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唱练耳课教案
视唱练耳教案

视唱练耳教案视唱练耳教案音乐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其中视唱练耳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环节。
视唱练耳指的是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辨别和演唱出乐谱上的音符。
视唱练耳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和音乐理解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份视唱练耳的教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技能。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概述在开始进行视唱练耳之前,首先要给学生提供一些基础知识的概述。
这包括音符的名称和音高的表示方法。
可以通过展示音符的图像和演示不同音高的声音,让学生对音符和音高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第二部分:音程的练习音程是音乐中两个音符之间的距离,对于视唱练耳来说非常重要。
在这一部分,可以通过播放不同音程的声音,让学生辨别出它们的差异。
然后,可以给学生一些练习题目,让他们用唱的方式来表达出不同的音程。
第三部分:旋律的练习在掌握了音程之后,学生可以开始进行旋律的练习。
可以通过给学生播放一段简单的旋律,然后让他们用视唱的方式来演唱出来。
可以逐渐增加旋律的难度,让学生挑战更复杂的旋律。
第四部分:节奏的练习除了音程和旋律,节奏也是视唱练耳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一部分,可以通过敲击节拍器或者播放节奏声音的方式,让学生辨别不同的节奏。
然后,可以给学生一些节奏练习题目,让他们用口型或者手拍的方式来表达出不同的节奏。
第五部分:综合练习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音程、旋律和节奏之后,可以进行一些综合性的练习。
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旋律,然后让他们用视唱的方式来演唱出来,并且同时保持正确的节奏感。
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将之前学到的知识进行整合,并且提高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
第六部分:听力训练除了视唱练耳,听力训练也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环节。
在这一部分,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音乐,然后让他们用听的方式来辨别出其中的音符、音程和节奏。
这样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总结:视唱练耳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环节,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辨别和演唱出乐谱上的音符。
视唱练耳教案范文:音乐教育教案优选

视唱练耳教案范文:音乐教育教案优选。
教案设计是教育教学活动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它既反映了教学者对学生的理解和把握,同时也贯彻了教学者对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整体设计与安排。
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我们需要遵循以下原则进行教案设计:一、明确教学目标要想让学生掌握视唱练耳技巧,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我们要确立掌握基本唱名、掌握基本乐式、掌握和声对位及效果、掌握节奏、掌握调式下唱歌、掌握高音弱与低音强等多个方面的目标。
二、选取适合的曲目视唱练耳教学需要选取适合的曲目,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听觉和唱功。
曲目的难易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不宜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
三、建立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
教师可以通过模拟唱、口型练习、编写唱词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掌握视唱练耳的技巧。
四、注重差异化教学视唱练耳教学中,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难点都各不相同,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差异化教学。
具体而言,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方案,如设置多个小组,每个小组中的学生的难度逐级递加,以此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五、及时反馈并调整教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及时反馈,并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对教学进行调整。
如果学生掌握不够好,就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重新设计并进行再次教学,直到学生掌握视唱练耳的技能为止。
六、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学结束后,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
这有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视唱练耳教学是音乐教育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注意教学目标的明确、曲目的选取、教学模式的建立、差异化教学、及时反馈和评估等方面,采取合适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视唱练耳的水平。
只有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够真正把优质的视唱练耳教育落到实处,让学生真正掌握这项技能。
视唱练耳教案范文:声乐训练教案案例

视唱练耳教案范文:声乐训练教案案例。
一、视唱练耳教学的重要性视唱练耳教学在声乐训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视唱练耳是声乐训练的基础。
声乐训练要求歌唱者具有准确、稳定的音准和节奏感,这需要基于一定的乐理知识和视唱练耳练习进行。
视唱练耳有助于歌唱者在演唱时可以更好地理解曲目的结构和内容,更好地表达音乐中蕴含的情感。
通过视唱练耳的练习,可以激发歌唱者的创新能力和表现力,使歌唱者的演唱更具有个性和魅力。
二、视唱练耳教学的方法和技巧视唱练耳的方法和技巧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自学、自练习。
有一些基础的视唱练耳教材可以供学生自学、自练习,在练习中逐渐提高自己的视唱能力。
2、参加培训课程。
参加专业的视唱练耳培训课程,可以更加系统化的学习视唱技巧和方法,掌握更为精深的知识。
3、结合唱歌进行练习。
在唱歌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进行针对性的视唱练习。
比如,在练习某一段旋律时,可以先听一遍,然后尝试用五线谱标注出来,再结合唱歌练习。
4、多听多模仿。
听力是视唱练耳的重要基础,通过多听多模仿,可以锻炼听力,加强记忆,提高视唱能力。
三、声乐训练教案案例下面以《喜乐之泉》为例,展示一份具体的视唱练耳教案:第一步:告诉学生这是一首基督教歌曲,让学生先用拍子敲打出8拍。
第二步:播放歌曲。
在播放歌曲前,先对第一小节的旋律逐字逐句讲解,详细介绍每个音符的高低、时值等。
播放歌曲后,让学生跟唱第一小节,对唱功进行检查,有错误的地方及时纠正。
第三步:学生分成小组,由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成员唱第一小节,并由其他小组的成员进行打分,评选出唱得最好的学生,作为本组代表。
第四步:教授第二小节的旋律,让学生练习唱和,并整体练习2遍。
第五步:让学生顺次练习第三小节和第四小节,并练习整首歌曲。
第六步:教授伴奏部分,并让学生在伴奏下唱和练习。
第七步:让学生独立完成打出歌曲谱子的练习,口训和琴识辅助下,查找错误并学会标准谱子。
第八步:合唱整首歌曲,监督并评比学生的唱功。
视唱练耳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视唱技巧,提高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增强音乐记忆力。
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4. 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视唱基本技巧:音阶、和弦、节奏、旋律等。
2. 音乐听觉训练:音高、音程、节奏、和声等。
3. 音乐记忆力训练:旋律、和声、节奏等。
4. 音乐表现力训练:音色、力度、速度、情感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首简单的歌曲,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视唱基本技巧(1)音阶:讲解音阶的构成,让学生熟悉音阶的唱法。
(2)和弦:讲解和弦的构成,让学生掌握和弦的唱法。
(3)节奏:讲解节奏的构成,让学生掌握节奏的唱法。
(4)旋律:讲解旋律的构成,让学生掌握旋律的唱法。
3. 视唱练习(1)音阶练习:教师带领学生唱音阶,纠正学生的音准问题。
(2)和弦练习:教师带领学生唱和弦,让学生熟悉和弦的唱法。
(3)节奏练习:教师带领学生唱节奏,让学生掌握节奏的唱法。
(4)旋律练习:教师带领学生唱旋律,让学生熟悉旋律的唱法。
4. 音乐听觉训练(1)音高训练:让学生听辨不同音高的音,提高音准感知能力。
(2)音程训练:让学生听辨不同音程的音,提高音程感知能力。
(3)节奏训练:让学生听辨不同节奏的音,提高节奏感知能力。
(4)和声训练:让学生听辨不同和声的音,提高和声感知能力。
5. 音乐记忆力训练(1)旋律记忆:让学生听一首歌曲,然后尝试唱出旋律。
(2)和声记忆:让学生听一段和声,然后尝试写出和声。
(3)节奏记忆:让学生听一段节奏,然后尝试打出节奏。
6. 音乐表现力训练(1)音色训练: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音色唱同一首歌曲。
(2)力度训练: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力度唱同一首歌曲。
(3)速度训练: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速度唱同一首歌曲。
(4)情感训练: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情感唱同一首歌曲。
7. 总结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大学视唱练耳教案

