接DF ,DF =4.设AB =x ,AD =y ,则()224x y +-的值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76分.把解答过程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推演步骤或文字说明.作图时用2B 铅笔或黑色墨水签字笔.19.(本题满分5分)计算:()9523+---.(第17题)GF E D CBA F EDC B A (第18题) (第15题)8765432120.(本题满分5分)解不等式组:()12,31 5.x x x +≥⎧⎪⎨-+⎪⎩>21.(本题满分6分)先化简,再求值:2121122x x x x ++⎛⎫-÷⎪++⎝⎭,其中31x =-.22.(本题满分6分)甲、乙两位同学同时为校文化艺术节制作彩旗.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多做5面彩旗,甲做60面彩旗与乙做50面彩旗所用时间相等,问甲、乙每小时各做多少面彩旗?23.(本题满分8分)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2个红球(记为红球1、红球2)、1个白球、1个黑球,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将球摇匀.(1)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恰好摸到红球的概率是 ▲ ;(2)先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再从余下的3个球中任意摸出1个球,请用列举法(画树状图或列表)求两次都摸到红球的概率.24.(本题满分8分)如图,在△ABC 中,AB =AC .分别以B 、C 为圆心,BC 长为半径在BC 下方画弧,设两弧交于点D ,与AB 、AC 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E 、F ,连接AD 、BD 、CD . (1)求证:AD 平分∠BAC ;(2)若BC =6,∠BAC =50︒,求DE 、DF 的长度之和(结果保留π).25.(本题满分8分)如图,已知函数ky x=(x >0)的图像经过点A 、B ,点B 的坐标为(2,2).过点A 作AC ⊥x 轴,垂足为C ,过点B 作BD ⊥y 轴,垂足为D ,AC 与BD 交于点F .一次函数y=ax +b 的图像经过点A 、D ,与x 轴的负半轴交于点E . (1)若AC =32OD ,求a 、b 的值; (2)若BC ∥AE ,求BC 的长.26.(本题满分10分)如图,已知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O 经过A 、B 、D 三点,过点B 作BE∥AD ,交⊙O 于点E ,连接ED . (1)求证:ED ∥AC ;(2)若BD =2CD ,设△EBD 的面积为1S ,△ADC 的面积为2S ,且2121640S S -+=,求△ABC 的面积.(第24题)FEDCBAy xF OE D CBA(第25题)EBCDAO(第26题)27.(本题满分10分)如图,已知二次函数()21y x m x m =+--(其中0<m <1)的图像与x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对称轴为直线l .设P 为对称轴l 上的点,连接PA 、PC ,PA =PC . (1)∠ABC 的度数为 ▲ °;(2)求P 点坐标(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3)在坐标轴上是否存在点Q (与原点O 不重合),使得以Q 、B 、C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PAC 相似,且线段PQ 的长度最小?如果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Q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8.(本题满分10分)如图,在矩形ABCD 中,AD =a cm ,AB =b cm (a >b >4),半径为2cm 的⊙O在矩形内且与AB 、AD 均相切.现有动点P 从A 点出发,在矩形边上沿着A →B →C →D 的方向匀速移动,当点P 到达D 点时停止移动;⊙O 在矩形内部沿AD 向右匀速平移,移动到与CD 相切时立即沿原路按原速返回,当⊙O 回到出发时的位置(即再次与AB 相切)时停止移动.已知点P 与⊙O 同时开始移动,同时停止移动(即同时到达各自的终止位置).(1)如图①,点P 从A →B →C →D ,全程共移动了 ▲ cm (用含a 、b 的代数式表示); (2)如图①,已知点P 从A 点出发,移动2s 到达B 点,继续移动3s ,到达BC 的中点.若点P 与⊙O 的移动速度相等,求在这5s 时间内圆心O 移动的距离;y x O P C B A l (第27题)(3)如图②,已知a =20,b =10.是否存在如下情形:当⊙O 到达⊙O 1的位置时(此时圆心O 1在矩形对角线BD 上),DP 与⊙O 1恰好相切?请说明理由.2015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数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 1.C 2.B 3.A 4.C 5.D 6.B7.C8.D9.A10.B二、填空题 11.3a 12.55 13.60 14.()()22a b a b +- 15.1416.317.2718.16三、解答题19.解:原式 = 3+5-1 = 7. 20.解:由12x +≥,解得1x ≥,由()315x x -+>,解得4x >, ∴不等式组的解集是4x >.(第28题)O 1ABCDOP(图②)(图①)PO DCBA21.解:原式=()21122x x x x ++÷++ =()2121211x x x x x ++⨯=+++.当31x =-时,原式=11333113==-+. 22.解:设乙每小时做x 面彩旗,则甲每小时做(x +5)面彩旗.根据题意,得60505x x=+. 解这个方程,得x =25.经检验,x =25是所列方程的解. ∴x +5=30. 答:甲每小时做30面彩旗,乙每小时做25面彩旗.23.解:(1)12. (2)用表格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第二次 第一次红球1 红球2白球 黑球红球1(红球1,红球2)(红球1,白球) (红球1,黑球) 红球2 (红球2,红球1)(红球2,白球) (红球2,黑球)白球 (白球,红球1) (白球,红球2)(白球,黑球)黑球(黑球,红球1) (黑球,红球2) (黑球,白球)由表格可知,共有12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并且它们都是等可能的,其中“两次都摸到红球”有2种可能.∴P (两次都摸到红球)=212=16.24.证明:(1)由作图可知BD =CD .在△ABD 和△ACD 中,,,,AB AC BD CD AD AD =⎧⎪=⎨⎪=⎩∴△ABD ≌△ACD (SSS ).∴∠BAD =∠CAD ,即AD 平分∠BAC .解:(2)∵AB =AC ,∠BAC =50°,∴∠ABC =∠ACB=65°.∵BD = CD = BC ,∴△BDC 为等边三角形. ∴∠DBC =∠DCB=60°. ∴∠DBE =∠DCF=55°. ∵BC =6,∴BD = CD =6.∴DE 的长度=DF 的长度=556111806ππ⨯⨯=. ∴DE 、DF 的长度之和为111111663πππ+=. 25.解:(1)∵点B (2,2)在ky x=的图像上,∴k =4,4y x=. ∵BD ⊥y 轴,∴D 点的坐标为(0,2),OD =2.∵AC ⊥x 轴,AC =32OD ,∴AC =3,即A 点的纵坐标为3.∵点A 在4y x=的图像上,∴A 点的坐标为(43,3).∵一次函数y =ax +b 的图像经过点A 、D ,∴43,3 2.a b b ⎧+=⎪⎨⎪=⎩ 解得3,42.a b ⎧=⎪⎨⎪=⎩ (2)设A 点的坐标为(m ,4m),则C 点的坐标为(m ,0). ∵BD ∥CE ,且BC ∥DE ,∴四边形BCED 为平行四边形. ∴CE = BD =2.∵BD ∥CE ,∴∠ADF =∠AEC .∴在Rt △AFD 中,tan ∠ADF =42AF mDF m -=, 在Rt△ACE 中,tan ∠AEC =42AC mEC =, ∴4422m m m -=,解得m =1. ∴C 点的坐标为(1,0),BC =5.26.证明:(1)∵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 ∴∠BAD =∠DAC .∵∠E=∠BAD ,∴∠E =∠DAC . ∵BE ∥AD ,∴∠E =∠EDA . ∴∠EDA =∠DA C . ∴ED ∥AC .解:(2)∵BE ∥AD ,∴∠EBD =∠ADC .∵∠E =∠DAC ,∴△EBD ∽△ADC ,且相似比2BDk DC==.······· ∴2124Sk S ==,即124S S =. ∵2121640S S -+=,∴222161640S S -+=,即()22420S -=.∴212S =. ∵233ABC S BC BD CD CDS CD CD CD +====,∴32ABCS =. 27.解:(1)45.理由如下:令x =0,则y =-m ,C 点坐标为(0,-m ).令y =0,则()210x m x m +--=,解得11x =-,2x m =.∵0<m <1,点A 在点B 的左侧, ∴B 点坐标为(m ,0).∴OB =OC =m .∵∠BOC =90°,∴△BO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BC =45°.(2)解法一:如图①,作PD ⊥y 轴,垂足为D ,设l 与x 轴交于点E ,由题意得,抛物线的对称轴为12mx -+=.设点P 坐标为(12m-+,n ). ∵PA = PC , ∴PA 2= PC 2,即AE 2+ PE 2=CD 2+ PD 2.∴()222211122m m n n m -+-⎛⎫⎛⎫++=++ ⎪ ⎪⎝⎭⎝⎭. 解得12m n -=.∴P 点的坐标为11,22m m -+-⎛⎫⎪⎝⎭. 解法二:连接PB .由题意得,抛物线的对称轴为12mx -+=. ∵P 在对称轴l 上,∴PA =PB . ∵PA =PC ,∴PB =PC .∵△BO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OB =OC , ∴P 在BC 的垂直平分线y x =-上.∴P 点即为对称轴12mx -+=与直线y x =-的交点. ∴P 点的坐标为11,22m m -+-⎛⎫⎪⎝⎭. y xy x图①图②O PE D CBAl Q Ql ABC D E PO(3)解法一:存在点Q 满足题意.∵P 点的坐标为11,22m m -+-⎛⎫⎪⎝⎭, ∴PA 2+ PC 2=AE 2+ PE 2+CD 2+ PD2=222221111112222m m m m m m -+---⎛⎫⎛⎫⎛⎫⎛⎫+++++=+ ⎪ ⎪ ⎪ ⎪⎝⎭⎝⎭⎝⎭⎝⎭. ∵AC 2=21m +,∴PA 2+ PC 2=AC 2.∴∠APC =90°.∴△PA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以Q 、B 、C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PAC 相似,∴△Q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由题意知满足条件的点Q 的坐标为(-m ,0)或(0,m ). ①如图①,当Q 点的坐标为(-m ,0)时,若PQ 与x 轴垂直,则12m m -+=-,解得13m =,PQ =13. 若PQ 与x 轴不垂直, 则22222221151521222222510m m PQ PE EQ m m m m --+⎛⎫⎛⎫⎛⎫=+=++=-+=-+ ⎪ ⎪ ⎪⎝⎭⎝⎭⎝⎭. ∵0<m <1,∴当25m =时,2PQ 取得最小值110,PQ 取得最小值1010. ∵1010<13, ∴当25m =,即Q 点的坐标为(25-,0)时, PQ 的长度最小. ②如图②,当Q 点的坐标为(0,m )时,若PQ 与y 轴垂直,则12m m -=,解得13m =,PQ =13. 若PQ 与y 轴不垂直, 则22222221151521222222510m m PQ PD DQ m m m m --⎛⎫⎛⎫⎛⎫=+=+-=-+=-+ ⎪ ⎪ ⎪⎝⎭⎝⎭⎝⎭. ∵0<m <1,∴当25m =时,2PQ 取得最小值110,PQ 取得最小值1010. ∵1010<13, ∴当25m =,即Q 点的坐标为(0,25)时, PQ 的长度最小. 综上:当Q 点坐标为(25-,0)或(0,25)时,PQ 的长度最小. 解法二: 如图①,由(2)知P 为△ABC 的外接圆的圆心.∵∠APC 与∠ABC 对应同一条弧AC ,且∠ABC =45°,∴∠APC =2∠ABC =90°.下面解题步骤同解法一.28.解:(1)a +2b .(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点P 移动的距离为()2a b +cm ,圆心O 移动的距离为()24a -cm ,由题意,得()224a b a +=-. ①∵点P 移动2s 到达B 点,即点P 用2s 移动了b cm ,点P 继续移动3s ,到达BC 的中点,即点P 用3s 移动了12a cm . ∴1223a b =. ② 由①②解得24,8.a b =⎧⎨=⎩∵点P 移动的速度与⊙O 移动的速度相等,∴⊙O 移动的速度为42b =(cm/s ). ∴这5s 时间内圆心O 移动的距离为5×4=20(cm ).(3)存在这种情形.解法一:设点P 移动的速度为v 1cm/s ,⊙O 移动的速度为v 2cm/s , 由题意,得()()1222021052422044v a b v a ++⨯===--. HG F E P O DCB A O 1如图,设直线OO 1与AB 交于点E ,与CD 交于点F ,⊙O 1与AD 相切于点G . 若PD 与⊙O 1相切,切点为H ,则O 1G =O 1H .易得△DO 1G ≌△DO 1H ,∴∠ADB =∠BDP .∵BC ∥AD ,∴∠ADB =∠CBD .∴∠BDP =∠CBD .∴BP =DP .设BP =x cm ,则DP =x cm ,PC =(20-x )cm ,在Rt △PCD 中,由勾股定理,可得222PC CD PD +=,即()2222010x x -+=,解得252x =. ∴此时点P 移动的距离为25451022+=(cm ). ∵EF ∥AD ,∴△BEO 1∽△BAD .∴1EO BE AD BA =,即182010EO =. ∴EO 1=16cm .∴OO 1=14cm .①当⊙O 首次到达⊙O 1的位置时,⊙O 移动的距离为14cm ,∴此时点P 与⊙O 移动的速度比为454521428=. ∵455284≠, ∴此时PD 与⊙O 1不可能相切.②当⊙O在返回途中到达⊙O1的位置时,⊙O移动的距离为2×(20-4)-14=18(cm),∴此时点P与⊙O移动的速度比为45455218364==.∴此时PD与⊙O1恰好相切.解法二:∵点P移动的距离为452cm(见解法一),OO1=14cm(见解法一),125 4vv=,∴⊙O应该移动的距离为4541825⨯=(cm).①当⊙O首次到达⊙O1的位置时,⊙O移动的距离为14cm≠18 cm,∴此时PD与⊙O1不可能相切.②当⊙O在返回途中到达⊙O1的位置时,⊙O移动的距离为2×(20-4)-14=18(cm),∴此时PD与⊙O1恰好相切.解法三:点P移动的距离为452cm,(见解法一)OO1=14cm,(见解法一)由125 4vv=可设点P的移动速度为5k cm/s,⊙O的移动速度为4k cm/s,∴点P移动的时间为459252k k=(s).①当⊙O首次到达⊙O1的位置时,⊙O移动的时间为1479 422k k k=≠,∴此时PD与⊙O1不可能相切.②当⊙O在返回途中到达⊙O1的位置时,⊙O移动的时间为2(204)14942k k⨯--=,∴此时PD与⊙O1恰好相切.。
2015年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与答案
2015 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数学本试卷由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大题组成,共28 小题,满分13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2.答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3.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选择题的答案用2B 铅笔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2 的相反数是A.2 B.12C. 2 D.122.有一组数据:3,5,5,6,7,这组数据的众数为A.3 B.5 C.6 D.73.月球的半径约为1 738 000m ,1 738 000 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6 B.1.738×107 C.0.1738×107 D.17.38×105A.1.738×104.若2m 2 ,则有2A.0<m<1 B.- 1<m<0 C.- 2<m<-1D.- 3<m<- 2 5.小明统计了他家今年 5 月份打电话的次数及通话时间,并列出了频数分布表:通话时间x/min 0<x≤ 5 5<x≤10 10<x≤15 15<x≤20频数(通话次数)20 16 9 5 则通话时间不超过15min 的频率为A.0.1 B.0.4 C.0.5 D.0.96.若点A(a,b)在反比例函数y 2x的图像上,则代数式a b- 4 的值为A .0 B.- 2 C. 2 D.- 67.如图,在△ABC 中,AB= A C,D 为BC 中点,∠BAD =35°,则∠ C 的度数为A.35°B.45°C.55°D.60°ABD C(第7 题)8.若二次函数y=x2+bx 的图像的对称轴是经过点(2,0)且平行于y 轴的直线,则关于x 的方程x2+ b x=5 的解为A .x1 0, x2 4 B.x1 1, x2 5 C.x1 1, x2 5 D.x1 1, x2 5 9.如图,AB 为⊙O 的切线,切点为B,连接AO,AO 与⊙O 交于点C,BD 为⊙O 的直径,连接CD.若∠A=30°,⊙O 的半径为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 .433 B.432 3 C. 3 D.233北C B西东南22.5 °OC A45°lAB DD(第9 题)(第10 题)10.如图,在一笔直的海岸线l 上有A、B 两个观测站,AB=2km,从 A 测得船 C 在北偏东45°的方向,从 B 测得船 C 在北偏东22.5°的方向,则船 C 离海岸线l 的距离(即CD 的长)为A .4 km B. 2 2 km C.2 2 km D. 4 2 km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24 分.把答案直接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1.计算: 2a a = ▲.12.如图,直线a∥b,∠1=125°,则∠2 的度数为▲°.a1c羽毛球30%其他10%乒乓球篮球20% 240%b(第12 题)(第13 题)13.某学校在“你最喜爱的球类运动”调查中,随机调查了若干名学生(每名学生分别选了一项球类运动),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已知其中最喜欢羽毛球的人数比最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少 6 人,则该校被调查的学生总人数为▲名.14.因式分解: 2 4 2a b = ▲.15.如图,转盘中8 个扇形的面积都相等.任意转动转盘 1 次,当转盘停止转动时,指针指向大于 6 的数的概率为▲.1 82 73 64 5(第15 题)16.若a 2b 3 ,则9 2a 4b 的值为▲.17.如图,在△ABC 中,CD 是高,CE 是中线,CE=CB,点A、D 关于点 F 对称,过点 F 作FG∥CD,交AC 边于点G,连接GE.若AC =18,BC=12,则△CEG 的周长为▲.CA DGA B C F EF E D B(第18 题)(第17 题)18.如图,四边形ABCD 为矩形,过点 D 作对角线BD 的垂线,交BC 的延长线于点E,取BE 的中点F,连接DF ,DF =4.