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内钉固定的基本原则与并发症骨科基础
一文讲透创伤骨科中常用的髓内钉

一文讲透创伤骨科中常用的髓内钉在髓内钉固定技术领域,贡献最大的应是德国医师Gerhard Kuntscher,他使得髓内钉固定技术完美化。
他发现了闭合复位和固定对骨折愈合有益,并制定了两个标准:内置物必须能够抵抗数百千克的负荷,且钢钉使骨折愈合后即使在高负荷状态下也不会移动。
髓内钉固定的原理基于骨和髓内钉间的加压力,因此只有峡部的骨折才可以用此法固定。
为了扩展髓内钉的使用范围,Kuntscher发明了扩髓的方法以便髓内钉和骨髓腔内表面的加压作用范围可以更长。
在现在,骨折的髓内钉固定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闭合带锁髓内钉固定已成为治疗股骨干及腔骨干骨折的首选方法,尤其是对多发性创伤患者。
由于对髓内血循环的破坏发生脂肪栓塞的可能性以及因缺乏对髓内钉固定生物力学原理的了解,及手术操作不当引起的并发症等问题的担心,这种治疗方式出现以来曾存在争议。
经科学研究,这些问题逐个得到解决。
以前拉力螺钉和钢板是治疗骨干骨折的主要方法,目前多数长骨干骨析都选用带锁髓内钉进行固定。
带锁髓内钉的出现极大地扩大了髓内钉的适用范围。
以前粉碎骨折是髓内钉固定的禁忌证,而目前对带锁髓内钉而言,粉碎骨折成了它的适应证。
骨干近端和远1/3段的骨折,波及小转子的转子下骨折,同侧股骨颈合并股骨干骨折,都可以用带锁髓内钉固定。
胫腓骨骨折应用交锁髓内针治疗骨折愈合主要类型和钢板一样,髓内钉也可按解剖部位和功能进行命名。
中心髓内钉(centromedullary nail)沿髓腔进入骨内,它们通过纵向多点抵触(interfer-ence)与骨接触,依靠恢复骨段间的接触和稳定性来避免骨折的轴向和旋转畸形。
中心髓内钉包括经典的克氏(Kuntschner)三叶钉和Sampson钉。
踝头钉(conciylocephalic nail)在干骺端的踝部进入骨内,通常进入对侧的骨骺-干骺区。
经常要打入一组踝头钉以增加旋转稳定性。
踝头钉包括Ender针和Hackenthall针(pins)。
髓内针内固定术

髓内针内固定术1. 适应症1、长骨中段以上,特别是在上、中1/3交界处(桡骨为中段以下)的横折或短斜折,骨折处有小片粉碎折、蝶形折者也可应用,但需加绕钢丝固定。
2、长骨一骨多处骨折,或合并全身多发性骨折,手法复位外固定有困难,骨折部位适合于髓内针固定者。
3、部位适合的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需切开复位者。
4、部位适合的病理性骨折。
2. 禁忌症1、小儿长骨骨折,虽合手上述适应证,也不宜应用,以免损伤骨骺;2、老年病人骨质疏松,皮质薄,髓腔大,股骨髓腔直径可达15毫米(青年最窄的仅6~7毫米),股骨前外方弯度增大,髓内针固定不牢靠,并发症多,须慎用。
3、严重污染的开放性骨折不宜用髓内针固定,一旦感染,将难以控制,可待软组织愈合后再考虑施行。
3. 最佳时间当前手术最佳时间谨遵医嘱。
4. 术前准备1、髓内针的选择:必须选择粗细、长短合适的髓内针,才能发挥充分的固定作用。
髓内针的长度可按健侧骨测量的长度,适当减短4~6cm,宽度则可比x线显示的髓腔最窄处的直径小1mm(股骨小2mm)左右。
比较正确的办法是将已知宽度的髓内针,固定在伤骨或健侧骨同一平面,一起摄片对比测量。
但这些方法只供粗略估计,仍宜多准备几号髓内针,供术中选用。
术中可直接将髓内针插入髓腔狭窄部试验,但遇有阻力不可免强插入,以免造成骨质劈裂或拔出困难。
一般应选择与该段直径一径或稍宽一点的髓内针,以达到最大的横断面弹性固定作用。
2、术者应充分估计术中可能发生的困难与并发症,准备好处理的器械(如钢锯、多根粗细不一的髓腔扩大器、钢丝等)。
5. 术前注意暂无可参考资料。
6. 手术步骤闭合性髓内针内固定术:不显露骨折端,在骨折闭合复位后,仅在长骨一端的进针部位作一小切口,在电视x线机或摄片的指导下,将髓内针打入髓腔,穿过骨折部至所需要的深度。
此法的优点是可以避免切开骨折端,减少感染机会及局部血运损伤;缺点是设备要求高,技术较复杂,髓内针的选择不易合适,并发症较多。
股骨髓内钉内固定术

