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上册课件-燃烧和灭火单元同步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7、1《燃烧和灭火》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7、1《燃烧和灭火》同步练习含答案

7.1《燃烧和灭火》同步练习1.下列不属于物质燃烧条件的是( )A.狭小的空间B.与氧气接触C.温度达到着火点D.物质具有可燃性2.2010年5月起,广州市的液化石油气瓶要统一加贴新标识。

新标识上要含有以下选项中的( )3.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甲烷B.二氧化碳C.氧气D.氮气4.卡拉OK歌厅的装修材料使用了许多吸音材料,如泡沫、海绵等。

它们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浓烟。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泡沫、海绵是可燃物B.泡沫、海绵的着火点很高C.燃烧的浓烟中含大量有毒气体D.着火时尽快用湿布捂住口鼻,撒向安全处5.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

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B.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C.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D.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6.将少量大豆油倒入一个小铁盒中点燃,用坩锅钳把小铁盒放在冰冷的水面上,可观察到火焰立即熄灭。

该实验证明,达到灭火目的的原理之一是( )A.清除可燃物B.隔绝空气C.降温至着火点以下D.降低着火点7.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

”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木柴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

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提高空气中的氧气含量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8.化学使人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如打火机就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下列有关打火机的主要燃料丁烷(C4H10)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性质上看:丁烷具有可燃性B.从变化上看:丁烷完全燃烧只生成水C.从组成上看:丁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D.从结构上看:一个丁烷分子由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构成9.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只有在点燃或加热时可燃物才能燃烧B.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C.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D.只要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就能灭火10.下列灭火的措施中,采用降低温度至可燃物自身着火点以下的是( )A.木柴着火时,用沙子覆盖B.森林起火时,砍掉部分树木,形成隔离带C.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喷水D.煤气灶着火时,喷洒二氧化碳干粉11.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下列实验中白磷能够燃烧的是( )12.下列事故处理的方法,正确的是( )A.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C.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D.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13.为确保生命安全,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正确的是( )A.进入深洞,燃着的火把熄灭后继续前进B.桌面上酒精灯内酒精洒出,着火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灭C.厨房内管道煤气(主要成分是CO)泄漏,马上点火燃尽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刻浇水灭火14.下图中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均可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上册 第七单元 7-1 燃烧和灭火 同步练习(包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上册 第七单元 7-1 燃烧和灭火 同步练习(包含答案解析)

课题7.1 燃烧和灭火同步练习【基础篇】1、用嘴吹灭燃着的生日蜡烛,利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A、隔绝空气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清除可燃物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2、下列有关灭火原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清除可燃物B、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C、隔绝空气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3、森林火灾时,灭火队员砍伐树木开辟“防火隔离带”,其主要目的是()A、隔离空气B、隔离可燃物C、降低可燃物的温度D、促进烟尘的扩散4、下列图标与燃烧、爆炸无关的是()A.B.C.D.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油站严禁烟火B.高层楼房着火乘电梯逃生C.燃气泄漏关闭阀门打开排气扇D.灭火要同时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6、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油着火,用水浇灭B、电器着火,用泡沫灭火器浇灭C、用明火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漏气D、在火场的浓烟中逃生,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势前行7、在野外游玩禁止乱扔烟头,以防发生火灾。

你认为烟头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A、提供氧气B、改变可燃物的着火点C、提供可燃物D、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8、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9、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火善用之为福,不善用之为祸.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灭火方法:①熄灭液化气灶火焰时,关闭阀门;②木材着火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③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④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⑤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⑥森林着火时,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请你从灭火原理角度,选择一种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分类标准(1),包括事例(2)(填序号).10、2011年1月17日,某市发生天然气爆炸事故。

7 1燃烧和灭火同步练习 9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7 1燃烧和灭火同步练习   9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人教版九年级上7.1燃烧和灭火A.水火不容: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火上浇油:增加可燃物C.煽风点火:提供充足的氧气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2022湘潭中考)科学用火可以趋利避害。

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A.白磷放入水中保存是为了隔绝空气B.关闭燃气阀门灭火的原理是隔离可燃物C.家用电器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D.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时,应立即用水浇灭烛……,盖以发火及代灯烛用也。

”“发烛”与火柴类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硫黄比松木更易燃烧 B.“发烛”发火和燃烧利用了物质的可燃性C.“发烛”燃烧会产生刺鼻气味D.“发烛”发火只生成CO26.燃烧与灭火学完后,你掌握了一定的安全知识。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B.室内着火,应立即打开门窗,让风吹灭火焰C.高层发生火灾,切不可乘坐电梯逃生D.家用煤气中掺入少量难闻性气体,利于发现煤气泄漏7.化学实验室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物质,为保证安全,常在试剂瓶上附上相应的图标。

下列图标表示有毒的是A.B.C.D.()C H O二、填非选择题1.掌握不同场景的火灾自救与防火灭火措施有助于保障我们的生命安全。

(1)2022年8月,重庆山火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

此次灭火使用了“以火灭火”的特殊方法:反向点火,在两股山火相遇短时瞬间____________________(填灭火原理),使火熄灭。

在山林中遇到火灾时,应该沿__________(填“逆风”或“顺风”)方向逃离。

(2)2022年12月,深圳心海城发生火灾,大火和浓烟顺着楼道向上蔓延。

这启示我们火灾刚发生时,应该往__________(填“高”或“低”)处跑,并使用__________捂住口鼻,防止吸入大量浓烟。

(3)掌握合理的灭火方法可以预防火灾,炒菜时油锅着火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中熄灭酒精灯的正确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7.1 燃烧和灭火 同步练习(带答案)

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7.1 燃烧和灭火 同步练习(带答案)

