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测量误差分析

合集下载

定位误差的分析与计算

定位误差的分析与计算

定位误差的分析与计算一、定位误差的概念和原因定位误差是指定位系统测量结果与真实位置之间的差异或偏差。

在现代生活中,定位系统广泛应用于导航系统、无人驾驶、无人飞行器等领域,而定位误差对于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1.信号传播误差:这是由于信号在传播过程中受到大气中的影响,如电离层、大气湿度等所产生的误差。

这种误差对于GPS系统尤为明显,导致多径效应、钟差误差等。

2.接收机误差:接收机的硬件和软件系统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误差。

硬件方面,接收机的时钟精度、天线阻抗匹配等问题都可能导致定位误差。

软件方面,接收机的算法、数据处理等也可能引入误差。

3.观测误差:观测误差是指由于测量设备的精度或不完善性所导致的误差。

例如,测量设备的精度限制了对信号强度、TOA(Time of Arrival)等参数的准确测量。

4.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是定位误差产生的原因之一、比如,建筑物、树木、走廊等物体会对信号传播产生阻碍和衍射,从而影响接收机的测量结果。

5.多径效应:多径效应是指信号传播过程中,信号除了直射到达接收机外,还经历了反射,导致信号的多个传播路径同时到达接收机。

多径效应会产生明显的信号干扰和测量误差。

二、定位误差的计算方法1.位置误差计算:位置误差是指实际测量位置与真实位置之间的距离差异。

一种常见的计算方法是通过比较GPS测量点与参考点之间的差异来计算位置误差。

通过收集多个测量点的数据,可以使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曲线拟合,从而计算出测量点与真实位置之间的距离差异。

2.时间误差计算:时间误差是指实际测量时间与真实时间之间的差异。

在GPS系统中,时间误差主要由于卫星钟的钟差所引起。

通过GPS接收机接收到的卫星信号的时间戳和GPS接收机内部的时间戳之间的差异,可以计算出时间误差。

4.误差修正算法:为了减小定位误差,可以使用一些误差修正算法来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差分GPS技术,通过使用两个或多个接收机接收同一卫星信号,对测量结果进行差分处理,从而减小定位误差。

GPS定位系统在测绘中的误差与校正方法

GPS定位系统在测绘中的误差与校正方法

GPS定位系统在测绘中的误差与校正方法导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全球定位系统(GPS)在测绘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多种原因,GPS定位系统在测绘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了解这些误差以及相应的校正方法对于确保测绘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误差来源GPS定位系统在测绘过程中的误差可能来自多个方面,包括天线高度、大气延迟、多径效应、钟差、轨道误差等等。

这些误差源可以归结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类。

系统误差是由于GPS系统本身的特点或者用户设备的特殊性引起的,例如天线高度误差可能导致信号衰减,从而影响定位精度。

解决系统误差主要依赖于设备的校正和改进。

随机误差是由于环境和人为因素而引起的不可预测的误差。

这些误差通常是临时性的,难以完全避免。

然而,通过采用合适的数据处理方法和统计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随机误差对测绘结果的影响。

误差校正方法1. 信号补偿信号补偿是校正GPS定位系统误差的一种常见方法。

例如,大气延迟是导致定位误差的一个主要因素。

通过测量大气延迟并进行相应的补偿,可以显著提高定位精度。

这可以通过使用大气模型和天气观测数据来实现。

2. 数据处理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对于校正GPS定位误差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差分定位是一种常用的技术。

差分定位利用有两个接收机,一个处于已知位置的参考站点,另一个处于测量位置的流动站点。

通过对两个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比较,可以得到一个差分修正值,从而消除了两个接收机之间的共同误差。

此外,数据滤波技术也可以被用来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

数据滤波可以通过使用滤波器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去除异常值和噪声,从而提高定位精度。

3. 多系统融合多系统融合是另一种校正GPS定位误差的方法。

目前,除了GPS系统外,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还包括其他系统,例如格洛纳斯(GLONASS)和伽利略(Galileo)。

通过使用多个系统提供的定位信息,可以显著提高定位精度并减小误差。

gps测坐标点误差多少

gps测坐标点误差多少

GPS测坐标点误差多少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用于测量地球上特定位置坐标的技术。

在现代社会中,GPS已广泛应用于导航、地理测量和定位等领域。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GPS测量出的坐标点会存在一定误差。

本文将探讨GPS测坐标点的误差范围和可能的因素。

GPS测量原理GPS系统由一组在地球轨道上运行的卫星和接收器组成。

接收器通过接收来自卫星的信号,并利用信号的传播时间来计算与卫星之间的距离。

通过同时接收多个卫星的信号,接收器可以利用三角测量原理确定自身的位置。

然而,GPS测量并非完美,存在着多种因素可能导致测量误差。

GPS测量误差因素1. 系统误差GPS系统本身含有一定的系统误差。

这些误差主要来自卫星的精度限制、电离层和大气对信号的影响,以及地球引力场的影响等。

虽然这些系统误差经过修正,但仍然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2. 接收误差接收器的精度也会影响GPS测量的准确性。

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接收器在接收和处理卫星信号的能力上存在差异,因此其误差范围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高端接收器的测量误差要小于低端接收器。

3. 环境因素GPS测量的准确性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例如,地形和建筑物可能会影响信号的传播和接收。

在山区或城市高楼密集的地区,GPS信号的强度和稳定性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从而导致测量误差增大。

4. 定位几何GPS定位几何指的是接收器和卫星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当接收器与卫星的相对位置处于最佳状态时,定位几何效果最好,测量误差相对较小。

