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复习教案1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_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复习(1)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复习(1)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学生课前复习勾股定理17.1的内容,做过课本上基础题目之后,又上了这一节复习课,是拓展延伸课,不只是会利用勾股定理求直角三角形三边。

重点是应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我设计的题目大都是贴近生活的实例,如测旗杆的高度,求秋千的长。

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为五部分:复习导入-典例分析-综合运用-归纳提升-达标检测。

一、复习导入:学生在课前复习的情况下,教师为强化基础知识,提问勾股定理的内容是什么?学生很快答出,老师接着提问若∠A=90°?若∠B=90°?学生很快答出:若∠A=90°,那么22a2+;若∠B=90°,那b=c么222ba=+。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提醒学生不要形成一种思维定势,c认为勾股定理就是22c2+,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由此归纳得出ba=要想应用勾股定理,前提条件是什么?引导学生注意:首先是Rt△,其次是哪一个角是直角?勾股定理是初中数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定理,它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今天我们进一步复习勾股定理。

由此导入第二部分-典例分析(一)及针对练习(一)。

典例一:(一次运用勾股定理)(1)、在Rt△ABC中∴∠C=90°.,a=5,b=12,则c= ______(2)在Rt△ABC中∴∠C=90°. ∠A=30°,c=10. 则a= __b=针对练习:(1)如图,已知一根长8m的竹竿在离地3m处断裂,竹竿顶部抵着地面,此时顶部距底部有(2)在Rt△ABC中∴∠C=90 °. ∠A=45 °,c=10. 则a= ______;b= 。

归纳:学生齐读学习目标,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明白今天这一节课的目的是干什么?,达到什么程度?设计的题目是针对性特强,分两类:一般直角三角形和特殊直角三角形。

特殊直角三角形,特殊在什么地方?提醒学生得出:特殊在角上。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复习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复习教案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复习教案【教学任务分析】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进一步理解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弄清两定理之间的关系。

2、复习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3、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问题。

过程方法1.经历勾股定理、勾股定理逆定理、逆命题等的应用和证明过程,体会数形结合、转化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作用,学会运用数学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2.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善于发现、验证、应用.情感态度感受数学的悠久历史和成就,感受数学的作用和魅力,热爱数学、努力学好数学.二、重点和难点重点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应用.难点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应用.【教学环节安排】一、理清脉络构建框架活动一:1、小组内展示自己总结的知识框图,相互交流完善知识框图。

2、每个小组选取一名代表,出示本组的知识框图。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阅读,相互交流,整理知识框图复习本章知识点,自觉内化到自身的知识体系中。

活动二:1、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阐述的是哪种图形的性质及判定?2、它们阐述的是直角三角形的哪方面(边、角)的性质?3、你还知道直角三角形的哪些性质?4、用框图总结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

A B C D EA BC设计意图:复习与直角三有形有关的知识,加强知识的前后联系,把勾股定理及判定纳入直角三角形的知识体系中,把以前的零散的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二、基础知识 轻松闯关1.在Rt △ABC 中,∠C=90°,a ,b ,c 分别是∠A 、 ∠B 、∠C 的对边.(1)若a=5,b=12,则c= ______ ;(2)若∠A=30°,c=10,则b=____________ .2.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5,则 另一边长是 ____________ .3.下列各式不能判定△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B .∠; D ::C.a:b:c ;c b ; B.a ,c ,b A.a ===-===C 13125514131222 三、典型例题 灵活应用例1.如图,一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AC=6, BC=8,现将直角边AC 沿AD 折叠,使它落在斜 边AB 上与AE 重合,求BD 的长.例2.如图、△ABC 中,AC=2,∠A=30°,∠B=45°,求△ABC 的面积.变式训练:△ABC 中,AC=2,BC=3,AB=3,求△ABC 的面积.四、当堂检测 能力提升 1.如图,点A 的坐标是(2,2),则线段AO 的长度为_______.2.如图,借助于网格,判断△OAB 是_________三角形.1 O 12 xyA2A BC30° 45°3.李峙谊同学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他发现旗杆上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了1m,当他把绳子的下端拉开5m后,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求旗杆的高.4.(拓展题)如图,透明的圆柱形容器(容器厚度忽略不计)的高为12cm,底面周长为10cm,在容器内壁离容器底部3cm的点B处有一饭粒,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容器外壁,且离容器上沿3cm的点A处,则蚂蚁吃到饭粒需爬行的最短路径是多少?五、归纳小结布置作业必做题:课本第38页第2、5、6题,并完成思想方法应用环节的第2、3题的解题过程选做题:课本第39页第11、14题拓展题;如图,农民牛伯伯承包了一块四边形水稻田ABCD,他量得边长AB=90m,BC=120m,CD=130m,DA=140m,且边AB、BC正好位于两条相互垂直的公路的拐角处,请你帮牛伯伯计算一下这块水稻田的面积.课后反思:1、在让学生自主阅读,总结知识点框图时,学生有点不知所措,要加强指导。

