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微生物学知识点重点整理
病原生物学知识点
病原生物学知识点病原生物学是研究病原微生物及其致病机制的学科,对于理解疾病的发生和预防以及疾病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介绍病原生物学的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病原生物学的基础知识。
一、病原微生物的分类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形态和结构,致病机制也有所不同。
细菌是单细胞的原核生物,可以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病毒是非细胞的微生物,它必须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才能生存和复制;真菌是真核生物,包括酵母菌和霉菌等,常导致皮肤和黏膜感染;寄生虫是一种复杂的真核生物,包括原生动物和线虫等。
二、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食物和水源传播、虫媒传播等。
空气传播是指微生物通过空气中的飘尘、气溶胶等方式传播,如麻疹、流感等;飞沫传播是指微生物通过呼出、咳嗽等方式传播,如肺结核、流感等;接触传播是指微生物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如手足口病、痢疾等;食物和水源传播是指微生物通过食物或水源传播,如霍乱、副伤寒等;虫媒传播是指通过昆虫或其他节肢动物传播,如疟疾、登革热等。
三、免疫系统与抗原抗体反应免疫系统在识别和清除病原微生物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免疫系统主要包括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种方式。
先天免疫是指身体对于病原微生物的非特异性防御机制,如皮肤、粘膜、巨噬细胞等;获得性免疫是指通过接触病原微生物后,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免疫细胞来防御病原微生物,具有记忆功能。
抗原抗体反应是获得性免疫的重要反应过程,抗原是一种能够引起免疫应答的物质,抗体是机体对于抗原特异性识别并结合的免疫蛋白。
抗原抗体反应主要包括抗原捕获、抗原处理与呈递、淋巴细胞激活、抗体产生等过程。
抗原抗体反应的产物可以中和病原微生物、沉淀病原微生物、激活细胞杀伤等。
四、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和诊断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和诊断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
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细菌培养、病毒核酸检测、血清学检测和组织学检测等。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一、名词解释1 、抗原:是一类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的产物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2 、抗体:是机体的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后,B 细胞转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
3 、免疫球蛋白: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上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4 、免疫应答:是指免疫细胞识别抗原,自身的活化,增殖分化,产生效应物质,将抗原破坏、清除的全部过程5 、超敏反应:是指某抗原或半抗原再次进人致敏的机体,在体内引起特异性体液或细胞免疫反应,由此导致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
6 、细菌:是一类具有细胞壁与核质的单细胞微生物。
细菌个体微小,结构简单,无成形的细胞核,无完整的细胞器7 、消毒:是指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一般不能全部杀死非病原菌和芽胞。
8 、灭菌:是指杀死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非病原菌和芽胞。
9 、支原体:支原体是一类没有细胞壁,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10 、衣原体:是一类能通过除菌滤器、专性活细胞内寄生、并有独特发育周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二、填空题1 、抗原具有两个基本特性,即:免疫原性,免疫反应性2 、抗体多样性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内源性因素,外源性因素3 、自身抗原有三种类型:隐蔽自身抗原,修饰自身抗原,自身正常物质。
2 .细菌的基本形态可分为:球菌,杆菌,螺菌。
4 .细菌的基本结构从外向内分别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菌毛。
细菌的特殊结构有荚膜,鞭毛,芽胞。
5 .临床上常以杀灭:芽孢作为灭菌是否彻底的指标。
6 .革兰染色的步骤分: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95 %酒精脱色,稀释复红复染四步。
7 .革兰染色阳性菌呈:紫色,阴性菌呈:红色。
8 、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9 .高压蒸气灭菌的压力为103 .4kPa ,温度可达121 .3℃,维持时间是15 ~30min 。
病原微生物学知识点
病原微生物学知识点病原微生物学是医学领域一个重要的分支,研究病原微生物及其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对于预防和治疗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将介绍几个病原微生物学的知识点:1.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病原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
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可以分为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因子,寄生于细胞内,不具有自主生长能力。
真菌可以是单细胞的酵母菌,也可以是多细胞的霉菌,主要感染皮肤和黏膜。
寄生虫是一类寄生在人体内的生物,包括原虫、线虫和吸虫等。
2. 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食物水源传播、昆虫叮咬传播等途径传播给宿主。
不同的传播途径决定了不同传染病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
3. 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制病原微生物通过毒素、内毒素、细胞破坏、免疫抑制等机制引起感染。
例如,细菌可以分泌毒素破坏宿主细胞,引起炎症反应;病毒可以侵入宿主细胞复制,引起细胞溃烂和免疫反应。
4. 病原微生物的免疫防御宿主的免疫系统是保护机体免受病原微生物侵害的重要防线。
免疫系统可以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等方式来消灭入侵病原微生物。
疫苗接种是一种有效的预防传染病的方法,通过激活宿主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或细胞免疫应答,提高抵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
