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二轮复习数学通用版课件:第一部分 第二层级 高考5个大题 题题研诀窍 立体几何问题重在“建
合集下载
推荐2019届高考数学大二轮复习课件第1部分 专题4 数列 第2讲
S2=3,12a3=36 S4=10,12a5=60 S7=30,12a8=108
S12=94,12a13=204 S21=318,12a22=396 S38=1 150,12a39=780
发现 21≤n≤38 时 Sn-12an+1 与 0 的大小关系发生变化,以下采用二分法查找: S30=687,12a31=612,所以所求 n 应在 22~29 之间, S25=462,12a26=492,所以所求 n 应在 25~29 之间, S27=546,12a28=540,所以所求 n 应在 25~27 之间, S26=503,12a27=516, 因为 S27>12a28,而 S26<12a27,所以使得 Sn>12an+1 成立的 n 的最小值为 27.
来的三项是 20,21,22,依次类推.求满足如下条件的最小整数 N:N>100 且该数列的
前 N 项和为 2 的整数幂.那么该款软件的激活码是( A )
A.440
B.330
C.220
D.110
[解析] 设首项为第 1 组,接下来的两项为第 2 组,再接下来的三项为第 3 组, 依此类推,则第 n 组的项数为 n,前 n 组的项数和为n1+ 2 n.
(2)(2017·厦门二模)若数列{an}的前 n 项和为 Sn=23an+13,则数列{an}的通项公
式为( B )
A.an=-2n-1
B.an=(-2)n-1
C.an=(-2)n
D.an=-2n
[解析] 由 an=Sn-Sn-1(n≥2),得 an=23an-23an-1.所以 an=-2an-1.又可以得到
A∪B 的所有元素从小到大依次排列构成一个数列{an}.记 Sn 为数列{an}的前 n 项和,
2019年高考数学(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方法、思想解读 第1讲
=
1 2
������矩形������������
������1
������1
=
12×2×3=3.
又 BB1∥平面 ACC1A1,点 M 到平面 ACC1A1 的距离等于点 B 到
平面 ACC1A1 的距离,易知正三角形 ABC 底边 AC 上的高为 3,因 此,������������-������������������1 = 13×3× 3 = 3.
-5-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方法四 方法五 方法六
例 1(1)已知点 A,B,C 在圆 x2+y2=1 上运动,且 AB⊥BC.若点 P 的
坐标为(2,0),则|������������ + ������������ + ������������|的最大值为( )
A.6
B.7
C.8
D.9
(2)已知 M(x0,y0)是双曲线 C:���2���2-y2=1 上的一点,F1,F2 是 C 的两个
第一部分 方法、思想解读
第1讲 选择题、填空题的解法
-3-
高考选择题、填空题绝大部分属于低中档题目,一般按由易到难 的顺序排列,注重多个知识点的小型综合,渗透各种数学思想和方 法,能充分考查灵活应用基础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1)解题策略:选择题、填空题属于“小灵通”题,其解题过程“不讲 道理”,所以解题的基本策略是充分利用题干所提供的信息作出判 断,先定性后定量,先特殊后一般,先间接后直接,另外对选择题可以 先排除后求解.
D.1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 A,B,C 是曲线 y=������1-1上三个不同的点,
且 D,E,F 分别为 BC,CA,AB 的中点,则过 D,E,F 三点的圆一定经过定
2019-2020年步步高高考第二轮复习资料_数学_专题_审题方法与答题模板_第2讲_答题模板助你答题更方便课件
≤x≤kπ+1π2(k∈Z)时,
函数 h(x)=12sin(2x+π3)+32是增函数.
故函数 h(x)的单调递增区间是[kπ-51π2,kπ+
1π2](k∈Z).
构建答题模板
第四步:明确规范表述结论. 第五步:反思回顾.查看关键点、 易错点及解题规范. 如本题中,由 x0 求 g(x0)时,由于 x0 中含有变量 k,应对 k 的奇偶进 行讨论.
为解不等式问题.
