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区生殖细胞瘤的MRI特征分析
鞍区肿瘤影像表现
鞍区肿瘤影像表现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鞍区肿瘤影像学检查方法 • 鞍区肿瘤的影像表现 • 鞍区肿瘤的鉴别诊断 • 鞍区肿瘤的治疗和预后 • 结论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颅咽管瘤的影像表现
颅咽管瘤的影像表现为鞍上或鞍旁囊性或实性肿块,常 伴有钙化。
肿瘤可侵犯脑室、脑池等结构,导致其受压、变形。
肿瘤可压迫视神经、视交叉等结构,导致视野缺损、视 力下降等。
增强扫描时,肿瘤可强化,但强化程度低于正常脑组织 。
鞍区生殖细胞瘤的影像表现
鞍区生殖细胞瘤的影像表现为 鞍上低密度或等密度肿块,有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5
鞍区肿瘤的治疗和预后
手术治疗
01
手术切除
鞍区肿瘤的手术治疗通常采用开颅手术或微创手术,根据肿瘤的性质、
大小和位置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手术的目的是尽可能完整地切除肿瘤
,减少复发的风险。
02
术前评估
手术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影像学检查和全身评估,了解肿瘤的大小、位置
鞍旁组织。
鞍区肿瘤的分类多样,包括良性 肿瘤和恶性肿瘤,其中垂体瘤是
最常见的良性鞍区肿瘤之一。
鞍区肿瘤的症状和体征因肿瘤性 质、大小和位置而异,常见的症 状包括头痛、视力视野障碍、内
分泌紊乱等。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鞍区病变影像诊断_(上)
26
偏位。
✓ 正常垂体的高度:矢状位和 冠位均可测量。
✓ 正常垂体的最大高度根据不 同人群有不同标准- “6,8,10,12(mm)原 则”:
6mm:婴儿和儿童
8mm:男性和绝经后的妇 女
医学ppt
7
海绵窦的交通
• 窦内:颈内动脉 展神经 • 窦旁:动眼 滑车 眼 上颌
神经 • 窦前:眼静脉 脑前静脉
脑中静脉 • 窦后:岩上窦---横窦 • 岩下窦---颈内静脉
医学ppt
8
下丘脑 垂体
• 腺垂体
•
远部
•
结节部
•
中间部
• 神经垂体
•
神经部
•
漏斗部
•
正中隆起
医学ppt
9
二、正常影像学表现
微腺瘤:直径≤l0 mm
小腺瘤:20mm≥直径﹥l0mm
大腺瘤:50mm≥直径﹥20mm
巨大腺瘤:﹥50 mm。 医学ppt
36
内分泌评价
✓ 内分泌检查对判断肿瘤的激素分泌重要。可对有内分 泌功能的肿瘤起定性诊断。
✓ 影像学检查的目的是对肿瘤定位。
✓ 常用的内分泌指标:PRL
正常:<25ng/ml
下丘脑:三脑室外侧壁和下 壁 ✓胶质瘤 ✓错构瘤 ✓生殖细胞瘤 ✓嗜酸性肉芽肿 32
医学ppt
颈动脉:海绵窦侧壁通过, 流空 ✓动脉瘤 ✓闭锁或闭塞 ✓发育异常
海绵窦:静脉复合体,外侧壁 颅N ✓神经鞘瘤 ✓感染性病变 ✓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海绵窦动静脉瘘
33
脑膜:覆盖海绵窦,上外侧较 内下侧厚 ✓脑膜瘤 ✓转移性肿瘤 ✓感染性病变:TB ✓非感染性病变:结节病
鞍区病变磁共振影像表现PPT课件
鞍区病变磁共振影像表现
医之为道大矣,医之为任重矣。
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
概述
MRI是目前显示蝶鞍和鞍旁区正常结构 及病变的最佳检查方法,由于MRI 对软 组织对比分辨率高,可直接显示该区域 内许多结构,如垂体、垂体柄、海绵窦 及颈内动脉等。多方位扫描,特别是冠 状位薄层扫描对发现该区域的细微病变 具有独特优势。
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指蛛网膜憩室 通过扩大的漏斗孔从鞍上池突入到垂体窝内。 本病常于偶然行CT和MRI检查时发现,最多见 于女性。继发性指因鞍内病变术后和放疗后, 过大的蝶鞍被鞍上的蛛网膜疝入充填。MR检 查可见垂体腺高度很小,呈扁平状紧贴鞍底, 漏斗居中,可轻度向后移位,但仍插入垂体前 后叶之间。绝大多数空泡蝶鞍患者在临床上没 有内分泌异常的表现,少数也可以表现有泌乳 素增高。
经节处,该神经节紧邻海绵窦后部,表现为鞍旁及 桥小脑角占位,形态呈哑铃状,分布具有沿三叉神 经走行的特点。通常容易诊断。
2、痛性眼肌麻痹 为海绵窦的非特异性炎症,
病因不明,可能与免疫机制有关。病理上可见海绵 窦内有大量肉芽组织形成,并累及海绵窦内血管及 神经。临床多见于青壮年,常以球后眶区持续跳痛 为首发症状,重者可伴有恶心呕吐,很快出现后眼 肌麻痹,其中以动眼神经麻痹最常见,相应症状包 括上睑下垂、瞳孔扩大和调节麻痹。病情常有反复, 血沉快,其他全身症状少。激素治疗效果奇特。
鉴别:肿瘤可伸入鞍内引起蝶鞍扩大,这时应 与垂体瘤鉴别,矢状或冠状位MR检查多能与 垂体腺分开。
感谢观看Biblioteka 鉴别:垂体瘤向鞍上发展,与颅咽管瘤鉴别,后者
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位于鞍上,囊实性肿块,蝶鞍 不扩大。 向下发展,破坏颅底骨质的与颅底骨源性 肿瘤(主要脊索瘤)鉴别,后者常有钙化T1加权常 呈很高信号,且不均质,而向颅底发展的垂体瘤呈稍 高信号。
鞍区生殖细胞瘤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分析
由小 到 大 , 力 求 伸 得 直 、 得 充 分 , 作 应 稳 健 轻 柔 , 免 粗 应 屈 动 避 暴 , 止肌肉、 带损伤 。 防 韧 1 12 主 动运 动 : 于肢 体 运 动 功 能 在 第 6阶 段 以 上 的 患 肢 , .. 对 应 强 调 进 行 主 动 锻 炼 。鼓 励 患 者 由 健 侧 肢 体 带 动 患 侧 肢 体 运
