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OTDA的隧道变形监测技术研究

合集下载

基于 BOTDR 的土质隧道深部围岩变形监测技术

基于 BOTDR 的土质隧道深部围岩变形监测技术
第 3 4卷
第 2期
隧 道建 设
T u n n e l Con s t r uc t i o n
Vo 1 . 3 4 No . 2 F e b .2 01 4
2 0 l 4年 2月
基于 B O T D R的土 质 隧道 深 部 围岩 变 形 监 测 技 术
尹 龙 ,王 晓 琳
2 .L u o y a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L u o y a n g 4 7 1 0 0 0, H e n a n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A n e w r e a l - t i me d e f o r ma t i o n mo n i t o in r g t e c h n o l o g y f o r d e e p s u r r o u n dl s i s d e v e l o p e d o n b a s i s o f d i s t i r b u t e d o p t i c a l i f b e r mo n i t o i r n g t e c h n o l o y g a n d b y me a n s o f mo d e l d e s i g n,t e s t i n g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y g
DO I : 1 0 . 3 9 7 3 / j . i s s n . 1 6 7 2— 7 4 1 X. 2 0 1 4 . 0 2 . 0 1 2
中图分类号 :U 4 5
文献标志码 : B

基于工程测量技术的地铁隧道变形监测与分析

基于工程测量技术的地铁隧道变形监测与分析

基于工程测量技术的地铁隧道变形监测与分析地铁隧道是城市交通建设中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随着地铁网络的不断扩张,地铁隧道的变形监测和分析变得越来越重要。

工程测量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对隧道的变形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以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行。

一、地铁隧道变形监测技术的应用1. 光纤测温技术光纤测温技术是一种基于光纤传感的温度测量技术。

通过将光纤安装在地铁隧道内部,可以实时监测隧道的温度变化,进而获得隧道的变形情况。

2. GPS定位技术GPS定位技术是一种基于卫星定位的技术,可以准确测量地铁隧道的位移变化。

通过将GPS设备安装在隧道内部,可以实时获取隧道的位置信息,进而获得隧道的变形情况。

二、地铁隧道变形监测数据分析1. 数据采集与处理地铁隧道变形监测数据必须进行有效的采集和处理。

首先,需要选取合适的监测点,并安装相应的监测设备。

然后,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将监测数据实时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

在数据处理中心,可以利用数据处理软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隧道的变形情况。

2. 数据分析方法地铁隧道变形监测数据的分析方法包括传统方法和先进方法。

传统方法包括统计分析、趋势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

先进方法包括人工智能技术、机器学习算法和数据挖掘技术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对地铁隧道的变形情况进行准确的分析和预测。

三、地铁隧道变形监测与维护地铁隧道的变形监测与维护是确保地铁隧道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

通过对隧道变形的监测与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隧道的变形情况,并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

维护措施包括加固隧道结构、修补隧道裂缝和改善地下水排泄条件等。

通过这些维护措施,可以保证地铁隧道的安全运行,并延长隧道的使用寿命。

四、地铁隧道变形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工程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地铁隧道变形监测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未来,随着传感器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地铁隧道变形监测将实现更高精度和更实时的监测。

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地铁隧道变形监测数据的分析和预测也将更加准确和可靠。

基于BOTDR的白泥井3号隧道拱圈变形监测

基于BOTDR的白泥井3号隧道拱圈变形监测
i g t te g oo i a o d t n o e t n e ,t n a c n s w r e e t d a h n ft e t n e n b r o t n h e lgc 1 n i o ft u n l e r h t g e e s lce tt e e d o u n la d f e p i 0 c i h i h i c s n o swe ei sal d i h m. n t ef l wi g w oey a ,t esr i it b t n o e ec o s s c in sr c r e s r r t l n t e I ol n h l e r h tan dsr u i ft s r s e t s n e h o i o h o wa e o _ dd e .T e mo i r g rs l h we h t h s n a c n sr t i e t b e i e mo i rn e o x e t h r h h n ti e u t s o d t a e et r h r g ean d s l n t n ti g p r d e c p e a c on s t e i a h o i t nn t h l n n f 4 +5 8 2,w e et es ra eo n n x a d d i an e s n t s ei v d t a e g a ea i me t t g o K8 0 . h r u fc f i i g e p n e n r i y s a o .I wa l e t h h l b e h t
n 1 nteN . u n l f an ig nY n a rv c , O D a p l dt m n o eac ig.A cr’ es o3T n e o iin u n nP oi e B T R w sapi o i r h rhr s cod .I h B j i n e o t t n