设AB= x,AD =y,则 22 4x y 的值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 小题,共76 分.把解答过程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推演步骤或文字说明.作图时用2B 铅笔或黑色墨水签字笔.19.(本题满分5分)计算:0 9523.20.(本题满分5分)解不等式组:x12,3x1>x 5.21.(本题满分6分)先化简,再求值:121x2x1x2x2,其中x31.22.(本题满分6分)甲、乙两位同学同时为校文化艺术节制作彩旗.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多做5面彩旗,甲做60面彩旗与乙做50面彩旗所用时间相等,问甲、乙每小时各做多少面彩旗?23.(本题满分8分)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2个红球(记为红球1、红球2)、1个白球、1个黑球,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将球摇匀.(1)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恰好摸到红球的概率是▲;(2)先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再从余下的3个球中任意摸出1个球,请用列举法(画树状图或列表)求两次都摸到红球的概率.24.(本题满分8分)如图,在△ABC中,AB=A C.分别以B、C为圆心,BC长为半径在BC下方画弧,设两弧交于点D,与AB、AC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E、F,连接AD、BD、CD.(1)求证:AD平分∠BAC;(2)若BC=6,∠BAC=50,求D?E、D?F的长度之和(结果保留).ABCED(第24题)F25.(本题满分8分)如图,已知函数y kx(x>0)的图像经过点A、B,点B的坐标为(2,2).过点A作AC⊥x轴,垂足为C,过点B作BD⊥y轴,垂足为D,AC与BD交于点F.一次函数y=ax+b的图像经过点A、D,与x轴的负半轴交于点E.(1)若AC=32OD,求a、b的值;y(2)若BC∥AE,求BC的长.AD F BxE OC(第25题)26.(本题满分10分)如图,已知AD是△ABC的角平分线,⊙O经过A、B、D三点,过点B作BE∥AD,交⊙O于点E,连接ED.(1)求证:ED∥AC;(2)若BD=2CD,设△EBD的面积为S,△ADC的面积为S2,且12S116S240,求△ABC的面积.EAOB D C(第26题)27.(本题满分10分)如图,已知二次函数21y x m x m(其中0<m<1)的图像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对称轴为直线l.设P 为对称轴l上的点,连接PA、PC,PA=PC.(1)∠ABC的度数为▲°;(2)求P点坐标(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3)在坐标轴上是否存在点Q(与原点O不重合),使得以Q、B、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PAC相似,且线段PQ的长度最小?如果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Q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ylPxA O BC(第27题)28.(本题满分10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D=acm,AB=bcm(a>b>4),半径为2cm 的⊙O在矩形内且与AB、AD均相切.现有动点P从A点出发,在矩形边上沿着A→B →C→D的方向匀速移动,当点P到达D点时停止移动;⊙O在矩形内部沿AD向右匀速平移,移动到与CD相切时立即沿原路按原速返回,当⊙O回到出发时的位置(即再次与AB相切)时停止移动.已知点P与⊙O同时开始移动,同时停止移动(即同时到达各自的终止位置).(1)如图①,点P从A→B→C→D,全程共移动了▲cm(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2)如图①,已知点P从A点出发,移动2s到达B点,继续移动3s,到达BC的中点.若点P与⊙O的移动速度相等,求在这5s时间内圆心O移动的距离;(3)如图②,已知a=20,b=10.是否存在如下情形:当⊙O到达⊙O1的位置时(此时圆心O1在矩形对角线BD上),DP与⊙O1恰好相切?请说明理由.B P CPB CO O O1A D A D(图①)(图②)(第28题)2015 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数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C 2.B 3.A 4.C 5.D6.B 7.C 8.D 9.A 10.B二、填空题11. 3a 12.55 13.60 14. a 2b a 2b15.1416.3 17.27 18.16三、解答题22.6解:原式=3+5 1 =7.22.7解:由x 1 2,解得x 1,由 3 x 1 >x 5 ,解得x>4 ,∴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4 .x1x 1 x 2 x 2 2=x 1 x 2 12x 2 x 1 x 122.8解:原式=.当x 3 1时,原式=1 1 33 1 1 3 3.22.9解:设乙每小时做x 面彩旗,则甲每小时做(x+5)面彩旗.根据题意,得60 50x 5 x.解这个方程,得x=25.经检验,x=25 是所列方程的解.∴x+5=30.答:甲每小时做30 面彩旗,乙每小时做25 面彩旗.22.10解:(1)12.(2)用表格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第二次红球1 红球2 白球黑球第一次红球 1 (红球1,红球2)(红球1,白球)(红球1,黑球)红球 2 (红球2,红球1)(红球2,白球)(红球2,黑球)白球(白球,红球1)(白球,红球2)(白球,黑球)黑球(黑球,红球1)(黑球,红球2)(黑球,白球)由表格可知,共有12 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并且它们都是等可能的,其中“两次都摸到红球”有 2 种可能.∴P(两次都摸到红球)= 212 = 16 .22.11证明:(1)由作图可知B D =C D.在△ABD 和△ACD 中,AB AC,BD CD ,AD AD,∴△ABD≌△ACD(SSS).∴∠BAD=∠CAD,即AD 平分∠BAC.解:(2)∵AB=AC,BAC =50°,∴∠ABC=∠ACB= 65°.∵BD= CD = BC,∴△BDC 为等边三角形.∴∠DBC=∠DCB= 60°.∴∠DBE=∠DCF= 55°.∵BC=6,∴BD= CD =6.∴D?E的长度= D?F的长度= 55 6 11180 6 .∴D?E、D?F的长度之和为11 11 116 6 3 .25.解:(1)∵点B(2,2)在y kx的图像上,∴k=4,y 4x .∵BD⊥y 轴,∴D 点的坐标为(0,2),OD =2.∵AC⊥x 轴,AC= 32OD,∴AC =3,即 A 点的纵坐标为3.∵点A 在y 4x 的图像上,∴ A 点的坐标为(43,3).∵一次函数y=ax+b 的图像经过点A、D,∴43a b 3, a解得34, b 2. b 2.(2)设A点的坐标为(m, 4m ),则C点的坐标为(m,0).∵BD∥CE,且BC∥DE,∴四边形B CED 为平行四边形.∴CE= BD =2.∵BD∥CE,∴∠ADF =∠AEC.4AF m2∴在Rt△AFD 中,tan∠ADF =,DF m4在Rt△ACE 中,tan∠AEC= AC m EC 2,∴4 42m mm 2,解得m=1.∴C 点的坐标为(1,0),BC= 5 .26.证明:(1)∵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BAD =∠DAC.∵∠E=∠BAD,∴∠E =∠DAC.∵BE∥AD,∴∠E =∠EDA.∴∠EDA =∠DA C.∴ED∥AC.解:(2)∵BE∥AD,∴∠EBD =∠ADC.∵∠E =∠DAC,∴△EBD∽△ADC,且相似比k BD 2DC .··················∴S1S22k 4 ,即S1 4S2 .∵ 2S1 16 S2 4 0 ,∴216S 16S 4 0 ,即2 224S 2 0 .2∴ 1S .22∵S BC BD CD 3CDV ,∴ 3ABC3S V .ABCS CD CD CD 2 227.解:(1)45.理由如下:令x=0,则y=- m,C 点坐标为(0,- m).2 1 0令y=0,则x m x m ,解得x1 1 ,x2 m.∵0<m<1,点A 在点B 的左侧,∴B 点坐标为(m,0).∴OB =OC= m.∵∠BOC=90°,∴△BO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BC=45°.(2)解法一:如图①,作P D⊥y 轴,垂足为D,设l 与x 轴交于点E,由题意得,抛物线的对称轴为1 m x .2设点P 坐标为( 12m ,n).∵PA= PC,∴PA2= PC2,即AE2+ PE2=CD2+ PD2.∴2 21 m 1 m221 n n m .2 2解得1 mn .∴P 点的坐标为21 m 1 m,2 2.解法二:连接P B.由题意得,抛物线的对称轴为1 m x .2∵P 在对称轴l 上,∴PA=PB.∵PA=PC,∴PB=PC.∵△BO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OB=OC,∴P 在BC 的垂直平分线y x上.∴P 点即为对称轴 1 mx 与直线y x的交点.2∴P 点的坐标为1m 1 m,2 2.y yl lPDPQDx xA Q EB A E O BOC C图①图②(3)解法一:存在点Q 满足题意.∵P 点的坐标为1m 1 m,2 2,∴PA2+ PC2=AE2+ PE2+CD2+ PD2=2 2 2 21 m 1 m 1 m 1 m21 m 1 m .2 2 2 22∵AC2=1 m ,∴PA2+ PC2= A C2.∴∠APC=90°.∴△PA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以Q、B、C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PAC 相似,∴△Q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由题意知满足条件的点Q 的坐标为(- m,0)或(0,m).①如图①,当Q 点的坐标为(- m,0)时,若PQ 与x 轴垂直,则 1若PQ 与x 轴不垂直,2 mm ,解得1m ,PQ=313.则2 2 22 2 2 1 m 1 m 5 2 1 5 2 1 PQ PE EQ m m 2m m .2 2 2 2 2 5 10∵0<m<1,∴当2m 时,52PQ 取得最小值110,PQ 取得最小值1010.∵1010<13,∴当2m ,即Q 点的坐标为(525,0)时,PQ 的长度最小.②如图②,当Q 点的坐标为(0,m)时,若PQ 与y 轴垂直,则 1若PQ 与y 轴不垂直,2mm ,解得1m ,PQ=313.则2 2 22 2 2 1 m 1 m 5 2 1 5 2 1 PQ PD DQ m m 2m m .2 2 2 2 2 5 10∵0<m<1,∴当 2m 时,52PQ 取得最小值110,PQ 取得最小值1010.10 1 ∵<,10 3∴当2m ,即Q 点的坐标为(0,525)时,PQ 的长度最小.综上:当Q 点坐标为(25 ,0)或(0,25)时,PQ 的长度最小.解法二:如图①,由(2)知P 为△ABC 的外接圆的圆心.∵∠APC 与∠ABC 对应同一条弧A?C,且∠ABC=45°,∴∠APC=2∠ABC=90°.下面解题步骤同解法一.28.解:(1)a+2b.(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点P 移动的距离为 a 2b cm,圆心O 移动的距离为 2 a 4 cm,由题意,得 a 2b 2 a 4 .①∵点P 移动2s 到达B 点,即点P 用2s 移动了bcm,点P 继续移动3s,到达BC 的中点,即点P 用3s移动了12a cm.∴1ab22 3.②由①②解得ab24,22.12∵点P 移动的速度与⊙O 移动的速度相等,b∴⊙O 移动的速度为 42(cm/s).∴这5s时间内圆心O 移动的距离为5×4=20(cm).(3)存在这种情形.解法一:设点P 移动的速度为v1cm/s,⊙O 移动的速度为v2cm/s,由题意,得v a 2b 20 2 10 51v 2 a 4 2 20 4 42.PB CHEO O1FA DG如图,设直线OO1与AB 交于点E,与CD 交于点F,⊙O1 与AD 相切于点G.若PD 与⊙O1 相切,切点为H,则O1G=O1H.易得△DO1G≌△DO1H,∴∠ADB =∠BDP.∵BC∥AD,∴∠ADB =∠CBD.∴∠BDP =∠CBD .∴BP=DP.设BP=xcm,则D P =xcm,PC =(20- x)cm,在Rt△PCD 中,由勾股定理,可得 2 2 2PC CD PD ,即 2 2 220 x 10 x ,解得25 x .2∴此时点P 移动的距离为10 25 452 2∵EF ∥AD,∴△BEO1∽△BAD.(cm).∴EO1 BEAD BA ,即E O1 820 10.∴EO1=16cm.∴OO1=14cm.①当⊙O 首次到达⊙O1 的位置时,⊙O 移动的距离为14cm,45452∴此时点P 与⊙O 移动的速度比为14 28.∵45 528 4 ,∴此时PD 与⊙O1不可能相切.②当⊙O 在返回途中到达⊙O1 的位置时,⊙O 移动的距离为2×(20- 4)- 14=18 (cm),4545 52∴此时点P 与⊙O 移动的速度比为18 36 4.∴此时PD 与⊙O1恰好相切.解法二:∵点P 移动的距离为452 cm(见解法一),OO1=14cm(见解法一),v1v254,45 4 2 5∴⊙O 应该移动的距离为18(cm).①当⊙O 首次到达⊙O1 的位置时,⊙O 移动的距离为14cm≠18 cm,∴此时PD 与⊙O1不可能相切.②当⊙O 在返回途中到达⊙O1 的位置时,⊙O 移动的距离为2×(20- 4)- 14=18 (cm),∴此时PD 与⊙O1恰好相切.解法三:点P 移动的距离为452 cm,(见解法一)OO1=14cm,(见解法一)由v1v254可设点P 的移动速度为5k cm/s,⊙O 的移动速度为4k cm/s,45∴点P 移动的时间为925k 2k(s).①当⊙O 首次到达⊙O1 的位置时,⊙O 移动的时间为∴此时PD 与⊙O1不可能相切.14 7 94k 2k 2k,②当⊙O 在返回途中到达⊙O1 的位置时,⊙O 移动的时间为2 (20 4) 14 94k 2k,∴此时PD 与⊙O1 恰好相切.。
苏州市2015年中考数学试卷
苏州市2015年中考数学试卷(满分:13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2的相反数是()A. 2B. 12 C. -2 D. -122. 有一组数据:3,5,5,6,7,这组数据的众数为()A. 3B. 5C. 6D. 73. 月球的半径约为1 738 000 m,1 738 00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A. 1.738×106B. 1.738×107C. 0.173 8×107D. 17.38×1054. 若m=22×()-2,则有()A. 0<m<1B. -1<m<0C. -2<m<-1D. -3<m<-2则通话时间不超过15 min的频率为() A. 0.1 B. 0.4 C. 0.5 D. 0.96. 若点A(a,b)在反比例函数y=2x的图像上,则代数式ab-4的值为()A. 0B. -2C. 2D. -67. 如图,在△ABC中,AB=AC,D为BC中点,∠BAD=35°,则∠C的度数为()A. 35°B. 45°C. 55°D. 60°第7题第9题8. 若二次函数y=x2+bx的图像的对称轴是经过点(2,0)且平行于y轴的直线,则关于x的方程x2+bx=5的解为()A. x1=0,x2=4B. x1=1,x2=5C. x1=1,x2=-5D. x1=-1,x2=59. 如图,AB为⊙O的切线,切点为B,连接AO,AO与⊙O交于点C,BD为⊙O的直径,连接CD.若∠A =30°,⊙O 的半径为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4π3-3 B. 4π3-23 C. π-3 D. 2π3-3 10. 如图,在一笔直的海岸线l 上有A 、B 两个观测站,AB =2 km ,从A 测得船 C 在北偏东45°的方向,从B 测得船C 在北偏东22.5°的方向,则船C 离海岸线 l 的距离(即CD 的长)为( )第10题A. 4 kmB. (2+2)kmC. 2 2 kmD. (4-2)km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 计算:a·a 2=________.12. 如图,直线a ∥b ,∠1=125°,则∠2的度数为________°.第12题 第13题13. 某学校在“你最喜爱的球类运动”调查中,随机调查了若干名学生(每名学生分别选了一项球类运动),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已知其中最喜欢羽毛球的人数比最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少6人,则该校被调查的学生总人数为________名.14. 因式分解:a 2-4b 2=________.15. 如图,转盘中8个扇形的面积都相等.任意转动转盘1次,当转盘停止转动时,指针指向大于6的数的概率为________.第15题 第17题16. 若a -2b =3,则9-2a +4b 的值为________.17. 如图,在△ABC 中,CD 是高,CE 是中线,CE =CB ,点A 、D 关于点F 对称,过点F 作FG ∥CD ,交AC 边于点G ,连接GE.若AC =18,BC =12,则△CEG 的周长为________.18. 如图,四边形ABCD 为矩形,过点D 作对角线BD 的垂线,交BC 的延长线于点E ,取BE 的中点F ,连接DF ,DF =4.设AB =x ,AD =y ,则x 2+()y -42的值为________.第18题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76分) 19. (本小题满分5分)计算:9+|-5|-()2-30.20. (本小题满分5分)解不等式组:⎩⎪⎨⎪⎧x +1≥2,3(x -1)>x +5.21. (本小题满分6分)先化简,再求值:⎝ ⎛⎭⎪⎫1-1x +2÷x 2+2x +1x +2,其中x =3-1.22. (本小题满分6分)甲、乙两位同学同时为校文化艺术节制作彩旗.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多做5面彩旗,甲做60面彩旗与乙做50面彩旗所用时间相等,问甲、乙每小时各做多少面彩旗?23. (本小题满分8分)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2个红球(记为红球1、红球2)、1个白球、1个黑球,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将球摇匀.(1) 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恰好摸到红球的概率是________; (2) 先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再从余下的3个球中任意摸出1个球,请用列举法(画树状图或列表)求两次都摸到红球的概率.24. (本小题满分8分)如图,在△ABC 中,AB =AC.分别以B 、C 为圆心,BC 长为半径在BC 下方画弧,设两弧交于点D ,与AB 、AC 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E 、F ,连接AD 、BD 、CD.(1) 求证:AD 平分∠BAC ;(2) 若BC =6,∠BAC =50°,求DE ︵、DF ︵的长度之和(结果保留π).第24题25. (本小题满分8分)如图,已知函数y =kx (x>0)的图像经过点A 、B ,点B 的坐标为(2,2).过点A 作AC ⊥x 轴,垂足为C ,过点B 作BD ⊥y 轴,垂足为D ,AC 与BD 交于点F.一次函数y =ax +b 的图像经过点A 、D ,与x 轴的负半轴交于点E.