2024年人教版八年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勾股定理1 勾股定理

2024年人教版八年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勾股定理1 勾股定理

第1课时勾股定理课时目标1.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探索勾股定理,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与逻辑推理能力.2.在探究勾股定理的过程中,理解赵爽弦图的意义,了解勾股定理的相关史料,知道我们古代在研究勾股定理上的杰出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习重点探索并证明勾股定理.学习难点通过构图的方式证明勾股定理.课时活动设计复习引入我们是如何研究三角形的?等腰三角形的“等边对等角”;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三条边相等”;直角三角形的边角之间是不是也会存在某种确定的数量关系呢?设计意图:对已有三角形知识的梳理过程,为研究直角三角形的直角与三边关系找到知识生长点,明确知识主线,为从几何图形到几何特征再到数量关系埋下伏笔,同时引出课题.国际数学家大会是最高水平的全球性数学学科学术会议,被誉为数学界的“奥运会”,2002年在北京召开了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下图是大会会徽的图案,你见过这个图案吗?它由哪些我们学习过的基本图形组成?这个图案有什么特别的含义?设计意图:本节课是本章的起始课,重视引言教学,从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徽说起,设置悬念.相传2500多年前,毕达哥拉斯有一次在朋友家做客时,发现朋友家用砖铺成的地面图案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某种数量关系.三个正方形A,B,C的面积有什么关系?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边a,b,c之间有什么关系?设计意图:从最特殊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入手,通过观察正方形面积关系得到三边关系.在网格中的直角三角形,以它的三边为边长分别作正方形A,B,C,并分别计算它们的面积,面积有怎样的关系?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有怎样的关系?(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1个单位长度)设计意图: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体会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满足的关系,同时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面积的割补法,为无网格下描述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奠定基础,提供思路.根据前面的探究,请你猜想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有怎样的关系?设计意图:从网格验证到脱离网格,再次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能用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两种方式描述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发展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感悟用数量关系刻画几何图形.将式子a2+b2=c2变形为(a-b)2+2ab=c2和(a+b)2=c2+2ab,完善变形过程,并构造几何图形,利用几何图形的面积关系解释上面等式.设计意图:挖掘代数式的代数特征,通过代数特征构造几何图形,获得几何结论.历史上所有的文明古国对勾股定理都有研究,我国有记载的最早勾股定理的证明,是3世纪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在他所著的《周髀算经》中,用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中空的正方形来证明的.我国数学家赵爽对勾股定理的证明见人教版八年级下册P23~P24.如图,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叫朱实,中间的正方形面积叫黄实,大正方形的面积叫弦实,下图叫弦图.设计意图:通过对赵爽弦图的解释,了解我国古代数学家对勾股定理的发现及证明作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这种证明思路与自己的证明思路不谋而合,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初步应用例1求出下列直角三角形中未知边的长度.解:左图.由勾股定理,得x2=62+82,即x2=100.因为x>0,所以x=10.右图.因为x2+52=132,所以x2=132-52,即x2=144.因为x>0,所以x=12.例2公元3世纪初,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著《周髀算经》时,创造了“赵爽弦图”.如图,设勾a=3,弦c=5,则小正方形ABCD的面积是(A)A.1B.2C.3D.4例3求下列图中表示边的未知数x,y,z的值.解:①x2=81+144,解得x=15.②y2=169-144,解得y=5.③z2=625-576,解得z=7.设计意图:进一步加强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加强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信心,提升学生对知识灵巧运用的能力.课堂8分钟.1.教材第24页练习第1题,第28页习题17.1复习巩固第3题,综合运用第7,8题.2.七彩作业.第1课时勾股定理1.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2.勾股定理的证明:(1)赵爽弦图.(2)其他.例1例2例3教学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复习课课程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复习课课程教学设计

勾股定理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勾股定理及逆定理2、体会并运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理解应用分类讨论、方程、展开思想等。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应用2、难点:勾股定理中分类讨论、方程、展开思想的理解应用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 a, b ,斜边为 c ,则有222c b a =+勾股定理可由拼图、列式变形等方法来验证。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a 、b 、c 有关系:222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常见的勾股数组有:3,4,5; 5,12,13; 8,15,17……3、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区别与联系(二)勾股定理的应用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如圆柱的侧面展开图问题、航海问题、判断垂直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正确的几何图形,建构数学模型。

类型一:分类思想例1.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 3 , 4 , x , 则 2x 。

练习1: (复习资料P3-T3)已知a =3,b =4,若a ,b ,c 能组成直角三角形,则c = ( )A.5B.7C.5或7D.5或6小结1: (1)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两条边,不知道是直角边还是斜边时,应分类讨论。

(2)当已知条件中没有给出图形时,应认真读句画图,避免遗漏另一种情况。

类型二:方程思想折叠矩形ABCD 的一边AD ,点D 落在BC 边上的点F 处,已知AB =8cm ,BC =10cm ,求 (1)CF =? (2)EC =?练习2-1、(复习资料P3-T8)如图,在△ABC 中,CE 是AB 边上的中线,CD ⊥AB 与点D ,若AB =5,BC =4,AC =6,则DE 的长为 。

