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性研究适用范围

合集下载

列举法和描述法的优缺点

列举法和描述法的优缺点

列举法和描述法的优缺点列举法和描述法是研究和表达事物特征和规律的两种常用方法。

它们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研究领域和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列举法和描述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和比较。

一、列举法的优点:1. 直观明了:列举法通过逐个列举的方式,将问题的所有可能情况一一呈现,使人们能够直观地了解问题的全貌。

2. 具备可操作性:列举法需要人们逐个列举出所有可能的情况,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人们能够根据具体问题逐一分析并得出结论。

3. 适用范围广:列举法适用于问题情况有限的场景,特别是当问题的解空间较小、较为明确时,列举法可以高效地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4. 简单易行:列举法的操作简单直接,不需要太多的数学知识和复杂的计算,对于一些简单问题,列举法能够快速解决。

二、列举法的缺点:1. 局限性强:列举法适用于问题解空间较小、较为明确的情况,对于解空间较大或者解空间无法确定的问题,列举法显得力不从心。

2. 时间与空间成本高:列举法需要逐个列举出所有可能的情况,当问题的解空间非常庞大时,列举法的时间和空间成本会非常高。

3. 结果不具有一般性:列举法只能得到列举的情况下的特定结果,而无法得到问题的一般规律和普遍性结论。

三、描述法的优点:1. 研究对象广泛:描述法适用于研究各种不同的对象,可以对其特征、规律进行深入的描述和分析。

2. 结果具有普遍性:描述法通过对大量实例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得出问题的一般规律和普遍性结论,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普适性。

3. 适用性强:描述法适用于问题解空间较大、较为复杂的情况,能够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结果。

4. 信息丰富:描述法通过对实例的详细描述,可以提供大量的信息,有助于深入理解问题的本质和特征。

四、描述法的缺点:1. 主观性强:描述法的结果受到研究者主观意识和观察角度的影响,可能存在个体差异和主观判断的问题。

2. 需要对研究对象有深入了解:描述法需要对研究对象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可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研究。

第四章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study)

第四章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study)
6、定期重复可获得发病率的资料
(二)研究种类
1、普查(census): 1)定义:在特定时间对特定人群进行全面调查 2)目的:(1)早发现、及时治疗病人。高血压
(2)了解疾病或因素分布。血吸虫病 (3)了解健康水平。儿童发育调查 (4)建立生理指标正常值。血脂、发铅 (5)疾病爆发或流行时,搜寻全部病例
缺点:1)结论仅适合推广到同一分层条件的人群 2)要求完整的人群资料
求:应调查多少人? 解:查表3-1得,当90%可信区间下限为1.37,即有90%的机
会可见到病例出现时,期望发病例数为4。 满足出现4例期望病例的条件是:观察2万人年
1)1万人观察2年 2)2万人观察1年 如整群抽样,尚须增加样本量
2)计量资料:
n
4s2 d2
式中:s 总体标准差估计值, n 为样本量,d 为容许误 差,一般 为0.1s
SE PQ N
(SE)2 PQ N
N
PQ (SE)2
令d 为预期样本(p)与总体现患率(P)之容许误差,则d =t×SE SE=d
/t
N PQ t 2 PQ
(d )2
d2
t
令d =0.1P 取t =1.96≈2 则:
N
22 PQ (0.1P)2
4PQ 0.01P 2
400 Q P
当d =0.15P时:
3、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将总体按某些特征分成若干长层, 在各层中随机抽样组成调查样本。
层内抽样方法:1)等比例抽样:各层抽样比例相同 2)最优分配抽样:各层内比例按要求抽样
优点:1)精确度高:要求层内差异小,层间大。样本量少。 2)可进行层间对比 3)可椐研究目的调整各层样本量 4)抽样误差小

调查研究可以分为哪几类

调查研究可以分为哪几类

调查研究可以分为哪几类调查研究是一种系统性、有目的地、科学化地收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旨在解决某个特定问题或回答特定的研究问题。

根据研究目标、数据收集方式和数据分析方法的不同,调查研究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描述性调查研究:这种研究旨在描述并记录某个或一组特定现象的特征、状态和相关因素。

通过收集数据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研究者可以获取关于被调查对象的详细信息。

例如,调查某个地区的人口分布情况、消费行为偏好等。

2. 比较性调查研究:这种研究方法通过比较不同组别或不同区域、人群等之间的差异,来探索其之间的关系和影响因素。

比较性研究可以有助于理解不同因素对于特定现象的影响程度或差异。

例如,比较不同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情况。

3. 相关性调查研究:这种研究通过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来探究它们之间的关联程度和相互影响。

研究者收集数据,并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如相关系数等来评估变量之间的关系。

例如,研究饮食与健康之间的相关性,探究是否存在某种饮食习惯与某种健康风险的相关性。

4. 因果性调查研究:这种研究旨在确定某个变量对于其他变量的影响或因果关系。

通过控制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研究者可以观察和验证特定因素是否会引起某种现象的发生。

