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微出血MRI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脑微出血

脑微出血
脑微出血
cerebral microbleeds CMB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神经科
脑微出血

1 2 3 4
脑微出血(CMB)概述 CMB影像学特征 CMB病因及危险因素
CMB临床意义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神经科
脑微出血概述
概述: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 CMB)是一种 亚临床的终末期微小血管病变导致的含铁血黄素 (hemosiderin)沉积, 在颅脑MR梯度回波T2加权像 (GE-T2W-MR,简称GRE-T2)可见局灶性低信号,其周 围无水肿。也叫陈旧性(静止性)CMB、静息性CMB、 腔隙性出血、Ⅱ型腔隙、慢性微量脑内出血或点状脑出 血等。CMB一般无临床症状,但如果CMB广泛发生于 皮质、皮质下白质和基底节区域,造成相应部位的脑组 织损害,则可能引起认知功能障碍。与症状性脑出血, 缺血性脑卒中,脑白质病变,腔隙性脑梗死密切相关。 是症状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神经科
脑微出血概述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神经科
CMB影像学特征
颅脑影像学改变,是确诊依据。 颅脑MR它基于血氧和质子的依赖效应和不同组织对磁敏感 性的细微差异,能很好的显示微量出血,通常由磁共振T2加 权梯度回波序列(Gradient-echo T2-weighted MRI,磁共振 GRE-T2sWI,GRE-T2)和磁敏感序列检出,MRI对CT及常 规MRI扫描难以发现的微出血病灶显示出其特殊的优点。脑 微出血后在病灶中的含铁血黄素含有不成对电子引起局部磁 场的不均匀性,导致自旋质子的快速去相位,呈低信号。出 现症状2-5小时即可发现,最早发现时间是23min,比CT更 敏感。表现为小范围,多数在2-5mm,(直径<10mm)的 圆形,卵圆形信号丢失,病灶周边无水肿。

脑出血的CT与MRI表现

脑出血的CT与MRI表现

CT诊断脑出血原理
• CT诊断疾病主要根据不同组织成分对X线吸收系数的不同而 产生不同的密度对比。 • 血液中形成密度影像的主要成分为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对X 线的吸收系数高于正常脑组织,因而在CT图像上密度较脑组 织高。
CT表现
• 急性期(包括超急性期)脑内圆形、类圆形、不规则形高 密度灶, CT值约50-80Hu,血肿周围可见低密度带环绕, 为水肿带,血肿及水肿有占位效应,造成脑室沟池受压及 中线结构移位,可并发脑疝。占位效应一般在出血后3-7 天达高峰,此时为脑水肿的高峰期。 • 亚急性期:血肿密度逐渐减低,灶周水肿又明显到逐步减 轻;水肿周边吸收,中央仍呈高密度,出现融冰征,增强 扫描呈环形强化,呈现靶征。 • 慢性期:病灶呈圆形、类圆形或裂隙状低密度影,病灶较 大者呈囊性低密度区。
注:HBO2(含氧血红蛋白),DHB(脱氧血红蛋白),MHB (正铁血红蛋白)
MRI诊断脑出血原理
• MRI成像主要取决于组织内质子质量及其在磁场中运动情 况。 • 脑出血时,影响MRI成像的基础不仅仅是血红蛋白本身, 更主要的是其内所含铁的性状。 • 脑出血后其血肿内血红蛋白及其所含铁的性状随时间延长 而发生一系列变化,其过程大致为:氧合血红蛋白→脱氧 血红蛋白→正铁血红蛋白→含铁血黄素。 • 血肿在不同时期,信号强度不一。可分为:超急性期、急 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
脑出血的CT与MRI表现
病理改变
• 1.超急性期(≤6小时):血肿内红细胞完整,主要含氧合血 红蛋白,3小时后出现灶周水肿。 • 2.急性期(7-72小时):血凝块形成,红细胞明显脱水,萎 缩,棘突红细胞形成,氧合血红蛋白逐渐变为脱氧血红蛋白 ,灶周水肿,占位效应明显。 • 3.亚急性期(3天-2周):亚急性早期(3-6天)从血肿的外周 向中心发展,红细胞内的脱氧血红蛋白转变为正铁血红蛋白 ,亚急性晚期(1-2周)红细胞皱缩、溶解,正铁血红蛋白被 释放到细胞外,血肿周围出现炎症反应,有巨噬细胞沉积, 灶周水肿、占位效应减轻。 • 4.慢性期(2周后):血块周围水肿消失,反应性星形细胞增 生,巨噬细胞内含有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坏死组织被清除 ,缺损部分由胶质细胞和胶原纤维形成瘢痕;血肿小可填充 ,血肿大则遗留囊腔,成为囊变期。血红蛋白产物可长久残 留于瘢痕组织中,使该组织呈棕黄色。

脑出血的核磁表现

脑出血的核磁表现

脑出血的核磁表现之DWI & FLAIR篇最近在工作中发现大夫查头颅的时候脑出血时对于什么是DWI,什么是FLAIR根本就分不清楚,也不知道申请单要怎么开,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说一下两者的区别。

我们分期细看:➤1. 超急性期(<24h),红细胞内氧合血红蛋白阶段,氧合血红蛋白抗磁性,血肿对核磁的影响主要为血肿里面含水比较多,所以出现T1低,T2高信号(类比普通水肿就好)。

➤2. 急性期(1-3d),两点决定信号,首先脱氧血红蛋白顺磁,影响了T2,T2较前黑下去了,其次脱氧血红蛋白结构所限,对T1还没发挥作用,依旧是黑的,双黑,所以这是最黑暗的阶段。