(1) 若AC =32OD ,求a 、b 的值;(2) 若BC ∥AE ,求BC 的长.第25题26. (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已知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O 经过A 、B 、D 三点,过点B 作BE ∥AD ,交⊙O 于点E ,连接ED. (1) 求证:ED ∥AC ;(2) 若BD =2CD ,设△EBD 的面积为S 1,△ADC 的面积为S 2,且S 21 -16S 2+4 =0,求△ABC 的面积.第26题1-m x-m(其中0<m<1)的图像与27. (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x2+()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对称轴为直线l.设P为对称轴l上的点,连接PA、PC,PA=PC.(1) ∠ABC的度数为________°;(2) 求P点坐标(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3) 在坐标轴上是否存在点Q(与原点O不重合),使得以Q、B、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PAC相似,且线段PQ的长度最小?如果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Q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第27题28. (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D=a cm,AB=b cm(a>b>4),半径为2 cm的⊙O在矩形内且与AB、AD均相切.现有动点P从A点出发,在矩形边上沿着A→B→C→D的方向匀速移动,当点P到达D点时停止移动;⊙O在矩形内部沿AD向右匀速平移,移动到与CD相切时立即沿原路按原速返回,当⊙O回到出发时的位置(即再次与AB相切)时停止移动.已知点P与⊙O同时开始移动,同时停止移动(即同时到达各自的终止位置).(1) 如图①,点P从A→B→C→D,全程共移动了________cm(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2) 如图①,已知点P从A点出发,移动2 s到达B点,继续移动3 s,到达BC的中点.若点P与⊙O的移动速度相等,求在这5 s时间内圆心O移动的距离;(3) 如图②,已知a=20,b=10.是否存在如下情形:当⊙O到达⊙O1的位置时(此时圆心O1在矩形对角线BD上),DP与⊙O1恰好相切?请说明理由.第28题苏州市2015年中考数学试卷1. C [解析]根据相反数的定义,给2 添上一个负号即可.2. B [解析]因为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5 出现了两次,其他数均只出现一次,故选B.3. A [解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结果应满足a ×10n (1≤a<10)的要求,故选A.4. C [解析]无理数的估算有不同的方法,比如近似值法,先化简为-2,-2≈-1.414.5. D [解析]不超过15 min 的通话次数为20+16+9=45,通话的总次数为45+5=50,因此通话时间不超过15 min 的频率为45÷50=0.9.6. B [解析]把点A(a ,b)代入y =2x中,得ab =2,再代入求值.7. C [解析]由AB =AC ,D 为BC 的中点,根据三线合一,可得AD 平分∠BAC ,AD ⊥BC.∴ ∠DAC =∠BAD =35°,∠ADC =90°.∴ ∠C =180°-(∠ADC +∠DAC)=55°.8. D [解析]由题意,得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直线x =2,∴ -b2=2,解得b =-4.代入一元二次方程,得x 2-4x =5,解得x 1=-1,x 2=5.9. A [解析]先求出∠AOB =60°,则∠COD =120°,从而可求出扇形COD 的面积为4π3,再求出△COD 的面积为3,从而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为4π3- 3. 10. B [解析]如图,过点B 作BE ⊥AC ,交AC 于点E.在Rt △ABE 中,∠CAB =90°-45°=45°,AB =2 km ,∴ BE = 2 km.由题意可得∠ACD =45°,∠BCD =22.5°,∴ ∠BCA =22.5°.∴ ∠BCD =∠BCA.∴ BD =BE = 2 km.∴ DC =AD =AB +BD =(2+2)km.第10题11. a 3 [解析]由幂的运算性质,可得a·a 2=a 1+2=a 3. 12. 55 [解析]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2=180°-∠1=55°. 13. 60 [解析]由统计的概念,可得总人数为6÷(40%-30%)=60(名). 14. (a +2b)(a -2b) [解析]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即可.15. 14 [解析]总共有8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指针指向大于6的数的结果有2种,∴ 指针指向大于6的数的概率为28=14.16. 3 [解析]整体代入,把9-2a +4b 变形为9-2(a -2b)即可.17. 27 [解析]由题意可直接得到CE =CB =12.∵ F 是AD 的中点,FG ∥CD ,∴ FG 是△ADC 的中位线.∴ CG =12AC =9.∵ E 是AB 的中点,∴ EG 是△ABC 的中位线.∴GE =12BC =6.∴ △CEG 的周长为CE +GE +CG =12+6+9=27.18. 16 [解析]在Rt △BDE 中,F 为BE 的中点,可得BE =2DF =8,BF =4.由矩形的性质,可得CD =AB =x ,BC =AD =y ,则CF =4-y.在Rt △CDF 中,CD 2+CF 2=DF 2,则有x 2+(4-y)2=42,即x 2+(y -4)2=16.19. [解析]根据数的开方、绝对值、零指数幂的法则先化简、再运算.解:原式=3+5-1=7.20. [解析]分别解两个不等式,再确定解集的公共部分.解:由x +1≥2,解得x ≥1.由3(x -1)>x +5,解得x>4.∴ 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4.21. [解析]先化简分式,再代入求值.解:原式=x +1x +2÷(x +1)2x +2=x +1x +2×x +2(x +1)2=1x +1.当x =3-1时,原式=13-1+1=13=33.22. [解析]根据所用时间相等这个等量关系来构造分式方程,要注意最后的检验环节.解:设乙每小时做x 面彩旗,则甲每小时做(x +5)面彩旗.根据题意,得60x +5=50x .解得x =25.经检验,x =25是原方程的解.∴ x +5=30.∴ 甲每小时做30面彩旗,乙每小时做25面彩旗.23. [解析](1) 根据4个小球中红球的个数,即可确定出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恰好摸到红球的概率;(2) 列表得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数,找出两次都摸到红球的结果数,即可求出所求的概率.解:(1) 12;(2) 列表如下:由表格可知,共有12种等可能出现的结果,其中两次都摸到红球的结果有2种.∴ P(两次都摸到红球)=212=16.24. [解析](1) 本题的实质是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可依据“SSS ”证明全等,从而得证;(2) 关键是求出DE ︵、DF ︵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及BD 、CD 的长,BD 、CD 分别是DE ︵、DF ︵所在圆的半径.解:(1) 由作图可知BD =CD.在△ABD 和△ACD 中,⎩⎪⎨⎪⎧AB =AC ,BD =CD ,AD =AD ,∴ △ABD ≌△ACD(SSS).∴ ∠BAD =∠CAD ,即AD 平分∠BAC ;(2) ∵ AB =AC ,∠BAC =50°,∴ ∠ABC =∠ACB =180°-∠BAC2=65°.∵ BD =CD =BC ,∴ △BDC 为等边三角形.∴ ∠DBC=∠DCB =60°.∴ ∠DBE =∠DCF =180°-65°-60°=55°.∵ BC =6,∴ BD =CD =6.∴ DE ︵的长度=DF ︵的长度=55×π×6180=11π6.∴ DE ︵、DF ︵的长度之和为11π6+11π6=11π3.25. [解析](1) 关键是由条件“AC =32OD ”得出AC =3,这样就能得到点A 的坐标为⎝⎛⎭⎫43,3,再根据D(0,2)可求出直线AD 的解析式;(2) 设点A 的坐标为⎝⎛⎭⎫m ,4m ,则点C 的坐标为(m ,0),在Rt △AFD 和Rt △ACE 中,利用 tan ∠ADF =tan ∠AEC 建立关于m 的方程,可以解出m =1,进而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BC 的长.解:(1) ∵ 点B(2,2)在y =kx的图像上,∴ k =4.∴ y =4x .∵ BD ⊥y 轴,∴ 点D 的坐标为(0,2),OD =2.∵ AC ⊥x 轴,AC =32OD ,∴ AC =3,即点A 的纵坐标为3.∵ 点A 在y =4x 的图像上,∴ 点A 的横坐标为43.∴ 点A 的坐标为⎝⎛⎭⎫43,3.∵ 一次函数y =ax +b 的图像经过点A 、D ,∴ ⎩⎪⎨⎪⎧43a +b =3,b =2,解得⎩⎪⎨⎪⎧a =34,b =2;(2) 设点A 的坐标为⎝⎛⎭⎫m ,4m ,则点C 的坐标为(m ,0).∵ BD ∥CE ,BC ∥DE ,∴ 四边形BCED 为平行四边形.∴ CE =BD =2.∵ BD ∥CE ,∴ ∠ADF =∠AEC.∴ 在Rt △AFD 中,tan ∠ADF=AF DF =4m -2m ;在Rt △ACE 中,tan ∠AEC =AC EC =4m 2.∴ 4m -2m =4m 2,解得m =1.∴ DF =OC =1.∴ BF =1.又∵ FC =OD =2,∴ BC =BF 2+FC 2= 5.26. [解析](1) 利用BE ∥AD 可得∠E =∠EDA ,利用圆周角的性质有∠E =∠BAD ,再结合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可得∠DAC =∠EDA ,即可证明ED ∥AC ;(2) 先证△EBD ∽△ADC ,结合相似比k =BD DC =2得S 1S 2=k 2=4,即S 1=4S 2,代入S 21-16S 2+4=0,消元,得16S 22-16S 2+4=0,解出S 2,再根据S 2和S △ABC 的关系求出S △ABC 即可.解:(1) ∵ 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 ∠BAD =∠DAC.∵ ∠E =∠BAD ,∴ ∠E =∠DAC.∵ BE ∥AD ,∴ ∠E =∠EDA.∴ ∠EDA =∠DAC.∴ ED ∥AC ;(2) ∵ BE ∥AD ,∴ ∠EBD =∠ADC.又∵ ∠E =∠DAC ,∴ △EBD ∽△ADC.∴ BD DC =k =2.∴ S 1S 2=k 2=4,即S 1=4S 2.∵ S 21-16S 2+4=0,∴ 16S 22-16S 2+4=0,即(2S 2-1)2=0.∴ S 2=12.∵ △ABC 在BC 边上的高和△ADC 在DC 边上的高相等,∴ S △ABC S 2=BC CD =BD +CD CD =3CD CD =3.∴ S △ABC =32. 27. [解析](1) 由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特点可以发现两根为x 1=-1,x 2=m ,与y 轴的交点C 的坐标为(0,-m),即OB =OC ,从而可得△O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问题获解;(2) 如图①,作PD ⊥y 轴,垂足为D ,设l 与x 轴交于点E ,利用勾股定理或BC 的垂直平分线,结合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 =-1+m 2可以求解;(3) 由(2)知△PA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QBC 也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分两种情况讨论:点Q 的坐标为(-m ,0)或(0,m),再结合勾股定理分析最小值.解:(1) 45. 提示:令x =0,则y =-m ,∴ 点C 的坐标为(0,-m).令y =0,则x 2+(1-m)x -m =0,解得 x 1=-1,x 2=m.∵ 0<m<1,点A 在点B 的左侧,∴ 点B 的坐标为(m ,0).∴ OB =OC =m.∵ ∠BOC =90°,∴ △BO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 =45°;(2) 方法一:如图①,作PD ⊥y 轴,垂足为D ,设l 与x 轴交于点E.由题意,得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 =-1+m 2.设点P 的坐标为⎝ ⎛⎭⎪⎫-1+m 2,n .∵ PA =PC, ∴ PA 2=PC 2,即AE 2+PE 2=CD 2+PD 2.∴ ⎝ ⎛⎭⎪⎫-1+m 2+12+n 2=(n +m)2+⎝ ⎛⎭⎪⎫1-m 22.解得n =1-m 2.∴ 点P 的坐标为⎝ ⎛⎭⎪⎫-1+m 2,1-m 2.方法二:如图①,连接PB.由题意,得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 =-1+m 2.∵ P 在对称轴l 上,∴ PA =PB.∵ PA =PC ,∴ PB =PC.由(1)的提示可知△BO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OB =OC ,∴ 点P 在BC 的垂直平分线y =-x 上.∴ 点P 即为对称轴直线x =-1+m 2与直线y =-x 的交点.∴ 点P 的坐标为⎝ ⎛⎭⎪⎫-1+m 2,1-m 2;(3) 存在点Q 满足题意.∵ 点P 的坐标为⎝ ⎛⎭⎪⎫-1+m 2,1-m 2,∴ PA 2+ PC 2=AE 2+ PE 2+CD 2+ PD 2=⎝ ⎛⎭⎪⎫-1+m 2+12+⎝ ⎛⎭⎪⎫1-m 22+⎝ ⎛⎭⎪⎫1-m 2+m 2+⎝ ⎛⎭⎪⎫1-m 22=1+m 2.∵ AC 2=1+m 2,∴ PA 2+ PC 2=AC 2.∴ △PA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APC =90°.∵ 以Q 、B 、C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PAC 相似,∴ △Q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由题意知满足条件的点Q 的坐标为(-m ,0)或(0,m).① 如图①,当点Q 的坐标为(-m ,0)时,若PQ 与x 轴垂直,则-1+m 2=-m ,解得m =13,∴ PQ =13.若PQ 与x 轴不垂直,则PQ 2=PE 2+EQ 2=⎝ ⎛⎭⎪⎫1-m 22+⎝ ⎛⎭⎪⎫-1+m 2+m 2=52m 2-2m +12=52⎝⎛⎭⎫m -252+110.∵ 0<m<1,∴ 当m =25时,PQ 2取得最小值110,即PQ 取得最小值1010.∵ 1010<13,∴ 当m =25,即点Q 的坐标为⎝⎛⎭⎫-25,0时, PQ 的长度最小;② 如图②,当点Q 的坐标为(0,m)时,若PQ 与y 轴垂直,则1-m 2=m ,解得m =13,∴ PQ =13.若PQ 与y 轴不垂直,则PQ 2=PD 2+DQ 2=⎝ ⎛⎭⎪⎫1-m 22+⎝ ⎛⎭⎪⎫m -1-m 22=52m 2-2m +12=52⎝⎛⎭⎫m -252+110.∵ 0<m<1,∴ 当m =25时,PQ 2取得最小值110,即PQ 取得最小值1010.∵ 1010<13,∴ 当m =25,即点Q 的坐标为⎝⎛⎭⎫0,25时,PQ 的长度最小.综上所述:当点Q 的坐标为⎝⎛⎭⎫-25,0或⎝⎛⎭⎫0,25时,PQ 的长度最小.第27题28. [解析](1) 根据矩形性质可以很快得出答案;(2) 首先是解读题干中的条件“已知点P 与⊙O 同时开始移动,同时停止移动(即同时到达各自的终止位置)”,这说明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点P 移动的距离为(a +2b)cm ,圆心O 移动的距离为2(a -4)cm ,且它们是相等的,即a +2b =2(a -4).再结合(2)中的条件“移动2 s 到达B 点,继续移动3 s ,到达BC 的中点” 可得b 2=12a 3,联立成二元一次方程组可求解;(3) 主要是分两种情况讨论,即⊙O 首次到达⊙O 1的位置、⊙O 在返回途中到达⊙O 1的位置,讨论后再进行取舍.解:(1) a +2b ;(2) ∵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点P 移动的距离为(a +2b)cm ,圆心O 移动的距离为2(a -4)cm ,由题意,得a +2b =2(a -4).∵ 点P 移动2 s 到达B 点,即点P 用2 s 移动了b cm ;点P继续移动3 s ,到达BC 的中点,即点P 用3 s 移动了12a cm ,∴ b 2=12a 3.由⎩⎪⎨⎪⎧a +2b =2(a -4),b 2=12a 3,解得⎩⎪⎨⎪⎧a =24,b =8.∵ 点P 移动的速度与⊙O 移动的速度相等,∴ ⊙O 移动的速度为b 2=4 cm/s.∴ 这5 s 时间内圆心O 移动的距离为5×4=20(cm);(3) 存在这种情形 理由:设点P 移动的速度为v 1 cm/s ,⊙O 移动的速度为v 2 cm/s ,由题意,得v 1v 2=a +2b 2(a -4)=20+2×102×(20-4)=54. 第28题如图,设直线OO 1与AB 交于点E ,与CD 交于点F ,⊙O 1与AD 相切于点G.若PD 与⊙O 1相切,切点为H ,则O 1G =O 1H.又∵ ∠O 1HD =∠O 1GD =90°,O 1D =O 1D ,∴ Rt △DO 1G ≌△Rt △DO 1H(HL).∴ ∠ADB =∠BDP.∵ BC ∥AD ,∴ ∠ADB =∠CBD.∴ ∠BDP =∠CBD.∴ BP =DP.设BP =x cm ,则DP =x cm ,PC =(20-x)cm.在Rt △PCD 中,由勾股定理,得PC 2+CD 2=PD 2,即(20-x)2+102=x 2,解得x =252.∴ 此时点P 移动的距离为10+252=452(cm).∵ EF ∥AD ,∴ △BEO 1∽△BAD.∴ EO 1AD =BE BA ,即EO 120=10-210.∴ EO 1=16 cm.∴ OO 1=14 cm. 方法一:① 当⊙O 首次到达⊙O 1的位置时,⊙O 移动的距离为14 cm ,∴ 此时点P 与⊙O 移动的速度比为45214=4528.∵ 4528≠54,∴ 此时PD 与⊙O 1不可能相切;② 当⊙O 在返回途中到达⊙O 1的位置时,⊙O 移动的距离为2×(20-4)-14=18(cm),∴ 此时点P 与⊙O 移动的速度比为45218=4536=54.∴ 此时PD 与⊙O 1恰好相切.方法二:∵ 点P 移动的距离为452cm ,OO 1=14 cm ,v 1v 2=54,∴ ⊙O 应移动的距离为452×45=18(cm).① 当⊙O 首次到达⊙O 1的位置时,⊙O 移动的距离为14 cm ≠18 cm ,∴ 此时PD 与⊙O 1不可能相切;② 当⊙O 在返回途中到达⊙O 1的位置时,⊙O 移动的距离为2×(20-4)-14=18(cm),∴ 此时PD 与⊙O 1恰好相切.方法三:点P 移动的距离为452 cm ,OO 1=14 cm ,由v 1v 2=54可设点P 的移动速度为5k cm/s ,⊙O 的移动速度为4k cm/s.∴ 点P 移动的时间为4525k =92ks .① 当⊙O 首次到达⊙O 1的位置时,⊙O 移动的时间为144k =72k (s)≠92ks ,∴ 此时PD 与⊙O 1不可能相切;② 当⊙O 在返回途中到达⊙O 1的位置时,⊙O 移动的时间为2×(20-4)-144k=92k(s),∴ 此时PD 与⊙O 1恰好相切.。