视唱练耳是音乐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通过视唱练耳的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歌唱能力和音乐理论水平。
本教案针对大学视唱练耳课程,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视唱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系统的教学内容和合理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视唱练耳的基本技巧,提高音乐综合素质。
一、教学目标1. 能够准确地演唱各种音阶、和弦和旋律。
2. 能够熟练地识别和听唱各种音程、和弦和节奏。
3. 能够理解和运用音乐理论知识,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和风格。
4. 能够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培养音乐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音阶:C大调、G大调、D大调、A大调、E大调、B大调、F#大调、C小调、G 小调、D小调、A小调、E小调、B小调。
2. 和弦: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增和弦、减和弦、属七和弦、减七和弦。
3. 旋律:各种简单和复杂的旋律片段。
4. 节奏:各种简单的节奏型和复杂的节奏变化。
5. 音乐理论知识:音阶、和弦、旋律、节奏、音乐形式等。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音乐理论知识,解析音乐作品的结构和风格。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演唱。
3. 练习法:学生进行视唱练习,教师进行指导。
4. 听力训练法:通过听唱、听辨、听写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听力。
5.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四、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放松身体和心情。
2. 发声练习:进行发声练习,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
3. 音阶练习:让学生依次演唱各个音阶,注意音准和节奏。
4. 和弦练习:让学生依次演唱各个和弦,注意和弦的音准和节奏。
5. 旋律练习:让学生依次演唱各个旋律片段,注意音准、节奏和音乐表现。
6. 节奏练习:让学生依次演唱各种节奏型,注意节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7. 音乐理论知识讲解:讲解音阶、和弦、旋律、节奏等基本音乐理论知识。
8. 听力训练:让学生听唱、听辨、听写各种音程、和弦和节奏。
9. 小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视唱练习,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视唱教案教学后记范文模板

一、教学背景1. 课程名称:视唱练耳2. 教学对象:某年级某班学生3. 教学时间:2021年10月15日4. 教学地点:音乐教室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视唱的基本方法,提高视唱能力。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欣赏音乐片段,激发学生对视唱学习的兴趣。
2. 讲解视唱的基本知识:五线谱、音符、节奏等。
3. 练习视唱:分组进行视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演示与点评: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视唱展示,并进行点评。
5. 总结与反馈:对本次视唱课程进行总结,收集学生反馈意见。
四、教学效果1. 学生对视唱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一定的视唱技巧。
2. 学生的音乐兴趣得到提高,音乐素养得到提升。
3. 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得到增强,集体荣誉感得到提高。
五、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安排合理,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达到了预期目标。
2. 学生在视唱练习中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
3.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个别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4. 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1)部分学生对视唱知识掌握不牢固,需要加强巩固。
(2)课堂时间有限,部分学生练习时间不足。
(3)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胆怯心理,需要进一步鼓励。
六、改进措施1. 针对学生对视唱知识掌握不牢固的问题,课后进行个别辅导,加强巩固。
2. 合理安排课堂时间,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练习时间。
3.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鼓励学生,消除学生的胆怯心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4. 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更多有趣的视唱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总结本次视唱课程教学效果良好,学生掌握了视唱的基本方法,提高了音乐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视唱练耳教案》