机 将 患 者分 为 治 疗 组 4 8例 , 3 男 2例 , 1 女 6例 , 龄 3 ~ 8 年 8 O岁 ,
运 动 功 能 提 高 1 2级 , 效 : 体 运 动 功 能 无 改 变 。 ~ 无 肢 2 2 治 疗 结 果 治 疗 组 4 . 8例 , 效 3 显 6例 (5 , 效 1 7 %) 有 O例 ( 0 8 , 效 2例 (. ) 总 有 效 率 为 9. 。对 照 4 2 . %) 无 42 , 58 2例 , 显效 7例 ( 67 , 效 2 1.)有 3例 ( 4 8 ) 无 效 1 5 . , 2例 ( 85 ) 总 2 . , 有效 率 为 7 _ 。 2组 总 有 效 率 比 较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l5 P<
12 治疗方法 . 对 照 组 单 纯 药 物 治 疗 , 用 抗 凝 、 管 、 血 化 采 扩 活
鞍区MRI诊断思路
MRI征象
T1WI 高信号
等信号
信号特征
低信号
MRI征象
囊内结节 T1WI↑ T2WI↓ 囊内结节征,结节无强化
MRI征象
相对垂体腺瘤位置偏中线
Rathke囊肿及垂体瘤鉴别诊断
影像征象
Rathke囊肿
垂体瘤
液平
无
可有
囊内结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可有
少见
分隔
无
可有
T2低信号环
少见
多见
偏离中线
无
多见
垂体微腺瘤与Rathke囊肿鉴别诊断模型
• 垂体细胞瘤
•起源于成人神经垂体或垂体柄神经胶质细胞,平均50岁 •垂体细胞瘤则是早期快速强化,无海绵窦侵犯
鞍区及鞍上团块状影,T1WI呈等信号,T2WI呈等信号,增强图像,病灶明显均匀强化。
• 垂体脓肿
• 垂体非占位性病变
鞍区解剖 鞍内病变 鞍上病变 鞍旁病变 鞍底病变
鞍底病变
• 脊索瘤 • 鼻咽癌侵犯颅底 • 转移瘤
其他疾病: •骨软骨瘤 •嗜酸性肉芽肿 •骨纤维性发育不良 •软骨肉瘤 •脑膜脑膨出
• 脊索瘤
• 低度恶性骨源性肿瘤,占颅内肿瘤0.2%,起源于原始脊索残余组织 • 男性多见,平均38岁 • 大多数位于斜坡,少数位于垂体窝或岩骨旁 • T1WI斜坡正常高信号消失,T2WI高信号或混杂高信号,可有间隔,不均 匀强化 • 瘤内可有钙化,呈点状T2WI低信号区
• 脊索瘤
• 鼻咽癌颅底侵犯
AJCC分期 T1 局限于鼻腔 T2 鼻腔、口咽、咽旁间隙 T3 侵犯颅底、翼内肌 T4 侵犯颅神经、鼻窦、翼外肌、颅内(海绵窦、脑膜)
鞍区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鞍区肿瘤的影像学表现鞍区肿瘤是指位于鞍区的肿瘤,鞍区位于颅底的中央部位,是脑下垂体和松果体所在的区域。
鞍区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可以通过多种影像学方法进行观察和分析,包括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放射性核医学方法等。
下面将对鞍区肿瘤的影像学表现进行详细描述。
1. MRI影像表现:(1) T1加权像:在T1加权像上,脑脊液(CSF)呈明亮信号,正常垂体呈低信号,而肿瘤则表现为明亮信号。
鞍区肿瘤的信号强度取决于其组织成分,如脑膜瘤和生殖细胞瘤通常表现为等或低信号,而垂体腺瘤多数呈高信号,并可呈包膜型、囊变型或实性型。
(2) T2加权像:在T2加权像上,脑脊液呈暗信号,正常垂体呈高信号,而肿瘤则表现为低到高不等的信号。
相对于T1加权像,T2加权像更有助于显示肿瘤的边界和包膜。
(3) 弥散加权成像(DWI):弥散加权成像利用水分子在组织内的自由扩散来产生图像,对于鞍区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帮助。
几乎所有的鞍区肿瘤在DWI上呈高信号,而正常垂体则呈低信号。
(4) 造影增强:磁共振造影增强可以更好地显示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包括肿瘤的包膜、囊变、坏死或出血等特征。
通常使用注射剂通过静脉注射,可以使肿瘤的强化增加,从而使肿瘤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对比更加明显。
2. CT影像表现:(1) 平扫CT:平扫CT主要用于显示骨骼结构,如蝶鞍的形态、大小和形变等。
由于鞍区肿瘤通常不发生骨质破坏,因此平扫CT对于鞍区肿瘤的检出率有限。
(2) CT增强:蝶鞍增强CT能够更好地显示肿瘤的形态、包膜和囊变等特征。
通常通过静脉注射碘造影剂进行增强扫描,可呈现肿瘤的强化程度和分布特点。
3. 放射性核医学方法:(1) 甲氨蝶呤(99mTc-MIBI)显像:甲氨蝶呤显像能够显示垂体腺瘤和部分垂体腱膜瘤,但对于垂体室管膜的病变则无法显示。
(2) 白血病脑腰液显像:该检查方法主要用于检测鞍区来源的脑脊液恶性肿瘤的转移情况。
综合上述,鞍区肿瘤的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在MRI上,脑脊液信号正常、垂体信号低、肿瘤信号高;在CT上,主要显示骨骼结构变化;在放射性核医学方法中,可观察到甲氨蝶呤显像和白血病脑腰液显像等特征。
生殖细胞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 生殖细胞瘤对放疗非常敏感,分次放 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长期生存率 及治愈率都很高。
➢ 生殖细胞瘤经过手术及术后放疗其15 年生存率为87.9%。
诊断要点
