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能源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发展可再生能源 助推海南州农村建设——海南州农村沼气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发展可再生能源 助推海南州农村建设——海南州农村沼气建设情况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15137f9f90f76c661371a8b.png)
社会 效 益也越 来越 明显。 为加 快 海 南州 农 村 良好 的社会 效益
是各 县在 引 导农 户 建 沼 气 池 的 同 时 ,
改圈 、 改厨 相结 合 , 现 了圈、 实 全 州新农 村 建 设 服 务 , 南 州调 查 队 组 织 人 把建 池 与 改厕 、 海 员深入 共 和县 恰 卜恰镇 东香 卡村 进行 了实 地 厕 的洁 净化 处 理 , 脱 了厨 房 烟 熏 火燎 的 现 摆 有 污水 横 流 , 调研 , 分 析 现状 , 摆 问题 基 础上 , 出对 状 , 效 地遏 制 了农 村 粪土 乱 堆 , 在 查 提 策 建议 , 供洛 级领 导和 有关 部 门参考 。
就 海南州 总体 而言 , 村 能源 建 设 管 理 条件 , 排 农 村 沼 气 设 施 建 设 , 进 农 村 生 农 安 促
工作存在 认识不 到位 , 制度 不健 全 、 管理不 规 产 、 活、 境 的 改善 , 好 规 划摸 清 资 源 底 生 环 做 范、 技术 服 务 跟 不 上 等 问题 。 许 多村 沼 气工 数 、 合理 安 排 土 地 、 时 组 织施 工 , 高 运 行 适 提
1 认识 不到位 、
1 实现 了农 业 增 产 和 农 民增 收 , 示 出 、 显
良好 的经 济效 益
部分农 牧 民对 农村 沼 气 建设 的重要 性认
识不足。在 生活 中仍 以煤炭 薪柴 为 主要燃 沼气的发展和应用在农 民增收致 富方面 料 , 而导 致 大 量 农作 物 秸 秆 作燃 料 不 能 还 从
一
蚊 蝇乱 飞 的现象 。二是 人 畜 粪便 直接 进 入 密 闭 的沼气池 厌 氧 发 酵 , 断 了污 染 源 和 病 菌 阻
、
农村取暖调研报告
![农村取暖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ec83913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3d.png)
有关沁水县电能取暖可行性旳调查研究沁水县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四周环山, 冬季气候寒冷, 农村多采用以家庭为单位旳分散式取暖方式, 且沁水地区资源种类丰富,冬季取暖方式多样化, 基于多种取暖方式旳成本及能源运用率有所差别, 本文通过对农村地区多种取暖方式旳调研, 从能源运用率, 经济效益、间接效益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拟定电能取暖方式旳可行性。
目前, 沁水地区常用旳取暖方式重要有燃烧原煤、天然气、电能取暖三种方式。
考虑到不同房屋构造、墙体材料厚度、窗户密闭等诸多因素旳影响, 也许导致取暖效果旳差别, 我们假定一抱负环境: 供暖面积为60平方米旳房间, 门窗封闭良好, 室内采暖温度为18℃。
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原则》(GB50189-)中寒冷地区建筑围护饥饿哦股产热系数限制规定, 按建筑体型系数为0.4估算, 围护构造旳平均传热系数取0.5, 可计算出单位采暖面积旳理论耗热量为20W/㎡。
综合考虑门、窗(密闭性)等部分旳耗热量, 则实际建筑单位面积耗热量应为35W/ ㎡。
按照室内设计温度为18℃, 供热面积为为40㎡, 计算可知, 本项目小时最大热负荷为:Qmax=F×q=60㎡×35W/㎡=2.1kW=2.1×3600kJ/h=0.00756 GJ/h式中: F-所需供热面积(㎡)q-供热热指标(W/㎡)则根据《都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本项目采暖全年耗热量:Qah=0.0864NQh(ti-ta)/(ti-to.h)式中: Qah-采暖全年耗热量, GJ/a;N-采暖期天数, 天;Qh-采暖设计热负荷(kW)ti、ta、to.h-分别为采暖室内、平均室外、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在沁水地区, 核定采暖天数=150天, 室内温度ti=18℃, 室外采暖最低计算温度为to.h=-18℃, 室外采暖平均计算温度为ta=-5℃。
则上式为:Qah=0.0864×150×Qmax×[18-(-5) ]/[18-(-18)]=0.0864×150×Qh×23/36=8.28Qh =8.28×2.1=17.388(GJ)为统一起见, 将Qh旳单位由kW变为GJ/h输入, 通过变换, 可得:8.28Qh=8.28×(1000000/3600)Qh=2300QhQ=2300Qh(GJ/a)=2300×0.00756=17.388(GJ/a)折原则煤0.6 吨(1吨标煤=29.26GJ)运用率目前, 我国北方农村地区旳冬季取暖方式重要是以燃煤为主旳分散式取暖方式。
农村节能减排碳潜力调研报告——以北京市昌平区某农村为例
![农村节能减排碳潜力调研报告——以北京市昌平区某农村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b47b058c8762caaedd33d4fb.png)
能 源 和 燃 料 使 用 产 生 的 二 氧 化 碳 分 析
表 , 各 户 能 和 燃 杼 耗 产生 的二 氧 化碳 数 量 0
接 受 调研 的2 户 居 民全 部 选 择有 生 物 质 能源 0
户 数 1 2 3 4 5
家庭 日常 均 每个 。 平
2. 2 62 .91
3 3 .7 4. 8. 51 61
与灯具本 身的使用要 求有关 , 同时在 一定程 度上影
响 了住户 的二氧化碳 排放量 。三种 灯 的使用 时 间没 有 显著 的区别 ,这表 明从平均水平 上来看 ,住户并
没有 因为灯 具的不 同进行 区分使用 。
采 暖 材 料
在 “ 您家 中使 用 的主 要采 暖 材 料 为 ”的调 研
1 8
1 9
2 0
改 善环境 。调 查结 果 说明此 方面 有 待改 善 。
生物质 能 源使 用
酉分 比 9 % 9 % 7 % 9 % 8 % 8 % 9 % 5 % 6 % 4 % 5 7 5 2 8 0 1 2 8 6
这 样 的 调研 结 果一 方 面表 明采 暖 供暖 消 耗 能 源 对 于 家 庭 日常 行 为 产 生 的 二 氧 化 碳 最 影 响 最
2 0:中 国包 装 2 l /1 Oo o
窗户数 量 与 面积 、层数
高 于前 两 者 ,即其 对 家庭 日常 行 为产 生 的 : 化 二氧 碳 量 的影 响是最 大 的 。
农 9 各 户 米 蹉 供 蹉 耗 能 卢 生 的 二 化 磺 占 家建 日常 行 为 产 生 二 氧化 碳 的 比 锻
志丹县农村新能源建设与利用情况调研报告
![志丹县农村新能源建设与利用情况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d6c6df40242a8956bece44a.png)
纺 乡新庄梁 村建成 两处风 力发 电测风 塔正 在进 行为 期一 年的 数据 测试 。 全 县新 能源建 设呈现 出以沼 气为龙 头 , 逐 渐成 为改 善农村 生产 生活 、 巩固退 耕还林 成果 、 推动 绿色 有机无 公 害农