➤3. 亚急性早期(3-7d),正铁血红蛋白,依旧顺磁,T2依旧黑的,T1却因被正铁血红蛋白(和脱氧比铁原子位置变了)转正变白了。

➤ 4. 亚急性晚期(7-14d),细胞膜破了,T2顺磁作用的影响就没了,这个阶段,血肿里面水分增加,T2也变亮了,这个双白是脑出血最好记的阶段。

➤ 5. 到了慢性期(>14d),含铁血黄素不溶于水,且超顺磁性,这两点决定它在T1和T2都是黑的。

另外,还流行个I Bleed, I Die, Bleed Die, Bleed Bleed,Die Die。

具体意义可以自行搜索,据说自mayo clinic流出。

I代表等信号,有时候等和低比较微妙,大家记住一个就好。

FLAIR本身就受T2弛豫影响,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咱们就不要搞那么复杂难为自己了吧)。

总之一句话,勉强当成另一种T2记是可以接受的(血肿里面各种物质,算不上有自由水)。

而DWI呢:超急性期血肿高信号可能源自出血后血浆被吸收、粘度高、红细胞被挤到一起细胞内空间小弥散受限等很多目前不是特别确定的原因。

急性期和亚急性早期和T2一样由于顺磁性物质的强大作用产生低信号。

亚急性晚期,DWI高信号可能的原因很多,红细胞破坏、流出正铁血红蛋白,之前两个阶段的非均匀磁化效应(inhomogeneous susceptibility effect)消失、细胞内的物质分散到细胞外,组织粘度高等。

脑微出血MRI表现,诊断识别及磁共振影像学表现

脑微出血MRI表现,诊断识别及磁共振影像学表现

脑微出血MRI表现,诊断和识别及磁共振影像学表现脑微出血(CMBs)是脑小血管病的典型影像学表现之一,常见于高血压性动脉病和脑淀粉样血管病(CAA)患者。

CMBs还可以出现在一些脑小血管病的少见病因及其他疾病中。

脑淀粉样血管病脑淀粉样血管病是一种常见的脑小血管病,其特征性病理改变为β-淀粉样蛋白在大脑皮层和软脑膜的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壁内进行性沉积。

磁共振T2WI或SWI显示广泛的皮质微出血或实质出血。

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炎症(CAA-ri)通常认为是软脑膜及脑血管β-淀粉样蛋白引起的炎症反应。

典型的CAA-ri MRI表现为单灶或多灶不对称白质高信号(WMH)病变(皮质下或深部)延伸至皮质下白质,并伴有CAA相关出血并发症。

通常在相关WMH附近观察到大量的CMBs。

高血压脑动脉病高血压可导致皮质和皮质下小动脉硬化。

通常与深部脑出血和CMBs、基底节EPVS、梗死(尤其是腔隙,易发生在基底节和脑干)和WMH有关。

CMBs倾烟雾病烟雾病是一种罕见的特发性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其特征是颈内动脉远端或其近端分支的进行性狭窄或闭塞,以及大脑底部广泛的侧支血管网。

MMD与脑梗死、脑出血和CMBs有关。

CMB可作为预测moyamoya病患者出血风险的标志物。

亚洲MMD 患者,CMBs主要表现在深灰色核团和脑室周围区域,而欧洲MMD患者以皮质和灰质为主。

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ADASIL)它是由NOTCH3突变引起的,CMBs以丘脑为主(常呈团状),也可见于其他深灰色核团、皮质下白质、脑干、小脑和灰质。

法布里病法布里病是一种由α-半乳糖苷酶的A基因突变引起的X连锁溶酶体储存障碍性疾病,其CMBs无特定的MRI表现,可在幕下(脑干或小脑)和/或幕上(基底节、丘脑、脑室周围白质、皮质下区)观察到。

Ⅳ型胶原α1和α2突变(COL4A1 and COL4A2 mutations) COL4α1突变携带者有着各种各样的MRI表现包括脑空洞、WMH (主要发生在后脑区)、ICH(通常在围产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尤其是腔隙性)梗死、EPV、CMBs、颈动脉窦瘤和脑动脉瘤(通常累及颈动脉虹吸段)。

卒中患者脑微出血的MRI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卒中患者脑微出血的MRI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MR ( I包括 s l 和 F E r )扩散加权成像 ( WI 、 ETwI S : 、 wI D ) 梯度 回波 T 加权 成像( R : ) 2 G E一rwI和平面 回波 成像 ( P ) E I检查 , 分别统计
各组 C s腔 隙 性 梗 死 、 白质 稀 疏 情 况 , 时 记 录 卒 中患 者 的高 血 压 、 尿病 、 中 病 史 , MB 、 脑 同 糖 卒 比较 不 同 扫 描 序 列 检 出 C s 差 异 。 MB 的
(.天津医科大学研究 生院, 1 天津 3 0 7 ;.天津市人 民医院影像学部 ) 0002
【 摘 方法
要 】 目的
探讨 卒中患者脑微 出血 ( MB ) MR 特 点及其临床意 义, 比较 MR 不 同扫描 序列检 出 C s C s的 I 并 I MB 的能力 。
卒中患者 6 O例 , 分为脑缺血组(4例) 3 和脑出血组( 6例) 以同期查体的 6 2 , 0岁 以上健康老年人 为对照组 (0例 )采用 常规 3 。
维普资讯