➢ 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 ➢ 男性多见,鞍上区GE则以女性多见 ➢ 好发于松果体区,其次为鞍上区、丘脑和与肿瘤
部位相关 ➢ DWI高信号,ADC低信号 ➢ 增强扫描明显强化 ➢ 可沿室管膜和脑脊液播散 ➢ 对放、化疗敏感 ➢ 临床、实验室检查
➢ 实验室检查:AFP;β-HCG;PLAP;CEA
影像表现
影像表现
MRI:肿瘤呈等T1或稍长T、长T2信 号,增强后明显强化,周围水肿 不明显;在失状位可很好地显示 肿瘤与脑室、脑干的关系;增强 扫描有助于检出 经脑脊液种植的 病灶。
男,8Y。 CT示松果体区、三脑 室旁见稍高密度影, MRI上T1WI呈等及稍低 信号,T2WI呈等及稍 高信号,FLAIR呈高信 号,增强扫描呈明显 强化;中脑导水管受 压,出现梗阻性脑积 水及室旁水肿。
➢ 好发于成年人 ➢ CT略高密度 ➢ 肿块可见包膜,向鞍上生
长, 冠状面可见“束腰 征” ➢ 垂体多不能显示 ➢ 增强扫描明显强化 ➢ 内分泌改变
常起源于鞍膈、鞍结节、前床 突及部分蝶骨嵴。好发于成人且发 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女性多见。 脑膜瘤一般多为良性,生长较为缓 慢,但也可压迫并侵入附近的组织 结构(如视交叉/神经、海绵窦等) 引起相应的症状。 ➢ 好发于40-60岁中年人,无性别差
男,7Y,视物模糊2月余……
男,14Y,右侧偏瘫3年伴视力下降3个月
男,13岁
⑤
男,12岁,反复头痛、头晕伴恶心呕吐5天
鉴别诊断
A 颅咽管瘤 B 垂体瘤 C 鞍区脑膜瘤 D 松果体细胞瘤
颅内生殖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
关 键 词 :颅 内 ;生 殖 细 胞 瘤 ;体 层 摄 影 术 ,X 线 计 算 机 ;磁 共 振 成 像 中 图分 类 号 :R 1 .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 9 3 ( 0 0 40 8 — 4 861 0 62 6 2 1 )0 — 2 30
CT a d M RIfn i g f i t a r n a e mi o n i d n s o n r c a i lg r n ma T N e ,ZHANG i A Y M n,WAN G a — a Y n y n,CHEN a Ju n,
Ei ht e ate s ih nta r nil g e n p int w t i r c a a ge m i m a on im e hit og c l a d a o h r py r no c fr d sol ialy n r dit e a we e ee t d s he r s lc e a t
t mo s we e l c t d a h i e l e i n i ,a h el rr g o n t i h a a a g i n h lmu n u r r o a e t e p n a g o 9 tt es l e i n i 6 a d wi n t eb s l n l a d t aa si t r n a n h g a
Y NG e g—a De a t n f Ra ilg A Zh n h n. p rme t d oo y, Bejn s ia ,Bejn 0 7 0 Ch n o ii g Ho p t l ii g 1 0 3 , ia C re p n iga t o :TAN ,Emal jt 0 8 sn . o o r s o dn u h r Ye i:zgy 2 0 @ ia c r n AB TRACT: Obe t e To e po e CT n M RI a p a a c s o n rca ilg r n ma M eh d S jci v x lr ad p e r n e fita rna emio . tos
鞍区肿瘤MRI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探讨
Jn 1, o1, o1 ue 02V 10 N . 2 . 6
鞍 区肿瘤M R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探讨 I
贾绍 卿
( 山东省 日照市莒县人民医院放疗 中心 ,山东 日照 2 6 0 ) 7 5 0
【 要】 目的 探讨 鞍 区肿瘤 M I 摘 R 影像 学特征 ,评 价诊 断及 鉴别诊 断价 值 。方 法 回顾 性 分析 我 院 20 04年 2月至 20 08年 6月收治鞍 区肿 瘤 患 者 6 例 MR 影像 资料 ,总 结不 同类型 MR 影像 学特 点 。结果 全部 6 例 患者 中垂体 腺 瘤 1 ,颅咽 管 瘤 l 例 ,脑 膜 瘤 1 , 生 殖细 3 l [ 3 9例 1 0例 胞 瘤 7例 ,胶质 瘤 5例 ,表皮样 囊肿 4例 ,脊 索瘤 3 ,畸胎 瘤 2例 ,蛛 网膜 囊肿 2例 ;MR 诊断 准确率 为 9 . 例 I 68 %,l 患者 颅咽 管癌误 诊 例
1资料 与方 法
1 . 1临床资料
本组研究 选取我 院20 年2 04 月至20 年6 0 8 月经手术及病 理学检查确
诊 鞍区肿瘤患 者6例 ,其 中男性2 例 ,女性4例 ,年 龄l ~6岁 ,平 3 0 3 3 9 均4 .岁 ;其 中垂体 腺瘤 1例 ,颅咽管瘤 1例 ,脑膜瘤 1例 ,生殖细 4 7 9 1 O
扫描 ,再加至全量增强扫描 。
2结 果
晰,累及蝶鞍较常见。
2 . 生殖 细胞瘤MR影像学表现 .4 2 J
本组生殖细胞瘤患者TWI 为稍低信号 ,TwI 为稍高信号 ;有囊性
病变者增强扫描信 号强化不均匀 ,全实质病变者增 强扫描信号强化 明 显 ;肿瘤性状 不规则或椭圆形 ,多位于鞍 内。 2. -5胶质瘤MR影像学表现 2 I 本 组胶质瘤患 者TWI . 呈稍低 信号 ,TWI 呈高信号 ,信号多 不均
鞍区病变的CT、MRI表现