股骨髓内钉内固定术
股骨髓内钉内固定术是一种外科手术,用于治疗股骨骨折。
这种手术的主要目的是在股骨骨折的患者身上采取保守性的治疗,以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这种手术的基本方法是用特制的内钉将骨折处的对侧骨碎片固定住,并采取一定的引导、促进骨折部位快速愈合,使骨折支架恢复到正常位置,以恢复功能和形态。
指征:
1. 小型关节骨折:X线片上无明显骨折线,不影响关节功能,但锥体状结构处明显骨性软骨撕裂、不稳定,有明显失衡现象。
2. 关节骨折后稳定难、复位困难:经关节骨折复位后,骨折边的稳定性差,复位不稳定,手术复位有困难。
3. 颅颌面骨折:颅外伤或脑外伤后所致的骨折,如颅前骨折、细颅骨折等,尤其以轴状骨和水平面骨折及软骨破裂为主。
手术步骤:
1. 切口开放:切口常采用一般性的穹顶拉拔切口,一般不超过6厘米,同时要求钉的安置不会影响关节运动,避免钉受限。
2. 安置内钉:通常采用双头内钉或单头内钉,材料主要是钢材,也可采用钛合金等材料,其尺寸有专用钉和体外消化钉,用以
确定钉的位置和方向,以满足良好的复位和固定。
3. 固定安置:作用于内钉上,依次安装内外后板和内外头板,紧固螺钉尽量让塑形支架贴近体表,以减少皮肤介入。
4. 梯度调节:根据支架纵横梁之间的梯度调整,确定复位是否偏斜,以确保股骨骨折的正确复位。
5. 手术结束:缝合切口,贴合伤口处的组织,清理手术痕迹,安排患者行继发性护理。
骨科手术配合---股骨髓内钉内固定术

手术室骨科专业组
Contents
解剖 诊断 手术适应症禁忌症 术前准备 麻醉方式 手术体位 手术配合 注意事项
精品资料
解剖
❖ 股骨位于大腿部,是人体最长的骨,上端以股骨头与髋 臼构成髋关节,下端与髌骨、胫骨上端构成膝关节。约 为身高的1/4,分为一体两端。 上端有球形的股骨头,与髋臼相关节。头下外侧的狭细 部分为股骨颈。颈与体交接处有两个隆起,上外侧的方 形隆起为大转子,下内侧的为小转子,都有肌腱附着。 大小转子之间,前面有转子间线相连,后面有转子间嵴 相连。
4。 5钻 头
套 筒
近端交锁
近端锁定前取下远端瞄准器,瞄准导杆 在近段瞄准器中插入相应导管
定深钻头对近端锁定孔进行钻孔 测深T行丝锥攻丝选择合适锁钉锁定
取下近端瞄准器 松解紧固螺栓取下瞄准器 安装髓内钉钉帽
冲洗关闭切口
❖ 生理盐水冲洗切口,2-0微乔线逐层关闭切口,敷料加压包扎。
注意事项
1、感染是手术严重并发症,可导致骨髓炎,严重时导致肢体坏死,甚至危及 生命,所以手术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断 要可明显诊断
有并发症者伴相应症状及体征
适应症禁忌症
适应症禁忌症
适应症
1.管状骨的骨干骨折; 2.长骨干骨折后骨不连; 3.长骨干骨折畸形愈合; 4.长骨干骨折的骨延长/短缩 5.长骨中段的病理骨折; 6. 关节融合; 7.长骨关节端骨折使用特殊 髓内钉(股骨颈骨折、股骨 粗隆间骨折、股骨髁骨折)
禁忌症
1.髓内钉入口处软组织 严重损伤; 2.感染(入口处、髓腔、 锁定处) 3.小儿干骺端骨折; 4.多数关节内骨折;
髓内钉内固定并发症
❖ 1. 感染; 2.脂肪栓塞; 3.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 4.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5.筋膜室综合征; 6.神经麻痹; 7.神经血管损伤及术中骨折; 8.骨折愈合问题:骨折畸形愈合、骨折延迟愈合、骨不连、再骨折; 9.关节功能障碍(粘连性关节囊炎、关节屈曲挛缩和关节强直、创伤 性关节炎、移位骨化); 10.内固定失效(内固定断裂、锁钉失败、内固定移位);
髓内钉基础知识介绍

