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版本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22敕勒歌(1)教学目标:1、读懂诗句,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感受诗中所描绘的景色;学习用动静结合来体现草原美的写法。
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大草原的富饶、广阔和美丽,体会敕勒族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感受作者那种对大草原那种无比喜悦和热爱之情。
4、学生会背诵这首民歌。
教学重点;1、学习11生字。
2、正确、流利的读诗,感悟诗的意思。
一、歌曲导入:播放腾格尔《天堂》,课件展示草原图片。
师:一曲《天堂》唱尽了游牧民族对家乡的热爱,令人心潮澎湃,一首《敕勒歌》写尽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让人为之陶醉。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敕勒歌》。
(课件中出示标题)二、作家作品常识:《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
敕勒族又名丁零、高车、回鹘,是今天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
《乐府诗集》将《敕勒歌》收入《杂歌谣辞》。
《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主要集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诗,兼集先秦歌谣,共一百卷。
传世名篇佳作众多,如《木兰辞》、《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等。
三、朗读指导:1、播放示范朗读动画(听一遍)2、指导朗读:朗读时应注意什么?(课件出示问题,生答,然后归纳,利用课件出示答案)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师生共同朗读一遍。
3、自由朗读: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低声吟唱,注意朗读要求模仿示范朗读把诗歌读通、读懂。
(两分钟)4、跟读:放示范朗读学生小声跟读两遍,体会诗歌的韵律。
5、汇报朗读:找3人单独朗读,及时指导评价。
四、重点分析:1、请快速把诗朗读一遍,然后讨论一下你在诗中都看到了什么?在哪里看到的?从诗中看到了什么?(草地、天空、蒙古包、牛羊等)师:我们看见了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呢?(生:苍苍及时板书)师:还能看到草地,又是什么样子的啊?(生:茫茫及时板书)师:这苍苍的天空、茫茫的草地,看上去显得怎么样?生:很大、望不到边等顺势总结板书:辽阔无边还能看到什么?牛羊风吹过来草低下头看见了许多牛羊草怎么样?茂盛牛羊怎么样?肥壮板书:茂盛肥壮回头再看一看,天空、草地是什么状态的景物描写?静态描写草低、见牛羊呢?动态描写动静结合的写法诗中有静有动,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使诗显得有生气,今后同学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也要多运用这种写作方法,这样我们的作文会写得更好。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2.《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为统编版新教材语文第八单元第二十三课,本单元以童话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思维,并在学习过程中尝试复述故事,有了前一课《狐假虎威》这一中华传统寓言故事的学习,对“狐狸”的形象小朋友们有了初步认识,这一课是匈牙利民间故事改编而来,可有对比。
学情浅析:二年级的小朋友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最为重要的是,本班的孩子语言组织能力强,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对于学习语文兴趣浓厚,朗读水平高,以上特点都有助于本课教学的开展。
设计理念:本课时的设计理念主要基于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语文的核心素养无非“听、说、读、写”,因此四个教学环节中均有体现教师引导,学生活动,以此体现以读为主的语文课堂,同时没有忽视对写字教学的指导,在课后练习与拓展资源的设计中是本堂的一个延伸,因为语文不是单纯的教材,而是为孩子们打开一篇阅读的窗,让孩子们有看是书远方与文学。
本课时是在一字一句中为孩子们打牢记住,培养语感,不求华丽,但求务实。
教学目标:1.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奶酪、仔细、轮流、公平”等词语的意思。
2.运用随文识字的方法,教学“奶、第”两个生字的书写。
3.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4.对文章最后一句话进行质疑,拓展思维,学会谦让与分享。
教学重、难点: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难点:对课文内容提出质疑,拓展学生思维。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101PPT中选取)。
角色扮演的小头饰(狐狸、熊哥哥、熊弟弟)。
教法与学法:教:谈话法、朗读法。
学:探究法、同桌互助学习法。
教学时间:1课时(本课为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听读课文1.课件出示上一课学习的本课的生字与词语,指读,小老师带读。
2.回顾22课中的那只狐狸是只怎样的狐狸?(指名回答,并评价)。
3.今天,我将于小朋友一同认识另一只来自匈牙利的狐狸,它是怎样的呢?请小朋友与老师一同板书课题:23.狐狸分奶酪,重点指导:“奶”字的写法,“左右一样高,左右穿插各占一半”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书空,描红书写,齐读课题。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语文园地八安排了5个板块的内容。
“识字加油站”编排了10个动物名称的词语,旨在引导学生归类识字、学词,将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
“字词句运用”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猜读拟声词。
并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放入句子中。
书中呈现的拟声词字数不同;形式不同;描绘的又对象不同:有描绘大自然中声音的,有描绘生活场景中声音的。
同一种声音可以形容不同的对象,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书写提示”通过书写“领、群、船、朗”4个生字,了解左右宽窄大致相等的字的书写要点,引导学生养成先观察,后落笔,减少修改次数的好的书写习惯。
“日积月累”编排的是9个含有动物名称的四字成语。
第一列是并列结构的成语,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带有动物名称。
第二列是带有“之”的偏正结构的成语,第四个字带有动物。
第三列是带有比喻意味的成语,动物名称出现在第二个字或第四个字。
引导学生发现成语的特点,便于认读积累。
“我爱阅读”编排的是一篇童话故事《称赞》,旨在让学生感受称赞带来的美好与快乐,在生活中学着去发现别人的优点。
二、教学目标1.认识“狼、猩”等12个生字。
正确认读“狼、猩猩”等10个词语。
能根据动物的不同特点,尝试不同的分类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借助形声字的构字特点,猜读拟声词的读音。