但当接收器靠近地平线、处于低俯角或接收卫星较少时,定位几何效果变差,测量误差相对增大。

GPS测量误差范围根据上述因素的影响,GPS测量点的误差范围一般在几米到几十米之间。

在理想的条件下,接受到信号较强、定位几何效果良好的情况下,测量误差通常在几米以内。

但在恶劣的环境下或使用较低精度的接收器时,测量误差可能超过几十米。

需要注意的是,GPS测量误差通常是随机的,并非固定的偏差。

GPS定位系统在测绘中的误差及其校正

GPS定位系统在测绘中的误差及其校正

GPS定位系统在测绘中的误差及其校正近年,全球定位系统(GPS)在测绘领域广泛应用,成为现代测绘的重要工具。

然而,GPS定位系统的测量精度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误差,这对于需要高精度测绘数据的应用来说,可能带来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探讨GPS定位系统的误差来源及校正方法,以期提高测绘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一、GPS定位系统误差来源1. 大气层延迟误差:GPS信号在穿过大气层时会发生延迟,导致定位结果产生偏差。

这主要由大气层中的水汽含量、温度、压力等因素所引起。

2. 卫星发射钟误差:GPS卫星发射钟的精确度无法达到理论上的完美,钟的频率可能出现细微偏差,进而影响测量结果。

3. 卫星轨道误差:由于各颗卫星在轨道上的摄动等因素,其运行轨迹不会完全符合理论轨道,从而引起时间误差。

4. 多径效应:接收天线接收到的信号可能会经过多次反射,导致信号延迟,从而产生定位误差。

5. 接收机钟差:GPS接收机内部的时钟精度有限,存在一定的误差,会对定位结果造成影响。

二、GPS定位系统误差的校正方法1. 差分定位法:差分定位法是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校正方法之一。

它通过同时观测参考站和待测站的GPS信号,利用参考站的已知坐标和观测数据,计算出两个站点间的差异,进而校正待测站点的定位误差。

2. 精密轨道确定法:通过利用卫星轨道参数提供的精密轨道数据,结合接收机的测量结果,计算卫星的真实位置,从而减小轨道误差对定位结果的影响。

3. 多频率接收机技术:多频率接收机可以利用不同频率的信号对多径效应进行抵消,从而提高定位精度。

4. 大气层延迟模型校正:根据大气层的温度、湿度、压力等参数,采用相应的模型对大气层延迟误差进行校正。

5. 时钟差校正:通过与参考源对比,校正接收机内部时钟的误差。

三、GPS定位系统误差校正的应用GPS定位系统的高精度测绘数据广泛应用于地图制作、土地测量、工程测量、导航定位等领域。

对于地图制作来说,GPS定位系统提供的高精度数据能够提高地图的准确性,并为城市规划、交通规划等提供重要依据。

GPS测量的误差及精度控要点

GPS测量的误差及精度控要点

GPS测量的误差及精度控要点
一、GPS测量的原理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无线电定位系统,它可以根据三个或更
多个卫星发出的载波信号来确定位置、速度和时间,以计算空间位置。

GPS系统的运作是基于时间分割和三角测量原理,时间分割涉及一个时间
原点,这是GPS卫星定位系统的核心。

GPS时间分割性可以用一个想象的
水平面展示,每个GPS卫星发出的载波信号都是一个时间原点,其准确程
度可以毫秒为单位的测量。

三角测量原理是建立在空间三角形的基础上的,通过测量同一位置的三个卫星之间的距离和角度就可以确定该位置的空间
位置。

二、GPS测量的误差及精度控制要点
1、GPS接收机的误差控制
GPS接收机是GPS测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GPS测量的
精度。

GPS接收机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其接收机的型号,接收机的型号和设
计会影响GPS信号的接收精度和反应速度,GPS接收机的精度控制要点是:(1)采用先进的GPS接收机,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高精度。

(2)全面测试GPS接收机的接收精度。

GPS测量中的多路径误差分析与抑制方法

GPS测量中的多路径误差分析与抑制方法

GPS测量中的多路径误差分析与抑制方法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一种通过卫星导航定位的技术,它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的测量应用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多路径误差的问题。

本文将对GPS测量中的多路径误差进行分析,并介绍一些抑制方法。

一、多路径误差的成因分析多路径误差是指卫星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经过反射、折射等导致信号在接收机处反复干涉造成的误差。

主要的成因包括:1. 建筑物和地形:由于建筑物和地形在信号的传播过程中会发生反射或阻挡,导致信号存在多条路径到达接收机,产生多路径误差。

2. 植被和水体:植被和水体也会导致信号的反射,特别是在绿色植被茂盛或水面平坦的地区,多路径误差更加严重。

3. 天气条件:天气条件的变化,特别是雨、雪、雾等天气情况下,会导致信号的散射和延迟,增加多路径误差。

二、多路径误差对GPS测量的影响多路径误差对GPS测量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定位误差增大:多路径信号的干扰会使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发生偏差,导致定位误差的增大。

2. 高精度测量受限:在需要进行高精度测量的应用中,多路径误差会严重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

3. 时钟同步误差:GPS接收机的内部时钟由于多路径干扰的影响,可能导致时钟同步误差的增大。

三、多路径误差的抑制方法为了减小或抑制多路径误差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法:1. 天线设计优化:通过改变天线的设计和安装方式,减少信号的进入和反射,降低多路径误差的发生。

2. 多天线接收:利用多天线接收系统,可以通过接收到多个信号进行抗干扰和抑制多路径误差。

3. 算法优化:通过改进算法,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和滤波,提高定位的准确性。

4. 参考站技术:通过设置一个或多个参考站,对GPS信号进行监测和修正,减小多路径误差对定位的影响。

5. 外部传感器的使用:通过与其他传感器(如惯性导航仪)的融合,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减少多路径误差的影响。

单频GPS测绘技术的原理与误差分析

单频GPS测绘技术的原理与误差分析

单频GPS测绘技术的原理与误差分析概述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测绘、导航、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的高精度定位技术。

在GPS测绘技术中,单频GPS是最常见的一种技术应用。

本文将介绍单频GPS测绘技术的原理以及存在的误差,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一、单频GPS测绘技术的原理单频GPS测绘技术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原理,通过接收来自卫星的无线电信号实现位置测量。

GPS系统由24颗运行在轨道上的卫星和位于地面的控制站组成。

当GPS接收机接收到来自至少4颗卫星的信号后,通过计算信号传播时间和卫星位置信息,可以确定接收机的位置坐标。

单频GPS测绘技术的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接收卫星信号:GPS接收机接收来自卫星的信号,并通过信号解调得到传输的导航信息。