常见髓内钉—SIRUS胫骨髓内钉
Trauma
Confidence in your hands
特点
• 钛合金 TiAlNb (Protasul®-100 Metal Alloy)
• 直径
– ø8.3mm 实心 – ø9.3, 10, 11 and 12mm 中空 – 其中8.3 to 10mm髓内钉近端直径是10mm – 240mm to 360mm (15mm为一间隔) – 380mm to 420mm (20mm为一间隔) – 近端锁钉 ø4.9mm – 远端锁钉 ø3.9 mm 用于8.3mm&9.3mm胫骨髓内钉 ø4.9 mm 用于10mm &12mm胫骨髓内钉
– 工作长度越长,当骨折区负重时, 微动就更多
– 主钉需要弹性 直接愈合 间接愈合
历史和进展
前辈医院曾进行多项骨折固定试验 – 象牙(1886 ) – 牛骨和人骨 1920年代的晚期,Smith-Peterson 开始采用3嵴的髓内钉治疗头下型骨折 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感染
历史和进展
Gerhardt Küntscher被认为是现代髓内固定之父
髓内钉产品
史赛克 AO S2 T2 Gamma钉 UFN UTN UHN ETN PFN PFNA PFNAII 逆行髓内钉DFN 弹性髓内钉 施乐辉 RT 髓内钉 捷迈 ITST ZNN SIRUS 以色列 迪索泰膨胀型髓内钉(discotech) 澳大利亚 Austofix 意大利 熙可(orthorfix) 国产 创生 威高 康辉 康利 华森 大博 (注重压杆技术)
进针点:
在髓腔的中心线上 胫骨平台前缘 尽可能高 不损伤平台
讨论:胫骨骨干骨折首选髓内钉or钢板固定
股骨干骨折髓内钉进针规范及指南

股骨干骨折髓内钉进针规范及指南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股骨干骨折髓内钉进针规范及指南引言股骨干骨折是骨科常见的严重损伤之一,治疗的关键在于合理的内固定。
股骨干骨折髓内钉进针规范及指南

当它到股骨骨折,内膜钉像治疗的超级英雄。
它冲进来提供稳定的
固定断裂帮助你很快恢复脚步。
把它想象成一个可靠的伙伴,促进早期动员和迅速恢复运作。
但这里的捕捉——它必须被放在正确的位
置来发挥它的魔法。
这就像找到超级英雄的秘密巢穴的完美地点。
说对了,你就马上起来跑说错话了说不定事情不会顺利当它到内膜
钉钉,放置是关键!
当我们做手术来修复一个骨折的股骨时,我们必须遵循一些重要的步骤。
我们把病人放在一个特殊的桌子上。
我们用牵引力把骨折对齐,确保一切处于正确位置。
之后,我们找到最好的位置插入钉子并准备好。
我们一定要小心,不要伤害周围的任何组织,特别是神经和血管。
在钉子插入后,必须保证将近缘和底盘锁螺钉放置在药管渠内,以保
证钉子的安全。
手术后管理规程强调早期动员和康复,以促进愈合和
减轻潜在影响。
至关重要的是坚持密切术后后续行动,以便有效监测
和处理任何感染、恶性结扎或非结合的迹象。
遵守这些既定准则,将
股骨骨折钉住在内膜,对患者成功治愈骨折至关重要。
骨科基础髓内钉应用的基本原理与适应症