能结合语境,准确运用拟声词。
3.了解左右宽窄大致相等的书写要点,养成先观察、后落笔,减少修改次数的好习惯。
4.正确认读12个带有动物名称的词语,借助师生合作读等方式,引导发现成语的特点,熟读积累。
5.阅读《称赞》,感受称赞带来的美好与快乐,在生活中学着去发现别人的优点。
三、教学重点1.认识“狼、猩”等12个生字。
正确认读“狼、猩猩”等10个词语。
能根据动物的不同特点,尝试不同的分类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借助形声字的构字特点,猜读拟声词的读音。
能结合语境,准确运用拟声词。
四、教学难点1.了解左右宽窄大致相等的书写要点,养成先观察、后落笔,减少修改次数的好习惯。
【精品】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评价及反思

【精品】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评价及反思一、教学内容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3《狐假虎威》互动探究。
二、教材分析《狐假虎威》这一课讲的是老虎逮到一只狐狸,要吃它。
狐狸说它是老天爷派来管森林里的百兽的,老虎要是吃了它,就是违抗老天爷的命令。
如果不相信,就跟着它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老虎被蒙住了,依了狐狸的话,跟着它走,果然森林里的野兽见了都逃跑了。
老虎不知道百兽是怕自己,还真以为是怕狐狸哩!这个故事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三、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具备初步的阅读能力,但理解能力上还有所欠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情境,加强阅读指导,发挥伙伴(配合)交流作用,引导学生理解寓言的寓意。
四、教学目标1.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的故事,并试着把“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大摇大摆、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等词语的意思表现出来。
2.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
五、教学重难点1.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的故事。
2.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
六、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和动物头饰。
七、教学时间:1课时。
八、教学过程(一)复习与导入1.复习生字词一转扯着嗓子百兽违抗爪子一趟野猪纳闷受骗借着食物就是老天爷狐假虎威神气活现(1)开火车读(2)齐读2.谈话导入从前有一只狐狸,有一天它在森林里散步,被一只饥饿的老虎看见了,想要吃掉它,结果怎样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狐假虎威》这个故事,看看究竟发生什么事。
【设计意图】实验导师带读,主班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读,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生字词。
(二)初读与感知1.自由读文。
请同学们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默读课文边思考。
《狐假虎威》主要讲的是()逮住了(),()借用()的威风吓跑了(),骗了()。
3.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投影。
(三)阅读与理解1.学习第9自然段(1)读第9自然段。
请你在文中找一找哪一句直接写出了狐假虎威的意思?(2)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园地八 我爱阅读《称赞》(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表格式)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园地八我爱阅读《称赞》(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章节名称第八单元我爱阅读学时一课时课标要求阅读浅近的童话,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借助文本内容指导学生尝试自己阅读,掌握有关的阅读策略,进而能够阅读更多内容。
在阅读中体会阅读的发现之趣、收获之趣、交流之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
内容与学情分析内容分析本篇童话故事通过小獾和小刺猬互相称赞,融洽相处,告诉我们发自内心的称赞,对一个人的影响,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整篇故事以人物对话展开情节,也是通过人物语言,反映出如何去称赞以及称赞带给一个人的变化。
同时运用了一些生动的词语和短语,让故事读起来更有味道。
学习重点品味人物语言,读出童话蕴含的道理,学习怎样称赞。
学习难点读好人物语言,从中懂得蕴含的道理。
学情分析二年级孩子还是处于有较强好奇心、也是爱听故事的年龄,而且也特别希望得到被人的夸奖与肯定。
因此,对于这篇童话故事,还是比较感兴趣的。
童话故事对于他们来说,也并不陌生,同时也学习了一些阅读童话的方法,加上这篇童话本身内容易懂,难字少,所以读起来、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
学习目标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明白称赞、粗糙、泄气、消除疲劳的意思。
通过品读人物语言、动作描写的语句,以主问题切入的形式,激发起学生的生活记忆,自己在称赞别人和被别人称赞时的内心想法,从而懂得其中的道理。
采用自主阅读、分享交流的阅读策略,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阅读的习惯,激发学生爱读童话的情感。
巩固运用学到的猜读方法,猜读生字、生词的意思。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了解作家张秋生的生平及童话作品。
学习策略借助自读提示自主阅读。
在想象对话交流中,明白称赞的意义。
通过抓人物语言,感受情节,学习复述故事。
学习环节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落实目标一、创设情节引入新课师:(出示童话图片)Hello!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我爱阅读》,我是聂老师。
语文园地八-部编版(五四制)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语文园地八-部编版(五四制)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本教材为八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教材,是国家语委推荐的部编教材,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既注重知识传授,又强调基础能力的培养。
二年级语文上册主要包括四个模块:学习篇、经典篇、小说篇和古诗篇。
(二)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掌握汉字的笔画顺序和写法,主要拼音和词语,基础汉字书写规范;3.朗读课文,表达清晰,语音准确,节奏感强;4.发扬语言艺术感受,在说话和写作中,表现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一)学习篇1. 《瓢虫》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朗读诵读文章,理解文中中心思想,学习和掌握生词“瓢虫”“蜜淋淋”。