规范解答示例
(2)h(x)=f(x)+g(x)=12[1+cos(2x+π6)]+1+
12sin 2x
=12[cos(2x+π6)+sin
2x]+32=12(
3 2 cos
2x+
1 2sin
2x)+32
=12sin(2x+π3)+32.
当 2kπ-π2≤2x+π3≤2kπ+π2(k∈Z),即 kπ-51π2
模板 2 与平面向量综合的三角函数问题 例 2 已知向量 a=(cos 32x,sin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2x),b=(-sin x2,-cos x2),
其中 x∈π2,π. (1)若|a+b|= 3,求 x 的值; (2)函数 f(x)=a·b+|a+b|2,若 c>f(x)恒成立,求实数 c 的取 值范围. 审题路线图 (1)|a+b|= 3→a2+2a·b+b2=3→三角方程 →求 x. (2)化 f(x)向量表示式为三角表示式→化简 f(x)=Asin(ωx+φ)+h→f(x)max→c>f(x)max.
如:f(x)=12cos(2x+π6)+12,h(x)=12 sin(2x+π3)+32.
第二步:由三角函数值求角;由角
当 k 为偶数时,g(x0)=1+12sin(-π6)=1-14=34; 求三角函数值.
2019-2020年高考数学大二轮复习精品课件:第2部分 思想方法精析 第2讲
如图所示,f(1)=1,故 B(1,1).直线 PB 的斜率 k1=1-1--01=12;直线 PO 的 斜率为 k2=0.由图可知,函数 f(x)与 y=mx+m 的图象有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交点,则直线 y=mx+ m 的斜率 k2<m≤k1,即 m∈(0,12].
• 『规律总结』
• 利用数形结合求方程解应注意两点
[解析] 当 x∈(-1,0]时,x+1∈(0,1], ∵当 x∈(0,1]时,f(x)=x, ∴f(x+1)=x+1. 而由 f(x)+1=fx+1 1,可得 f(x)=fx+1 1-1=x+1 1-1(x∈(-1,0]). 如图所示,作出函数 f(x)在区间(-1,1]内的图象, 而函数 g(x)零点的个数即为函数 f(x)与 y=mx+m 图 象交点的个数,显然函数 y=mx+m 的图象为经过点 P(- 1,0),斜率为 m 的直线.
命题方向2 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最值问题
在平面内,定点 A,B,C,D 满足|D→A|=|D→B|=|D→C|,D→A·D→B=D→B·D→C
=D→C·D→A=-2,动点 P,M 满足|A→P|=1,P→M=M→C,则|B→M|2 的最大值是( B )
A.443
B.449
C.37+46 [思路探究]
• 1.讨论方程的解(或函数的零点)可构造两个函数,使问题转化为 讨论两曲线的交点问题,但用此法讨论方程的解一定要注意图象的 准确性、全面性、否则会得到错解.
• 2.正确作出两个函数的图象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数形结合应 以快和准为原则而采用,不要刻意去数形结合.
已知函数 f(x)=|l2oxg+2x1-|,mx<,1,x>1, 若 f(x1)=f(x2)=f(x3)(x1,x2,x3 互不相等), 且 x1+x2+x3 的取值范围为(1,8),则实数 m 的值为__1__.
(通用版)2020版高考数学大二轮复习专题一第2讲平面向量与复数课件理
2018 Ⅱ 1,4 复数的除法运算;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Ⅲ
2,13
复数的乘法运算;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及几何意 义
Ⅰ 3,13 复数概念及运算;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Ⅱ 2017
Ⅲ
1,12 复数的除法运算;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2,12
复数的除法运算及复数的模;平面向量的坐标运 算及基本定理
Ⅰ 2,13 复数相等和模;平面向量的模及坐标运算
A.-1-i B.-1+i
C.1-i D.1+I
解析:z=12+i i
=
2i(1-i) (1+i)(1-i)
=
2+22i=1Ʒ
天津,理
9)i
是虚数单位,则
5-i 1+i
的值为
.
解析:15+-ii
=
(5-i)(1-i) 2
=
4-26i=2-3i.
5-i 1+i
=
4+9 =
∴cos<a,c>=|������������|··|������������|
=
2 1×3
=
23.