2016年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定值问题)
2016年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定值问题)苏州市2015--2016学年初三数学定值问题专题复习课前演练:一、选择题 1.(2015•潍坊)如图,直线l是一条河,A,B两地相距5 km,A,B两地到l的距离分别为3 km,6 km,欲在l上的某点M处修建一个水泵站,向A,B两地供水,现有如下四种铺设方案,图中实线表示铺设的管道,则铺设的管道最短的是( ) 2.(2015•甘肃)如图,A,B两个电话机离电话线l的距离分别是3米,5米,CD=6米,若由l上一点分别向A,B连线,最短为( ) A.11米 B.10米 C.9米 D.8米(第2题图) (第3题图) 3.如图,AC⊥BC于C,连接AB,点D是AB上的动点,AC=6,BC=8,AB=10,则点C到点D的最短距离是( ) A.6 B.8 C.403 D.245 (第4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 4.(2015•贵阳模拟)如图Rt△ABC中,AB=BC=4,D为BC的中点,在AC边上存在一点E,连接ED,EB,则△BDE 周长的最小值为( ) A.25 B.23 C.25+2 D.23+2 二、填空题 5.如图,从直线外一点A到这条直线的所有线段中,线段__ __最短. 6.如图,想在河堤两岸搭建一座桥,图中搭建方式中,最短的是PB,理由是__ _ _. 7.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C=120°,P是底边AC上的一个动点,M,N分别是AB,BC的中点,若PM+PN的最小值是2,则△ABC的周长是__ __. ,第7题图) ,第8题图) 8.如图,在菱形ABCD中,∠BAD=60°,点M是AB的中点,P是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若PM+PB的最小值是9,则AB的长是__ __. 9.如果P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的边CD上任意一点且PE⊥DB,PF⊥CA,垂足分别为E,F,则PE+PF =__ __. ,第9题图) ,第10题图) 10.如图,∠ABC=45°,BC=42,BD平分∠ABC交AC于点D,M,N分别是BD和BC上的动点(M与B,D两点不重合,N与B,C两点不重合),则CM+MN的最小值是__ __.典型例题:例1.小虎家新建一间房子,要在屋外的A处安装水表,从大路边到A处怎样接水管最近?把最短的线段画出来,并简要说明道理.例2.等边△ABC的边长是8,AD⊥BC,E是BD的中点,M,N 分别是AB,AD上的动点,求MN+EN的最小值.例3.如图,∠AOB =45°,P是∠AOB内一定点,PO=10,Q,R分别是OA,OB上的动点,求△PQR周长的最小值.(要求画出示意图,写出解题过程) 例4.如图,在菱形ABCD中,AB=4,∠A=135°,点P,M,N分别为对角线BD及边BC,CD上的动点,求PM+PN的最小值.例5.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DAC的平分线交DC于点E,若点P,Q分别是AD和AE上的动点,求DQ+PQ的最小值.巩固练习:一、填空题 1.在半⊙O中,点C是半圆弧AB的中点,D是弧BC上距离点B较近的一个三等分点,点P是直径AB上的动点,若AB=10,则PC +PD的最小值是_ __.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2.(2015•株洲)如图,AB是⊙O的一条弦,点C是⊙O上一动点,且∠ACB=30°,点E,F分别是AC,BC的中点,直线EF与⊙O交于G,H两点,若⊙O的半径为7,则GE+FH的最大值为__ _. 3.(2015•莆田)如图,在反比例函数y=6x上有两点A(3,2),B(6,1),在直线y=-x上有一动点P,当P点的坐标为__ _时,PA+PB有最小值.二、解答题 4.已知点M(3,2),N(1,-1),点P在y轴上,求使得△PMN 的周长最小的点P的坐标.5.(2015•宁德)如图,AB是⊙O的直径,AB=8,点M在⊙O上,∠MAB =20°,N是弧MB的中点,P是直径AB 上的一动点.若MN=1,则△PMN周长的最小值为多少. 6.(2015•永州模拟)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经过A(-3,0),B(1,0),C(0,3)三点,其顶点为D,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H.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点P是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的一个动点,求△PBC周长的最小值. 7.小明在学习轴对称的时候,老师留了一道思考题:如图1,若点A,B在直线m的同侧,在直线m上找一点P,使得AP+BP的值最小,小明通过独立思考,很快得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正确方法,他的做法是这样的:(a)作点B关于直线m的对称点B′,(b)连接AB′与直线m交于点P,则点P为所求.请你参考小明的做法解决下列问题: (1)如图2,在等边△ABC中,AB=2,点E是AB的中点,AD是高,在AD 上找一点P(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使得BP+PE的值最小,并求出最小值; (2)如图3,在矩形ABCD中,AB=4,BC=6,G为边AD上的中点,若E,F为AB边上的两个动点,点E在点F的左侧,且EF=1,当四边形CGEF的周长最小时,请你在图3中确定点E,F的位置(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并求出四边形CGEF的周长的最小值. 8.(2015•大庆)如图,抛物线y=-x2+4x+5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已知M(0,1),E(a,0),F(a+1,0),点P是第一象限内的抛物线上的动点.△PCM是以CM为底的等腰三角形. (1)求点P的坐标; (2)当a为多少时,四边形PMEF周长最小. 拓展提高: 1.(2012年苏州)如图,已知半径为2的⊙O与直线l相切于点A,点P是直径AB左侧半圆上的动点,过点P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为C,PC与⊙O交于点D,连接PA、PB,设PC的长为x(2<x<4).(1)当x= 时,求弦PA、PB的长度;(2)当x为何值时,PD•CD的值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2.(2012年苏州)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AD与矩形EFGH的边FG重合,将正方形ABCD 以1cm/s的速度沿FG方向移动,移动开始前点A与点F重合,在移动过程中,边AD始终与边FG重合,连接CG,过点A作CG的平行线交线段GH于点P,连接PD.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cm,矩形EFGH 的边FG,GH的长分别为4cm,3cm,设正方形移动时间为x(s),线段GP的长为y(cm),其中0≤x≤2.5.(1)试求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当y=3时相应x的值;(2)记△DGP的面积为S1,△CDG的面积为S2.试说明S1�S2是常数;(3)当线段PD所在直线与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垂直时,求线段PD的长.中午作业:(分类练习)一、定值问题解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O 中,矩形AOCD的顶点A的坐标是(0,4),现有两动点P、Q,点P从点O 出发沿线段OC(不包括端点O,C)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向点C运动,点Q从点C出发沿线段CD(不包括端点C,D)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向点D运动.点P,Q同时出发,同时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秒,当t=2秒时PQ= . (1)求点D的坐标,并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2)连接AQ并延长交轴于点E,把AE沿AD翻折交CD延长线于点F,连接EF,则△AEF的面积S是否随t的变化而变化?若变化,求出S与t的函数关系式;若不变化,求出S的值. (3)在(2)的条件下,t为何值时,四边形APQF是梯形?(第1题图) 2、如图所示,在菱形ABCD中,AB=4,∠BAD=120°,△AEF 为正三角形,点E、F分别在菱形的边BC.CD上滑动,且E、F不与B.C.D重合.(1)证明不论E、F在BC.CD上如何滑动,总有BE=CF;(2)当点E、F在BC.CD上滑动时,分别探讨四边形AECF和△CEF 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不变,求出这个定值;如果变化,求出最大(或最小)值.(2题图)(3题图)二、由运动产生的线段和差问题(最值问题) 3、如图所示,已知A ,B 为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的两点,动点P 在x正半轴上运动,当线段AP与线段BP之差达到最大时,点P的坐标是【】 A. B. C. D. 4、如图,抛物线l交x轴于点A(�3,0)、B(1,0),交y轴于点C(0,�3).将抛物线l沿y轴翻折得抛物线l1.(1)求l1的解析式;(2)在l1的对称轴上找出点P,使点P到点A的对称点A1及C两点的距离差最大,并说出理由; 5、如图,已知抛物线y=�x2+bx+c与一直线相交于A(�1,0),C(2,3)两点,与y轴交于点N.其顶点为D.(1)抛物线及直线AC的函数关系式;(2)设点M(3,m),求使MN+MD 的值最小时m的值;(3)若抛物线的对称轴与直线AC相交于点B,E为直线AC上的任意一点,过点E作EF∥BD交抛物线于点F,以B,D,E,F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为平行四边形?若能,求点E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4)若P是抛物线上位于直线AC上方的一个动点,求△APC的面积的最大值.回家作业:(压轴题训练) 1、如图,已知抛物线经过A(4,0),B(2,3),C(0,3)三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对称轴.(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找一点M,使得MA+MB的值最小,并求出点M的坐标.(3)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以点A、B、C、P四点为顶点所构成的四边形为梯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 (2012四川自贡12分)如图所示,在菱形ABCD中,AB=4,∠BAD=120°,△AEF为正三角形,点E、F分别在菱形的边BC.CD上滑动,且E、F 不与B.C.D重合.(1)证明不论E、F在BC.CD上如何滑动,总有BE=CF;(2)当点E、F在BC.CD上滑动时,分别探讨四边形AECF 和△CEF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不变,求出这个定值;如果变化,求出最大(或最小)值. 3. (2015•常州10分)如图,一次函数y=�x+4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点A、B,过点A作x轴的垂线l,点P为直线l上的动点,点Q为直线AB与△OAP外接圆的交点,点P、Q与点A都不重合.(1)写出点A的坐标;(2)当点P在直线l上运动时,是否存在点P使得△OQB与△APQ全等?如果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点M在直线l 上,且∠POM=90°,记△OAP外接圆和△OAM外接圆的面积分别是S1、S2,求的值.参考答案:课前演练: 1. B;2. B;3.D;4. C;5. AD;6. 垂线段最短;7. 4+23;8. 63;9. 2;10. 4; 2. 典型例题:例1.解:如图所示:沿AB线段接水管最近,因为直线外一点与直线的所有连接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例1答图)(例2答图)(例3答图)例2. 解:作点E关于AD的对称点H,过点H作HG⊥AB于G,则MN +EN的最小值是HG,Rt△HBG中,sin60°=GH6,解得,GH=33 。
2015年江苏省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含答案解析)
【考点】扇形统计图. 【分析】设被调查的总人数是x人,根据最喜欢羽毛球的人数比最喜欢 乒乓球的人数少6人,即可列方程求解. 【解答】解:设被调查的总人数是x人,则40%x﹣30%x=6, 解得:x=60. 故答案是:60.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 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 的百分比大小.
A.4km B.(2+ )km C.2 km D.(4﹣ )km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 【分析】根据题意在CD上取一点E,使BD=DE,进而得出EC=BE=2, 再利用勾股定理得出DE的长,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在CD上取一点E,使BD=DE, 可得:∠EBD=45°,AD=DC, ∵从B测得船C在北偏东22.5°的方向, ∴∠BCE=∠CBE=22.5°, ∴BE=EC, ∵AB=2, ∴EC=BE=2, ∴BD=ED=
菁优网版权所有
=2,得b=﹣4,解x2﹣4x=5即可. 【解答】解:∵对称轴是经过点(2,0)且平行于y轴的直线, ∴﹣ =2, 解得:b=﹣4, 解方程x2﹣4x=5,
解得x1=﹣1,x2=5,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对称轴和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 关系,难度不大. 9.(3分)(2015•苏州)如图,AB为⊙O的切线,切点为B,连接AO,AO与 ⊙O交于点C,BD为⊙O的直径,连接CD.若∠A=30°,⊙O的半径为2,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频数(通话 20 16 9 5 次数) 则通话时间不超过15min的频率为( ) A.0.1 B.0.4 C.0.5 D.0.9 【考点】频数(率)分布表. 【分析】用不超过15分钟的通话时间除以所有的通话时间即可求得通话 时间不超过15分钟的频率. 【解答】解:∵不超过15分钟的通话次数为20+16+9=45次,通话总次数 为20+16+9+5=50次, ∴通话时间不超过15min的频率为
苏州市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数学期终模拟测试(一)及答案讲解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终模拟测试一九年级数学试卷(范围:苏科版 2013年九年级上下两册; 分值:130分;时间:120分钟)2016年1月 -、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 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表格中相应的位置题号12345678910答案1.一元二次方程2x 2 -x - 3 =0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分别是( )A • 2,1,3B • 2,1, -3C .2 1,3 2.下列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2 2 2 2A . y =x 2B . y =x -2C . y 二 x 2D . y 二 x-26 .已知扇形的半径为 6,圆心角为60,则这个扇形的面积为( )A . 9 二B . 6 二C . 3 二D . ■:7.用配方法解方程 x 2 4x =3,下列配方正确的是()2 2 2 2A . (x —2)=1B . (X —2) =7C . (x + 2)=7D. (x + 2)=1&已知二次函数 y =ax 2 • bx • c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选 项中不正确的是()A . a :: 0b 彳D . 2,-1,-33.二次函数y =-(x+1)2 -2的最大值是()A . -2B . -1C . 1D . 24.已知O O 的半径是4, OP 的长为3,则点P 与O O 的位置关系是(A .点P 在圆内B .点P 在圆上C .点P 在圆外 )D .不能确定 5.将抛物线y = x 2沿y 轴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A .B .C .D .C . 0 < 1B . c 0D . a b c ::02a9.如图,△ ABC 内接于O O,BD 是O O 的直径.若.DBC =33 •,则.匕A 等于()A . 33B . 57C . 67D . 66A . 7 分B . 6.5 分C . 6 分D . 5.5 分二、填空题(本题共18分,每小题3分) 11.方程x 2 -4 =0的解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写出一个开口向上且经过 (0, 1)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__________ . 13 .若二次函数y=2x 2-5的图象上有两个点 A (2,a )、B (3,b ),则 a —b (填“ <”或“=”或“ >”).14 .如图,A 、B 、C 三点在O O 上,/ AOC=100 ° ,则/ ABC= _______15 .用一块直径为4米的圆桌布平铺在对角线长为 4米的正方形桌面上(如 示意图),若四周下垂的最大长度相等,则这个最大长度 x 为 _________ 米(.2 取 1.4).16 .如图,O 是边长为1的等边△ ABC 的中心,将 AB 、BC 、CA 分别 绕点A 、点B 、点C 顺时针旋转:-(0 ::: :- < 180 ),得到AB'、BC'、 CA',连接 A'B'、B'C'、A'C'、OA'、OB'.(1) X A'OB'= ______ ?;(2)当:•二 ______ ?时,△ A'B'C'的周长最大.三、解答题(本题共72分,第17~26题,每小题5分,第27题7分,第28题7分,第29 题8 分)17 .解方程:x 2 =3x 「2 .18 .若抛物线y = x 2 • 3x • a 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求实数 a 的值.10•小明乘坐摩天轮转一圈,他离地面的高度y (米)与旋转时间x (分) x/分2.663.23 3.46y/米69.1669.6268.46之间的关系可以近似地用二次函数来刻画 •经测试得出部分数据如下表: F 列选项中,最接近摩天轮转一圈的时间的是( )19.已知点(3, 0)在抛物线y = -3x2 - (k - 3)x -k上,求此抛物线的对称轴.20.如图,AC是O O的直径, 的度数.PA, PB是O O的切线,A, B为切点,BAC =25〔求/ P21.已知x=1是方程x2 -5ax • a2 =0的一个根,求代数式3a2 -15a -7的值.22.一圆柱形排水管的截面如图所示,已知排水管的半径为1m,水面宽AB为1.6m .