教学过程:1.教师引导学生读文章,了解文章基本情节;2.教师倡导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识别关键词汇并进一步理解文章意义;3.练习新词汇,琢磨新知识;4.分角色朗读,调整课文语气节奏。
(二)经典篇1. 《春夜喜雨》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读懂课文,表达文章中的意思,掌握常见生词和语法知识。
教学过程:1.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文,理解文章基本意思;2.教师讲解课文中常见生词的意义和用法;3.分角色朗读,设置表演环节;4.学生完成课文笔记,整体梳理学习过程。
(三)小说篇1. 《寻找小强》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阅读文章的意思,体会文章情节,学习和运用生词。
教学过程:1.教师阐述课文背景,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2.学生逐段理解文章情节,运用生词;3.设计情境提问,促进学生探究思考;4.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朗读、表演。
(四)古诗篇1. 《咏鹅》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古诗中的含义,掌握古诗的诗意和韵律。
教学过程:1.教师讲解古诗文化背景和基本结构;2.学生逐句理解古诗中各个词汇和句子,加深诗意理解;3.学生自发分角色读诗,体悟诗歌中的韵律;4.以小组为单位创作诗歌。
三、教学方法(一)启发提问法在课堂上采用启发提问法,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参与讨论。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正确读写本单元的生字、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课文内容。
(3)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引导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古诗两首》、《黄山奇石》、《植物妈妈有办法》、《田家四季歌》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读写生字、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课文内容。
(3)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单元的学习。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画出重点生字、词语,并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主学习的心得,共同解决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2. 目录:一、教学目标二、教学内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3. 正文:(略)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
(2)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课堂作业:(1)听写本节课的生字、词语。
(2)复述课文内容。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1)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2)教学目标是否达成?(3)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合适?2. 学生反思:(1)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2)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有哪些收获和不足?(3)如何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旨在实现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复习 (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巩固第八单元所学知识,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巩固第八单元所学生字词,能够正确书写、拼读并运用。
2. 课文内容:回顾第八单元课文,理解课文主题,把握课文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写作训练:结合第八单元课文,进行仿写、续写等写作练习,提高写作水平。
4. 传统文化:了解与第八单元课文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巩固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水平。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第八单元所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生字词复习:带领学生复习第八单元生字词,巩固记忆,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3. 课文内容回顾:分段讲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主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写作训练: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仿写、续写等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5. 传统文化学习:介绍与课文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复习2. 主要内容:生字词、课文内容、写作训练、传统文化3. 板书设计要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便于学生跟随教学进度。
七、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仿写、续写等写作练习。
2. 口头作业:与家长分享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4)指导朗读二、四、五自然段。
(5)老虎为什么会“一愣”?指读老虎的话。
(6)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
发挥你的想象,想一想这时老虎会怎么想?(7)学生合作学习讨论。
(老虎的“愣”字表现了他勇猛有余而智慧不足,狐狸是利用了这个特点才骗到老虎的。
)(8)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2.学习七、八自然段。
明白“谁之威”。
(1)出示课文第二幅插图,问:图中表现的是课文第几自然段的内容?(2)默读七、八自然段。
同学们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3)出示: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神气活现、摇头摆尾都很纳闷、撒腿就跑这些词语分别描写的是谁?它们又在做什么呢?(指生说)(4)纳闷什么意思?(因为疑惑而发闷)百兽为什么纳闷?它们纳闷的原因是:过去狐狸可没有这么威风呀,今天它怎么会这么神气活现起来,走起路来也跟往常不一样,摇头摆尾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5)指名表演:请五位同学戴上头饰分别扮演狐狸,、老虎、猴子、小白兔、野猪、梅花鹿。