答案:23
11.(2019 天津,理 14)在四边形 ABCD 中,AD∥BC,AB=2 3,AD=5,∠A=30°,点 E 在线段 CB 的延长线上,且
AE=BE,则������������ ·������������ =
答案:C
3.(2019全国Ⅱ,理2)设z=-3+2i,则在复平面内 ������ 对应的点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解析:由z=-3+2i,得 ������ =-3-2i,则在复平面内 ������ 对应的点(-3,-2)位于第 三象限,故选C. 答案:C
2019届高考数学大二轮复习(文理通用)课件:第1部分 专题8 选修系列 第2讲
[解析] 由柯西不等式,得(x2+y2+z2)(12+22+22)≥(x+2y+2z)2. 因为 x+2y+2z=6,所以 x2+y2+z2≥4, x y z 2 4 4 当且仅当1=2=2时,不等式取等号,此时 x=3,y=3,z=3, 所以 x2+y2+z2 的最小值为 4.
5.(2017· 全国卷Ⅰ,23)已知函数 f(x)=-x2+ax+4,g(x)=|x+1|+|x-1|. (1)当 a=1 时,求不等式 f(x)≥g(x)的解集; (2)若不等式 f(x)≥g(x)的解集包含[-1,1],求 a 的取值范围.
1 的解集为x|x>2.
(2)当 x∈(0,1)时|x+1|-|ax-1|>x 成立等价于当 x∈(0,1)时|ax-1|<1 成立. 若 a≤0,则当 x∈(0,1)时|ax-1|≥1; 2 若 a>0,|ax-1|<1 的解集为 0<x<a, 2 所以a≥1,故 0<a≤2. 综上,a 的取值范围为(0,2].
高考真题体验
1.(2018· 全国卷Ⅰ,23)已知 fx= x+1-ax-1.
(1)当 a=1 时,求不等式 fx>1 的解集; (2)若 x∈0,1时不等式 fx>x 成立,求 a 的取值范围.
-2,x≤-1, [解析] (1)当 a=1 时,f(x)=|x+1|-|x-1|,即 f(x)=2x,-1<x<1, 2,x≥1. 结合函数图象可知,不等式 f(x)>1
2.(2018· 全国卷Ⅱ,23)设函数 f(x)=5-|x+a|-|x-2|. (1)当 a=1 时,求不等式 f(x)≥0 的解集. (2)若 f(x)≤1,求 a 的取值范围. 2x+4,x≤-1, [解析] (1)当 a=1 时,f(x)=2,-1<x<2, -2x+6,x≥2.
2019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课件专题ppt课件(打包27套,共1420页)
命题热点突破
• 命题方向1 函数与方程思想在不等式中的应用
设f(x),g(x)分别是定义在R内的奇函数和偶函数,当x<0时,
(-∞,-3) f ′(x)g(x)+f(x)g′(x)>0,且g(-3)=0,则不等式f(x)g(x)<0的解集是__________ ∪(0,3) ___________. 导学号 52135037
问题等价于f(x)min≥g(x)max.
1 3 f(x)=ln x-4x+4x-1,
2 1 1 3 4x-x -3 所以f ′(x)=x-4-4x2= 4x2 ,
令f′(x)>0得x2-4x+3<0,解得1<x<3,故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是(1, 3),单调递减区间是(0,1)和(3,+∞),故在区间(0,2)上,x=1是函数的极小值 点,这个极小值点是唯一的,故也是最小值点, 1 所以f(x)min=f(1)=-2. 由于函数g(x)=-x2+2bx-4,x∈[1,2] . 当b<1时,g(x)max=g(1)=2b-5; 当1≤b≤2时,g(x)max=g(b)=b2-4;
• 作出函数f(x) 的图象如图.
当a>1时,要使方程f(x)-loga(x+2)=0恰有3个不同的实数根, 则等价于函数f(x)与g(x)=loga(x+2)有3个不同的交点,
g2<f2, 则满足 g6>f6, loga4<3, 即 loga8>3,
2 1-a -4a+4≤0, ∴ 2 t - a -4a+4≤0.
