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设计
青岛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导学案-第1单元-第4课时 积的近似数
![青岛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导学案-第1单元-第4课时 积的近似数](https://img.taocdn.com/s3/m/f43d5f88b9f3f90f76c61b9f.png)
积的近似数学习目标:1.感受求积的近似数的必要性。
2.我要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3.我要学会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计算结果的近似数学习重点: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学习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知识储备四舍五入法:是一种求近似值的方法,它的原则是如果被舍去部分的首位数字小于5时,就舍去这些数字;如果被舍去部分的首位数字大于或等于5时,就要在保留部分的末尾数字上加上1。
例如:520000000≈5亿180000000≈2亿一.前提测评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
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2.0954.3071.8642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问题1.计算下面各题1.87×2.5= 0.85×3.02=问题2.将上面的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指定的小数位数,并在小组里讲解保留方法。
1.87×2.5 ≈0.85×3.02 ≈(一位小数)(两位小数)问题3.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1).我会用横线标出题中的已知条件;用波浪线标出题中的问题。
(2).列式计算(得数保留两位小数)问题4.求积的近似数,先算出(),然后看需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数,再按照()法求出结果,结果要用()符号表示。
三.达标测评1.1.61×1.5的积有()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0059×1.7的积有()小数。
保留三位小数约是( )。
2.列竖式计算。
4.17×0.12(精确到十分位) 3.8×0.48(保留两位小数)3.《故事会》(月刊)每本5.80元,小华打算订半年的,要花多少钱?(得数保留整数)。
4.王老师为参加文艺演的16名小演员定做服装,已知每套服装用布1.65m,做这些服装至少需要多少米布料?★5.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3.23。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0f1606c281e53a5802ff7f.png)
10001全册导学案小数乘整数第1课时学习目标1、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方法是学习新知的工具。
2、理解小数乘整数的原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会比较熟练的进行笔算。
学习重难点重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原理。
难点:会比较熟练的进行笔算。
学案自学一、 知识链接:1、 0.25+0.25+0.25+0.25用乘法算式表示是( )2、把0.45扩大到它的100倍是( )。
3、把65缩小到它的是( )。
4、根据360×25=9000,写出下列各式的积。
36×25= 3600×25=360×250= 360×2.5=5、小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在小数点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二、 探究新知自学课本第2页,思考以下问题。
1、一个燕形风筝( )元,买3个燕形风筝多少元?列式: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想想都可以怎样计算,把过程写在下面。
你能想出一种较为简单的计算方法——竖式计算法吗?3.5×3 这个乘法算式是小数乘整数,能否转化为整数乘整数来计算呢?① 3.5 元× 3想:(1)3.5是用元作单位改成用( )作单位就可以把小数转化成整数,(2)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3)此时计算出的结果是以()为单位,再把这个结果改成用()作单位。
2、买5个三角形风筝多少钱?列式:你能用转化的思考方法列竖式计算吗?②改成用()作单位改成用()作单位3、列竖式计算0.72×5=0.72不是钱数,还可以用转化的方法计算吗?请尝试。
③(小数如何变化?)(积应如何变化?)根据(),竖式③中的积用最简方式写出是()。
三、总结规律对照竖式①②③,想一想,计算小数乘整数时,有哪些要点:达标测评1、课本第3页做一做第1题请总结: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哪些不同。
2、列竖式计算0.21×18= 0.36×9= 3.4×16=0.86×7 3.5×16 12.5×42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于因数变化与积变化的联系掌握不够好,下节应重点再做以讲解。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第一单元第4课时 求一个数的小数倍数是多少及验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第一单元第4课时 求一个数的小数倍数是多少及验算](https://img.taocdn.com/s3/m/c1ff7152a300a6c30c229fe3.png)
第1单元 小数乘法第4课时 求一个数的小数倍数是多少及验算方法【教学内容】:教材P7及练习二第3、5、6、7、10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运用这一知识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理解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学会解答有关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认真计算与及时检验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 点: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难 点:正确点出积的小数点;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1小时,积都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都比被乘数大。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比较。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口算。