燃烧和灭火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 电器着火用水扑灭B. 室内起火时打开门窗通风C.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D. 用明火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漏气2.每年的4月15日是我国“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 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B. 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的标志C. 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D. 高楼着火,不能乘坐电梯逃离3.如表所示灭火措施中,利用移开可燃物原理的是()将部分树木砍掉形成倒进CO2盖上灯帽用高压水枪喷水隔离带A B C DA. AB. BC. CD. D4.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 动植物的呼吸B. 醋的酿造C. 酒精勾兑成酒D. 农家肥腐熟5.了解化学安全知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 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B. 炒菜时油锅起火,立即用锅盖盖灭C. 乘坐公交车时,携带酒精、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D. 为防止煤气中毒,室内用煤炉取暖时保证烟囱畅通6.如图是我们生产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图标,其中表示禁止吸烟的图标是()A. B.C. D.7.炒菜锅中的油着火时,熄灭的最好方法是()A. 浇水B. 撒沙土C. 盖上锅盖D. 使用灭火器8.实验桌上因酒精灯打翻而着火时,最简单、最好的扑灭方法是()A. 用嘴吹灭B. 用湿抹布盖灭C. 用水冲灭D. 用灭火器扑灭9.当发现家里煤气泄露时,你会立即采取的办法是()A. 打开排气扇B. 立即打119报警C. 关闭煤气阀门,打开门窗D. 向屋里各处洒水,使煤气被水吸收10.将下列各组气体的混合气点燃,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 H2、CO2B. CO、CO2C. H2、O2D. N2、O211.学习化学使我们对一些图标有了认识,在加油站、油库、面粉加工厂、服装加工厂、煤矿矿井等地应标注的图标是()A. B. C. D.12.下列有关防火、防爆的安全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 汽车油箱着火应该用水灭火B. 晚上在家中闻到有天然气泄露的怪味时应立即开灯检查C. 棉纱厂要将堆积的棉纱经常翻动,目的是防止棉纱缓慢氧化引发自燃D. 蜂窝煤煤粉加工车间应紧闭门窗并少开通风设备,防止粉尘泄露污染空气13.下列物质和空气混合后遇到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 氮气B. 天然气C. 氢气D. 面粉粉尘14.点燃下列混合物,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①氮气和氧气②氢气和空气③煤气和空气④面粉尘和空气⑤一氧化碳和氢气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③④⑤D. ①②③④⑤15.下列气体混合物,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A. H2、CO2B. CO、O2C. H2、COD. CO、N216.如图,将两只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烧和灭火同步练习2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烧和灭火同步练习2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烧和灭火》同步练习2带答案自主学习1.厨房里发生的以下转变中,不属于化学转变的是( )答案:D2.开辟防火带是山林防火常采取的方法之一.要紧目的是(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隔间空气C.隔离可燃物D.沿通道扩散浓烟.答案:C3.下面是一些经常使用的危险品图标,装运酒精的箱子应贴的图标是( )答案:B4.以下关于易燃易爆物质生产、利用、运输、贮存的方式不正确的选项是( )A.寄存时要露天放置,紧密堆积B.搬运取用要轻拿轻放,不能摔、砸和撞击C.运输时通过人口浓密区,时刻安排夜间D.生产厂房、仓库建在闹市区,贴“严禁烟火”标记答案:A5.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即可发生燃烧B.燃烧、缓慢氧化都是氧化反映C.煤矿的矿井里必需采取通风、严禁烟火等平安方法D.在有易燃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服装答案:A6.水可使燃烧的物质火焰熄灭的原理是( )A.降低可燃物着火点B.隔间空气C.降低温度D.降低温度和隔间空气答案:D基础巩固7.燃烧的三个条件:一是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油在锅内着火,当即加盖就可灭火,其缘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使油与氧气隔间8.用嘴吹熄蜡烛火焰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发红的煤炉火用扇子越扇越旺,其缘故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空气流通带走热量,使温度降低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使煤与空气接触更充分9.可燃物在__________________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刻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_______________而引发爆炸.答案:有限的空间内膨胀10.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是将液态二氧化碳紧缩在钢瓶中,灭火时使其喷出,有降温和隔间空气的作用.请你依照所学过的知识说明其什么缘故有降温和隔间空气的作用?答案:液态二氧化碳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量,能使环境温度降低,又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够覆盖在可燃物表面,从而起到隔间空气的作用.能力提高11.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能够通过降低着火点来灭火B.汽油着火燃烧时,能够用水浇熄C.化学爆炸不必然是化合反映,但必然是氧化反映D.易燃易爆物品要紧密堆放在一路,避免被氧化答案:C 关于必然条件下,物质的着火点是固定的,不能降低,因此A选项错误;不能用水去浇熄汽油这种物质的着火,因为油浮在水面,无法使可燃物与空气隔间,反而因水的流动而扩大了燃烧范围,B选项错误;化学爆炸中,爆炸物之间的反映多种多样,绝大多数不是化合反映;但都是猛烈的氧化反映;易燃易爆物品若是堆放太高过密,一旦发生燃烧或爆炸相当危险,因此D选项也是错误的.12.燃放鞭炮给人身和环境带来危害,北京市发出禁放令.禁止燃放鞭炮......的标志是( )A B C D答案:B13.—以下转变中,是氧化反映,而不是化合反映和分解反映的是( )A.照明弹照明时,镁粉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B.烟雾弹中的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C.停电时,点燃蜡烛照明D.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式制取氧气答案:C14.炒菜时,锅内的油由于温度太高而燃烧起来,应采取的方法是( )A.向油油锅内喷水降温B.向火炉泼水熄灭火源或利用灭火栓C.盖上锅盖,端下油锅D.向油锅撒沙子而隔间空气答案:C15.调查统计说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缘故.以下自救方法不合理...的是( )A.碰到到意外情形,可用把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置,同时拨打求救B.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门窗C.所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可能切近时面逃离D.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离开火灾区答案:D16.二氧化碳是经常使用的灭火剂,但金属镁着火却不能用二氧化碳扑灭,因为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生成黑色和白色两种固体粉末.写出该反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Mg+CO2点燃2MgO+C17.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熊熊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木船,使曹军的木船燃起火.依照图7-1所示燃烧条件填写:曹军的木船是________,木船燃烧的条件是木船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可燃物①温度达到木材的着火点;②木材与空气接触18.面粉加工厂里假设悬浮着较多的面粉粉尘,碰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这是因为面粉粉尘与空气充分接触后,碰到明火急剧燃烧,在短时刻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膨胀,从而引发爆炸.下面是模拟粉尘爆炸的一个实验:如图7-2,在无盖的小塑料筒里放入干燥的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筒,迅速鼓入大量空气,不久会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金属筒的塑料盖掀起.试问:(1)在上述实验中,鼓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7-1 图7-2(2)以下情形下,可不能发生爆炸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①金属筒不加盖时②蜡烛没有点燃时③无盖的小塑料桶中装的是干燥煤粉时,(3)面粉厂为幸免平安事故的发生,应采取的平安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答案:(1)使面粉充满金属筒(2)①②(3)严禁烟火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在短时刻内产生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就会引发爆炸.除可燃性气体(如氢气、甲烷、一氧化碳等)外,面粉、煤粉等可燃性的粉尘在必然的条件下急速燃烧也可能引发爆炸.19.以下因素都会阻碍燃烧,请你说明发生了什么阻碍,并举实例加以说明.①可燃物的着火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氧气浓度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着火点越低越易点燃,如纸张比煤更易点燃;②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猛烈,如柴炭在空气中燃烧只发红,但在氧气中那么猛烈燃烧,发出白光;③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容易发生,如将木材劈开架空后易燃烧.解析:燃烧必需同时具有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着火点.阻碍可燃物燃烧的元素也有三个:可燃物的着火点的高低;氧气浓度的大小;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的大小等.结合所学知识和日常生活查验不难判定它们是如何阻碍燃烧的.20.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给你白磷、一烧杯水、导管一根、酒精灯、带铁圈的铁架台等用品.请设计一个证明可燃物燃烧应具有的条件的实验.答案:室温下,将白磷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向白磷表面鼓入空气,白磷不燃烧,说明白磷只与空气接触,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不能燃烧,再将盛有水和白磷的烧杯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使水的温度升高,白磷不燃烧,说明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而不与氧气接触,白磷不能燃烧,再用导管向热水中白磷表面鼓入空气,白磷燃烧,说明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同时白磷与氧气接触,白磷能够燃烧.中考链接21.(2020,四川)2020年5月19日,承德暖尔河再次发生瓦斯爆炸特大事故.瓦斯已成为致使我国煤矿特大恶性事故的“头号杀手”.(1)瓦斯存在于煤层及周围岩层中,是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瓦斯属于______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瓦斯的要紧成份是甲烷,瓦斯爆炸会产生高温、高压和冲击波,并放出有毒气体.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发生瓦斯爆炸时,以下自救方法不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站在原地不动B.背对爆炸地址迅速卧倒(3)瓦斯爆炸后,为了避免二次爆炸,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条).(4)煤矿瓦斯爆炸有三个必需条件:瓦斯浓度达到爆炸限度、___________和足够的___________,对任何一个条件的有效操纵都可幸免瓦斯爆炸.据此,我国平安监管部门提出了“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三项方法.请对其中的任意一项方法进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混合物2CH4+3O2点燃2CO+4 H2O(2)A(3)当即切断通旧事故地址的一切电源,恢复通风、扑灭明火等中的两条(4)火源氧气“先抽后采”旨在降低井下瓦斯浓度;“监测监控”是指成立和完善监测监控手腕,做到防患于未然;“以风定产”是指有多大的通风能力就维持多大的产量规模,避免井下瓦斯积聚.22.(2020,广东)2020年5月,云南省某地一个内装白磷的储罐因泄漏而迅速自发引发大火,现场白烟弥漫.消防人员马上采纳水冷却罐体,再用沙土围堰填埋的方式灭火,火势专门快取得操纵.已知白磷和红磷都是磷元素的单质,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请回答:(1)白磷与红磷比较,在空气中更易着火燃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消防人员采纳的灭火方式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白磷(2)4P+5O2点燃2P2O5(3)将温度降至白磷的着火点以下,隔间白磷与空气接触(降温、隔间空气、隔离可燃物等也可)23.(2020,河南)在化学实验中,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消防队员扑灭一样火灾时经常使用大量的冷却剂,如水等;扑灭丛林火灾时,能够用设置隔离带的方式.请你说出以上三种灭火方式的要紧原理别离是什么?答案:隔间空气(或氧气);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清除可燃物,使可燃物不被引燃.。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同步训练题含答案1. 以下事情中,是肯定事情的是( )A.两条线段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B.400人中有两团体的生日在同一天C.早上的太阳从西方升起D.翻开电视机,它正在播放动画片2. 平安是人类生活的基本。