7 ・ 2
实 用 医 学 影像 杂 志 2 0 0 8年 第 9卷第 2 期 J M ,0 8 V 19 N . P I2 0 , o , o 2 .
卒 中患 者脑 微 出血 的 MR 特点 及 其 临床 意义 I
王金 月 ‘杨 筠 , , 刘振 兴 , 王荣仁
结果 C s MB 在缺血组 、 出血组和对照组 的发生率分别为 2 . % ,6 . %和 6 7 。C s最常见于基底节 / 94 15 .% MB 丘脑 区。 MB C s与高
血压 、 中病史相关( 卒 P<0 0 )而 与糖 尿病 无 关 ( >0 0 )C s的数 目 与腔 隙性 脑 梗 死 的 数 目和 脑 白质 的 改 变 程 度 成 正 相 关 . 1, P . 5 。 MB ( P<0 0 )常 规 MR 和 D 均 不 能 显 示 C s P 与 G E—TwI 出 C s的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1。 I Wl MB ,E I R 2 检 MB P>0 0 ) 结 论 .5 。 脑 卒 中 患 者 多 发 性 C s的 存 在 提 示 微 血 管 病 变 的 严 重 程 度 和 出 血 倾 向 , 于 临 床 治 疗 决 策 具 有 重 要 的 指 导 意 义 。 E—TWI 检 测 MB 对 GR 2 是 C s的首 选 方 法 ,P 可 作 为 GR MB EI E—TWI 2 的补 充 手段 。

医学影像诊断学:脑出血的CT、MRI表现

医学影像诊断学:脑出血的CT、MRI表现

女,54岁,右侧肢体活动不利
6h
19d
慢性期脑出血CT影像学表现
• 血肿逐渐变成低密度。 • 最后血肿演变成囊型或裂隙状、边界清楚
的低密度软化灶,约10%可见有钙化,病 灶周围常有萎缩性改变。 • 约20%的小出血灶可逐渐吸收消失,CT复 查可无异常发现。
慢性期脑出血CT影像学表现
• 根据脑内血肿的病理及血红蛋白变 化规律,脑内血肿的MR信号表现 规律为:
• 此期血肿MRI综合信号表现为:T1WI为低信号的 含铁血黄素环(可能不明显)+高信号的血肿; T2WI为极低信号的含铁血黄素环+高信号的血肿。
亚急性期脑出血MR影像学表现
13d
4. 慢性期(1-2月)。
• 血肿由游离稀释的MHB组成,周围包绕 着含铁血黄素与沉积环,一个高信号血肿 包绕着一个黑色低信号环,是慢性脑内血 肿的MR特征,在T2加权像上显影最分明。
脑出血后血肿的病理演变过程为:
• 红细胞悬液-血液浓缩-血凝块形成和收 缩-红细胞溶解-低蛋白血肿液。
• 血肿内血红蛋白的演变过程为:氧合血红 蛋白(HBO2)-脱氧血红蛋白(DHB)- 高铁血红蛋白(MHB)-含铁血黄素(HS),其中可出现互相重叠现象。
超急性期脑出血MR影像学表现
• 氧合血红蛋白为非顺磁性物质,不影响T1和 T2弛豫时间,所以T1WI和T2WI均为等信号。
• 对于同一患者的同一颅内血肿,用不同磁场强度 (如0.5T-3.0T)的磁共振装置检查,其MRI信号 表现亦不相同。且信号改变在各分期并非有严格 界限,仅是连贯相序的总的趋势。
• 对于怀疑脑出
• 血液自血管溢出后,最初血肿呈液性或半 凝固状态(<4h),血肿呈略高密度影,密 度可均匀一致,CT值达55~60Hu。

脑出血的MRI表现特征

脑出血的MRI表现特征

脑出血的MRI表现特征目的探讨脑出血的MRI表现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30例脑出血患者的MRI表现。

结果急性期T1WI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WI为低信号;亚急性期和慢性期T1WI和T2WI均表现为高信号,周围可有含铁血黄素低信号环。

结论MRI是较为敏感的和特异性无创伤的检查方法,特别是脑出血表现为额顶叶单纯小血肿。

标签:脑出血核磁共振成像脑出血(ICH)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

高血压是脑出血最常见原因。

急性期CT检查迅速,诊断准确性高,吸收期需与胶质瘤、脑脓肿、脑梗死鉴别;MRI上亚急性及慢性期血肿具有特征性信号改变,易于鉴别。

MRI在显示脑内血肿方面,较之CT有独到之处[1]。

如果说血肿从出现到吸收在CT上是从高密度到等密度到低密度的转变过程的话,则MRI基本是从低信号到高信号再到低信号,恰可与CT形成互补。

现对临床收治的30例脑出血的患者的MRI表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30例颅内出血患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8例。

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64.1岁。

入院时有明确高血压史者25例,入院血压18~30/11~18Kpa,平均血压26/14.7Kpa,就诊时间发病后1h~3d。

1.2 MRI检查方法采用磁共振仪。

进行颅脑矢状、冠状、轴位扫描。

序列包括SE T1WI、FSE T2WI。

增强扫描的对比剂采用肘静脉注射磁显葡胺溶液(GdDTPA)0.2mL/kg。

2 MRI表现MRI血肿在不同时期,信号强度不一。

急性期对幕上及小脑出血的价值不如CT,对脑干出血优于CT,病程4~5周后CT不能辨认脑出血时,MRI仍可明确分辨,故可区别陈旧性脑出血和脑梗死;可明确出血原因。

MRI易发现脑血管畸形、血管瘤及肿瘤等出血原因。

血肿及周围脑组织MRI表现较复杂,主要受血肿所含血红蛋白量的变化影响。

(1)超急性期(3周):长T1、长T2信号。

3 讨论脑出血或称自发性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出血,约占脑卒中病人的20%,可由脑动脉瘤、血管畸形、炎症、肿瘤等引起。

