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文档:第四部份专题二巩固提升
2021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文档:第六部分学案四课后练练手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林清玄对窗子和镜子有过精彩的比方:“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
”请依据上面的材料,以“窗子和镜子”为话题写一段文字,力求有文采,20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我们都需要窗子,它联通了我们与外面的世界。
透过窗子,才能观察外面世界的光明。
卞之琳透过窗子看到了桥上的风景;李白透过窗子看到了一轮明月,勾起相思很多;你,我,他,透过窗子看到了精彩的世界,大大的世界就在这小小的窗前定格。
镜子里是自己的脸,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会难过地落泪。
它是你最忠实的伙伴,毫无保留地将你看不见的自己呈现。
我专注地看着镜面,当年木兰也是这么对镜贴花黄的吧!是的,是镜子让她更美,让她懂得去转变,去追寻最好的自己。
2.“慢”好像与现代生活极不合拍,但却是一种诗意的生活。
请以“慢”为抒情对象,写一段文字,留意多角度使用修辞手法。
不少于30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慢,好比是人生的等待。
2021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试题:第三部分 专题二 考点四迁移运用

[同学用书单独成册]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父亲的旧怀表[美]萨里娜·迈勒敬重的父亲去世两年了,我们始终沉醉在哀思之中,他的遗物也就始终放在他生前常待的那间小屋里,没人去动它们。
夏天的一个早上,我和姐姐最终打起精神和母亲一起来整理他的房间。
一个破旧的皮箱打开了,母亲从里面翻出了一只旧怀表。
母亲用围裙角擦了擦旧表,对我说:“这是你父亲当年用的表,不知德瑞克喜不宠爱?我想送给他。
”德瑞克是我儿子。
“就是不知这表还能不能走?”她接着说。
我的手指轻轻地划过旧怀表的外壳,它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泽。
抚摩着这只表,我的脑海里消灭出父亲的音容笑貌。
它多像我的父亲!那么朴实、无华、简洁,而又如此忠实、牢靠。
这只旧怀表令我想起父亲曾经买过的旧车。
“爸,你买这车干吗呀?油漆都掉了,这么破旧难看!”“傻丫头,尽管它的外面已经油漆剥落,可它跑起来可轻快了。
嘿,爸爸可捡了个廉价啦!”原来爸爸看中的是更重要的东西,真的,旧车的引擎还相当完好。
我还想起早年父亲在我们的房子外面搭建的卫生间,它里面虽然干洁净净,但外表简陋,甚至显得寒碜。
我想到了父亲收集在他小房子里的东西:一个旧燃气炉,一盏好用的灯,一张舒适的躺椅。
在这间房子里,他经常自己动手修理着各种收集来的旧玩意儿。
他捣鼓好了被别人扔掉的坏收音机,为丢弃的破玩具配上零件。
这些都是别人由于坏了顺手扔掉的,他,悄悄地捡回来,修好,再用。
是不是那会儿我们的家庭经济很困难?两年前,在父亲的葬礼上,一位中年男子走上前来,哀痛地,带着怀念的口吻问我姐姐:“女士,你可知道,早些年,我们家由于有你父亲的挂念,才熬过一个又一个的年关?全家由于有了你父亲经常的照看,才免于饥饿?”我们都摇头说,从没听父亲说起过这码事儿。
中年男子接着告知我们,当年,他们家兄弟姐妹一大堆,经济拮据,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
我把这个中年男子的话转述给母亲,并询问说:“妈,我们还真的从没有听您和爸说过这事儿。
2021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文档:第五部分专题五巩固提升

[同学用书单独成册]1.(2022·江西南昌模拟)阅读下面的表格,完成题目。
某报就当下手机使用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除通讯外手机主要用途(单选)上网谈天、玩玩耍看小说、听歌扫瞄新闻搜寻38.6% 35.7% 14.1% 11.6% 长时间使用手机的危害(多选)影响视力产生铃声幻听现实沟通力量差思考力量差47.1% 36.8% 45.7% 41.1%请依据调查结果所反映的状况,写出两条结论,每条结论不超过20个字。
答:答案:①消遣已成为手机除通讯外的主要功能;②人长时间使用手机简洁导致身心俱损。
2.(2022·成都模拟)认真观看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作答。
(1)为漫画拟定一个标题。
(不超过8个字,不能以“无题”为题)答:(2)简要说明你对漫画内涵的理解。
(50字以内)答:答案:(1)马失前蹄(2)讽刺了当前训练领域只重视智育,忽视体育和德育的现象。
孩子要走得远,需要“德智体”全面进展。
3.李想把自己近三次语文考试各板块的得分状况列了一个表格,他带着表格去向刘老师请教。
下面是他们对话的部分内容,请你补写出对话的空缺部分。
要求:符合对话情境和表格内容,语言通顺得体。
考查学问点(该题总分) 第一次其次次第三次得分率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9分) 9分0分9分67%古代诗文阅读(36分) 20分20分21分56%文学类、有用类文本阅读(25分)10分12分12分45%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8分16分15分82%作文(60分) 49分51分49分83% 李想: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老师:是李想啊,快进来。
拿来我看看。
刘老师:李想,你这个表做得很清楚,从表上来看,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想:我觉得这两方面都还有提高的空间,可是我并没有在这些上面多花时间啊。