例如,研究某种新药物对于疾病治疗效果的影响。

5. 实验性调查研究:这种研究通过在实验条件下对不同组别或样本进行处理和操纵,来观察和测量特定变量的响应和影响。

实验研究可以用于评估某种干预措施或政策的效果,以及测量因果关系。

例如,研究某种新教育方法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可以通过随机分组进行实验设计。

综上所述,调查研究可以根据研究目标和方法的不同,分为描述性调查研究、比较性调查研究、相关性调查研究、因果性调查研究和实验性调查研究等多个类别。

每种研究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研究者可以根据具体问题和研究目标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调查研究。

医学科研常用研究方法

医学科研常用研究方法
详细描述
流行病学实验通常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人群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观 察不同暴露水平对健康的影响。流行病学实验对于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的研 究具有重要意义。
03
文献研究法
文献回顾
目的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搜集、筛选、 评价和综合分析,了解某一领域 的研究现状、进展和趋势,为后 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假设检验
根据研究目的提出假设,利用样本数据对假 设进行检验,判断假设是否成立。
方差分析
比较不同组数据的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分析不同因素对数据的影响。
高级统计方法
高级统计方法
在描述性统计和推论性统计的基础上, 运用更复杂的统计模型和方法,对数 据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
01
02
回归分析
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通 过建立回归模型预测因变量的值。
方法
使用关键词、主题等检索工具, 在学术数据库、图书馆等资源中 查找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筛选、 分类和归纳。
注意事项
确保文献来源的可靠性和权威性, 避免遗漏重要文献,对文献进行 客观评价和分析。
内容分析
目的
通过对文献内容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揭示文献的主题、 观点、趋势等特征,为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
02
在医学领域,个案研究常用于 罕见病例或特定疾病的深入研 究,以提供更深入的了解和知 识。
03
个案研究需要详细记录病例的 病史、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过程,以便进行全面的分析和 解释。
系列个案研究
系列个案研究是对多个相似案例进行深入研究的方法,通过比较和分析不 同案例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以得出更广泛和全面的结论。
对文献内容进行分类、编码和统计,利用表格、图表 等方式呈现分析结果。

第二章 描述性研究

第二章 描述性研究

第二章 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又称描述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最基本的的研究方法。

它往往是病因不明疾病病因探索的起点。

第一节 描述性研究概述一、 概念描述性研究是利用专门设计调查的资料或已有的资料,按不同人群、不同地区及不同时间即三间分布的特点分组,把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分布情况真实地描绘、叙述出来。

为进一步建立病因假设和病因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描述性研究在揭示因果关系的探索中是基础的步骤。

二、 描述性研究的种类主要有病例调查、暴发研究、生态学研究和现况调查等。

(一) 病例调查病例调查——又称个案调查,是指对个别病例或相应的个体及周围环境进行调查。

(二) 生态学研究生态学研究——是在群体水平上研究某种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生态学研究的基本特点是以群体为单位。

生态学研究是从许多因素中探索病因线索的一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提供信息的不完全性。

可以说是一种粗线条的描述性研究。

(三) 现况调查(详见第二节)三、 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用途1、社区诊断:可描述疾病或健康状态在该社区人群的分布及其特征。

调查和评价该社区的某些疾病。

为进一步干预提供依据。

2、描述和分析某些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态之间的关联,为进一步的病因研究和危险因素研究提供线索。

3、通过比较实施疾病防控对策前后的资料,为评价其效果提供基础信息。

第二节 现况研究概述一、 概念现况研究(调查)——是研究特定时点或时期与特定范围内人群中的有关变量(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即是调查这个特定的群体中的个体是否患病和是否具有某些变量或特征的情况,从而探索具有不同特征的暴露与非暴露组的患病情况,或是否患病组的暴露情况。

现况调查因为所用的指标主要是患病率——患病率调查。

又因现况调查在某一时点收集的反映该时点的暴露或疾病情况。

——又称为横断面研究。

现况调查主要用于病程较长、发病率较高的疾病。

二、 现况研究的目的(一)掌握人群中疾病的患病率及其分布状态。

描述性研究主要适用于==

描述性研究主要适用于==

描述性研究主要适用于描述性研究,是目前护理领域应用最多的一种研究方法,主要用来描述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状况及暴露因素的分布情况,通过对某个事物、某组人群、某种行为进行观察记录描述其状态、程度,以便从中发现规律,确定可能的影响因素,对其为进一步调查研究提供线索,是分析性研究的基础,如护士对生产行为的调查研究,医院护士心理现状的调查分析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study)指利用已有的资料或特殊调查的资料,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把疾病或健康状态和暴露因素的分布情况真实地描述出来。