由于天气干燥,水管水面下降,此时排水管水面宽变为1.2m,求水面下降的高度.23. 已知关于x 的方程3x2-(a - 3)x - a 二0(a - 0).(1)求证: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若方程有一个根大于2,求a的取值范围.24. 在设计人体雕像时,若使雕像的上部(腰以上)与下部(腰以下)的高度的比等于下部与全部(全身)的高度比,则可以增加视觉美感•按此比例,如果雕像的高为2m,那么它的下部应设计为多高(.5取2.2 ).(1)函数y =£x —1)(x — 2)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表描点画出了函数-2)图象的一部分,请补全函数图象;25. 已知 AB 是O O 直径,AC 、AD 是O O 的弦,AB=2, AC=-、2 , AD=1,求/ CAD 度数.226.抛物线y^x bx c 与直线y 2 =-2x • m 相交于A (-2,n)、B (2,-3)两点. (1) 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2) 若一 4兰X 兰1,则y 2_ y 1的最小值为 _______ .27•如图,AB 为O O 的直径,C 为O O 上一点,CD 丄AB 于点 D. P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PCD =2. BAC . (1) 求证:CP 为O O 的切线; (2) BP=1 , CP f j 5. ①求O O 的半径;②若M 为AC 上一动点,贝y OM + DM 的最小值为 ______________28•探究活动:利用函数y =(x -1)(x -2)的图象(如图1)和性质,探究函数 与性质•下面是小东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y = , (x-1)(x-2)的图象图1(2)如图2,他列 7图y (x-1)解决问题:1设方程•(x _1)(x -2) -一x -b =0 的两根为x,、x2,且x, :::x2,方程42 1 —x -3x 2 x b 的两根为x3、x4,且x3:::x4.若1 :::b :::、. 2,则x,、x2、x3、x4的4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 <”连接).2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半径为1的O O与x轴负半轴交于点A,点M在O O上,将点M绕点A顺时针旋转60待到点Q.点N为x轴上一动点(N不与A重合),将点M 绕点N顺时针旋转60得到点P. PQ与x轴所夹锐角为:-.1(1)如图1,若点M的横坐标为—,点N与点O重合,则a = ______________ °;2(2)若点M、点Q的位置如图2所示,请在x轴上任取一点N,画出直线PQ,并求的度数;(3)当直线PQ与O O相切时,点M的坐标为____________ .图1 图2 备用图数学试卷参考答案、选择题(本题共 30分,每小题3 分) 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D A A A B B C D B C、填空题(本题共 18分,每小题3 分) 题号 111213 14 1516答案X 1 =2, x 2 = -22y = x 2 +1(答案不唯一)<1300.6 120, 150三、解答题(本题共72分,第17~26题,每小题5分,第27题7分,第28题7分,第29题8 分)217•解:X -3x 2=0. (X-1)(x-2)=0 -••• x — 1 = 0或 x —2 = 0 ••••捲=1,x 2 = 2.218. 解:•••抛物线 y =x 3x a 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9 .•..:: = 0 ,即卩 9 —'4a = 0 . • a =.419. 解:•••点(3, 0)在抛物线 y = -3x 2 (k - 3)x-k 上,• 0 = —3 32 3(k 3) -k . • k =9. ...................... 3 分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 = -3x 212x-9 .•••对称轴为 x=2 . (5)分• PA=PB. (1)分• • PAB = • PBA . ........................................................ 2 •/ AC 为O O 的直径,• CA 丄 PA . • PAC =90o . T BAC =25o , •乙PAB =65o . • . P =180 -2 PAB =50o .2221 .解:I x = 1是方程x -5ax a = 0的一个根,• 1 -5a a 2 = 0 . • a 2 - 5a - T . •原式=3(a 2 - 5a) - 7 = T0 .20 .解:T PA,PB 是O O 的切线,分22.解:如图,下降后的水面宽CD为1.2m,连接OA, OC ,过点O作ON丄CD于N,交AB于M . ONC = 90 o•••AB// CD ,••• . OMA 二/ONC =90o.•/ AB =1.6, CD -1.2 ,1 1• AM AB =0.8, CN CD =0.6 .2 2在Rt△ OAM 中,• OA =1 ,•- OM = ,OA2 - AM2 =0.6 .同理可得ON =0.8 . /. MN =ON —OM =0.2.答:水面下降了0.2米.2 223.( 1)证明:厶=(a - 3) -4 3 (-a) =(a 3).• a . 0 , • (a 3)20 . 即,0 .•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 分 (2)a(2)解方程,得咅=-1, x2. ••方程有一个根大于2,23• — 2 . • a 6 . ........................................................... 5分3224.解:如图,雕像上部高度AC与下部高度BC应有AC : BC = BC : 2 ,即BC - 2AC .设BC为x m.依题意,得X = 2(2 —■ x) . ............................ 3分解得X1 =-1「5, x2- -1 - 5 (不符合题意,舍去). - V 1.2 .答:雕像的下部应设计为 1.2m . ..................................... 5 分25. 解:如图1,当点D、C在AB的异侧时,连接OD、BC. ................... 1分•/ AB 是O O 的直径,•••乙ACB =90o .在Rt△ ACB 中,•AB =2, AC = .2 ,• BC =、2 .•一BAC = 45o. • OA = OD = AD = 1,•. BAD =60o. .......................... 3分•CAD = BAD BAC =105o. .................................... 4 分当点D、C在AB的同侧时,如图2,同理可得• BAC =45 ,BAD =60 . • CAD "BAD - BAC =15o.•CAD 为15o或105o. ........................ 5分26. 解:(1)T直线y2二-2x m经过点B (2, -3),•一3 - -2 2 m . • m = 1 .图1•••直线 y 2 - _2x - m 经过点 A (-2, n ),2••• n =5 . T 抛物线y 1 -x bx c 过点A 和点B ,‘5 = 4-2b+c, • 'b = -2,-3=4 + 2b+c. c = —3.!U (2) -12.27. (1)证明:连接 OC. •••/ PCD=2/ BAC , / POC=2/ BAC ,•••/ POC=Z PCD. •/ CD 丄 AB 于点 D,•••/ ODC=90 . POC+Z OCD =90o .•••/ PCD+Z OCD =90o . OCF=90o .•半径OC 丄CP. • CP 为O O 的切线.(2)解:①设O O 的半径为r.在 Rt A OCP 中,OC 2 CP 2 =OP 2 .••• BP =1,CP =』5,• r 2 (、5)2 =(r 1)2 . 28.解:(1) x 二1 或 x 亠 2 ;捲:x 3 : x 4 : x 2.29•解:(1) 60. (2) 解得r = 2 . /.O O 的半径为(2)如图所示: /接MQ, MP .记MQ, PQ 分别交x 轴于巳F .• QFE "AMQ =60 .•••将点M 绕点A 顺时针旋转60得到点Q ,将点 • △ MAQ 和厶MNP 均为等边三角形. ..... • MA =MQ , MN =MP , . AMQ "NMP • AMN —QMP . • △ MAN ◎△ MQP . • MAN 二 MQP .••• • AEM 二■ QEF , M 绕点 -60 . N 顺时针旋转60得到点P, , -/P 二 yr = x 2 _2x _ 3 .2 14初中数学(九下)个性化辅导第13页共8页。
2016年苏州市中考数学试题几何动点型题复习(附答案)
2016年苏州市中考数学试题几何动点型题复习(附答案)苏州市2015―2016学年初三中考数学动点型题复习知识点名师点晴动点问题中的特殊图形[] 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利用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的特殊性质求解动点问题相似问题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求解动点问题动点问题中的计算问题动点问题的最值与定值问题理解最值或定值问题的求法动点问题的面积问题结合面积的计算方法来解决动点问题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问题一次函数或二次函数的图象结合函数的图象解决动点问题归纳 1:动点中的特殊图形基础知识归纳: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矩形的对角线相等,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基本方法归纳:动点问题常与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等特殊图形相结合,解决此类问题要灵活运用这些图形的特殊性质注意问题归纳:注意区分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性质.【例1】已知:如图,在Rt△ABC 中,∠C=90°,AB=5cm,AC=3cm,动点P从点B出发沿射线BC以1cm/s 的速度移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1)求BC边的长;(2)当△ABP为直角三角形时,求t的值;(3)当△ABP为等腰三角形时,求t的值归纳 2:动点问题中的计算问题基础知识归纳:动点问题的计算常常涉及到线段和的最小值、三角形周长的最小值、面积的最大值、线段或面积的定值等问题.基本方法归纳:线段和的最小值通常利用轴对称的性质来解答,面积采用割补法或面积公式,通常与二次函数、相似等内容.注意问题归纳:在计算的过程中,要注意与相似、锐角三角函数、对称、二次函数等内容的结合.【例2】如图,在Rt△ABC中,∠ACB=90°,AC=6,BC=8,AD是∠BAC的平分线.若P,Q分别是AD和AC上的动点,则PC+PQ的最小值是()A. B. C. D.(例2图)练习:(2013•日照)问题背景:如图(a),点A、B在直线l的同侧,要在直线l上找一点C,使AC与BC 的距离之和最小,我们可以作出点B关于l的对称点B′,连接AB′与直线l交于点C,则点C即为所求.(1)实践运用:如图(b),已知,⊙O的直径CD为4,点A在⊙O上,∠ACD=30°,B为弧AD的中点,P为直径CD上一动点,则BP+AP的最小值为.(2)知识拓展:如图(c),在Rt△ABC中,AB=10,∠BAC=45°,∠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E、F分别是线段AD和AB上的动点,求BE+EF 的最小值,并写出解答过程.归纳 3:动点问题的图象基础知识归纳:动点问题经常与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图象相结合.基本方法归纳:一次函数图象是一条直线,反比例函数图象是双曲线,二次函数图象是抛物线.注意问题归纳:动点函数的图象问题可以借助于相似、特殊图形的性质求出函数的图象解析式,同时也可以观察图象的变化趋势.【例3】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点E在边AD上,∠ABE=45°,BE=DE,连接BD,点P在线段DE上,过点P作PQ∥BD交BE于点Q,连接QD.设PD=x,△PQD的面积为y,则能表示y与x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归纳4:函数中的动点问题基础知识归纳:函数中的动点问题的背景是特殊图形,考查问题也是特殊图形,所以要把握好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分析过程中,特别要关注图形的特性(特殊角、特殊图形的性质、图形的特殊位置。
2015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5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一、选择题: 1.2的相反数是A .2B .12 C .-2 D .-122.有一组数据:3,5,5,6,7,这组数据的众数为 A .3 B .5 C .6 D .7 3.月球的半径约为1 738 000m ,1 738 00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A .1.738×106B .1.738×107C .0.1738×107D .17.38×1054.若()2m =-,则有A .0<m <1B .-1<m <0C .-2<m <-1D .-3<m <-2 5A .0.1B .0.4C .0.5D .0.9 6.若点A (a ,b )在反比例函数2y x=的图像上,则代数式ab -4的值为 A .0 B .-2 C . 2 D .-67.如图,在△ABC 中,AB =AC ,D 为BC 中点,∠BAD =35°,则∠C 的度数为A .35B .45°C .55°D .60°8.若二次函数y =x 2+bx 的图像的对称轴是经过点(2,0)且平行于y 轴的直线,则关于x的方程x 2+bx =5的解为 A .120,4x x == B .121,5x x == C .121,5xx ==- D .121,5x x=-= 9.如图,AB 为⊙O 的切线,切点为B ,连接AO ,AO 与⊙O 交于点C ,BD 为⊙O 的直径,连接CD .若∠A =30°,⊙O 的半径为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 .43πB .43π-C.πD .23π10.如图,在一笔直的海岸线l 上有A、B 两个观测站,AB =2km ,从A 测得船C 在北偏东45°的方向,从B 测得船C 在北偏东22.5°的方向,则船C 离海岸线l 的距离(即CD 的长)为DCB A(第7题)(第9题) (第10lA .4km B.(2kmC.D.(4km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把答案直接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1.计算:2a a ⋅= .12.如图,直线a ∥b ,∠1=125°,则∠2的度数为 °.13.某学校在“你最喜爱的球类运动”调查中,随机调查了若干名学生(每名学生分别选了一项球类运动),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已知其中最喜欢羽毛球的人数比最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少6人,则该校被调查的学生总人数为 名.14.因式分解:224a b -= .15.如图,转盘中8个扇形的面积都相等.任意转动转盘1次,当转盘停止转动时,指针指向大于6的数的概率为 .16.若23a b -=,则924a b -+的值为 .17.如图,在△ABC 中,CD 是高,CE 是中线,CE =CB ,点A 、D 关于点F 对称,过点F 作FG ∥CD ,交AC 边于点G ,连接GE .若AC =18,BC =12,则△CEG 的周长为 . 18.如图,四边形ABCD 为矩形,过点D 作对角线BD 的垂线,交BC 的延长线于点E ,取BE 的中点F ,连接DF ,DF =4.设AB =x ,AD =y ,则()224x y +-的值为 .三、解答题:19.(本题满分5分)(052---.20.(5分)解不等式组:()12,31 5.x x x +≥⎧⎪⎨-+⎪⎩>21.(本题满分6分)先化简,再求值:2121122x x x x ++⎛⎫-÷⎪++⎝⎭,其中1x . 22.(本题满分6分)甲、乙两位同学同时为校文化艺术节制作彩旗.已知甲每小时比乙( GF E D CBA F EDC B A(第18b a(第15题)多做5面彩旗,甲做60面彩旗与乙做50面彩旗所用时间相等,问甲、乙每小时各做多少面彩旗?23.(本题满分8分)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2个红球(记为红球1、红球2)、1个白球、1个黑球,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将球摇匀.(1)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恰好摸到红球的概率是;(2)先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再从余下的3个球中任意摸出1个球,请用列举法(画树状图或列表)求两次都摸到红球的概率.24.(本题满分8分)如图,在△ABC中,AB=AC.分别以B、C为圆心,BC长为半径在BC 下方画弧,设两弧交于点D,与AB、AC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E、F,连接AD、BD、CD.(1)求证:AD平分∠BAC;(2)若BC=6,∠BAC=50︒,求»DE、»DF的长度之和(结果保留π).25.(本题满分8分)如图,已知函数kyx=(x>0)的图像经过点A、B,点B的坐标为(2,2).过点A作AC⊥x轴,垂足为C,过点B作BD⊥y轴,垂足为D,AC与BD交于点F.一次函数y=ax+b的图像经过点A、D,与x轴的负半轴交于点E.(1)若AC=32OD,求a、b的值;(2)若BC∥AE,求BC的长.26.(本题满分10分)如图,已知AD是△ABC的角平分线,(第24题)F EDCBA⊙O 经过A 、B 、D 三点,过点B 作BE ∥AD ,交⊙O 于点E ,连接ED .(1)求证:ED ∥AC ;(2)若BD =2CD ,设△EBD 的面积为1S ,△ADC 的面积为2S ,且2121640S S -+=,求△ABC 的面积.27.(本题满分10分)如图,已知二次函数()21y x m x m =+--(其中0<m <1)的图像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对称轴为直线l .设P 为对称轴l 上的点,连接PA 、PC ,PA =PC .(1)∠ABC 的度数为 °;(2)求P 点坐标(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3)在坐标轴上是否存在点Q (与原点O 不重合),使得以Q 、B 、C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PAC 相似,且线段PQ 的长度最小?如果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Q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8.(本题满分10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D =a cm ,AB =b cm (a >b >4),半径为2cm 的⊙O 在矩形内且与AB 、AD 均相切.现有动点P 从A 点出发,在矩形边上沿着A →B →C →D 的方向匀速移动,当点P 到达D 点时停止移动;⊙O 在矩形内部沿AD 向右匀速平移,移动到与CD 相切时立即沿原路按原速返回,当⊙O 回到出发时的位置(即再次与AB 相切)时停止移动.已知点P 与⊙O 同时开始移动,同时停止移动(即同时到达各自的终止位置). (1)如图①,点P 从A →B →C →D ,全程共移动了 cm (用含a 、b 的代数式表示); (2)如图①,已知点P 从A 点出发,移动2s 到达B 点,继续移动3s ,到达BC 的中点.若点P 与⊙O 的移动速度相等,求在这5s 时间内圆心O 移动的距离;(3)如图②,已知a =20,b =10.是否存在如下情形:当⊙O 到达⊙O 1的位置时(此时圆心O 1在矩形对角线BD 上),DP 与⊙O 1恰好相切?请说明理由.。
