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动物的生活》教材解读
大象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准备单元这是谁的脚教学目标:1.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有序、仔细的观察,科学地描述获取到的信息,运用比较的方法得出结论。
2.激发学生对常见的动物的外在特征的探究兴趣。
教学准备:1.小组材料准备:教材中动物的脚的图片、放大镜、记录单2.教师材料准备:课件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引入活动师:(PPT出示教材上动物的脚的图片)探探小组在参加电视台《动物小达人》时遇到了难题,他们不知道照片上的脚是什么动物的,需要通过打电话的方式向场外同学求助。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的脚吗?你猜是什么动物的脚呢?2.制订计划(1)师:假设你们就是探探小组,现在你也遇到了这样的难题,要打电话向场外的同学求助,你应该怎么做呢?请你们小组讨论,制订你们的计划。
(这里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制订计划的情况适当地给出提示来帮助学生思考:我们在打电话向别人描述前要怎么做呢?场外的同学听别人描述时要借助什么来比较判断呢?)(2)请一些小组的学生说一说他们制订的计划,互相补充完善,最后PPT展示探究计划的步骤。
3.观察与记录(1)师:按照我们制订的计划,首先我们要进行观察和记录。
观察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我们给场外同学描述的情况,所以我们要有序地、多方面地进行观察,才能观察得更仔细更全面。
怎样才能做到有序地、多方面地观察呢?这里有一些观察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
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保障,我们先来学习观察方法吧!请问谁知道观察的顺序有哪些?(学生边回答边将答案写在黑板的一边)观察的顺序可以是: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以及从整体到局部。
而多方面的观察有哪些方面呢?(同样,将学生的答案写在黑板上)可以从脚的不同部分的大小、形状、颜色、是否有毛、脚趾数量、趾甲的大小和形状等方面进行观察。
注意,在进行多方面的观察时也要注意观察的有序哦!另外我们还可以借助放大镜帮助我们观察到更细小的地方。
现在,就请同学们对照着老师发给你们的图片进行观察,并将观察的结果写到记录单上(每位同学一张图片、一张记录单和一个放大镜)。
根据部编本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各单元教材解读
根据部编本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各单元教
材解读
本文档旨在对部编本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各单元教材进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第一单元:我爱祖国
第一单元介绍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尊敬。
通过研究国旗、国花等
国家象征,培养孩子们对祖国的感情。
第二单元:人生的开始
第二单元讲述了人类的诞生和生命的奇迹,通过研究怀胎的过程,让孩子们明白生命的宝贵。
第三单元:我的家庭
第三单元介绍了家庭的重要性和亲情的价值。
通过了解家庭成
员之间的关系,培养孩子们的亲情观念和责任感。
第四单元:春天的花
第四单元以春天的花朵为主题,让孩子们了解花的种类和特点,培养对花卉的兴趣。
第五单元:小动物
第五单元介绍了一些常见的小动物,通过研究小动物的特点和性,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动物保护意识。
第六单元:节日的由来
第六单元讲述了一些常见节日的由来和庆祝方式,让孩子们了
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总结
通过解读部编本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各单元教材,我们可以帮
助孩子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兴趣爱好。
教材内容涵盖了对祖国、
生命、家庭、自然等方面的学习,培养了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希望读者能通过本文档的解读,更好地理解教材并引导孩子们进行学习。
2018最新大象版二上科学大象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小结:大象版教材的编写思路及主要特色
• 双主线 • 8个要素 • 3个循环 • 三种单元
02
二年级上册教材介绍
二上教材的能力主线目标
提出 问题 一 上 一 下 ● 作出 假设 ● ● ● 感知 科学 ● ● 制订 计划 搜集 证据 处理 信息 得出 结论 表达 交流 反思 评价
二 上
二 下
●
●
探 索 科 学 认 知 科 学 感 知 科 学
教 材 的 逻 辑 结 构
பைடு நூலகம்
Brocade模型
03
三种单元
综合探 究单元
准备单元
• 理念:初步体验,有备无患;
• 重点:针对“科学探究”要素的准备;
• 形式:活动体验、探究经历。(没有知识点,没有考核要求); • 课时:1课时/学期
综合探究单元
理念:教材的主体;
反思单元
• 理念:反思提升,提升经验。
• 重点:“对既有的经验和现实对象”进行回顾、反思、再认识。 • 形式:读+思+做
• 课时:1-2课时/学期
反思单元结构组成
(一)读:基于科学家故事或科学探索故事的 “元认知”; (二)思:基于自身探索经历的回顾与反思; (三)做:科学探究方法的再运用或科学探究 成果展示。
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初步 在教师指导下,有运用观察与描述、 描述信息。 比较与分类等方法得出结论的意识。 在教师指导 在教师指导 在教师指导下, 在教师指导下, 在教师指导 了解科学家处 下 , 初 步 尝 试 下,能用语言 能 用 语 言 初 步 描 有 运 用 观 察 与 描 述 下 , 有 运 用 比 理 信 息 得 出 结 论 用 语 言 描 述 信 对自然现象进 述信息。 等方法得出结论的 较 与 分 类 等 方 的 过 程 , 反 思 自 息 , 初 步 体 验 行简单描述。 意识。 法得出结论的 己处理信息和得 得出简单的探 意识。 出结论的经历, 提升探究经验。 究结论的过程。 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6.5.1-3知道指南针 14.1-1知道有 1.2 7.2-2 说 出 动 物 17.3认识常见工具,了解 中的小磁针是磁铁, 的 某 些 共 同 特 阴、晴、雨、 其功能。 使用工具对材料进行 可以用来指示南北。 征。 雪、风等天气 17.3 简单加工。 现象。 6.5.2-1说出磁铁总 9.1 举 例 说 出 动 17.3 描述肉眼观察和简单 14.1-2 描 述 天 仪器观察的不同。 是同时存在着两个 物 可 以 通 过 眼 、 18.3 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 气变化对动植 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 不同的磁极。 耳、鼻等感知 6.5.2-2 知 道 相 同 的 环境。 物和人类生活 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 并完成任务。 的影响。 18.3 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 磁极相斥 , 不同的磁 提出改进建议。 极相吸。
大象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 第四单元 动物的生活 1《参观动物园》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动物的生活
第一课参观动物园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标要求:
1.说出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
2.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3.举例说出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
教材分析:
《参观动物园》是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本单元的内容是延续一年级“认识小动物”的相关知识,以动物为研究对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本课以学生喜欢的动物园场景引入,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接着让学生以看一看、说一说等方式来描述动物们在做什么;紧接着有提出问题:其他动物也需要吃、睡,也会运动吗?然后让学生寻找证据,得出结论,最后通过与他人分享得出动物的共同特征。