以下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不会发作爆炸的是( ) A.氮气 B.氢气 C.液化石油气 D.自然气3. 熄灭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变化,以下关于熄灭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熄灭一定有火焰B.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熄灭,一定会发作爆炸C.物质跟氧气的反响就是熄灭D.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4. 从防火、灭火、自救等平安知识判别,以下做法错误的选项是......〔〕A. 室内着火时不急于翻开门窗B.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C. 用明火检验燃气能否走漏D. 发作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5. 野炊时,小华发现篝火的火焰很小,于是他将木柴架空一些,这样做的目的是〔〕A. 使木柴与空气充沛接触B. 降低木柴的温度C. 降低木柴的着火点D. 方便添加木柴6. 以下解释错误的选项是〔〕A. 木材着火用水浇灭——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B. 扑灭森林火灾时开拓隔离带——肃清和隔离可燃物C. 用扇子扇煤炉,越扇越旺——供应熄灭所需的足够氧气D. 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隔绝氧气7. 发作火灾时,以下的自救措施正确的选项是〔〕①室内起火时,翻开一切的门窗通风②身上着火时,不要乱跑,可就地打滚使火熄灭③人在高层时,迅速跳楼逃脱④撤离时,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快速撤离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8. 人们在任务、生活中,为防止事故发作常采用一些平安措施,以下平安措施中正确的选项是〔〕A. 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B. 冬天用煤取暖时封锁门窗C. 到煤窖中挖煤用火把照明D. 厨房内煤气走漏翻开排气扇通风9. 〝防火胜于救火〞,迷信看法熄灭,增强平安防范看法是每个公民应具有的平安素养之一,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B.水能灭火,是由于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关于不明缘由惹起的失火,我们宁可让其自生自灭,也不能贸然采取灭火措施D.油库、面粉厂、纺织厂、轮毂厂、橡胶厂和煤矿的坑道内等场所要严禁烟火,以防止爆炸的发作10. 油锅起火,迅速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灭火原理是( )A.降低食用油的着火点 B.肃清可燃物C.隔绝空气 D.防止食用油溅出11. 熄灭通常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作的一种________________的猛烈的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_7.1_燃烧和灭火_同步练习(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_7.1_燃烧和灭火_同步练习(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 7.1 燃烧与灭火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