2024版优化方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0巩固提升案

“2024版优化方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0巩固提升案”嘿,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咱们要聊的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的巩固提升案。
这可是关乎大家成绩提升的大事儿,咱们可得好好说道说道。
这个方案的核心目标就是让大家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语文素养。
话不多说,咱们直接进入正题。
一、课文梳理1.《出师表》——诸葛亮的千古绝唱,咱们要深入理解其背景、主旨、情感,把握文章结构,背诵名句。
2.《赤壁赋》——苏轼的豪放之作,咱们要了解其创作背景,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的情感脉络。
3.《六国论》——苏洵的政论文,咱们要理解其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学习如何运用历史知识进行论证。
二、重点难点1.实词虚词的用法,这是文言文的基础,一定要搞懂。
2.文章结构,这是阅读理解的关键,要学会分析。
3.诗歌鉴赏,这是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要学会品味。
三、巩固提升策略1.课后习题,这是最直接的巩固方式,一定要认真完成。
2.课堂笔记,这是提升学习效率的关键,要学会整理。
3.课外阅读,这是拓宽知识面的好方法,要坚持。
四、具体实施方案1.第一周:重点学习《出师表》,梳理文章结构,背诵名句,完成课后习题。
2.第二周:学习《赤壁赋》,了解创作背景,品味文章语言,完成课后习题。
3.第三周:学习《六国论》,理解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完成课后习题。
4.第四周:复习前三周所学内容,进行单元测试,查漏补缺。
5.第五周:进行课外阅读,拓展知识面,提升语文素养。
五、注意事项2.课后习题一定要认真完成,这是巩固知识的关键。
3.课堂笔记要清晰、有条理,方便复习。
4.课外阅读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不要盲目跟风。
祝愿大家在这个方案的帮助下,成绩突飞猛进,语文素养越来越高!加油,我们一起加油!注意事项一:别让课后习题成为摆设解决办法:每次课后习题都要认真对待,别想着糊弄过去。
遇到不会的题,得多问几个为什么,实在不懂就问老师,或者和同学讨论。
2021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文档:第五部分专题八巩固提升

[同学用书单独成册]1.(2022·洛阳高三模拟)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转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转变原意。
十八大代表选举通过实行普遍召开党员大会、特地印发《致党员的公开信》、普遍发送手机信息等一系列措施,使宽敞党员都能全面、深化、准时地了解选举工作状况和要求的方式保证了党内民主。
答:答案:十八大代表选举实行了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包括普遍召开党员大会、特地印发《致党员的公开信》、普遍发送手机信息等,宽敞党员通过这些措施都能全面、深化、准时地了解选举工作状况和要求,从而保证了党内民主。
2.(2022·三明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将画线句子改成整句。
选择文学,我也就选择了与文学家一同闲逛,在那里,我会去探寻余秋雨那敦煌的奇特,三毛会与我一同在撒哈拉倾听那骆驼的哭泣,我会让朱自清带我去查找清华园的旧迹,旧上海旗袍的韵味会在张爱玲那里体会得到。
答:解析:“散变整”首先要选准格式句。
由于要变换的句子前还有内容,所以,要留意审出其隐性要求。
依据主语全都的原则,“余秋雨”句和“朱自清”句可留用;再依据文段开篇的“与文学家一同闲逛”,所以选择的格式句必需具备“‘我’和‘文学家’一起”这一内容特质,与此相合的只有“三毛”和“朱自清”这两句。
依据上述分析,可以留用的格式句只有“朱自清”这一句。
最终,依据“朱自清”这句的格式变换其他三句。
答案:我会让余秋雨带我去探寻那敦煌的奇特,我会让三毛带我去倾听撒哈拉那骆驼的哭泣,我会让朱自清带我去查找清华园的旧迹,我会让张爱玲带我去体会旧上海旗袍的韵味。
3.(2022·大连市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语段,结合整段文字,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文字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25个字。
训练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针对儿童的“爱国训练”中,人们经常将“爱国”变成洪亮却空洞的口号,使它由于一再重复而变得黯然失色、平淡无奇。
他说道:“要使‘祖国’这个词能够让儿童一听到它就感动得心跳,那就必需——形象地说——悉心地耕耘儿童意识的土壤,并且用美的种子来进行播种。
2021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文档:第六部分学案六课后练练手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开头。
荀子云:“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积善成德,而神明得意,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而我说:人生要擅长清零。
每天早晨,都把自己当作一张白纸,清清爽爽,了无负担,从头做起——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生活每天也应是新的。
遗忘过去的辉煌与荣耀,抑或坎坷与屈辱,过去是0%,将来是1%,今日才是那99%。