学生分析:
学生对小动物并不陌生,并且其学习兴趣也比较浓厚,但是学生对于小动物的认知大多停留在了解某一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对于动物的共同特征则没有一个具体的理性认识。
二、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动物园里的动物在做什么,会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动物会运动、需要吃食物等共同特征。
2.通过观察动物园里动物的图片,能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3.让学生逐渐树立保护小动物的意识。
三、学习重点:
通过观察动物园里的动物在做什么,会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动物会运动、需要吃食物等共同特征。
四、学习难点:
会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动物会运动、需要吃食物等共同特征。
五、教学准备:教材、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课件
六、学习过程:。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全册 大象版(共94张PPT)
现象。
简单加工。 17.3 描述肉眼观察和简单
6.5.2-1说出磁铁总
9.1 举 例 说 出 动
14.1-2 描 述 天 气变化对动植
仪器观察的不同。 18.3 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 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
是同时存在着两个 不同的磁极。
物可以通过眼、 耳、鼻等感知
物和人类生活 的影响。
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 并完成任务。 18.3 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
下 , 初 步 尝 试 下,能用语言 能 用 语 言 初 步 描 有 运 用 观 察 与 描 述 下 , 有 运 用 比 理 信 息 得 出 结 论
用 语 言 描 述 信 对自然现象进 述信息。
等方法得出结论的 较与分类等方 的过程,反思自
息 , 初 步 体 验 行简单描述。
意识。
法得出结论的 己处理信息和得
奇心的驱
在教师指导下,初步尝 到一种动物的脚,不知道哪种动物的。
使下,对
制订计划:如果打电话向同学求助, 探究 常 见 的 动
我们应该怎么做?
兴趣 物 的 外 在
试用语言描述信息,初步体 观察:仔细观察,获取这种脚的有关 信息。(从脚的颜色、脚趾数量、脚趾
特征表现 出探究兴
验(通过比较判断)得出简 位置、有无绒毛覆盖、有无鳞片覆盖、 有无肉垫、趾前有无钩爪、脚趾间有无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强调综合运用不同领域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 综合性课程。
课程基本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 倡导探究式学习 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程设计思路
1.三个学段 ➢ 基于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规律,课程标准把小学六年学习时间划分
为1~2 年级、3~4 年级、5~6 年级三个学段。 2.四大目标 ➢ 科学知识 ➢ 科学探究 ➢ 科学态度 ➢ 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与环境
大象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件
大象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件标题:大象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件一、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了解大象及周围环境的关系,掌握科学的基本概念和技能,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为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本课程分为五个单元,分别是:单元一:大象的基本特征和行为习性。
通过观察大象的图片、视频和实地参观,让学生了解大象的身体结构、行为习性和生态环境,探讨大象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单元二:大象的饮食习性。
通过观察大象的牙齿、嘴巴和食性,让学生了解大象的饮食习性和消化系统的特点,探讨大象如何适应环境的变化。
单元三:大象的社交行为。
通过观察大象的生活习性和社会结构,让学生了解大象的社交行为和社会结构,探讨大象如何处理群体内的关系。
单元四:大象的生存现状和保护措施。
通过了解大象的生存现状和威胁,让学生认识保护大象的重要性,探讨可行的保护措施和方法。
单元五:环境和生态平衡。
通过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生态平衡的意义,让学生认识人类活动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探讨如何保持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观察、实验、探究、讨论和讲解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将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如教科书、科学实验器材、多媒体教学软件和网络资源等,以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五、评估方式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采用多种形式,如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小测验和期末考试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掌握程度。
评估将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为他们的学习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六、课程实施建议本课程的实施需要学校提供相应的实验室和实验器材,同时需要教师具备科学知识和教学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此外,还应定期组织教研活动和教学评估,以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最新大象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动物小侦探》教学设计
大象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动物小侦探》教学设计第四单元动物的生活第三课动物小侦探一、目标确定的依据课标要求:1.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2.举例说出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
3.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初步描述信息。
4.在教师指导下,有运用观察与描述、比较与分类等方法得出结论的意识。
5.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和物质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教材分析:《动物觅食》是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的内容,学生在一年级学习过人体的五官及其相互作用,本节课将概念拓展至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感官感知环境,是学习的进一步深入。
教材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动物觅食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猜想动物发现食物的方法。
接着以猫为研究对象,探究、搜集猫发现食物的途径,进而通过讨论交流、归纳总结出猫可以通过多种感官发现食物的结论。
最后,教材通过一个关于“动物怎样捕食”的阅读,将学生对动物觅食的研究拓展至课外,启发学生的继续研究。