《视唱练耳教案》word版第一章:视唱练耳基础知识1.1 音的基本概念音的定义音的分类:乐音与噪音音的高低:音阶、音域音的长短:音符、休止符1.2 节奏与拍子节奏的定义拍子的分类:单拍子、复拍子、混合拍子节奏的划分: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1.3 音符与音高的表示五线谱的基本结构音符的表示:音高、音长音高的标记:音名、音高字母第二章:简谱与视唱2.1 简谱的基本知识简谱的定义与特点简谱的记谱方法:数字、线谱简谱的读谱技巧2.2 简单旋律的视唱练习视唱的基本要求练习方法:听唱、模仿、记忆练习曲目:简单的旋律片段第三章:音程与和弦3.1 音程的定义与分类音程的定义音程的分类:大小音程、纯音程、增减音程音程的度数与名称3.2 和弦的定义与分类和弦的定义和弦的分类:三和弦、七和弦、九和弦等和弦的构成:根音、三音、五音等3.3 音程与和弦的练习音程的练习方法:音程跳动、和弦转换和弦的练习方法:和弦伴奏、和弦转位练习曲目:包含音程与和弦的简单旋律第四章:节奏与节拍4.1 节奏的分类与变化节奏的分类:平稳节奏、跳动节奏节奏的变化:加速、减速、装饰音等4.2 节拍的分类与变化节拍的分类:单节拍、复节拍、混合节拍节拍的变化:转换节拍、变换节奏4.3 节奏与节拍的练习练习方法:拍子练习、节奏模仿、节拍转换练习曲目:包含多种节奏与节拍的旋律片段第五章:视唱练耳的应用5.1 视唱练耳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视唱练耳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视唱练耳在器乐教学中的应用5.2 视唱练耳在音乐表演中的应用视唱练耳在合唱中的应用视唱练耳在乐队协作中的应用5.3 视唱练耳的综合练习练习方法:听唱、模仿、即兴创作练习曲目:综合运用视唱练耳技巧的旋律片段第六章:旋律分析与视唱6.1 旋律的基本结构旋律的定义与特点旋律的组成部分:主题、过渡、高潮等旋律的进行:上升、下降、波动等6.2 旋律分析的方法分析旋律的节奏、音高、和声等要素识别旋律的类型:抒情、欢快、激昂等6.3 旋律视唱练习练习方法:听力训练、模仿演唱、音乐想象练习曲目:不同风格和结构的旋律片段第七章:和声分析与视唱7.1 和声的基本概念和声的定义与作用和声的基本要素:和弦、和声进行、和声功能7.2 和声分析的方法分析旋律中的和声结构识别和声进行的类型:平行和声、逆行和声等7.3 和声视唱练习练习方法:和弦识别、和声演唱、和声配合练习曲目:包含丰富和声变化的旋律片段第八章:视唱练耳的进阶技巧8.1 变化音与视唱变化音的定义与分类:升降音、半音等变化音的视唱技巧8.2 装饰音与视唱装饰音的定义与分类:颤音、滑音、倚音等装饰音的视唱技巧8.3 复杂节奏与视唱复杂节奏的定义与分类:复合节奏、自由节奏等复杂节奏的视唱技巧第九章:视唱练耳的实战应用9.1 视唱练耳在合唱中的应用合唱中的视唱要求与技巧合唱视唱练习的方法与步骤9.2 视唱练耳在乐队中的应用乐队中的视唱要求与技巧乐队视唱练习的方法与步骤9.3 视唱练耳在音乐创作中的应用音乐创作中的视唱作用与技巧视唱练耳在音乐改编中的应用第十章:视唱练耳的评估与提高10.1 视唱练耳的评估方法评估视唱准确度、速度、表现力等方面制定个人视唱进步计划10.2 视唱练耳的提高策略增加视唱练习的难度与多样性10.3 视唱练耳的辅助工具与资源使用音乐软件与应用程序辅助视唱练习参考专业视唱练耳教材与指导书籍重点和难点解析一、音的基本概念:理解乐音与噪音的分类,以及音的高低和音长的定义。
乐理视唱练耳教学教案

乐理视唱练耳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觉能力,提高视唱练耳水平- 掌握乐理知识,包括音高、节奏、音程等-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提升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二、教学内容1. 音高训练- 通过练辨别音高的高低、音名的唱出等活动,提高学生对音高的敏感度和辨别能力。
- 利用乐理教材,教授音高的基本知识,例如音阶、音程等,加深学生对音高的理解。
2. 节奏训练- 运用节拍器或乐器进行节奏练,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 教授基本的节奏记号和节拍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和演唱乐曲的节奏结构。
3. 音程训练- 通过练辨别音程的大小、音程的唱出等活动,加深学生对音程的认识和记忆。
- 讲解典型的音程类型和音程关系,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中的不同音程。
4. 视唱练- 给学生提供乐谱,要求他们唱出准确的音高和节奏。
- 逐步增加练的难度,从简单的旋律到复杂的乐曲,培养学生的视唱能力。
三、教学方法- 组织集体活动和小组合作活动,增加互动和学生积极参与度。
-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音乐例子,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乐理知识。
- 组织听辨练耳活动,让学生辨别乐曲中的音高、音程和节奏。
四、教学评估- 分析学生的视唱表现,评估他们对音高、节奏、音程等的掌握情况。
- 定期进行练和测试,了解学生研究的进度和困难,及时进行调整和帮助。
五、教学资源- 乐理教材和乐谱- 音乐器和节拍器- 多媒体设备和音乐例子六、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参加音乐演出和比赛,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 推荐相关的音乐作品和乐谱,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 组织音乐鉴赏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视唱教案[5篇模版]
![视唱教案[5篇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ca95cbc8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3d.png)
视唱教案[5篇模版]第一篇:视唱教案视唱练耳教案课型:综合训练课教学内容:1.视唱:单音反应,视唱曲P13页第13条,14条;基本节奏型训练2.练耳:单音、节奏教学目标:1.准确的演唱C大调音阶,形成基本良好的音高概念。
2.具备基本的节奏感,熟练唱出基本节奏型。
3.掌握两小节的节奏和五度以内的单音听记能力。
教学重点:1.视唱曲【第13条】,基本节奏【小切分,小附点节奏】2.节奏的听记,单音听记【小字一组到小字二组E以内的音】教学方法:感受法、引导法、合作学习法教具:钢琴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C自然调音阶1.模唱标准音“拉”。
要求下次上课时,学生能够尝试背住此音。
2.模唱标准音并找出中央C的音高。
3.齐唱C大调音阶,要求气息连贯、音色统一。
二.单音反应训练1.老师在钢琴上任意弹白键上的音【小字组g到小字二组g,五度以内的跳动】,要求学生迅速反应,唱出音名。
【锻炼对单音的反应能力,速度由慢渐快。
】2.分小组听辨训练.【便于检查训练效果】三.节奏反应训练1.板书基本节奏型,由老师起速度,任意点黑板上的节奏型,要求学生按拍子唱出节奏。
2.做互动请一个学生上讲台点,学生唱。
【要求拍点准确,锻炼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四.视唱曲练习1.翻到课本P13第13条钢琴伴奏学生唱,提醒学生按标记换气,要求流畅,富有感情。
2.进一步熟练巩固视唱曲14条,注意速度的把握,达到小快板的速度。
五.听记单音,节奏【检测】1.无变化音的单音听记【小字一组到小字二组E以内的单音】 2.两小节的2/4拍基本节奏听记。
六..小结【布置作业】:1.要求学生课后复习本次课训练内容,下次抽查。
2.唱熟第13条视唱曲。
回顾本次复习课的内容,简单的温故知新。
七.教学反思与课堂延伸视唱练耳是一门音乐基础课程,具备良好的音高概念和节拍感是学习音乐的前提条件。
此课程内容较多,在术科高考中占分比例也高,占25%的分值。
是音乐高考中一门较难学习的科目,需要花费大量的训练和自我练习时间。
《视唱练耳教案》