其他的小朋友当导演,看看他们表演得对不对?(表现出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的“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6)指导朗读七、八自然段,读出狐狸、老虎、百兽的不同情态。
3.学习第九自然段,理解寓意。
(1)百兽们害怕的究竟是狐狸还是老虎?(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2)原来,百兽害怕的是老虎。
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学生分析字形,自主发现识字规律。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通过感受故事中不同角色的感情,延伸到学生的自身情感上,引导学生珍惜朋友之间的友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件礼物。
(出示纸船)瞧,这是什么?(纸船)2.另一件礼物藏在这里!(课件出示风筝)“风筝”的“筝”读轻声多好听呀!请小朋友们自己练习把这个词语多读几遍。
3.关于纸船和风筝还有一个美好的故事呢!我们赶快到课文中去看看吧!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精)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单元学习目标、《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单元学习目标教材简析:本单元选择了《狐假虎威》《狐狸分奶酪》《纸船和风筝》《风娃娃》这四篇故事作为课文内容。
从内容上看,《狐假虎威》《狐狸分奶酪》为我们描绘了一只狡猾的狐狸形象,《纸船和风筝》讲述了松鼠与小熊间难能可贵的友谊,《风娃娃》意在让学生明白做好事光有美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对别人是否有用。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八”,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我爱阅读”。
学习目标:1.会认62个生字;会写3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转、闷、俩、便、扎、漂、号”。
2.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
3.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用想象、质疑、比较、讨论、评价等学习方式,感悟故事中的人和事,引导学生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主动读故事的兴趣。
4.领悟故事蕴含的道理,明辨是非美丑,懂得该怎么做事情以及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
学习重点:1.让学生在阅读中主动识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2.让学生在朗读和想象中感悟语言,感悟故事中的人和事,培养学生读故事的兴趣,使他们乐读故事,会读故事。
3.利用情境说话、角色体验等方法,让学生感悟事理,明辨是非,培养学生看问题、想问题的能力。
课时分配:21.《狐假虎威》………………………………………………………2~3课时22.《狐狸分奶酪》……………………………………………………2~3课时23.《纸船和风筝》……………………………………………………2~3课时24.《风娃娃》…………………………………………………………2~3课时语文园地八………………………………………………………… 2~3课时教法与学法:在教学本组教材时,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以感情朗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中理解课文内容,并在读中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把语言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
21. 狐假虎威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转”“闷”(重点);理解“狡猾、违抗”等词语的意思。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整个单元)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狐假虎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1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体会寓意。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难点:揭示寓意。
课时安排两课时预习要求:1、熟读课文,自学课后的生字,思考课后问题。
2、读课文过程中,批注自己的阅读心得、困惑。
3、思考课前布置的问题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竞猜谜语,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谜面:身穿皮袄黄又黄,咆哮一声百兽慌。
虽然没率兵和将,威风凛凛山大王。
(打一动物)乍看像狼不是狼,三角脸儿身瘦长。
性情狡猾疑心重,毛色棕黄尾巴长。
(打一动物)2.学生猜出谜底,课件出示这两个动物的图片。
教师: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3.板书课题,教师领读课题。
提问:“假”有几个读音?(两个读音:jiǎ、jià)在这里应读jiǎ,为什么这样读?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一起去文中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1.标出自然段。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纠正字音,同时思考:课文讲的是什么事?3.再读课文,思考:“假”可能是什么意思?(学生可能会猜到是“借”的意思。
)4.为什么你确定是“借”,让学生结合故事内容谈理由:5.查字典,我们来看看字典中有没有“借”的意思。
6.这下我们明白了,“狐假虎威”的“假”是借用的意思,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
查字典确定“假”的意思(板书:借。
)三、学习字词。
(1)课件出示生字:课件出示:假、威、转、扯、嗓、派、违、抗、爪、趟、神、猪、纳、闷、受、骗、借①自由读,学生觉得难读的字可以看着拼音多读几遍。
②指名读,提醒学生注意“嗓”是平舌音,“扯、爪、神、猪、受”是翘舌音,“神、骗”是前鼻音,“嗓、抗、趟”是后鼻音。
特别注意多音字“转、闷”。
如,“转”表示改变方向或位置时,读“zhuǎn”;表示围绕一个中心运动,读“zhuàn”。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共3课时)任务一:创设情景,趣味导入(指向目标1)学生活动11.听儿歌,找出儿歌中的动物。
生1:小白兔。
耳朵是竖着的。
生2:它爱吃萝卜和青菜。
2.学生谈一谈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3.了解本课学习内容与动物有关。
教师活动11.播放动物儿歌视频:“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儿歌中出现了什么小动物,有什么特点?2.亲爱的同学们,喜欢动物吗?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动物。
3.揭示课题,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逛动物乐园吧。