练习2-2、(复习资料P4-T4)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16,BC =8,将矩形沿AC 折叠,点D 落在点E 处,且CE 与AB 交于点F ,那么AF =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7章勾股定理小结和复习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7章勾股定理小结和复习说课稿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以下可能出现的问题或挑战:
1.部分学生对勾股定理的理解不够深入,可能在应用时出现错误。
2.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可能出现分工不均、讨论效率低下等问题。
应对策略:
1.针对学生理解不足的问题,及时进行个别辅导,强化勾股定理的知识点。
2.在小组合作中,加强组织和引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在教学中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和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发现勾股定理的规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具备的前置知识有:勾股定理的基本概念、证明方法以及一些简单的应用。可能存在的学习障碍有:
1.对勾股定理的理解不够深入,无法灵活运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
2.勾股数的辨识能力较弱,容易与其他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混淆。
3.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不能将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运用勾股定理进行求解。
4.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验成功,增强学习信心。
5.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展示勾股定理的图形和实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我将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三)互动方式
我计划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
1.师生互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给予指导和反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7章勾股定理小结和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7章勾股定理小结和复习教学设计
3.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提高他们在面对数学问题时勇于挑战、善于克服困难的信心。
4.借助勾股定理这一数学工具,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艺术的紧密联系,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跨学科素养。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学习勾股定理之前,已经具备了平面几何的基础知识,掌握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能够识别直角三角形,并对直角三角形的边长关系有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勾股定理的学习将更加深入和系统。然而,学生在运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时,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对勾股定理的理解不够深刻,不能灵活运用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对勾股数的性质掌握不牢固,容易混淆;在解决复杂问题时,缺乏解题思路和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他们通过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等方式,逐步克服困难,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勾股定理的学习中,为后续数学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设计意图: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为解决复杂问题打下基础。
4.例题解析:选择不同类型的例题,包括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勾股定理的运用。
-设计意图:通过梯度性练习,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解题能力。
5.课堂互动: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开展小组讨论,分享解题思路,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数学知识实用性的认识。
2.新课呈现: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步骤,发现并理解勾股定理。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加深对勾股定理的理解。
3.课堂讲解:结合教材,详细讲解勾股定理的证明过程,以及勾股数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7章勾股定理小结和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复习课程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复习课程教学设计

《勾股定理小结》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勾股定理,能应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实际应用.2.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会运用勾股定理逆定理解决相关问题.【过程与方法】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经历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数学发现过程,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体会数形结合和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由情境引出问题,探索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再运用于实践的过程,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2.感受数学文化的价值和中国传统数学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感情.二、教学分析【教材分析】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应用,教材从实践探索入手,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接着研究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介绍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最后介绍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广泛应用.勾股定理是安排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有关知识之后,它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一种美妙的数量关系,将数与形密切联系起来,是数形结合的典范,在几何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勾股定理逆定理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一种古老而实用的方法.在“四边形”和“解直角三角形”相关章节中,勾股定理知识将得到更重要的应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

【学生分析】学生刚刚学习完勾股定理这一章,对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有个大概的认识,但是,还没有综合运用。

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是太理想。

许多学生不会审题、不会分析已知和未知条件,更不要说严密的推理。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会灵活运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及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内容及其证明过程,并会应用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难点】 掌握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及适用范围,理解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四、教学过程【概念复习】提问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分别说出文字表达及几何表达形式)【知识点复习】知识点一 勾股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 2+b 2=c 2要点解析:勾股定理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是直角三角形的重要性质之一,其主要应用:(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在ABC ∆中,90C ∠=︒,则c,b,a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两边的关系,求直角三角形的另两边(3)利用勾股定理可以证明线段平方关系的问题典型例题 (1)在Rt △ABC ,∠C=90°,a=8,b=15,则c= .(2)在Rt △ABC ,∠B=90°,a=3,b=4,则c= .(3)如图,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64,49,则AC 的长为 .解析:(1)可根据题意画出图,c 为斜边,根据勾股定理(2)根据题意画出图,b 为斜边,c 为直角边,根据勾股定理此题,在牢记勾股定理公式的基础上,使学生更为清晰地认识到c 不仅仅代表斜边,必须根据题意具体分析。

第十七章-人教版勾股定理教案

第十七章-人教版勾股定理教案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一)教材所处的地位1、教材分析:本章是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7章,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应用,教材从实践探索入手,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接着研究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介绍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最后介绍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广泛应用。

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一个很重要的性质,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

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广泛的应用。

勾股定理逆定理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一种古老而实用的方法。

在“四边形”和“解直角三角形”相关章节中,勾股定理知识将得到更重要的应用。

2、教材特点:①在呈现方式上,突出实践性与研究性。

(对勾股定理是通过问题引出加以探索认识的。

②突出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与过程,勾股定理的应用尽量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

③对实际问题的选取,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

④注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本章安排了两个阅读材料和一个课题学习)⑤注意训练系统的科学性,减少操作性习题,增加探索性问题的比重。