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A.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B.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C.用明矾净水–明矾可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D.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2. 学校组织学生想、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篝火晚会结束后,同学们立即用附近的沙土覆盖余火.用上述方法灭火依据的原理是()A.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离B.撤离可燃物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降低可燃物的温度3. 野炊时把柴禾架空一些,以便柴禾燃烧的更旺.其原理是()A.加快柴禾散热的速度B.增加集聚的热量C.降低柴禾的着火点D.增大柴禾与空气的接触面积4. 下列事故处理的方法,正确的是()A.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C.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D.发现燃气泄漏时,立即打排气扇5. 通常的火灾是用水扑灭的,对这一现象解释错误的是()A.水遇火蒸发而吸热,有助于降低正在燃烧的物质的温度,使温度迅速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B.水能起到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的作用C.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水能直接降低正在燃烧的物质的温度,最终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6. 用一块棉布手帕浸泡在盛有质量分数约为的酒精溶液中,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将浸透的手帕舒展开,用镊子夹住两角,用火点燃(如图所示)当手帕上的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对于这一现象,下面解释正确的是()A.这是魔术,你所看到的是一种假象B.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C.手帕上的水和酒精的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D.酒精燃烧后使棉布的着火点升高7. 学习化学的重要目的是要善于用化学知识去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从化学角度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火焰C.发现燃气(天然气、煤气等)泄漏,点火检查泄漏处D.面粉加工厂、加油站严禁烟火8. 下列对意外事故的处理中,错误的是()A.家用电器着火时,应立即用水浇灭B.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C.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时,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D.发生火灾时,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9. 燃烧与缓慢氧化的共同特点是()①氧化反应②发光③放热④化合反应.A.①②③④B.①③C.①④D.②③10. 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B.火柴梗着火点高C.火柴梗接触氧气少D.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11. 如图所示,水中的白磷不会燃烧,而铜片上的白磷会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会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二是________.12. 日常生活中,灭火的方法很多,下列实例各自采用的原理是:炒菜时油锅着火了,盖上锅盖的原理是:________.菜炒熟了,关掉阀门的原理是:________.13. 家用燃气主要有天然气(主要成份)、管道煤气(主要成分是、、)和罐装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等,为了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可以在厨房中安装报警器(如图所示).(1)如果某家庭用的是天然气,报警器的位置应按________ (填“”或“”)图安装,原因是________.(2)如果厨房里发生燃气泄漏,能否开灯检查?________.(能或不能)(3)燃气燃烧不充分时火焰就会有黑烟,这时可调大气灶________ (填“空气”或“燃原因是什么?①________;②________.15. 物质燃烧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分别是(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16. 张飞家使用了天然气为燃料的管道燃气.为防止燃气泄露造成危险,家中安装了如图所示报警器.请回答:(1)天然气在第一次通过管道运输到用户家时,必须先将管道内充满 ,填充 的目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排尽空气防止爆炸 .使天然气燃烧更旺 .使天然气与氧气完全隔绝(2)如果夜间听到报警器报鸣,你应该如何处理________..打开电灯检查 .打开排气扇 .开窗通风 .关闭阀门.17. 请关注以下两则新闻:①“西气东输”工程将给部分地区的居民送去质优价廉的天然气.② 年 月,河南太平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请用化学知识分析第②则新闻,你认为发生瓦斯爆炸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上面两则新闻说明,化学物质(如上述所说的天然气)可造福于人类,但有时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请你再举出一种物质说明这个问题:________.18. 下列是生活中的一些灭火实例,试分析其灭火的原因(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________;(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________;(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方的数林砍掉形成隔离带________.19.(10分) 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物相同,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请举例说明.(2)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考虑的因素有哪些?项实验实热水中未燃烧的白带火星的木条伸紫色石蕊试液在通入燃烧的蜡烛由低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 7.1 燃烧与灭火同步练习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0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30分)1.【答案】D【考点】水的净化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燃烧与燃烧的条件【解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铁在与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防锈就是破坏铁生锈的条件,据此解答;.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结合“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根据用明矾净水的原理解答;.微观粒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同步练习 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同步练习 有答案

课题1燃烧和灭火一选择题1.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

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达到着火点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2.近年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次给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B.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C.油库、面粉厂、纺织厂、煤矿矿井内都要严禁烟火D.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灯检查并打开门窗通风3.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的是( )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④4.下列探究的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的结论的是( )5.目前,许多烧烤店都改用机制炭作燃料,引燃机制炭可以使用固体酒精,盖灭机制炭可以使用炭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温度B.炭灰可以隔绝空气而使机制炭熄灭C.机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D.酒精的燃烧会升高机制炭的着火点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燃烧都放出热量B.红磷常温下在空气中能自燃C.炒菜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D.木材燃烧必须达到木材着火点二非选择题1.燃烧是指___________与氧气发生的一种________、________的剧烈的________反应。

2.燃烧的条件:(1)________;(2)可燃物与____________接触;(3)达到燃烧所需的____________(也叫着火点)。

3.灭火的原理:(1)清除________或使________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______________;(3)使温度降到________以下。

4.常用灭火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燃烧和灭火练习题含答案

燃烧和灭火练习题含答案

2017-2018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同步练习题1.下列事件中,是必然事件的是( )A.两条线段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B.400人中有两个人的生日在同一天C.早上的太阳从西方升起D.打开电视机,它正在播放动画片2.燃烧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变化,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燃烧一定有火焰B.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一定会发生爆炸C.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D.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3.燃着的火柴梗竖直向上,不如火柴梗水平放置或略向下放置燃烧得更旺,其原因是( )A.火柴梗着火点低 B.空气中氧气不足C.火柴梗跟氧气接触面积小 D.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4.油锅起火,迅速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灭火原理是( )A.降低食用油的着火点 B.清除可燃物C.隔绝空气 D.防止食用油溅出5.下列有关燃烧、灭火的分析正确的是( )A.火上浇油: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B.钻木取火:提高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C.吹灭烛火:降低着火点D.电器着火:用水浇灭6. 运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②现象对比,说明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燃烧条件之一B.①③现象对比,说明有氧气参与是燃烧条件之一C.白磷的着火点低于80 ℃D.热水只起到加热作用7. 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放在空气中的木桌椅没有燃烧,是因为木桌椅不是可燃物B.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开挖隔离带,是为了将可燃物与火隔离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D.住房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房屋着火,可以用水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天然气泄漏,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D.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9. 成语“釜底抽薪”的本意包含着灭火的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也依据这个原理的是( )A.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 B.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C.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 D.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10. 如图将一根铜丝烧成螺旋状网罩罩在一支燃着蜡烛的火焰处,不多久蜡烛火焰熄灭,其熄灭的原因是( )A.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B.清除了可燃物C.降低了着火点 D.隔绝了氧气11. 下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只有左侧试管中的红磷能燃烧B.只有右侧试管中的白磷能燃烧C.磷燃烧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D.烧碱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燃烧产物,减轻污染12. 为探究燃烧的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白磷是可燃物,红磷不是可燃物B.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C.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未达到它的着火点D.实验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及隔绝氧气13. 下列是生活中的一些灭火实例,试分析其灭火的原因。

九年级化学上册4.1燃烧与灭火同步练习(含参考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4.1燃烧与灭火同步练习(含参考答案)