骨科基础髓内钉应用的基本原理与适应症基本原理一生物力学髓内钉和骨可形成一种复合结构,共同承担负荷。
这种复合结构的机械特性由髓内钉的特性以及骨的质量和完整性决定。
内植物位于骨干的中央,贴近骨干的轴线,可以最佳的抵抗弯力。
髓内钉不能、也不可以完全禁止骨折端的相互活动。
骨折部位的运动可促成骨痂的形成。
骨伽桥接骨折线,逐渐吸收负荷,从而降低髓内钉承担的负荷。
髓内钉和锁钉必须能够耐受这种负荷,直至骨折愈合。
但是,它们不能过于坚硬,否则会减少骨折愈合所需的刺激。
髓内钉的强度是由髓内钉的横截面形状和髓内钉的材质决定的。
圆筒状髓内钉的弯曲和扭转强度与髓内钉半径的4次方成正比。
因此,对于特定数量的材料,设计的半径越大,其对抗弯曲及旋转的强度越大。
在空心髓内钉上制作凹槽后,其対抗旋转力的硬度降低了2/3,但对弯曲力基本不变。
凹槽赋予了髓内钉环向的柔韧性,降低了髓内钉插入时的环向压力,增加了骨和髓内钉的接触。
髓内钉通常是由不锈钢或钛合金制成。
钛合金的弹性模量更低,理论上有利于降低骨的应力遮挡,但研究发现,骨折愈合率和并发症率并无差别。
髓内钉的形状,特别是直径和厚度,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更大。
髓内钉的工作长度是髓内钉近端、远端与骨紧密固定点之间的距离。
小直径的髓内钉与骨干之间不会紧密贴合,其工作长度是锁钉之间的距离(图)。
髓内钉的扭转强度与工作长度成反比,弯曲强度与工作长度的平方成反比。
A)紧密贴合的髓内钉的工作长度是远端及近端与骨皮质紧密固定点之间的距离。
B)小直径的髓内钉与骨干之间不会紧密贴合,其工作长度是锁钉之间的距离。
髓内钉的扭转强度、弯曲强度均与工作长度呈负相关髓内钉固定失败最常见的原因是疲劳断裂。
固定失败常常与延迟愈合、不愈合相关,特别是骨折不稳定,此时骨分担的力量小。
髓内钉的设计是影响其断裂的重要因素。
制造缺陷也与髓内钉断裂相关。
小直径的髓内钉、锁钉容易出现疲劳断裂。
研究显示,采用锁定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小直径的髓内钉不扩髓直接插入,发生锁钉断裂的风险更高。
胫骨髓内钉内固定术

解剖 诊断
适应症常用手术
术前准备 麻醉方式
手术体位
手术配合 注意事项
解 剖
1.胫骨上下段两者移行交界处,骨骼的形态转变,是 骨折的好发部位。 2.胫骨的前内侧位于皮下,又有棱角,故骨折端极易 穿破皮肤而形成开放性骨折。 3.胫骨的营养血管从胫骨上、中1/3交界处入骨内, 在中、下1/3处的骨折营养动脉损伤,容易发生骨折 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4.胫骨上端与下端关节面是相互平行的,若骨折对位 对线不良,使关节面失去平行关系,易发生创伤性关节 炎。
Company Logo
解剖
5.腘动脉在分出胫后动脉后,穿 过比目鱼肌腱向下走行医|学教育 网搜集整理。此处血管固定,胫 骨上1/3骨折时,可致胫后动脉 损伤,可造成小腿下段的严重缺 血或坏死。 6.小腿的肌筋膜与胫骨、腓骨和 胫腓骨间膜一起构成四个筋膜室 。由于骨折后骨髓腔出血,或肌 肉损伤出血,或因血管损伤出血 ,均可引起骨筋膜室综合征。 7.腓总神经经腓骨颈进入腓骨长 、短肌及小腿前方肌群,腓骨颈 有移位的骨折可引起腓总神经损 伤。
诊断
外伤史
诊 断 要 点
局部肿、痛、淤、活动受限
局部畸形、骨擦感和异常活动
X线摄片可明显诊断 有并发症者伴相应症状及体征
适应症常用术式
适应症常用术式
适应症
1.管状骨的骨干骨折; 2.长骨干骨折后骨不连; 3.长骨干骨折畸形愈合; 4.长骨干骨折的骨延长/短缩 5.长骨中段的病理骨折;
常用术式
1.胫骨钛板内固定术 2.交锁髓内针定固定术
6、术中透视时用无菌中单遮盖术野及器械台,严防污染。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髓内钉固定的动力化原则