生殖细胞瘤
生殖细胞瘤
松果体囊肿畸胎瘤畸胎瘤来自脂肪瘤鞍底病变
• 脊索瘤 • 斜坡转移瘤
脊索瘤
脊索瘤
斜坡转移瘤
脊索瘤
鞍旁病变
• 脑膜瘤 • 海绵状血管瘤 • 胆脂瘤
瘤膜脑旁鞍
脑膜瘤
鞍旁脑膜瘤
鞍旁海绵状血管瘤
鞍旁海绵状血管瘤
脑膜瘤与 海绵状 血管瘤的鉴别
体垂后强增
垂体发育障碍
垂体柄消失、垂体后叶上移
垂体发育障碍
垂体柄消失、 垂体后叶上移
垂体腺瘤
蝶鞍扩大 鞍上池 被肿块占据
垂体瘤
垂体腺瘤
垂体腺瘤
(瘤内坏死)
垂体腺瘤
(侵犯蝶窦)
垂体腺瘤
(球形增大)
垂体微腺瘤
CT: 增强后低密度 局限性鞍底凹陷 垂体柄偏移
垂体微腺瘤
垂体微腺瘤
增强
enhancement axial
——颅内动脉瘤的CT血管造影
VR VR
前交通动脉瘤(断层)
前交通动脉瘤(融合)
前交通动脉瘤(三维)
动脉瘤
动脉瘤
动脉瘤
动脉瘤
(非增强)
动脉瘤
(增强后)
动脉瘤
(附壁血栓)
动脉瘤
(附壁血栓)
动脉瘤
(附壁血栓)
T1WI
T2WI
动脉瘤
(附壁血栓)
爱爱医医学影像版讨论版原创作品
鞍区病变的CT、MRI表现
CT and MR of sella and parasella diseases
首先感谢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 究所全体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爱爱医医学影像版讨论版 suancaiyu
垂 体
鞍区常见肿瘤的影像鉴别诊断
T1+C
病灶明显强化(瘤内血栓未强化), 边界清楚,与右侧颈内动脉海绵段分界不清。 垂体大小、形态未见异常。
治疗: •手术:动脉瘤颈夹闭或结扎、动脉瘤孤立术、 动脉瘤包裹术、血管内介入治疗
•破裂出血后的非外科治疗:防止再出血、降 低颅内压、脑脊液引流(脑室引流、腰椎穿 刺或腰大池引流)、防治脑血管痉挛
• 病理: 呈球形生长,有包膜,与脑组织边界清楚,
可见出血或钙化,血运丰富,以广基底与 硬脑膜相连。
• 临床:多见于成年人,女性发病率约为男 性2倍。主要为压迫症状。
• 好发部位依次为:矢状窦旁、大脑镰、脑 凸面、溴沟、鞍结节等。
• MRI首选,CT补充(是否钙化、有无出血、 颅骨有无累及等)。
鞍区常见肿瘤的影像鉴别要点
垂体大腺瘤 颅咽管瘤 脑膜瘤
动脉瘤
部位
鞍内为主
鞍上为主
鞍内或鞍旁
鞍内或鞍旁
形态
束腰征
椭圆形
规则
圆形,光滑
垂体
消失
存在
存在
存在
密度/信号
不均匀
钙化
少见
邻近骨质 强化
案底骨质吸收或 破坏
明显,多数实质 均匀强化
不均匀,多为 囊实性
多见,壳样或 斑点样
部分出现受压 吸收改变
明显,边缘或 实质强化
• 密度/信号均匀,有包膜,可有斑点状钙化; 增强均匀 、显著强化,脑膜尾征。
CT平扫
482933 女 61岁 反复头晕3年余 鞍上可见一类圆形均匀稍高密度灶,CT值约47HU, 边界清楚,其内见一小点片状钙化灶;继发鞍上池受压伴变性。
T1
T2
鞍区占位肿块,呈等T1等T2信号,信号均匀,边界清楚。
颅内鞍区肿瘤CT、MRI的影像表现及诊断意义
CHINESE JOURNAL OF CT AND MRI, APR. 2022, Vol.20, No.04 Total No.150CT and MRI Imaging Manifestations and 【通讯作者】钱金甲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1920·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04月 第20卷 第04期 总第150期扫描前准备:清楚患者身上所有金属物质。
患者体位选择:患者平躺于扫描床,选取仰卧位。
扫描参数:管电压110kV,管电流200mA,扫描层厚、间距均为5mm。
扫描部位:扫描自C2椎体下缘到颅顶,首先进行平扫,在平扫完成后,利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80mL碘海醇,进行增强扫描。
扫描完成后利用CT后处理工作站,对患者轴位扫描图像进行冠状位、矢状位图像重建,将图像数据传输到PACS系统,由专科医师针对扫描图像进行阅片和分析诊断。
1.2.2 MRI检查 检查仪器选用GE 1.5T磁共振,患者平躺于扫描床,取仰卧位,选用头颈线圈,进行常规自旋回波(TSE)序列T 1WI、T 2WI、DWI和矢状T 1WI和FLAIR序列轴位成像。
扫描范围:对腹部及病变部位先进行平扫,平扫完后注入Gd-DTPA试剂进行增强扫描。
扫描完成后进行图像后处理,最后由诊断医师进行阅片得出诊断结果。
1.3 观察指标鞍区肿瘤影响特征,以病理检查结果为基准,计算CT及MRI检查对颅内鞍区肿瘤检出正确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χ-±s )描述;计数资料通过率或构成比表示,并采用χ2检验;以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2.1 CT及MRI检查对颅内鞍区肿瘤检出正确率 CT对颅内鞍区肿瘤检出正确率为87.27%(48/55),MRI检出正确率为96.36%(53/55),CT稍低于M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鞍区生殖细胞瘤的MRI特征分析
鞍区生殖细胞瘤的MRI特征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鞍区生殖细胞瘤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特征及临床特点,以提高在临床工作中对本病的认识。
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鞍区生殖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均行MRI的T1WI、T2WI、DWI、增强序列扫描。