擅长清零,我们就如雨后的春笋,喷涌的山泉,试翼的鹰隼,初升的朝阳!依据上面的材料写一篇谈论文,请试写开头,10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示例)清零过去,是破茧而出的蝴蝶告辞从前的束缚,开头崭新的生命;清零过去,是冉冉而起的红日告辞黑暗的禁锢,开头奇特的一天;清零过去,是展翅高飞的雄鹰告辞曾经的荣耀,开创更辉煌的人生。
一味地陷入从前的苦痛中而无力自拔的人是可怜的,一味地沉醉于从前的成功而不思进取的人是可悲的。
所以,人生要擅长清零。
2.下面是一篇同学作文的中间部分,请补写合适的开头段和结尾段,每段文字在100字左右。
闭目独静,开同喧[开头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沟通途径如此广泛的当今,我们愈发难以守住安静的空间,却愈发渴望守住。
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山东专用)课件:第四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题二考点一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考点一 理清结构思路,分析句段作用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作品的结构是指作者行文思路的外在表现,指作品的整体构思 (布局谋篇)、行文线索以及段落间(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 的关系与安排。高考作品结构题从其内容看有两种考查方式: 一是整体考查,即从总体上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线索、组材 等;二是局部考查,即题目往往不是要求总体分析,而是选择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段落或句子,分析其在全篇结构思路中的 作用,形成了考查作品结构的特色题型——句段结构分析题。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5.通——通读全段,合成段意 无明显信息的段落,应该通读全段,找出概括性语句或关键 词语,分析合成段意。这些都没有时,要考虑句间的关系, 先划分层次,概括出各层意思,再综合考虑。 6.组——组织答案,运用模式 答题模式:首先写了……其次写了……最后写了……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除此以外,还有直接与综合两种。直接考,就是直接要求分析 句段在结构中的作用;综合考,就是把结构分析与内容、主旨 理解以及表达技巧放在一起综合考查。另外,分析散文中穿插 性材料作用题也会涉及作品结构,应予以关注。
题型一 把握结构思路 结构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是作 品的结构体现,指作品的整体构思、行文线索以及段落的关系 与安排。具体命题形式为结构思路和线索,本题型重点复习结 构思路,线索在重难特训中突破。
的埋伏
③结构圆合严密 析其作用、好处
起承 转合
①有头有尾,结构完 文章基本结构
整;②章法井然,结概括段落大意,说 方式,即开头、
构清晰;③环环相扣,明段间关系,分析 展开、转折、
结构连贯;④衔接自结构特征 结尾
高三语文人教版优化学习资料

高三语文人教版优化学习资料在高三的语文学习中,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提高自己的学业成绩。
为了帮助大家更加有效地学习语文,特别整理了一份高三语文人教版的优化学习资料,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
一、阅读理解高考语文阅读理解是考试中的重点和难点,需要我们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阅读能力。
为了提高阅读理解的水平,我们需要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1. 迅速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理清文章结构,切忌被琐碎的细节所迷惑。
2. 加强平时的词汇积累和阅读量的提高,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和理解力。
3. 多进行模拟题的训练,掌握解题技巧。
比如,可以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内容,然后针对每一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精读。
二、作文写作高三语文作文是考试的重点部分,也是考生们可以展示自己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机会。
以下是一些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1. 抓住高考作文的命题要求,明确文体和写作要求。
例如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的写作方式和结构特点。
2. 注重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不仅限于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还包括丰富的文化素养和个人观点的独特性。
3. 多阅读一些经典范文和优秀作品,学习他人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同时,多进行写作练习,通过自己的实践来提高写作能力。
三、古代文学高三语文人教版的学习资料中,古代文学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我们需要:1. 了解古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对不同时期和流派的文学作品有一定的了解。