《视唱练耳教案》word版第一章:视唱练耳基础知识1.1 音乐的基本概念音高、音长、音色、音量音符、休止符、附点、延音线1.2 五线谱与简谱的识别与运用五线谱的构成与线谱、间谱的表示方法简谱的表示方法与转换1.3 音阶、调式与和弦大小调式、和声小调式、五声调式音阶的构成与练习和弦的构成与识别第二章:音高与节奏练习2.1 音高练习音阶练习音程练习和弦练习2.2 节奏练习拍号的认识与练习节奏图的识别与练习节奏变化的练习第三章:旋律练习3.1 旋律的构成与分析旋律的线条与形状旋律的节奏与音高旋律的发展与变化3.2 旋律练习简单旋律的演唱与练习复杂旋律的演唱与练习旋律的即兴创作与练习第四章:和声练习4.1 和声的基础知识和弦的构成与识别和声进行与和声功能和声的听觉训练4.2 和声练习和弦的进行与连接和声的分析和演唱练习和声的即兴创作与练习第五章:视唱综合练习5.1 视唱练习简单曲目的视唱练习复杂曲目的视唱练习视唱的技巧与方法5.2 练耳练习和弦的听辨与分析旋律的听辨与分析和声的听辨与分析第六章:节奏视唱练习6.1 节奏视唱基础知识节奏视唱的概念与重要性节奏视唱的技巧与方法节奏视唱的练习方法6.2 节奏视唱练习简单节奏视唱练习复杂节奏视唱练习不同风格节奏视唱练习第七章:和声视唱练习7.1 和声视唱基础知识和声视唱的概念与重要性和声视唱的技巧与方法和声视唱的练习方法7.2 和声视唱练习简单和声视唱练习复杂和声视唱练习不同风格和声视唱练习第八章:旋律与和声的综合视唱练习8.1 旋律与和声的综合视唱基础知识旋律与和声综合视唱的概念与重要性旋律与和声综合视唱的技巧与方法旋律与和声综合视唱的练习方法8.2 旋律与和声的综合视唱练习简单旋律与和声的综合视唱练习复杂旋律与和声的综合视唱练习不同风格旋律与和声的综合视唱练习第九章:视唱练耳的应用9.1 视唱练耳在乐曲演奏中的应用视唱练耳在独奏中的应用视唱练耳在合唱中的应用视唱练耳在乐队演奏中的应用9.2 视唱练耳在音乐创作中的应用视唱练耳在作曲中的应用视唱练耳在改编中的应用视唱练耳在即兴演奏中的应用第十章:视唱练耳的进阶技巧与方法10.1 进阶视唱技巧与方法高音与低音的视唱技巧快速视唱技巧多声部视唱技巧10.2 进阶视唱练习高音与低音的视唱练习快速视唱练习多声部视唱练习重点和难点解析一、音高与节奏练习:学生需要掌握音高、音长、音色、音量的基本概念,以及音符、休止符、附点、延音线的表示方法。
视唱练耳教案范文:声音优化培训教案

视唱练耳教案范文:声音优化培训教案】视唱练耳是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他们的音乐能力,而且还可以增强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而在实际的教学中,,通过针对学生的声音进行优化的培训教案,能够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通过音感器得到一定的训练,完成声音的优化。
2、掌握唱调、误唱调、调式变化。
3、培养学生对音高、音色的敏感和正确的听辨能力,以及对歌词的理解和感情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1、唱歌引导法:以歌曲作为唱准的帮助,对于节奏乐感的辅导,通过让学生模仿表达,唱出句子的感情来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
2、口琴调音法:口琴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自己的音区,从而达到唱好歌曲的目的,调整发音的准确性,提高音准感。
3、嘴型练习法:通过嘴形练习,训练学生的发音和发音准确度,增加音乐素养。
【教学过程】一、学生上课前应先完成声音优化的培训,包括运动练耳、语音型态、声调调整等声乐教育基础知识。
1、先指导学生进行一定的运动练耳,运用耳眼协调,使学生更好的听辨声音和声调变化。
2、讲解声音的基本类型和性质,为学生提供正常声音范本。
3、带领学生进行嘴型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发音和发音准确度。
二、教师在讲解某一歌曲时,应先演唱出来,再让学生跟着唱,并根据其唱错的地方进行指导和纠正。
1、先让学生跟着唱,然后讲解唱调、误唱调、调式变化等知识。
2、运用口琴调音,对于学生唱歌发音不准确的部分进行调整,让学生更好的掌握音准感。
3、采取口形练习,培养学生对于音高、音色的敏感能力,以及对歌词的理解和情感表达能力。
三、老师利用歌曲反复唱,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唱歌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唱歌能力。
【教学时长】整个课程的时间,大约在45分钟左右。
【教学评估】1、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唱歌进行评估,以了解到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唱歌能力情况。
2、学生可以通过评估自己的唱歌能力,以此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
3、父母可以评估学生在唱歌方面的进步,促进家庭对音乐学习的支持。
视唱练耳教案