(二)单元教学目标(包括情感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经历由情境引出问题,探索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再运用于实践的过程,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2、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掌握勾股定理,会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3、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会运用勾股定理逆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4、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宣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与态度目标:5、感受数学文化的价值和中国传统数学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与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感情。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探索勾股定理并掌握勾股定理;2、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勾股定理的逆定理);3、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教学难点:1、从多个角度(代数、几何)探究勾股定理;2、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应用;3、在勾股定理的应用过程中构造适用勾股定理的几何模型。

(四)单元教学策略1、教学步骤:①整个章节的教学可分四步:探索结论——验证结论——初步应用结论——应用结论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复习教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复习教案

第17章勾股定理全章复习教学目标:1.会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问题。

2.会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

3.会用勾股定理解决综合问题和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回顾并思考勾股定理及逆定理教学难点:勾股定理及逆定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过程:(一)知识结构图:见PPT(二)基础知识:1.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a ,b ,斜边为c ,那么a2 + b2 = c2几何语言:在Rt △ABC 中, ∠C=90°∴a2+b2=c2练习:1.求出下列直角三角形中未知的边.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 3,4,X,则X=3. 三角形ABC 中,AB=10,AC=17,BC 边上的高线AD=8,求BC8A 15B 30° 2C B A 2 45° A CB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a2 +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几何语言: 在△ABC 中,∵a2+b2=c2∴ △ABC 是直角三角形,∠C=90°互逆定理 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真命题, 那么它也是一个定理, 这两个定理叫做互逆定理, 其中一个叫做另一个的逆定理.基础练习二:1.在已知下列三组长度的线段中,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5,12,13B 2,3,3C 4,7,5D 1, 2 , 52.若△ABC 中 ,AB=5 ,BC=12 ,AC=13 ,求AC 边上的高.三、典例分析:例1、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3,BC=4,CD=12,AD=13, ∠B=90°,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变式 有一块田地的形状和尺寸如图所示,试求它的面积。

121334归纳: 转化思想例2、下图是学校的旗杆,小明发现旗杆上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1米,如图(1),当他把绳子的下端拉开5米后,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如图(2),你能帮他D BA C归纳: 方程思想 例3、如图,矩形纸片ABCD 的边AB=10cm,BC=6cm,E 为BC 上一点,将矩形纸片沿AE 折叠,点B 恰好落在DC 边上的点G 处,求BE 的长。

2019春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19春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教学目标:1.会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问题。

2.会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

3.会用勾股定理解决综合问题和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回顾并思考勾股定理及逆定理教学难点:勾股定理及逆定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过程:一、出示目标1.会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问题。

2.会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

3.会用勾股定理解决综合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知识结构图三、知识点回顾1.勾股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是直角三角形的重要性质之一,其主要应用有:(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两边的关系。

求直角三角形的另两边(3)利用勾股定理可以证明线段平方关系的问题(4)勾股定理的直接作用是知道直角三角形任意两边的长度,求第三边的长.这里一定要注意找准斜边、直角边;二要熟悉公式的变形: 22222222,,b a c a c b b c a +=-=-=,2222,a c b b c a -=-=.勾股定理的探索与验证,一般采用“构造法”.通过构造几何图形,并计算图形面积得出一个等式,从而得出或验证勾股定理.2.如何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1) 先确定最大边(如c )(2) 验证2c 与22b a +是否具有相等关系(3) 若2c =22b a +,则△ABC 是以∠C 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若2c ≠22b a +,则△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

3、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a 、b 、c ,其中c 为最大边,若222c b a =+,则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若222c b a >+,则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若2<+c b a 22,则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所以使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时首先要确定三角形的最大边4、勾股数 满足22b a +=2c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如(1)3,4,5; (2)5,12,13; (3)6,8,10;(4)8,15,17(5)7,24,25 (6)9, 40, 41四、典型例题分析例1: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6cm 和8cm ,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多少?分析: 这里知道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度,应用勾股定理可求出第三条边的长度,再求周长.但题中未指明已知的两条边是_________还是_______,因此要分两种情况讨论.例2: 如图19—11是一只圆柱形的封闭易拉罐,它的底面半径为4cm ,高为15cm ,问易拉罐内可放的搅拌棒(直线型)最长可以是多长?分析:搅拌棒在易拉罐中的位置可以有多种情形,如图中的BA1、BA2,但它们都不是最长的,根据实际经验,当搅拌棒的一个端点在B点,另一个端点在A点时最长,此时可以把线段AB放在Rt△ABC中,其中BC为底面直径.例3:已知单位长度为“1”,画一条线段,使它的长为29.分析:29是无理数,用以前的方法不易准确画出表示长为29的线段,但由勾股定理可知,两直角边分别为________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29.例4: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是BC的中点,F为CD上一点,且.求证:△AEF是直角三角形.分析:要证△AEF是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只要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可.例5: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C=90°,AB=13,BC=4,CD=3,AD=12,求证:AD⊥BD.分析:可将直线的互相垂直问题转化成直角三角形的判定问题.例6:已知:如图△ABC中,AB=AC=10,BC=16,点D在BC上,DA⊥CA于A.求:BD的长.分析:可设BD长为xcm,然后寻找含x的等式即可,由AB=AC=10知△ABC为等腰三角形,可作高利用其“三线合一”的性质来帮助建立方程.例7:一只蚂蚁从长、宽都是3,高是8的长方体纸箱的A点沿纸箱爬到B点,那么它所爬行的最短路线的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可以)分析:将点A与点B展开到同一平面内,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7章《勾股定理》复习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7章《勾股定理》复习教学设计.docx