产品生 产的 重要举 措。 1 . 领导 高度重视 。政策 措施到位 2 0 0 7 年 ,县政府 成立 了农村能 源建 设机构一 志丹 县能 源 办, 提供 固定 的 办公场 所 , 配置 了 办公 设备 和交 通工 具 , 配 齐 了领导 和 工作 人 员 , 落 实工 作经 费 , 出 台规 章制 度 , 专 门指 导 全 县 的农村新 能源建 设 。各部 门把 农村 新能 源建 设作 为工 作 重点 , 县政 府 出 台了相 关意 见 , 提 出了 目标任 务 , 制 订 了保 障 措施, 并 纳入 了全县 年度 目 标 责任 制考核 , 有 力地 推动 了农村 新 能源 的发展 。 在 资金 、 用地 、 专用机 械补 贴 、 技术 人 员培 训等
河、 杏子河 三大 水系 形成 三个 自然 区 域 , 称西 川 、 中川 、 东川。 属温带 大陆性季 风气候 区 , 四季变化 明显 。 近年来 , 全县 围绕 争创全 国百 强县 的宏伟 目标 , 大 力实施 “ 统筹城 乡 、 优化 结构 、 转 型发 展 、 富民强 县 ” 战 略努 力建 设 富 裕 志丹 、 文明志 丹 、 幸 福志丹 , 经 济社会持 续快速 发展 。
负责 , 兼 职人 员 也 因技术 水 平低 , 无 服务 报酬 , 对 农 户的技 术 指导不 太到位 。 加之 农 户主动学 习技术 和管 理的积 极性不 高 , 对 县能 源办发 放的技 术管 理资 料不 认真 阅读 ,使部 分农 户难 以掌握 日常维 护和管 理常 识 ,后期服 务更 待于 进一 步 完善 和 提高。 3 . “ 重建 轻管 ” 现 象仍 然存在 , 整 体利 用率不 高 以沼 气为 主的新 能源建 设推进 速度 快 , 质量标 准 高 , 但 管 理 不太 到位 。 一是 户用 沼气使 用率 低。 部分农 户没有 足够肥 源 可 投, 致使 沼气 池无 法使 用。加 之外 出者 较多 , 留守在 家的 老 人 无能 力对 已使 用 的沼气 池进 行 日常维护 和管理 。 再之, 农 民 也 存在懒 惰怕脏 思想 , 不去 维护和 管理 。 二 是“ 三沼 ” 综 合利 用 低。 沼 气更大 的前 景在于肥 气并 举 、 在 于“ 三沼” 综 合 利用 。目
农村能源调研报告
![农村能源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8f9f364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38.png)
农村能源调研报告农村能源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近年来,我国农村能源供应面临着一系列挑战:能源结构单一、依赖传统能源的问题突出,农村能源消耗过高,能源利用效率较低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农村能源革命,深入了解农村能源的现状和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调研旨在对农村能源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为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二、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农村能源的供需情况、能源消耗结构、能源利用效率以及农村能源应用的创新等相关情况。
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和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准确地了解农村能源的实际情况。
三、调研结果和问题分析1. 农村能源供需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农村能源供应相对困难,电力供应不稳定,生活燃料供应受限。
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供电不稳定,用电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给农村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2. 能源消耗结构通过调查发现,农村能源消耗结构主要由传统能源(如煤炭、柴火等)占据主导地位,清洁能源利用比例较低。
这种能源消耗结构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也给农村居民的健康带来了潜在的威胁。
3. 能源利用效率调查发现,农村能源利用效率较低,能源消耗量偏大。
一方面是由于能源利用技术的滞后导致的能源浪费,另一方面是由于缺乏节能意识,很多农村居民对能源消耗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4. 农村能源创新应用问题调研显示,农村能源创新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缺乏行之有效的模式和方法以及对创新技术的了解。
同时农村缺乏相关政策的支持和财政投入,缺乏引导和推广的机制。
四、建议和措施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1. 增加对农村能源供给的投入,推动农村电力供应的完善,特别是偏远地区的电力供应问题需要得到解决。
2. 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推广力度,鼓励农村居民采用清洁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3. 加强对农村能源利用效率的培训和宣传,提高农村居民的节能意识,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
4. 支持农村能源创新的引导和推广,建立农村能源创新应用示范基地,吸引优秀企业和专家团队参与其中。
农村低碳生活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低碳生活情况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8eaf457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68.png)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农村低碳生活情况调研报告农村低碳生活情况调研报告摘要:本报告对农村低碳生活情况进行了调研。
调研结果表明,农村低碳生活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性和不足之处,但也存在一些积极的方面。
建议加强农村低碳生活宣传教育,提高低碳生活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同时还需改革农村能源体系,推广低碳能源设施和技术,提升低碳生活的实施效果。