5. 病原微生物的诊断和治疗病原微生物的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包括培养、PCR检测、抗原与抗体检测等方法。
治疗病原微生物感染一般采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真菌药物或抗寄生虫药物等药物治疗,并结合支持性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
总之,病原微生物学知识对于预防和治疗传染病至关重要,希望大家能够加强学习和了解病原微生物学知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有效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病原复习资料必考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记忆知识点1.免疫的现代概念。
P4答:生物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识别“自我”与“非己”,以及通过排斥“非己”而保护“自我”维护自身生理平衡与稳定的现象。
2.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的特点。
答:(1)固有免疫:非特异性,可遗传性,效应恒定性。
(2)适应性免疫:特异性(针对性),习得性,效应递增性。
3.免疫系统的功能。
P5答:(1)积极意义: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2)消极意义:免疫损伤: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
4.人体中枢免疫器官的类型及作用。
P6答:(1)骨髓:①产生所有血细胞;②淋巴细胞产生发育的器官:B细胞分化、发育的最主要场所;(2)胸腺: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5.人体外周免疫器官的类型。
P7答:淋巴结,脾脏,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6.抗原的定义及双重属性。
P12答:指能与T、B细胞受体结合,启动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产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双重属性:(1)免疫原性:指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2)免疫反应性:指抗原与其所诱导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7.半抗原的概念。
P12答:仅具有免疫反应性的物质。
8.表位的概念。
P13答: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结构基础或化学集团称为表位,又称抗原决定簇。
9.影响免疫原性的主要因素。
P14答:(1)抗原的结构与生物学特性:“异物”性,分子量,复杂性,易接近性,可提呈性。
(2)免疫系统的识别能力。
(3)抗原与免疫系统的接触方式。
10.T细胞依赖性抗原和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的概念。
P15、16答:(1)T细胞依赖性抗原:指需在APC及Th细胞参与下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
(2)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指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不需要Th细胞辅助的抗原。
11.异嗜性抗原的概念。
P16答:在不同种属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胞表面上存在的共同抗原。
12.抗体的概念。
答:是B细胞识别抗原活化、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合成分泌的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知识重点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知识重点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清除抗原性异物的一种生理功能。
包括对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的识别和清除。
免疫应答:机体对抗原性异物的识别和清除的过程。
由体内的免疫系统与神经-内分泌系统共同协调完成。
免疫系统的功能:功能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正常情况下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清除损伤或衰老的自身细胞清除突变的自身细胞异常情况下超敏反应(过高)或免疫缺陷(过低)自身免疫性疾病细胞癌变或持续感染机体的免疫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两种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的特征:①在种系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
②可以遗传。
③对一切异物(包括抗原性和非抗原性)均有免疫作用。
③各个体间的免疫能力仅有强弱之别。
XXX感化:皮肤黏膜的樊篱感化,血—脑樊篱,胎盘樊篱非特异性免疫中的免疫分子:补体系统,防御素,溶菌酶,细胞因子1.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①募集和迁移②吞噬和杀菌③降解和消化2.NK细胞的首要免疫生物学效应:①抗肿瘤②抗病毒和胞内寄生菌的感染③介入免疫病理损伤特异性免疫的特征:①是机体在生活进程中接触抗原后形成②仅对相应的抗原有免疫效应③有明明的个体差别④不克不及遗传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脾脏、淋巴结、黏膜免疫系统成熟的T、B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存在的场所。
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等。
抗原提呈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
免疫系统免疫细胞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
单核细胞:其他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肥大细胞。
细胞分子可溶性分子: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
膜免疫份子一、中枢免疫器官一)骨髓骨髓的功能:1.骨髓是首要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多能造血干细胞包括:髓性多能干细胞(分化成粒细胞、单核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和淋巴性多能干细胞(分化成淋巴细胞,NK细胞)2.骨髓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3.骨髓是抗体发生的首要场所二)胸腺1.胸腺的组织结构:髓质(内层):含大量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的胸腺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及呈环状的胸腺小体(胸腺正常发育的标志),发育成熟的T细胞存在于髓质中;皮质(外层):主要是未成熟T细胞(即胸腺细胞),含少量上皮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知识点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知识点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是一门医学基础课程,内容非常重要。