4.1 燃烧与灭火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1.下列有关标志中,与燃烧或爆炸无关的是( )A.B.C.D.2.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常用的家庭燃料,泄漏时如果处理不当,常常会酿成悲剧.为了安全起见,最好在厨房安装报警器,如果报警器显示有液化气泄漏,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赶紧打开厨房中的电灯,找出漏气部位B.关闭气源阀门,并打开门窗通风C.迅速跳窗,逃离现场D.在厨房内及时用手机拨打火警电话“119”3.家庭用煤经过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其目的是(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C.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4.近年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次给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B.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C.油库、面粉厂、纺织厂、煤矿矿井内都要严禁烟火D.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灯检查并打开门窗通风5.为探究物质燃烧条件,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已知白磷着火点40℃,红磷着火点240℃;发现水中白磷和铜片上红磷都没燃烧,铜片上白磷着火燃烧.对此实验的认识错误的是( )A.物质燃烧必须要与氧气接触B.物质燃烧温度必须要达到着火点C.烧杯中热水的作用只是使白磷Ⅱ与氧气隔绝D.铜片上的红磷没燃烧,因为红磷不是可燃物6.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其中“火要虚”的意思是说:燃烧木柴时,通常架空些,才能燃烧得更旺.“火要虚”的实质是( )A.散热的速度加快B.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C.木柴的着火点降低D.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7.下列措施安全的是( )A.进入煤矿的矿井时用火把照明B.到溶洞里探险时用火把照明C.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进行火把实验D.用点燃木条的方法检查液化石油气罐是否漏气8.含有硫的煤,在火炉中如果不完全燃烧,则排放出能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是( )A.SO2和CO2B.CO2和CO C.CO D.SO2和CO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即可发生爆炸B.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就不会燃烧C.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D.在有易燃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衣服10.下列爆炸不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A.冬天里,供暖锅炉的爆炸B.煤矿里,“瓦斯”气体的爆炸C.面粉厂里,面粉粉尘的爆炸D.节日里,烟花爆竹的爆炸11.点燃下列混合气体可能会引起爆炸的是( )A.一氧化碳和氮气B.二氧化碳和氧气C.天然气和空气D.氢气和天然气12.下列关于爆炸的叙述正确的( )A.爆炸是气体物质剧烈燃烧的结果,所以一定发生化学变化B.爆炸是一种现象,当气体体积在一个受限制的空间内急剧膨胀时,就会发生爆炸,这种现象可能因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引起的C.爆炸都会伴有发光、发热的现象D.爆炸是缓慢氧化的必然结果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0分)13.(2013•息县模拟)可燃物燃烧除需要氧气外,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什么?煤块经粉碎处理后,在空气中燃烧得更快、更充分,这是为什么?14. “减少污染、净化空气,还我一片蓝天”,已成为人们共同的心声.(1)洁净的空气中含量较多的气体有氧气和 (填化学式);(2)汽车燃料燃烧不充分时,会产生炭粒和有毒的 (填化学式)气体,污染空气;(3)汽车使用压缩天然气(CNG)作燃料,会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天然气所含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 .压缩天然气(CNG)加气站必须悬挂,因为 .15.冬季可用煤炉取暖,分析下列做法或现象中的原理.(1)生煤炉时,需先引燃木材.(2)开始时煤燃烧较弱,过一会变得剧烈.(3)煤层上方有时会出现蓝色火焰.(4)用扇子扇炉火,越扇越旺.16.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知识回忆】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 ;【交流讨论】(1)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 .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 后才能对试管加热;(2)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 ;【综合应用】“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钾遇水会立刻着火,因为钾遇水生成H2和一种碱,该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反应化学式为 .2016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同步练习 4.1 燃烧与灭火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1.下列有关标志中,与燃烧或爆炸无关的是( )A.B.C.D.【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专题】公共标志型.【分析】解答本题可根据图中常见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与燃烧或爆炸有关,故选项错误.B、图中所示标志是塑料制品回收标志,与燃烧或爆炸无关,故选项正确.C、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带火种标志,与燃烧或爆炸有关,故选项错误.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与燃烧或爆炸有关,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常见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常用的家庭燃料,泄漏时如果处理不当,常常会酿成悲剧.为了安全起见,最好在厨房安装报警器,如果报警器显示有液化气泄漏,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赶紧打开厨房中的电灯,找出漏气部位B.关闭气源阀门,并打开门窗通风C.迅速跳窗,逃离现场D.在厨房内及时用手机拨打火警电话“119”【考点】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判断.B、根据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判断.C、根据火灾逃生的应急措施判断D、根据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判断.【解答】解:A、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开灯会产生电火花,易引燃混合气体,发生危险,故A错误;B、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会使室内空气对流,可以降低气体的温度减小可燃性气体的浓度,使混合气体达不到着火点和爆炸极限,故B正确;C、煤气的可燃性,煤气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遇火或加热易爆炸,煤气灶漏气时易引发燃烧或爆炸,要采取预防,不能立即逃离,故C错误;D、煤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遇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易发生爆炸,及时用手机拨打火警电话会产生电火花,可能发生爆炸,故D错误.故选B.【点评】燃烧和灭火对人的生产、生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理解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及防护措施,对我们利用燃烧,防止火灾带来的灾难有指导性意义.3.家庭用煤经过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其目的是(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C.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考点】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这种变化是为了促进可燃物燃烧,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1)增大氧气的浓度.(2)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等,据此分析即可;【解答】解:A、可燃物的热值是可燃物的固有属性,不会因这样的变化而改变;B、可燃物的着火点是一般是固定的,所以该变化不能降低煤的着火点;C、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基本固定,这样的改变不会改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煤球”到“蜂窝煤”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所以能够使煤充分燃烧,提高燃烧效率;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使可燃物充分燃烧的方法(增大氧气浓度,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知识的理解与应用.4.近年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次给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B.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C.油库、面粉厂、纺织厂、煤矿矿井内都要严禁烟火D.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灯检查并打开门窗通风【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加热器皿-酒精灯;防范爆炸的措施;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给试管内加热的注意事项考虑;B、根据酒精灯的用法考虑;C、根据厂内具有可燃物考虑;D、根据煤气泄漏的处理方法考虑.【解答】解: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否则会因为液滴飞溅出来而伤人,故A说法正确;B、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否则由于酒精具有可燃性,容易发生火灾,故B说法正确;C、油库、面粉厂、纺织厂、煤矿矿井内都含有易燃的微粒,所以应该严禁烟火,否则容易发生火灾或爆炸,故C说法正确;D、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不能用电,故D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酒精灯的两查、两禁一不可;掌握煤气泄漏的处理方法.5.为探究物质燃烧条件,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已知白磷着火点40℃,红磷着火点240℃;发现水中白磷和铜片上红磷都没燃烧,铜片上白磷着火燃烧.对此实验的认识错误的是( )A.物质燃烧必须要与氧气接触B.物质燃烧温度必须要达到着火点C.烧杯中热水的作用只是使白磷Ⅱ与氧气隔绝D.铜片上的红磷没燃烧,因为红磷不是可燃物【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根据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来考虑本题;B、根据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来考虑;C、根据水的作用考虑;D、根据燃烧的条件考虑.【解答】解:A、燃烧的条件是具有可燃物、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因为水中没有氧气,故A正确;B、因为燃烧的条件是具有可燃物、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原因是红磷的着火点高,所以物质燃烧温度必须要达到着火点,故B正确;C、烧杯中热水的作用一是提供热量使白磷达到着火点,二是隔绝空气,故C错误;D、铜片上的红磷没燃烧,因为红磷没有达到着火点,而不是因为红磷不是可燃物,故D错误.故选CD【点评】要掌握燃烧的条件,具有可燃物、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知道控制变量的实验的设计方法,只允许有一个变量.6.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其中“火要虚”的意思是说:燃烧木柴时,通常架空些,才能燃烧得更旺.“火要虚”的实质是( )A.散热的速度加快B.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C.木柴的着火点降低D.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燃烧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三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三个条件都能满足时,物质才能发生燃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越充分燃烧越完全越剧烈.【解答】解:可燃物架空一些,可使空气容易进入而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氧气与可燃物接触更充分;“火要虚”能使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接触更充分,燃烧更完全才能燃烧更旺;此做法不能改变可燃物的着火点等物质固有属性及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而是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故选B.【点评】可燃物燃烧通常需要氧气的支持,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或氧气充足时可发生完全燃烧,与氧气接触不充分或氧气不足时则发生不完全燃烧.7.下列措施安全的是( )A.进入煤矿的矿井时用火把照明B.到溶洞里探险时用火把照明C.