一、引言农村低碳生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落后和基础设施缺乏,农村低碳生活相对滞后。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农村低碳生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推动农村低碳生活的发展提供政策依据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调研对象主要包括农村居民和农村能源供应相关部门。
三、调研结果1. 农村低碳生活存在的问题(1)能源利用不合理。
农村地区普遍存在能源浪费现象,如燃煤取暖、传统炊具使用等。
(2)农村居民对低碳生活的认知度不高。
大部分农村居民对低碳生活的概念和方式不了解。
(3)农村低碳生活设施不完善。
农村地区缺乏低碳能源设施,并且部分地区存在能源供应不稳定的问题。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 农村低碳生活的积极方面(1)农村居民对低碳生活的意识正在提高。
随着宣传教育的加强,农村居民对低碳生活的意识正在逐渐增强。
(2)部分地区已开始推广低碳能源设施。
在一些先进地区,已经开始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低碳能源设施。
四、建议1. 加强农村低碳生活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学校和社区等多种方式,提高农村居民对低碳生活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2. 改革农村能源体系。
提供可持续的低碳能源供应和更加高效的能源利用方式,例如推广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
3. 加强农村低碳生活设施建设。
增加低碳能源设施的投入和普及,提供农村居民更加便利和经济的低碳生活条件。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了农村低碳生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推动农村低碳生活的发展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改革能源体系,提高低碳能源设施的普及。
志丹县农村新能源建设与利用情况调研报告
![志丹县农村新能源建设与利用情况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5f7cb56be23482fb4da4c3e.png)
志丹县农村新能源建设与利用情况调研报告志丹县位于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总土地面积3781平方公里,辖7镇1乡,总人口14.16万。
以洛河、周河、杏子河三大水系形成三个自然区域,称西川、中川、东川。
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变化明显。
近年来,全县围绕争创全国百强县的宏伟目标,大力实施“统筹城乡、优化结构、转型发展、富民强县”战略努力建设富裕志丹、文明志丹、幸福志丹,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一、农村新能源建设现状及主要成效目前,全县农村户用沼气13718口,中型沼气23处,养殖场大型沼气工程2处,乡村沼气服务网点29个,配备沼液抽渣三轮车31辆。
推广太阳能灶2051台,节柴灶1306台,太阳能路灯480盏,太阳能热水器10500台,在义正稠树梁村和纸纺乡新庄梁村建成两处风力发电测风塔正在进行为期一年的数据测试。
全县新能源建设呈现出以沼气为龙头,逐渐成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推动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重要举措。
1.领导高度重视。
政策措施到位2007年,县政府成立了农村能源建设机构—志丹县能源办,提供固定的办公场所,配置了办公设备和交通工具,配齐了领导和工作人员,落实工作经费,出台规章制度,专门指导全县的农村新能源建设。
各部门把农村新能源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县政府出台了相关意见,提出了目标任务,制订了保障措施,并纳入了全县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新能源的发展。
在资金、用地、专用机械补贴、技术人员培训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降低了农户建沼气池的费用,同进也提高了他们建沼气池的积极性。
2.科学抓点示范,全面普及提高按照“先引进、再示范、后推广”的思路。
县能源办派出专门人员多次到杨凌学习邱凌教授旋流布料墙沼气池的做法,在全县进行试点,达到了环保、节能、可循环利用,群众积极响应。
经技术员加以改进后,逐步在全县范围规范推广,特别是2006年以后,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每年以2000口的速度增长,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农村供暖调研报告
![农村供暖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6d7febe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74.png)
农村供暖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本调研报告旨在了解农村供暖的现状与问题,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供暖条件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目的1. 了解农村供暖的基本情况,包括供暖方式、供暖设备等;2. 探讨农村供暖存在的问题和困难;3. 分析农村供暖改善的可行性和可行的方案;4. 提出改进农村供暖的建议和措施。
三、调研方法1. 采访法。
我们通过访问农村地区的居民,了解他们的供暖方式和体验。
2. 问卷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农村居民对供暖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3. 实地调研法。
调研人员深入农村地区,实地考察供暖设备、燃料来源等情况。
四、调研结果1. 农村供暖方式多样。
调研发现,农村地区的供暖方式包括煤炉、电暖器、燃气锅炉等多种形式。
2. 供暖设备老化严重。
许多农村地区的供暖设备都有年限,存在安全隐患。
3. 供暖燃料来源有限。
农村地区的供暖燃料一般依赖于煤炭等传统能源,可持续性较差。
4. 部分农村居民供暖困难。
一些贫困地区的居民在供暖问题上面临着经济困难和资源匮乏。
五、改善措施1. 推广清洁能源。
政府应该加大力度推广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2. 更新供暖设备。
政府可以设置补贴政策,鼓励农村居民更新老化的供暖设备,提高供暖效果和安全性。
3. 加强财政支持。
政府应该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帮助贫困地区居民改善供暖条件。
4. 增加宣传力度。
政府可以通过宣传活动,提高农村居民对清洁能源供暖的认可度和接受度。