1.以儿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谈自己喜欢的动物,了解到不同动物,特点不同。
3.了解学习主题。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创设情景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引出文本中的关键“动物”。
任务二:初识动物,积累方法(指向目标1、3)学生活动21.观察图片,认识动物名称。
2.一生带读,其他学生跟读。
3.生寻找特点,发现规律。
生1:这些生字都是形声字。
教师活动21.出示图片,辅助识记。
动物乐园里动物多。
如果你认识就大声呼唤它们的名字吧。
逐一出示图画和文字。
2.朗读正音,重点突破。
指导学生遇到难读的生字及时纠正,重点区分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字音。
(如“狼”既是边音又是后鼻音,“猩”“羚”“螃”都是后鼻音,“蚓”和“蚕”是前鼻音,都要读到位。
)1.通过拼音和图片,初步认识生字。
2.通过正音,把生字读准确。
3.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尝试自主比如猩这个汉字,反犬旁表示含义,星表示读音。
生2:只有蚕不是形声字,其他都是形声字。
3.识记字形,发现特点。
师:读着读着,我发现同学们很快就能把它们的名称全部记住了。
这是为什么呀?小结:本课的生字(大多是形声字)识字。
活动意图说明:遵循学生的识字规律及年龄特点,运用拼音和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自主识字。
任务三:学习归类,思维发散。
(指向目标1、3)学生活动31.再读课文,同桌交流分类方法2.汇报:一位同学上台分一分类,并板贴,说说自己找到了几种分法。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全部篇目教学设计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全部篇目教学设计22.狐假虎威教学目标:1、通过寓言故事,知道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对课文中的狐狸和老虎有自己的认识。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表演这个故事。
3、认、写生字表中的生字。
教学准备:1、《狐假虎威》课件。
2、生字卡、词语卡。
3、狐狸、老虎和其他动物的头饰。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故事激趣,引入情境。
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有趣的动画片,你们想一饱眼福吗?师播放《狐假虎威》课件。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这个故事已经编入我们的课本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狐假虎威》。
板书课题,读题。
2、读了课题,你们想说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多读几遍课文,读正确、通顺。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是否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3、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内容)三、细读课文,感悟文本。
1、学习第1自然段。
(1)齐读第1自然段,看看这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2)想象一下,此时老虎心里在想什么?自己读一读,看谁能读出老虎的凶猛、狐狸的紧张。
(生练读)2、学习第2~4自然段。
过渡:狐狸被老虎抓住了,它甘愿成为老虎口中的美餐吗?(1)指名读第2~4自然段,看看故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在危急时刻狐狸做了些什么?体会“眼珠子一转”和“扯着嗓子说”所表达的意思后朗读狐狸的话。
(“眼珠子一转”写出了狐狸的诡计多端,“扯着嗓子说”写出了狐狸装出理直气壮的样子。
)(3)听了狐狸的话,老虎有什么反应?联系上下文理解“犹豫不决”和“冷笑一声说”后朗读狐狸的话。
(“犹豫不决”写了老虎似信非信,拿不定主意;“冷笑一声说”写出了狐狸装作胸有成竹、毫不在乎的样子。
)3、学习第5自然段。
(1)默读第5自然段,画出描写狐狸和老虎表情动作的词,读一读,想一想,它们各自在想些什么?(2)指名读,引读。
在读的过程中理解“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等词语。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表格式第八单元单元分析

第八单元单元分析人文主题本单元以“相处”为主题,编排《狐假虎威》《纸船和风筝》《风娃娃》3篇童话故事,让学生感受应该如何与人相处,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与人友好相处。
课文编排《狐假虎威》是根据《战国策·楚策一》所改写的一篇经典课文,主要讲了一只狐狸如何骗过老虎,让自己顺利脱险,还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其他动物的故事。
课文通过对老虎以及狐狸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突出了两个角色的性格特点——狐狸的狡猾与老虎的愚笨。
故事让人觉得趣味盎然的同时,也启发思考,与人相处时,依仗着别人威风助长自己的气焰是一种不可取的行为,要养成正确的交友观。
《纸船和风筝》是一篇很温暖的童话故事,讲的是小松鼠和小熊用纸船和风筝建立友谊,化解矛盾的故事。
故事情节简单,情感细腻。
通过阅读,学生不仅能从故事中感受到小熊和小松鼠之间的深厚情谊,还能够找到化解矛盾和误会的有效方法——主动、真诚示好,让友谊历久弥新。
《风娃娃》是一篇浅显易懂的童话故事,叙述了风娃娃通过用力鼓吹,转动风车,吹动大船,得到大家赞扬,但又因不懂灵活变通,方法不当,给人帮了倒忙的故事。
故事表达了“做事情光有美好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在与人相处时,不能只从自身角度出发,自以为是地去做自己觉得正确的事,要学会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语文要素“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自主阅读”是本单元的第一个语文要素。
在一年级猜字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之前学习的方法以及本学期学习的部首查字法等识字方法综合运用到《纸船和风筝》《风娃娃》两篇全文不注音的课文学习中,同时也为二年级下册课文不再全文注音的学习作铺垫。
“借助提示讲故事”是本单元第二个语文要素,《狐假虎威》要求先对5个词语进行归类,再分角色表演故事,表现出词语意思。
《风娃娃》要求根据3个提示讲故事。
学生的身心特点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经验学生的个体差异可能遇到的困难其他1.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自主阅读,并正确朗读课文。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全册表格式第八单元风娃娃 优质版教案(1)

课题24风娃娃主备教师【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让学生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语言运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思维能力: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提示讲述故事。
审美创造:拓展积累“寒风、凉风”等词语,说说生活中风还能做什么。