0.9×6 7×0.08 1.87×O0.24×2 1.4×0.3 0.12×61.6×5 4×0.25 60×0.5指名学生口算,然后集体订正。
2.思考并回答。
(1)做小数乘法时,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2)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你知道该怎么办吗?如:0.02×0.4。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乘法。
(板书课题)二、情景引入1.教学例5。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鸵鸟吗?知道鸵鸟是一种跑得比较快的动物吗?有一只鸵鸟正在帮助2个小朋友解难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鸵鸟正驮着小朋友向前奔跑,后面一只凶猛的非洲野狗紧紧追上来了!小朋友说:“哎呀,它追上来了!”鸵鸟说:“别担心,它追不上我!”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取信息:所求问题: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所需条件: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小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
思路分析:(1)引导学生理解小数倍数的含义:谁来说一说“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56千米/时是非洲野狗的1.3倍 ?千米/时 非洲野狗鸵鸟狗的1.3倍”是什么意思?(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表示鸵鸟的速度除了有一个非洲野狗那么快,还要快。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1(导学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1(导学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5669a17a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cd.png)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导学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一、学习目标1. 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概念,掌握计算法则。
2. 能够正确进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难点: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三、学习过程1. 导入通过实例导入,让学生回顾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概念以实例为例,讲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含义,让学生明确当除数为整数时,如何进行小数除法计算。
(2)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a. 被除数与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b. 将除数乘以相应的倍数,使其成为整数。
c. 进行整数除法计算。
d. 将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举例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跟随讲解,逐步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 巩固练习布置一定数量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5.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练习题完成情况以及课后作业的批改,评价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当除数是小数时,如何进行小数除法计算?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六、教学反思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和手段,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本导学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掌握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实例讲解,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在以上的导学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这是学生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关键。
以下是对这一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小数除法的概念小数除法是指除数和被除数中至少有一个是小数的除法运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e22507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9e.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小数乘整数学习目标:1、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算理。
2、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计算。
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
学习重点:正确进行小数乘整数计算。
学习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学案一、自主学习学习任务:小数乘整数的意义1、计算并说说整数乘法的意义125×839×4012×172、阅读教材主题图,理解图意。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学案3、我准备买个单价是的风筝,要花的钱(列加法算式)(列乘法算式计算);我买的是个单价是的风筝,要花的钱(列加法算式)(列乘法算式计算);4、我发现小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就是根据学生回答5、读教材第2页,理解不同的解题方法。
完成教材“做一做”。
学习任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问题情况,进行点评和指导。
1、145×3=435,1450×3=14500×3=145×3000=2阅读教材第3页例2。
理解:计算0.72×5时,先将0.72扩大到它的100倍,变成72,计算出72×5的积后,将积缩小到它的百分之一得到0.72×5的积。
3计算1.345×18时,先把1.345,转化成进一步了解学1345,计算出1345×18的积后,又将积。