2. 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和鉴赏技巧,理解其中的意象、修辞和主题。
3. 关注古代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探索其中的人生智慧和价值观。
四、现代文学在高三语文学习中,现代文学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解读现代文学作品,我们需要:1. 关注现代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语境,了解作品的创作动机和写作风格。
2. 学习分析现代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技巧,关注其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表现。
3. 根据学习资料中提供的经典作品,进行文学评论和写作拓展,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和批评能力。
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江苏专用)课件:第4部分专题2微课堂1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传记的分类如下: (1)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 撰写的,如沈从文的《沈从文自传》;后者是他人撰写的,如 罗曼·罗兰写的《贝多芬传》等。 (2)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的传记,一 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记叙与评论各半,这种 传记则被称为“评传”,如卞毓方的《留取丹心照汗青》。 (3)从篇幅的长短看,可分为大传和小传。小传是较简略地记 述他人生平的传记,篇幅较短。小传可以写出传主的一生经 历,也可以只写几件典型事例概括其一生,如《爱国科学家 邓叔群》。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3.必须认识到传主的成长经历并感悟传主的心路历程 只有深刻地认识传主的成长经历并感悟其心路历程,注重分 析传主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志向和命运、奋斗和机遇、 挫折和成功、事业和情感等诸多因素对其人生发展的重要意 义,才能让读者在评价传主的思想、感情、品格、气质、成 就等方面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精神养料,获得有益的启示, 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形成主动规划人生的意识和能力。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要关注传主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 典型事件往往是传主一生的关键所在,能反映传主一生中的 主要功过,而且可以显示有关的历史进程及特点,有利于读 者把握文章的重点,理清其人生发展的脉络;富有特性的细 节能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能帮助读者更准确地了解传主 的性格、思想。同时,关注这些还可以引发读者的思索,使 之从中获得更多的人生教益。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一、传记的有关知识和阅读要求 1.传记的定义和分类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 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真实性是 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 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 允许任意虚构。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又 具有文学性。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 情感,采用了一定的艺术手法,具有生动性和形象性。
2021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浙江专用):第四部分专题二考点六巩固提升沙场练兵

[同学单独成册]散文阅读(一)一、(2022·丽水市高三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湖畔李萦枝①曾经在一本画册中看到过一幅题为“湖畔”的摄影作品:大雪初霁,清冽的湖边,薄薄的雪翅交叠成大片蓬松松软的积雪。
雪地上空无一人,只有一张铁条钉成的长椅,冷铁的黑色凸现在积雪之上。
整个画面是静态的、肃穆的,雪梦幻一般烘托着一种意味深长的空寂。
②这样一个简约的画面在瞬间抓住了我的心,并且打开了我与画面之间一条想象的通道。
空空的铁椅,它在湖畔经受了什么又等待着什么?③濒临一湖静水,独对空蒙苍天,横卧一片野地,暴露在季节中的筋骨被风雨雷电、日月星光穿过。
铁椅只是固守,等待一个人,一个与之在冥冥之中有着某种联系和默契的人,在某一天某一个时辰来临,它渴望承载起这个人生命的重量。
④透过积雪,我观察了铁椅上斑驳的锈迹。
这是掩埋在时间后面苦痛的伤口和幸福的印记。
在这椅子上,或许曾经演绎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一场撕心裂肺的生离死别,一次别去经年后重逢的狂喜;或是黑暗中的深思与独白,初春季节的朦胧与渴望,秋光里的孤独与怀想,夕阳西下时淡淡的感伤……⑤曾经在椅子上坐过的人,有不同的年轮,从黑发少年到白发老人,分别来自人生的四个阶段。
他是椅子的过客,由于时间的河流要载往更远的前方,他在这里停留片刻,留下了灵魂的芳香。
过客远去,铁椅就被落叶和霜雪掩盖。