基于BOTDA的光纤传感技术在边坡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研究_庞伟军

基于BOTDA的光纤传感技术在边坡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研究_庞伟军

vB(T,0)=vB(Tr,0)[1+CT(T -Tr)] (3) 式中:Tr 为参考温度(℃);CT 为 布 里 渊 频 移 的 温 度 系 数 (1/℃ )。
在 边 坡 变 形 监 测 中 ,当 光 纤 铺 设 工 艺 完 备 时 ,边
坡的变形和环境温度的变化将对铺设的同步光纤注
入信号,并通过(2)、(3)式 的 影 响 关 系 式,可 确 立 光
第6期
庞伟军等:基于 BOTDA 的光纤传感技术在边坡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29
用于混凝土结构的 检 测 之 后,许 多 研 究 人 员 先 后 对 光 纤 传 感 系 统 在 土 木 工 程 中 的 应 用 进 行 了 研 究 。 [2] 近二十多年来,基于 瑞 利 散 射 和 拉 曼 散 射 的 光 纤 传 感技术在土木工程 中 的 应 用 日 趋 成 熟,并 已 实 现 了 实用化。而基于布里渊散射的光纤传感技术的研究 起步较晚,至今 国 内 只 对 BOTDR 光 纤 传 感 技 术 研 究较多,如:张俊义等 将 [3] 该技术应用于三峡库 区 崩 滑 灾 害 监 测 中 ,并 依 据 工 程 中 的 实 际 问 题 ,总 结 了 该 技术 的 关 键 问 题;薛 星 桥 等 将 [4] 该 技 术 应 用 于 地 质 灾 害 的 监 测 中 ,并 结 合 重 庆 市 巫 山 县 的 工 程 实 例 ,论 证了该技术可在复杂的环境下进行地应力和应变的 监测;施 斌 等 将 [5] 该 技 术 成 功 地 应 用 于 边 坡 变 形 监 测 ,实 现 了 对 整 个 边 坡 的 远 程 分 布 式 监 测 。 期 间 ,相 关研究人员在实验室采用模拟试验对该技术也进行 了大量的研究。但对于基于受激布里渊散射原理的 BOTDA 技术的应 用 研 究 还 处 于 起 步 阶 段,目 前 国 内仅有天津大学、浙江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 高 [6] 校 做了相关技术的理 论 和 试 验 研 究,并 进 行 了 系 统 方 案设计,但用于 边 坡 变 形 监 测 尚 无 实 际 案 例。 由 于 BOTDA 光纤传感 技 术 在 温 度、应 变 测 量 上 能 达 到 优于其他光纤传感 技 术 的 测 量 精 度、测 量 范 围 和 空 间分辨率,因此将 该 技 术 应 用 于 边 坡 变 形 监 测 具 有 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

基于BOTDR的隧道应变监测与数值模拟

基于BOTDR的隧道应变监测与数值模拟

位移的分 布规 律 , 出了隧道光纤的铺设方案 、 提 粘贴方式及安装工艺 。讨论 了一天内最大温差对应 变监 测 结果的影响 , 并在不 同时期对隧道 内纵 向光纤线路和某个绕拱 线路 的应 变监测结果进行 了分析 。研究 结
果表明 : O D B T R可 以比较真实地得到隧道的应变 , 将其应用于隧道变形监测 中是可行有效的 。
Q U Ha t I i a ,u h a LU J npn。 —0 C un , I i -ig a
( . c ol fCvl n n i n na n ier g U iesyo cec n eh oo yB in , 1S h o iia dE v o me tl gnei , nvri f i ea dT cn l e ig o r E n t S n g j B in 0 0 3 C ia . co l f nomaina dA tmai n ier g Ku migU ies yo e ig10 8 , hn ;2 Sh o o fr t n uo t nE gnei , n n nvri f j I o o n t
S in e a d Te h oo y, n i g 6 0 9 Ch n c e c n c n l g Ku m n 5 0 3, i a;3 Pe s n e v so fKu mi g Un v r i f . ro n l i in o n n ie t o Di s y
s h me, salt n tc n c ,a h s emeh d o p ia b ri n e sp t owa d I d i o t ei f e c f ce i tl i h is d e i t o fo t l e n t n l u r r . n a dt n,h n u n eo n ao e v c f i u i f i l d yo g ma i ldf r n e i e e au e o h n tr g rs l sd s u s d F n l t eme s r me tr s l a ln x ma i e e c tmp r tr n t e mo i i e u t i i se . i a y, a u e n e u t f n on s c l h s o h u n l e gh a s o t a b r l e a d s me t n e ’S cn t r g a c ie a i e e t e o r ft e t n e ’S l n t w y pi l f e i n o u n l i cu n rh l t df r n p r d a e c i n i n f i a ay e . h e ut h w t a h n lz d T e r s l s o h tt e BOT R s a f a i l n f cie meh d fr t e s an me s r me ti h s D i e sbe a d ef t to o h t i a u e n n te e v r

浅谈隧道变形监测技术

浅谈隧道变形监测技术

浅谈隧道变形监测技术一、前言隧道在使用过程中,随着各种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各种病害影响到隧道的正常营运。

因此,需要做好隧道监测,保证隧道的正常使用。

二、传统监测方法概述变形监测就是利用专用的仪器和方法对变形体的变形现象进行持续观测、对变形体变形形态进行分析和变形体变形的发展态势进行预测等的各项工作。

具体检测方法有以下几种:1、变形监测非大地测量方法在测绘工作中,可以采用的变形监测方式较多,可以根据测量的方式不同分成电测、物理测以及机械测三种类型,而且所用到的测量仪器也相对较多。

在进行非大地测量方式时,需要将测量的机器固定在检测对象或者是其附近固定的物体上,在此过程中,需要保证和观测部位的直接接触。

2、变形监测传统大地测量方法在变形监测方法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的就是传统大地测量方法。

其中包括三角测量、交会测量和水准测量。

从传统大地测量方法中可以看出,这种监测方法只适用于传统的测量仪器。

传统的大地测量方法在应用的过程中,由于劳动强度较大,自动化程度不强等原因,造成工作效率低下。

但是经过技术人员多年的努力研究,测量工作逐渐朝着快捷性、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三、三维激光测量技术1、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的选择地面三维激光测量因其能够快速、高效地获取高精度、高密度的监测对象点云数据,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近年来发展迅速,且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