2015年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5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数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小题,每小题 分,共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选择题的答案用 铅笔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 的相反数是✌. .12 . . 12.有一组数据: , , , , ,这组数据的众数为✌. . . ..月球的半径约为 ❍, 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 . × . × . × .若()2m=-,则有✌. <❍< . <❍< . <❍< . <❍< .小明统计了他家今年 月份打电话的次数及通话时间,并列出了频数分布表:则通话时间不超过 ❍♓⏹的频率为✌. . . . .若点✌(♋,♌)在反比例函数2yx=的图像上,则代数式♋♌ 的值为✌. . . . .如图,在△✌中,✌ ✌, 为 中点,∠ ✌ °,则∠ 的度数为✌. °. ° . ° . °.若二次函数⍓ ⌧ ♌⌧的图像的对称轴是经过点( , )且平行于⍓轴的直线,则关于⌧的方程⌧ ♌⌧ 的解为 ✌.120,4x x ==.121,5x x == .121,5x x ==- .121,5x x =-=.如图,✌为⊙ 的切线,切点为 ,连接✌,✌与⊙ 交于点 , 为⊙的直径,连接 .若∠✌ °,⊙ 的半径为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43π..如图,在一笔直的海岸线●上有✌、 两个观测站,✌ ❍,从✌测得船 在北偏东 °的方向,从 测得船 在北偏东 °的方向,则船 离海岸线●的距离(即 的长)为 ✌.4 ❍.(2 ❍ . .(4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小题,每小题 分,共 分.把答案直接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DCB A(第 题)(第 题)(第 题)l上.. .计算:2a a ⋅ ✧ ..如图,直线♋∥♌,∠ °,则∠ 的度数为 ✧ °..某学校在“你最喜爱的球类运动”调查中,随机调查了若干名学生(每名学生分别选了一项球类运动),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已知其中最喜欢羽毛球的人数比最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少 人,则该校被调查的学生总人数为 ✧ 名..因式分解:224a b - ✧ ..如图,转盘中 个扇形的面积都相等.任意转动转盘次,当转盘停止转动时,指针指向大于 的数的概率为 ✧ ..若23a b -=,则924a b -+的值为 ✧ ..如图,在△✌中, 是高, ☜是中线, ☜ ,点✌、 关于点☞GCDA ba(第 题)20%10%30%40%其他乒乓球篮球羽毛球(第 题)对称,过点☞作☞☝∥ ,交✌边于点☝,连接☝☜.若✌ , ,则△☜☝的周长为 ✧ ..如图,四边形✌为矩形,过点 作对角线 的垂线,交 的延长线于点☜,取 ☜的中点☞,连接 ☞, ☞ .设✌ ⌧,✌ ⍓,则()224x y +-的值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小题,共 分.把解答过程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推演步骤或文字说明.作图时用 铅笔或黑色墨水签字笔..(本题满分 分)(052--..(本题满分 分)解不等式组:()12,31 5.x x x +≥⎧⎪⎨-+⎪⎩>.(本题满分 分)先化简,再求值:2121122x x x x ++⎛⎫-÷⎪++⎝⎭,其中1x =..(本题满分 分)甲、乙两位同学同时为校文化艺术节制作彩旗.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多做 面彩旗,甲做 面彩旗与乙做 面彩旗所用时间相等,问甲、乙每小时各做多少面彩旗?.(本题满分 分)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 个红球(记为红球 、红球 )、 个白球、 个黑球,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将球摇匀.( )从中任意摸出 个球,恰好摸到红球的概率是 ✧ ;( )先从中任意摸出 个球,再从余下的 个球中任意摸出 个球,请用列举法(画树状图或列表)求两次都摸到红球的概率..(本题满分 分)如图,在△✌中,✌ ✌.分别以 、 为圆心, 长为半径在 下方画弧,设两弧交于点 ,与✌、✌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连接✌、 、 . ( )求证:✌平分∠ ✌;( )若 ,∠ ✌= ,求DE 、DF 的长度之和(结果保留π)..(本题满分 分)如图,已知函数ky x=(⌧> )的图像经过点✌、 ,点 的坐标为( , ).过点✌作✌⊥⌧轴,垂足为 ,过点 作 ⊥⍓轴,垂足为 ,✌与 交于点☞.一次函数⍓♋⌧ ♌的图像经过点✌、 ,与⌧轴的负半轴交于点☜.(第 题)FEDCBA( )若✌32,求♋、♌的值; ( )若 ∥✌☜,求 的长..(本题满分 分)如图,已知✌是△✌的角平分线,⊙ 经过✌、 、 三点,过点 作 ☜∥✌,交⊙ 于点☜,连接☜. ( )求证:☜∥✌;( )若 ,设△☜的面积为1S ,△✌的面积为2S ,且2121640S S -+=,求△✌的面积..(本题满分 分)如图,已知二次函数()21y x m x m =+--(其中 <❍< )的图像与⌧轴交于✌、 两点(点✌在点 的左侧),与⍓轴交于点 ,对称轴为直线●.设为对称轴●上的点,连接 ✌、 , ✌ .(第 题)( )∠✌的度数为 ✧ °; ( )求 点坐标(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在坐标轴上是否存在点✈(与原点 不重合),使得以✈、 、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相似,且线段 ✈的长度最小?如果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本题满分 分)如图,在矩形✌中,✌ ♋♍❍,✌ ♌♍❍(♋>♌> ),半径为 ♍❍的⊙ 在矩形内且与✌、✌均相切.现有动点 从✌点出发,在矩形边上沿着✌→ → → 的方向匀速移动,当点 到达 点时停止移动;⊙ 在矩形内部沿✌向右匀速平移,移动到与 相切时立即沿原路按原速返回,当⊙ 回到出发时的位置(即再次与✌相切)时停止移动.已知点 与⊙ 同时开始移动,同时停止移动(即同时到达各自的终止位置).( )如图①,点 从✌→ → → ,全程共移动了 ✧ ♍❍(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如图①,已知点 从✌点出发,移动 ♦到达 点,继续移动 ♦,到达 的中点.若点 与⊙ 的移动速度相等,求在这 ♦时间内圆心 移动的距离;( )如图②,已知♋ ,♌ .是否存在如下情形:当⊙ 到达⊙ 的位置时(此时圆心 在矩形对角线 上), 与⊙ 恰好相切?请说明理由.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数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 . . .✌ . . . ...✌.二、填空题 .3a . . .()()22a b a b +- .14.. . 三、解答题解:原式 = = . 解:由12x +≥,解得1x ≥,由()315x x -+>,解得4x >, 不等式组的解集是4x >.解:原式=()21122x x x x ++÷++ =()2121211x x x x x ++⨯=+++.当1x ===. 解:设乙每小时做⌧面彩旗,则甲每小时做(⌧ )面彩旗.根据题意,得60505x x=+. 解这个方程,得⌧ .经检验,⌧ 是所列方程的解. ⌧ .答:甲每小时做 面彩旗,乙每小时做 面彩旗.解:( )1. ( )用表格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由表格可知,共有 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并且它们都是等可能的,其中“两次都摸到红球”有 种可能. ∴ (两次都摸到红球)212 16. 证明:( )由作图可知 .在 ✌和 ✌中, ,,,AB AC BD CD AD AD =⎧⎪=⎨⎪=⎩✌≌ ✌( ).✌= ✌,即✌平分 ✌.解:( ) ✌ ✌, ✌ , ✌= ✌ °. , 为等边三角形. = °. ☜= ☞ °. , .DE 的长度 DF 的长度 556111806ππ⨯⨯=. DE 、DF 的长度之和为111111663πππ+=. .解:( ) 点 ( , )在ky x=的图像上,∴ ,4y x=. ⊥⍓轴,∴ 点的坐标为( , ), .✌⊥⌧轴,✌32,∴✌ ,即✌点的纵坐标为 . 点✌在4y x=的图像上,∴✌点的坐标为(43, ).一次函数⍓ ♋⌧ ♌的图像经过点✌、 , ∴43,3 2.a b b ⎧+=⎪⎨⎪=⎩ 解得3,42.a b ⎧=⎪⎨⎪=⎩ ( )设✌点的坐标为(❍,4m),则 点的坐标为(❍, ). ∥ ☜,且 ∥ ☜,∴四边形 ☜为平行四边形.∴ ☜ .∥ ☜,∴∠✌☞ ∠✌☜.∴在 ♦✌☞中,♦♋⏹∠✌☞ 42AF mDF m -=, 在 ♦✌☜中,♦♋⏹∠✌☜ 42AC mEC =, ∴4422m m m -=,解得❍ .∴ 点的坐标为( , ), ..证明:( )∵✌是△✌的角平分线,∴∠ ✌ ∠ ✌.∵∠☜∠ ✌,∴∠☜ ∠ ✌. ∵ ☜∥✌,∴∠☜ ∠☜✌. ∴∠☜✌ ∠ ✌ . ∴☜∥✌.解:( )∵ ☜∥✌,∴∠☜ ∠✌.∵∠☜ ∠ ✌,∴△☜ △✌,且相似比2BDk DC==. ∴2124S k S ==,即124S S =. ∵2121640S S -+=,∴222161640S S -+=,即()22420S -=.∴212S =. ∵233ABC S BC BD CD CD S CD CD CD +====,∴32ABCS=. .解:( ) .理由如下:令⌧ ,则⍓ ❍, 点坐标为( , ❍). 令⍓ ,则()210x m x m +--=,解得11x =-,2x m =. ∵ <❍< ,点✌在点 的左侧, ∴ 点坐标为(❍, ).∴ ❍.∵∠ =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 )解法一:如图①,作 ⊥⍓轴,垂足为 ,设●与⌧轴交于点☜,由题意得,抛物线的对称轴为12mx -+=. 设点 坐标为(12m-+,⏹). ∵ ✌ , ∴ ✌ ,即✌☜ ☜ .∴()222211122m m n n m -+-⎛⎫⎛⎫++=++ ⎪ ⎪⎝⎭⎝⎭.解得12m n -=.∴ 点的坐标为11,22m m -+-⎛⎫⎪⎝⎭.解法二:连接 .由题意得,抛物线的对称轴为12mx -+=. ∵ 在对称轴●上,∴ ✌ . ∵ ✌ ,∴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 , ∴ 在 的垂直平分线y x =-上.∴ 点即为对称轴12mx -+=与直线y x =-的交点. ∴ 点的坐标为11,22m m -+-⎛⎫⎪⎝⎭.图①图②( )解法一:存在点✈满足题意.∵ 点的坐标为11,22m m -+-⎛⎫⎪⎝⎭, ∴ ✌ ✌☜ ☜ 222221111112222m m m m m m -+---⎛⎫⎛⎫⎛⎫⎛⎫+++++=+ ⎪ ⎪ ⎪ ⎪⎝⎭⎝⎭⎝⎭⎝⎭. ∵✌ 21m +,∴ ✌ ✌ .∴∠✌= °.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以✈、 、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相似,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由题意知满足条件的点✈的坐标为( ❍, )或( ,❍). ①如图①,当✈点的坐标为( ❍, )时, 若 ✈与⌧轴垂直,则12mm -+=-,解得13m =, ✈ 13.若 ✈与⌧轴不垂直, 则22222221151521222222510m m PQ PE EQ m m m m --+⎛⎫⎛⎫⎛⎫=+=++=-+=-+⎪⎪ ⎪⎝⎭⎝⎭⎝⎭.∵ <❍< ,∴当25m =时,2PQ 取得最小值110, ✈.<13, ∴当25m =,即✈点的坐标为(25-, )时, ✈的长度最小.②如图②,当✈点的坐标为( ,❍)时, 若 ✈与⍓轴垂直,则12mm -=,解得13m =, ✈ 13.若 ✈与⍓轴不垂直, 则22222221151521222222510m m PQ PD DQ m m m m --⎛⎫⎛⎫⎛⎫=+=+-=-+=-+ ⎪ ⎪⎪⎝⎭⎝⎭⎝⎭.∵ <❍< ,∴当25m =时,2PQ 取得最小值110, ✈.<13, ∴当25m =,即✈点的坐标为( ,25)时, ✈的长度最小.综上:当✈点坐标为(25-, )或( ,25)时, ✈的长度最小.解法二: 如图①,由( )知 为△✌的外接圆的圆心. ∵∠✌ 与∠✌对应同一条弧AC ,且∠✌= °, ∴∠✌= ∠✌= °. 下面解题步骤同解法一..解:( )♋ ♌.(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点 移动的距离为()2a b +♍❍,圆心 移动的距离为()24a -♍❍, 由题意,得()224a b a +=-. ①∵点 移动 ♦到达 点,即点 用 ♦移动了♌♍❍,点 继续移动 ♦,到达 的中点,即点 用 ♦移动了12a ♍❍.∴1223a b =. ② 由①②解得24,8.a b =⎧⎨=⎩∵点 移动的速度与⊙ 移动的速度相等, ∴⊙ 移动的速度为42b=(♍❍♦). ∴这 ♦时间内圆心 移动的距离为 × (♍❍).( )存在这种情形.解法一:设点 移动的速度为❖ ♍❍♦,⊙ 移动的速度为❖ ♍❍♦, 由题意,得()()1222021052422044v a b v a ++⨯===--.FE如图,设直线 与✌交于点☜,与 交于点☞,⊙ 与✌相切于点☝. 若 与⊙ 相切,切点为☟,则 ☝ ☟. 易得 ☝≌ ☟,∴∠✌ ∠ . ∵ ∥✌,∴∠✌ ∠ . ∴∠ ∠ .∴ .设 ⌧♍❍,则 ⌧♍❍, ( ⌧)♍❍,在 ♦△ 中,由勾股定理,可得222PC CD PD +=, 即()2222010x x -+=,解得252x =. ∴此时点 移动的距离为25451022+=(♍❍). ∵☜☞∥✌,∴△ ☜ ∽△ ✌. ∴1EO BE AD BA =,即182010EO =.∴☜ ♍❍.∴ ♍❍.①当⊙ 首次到达⊙ 的位置时,⊙ 移动的距离为 ♍❍, ∴此时点 与⊙ 移动的速度比为454521428=.∵455284≠, ∴此时 与⊙ 不可能相切.②当⊙ 在返回途中到达⊙ 的位置时,⊙ 移动的距离为 ☎✆(♍❍),∴此时点 与⊙ 移动的速度比为45455218364==. ∴此时 与⊙ 恰好相切. 解法二:∵点 移动的距离为452♍❍(见解法一), ♍❍(见解法一),1254v v =,∴⊙ 应该移动的距离为4541825⨯=(♍❍). ①当⊙ 首次到达⊙ 的位置时,⊙ 移动的距离为 ♍❍≠ ♍❍, ∴此时 与⊙ 不可能相切.②当⊙ 在返回途中到达⊙ 的位置时,⊙ 移动的距离为 ☎✆(♍❍),∴此时 与⊙ 恰好相切. 解法三:点 移动的距离为452♍❍,(见解法一) ♍❍,(见解法一)由1254v v =可设点 的移动速度为 ♍❍♦,⊙ 的移动速度为 ♍❍♦, ∴点 移动的时间为459252k k=(♦).①当⊙ 首次到达⊙ 的位置时,⊙ 移动的时间为1479422k k k=≠, ∴此时 与⊙ 不可能相切.②当⊙ 在返回途中到达⊙ 的位置时,⊙ 移动的时间为2(204)14942k k⨯--=, ∴此时 与⊙ 恰好相切.。
苏州市2015-2016年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几何动点型题复习)
苏州市2015—2016学年初三中考数学动点型题复习图象归纳 1:动点中的特殊图形基础知识归纳: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矩形的对角线相等,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基本方法归纳:动点问题常与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等特殊图形相结合,解决此类问题要灵活运用这些图形的特殊性质注意问题归纳:注意区分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性质.【例1】已知:如图,在Rt△ABC中,∠C=90°,AB=5cm,AC=3cm,动点P从点B出发沿射线BC以1cm/s的速度移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1)求BC边的长;(2)当△ABP为直角三角形时,求t的值;(3)当△ABP为等腰三角形时,求t的值太仓市浮桥中学初三数学组编著版权所有@蔡老师数学归纳2:动点问题中的计算问题基础知识归纳:动点问题的计算常常涉及到线段和的最小值、三角形周长的最小值、面积的最大值、线段或面积的定值等问题.基本方法归纳:线段和的最小值通常利用轴对称的性质来解答,面积采用割补法或面积公式,通常与二次函数、相似等内容.注意问题归纳:在计算的过程中,要注意与相似、锐角三角函数、对称、二次函数等内容的结合.【例2】如图,在Rt△ABC中,∠ACB=90°,AC=6,BC=8,AD是∠BAC的平分线.若P,Q 分别是AD和AC上的动点,则PC+PQ的最小值是()A.125B.4C.245D.5(例2图)练习:(2013•日照)问题背景:如图(a),点A、B在直线l的同侧,要在直线l上找一点C,使AC与BC的距离之和最小,我们可以作出点B关于l的对称点B′,连接AB′与直线l交于点C,则点C即为所求.(1)实践运用:如图(b),已知,⊙O的直径CD为4,点A在⊙O上,∠ACD=30°,B为弧AD的中点,P为直径CD上一动点,则BP+AP的最小值为.(2)知识拓展:如图(c),在Rt△ABC中,AB=10,∠BAC=45°,∠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E、F分别是线段AD和AB上的动点,求BE+EF的最小值,并写出解答过程.归纳 3:动点问题的图象基础知识归纳:动点问题经常与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图象相结合.基本方法归纳:一次函数图象是一条直线,反比例函数图象是双曲线,二次函数图象是抛物线. 注意问题归纳:动点函数的图象问题可以借助于相似、特殊图形的性质求出函数的图象解析式,同时也可以观察图象的变化趋势.【例3】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2,点E 在边AD 上,∠ABE =45°,BE =DE ,连接BD ,点P 在线段DE 上,过点P 作PQ ∥BD 交BE 于点Q ,连接QD .设PD =x ,△PQD 的面积为y ,则能表示y 与x 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归纳4:函数中的动点问题基础知识归纳:函数中的动点问题的背景是特殊图形,考查问题也是特殊图形,所以要把握好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分析过程中,特别要关注图形的特性(特殊角、特殊图形的性质、图形的特殊位置。
(高清版)2015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
为对称轴 l 上的点,连接 PA 、 PC , PA PC .