结果鞍区生殖细胞瘤呈较均质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等或稍高信号,DWI 为高信号,增强呈较均匀强化;鞍区生殖细胞瘤均有垂体柄增粗达15 mm以上和垂体后叶正常短T1高信号消失;根据肿瘤发生的部位及侵犯范围不同分为3类:垂体柄增粗病灶、V形或Y形病灶、不规则形肿块,所占比例分别为2/12(16.7%)、6/12(50.0%)、4/12(33.3%);1例鞍区生殖细胞瘤沿穹窿播散;12例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中枢性尿崩症。
结论MRI软组织分辨率高,并能多方位成像,可以清晰显示肿瘤形态、信号特点、累及范围及播散灶,再结合患者的性别、年龄及临床表现,有助于颅内生殖细胞瘤诊断。
关键词生殖细胞瘤;鞍区;磁共振成像Analysis of MRI characteristics of saddle area germinoma LI Yan-ya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tial of Luohe Medical College/Luohe City Central Hospital,Luohe 462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manifestations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addle area germinoma,in order to improve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ease in clinical work. Methods Clinical and MRI data of 12 saddle area germinoma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patients all received MRI scanning for T1WI,T2WI,DWI,and enhanced sequence scan. Results Lesions of saddle area germinoma were shown by T1WI as isointense or slightly hypointense,as isointense or slightly hyperintense by T2WI,and hyperintense by DWI. The enhancements were all shown as homogeneous. Thickness of pituitary stalk over 15 mm and disappearance of normal T1 hyperintense in posterior pituitary were observed in all saddle area germinoma cases. These cases could be divided by onset location and extent into three types,as thickening pituitary stalk,V or Y shape,and irregular mass. Their proportion were respectively 2/12 (16.7%),6/12 (50.0%),4/12 (33.3%). There were 1 case with spread saddle area germinoma in fornix and 12 cases with main clinical symptom as central diabetes insipidus. Conclusion High resolution of soft tissue and multi-dimensional imaging of MRI can clearly show tumor morphology,signal features,involved area and spread lesion. MRI combined with patients’gender,age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is helpful for diagnosis of intracranial germinoma.【Key words】Germinoma;Saddle area;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颅内生殖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2%,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1]。
鞍区T1高信号疾病影像表现
2023
PART 03
鞍区T1高信号疾病的影 像诊断
REPORTING
MRI诊断
诊断准确性高
MRI(磁共振成像)可 以提供高分辨率的鞍区 图像,有助于准确诊断 鞍区T1高信号疾病。
多序列成像
MRI可以进行多种序列 成像,如T1加权像、T2 加权像和增强扫描等, 有助于全面评估鞍区病 变的性质和范围。
显微手术
通过显微镜操作,切除鞍区肿瘤,减轻对周围组 织的压迫。
内窥镜手术
通过鼻腔进入鞍区,切除肿瘤,减少创伤和并发 症。
3
立体定向手术
利用计算机导航技术,对鞍区肿瘤进行精确切除 。
放射治疗
常规放疗
01
利用放射线杀死肿瘤细胞,缩小肿瘤体积。
立体定向放疗
02
利用高能射线对肿瘤进行精确照射,控制肿瘤生长。