视唱练耳教案第一篇:视唱练耳教案视唱练耳教学内容:1.视唱:C自然大调2~3度音程练习2.练耳:单音、音程听记。
教学目标:1.准确的演唱C大调音阶,形成基本良好的音高概念。
2.了解C大调音阶2至3度之内的音程的音高结构。
3.具备基本的节奏感4.具有良好的二声部合唱能力。
5.掌握5度以内的单音听记,以及旋律音程的听记。
6.掌握基本节奏的听记能力,以及音程的性质的分辨能力。
教学重点:1.C大调音阶视唱。
2.音程的听记。
教学方法:感受法、引导法、合作学习法教具:钢琴教学过程:一.介绍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二.做几个小测验,检测一下学生的程度。
1.弹一组单音让学生齐唱出唱名(C大调音阶以内)例1.2.在黑板上写一组4小结左右的旋律让学生视唱。
(以C大调为主)例2.3.让学生模唱一组3小结左右的节奏,测试他们的节奏模唱能力。
例3.三.开始授课,内容:1.模唱标准音“拉”。
要求下次上课时,学生能够尝试背住此音。
2.模唱标准音并找出中央C的音高。
3.齐唱C大调音阶,及以七个基本音级分别为主音的音阶练习。
要求气息连贯、音色统一。
4.抽查学生的C大调音阶。
5.大家齐唱“二度音程”。
(《视唱练耳》教材第14面),并点个别学生模唱二度音程。
6.唱三度音程(教材14面),点个别学生视唱“三度音程”,然后大家齐唱。
7.大家在教师的伴奏下共同视唱课本第4页1至4条。
8.让大家将练习本拿出来听记单音(C大调以内)例5.9.教师分别弹大小两组音程让学生熟悉大小音程的音响。
10.给根音、冠音和音程性质让学生构唱。
13.听记节奏。
14.将全体学生分为两个声部,合唱“二声部视唱”可先分声部唱再合。
五.布置作业:1.复习本次课的所有内容,下次抽查。
2.练习C大调单音音程性质的听辩。
3.每人分别编写2/4、3/4、4/4的节奏各2条。
6.背唱标准音。
六.小结回顾本次课的全部内容,简单的温故知新。
第二篇:视唱练耳教案2视唱练耳教案一:教学内容:1.视唱:C自然大调2~3度音程练习;2.模唱:C大调旋律。
乐理视唱练耳教案(修订版)精选.doc

新版精心整理乐理. 视场. 练耳教案1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第一章乐理知识,了解音的产生与特性,并能正确识谱,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视唱练习,培养学生的音准/节奏感/乐感.教学重点:正确识谱;视唱训练教学难点:正确认识不同音在高音谱表、低音谱表的位置;能准确唱出c大调音阶,能准确唱出书上练习曲目。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举例法课型:单一课课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组织教学。
1、点名。
2、向学生说明教材的总体内容。
3、提一些学习的要求。
二、讲授新课认识乐理:1. 什么是乐理:乐理,是“音乐基础理论”的简称。
将只能听却看不见、摸不到的抽象音乐概念具体化,研究对象主要是音乐的基本要素,如音符、时值、节奏节拍、音调、音程、和弦,等等。
2. 学习乐理。
视唱的目的:更好地理解音乐,了解音乐常识,为进一步学习声乐演唱、器乐演奏打好基础。
3、乐理课的授课形式:/80分钟课时,前半节课讲解乐理知识,后半节课进行视唱练耳的训练第一章音第一节音的产生师提问:声音是如何产生的?生:答师:归纳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当你说话时,就引起空气振动,振动传播出去,只要某人的耳朵接收到了这种振动他就会听到你的声音。
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中传播,也可以通过空气或其他气体传播。
随着声音的传播,空气中的分子被挤压在一起,接着被分开,然后又被挤压,再被分开,如此反复,就产生了声波。
声音可以是高音调的,也可以是低音调的。
音调的高低依赖于声音的频率(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声音的强弱依赖产生这个声音的振动的大小。
振动大,声音就强;振动小,声音弱。
声音的大小是以分贝为单位来度量的。
修马路的钻机产生的噪音超过100分贝。
(举例)1、铜管号,当乐师吹奏它时,管中的空气发生振动,铜管号就发出了声音。
铜管把声音传播出去,因而你能听到/2、大提琴,当乐师把弓放在弦上来回拉动或弹拨弦时,弦振动发出声音。
吉他和小提琴也是这样发声的。
一、乐音发音物体有规律地振动而产生的具有固定音高的音称乐音。
视唱练耳教案