生计算小数乘就得到1.345×18=(小数末尾的0要划去)4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
整数的方法。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深入小组了解补充、评价)学生的交流情1、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先将,再按况,指导学生学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
注意积中小数末尾的会交流、倾听。
0。
2、0.075×33=0.46×15=3、因数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
过关检测:过关检测1、1.56×17的积有()位小数,0.059×7的积有()小目标达成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3.5《解决问题》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3.5《解决问题》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446b5d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94.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3.5《解决问题》导学案【导学案】一、导入新课1. 让学生观察下面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这是什么?- 你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有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法?(图片:一张地图上标有两个城市A和B的位置,要求从A 城市到B城市的最短路径)2. 引入新课题:“解决问题”。
二、自主探究1. 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根据问题讨论解决方法,并填写下面的表格:问题:从A城市到B城市的最短路径解决方法:……其他解决方法:……2. 学生使用地图、尺子等工具,尝试不同方法求解问题,并在小组内分享结果。
三、合作交流1. 收集学生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让学生依次展示并讨论各自的解决方法。
2. 整理出学生的解决方法,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四、梳理归纳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突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比如从不同角度出发、选择合适的工具等。
2. 教师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如:明确问题、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法、验证解决方法等。
五、达标检测1. 老师在黑板上呈现一道解决问题的数学题目,让学生上台解答,并详细说明解题过程。
题目:小明要种一块花圃,花圃的形状是一个正方形,一边长为5米。
他要把花圃分成4块,每块花圃中都要种不同颜色的花。
请你帮助小明把花圃分成4块,并规定每块花圃中的面积相等。
2. 学生互相交流解题方法和策略,老师提供反馈并指导。
六、课堂小结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培养了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老师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反思学习收获。
【板书设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1. 明确问题2. 分析问题3. 寻找解决方法4. 验证解决方法【作业布置】布置练习册上相关练习,要求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独立完成练习。
七、拓展练习1. 老师设计一些拓展练习,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解决问题的能力。
- 问题一:小明有一块练习田地,他想要把田地分成三块,每块田地中的面积相等。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解方程导学案推荐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解方程导学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7862789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e6.png)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解方程导学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解方程导学案第【1】篇〗教学内容解方程:教材P69例4、例5。
教学目标1、巩固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知识,学会解ax±b=c与a (x±b)=c类型的方程。
2、进一步掌握解方程的书写格式和写法。
3、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在解方程过程中,把一个式子看作一个整体。
教学难点理解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上节课学习了解方程,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
二、新课教学1、教学例4。
师:(出示教材第69页例4情境图)你看到了什么?生:有3盒铅笔和4只铅笔,一盒铅笔盒中有x支铅笔。
师:你能根据图列一个方程吗?生:3x+4=40。
师:你是怎么想的?生:一盒铅笔盒有x支铅笔,3盒铅笔盒就有3x支铅笔。
据此,可列出方程。
师:说得好,你能解这个方程吗?学生在尝试解方程时,可能会遇到困难,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困惑。
学生可能会疑惑:方程的左边是个二级运算不知识如何解。
也有学生可能会想到,把3个未知的铅笔盒看作一部分,先求出这部分有多少支,再求一盒多少支。
(如果没有,教师可提示学生这样思考。
)师:假如知道一盒铅笔盒有几支,要求一共有多少支铅笔,你会怎么算?生:先算出3个铅笔盒一共多少支,再加上外面的4支。
师:在这里,我们也是先把3个铅笔盒的.支数看成了一个整体,先求这部分有多少支。
解方程时,也就是先把谁看成一个整体?我们可以先把“3x”看成一个整体。
让学生尝试继续解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解题过程。
也可以让学生同桌之间再说一说解方程的过程。
2、教学例5。
师:(出示教材第69页例5)你能够解这个方程吗?生1:我们可以参照例4的方法,先把x-16看作一个整体。
学生解方程得x=20。
生2:我们也可以用运算定律来解。
师:2x-32=8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生: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513e7c168884868762d648.png)