目前,Riegl、Trimble、Leica等主要仪器生产厂商提供的仪器型号众多,不同型号的仪器性能参数差异较大,因此,根据扫描需求选择合适的扫描仪型号尤为重要。

对于滑坡体的变形监测,一般测量范围较大,需要选择测程较长的扫描仪,通常使用Riegl公司VZ-4000扫描仪,该扫描仪的最大有效扫描距离可达4000m,150m测量精度15mm,重复测量精度10mm,水平扫描范围360°,垂直扫描范围60°,掃描速度每秒30000点,能够满足一般变形监测的需求。

2、点云数据拼接与坐标转换地面三维激光仪扫描获取的点云数据是在以测站为中心的局部坐标系下,在不同测站获取的点云数据坐标系并不统一。

隧道施工期间的变形监测技术

隧道施工期间的变形监测技术

隧道施工期间的变形监测技术作者:王魁来源:《中国房地产业》 2017年第10期王魁【摘要】在隧道施工期间运用变形监测技术,是确保施工期间隧道稳定、安全的重要手段。

本文基于变形监测技术的特点与方法,结合隧道施工工程的实际特征,对在隧道施工期间的变形监测技术的运用做出探讨。

【关键词】隧道施工;变形监测;监测技术隧道在使用与运营过程中都会产生变形,如拱顶下沉,拱腰收敛等。

了解隧道变形,研究其产生的根源、特征及其随空间与时间的变化规律,加强变形监测和预测、预报工作,避免或尽可能减少损失,是变形观测的主要任务,也是隧道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

1、隧道施工期变形监测的精度、观测仪器和观测周期1.1 变形监测精度变形观测目的、观测体级别及预计变形量精度对于测量等级及精度具有决定性作用。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监测拱顶下沉的精度(相对于水准工作基点)应达到1mm,收敛监测精度(一对监测点的相对精度)达到2mm。

为确保测量体系的稳定性,整个监测过程中尽量不要对观测员及主要仪器设备进行更换,每次观测顺序及路线也应保持一致。

1.2 测量仪器设备选择的测量仪器设备应基于达到精度要求,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及经济性,尽量采取高效快捷的测量方法。

针对隧道施工实际,可采用精密水准仪监测拱顶下沉,采用全站仪三角高程观测的方法监测拱顶下沉,采用收敛量测仪量测或观测三维位移的方法监测隧道收敛。

1.3 变形观测周期变形观测周期的确定方法是对可变形体变形过程的观测进行系统反应,并详细监测记录变化时刻,从而结合单位时间内的变形量及其产生影响和所受的外界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确定。

若发现存在异常变形时,就要对观测次数及时增加。

根据有关要求与施工实际,根据业主、施工企业及监理部门的意见,在稳定区域,初次观测应将观测点设在放炮后距掌子面25m 位置;得到基础数据后隔天在25 ~ 50m 位置再进行一次监测,每周监测一次距掌子面50m 位置,持续监测一个月,之后改为每月监测一次。

基于激光雷达的隧道变形监测技术研究

基于激光雷达的隧道变形监测技术研究

基于激光雷达的隧道变形监测技术研究一、研究背景隧道是交通基础设施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隧道的变形会对隧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影响。

因此,对隧道进行变形监测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传统的隧道变形监测方法主要采用传感器和仪器进行监测,但是这些方法存在一些缺陷,例如需要人工巡检,监测周期长等问题。

随着激光雷达技术的发展,基于激光雷达的隧道变形监测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二、激光雷达技术的原理及特点激光雷达技术是利用激光束对目标物进行扫描和测量的一种技术。

激光雷达技术具有精度高、测量范围广、测量速度快、无需接触、不受光线干扰等优点。

在隧道变形监测中,激光雷达技术可以通过扫描隧道内部的物体,获取物体的三维坐标信息,从而实现对隧道变形的监测。

三、基于激光雷达的隧道变形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目前,基于激光雷达的隧道变形监测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激光雷达数据处理算法的研究激光雷达获取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获取隧道变形信息。

因此,激光雷达数据处理算法的研究是基于激光雷达的隧道变形监测技术研究的关键。

目前,常用的激光雷达数据处理算法包括基于滤波的算法、基于曲面拟合的算法、基于聚类的算法等。

2. 激光雷达监测设备的研究激光雷达监测设备是实现基于激光雷达的隧道变形监测的关键。

目前,激光雷达监测设备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便携式设备和固定式设备。

便携式设备适用于小范围的隧道变形监测,而固定式设备适用于大范围的隧道变形监测。

3. 激光雷达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应用激光雷达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应用是基于激光雷达的隧道变形监测技术的最终目的。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可以实现对隧道变形的预测和预警,从而保障隧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四、基于激光雷达的隧道变形监测技术的应用实例1. 湖南省娄底市五峰山隧道变形监测湖南省娄底市五峰山隧道是一条重要的公路隧道,全长约5.8公里。

为了保障隧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采用了基于激光雷达的隧道变形监测技术。

盾构隧道变形监测与控制技术研究

盾构隧道变形监测与控制技术研究

盾构隧道变形监测与控制技术研究隧道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和基础设施工程,承担着连接城市和交通网络的重要任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隧道建设数量不断增加,因此,隧道的安全和稳定变得尤为重要。