髓内钉固定的动力化原则髓内钉固定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技术,用于治疗骨折或骨裂的固定。
在这一手术中,医生会将一根钉子插入骨髓腔,通过外部力量将骨折部位恢复到正常位置,并用钉子将其固定。
这种固定方式有助于加速骨骼愈合,并且具有许多优点。
本文将介绍髓内钉固定的动力化原则,以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
动力化原则是指在骨折治疗中,通过施加适当的外力,促进骨骼愈合的过程。
在髓内钉固定术中,外力可以通过外部装置或特殊手术工具施加到骨折部位上。
这种力量的作用可以激活骨骼的生物学反应,促进骨折愈合。
髓内钉固定的动力化原则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 原位复位:髓内钉固定手术的首要目标是将骨折部位恢复到原位。
只有当骨折断端正确地对齐时,才能施加适当的外力促进愈合。
因此,在手术中,医生必须仔细检查骨折情况,并确保骨折端正确对齐。
2. 适当的外力:施加到骨折部位的外力应该是适当的,既不能太大以至于损伤骨组织,也不能太小以至于无法激活骨骼的生物学反应。
医生需要根据骨折的类型和程度来确定适当的外力水平,并在手术中进行调整。
3. 适时调整:骨折愈合过程中,外力的施加需要根据愈合的进展情况进行调整。
初期,外力应较强,以帮助骨折端稳定,并促进骨骼生长。
随着愈合的进行,外力的强度可以逐渐减小,以避免对愈合过程的干扰。
4. 个体化治疗:每个患者的骨折情况都有所不同,因此治疗方案也应个体化。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骨折类型等因素来确定适当的外力施加方式和强度。
个体化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髓内钉固定的动力化原则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可以促进骨折的愈合过程,缩短康复时间。
相比传统的外固定方法,髓内钉固定可以提供更直接的力量作用于骨折部位,更好地刺激骨骼生长。
其次,动力化原则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适当的外力施加可以避免骨折部位的移位和错位,减少感染和非愈合的风险。
最后,动力化原则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髓内钉固定原理