2. 信号跟踪:GPS接收机通过跟踪卫星信号的时间变化,确定卫星信号的到达时间,从而计算传输时间差。

3. 定位计算:通过已知卫星位置和信号传输时间差,利用三角测量原理计算接收机的位置坐标。

二、单频GPS测绘技术存在的误差尽管单频GPS测绘技术在应用中具有一定的精度和可靠性,但同时也存在一些误差。

这些误差对于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一定的影响。

1. 观测误差:包括环境条件、接收机接收信号质量、天线姿态等因素引起的误差。

例如,信号遮挡、多径效应、噪声等都可能影响接收机接收到的卫星信号的质量,从而导致测量误差的产生。

2. 距离测量误差:由于GPS信号传播的速度并非无限快,导致接收机计算位置时,需要考虑信号传播的时间差。

由于地球大气层的影响,信号传播速度可能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距离测量误差。

3. 多路径效应:当卫星信号在其传播过程中经过反射、折射等现象时,会出现多径效应,即信号会经过不同路径传播到接收机。

这种现象会导致接收机无法准确判断信号的传播路径,从而引入误差。

4. 定位系统误差:GPS系统本身也存在一定的误差,例如卫星轨道误差、时钟漂移等。

测绘技术中常见的GPS测量误差及其处理方法

测绘技术中常见的GPS测量误差及其处理方法

测绘技术中常见的GPS测量误差及其处理方法GPS测量误差是测绘技术中常见的一个问题,它会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讨论GPS测量误差及其处理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GPS测量技术。

一、GPS测量误差的来源GPS测量误差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 星历误差:GPS卫星的轨道预报存在一定的误差,这会导致卫星位置的偏差。

从而引起接收器测量结果的不准确。

2. 电离层延迟:GPS信号在通过电离层时会发生传播速度变化,从而产生延迟。

这种延迟会导致测量结果的偏移。

3. 对流层延迟:GPS信号在通过对流层时也会发生传播速度变化,引起延迟。

这个延迟主要受天气条件的影响,如温度、湿度等,会导致测量误差的增大。

4. 多径效应:GPS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被建筑物、树林等障碍物反射,形成多个信号路径。

这些反射信号会与直达信号叠加,导致测量结果的偏差。

二、GPS测量误差的处理方法针对GPS测量误差,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处理:1. 差分GPS测量:差分GPS测量是一种通过同时测量参考站和待测站的方式,消除大部分GPS测量误差的方法。

通过获取参考站与待测站之间的差异,可以得到相对准确的测量结果。

2. 排除异常值:在大量的GPS测量数据中,可能存在一些异常值,这些异常值可能是由于设备故障或环境因素引起的。

通过统计学方法,可以识别和排除这些异常值,提高测量数据的可靠性。

3. 数据平滑处理:由于GPS测量误差的存在,测量数据可能存在一定的波动和不稳定性。

通过对数据进行平滑处理,可以减小误差对结果的影响,得到更加平稳的测量结果。

4. 多基线处理:对于需要测量较大区域的工程,使用多个基准站进行GPS测量可以提高精度和可靠性。

通过基线向量之间的相互比较和校验,可以减小误差的累积效应。

5. 校正模型:根据GPS测量误差的特点,可以建立相应的校正模型。

通过对误差进行建模和拟合,可以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提高准确性。

gps测量坐标误差有多大

gps测量坐标误差有多大

GPS测量坐标误差有多大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利用卫星定位技术来获取地理位置信息的系统。

它广泛应用于导航、地理测量、军事和民用等领域。

然而,由于多种原因,GPS测量坐标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误差来源GPS测量坐标的误差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卫星误差:卫星的精密轨道、钟差和天线相位中心等因素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虽然GPS系统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校正这些误差,但仍然无法完全消除。

2.大气延迟:由于GPS信号在穿过大气层时会受到大气介质的影响,导致信号传播速度发生变化。

这种大气延迟会导致测量结果与真实位置之间产生误差。

3.多路径效应:当GPS信号在到达接收机之前与建筑物、树木等障碍物发生反射后再次达到接收机时,会产生多路径效应。

这种效应会导致信号的传播路径变长,进而引起测量误差。

4.接收机误差:包括接收机的硬件设备、信号处理以及观测条件等因素,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接收机的性能越好,产生的误差就越小。

误差类型在GPS测量过程中,常见的误差类型包括:1.精度误差:指GPS测量结果与真实位置之间的差异。

通常以水平误差和垂直误差来衡量。

水平误差是指实际测量结果与真实位置在水平方向上的差距,垂直误差则是指在垂直方向上的差距。

2.相对误差:指同一测量点在不同时间或不同接收机进行测量时产生的误差。

相对误差可以通过对同一位置进行多次测量,并对结果进行比对来评估。

3.绝对误差:指GPS测量结果与真实位置之间的绝对差距。

由于无法得知真实位置,所以无法直接获得绝对误差。

通常通过测量点的相对误差和已知参考点的坐标来间接获得。

误差量化为了评估GPS测量坐标误差的大小,通常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量化:1.信号强度指示(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SSI):SSI是衡量GPS信号强度的指标,通常以百分比或分贝表示。

信号强度越高,误差越小。

2.几何精度因子(Geometric Dilution of Precision,GDOP):GDOP是一种衡量卫星几何配置对GPS测量结果精度影响的量化指标。

GPS定位的误差分析

GPS定位的误差分析

GPS定位的误差分析4.1误差的分类在GPS测量中,影响观测量精度的主要误差来源分为三类:与GPS卫星有关的误差、与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与接收设备有关的误差。

如果根据误差的性质,上述误差尚可分为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

系统误差主要包括卫星的轨道误差、卫星钟差、接收机种差以及大气折射误差等。

为了减弱和修正系统误差对观测量的影响,一般根据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措施,其中包括:引入相应的未知参数,在数据处理中连同其他未知参数一并解算、建立系统误差模型,对观测量加以修正、将不同的观测站对相同的卫星的同步观测值求差,以减弱或者消除系统误差的影响、简单的忽略某些系统误差的影响。