由(1-a)2-4a+4≤0得1≤a≤5, 由(t-a)2-4a+4≤0得,a- 4a-4≤t≤a+ 4a-4, 故当a=5时,a+ 4a-4有最大值5+4=9.故选D.
2019-2020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课件: 第一部分 2 二、综合性——着眼题型 凸显能力
[数学抽象] [逻辑推理]
量 知x1+2 x2=1,y1+2 y2=m,于是 k=-43m. [数学运算]
①
由题设得 0<m<32,故 k<-12.
综合性
解析
(2)由题意得 F(1,0).设 P(x3,y3),则(x3-1,y3) +(x1-1,y1)+(x2-1,y2)=(0,0). 由(1)及题设得 x3=3-(x1+x2)=1,y3=-(y1+y2) =-2m<0.又点 P 在 C 上,所以 m=43,从而
F→B=0.证明:2|F→P|=|F→A|+|F→B|.
[目标] 考查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考查转化化归
思想和向量的坐标运算
综合性
解析
核心素养
解:(1)证明:设 A(x1,y1),B(x2,y2), 则x421+y321=1,x422+y322=1.两式相减,并由
解析几 何与向
xy11- -yx22=k 得x1+4 x2+y1+3 y2·k=0.由题设
λ+μ=2+2
5
5 cos
θ+
5 5 sin
θ=2+sin(θ
+φ)≤3,tan φ=2,选 A.
综合性
典例
5.(2018·高考全国卷Ⅰ)设抛物线 C:y2=4x 的焦点
为 F,过点(-2,0)且斜率为23的直线与 C 交于 M,
解析几 N 两点,则F→M·F→N=( )
何与向量 A.5
B.6
C.7
=45,因为 P 在圆 C 上,所以
P1+2
5
5 cos
θ,2+2
5
5 sin
θ,A→B=(1,
0),A→D=(0,2),A→P=λA→B+μA→D=(λ, [数学抽象]
2019-2020年高考二轮复习数学通用版课件:第一部分 第二层级 高考5个大题 题题研诀窍 数列问题重在“归”—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课 后复习30分钟。
2019/7/18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you! Nhomakorabea2019/7/18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因为 bn=(1-an)2-a(1-an),且由(1)得 an=n, 所以 bn=(1-n)2-a(1-n)=n2+(a-2)n+1-a, 所以 bn+1=(n+1)2+(a-2)(n+1)+1-a=n2+an. 因为 bn+1>bn 恒成立, 所以 n2+an>n2+(a-2)n+1-a, 解得 a>1-2n,所以 a>-1. 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为(-1,+∞).
[高考5个大题] 题题研诀窍
数列问题重在“归”——化归
[思维流程——找突破口]
[技法指导——迁移搭桥] 化归的常用策略
利用化归思想可探索一些一般数列的简单性质.等差数 列与等比数列是数列中的两个特殊的基本数列,高考中通常 考查的是非等差、等比数列问题,应对的策略就是通过化归 思想,将其转化为这两种数列.
“专题过关检测”见“专题检测(十)”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
编后语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课 后复习30分钟。
2019/7/18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you! Nhomakorabea2019/7/18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因为 bn=(1-an)2-a(1-an),且由(1)得 an=n, 所以 bn=(1-n)2-a(1-n)=n2+(a-2)n+1-a, 所以 bn+1=(n+1)2+(a-2)(n+1)+1-a=n2+an. 因为 bn+1>bn 恒成立, 所以 n2+an>n2+(a-2)n+1-a, 解得 a>1-2n,所以 a>-1. 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为(-1,+∞).
[高考5个大题] 题题研诀窍
数列问题重在“归”——化归
[思维流程——找突破口]
[技法指导——迁移搭桥] 化归的常用策略
利用化归思想可探索一些一般数列的简单性质.等差数 列与等比数列是数列中的两个特殊的基本数列,高考中通常 考查的是非等差、等比数列问题,应对的策略就是通过化归 思想,将其转化为这两种数列.