下面给你分享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的基础知识点,欢迎阅读。
【知识点】1.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温度(37℃)、pH值(7.2-7.6)、气体(专性需氧菌、专性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微需氧菌)2.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无性二分裂3.细菌繁殖的速度:大多数20-30min分裂一次,结核分枝杆菌18-24h分裂一次。
4.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1)液体培养基(形成菌膜;;专性需氧菌;沉淀生长;;链球菌;均匀浑浊生长;;兼性厌氧菌);2)半固体培养基(沿穿刺线生长;;无鞭毛,云雾状生长;;有鞭毛);3)固体培养基(菌落: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单个细菌经过一段时间的增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细菌集落,菌苔;;多个菌落融合成片为菌苔)。
5.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及其意义:1)热原质: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后可引起发热的物质;大多数是革兰阴性菌合成,其化学成分为革兰阴性菌的胞壁成分;;脂多糖;耐热,高压蒸汽灭菌无法将其破坏;液体中的热原质可用吸附剂或特殊的石棉滤网除去,玻璃器皿上的热原质可经250℃、30min干考法破坏。
2)抗生素:大多数由放线菌、真菌合成,可抑制或杀死其他微生物的物质,可用于感染性疾病或肿瘤的治疗。
3)毒素与侵袭性酶。
4)色素5)维生素6)细菌素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知识点(二)细菌分布与消毒灭菌【知识点】1.正常菌群的概念:在人体的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存在着由不同种类微生物构成的微生物群,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无害而且有利,称之为正常菌群。
2.正常菌群的生理意义:拮抗作用、营养作用、免疫作用、抗衰老等3.条件致病菌:在特定条件下,例如寄居部位改变、机体免疫力降低、菌群失调,正常菌群中的某些微生物也可引起疾病,称之为条件致病菌或机会致病菌。
4.菌群失调:正常菌群中各种微生物的数目和比例发生较大幅度的改变时,称为菌群失调。
5.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菌群失调症、医院感染的概念。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知识重点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第一章医学免疫学免疫:机体识别和清除抗原感染性异物,维持自身生理平衡与稳定的功能免疫的基本功能:1、免疫防御2、免疫自稳3、免疫监视微生物方法学和医学微生物学奠基人——科赫第二章免疫系统免疫细胞:指所有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
免疫器官分类:1、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产生、分化和成熟的部位。
2、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免疫细胞定居、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中枢免疫器官分类:1、骨髓(造血器官,也是各种免疫细胞的发源地)2、胸腺3、法氏囊外周免疫分类:1、淋巴结:分布全身的豆形淋巴器官2、脾脏(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3、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骨髓的功能:1、造血(所有血细胞的发源地)2、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3、再次体液免疫应答抗体产生的主要场所胸腺的功能:1、是T淋巴细胞(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2、免疫调节功能:分泌胸腺激素和细胞因子;3、形成血-胸腺屏障:阻止血液中大分子进入胸腺。
淋巴结的功能:1、成熟免疫细胞居住的场所2、发生免疫应答(IR)场所3、过滤淋巴液捕获抗原4、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脾的功能:1、免疫细胞居住地2、进行免疫应答的场所3、合成生物活性物质,如补体、细胞因子4、过滤血液捕获抗原5、存储红细胞的血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的功能:1、形成生理屏障2、参与局部免疫应答3、参与口服抗原介导的免疫耐受T、B细胞在免疫应答中起核心作用。
免疫细胞分类:1、干细胞2、淋巴细胞3、单核吞噬细胞淋巴细胞的分类:1、T淋巴细胞2、B淋巴细胞3、NK细胞第三章抗原抗原(Ag):指一类能刺激免疫系统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表位或抗原决定簇: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结构或基团。
抗原的特性:1、免疫原性: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
2、免疫反应性(抗原性):即抗原与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特性。
病原生物学知识要点
第1章医学微生物学概述[学习引导]1.什么是微生物?有何特点?2.非细胞型、原核细胞型、真核细胞型三类微生物各有何特点?各包括什么种类微生物?3.微生物与人类关系如何?什么是病原微生物?4.学习医学微生物学的目的是什么?5.微生物学的发展分哪些阶段?一、微生物定义自然界的生物中,除动物和植物以外,一般体形微小、结构简单、大部分肉眼不能直接看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microorganism)。
二、微生物的种类与分布1.微生物的种类2.微生物的分布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极为广泛。
江河、湖泊、海洋、土壤、矿层、空气等都有数量不等、种类不一的微生物存在。
其中以土壤中的微生物最多。
三、微生物的特点绝大多数微生物个体极其微小,常以微米(μm)或纳米(nm)作为计量单位;结构简单;繁殖速度快;代谢旺盛;营养谱广泛;基因变异频率高。
四、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和动、植物是有益的、甚至有些是必需的。
自然界中N、C、S等元素的循环要靠有关的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来进行。
微生物在农业、工业、医药卫生、污水处理等各方面广泛运用。
有少数微生物能引起人类和动物、植物的病害,这些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pathogenic microorganism)。