偶然误差主要包括信号的多路径效应引起的误差和观测量等。

4.2 与卫星有关的误差与GPS卫星有关的误差,主要包括卫星轨道误差和卫星钟的误差。

4.2.1卫星钟差由于卫星的位置是时间的函数,所以GPS的观测量均以精密测时为依据。

而与卫星位置相应的的时间信息是通过卫星信号的编码信息传送给用户的。

在GPS测量中,无论是码相位观测或者载波相位观测,均要求卫星钟与接收机保持严格的同步。

实际上,尽管GPS 卫星均设有高精度的原子钟,但是它们与理想的GPS时之间仍然存在着难以避免的偏差或者漂移。

这些偏差总量均在1ms以内,由此引起的等效距离误差约可达300km。

4.2.2轨道偏差卫星的轨道误差是当前利用GPS定位的重要误差来源之一。

GPS 卫星距离地面观测站的最大距离约25000km,如果基线测量的允许误差为1cm,则当基线长度不同时,允许的轨道误差大致如表5-2所示,可见,在相对定位中随着基线长度的增加,卫星轨道误差将成为影响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

4.3 卫星信号的传播误差与卫星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主要包括大气折射误差和多路径效应。

4.3.1 电离层折射的影响GPS卫星信号和其他电磁波信号一样,当通过电离层时将受到这一介质弥散特性的影响,使信号的传播路径产生变化。

GPS定位误差的产生原因分析与减小方法

GPS定位误差的产生原因分析与减小方法

GPS定位误差的产生原因分析与减小方法引言:在现代社会,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导航、交通监控还是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都离不开GPS定位技术。

然而,随着GPS定位的广泛应用,人们也逐渐发现定位误差问题的存在。

本文将从GPS定位误差产生的原因入手,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一、GPS定位误差的原因分析:1. GPS系统误差:GPS系统本身存在着一些系统误差,例如卫星钟差、伪距观测误差、大气延迟等。

这些误差会直接影响到GPS定位的准确性。

2. 空间几何因素:GPS定位需要至少4颗卫星进行定位计算,卫星的位置和空间几何分布对定位精度有着重要影响。

当卫星分布不均匀或存在遮挡物时,会导致定位误差增大。

3. 电离层和大气影响:电离层和大气中的湿度、温度等因素都会对GPS信号产生影响,导致信号传播延迟或折射,从而引起定位误差。

4. 载波相位等伪距测量误差:GPS定位是通过测量卫星发射的信号和接收器接收的信号之间的时间差来计算位置的。

然而,由于载波相位的波长较短,测量精度更高,但受到多普勒效应的影响,会产生伪距测量误差。

二、减小GPS定位误差的方法:1. 多路径效应抑制:多路径效应是指GPS信号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反射、散射等现象,致使接收器接收到多个信号,在信号合成过程中引入误差。

为了减小多路径效应,可以利用天线设计和信号处理技术,选择适合的接收天线和增加抗多路径干扰的算法。

2. 差分定位:差分定位是通过引入一个参考站与基准站的距离进行辅助定位,利用参考站的精确位置和信号传播速度信息来对GPS定位结果进行修正。

差分定位可以大幅度减小系统误差和信号传播误差的影响,提高定位精度。

3. 增加卫星数量和分布:通过增加卫星数量和改善卫星的空间分布,可以提高GPS定位的可见卫星数目和几何配置,从而减小定位误差。

可以使用卫星信噪比、可视卫星数等指标来优选卫星,并避开存在遮挡物的区域。

GPS测量技术的误差源与解决方法

GPS测量技术的误差源与解决方法

GPS测量技术的误差源与解决方法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定位技术,它通过接收来自卫星的信号来确定接收器的位置,精度一般在数米到几十米之间。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GPS测量技术可能会受到各种误差源的影响,进而导致测量结果的不准确。

本文将探讨GPS测量技术的误差源及其解决方法。

1. 天线高度误差天线高度误差是指GPS接收器与测量点之间的天线高度差引起的误差。

由于不同测量点处的天线高度不同,接收到的信号路径长度也会不同,因此会对测量结果产生误差。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高精度的GPS天线来减小高度误差。

同时,在测量中应尽量保持一致的天线高度。

2. 对流层延迟误差对流层延迟误差是指GPS信号在穿过大气层时受到的影响而引起的误差。

大气层中的水汽和其他气体会导致信号传输速度的变化,从而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使用双频GPS接收器来消除对流层延迟误差。

双频GPS接收器可以通过同时接收L1和L2频段的信号来消除大气延迟误差。

3. 多路径效应误差多路径效应误差是指GPS信号在传播过程中被建筑物、地形等障碍物反射或绕射而产生的误差。

反射的信号会使接收器接收到多个信号源,从而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反射板或天线罩等物理隔离措施来减少反射信号的影响。

此外,选择合适的测量时机和测量点位置也能够减少多路径效应误差。

4. 卫星几何误差卫星几何误差是指由于卫星位置相对于接收器的位置不理想而引起的误差。

当卫星位置与接收器位置接近于共面时,几何误差将会增加,导致测量结果的不准确。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多频度观测和动态定位技术。

多频度观测可以提供更多的卫星数据,从而提高定位精度;而动态定位技术可以根据卫星位置的变化来进行误差补偿。

5. 卫星钟差误差卫星钟差误差是指由于卫星钟的不准确而引起的误差。

卫星钟的不准确将会导致测距误差的累积,进而影响到测量结果的精度。

GPS测量中坐标纠正与误差分析

GPS测量中坐标纠正与误差分析

GPS测量中坐标纠正与误差分析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已经成为现代测量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通过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GPS可以准确测量出地球上某一点的经纬度坐标。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GPS测量的坐标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因此,对GPS测量中的坐标进行纠正与误差分析,对于提高测量精度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GPS测量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