六、结论农村供暖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居民共同努力来解决。
通过推广清洁能源、更新供暖设备、加强财政支持和增加宣传力度,我们可以改善农村供暖条件,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472797c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c6.png)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新农村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国家发展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了解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和发展情况,我们开展了一次调研,并总结了以下几个案例。
首先,我们调研了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新农村建设情况。
洛龙区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了地理优势,把乡村旅游和生态农业相结合,建设了以“绿色、健康、文化、休闲”为主题的生态新城,打造了一批旅游景点和乡村民宿,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览和消费,有效地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
其次,我们调研了湖南省衡南县新农村建设。
衡南县充分发挥农村人口多、土地广、地域特色鲜明等优势,着力打造特色小镇,建设特色产业园、文化广场、生态公园等,支持农村企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口,实现了乡村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
最后,我们调研了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新农村建设。
阳东区在新农村建设中注重生态建设和环保,把绿色发展作为优先方向,大力推广种植业、养殖业的高端技术和知识,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生态知识水平,实现了农业与生态相融合的局面。
以上三个案例都体现了新农村建设在不同地区、不同方向上的独特表现。
总体而言,新农村建设在为农村地区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的同时,对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改善生态环境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拓展新农村建设领域和内容,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协调发展。
另外,我们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一些地方在新农村建设中缺乏长远规划和战略,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协调机制。
其次,一些地方在新农村建设中重商轻农,忽视了农业生产的基础地位。
此外,在新农村建设中也存在着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恶化等问题,需要我们加强监管和保护。
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我们需要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和规范,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政策,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首先,需要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规划体系,注重分级、分类管理,确保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新农村框架下农村能源建设问题研究——以东阿县为例的开题报告
![新农村框架下农村能源建设问题研究——以东阿县为例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afca439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46.png)
新农村框架下农村能源建设问题研究——以东阿县为例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新农村建设是以农村为主体,以农村现代化和城乡发展协调为目标,实施城乡统筹、产业振兴、生态建设、民生改善、文化建设、管理创新等综合性改革的一项重要战略。
其中,农村能源建设是实现新农村目标的必要条件之一,具有重要意义。
在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在新农村框架下推进农村能源建设,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东阿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名城,是全国文明县城、首批全国新农村示范县之一。
在新农村建设方面,东阿县积极探索,不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农村能源建设,多措并举推进特色乡村建设。
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将以东阿县为例,研究新农村框架下农村能源建设问题,旨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 新农村框架下农村能源建设的理论基础与现状分析;2. 东阿县农村能源建设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3. 分析新农村框架下推进农村能源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4. 提出推进东阿县农村能源建设的对策与建议,探讨新农村框架下推进农村能源建设的路径和方式。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调研、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
其中,文献调研主要针对国内外有关新农村框架下农村能源建设的理论研究和现状分析进行综述与分析,问卷调查主要针对东阿县农村户使用能源情况、能源需求等方面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实地调研主要采用深度访谈和现场观察等方法,对农村能源建设实施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和评估。