⑥更多的时候,铁椅融进暮色,像一叶在怀想中沉湎的孤舟泊在时间的岸边。
它以执着与时间抗衡,等待一个摆渡的人。
纵使时间老去,等待不老。
椅子空空,唯其空着,才承纳了一种博大和无限。
有什么比守望不息的生命更加久远的呢?⑦而生命与生命的交织演化出来的刀光剑影与金戈铁马的荣辱兴衰是一些变换的场景,深化它记忆的最深处。
在时间的嘀嗒声里追溯逝水的源头,遥想从前的天空与河流,如血夕阳与铁骨苍鹰,一马平川上的猎猎战旗与浩浩大漠上的烽火硝烟,以及万丈英雄豪气与方寸之间的似水柔情……如此,又是一部横卧在时间岸边的汗青史册。
2021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文档:第六部分学案五课后练练手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做题。
人们总想到远方去旅行,远方好像有身边找不到的东西,不仅仅是自然风光、人文胜地……更多的是一种幻想,一种精神归宿,一种灵魂里涌动的憧憬。
生活中近的是现实,远的才是诗。
所以远方总像一簇圣火,在人们心中燃烧。
于是,我们总是期盼远方,布满放飞心灵的渴望。
(1)假如写成记叙文,请写一个文体特征鲜亮的记叙文的开头和结尾,每一部分不超过8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示例)(开头)月华如水,微风拂面。
灰发中夹杂几根银丝的我轻倚栏杆,回忆的湖面泛起层层涟漪。
(结尾)月华隐退,旭日东升,微风拂面,翘首东方。
远处人生的园林,沉甸甸的苹果挂在枝头,又将是一串串更加红艳艳的惊喜。
(2)假如写成谈论文,请写出开头和结尾,中间用三个并列式分论点充当行文标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示例)(开头)“我最终飞翔,认真凝视不行怕,哪里会有风就飞多远吧……”曾经被歌中所传达的信念深深感动,浮躁的心被它安抚安静,受伤的心灵与那双翅膀一起飞向天空。
2021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文档:第五部分专题九巩固提升

[同学用书单独成册]简明、得体1.下面一段文字有三处重复累赘,请予以删除(只填序号)。
删除后应简明、连贯、精确,不转变原意。
13日,雾霾仍未散去,北京已①连续三天达六级②重度污染,空气质量③令人堪忧,呼吸道感染患者明显增加,④大约占到每日接诊的内科病人的50%⑤左右。
⑥各级各类医院的医生建议呼吸道感染患者,不要在雾天出门,⑦更不要在雾天晨练,以免病情加重。
答:答案:③④⑥或③⑤⑥2.下面一段话摘自一则公益倡议书。
下面画线的三个句子在语言表达上均有不妥,请予以修改。
敬重的各位爱心人士:我们是县公益助学中心。
近日我们接到我县部分在校特困生的求助。
这些孩子①家境贫寒,但品学兼优,因此亟待资助。
我们打算在全县提倡并组织“十二帮一”助学活动。
“十二帮一”即由十二名爱心人士组成一个爱心小团队,每人每年出善款100元,资助一名特困生,直至该生高校毕业。
②期望大家不要吝啬区区小财,主动参与。
您的善举,将③影响一个家庭的幸福,转变一个孩子的将来。
答: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精确、鲜亮、生动的力量。
①转折复句的语意重心在后面。
②“期望……”是长对幼或上对下的语气。
说“不要吝啬区区小财”,要“主动参与”,有强加于人之嫌,会令人不快。
③“影响……”一般指消极后果。
“转变”有乐观、消极两面。
答案:(示例)①品学兼优,但家境贫寒,因此亟待资助。
②请大家慷慨解囊。
③造就一个家庭的幸福,托起一个孩子的将来。
3.(2022·长春高三检测)下面是试验中学六班同学为毕业十周年聚会写给老师的邀请函。
其中有四处错误或不得体,请指出并加以修改。
敬重的李老师:您好!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瞬间我们离开母校已经有十年了。
十年前,我们60个莘莘学子在您的谆谆训练下奋力拼搏,成功圆梦;十年后,老师的深恩我们照旧牢记于心。
敬重的老师,我们都想再次倾听您那语重心长的教导。
我们打算于2021年1月17日(周六)上午10点在友情酒店举办试验中学六班同学毕业十周年聚会。
2021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文档:第四部份专题一考点三迁移运用

[同学用书单独成册]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革命,像春潮,席卷南方,直捣军阀的巢穴。
很多有识之士,热血的青年,都投入了这场革命。
“假如你不参与革命,你的婚姻苦痛解决不了,你的文学天才也无从进展,为了你将来的前途,从军是目前唯一的出路。
”谢冰莹的二哥,是封建婚姻下的牺牲者,他的妻子又丑又恶,但他不能离婚。
他爱母亲,所以不敢违母命,宁愿自己牺牲,但他怜悯妹妹,怂恿、支持她逃婚。
当他从报上看到中心军校招收女兵的新闻后,赶忙跑到学校告知妹妹,要她赶快报名,并讲了以上那些坚决她出走当兵、逃出封建樊笼的话。
后来,她感慨道:“我是多么感谢二哥呵,我得到了生的启示,发觉了光明。
”于是,1926年,她经过很多曲折和艰苦来到武汉,投入革命的洪炉,在两湖书院的中心军事政治学校第六期女生部受着严格的军事训练和政治训练。
与她同时受训的二百多名女同学中,有小姐、太太、生过三四个孩子的母亲,还有母女两代人,不少人是小脚,“她们穿着军服,打着裹腿,背着枪,围着子弹,但是走起路来像鸭子似的一扭一拐”,然而她们是英勇的新女性,都是牺牲了家庭享受和学校舒适生活而到有着铁一般纪律的军事集团来受苦,来熬炼身体和培育精神的。
谢冰莹宠爱这样的生活。
1927年,她随中心独立师叶挺副师长率领的讨伐杨森、夏斗寅的革命军西征,狂风淫雨不能阻挡她们前进,“只觉得明天就是温存的晴日,血红似的太阳,前面是光明的大道,秀丽的花”,“平均每天至少要走八九十里路,晚上有时睡在一张门板上,有时睡在一堆稻草里。
”谢冰莹说,“在这个宏大的时代里,我遗忘了自己是女人,从不想个人的事,我只期望把生命贡献给革命,只要把军阀打倒了,全国民众的苦痛就都可以解除;我只期望跑到战场上去流血,再也不愿为自身的什么婚姻而流泪叹息了。
”这就是她那时崇高的精神境界。
西征途中,她利用行军与作战的间隙,或在白天休息、晚上睡眠的时间,往地上一坐,把两膝并拢一起当桌子,把她北伐途中的经受,所闻所见所感,废寝忘食地用火一样的热忱急就成章,这就是她的成名之作——有名的《从军日记》。