通过比较分析导致疾病或健康状态分布差异的可能原因,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或防治策略的设想。

特点:1.资料比较原始或比较初级;2.影响因素较多,分析后所得出的结论只能提供病因或疾病转归影响因素的线索;3.不需设立对照;4.在描述中可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

描述性研究主要包括横断面研究和纵向研究一.横断面研究又叫现况研究概念:在特定的时间内,通过调查的方法,对特定人群中某疾病或健康状况及有关因素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描述该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是护理描述性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横断面研究--举例:居家老年人营养不良患病率、发病率及危险因素的调查应用范围包括:1.描述群体中事件的发生率、疾病的患病率与感染率。

2.初步了解与疾病发生的有关因素。

3.研究人需求群中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及其质量的评价。

现况调查包括普查和抽样调查。

1)普查(census)是指在特定的时点或时期、特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均4组鄂绪王秘2013-10-06为研究对象的调查。

普查主要用于:1.早期发现疾病并及时给予治疗,如乳腺癌的普查;2.了解疾病的病情及分布,如疟疾的普查;3.了解人群的健康水平,如营养状况普查;4.建立某些指标的标准值,如血红蛋白等。

普查的应用原则:1.要明确普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早期发现病例,并给予及时治疗;2.普查的疾病最好是患病率比较高的,以便短时间内调查能得到足够的病例;3.普查应具备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且易于在现场实施的检验或检查的方法;4.要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进行普查。

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

先应说明样本的代表性,应答率等情况。 估计偏倚及其来源、大小、方向和调整方法。
21
(五)种类
1.普查和筛检:
在特定时间、特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进行 调查称为普查(census)。
筛检(screening)可看作普查的一部分。
2.抽样调查:
是指从某个人群总体中按照一定原则抽取 部分有代表性的个体(样本)进行调查,并将 其结果推论到总体。 现况调查通常采用抽样调查方法。
人群干预措施的评价及估计疾病发展趋势
(五)局限性

生态学研究只是粗线条的描述性研究。

“生态学谬误”(ecological fallacy)或 “生态偏倚”(ecological bias) 生态学研究的局限性:
1.缺乏暴露与疾病联合分布的资料; 2.缺乏控制可能的混杂因素的能力; 3.相关资料中的暴露水平不是个体实际值。
3
描述性研究是最经典的流行病学方法, 常常是流行病学调查的第一步,也是其它流 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基础。 用途: 1. 描述疾病的分布特征; 2. 用于探讨病因,提供病因线索。
4

主要信息来源:
1. 常规收集的数据;
2. 特殊调查资料。

类型:
1.个例调查、病例报告和病例分析 2.生态学研究(相关性研究) 3.现况调查(横断面研究)
(1)对象:高危人群、暴露人群或职业人群、
有代表性人群、实施预防或治疗措施的人群。
(2)方法: 普查、筛检、抽样调查 (3)样本大小: (见后)
18
4.资料的收集 (1)确定研究变量:
人口学资料 、疾病指标 、相关因素
调查表(又称问卷,questionnaire):
是流行病学调查的主要工具。

研究方法的分类

研究方法的分类

研究方法的分类研究方法是指在科学研究中,为了解决问题或回答特定的研究目标,所采用的理论和实践的方法和步骤。

根据研究目的、数据采集方式、数据分析方法等不同因素,研究方法可以被分为多个分类。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研究方法分类。

一、根据研究目的分类1. 描述性研究法:描述性研究法旨在描述和记录现象或事件的特征和情况,通过观察、调查和记录等方法来收集数据。

它主要关注现象的现状和特征,不涉及因果关系的研究。

例如,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某一群体的意见和观点来描述他们的态度和行为。

2. 实证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旨在验证或证伪某种理论或假设,通过采集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推断出因果关系。

实证研究法通常采用实验、问卷调查、观察等方法来收集数据,然后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例如,进行控制实验来验证某种药物对疾病的治疗效果。

3. 探索性研究法:探索性研究法旨在对某个领域或现象进行初步的探索和发现,通过深入了解和探讨现象的本质和特征,从而形成新的理论或观点。

探索性研究法通常采用深度访谈、焦点小组讨论等方法来收集数据,然后通过分析数据中的主题和模式来得出结论。

例如,对某个社会问题进行深入访谈和观察,以了解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二、根据数据采集方式分类1. 定量研究法:定量研究法是指通过数值化的方法来收集和分析数据,以得出客观结果和结论。

定量研究法通常采用问卷调查、实验、统计分析等方法来收集和分析数据,以便对现象进行量化和比较。

例如,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对某个教育政策的满意度,并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2. 定性研究法:定性研究法是指通过文字描述和解释的方式来收集和分析数据,以便深入理解现象的意义和内涵。

定性研究法通常采用访谈、观察、文本分析等方法来收集和分析数据,以便对现象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解释。