四、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取得如下成果:1. 梳理新农村框架下农村能源建设的最新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为推进农村能源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政策建议;2. 分析东阿县农村能源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本地区推进农村能源建设提供参考和指导;3. 提出推进新农村框架下东阿县农村能源建设的对策与建议,为本地区实现农村能源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性方案和路径。
陕西新农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陕西新农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375f48ebceb19e8b8f6baa9.png)
1 5 农 村 社会保 障状况 .
大量投入 、 农村地 区生产生活环境 的较 大改善 , 多 数农 民群 众 切 身 感 受 到 了生 产 生 活环 境 改 善 给 他 们带来的好处 。特别是对土地延长 3 0年不变的政
策, 取得 了几 乎 10 农 民的 充 分 认 可 和 肯 定 。另 0% 外, 对村 两委 班 子 满 意 度 达 到 8 . % ; 农 村 基 础 06 对 设施 建设 的满 意度 达到 6 .% ; 村一 事 一 议政 策 84 对 满 意度达 到 5 . % 。 89
业生产 、 促进农 民增 收为重点 , 加强农 村基础设施
建设 ,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 卫生 、 医疗等社会公共资
源 开始全 面覆 盖乡 村 , 农 村建 设 取 得 了阶段 性 成 新 果 。为全 面 了解 新 农 村 建 设 中遇 到 的 实 际 困 难 及 问题 , 掌握 农 民群 众 所 急 、 想 、 需 和所 盼 , 文 所 所 本 基 于 21 00年 1 深 入 部 分农 村 的 问卷 调 查 , 成 2月 形
收入的提高, 然而 , 民增 收不是一蹴 而就 的, 农 当前 陕西农村面临 的最主要 的问题仍然是农 村居 民收 入水平不高且经济来源渠道单一 。 22 2 农产品销售渠道有待进一步扩宽 … 长期以来 , 陕西农副产 品销售 渠道狭窄 , 销售 较为困难的问题突 出。调查 显示 ,8 8 的农 民是 3 .% 合作组织统一销售 ,4 8 的农 民是销售 到市场 , 4.% 1.%的农 民是商贩上 门收购。可见 , 64 目前陕西农
1. 99 8 . 03 4 2
电饭锅
洗 衣 机
空 调
农村低碳生活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低碳生活情况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18db44f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2a.png)
农村低碳生活情况调研报告标题:农村低碳生活情况调研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对农村低碳生活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农村低碳生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通过调研统计数据和实地走访,我们发现农村低碳生活的认知度较低,能源消耗较大,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
为了推动农村低碳生活的发展,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和措施。
一、调研内容与方法本次调研主要包括农村低碳生活认知度、能源消耗状况、资源利用情况等方面。
采取问卷调查、统计数据分析以及实地走访的方式进行调研。
二、调研结果1. 农村低碳生活认知度不高:调研问卷显示,大部分农村居民对低碳生活的认知仅停留在表面层面,对低碳生活的实质和行动缺乏了解。
2. 能源消耗较大:由于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化转变,电力消耗增加,燃料燃烧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也大幅增加。
3. 资源浪费严重:由于土地面积较大,农村居民有较高的浪费行为,如饭菜剩余、废弃物处理等。
三、问题分析1. 缺乏低碳生活意识:农村居民对低碳生活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行动动力。
2. 能源消耗增加:农村生活方式的变化导致能源消耗大幅增加,给环境带来压力。
3. 缺乏资源利用意识:农村居民对资源的利用并未给予足够重视,造成资源浪费。
四、解决方案与建议1. 提高宣传教育力度:加强农村低碳生活的宣传与教育,提高农村居民对低碳生活的认识。
2. 减少能源消耗:通过推广使用太阳能灯、燃气灶等节能设备,减少能源消耗。
3. 加强资源利用:鼓励农村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处理、厨余肥料利用等,降低资源浪费。
结论:本次调研揭示了农村低碳生活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我们相信,通过宣传教育和政策支持的推动下,农村低碳生活将逐渐普及,为建设低碳环保的农村社会作出贡献。
农村取暖调研报告
![农村取暖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b67123a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eb.png)
农村取暖调研报告农村取暖调研报告(一)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取暖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农村取暖现状及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案,为农村取暖问题提供参考。
一、农村取暖现状分析通过对农村地区的调查发现,目前农村取暖主要依靠传统的燃煤取暖方式。
由于燃煤取暖便宜且相对简便,因此得到了广大农民的青睐。
然而,燃煤取暖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燃烧煤炭会排放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也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隐患。
其次,使用煤炭取暖通常需要燃烧炉具,操作不当可能引发火灾事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二、农村取暖问题分析除了传统的燃煤取暖方式带来的环境和安全问题,农村取暖还面临一些其他问题。
首先是供暖设施的不完善。
由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很多地区缺乏适用的供暖设施,导致取暖效果不佳。