2021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试题:第四部分 专题一考点四迁移运用

[同学用书单独成册]一、(2022·陕西十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题。
顾维钧: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1888~1985)字少川,上海人。
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
对一个24岁获得美国哥伦比亚高校博士学位、27岁成为驻美国公使、34岁出任外交部长的人来说,除了用“光线四射”形容,你还能说什么?《联合国宪章》上签署的第一个名字,是三个汉字:“顾维钧”。
1945年6月26日,在宪章签字仪式上,中国代表团因在发起国中按字母挨次列于首位,故代理宋子文担当首席代表的顾维钧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20世纪30年月,一家英国报纸的专栏作家曾提到这个熠熠生辉的名字,认为“中国很少有比顾维钧博士更堪作为典型的人了。
平易近人,有修养,无比急躁和温文尔雅,没有哪一位西方世界的外交家在镇静与和气方面能够超过他”。
有名学者温源宁写过一篇印象记,起首便是:“无论什么时候想起顾维钧博士,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光线四射的星星。
”那是1934年,温源宁写道:“作为一名外交官,他的成就称得上辉煌,要加以逐一列举,人们将不得不从惊异开头而以赞美告终……他以1912年5月出任内阁秘书开头其政治生涯直到如今,凡是外交官员梦寐以求的最高职位他都已经得到了:驻美国公使(1915~1920)、巴黎和会代表(1918~1919)、国联理事会中国代表、驻英国公使(1920),并自1922年以后多次出任外交总长,而现在是驻法国公使。
有一次,顾博士还做过几个月代理国务总理。
”50年后,温源宁在台湾去世之前,假如他还记得自己当年这篇布满“溢美之词”的小文的话,他或许会微笑。
由于顾维钧比温源宁文中所写的更加“光线四射”,他经受了更多的大大事,也得到过更多的高职位。
1985年,顾维钧在纽约逝世。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载文表示哀悼,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驻纽约总领事前往吊唁。
温源宁笔下让人“从惊异开头以赞美告终”的顾氏履历还需要加上:中国驻外使节升格后,担当驻法、英、美等国大使;1945年出席旧金山会议,参与起草和签署联合国宪章;1957年后担当海牙国际法庭法官、副庭长,直至1967年退休;晚年完成13大卷、500余万字的《顾维钧回忆录》。
2021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文档:第五部分专题四巩固提升

[同学用书单独成册]1.(2022·陕西师大附中模拟)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规律严密。
每处不超过15字。
文学创作是一种具有明显内省颜色的个人行为。
由于它是艺术创作,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曾经受过的一个苦痛的历史阶段,让作家消退共性,否认自我在文学创作中的基础作用。
经过拨乱反正,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学事业拥有了一个绚烂的春天。
又由于作家的文学创作是以作品的形式发表、出版面世的,这就打算了作品和作家必需带有公共性。
因此,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所以它呈现出作家的个人特色②作家找回了自我/作家共性在文学创作中得以体现③作家和作品要有共性也要有共性(意思对即可)2.(2022·邵阳模拟)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规律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光,是人类的好伴侣,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而,光一旦变成污染,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如过强过滥的光、变化过于快速的光会破坏植物的生长规律,会影响人的生理与心理正常。
现在,国内不少城市还在不惜重金打造一座座“不夜城”,而这些所谓的“不夜城”恰恰是光污染的重灾区。
看美国大片,总以为纽约是一座不眠的秀丽城市。
其实纽约对夜间强光和霓虹灯的照明时段和适用地段都是有严格规定的。
由此可知,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是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不是制造光污染的。
答案:①是人类永久不行缺少的东西②就会变成披着秀丽外衣的杀手③只要合理布置光和科学管理照明3.(2022·三明模拟)下面是关于“核电”的评论文章中的一段文字。
2021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浙江专用):第二部分专题四巩固提升沙场练兵

名句名篇(一)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子曰:“________________,非礼勿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礼勿动。
”(《论语》)(2)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并诗》)(3)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水光接天。
(苏轼《赤壁赋》)(4)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________。
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__。