磁共振SWI在诊断脑血管病微出血灶中的应用价值

磁共振SWI在诊断脑血管病微出血灶中的应用价值

磁共振SWI在诊断脑血管病微出血灶中的应用价值纪志英,刘宏伟,秦昕东山东省德州市人民医院影像科山东德州253014$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SWI)在脑血管病微出血灶检出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本院常规MRI扫描(T1WI、TWI、T2-FLAIR)、DWI及SWI扫描,且SWI脑微出血灶检出阳性的脑血管病患者55例,探讨常规MRI序列、DWI及SWI在微出血灶检出阳性及检出病灶数目方面的差异(结果55例患者微出血灶检出中,SWI序列检出阳性55例,DWI序列检出阳性43例,常规序列检出阳性19例,三种序列微出血检出阳性SWI高于DWI及常规MRI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5例SWI序列检出微出血灶391个,DWI序列检出微出血灶138个,常规序列检出微出血灶32个;SWI序列微出血灶检出数目明显高于DWI序列及常规MRI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同时统计出本组55例患者脑微出血在脑内不同部位的分布,其中皮层及皮层下白质94个,基底节区97个,丘脑93个,小脑39个,脑干68个;微出血灶主要集中在基底节、丘脑、脑皮层及皮层下,其次为脑干、小脑,本组病例小脑病灶数目明显少于脑的其他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966,P<0.001)(结论SWI在检测脑微出血灶方面明显优于DWI及MRI常规序列,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脑血管病;脑微出血灶;磁共振成像中图分类号:R445.2&R7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011(2021)03-375-4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magnetic resonancc SWI in the detection of microbleers in cerenrovascular disease>I Zhiying,LII Hongwei,QIN XindongDepagment O Imaging,Dezhoo People*s Hospital,Dezhoo253014,P.R.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magnetic sensitive imaaing(SWI)in the detection of microbleeds in cere-bmvvsculaC disease.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55cases of cerebrovvsculaC disease patients from June2019te June 2020in our hospital was comducted by routine sequences of maanetic resonance imaaing(T]WI,T2WI,T2-FLAIR),DWI and SWIscanning,and SWI-dHeced miceobiHdsin a i casHs.WHHipioeHd ehHdi o eHncHamongeoueinHMRI,DWIand SWIsH-quences in the detection of positive results of microbleeds and number of detected lesions.Reselts Microbleeds were detected in 55paeienes,SWIsequenceswasposieivein a i55cases,DWIsequenceswasposieivein43cases,eoueineMRIwasposieivein19 cases,eheposieiveSWIooeheeesequencesoomiceobieedswassignioicaneiyhigheeehan ehaeooDWIand eoueineMRIsequences,ehedi o eeencewasseaeiseica i ysignioicane(P<0.001).In55cases,391miceobieedsweeedeeeceed bySWIsequence,138mi-ceobieedsdeeeceed byDWIsequence,and32miceobieedsdeeeceed byeoueineMRIsequence.Thenumbeeoomiceobieedsdeeeceed in SWIsequencewassignioicaneiyhigheeehan ehaeooDWIand eoueineMRIsequences,ehedi o eeencewasseaeiseica i ysignioicane (P<0.001).Aeehesameeime,ehediseebueion ooceeebeaimiceobieedsin di o eeenepaeesooehebeain in55paeieneswasseaeisei-ca i yanaiyzed.Theeeweee94in coeeicaiand subcoeeicaiwhieema e e e.Theeeweee97in basaigangiia,93in ehaiamus,39in cee-ebe i um.Theeeweee68beainseem.Themiceobieedsmainiyconceneeaeed in basaigangiia,ehaiamus,ceeebeaicoeeeiand subcoeei-cai,ehesecond wasceeebe i um and beainseem.Thenumbeeooiesionsin ceeebe i um weeesignioicaneiyie s ehan ehosein oehee parts of brain,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yu significant(P<0.001).Conclusion SWI sequence is significanUu superior te DWIand oueineMRIin deeeceingceeb aimicLobieeds,which hashigh appiicaeion vaiue.)Key words]CerebmvvsculaC disease;Cerebral microbleeds;Maanetic resonance imaaing脑血管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它的发病率、死亡率作者简介:纪志英(1972-),女,山东乐陵人,毕业于青岛大学医学院,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工作通信作者:刘宏伟副主任医师E-mail:1642239766@ 及致残率均极高。

脑微出血的磁共振诊断准确吗

脑微出血的磁共振诊断准确吗

脑微出血的磁共振诊断准确吗脑微出血,英文名称为cerebral microbleeds,简称为CMBs。

脑微出血(CMBs)属于一种脑小血管病,主要是由于个体微小血管出现终末期病变,导致微小血管中的寒铁血黄素沉淀而引起的。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患者发生脑微出血(CMBs)的位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大脑皮层下(2)丘脑(3)大脑白质(4)大脑脑干(5)小脑结构。

大量临床实践表明,一旦患有脑微出血(CMBs),就意味着患者可能会发生认知障碍或者是痴呆等症状。

除此之外脑微出血(CMBs)的发生还会加大患者发生症状性脑出血的几率。

脑微出血(CMBs)多发于老年人,主要引发病因为个体脑内微小血管病变,但同时可能也与个体年龄、血压以及个体自身所患心脏病等有关联,且据2010年相关报道显示,脑微出血(CMBs)的发生可能与人体尿蛋白的产生有关。

在以往脑微出血的诊断非常困难,因脑微出血症状具有细小的特点,所以传统的影像技术根本无法诊断。

近年来在时代的快速发展下我国医疗技术水平可谓是得到了“质”的飞跃。

当前临床上对于脑微出血的诊断主要采用的是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简称为MR),磁共振不仅可以准确诊断患者是否存在脑微出血,还可以清晰的展现患者脑部血管的实际情况。