其次是取暖成本过高。
虽然燃煤取暖相对便宜,但随着煤炭价格的上涨,以及与取暖相关的费用(如燃烧炉具维修费用等)的增加,农民用于取暖的开支也在逐年增加。
第三是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剧,对取暖设施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对温暖度和舒适度要求较高的老年人。
三、解决农村取暖问题的措施为了解决农村取暖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是推广清洁取暖技术,逐渐淘汰煤炭取暖方式。
可以引入天然气、电力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其次是加大对供暖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农村地区的供暖设施。
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资金扶持政策,引导企业和农民参与供暖设施的建设。
第三是加强农村取暖设施的维修和管理工作,确保取暖设施的正常运行。
可以建立专门的维修和管理队伍,对取暖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最后是加强对老年人取暖需求的关注,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供更好的取暖服务。
农村取暖调研报告(二)四、预期效果及建议通过对农村取暖问题的调研分析,我们可以预期一些效果。
首先,推广清洁取暖技术可以减少煤炭的使用量,降低烟尘和有害气体的排放量,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们的健康。
甘肃省华亭县新农村建设工作调查报告
![甘肃省华亭县新农村建设工作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9643f0f763231126edb11b4.png)
甘肃省华亭县新农村建设工作调查报告为了全面掌握华亭县新农村建设现状,认真分析当前全县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形势和问题,积极探索推进全县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措施、新途径,我们对华亭县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一、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现状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在省、市的正确领导下,华亭县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来抓务,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按照“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抓点示范、整体推进”的要求,工业强力反哺农业,城市强力支持农村,打大新农村建设攻坚战,取得了显著成效。
预计到2008年底,全县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农业增加值、乡企增加值、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达到1.1亿元、3.31亿元、12.17亿元和2760元。
综观4年多来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主要呈现出以下六个特点:(一)发展新产业,增收基础逐步夯实。
始终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置于新农村建设之首,按照“东果西药整县牛”的产业布局,大力实施“1125”产业化工程,着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
建办65个科技示范园(点),新建安格斯肉牛繁育、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核桃加工和种苗繁育4个高效农业示范区,发展培育了天雄科技农业、百草园药业、青松中药材饮片加工、润华核桃加工、华宝农产品交易中心等23户龙头企业,新建标准化肉牛养殖小区4个、养猪小区8个,组建各类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达到178个,建成“全国核桃标准化种植示范县”和“全国绿色食品(核桃)原料标准化基地”,“华亭大黄”、“华亭独活”农产品商标注册申报资料已提交国家工商总局和商标局。
全县牛饲养量达到12.45万头,优质核桃、牧草、药材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7.9、14.86和6.04万亩,蔬菜面积达到3.8万亩。
农业产业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份额达到41.52%,接近1000元。
农村取暖调研报告
![农村取暖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7772058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03.png)
农村取暖调研报告农村取暖调研报告一、引言农村取暖是农村人民冬季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关系到广大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农村取暖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通过对农村取暖问题进行调研,有助于了解当前农村取暖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为解决农村取暖问题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调查问卷主要包括关于取暖方式的问题,如使用煤炉、电暖器、地暖等;取暖效果的问题,如是否温暖舒适;对取暖费用的了解等。
在实地观察中,我们访问了不同地区的农村居民,并观察了他们的取暖方式和设备。
三、调研结果1. 取暖方式大多数农村居民使用传统的煤炉进行取暖,也有少部分使用电暖器、燃气壁炉等现代化取暖设备。
少数农村地区采用地暖等高端设备。
2. 取暖效果在使用煤炉取暖的农村居民中,大部分表示取暖效果较好,但也有少部分人反映炉子制热效果不佳,难以达到温暖舒适的状态。
使用现代化取暖设备的农村居民普遍反映取暖效果较好。
3. 取暖费用农村居民普遍表示,取暖费用是他们生活中的一大开支。
使用煤炉取暖的农村居民需要购买煤炭,并支付煤气费用。
使用电暖器等电力设备的农村居民则需要支付较高的电费。
少数使用地暖等高端设备的农村居民费用较高。
四、问题分析1. 煤炉取暖带来环境污染问题煤炉取暖虽然可以提供比较好的取暖效果,但煤炭燃烧产生的灰尘和污染物对环境和健康造成了影响。