“专题过关检测”见“专题检测(十)”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
编后语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补笔记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高考5个大题] 题题研诀窍
立体几何问题重在“建”“转”—— 建模、转换
[思维流程——找突破口]
[技法指导——迁移搭桥]
立体几何解答题建模、转换策略
立体几何解答题的基本模式是论证推理与计算相结合,以 某个几何体为依托.分步设问,逐层加深,解决这类题目的原 则是建模、转换.
建模——问题转化为平行模型、垂直模型等; 转换——对几何体的体积、三棱锥的体积考查顶点转换,多 面体体积分割转换为几个规则几何体的体积和或体积差求解.
编后语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一、释疑难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2019/7/19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7/19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又AB=23CD,且AB∥CD,∴AB綊MN, ∴四边形ABMN为平行四边形, ∴BM∥AN. 又BM⊄平面PAD, AN⊂平面PAD,∴BM∥平面PAD.
(2)如图,过B作AD的垂线,垂足为E. ∵PD⊥平面ABCD,BE⊂平面ABCD, ∴PD⊥BE. 又AD⊂平面PAD,PD⊂平面PAD, AD∩PD=D,∴BE⊥平面PAD. 由(1)知,BM∥平面PAD, ∴点M到平面PAD的距离等于点B到平面PAD的距离,即BE. 连接BD,在△ABD中,AB=AD=2,∠BAD=60°, ∴BE= 3,则三棱锥P-ADM的体积 VP-ADM=VM-PAD=13×S△PAD×BE=13×3× 3= 3.
由已知及(1)可得, DC⊥平面ABC, 所以QE⊥平面ABC,QE=1. 因此,三棱锥Q-ABP的体积为 VQ-ABP=13×S△ABP×QE=13×12×3×2 2sin 45°×1=1.
[题后悟道] 有关立体几何综合问题的解题步骤
[针对训练]
(2018·沈阳质检)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PD⊥底面ABCD,AB∥CD,AB=2, CD=3,M为PC上一点,且PM=2MC. (1)求证:BM∥平面PAD; (2)若AD=2,PD=3,∠BAD=60°,求三棱锥P-ADM的体积. 解:(1)证明:如图,过M作MN∥CD交PD于点N,连接AN. ∵PM=2MC,∴MN=23CD.
[稳解题] (1)证明:由已知可得, ∠BAC=90°,即BA⊥AC. 又因为BA⊥AD,AC∩AD=A, 所以AB⊥平面ACD. 因为AB⊂平面ABC, 所以平面ACD⊥平面ABC. (2)由已知可得, DC=CM=AB=3,DA=3 2. 又BP=DQ=23DA,所以BP=2 2.
如图,过点Q作QE⊥AC, 垂足为E,则QE綊13DC.
[典例] (2018·全国卷Ⅰ)如图,在 平行四边形 ABCM 中,AB=AC=3, ∠ACM=90°.以 AC 为折痕将△ACM 折起,使点 M 到达点 D 的位置,且 AB ⊥DA.
(1)证明:平面 ACD⊥平面 ABC; (2)Q 为线段 AD 上一点,P 为线段 BC 上一点,且 BP=DQ = 23DA,求三棱锥 Q-ABP 的体积.
[快审题]
求什么 求证面面垂直,想到证线面垂直.
想什么 求三棱锥的体积,想到求底面积和高.
给出∠ACM=90°,AB∥CM, 给什么 用平行关系得∠BAC=90°. 用什么
给出 BP=DQ=23DA,计算 BP 的长. 差什么 差点 Q 到平面 ABP 的距离,由 DQ=23DA,找出点
找什么 Q 到平面 ABP 的距离等于点 D 到平面 ABP 距离的13.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课 后复习30分钟。
[总结升华]
立体几何的内容在高考中的考查情况总体上比较稳定,因 此,复习备考时往往有“纲”可循,有“题”可依.在平时的 学习中,要重视识图训练,能正确确定关键点或线的位置,将 局部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模型,其中,平行、垂直关系的判定 与性质是立体几何的核心内容;距离、面积与体积的计算是重 点内容.