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进行火把实验D.用点燃木条的方法检查液化石油气罐是否漏气【考点】防范爆炸的措施;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A、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B、溶洞里可能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C、沼气与氧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D、液化石油气与氧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解答】解:A、进入煤矿的矿井时用火把照明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故选项错误;B、到溶洞里探险时用火把照明,既可以照明,又可以检验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偏高.故选项正确;C、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进行火把实验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故选项错误;D、用点燃木条的方法检查液化石油气罐是否漏气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安全常识方面的知识,要充分理解爆炸的含义,即在有限的空间里急剧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气体急剧膨胀,发生爆炸.8.含有硫的煤,在火炉中如果不完全燃烧,则排放出能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是( )A.SO2和CO2B.CO2和CO C.CO D.SO2和CO【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少量的硫元素,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烟尘等物质.【解答】解:硫和氧气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硫,碳不完全燃烧时能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都是污染环境的物质.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含硫煤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时的生成物的性质,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即可发生爆炸B.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就不会燃烧C.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D.在有易燃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衣服【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解答】解:A、可燃物达到着火点,不一定发生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的气体,放出大量的热,使产生的气体急剧膨胀,就会发生爆炸.B、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就不会燃烧,正确.C、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轮胎在阳光下暴晒发生的爆炸就是物理变化.正确.D、在有易燃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衣服,因为化纤类衣服摩擦时容易产生火花.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燃烧和爆炸等方面的内容.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的气体,放出大量的热,使产生的气体急剧膨胀,就会发生爆炸.10.下列爆炸不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A.冬天里,供暖锅炉的爆炸B.煤矿里,“瓦斯”气体的爆炸C.面粉厂里,面粉粉尘的爆炸D.节日里,烟花爆竹的爆炸【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供暖锅炉的爆炸是因为锅炉受热不均或压强过高造成的,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瓦斯”气体的爆炸过程中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C、面粉粉尘的爆炸过程中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D、烟花爆竹的爆炸过程中生成了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11.点燃下列混合气体可能会引起爆炸的是( )A.一氧化碳和氮气B.二氧化碳和氧气C.天然气和空气D.氢气和天然气【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要发生爆炸需满足的条件有:有可燃性气体且达爆炸极限、有足够的支持燃烧的气体、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解答】解: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A、一氧化碳是可燃性气体,氮气不能支持燃烧,不会发生燃烧或爆炸,故A错误;B、二氧化碳不是可燃性气体,与氧气不反应,故B错误;C、天然气是可燃性气体,空气中氧气能支持燃烧,点燃时会发生燃烧或爆炸,故C正确;D、氢气和天然气都是可燃性气体,二者不会发生燃烧或爆炸,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根据燃烧和发生爆炸的条件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熟知发生爆炸的条件即可正确解题.12.下列关于爆炸的叙述正确的( )A.爆炸是气体物质剧烈燃烧的结果,所以一定发生化学变化B.爆炸是一种现象,当气体体积在一个受限制的空间内急剧膨胀时,就会发生爆炸,这种现象可能因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引起的C.爆炸都会伴有发光、发热的现象D.爆炸是缓慢氧化的必然结果【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爆炸有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解答】解:A、有些爆炸是物理变化,如轮胎爆炸.有些爆炸是化学变化:如鞭炮爆炸.故说法错误.B、爆炸是一种现象,当气体体积在一个受限制的空间内急剧膨胀时,就会发生爆炸,这种现象可能因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引起的.故说法正确.C、爆炸不一定有发光、发热现象,如轮胎爆炸.故说法错误.D、爆炸不一定是缓慢氧化的结果,有些是剧烈燃烧引起的爆炸,有些是由于气体彭胀引起的爆炸,是物理变化,故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爆炸分物理变化而引起的爆炸和由化学变化引起的爆炸.化学爆炸伴随发光发热现象,而由物理变化引起的爆炸不一定发光发热.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0分)13.(2013•息县模拟)可燃物燃烧除需要氧气外,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什么?煤块经粉碎处理后,在空气中燃烧得更快、更充分,这是为什么?【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分析】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促进燃烧的方法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大氧气的浓度.【解答】解:可燃物燃烧除需要氧气外,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煤块经粉碎处理后,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从而使煤燃烧得更快、更充分.【点评】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14.“减少污染、净化空气,还我一片蓝天”,已成为人们共同的心声.(1)洁净的空气中含量较多的气体有氧气和 N2 (填化学式);(2)汽车燃料燃烧不充分时,会产生炭粒和有毒的 CO (填化学式)气体,污染空气;(3)汽车使用压缩天然气(CNG)作燃料,会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天然气所含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 CH4 .压缩天然气(CNG)加气站必须悬挂,因为 加气站空气中含有天然气,遇到明火,可能会爆炸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防范爆炸的措施.【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空气中含量较多的物质是氧气和氮气;汽油等燃料燃烧不充分时能够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与空气混合时,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解答】解:(1)洁净的空气中含量较多的气体有氧气和氮气.故填:N2.(2)汽车燃料燃烧不充分时,会产生炭粒和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故填:CO.(3)天然气所含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甲烷.故填:CH4.因为加气站空气中含有天然气,遇到明火,可能会爆炸,所以压缩天然气(CNG)加气站必须悬挂禁止烟火的标志.故填:加气站空气中含有天然气,遇到明火,可能会爆炸.【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空气和天然气等物质的组成和可燃性气体的化学性质等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5.冬季可用煤炉取暖,分析下列做法或现象中的原理.(1)生煤炉时,需先引燃木材.(2)开始时煤燃烧较弱,过一会变得剧烈.(3)煤层上方有时会出现蓝色火焰.(4)用扇子扇炉火,越扇越旺.【考点】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是可燃物燃烧的必要条件之一;煤燃烧时能够放出热量,从而使环境的温度升高;一氧化碳燃烧时的火焰是蓝色的;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够促进可燃物燃烧.【解答】解:(1)木材燃烧放出热量,煤吸收热量后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煤的着火点时,煤就燃烧起来.(2)燃烧放热,使周围的煤达到着火点,燃烧旺盛.(3)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被热的碳还原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能够发出蓝色火焰.(4)增加空气量,从而使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大,促进煤的燃烧.【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和促进可燃物燃烧等方面的知识,解答时应该从温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6.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知识回忆】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 与氧气(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交流讨论】(1)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 减少污染 .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 擦干 后才能对试管加热;(2)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 氧气(空气) ;【综合应用】“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钾遇水会立刻着火,因为钾遇水生成H2和一种碱,该反应是 放热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反应化学式为 KOH .【考点】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书写化学方程式;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实验性简答题;设计方案评价类简答题;压轴实验题.【分析】[知识回忆]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能发生:一是物质具有可燃性,二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三是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交流讨论](1)对比图一、图二,图二把磷放入密闭的试管中进行实验,可以防止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造成空气污染;从水中取出的试管外壁沾有水,直接进行加热易造成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2)白磷的温度达到了着火点而没能和氧气接触,燃烧需要氧气支持,试管内应提供燃烧需要的氧气;[综合应用]燃烧所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钾的燃烧说明反应放出了热量使钾的温度升高至着火点;钾与水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和碱氢氧化钾.【解答】解:【知识回忆】可燃物发生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故答案为:与氧气(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交流讨论](1)图二中磷放入密闭的试管中,可以防止燃烧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污染环境,而图一的燃烧产生直接排入空气;取出的试管壁上有水,应擦干后再进行加热,以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故答案为:减少污染(环保);擦干;(2)试管内应为空气或氧气,以满足磷燃烧所需要的氧气;故答案为:氧气(空气);【综合应用】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钾的温度达到钾物质的着火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碱类物质的由金属与氢氧根组成的特点,可判断钾与水反应生成的碱为氢氧化钾,同时放出氢气;故答案为:放热;KOH.【点评】根据燃烧所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对实验中物质所处环境进行分析,判断影响燃烧发生的因素.。