(柳永《雨霖铃》)(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风紧,北雁南飞。
(王实甫《长亭送别》)解析:本题要留意几个重点字的写法。
如:“鹜”“凝噎”“霭”等。
答案:(1)非礼勿视非礼勿言(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3)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4)竟无语凝噎暮霭沉沉楚天阔(5)碧云天黄花地2.(2022·兰溪市高三调研)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______________,则言不顺;言不顺,________________。
(《论语》)(2)________________,风雨兴焉;________________,蛟龙生焉。
[荀子《劝学(节选)》](3)想当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间关莺语花底滑,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凝绝不通声暂歇。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5)________________,逸兴遄飞。
2021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浙江专用):第四部分专题一考点五巩固提升沙场练兵

[同学单独成册]小说阅读(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1~5题。
开在窗玻璃上的花乔迁新闻联播已经开头了。
看着电视里消灭了从天空飘飘飞落的雪花,他自语道:“我的老家,也该是隆冬了。
”妻子是未见过雪的南方女人。
她问:“你老家冬天里也是冷得窗玻璃都结冰吗?”透过窗玻璃清楚地望见了窗外昏暗中的一片绿色。
他幽幽地说道:“是的,冬天里窗玻璃都开花。
”“开花?”妻子问,“窗玻璃怎么能开花呢?是贴的那种剪纸花吧。
”他觉得不好回答,他已经有十年没回北方的老家了,老家寒冬里开在窗玻璃上的花,已经在黯然消逝的记忆里开头溶化,小溪流水般地奔向远方……他说:“不,不是剪纸,是在窗玻璃上结成的冰花,只有寒冷的北方冬天里才能生成,很美,很秀丽。
”他突然跳起来,感动不已地说道:“我要回老家,看看老家的窗花。
我回来告知你窗玻璃是怎么开花的。
”妻子不跟他回去,他一个人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车,又倒了两次汽车,才回到老家。
年迈的母亲有些不敢信任自己的眼睛,她已经有十年没有见到儿子了,但她每年都会收到儿子寄给她的一大笔钱。
他对母亲说,儿媳要跟回来看你,我没让。
母亲笑笑说:“看我干什么,咱这儿还不冻坏她。
”母亲认真地端详着他的脸,满足地说:“她对你好吧!”他用劲地点点头。
母亲说:“那就好。
”从他一进屋的那一刻起,母亲就不停地烧炕。
母亲把炕烧得烫烫的,热得他都不敢用手摸。
他问母亲:“早晨的时候,窗玻璃还结冰花吗?”母亲迟疑了一下,说:“结,还是很厚的一层。
这儿比不得南方……”他欣慰地笑了。
他一夜睡得踏实、香甜。
梦中,他回到小时候,一觉醒来,天总会大亮,屋里的凉气却使他赖在暖被窝里不愿起来,直到在母亲“太阳已经照屁股”的笑骂中飞速地穿上母亲已经用被窝焐热了的棉袄棉裤……他醒来时,天真是大亮了。
屋里是温热的,炕还热得有点烫脊梁,根本就感觉不到一丝儿凉气……他慌张地坐起身来,观察了清楚透亮的窗玻璃,怎么没有结冰花呢?他想,明天他醒得早一些就是了。
2021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浙江专用):第一部分专题二巩固提升沙场练兵

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识记和正确书写(一)1.(2021·高考天津卷)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透彻频律攻坚战振聋发聩B.通谍竞聘节骨眼锋芒毕露C.精悍杂糅识时务礼尚往来D.坐标博取辨证法大相径庭解析:选C。
本题考查音同造成的别字。
A.律—率。
“频率”,指在单位时间内某种事情发生的次数。
B.谍—牒。
“牒”指文书和证件。
通牒:一个国家通知另一个国家并要求对方答复的文书。
D.辨—辩。
“辩证法”是关于事物冲突的运动、进展、变化的一般规律的一种哲学学说。
2.(2021·高考四川卷)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阻碍功夫片钟灵毓秀管中窥豹,可见一斑B.梳妆吊胃口瞠目结舌文武之道,一张一驰C.辐射入场券循章摘句风声鹤唳,草木皆兵D.蜚然直辖市秘而不宣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解析:选A。
本题考查音同、形近造成的别字。
A.“钟灵毓秀”指聚集天地灵气的奇特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
“毓”,哺育。
B.驰—弛。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比方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支配。
“张”指的是拉紧,“弛”指的是松弛,不能写成“驰”。
“吊胃口”指用好吃的东西引起人的食欲,也比方让人产生欲望或爱好。
“吊”的意思是“悬挂”,所以不要写成“掉”。
C.循—寻。
“寻章摘句”指读书时只摘记一些秀丽词句,不深化争辩;也指写作只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制造性。
而“循”的意思是“遵守、沿袭”,此为同音字设误。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形容慌张疑惧。
D.蜚—斐。
“斐然”形容有文采的样子或指显著。
“蜚”古书上指椿象一类的昆虫。
所以“斐然”不能写成“蜚然”。
“秘而不宣”指守住隐秘,不愿宣布。
3.(2021·高考安徽卷)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真谛睿智勤能补拙夙兴夜寐B.甘霖磨砺积腋成裘蔚为大观C.宵汉崔嵬中流砥柱沧海桑田D.韬略谙熟飒爽英姿风弛电掣解析:选A。