学生分析:学生对小动物普遍学习兴趣比较浓厚,对常见动物的觅食方式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认知,也通过阅读了解了不少,但都是一些零碎的信息,缺乏归纳和总结,即没有形成上位的有结构的科学概念,尚需教师在本节课中逐步引导学生建立系统的科学概念。
二、学习目标:1.通过动物侦探招聘启事,引导学生查找资料,找到一些有特长的动物——如警犬、猫头鹰、变色龙。
2.通过动物侦探演讲会,能说出警犬通过和鼻子耳感知环境,猫头鹰通过眼睛感知环境,变色龙通过皮肤来感知环境变化。
3.通过制作应聘简历,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探究兴趣。
三、学习重点:通过动物侦探招聘启事,引导学生查找资料,找到一些有特长的动物——如警犬、猫头鹰、变色龙等。
四、学习难点:通过学习警犬、变色龙和猫头鹰的特点,总结出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多种感官感知环境。
五、教学准备:教材、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课件。
六、学习过程:大象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动物觅食》教学设计第四单元动物的生活第二课动物觅食一、目标确定的依据课标要求:1.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小学科学全册教案(教案)二年级上册科学大象版
小学科学全册教案(教案)二年级上册科学大象版科学教案——了解大象1. 教学目标:a)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大象的外貌特征;b) 让学生认识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增强对大象的好奇心;c)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索精神。
2. 教学重点:a) 学生能够描述大象的外貌特征;b) 学生能够认识大象的体积和重量;c) 学生能够表达对大象的喜爱和好奇。
3. 教学准备:a) 插图或图片展示大象的外貌特征;b) 大象模型或大象的真实大小尺寸示意图;c) 学生需要准备笔和纸。
4.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课题(5分钟)教师可以使用一幅插图或图片展示大象,然后提问学生是否知道这是什么动物。
引导学生看图片并参考字卡的提示,猜测出正确答案——大象。
教师可提醒学生注意大象的特点,如大象的体积、鼻子和长牙。
步骤二:了解大象的外貌特征(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大象的插图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大象的外貌特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大象的体积、皮肤的颜色、长鼻子和大耳朵等特征。
学生可以记录下他们观察到的外貌特征。
教师可以逐一询问学生的观察结果,并对正确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
步骤三:认识大象的体积和重量(15分钟)教师展示大象的模型或大象的真实大小尺寸示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大象的体积和重量。
教师可以与学生讨论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体积非常大,重量也很重。
学生可以比较大象和其他动物的体积和重量,并通过教师的引导得出结论。
步骤四:讨论大象的生活习性(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大象的生活习性,例如大象喜欢生活在热带地区的森林中,喜欢吃树叶、草和水果。
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可以回答并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大象的习性。
步骤五:开展小组活动(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动物,用类似的方式进行研究和介绍。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并通过观察和研究,描述该动物的外貌特征、体积和重量,以及它们的生活习性。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呈现他们的研究成果。
大象版二上科学教案
大象版二上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及目标本节课程主要介绍大象的生活习性、形态特征及适应环境等方面的知识,并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深入了解大象的生态习性和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大象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适应环境。
难点:如何通过实验和观察深入了解大象的生态习性和适应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问答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兴趣。
2. 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 观察法:通过观察大象的行为和习性,让学生深入了解大象的适应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所学内容,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大的陆地动物是什么吗?”2. 学习(30分钟)(1)介绍大象的形态特征和习性,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并回答问题:①大象的体型有多大?②大象为什么有长鼻子?③大象的耳朵为什么这么大?(2)通过实验让学生深入了解大象的适应能力,具体步骤如下:①准备一些不同大小的石头和一些水。
②让学生用手拿着石头走路,观察行走时的感受。
③让学生用长鼻子吸取水,并将水喷到石头上,观察石头变湿的情况。
(3)观察大象的行为和习性,引导学生回答问题:①你们观察到了哪些大象行为和习性?②这些行为和习性是如何帮助它们适应环境的?3. 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并就此展开讨论。
4. 总结(5分钟)通过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强调保护自然环境和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问答法:通过提问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情况。
2. 实验法:通过实验结果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观察法:通过观察学生对大象行为和习性的观察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大象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适应环境等方面的知识,并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深入了解大象的生态习性和适应能力。
但是,在实验过程中,由于石头大小不一,导致有些学生感受不到长鼻子吸取水并喷到石头上的过程。
大象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动物的生活》教材解读
第四单元动物的生活本单元是二年级上册第四个综合探究活动单元,属于生命科学领域的单元。
本单元所承担的科学知识目标是:7.2-2说出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
9.1举例说出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
本单元的科学探究目标是:“在教师指导下,有利用比较与分类等方法得出结论的意识。
”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认识特点,孩子对动物非常感兴趣,以动物为研究对象是激发孩子们好奇心的好题材。
本单元延续一年级的《认识小动物》相关知识,继续深入探究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等相关内容。
探究目标重点对“得出结论”要素进行训练,是二年级探究能力训练的重要组成。
围绕上述目标,本单元教材设计了《参观动物园》《小猫觅食》《动物小侦探》三个主题活动。
第一课设计了《参观动物园》,以学生喜欢的动物园场景引入,激发学生对动物进行观察的兴趣。
然后让学生观察动物们在干什么,再以看一看、说一说等方式来描述动物们在做什么。
通过观察后,学生看到了动物们有的在吃,有的在跑,有的在睡觉。