视唱练耳教案教案一:基础视唱练耳目标:通过视唱训练,提高学生的音乐听觉和唱功,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准。
教学内容:1.音阶练习:C大调音阶的唱和读练习;2.简单旋律的视唱练习;3.节奏练习:通过敲打节拍器或拍打身体等方式进行节奏感的培养。
教学准备:1.琴键图或音乐符号图;2.节拍器或其他节奏乐器。
教学步骤:1.热身:用简单的音阶练习唱和读,温习乐理知识。
2.音阶练习:用唱和读的方式练习C大调音阶。
3.视唱练习:选择一段简单的旋律,先教给学生唱,然后让学生尝试通过看琴键图或音乐符号图进行视唱练习。
4.节奏练习:通过敲打节拍器或拍打身体等方式,进行简单的节奏练习,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5.练习巩固:让学生分组进行视唱练习,相互之间进行评价和指导。
教学延伸:1.增加音程练习:在音阶练习的基础上,加入音程的训练,让学生学会通过听觉判断音程的大小。
2.增加复调练习:选择一些简单的复调旋律,让学生进行视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和声能力。
3.增加节奏变化的练习:通过给定的节奏图案,让学生进行节奏练习,增加其对不同节奏的准确把握能力。
教案二:听后练耳目标:通过听后练耳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听觉和唱功,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教学内容:1.音准练习:通过听音进行音准调节的训练;2.旋律练习:通过听后唱的方式进行旋律的复述和创作;3.和声练习:通过听后认和声进行和声的训练。
教学准备:1.音频设备和音频素材;2.乐器伴奏。
教学步骤:1.热身:通过唱一首简单的歌曲进行热身,为听后练耳做准备。
2.音准练习:播放一个简单的旋律,让学生跟着音频进行音准调节的练习。
3.旋律练习:播放一个旋律,让学生跟着音频进行旋律的复述和创作。
4.和声练习:播放一个和声旋律,让学生跟着音频进行和声的认和练习。
5.练习巩固:让学生进行配乐创作,通过听后练耳的方式将旋律和和声进行完整的创作。
教学延伸:1.增加复调练习:选取一些复调的音频素材,让学生进行听后练耳的练习,提升其对复调音乐的感知能力。
视唱练耳课教案

视唱练耳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基础》教材第三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音阶、音程、和弦的辨识与视唱练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视唱技能,提高音乐听觉敏感度。
二、教学目标1. 熟悉并掌握音阶、音程、和弦的基本概念,能准确辨识和视唱。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敏感度,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音程、和弦的辨识与视唱。
教学重点:音阶的辨识与视唱,以及音乐听觉敏感度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演奏一段熟悉的旋律,引导学生说出歌曲名称,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跟随教师演唱旋律,感受音阶的起伏。
2. 理论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音阶、音程、和弦的概念,并通过钢琴演示。
学生跟随教师,用钢琴进行音阶、音程、和弦的辨识。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教材中的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和演示。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视唱练习。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音阶、音程、和弦的辨识和视唱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小组展示(5分钟)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视唱展示,其他学生认真聆听,给予评价。
6. 课堂小结(5分钟)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表达对本节课的收获。
六、板书设计1. 音阶、音程、和弦的概念及辨识方法。
2. 视唱练习步骤及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选取一首熟悉的歌曲,用音名标记出歌曲的主旋律。
辨识并视唱教材第三章第二节中的音程、和弦练习。
2. 答案: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氛围。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音乐社团活动,提高音乐实践能力。
推荐学生观看音乐类节目,拓宽音乐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需求。
《视唱练耳教案》

《视唱练耳教案》word版第一章:概述1.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视唱练耳的基本概念、学习方法和实际应用。
1.2 教学内容视唱练耳的定义与意义视唱练耳的学习方法视唱练耳的实际应用1.3 教学过程讲解视唱练耳的基本概念分析视唱练耳的学习方法探讨视唱练耳的实际应用第二章:音高识别2.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够准确识别各种音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音高组合。
2.2 教学内容音高的基本概念音高的识别方法音高的组合方式2.3 教学过程讲解音高的基本概念练习音高的识别方法第三章:节奏练习3.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各种节奏,并能够进行节奏组合。
3.2 教学内容节奏的基本概念节奏的练习方法节奏的组合方式3.3 教学过程讲解节奏的基本概念练习节奏的识别方法探讨节奏的组合方式第四章:旋律练习4.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旋律,并能够进行旋律创作。
4.2 教学内容旋律的基本概念旋律的练习方法旋律的创作方式4.3 教学过程讲解旋律的基本概念练习旋律的识别方法第五章:视唱应用5.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够将视唱练耳应用于实际演奏和创作中。
5.2 教学内容视唱练耳在演奏中的应用视唱练耳在创作中的应用5.3 教学过程讲解视唱练耳在演奏中的应用练习视唱练耳在演奏中的应用探讨视唱练耳在创作中的应用第六章:和弦与和声6.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识别基本的和弦结构,并能够分析和构建简单的和声进行。
6.2 教学内容和弦的基本概念与结构和声进行的基本原则和声分析的方法与技巧6.3 教学过程讲解和弦的形成与识别分析不同和弦的性质与用法通过练习,让学生能够构建简单的和声进行第七章:视唱练习进阶7.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多声部视唱,并能够理解和应用和声听觉。
7.2 教学内容多声部视唱的技巧与方法和声听觉的培养与练习复杂节奏与旋律的视唱挑战7.3 教学过程练习简单的二声部视唱引入和声听觉的训练通过渐进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视唱能力第八章:音乐分析与听觉训练8.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够对简单音乐作品进行结构分析,并能够通过听觉训练提高对音乐细节的感知能力。
大学视唱练耳开课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对象:大学音乐系学生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音高概念和节奏感。
2. 培养学生对音乐旋律的感知能力和音乐记忆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视唱:C自然大调音阶练习、基本节奏型训练。
2. 练耳:单音、音程听记。
3. 音乐素养:音乐史知识、音乐作品赏析。
教学重点:1. 视唱:准确演唱C自然大调音阶,形成良好的音高概念。
2. 练耳:掌握单音、音程听记的基本方法。
3. 音乐素养:了解音乐史知识,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1. 视唱:音高概念的形成和节奏感的培养。
2. 练耳:单音、音程听记的准确性和速度。
教学方法:1. 感受法:通过聆听、演唱等方式,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
2. 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共同提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短介绍视唱练耳课程的意义和目标。
2. 学生自我介绍,增进彼此了解。
二、视唱练习1. 教师播放C自然大调音阶录音,引导学生跟唱。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教师纠正学生的音准问题,强调音高概念的形成。
三、基本节奏型训练1. 教师展示基本节奏型,学生跟唱。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教师纠正学生的节奏问题,强调节奏感的培养。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学生演唱C自然大调音阶,教师检查学习成果。
2. 学生演唱基本节奏型,教师检查学习成果。
二、练耳练习1. 教师播放单音,学生听音并唱出音名。
2. 教师播放音程,学生听音并唱出音程。
3.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音乐素养1. 教师讲解音乐史知识,学生了解音乐的发展历程。
2. 教师播放音乐作品,学生欣赏并讨论作品的特点。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视唱练耳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视唱练耳儿歌教案