(1) ABC 的度数为
;
(2)求 P 点坐标(用含 m 的代数式表示);
(3)在坐标轴上是否存在点 Q (与原点 O 不重合),使得以 Q 、B 、C 为顶点的三角形
与 △PAC 相似,且线段 PQ 的长度最小?如果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 Q 的
B.1.738 107 D.17.38 105
4.若
,则有
()
A. 0<m<1
B. 1<m<0
答
C. 2<m<1
D. 3<m< 2
5.小明统计了他家今年 5 月份打电话的次数及通话时间,并列出了频数分布表:
通话时间
0<x≤5
5<x≤10 10<x≤15 15<x≤20
频数(通话次数) 20
16
9
5
则通话时间不超过15 min 的频率
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8.(本小题满分 10 分)如图,在矩形 ABCD 中, AD a cm , AB b cm(a>b>4) ,半径为 2 cm 的 O 在矩形内且与 AB 、AD 均相切.现有动点 P 从 A点出发,在矩形边上沿着 A B C D 的方向匀速移动,当点 P 到达 D 点时停止移动; O 在矩形内部沿 AD 向右匀速平移,移动到与 CD 相切时立即沿原路按原速返回,当 O 回到出发时 的位置(即再次与 AB 相切)时停止移动.已知点 P 与 O 同时开始移动,同时停止移
题
A. 0.1
B. 0.4
C. 0.5
() D. 0.9
6.若点 A(a,b)在反比例函数
的图像上,则代数式 ab 4 的值为
()
(第 7 题)
2015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2015年中考数学试卷数学答案解析第Ⅰ卷一、选择题 1.【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了相反数的含义以及求法,要熟练掌握,根据相反数的含义,可得2的相反数是:2-。
【提示】根据相反数的含义,可得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就是在这个数的前边添加“-”,据此解答即可。
【考点】相反数 2.【答案】B【解析】这组数据中5出现的次数最多,故众数为5。
【提示】本题考查了众数的概念: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
【考点】众数 3.【答案】A【解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n a 10⨯的形式,其中1a 10≤<,n 为整数。
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
当原数绝对值>1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是负数。
将1738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61.73810⨯。
【提示】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n a 10⨯的形式,其中1a 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 的值。
【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4.【答案】C【解析】()m 22=-=∵12<,∴21-<-。
【提示】先把m 大小,即可解答。
【考点】二次根式的运算,估算无理数的大小 5.【答案】D【解析】∵不超过15分钟的通话次数为2016945++=次,通话总次数为20169550+++=次,∴通话时间不超过15min 的频率为450.950=。
【提示】用不超过15分钟的通话时间除以所有的通话时间即可求得通话时间不超过15分钟的频率。
【考点】频数(率)分布表6.【答案】B【解析】∵点()a b ,反比例函数2y x =上,∴2b a=,即ab 2=,∴原式=242-=。
【提示】先把点()a b ,代入反比例函数2y x=求出ab 的值,再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
【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代数式的值,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及整体思想 7.【答案】C【解析】AB AC =,D 为BC 中点,∴AD 是BAC ∠的平分线,B C ∠=∠,∵BAD 35∠=︒,∴BAC 2BAD 70∠=∠=︒,∴1C 18070552∠=︒︒=︒(-)。
2015苏州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5苏州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2015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数学(2015年6月16日)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下列年份中属于抗日战争胜利的年份是()A. 1945年B. 1937年C. 1931年D. 1949年答案:A2.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3,这个数是()A. 3B. -3C. 3或-3D. 以上答案都不对答案:C3.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8,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A. 18B. 21C. 26D. 234. 将下列各数从小到大排列:-2,-1,0,1,2,3,4,5,6,7,8,9()A. -2<-1<0<1<2<3<4<5<6<7<8<9B. -2<-1<0<1<2<3<4<5<6<7<8<9C. -2<-1<0<1<2<3<4<5<6<7<8<9D. -2<-1<0<1<2<3<4<5<6<7<8<9答案:A5. 已知a,b,c是三个实数,且a>b,c>0,则下列不等式中一定成立的是()A. ac>bcB. a+c>b+cC. ac>bcD. a-c>b-c答案:B6. 已知a,b,c是三个实数,且a>b,c<0,则下列不等式中一定成立的是()A. ac>bcB. a+c>b+cC. ac>bcD. a-c>b-c7. 已知a,b,c是三个实数,且a>b,c>0,则下列不等式中一定成立的是()A. ac>bcB. a+c>b+cC. ac>bcD. a-c>b-c答案:A8. 已知a,b,c是三个实数,且a>b,c<0,则下列不等式中一定成立的是()A. ac>bcB. a+c>b+cC. ac>bcD. a-c>b-c答案:C9. 已知a,b,c是三个实数,且a>b,c>0,则下列不等式中一定成立的是()A. ac>bcB. a+c>b+cC. ac>bcD. a-c>b-c答案:B10. 已知a,b,c是三个实数,且a>b,c<0,则下列不等式中一定成立的是()A. ac>bcB. a+c>b+cC. ac>bcD. a-c>b-c答案: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 已知一个角的补角是它的余角的3倍,则这个角的度数是60°。
江苏省苏州市2015年中考数学试题(word版)
2015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1.(2015·江苏苏州)2的相反数是的相反数是 A .2 B .12C .-2 D .-12【考点】本题考查相反数的概念,中考第一题的常考题型,难度很小。
【考点】本题考查相反数的概念,中考第一题的常考题型,难度很小。
【解析】给2 添上一个负号即可,故选C 。
2.(2015·江苏苏州)有一组数据:3,5,5,6,7,这组数据的众数为,这组数据的众数为 A .3 B .5 C .6 D .7 【考点】考查众数的概念,是中考必考题型,难度很小。
【考点】考查众数的概念,是中考必考题型,难度很小。
【解析】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5 出现了两次,出现了两次,其它数均只出现一次,其它数均只出现一次,其它数均只出现一次,故故 选B 。
3.(2015·江苏苏州)月球的半径约为1 738 000m ,1 738 00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A .1.738×106B .1.738×107C .0.1738×107D .17.38×105【考点】考查科学记数法,是中考必考题型,难度很小。
【考点】考查科学记数法,是中考必考题型,难度很小。
【解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结果应满足:a ´10n (1£ a <10)的要求,C,D 形式不满足,形式不满足, 排除,通过数值大小(移小数点位置)可得A 正确,故选A 。
4.(2015·江苏苏州)若()222m =´-,则有,则有A .0<m <1 B .-1<m <0 C .-2<m <-1 D .-3<m <-2 【难度】★☆【难度】★☆【考点】考察实数运算与估算大小,实数估算大小往年中考较少涉及,但难度并不大。
【考点】考察实数运算与估算大小,实数估算大小往年中考较少涉及,但难度并不大。
苏州市历年来中考数学试卷
苏州市历年来中考数学试卷苏州市历年来中考数学试卷一、2015年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2015年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数学思维能力。
试卷分为选择题和解答题两部分。
选择题部分涵盖了数与代数、函数与方程、图形与几何以及统计与概率等多个数学知识点。
题目形式多样,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解答题部分分为计算题和应用题两个部分。
计算题考查了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涉及了整数、分数、百分数、比例与相似、面积、体积等多个数学概念。
应用题则重点考查了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通过与实际情境的结合,考查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2018年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2018年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注重考查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数学思维的发展。
试卷设置了多个题型,既考查了学生的记忆能力,又注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试卷中的选择题部分考查了学生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能力,题目形式丰富,既有选择填空题,也有判断题和简答题。
学生需要对数与代数、函数与方程、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重要数学知识点进行深入的掌握和理解。
解答题部分考查了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目涉及了实际应用问题,要求学生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解答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学生熟练掌握数学知识,还需要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2021年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2021年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注重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卷设置了各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题和分析思考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灵活运用能力。
选择题部分设计了多个题型,考查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题目形式多样,包括选择填空、判断填空和解答题等。
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正确的选择和解答。
解答题部分设置了计算题和应用题两个部分。
计算题考查了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应用题则要求学生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解答实际问题。
这些题目既考查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又考察了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市2015—2016学年初三中考数学动点型题复习知识点名师点晴动点问题中的特殊图形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利用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的特殊性质求解动点问题相似问题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求解动点问题动点问题中的计算问题动点问题的最值与定值问题理解最值或定值问题的求法动点问题的面积问题结合面积的计算方法来解决动点问题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问题一次函数或二次函数的图象结合函数的图象解决动点问题归纳 1:动点中的特殊图形基础知识归纳: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矩形的对角线相等,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基本方法归纳:动点问题常与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等特殊图形相结合,解决此类问题要灵活运用这些图形的特殊性质注意问题归纳:注意区分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性质.【例1】已知:如图,在Rt△ABC中,∠C=90°,AB=5cm,AC=3cm,动点P从点B出发沿射线BC以1cm/s的速度移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1)求BC边的长;(2)当△ABP为直角三角形时,求t的值;(3)当△ABP为等腰三角形时,求t的值归纳2:动点问题中的计算问题基础知识归纳:动点问题的计算常常涉及到线段和的最小值、三角形周长的最小值、面积的最大值、线段或面积的定值等问题.基本方法归纳:线段和的最小值通常利用轴对称的性质来解答,面积采用割补法或面积公式,通常与二次函数、相似等内容.注意问题归纳:在计算的过程中,要注意与相似、锐角三角函数、对称、二次函数等内容的结合.【例2】如图,在Rt△ABC中,∠ACB=90°,AC=6,BC=8,AD是∠BAC的平分线.若P,Q 分别是AD和AC上的动点,则PC+PQ的最小值是()A.125B.4C.245D.5(例2图)练习:(2013•日照)问题背景:如图(a),点A、B在直线l的同侧,要在直线l上找一点C,使AC与BC的距离之和最小,我们可以作出点B关于l的对称点B′,连接AB′与直线l交于点C,则点C即为所求.(1)实践运用:如图(b),已知,⊙O的直径CD为4,点A在⊙O上,∠ACD=30°,B为弧AD的中点,P为直径CD上一动点,则BP+AP的最小值为.(2)知识拓展:如图(c),在Rt△ABC中,AB=10,∠BAC=45°,∠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E、F分别是线段AD和AB上的动点,求BE+EF的最小值,并写出解答过程.归纳 3:动点问题的图象基础知识归纳:动点问题经常与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图象相结合.基本方法归纳:一次函数图象是一条直线,反比例函数图象是双曲线,二次函数图象是抛物线.注意问题归纳:动点函数的图象问题可以借助于相似、特殊图形的性质求出函数的图象解析式,同时也可以观察图象的变化趋势.【例3】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2,点E 在边AD 上,∠ABE =45°,BE =DE ,连接BD ,点P 在线段DE 上,过点P 作PQ ∥BD 交BE 于点Q ,连接QD .设PD =x ,△PQD 的面积为y ,则能表示y 与x 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归纳4:函数中的动点问题基础知识归纳:函数中的动点问题的背景是特殊图形,考查问题也是特殊图形,所以要把握好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分析过程中,特别要关注图形的特性(特殊角、特殊图形的性质、图形的特殊位置。
)动点问题一直是中考热点,近几年考查探究运动中的特殊性: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特殊角或其三角函数、线段或面积的最值。
基本方法归纳:一是利用动点(图形)位置进行分类,把运动问题分割成几个静态问题,然后运用转化的思想和方法将几何问题转化为函数和方程问题;二是利用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和方法将所解决图形的性质(或所求图形面积)直接转化为函数或方程。
注意问题归纳:化动为静,画出符合条件的图形。
【例4】(2015年江苏盐城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将抛物线2y x 的对称轴绕着点P (0,2)顺时针旋转45°后与该抛物线交于A 、B 两点,点Q 是该抛物线上的一点.(1)求直线AB 的函数表达式;(2)如图①,若点Q 在直线AB 的下方,求点Q 到直线AB 的距离的最大值;(3)如图②,若点Q 在y 轴左侧,且点T (0,t )(t <2)是直线PO 上一点,当以P 、B 、Q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PAT 相似时,求所有满足条件的t 的值.巩固练习: 1. (2015年江苏扬州3分)如图,已知Rt △ABC 中,∠ABC =90°,AC =6,BC =4,将△ABC 绕直角顶点C 顺时针旋转90°得到△DEC ,若点F 是DE 的中点,连接AF ,则AF = ▲ .2. (2015年江苏宿迁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的坐标为(0,4),直线334y x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点M 是直线AB 上的一个动点,则PM 长的最小值为 ▲ .(第1题)(第2题)3. (2015年江苏连云港12分)在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中,小明进行数学探究活动,将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与边长为22的正方形AEFG 按图1位置放置,AD 与AE 在同一直线上,AB 与A G 在同一直线上.(1)小明发现DG ⊥BE ,请你帮他说明理由.(2)如图2,小明将正方形ABC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当点B 恰好落在线段DG 上时,请你帮他求出此时BE 的长.(3)如图3,小明将正方形ABCD 绕点A 继续逆时针旋转,将线段DG 与线段BE 相交,交点为H ,写出△GHE 与△BHD 面积之和的最大值,并简要说明理由.4. 如图①,正方形ABCD 的顶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01084,,,,顶点C D ,在第一象限.点P 从点A 出发,沿正方形按逆时针方向匀速运动,同时,点Q 从点()40E ,出发,沿x 轴正方向以相同速度运动.当点P 到达点C 时,P Q ,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1)求正方形ABCD 的边长.(2)当点P 在AB 边上运动时,OPQ △的面积S (平方单位)与时间t (秒)之间的函数图象为抛物线的一部分(如图②所示),求P Q ,两点的运动速度.(3)求(2)中面积S (平方单位)与时间t (秒)的函数关系式及面积S 取最大值时点P 坐标.(4)若点P Q ,保持(2)中的速度不变,则点P 沿着AB 边运动时,OPQ ∠的大小随着时间t 的增大而增大;沿着BC 边运动时,OPQ ∠的大小随着时间t 的增大而减小.当点P 沿着这两边运动时,使90OPQ =∠的点P 有 个.中午作业: 图①y D A C P B O E Q x 图② O 10t 2028 s1.(2014年甘肃天水)如图,扇形OAB动点P从点A出发,沿AB线段BO、OA匀速运动到点A,则OP的长度y与运动时间t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A.B.C.D.2.(2014年贵州安顺)如图,MN是半径为1的⊙O的直径,点A在⊙O上,∠AMN=30°,点B为劣弧AN的中点.点P是直径MN上一动点,则PA+PB的最小值为()A.2B.1C.2D.22(第2题)(第4题)(第5题)3.如图,矩形ABCD中,AB=3,BC=4,动点P从A点出发,按A→B→C的方向在AB和BC 上移动,记PA=x,点D到直线PA的距离为y,则y关于x的函数图象大致是()A.B.C.D.4.(2014年江苏苏州)如图,直线l与半径为4的⊙O相切于点A,P是⊙O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A重合),过点P作PB⊥l,垂足为B,连接PA.设PA=x,PB=y,则(x-y)的最大值是.5.(2014年四川资阳)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中,E是AB边上的一点,且AE=3,点Q为对角线AC上的动点,则△BEQ周长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6.(2014年浙江嘉兴中考)如图,点C在以AB为直径的半圆上,AB=8,∠CBA=30°,点D 在线段AB上运动,点E与点D关于AC对称,DF⊥DE于点D,并交EC的延长线于点F.下列结论:①CE=CF;②线段EF的最小值为23;③当AD=2时,EF与半圆相切;④若点F 恰好落在BC上,则AD=25;⑤当点D从点A运动到点B时,线段EF扫过的面积是163.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第6题)7.(2015柳州)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B=90°,AB=8cm,AD=12cm,BC=18cm,点P从点A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A→D→C运动,点P从点A出发的同时点Q从点C出发,以1cm/s速度向点B运动,当点P到达点C时,点Q也停止运动.设点P,Q运动时间为t 秒.(1)从运动开始,当t取何值时,PQ∥CD?