但由于大多数人对磁共振诊断脑微出血缺乏了解,则怀疑其准确性。

那么到底磁共振诊断脑微出血准确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脑微出血的磁共振诊断准确吗?当前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临床影像学技术也是越来越完善,从以往传统的序列梯度回波T2*磁共振成像技术逐渐发展为当前全新GPE-T2*WI 磁共振成像技术,检验精准性可谓是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刚刚已经向大家说到过了脑微出血症状具有细小的特点,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检验难度,而再加上传统序列梯度回波T2*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敏感度较低,所以根本无法形成具体的成像。

而如果采用GPE-T2*WI磁共振成像技术则可以直观的显示出患者病灶实际情况。

脑微出血的MRI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脑微出血的MRI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脑微出血的MRI表现及其临床意义近年来,随着梯度回波T2* 加权成像(gradient-echo T2*-weighted imaging,GRE-T2*WI)技术的临床应用,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已成为目前脑血管病的研究热点之一[1~3]。

研究证实,CMBs的出现与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s,ICH)、高血压、小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是具有出血倾向的微血管病变的标志[4]。

本文就CMBs的概念、病理学特征、发生率与分布特点、相关因素分析、不同MRI检查序列检出CMBs的能力、影像学鉴别诊断以及CMBs与卒中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CMBs概念CMBs是在GRE-T2*WI应用于临床后由Offenbacher 等[5]首次提出,为脑实质内直径2~5 mm的局灶性无信号区。

以后的诸多研究大多支持这一观点,但有些学者认为CMBs的部分病灶直径可大于5 mm。

值得注意的是,CMBs的概念尚存在一些争议:首先,GRE-T2*WI 上低信号区不仅可以是出血,而且也可以是其他病理、生理改变甚至是伪影所致。

其次,即使病因学是正确的,CMBs也并不代表急性或慢性脑出血,而是代表血退化产物如含铁血黄素的沉积或是一种具有出血倾向的状态[6,7]。

2 CMBs的病理学特征病理学研究证实,造成GRE-T2*WI上信号缺失的主要病变是微小血管周围的含铁血黄素沉积或吞噬有含铁血黄素的单核细胞,可能还包括少数Charcot-Bouc-hart微动脉瘤,同时还有细小动脉透明变性或淀粉样物质沉积。

Fazekas等[8]对11例因ICH死亡的脑组织标本进行MRI及相关组织病理学研究,发现7例共34处MRI信号缺失区,其中21处可见局灶性含铁血黄素的沉积,仅2例含铁血黄素沉积患者无MRI信号改变。

学者推断在GRE-T2*WI上出现的小的信号缺失提示陈旧性血液外渗并与不同起因的、具有出血倾向的小血管病变有关。

脑微出血的磁共振检查与临床意义

脑微出血的磁共振检查与临床意义

脑微出血的磁共振检查与临床意义任爱军【摘要】脑微出血是重要的小血管病影像学标志,磁共振技术的进步使得越来越多的脑微出血被检出,微出血的发现对潜在的小血管病诊断、抗血栓药物的使用、症状性脑内出血、认知障碍和痴呆都有重要意义.作者根据最新文献就在不同疾病条件下微出血的磁共振检测和临床意义作一综述.【期刊名称】《转化医学杂志》【年(卷),期】2018(007)005【总页数】5页(P317-321)【关键词】脑微出血;脑小血管病;磁共振成像;磁敏感加权成像【作者】任爱军【作者单位】100048 北京,海军总医院医学影像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2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是指在T2∗加权梯度回波(T2∗-weighed gradient-recalled echo,T2∗-GRE)或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上表现为微小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均匀低信号灶,是脑小血管病(small vessel disease,SVD)的重要标志。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磁共振技术的发展,CMBs的检出率大幅提高,其重要性逐渐被人们认识。

CMBs的病因复杂,多种相关危险因素参与其形成,如高龄、男性、遗传、糖尿病、脑动脉硬化、脑出血史以及高血压等。

微小动脉血管内皮的损伤,造成血脑屏障的破坏、渗透性增加,血浆蛋白如IgG在内皮下沉积,红细胞在内皮下瘀滞聚集,进一步发展造成血管壁的破坏,红细胞外渗,逐渐演变成沉积的含铁血黄素,并被巨噬细胞吞噬,含铁血黄素是一种顺磁性物质,从而在磁敏感序列上表现为低信号[1-2]。

小血管损伤往往伴有小血管内的微栓子,这种微栓子常规影像学检查难以发现。

脑内微栓子可进一步被血管内皮细胞吞噬并最终进入血管周围间隙,虽然不是直接的CMBs 形成原因,但是含有大量红细胞成分的血栓栓子可产生CMBs的信号特点,称为假性CMBs[1,3]。

磁敏感成像在脑微出血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磁敏感成像在脑微出血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磁敏感成像在脑微出血诊断中的应用进展磁敏感加权成像是一个新的神经影像技术,它利用不同组织间磁敏感的差异,例如血液、铁、钙化,而产生图像对比。

磁敏感加权成像作为传统MR成像的重要补充,在诊断脑内早期微小出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标签:磁共振成像;磁敏感加权成像;脑微出血对于颅内出血的早期诊断、特别是颅内微小出血的早期诊断,一般认为MRI 表现比较复杂且不典型,CT检查是诊断急性颅内出血的首选方法。

近年来,随着MR设备的更新和新技术的发展,磁敏感成像(SWI)的应用,磁共振对于早期诊断颅内出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7]。

SWI是新近发展起来的成像技术。

它所形成的影像对比有别于传统的T1加权像、T2加权像及质子加权像,可充分显示组织之间内在的磁敏感特性的差别,如显示静脉血管、出血、铁离子等的沉积等。

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ings,CMB)泛指脑内<5mm的小的出血灶,是以脑微出血为主要特点的一种脑实质亚临床损害,临床上常没有相应的症状和体[8,9]。