在隧道建设过程中,盾构隧道是一种常见的隧道建设方法。

但是,盾构隧道的变形监测与控制成为了研究的重点,因为隧道的变形会对其性能和使用寿命产生重大影响。

盾构隧道变形监测技术是指通过监测和分析隧道结构的变形情况,及时发现并评估隧道的偏差和位移,为隧道安全提供保障。

目前,隧道变形监测技术主要包括激光测距、全站仪、总体变速、位移传感器和摄像头等。

激光测距技术可以实时、准确地测量隧道变形的位移和变形量,但受到测量距离的限制;全站仪能够测量隧道变形的总体位移和变形,但对于局部变形监测有一定的局限性;总体变速技术可以通过监测盾构隧道前进速度的变化来评估隧道的变形情况;位移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隧道结构的变形,但受到传感器精度的限制;摄像头可以通过拍摄隧道的照片或视频来监测隧道的变形情况。

盾构隧道控制技术是指通过调整施工参数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对隧道的变形进行控制和减小。

盾构隧道控制技术主要包括注浆加固、支护结构、预应力索设施和后推式控制等。

注浆加固技术是将注浆材料注入隧道结构中,增加其强度和稳定性,以防止隧道的进一步变形和破裂;支护结构技术采用钢支撑和混凝土支护等方式,增强隧道的承载能力,减小变形;预应力索设施技术是通过在隧道结构中设置预应力索,通过张力调整来控制隧道变形;后推式控制技术是在隧道推进过程中,通过控制推进速度和推力大小,来控制隧道的变形。

隧道变形监测与控制技术研究的目标是实现对盾构隧道变形的实时、准确监测和控制。

通过采用合适的监测技术,可以及时发现隧道的偏差和位移,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通过合理的控制技术,可以减小隧道的变形,提高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同时,隧道变形监测与控制技术的研究还可以为隧道建设提供技术基础和经验总结,为隧道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提供可靠的保障。

探究基于激光雷达的隧道变形监测技术

探究基于激光雷达的隧道变形监测技术

探究基于激光雷达的隧道变形监测技术探究基于激光雷达的隧道变形监测技术1. 引言隧道是现代城市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隧道建造和运营中的地质变化、水文波动以及自然灾害等因素,隧道的结构安全和变形监测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基于激光雷达的隧道变形监测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深入探究基于激光雷达的隧道变形监测技术的原理、应用以及优缺点,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该技术。

2. 基于激光雷达的隧道变形监测技术原理基于激光雷达的隧道变形监测技术利用激光雷达仪器通过射线扫描和测距原理,对隧道内部和周围的地形进行高精度的三维测量。

具体而言,该技术通过激光束在扫描过程中对地表进行连续扫描,获取地表点云数据,并通过与历史扫描数据的比对,实现对隧道的变形监测和分析。

3. 基于激光雷达的隧道变形监测技术应用3.1 隧道结构监测基于激光雷达的隧道变形监测技术可以实时、高精度地对隧道结构进行监测。

通过与事先测量的基准数据进行对比,可以检测出隧道结构的变形情况,如沉降、位移、裂缝等,为工程师提供及时的数据支持,以保证隧道的安全运营。

3.2 灾害监测隧道常常受到地质灾害的影响,如滑坡、地震等。

基于激光雷达的监测技术可以迅速获取隧道周围地质环境的准确数据,对潜在的灾害风险进行监测和预警。

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地质变形数据能够提供实时的反馈,帮助相关单位及时采取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3.3 隧道施工监测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基于激光雷达的变形监测技术可以实时追踪隧道施工的进展,并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为施工方提供及时的决策支持。

4. 基于激光雷达的隧道变形监测技术的优缺点4.1 优点a) 高精度:基于激光雷达的隧道变形监测技术具有非常高的测量精度,可以实现亚毫米级的变形监测,能够准确捕捉隧道结构的微小变化。

b) 实时性:该技术能够快速获取变形数据并进行实时分析,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c) 自动化:激光雷达仪器可以自动扫描地面,无需人工干预,提高了监测效率和准确性。

基于BOTDR的光纤网格隧道形变监测系统研究

基于BOTDR的光纤网格隧道形变监测系统研究

基于BOTDR的光纤网格隧道形变监测系统研究曹建梅;任春年【摘要】在分析布里渊散射光时域反射(BOTDR)监测技术应变测量的基本原理、标定方法、信号处理、实际应用及各项优点的基础上,针对隧道工程的形变监测设计了一套网格结构的光纤传感器系统;该套系统利用BOTDR及相关技术可以完成对隧道形变的灵敏探测和实时监控;对其工作原理和监测优势的分析以及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这套光纤网格隧道形变监测系统具有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在实际工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This paper analyzed the Brillouin Optical Time-Domain Reflectometer CBOTDR) monitoring technology from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strain measurement, calibration method, signal processing, practical application and advantages) and designed a form of grid fiber sensor system for the deformation monitoring of the tunnel project. By using the BOTDR technologies this system can complete the sensitive detection and real-time monitoring for the tunnel deformation.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experiments for its operating principles and its advantages in monitoring show that this fiber -optic grid system had high sensitivity,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etc. , and it had a high value of application in practical engineering.【期刊名称】《计算机测量与控制》【年(卷),期】2011(019)011【总页数】4页(P2616-2618,2628)【关键词】BOTDR;光纤网格;隧道形变监测系统【作者】曹建梅;任春年【作者单位】国网技术学院,山东济南250002;青岛科技大学,山东青岛266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50 引言地下隧道工程实施过程中,必须采取形变监测相关措施。