鞍区脊索瘤的影像表现还包括肿 瘤组织内部的囊性变和坏死等特
征。
鞍区生殖细胞瘤
鞍区生殖细胞瘤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肿瘤,其T1高信号影像表现为肿瘤组 织在MRI图像上呈现出高亮度信号。
鞍区生殖细胞瘤通常位于鞍内或鞍上,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容易侵犯 视神经和垂体柄等重要结构。
鞍区生殖细胞瘤的影像表现还包括肿瘤组织内部的囊性变和坏死等特征 ,有时还会出现钙化灶。
险。
03
积极治疗原发病
对于已经存在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应积极治疗和控制,
以降低鞍区T1高信号疾病的发生风险。
护理方法
心理护理
鞍区T1高信号疾病可能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心理护 理非常重要,包括提供心理支持、进行心理疏导等。
日常护理
注意患者的饮食、运动等日常护理,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和适当的 运动量,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鞍区生殖细胞瘤的临床诊治进展
鞍区生殖细胞瘤的临床诊治进展郭晓鹏;汪强;幸兵【摘要】鞍区生殖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胚胎残余肿瘤,由于其发病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被延误诊治.结合患者典型临床表现如中枢性尿崩、生长发育迟缓及视力视野障碍,磁共振以及血清及脑脊液肿瘤标志物检测,进而采用诊断性放疗或手术活检明确诊断,治疗采用放疗或化疗配合放疗,能够在取得较高生存率的同时降低患者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本文对鞍区生殖细胞瘤的诊治进展做一综述.【期刊名称】《医学研究杂志》【年(卷),期】2016(045)009【总页数】3页(P30-32)【关键词】生殖细胞瘤;尿崩症;肿瘤标志物;放疗;多学科协作【作者】郭晓鹏;汪强;幸兵【作者单位】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1+9颅内生殖细胞肿瘤是一种罕见的,发生于生殖系统外的胚胎残余肿瘤[1~3]。
根据病理可将其分为生殖细胞瘤(50%~70%,WHO Ⅱ)及非生殖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4]。
颅内生殖细胞瘤多发生于松果体区,其次为鞍区及基底节区等[5,6]。
鞍区生殖细胞瘤由于临床表现不特异,不易引起患儿及家长的重视或被误诊误治,国际及国内关于鞍区生殖细胞瘤的诊断及治疗策略并未达成统一意见[2,7, 8]。
根据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生殖细胞肿瘤分为6个亚型:生殖细胞瘤、胚胎性癌、卵黄囊瘤(内胚窦瘤)、绒毛膜癌、畸胎瘤及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临床上分为生殖细胞瘤和非生殖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4]。
鞍区生殖细胞瘤按发病部位占颅内生殖细胞瘤的25%~45%[9]。
颅内生殖细胞瘤约占颅内病理确诊的生殖细胞肿瘤的50%~70%,后者发生率因地区而不同,美国为0.6/10万,欧洲为1/10万,东亚为2.7/10万[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鞍区生殖细胞瘤的MRI特征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鞍区生殖细胞瘤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特征及临床特点,以提高在临床工作中对本病的认识。
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鞍区生殖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均行MRI的T1WI、T2WI、DWI、增强序列扫描。
结果鞍区生殖细胞瘤呈较均质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等或稍高信号,DWI 为高信号,增强呈较均匀强化;鞍区生殖细胞瘤均有垂体柄增粗达15 mm以上和垂体后叶正常短T1高信号消失;根据肿瘤发生的部位及侵犯范围不同分为3类:垂体柄增粗病灶、V形或Y形病灶、不规则形肿块,所占比例分别为2/12(16.7%)、6/12(50.0%)、4/12(33.3%);1例鞍区生殖细胞瘤沿穹窿播散;12例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中枢性尿崩症。
结论MRI软组织分辨率高,并能多方位成像,可以清晰显示肿瘤形态、信号特点、累及范围及播散灶,再结合患者的性别、年龄及临床表现,有助于颅内生殖细胞瘤诊断。