课题:小数乘整数(课本2、3页)班级五()姓名评价主备人:赵继超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教学思路(纠错栏)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自学课本第2、3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带﹡号的5、6号同学不做。
学习目标:1、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算理。
2、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计算。
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
学习重点:正确进行小数乘整数计算。
学习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一、自主学习学习任务:小数乘整数的意义1、计算并说说整数乘法的意义125×8 39×40 12×172、阅读教材主题图,理解图意。
3、我准备买个单价是的风筝,要花的钱(列加法算式)(列乘法算式计算);我买的是个单价是的风筝,要花的钱(列加法算式)(列乘法算式计算);4、我发现小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就是5、读教材第2页,理解不同的解题方法。
完成教材“做一做”。
学习任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1、145×3=435,1450×3= 14500×3= 145×3000=2阅读教材第3页例2。
理解:计算0.72×5时,先将0.72扩大到它的100倍,变成72,计算出72×5的积后,将积缩小到它的百分之一得到0.72×5的积。
3计算1.345 ×18时,先把1.345 ,转化成1345,计算出1345 ×18的积后,又将积。
就得到1.345 ×18= (小数末尾的0要划去)4 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1、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先将,再按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
注意积中小数末尾的0 。
2、0.075×33= 0.46×15=3、因数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电子版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电子版全册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adf5e0e87101f69f3195ca.png)
一小数乘法本单元教学大纲【教学目标】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值。
3.会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难点】1.小数乘法的运算法则。
2.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的定位。
【课时安排】本单元建议安排6课时1.小数乘整数1课时2.小数乘小数1课时3.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1课时4.积的近似数1课时5.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1课时6.小数乘法的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1课时第1课时小数乘整数【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例1、例2【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笔算。
2.掌握小数乘整数的竖式计算要点与整数乘法的联系。
3.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难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及方法。
【情景导入】师:秋高气爽的时候,老师最爱放风筝,同学们一定很想亲身体验放风筝的乐趣!现在让我们一起去购买风筝吧!(出示例1主题图)师: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如果我们只买3个同样的风筝可以怎样买?试着列式并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
【新知探究】1.教学例1。
师:刚才,老师看到同学们用各种方法计算3个风筝的价钱,老师选的是美丽的蝴蝶风筝,请同学们帮忙算一算我该付多少钱吧!(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算法;(2)小组代表汇报,全班交流,教师板书:方法一:3.5方法二:3.5元=3元5角3元×3=9元5角×3=15角9元+15角=10.5元方法三:将3.5元化成角来计算3.5元=35角扩大到它的10倍――→错误!(3)小结引出课题:师:同学们的方法真多!解决这个问题用了小数加法,化零为整法,单价×数量=总价的方法。
大家细心地观察就会发现第三种方法的算式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上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上](https://img.taocdn.com/s3/m/1ed7ba4edaef5ef7bb0d3c07.png)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至三单元教案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学习目标: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明白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的不同。
3、处理好积中小数点的位置,明白积中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一、设问导读:(一)阅读课本第第2页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主题图,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2.利用先前学到的知识和经验独立解决“买3个‘燕子’风筝要多少钱?”的问题。
3. 3.5元×3=10.5元的理由是什么?(二)阅读课本第3页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0.72怎样转化成整数?2.0.72转化成整数后乘5的积比原来扩大了多少倍?3.怎样能不改变乘积的大小?4.3.60末尾的“0”为什么可以去掉?5.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二、自我检测:1.填一填。
(1)0.92扩大到它的100倍是(),把130缩小到它的0.001是()。
(2)在计算0.56×3时,可以把0.56看作()来计算,要使积不变,应把计算结果缩小到它的()。
2.不用计算,直接说出下面各题的积有几位小数。
5.34×7的积有()位小数;19.1×5的积有()位小数;0.507×43的积有()位小数;5.81×5的积有()位小数。
三、巩固练习1. 16×7= 1.6×7=12×18=0.12×18=44×15=44×1.5=2. 观察主题图,解决下列问题。
(1) 买4个6.4元的风筝需要多少钱?(2)买5个7.8元的风筝需要多少钱?(3)自己提一个问题并解答。