由于脑微出血体积小,且无周围组织的水肿,所以,在常规MRI和CT检查中常呈阴性。

大量最新文献发现,SWI检出CMB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1 SWI的基本原理SWI是一种利用组织的磁性成像的技术。

是一种T2*技术,它通过长的TE,高分辨率,完全流动补偿,3D梯度回波伴滤过的相位信息以增加强度图的对比和增加组织间的磁敏感差异,使磁敏感效应最大化。

顺磁性物质会产生亚体素的磁场不均匀,使处于不同位置的质子的自旋频率不一致,在回波时间足够长的情况下,自旋频率不同的质子间将形成相位差。

这样,有不同磁敏感度的组织在SWI相位图上可以被区别出来。

SWI成象过程,首先在进一步处理前先对相位图像进行高通滤波以去除由于空气-组织界面以及主磁场的不均匀性对相位造成的低频扰动,得到校正的相位图。

第二步是建立一个新型的相位图,叫做相位蒙片。

相位蒙片是用来抑制具有特定相位像素的,对顺磁物质与周围实质和脑脊液相比磁场的增加导致负性相位(对右手螺旋系统来说),为了利用这种负性相位,通过设置所有的相位标准化值在0±π之间产生相位蒙片。

脑内微出血在脑血管病中的临床意义

脑内微出血在脑血管病中的临床意义
YH Fan, V Mok, WWM Lam, KS Wong. Stroke, 2003, (in press)
研究背景
MRI-GRE-T2*加权相发现 的MBs被认为是严重微小 动脉病变的证据,有进 一步发生出血的可能
• •
脑微出血MRI特征
• 在临床上使用GE MRI后,大脑微出血第一次得
以描述. 脑微出血MRI GRE-T2*特征: • 表现为性质均一、斑点状低信号或信号缺失 • 大小:直径2mm-5mm 圆形病灶 • 由于MR在所谓的损伤区边界信号的”开花效 应”,微出血在GE序列上要比组织实际的损伤 更大一些
GRE-T2*示左侧基底节区症 状性脑出血和其它部位多 发的MBs
Infarct
Hemorrhage
Cerebral microbleeds as a risk factor for subsequent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s among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4 (18.2)
4 (18.2) 9 (40.9) 2 (9.1) 7 (31.8) 5 (22.7) 3.1350.8911 1.57330.7340 1.73321.1171
24 (40.0
7 (11.7) 10 (16.7) 1 (1.7) 21 (35) 14 (23.3 ) 3.40940.9554 1.30700.3378 2.03421.3378
高血压 细小动脉硬化
管壁透明样变性
管壁向心性肥厚
管壁纤维素样坏死
微动脉瘤
管腔狭窄
管壁破裂
腔隙性脑梗死
弥漫的脑 白质改变
脑内微出血
颅内症状 性出血

磁共振磁敏感成像(SWl)对脑梗塞伴渗血及微出血的诊断价值分析

磁共振磁敏感成像(SWl)对脑梗塞伴渗血及微出血的诊断价值分析

磁共振磁敏感成像(SWl)对脑梗塞伴渗血及微出血的诊断价值分析发表时间:2016-01-20T16:16:43.427Z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2016年1月4期作者:刘连城李猛张学军[导读] 对于患有脑梗塞的患者而言,应对其通过SWI进行检测,此方法能够将脑梗塞伴渗血及微出血患者进行有效检出,同时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摘要]目的:探究磁共振磁敏感成像对脑梗塞伴渗血及微出血患者的诊断价值。

方法:此研究中所选择的4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脑梗塞患者,对研究对象均进行磁共振常规T1WI、T2WI扫描,同时还应对患者实行DWI以及SWI扫描。

通过统计学软件对其检出率予以比较。

结果:对于疾病检出率而言,SWI的检出率和其他检出率相比较而言,具有一定的准确率,通过统计学软件相比较后结果为P<0.05,差异显著性较强,因此统计学意义产生。

结论:对于患有脑梗塞的患者而言,应对其通过SWI进行检测,此方法能够将脑梗塞伴渗血及微出血患者进行有效检出,同时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磁共振磁敏感成像脑梗塞渗血微出血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6.04.022作者单位:234000,安徽省宿州市,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影像科The Value of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 (SWl) in the Diagnosis of Cerebral Infarction with Capillary Hemorrhage and Micro HemorrhageLiu Liancheng, Li Meng, Zhang Xuejun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 (SWl) in the diagnosis capillary hemorrhage and micro hemorrhage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40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from October 2014 to October 2015 were retrospectively selected and conducted routine MRI T1WI, T2WI scan. Also, patients should be implemented the DWI and SWI scan. The detection rats of the above methods were studied and compared by statistical software. Results The comparing results indicated by the statistical software showed that comparing with other detection methods, the SWI detection rate is has some accuracy,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methods adopted is of statistic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the SWI detection should be conducted, which can detect patients’ capillary hemorrhage and micro hemorrhage and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subsequent treatment of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Keywords: 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infarction;ooze blood Microhemorrhage磁敏感度是物质在磁场中所呈现出的一种磁化现象,由于相关因素而致使局部磁场产生相应的不均匀现象,会呈现出一种磁敏感[1]。

磁共振常规序列、T2WI、SWI对脑微出血的诊断效果及检出率临床观察

磁共振常规序列、T2WI、SWI对脑微出血的诊断效果及检出率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常规序列、T2WI、SWI对脑微出血的诊断效果及检出率。

方法:从我院众多治疗患者中,选取2021年01月-2021年06月100例符合要求的脑微出血患者,按照扫描方式分为A、B、C三组,分别采用常规序列、T2*WI、SWI扫描,将三组的诊断结果和检出率进行比较,得出有效结果。