基于BOTDR的隧道应变监测研究

基于BOTDR的隧道应变监测研究

基于BOTDR的隧道应变监测研究
张丹;施斌;徐洪钟
【期刊名称】《工程地质学报》
【年(卷),期】2004(12)4
【摘要】布里渊散射光时域反射计(BOTDR)是近年来才研发成功的分布式应变测量技术.本文首先介绍了BOTDR的优点和测量原理,以某隧道的BOTDR应用实例,论证了这一技术应用于岩土工程等结构物分布式应变监测的可行性和优势,最后就这一技术在应用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如空间分辨率、光纤布设工艺、健康监测与损伤诊断等作了阐述.
【总页数】5页(P422-426)
【作者】张丹;施斌;徐洪钟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地球环境计算工程研究所,南京,210093;南京大学地球环境计算工程研究所,南京,210093;南京大学地球环境计算工程研究所,南京,210093【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56
【相关文献】
1.基于BOTDR光纤感测技术的基坑型钢变形监测研究 [J], 周柏兵;方瑜;易长春;孙国强;
2.基于BOTDR对OPGW分布式弧垂的监测研究 [J], 姜德华;范鹏;杨堂华;杜应松;张哲民;刘洪凯
3.基于BOTDR的隧道应变监测与数值模拟 [J], 邱海涛;李川;刘建平
4.BOTDR隧道应变监测数据拟合与表达 [J], 杨枫;罗才松;祁春罗
5.基于BOTDR技术的隧道衬砌应变测量温度补偿实例分析 [J], 丁勇;施斌;俞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测量机器人的隧道变形监测预警系统研究与应用

基于测量机器人的隧道变形监测预警系统研究与应用

基于测量机器人的隧道变形监测预警系统研究与应用摘要:测量机器人具有高智能、高精度、高效率的特点,特别适合应用在劳动强度大、测量区域危险的工程。

文章研究的隧道变形监测预警系统基于测量机器人与网络传输技术,通过测量机器人对隧道进行变形监测,并且将监测的数据通过网络传输技术实时传回预警系统,同时通过预警系统对数据实时储存、计算分析,判定隧道的监测对象是否安全,如超出预警值就通过系统的预警功能模块进行声音预警和手机短信预警以便隧道相关的管理人员及时的对险情做出反应。

关键词:测量机器人;隧道;变形监测系统;预警随着我国公路、铁路、水电工程等建设的发展,隧道作为这些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取得长足的发展,隧道的建设也日益增加,其安全与否成为建设工程的关键。

隧道的安全也无论在施工期间还是在运营期间都要对其隧道进行变形监测, 以确保主体结构以及周边环境的安全。

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保证隧道的正常施工与运营, 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现实的问题。

施工期间的隧道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周边建筑物监测、地表监测、洞内监测(周边收敛、拱顶沉降、锚杆轴力、围岩内部位移、围岩压力、衬砌应力和钢支撑内力监测)。

隧道监测是新奥法的重要部分,在隧道施工中,通过对隧道围岩动态的量测,掌握围岩动态和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利用量测结果调整设计支护参数,指导施工;通过量测预见事故和险情,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运营期间的隧道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区间隧道沉降、区间隧道水平位移、区间隧道内部应力等。

对其监测能够掌握隧道运营情况,保障隧道运营期间的安全。

不管施工期间隧道还是运营期间的隧道,其监测的特点是:监测项目多、线路长、测点多、观测频繁、数据量大, 给监测数据管理、分析等带来了繁琐的工作,以手工为主作业模式效率低下,从而需要的监测技术人员也比较多。

传统的作业方式在运营的隧道中运用更是困难, 主要是测量人员进入隧道工作非常危险,给运营隧道的测量带来很多不便。

须有一种简便高效、无人值守、自动的动态监测方法将监测数据实时的发送到实时运行的监测系统计算机终端,对数据进行高效的管理、计算分析、预警辅助决策。

探讨隧道变形监测新技术的应用

探讨隧道变形监测新技术的应用

探讨隧道变形监测新技术的应用摘要:隧道工程监测一直都是困扰世界岩土工程领域的最大问题。

无论是哪里都想制作出一套理想的隧道监测系统,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隧道的变形监测,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要求和环境特点,所以就根据现状,研究出了很多的新技术用于隧道检测工程。

本文作者根据经验,对隧道变形监测新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隧道变形;新技术;水平定向;应用分析隧道施工是属于所有工程施工中,最具艰难性的项目之一。

而传统的监测法--钢尺式收敛计和挂钢尺抄平等接触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于现在大跨度隧道的修建,就像挂尺困难,测量精度下降等问题就会频繁发生。

所以现在有很多新的科研成果在这个领域诞生。

1.隧道变形监测技术现状分析当前隧道变形测量的方法主要是大地测量和物理测量。

大地测量主要还是全站仪法和激光扫描法。

物理测量则是包含收敛仪测量法和光纤传感器法。

物理测量法中收敛仪测量法一般是用的都是水准仪,经纬仪,测距仪等仪器来完成的,这种测量方法技术已经很成熟,虽然精度准确,能提供变形体的整体数据信息。

但是同时也存在着过多的缺点,比如均为点式测量,这种测量布点常带有随意性,有危险的地方就有可能漏掉了,存在盲区。

当工程环境差异出入很大的时候,这种监测速度就会很慢,效率降低,而且传感器对温度湿度都比较敏感,工程中总会因为受潮或者生锈而淘汰掉了,维修的成本就会上升。

实施并行和自动检测程度不够,这些常见的监测系统多为检测而不是监测,无法满足实际构造的结合。

监测系统的集成化不够,对数据处理和分析评价等环节不够严格,从而影响到监测的效率。

所以就目前的现状,需要用新的理论和经验方法,提升隧道变形监测技术的整体水平,为整个项目工程做好前期铺垫,促使加快工程进度。

2.隧道变形监测新技术的应用随着人们对隧道变形监测系统领域的不断专研和探讨,不断的出现了测量机器人取代了人力,GPS取代了传统的光电,从而使得隧道变形监测取得了更大的进步,实现了精度高,自动化,实时,连续的效果。