(4)已知一棵松树苗50.8元,学校计划买26棵松树苗一共花了多少钱?(5) 2.5乘3.8与6.2的和,积是多少?(6)五(2)班的同学为了美化花坛,派班长去花市买花。
花市里出售的兰草0.6元/棵,月季1元/棵。
如果班长刚好把带的10元钱用完,而且两种花都买,应该怎么买?四、拓展练习:每千克苹果3.6元,每千克梨3.4元,各买10千克共需要多少钱?2.小数乘小数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1、2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1、2](https://img.taocdn.com/s3/m/fd13838eec3a87c24028c42f.png)
小数乘小数(课本4、5页)
课型
新授课
班级
五
单位
三道营中心小学
姓名
授课时间
8.28
流程环节
具体内容
1、学习目标(2)
1、我能理解、掌握一个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
2、我能正确进行一个数乘小数的计算。
3、培养了我的迁移、类推能力,初步了解数学中的转化思想。
2、自主学习(10)
一、复习旧知:
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先将,再按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注意积中小数末尾的0。因数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
二、学习任务:
阅读教材第4页,需要换这块玻璃实际上就是求这块玻璃的,算式是:。
3、计算时,可以将1.2米化为分米,0.8米化为分米,再将平方分米改写成,得。也可以将1.2转化成12,0.8转化成8,算出12×8的积后再,就得到1.2×0.8=。
看一看,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4、完成教材第4页做一做。
5、巩固练习:(10)
1、计算下列各题
8.02×152.8×0.650.25×0.083.6×0.74
2李林和刘燕去买红丝绳编织中国结。每米售价1.83元,李林和刘燕分别买了2.5米和1.8米,他们分别应付多少钱?
6、总结、评价(3)
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总体表现:。
页码2
2、计算6.7×0.3时,先按算出积,再看因数一共有位小数,就从积的边起数出位,点上小数点。7.2×0.006的积只有3位数,我们就在积的面添上个0再点上小数点。
3、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
3.7×4.6=0.29×0.07=6.5×乘法算出积,再看的小数位数一共有几位,最后从积的右边数出来几位,点上。注意: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要在边用补足再点小数点。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新教材)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新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e0a39b22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5a.png)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新教材)第一课:认识数数的方法教学目标- 了解数数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能够正确读写1至50的数字- 能够用手指、计数器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数数教学内容1. 数数的基本概念- 数数是利用数的概念来进行数量计算的方法。
- 数数有顺序和分类两种方式。
2. 数字1至50的认读- 通过教师提供的数字卡片,帮助学生认读数字1至50。
3. 数数的方法- 用手指进行数数- 使用计数器进行数数- 利用计数数的顺序进行数数教学步骤1. 导入新知识- 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数数。
并引入数数的概念。
2. 数字认读练- 教师给每个学生发放数字卡片,让学生自主认数。
- 学生自我核对答案,并进行纠正。
3. 数数的方法示范- 教师通过手指,计数器和数字卡片的使用,示范不同的数数方法。
4. 数数的独立练-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使用不同的数数方法,自行完成一些练题。
5. 总结-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数数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进行互动讨论。
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在练过程中的表现,如能否正确认读数字、使用正确的数数方法等。
- 通过简单练的评分,评价学生对数数方法的掌握程度。
教学延伸- 在教室环境中,创设更多的数数场景,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加深对数数的理解和应用。
- 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更多与数数相关的问题,扩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学心得这是一堂以数数为主题的数学教学课。
通过让学生参与互动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初步掌握数数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教师在课堂中起到引导和示范的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表现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教学延伸和拓展也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数的理解和应用。
这堂课给我留下了不错的教学心得,也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经验借鉴。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电子版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电子版全册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7bef2f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e8.png)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电子版全册导学案第一课时:认识位置与方位导学目标: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掌握位置和方位的基本概念,并能够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方位。
一、引入在课堂上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场景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中物体的位置和方位关系,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左右”、“前后”和“上下”等基本方位词的概念,并让学生互相示范。