初中化学九级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第单元课题燃烧和灭火)

初中化学九级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第单元课题燃烧和灭火)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 1 焚烧和灭火5分钟训练1.焚烧是指 ________与 ________发生的一种 ________、 ________的强烈的 ________反响。

思路解读 :本题考察焚烧的观点,合适学生预习和预习后的自我测评。

答案:可燃物氧气发光发热氧化2.灭火的原理:(1) ________ 、 (2) ________ 、 (3) ________ ,三个条件只要具备一个。

思路解读 :本题依照焚烧的条件设计灭火的原理。

答案:消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余物件隔绝隔断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3.(1) 泡沫灭火器的反响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

(2)在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和 ________易燃物和易爆物时,一定严格恪守相关规定,绝不一样意违章操作。

思路解读 :要考虑药品的价钱、反响速率。

答案: (1)Al 2(SO4)3 +6NaHCO 3====2Al(OH) 3↓ +6CO2↑ +3Na2 SO4(2)生产运输使用储存10分钟训练1.灭火的主要方法有三种,以下灭火举措是利用了哪一种灭火方法?并简要说明与焚烧的哪个条件相对应。

(1)厨房油锅着火后用锅盖盖上。

(2)息灭丛林大火时设置隔绝带。

(3)釜底抽薪。

(4)息灭油井大火时用炸药在大火上方爆炸。

(5)消防队员用冷水浇灭燃着的可燃物。

(6)将沙土铺洒在焚烧的化学药品上息灭火焰。

思路解读 :本题考察灭火的三种基本方法:①隔断空气②降低温度,使之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③将可燃物撤退焚烧区。

答案: (1)隔断空气(2)将可燃物撤退焚烧区(3)将可燃物撤退焚烧区(4)隔断空气(5)降低温度,使之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6)隔断空气2.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持续焚烧,其原由是( )A. 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B. 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C.火柴梗湿润,不易持续焚烧D. 火柴梗接触氧气少思路解读 :火柴竖直向上,火焰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减小,焚烧不可以获取充分的氧气,故易于答案: D3.灭火时往可燃物上喷大批水的主要作用是( )A. 隔断空气B. 降低温度C.使水分解D. 使水变为水蒸气以挥发思路解读 :用水灭火,主假如水蒸发,产生大批的水蒸气,汲取大批热量而使得火焰的温度低于着火点而使火焰熄灭。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7.1 燃烧和灭火 同步习题(含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7.1 燃烧和灭火 同步习题(含解析)

7.1 燃烧和灭火同步习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不是燃烧所需的条件是()A.可燃物B.可燃物与水接触C.可燃物与空气接触D.温度达到着火点2.寿宁粉丝含有淀粉,点燃粉丝,燃烧端朝上易熄灭,从燃烧的条件来看,主要原因是()A.没有与氧气充分接触B.热空气增大了粉丝的着火点C.温度没有继续达到粉丝的着火点D.粉丝还含有其他物质,阻止它继续燃烧3.小红对蜡烛燃烧过程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探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①中,蜡烛燃烧一会儿后,会熄灭,说明燃烧需要氧气B.实验②中,蜡烛燃烧一会儿后,看到白瓷板出现上黑色的小颗粒,说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C.实验③中,细木棍与火焰接触的两端颜色最黑,说明外焰温度最高D.实验④中,只能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这一性质4.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A.燃烧时有发光放热现象B.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C.燃烧一定是氧化反应D.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就不可能燃烧5.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运动员急促呼吸B.粮食酿酒C.蜡烛燃烧D.镁条发黑6.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档案资料着火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B.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C.遭遇火灾,如果火势较大,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D.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立刻用湿抹布扑灭7.如图所示,将白磷和红磷分装于Y形试管的2个支管中,管口系牢小气球,将2个支管同时伸入相同深度的热水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c两处均不燃烧B.红磷不燃是因为没有接触氧气C.此实验能验证燃烧所需的条件D.管口小气球可防止生成产物污染环境8.下列及其解释不相符的是()A.金属镁比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可燃物的性质不同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能够剧烈燃烧﹣﹣﹣﹣﹣﹣﹣氧气含量不同C.蜂窝煤比煤块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与氧气接触面积不同D.火柴头向下比向上放置燃烧个剧烈﹣﹣﹣﹣﹣﹣﹣火柴头向上放置与氧气接触面积小9.2020年6月13日,浙江温岭的槽罐车爆炸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初三化学上册课件-燃烧和灭火单元同步练习及答案