2. 燃火取暖的安全隐患使用煤炉、燃气壁炉等需要明火的取暖方式存在火灾风险,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3. 取暖方式不够多样化目前农村取暖主要依赖于煤炉等传统方式,现代化取暖设备使用较少,取暖方式不够多样化,不能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五、建议与措施1. 提倡清洁取暖方式政府应加强对清洁取暖方式的宣传和推广,引导农村居民使用电暖器、燃气壁炉等清洁取暖设备,减少煤炭燃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2. 加强安全宣传和培训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开展取暖安全宣传活动,并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农村居民对取暖安全的意识和知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b793a8f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bd.png)
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农民的生活质量。
在为期半年的村官工作当中,本人对村内四合头、胡家湾、黄家口等社通过实地勘察、走访询问等方式,对__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调研,了解了__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状况,并通过自己的思考,提出意见和建议。
农村基础设施,是指为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及农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各种要素的总和,具体包括道路和交通设施、水利和用水设施、文教卫生与体育设施等,它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改善的物质基础,也是缩小城乡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__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情况__村位于__,以丘陵为主,无固定的集体经济项目和收入,属于典型的中国传统农村结构,生产生活水平较为落后,基础设施建设基础十分薄弱。
(一)道路和交通设施除了黄泥堡社以外,__村基本实现了每个合作社通公路,拥有关口到桃园公路5公里,四合头公路4公里,关口至胡家湾公路3公里,芭蕉湾堰塘公路1.5公里,砖厂到刘家坪公路1公里,另外有姜白公路通过__村长五间、四合头、芭蕉湾、刘家坪、黄家口、白鹤塘六个社。
但村内公路质量普遍较差,以泥石路面为主,公路等级低,坑凼多,边沟不畅,下雨天基本无法通行,村民出行受到很大限制。
(二)水利和用水设施__村拥有大小山坪塘7口,分布在芭蕉湾、胡家湾、仓垭口、刘家坪等几个合作社,但由于年久失修,不能满足全村灌溉需要。
另外,受丘陵地势的限制,各类排水均为自然散流,人畜粪水进入生产再利用,排水设施建设之后,污水未经处理,对环境污染较重。
目前村民用水主要是井水、山泉水或地下水,没有自来水。
有的农户甚至直接饮用的是田里的水,极不干净卫生。
(三)文教卫生和体育设施在文体方面,目前村内没有专门的文化活动场所,没有独立的图书馆,相关的健身设备也十分缺乏,文体活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我县能源状况调研报告
![我县能源状况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141262ab4daa58da0114a62.png)
寻乌县能源状况调研报告寻乌县地处江西省东南端,居赣、粤、闽三省交界处,全县国土面积2312平方公里,人口31.5万人,辖15个乡(镇),172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
寻乌是山区农业县,“八山半水一份田”,且能源单一,县境内仅有小水电维持着生产生活所需能源,没有煤、石油等工业极需能源,制约着寻乌经济发展。
一、寻乌县能源状况寻乌县能源资源贫乏,常规一次能源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足50吨标准煤,是全国人均水平的1.7%。
常规能源仅有水电,缺煤、油和少气。
我县每年要从境外调进近25万吨左右煤碳,2.8万吨石油,才能满足全县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水力开发则相当乐观,全县可开发的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约12万KW,可开发量约11万KW,分别占全市水力资源的5.55%和6.9%,但大多是径流式电站,高水头、大流量的占多数,开发难度相应加大。
除斗晏(已有装机容量3.75万KW)外,几乎没可供开发的小型3万KW以上水电站。
目前我县已建成水电装机容量9.85KW,2011年水力发电2.2亿KWH,占全市发水电总装机容量的13.44%。
寻乌目前还没有可供经济开发的石油资源,原油需求则全部要以境外调入。
农村能源方面,我县共建成沼气池27580座,总容量1751立方米,为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和人民环境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能源工作成效(一)供给能力明显提高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寻乌已经初步形成了煤碳为主体、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应格局,基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能源供应体系。
2011年全县一次性能源供应达到21万吨标准煤。
其中,供应原煤25吨,石油供应2.8万吨,实现稳步增长。
电力发展迅速,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分别达到9.85千瓦和 2.2千瓦时,通过两条110KV安寻线(2线和21线)与赣州电网相连,以110KV寻乌变电站和110KV石排变电站为电源中心,通过35KV线路与全县12座35KV变电站相连,向四周辐射供电。
农村低碳生活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低碳生活情况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9e0fd83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5a.png)