为了让孩子们能继续探究其他动物共同的特征,教材又设计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其他动物也需要吃、睡,也会运动吗?然后让学生寻找事实证据,通过大量的事实证据,孩子们得出自己的结论,进而共同总结出:动物的共同特征是动物都会运动,都需要吃食物……第二课设计了《小猫觅食》,以孩子们熟悉和喜爱的动物小猫为例进行探究,教材首先设计观察各种不同动物用不同的感官进行寻找食物。
孩子们通过观察了解到不同动物是用不同的感官寻找食物的,然后引导学生探究,猫可以通过哪些器官找到食物。
教材设计了三个小实验,引导学生逐一探究猫是通过哪些不同的器官找到食物的。
然后通过大量阅读让孩子们再次补充其他动物寻找食物的方法。
第三课《动物小侦探》,让孩子扮演替代不同的小动物,来应聘小侦探,通过制作应聘简历,让孩子们搜集大量的有特殊本领的动物,学生通过应聘演讲会,表达交流动物的各种本领,使全体同学掌握了大量的动物知识,再通过讨论决定哪些动物可以应聘小侦探,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学生掌握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多种器官感知环境。
小学科学二年级第四章教学解析
小学科学二年级第四章教学解析科学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在小学科学二年级的第四章,学生将学习关于动物世界的知识。
本篇文章将详细解析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动物世界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一个话题,这一章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对不同的动物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够区分它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以下将根据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来进行解析。
第一节:动物的分布与栖息地在这一节中,学生会学习到不同动物在不同环境中的分布情况以及它们选择特定栖息地的原因。
通过图片、图表和实际例子的引导,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些概念。
例如,可以展示世界地图,指出北极熊生活在北极地区,而狮子主要分布在非洲草原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和了解本地区的动物分布情况。
第二节:动物的特征与分类在这一节中,学生将学习到动物的各种特征以及如何根据这些特征进行分类。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不同动物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和辨认它们的特征,如毛发、体形、嘴巴等。
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些动物按照特征进行分类,并帮助他们理解分类的意义和方法。
第三节:动物的生活习性在这一节中,学生将学习到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的特点。
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图片和实例来引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探索动物的捕食行为、群居习性、迁徙行为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适合某种动物生活的理想环境。
第四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在这一节中,学生将学习到人类与动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人类依赖动物提供的食物、农作物传粉的过程以及宠物和工作动物对人类的影响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发学生对于保护动物和环境的思考,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通过以上的教学内容分析,可以看出本章节的教学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实施。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图片展示、小组讨论、实验观察等方式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大象版科学二年级上册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2024-2025学年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科学探究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以培养小学生科技活动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它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
二、学生情况分析作为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讲,学科认识尚没有形成,更无从谈起科技活动兴趣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故此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应居其次,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科技活动兴趣的培养,简单实用的科学思维方式的灌输。
要培养学生课堂上的科学的思考习惯,逐步养成预见、测量、分析、探究、记录数据等一系列的科学习惯,以及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
二年级的学生还不能很好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
另外,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特点,同时由于他们年龄小,也存在好动、易兴奋、易疲劳、对课堂学习不适应、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等不利因素。
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如游戏、积分、奖励)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三、教材总体分析大象版科学教材采用以科学知识为经线,以科学探究为纬线的双主线结构编排,在科学知识方面,强调主要概念和学习内容的有序培养。
在科学探究方面,一二年级以“感知科学”为主。
“这是谁的脚”是本册探究要素训练的准备单元,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意义,在本课中,学生将经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重点放在观察和描述动物的脚的外部特征和通过比较的方法得出结论这两个步骤。
“变幻的天气”“小小游乐园”“指针与南北”“动物的生活”4个综合探究单元是本册教材的主体.通过多个完整的“做中学”活动使学生亲历探究过程,重点培养“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能力目标。
大象版(2024)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动物觅食》教学设计
大象版(2024)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动物觅食》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动物觅食》是大象版(2024)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的内容。
本单元以“动物的生存本领”为主题,引导学生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生存方式。
《动物觅食》这一课通过观察、比较不同动物的觅食行为,让学生认识到动物为了生存需要获取食物,并且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觅食方法和策略。
教材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动物觅食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观察与比较:让学生观察几种常见动物的觅食行为,如蚂蚁、蜜蜂、小鸟等,比较它们的觅食方式有什么不同。
探究活动:设计一些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等方式,了解动物觅食的特点和规律。