髓内钉固定原理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髓内钉固定原理。
你想想看啊,咱的骨头要是断了,那可不得想办法给它固定住呀,就像盖房子得有稳固的根基一样。
髓内钉就像是个特别厉害的“小助手”,来帮咱解决这个大问题呢!
它是怎么工作的呢?其实啊,就好比是在骨头中间插进了一根“金箍棒”。
这根“金箍棒”能把断了的骨头两端给连接起来,让它们能好好地长在一起。
它就那么稳稳地待在骨头里面,给骨头提供支撑和固定。
就像咱走路得有坚实的地面一样,髓内钉给骨头创造了一个稳定的环境。
它能防止骨头断端到处乱动,免得长歪了呀。
这多重要啊,要是骨头长歪了,那可就麻烦大啦!
而且啊,髓内钉还有个厉害的地方,它不是孤零零地在那,它和骨头之间还会产生一种奇妙的“互动”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骨头会慢慢地长在髓内钉周围,就好像是抱住了这个“小助手”一样。
等骨头完全长好了,嘿,这个“小助手”的使命也就完成啦!
你说神奇不神奇?咱人体可真是个奇妙的“大机器”,有这么多精巧的设计和原理。
髓内钉固定不就是其中一个特别棒的例子嘛!
那有人可能会问啦,这髓内钉就不会出啥问题吗?当然啦,啥东西都不是百分百完美的呀。
但只要医生操作得当,咱自己也注意保养,一般来说都没啥大问题的。
你再想想,要是没有髓内钉这样的好东西,那骨头断了得多难恢复呀。
它可是帮了我们大忙呢!所以啊,我们可得好好感谢医学的进步,让我们有了这么好的治疗手段。
总之呢,髓内钉固定原理就是这么神奇又实用。
它就像是骨头的“守护天使”,默默地为我们的健康贡献着力量。
咱可得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健康,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髓内钉固定的基本原则与并发症骨科基础
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
•四肢骨折可以手术切开直视下复位,也可以在X线监视下闭合完成。
•切开复位的骨折愈合时间相对较长,术中出血较多,而且切开复位进一步破坏了骨折端的血供。
•主张尽可能采用闭合复位。
可利用牵引复位器,或于骨折平面做小切口撬拨复位,从而最大限度减少对骨折端血供的干扰。
•对于闭合复位失败、骨块翻转或刺入周围组织以及移位较大的骨折块可采用手术切开复位。
髓内钉的固定机制
•髓内钉内固定的方式为对称的中央型内夹板式固定。
•髓内钉对骨折的固定为应力分散式固定,而非应力遮挡式固定,有利于骨痂的塑形。
•中心固定在理论上优于皮质外固定,其可减小力臂,降低内、外翻成角及内固定失效的发生率。
•髓内钉固定为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提供了基础。
髓内钉的优点
•并发症较少
•手术适应症范围扩大
•固定牢固
•可以早期关节功能锻炼
•较早负重
•可以和其他内固定结合使用
基本类型和技术
•带锁及非带锁能力的髓内钉
•动力及静力型带锁髓内钉
•扩髓及不扩髓固定技术
•开放及闭合固定技术
一般适应证
•闭合性骨折
•开放性骨折
•病理性骨折
•肢体延长或短缩
髓内钉的简单分类
1.股骨髓内钉
2.胫骨髓内钉
3.肱骨髓内钉
注:弹性髓内钉(TEN),可综合应用与各部位,但有年龄限制。
髓内钉的特点
1、扩髓的髓内钉
优点:
a. 髓腔扩大,放置大小合适髓内钉
b.控制旋转
c.降低被卡率
缺点:
a.破坏了滋养动脉及皮质内层血供
b.增加心肺栓塞的可能
c.增加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可能
2 、不扩髓的髓内钉
优点:
a 操作简单
b 骨内膜血供破坏小
缺点:
a 较细,强度相对小
b 易卡住
3、带锁髓内钉
a.广泛在临床使用
b.加强固定力量
c.防止骨折短缩
d.防止骨折成角或旋转
e.应力增大,增加断钉发生率
4 、特殊髓内钉
•Gamma钉
•Recon钉(重建交所髓内钉)
•GSH钉(股骨髁上带锁髓内钉)
髓内钉的并发症
感染
•骨折畸形愈合:外旋,扭转,外翻,内翻,成角脂肪栓塞
•肺栓塞
•血栓形成
骨折不愈合、骨不连
•肢体短缩
•神经损伤
邻近关节疼痛
•异位骨化
•再骨折
•关节僵硬
医源性骨折
•内固定失败
•其他
感染
•早期认为开放骨折是髓内钉的禁忌证。
•开放骨折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取决于软组织的损伤状况和污染程度以及软组织的处理方式。
•较细的髓内钉会增加感染的机会;非扩髓带锁髓内钉固定相对较差,骨断端有微动以及空腔残留,易于细菌生长。
•采用扩髓和有限扩髓固定,不仅可提高骨折断端的稳定性,同时能避免死腔的产生。
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ism Syndrome,FES)
•长管骨骨折FES的发生率为0.5% ~2% 。
•扩髓与非扩髓对肺通气功能无明显影响。
•扩髓时手法要轻柔,切忌用力过猛粗暴操作。
•目前诊断FES仍采用Gurd1971年提出的标准,待确诊后再予以治疗将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可能出现严重后果。
骨折延迟愈合与骨不连
影响髓内钉固定术后骨折愈合的因素多种多样,分析原因可能有: •骨折端软组织嵌夹;
•横断骨折断端分离;
•患者年龄较大;
•开放骨折、严重软组织损伤、局部血运破坏严重或感染;
•髓内钉固定不牢固;
•合并糖尿病或其他消耗疾病。
邻近关节疼痛
•髓内钉的置入至少会涉及1个关节附近的软组织甚至关节囊。
•胫骨平台关节面内外侧半月板前缘有膝横韧带连接,胫骨结节上方至此处形成一安全区。
如置钉点太靠上或应用直径过大的髓内钉,可引起关节内结构的损伤,造成术后膝关节痛。
•髓内钉近端突出及异位骨化是股骨髓内钉术后髋部疼痛的主要原因。
•髓内钉近端突出,近端锁钉刺激以及肩袖受干扰是肱骨髓内钉术后并发肩部疼痛的主要原因。
医源性骨折
•医源性骨折主要指的是髓内钉内固定术中操作不当造成的继发骨折。
术中应注意:
•入钉点选择不准确会导致近端骨折。
•扩髓不可强行推进。
•扩髓入口应与进钉方向一致。
•髓内钉插入远端时忌用暴力。
髓内钉操作
要求:
a.熟悉和掌握各种髓内钉的使用,特殊或非常用的应该在术前了解
b.人员尽可能相对固定
c.和手术医生有良好沟通
d.细心,周到
具体要求
•术前清点器械
•如有疑问及时通知
•植入物是否备齐,规格不齐应了解情况
•术中做到心中有数,步步紧扣•器械固定是否紧密
•导针长短是否一致
•医生有否出错
•工具有否损坏
•工具有否缺少
•不要急于清洗
股骨交锁髓内钉
肱骨交锁髓内钉
胫骨交锁髓内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