《勾股定理》复习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教科书•数学》(2011年版)第十七章“勾股定理”。

本章所研究的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非常重要的性质,有及其广泛的应用。

勾股定理指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这就搭建起了儿何图形和数量关系之间的一座桥梁,从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勾股定理不仅被认为是平面几何中最重要的定理之一,也被认为是数学中最重要的定理之一。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本章的学习之后已经对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有了一定的认识,会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也会在直角三角形中C知两边长度求出第三边的长度等等,但对数学中重要的思想方法如方程思想、转化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思想在《勾股定理》这一章中如何更好地运用到解题中却不太清楚,理解不透。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方程思想、转化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的意义以及它们在解题过程中的步骤和注意点;过程与方法:在探索解题方法、思路、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发现、类比、归纳、推理等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树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体会到数学学习活动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求知欲。

四、教学重点:选择合适的思想方法以及运用各方法时该注意的问题五、教学难点:运用方程思想、转化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解题时该注意的问题六、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中______________ 的平方和等于________ 的平方.即: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是a、b,斜边为c,那么・几何说理格式在& AABC中,ZC=90° ,ABC24-AC2=AB22、使用勾股定理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b. c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c边所对的角为直角)几何说理格式•••在中,a2^b2=c2・・• AABC为直角三角形(且ZC = 90°)4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经常有哪些作用?(设计意图:师生共同回顾了本章中所学的知识点,为下面数学思想方法如何结合勾股定理运用做铺垫)(二)例题讲解1)、方程思想师: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经常遇到题目求第三边的长度,如果题目很直接地告诉我们直角三角形中两边长度,求第三边,那么我们利用勾股定理y+bJc]就可快速求解。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17.1勾股定理(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17.1勾股定理(教案)
五、教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勾股定理的概念和应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他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这个定理的重要性。在讲授理论时,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对于定理的证明过程感到困惑,特别是几何证明部分。这让我意识到,需要进一步通过不同的例子和解释来帮助他们克服这个难点。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并进行了实验操作,这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我观察到他们在尝试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积极思考,相互交流,这有助于巩固他们对勾股定理的理解。然而,我也注意到,在讨论过程中,有些小组在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上存在困难,这时我及时给予了引导和启发,帮助他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勾股定理的表述和证明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定理的证明,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勾股定理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测量实际物体的直角边和斜边长度,验证勾股定理。
举例解释:
-对于定理的证明,教师需要提供多个角度和方法的证明,如代数法、几何法等,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定理的本质;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从复杂问题中提取关键信息,识别出勾股定理的应用场景;
-在探索勾股数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计算和观察,发现勾股数的规律,如3、4、5是勾股数,并能够推广到其他勾股数的寻找和应用。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勾股定理》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直角三角形的情况?”比如,我们常见的楼梯、墙壁与地面形成的角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勾股定理的奥秘。