一般来说,GPS测量误差主要包括:卫星钟差、电离层延迟、大气延迟、多径效应、接收机钟差、观测数据产生与处理中的误差等。

卫星钟差指的是卫星发射信号的时间与卫星自身的时间存在一定的偏差,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电离层延迟是由于卫星信号在经过大气电离层时受到电离层的影响,造成信号传播速度变化,从而引起测量误差。

大气延迟是由于信号经过大气层时受到大气密度变化的影响,导致测量结果出现偏移。

多径效应指的是卫星信号在传播过程中,除了直接到达接收机外,还存在与地面或建筑物反射后到达接收机的信号,这些多路径信号会导致测量结果产生误差。

接收机钟差是指接收机内部时钟与GPS系统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也会影响到测量结果的精度。

针对以上误差来源,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纠正措施来提高GPS测量的准确性。

首先,卫星钟差可以通过测量多颗卫星的信号并进行差分处理来纠正。

差分GPS技术能够消除卫星钟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其次,电离层延迟和大气延迟可以通过接收机和卫星信号之间的差分处理来消除。

接收机将两颗卫星的信号之间的差异作为电离层和大气延迟的参考,从而进行纠正。

此外,采用多路径抑制技术可以降低多径效应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这种技术包括选择合适的接收机和天线,减少信号的反射和干扰。

最后,接收机钟差可以通过接收机内部的校正机制进行补偿。

除了进行误差纠正,我们还需要进行误差分析,了解测量结果的可信程度和误差范围。

误差分析是通过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误差的概率分布和置信区间。

GPS单点定位误差分析

GPS单点定位误差分析

GPS单点定位误差分析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基于卫星技术的定位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导航、地理调研、气象预测等。

然而,由于多种原因,GPS定位结果常常存在一定的误差。

本篇文章旨在分析GPS单点定位误差,并提出几种主要的误差来源。

GPS单点定位是通过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并计算信号传播时间来确定接收器在空间中的位置。

然而,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接收机本身的制造和使用等各种因素,GPS定位的准确性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首先,与接收机相关的误差是GPS单点定位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接收机的制造质量、使用状态和校准程度会对定位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

例如,接收机的内部信号处理能力不足,会导致数据质量下降;接收机的时钟漂移和频率稳定性问题,会使定位结果出现偏差。

其次,与信号传播相关的误差也是GPS定位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由于地球大气层会对无线电波信号进行衰减、散射等影响,导致信号传播速度和路径出现变化,从而影响定位的精度。

其中,大气层延迟是GPS定位误差的重要来源之一,它与空气密度、湿度、温度等因素有关。

此外,卫星几何相关的误差也会对GPS定位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卫星的空间分布、发射时钟误差、轨道偏差等因素都会对信号传播时间计算产生影响,从而引入定位误差。

特别是当卫星轨道分布不均匀时,接收机可能无法接收到足够多的有效信号,从而导致定位的失败或者误差增加。

此外,在GPS单点定位过程中,往往还会遇到多路径效应、动态干扰、多径反射等现象。

多路径效应是指信号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了反射物体,导致接收机接收到多个路径上的信号,从而使得定位结果产生误差。

动态干扰是指外界的无线电频率干扰,如电源设备、通讯设备等,会对GPS信号的接收和处理产生干扰。

而多径反射则是指信号由于地物或建筑物的反射,会产生额外的传播路径,从而导致定位结果的不准确。

为了降低GPS单点定位误差,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精确校准接收机:定期对接收机进行校准,修正其内部时钟的漂移,提高接收机的稳定性和精度。

卫星导航系统中的定位误差分析与纠正方法

卫星导航系统中的定位误差分析与纠正方法

卫星导航系统中的定位误差分析与纠正方法卫星导航系统是一种基于卫星和接收机的无线电导航系统,可为用户提供位置信息和时间信息。

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卫星导航系统是GPS系统。

卫星导航系统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汽车等领域,但定位误差一直是制约卫星导航系统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有效的定位误差分析和纠正方法对于提高卫星导航系统的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一、定位误差的来源在实际应用中,定位误差的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多径效应:在卫星导航中,信号从卫星到接收机会经过大气层、地面及建筑物等障碍物的反射,形成多条路径,导致信号到达接收机时时间不同,从而影响信号的接收强度和相位,引起定位误差。

2.大气延迟:卫星信号在传播至地面接收机过程中,会和大气层中的水汽、离子层等物质发生作用,形成信号的延迟和衍射,造成定位误差。

3.时钟误差:由于卫星时钟和接收机时钟存在差异,导致信号的到达时间和时间标准存在误差,引起定位误差。

4.卫星轨道误差:卫星的轨道参数可能存在变化,导致卫星位置计算的误差,进而影响到距离计算和定位精度。

二、定位误差分析方法为了解决卫星导航系统中的定位误差问题,需要对误差源进行定位误差分析。

常用的定位误差分析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测量方法:通过测量不同地点的接收机接收到相同卫星的时间和位置,验证不同地点的定位误差,并对误差进行分析。

2.数据处理方法:用多条卫星信号计算一个接收机的位置,在数据处理时通过加权、差分、平均等方法消除干扰信号,提高数据质量,减小定位误差。

3.数学模型方法:通过数学建模描述误差的产生过程,并用模型对误差进行分析和预测。

三、定位误差纠正方法为了改善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需要对定位误差进行纠正,常用的纠正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差分方法:通过使用同时接收同一组卫星数据的两个接收机进行差分计算,除去通用误差项,提高单个接收机的定位精度。

2.观测矩阵法:利用卫星信号和接收机位置观测数据,建立观测矩阵,最小二乘法求解参数,实现对定位误差的纠正。

GPS测绘技术中常见误差的分析与解决方法

GPS测绘技术中常见误差的分析与解决方法

GPS测绘技术中常见误差的分析与解决方法GPS测绘技术在现代测绘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GPS测绘结果常常存在一定的误差。

本文将对GPS测绘中常见的误差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首先,我们来分析GPS测绘中的观测误差。