拓展与应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了解动物觅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人类应该如何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
二、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认识几种常见动物的觅食行为,了解不同动物的觅食方式和食物来源。
知道动物为了生存需要获取食物,并且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觅食方法和策略。
了解动物觅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科学探究目标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等方法,探究不同动物的觅食行为。
能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
能够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探究任务。
科学态度目标对动物觅食行为充满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愿意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
尊重事实,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培养科学精神。
认识到动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树立保护动物生存环境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动物觅食行为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认识到保护动物生存环境的重要性。
关注科学技术在动物保护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认识几种常见动物的觅食行为,了解不同动物的觅食方式和食物来源。
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等方法,探究不同动物的觅食行为。
四、教学难点理解动物觅食行为与生存环境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
五、教学策略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024大象版科学小学二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归纳
2024大象版科学小学二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归纳一、我们的地球家园(一)认识地球1.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
地球表面有陆地和海洋,陆地上有高山、平原、丘陵等不同的地形。
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得多,地球上的大部分面积都被海洋覆盖。
2. 地球有大气层,它保护着地球上的生物。
大气层可以阻挡太阳的紫外线和宇宙中的其他有害辐射。
大气层还能保持地球的温度,使地球上的生物能够生存。
(二)地球上的自然现象1. 天气变化天气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我们周围大气的变化情况。
常见的天气现象有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
晴天时,天空中没有云彩,阳光明媚;阴天时,天空中布满云彩,光线较暗;雨天时,会下雨,有时还会伴有雷电;雪天则会下雪。
2. 四季变化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形成了四季变化。
春季,气温逐渐升高,万物复苏,花朵盛开;夏季,天气炎热,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秋季,气温开始下降,树叶变黄飘落;冬季,天气寒冷,有时会下雪。
3. 昼夜交替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当太阳升起时,是白天;当太阳落下时,是夜晚。
(三)保护地球家园1. 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
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生态环境。
2. 节约能源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少用一次性物品,减少资源浪费。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二、动物的特征(一)常见的动物1. 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是一类用乳汁哺育幼崽的动物。
常见的哺乳动物有猫、狗、兔子、猴子等。
它们身体表面有毛,体温恒定,用肺呼吸。
2. 鸟类鸟类是有羽毛、有翅膀、会飞的动物。
常见的鸟类有麻雀、鸽子、燕子等。
它们身体表面有羽毛,体温恒定,用肺呼吸,有喙无齿。
3. 鱼类鱼类是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的动物。
常见的鱼类有金鱼、鲤鱼、鲫鱼等。
它们身体表面有鳞片,体温不恒定。
4. 昆虫昆虫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两对翅膀的动物。
常见的昆虫有蝴蝶、蜜蜂、蚂蚁等。
它们身体表面有外骨骼,体温不恒定。
二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动物的生活2动物觅食教学设计大象版
第二课动物觅食一、目标确定的依据课标要求:1.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2.举例说出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
3.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初步描述信息。
4.在教师指导下,有运用观察与描述、比较与分类等方法得出结论的意识。
5.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和物质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教材分析:《动物觅食》是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的内容,学生在一年级学习过人体的五官及其相互作用,本节课将概念拓展至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是学习的进一步深入。
教材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动物觅食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猜想动物发现食物的方法。
接着以猫为研究对象,探究、搜集猫发现食物的途径,进而通过讨论交流、归纳总结出猫可以通过多种感官发现食物的结论。
最后,教材通过一个关于“动物怎样捕食”的阅读,将学生对动物觅食的研究拓展至课外,启发学生的继续研究。
学生分析:学生对小动物普遍学习兴趣比较浓厚,对常见动物的觅食方式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认知,也通过阅读了解了不少,但都是一些零碎的信息,缺乏归纳和总结,即没有形成上位的有结构的科学概念,尚需教师在本节课中逐步引导学生建立系统的科学概念。
二、学习目标:1.通过猫发现食物的实验,总结出猫可以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
2.观察、比较不同种动物发现食物的方式,总结出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
3.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动物怎样捕食产生兴趣,并继续进行研究。
三、学习重点:观察、比较不同种动物发现食物的方式,总结出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
四、学习难点:通过猫发现食物的实验,总结出猫可以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
五、教学准备:教材、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课件、猫、鱼盆、保鲜膜。
六、学习过程:。
二年级上册科学课件-第四单元 动物的生活 复习课件 大象版(共12张PPT)
单元知识梳理
板块
知识点
参观动物园
动物的会运动、需要吃食物等共同 特征
动物觅食 动物可以用不同的感官发现食物
动物小侦探
犬、变色龙和猫头鹰等有特长动 的特点
重点知识回顾
• 1.参观动物园 • 动物的共同特征是:都会运动,都需要吃食物。 • 动物的其他特征有:繁衍后代、受到刺激做出反
三、写一写
• 3.举例说说动物怎样捕捉食物?