五、微生物学定义微生物学(microbiology)是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微生物的类型、分布、形态、结构、代谢、生长繁殖、遗传、进化,以及与人类、动物、植物等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微生物学工作者的任务是将对人类有益的微生物用于生产实际,对人类有害的微生物予以改造、控制和消灭;使微生物学朝向人类需要的方向发展。
六、医学微生物学定义医学微生物学是微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基础医学课程。
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和免疫机制,以及特异性诊断、防治措施,以控制和消灭感染性疾病和与之有关的免疫损伤等疾病,达到保障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目的。
病原微生物总论复习要点
病原微生物总论复习要点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细菌的大小、基本形态答:(1)常见畜禽病原菌多在几个微米之间(2)细菌的外部形态较简单,仅有三种基本类型,即球状、杆状和螺旋状和某些其它形态。
2.菌落的概念及意义答:(1)概念:某个细菌在适合生长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在适宜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多数18~24h),生长繁殖成巨大数量的菌体,形成一个肉眼可见有一定形态的独立群体(2)意义:细菌培养中,作固体培养基表面划线接种以获得单个菌落,用于细菌的分离、纯化、计数和鉴定。
3.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试绘制细菌结构模式图)答:(1)基本结构:细菌基本生命活动中所必需,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浆、核物质、核糖体和内含物等各种细菌都具有的结构。
(2)特殊构造:与基本生命活动没有多大关系,如夹膜、鞭毛、菌毛、芽孢等并不是所有细菌都有的结构。
4.比较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细胞壁的异同5.细菌脂多糖的组成和功能答:为G-菌的特有成分,位于细胞壁的最表面○1侧链多糖:有种、型特异性,G-菌的O抗原○2核心多糖:有属特异性○3类脂A :无种属特异性,内毒素的主要毒性成分,耐热,与致病性有关,能致动物体发热、白细胞增多,直至休克死亡。
6.细菌的遗传物质答:细菌为原核细胞,遗传物质为双股环状DNA,处于细胞浆中,相对集中于一个区域,无核膜,无核仁,也称为核体或原核,具有细胞核功能,含有细菌的遗传基因,控制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7.细菌荚膜的概念及主要功能答:(1)概念:某些细菌在其生活过程中可在细胞壁外周产生一层包围整个菌体、边界清楚的黏液样物质,其厚度在200nm以上,称为荚膜。
(2)主要功能:○1抗吞噬和抗体作用○2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3营养物质的贮存场所与废物排出之地○4具有抗原性。
8.细菌芽胞的特点及其意义答:(1)特点:○1对高温、干燥、辐射、化学药物有强大的抵抗力○2含水量低、壁厚而致密,通透性差,不易着色,折光性强。
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复习重点
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复习重点一、免疫学1. 免疫系统和免疫反应的分类免疫系统可分为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先天免疫是指身体自身天生具备的对抗病原体的非特异性防御系统,包括物理屏障(皮肤、黏膜)、炎症反应、吞噬细胞、天然杀伤细胞等。
获得性免疫是指身体在接触到抗原后,通过学习与演化而形成的特异性免疫防御系统,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2.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包括胸腺、脾脏、淋巴结、扁桃体等。
免疫细胞包括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T细胞、B细胞等。
3. 免疫反应的类型和调节免疫反应可分为细胞免疫反应和体液免疫反应。
调节免疫反应的主要因素包括细胞因子、抗体以及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4. 免疫记忆和免疫耐受免疫记忆是指身体在接触过抗原后,对该抗原形成的针对性免疫反应保留下来的能力。
免疫耐受是指身体对某些抗原产生免疫容忍的状态,主要包括中枢耐受和外周耐受。
5. 免疫球蛋白和抗体的结构与功能免疫球蛋白是指在获得性免疫防御系统中产生的抗体分子,是特异性免疫反应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抗体的结构由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组成,包括可变区和恒定区。
抗体的主要功能包括中和病毒、结合细菌毒素、沉淀抗原、淋巴细胞识别等。
二、病原微生物学1. 细菌的基本特征和分类细菌是原核生物,不具有真核细胞核和真核细胞器。
细菌可按形态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等,按细胞壁的结构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按营养类型分为自养细菌和异养细菌。
2. 细菌的致病性机制细菌通过产生肝素酶、凝血酶、溶血素等毒素直接对宿主细胞造成损伤,或通过表面分子如鞭毛、菌毛等对细胞黏附,或通过释放蛋白质或核酸分子进入宿主细胞内引起炎症反应等方式致病。
3. 病毒的基本特征和分类病毒是不具有细胞结构和自主繁殖能力的类生物物质,通过寄生于宿主细胞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活动进行复制。
病毒可按基因组的类型分为RNA病毒和DNA病毒,按颗粒形态分为裸病毒和包膜病毒。
4. 病毒的致病性机制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活动进行复制,导致细胞死亡或变异。
病原微生物 考试重点
1微生物: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形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2 细菌L型: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这种细菌细胞壁受损的细菌在高渗环境下仍能存活成为,,。
3核质:细菌的遗传物质称为核质,集中于细胞质某一区域多在细菌中央无核膜,核仁和有丝分裂器,其功能和真核细胞染色体相似。
4接合: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连接沟通,将遗传物质从供体菌转给受菌的方法称为,,。
5顿挫感染:当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因细胞缺乏病毒需要的能量和酶,可以表达病毒的某些成分,但不能复制出完整的病毒体或具有感染性的病毒。
6干扰现象:两种病毒同时感染一种宿主细胞时,常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的现象。
7卡介苗BCG:用于防治结核病的减毒活疫苗即8质粒: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菌细胞质中,为环状闭合的双股DNA9转化:指受体菌直接从周围摄取供体菌游离的DNA片段,与自身基因重组后获得新遗传性状的过程10转导:是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细菌的一段DNA转移到受体菌内,使受体菌获得新性状的过程11溶原性转换:溶原性细菌因DNA结构改变而获得噬菌体基因赋予的新性状称为12干扰素:IFN是病毒或其他IFN诱生剂诱导人或动物细胞产生的一类糖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