例如,通过访谈和观察收集儿童在学校中的互动行为,并通过文本分析来解释其背后的意义。

三、根据数据分析方法分类1. 实证分析法:实证分析法是指通过统计学和数理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得出客观和可靠的结论。

第03章 描述性研究

第03章 描述性研究

第二节 个案调查与病例报告
(四)调查内容 个案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一般的人口学资料、 临床特征资料及流行病学资料。对于传染病来说, 除了调查一般的人口学资料、核实诊断的临床资 料外,还应着重调查病例的发病时间、地点、方 式,追查传染源、传播因素或发病因素,确定疫 源地的范围和接触者,从而指导医疗、护理、隔 离消毒、接触者的检疫,并积极采取科普宣传和 针对性健康教育措施。
前言
描述性研究中所利用的信息来源除了现况 调查外,还包括生命统计资料、健康体检资料、 疾病监测资料、环境监测资料以及国家食品、 药物或其他产品消耗的数字等。这些资料大多 是常规收集和比较容易获得的,因此与其他类 型的研究相比更节省经费与时间。
目录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个案调查与病例报告 第三节 现况调查 第四节 生态学研究
第三节 现况调查
2. 应用原则 ①要明确普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早期发现病 例,以便及时治疗 ②所普查的疾病患病率较高,是当前该地区 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③疾病的检验方法和操作技术不很复杂,具 有较好的成本效益,群众易于接受 ④疾病的自然史明确,具有较长的领先时间 ⑤须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第三节 现况调查
第二节 个案调查与病例报告
个案调查应当是边调查、边分析并及 时采取措施。找出病例发病原因、可能的 传播因素、制订防治措施,得出调查结论。
第二节 个案调查与病例报告
【案例3-1】 患者,男,30岁,在美国某大学学习。患者于 2009年5月7日由美国圣路易斯经圣保罗到日本东 京,5月8日从东京乘NW029航班于5月9日凌晨1 时30分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口岸入境检疫体 温低于37℃,没有反映个人有不适症状,并于同 日10时50分从北京起飞,乘3U8882航班于13时17 分抵达SC省CD市。患者5月9日在北京至CD航程 中自觉发热,伴有咽痛、咳嗽、鼻塞和极少量流 涕等症状,在CD机场下机后与家人乘出租车到 SC省人民医院就诊。

课题_描述性研究主要适用于

课题_描述性研究主要适用于

描述性研究主要适用于描述性研究,是目前护理领域应用最多的一种研究方法,主要用来描述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状况及暴露因素的分布情况,通过对某个事物、某组人群、某种行为进行观察记录描述其状态、程度,以便从中发现规律,确定可能的影响因素,对其为进一步调查研究提供线索,是分析性研究的基础,如护士对生产行为的调查研究,医院护士心理现状的调查分析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study)指利用已有的资料或特殊调查的资料,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把疾病或健康状态和暴露因素的分布情况真实地描述出来。

通过比较分析导致疾病或健康状态分布差异的可能原因,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或防治策略的设想。

特点:1.资料比较原始或比较初级;2.影响因素较多,分析后所得出的结论只能提供病因或疾病转归影响因素的线索;3.不需设立对照;4.在描述中可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

描述性研究主要包括横断面研究和纵向研究一.横断面研究又叫现况研究概念:在特定的时间内,通过调查的方法,对特定人群中某疾病或健康状况及有关因素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描述该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是护理描述性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横断面研究--举例:居家老年人营养不良患病率、发病率及危险因素的调查应用范围包括:1.描述群体中事件的发生率、疾病的患病率与感染率。

2.初步了解与疾病发生的有关因素。

3.研究人需求群中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及其质量的评价。

现况调查包括普查和抽样调查。

1)普查(census)是指在特定的时点或时期、特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均4组鄂绪王秘2013-10-06为研究对象的调查。

普查主要用于:1.早期发现疾病并及时给予治疗,如乳腺癌的普查;2.了解疾病的病情及分布,如疟疾的普查;3.了解人群的健康水平,如营养状况普查;4.建立某些指标的标准值,如血红蛋白等。

普查的应用原则:1.要明确普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早期发现病例,并给予及时治疗;2.普查的疾病最好是患病率比较高的,以便短时间内调查能得到足够的病例;3.普查应具备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且易于在现场实施的检验或检查的方法;4.要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进行普查。

流行病学PDF-2019.16级 第四章 描述性研究(第八版)

流行病学PDF-2019.16级 第四章 描述性研究(第八版)

1. 研究结果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优 点
2. 有自然形成的同期对照组,可比性较好
3. 可同时观察多种因素
1. 难以确定先因后果的时相关系