• 答案:穿山甲用舌头觅食;豹子用爪和牙齿捕食; 鹰用爪子抓兔子;鸬鹚用喙捕鱼等。
三、写一写
• 4.动物侦探招聘会开始啦,请你帮应聘的动物制 作一份简历。
• 答案:
应聘简历 名称:警犬 特长:嗅觉灵敏,能找出隐藏的物品 应聘岗位:稽查员
谢谢
三、写一写
• 1.总结一下你发现的动物的活动情况。
• 答案:动物的共同特征是:都会运动,都需要吃 食物;动物的其他特征有繁衍后代、受到刺激做 出反应、生活在特定的环境里。
三、写一写
• 2.举例说说你观察到的动物是利用哪些感官发现 食物的。
• 答案:猫能通过视觉、嗅觉、听觉发现食物;鸡 是用眼睛看到食物;狗用鼻子发现食物等。
• 1.动物都会(运动),都需要吃(食物),这些 是动物的( 共同特征)。
• 2.动物的其他特征有:( 繁衍后代)、受到刺激 做出( 反应)、生活在( 特定的环境里 )。
• 3.猫能够通过(多种感官)发现食物。 • 4.鹰用(爪)抓兔子。
二、辨一辨
• 1.猫能通过视觉、嗅觉、听觉发现食物。(✔ ) • 2.乌龟能爬行和游泳。( ✔ ) • 3.青蛙能跳跃和游泳。( ✔ ) • 4.兔子吃动物类食物。( ✘)
应、生活在特定的环境里。
2024年大象版二年级科学上册 4.2动物觅食(教案)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学生通过实验研究,得出猫可以通过眼、耳、鼻等感官找到食物。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根据问题提出合理假设,并设计简单对比实验。
教学 准备
教师:1.教学课件; 2.视频资料
学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那该如何设计实验呢?
1.用保鲜膜把小鱼密封在鱼缸里,观察猫会不会去抓。
2.把鱼肉放在猫看不到的高处,观察猫能不能寻找到。
3.洞内的老鼠有了动静,猫为什么会躲在洞外?
师:请大家思考这三个实验分别检验的是小猫的什么感官?
生回答。
实验1检验的是眼睛。
(因为鱼缸是封闭的,猫是闻不到气味也听不到声音)
实验2检验的是鼻子。
学生观察图片。
[设计意图] 此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每幅图片,可以将学生头脑中以往的经验充分地调动出来,学生仔细观察后作出猜想,这个过程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比较。
二.探索研讨、引导发现(预设30分钟)
1.猜想假设
师:图中的动物分别利用哪些感官发现食物的?
生1:鸡是用眼睛看到食物的。
生2:蝙蝠是用耳朵听到蝎子的动静的。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学生通过实验研究,得出猫可以通过眼、耳、鼻等感官找到食物。
科学思维
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问题提出合理假设,并设计简单对比实验。
探究实践
能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对比实验,探究动物觅食的相关问题。
态度责任
乐于表达交流,具有合作意识。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演示实验,让学生仔细观察,寻找证据,得出猫是利用哪些感官发现食物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动物的生活本单元是二年级上册第四个综合探究活动单元,属于生命科学领域的单元。
本单元所承担的科学知识目标是:7.2-2说出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
9.1举例说出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
本单元的科学探究目标是:“在教师指导下,有利用比较与分类等方法得出结论的意识。
”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认识特点,孩子对动物非常感兴趣,以动物为研究对象是激发孩子们好奇心的好题材。
本单元延续一年级的《认识小动物》相关知识,继续深入探究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等相关内容。
探究目标重点对“得出结论”要素进行训练,是二年级探究能力训练的重要组成。
围绕上述目标,本单元教材设计了《参观动物园》《小猫觅食》《动物小侦探》三个主题活动。
第一课设计了《参观动物园》,以学生喜欢的动物园场景引入,激发学生对动物进行观察的兴趣。
然后让学生观察动物们在干什么,再以看一看、说一说等方式来描述动物们在做什么。
通过观察后,学生看到了动物们有的在吃,有的在跑,有的在睡觉。
为了让孩子们能继续探究其他动物共同的特征,教材又设计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其他动物也需要吃、睡,也会运动吗?然后让学生寻找事实证据,通过大量的事实证据,孩子们得出自己的结论,进而共同总结出:动物的共同特征是动物都会运动,都需要吃食物……第二课设计了《小猫觅食》,以孩子们熟悉和喜爱的动物小猫为例进行探究,教材首先设计观察各种不同动物用不同的感官进行寻找食物。
孩子们通过观察了解到不同动物是用不同的感官寻找食物的,然后引导学生探究,猫可以通过哪些器官找到食物。
教材设计了三个小实验,引导学生逐一探究猫是通过哪些不同的器官找到食物的。
然后通过大量阅读让孩子们再次补充其他动物寻找食物的方法。