在实际测量中,由于大气条件、卫星位置等因素的变化,GPS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会发生多次反射,导致信号延时,从而引起测量结果的偏差。

此外,卫星轨道的误差和接收机钟差也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为了减小这些误差,可以采用差分GPS测量技术,通过与一个已知位置的基准站的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比较,可以减小信号传播时延引起的误差。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GPS测绘中的几何误差。

几何误差是由于卫星几何位置与待测点位置之间的差异造成的。

例如,当卫星位于待测点上方的时候,测量结果会产生正向的偏差;而当卫星位于待测点下方的时候,测量结果会产生负向的偏差。

为了解决几何误差,可以采用多基线技术,通过同时观测多个基准站得到的测量结果进行平均,可以减小几何误差的影响。

除了观测误差和几何误差外,GPS测绘中还存在信号多径效应。

信号多径效应是由于信号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建筑物、树木等障碍物反射产生干扰,从而导致测量结果产生误差。

为了减小信号多径效应,可以采用天线改正技术和信号过滤技术。

天线改正技术通过改变接收天线的高度和姿态,从而减小信号的反射;而信号过滤技术通过滤波器将多余的信号滤除,从而减小干扰。

此外,GPS测绘中常见的误差还包括系统误差和人为误差。

系统误差是由于GPS系统的不完善造成的,在实际测量过程中难以避免。

为了解决系统误差,可以采用精密测量仪器和定期校正的方法。

人为误差则是由于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不符合要求所引起的。

为了减小人为误差,可以采用培训操作人员和严格执行操作规范的方式。

总结来说,GPS测绘技术中常见的误差包括观测误差、几何误差、信号多径效应、系统误差和人为误差。

gps测量仪器坐标允许误差多少

gps测量仪器坐标允许误差多少

GPS测量仪器坐标允许误差多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全球定位系统(GPS)在现代测量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GPS测量仪器被广泛用于地球测量、地理定位和导航等各个领域。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GPS测量仪器的坐标测量并非完全准确,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GPS测量仪器坐标允许的误差范围,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误差来源GPS测量仪器的坐标误差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误差:这是由于GPS系统本身的缺陷或不完善引起的误差,包括卫星轨道计算、钟差、大气延迟等。

2.接收机误差:由于接收机硬件和软件的限制造成的误差,例如信号传输延迟、测量计算算法等。

3.环境误差:这是由于接收机周围的环境条件引起的误差,例如天线高度、地形、建筑物、电磁干扰等。

允许误差范围在实际测量中,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GPS测量仪器的坐标误差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控制。

具体的允许误差范围取决于测量应用的需求和精度要求。

在通常情况下,GPS测量仪器的坐标允许误差可分为两个层面来考虑: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绝对误差表示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距,用于评估测量的准确性。

绝对误差通常以米(m)为单位进行表示,常见的绝对误差要求可以达到几米到几十米之间。

•相对误差:相对误差表示同一区域内两个点之间的差异,用于评估测量的可靠性。

相对误差通常以百分比的形式进行表示,常见的相对误差要求可以达到几个百分点到几十个百分点之间。

需要注意的是,坐标测量的精确性要求因不同的应用而异。

例如,对于地理定位和导航应用,较大的绝对误差可以接受,但对于土地测量和工程测量等精确度要求较高的应用,则需要较小的误差范围。

误差控制方法为了控制和减小GPS测量仪器的坐标误差,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技术如下:1.差分GPS测量:通过使用两个或多个测站接收机同时观测,利用基准站提供的准确坐标进行差分计算,可以有效消除大气延迟等误差,提高测量精度。

2.使用更多的卫星:增加接收机可见卫星数量,可以提高测量的可靠性和精度,因为更多的卫星可以提供更好的几何分布,减少误差影响。

GPS测量的误差分析(共21张PPT)

GPS测量的误差分析(共21张PPT)

m
•利用同步观测值求差:当观测站间的距离较近(小于20km)时,卫星信号到达不同观测站的路径相近,s通过同步求差,残差不超过
10-6。
数字分析表明,上述残差对GPS的影响最大可达70ns,对卫星钟速的影响可达,显然此影响对精密定位不能忽略。
在GPS定位中,除了上述各种误差外,卫星钟和接收机钟震荡器的随机误差、大气折射模型和卫星轨道摄动模型误差、地球潮汐以及
GPS测量的误差来源
§观测量的误差来源及其影响
1.误差的分类 GPS定位中,影响观测量精度的主要误差来源分为三类:
•与卫星有关的误差。
•与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
•与接收设备有关的误差。
为了便于理解,通常均把各种误差的影响投影到站星距 离上,以相应的距离误差表示,称为等效距离误差。
测码伪距的等效距离误差/m
•引入相应的未知参数,在数据处理中联同其它未知参数一并求解。
卫星的轨道误差是当前GPS定位的重要误差来源之一。
W a (2)卫星轨道偏差(星历误差):
(3)载波相位观测的整周未知数
m
f c f W ga (1R) 在狭义和广义相对论的综合影响下,卫星频率的变化为: 目前,通过导航电文所得的卫星轨道信息,相2应的位置误2差约200-40路设计。
•利用同步观测值求差:当观测站间的距离较近(小于20km)时,卫星信号到达不同观测站的路径相近,通过同步求差,残差不超过
不可避免地存在钟差和漂移,偏差总量约在 内,引起 1 ms 10-6。
在GPS定位中,除了上述各种误差外,卫星钟和接收机钟震荡器的随机误差、大气折射模型和卫星轨道摄动模型误差、地球潮汐以及
5.0-10.0 2.0 1.2 0.5 5.5-10.3
7.5 0.5 7.5

GPS测量中的常见误差分析与控制方法

GPS测量中的常见误差分析与控制方法

GPS测量中的常见误差分析与控制方法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是基于卫星导航的定位技术,广泛应用于航海、地质勘探、测绘等领域。

然而,在实际使用中,GPS测量中常常存在误差,这些误差可能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因此,对GPS测量中的常见误差进行分析与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们来分析GPS测量中的常见误差类型。