(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单元复习讲义学案

(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单元复习讲义学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句股定理章节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z1.复习与回顾本擎的重要知识点;2.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用途和相互关系;3.总结本章的重要思想方法及其应用;4.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综合运用.二、教学过程z 知识网络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b ,斜边长为c ,那么①a 2+bi=ι,l .句股定理的变式:(l)c=乓亏V;(2)a 2=c 2-旷;(3)b 2=C 2-a 2; ( 4 )a =正亡,T;(5)b=lc 亡歹.实际问题| ||二二二二|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边长的计算)'逆命题实际问题||勾股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一一一一|的逆定理知识梳理一、勾股定理已知直角三角形中的任意两边,均可求出第三边长;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可确定另两边的数量关系;证明含平方关系的问题等.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α,b,c 满足②α2+b 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 2+b 2=c 2.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a:勾般因因回回a i +b i =c 2 c =U 工b2a 2=c 2-b 2 a =♂习Tb 2=c 2-a 2b =Jcf"习二、句股定理的实际应用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l)读懂题意,分析己知、未知间的关系;(2)构造直角三角形;(3)利用勾股定理等列方程;(4)解决实际问题.转T也题进臼川构’学l l l E ’我旬欣纯理利用三、利用句股定理表示无理数的方法:(1)利用勾股定理把一个无理数表示成直角边是两个正整数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2)以原点为圆心,以无理数斜边长为半径画弧与数轴存在交点,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是负无理数,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是正无理数.l i-2-1IA2--1 o 1 2s : 4类似地,利用勾股定理,可以作出长为-./2,飞/言,-./5,…的线段按照同样方法,可以在数轴上画出表示飞斤,d ,飞/言,{'ii,-./5,…的点A一-··四、折叠问题中结合勾股定理求线段长的方法:(I)设一条未知线段的长为x(一般设所求线段的长为x); (2)用已失I]线数或含x的代数式表示出其他线段长;(3)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应用勾股定理列出一个关于x的方程;(4)解这个方程,从而求出所求线段长.c AB五、原命题与逆命题'-l唾晦哩,也DEc题设和结论正好相反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一般地,原命题成立时,它的逆命题既可能成立,也可能不成立.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正确的,那么它也是一个定理,我们称这两个定理互为逆定理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为互逆定理.六、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 c满足矿+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AbB c七、句股数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 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满足a2+b2=c2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固回回因因常见勾股数:3.4, 5; 6, 8, 10; 5, l2, l3; 8, 15, l7; 7, 24, 25等等.回国团团团回因一组勾股数,都扩大相同倍数k(k为正整数),得到一组新数,这组数同样是勾股数.如:3, 4, 5; 6, 8, 10: 9, 12, 15; 12, 16, 20…考点梳理考点解析考点1:句股定理的简单应用例1.在Rt.6.ABC中,LC=90。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7.1第1课时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7.1第1课时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定期进行课堂测验,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6.教学拓展:
-结合勾股定理,引入其他数学文化知识,如勾股定理的历史背景、勾股数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等,丰富学生的数学视野。
-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实践活动,提高他们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2.新课讲解:
-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直观的图形推导出勾股定理。
-通过具体实例,讲解勾股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计算斜边长度、判断一组数是否为勾股数等。
3.教学策略:
-采用分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勾股定理的推导和应用,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梯度性练习题,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高他们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巩固勾股定理的知识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达到教学目标。在教学评价中,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前期的数学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等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图形识别和逻辑推理能力。在此基础上,学习勾股定理,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直角三角形边长之间的关系,为后续学习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勾股定理的理解和应用,特布置以下作业:
1.必做题:
-根据勾股定理,计算给定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度,并简要说明计算过程。
-列举三组勾股数,并验证它们是否符合勾股定理。
-从实际生活中选取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实例,运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并写出解题过程。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说课稿
(2)将勾股定理应用于实际问题,需要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
(3)在解决直角三角形问题时,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并运用勾股定理,是教学中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所面向的学生为八年级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期,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年龄特征上,他们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仍然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撑。其次,在认知水平上,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在学习兴趣上,学生对新知识充满好奇,但可能对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感到枯燥。在学习习惯上,学生可能习惯于机械记忆,缺乏深度思考和探究的习惯。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按照以下步骤逐步呈现知识点:
1.首先介绍勾股定理的定义,通过直观的图形展示,让学生理解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与斜边之间的关系。
2.接着,通过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让学生观察直角三角形的变化,并引导学生发现无论三角形大小如何变化,勾股定理始终成立。
3.然后,我会提供几种不同的证明方法,包括几何拼贴法、代数法等,让学生在理解定理的同时,也了解不同的证明思路。
主要知识点包括:
1.勾股定理的定义及表述。
2.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
3.勾股定理的应用,包括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问题以及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掌握勾股定理的定义、表述及证明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问题,能够熟练运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和证明。
板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勾股定理的表述、证明步骤、应用案例以及相关的数学公式。风格上,我会使用简洁明了的文字和图表,以及不同颜色的粉笔来区分不同类别的内容,增强视觉效果。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提供结构化的信息,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我会提前规划板书内容,避免过度拥挤,并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擦拭不必要的部分,保持板书的整洁。同时,我会用箭头和编号来指示逻辑关系,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结构。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7章勾股定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7章勾股定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4.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数学表达和沟通能力。
5.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情感态度:在本章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勾股定理的学习中。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8.教学评价,关注成长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关注他们在知识掌握、能力提升、情感态度等方面的成长。通过评价,为学生提供反馈,帮助他们不断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引出问题:如何用一根绳子测量旗杆的高度?从而引发学生对直角三角形边长关系的思考。
1.学生对勾股定理的认知程度:大部分学生可能对勾股定理的概念较为陌生,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形象的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一重要定理。
2.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八年级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可能对如何运用勾股定理感到困惑。教师应设计丰富的例题和练习,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3.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在本章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发现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2.自主探究,发现定理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引导他们观察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发现勾股定理。在此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当的提示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定理的本质。
3.精讲精练,掌握方法
教师通过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勾股定理的运用方法。同时,设计具有梯度性的练习题,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提高解题能力。
4.小组合作,交流分享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通过表扬、鼓励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勾股定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复习教案设计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复习教案设计

《第17章勾股定理的复习(1)》教学设计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勾股定理以及变式的简单应用,理解定理的一般探究方法。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动手实践和求解的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发展同学们数与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交流良好学习的习惯。

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自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从而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体会勾股定理的文化价值。

教学重点与难点:应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把实际问题化归成勾股定理的几何模型(直角三角形)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请一位同学说说勾股定理的内容是什么?(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2、RtΔABC中,∠C=90°时AC2+BC2=AB2,有哪些不同的表示形式?今天我们来看看这个定理的应用。