13.类毒素:外毒素:经0.3%甲醛作用后,成为失去毒性而保留抗原性的类毒素。
外毒素和类毒素抗原性极强,刺激机体可产生抗毒素。
抗毒素中和游离外毒素,故类毒素可用于预防接种。
14内毒素:细菌内毒素是G-细胞壁的外层结构。
化学成分为脂多糖LPS,有O特异性多糖,非特异性核心多糖,类脂A三部分组成。
抗原性弱。
15内毒素:是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成分,当细菌裂解后释放出来。
16外毒素:是细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并分泌到菌体细胞外的素17中介体:细胞膜向细胞质内陷折叠成囊状物,称为,18质粒: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闭合环状的DNA分子。
病原微生物考试重点总结的
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双股闭合环状DNA可独立与染色体外并自行复制,也可整合到染色体上。
中介体:细菌细胞膜向细胞浆内陷,并折叠形成囊状物称为中介体。
菌毛:许多革兰氏阴性菌和少数革兰氏阳性菌菌体表具有的数量众多比鞭毛细、短、直,类似毛发样的丝状物,称菌毛。
荚膜:某些细菌的细胞壁外包裹着一层排列有序且不易被洗脱的粘性物质,厚度约200nm,称为荚膜。
芽孢:很多革兰氏阳性菌在一定条件下,胞浆脱水浓缩,在菌体内部形成具有多层膜包裹的圆形或卵圆形的小体,称为芽胞。
热原质:或称致热源,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及细胞壁的脂多糖。
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
转化: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的游离DNA片段并整合到自己的基因中,从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成为转化。
转导: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的一段DNA转移至受体菌内,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称为转导。
溶原性转换:溶原性细菌因染色体上整合有前噬菌体,从而新的遗传性状,称为溶原性转换。
接合:是指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连接沟通,将遗传物质从供体菌转移给受体菌,使受体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
消毒:消除和杀灭物体上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或其他有害因子,但并不以能杀死全部非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灭菌:杀死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杀死芽胞。
要求比消毒高,以杀死芽孢为指标。
毒血症:产生外毒素的病原菌只在局部生长繁殖,病原菌不能进入血流,但其产生的外毒素进入血循环,达到感靶器官,引起组织损伤,产生特殊的毒性症状。
菌血症:病原菌侵入血流后,但未在其中生长繁殖,只是短暂、一过性地经过血液循环到达体内适宜部位再繁殖致病。
败血症:病原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并产生毒性物质,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17.脓毒血症: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通过血流扩散到机体其他组织或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
外毒素:是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少数革兰氏阴性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释放到菌体外的蛋白质。
病原微生物学知识点重点整理
病原微生物学知识点重点整理一、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和特点:1.病原微生物的分类: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
2.病原微生物的特点:生物体极小、具有其中一种形态、具有遗传功能、能够繁殖、能够感染寄主。
二、病毒学:1.病毒的结构和复制:包括病毒颗粒的构成、病毒的复制策略(依赖宿主合成、利用细胞器等)。
2.病毒的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血液传播、消化道传播等。
3.病毒感染的机制:包括侵入宿主细胞、复制病毒基因组、合成病毒蛋白质、组装病毒颗粒等。
4.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包括病毒基因的表达与宿主免疫的关系、病毒与宿主细胞的互作等。
三、细菌学:1.细菌的形态和结构:包括球菌、杆菌、弧菌等形态的描述,细菌的细胞壁、细胞膜、质粒等结构。
2.细菌的代谢和营养:包括细菌的能量代谢(厌氧、好氧)和营养需求(有机物、无机盐等)。
3.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包括细菌的生长曲线、细菌的繁殖方式(二分裂、孢子形成等)。
4.细菌感染机制:包括细菌侵入宿主组织、产生毒素、引起免疫反应等。
5.抗生素与细菌的耐药性:包括抗生素的作用机制、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等。
四、真菌学:1.真菌的分类和特点:包括真菌门的分类(子囊菌门、担子菌门等)、真菌的体型(菌丝、孢子等)。
2.真菌的生活方式和营养:包括真菌的营养方式(腐生、寄生等)、真菌的生长条件(温湿度)。
3.真菌感染机制:包括真菌侵入宿主、产生病原灶、引起宿主免疫反应等。
4.抗真菌药物和真菌耐药性:包括抗真菌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真菌耐药性的发展和管理。
五、寄生虫学:1.寄生虫的分类和特点:包括原生动物门、线虫门、扁虫门等的分类,寄生虫的生活史和寄生方式。
2.寄生虫的感染机制:包括寄生虫侵入宿主、寄生虫的生长、寄生虫引起病原灶等。
3.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包括寄生虫病的地理分布、传播途径、宿主和环境因素。
4.抗寄生虫药物和寄生虫耐药性:包括抗寄生虫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寄生虫耐药性的发展和管理。
病原微生物学知识点
病原微生物学知识点病原微生物学是研究引起疾病的微生物的科学,涵盖了病原微生物的分类、结构、生物学特性、传播途径以及与宿主的相互作用等多个方面。
具备一定的病原微生物学知识对于诊断、预防和治疗疾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病原微生物的种类、感染机制和相关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病原微生物的种类病原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形态多样,包括球菌、杆菌、螺旋菌等。
病毒是非细胞的微生物,依赖于宿主细胞的代谢来复制自身。
真菌是一类复杂的微生物,包括酵母菌和菌丝菌等。
寄生虫是一类高度适应寄生生活方式的生物,包括原生动物、线虫和节肢动物等。
以上病原微生物种类各不相同,可引起不同类型的疾病。
二、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机制病原微生物引起疾病的过程主要包括感染、侵袭、毒性和免疫反应等环节。
首先,病原微生物通过某种途径进入宿主体内,这可以是通过呼吸道、食道、消化道、皮肤或黏膜等。
然后,病原微生物侵入宿主组织或细胞,通过各自的病原机制引起宿主损伤,产生毒素或触发宿主免疫反应。