主要的误差类型包括:天线相位中心偏移误差、信号传播速度误差、多径效应、大气延迟误差和钟差等。

下面我们一一进行分析:1. 天线相位中心偏移误差:天线作为GPS接收机的输入端,如果天线的相位中心与接收机定位点不重合,就会引入相位中心偏移误差。

这会导致测量结果在高程方向上产生偏差。

为了控制这种误差,可以通过校准天线相位中心来减小误差的影响。

2. 信号传播速度误差:GPS测量是基于接收到卫星发射的信号来计算距离的,而信号传播速度的误差会导致距离测量的偏差。

这主要与大气密度、温度和湿度等因素有关。

为了减小这种误差,常见的方法是采用差分GPS技术,通过同时观测一个已知坐标点上的控制接收机与流动接收机接收到的GPS信号,从而减小误差的影响。

3. 多径效应:多径效应是指GPS信号到达接收机时,除了直射路径外,还经过了其他路径的反射导致信号时间延迟。

这会导致距离测量的误差。

为了控制多径效应,可以选择开阔的测量环境,避免信号反射,或者采用自适应滤波等技术来抑制多径干扰。

4. 大气延迟误差:大气延迟误差主要是指GPS信号在穿过大气层时,由于大气折射效应而导致的误差。

这会引起距离测量的偏差。

为了减小大气延迟误差的影响,通常可以通过接收多个卫星信号来进行差分定位,从而减小误差的影响。

5. 钟差:GPS测量中的时钟误差会导致卫星与接收机之间的时间差量测量的误差。

为了控制钟差误差,可以利用差分技术进行校正,或者采用精密的时钟来减小误差。

综上所述,针对GPS测量中的常见误差,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进行误差的分析与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差法就是于不同历元(tk和tk+1)同步观测同一组卫 星所得观测量的双差之差,即在接收机,卫星和历元 间求三次差. 三差法的主要优点在于解决前两种方法中存在的整 周未知数N0和整周跳变待定的问题. 三差模型中未知参数的数目较少,独立的观测量方 程的数目也明显减少,这对未知数的解算将产生不良 影响,使其精度降低. 因此,三差法结果仅用作前两种方法的初次解,实 际工作中采用双差法结果更为适宜。
原理:采用参数估计的方法,将系统性偏 差求定出来 适用情况:几乎适用于任何的情况 限制:不能同时将所有影响均作为参数 来估计

减弱和修正系统误差的措施

模型改正法
原理:利用模型计算出误差影响的大小,直
接对观测值进行修正 适用情况:对误差的特性、机制及产生原因 有较深刻了解,能建立理论或经验公式 所针对的误差源
对流层延迟



卫星导航定位中的对流层延迟通常是泛指电磁波信号在通过 高度在50km以下的未被电离的中性大气层时所产生的信号 延迟. 由于对流层折射的影响,在天顶方向(高度角为90 °)可使电 磁波的传播路径差达2.3m;当高度角为10°时高达20m. 通常将对流层折射对观测值的影响分为干分量和湿分量.其 中干分量主要与大气的温度与压力有关,它对距离观测值的 影响约占对流层影响的90%,且这种影响可以应用地面的大 气资料计算;而湿分量主要与信号传播路径上的大气湿度和 高度有关.湿分量的影响数值虽不大,但无法准确测定.因此当 要求定位精度较高或基线较长时,它将成为误差的主要来源.
电离层延迟改正方法

利用双频观测
利用双频修正,其消除电离层影响的有效性将不低于95%,
因此具有双频的GPS接收机,在精密定位工作中得到了广 泛的应用.

利用电离层模型加以修正
目前,模型改正的有效性可能低于75%.

利用同步观测值求差
这一方法是利用两台或多台接收机对同一组卫星的同步
观测值求差,以减弱电离层的影响.尤其与观测站的距离较 近时(如小于10km),由于卫星信号达到不同观测站的路径 相似,经过的介质情况相似,所以通过对同步观测值求差,其 残差将不会超过1 ×10-6.
卫星信号的传播误差

大气折射效应
卫星信号的传播误差

色散介质与非色散介质
色散(弥散性)介质:对不同频率的信号,所产生
的折射效应也不同 非色散(非弥散性)介质:对不同频率的信号,所 产生的折射效应相同 对GPS信号来说,电离层是色散介质,对流层 是非色散介质
卫星信号的传播误差

电子密度与总电子含量
GPS测量误差的大小

SPS(有SA)
误差来源 星历数据 卫星钟 电离层 对流层 多路径 接收机观测 用户等效距离误差 (UERE), rms 滤波后的 UERE , rms 1-sigma 垂直误差 – VDOP = 2.5 1-sigma 水平误差 – HDOP = 2.0 1-sigma 误差,单位 m 偏差 2 .1 20.0 4.0 0.5 1.0 0.5 20.5 20.5 随机误差 0.0 0.7 0.5 0.5 1.0 0.2 1.4 0.4 51.4 41.1 总误差 2.1 20.0 4.0 0.7 1.4 0.5 20.6 20.5
与卫星有关的误差

卫星星历(轨道)误差 由卫星星历给出的卫星在空间的位置与卫星的 实际位置之差称为卫星星历误差。 目前,用户通过导航电文所得到的卫星轨道信息, 其相应的位置误差均为20~50m.随着摄动力模型 和定轨技术的不断完善,预计上述卫星的位置精度 将可提高到5~10m; 卫星的轨道误差是当前利用GPS定位的重要误 差来源之一.在相对定位中随着基线长度的增加, 卫星轨道误差将成为影响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
与卫星有关的误差