农村低碳生活情况调研报告【摘要】农村低碳生活是以低碳减排为目标的一种生活方式,旨在降低农村地区的碳排放,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本调研报告基于对农村低碳生活情况的实地调研和访谈,分析了农村居民低碳生活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引言】农村地区是我国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农村居民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对碳排放具有重要影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地区的碳排放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探索农村低碳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调研方法】本调研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个人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和环保意识进行了调查,总共访谈了100户农村家庭。
【调研结果】调研结果显示,农村居民普遍存在环保意识不强、能源消耗高、垃圾分类不到位等问题。
具体来说,调研结果显示有超过70%的农村居民在取暖时仍然采用传统的煤炭燃烧方式,导致大量的碳排放;约60%的农村居民对于节能减排知识了解不足,存在能源消耗过大的问题;同时,只有约30%的农村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导致大量的可回收垃圾无法得到有效处理。
【问题分析】农村居民低碳生活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环保意识薄弱、能源消耗过大和垃圾分类不到位等。
其中,环保意识薄弱是农村居民低碳生活的基础问题,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和意识培养;能源消耗过大主要是由于农村居民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问题,需要提高农村居民的节能意识和技术水平;垃圾分类不到位主要是由于农村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不足,需要加强垃圾分类宣传和教育。
【解决措施】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措施:加强农村居民环保意识的宣传和教育,通过举办环保知识讲座、开展环保宣传活动等方式提高农村居民对环保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提升农村居民的节能意识,推广节能灯具、农业机械等节能设备,促进农村居民节能减排;加强垃圾分类宣传和教育,通过制作宣传册、张贴宣传海报等方式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农村居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能源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农村能源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和目的
能源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能源需求日益增加。
为了深入了解农村能源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优化农村能源布局,提高农村能源利用效率,本次调研旨在为农村能源建设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和步骤
本次调研采用文献资料收集、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并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调研主要包括对农村能源供应与需求情况、农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农村能源利用情况等方面的调研内容。
三、调研结果
1. 农村能源供应与需求情况
根据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农村能源供应相对不足,电力、燃料和生物质能源是农村主要能源来源。
然而,由于供需不平衡,部分地区和家庭常年存在电力短缺和燃料短缺等问题,影响了农村的生产和生活。
2. 农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农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供电网络覆盖率较低,电力传输损失较大。
同时,燃气管道、生物质能源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也面临困难。
部分农村村庄和偏远地区的能源供应设施十分简陋,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 农村能源利用情况
农村能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存在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农村家庭和农业生产中对能源的利用缺乏高效的技术手段,导致能源利用效率不高。
此外,一些家庭和企业习惯于使用传统的燃料,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四、调研建议
1. 加强农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要提高农村电网覆盖率,减少能源传输损失;加大燃气管道、生物质能源设施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改善农村能源供应条件。
2. 推广先进的农村能源利用技术。
引进先进的能源利用技术,提高农村农业生产和家庭生活中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和排放。
3. 加强农村能源管理和宣传教育。
强化农村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展能源宣传教育,增强农民对节能环保的意识,引导绿色低碳能源消费。
4. 政府加大对农村能源建设的支持。
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完善的农村能源建设资金保障机制,推动农村能源建设的全面发展。
五、结论
农村能源建设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目前,农村能源供应与需求不平衡、能源基础设施滞后建设和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依然存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大农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广先进的农村能源利用技术,加强农村能源管理和宣传教育,并增加政府对农村能源建设的支持力度。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农村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