在此过程中,宿主的免疫系统与病原微生物展开抗争,形成一种平衡状态。
三、病原微生物的防控措施为了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需要从源头上控制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控措施:1. 个人卫生措施:勤洗手、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是在处理食物、接触动物或外出后。
2. 疫苗接种:疫苗是一种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可以使人体产生免疫力,增强抵抗力。
3. 消毒措施:采取适当消毒方法,如使用消毒剂、高温蒸汽或紫外线杀菌,可以有效阻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4. 隔离措施:针对某些传染性疾病,采取隔离措施来阻止其传播。
如患者隔离、接触者隔离和医院感染控制等。
5. 环境卫生控制: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清洁和通风,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存活环境。
病原微生物学知识的掌握对于了解疾病的原因和传播途径、制定防控措施以及科学应对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不断深入学习和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病原微生物带来的挑战,保护人类的健康。
生物学中的微生物学与病原体知识点
生物学中的微生物学与病原体知识点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学科,而微生物是指肉眼无法看到的生物体。
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以及其他微小的生物体。
在生物学领域中,微生物学是一门关键的学科,研究微生物的结构、功能、分类、繁殖及其与其他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病原体是指能够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
掌握微生物学与病原体的知识对于人类健康以及防控传染病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生物学中的微生物学与病原体的知识点。
1. 细菌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微生物,具有细胞膜、细胞壁和细胞质等结构。
根据形态分类,细菌可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等。
细菌具有多样的代谢途径,可以根据其对氧气的需求将其分为需氧菌、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
2. 真菌真菌是一类多细胞的微生物,它们可以通过分生孢子进行繁殖。
真菌可以分为产孢菌和无产孢菌两大类。
产孢菌在生物学中经常被当作病原体进行研究,因为它们可以引起一系列的真菌感染病。
3. 病毒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的微小生物,它们不能自主进行代谢活动,只能寄生在感染宿主细胞中进行繁殖。
病毒具有核酸和蛋白质的衣壳构成,可以通过病毒颗粒进一步传播和感染其他细胞。
4. 病原体传播途径病原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给宿主,包括直接接触、空气传播、粪口传播和虫媒传播等。
对于传染病的防控,了解病原体传播途径是非常重要的。
5. 免疫系统身体的免疫系统是对抗感染的重要防线,免疫系统包括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先天免疫是身体对抗病原体的固有防御机制,而获得性免疫是通过接触到病原体后产生的特异性防御机制。
6. 抗生素与抗病毒药物抗生素是一种对抗细菌感染的药物,通过干扰细菌代谢和生长来杀灭或抑制细菌。
抗病毒药物则是针对病毒感染的药物,具有不同的机制来抑制病毒复制和传播。
7. 感染病与传染病感染病是指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的疾病,有时也包括寄生虫感染。
传染病则是指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而传播给其他人或动物的疾病。
8. 防控措施为了防止微生物和病原体的传播,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包括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疫苗接种、消毒和隔离等。
病原微生物重点
微生物的特点:种类多,分布广,数量大,代谢旺盛,易变异。
细菌的特殊结构有荚膜,鞭毛,菌毛,芽孢。
抵抗力最强的细菌结构是芽孢。
G+细胞壁特有的成分是磷壁酸。
分类:非细胞型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生长曲线: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生物拮抗作用,营养作用,免疫作用,抗衰老作用。
细菌的代谢产物:热原质,毒素及侵袭性酶,色素,抗生素,细菌素,维生素。
霍乱弧菌应该用碱性蛋白胨培养基培养。
异染颗粒常见于白喉杆菌菌体内。
病毒的复制周期: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成熟与释放。
病毒的最基本结构是核衣壳。
病毒致细胞病变作用:杀细胞效应,稳定状态感染,包涵体的形成,细胞凋亡,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
免疫病理损伤: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引起免疫抑制,自身免疫反应。
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指征:细胞病变作用,红细胞吸附现象,干扰现象,细胞代谢改变。
见到致病与非致病的肠道杆菌的重要依据是乳糖发酵试验。
內基小体是狂犬病毒的包涵体。
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炎。
根据核蛋白和M蛋白抗原性的不同,把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
寄生虫的生活史:生长,发育,繁殖的全过程寄生虫对宿主的损害包括夺取宿主的营养,机械性损伤,毒性作用与过敏反应三个方面。
疟原虫的三期:滋养体,裂殖体,配子体。
疟疾发作的过程::寒战,高热,出汗,退热。
L型细菌:细菌细胞壁缺陷型,但在高渗环境中仍可以存在的细菌,有一定的致病性,通常引起慢性感染。
中介体:细胞膜向胞质内凹陷折叠形成的囊状物,多见于革兰阳性细菌。
质粒: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闭合环状双股DNA。
荚膜:细菌胞壁上外围绕一层较厚的粘性物质,大多是多糖,少数是多肽。
芽孢: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某些G+杆菌胞浆浓缩形成的一个折光性很强的不易染色的小体,称为芽孢。
正常菌群:正常寄居在宿主体内,对宿主有利而无害的的微生物的总称。
消毒:杀死环境中或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并不一定能杀死细菌的芽孢及非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称为消毒。
病原微生物学
病原微生物学病原微生物学是研究病原微生物及其引发的疾病的学科,涉及微生物的分类、生命周期、传播方式、致病机制以及预防和控制等方面。
在医学领域中,病原微生物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公共卫生的规划都起着关键作用。