关于隧道施工中变形监测技术的探究

关于隧道施工中变形监测技术的探究

关于隧道施工中变形监测技术的探究发布时间:2021-11-08T08:18:29.180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22期作者:龙耿文[导读] 管道、桩基础等内容广泛存在,使得隧道工程变形的危害不断扩大,亟需进行必要的变形监测。

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510000摘要:在地铁隧道工程施工中,结构变形问题不可避免,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可以实现快速、高效、准确的监测,为地铁的施工提供安全保障。

本文主要分析了隧道施工中变形监测的目的,变形影响因素以及监测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地铁隧道;施工变形;监测技术引言:地铁隧道工程是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确保地铁隧道的高质量建设,不仅有助于其基本运输职能的发挥,更对城市形象塑造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在地铁隧道施工中,隧道变形是一种常见的工程质量问题。

实践过程中,人们对于隧道变形进行了严格的指标控制,一定限制内的隧道变形是被允许的,而一旦变形容量超过工程控制指标,势必对隧道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

尤其在当前地铁工程建中,地下结构较为复杂,管道、桩基础等内容广泛存在,使得隧道工程变形的危害不断扩大,亟需进行必要的变形监测。

一、隧道施工中变形监测的目的根据隧道工程施工实践总结,做好变形监测工作,能够起到保障施工作业安全、质量以及地面车辆正常运行的作用。

监测实施的目的如下:第一,确定准确的施工参数。

地铁作为国家重点投资项目之一,如果在施工参数上存在差距,不仅会使整个项目不达标,还会造成经济浪费、安全问题,甚至发生严重事故。

因此,绝对不允许因施工参数引起的此类事故发生。

在建设的初级阶段,有必要比较自动监测的数据结果与事先设计的参数,然后做出技术判断,以进一步减少错误,直到通过检查不会导致错误,优化并记录施工参数,为以后的施工提供可靠数据。

第二,优化建设步骤。

优良的施工工艺是整个施工项目质量的保证。

地铁隧道自动监测系统可以有效地发现设计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施工前联系设计人员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

隧道施工变形监测方法研究

隧道施工变形监测方法研究

隧道施工变形监测方法研究发布时间:2022-08-28T02:39:33.856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4月第8期作者:陈兵兵[导读] 隧道变形监测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部分,在保障隧道建筑安全和生命财产安全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不可忽略。

陈兵兵中煤科工重庆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重庆 400016摘要:隧道变形监测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部分,在保障隧道建筑安全和生命财产安全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不可忽略。

现代科学技术的越来越快的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爆炸式发展,隧道变形监测也必须随着时代的改变而采用新型的测量方法,采用简单且实用的数据处理手段,提高隧道变形监测的时效性并提高变形监测数据的安全,实现隧道变形监测的自动化。

本文主要针对对隧道施工变形监测方法和测量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提高工作效率,改进测量方法。

(1)根据现有的资料,即隧道施工变形监测的测量内容及测量方法,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的隧道采取不同的变形监测测量方法、不同的隧道采用不同的断面布设方法、不同的变形监测项目采用不同的监测方法及变形监测频率。

对隧道变形监测数据的稳定性判别方法进行了适当的总结归纳,对不同的变形监测数据采取不同的稳定性判别方法。

从而对隧道内危岩的稳定性判别提供了理论支持。

(2)结合实际项目中隧道施工变形监测实施现状,不同的隧道施工项目采用不同的隧道施工变形监测测量方法、断面布设方法以及变形监测频率,并对隧道施工变形监测数据归纳总结,从而找出最优的隧道变形监测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

关键词:变形监测;数据处理;稳定性判别1 引言在隧道的建成过程中,如何保证隧道的安全与稳定是影响围岩和隧道支护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问题。

然而绝大部分的隧道的施工条件非常复杂,改变岩体的物理结构会使危岩的结构应力发生极大的改变。

因此很有必要以现有的技术方法手段充分了解隧道的围岩支撑结构。

为了保证隧道的稳定及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最有效的方法是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隧道危岩的变形监测,借助于现代化的隧道变形监测方法及监测数据处理方法对现场数据不断修正,从而保证隧道危岩的稳定性判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2010年2月第2期H IGH W AY Feb12010N o12文章编号:0451-0712(2010)02-0204-05中图分类号:U456131文献标识码:A 基于BOT DA的隧道变形监测技术研究张桂生1,毛江鸿2,何勇2,金伟良2(11浙江黄衢南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衢州市324000;21浙江大学结构工程研究所杭州市310058)摘要:由于隧道工程所处环境的特殊性与复杂性,为保证安全运营,须对其进行长期变形监测,提出了一种将气吹敷设传感光纤法和真空灌浆固定传感光纤法相结合的光纤传感器铺设方法。

该方法能在较短施工期内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准确埋入混凝土内部,同时采用经典剪滞理论分析了该方法铺设的传感光纤感应结构应变的有效性,并结合工程应用介绍了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的隧道变形监测技术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隧道工程;变形监测;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光纤埋设隧道修建在岩土介质中,属于半隐蔽工程,受运营年限、地质条件、设计施工等因素的影响,运营隧道中出现病害的隧道数量越来越多。