初三化学上册课件-燃烧和灭火单元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七单元课题1 燃烧和灭火课下作业1.(2008年安徽肇庆)1854年5月30日,英国战舰“欧罗巴”的船舱里装滿了供战马吃的草料,航行途中突然草料着火,整个战舰瞬间变为火海。

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草料舱没有氧气B.草料舱通风不好C.草料发生缓慢氧化积累了大量的热D.草料温度达到了草料的着火点2.(2008年山东烟台)如图,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过了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房间逃离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湿毛巾捂住鼻子(B)成站立姿势跑出(C)伏低身子逃出(D)淋湿衣服爬出3.(2008年江苏南通)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

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

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4.(2008年山东泰安)从防止空气污染的角度考虑,下列实验过程应在通风橱中进行的是()5.(2008年黑龙江哈尔滨)干粉灭火器是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白色干粉来灭火。

这种灭火器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其中干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它受热后生成苏打、水和一种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1)碳酸氢钠的性质有(2)灭火时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

6.(2008年福建福州)某兴趣小组话动中,同学们按图1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

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变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7.1燃烧和灭火(第1课时)同步练习PPT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精品课件

7.1燃烧和灭火(第1课时)同步练习PPT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精品课件
A.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 B.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 C.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 D.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
3.下列各组物质,均为可燃物的是( D ) A.氧气、白磷、红磷 B.红磷、大理石、酒精 C.煤气、二氧化碳、铁丝 D.白磷、红磷、铁丝
4.下列对应的灭火方法不合理的是( D )
A.做实验时,不慎碰倒燃着的酒精灯,酒精在桌 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图三
(4)图三实验中所用药品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__A_B___
4.((1)选25 填图四中的字母编号)。
2. 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排尽发生装置中的空气,待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集满气体后,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 (三)置换反应 (2)CH4+2O2 CO2+2H2O [解析] (1)有机化合物必须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NaNO2不含碳元素,属于无机化合物。(2)根据阿斯种元素组成的。(3)β-胡萝卜素化学式为C40H56,故β-胡萝卜素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是40∶56=5∶7。(4)根据 表中数据可知,1 kg胶基糖果中环七糊精的最大使用量为20.0 g,1 kg某胶基糖果中含环七糊精11.0 g,符合其使用标准。(5)正确的添加食品 添加剂有助于食物的保存,因此只要按使用标准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即可(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9)镁和稀盐酸:Mg+2HCl MgCl2+H2↑[现象同(25)] 9.(1)134 (52)盐酸与草木灰:2HCl+K2CO3 2KCl+H2O+CO2↑[现象同(51)] (37)稀盐酸除铁锈:6HCl+Fe2O3 2FeCl3+3H2O(红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
第七单元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课下作业
1.(2008年安徽肇庆)1854年5月30日,英国战舰“欧罗巴”的船舱里装滿了供战马吃的草料,航行途中突然草料着火,整个战舰瞬间变为火海。

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
..的是()
A.草料舱没有氧气B.草料舱通风不好
C.草料发生缓慢氧化积累了大量的热D.草料温度达到了草料的着火点
2.(2008年山东烟台)如图,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过了一会儿高的蜡烛先
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
着火燃烧的房间逃离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湿毛巾捂住鼻子(B)成站立姿势跑出
(C)伏低身子逃出(D)淋湿衣服爬出
3.(2008年江苏南通)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

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

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4.(2008年山东泰安)从防止空气污染的角度考虑,下列实验过程应在通风橱中进行的是()
5.(2008年黑龙江哈尔滨)干粉灭火器是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白色干粉来灭火。

这种灭火器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其中干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它受热后生成苏
打、水和一种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碳酸氢钠的性质有
(2)灭火时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

6.(2008年福建福州)某兴趣小组话动中,同学们按图1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

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变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12装置进行实验。

现象解释
a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 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 b试管中红磷、热水中白磷都没有燃烧的原因是①;②。

【反思与评价】(1)改进后的图12装置与图11装置比较,优点是。

(2)小林同学指出图1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1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
是。

【拓展与迁移】
实验小结时,小朱同学说:“待a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

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

”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

小晶问:“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会是多少呢?大家争论后,出现两种预测。

甲:接近试管容积的1/5;乙:不一定接近试管容积的1/5。

你赞同的预测是(填“甲”或“乙”),理由是。

课下作业答案:
1.A
2.B 解析:该题是从探究灭火的原理,上面的蜡烛由于缺氧先熄灭启发我们从火灾中逃生的正确方法。

3.D 解析:使可燃物充分燃烧的条件一是增大可燃物欲扬起的接触面积,二是增加扬起的浓度。

一般情况下,增大氧气的浓度较难操作,在空气中燃烧的物质,氧气浓度时一定的,要想燃烧更旺,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火要虚”就是在燃料中间留一些空气,以增大与扬起的接触面积。

故D对。

点评:本题是考察燃烧的条件和使可燃物充分燃烧的措施。

生活中,燃料充分燃烧不仅可以节约能源,而且可以减少因不充分燃烧而产生的污染。

4.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实验与污染。

这四个实验中,铁与氧气反应产物只有四氧化三铁,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均无污染;唯有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会造成污染。

5.(1)白色固体(或白色粉末或白色粉末状固体)、受热能分解(或受热易分解)
(2)2NaHCO3△
Na2CO3+ H2O + CO2↑
(3)分解
解析:从题目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碳酸氢钠的一条物理性质——白色固体和一条化学性质——受热易分解,分解的产物苏打是碳酸钠(Na2CO3)、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是CO2,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点评:本题主要以信息给予的形式考察碳酸氢钠的性质和用途。

6.①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②热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反思与评价](1)能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体健康。

(2)避免橡皮塞因试管内气体热膨胀而松动。

(合理答案均可)
[拓展与迁移]甲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且上述实验白磷足量、气密性良好,所以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能接近试管容积的1/5 (或乙装置漏气等) (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白磷和红磷燃烧后的产物五氧化二磷会刺激呼吸道,故实验的改进就是为了避免生成物扩散到空气中,图2避免了这一问题。

但是白磷燃烧放热,试管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容易将塞子弹开,图13绑上气球解决了这一问题。

由于白磷燃烧消耗了试管内的氧气,故压强减小,水进入试管内的体积就是原来氧气占空气的体积,即1/5体积。

点评:本题以实验探究的形式考察了燃烧的条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等知识,同时考察了实验装置的评价与改进问题。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