2. 不能获得发病率资料
3. 研究对象可能处于临床前期而被误定为正常人
(一)概念与特点
生态学研究(ecological study)是指以群体为 基本单位收集和分析资料,在群体水平上研究某 因素和某种疾病的关系
研究目的和 意义
结果分析及 应用
温州地区55岁
以上老年人群 痴呆(失智症)
患病率调查
调查设计,普 查或抽样调查?
样本量?如何抽样? 如何组织调查?
调查的实施 与质控
设计调查表与 人员培训
1.背景和意义
专科医学背景:广义上的老年性痴呆包括由各种原因导致 的认知功能障碍,包括脑变性疾病、脑血管疾病、脑部炎 症、脑外伤等,一般情况下老年性痴呆主要指阿尔茨海默 病 (Alzheimer’s disease,AD)。据2015年WHO发布的《世 界阿尔茨海默病报告》报道,目前世界范围内共有4600万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其中亚洲范围内为2300万,中国占大 部分;平均每三秒就有1例新增患者,按照如此发病速度, 预测在2050年世界范围内将有13000万阿尔茨海默患者。研 究报道中国60岁以上人群失智症标准化患病率在6.61%。
从每一层内单纯随机抽样
样本相同时比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整群抽样的抽样误差都要 小,提高精确度
分类:1)按比例分配 2)最优分配
(5) 多阶段抽样(multi-stage sampling)
又称多级抽样,把抽样过程分为不同阶段,各个阶段可以结合上 述不同抽样方法 适用于大型调查;抽样前需掌握各级人口构成情况 方法:1)从总体中抽取范围较大的单元(一级抽样)2)从一 级单元中抽取下级的单元,依次类推

流行病学 10.3第三章 描述性研究

流行病学 10.3第三章 描述性研究

(四)调查内容 一般人口学资料 感染日期、发病时间、地点
传播方式、传播因素
采集标本
二、病例报告 (一)概念
是对单个病例或5个以下病 例的病情、诊断及治疗中发生 的特殊情况或经验教训等的详 尽临床报告。
(二)目的和用途 发现新的疾病或提供病因线索
阐明疾病和治疗的机制
介绍疾病不常见的表现
为进一步开展分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
病因或流行因素的线索。
根据日常记录资料或通过特殊调查所得 的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 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 分组,将一个社区人群疾病或健康状态 分布情况进行简单描述。 常常是流行病学调查的第一步,也是分 析流行病学的基础。 它主要描述分布的三大特征,即:地区 特征、时间特征和人群特征。 个例调查、病例报告、病例分析、现况 调查等是常用的描述性研究


需要收集大量资料,涉及范围广 不需设立对照组,不作比较分析
在分析中描述,在描述中分析
第一节 个例调查、病例报告 和病例分析 一、个例调查 (一)概念
指对个别发生的病例、病例 的家庭及周围环境进行的流行 病学调查。
(二)调查方法
访问 现场调查
(三)目的和用途 对病例的调查 总结疾病分布特征 核实诊断并进行护理指导 掌握当地疫情,为疾病监测 提供资料
资料整理、分析
资料的整理:检查与核对原始资 料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填补缺漏, 删去重复,纠正错误。 常用分析指标:患病率 分析方法:描述分布 相关分析 单因素对比分析 多因素分析 结果解释
464名教职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郑州和三门峡两市随机选取 7所中小学,对在校教职工 统一进行健康检查,并采集 血样464份,其中男性155人 女性309人。

描述性研究论文范文

描述性研究论文范文

描述性研究论文范文描述性研究是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旨在收集和分析现象的存在情况。

它不涉及任何干预或干预,只是观察和记录发生的事实。

描述性研究可以用于描绘人群特征、发现模式和趋势、了解事件的分布和关系等。

它可以通过调查、观察、文献回顾和实际统计数据等多种途径进行。

描述性研究有几个特点。

首先,它是对一组现象或事件的全面描述,包括其特征、性质、规模和分布等方面。

其次,描述性研究不涉及干预或干预,只是观察和记录现象的存在情况。

第三,描述性研究主要关注描绘和总结已有的情况,而不是发展新的理论或解释。

描述性研究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社会科学领域,研究人员可以使用调查问卷、访谈或观察等方法,描述群体的特征、意见和行为。

在医学和卫生领域,描述性研究可以被用来描绘疾病的患病率、病情分布和医疗资源分布。

在经济学和市场研究领域,描述性研究可以用于分析市场需求、消费者行为和产品定位等。

在教育领域,描述性研究可以用来分析学生的成绩分布、学习方法和学校效果等。

下面是一个实例来说明描述性研究的应用。

假设我们想了解一些城市的人口特征。

我们可以使用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如年龄、性别、种族、教育水平和职业等信息。

然后,我们可以使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这些数据,例如计算平均年龄、男女比例、受教育程度的分布和不同职业的比例等。