第三课《动物小侦探》,让孩子扮演替代不同的小动物,来应聘小侦探,通过制作应聘简历,让孩子们搜集大量的有特殊本领的动物,学生通过应聘演讲会,表达交流动物的各种本领,使全体同学掌握了大量的动物知识,再通过讨论决定哪些动物可以应聘小侦探,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学生掌握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多种器官感知环境。
表4-1第四单元框架图4-1第四单元教学活动框图一、课时安排建议表4-2 第四单元课时安排建议表4-3 第四单元教学准备提示本单元是在一年级“认识小动物”的基础上继续探究动物的共同特征,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对动物的更全面的认识。
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实际探究的能力,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动手、动脑、活动体验的机会,持续激发和保持学生的探究热情,注重得出结论要素的培养,具体的建议如下:第一,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实验和讨论。
第二,要保护好教师为学生准备的动物实验材料,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第三,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情境,丰富实验内容,拓展实验材料。
1.参观动物园【教学要点】引导学生观察动物园里的动物们都在干什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提出问题的兴趣。
进而研究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
【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动物园里的动物在干什么,使学生认识到动物会运动,需要吃食物等共同特征。
(2)通过提出问题和寻找事实证据激发学生观察和提问的兴趣。
(3)培养学生珍爱生命,保护身边动物的意识。
【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各种动物活动图片或音像资料。
(2)活动场地:实验室或教室。
(3)分组:4—8人一组。
【问题链】动物们都在做什么?怎么描述最准确?动物们都需要吃、睡,都会运动吗?【教学过程建议】(1)引入活动:看一看,说一说,动物们都在干什?(2)提出问题:其他动物也都需要吃、睡,也都会运动吗?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后,先说说图中的几种动物都在干什么,再让学生说说他们还知道哪些动物,它们都会做什么,然后提出上述问题。
(3)提出问题:这个环节要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提问,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多鼓励,多表扬。
问题可以来自各个方面,可以培养孩子多角度地认识动物。
(4)事实证据:让学生根据图中动物的活动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在记录表上记录出不同动物的运动和所吃食物。
(在学生活动手册上完成)(5)得出结论:小组内描述、比较各种动物的活动情况后,对自己的发现进行总结。
最后全班归纳总结得出动物的共同特征:动物都会运动,都吃食物……(6)阅读:阅读动物的其他一些特征,拓宽孩子们的知识,让孩子们知道动物们还有其他的很多共同特征,激发孩子们继续探究的欲望。
【应变参考】如果不具备观察真实动物的条件,可以用教学挂图或视频替代。
2.小猫觅食【教学要点】先通过观察不同动物寻找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作出猜想,实验验证小猫可以通过多种感官找到食物,再通过阅读拓宽孩子的知识面。
【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实验研究,验证猫可以通过眼、耳、鼻等感官找到食物。
(2)培养学生运用对比实验探究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表达交流及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一只温顺的家猫、养着活金鱼的通明小玻璃缸、一块鱼肉等。
(2)活动场地:实验室。
【问题链】图中的动物是利用那些感官发现食物的?猫是通过那些感官发现食物的?其他动物还有哪些捕捉食物的方法?【教学过程建议】(1)观察:观察动物觅食,想一想图中的动物是利用那些感官发现食物的。
(2)猜想假设:此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每幅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后作出猜想:鸡是用眼睛看到食物的。
蝙蝠是用耳朵听到蝎子的动静的。
猫的鼻子很灵……小猫不仅会闻,它的眼睛和耳朵也很灵!这个过程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比较。
(3)搜集证据:通过实验寻找事实证据。
指导学生或者演示三个实验,让学生寻找有利的证据,说明猫可以通过多种感官发现食物。
(4)表达交流:每一个实验验证了猫是通过哪种感官发现食物的,实验后总结出小猫可以通过多种感官发现食物。
(5)阅读:引导学生通过图文阅读,认识更多不同动物捕捉食物的方法。