2.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物体的位置和方位,让学生逐个描述。
三、概念讲解1. 位置的概念:位置是指事物所处的地点或处所。
2. 方位的概念:方位是指事物在空间中的方向。
3. 了解地图的用途及基本符号。
四、示例练习1. 让学生观察地图,根据指定要求,用玩具或纸片等在地图上标记位置。
2. 给学生出示图片,要求学生根据图片上的物体位置和方位关系,利用基本方位词进行描述。
3. 给学生看一幅图片,让学生想象自己在图片上,向同桌描述自己的位置和方位关系。
五、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位置和方位的概念。
2. 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要求他们记录自己家中不同房间的位置和方位关系。
第二课时:认识图形导学目标:通过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常见的二维图形,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形状辨识能力。
一、引入在课堂上展示一些不同形状的图形物体,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征和形状。
二、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常见的二维图形,并让学生互相示范。
2.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体,让学生逐个描述其形状。
三、概念讲解1. 图形的概念:图形是由一些线段或曲线段组成的有界面的物体。
2. 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特点和辨识方法。
四、示例练习1. 给学生出示一些图形图片,要求学生准确辨识形状,并说出其特点。
2. 让学生用纸板或洞洞板拼出不同形状的图案。
3. 给学生出示一些错位或变形的图形,让学生找出其中的错误或变化。
五、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注意不同物体的形状特点。
5循环小数(导学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5循环小数(导学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fd9d18ad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f7.png)
5循环小数(导学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循环小数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我将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写这份导学案。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五年级上册数学。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第五章的第一节——循环小数。
循环小数是指从小数点后某一位开始,一个或多个数字依次重复出现的小数。
例如,1/3=0.3333,其中3就是循环小数。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掌握循环小数的简写方法,并能识别和写出常见循环小数。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并能识别和写出常见循环小数。
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循环部分是如何确定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展示一个场景,比如一个装满水的桶,每次倒出一部分水后,桶里剩下的水总是装满桶的三分之一。
让学生们思考,这个现象可以用什么数学概念来解释。
2. 概念讲解:我会用PPT展示循环小数的定义,并用循环小数模型来解释循环小数的概念。
3. 例题讲解:我会用一个简单的例题来说明循环小数的简写方法。
例如,1/3=0.3333,我们可以将其简写为0.\overline{3}。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识别和写出循环小数。
5. 循环小数的应用:我会用一个实际问题来展示循环小数的应用。
例如,一个农场有18头牛,每天生长速度相同,如果每天喂10头牛,那么农场需要多少天才能喂完所有的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循环小数概念:从小数点后某一位开始,一个或多个数字依次重复出现的小数简写方法:将循环的部分用横线表示,例如0.\overline{3}七、作业设计答案:0.2222可以简写为0.\overline{2},0.3333可以简写为0.\overline{3},0.4444可以简写为0.\overline{4}答案:1/3可以表示为0.\overline{3},1/6可以表示为0.1\overline{6},1/9可以表示为0.1111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循环小数有了基本的认识,但在实际应用中,还有一些学生对循环小数的理解不够深入。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1497497a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94.png)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目录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二单元:位置第三单元:小数除法第四单元:可能性第五单元:简易方程第六单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第八单元:总复习课时教案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课时教案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课时教案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课时教案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课时教案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课时教案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课时教案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课时教案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课时教案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课时教案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课时教案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第二单元:位置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的内容是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以及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学生已经学会了在具体的情境中用行、列来描述物体的位置了,本单元的学习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已有的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之后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