1.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与特征病原微生物可以分为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四大类。
细菌是单细胞的原核生物,可以通过空气、食物、水等途径传播,引发多种疾病,如流感、肺炎等。
病毒则是非细胞的微生物,依赖于宿主细胞的代谢和生殖机制,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包括感冒、艾滋病等。
真菌是一类多细胞的真核生物,常导致皮肤感染、白色念珠菌感染等。
寄生虫则依赖于宿主生物体的营养和生活环境,常引发疟疾、血吸虫病等。
2. 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方式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方式有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食物或水源传播等。
空气传播是通过空气中的微粒或气溶胶传播病原微生物,如流感病毒可通过打喷嚏、咳嗽等方式传播。
飞沫传播则是病原微生物通过空气中的飞沫距离较近的人传播,例如结核菌通过患者的咳嗽和打喷嚏传播。
接触传播是指病原微生物直接通过皮肤接触传播,如肠道传染病通过接触污染的食物或物品传播。
食物或水源传播则是指病原微生物通过食物或水源引起感染,如沙门氏菌通过污染的食品或饮用水引发食物中毒。
3. 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制病原微生物通过不同的方式侵入宿主体内并引发疾病。
其中,细菌和真菌通过表面的毛毡、鞭毛等结构附着在宿主细胞上,并产生毒素或外酶来破坏宿主细胞。
病毒则通过感染宿主细胞,利用细胞内的代谢机制来复制自身,并释放新生病毒颗粒进行传播。
寄生虫通过侵入宿主生物的组织或器官,并在宿主体内进行生活活动,如吸血寄生虫通过吸血引发贫血和免疫反应等。
4. 病原微生物的预防和控制为了预防和控制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和传播,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首先,公众应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保持室内通风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记忆知识点1.免疫的现代概念。
P4答:生物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识别“自我”与“非己”,以及通过排斥“非己”而保护“自我”维护自身生理平衡与稳定的现象。
2.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的特点。
答:(1)固有免疫:非特异性,可遗传性,效应恒定性。
(2)适应性免疫:特异性(针对性),习得性,效应递增性。
3.免疫系统的功能。
P5答:(1)积极意义: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2)消极意义:免疫损伤: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
4.人体中枢免疫器官的类型及作用。
P6答:(1)骨髓:①产生所有血细胞;②淋巴细胞产生发育的器官:B细胞分化、发育的最主要场所;(2)胸腺: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5.人体外周免疫器官的类型。
P7答:淋巴结,脾脏,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6.抗原的定义及双重属性。
P12答:指能与T、B细胞受体结合,启动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产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双重属性:(1)免疫原性:指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2)免疫反应性:指抗原与其所诱导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7.半抗原的概念。
P12答:仅具有免疫反应性的物质。
8.表位的概念。
P13答: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结构基础或化学集团称为表位,又称抗原决定簇。
9.影响免疫原性的主要因素。
P14答:(1)抗原的结构与生物学特性:“异物”性,分子量,复杂性,易接近性,可提呈性。
(2)免疫系统的识别能力。
(3)抗原与免疫系统的接触方式。
10.T细胞依赖性抗原和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的概念。
P15、16答:(1)T细胞依赖性抗原:指需在APC及Th细胞参与下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
(2)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指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不需要Th细胞辅助的抗原。
11.异嗜性抗原的概念。
P16答:在不同种属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胞表面上存在的共同抗原。
12.抗体的概念。
答:是B细胞识别抗原活化、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合成分泌的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13.可变区、超变区及互补决定区的概念。
P20答:可变区(V区):免疫球蛋白轻链氨基端(N端)的1/2与重链氨基端的1/4,由于氨基酸排列顺序随抗体特异性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称为可变区。
超变区:在VH和VL结构域中,各含有3个氨基酸的组成和排列变化极高的区域,称为超变区。
互补决定区:这些区域(超变区)正是免疫球蛋白与抗原表位形成空间匹配的所在,故亦称互补决定区。
14.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
P21、22答:(1)免疫球蛋白V区的生物学活性:可特异性识别相应抗原,产生中和毒素、阻止病原体入侵等作用;(2)免疫球蛋白C区的生物学活性:①激活补体;②结合细胞:a.调理作用 b.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c.介导Ⅰ型超敏反应 d.跨细胞输送作用 e.免疫调节作用。
15.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点及生物功能。
P22、23及笔记答:16.单克隆抗体的概念及优点。
P23答:是由识别同一抗原表位的B细胞克隆产生的同源抗体。
优点:结构均一,纯度高,特异性强,效价高,可大量生产。
17.补体的定义。
P24答:在人或动物血清中的一组具有酶活性、不耐热,对抗体发挥溶菌、有补充作用的蛋白质系统。
18.补体激活的途径有哪些?比较它们的生物学作用。
P25~27答:经典激活途径:参与特异性免疫的效应阶段,感染后期发挥作用。
MBL途径: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效应阶段,感染早期发挥作用。
替代途径: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效应阶段,感染早期发挥作用。
19.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P28答:(1)抗感染与介导炎症反应:①补体介导的溶细胞作用;②补体的调理作用;③补体的炎症介质作用。
(2)参与免疫自稳及免疫调节:①补体的免疫粘附作用;②补体的免疫调节作用。
20.MHC的概念。
P29答:是由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编码的一类重要免疫分子。