3、学生进行练习:在Rt△ABC中,AB=c,BC=a,AC=b,∠B=90゜.①已知a=3,b=4,求c;②已知a=12,c=5,求b(请大家画出图来,注意不要简单机械的套a2+b2=c2,要根据本质来看问题)4、勾股定理只能在直角三角形中运用【例1】在△ABC中,AC=3,BC=4,则AB的长为().A. 5B. 10C. 4D. 大于1且小于7只能用“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判断出AB的范围.正确答案:D.5、运用勾股定理时要分清斜边和直角边【例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4,求第三边长.正解:(1)当两直角边为3和4时,第三边长为(2)当斜边为4,一直角边为3时,第三边长为.6、给定三角形要分形状运用勾股定理【例3】在△ABC中,AB=15,AC=20,AD是BC边上的高,AD=12,试求出BC边的长.【分析与解】 此题没有给出图示,又由于三角形的高可能在三角形内部也可能在三角形外部,所以其高的位置应分两种情况来求.如下图所示,△ABC 有两种情况.综上可得BC 边的长为25或7.配套练习: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30°,腰长为4,求这个等腰三角形腰上的高及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面积.解:⑴等腰三角形ABC 顶角为30°时; ⑵等腰三角形ABC 底角为30°时;(高在形内) (高在形外); 接着通过问题“试一试”进一步直观体会勾股定理与实际问题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讨论“应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思路是什么?”7、折叠问题与方程思想:【例4】如图,一块直角三角形的纸片,两直角边AC=6㎝,BC=8㎝。

初中数学_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复习(1)教学课件设计

初中数学_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复习(1)教学课件设计

(2)要把一根长为15米的竹竿放入一 个长为4米,宽3米,高为12米的长方体木 箱, (能或否)放下?
转化
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 形
最大长度 = 长2 宽2 高2 数
自主学习(三)勾股定理与方程的综合运用 内容: 典例三及针对练习 时间: 8分钟 方法: 用碳素笔认真填写答案,不会的用红笔
标注 。
• 一般Rt△中,已知两边,求第三边 • 特殊Rt△中,已知一边,求其他两边
自主学习(二) 两次运用勾股定理 内容: 典例二及针对练习 时间: 7分钟 方法: 用碳素笔认真填写答案,不会的用红笔标注 。 纪律: 坐姿端正,认真思考书写答案
检查方式: 组内交流答案,针对有错误的进行交流,并做 好标记,会的同学准备展讲。
数学问题 想到全等
构造方程
{ 一般Rt△中
已知两边,求第三边
已知已知一边,求其他两边
必做题: ( 1 ) 15
( 2)4 2 3
( 3)3.75尺 ( 4)6 选做题:4
(2分) (2分)
(2分) (4分)
(2分)
归纳提升: 利用勾股定理可以求直角三 角形的
纪律: 坐姿端正,认真思考书写答案 检查方式: 组内交流答案,针对有错误的进行交流,
并做好标记。会的同学准备展讲。
(2)如图,小红用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进行折 纸,已知该纸片宽AB为8cm,长BC为10cm.折叠时顶 点D落在BC边上的点F处(折痕为AE),求此时EC的 长度?
建模
• 实际问题 折叠问题
边长,为九年级解直角三角形打好基础。
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 2.熟练应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自主学习(一) 一次运用勾股定理 内容: 典例一及针对练习 时间: 2分钟 方法: 用碳素笔认真填写答案,不会的用红笔 标注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勾股定理》复习课教学设计 (1)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勾股定理》复习课教学设计 (1)

《勾股定理》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本章节知识构建过程,进一步理解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掌握常见的勾股定理题型,能熟练进行常规题型通性通法的运算。

2、在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猜想、验证等学习活动过程中,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探究问题,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并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特征和计算。

教学难点:运用转化思想构造所需要的直角三角形。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图片资料、视频等)、勾股定理直观演示教具;学生准备:练习本。

四、教学过程:教学引入:勾股定理描述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沟通了几何图形与数的运算一个重要桥梁,同时又蕴含了多种数学思想,如:数形结合、分类讨论、转化、方程等,所以本单元在中考中从思想方法和计算能力上要求都比较高。

学习目标展示:设计目的:让学生学习有目标,努力有方向。

素养小题抢答:1、勾股定理的内容是什么?2、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3cm,4cm,另外一条边长为多少.3、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6,8,则斜边上的是多少.4、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内容是什么?5、给出下列4组数据:(1) 9、12、15 ;(2)7、24、25;(3)32、42、52;(4)3a、4a、5a (a>0);其中可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有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6、勾股定理有什么作用?学习过程:让各组学生抢答,根据抢答情况分组加分,同时组织学生纠错。

教师活动:针对易出错问题进行及时强调。

思维导图扬帆:学习过程:教师检查小组长的学案,然后让小组长检查纠错。

设计目的:进一步形成知识网络题型分类助航:教师活动:为学生展示美丽的“勾股树”,引出勾股定理的证明,并为学生展示动图证明勾股定理,激发学习的学习欲望和爱国热情。

题型一、“勾股树”问题典型例题1 —(同步学习33页,练习1)如下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分别为3,5,2,3,则正方形E的面积为()A. 13B. 26C. 47D. 94活动设计:自主思考,举手回答,到屏幕处讲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教学目标:
1.会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问题。