衬砌结构劣化是影响隧道健康运营的最主要病害,具体表现在变形侵限、裂缝、错台、掉块、坍塌、渗漏水、边墙下沉等方面。

这些病害不仅降低了隧道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以及使用性能,还会诱发其他类型的病害,直接缩短隧道的使用寿命[1]。

据对我国5000座铁路隧道的统计,约1/3的隧道存在着衬砌结构裂缝和渗漏水等病害。

而公路隧道由于其跨度大,衬砌结构形式种类多,所穿越的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出现病害的情况更多、更严重[2]。

因此,开发一种全面、稳定、长期的健康监测方法,以实现对运营隧道的长期监测非常必要。

隧道结构具有距离长、围岩类型复杂、病害出现位置不确定等特点,采用传统的点式或准分布式监测方法,如电阻应变片、钢弦应变计、光纤光栅技术[3]及地质雷达法[4],无法满足隧道全面、稳定、长期监测的要求。

基于布里渊频移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BOT DA)具有分布式、长距离、高精度、耐久性和实时性等特点,适用于隧道结构的长期变形监测。

光纤作为应变、温度信号获取和传递的介质,具有精巧、纤细等特点,如何将光纤传感器铺设到长达数百米,甚至数公里的大型基础工程内部一直是工程应用中面临的关键问题。

施斌等[5]用黏合剂将光纤粘贴,附在隧道二衬表面上,对隧道整体变形进行了长期监测并取得理想的监测成果。

但是黏合剂存在老化问题,难以保证在结构服役年限内得到可靠的监测数据,且光纤容易受到后期施工的破坏。

本文提出一种将气吹敷设传感光纤法和真空灌浆固定传感光纤法相结合的预埋式光纤传感器的铺设方法。

该方法能在较短施工期内将光纤传感器埋入混凝土内部,保证后期监测数据的稳定,通过合理设计监测网络并结合BOT DA技术可实现对隧道全面、长期、稳定的变形监测。

1BOTDA技术布里渊散射是指入射到介质的光波与介质内的弹性声波发生互相作用而产生的光散射现象。

当光纤沿线的温度发生变化或存在轴向应变时,光纤中的背向布里渊散射光的频率将发生漂移。

频率的漂移量与光纤应变和温度的变化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因此通过测量光纤中的背向布里渊散射的频率漂移量(v B)就可以得到光纤沿线温度和应变的分布信息。

BOT DA技术从光纤的两端分别注入脉冲光信号和连续光信号,当脉冲光与连续光的频率差与光纤中某个区间的布里渊频移相等时,该区域就会发生受激布里渊放大效应,两束光之间发生能量转移[6]。

根据光纤布里渊频移与光纤应变、温度之间的关系,对两激光的频率进行连续的调节,监测从光纤一端耦合出来的连续光功率,可以确定光纤各小区间上能量转移达到最大时的频率。

BOT DR的测量原理如图1所示。

收稿日期:2009-04-24图1 BOTDA 的应变测量原理图光纤应变量、温度变化量与布里渊频率漂移量之间的关系如式(1)所示[7]:v B (E ,T )-d v B (T )d T (T -T 0)=v B (0)+d v B (E )d EE (1)式中:v B (0)为初始应变、初始温度时布里渊频率漂移量;v B (E ,T)为在应变E 、温度T 时布里渊频率漂移量;d v B (T )/d T 为温度比例系数;d v B (E )/d E 为应变比例系数;T -T 0为光纤温度差;E 为光纤应变变化量。

发生散射的位置至脉冲光的入射端的距离Z如式(2)所示:Z =c #t2n(2)式中:c 为真空中的光速;n 为光纤的折射率;t 为发出的脉冲光与接收到的散射光之间的时间间隔。

目前,BOT DA 技术的应变测量范围为-3%~3%,应变测量精度达01002%;温度测量范围为-273e ~700e ,温度测量精度达011e ;最小空间分辨率为015m 。

仪器测量精度能满足隧道变形监测的要求。

2 隧道整体变形监测网优化设计为对运营隧道进行全面的变形监测和健康诊断,需从围岩类型、应力水平、施工可操作性及经济性等多方面出发,合理设计光纤监测网络。

隧道本质上是围岩和支护结构的综合体[8]。

对于Ó级、Ô级等地质状况较好的围岩,结构体主要是靠初期支护来平衡围岩应力,二衬结构的基本作用在于保持断面的使用净空,防止围岩质量的进一步恶化,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荷载,使隧道支护体系有足够安全度[9]。

而对Õ级围岩而言,则通过二次衬砌与初期支护一起共同受力,以抵抗围岩压力,且初期支护对二衬的接触压力也较大。

二衬拱圈的受力较为复杂,衬砌拱顶、拱腰和拱脚往往承受较大的拉、压应力作用[10]。

为实现对隧道整体变形的全面监测,沿隧道长度方向在拱顶、拱腰、拱脚位置布设连续光纤传感器(图2),沿拱圈环向光纤传感器的间距根据围岩类型、经济性及施工可操作性等各方面经优化设计后确定。

Õ级围岩二衬混凝土作为隧道变形监测的重点,须在/一模二衬0混凝土(10m)内埋设两道或多道环向光纤传感器,Ó级、Ô级围岩的光纤传感器布设间距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环向光纤传感器总体布置如图3所示。