卫星钟差
由GPS卫星上的卫星钟所直接给出的时间与标准的GPS
时之差称为卫星钟的物理同步误差.地面控制系统将每颗 GPS卫星的物理同步误差均限制在1ms以内,但其对测距 的等效距离误差可达300km; 顾及改正数:δt=a0+a1(t-t0e)+a2(t-t0e)2 后的卫星钟读数与 标准的GPS时间之差称为卫星钟的数学同步误差.上式中 t0e为参考历元, a0为卫星钟初始时刻的钟差, a1为卫星钟 的钟速, a2为卫星钟的速度变率.取消SA政策后,卫星钟的 数学同步误差为5~10ns,对测距的影响为1.5~3.0m; 由IGS所给出的精密钟差的精度达0.1ns,可视为真值.据此 求得卫星钟数学同步误差的中误差为±0.2ns.
GPS定位的误差分析

GPS定位的基本观测量:
码相位伪距测量:C/A码伪距、P码伪距; 载波相位测量:L1载波相位及多普勒频移、L2
载波相位及多普勒频移;

在GPS测量中,为了便于理解,通常把各种 误差的影响投影到至卫星的距离上,用相应 的距离误差表示,并称为等效距离偏差。
GPS定位的基本原理
与卫星有关的误差
在GPS测量中一般通过下列方法解决钟误差:


忽略卫星钟的数学同步误 差;在这种情况下观测方程 只含4个未知数:观测瞬间 用户的三维坐标及接收机 的钟差; 利用测距码伪距单点定位 方法来确定接收机钟的钟 差;


通过其他渠道获取精确的 卫星钟差值.如通过国际 GPS服务IGS来获取精确 的卫星钟差; 通过观测值相减来消除公 共的钟差项.由于进行同步 观测时不同的观测值中会 含有相同的钟差影响,故可 以通过观测方程相减来消 除这些钟差参数;

GPS测量误差的性质

系统误差:
主要包括卫星的轨道误差,卫星钟差,接收机钟差
以及大气折射的误差; 其它具有某种系统性特征的误差;

偶然误差:
主要包括信号多路径效应引起的误差和观测误 差等; 卫星信号发生部分的随机噪声; 接收机信号接收处理部分的随机噪声; 其它外部某些具有随机特征的影响;

常用电离层延迟改正方法分类

经验模型改正
方法:根据以往观测结果所建立的模型 改正效果:差

双频改正
方法:利用双频观测值直接计算出延迟改正或组成无电
离层延迟的组合观测量 效果:改正效果最好

实测模型改正
方法:利用实际观测所得到的离散的电离层延迟(或电
子含量),建立模型(如内插) 效果:改正效果较好
电子密度:单位体积中
所包含的电子数。 总电子含量(TEC – Total Electron Content):底面积为一 个单位面积时沿信号传播 路径贯穿整个电离层的一 个柱体内所含的电子总数。
电 离层
TEC
柱 体底 面积 为1 m
2
地球
卫星信号的传播误差

电离层对GPS的码相位观测和载波相位观测 的影响 ΔI ≈40.28(TEC/f2),由此可见,电离层 对信号传播路径影响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电子 总量TEC和频率f. 对于GPS测量,因电离层折射引起的电磁波传 播路径的距离差,沿天顶方向最大可达50m , 而沿水平方向最大可达150m.
求差法的缺陷

数据利用率低
只有同步数据才能进行差分
引入基线矢量替代了位置矢量 差分观测值间具有了相关性,使处理问题复 杂化
参数估计时,观测值的权阵

某些参数无法求出
某些信息在差分观测值中被消除
减弱和修正系统误差的措施

回避法
原理:选择合适的观测地点,避开易产生误差
的环境;采用特殊的观测方法;采用特殊的硬件 设备,消除或减弱误差的影响。 适用情况:对误差产生的条件及原因有所了解; 具有特殊的设备道误差 卫星钟差 …
限制:空间相关性将随着测站间距离的增加而 减弱
差分法形式
单差法; 双差法; 三差法;

单差
双差
三差
单差法



单差法,即在不同观测站(测站i和j)同步观测相同卫 星P所得到的观测量之差,也就是在两台接收机之间 求一次差. 由于基线长度与卫星高度相比,是一个微小的量, 因此两测站的大气折光影响和卫星星历误差的影响 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求单差时,削弱了这些误差的 影响,同时消除了卫星钟的误差; 单差法并不能提高GPS绝对定位的精度,只能有效 地提高相对定位的精度, 单差模型中仍包含有接收 机时钟误差,其钟差改正数仍是一个未知量.

GPS测量误差的性质

减弱和修正系统误差的措施:
引入相应的未知参数,在数据处理上连同其他未
知数一并解算; 建立系统误差模型,对观测量加以修正; 将不同观测站对相同卫星的同步观测值求差,以 减弱或削弱系统误差的影响; 简单地忽略某些系统误差的影响;
减弱和修正系统误差的措施

参数法
双差法


双差是在不同测站上同步观测一组卫星所得到的单 差之差,即在接收机和卫星间求二次差. 双差模型的主要优点是进行连续的相关观测求二次 差后,便可有效地消除两测站接收机的相对钟差改正 数,同时也大大减小了其他误差的影响.因此在GPS 相对定位中,广泛采用双差法进行平差计算和数据处 理.
三差法


相对论效应 电离层延迟 对流层延迟 卫星钟差
改正后的观测值=原始观测值+模型改正
限制:有些误差难以模型化
减弱和修正系统误差的措施

差分法
原理:通过观测值间一定方式的相互求差,消 去或消弱求差观测值中所包含的相同或相似的误 差影响 适用情况:误差具有较强的空间、时间或其它 类型的相关性。 所针对的误差源
GPS测量误差的大小

PPS,双频,P/Y-码
误差来源 星历数据 卫星钟 电离层 对流层 多路径 接收机观测 用户等效距离误差 (UERE), rms 滤波后的 UERE , rms 1-sigma 垂直误差 – VDOP = 2.5 1-sigma 水平误差 – HDOP = 2.0 1-sigma 误差,单位 m 偏差 2 .1 2.0 1.0 0.5 1.0 0.5 3.3 3.3 随机误差 0.0 0.7 0.7 0.5 1.0 0.2 1.5 0.4 8.3 6.6 总误差 2.1 2.1 1.2 0.7 1.4 0.5 3.6 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