关键词生殖细胞瘤;鞍区;磁共振成像Analysis of MRI characteristics of saddle area germinoma LI Yan-ya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tial of Luohe Medical College/Luohe City Central Hospital,Luohe 462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manifestations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addle area germinoma,in order to improve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ease in clinical work. Methods Clinical and MRI data of 12 saddle area germinoma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patients all received MRI scanning for T1WI,T2WI,DWI,and enhanced sequence scan. Results Lesions of saddle area germinoma were shown by T1WI as isointense or slightly hypointense,as isointense or slightly hyperintense by T2WI,and hyperintense by DWI. The enhancements were all shown as homogeneous. Thickness of pituitary stalk over 15 mm and disappearance of normal T1 hyperintense in posterior pituitary were observed in all saddle area germinoma cases. These cases could be divided by onset location and extent into three types,as thickening pituitary stalk,V or Y shape,and irregular mass. Their proportion were respectively 2/12 (16.7%),6/12 (50.0%),4/12 (33.3%). There were 1 case with spread saddle area germinoma in fornix and 12 cases with main clinical symptom as central diabetes insipidus. Conclusion High resolution of soft tissue and multi-dimensional imaging of MRI can clearly show tumor morphology,signal features,involved area and spread lesion. MRI combined with patients’gender,age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is helpful for diagnosis of intracranial germinoma.【Key words】Germinoma;Saddle area;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颅内生殖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2%,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1]。
最易发生于松果体区,其次为鞍区和基底节区,鞍区生殖细胞瘤约占颅内生殖细胞瘤的20%~30%[2]。
中枢性尿崩症是最常出现的临床症状,与鞍区生殖细胞瘤累及下丘脑-神经垂体轴有关系。
由于生殖细胞瘤对放疗及化疗非常敏感,治疗后预后良好,且鞍区生殖细胞瘤位置深,外科手术切除难度高,如果手术,不仅使患者面临手术风险,并且有可能造成肿瘤局部播散,因此,治疗前对于鞍区生殖细胞瘤的正确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收集本院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鞍区生殖细胞瘤12例,对其MRI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2014年收治的12例鞍区生殖细胞瘤患者,经本院手术或定位穿刺病理证实5例,7 例根据Shibamoto 等建立的诊断标准(包括患者年龄、血清或脑脊液肿瘤标志物检测及其肿瘤对放射治疗和化疗的敏感性等指标)得到临床确诊。
其中男5例,女7例,年龄4~32岁,18岁以下发病10例,占83.33%。
1. 2 方法采用GE sign 1.5T Twin speed 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使用头部线圈,常规行横断位、矢状位和冠状位扫描。
扫描方法:T1WI(TR/TE=500/15 ms);T2WI(TR/TE=5200/95 ms)及SE/EPI-DWI (TR/TE=3300/128 ms),扩散敏感系数b值1000 ms/mm2;冠状位FLAIR序列:(TR/TE=9000/116 ms)有利于鞍区小结节病灶显示;患者均行增强扫描,对比剂为Gd-DTPA,剂量为0.2 ml/kg,经肘静脉快速注入后行横轴位、矢状位和冠状位T1WI扫描,必要时加脂肪抑制。