结果:BC两组的脑微出血病例阳性检出率、脑微出血灶阳性检出率,显著优于A组;C组高于B组,数据相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SWI对于脑微出血的阳性检测率极高,诊断效果极佳,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磁共振常规序列;T2*WI;SWI;检出率;诊断效果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是一种利用组织间磁敏感性差异的新型磁共振成像技术[1]。

SWI对以下方面较为敏感:缓慢流动的静脉血、血液代谢物和铁钙沉积物等,在临床上被广泛运用于脑血管畸形、脑内微出血(CMBs)等的诊断[2]。

虽然SWI在神经系统中的应用效果被广泛接受和认可,但为了减少扫描时间,SWI并不属于头部MRI的常规序列[3]。

SWI比起CT、磁共振常规序列等,具有高度敏感性[4]。

为此,从我院众多治疗患者中,选取2021年01月-2021年06月100例符合要求的脑微出血患者,按照扫描方式分为A、B、C三组,分别采用常规序列、T2*WI、SWI扫描,将三组的诊断结果和检出率进行比较,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从我院众多治疗患者中,选取2021年01月-2021年06月100例符合要求的脑微出血患者,按照扫描方式分为A、B、C三组,分别采用常规序列、T2*WI、SWI扫描。

共有60例男性,40例女性,55岁至85岁,平均年龄(69.95±4.25)岁。

上述所有患者一般信息进行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

上述患者和患者家属都签名认同本次试验,并且本次实验经我院相关科室批准并同意。

纳入标准:确诊为脑微出血患者;排除标准:安有心脏起搏器、人工金属心脏瓣膜患者;1.2方法A、B两组:机器,西门子3.0T磁共振扫描机,检查时,把患者头部放于8通道神经血管线圈里面,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选取适当的头部解剖体位,然后将头部固定好。

脑微出血的临床研究进展

脑微出血的临床研究进展

・90・39:769-771.[27]MoreauP,AlbatB,ThevenetA.Surgicaltreatmentofextracranialintemalcarotidarteryaneurysm[J].AnnVaseSurg,1994,8:409-416.[28]HertzerNR.Extracranialcarotidaneurysms:anewlookatalloldproblem[J].JVascSurg,2000,31:823-825.[29]BraunIF,BatteyPM,FulenwiderJT,eta1.Transcathetercarotidocclusion:allalternativetothesur95icaltreatmentofcervicalcarotidaneurysms[J].JVaseSurg,1986,4:299.302.[30]MarottaTR,BullerC,TaylorD,eta1.Autologousvein—coveredstentrepairofacervicalintemalcarotidarterypseudoaneurysm:technicalcasereport[J].Neurosurgery,1998,42:408-412.[31]ColdwellDM,NovakZ,RyuRK,eta1.Treatmentofpostt-raumaticintemalcarotidarterialpseudoaneurysmswithendovascularstents[J].JTrauma,2000,48:470-472.[32]BushRL,LinPH,Dodsou"IF,eta1.Endoluminalstent脑微出血的临床研究进展杨吩陈光辉中图分类号:R743.34文献标识码:A自发性脑出血经常导致局灶性神经缺陷,很容易经头部cT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微出血的MRI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近年来,随着梯度回波T2* 加权成像(gradient-echo T2*-weighted imaging,GRE-T2*WI)技术的临床应用,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已成为目前脑血管病的研究热点之一[1~3]。

研究证实,CMBs的出现与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s,ICH)、高血压、小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是具有出血倾向的微血管病变的标志[4]。

本文就CMBs的概念、病理学特征、发生率与分布特点、相关因素分析、不同MRI检查序列检出CMBs的能力、影像学鉴别诊断以及CMBs与卒中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CMBs概念
CMBs是在GRE-T2*WI应用于临床后由Offenbacher 等[5]首次提出,为脑实质内直径2~5 mm 的局灶性无信号区。

以后的诸多研究大多支持这一观点,但有些学者认为CMBs的部分病灶直径可大于5 mm。

值得注意的是,CMBs的概念尚存在一些争议:首先,GRE-T2*WI上低信号区不仅可以是出血,而且也可以是其他病理、生理改变甚至是伪影所致。

其次,即使病因学是正确的,CMBs也并不代表急性或慢性脑出血,而是代表血退化产物如含铁血黄素的沉积或是一种具有出血倾向的状态[6,7]。

2 CMBs的病理学特征
病理学研究证实,造成GRE-T2*WI上信号缺失的主要病变是微小血管周围的含铁血黄素沉积或吞噬有含铁血黄素的单核细胞,可能还包括少数Charcot-Bouc-hart微动脉瘤,同时还有细小动脉透明变性或淀粉样物质沉积。

Fazekas等[8]对11例因ICH死亡的脑组织标本进行MRI及相关组织病理学研究,发现7例共34处MRI信号缺失区,其中21处可见局灶性含铁血黄素的沉积,仅2例含铁血黄素沉积患者无MRI信号改变。

学者推断在GRE-T2*WI上出现的小的信号缺失提示陈旧性血液外渗并与不同起因的、具有出血倾向的小血管病变有关。

Tanaka等[9]的研究发现,3例ICH患者出现的MRI信号缺失系由动脉硬化性微血管和小的梗死灶周围含铁血黄素沉积所致。

这些研究表明,微小血管周围含铁血黄素沉积是CMBs表现为MRI信号缺失的形态学基础。

3 CMBs的发生率与分布特点
由于没有相应的临床表现,以往CMBs很少被发现和重视。

近年来,随着MRI的推广,在各类脑卒中患者甚至健康老年人中行GRE-T2*WI检查时,CMBs均有不同的发生率。

数据相差较大可能是连续入组的病例数较少、纳入标准不同以及应用的检查技术不同(自旋回波、梯度回波或二者同时应用)所致。

CMBs在原发性脑出血(primary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PICH)患者中的发生率较高,为33%~80%,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为26%~68% 。