【课前解析】《风娃娃》这篇课文以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同时也让学生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关注课文:全文共有7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告诉我们风娃娃美好的心愿,以及风妈妈对它的指点。
第2—3自然段:写风娃娃做了两件好事,享受着做好事带来的快乐。
第4自然段:写风娃娃自己的想法,认为做好事只要有力气就行。
第5—6自然段:写风娃娃给人们帮了倒忙,受到了人们的责怪。
第7自然段:写风娃娃感到非常委屈,以及风妈妈对他的提醒和点拨。
本文又是一篇全文不注音的课文,需要鼓励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方法进行识字和阅读。
关注插图:本课共有2幅插图,一幅是风娃娃吹动风车,帮助秧苗喝足了水;另一幅是风娃娃吹跑了孩子们的风筝,孩子们的表情惊慌不已。
插图生动、有趣,可帮助学生阅读理解。
关注生字: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共有8个。
可通过字形结构特点,进行归类指导书写。
“得、秧、汗、场、伤、路”都是左窄右宽的字。
“苗”“急”是上下结构的字,“苗”书写时需要注意上宽下窄。
关注词语:本课共有11个需要掌握书写的词语,可通过抄写,进行巩固。
课后的“读一读,想一想”提供了6个两字词和4个四字词,这10个词都和风有关,可以帮助学生思索风在生活中的用途。
关注主题:本课告诉我们“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让学生明白如何与人相处。
【教学目标】1.认识“帮、助”等14个生字,会写“得、秧”等8个字,会写“田野、风车”等11个词语。
2.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交流猜字的方法。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相处”这个主题编排了《狐假虎威》《狐狸分奶酪》《纸船和风筝》和《风娃娃》4篇童话故事。
通过童话故事,让学生感受怎样与人相处。
这些童话故事生动有趣,角色个性鲜明,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与人相处。
《狐假虎威》讲述了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的故事;《狐狸分奶酪》写狐狸借着帮忙分奶酪而故意将奶酪分成一大一小,且一口一口吃掉小熊的奶酪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讲的是松鼠和小熊之间“友好----吵架----和好”的故事;《风娃娃》讲的是风想给人们做好事却不小心惹了麻烦的故事。
“语文园地八”由“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我爱阅读”五个栏目组成。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单元要求会写、会认得生字。
2、学会有感情地讲述寓言故事。
3、体会寓言故事的道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过程与方法1、分角色表演,以学生为主体,体会寓言的寓意。
2、多表达,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语言学习,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1、掌握本单元要求会写、会认得生字。
2、学会有感情地讲述寓言故事。
3、体会寓言故事的道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难点】1、体会寓言故事的道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语言学习,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课题课时完成时间【课时安排】:21、狐假虎威2课时22、狐狸分奶酪2课时23、纸船和风筝2课时24、风娃娃2课时语文园地八3课时单元测试与讲评2课时约计13课时41。
小学语文_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狐假虎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狐假虎威》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语文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学习活动。
大部分学生学习认真,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课后按时完成作业。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容易被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吸引,因此本课学习起来并不难。
本课的语言生动有趣,易于学生理解,学生朗读和表演的欲望很强,根据学生这一特点,我让学生以各种方式进行朗读,分析人物特点。
另外,通过表演词语,表演课文片段增强学生的感受,让学生在活泼、轻松的环境中理解、学习词语,明白课文所讲的道理。
《狐假虎威》效果分析德州市湖滨北路小学侯秀芹游戏导入,引入新课部分:课前游戏能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加大游戏的难度一是让学生迅速集中精力,而是让学生的眼睛动起来,为下文学习“眼珠子骨碌碌一转”做好铺垫,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
识记生字,扫平障碍部分:紧跟课标要求,通过让学生开火车拼读词语,帮助学生继续复习音节,这也是一种重要的识字方法,为今后生字的学习打牢基础。
通过同桌互相检查词语,有针对性的教学生字,同时提倡生生互教,发挥孩子们在课堂上的主体性。
最后将易错字放在词语中,再次巩固。
识字教学层层递进,为课文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初读课文,释疑课题部分:通过读课文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题目“狐假虎威”的字面意思,通过读句子解决本课的难点“假”的意思,使同学们知道“假”是“借”。
初步了解之后后,抛出疑问:狐狸是怎么借走老虎的威风的呢?激发同学们继续学习的兴趣,教会同学们从句子中推测字的意思的读书方法。
走进课文,读演结合部分:新课标提出“感情朗读”要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去读,而不是拿腔捏调的读。
品读文章时,我引导同学们抓住“扯着嗓子、眼珠子骨碌碌一转、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等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让学生感知文章的人物性格和特点,呼应题目,明白威风的是老虎,狐狸为了活命而欺骗老虎。
在学生自己的表演过成中,解决课后第二题,明白“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等分别是描写谁的,都是什么意思这一重难点。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 《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12个生字,联系语境,运用积累词语。
2.学写“奶、始、吵”等 8个生字。
3.根据语句的大体意思,练习分角色朗读。
4.能读懂对话内容,大体说清故事并领会其中的道理。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认读词串,积累语言1.学习词串。
(1)朗读词串:熊哥哥、熊弟弟、狐狸。
(2)对照插图,认识主要人物。
(3)用文中的一个词语代替“熊哥哥、熊弟弟”。
(小哥俩)(4)比较“俩”和“两”。
2.学习词串。
(1)出示词语:奶酪。
(2)出示词串:一块奶酪、两半块奶酪、整块奶酪。