21.简述HLA分子的抗原提呈作用。
P33答:外源性Ag:在APC的吞噬溶酶体内被降解成免疫原性多肽→抗原肽-MHC复合物→CD4+T细胞→免疫应答。
内源性Ag:靶细胞中与胞质的蛋白酶体结合并进一步分解为免疫原性多肽片段→抗原肽-MHC 复合物→CD8+T细胞→免疫应答。
22.细胞因子的概念及特点。
P37答:是由细胞分泌的、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低分子量可溶性蛋白质。
特点:(1)多数为小分子量(8~30kDa)的多肽;(2)微量高效;(3)多源性、多效性、重叠性;(4)以自分泌、旁分泌或内分泌形式发挥效应;(5)拮抗性、协同性、网络性。
23.Th1和Th2细胞亚群的功能。
P48答:Th1:辅助或促进Tc、NK细胞、巨噬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形成以细胞毒作用为主导的免疫效应。
Th2:辅助B细胞增殖并产生不同类型的抗体,形成以抗体生物学作用为主导的免疫效应。
24.T、B细胞活化的1、2信号。
P57、59答:(1)T细胞:①CD4+T细胞的活化:第一信号:CD4+接收外源性肽与MHC-Ⅱ类分子,形成复合物第二信号:CD4+接收APC提呈的特异性Ag刺激活化因子,也得到共刺激信号。
②CD8+T细胞的活化:第一信号:CD8+接收内源性肽与MHC-Ⅰ类分子,形成复合物第二信号:提呈的Ag信号来自靶细胞,一般不能表达CD80等刺激信号,需要邻近活化的CD4+T细胞,可通过其释放的细胞因子诱导靶细胞表达共刺激信号:顺利,活化;缺乏,凋亡。
(2)B细胞:第一信号:BCR对Ag特异性识别两者的结合,引起BCR交联,通过CD79a/b 发出第一信号;第二信号:由多种黏附分子对的相互作用提供,最重要CD40-CD154(CD40L),CD40L由DC细胞活化的Th细胞提供,同时Th细胞也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对B细胞起重要辅助作用。
25.初次与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比较。
P61答:26.超敏反应的概念及类型。
答:也称变态反应,是指机体受到某些Ag刺激时,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受损伤的异常适应性免疫应答。
Ⅰ、Ⅱ、Ⅲ、Ⅳ型超敏反应。
27.Ⅰ型,超敏反应的特点。
P62答:反应快,消退快;以功能性紊乱为主,通常情况下不发生严重的组织细胞损伤;抗体以IgE 为主;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无补体参与。
28.各型超敏反应临床的常见疾病。
P63、65、66、67答:Ⅰ型:全身性,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过敏反应等。
Ⅱ型: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肺-肾综合征,血细胞减少症,Graves(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病。
Ⅲ型:Arthus反应(实验性局部过敏反应),血清病,肾小球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Ⅳ型:结核、麻风等感染性疾病,多发性硬化症等自身免疫病,天花、水痘等出疹性疾病,接触性皮炎,移植排斥反应等。
29.人工主动与被动免疫的概念。
P72、73答:人工主动免疫:是指用疫苗接种人体,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从而预防传染病发生的措施。
人工被动免疫:是指给机体输注免疫效应物质,使之获得短暂免疫保护的措施。
30.正常菌群的概念及生理作用。
P86答:在正常人的体表、与外界相通的腔道黏膜寄居着不同种类和一定数量的微生物。
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微生物对人体无害,称为正常菌群。
生理作用:(1)生物拮抗:①有机酸作用②占位性保护作用③营养竞争作用(2)营养作用(3)免疫作用31.机会致病菌的概念。
答:在某些情况下,正常菌群与宿主之间的生态平衡被打破,原来不致病的正常菌群可引起疾病,成为机会致病菌。
32.消毒、灭菌以及无菌操作的概念。
P89答:消毒:杀灭或去除物品上病原生物的方法或过程。
灭菌:杀灭或去除物品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或过程。
无菌操作:防止病原微生物进入人体或者物品的操作技术。
33.病毒的生物学特点。
P95答:体积微小;结构简单,无完整的细胞结构,仅有一种核酸类型;专型寄居,是严格的细胞内寄生生物;以复制的方式进行增殖。
34.简述病毒的结构。
P95~96答:病毒的基本结构由核心和衣壳组成,称核衣壳。
有些病毒在核衣壳的外表面有一层包膜包裹。
(1)核心:成分是核酸,为DNA或RNA,有线状或环形、双链或单链以及分节等类型。
功能:决定病毒的感染、增殖及遗传变异等多种生物学特性。
【在病毒核心还有少量由病毒基因编码的非结构/功能蛋白】(2)衣壳:是包绕在病毒核心外的一层蛋白质外壳,由一定数量的壳粒组成。
功能:保护病毒核酸免受核酸酶及其他理化因素的破坏,参与感染过程、介导病毒核酸进入易感的宿主细胞内,衣壳具有抗原性。
(3)包膜:是某些病毒在成熟过程中穿过宿主细胞膜以出芽方式向细胞外释放时获得的单位膜。
功能:具有保护病毒核衣壳的作用;能吸附或融合易感细胞,有助于病毒的感染;构成病毒的表面抗原,具有抗原性。
35.病毒衣壳的对称形式。
P96答:螺旋对称型,20面体立体对称型,复合对称型。
36.简述病毒的复制周期。
P97~98答:(1)吸附:病毒表面结构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的过程。
(2)穿入:病毒与宿主表面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内的过程。
(3)脱壳:病毒穿入细胞后,脱去蛋白衣壳,将核酸裸露的过程。
(4)生物合成:病毒基因组复制、转录合成生物分子的过程。
(5)装配:病毒将生物合成的蛋白质、核酸及其他成分在宿主细胞内组装成子代病毒颗粒的过程。
(6)成熟:病毒核衣壳装配好后发育成具有感染性的病毒体的过程。
(7)释放:成熟的病毒体离开宿主细胞的过程。
37.病毒感染的常见传染源。
P101答:(1)病人:潜伏期、发病期和恢复期的病人;(2)病毒携带者(最重要的传染源);(3)被感染的动物或携带病毒的动物(包括媒介节肢动物)。
38.持续性病毒感染的类型,每一型举出一个典型病原体。
P102答:(1)慢性病毒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2)潜伏性病毒感染:疱疹病毒。
(3)慢发病毒感染:HIV病毒。
(4)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麻疹病毒。
39.干扰素的概念、特点及抗病毒机制。
P104答:干扰素(IFN):是病毒或其他干扰素诱生剂使人或动物细胞分泌的一类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糖蛋白。
抗病毒机制:IFN不能直接灭活病毒,但能诱导细胞合成抗病毒蛋白(AVP),从而达到抗病毒作用。
(1)2'-5'A合成酶途径;(2)蛋白激酶PRK途径。
40.乙肝病毒和HIV的主要传播途径。
P113、117答:乙肝病毒:血液、血制品传播,垂直传播,接触传播。
HIV:性传播,血液传播,垂直传播。
41.乙肝“两对半”的指标有哪些。
每个指标的临床意义?P114答:(1)HBsAg:是机体感染后最先出现的血清型指标,阳性一般见于急性乙肝炎的潜伏期或急性期(大多短期阳性),慢性乙肝肝炎、迁延性和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或原发性肝癌等以及HBsAg无症状携带者;(2)抗-HBs:阳性表示曾感染过HBV或接种过疫苗;(3)抗-HBc:抗HBc IgM阳性表示新近有过HBV感染、体内有HBV增殖,抗HBc IgG阳性表示慢性乙型肝炎的急性发作或HBV持续性感染;(4)HBeAg:阳性表示HBV在体内复制及血液具有传染性,阴性表示病毒复制停止;(5)抗-HBe:阳性表示机体对HBV已获得一定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