视唱练耳儿歌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能够通过视唱练耳的方式学唱儿歌,并能够准确地唱出歌曲的旋律。
2. 能够通过练习,提高对音高、音程、节奏的感知能力,培养音乐的敏感性和表现力。
3. 能够通过视唱练耳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和音乐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提高视唱练耳的能力,学会唱出儿歌的旋律。
教学难点,对音高、音程、节奏的感知和准确把握,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儿歌的音乐资源,如CD或MP3。
2. 教师准备儿歌的歌词,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意义。
3. 教师准备钢琴或其他乐器,以便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
1. 初步唱谱。
教师播放儿歌的音乐,让学生先听一遍,然后再听一遍,让学生跟着音乐唱。
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初步熟悉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分段练习。
教师根据儿歌的旋律,将歌曲分成若干段落,逐段进行练习。
教师可以用钢琴或其他乐器弹奏每个段落的旋律,让学生跟着唱。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注意音高、音程和节奏的准确把握,帮助学生克服唱错音的问题。
3. 综合练习。
当学生熟悉了每个段落的旋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整体唱谱,将各个段落连接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加强节奏的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歌曲的节奏感。
4. 情感表达。
除了音高、音程和节奏的准确把握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唱歌时注重情感表达。
让学生理解歌曲的意义,用音乐表达出歌曲所要传达的情感,增强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5. 反复练习。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多次让学生练习儿歌的视唱,直到学生能够准确地唱出歌曲的旋律为止。
同时,教师还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家继续练习。
五、教学反思。
通过视唱练耳儿歌教案的教学,学生能够通过练习,提高对音高、音程、节奏的感知能力,培养音乐的敏感性和表现力。
同时,学生还能够通过视唱练耳的方式,培养音乐听觉和音乐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视唱练耳课优秀教学设计

视唱练耳课优秀教学设计视唱练耳课程是音乐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音乐听力和音乐技巧。
下面是一个优秀的视唱练耳课教学设计,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和提高技能。
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培养敏锐的音乐听力,以辨别和理解不同音高、节奏和音符。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演唱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地演唱各种音乐作品。
3. 提高学生的音乐技巧,使他们能够准确地演奏各种乐器。
二、教学内容1. 音高训练:通过唱起度音阶、和声音程、进行音程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辨别和理解不同音高。
2. 节奏训练:通过敲打节奏器、进行打拍子练习、进行节奏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不同节奏。
3. 音符训练:通过演唱简单的旋律、进行视唱练习、进行音符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同音符。
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简单的音乐,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2. 音高训练:首先进行音高训练,教授学生如何唱起度音阶,并与学生一起练习。
然后进行和声音程的练习,引导学生辨别和演唱不同音程,并逐渐增加难度。
3. 节奏训练:接下来进行节奏训练,先教导学生如何敲打节奏器,并进行打拍子练习。
然后进行节奏分析,让学生辨别和演唱不同的节奏形式,并逐渐增加难度。
4. 音符训练:最后进行音符训练,先演唱一段简单的旋律,并让学生进行跟唱。
然后进行视唱练习,教导学生如何正确地阅读和演唱音乐符号,并逐渐增加难度。
5. 温故知新:在课程结束时,进行课堂小结,回顾当天所学的知识和技巧。
鼓励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并解答学生的疑惑。
四、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使用多媒体技术,播放音乐片段和教学视频,让学生听觉和视觉相结合,提高学习效果。
2. 互动教学:采用问答、讨论和小组活动等互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 个别指导: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观察:教师通过仔细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
视唱练耳教案