【应变参考】如果不具备使用真实动物进行实验的条件,可以利用教学挂图或视频替代。
3.动物小侦探【教学要点】通过动物侦探招聘会,让学生搜集各种有特长的动物知识,进而发现动物会通过眼、耳、鼻等器官感知环境。
【教学目标】(1)搜集有特殊本领的动物来应聘动物小侦探。
(2)通过一系列活动,知道动物通过多种器官感知环境。
(3)通过设计制作,激发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问题链】你知道哪些有特长的动物?让我们代表这些小动物制作一份应聘简历吧!我们一起来参加应聘演讲吧!哪些小动物能被应聘?【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招聘启示宣传单、卡纸、剪刀等。
(2)活动场地:实验室或教室。
【教学过程建议】(1)导入语: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动物有特殊的本领?奇妙动物园招聘具有特殊本领的动物侦探,欢迎小动物们来报名。
(2)搜集有特长的动物资料。
(3)制作设计:我们来帮小动物制作应聘简历吧!(小组合作)指导学生动手制作:用卡纸设计一份漂亮好看的简历,简历上写清动物的名称,有哪些特长,应聘哪个岗位等。
(4)表达交流:带着自己的简历,到应聘会上进行演讲。
(5)得出结论:经过大家讨论后,决定哪些小动物应聘哪个岗位合适,最后张榜公布招聘结果。
一、教学内容参考资料警犬:警犬是为同犯罪作斗争而专门训练的犬。
犬是人类最早驯养的一种家畜,具有特别敏锐的嗅觉、听觉和坚强的耐劳能力。
人类不仅可以训练犬来协助完成放牧、狩猎、警戒,以及拉雪橇等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各种事务,还可以训练军犬满足军事上侦查、守护的需要,训练警犬满足刑事侦查方面的需要。
警犬一般都是由警察机关经过严格筛选和专门训练而成的。
经过训练的警犬都具有一定的作业能力。
一般情况下,一只犬从四五个月大小开始训练,约用一年的时间便可以训练成为警犬。
一名带警犬人员可以训练和使用一至两只警犬;而一只警犬在一段时期内只能属于一名带犬人员,不能同时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带犬人员。
警犬训成后即可投入使用,犬的寿命约在15至20岁,警犬的使用年限约在8至12年。
猫头鹰:猫头鹰的眼球呈管状,有人把猫头鹰的眼睛形容成一架微形的望远镜。
在猫头鹰眼睛的视网膜上有极其丰富的柱状细胞。
柱状细胞能感受外界的光信号,因此猫头鹰的眼睛能够察觉到极微弱的光亮。
如果把鸟眼比做照相机的话,那么大多数适于白天活动的鸟的眼睛是小口径的标准镜头,猫头鹰的眼睛就是大口径、长焦距的望远镜头。
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一直认为猫头鹰是靠视觉在黑暗中飞行和捕食的。
但是,有人估算,如果用一般鸟类所具有的视觉感觉系统来衡量猫头鹰的话,那么要达到猫头鹰这样的视力,它的整个脑部就得全部由视觉神经组成。
变色龙:皮肤被颗粒状鳞覆盖,真皮内有多种色素细胞,能随时伸缩,变化体色;头上有钝三角形突起;双眼各自独立,可以自由转向不同视角。
背部有嵴棱;四肢较长,前后肢均具5指、趾,分为相对2组,前肢内侧3指愈合,外侧2指愈合在一起,可相互握持;后肢相反,内侧2趾和外侧3趾愈合,并相对持,这样,它就更善于在树上攀爬。
一些种类的变色龙是根据周围环境来变换体色,而另一些则是用体色来表达情绪:当受到威胁或赢得配偶时体色最为鲜艳。
也有表现身体状况的颜色:发黑是身体状况差时,发白则是体温过高时。
舌头较长,几乎与躯干等长,捕食时通过舌尖产生的巨大吸力吸住猎物(一说舌尖上面有黏液,捕食时,舌头能迅速“射”出,黏住昆虫)。
尾较长,善于缠绕在树干上,有“第五只手”的作用。
章鱼:章鱼有十分惊人的变色能力,它可以随时变换自己皮肤的颜色,使之和周围的环境协调一致。
有人看到即使把章鱼打伤了,它仍然有变色能力。
美国科学家鲍恩把一条章鱼放在报纸上解剖,令人惊讶的是即将死去的章鱼在它身上竟然出现了黑色字行和白色空行的黑白条纹。
当时鲍恩惊呆了。
章鱼怎么会有这种魔术般的变色本领呢?原来在它的皮肤下面隐藏着许多色素细胞,里面装有不同颜色的液体,在每个色素细胞里还有几个扩张器,可以使色素细胞扩大或缩小。
章鱼在恐慌、激动、兴奋等情绪变化时,皮肤都会改变颜色。
控制章鱼体色变换的指挥系统是它的眼睛和脑髓,如果某一侧眼睛和脑髓出了毛病,这一侧就固定为一种不变的颜色了,而另一侧仍可以变色。
章鱼具有发达的大脑。
将食物放在一个有盖的玻璃瓶子内,放入章鱼的鱼缸,章鱼懂得要打开瓶盖进食。
二、教学方法参考资料《湖北教育:科学课》。
主管单位: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主办单位:长江报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国内刊号:42-1033/G4;国际刊号:1003-4390;邮发代号:38-324。
《小学科学》教师版。
主管单位:长春出版社;主办单位:长春出版社,国内刊号:22-1388/G4;国际刊号:1674-6317;邮发代号:80-936。
1.参观动物园【教学分析】本节课在一年级上册《认识小动物》单元的基础上继续探究动物的共同特征,是对动物进行更全面的认识。
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实际的探究能力,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动手、动脑、活动体验的机会,持续激发和保持学生的探究热情,注重对学生得出结论要素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