(3)用上课题,再用其中一个词,说一句话,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要点:狐狸帮两只小熊分奶酪,结果,整块奶酪被狐狸吃光了。
3.归类识记“提手旁”的字。
(1)朗读生字:捡、拌。
(2)朗读词串:捡奶酪、拌嘴。
(3)拓展学习带有“提手旁”的字,并做动作理解。
要点:大部分“提手旁”的字与动作有关,“拌”例外,表示发生争吵。
4.学习词串。
(1)出示词语:开始、高兴、公平。
(2)在文中找到与这3个词意思相反的词,认读。
开始——结果高兴——生气公平——不匀(3)结合课文内容,用“高兴、生气”练习说话:熊哥哥和熊弟弟在路上捡到了一块奶酪,极了。
,十分生气。
(4)请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用“高兴、生气”练习说话。
板块二情境体验,角色朗读1.选取狐狸吃掉奶酪前和小哥俩的对话作范例,教“角色体验”,体会“斤斤计较”与“故作平静“。
(1)出示第6-8自然段。
(2)教师示范朗读,教“角色体验”。
①进入“小哥俩”角色,师故意漏读“又大了一点儿”的“又”,引导学生读出“嚷”的语气。
提示:体验小熊希望狐狸分得均匀,连“一点儿”也要计较。
用焦急的语调读,语调上扬,强调“不匀”“大一点儿”“又大了一点儿”。
②进入“狐狸”角色,师故意漏读“是大一点儿”的“是”,体会“瞧了瞧”背后的心计。
提示:体验狐狸表面故作镇静,实际内心贪婪,语气平静,强调“真的”“是”,特别是说“真的”“是大一点儿”时需要用表情朗读,并与“大一点儿”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第八单元一、教材解读本组共有4篇课文,采用夸张、想象等手法描绘大自然的现象,并以通话故事的形式呈现最常见的天气现象。
通过研究,培养学生背诵古诗和了解天气现象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探究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研究目标:1.认识60个生字,会写32个生字,能读37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指导学生发现生字归类研究的方法。
4.继续培养学生正确书写的好惯。
5.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自主识字的本领,提高朗读能力。
三、教学重点:朗读感悟、识字、写字。
四、教学难点:识字、写字。
五、教具准备:课文插图、配乐录音、卡片、小黑板。
六、课时安排:22古诗二首2课时23雾在哪里2课时24风2课时25雪孩子2课时语文园地八2课时共计:10课时22古诗二首一)学材准备:1.教材分析:《夜宿山寺》描绘了山寺的高耸,给人以丰富的XXX。
《敕勒歌》勾勒出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
研究古诗,重在吟诵。
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
《夜宿山寺》《敕勒歌》是二上第八单元第一篇课文。
2.教学准备:师:识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生:1.预——朗读古诗,不懂的地方用铅笔标出来。
2.搜集有关李白的古诗。
3.观察夜晚的天空。
二)学情分析:1.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
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诗歌中所描绘的情景,背诵诗歌。
2.学生认知起点分析:本篇课文是学生二年级以来研究的第三首和第四首古诗。
研究的前两首古诗是本册第四单元第一篇古诗《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
《新课标》中指出,对于一二年级学生阅读的要求是,“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感情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三)研究策划:三标一次备课,二次备课。
预设目标一:认识“宿、寺、危、辰、恐、惊、庐”等12个生字。
会写“野、茫”等8个字。
目标二: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目标三: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们需要先研究一些生字和词语。
这些生字包括“宿、寺、危、辰、恐、惊、庐、似、笼、盖、苍、茫”,我们要学会认读和书写它们。
在识字环节,老师会范读全诗,学生要注意听不认识字的读音。
然后,学生可以借助拼音初读全诗,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后,同学们可以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或者由小老师领读。
接下来,同桌之间可以互相教一教去拼音的生字,展示读,或者用“开火车”的方式读。
在检查认读生字的环节中,小组可以相互检查。
最后,老师可以进行猜字游戏,让学生猜生字。
目标二: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在研究《夜宿山寺》这首古诗时,我们要先了解诗意。
通过插图,我们可以找到山寺的位置。
然后,我们可以想象自己站在山寺的高楼上,感受它的气势。
在朗读前两句诗时,老师可以配乐范读,学生试读,指名读,或者全班配乐齐读。
我们要理解前两句诗所描绘的意境,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峻峭挺拔。
在朗读后两句诗时,学生可以自由读,指名配乐读,或者全班配乐齐读。
我们要了解后两句诗所表达的心理状态,感受作者在危楼之上的恐惧和不敢大声说话的心态。
最后,我们可以创设情境,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老师可以配乐描叙诗境,学生可以想象画面,自读整首诗,或者指名扮演小诗人表演读。
师生可以合作配乐读。
在研究《敕勒歌》这首古诗时,我们要品读古诗,熟读成诵。
通过研究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草原上的生活和民族文化。
在朗读这首诗时,我们要注意抑扬顿挫,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我们可以借助插图,了解诗意,或者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最后,我们要背诵这首古诗,让它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巩固研究1.出示生字卡片,请同学们认读并拼写出来。
2.分组比赛,谁能最快速、正确地读出生字,给予奖励。
达成目标二: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环节三:朗读课文1.播放配乐录音,让学生跟着录音朗读课文。
2.分组朗读比赛,谁能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给予奖励。
3.自由朗读,让学生自由选择角色并朗读课文。
环节四: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1.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大自然的神奇。
2.小组讨论,分析故事中所揭示的道理:我们要学会保护自然环境。
3.自由发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给别人听,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板书设计:23雾在哪里雾孩子淘气顽皮五)教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认识了新的生字,掌握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技能,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但是,下次教学中可以加入更多趣味性的活动,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教材分析:《风》是XXX先生创作的一篇优美的诗歌。