(2)从运动开始,当t取何值时,△PQC为直角三角形?8.(2015年江苏苏州10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D=a cm,AB=b cm(a>b>4),半径为2cm的⊙O在矩形内且与AB、AD均相切.现有动点P从A点出发,在矩形边上沿着A →B→C→D的方向匀速移动,当点P到达D点时停止移动;⊙O在矩形内部沿AD向右匀速平移,移动到与CD相切时立即沿原路按原速返回,当⊙O回到出发时的位置(即再次与AB 相切)时停止移动.已知点P与⊙O同时开始移动,同时停止移动(即同时到达各自的终止位置).(1)如图①,点P从A→B→C→D,全程共移动了▲cm(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2)如图①,已知点P从A点出发,移动2s到达B点,继续移动3s,到达BC的中点.若点P与⊙O的移动速度相等,求在这5s时间内圆心O移动的距离;(3)★★如图②,已知a=20,b=10.是否存在如下情形:当⊙O到达⊙O1的位置时(此时圆心O1在矩形对角线BD上),DP与⊙O1恰好相切?请说明理由.回家作业: 1.(2015盐城)如图,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中剪去一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CEFG ,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A →D →E →F →G →B 的路线绕多边形的边匀速运动到点B 时停止(不含点A 和点B ),则△ABP 的面积S 随着时间t 变化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A .B .C .D .2.(2015乐山)如图,已知直线334y x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P 是以C (0,1)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上一动点,连结PA 、PB .则△PAB 面积的最大值是( )A .8B .12C .212D .172 (第2题)(第3题)3.(2015咸宁)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E 是边BC 上的动点,BF ⊥AE 交CD 于点F ,垂足为G ,连结CG .下列说法:①AG >GE ;②AE =BF ;③点G 运动的路径长为π;④CG 的最小值为51-.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把你认为正确的说法的序号都填上)4.(2015年江苏徐州8分)如图,在矩形OABC 中,OA =3,OC =5,分别以OA 、OC 所在直线为x 轴、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D 是边CB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C 、B 重合),反比例函数()>0k y k x=的图像经过点D 且与边BA 交于点E ,连接DE . (1)连接OE ,若△EOA 的面积为2,则k = ;(2)连接CA 、DE 与CA 是否平行?请说明理由;(3)是否存在点D ,使得点B 关于DE 的对称点在OC 上?若存在,求出点D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 (2015年江苏宿迁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8,1),B (0,﹣3),反比例函数()>0k y x x=的图象经过点A ,动直线x =t (0<t <8)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M ,与直线AB 交于点N .(1)求k 的值;(2)求△BMN 面积的最大值;(3)若MA ⊥AB ,求t 的值.6. (2015年江苏常州10分)如图,一次函数4y x =-+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相交于点A 、B ,过点A 作x 轴的垂线l ,点P 为直线l 上的动点,点Q 为直线AB 与△OAP 外接圆的交点,点P 、Q 与点A 都不重合.(1)写出点A 的坐标;(2)当点P 在直线l 上运动时,是否存在点P 使得△OQB 与△APQ 全等?如果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点M 在直线l 上,且∠POM =90°,记△OAP 外接圆和△OAM 外接圆的面积分别是S 1、S 2,求1211S S +的值.参考答案例1.解:(1)在Rt△ABC中,BC2=AB2﹣AC2=52﹣32=16,∴BC=4(cm);(2)由题意知BP=tcm,①当∠APB为直角时,点P与点C重合,BP=BC=4cm,即t=4;②当∠BAP为直角时,BP=tcm,CP=(t﹣4)cm,AC=3cm,在Rt△ACP中,AP2=32+(t﹣4)2,在Rt△BAP中,AB2+AP2=BP2,即:52+[32+(t﹣4)2]=t2,解得:t=,故当△ABP为直角三角形时,t=4或t=;(3)①当AB=BP时,t=5;②当AB=AP时,BP=2BC=8cm,t=8;③当BP=AP时,AP=BP=tcm,CP=|t﹣4|cm,AC=3cm,在Rt△ACP中,AP2=AC2+CP2,所以t2=32+(t﹣4)2,解得:t=,综上所述:当△ABP为等腰三角形时,t=5或t=8或t=.【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等腰三角形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勾股定理的应用,以及分情况讨论,注意不要漏解.例2. 【答案】C.【解析】解:如图,过点C作CM⊥AB交AB于点M,交AD于点P,过点P作PQ⊥AC于点Q,∵AD是∠BAC的平分线.∴PQ=PM,这时PC+PQ有最小值,即CM的长度,∵AC=6,BC=8,∠ACB=90°,∴AB=,∵S△ABC=AB•CM=AC•BC,∴CM==.考点:1.轴对称的应用(最短路线问题);2.角平分线的性质;3.勾股定理;4.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练习:解:(1)作点B关于CD的对称点E,连接AE交CD于点P,此时PA+PB最小,且等于AE.作直径AC′,连接C′E.根据垂径定理得=.∵∠ACD=30°,∴∠AOD=60°,∠DOE=30°,∴∠AOE=90°,∴∠C′AE=45°,又AC′为圆的直径,∴∠AEC′=90°,∴∠C′=∠C′AE=45°,∴C′E=AE=AC′=2,即AP+BP的最小值是2.故答案为:2;(2)如图,在斜边AC 上截取AB′=AB ,连结BB′.∵AD 平分∠BAC ,∴∠B′AM=∠BAM , 在△B′AM 和△BAM 中,,∴△B′AM ≌△BAM (SAS ),∴BM=B′M ,∠BMA=∠B′MA=90°,∴点B 与点B′关于直线AD 对称.过点B′作B′F ⊥AB ,垂足为F ,交AD 于E ,连结BE ,则线段B′F 的长即为所求.(点到直线的距离最短)在Rt △AFB′中,∵∠BAC=45°,AB′=AB=10,∴B′F=AB′•sin45°=AB•sin45°=10×=5,∴BE+EF 的最小值为.例3. 【答案】C .【解析】∵∠ABE =45°,∠A =90°,∴△AB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E =AB =2,BE =2AB =22, ∵BE =DE ,PD =x ,∴PE =DE ﹣PD =22﹣x ,∵PQ ∥BD ,BE =DE ,∴QE =PE =22﹣x ,又∵△AB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已证),∴点Q 到AD 的距离=22(22﹣x )=2﹣22x , ∴△PQD 的面积y =x (2﹣22x )=﹣24(x 2﹣22x +2)=﹣24(x ﹣2)2+22, 即y =﹣24(x ﹣2)2+22,纵观各选项,只有C 选项符合. 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例4. 解:(1)如答图1,设直线AB 与x 轴的交点为M ,∵45OPA ∠=︒,P (0,2),∴()2,0M - .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kx b =+,则202k b b -+=⎧⎨=⎩,解得12k b =⎧⎨=⎩.∴直线AB 的解析式为2y x =+. (2)如答图2,过点Q 作x 轴的垂线QC ,交AB 于点C ,再过点Q 作直线AB 的垂线,垂足为点D ,根据条件可知,QD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2QD QC =. 设()2,Q m m ,则(),2C m m + , ∴22QC m m =+-.∴()222219222QD m m m ⎛⎫=+-=--+ ⎪⎝⎭. ∴当12m =时,点Q 到直线AB 的距离的最大值为92.(3)∵45APT ∠=︒,∴PBQ ∆中必有一角等于45°. ①由图可知,45BPQ ∠=︒不合题意. ②若45PBQ ∠=︒,如答图3,过点B 作x 轴的平行线与y 轴和抛物线 分别交于点F Q 、,此时,45PBQ ∠=︒. 根据抛物线的轴对称性质,知45PQB ∠=︒, ∴BPQ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PAT ∆与BPQ ∆相似,且45APT ∠=︒, ∴PAT ∆也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i )若90PAT ∠=︒,联立22y x y x ⎧=⎨=+⎩,解得11x y =-⎧⎨=⎩或24x y =⎧⎨=⎩.∴()1,1A - . ∴()()221212AP =-+-=.∴2PT =,此时,0t =.ii )若90PTA ∠=︒,1PT AT ==,此时,1t =. ③若45PQB ∠=︒,②是情况之一,答案同上.如答图4,5,过点B 作x 轴的平行线与y 轴和抛物线分别交于点1F Q 、,以点F 为圆心,FB 为半径画圆,则1P B Q 、、都在F 上,设F 与y 轴左侧的抛物线交于另一点2Q .∵根据圆周角定理,2145PQ B PQ B ∠=∠=︒, ∴点2Q 也符合要求.设()()22,2<<0Q n n n - ,由22FQ =得()222242n n +-=解得23n =或24n =,而2<<0n -,故3n =-.∴()23,3Q - . 可证2PFQ ∆是等边三角形,∴260PFQ ∠=︒. ∴221302PBQ PFQ ∠=∠=︒.则在2PQ B ∆中,2230,45PBQ PQ B ∠=︒∠=︒ . i )若30PTA ∠=︒,如答图4,过点A 作AE y ⊥轴于点E , 则33,1ET AE OE === , ∴33,1ET AE OE === . ∴31OT =-,此时,13t =-. ii )若30PAT ∠=︒,如答图5,过点T 作TG AB ⊥轴于点G , 设TG a =,则,3PG TG a AG a === . ∵2AP =,∴32a a +=,231a =+.∴23131PT a ===-+.∴()23133OT OP PT =-=--=-,此时,33t =-.综上所述,所有满足条件的t 的值为0t =或1t =或13t =-或33t =-. 巩固练习:1. 如答图,连接CF ,过点F 作FG AC ⊥于点G , ∵在Rt △ABC 中,∠ABC =90°,点F 是DE 的中点, ∴12CF EF DF DE ===.∴CEF ∆是等腰三角形. ∵将△ABC 绕直角顶点C 顺时针旋转90°得到△DEC ,BC =4,AC =6,∴4,6CE CD == . ∵FG AC ⊥,∴122EG CG CE ===.∴4AG AC CG =-=又∵G F 、分别是EC ED 、的中点,∴GF 是△DEC 的中位线.∴132GF CD ==. 在Rt △AGF 中,∵4AG =,3GF =,∴由勾股定理,得AF =5.2. 根据垂线段最短得出PM ⊥AB 时线段PM 最短,分别求出PB 、OB 、OA 、AB 的长度,利用△PBM ∽△ABO ,即可求出答案如答图,过点P 作PM ⊥AB ,则:∠PMB =90°, 当PM ⊥AB 时,P M 最短, ∵直线334y x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 ∴点A 的坐标为(4,0),点B 的坐标为(0,﹣3). 在Rt △AOB 中,∵AO =4,BO =3,∴根据勾股定理,得AB =5. ∵∠BMP =∠AOB =90°,∠ABO =∠PBM , ∴△PBM ∽△ABO . ∴PB PM AB AO =,即:4354PM+=,解得285PM =. 3. 解:(1)∵四边形ABCD 和四边形AEFG 都为正方形,∴AD =AB ,∠DAG =∠BAE =90°,AG =AE , ∴△ADG ≌△ABE (SAS ).∴∠AGD =∠AEB . 如答图1,延长EB 交DG 于点H , 在△ADG 中,∵∠AGD +∠ADG =90°, ∴∠AEB +∠ADG =90°.在△EDH 中,∵∠AEB +∠ADG +∠DHE =180°, ∴∠DH E=90°. ∴DG ⊥BE .(2)∵四边形ABCD 和四边形AEFG 都为正方形,∴AD =AB ,∠DAB =∠GAE =90°,AG =AE , ∴∠DAB +∠BAG =∠GAE +∠BAG ,即∠DAG =∠BAE ,∴△ADG ≌△ABE (SAS ).∴DG =BE . 如答图2,过点A 作AM ⊥DG 交DG 于点M ,则∠AMD =∠AMG =90°,∵BD 为正方形AB CD 的对角线,∴∠MDA =45°.在Rt △AMD 中,∵∠MDA =45°,AD =2, ∴2DM AM ==.在Rt △AMG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226GM AG AM =-=,∵26DG DM GM =+=+,∴26BE DG ==+.(3)△GHE 和△BHD 面积之和的最大值为6,理由如下:∵对于△EGH ,点H 在以E G 为直径的圆上,∴当点H 与点A 重合时,△EGH 的高最大; ∵对于△BDH ,点H 在以BD 为直径的圆上,∴当点H 与点A 重合时,△BDH 的高最大. ∴△GHE 和△BHD 面积之和的最大值为2+4=6.【考点】面动旋转问题;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4. [解] (1)作BF y ⊥轴于F .()()01084A B ,,,,86FB FA ∴==,.10AB ∴=.(2)由图②可知,点P 从点A 运动到点B 用了10秒.又1010101AB =÷=,. P Q ∴,两点的运动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3)方法一:作PG y ⊥轴于G ,则PG BF ∥.GA AP FA AB ∴=,即610GA t =.35GA t ∴=.3105OG t ∴=-.4OQ t =+,()113410225S OQ OG t t ⎛⎫∴=⨯⨯=+- ⎪⎝⎭.即231920105S t t =-++.19195323210b a -=-=⎛⎫⨯- ⎪⎝⎭,且190103≤≤, ∴当193t =时,S 有最大值.此时4763311051555GP t OG t ===-=,,∴点P 的坐标为7631155⎛⎫⎪⎝⎭,.方法二:当5t =时,1637922OG OQ S OG OQ ====,,.设所求函数关系式为220S at bt =++.抛物线过点()63102852⎛⎫ ⎪⎝⎭,,,,1001020286325520.2a b a b ++=⎧⎪∴⎨++=⎪⎩,31019.5a b ⎧=-⎪⎪∴⎨⎪=⎪⎩,231920105S t t ∴=-++. 19195323210b a -=-=⎛⎫⨯- ⎪⎝⎭,且190103≤≤,∴当193t =时,S 有最大值. 此时7631155GP OG ==,,∴点P 的坐标为7631155⎛⎫⎪⎝⎭,.(4)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性质的简单运用和几何知识,是近年来较为流行的试题,解题的关键在于结合题目的要求动中取静,相信解决这种问题不会非常难 中午作业:1. 【答案】D .考点:1.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2.分类思想的应用.2. 【答案】A .考点:1.轴对称的应用(最短路线问题);2.圆周角定理;3.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2题答图)(3题答图)(4题答图)3. 【答案】B .考点:1.单动点问题函数图象的分析;2.由实际问题列函数关系式;3.矩形的性质;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4. 【答案】1.考点:1.圆周角定理;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3.由实际问题列函数关系式;3.二次函数的最值.5. 【答案】6.考点:1.单动点问题;2.轴对称的应用(最短路线问题);3.正方形的性质;4.勾股定理.(5题答图)(6题答图)6. 【答案】①③⑤.考点:1.轴对称的性质;2.垂直线段的性质;3.圆周角定理;4.含30度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5.等边三角形的性质;6.切线的判定.7. 解:(1)当PQ ∥CD 时,四边形PDCB 是平行四边形,此时PD=QC ,∴12﹣2t=t ,∴t=4. ∴当t=4时,四边形PQDC 是平行四边形.(2)过D 点,DF ⊥BC 于F ,∴DF=AB=8.FC=BC ﹣AD=18﹣12=6,CD=10, ①当PQ ⊥BC ,则BQ+CQ=18.即:2t+t=18,∴t=6; ②当QP ⊥PC ,此时P 一定在DC 上,CP 1=10+12﹣2t=22﹣2t ,CQ 2=t ,易知,△CDF ∽△CQ 2P 1, ∴,解得:t=,③情形:当PC ⊥BC 时,因∠DCB <90°,此种情形不存在. ∴当t=6或时,△PQC 是直角三角形.8. 解:(1)2a b +.(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点P 移动的距离为()2a b +cm ,圆心移动的距离为()24a -cm , ∴由题意得()224a b a +=-①.∵点P 移动2s 到达B 点,即点P 用2s 移动了b cm ,点P 继续移动3s 到达BC 的中点,即点P 用3s 移动了12a cm ,∴1223a b =②.联立①②,解得248a b =⎧⎨=⎩.∵点P 移动的速度与⊙O 移动的速度相等,∴⊙O 移动的速度为42b=(cm/s ). ∴这5s 时间内圆心O 移动的距离为5420⨯=(cm ). (3)存在这样的情形.设点P 移动的速度为P v cm/s ,⊙O 移动的速度为O v cm/s , 根据题意,得()()22021052422044P O v a b v a ++⨯===++. 如答图,设直线OO 1与AB 交于点E ,与CD 交于点E ,⊙O 1与AD 相切于点PG . 若PD 与⊙O 1相切,切点为H ,则11O G O H =.易得△DO 1G ≌△DO 1H ,∴∠ADB=∠BDP . ∵BC ∥AD ,∴∠ADB=∠CBD . ∴∠BDP =∠CBD .∴BP=DP .设BP x =cm ,则DP x =cm ,()20PC x =-cm ,在Rt PCD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PC CD PD +=,即()2222010x x -+=,解得252x =.∴此时点P 移动的距离为25451022+=(cm ). ∵EF ∥AD ,∴△BEO 1∽△BAD . ∴1EO BE AD BA =,即182010EO =.∴116EO =cm ,114OO =cm.①当⊙O 首次到达⊙O 1的位置时,⊙O 与移动的距离为14cm.∴此时点P 移动的速度与⊙O 移动的速度比为454521428=.∴此时DP 与⊙O 1恰好相切.②当⊙O 在返回途中到达⊙O 1的位置时,⊙O 与移动的距离为()22041418⨯--=cm.∴此时点P 移动的速度与⊙O 移动的速度比为45455218364==.∴此时DP 与⊙O 1不可能相切. 【考点】单动点和动圆问题;矩形的性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方程思想和分类思想的应用. 【分析】(1)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点P 从A →B →C →D ,全程共移动了2a b +cm.(2)根据“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点P 移动的距离等于圆心移动的距离”和“点P 用2s 移动了b cm ,点P 用3s 移动了12a cm ”列方程组求出a ,b ,根据点P 移动的速度与⊙O 移动的速度相等求得⊙O 移动的速度,从而求得这5s 时间内圆心O 移动的距离.(3)分⊙O 首次到达⊙O 1的位置和⊙O 在返回途中到达⊙O 1的位置两种情况讨论即可.回家作业: 1.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当点P 在AD 上时,△ABP 的底AB 不变,高增大,所以△ABP 的面积S 随着时间t 的增大而增大;当点P 在DE 上时,△ABP 的底AB 不变,高不变,所以△ABP 的面积S 不变;当点P 在EF 上时,△ABP 的底AB 不变,高减小,所以△ABP 的面积S 随着时间t 的减小; 当点P 在FG 上时,△ABP 的底AB 不变,高不变,所以△ABP 的面积S 不变;当点P 在GB 上时,△ABP 的底AB 不变,高减小,所以△ABP 的面积S 随着时间t 的减小; 故选B .考点:1.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2.分段函数;3.分类讨论;4.压轴题. 2.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直线334y x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A 点的坐标为(4,0),B 点的坐标为(0,﹣3),34120x y --=,即OA =4,OB =3,由勾股定理得:AB =5,∴点C (0,1)到直线34120x y --=的距离是223041234⨯-⨯-+=165,∴圆C 上点到直线334y x =-的最大距离是1615+=215,∴△PAB 面积的最大值是121525⨯⨯=212,故选C . 考点:1.圆的综合题;2.最值问题;3.动点型.3. 解:∵在正方形ABCD 中,BF ⊥AE ,∴∠AGB 保持90°不变,∴G 点的轨迹是以AB 中点O 为圆心,AO 为半径的圆弧,∴当E 移动到与C 重合时,F 点和D 点重合,此时G 点为AC 中点,∴AG=GE ,故①错误;∵BF ⊥AE ,∴∠AEB+∠CBF=90°,∵∠AEB+∠BAE=90°,∴∠BAE=∠CBF ,在△ABE 和△BCF 中,,∴△ABE ≌△BCF (AAS ),∴故②正确;∵当E 点运动到C 点时停止,∴点G 运动的轨迹为圆,圆弧的长=×2=,故③错误;由于OC 和OG 的长度是一定的,因此当O 、G 、C 在同一条直线上时,CG 取最小值, OC==,CG 的最小值为OC ﹣OG=﹣1,故④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有②④.故答案为②④. 4. 解:(1)4.(2)平行,理由如下: 如答图1,连接AC ,设()(),5,3,D a E b ,∵()(),5,3,D a E b 在()>0ky k x=上, ∴5533k k a a k kb b ⎧⎧==⎪⎪⎪⎪⇒⎨⎨⎪⎪==⎪⎪⎩⎩.∵BC =OA =3,AB =O C =5,∴BD =3-5k ,BE =5-3k .∴3335,5553kBC BD k AB BE -===- .∴BC BD AB BE =,即BC AB BD BE =.∴DE ∥AC . (3)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