2.会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

3.会用勾股定理解决综合问题和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回顾并思考勾股定理及逆定理
教学难点:勾股定理及逆定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过程:
一、出示目标
1.会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问题。

2.会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

3.会用勾股定理解决综合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知识结构图
三、知识点回顾
1.勾股定理的应用
勾股定理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是直角三角形的重要性质之一,其主要应用有:(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两边的关系。

求直角三角形的另两边
(3)利用勾股定理可以证明线段平方关系的问题
(4)勾股定理的直接作用是知道直角三角形任意两边的长度,求第三边的长.这里一定要注意找准斜边、直角边;二要熟悉公式的变形:
22222222,,b a c a c b b c a +=-=-=,2222,a c b b c a -=-=.
勾股定理的探索与验证,一般采用“构造法”.通过构造几何图形,并计算图形面积得出一个等式,从而得出或验证勾股定理.
2.如何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 先确定最大边(如c )
(2) 验证2c 与22b a +是否具有相等关系
(3) 若2c =22b a +,则△ABC 是以∠C 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若2c ≠22b a +, 则△ABC 不是
直角三角形。

3、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a 、b 、c ,其中c 为最大边,若222c b a =+,则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若2
22c b a >+,则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若2<+c b a 22,则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所以使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时首先要确定三角形的最大边
4、勾股数 满足22b a +=2c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如(1)3,4,5; (2)5,12,13; (3)6,8,10;(4)8,15,17
(5)7,24,25 (6)9, 40, 41
四、典型例题分析
例1: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6cm 和8cm ,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多少? 分析: 这里知道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度,应用勾股定理可求出第三条边的长度,再求周长.但题中未指明已知的两条边是_________还是_______,因此要分两种情况讨论.
例2: 如图19—11是一只圆柱形的封闭易拉罐,它的底面半径为4cm ,高为15cm ,问易拉罐内可放的搅拌棒(直线型)最长可以是多长?
分析:搅拌棒在易拉罐中的位置可以有多种情形,如图中的B A 1、B A 2,但它们都不是最长的,根据实际经验,当搅拌棒的一个端点在B 点,另一个端点在A 点时最长,此时可以把线段AB 放在Rt△ABC 中,其中BC 为底面直径.
例3:已知单位长度为“1”,画一条线段,使它的长为29. 分析:29是无理数,用以前的方法不易准确画出表示长为29的线段,但由勾股定理可知,两直角边分别为________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29.
例4: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是BC的中点,F为CD上一点,且.求证:△AEF是直角三角形.
分析:要证△AEF是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只要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可.
例5: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C=90°,AB=13,BC=4,CD=3,AD=12,求证:AD⊥BD.
分析:可将直线的互相垂直问题转化成直角三角形的判定问题.
例6:已知:如图△ABC中,AB=AC=10,BC=16,点D在BC上,DA⊥CA于A.求:BD的长.
分析:可设BD长为xcm,然后寻找含x的等式即可,由AB=AC=10知△ABC为等腰三角形,可作高利用其“三线合一”的性质来帮助建立方程.
例7:一只蚂蚁从长、宽都是3,高是8的长方体纸箱的A 点沿纸箱爬到B 点,那么它所爬行的最短路线的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可以)
分析:将点A 与点B 展开到同一平面内,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最短路线
五、补充本章注意事项
勾股定理是平面几何中的重要定理,其应用极其广泛,在应用勾股定理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注意正确使用勾股定理
例1 在Rt△ABC 中,∠B=Rt∠,a=1,3b =,求c 。

2、要注意定理存在的条件
例2 在边长为整数的△ABC 中,AB>AC ,如果AC=4,BC=3,求AB 的长。

3、要注意原定理与逆定理的区别
例3 如图1,在△ABC 中,AD 是高,且CD BD AD 2⋅=,求证:△ABC 为直角三角形。

4、要注意防止漏解
例4 在Rt△ABC 中,a=3,b=4,求c 。

5、要注意正逆合用
在解题中,我们常将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结合起来使用,一个是性质,一个是判定,真所谓珠联壁合。

当然在具体运用时,到底是先用性质,还是先用判定,要视具体情况而言。

例5 在△ABC 中,D 为BC 边上的点,已知AB=13,AD=12,AC=15,BD=5,那么DC=_________。

6、要注意创造条件应用
例6 如图3,在△ABC 中,∠C=90°,D 是AB 的中点,DE⊥DE,DE 、DF 分别交AC 、BC 、于E 、F ,求证:222BF AE EF +=
分析 因为EF 、AE 、BF 不是一个三解形的三边,所以要证明结论成立,必须作适当的辅助线,把结论中三条线段迁移到一个三角形中,然后再证明与EF 相等的边所对的角为直角既可,为此,延长ED 到G ,使DG=DE ,连结BG 、FG ,则易证明信BG=AE ,GF=EF ,
∠DBG=∠DAE=∠BAC,由题设易知∠ABC+∠BAC=90°,故有∠FBG=∠FBD+∠DBG=∠ABC+∠BAC=90°,在
Rt△FBG 中,由勾股定理有:222BG BF FG +=,从而222BF AE EF +=。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