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关于该城市人口特征的全面描述。

总而言之,描述性研究是用于描述一组现象或事件的特征、性质、规模和分布的研究方法。

它具有全面描述、不涉及干预和主要描绘已有情况等特点。

描述性研究在社会科学、医学、经济学和教育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在进行描述性研究时,适当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非常重要。

通过描述性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和总结现象的特征和存在情况,为后续的研究和决策提供基础。

描述性研究适用范围

描述性研究适用范围

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是指利用已有的资料或特殊调查的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在不同时间、地点或人群中的分布特点(三间分布),为进一步开展分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病因或流行因素的线索,即提出假设。

描述性研究是最经典的流行病学方法,常常是流行病学调查的第一步,也是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

描述性研究常用的方法有:个例调查与病例报告、现况调查、生态学研究等。

资料可以来源于已有的常规登记资料,如医院临床记录和疾病监测记录等,也可以通过普查或抽样调查获得。

第一节个例调查、病例报告和病例分析一、个例调查㈠概念个例调查(case investigation)又称个案调查或病家调查,是指对个别发生的病例、病例的家庭及周围环境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

㈡调查方法个例调查的对象数是“1”,可以是一个病人、一个家庭或一个疫源地等。

个例调查—般无对照,也无人群有关变量的资料,故一般不宜分析变量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因而在病因研究方面作用不大。

调查方法主要有访问和现场调查。

㈢目的和用途⒈对病例的调查调查患者发病的经过,从而采取紧急措施,防止或减少类似病例的发生。

⒉总结疾病分布特征对某种疾病多次的个例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可总结该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特征。

⒊核实诊断并进行护理指导。

⒋掌握当地疫情,为疾病监测提供资料。

㈣调查内容除了调查一般的人口学资料外,个例调查需要着重调查病人可能的感染日期、发病时间、地点、传播方式、传播因素和发病因素等,确定疫源地的范围和接触者,从而指导医疗护理、隔离消毒、检疫接触者和健康教育,制订控制策略。

必要时可采集生物标本或周围环境的标本供实验室检测、分析之用。

二、病例报告㈠概念病例报告(case report)又称“个案报告”,是临床上对某种罕见病的单个病例或少数病例进行研究的主要形式,也是唯一的方法。

病例报告通常是对单个病例或5个以下病例的病情、诊断及治疗中发生的特殊情况或经验教训等的详尽临床报告。

报告撰写中如何描述研究的适用性和一般性

报告撰写中如何描述研究的适用性和一般性

报告撰写中如何描述研究的适用性和一般性一、引言部分:说明研究主题和背景在报告撰写的开篇,应当首先说明研究的主题和背景。

这可以帮助读者对研究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并为后续的论述做好铺垫。

同时,也需要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为接下来的内容提供一个明确的指导方向。

二、问题陈述:阐明研究问题的特殊性和广泛性在问题陈述的部分,需要明确指出研究问题的特殊性和广泛性。

特殊性指的是研究问题的独特性或者与已有研究相比的创新点;广泛性指的是研究问题的适用性和一般性。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阐明:1.理论适用性:说明研究问题在学术理论上的适用性,与已有理论模型或相关研究的契合度。

可以引用已有研究的成果或者理论框架,进一步支持研究问题的适用性。

2.方法适用性:阐明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或者研究设计在解答研究问题上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可以讨论该方法在其他研究领域的应用情况,更好地体现其一般性。

3.实践适用性:说明研究问题对实际工作或者业界的参考价值和实用性。

可以列举具体的案例或者实证研究结果,让读者对研究问题的适用性有一个具体的认识。

三、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验证适用性和一般性在报告的中间部分,可以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来验证研究的适用性和一般性。

通过对不同案例的比较和对比,可以更好地展示研究结果的普遍性。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案例分析:1.横向比较:选取不同案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在不同情境下的适用性和一般性。

可以讨论不同案例中的共性和差异,进一步验证研究结果的一般性。

2.纵向比较:选取同一案例在不同时点或者不同环境下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的适用性和一般性在时间或空间上的延展性。