教材首先通过呈现确定教室中学生的座位这一教学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出学习内容。
教学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原有知识及经验,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
然后,要使学生明确如何用数对表示位置,结合学生的实际座位,将教学搬到现实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的巩固。
教材除了从数的角度刻画点在平面上的位置,还有意安排了一些素材,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如例2的教学,在让学生明确方格纸上数对的含义时,教师应设法促进学生知识与经验的迁移,引导学生把例1中学习的列、行的概念和使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应用到例2中来。
同时要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加深学生对用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的理解。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过用“第几组第几个”的方式来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并且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经验,但是学生对物体位置的描述还没有形成特定的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小数乘整数学习目标:1.我要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2.我要学会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3.我要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学习重点: 正确进行小数乘整数计算。
学习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数学万花筒: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
早在3世纪,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时就提出了把整个个位以下无法标出名称的部分称为徽数。
小数的名称是13世纪我国元代数学家朱世杰提出的。
在13世纪中叶我国出现了低一格表示小数的记法。
在西方,小数出现很晚。
直到16世纪,法国数学家克拉维斯首先使用小数点作为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分界的符号。
课前测评:1.根据250×9=2250 写出下面各式的积。
25×9= 25×90= 25×900 = 2500×9=2.2.5+2.5+2.5= 2.5 ×( )=( ) 6.3+6.3+6.3+6.3+6.3= ( )×( )=( )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 ( )来进行简便计算。
3.把0.45扩大到它的100倍是( ),把75缩小到它的1001是( )。
4.小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5.两个因数相乘(0除外)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积( )。
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2页主题图,理解图意。
1、有( )位同学去店里买风筝,3.5元的每人买一个需要多少钱?,列加法算式( ),列乘法算式( )用自己理解的方法算出算式的结果。
(把算的方法写在下面) (1).加法算式:(2)乘法算式:怎么计算?方法一:把3.5元分解成3元和5角,3元×3=()元,5角×3=()角=()元()元+()元=()元方法二:把3.5元转化成35角3. 5元 3 5 角× 3 × 31 0. 5元 1 0 5 角结果:3.5元×3= ()元(3)练一练:5个单价是4.6元的风筝多少钱?2.我发现小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就是()。
3.阅读教材第3页例2。
理解:计算0.72×5时,先将0.72扩大到它的()倍,变成72,计算出72×5的积后,将积缩小到它的()得到0.72×5的积。
小数末尾的0可以(),得()。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1.小数乘整数,先转化成(),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边起数出()位点上小数点,积中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2.用竖式计算。
0.075×33= 0.46×15=3.因数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
三、达标测评:1、1.56 ×17的积有()位小数,0.059×7的积有()位小数。
2、5个2.04的和是多少?(写出竖式)3、《故事会》(月刊)每本5.80元,小华打算订一年的,要花多少钱?(写出竖式)小数乘小数(1)学习目标:1.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2.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知道在确定积的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3.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4. 理解积与因数大小的关系。
5.培养迁移、类推能力,初步了解数学中的转化思想。
学习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学习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复习准备:1.先用竖式计算,再口头说说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0.86×7 3.5×16 2.52.两个因数相乘(0除外),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10倍,积()。
一、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第5页,需要换这块玻璃实际上就是求这块玻璃的,算式是:。
2.计算时,可以将 2.4米化为分米,0.8米化为分米,再将平方分米改写成平方米,得。
也可以将2.4转化成24,0.8转化成8,算出24×8的积后再,就得到2.4×0.8= 。