图2 纵向监测光纤布置图3 环向监测光纤布置3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铺设研究目前,隧道分布式光纤变形监测主要是在二衬混凝土表面粘贴传感光纤。

该方法应用于长隧道变形全面监测时铺设工作量大,后期各工种施工也可能破坏光纤传感器,且黏结剂的老化将影响测量精度。

浙江大学结构工程研究所[11]采用气吹敷设传感光纤和真空灌浆固定传感光纤相结合的分布式光纤铺设方法完成了某海底管道的健康监测。

本文将该方法应用于隧道整体变形的长期监测中,具有如)205) 2010年 第2期 张桂生等:基于BO T DA 的隧道变形监测技术研究下优点:可在短期内将光纤传感器埋入混凝土内部;光纤传感器能监测到混凝土内部应变,利于分析二衬支护结构的整体性能;光纤传感器工作环境稳定可靠,能保证后期监测数据的连续有效性。

该方法只需在隧道主体施工过程中,将微管按照预定位置铺设,待主体完成后将预埋环向和纵向微管连成整体后敷设传感光纤。

311 气吹敷设传感光纤1982年英国电信首次发明了气吹光缆技术,该技术于1997年正式引入我国。

气吹法是利用机械推进器把带保护层的光纤推进微管,同时空气压缩机把强大的气流通过气吹机的密封仓将高压空气流送入管内。

光纤表面采用了特殊的涂层,当压缩空气进入微管以后,光纤能借助空气动力悬浮在管内,并随空气涡流作用向前飘行,因此光纤在微管中是被气流推动前进而不是被拉进微管的。

气吹过程中纤芯没有方向性,光纤在微管中的前进方向只是取决于压缩空气的吹动方向,并且光纤端头没有应力,光纤不易被破坏。

气吹法在通信领域应用非常广泛,但用气吹法布设传感光纤在国内外尚无先例。

在隧道变形监测中,绕拱微管的设置使气吹线路弯曲、复杂,大量的90b 转角也增大了气吹铺设的难度。

为解决气吹过程中回压明显、摩擦阻力大等问题,通过设置转角微管、控制气吹速度以及添加润滑剂等措施,实现隧道分布式传感光纤的长距离气吹。

312 真空灌浆固定传感光纤真空灌浆在预应力混凝土施工中应用广泛,但用来在微管中固定传感光纤鲜有报道。

真空灌浆固定传感光纤是利用高压灌浆机和真空泵将特殊配合比的水泥浆灌入微管,水泥浆硬化后固定传感光纤。

其特点是:管内浆体在负压下流动,可实现长距离灌浆;真空状态下,管内空气、水分及灌浆料中气泡被消除,减少了孔隙;管两端的正负压力差及整个灌浆系统的良好密封性,提高了管内浆体的饱满度和密实度;灌浆过程连续且迅速,缩短了施工时间[12]。

隧道变形监测中选用的微管为满足气吹要求及避免对隧道二衬混凝土完整性造成破坏,选用小直径微管( 16mm )且一次性灌浆长度达数百米。

灌浆料的流动性决定了灌浆距离,硬化后水泥浆的密实性影响应变传递性能,本文采用优化设计的灌浆料[13],对内部敷设了传感光纤的微管进行真空灌浆试验,密实性效果如图4所示。

图4 灌浆料密实性示意313 应变传递有效性分析传统分布式光纤传感器主要由纤芯、包层、涂覆层组成。

涂覆层的弹性模量与纤芯弹性模量相差很大(约10倍),同时涂覆层和混凝土基体的弹性模量也相差较大,致使纤芯感应到的应变与结构实际应变存在差异。

Ansari 等[14]根据剪滞理论首先得到了光纤传感器的应变传递理论公式,通过有限元分析验证了上述理论的正确性[15],并提出短光纤才出现基体与传感光纤应变不协调问题。

本文提出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采用在微管内灌入水泥净浆作为黏结层固定传感光纤,其结构模型及力学模型如图5、图6所示。

图5 光纤传感器结构有文献[16]根据剪滞理论并假设各层之间同步变形,即相邻层之间应变变化梯度接近:d E g d x U d E cd x (3)光纤与各中间层不直接受力,光纤传感器端部为自由端面,得到边界条件为:E g (L )=E g (-L)=0(4)并认为各中间层弹性模量相比纤芯、基体的弹性模量可以忽略,推导得到多层界面应变传递的理论公式:)206) 公 路 2010年 第2期图6 剪力传递E g x =E m1-cosh (kx )cosh (kL )(5)k 2=2r 2g E gEni=21G i ln r i r i-1+1G c ln r 1r g(6)预埋分布式光纤传感器为多层界面传递模型,该模型中水泥净浆填充层的弹性模量和纤芯及基体材料的弹性模量相近,因此结构应变传递到纤芯时需考虑各中间层的弹性模量。

本文依据上述过程,考虑了各中间层弹性模量对应变传递的影响,推导得到光纤传感器应变传递的理论公式。

纤芯应变和基体应变之间的关系和式(5)相同,参数k 由式(7)计算:k 2=2r 2g E g Eni=11G i1+Eni=2r 2i-1-r 2i-2r 2gE i-1E g -E i E g #lnr i r i-1+r 2i -r 2i-12r 2gE iE g (7)式中:E g (x )为光纤纤芯应变;E m 为基体应变;E i 为各中间层弹性模量;G i 为各中间层剪切模量;r i为各中间层半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