可以从长期性和稳定性的角度探讨研究结果的普适性。

3.综合比较:综合多个案例的分析结果,形成一个整体的结论,阐明研究结果的适用性和一般性。

可以通过对案例间相似性和差异性的综合分析,得出对整体群体的结论。

四、结果讨论:阐明研究结果的一般性和实用性在结果讨论的部分,需要对研究结果的一般性和实用性进行深入的讨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㈡抽样调查
⒈概念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是指在特定时点、特定范围内某人群总体中,按照—定的方法抽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个体组成样本进行调查分析,以此推论该人群总体某种疾病的患病率及某些特征的一种调查。
⒉目的主要是以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描述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于特定时间、特定范围内人群特征上的分布及影响其分布的因素;衡量人群总体的健康水平;考核防治效果;检查与衡量资料的质量,即抽样调查常可作为其他调查研究方法中的质量控制的方法。
㈡目的和用途
⒈发现新的疾病或提供病因线索病例报告常常是识别一种新的疾病或暴露的不良反应的第一线索,是监测罕见事件的唯一手段,常可诱导研究者去研究某种疾病或现象,如艾滋病的发现。对于病例报告的累积、监测能够提示一种新的疾病或流行的出现。
⒉阐明疾病和治疗的机制通过对罕见病例的病情、诊断、治疗、实验室研究以及个别现象的详尽报告,可用来探讨疾病的致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的机制。
⒌用于疾病监测在某一特定的人群中利用描述性研究方法长期进行疾病监测,可以对所监测疾病的分布规律和长期变化趋势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⒍其他描述性研究还可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卫生水平和健康状况、用于卫生服务需求的研究、用于社区卫生规划的制订与评估、用于有关卫生或检验标准的制订以及为卫生行政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等。例如通过儿童发育营养水平的调查,有助于当地卫生部门开展儿童保健工作。
⒊适用于疾病的二级预防利用普查或筛检等手段,可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例如,1972年~1974年我国江苏省进行的三次麻风病全民普查,发现了大量早期麻风病人,并及时进行了早期治疗,对控制麻风病的流行、降低麻风畸残发生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⒋评价疾病的防治效果描述性研究可以考核防治措施的效果。如定期在某一人群中进行横断面研究,收集有关暴露与疾病的资料,通过这种动态调查所获得的结果,可评价某些疾病防治措施的效果。例如对某地区儿童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前后的乙肝患病率调查,通过比较可以评价接种效果。
⒊基本原理抽样必须遵循随机化的原则,样本必须足够大,且调查材料的分布要均匀,才能获得有代表性的样本,并通过样本信息推断总体的特征。随机化抽样是指研究总体中每个个体均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到并组成样本。
⒋优缺点与普查相比,抽样调查具有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以及由于调查范围小而使调查精度较高的优点,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最常用的方法。但是抽样调查的设计、实施与资料分析均比普查要复杂,重复和遗漏不易被发现;不适用于变异较大的资料,不适用于患病率较低的疾病。
由于病例报告介绍的是新出现的或不常见的疾病或疾病不常见的临床表现,常为医学界所重视,从而可能形成某种新的假设。它是临床医学和流行病学的一个重要的连接点。
病例报告一般首先要说明此病例值得报告的原因,提供所报告病例是罕见病例的证据或指出病例的特别之处;其次要对病例的病情、诊断治疗过程、特殊情况等进行详尽描述,并提出各种特殊之处的可能的解释;最后要进行小结并指出此病例报告给作者和读者以怎样的启示。
调查方法主要有访问和现场调查。
㈢目的和用途
⒈对病例的调查调查患者发病的经过,从而采取紧急措施,防止或减少类似病例的发生。
⒉总结疾病分布特征对某种疾病多次的个例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可总结该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特征。
⒊核实诊断并进行护理指导。
⒋掌握当地疫情,为疾病监测提供资料。
㈣调查内容
除了调查一般的人口学资料外,个例调查需要着重调查病人可能的感染日期、发病时间、
⒉目的①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某些疾病,如对已婚35岁以上妇女开展阴道涂片检查,以期早期发现宫颈癌;②了解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如对儿童身高、体重、发育状况和营养的调查。
⒊适用条件适用于调查目的明确,调查项目简单,所调查的疾病患病率较高,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设备。
⒋优缺点优点:①早发现、早诊断外,尚可以普及医学卫生知识;②由于是调查某一人群总体的所有成员,所以在确定调查对象上比较简单;所获得的资料能够较全面地描述普查地区人群总体的相关情况以及分布与特征,为疾病或健康状况的流行因素研究提供线索;③比较容易为公众所接受。缺点:①工作量大,费用较高,组织工作复杂,调查的精确度可能下降;②调查内容有限,不适用于患病率很低和现场诊断技术比较复杂的疾病;③由于普查对象多,调查时间短,难免重复和遗漏,无应答比例较高,质量不易控制。
⒊介绍疾病不常见的表现如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在世界上首次报道食用五步蛇蛇胆及血导致鞭节舌病。
三、病例分析
㈠概念
病例分析是临床医生最为熟悉的临床研究方法,它对一组(可以是几例、几十例、几百例甚至是几千例)相同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并得出结论
㈡目的和用途
⒈分析某种疾病的临床表现特征如病例的性别、年龄、职业分布,主要临床体征及其出现频率,主要的检验指标、诊断及鉴别要点,主要的治疗方法及疗效、预后情况等。