最近一项在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中进行的研究发现,仅2%的TIA 患者存在CMBs,提示CMBs在TIA患者中并不常见。

据报道,在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CADASIL)患者中,25%~69%存在CMBs 。

5%~7.5%的健康老年人也存在CMBs[10,11]。

CMBs的区域分布以基底节/丘脑区最为多见,其次为皮质—皮质下区,幕下区(包括脑干和小脑)
则少见,表明脑卒中患者CMBs也有一定区域分布,在基底节区/丘脑区、皮质—皮质下区出现率较高。

同时,这些位置也是脑卒中的好发部位,提示CMBs与卒中特别是出血性脑卒中的进展有关。

4 CMBs的相关因素分析
腔隙性脑梗死和脑白质改变通常被认为是由微血管受损所致的病变,其严重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微血管损伤的情况。

一些研究结果显示,CMBs的数目与腔隙性脑梗死的数目和脑白质改变的程度呈正相关,提示CMBs与腔隙性脑梗死和脑白质改变同属微血管病变,CMBs的数目越多,微血管病变越严重,出血倾向就越大[12~14]。

脑出血、腔隙性脑梗死和脑白质改变均已被普遍认为与高血压所致的脑内微血管病变有关[15]。

高血压可以引起脑内微小动脉透明变性、Charcot-Bouchard微动脉瘤和动脉中层退行性变,可使血管在形成微动脉瘤之前或之后破裂。

病理学研究发现CMBs多位于这些小动脉或微动脉瘤的周围,推测高血压导致的微血管病变在CMBs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有研究显示,CMBs与高血压明显相关而与糖尿病病史间无明显相关性,说明高血压可能是CMBs发生的危险因素,而糖尿病相关的脑卒中可能有不同的病理生理机制。

5 不同MRI检查序列检出CMBs的能力
GRE-T2*WI作为一种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序列,对磁场的不均一性非常敏感,主要是因为其信号仅由读出梯度的反转产生,而无需180°的相位重聚脉冲,因而不能校正局部磁场不均匀引起的失相位,造成信号的缺失。

如前所述,CMBs主要是由含铁血黄素在血管周围间隙沉积所致,且多位于直径小于200 μm血管周围。

含铁血黄素为一种顺磁性物质,能造成局部磁场不均匀,从而在GRE-T2*WI上表现为圆形、质地均一、边缘清楚、直径2~5 mm的局灶性信号缺失区(focal areas of signal loss),周围无水肿。

EPI-T2*WI也是一种较常用的SWI序列,是在梯度回波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以读出方向连续施加梯度场的方法来产生多个梯度回波,可以在一次激发后得到所有的空间信息,是目前最快的MRI成像方法,特别适用于不合作、烦躁、小儿以及幽闭恐惧症患者。

此外,由于EPI技术采用一组梯度回波,故对磁敏感效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Nighoghossian等[16]的研究结果表明,CMBs在GRE-T2*WI序列上显示良好,而SE T1WI、FSE T2WI和DWI序列均未能显示。

虽然EPI对显示出血敏感,但采用EPI检出的CMBs数目较GRE-T2*WI无明显差异, 且图像信噪比欠佳,说明GRE-T2*WI仍是检测CMBs的首选方法,EPI 可作为GRE-T2*WI的补充手段。

6 CMBs的影像学鉴别诊断
CMBs的鉴别诊断包括导致GRE-T2*WI信号缺失的其他原因,如横断面上的小血管流空影常与CMBs难以鉴别,但可通过多层扫描显示血管走行来加以区分。

基底节区的钙或铁沉积也可有与CMBs类似的影像学表现,但往往呈对称性分布,CT上可见高密度影。

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angiomas,CA),尤其是Ⅳ型CA与CMBs难以区分,但其常出现癫痫和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且发病年龄较轻,大多可在常规MRI上发现病灶。

此外,CMBs还应与继发于脑挫裂伤、外伤性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斑点状病变(petechial lesions)、毛细血管扩张症相鉴别[1,17]。

由此可
见,对于GRE-T2*WI信号缺失的原因,应根据病史,病变的位置、数目、分布以及相应的影像学表现做出综合判断。

7 CMBs与卒中治疗
CMBs研究对卒中的治疗,特别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具有指导价值。

研究发现,有CMBs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采用溶栓治疗或抗凝治疗时发生出血转化的概率明显高于无CMBs的患者。

治疗前MRI上发现少量CMBs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仍可安全地接受溶栓治疗,而多发的CMBs则可能是弥漫性出血倾向的表现[18,19]。

因此有学者提出,对准备实施溶栓、抗凝治疗的患者应预先进行GRE-T2*WI检测。

既往CT确诊有ICH病史者是溶栓禁忌证,但对于GRE-T2*WI 发现的CMBs是否可行溶栓治疗尚无相应指南,提前发现有可能导致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因素,将有助于溶栓病例的筛选,从而最大限度减少合并症的发生。

CMBs对卒中患者溶栓、抗凝药物治疗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的前瞻性研究。

总之,CMBs在脑卒中患者有较高的发生率,并有一定区域分布性,其与高血压、腔隙性梗死及脑白质改变有明显相关性。

CMBs与脑卒中,特别是与出血性脑卒中有密切关系,可能是一项新的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和预测指标。

最近的研究表明,CMBs与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有关[20]。

因此,一些学者认为对脑卒中患者应常规行GRE-T2*WI检查以检测CMBs,从而为临床评价有无进行性出血倾向的微血管病变及其严重程度提供信息,对于减少出血性脑卒中、血管性痴呆的发生,改进卒中患者治疗方案以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