3.阅读教材第6页例4,看不明白的有红笔勾画出来。
4.给下列各式的积打上小数点:8.7×0.9= 783 72.9×0.04= 291616.5×0.6= 990 6.3×0.006= 3785.计算6.7×0.3时,先按算出积,再看因数一共有位小数,就从积的边起数出位,点上小数点。
7.2×0.006的积只有位数,我们就在积的面添上个0再打上小数点。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讨论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组内进行互帮活动。
(不能解答的写到自己组的黑板上)2.尝试用竖式计算6.7×0.3 2.4×6.2 0.56×0.043.观察上面的竖式,完整的归纳概括小数乘法的计算法方法:4.完成教材第6页“做一做”第2题。
你发现了什么?(1)第一组的第二个因数都比1(),它们的积比第一个因数(),(2)第二组的第二个因数都比1(),它们的积比第一个因数()。
5.练习,不用计算,在○内填上“>”或“<”。
3.4×1.04○3.4 0.98×46○0.980.8×5.3○5.3 0.36×0.095○0. 36三.达标测评1.填一填。
计算2.6×0.35时,先按()乘法的方法算出积是(),再看两个因数共有()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位,点上小数点,小数末尾有0的可以(),积是()。
2.小明和小燕去买红丝绳编织中国结。
每米售价1.80元,小明和小燕分别买了1.5米和1.8米,他们分别应付多少钱?小数乘小数的验算学习目标:1.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法则,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
2.能利用交换两个因数位置的方法,对乘法进行验算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
知识储备小数乘小数,先按照整数乘法计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往左边数出几位小数。
一.学前测评问题1:口算下面各题。
0.7×0.9= 0.04×0.2= 0.8×0.05=3.1×0.3= 0.16×0.5= 1.7×0.03=问题2:列竖式计算。
7.3×4.2= 1.28×0.7= 3.6×0.15=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例题5: 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时?(1)请用不同符号画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2)说说“1.3倍”的含义。
(3)列式并用竖式计算:问题4:怎么判断计算结果是正确还是错误呢?(1)可以()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一遍。
(2)还可以用()这个工具来验算。
问题5: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0.47×0.32 47×1.2问题6:下面各题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3.2×2.5=0.8 () 2.6×1.8=2.708()三.达标检测1.不用计算,写出下面各题的积有几位小数。
45.9×3.5() 1.23×96.2() 645.2×0.258()157.203×8.5() 9.26×9.32() 7.802×2.65()2.竖式计算,并且验算。
(⑴、⑵要验算)6.7×3.2= 3.2×1.5=0.07×0.86= 0.37×1.2=3.列式计算。
5个2.05的和是多少? 4.95的6倍是多少?4.1988年张阿姨的月工资是50.4元,2013年张阿姨的月工资是1988年的50.6倍。
2013年张阿姨的月工资是多少钱?积的近似数学习目标1.感受求积的近似数的必要性。
2.我要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3.我要学会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计算结果的近似数学习重点: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学习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知识储备四舍五入法:是一种求近似值的方法,它的原则是如果被舍去部分的首位数字小于5时,就舍去这些数字;如果被舍去部分的首位数字大于或等于5时,就要在保留部分的末尾数字上加上1。
例如:520000000≈5亿 180000000≈2亿一.前提测评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问题1.计算下面各题1.87×2.5= 0.85×3.02=问题2.将上面的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指定的小数位数,并在小组里讲解保留方法。
1.87×2.5 ≈ 0.85×3.02 ≈(一位小数)(两位小数)问题3.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1).我会用横线标出题中的已知条件;用波浪线标出题中的问题。
(2).列式计算(得数保留两位小数)问题4.求积的近似数,先算出(),然后看需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数,再按照()法求出结果,结果要用()符号表示。
三.达标测评1.1.61×1.5的积有()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0059×1.7的积有()小数。
保留三位小数约是( )。
2.列竖式计算。
4.17×0.12(精确到十分位) 3.8×0.48(保留两位小数)3.《故事会》(月刊)每本5.80元,小华打算订半年的,要花多少钱?(得数保留整数)。
4.王老师为参加文艺演的16名小演员定做服装,已知每套服装用布1.65m,做这些服装至少需要多少米布料?★5.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 3.23。
三位小数准确值最小是( ),最大是( )。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推出整数乘法运用定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体会类比的思想方法在数学中的应用。
2.能灵活的运用乘法整数的乘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3.在探究活动中培养推理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学习重点:乘法运算定律中数(包括整数和小数)的适用范围。
学习难点: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的简便运算。
一.前提测评:问题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8×125 25×64×4103×15 57×63+57×37问题2:说说在整数乘法中我们已学过哪些运算定律?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问题3: 0.7×1.2○1.2×0.7(0.8×0.5)×0.4○0.8×(0.5×0.4)(2.4+3.6)×0.5○2.4×0.5+3.6×0.5(1)计算并比较上面三组算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