㈣自填式问卷调查
自填式问卷调查是按照统一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由调查者向调查对象集中发放问卷,而由被调查者或知情人填答问卷。其优点是调查者可以对问卷进行必要的讲解、调查集中、实施方便、省时省力。缺点是这种调查要求其调查对象相对集中在某地,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否则不易实施。
㈤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现况调查中往往涉及—些需要经过一定设备进行测量的变量,如身高、体重、血压、血脂、血红蛋白等,这时就需要做相应的体格检查或实验室检查。该法常常与上面的方法结合进行。
㈠面访
面访也叫访问调查法、访谈法,是一种最古老、最普遍采用的资料收集方法。访问调查一般都是访问者向被访问者做面对面的直接调查,通过口头交流的方式获取信息的口头调查,是双方互动的过程。访问调查的特点:整个访谈过程是访问者与被访问者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过程,调查者既可以创造和谐的调查气氛,又可以获得较高的应答率。但面访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较大,也比较费时。
地点、传播方式、传播因素和发病因素等,确定疫源地的范围和接触者,从而指导医疗护理、隔离消毒、检疫接触者和健康教育,制订控制策略。必要时可采集生物标本或周围环境的标本供实验室检测、分析之用。
二、病例报告
㈠概念
病例报告(case report)又称“个案报告”,是临床上对某种罕见病的单个病例或少数病例进行研究的主要形式,也是唯一的方法。病例报告通常是对单个病例或5个以下病例的病情、诊断及治疗中发生的特殊情况或经验教训等的详尽临床报告。
四、实施步骤
㈠明确调查目的
确定调查的目的是现况调查的第一步,应该根据研究所提出的问题,明确该次调查所要达到的目的,如是要描述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还是要寻找危险因素的线索,发现高危人群;是要对疾病干预做需求分析还是要进行疾病的“三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或者是为了评价疾病防治措施的效果。研究目的是整个现况调查的出发点,它对现况调查的各个步骤都有决定性的影响。
第一节个例调查、病例报告和病例分析
一、个例调查
㈠概念
个例调查(case investigation)又称个案调查或病家调查,是指对个别发生的病例、病例的家庭及周围环境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
㈡调查方法
个例调查的对象数是“1”,可以是一个病人、一个家庭或一个疫源地等。个例调查—般无对照,也无人群有关变量的资料,故一般不宜分析变量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因而在病因研究方面作用不大。
⒋—般不用于病程比较短的疾病因为现况调查是在一个短时间内完成的,如果所调查疾病的病程过短,在调查期间有许多人可能已经痊愈或死亡,这样不利于反映该疾病的全貌。
⒌相关因素选择与解释有—定的限制一般所涉及的暴露因素最好是持续不变(或很长时间内不变)的,比如血型、性别、职业等,这些变量目前的信息与以往的信息同样有效。
二、种类
㈠普查
⒈概念普查(census)是指为了解某人群健康状况或某疾病的患病率,在特定时间内对特定范围内(某一地区或具有某种特征)人群中每一成员所做的调查或检查。
“特定时间”应该较短,有时甚至发生变化,影响普查质量。一般小规模普查可在几天或几周内完成,大规模普查可在几个月内完成。“特定范围”既可以是某个单位或某个居民点,也可以指某个地区,甚至全国。
病例分析利用日常积累的大量临床资料,因此其最大的优点是资料收集容易,所需时间短,不需要太多的人力、物力。但同时由于记录质量不一,参与医生较多,偏倚较多且无法控制,其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也相对较差。由于缺乏标准化的方法,不同医疗机构日常收集的临床资料,其可比性难以保证。
第二节现况调查
一、概述
㈠概念
现况调查(prevalence survey)是指按照事先设计的要求,在某—特定人群中,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等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及有关变量的资料,以描述该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与疾病分布有关的因素。从时间上说,现况调查是在特定时间内进行的,即在某一时点或在短时间内完成,犹如时间维度的一个断面,故又称之为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由于现况调查主要使用患病率指标,所以又称为患病率研究或现患研究(prevalence study)。
⒉评价某种治疗、预防措施的效果例如,调查肺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儿童的卡介苗接
种情况,发现这些患者大多未接种过卡介苗,从而表明卡介苗能预防严重性结核病的发生。
⒊促使临床工作者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新的病因假设和探索方向例如,临床发现原发性肝癌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高,从而为研究原发性肝癌的病因提供了线索,即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能与原发性肝癌有关。
如果分析的变量可以改变,并且不呈现规律性变化,那么其目前信息的利用价值不是很大。
㈢目的
⒈描述特定时间疾病或健康状况在某地区人群中的分布例如,通过我国1979年~1980年进行的高血压全国抽样调查,可以了解我国高血压的总患病率,以及高血压在各地区、城乡、年龄、性别中的分布情况。
⒉发现病因线索描述某些因素或特征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联系以便形成病因假设,为分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线索。例如,在对肝硬化的现况调查中发现肝硬化患者人群中饮酒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肝硬化人群,从而提出酗酒可能与肝硬化有关的病因假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