视唱练耳教案教学内容:视唱练耳教学目标:1. 了解视唱练耳的基本概念和要求2. 学习视唱练耳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 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和听力感知能力教学重点:1. 学习视唱练耳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 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和听力感知能力教学难点:1. 如何培养学生的视唱练耳能力2. 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和听力感知能力教学准备:1. 录音设备2. 乐器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1.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视唱练耳。
2. 引导学生思考视唱练耳的作用和重要性。
Step 2:讲解视唱练耳的基本概念和要求1. 解释视唱练耳的概念:即通过听音判断音高、音程、节奏等,并能准确地用音准工具唱出所听到的音乐。
2. 说明视唱练耳的要求:准确、快速、灵活。
Step 3:介绍视唱练耳的基本方法和技巧1. 分析归纳视唱练耳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听音辨识、记谱记号、准确唱出等。
2. 解释每种方法和技巧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Step 4:展示视唱练耳示范1. 准备录音设备,播放一段简单的乐曲。
2. 根据所播放的乐曲,进行视唱练耳示范。
3. 引导学生观察示范的方法和技巧,并让他们参与讨论。
Step 5:练习视唱练耳1. 学生分组进行视唱练耳练习。
2. 每组选择一段乐曲,进行视唱练耳,其他组员进行评价和提出改进意见。
3. 按照团队比赛的形式,评选出最优秀的视唱练耳小组。
Step 6:总结与反思1.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视唱练耳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视唱练耳能力。
3. 让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视唱练耳的基本概念和要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练习,学生的视唱练耳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但是,由于时间有限,无法进行更深入的训练。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视唱练耳训练,提高他们的音乐理解能力和听力感知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唱练耳课教案
?
教学过程一:将上堂课所布置的《带伴奏视唱曲100首》中规定的曲目逐一回课,(依个人程度分配)每个同学视唱出指定的单拍子无调号调式谱例一首。
(依视唱音准节奏打分计入平时成绩)
二:导入新知识点“大调式中和声大调和旋律大调的构成"
【提问:前面我们说到了调式音阶的种类和彼此的音程关系,那么大家回顾一下在所有调式体系中大调
式的种类有哪几种?
答案:自然大调,和声大调,旋律大调】
【让同学上黑板书写C自然大调音阶和主音到导音的音程关系】
三:同学板书c大调音阶的同时讨论一下大调式的音乐色彩特点:
大调式的音阶特征:调是由七个音构成的,它的主音与第三级音之间的
关系是大三度关系,它的稳定音构成一个大三和弦,这就是大调式,丈
调式的音乐色彩是明朗辉煌的.??? :
【弹奏肖邦的《军队》片段举例证明大调式的音乐色彩,并弹奏《革命》
片段让大家认识区分小调式的音乐色彩】
四:同学板书完毕,以板书内容推入新课内容——我们知道c自然大调音阶的音程关系是全音一全音一
半音一全音一全音一全音一半音这样七个自然音阶
同样,从图示可以看出c~F和G—c1的关系也是由两组相同的四声音阶结合而构成的,并且中间有一
个M2:F—G.
从他们之间的音程关系来看,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自然大调的音阶构成中,无论是由什么音开始,只要是主音(开始的I级音)到高八度的主音内,第Ⅲ级音到第Ⅳ级音是m2(半音),第Ⅶ级音到第一级音是
m2
(半音),其余几级相邻的音都是M2(全音),只要符合这种结构的
音阶,都是属于自然大调的调式:
C major scale of diatonic:
Tonic Ⅱ mediant Ⅳ dominant Ⅵ leading tone
ⅠSupertonic Ⅲ subdominant Ⅴsubmediant Ⅶ
在调式音阶里,主音(Ⅰ级音)下属音(Ⅳ级音)和属音(Ⅴ级音)是正音级,ⅡⅢⅥⅦ为副音级。
同时,在这些音级里,ⅠⅢⅤ级音是稳定音,其中Ⅰ级音(tonic)最为稳定。
下面我们展开介绍什么是“和声大调”和“旋律大调”
和声大调:自然大调的第Ⅵ级音降低伴音就构成和声大调
C Major scale of harmonic: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主音?? 上主音? 中音下属音???? 属音???? 下中音???? 导音
【让同学们跟着钢琴弹奏的音阶集体模唱C和声大调音阶三遍】
旋律大调:自然大调的第Ⅵ Ⅶ级音同时在下行时降低半音便构成旋律大调。
C major scale of melodic
【让同学们跟着钢琴弹奏的音阶集体模唱C旋律大调音阶三遍】
单
拍
子
【我们前几堂课提到,每小节只有一个强拍的节奏成为单拍子。
那么我们同学们现在能例举出哪些节奏属于单拍子吗?
答案:所有二拍子和三拍子都属于单拍子的节奏型,如:2/2 (强-弱),2/4 (强-弱),3/4(强-弱-弱)3/8(强-弱-弱) 】
举出2/4 (强-弱)节奏型的谱例:
在以四分音符为单位拍的拍子中,音符要用共同符尾连结起来,并使单位拍之间彼此分开,以便方便地辨认。
等于整小节的音值,可用一个音符来表示,而不用按单位拍彼此分开的原则;大于单位拍的附点音符也可以不按单位拍彼此分开的原则来组合;三拍子中的前两拍或后两拍也可以不按单位拍彼此分开的原则来组合。
3/4(强-弱-弱)节奏型的谱例:
复拍子Compound meter
复拍子的概念就是在一小节之内,包括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强拍子,(也就是由两个或两个完全相同的单拍子结合在一起所组成的拍子)叫做复拍子。
但是这种强拍在力度上是有区别的,在这种复拍子中,一般第二个出现的强拍叫做次强拍,因此在力度上要区别于第一个强拍较弱些。
下面我们举几个例子说明:
复拍子是相同的单拍子的组合,因此所构成的每个单拍子之间要彼此分开,每个单拍子要依据单拍子的音值组合的规律进行组合。
但以八分音符为单位拍的复拍子,可以用共同符尾相连。
在复拍子中,等于整小节的音值,尽量用一个音符来表示。
如果不能写成一个音符的,要根据复拍子的结构分写成几个音符,然后用边线将其连结起来。
如八九拍。
同样,6/8拍也是复拍子,它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有6拍,也可以拆成两个3/8拍。
也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仍然是以八分音符为一单位形成两组。
弹奏旋律并让同学们一起模唱谱例的旋律,并让大家根据复拍子的节奏重音的排序唱出音乐感情色彩。
练耳部分1听辩音阶:
C旋律大调,C自然大调,C和声大调
2给标准音A,依次听辨小字一组的单音
D. #G. D. B. F .#C. bA .bE .G .bf
3听辨音程(step)
(C—c1)P8,? (cl-di)M2,(el—f1)m2,(cl—g1)P5,(#d1一#d2)P8,(al—b1)M2,(g-bal)m2(#f1-#g1)M2,(bl-c2)m2,(dl-a1)P5
课后作业将G大调式,F大调式音阶的三种形式的六个音阶写出并标明相邻音级之间的音程关系
单拍子,复拍子,的课堂谱例抄写和背唱。
课程结束收练耳本,根据听写情况评分,计入平时成绩。
教学小结希望这堂课的课堂内容能够让同学们清楚的认识大调式的三种形式并能够自己推导一升一降的G大调和F大调的大调式音阶。
在节奏上,本堂课的重点是复拍子简单节奏型的视唱。
在音准概念上,本堂课的关键目标是临时变化的视唱和谐音程中的p8,p5,M2的听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