“专题过关检测”见“专题检测(十二)” (单击入电子文档)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高考5个大题] 题题研诀窍
立体几何问题重在“建”“转”—— 建模、转换
[思维流程——找突破口]
[技法指导——迁移搭桥]
立体几何解答题建模、转换策略
立体几何解答题的基本模式是论证推理与计算相结合,以 某个几何体为依托.分步设问,逐层加深,解决这类题目的原 则是建模、转换.
建模——问题转化为平行模型、垂直模型等; 转换——对几何体的体积、三棱锥的体积考查顶点转换,多 面体体积分割转换为几个规则几何体的体积和或体积差求解.
编后语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一、释疑难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2019/7/19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7/19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又AB=23CD,且AB∥CD,∴AB綊MN, ∴四边形ABMN为平行四边形, ∴BM∥AN. 又BM⊄平面PAD, AN⊂平面PAD,∴BM∥平面PAD.
(2)如图,过B作AD的垂线,垂足为E. ∵PD⊥平面ABCD,BE⊂平面ABCD, ∴PD⊥BE. 又AD⊂平面PAD,PD⊂平面PAD, AD∩PD=D,∴BE⊥平面PAD. 由(1)知,BM∥平面PAD, ∴点M到平面PAD的距离等于点B到平面PAD的距离,即BE. 连接BD,在△ABD中,AB=AD=2,∠BAD=60°, ∴BE= 3,则三棱锥P-ADM的体积 VP-ADM=VM-PAD=13×S△PAD×BE=13×3× 3= 3.
由已知及(1)可得, DC⊥平面ABC, 所以QE⊥平面ABC,QE=1. 因此,三棱锥Q-ABP的体积为 VQ-ABP=13×S△ABP×QE=13×12×3×2 2sin 45°×1=1.
[题后悟道] 有关立体几何综合问题的解题步骤
[针对训练]
(2018·沈阳质检)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PD⊥底面ABCD,AB∥CD,AB=2, CD=3,M为PC上一点,且PM=2MC. (1)求证:BM∥平面PAD; (2)若AD=2,PD=3,∠BAD=60°,求三棱锥P-ADM的体积. 解:(1)证明:如图,过M作MN∥CD交PD于点N,连接AN. ∵PM=2MC,∴MN=23CD.
[稳解题] (1)证明:由已知可得, ∠BAC=90°,即BA⊥AC. 又因为BA⊥AD,AC∩AD=A, 所以AB⊥平面ACD. 因为AB⊂平面ABC, 所以平面ACD⊥平面ABC. (2)由已知可得, DC=CM=AB=3,DA=3 2. 又BP=DQ=23DA,所以BP=2 2.
如图,过点Q作QE⊥AC, 垂足为E,则QE綊13DC.
[典例] (2018·全国卷Ⅰ)如图,在 平行四边形 ABCM 中,AB=AC=3, ∠ACM=90°.以 AC 为折痕将△ACM 折起,使点 M 到达点 D 的位置,且 AB ⊥DA.
(1)证明:平面 ACD⊥平面 ABC; (2)Q 为线段 AD 上一点,P 为线段 BC 上一点,且 BP=DQ = 23DA,求三棱锥 Q-ABP 的体积.
[快审题]
求什么 求证面面垂直,想到证线面垂直.
想什么 求三棱锥的体积,想到求底面积和高.
给出∠ACM=90°,AB∥CM, 给什么 用平行关系得∠BAC=90°. 用什么
给出 BP=DQ=23DA,计算 BP 的长. 差什么 差点 Q 到平面 ABP 的距离,由 DQ=23DA,找出点
找什么 Q 到平面 ABP 的距离等于点 D 到平面 ABP 距离的13.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课 后复习30分钟。
[总结升华]
立体几何的内容在高考中的考查情况总体上比较稳定,因 此,复习备考时往往有“纲”可循,有“题”可依.在平时的 学习中,要重视识图训练,能正确确定关键点或线的位置,将 局部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模型,其中,平行、垂直关系的判定 与性质是立体几何的核心内容;距离、面积与体积的计算是重 点内容.
“专题过关检测”见“专题检测(十二)” (单击入电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