通过研究这篇课文,学生可以感受到风的调皮可爱特点,体会诗歌的韵味,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教学准备:老师需要准备生字卡片、实物投影仪、录音机、磁带;学生需要预课文并圈出生字。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所吸引。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体验、感受等方式,达到情感共鸣。
学生掌握了不少的识字方法,自学识字能力很强,通过预已经解决了大部分的识字问题。
研究策划:预设目标一:学生能够认识12个生字,包括“悄、试、衬、衫、制、彼、此、模、喘、哎、哟、帕”;能够写出“裙、互、弟”等8个字。
预设目标二: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风的调皮可爱特点。
预设目标三:学生能够在反复的朗读中感受风的存在,体会风的奇妙,激发热爱、探究神秘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达成目标一: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指导自主识字、同桌互读、指导书写等方式,让学生成功认识和写出目标生字。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谜面、介绍新朋友等方式引入课题,让学生对风产生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
环节二:探究方法、自主识字。
教师可以通过拼音自由读课文、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同桌互读、指导书写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识字技能,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
重点指导语气词“哎哟”的读音。
教师可以通过指导朗读、模仿发音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表达。
通过这样的教学策划,学生可以在感受风的特点、体会诗歌韵味的同时,培养对自然的观察和兴趣,激发热爱、探究神秘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教具准备:PPT、黑板、彩笔、图片、小白兔玩偶、模拟雪花、水杯、冰块等。
二)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出示故事中的图片,让学生猜测故事的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雪孩子的身份和能力。
呈现故事:播放PPT,让学生跟着连环画的形式阅读故事。
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细节和情感变化。
讲解生词:解释生词“雪孩子”、“雪花”、“融化”等,并让学生感受这些词语所表达的意义。
情感体验:通过模拟雪花和水的变化,让学生亲身感受雪孩子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产生对雪孩子的情感认同和同情。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表演来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性格。
创意活动:让学生自由发挥,用各种材料制作雪孩子和小白兔,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的主题和寓意,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和情感变化,感受雪孩子的变化过程,掌握生词的意义和用法。
难点:理解故事中的隐喻和寓意,表达自己的情感认同和理解。
四)板书设计:雪孩子雪花融化五)教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理解故事情节和寓意。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故事的理解和情感认同需要时间和沉淀,需要在后续的研究中不断加深和巩固。
教学准备:老师需要准备生字卡片、实物投影仪、录音机、磁带,学生需要读课文并圈出生字。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
二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
在教学这一课时,老师需要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
另外,学生掌握了不少的识字方法,而且自学识字能力很强。
通过课前的预,多数学生已经解决了识字问题。
研究策划:在备课的过程中,老师需要进行三次标准备课和两次备课。
预设的目标有三个:1.学生会认出“累、添、柴、旺、渐、冒”等15个生字,并且会写出“唱、旺、浑”等8个字;2.学生可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雪孩子在救小白兔时的勇敢无畏;3.学生可以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
达成目标一:老师需要进行三个环节来达成目标一。
首先,在激趣导入环节中,老师可以出示雪孩子的图片,然后问学生这是什么。
接着,老师可以板书“雪孩子”,并齐读课题。
学生需要研究“孩”,并认识偏旁“孑”。
接下来,在识字写字环节中,老师需要让学生自读课文,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把课文中的生字标出来,拼读几遍。
老师可以出示生字新词,让学生自主识字。
同时,老师需要注意读准“让、往、烧、知”四个字和多音字“着”的读音。
在交流识字方法的环节中,老师可以让学生说说记住了哪些字,以及怎么记住的。
学生可以通过偏旁表义、加一加和组词等方法来记忆生字。
在指导书写环节中,老师需要出示“我会写”的字,包括唱、赶、旺、旁、浑、谁、轻、汽。
学生需要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说说自己的发现。
老师需要示范写,并边写边指导。
例如,在书写赶这个字时,老师需要注意“走之底”的第七笔是捺;而唱、旺、浑、谁、轻、汽都是左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
学生需要描红练书写,老师可以进行个别指导。
达成目标二:为了达成目标二,老师需要进行两个环节。
首先,在指名读课文的环节中,老师需要让学生说说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学生需要看文中插图并标画课文的自然段。
接下来,在研究第一自然段的环节中,学生需要自由读第一自然段,并从中理解雪下得大的情况。
老师可以出句子“雪,下个不停,一连下了好几天”来帮助学生理解。
同时,老师需要让学生试着读出让我们感受雪很大很美的句子。
达成目标三:为了达成目标三,老师需要在环节二中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
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技能,但还需要加强对词语之间联系的理解和记忆。
写话能力还需要提高,需要引导学生多加练,提高表达能力。
同时,需要注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度,避免分散注意力影响研究效果。
三)教学过程:1.识字加油站1)引入:出示识字卡片,让学生读出每组词语,然后问学生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探究: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每组的第二个词语都是生长在第一个词语上的植物;每组的第三个词语都是生长在第一个词语上的动物。
3)巩固:播放课件,让学生跟读并默写每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