2 结果12例鞍区生殖细胞瘤患者均行MRI检查,所有病灶呈较均质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等或稍高信号,DWI为高信号,增强呈较均匀强化;12例患者均伴有垂体柄增粗达15 mm以上,伴有垂体后叶短T1高信号消失;肿瘤常累及漏斗、垂体柄、视交叉、视神经和视束,形态多样,但均为实性,综合12例鞍区病灶,根据肿瘤发生的部位及侵犯范围不同,病灶在矢状面图像上可划分为3类:第1类:垂体柄结节样增粗达15 mm以上;第2类:V形或Y 形病灶,病灶位于垂体漏斗部并沿终板和灰结节延伸生长;第3类:不规则形病灶;根据这一分类,12例病灶中2例归为第1类(16.7%),6例归为第2类(50.0%),4例归为第3类(33.3%)。
1例表现为病灶沿穹窿播散。
12例均出现中枢性尿崩症, 4 例表现为视力下降或失明,3例出现性征改变。
3 讨论颅内生殖细胞瘤通常发生于年轻男性,而鞍区生殖细胞瘤则是年轻女性好发,本研究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1.4,是因为在胚胎期,女性前神经孔的闭合晚于男性,因此女性包埋的胚胎细胞会达神经垂体的深部区域,而男性的胚胎细胞只会到达神经管的表面部分,如松果体,这一理论解释了女性生殖细胞瘤好发于鞍区的原因[3]。
在鞍区肿瘤中,病理性神经内分泌症状较常出现:多表现为中枢性尿崩症,性征异常等,本组12例患者均有尿崩症,3例出现性征改变,与鞍区生殖细胞瘤累及下丘脑-神经垂体轴有关系[4]。
4例表现为视力下降或失明,与鞍区生殖细胞瘤累及视交叉、视神经和视束有关[5]。
MRI软组织分辨率高,并能多方位成像,在显示肿瘤形态、侵犯范围及播散灶方面明显优于CT。
12例鞍区生殖细胞瘤患者均行MRI检查,所有病灶呈较均质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等或稍高信号,DWI为高信号,增强呈较均匀强化;12例患者均伴有垂体柄增粗>15 mm,伴有垂体后叶短T1高信号消失;根据肿瘤发生的部位及侵犯范围不同可分为三类:第1类,垂体柄结节;第2类,V形或Y形病灶;第3类,不规则形病灶[3]。
本研究中,V形或Y 形病灶较常出现,应视为鞍区生殖细胞瘤的典型影像学表现。
本研究发现鞍区生殖细胞瘤中有1例沿穹窿蔓延,这也是诊断鞍区生殖细胞瘤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6]。
颅内生殖细胞瘤中,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由于位置典型,再结合年龄、性别及临床资料,比较容易诊断;而鞍区生殖细胞瘤在临床工作中误诊率较高,因为颅咽管瘤、脑膜瘤、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垂体瘤、鞍上动脉瘤等都是鞍区比较常见的好发病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鉴别诊断。
颅咽管瘤以男性多见,有两个发病高峰,10 岁以下及50~60岁,多为囊性或囊实性,常伴有蛋壳状钙化。
鞍区脑膜瘤以中老年女性多见,MRI为等T1等T2信号,呈均质明显强化、并见“ 硬膜尾征”,肿瘤起源于鞍结节或床突尖,相应骨质有反应性骨质增厚。
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多发于男性儿童和年青人,起源于视交叉和下视丘,多有视觉障碍,较少出现内分泌症状,且囊变多见,有壁结节强化,与生殖细胞瘤易于区别。
垂体瘤多有蝶鞍扩大,正常垂体显示不清。
鞍上动脉瘤多位于Willis 环或颈内动脉虹吸部,中老年人多见,MRI常见血管流空和搏动性伪影,若有附壁血栓形成,在T1WI、T2WI均为高信号。
综上所述,儿童、青少年患者,女性稍多于男性,MRI表现为鞍区T1WI 等或稍低信号、T2WI等或稍高信号,呈较均匀明显强化的占位病变,伴有垂体柄增粗和垂体后叶短T1高信号消失,并合并有中枢性尿崩症,要考虑到本病的可能。
此外因为生殖细胞瘤在组织学上为恶性,易发生脑脊液种植播散和侵犯邻近结构,MRI能全面评估颅内生殖细胞瘤侵犯范围及有无播散[7]。
因为鞍区生殖细胞瘤发生部位较深,单纯外科手术很难治愈且手术风险较大,但生殖细胞瘤对放疗及化疗敏感,并且治疗后预后良好,因此鞍区生殖细胞瘤的早期正确诊断,对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1] 张晓亚,王昆鹏,殷洁. 颅内生殖细胞瘤的MRI诊断.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1):22-24.[2] 李瑞琪,王剑杰,王飞,等.鞍区生殖细胞瘤MRI影像分析(附11例报告).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7):943-947.[3] 李安宁,吴越,王静,等. 颅内不同部位生殖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特点分析.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4,20(1):5-9.[4] 韩仰同,戴建平,高培毅,等.鞍区生殖细胞瘤的MR影像.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0,16(12):1034-1036.[5] 唐肇普,白人驹. 鞍区生殖细胞瘤CT、MRI表现.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4):548-550.[6] 王巍,张同. 颅内生殖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23(7):874-876.[7] 谭晔,张旻,王妍焱,等. 颅内生殖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0,17(4):283-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