本题考查音同、音近、形近造成的错别字。
B.积—集,“集”在“集腋成裘”中是“聚集”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学用书单独成册]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琼瑶写剧本的稿纸带粉色花纹徐杨在技术突飞猛进的今日,很多大导演曾不止一次地表示过,好剧本仍是电影最重要的要素。
优良的技术的确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但一部好电影,确定少不了导演、编剧认真思用时间用“笨方法”,一字一句去雕琢的过程。
本届金马奖的大亮点之一,无疑是回台为金马奖服务的国际大导演李安。
这位一向为人低调的名导是用什么样的态度来打磨作品?此次“风华展”给了我们答案。
展厅中陈设了李安“家庭三部曲”中《饮食男女》的剧本以及《喜宴》的分镜头拍摄示意稿。
《饮食男女》的剧本手稿,呈现了三张田字格信纸。
李安很规整地写出故事内容,字迹清楚洁净,没有一处更改污迹,标点符号使用也格外讲究。
而在每一段无对白部分的开头处,李安还用三角符号做出标记。
再看《喜宴》的分镜头拍摄示意稿,李安连写带画,告知摄影师林良忠要拍出自己想要的飞机降落场景。
“时间最好是下午稍晚”“四五点时的降落傍晚”“机尾标志要清楚”,就连用什么底片拍,摄像机的位置应当在飞机哪一侧都交代得一清二楚。
此外,大导演还画出了不同镜头需要的细节,第一张可以看到标注“机轮入境”“从机尾方向拍降落”,更有“机头朝向天空仰角45°”“从天而降的压迫感”这些细节。
这张手稿明显不及剧本手稿整齐美观,但李安导演罕见的“简笔画”着实加分,还有那些写了又划掉的痕迹,透出一股认真到极致方显呆萌的气质。
第28届金马奖的最佳剧情片大奖,李安的《推手》惜败给已故台湾有名导演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大事》。
在这次展览上,记者发觉,李安展区的对面就是杨德昌的展区,两两相对颇好玩味。
杨导的展区,除了展出杨德昌的代表作《恐怖分子》《海滩的一天》的剧本,还有杨德昌写给编剧小野的信件手稿。
信中,杨导称小野为“李远同志”“友爱的战友”,并提到,“我格外不期望你觉得我对《牯岭街》在今夏开拍的悲观是一种躲避……在这样一个无望的局面里,我的态度是确定乐观的。
”寥寥数句,吐露了他在拍摄期间面对困难的心境。
信件抬头称呼的最终一字以及文中若干字的墨迹已晕染开来,看上去有一种岁月沉淀感,而那些涂改过的字词,也让人体会到杨德昌下笔时认真斟酌的心情。
台湾电影的爱情文艺片曾经受过鼎盛时代,这就不能不提琼瑶和三毛。
展厅里,厚厚两大本《心有千千结》和《我是一片云》的剧本手稿,满足了大家对浪漫大师琼瑶创作过程的古怪心。
水蓝色钢笔字清秀流畅,内页周边粉色花纹围绕,少女心一览无遗,不得不让人感叹琼瑶的浪漫公主情结真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确定是她骨子里的东西。
秦汉、林青霞、张曼玉曾有部有名电影叫作《滚滚红尘》,林青霞也凭此片拿下金马影后头衔,而这部电影的编剧是传奇女作家三毛。
展厅中,《滚滚红尘》的电影片段在播放着,旁边就挂着三毛的原作手稿,无格白纸上字迹潇洒,一如三毛直率倔强的真性情。
(节选自《华商报》,有删节)1.下列对新闻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本文从电影编剧的角度,先后简介了李安、杨德昌、琼瑶和三毛等在打磨剧本时认真的优秀品质。
B.一部好电影,除了要有优良的拍摄技术,还要有好剧本。
有了这两方面的因素,就会生产出一部优秀的电影。
C.在《喜宴》的分镜头拍摄示意稿中,李安给摄影师林良忠极大的自由发挥空间,要林良忠尽量拍摄出他自己想要的飞机降落场景。
D.台湾电影的爱情文艺片曾经受过鼎盛时代,剧本代表作品有琼瑶和三毛分别编写的《心有千千结》和《我是一片云》。
E.本篇新闻报道条理清楚,言之有序;擅长捕获细节,描写生动;在叙述描写中有一种淡淡抒情韵味。
解析:选AE。
B项,“就会生产出一部优秀的电影”太过武断,文中只提到“好剧本仍是电影最重要的要素”,是好电影不行缺少的,但并没有说好剧本和好技术就等于好电影。
C项,“李安给摄影师林良忠极大的自由发挥空间……飞机降落场景”错误,文中提到李安对拍摄细节提出了格外具体的要求。
D项,《我是一片云》是琼瑶的作品,不是三毛的。
2.其次段文字,在全文结构上具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答案:①文中其次段在全文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②承接第一段的观点,为观点举出事实理由,证明观点。
③领起第三段的内容。
为第三段提出中心,统领第三段所列举的具体事例。
3.作者在第四段,是如何写杨德昌的?请概括分析。
答:答案:①先用了比较的方法从侧面介绍,把杨德昌和李安作比较,突出杨德昌的成就。
②再正面介绍,引出杨德昌的信件手稿,体现其坚韧坚毅的精神风貌。
③最终再通过字迹细节的描写,表达了对杨德昌的怀念和赞美之情。
4.对这篇新闻报道中提到的那些有名导演和编剧认真思用时间用“笨方法”,一字一句雕琢剧本的事例,请结合本文内容及实际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答:答案:(示例)①我很观赏那些有名导演编剧们认真认真雕琢剧本的做法。
②正是由于这些导演和编剧们认真地认真雕琢剧本,那些电影才能获大奖,他们才能成为名家大家。
在那些具体的细节上认真认真,是我们做成大事的前提,也是成功的必备因素之一。
李安、杨德昌、琼瑶和三毛等充分说明白这个道理。
③在今日这个浮躁的社会,急功近利、好高骛远却不愿认真做好具体的事情,是现代人的一种通病。
所以认真认真地做好具体的事情不仅适用于电影行业,也适用于全社会。
我们同学求学也是一样的,也需要这种认真认真的态度。
二、(2022·开封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5~8题。
材料一:北京时间2021年10月5日17时30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比委员会将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争辩方面取得的成就。
连日来,屠呦呦获诺奖的喜讯传遍全国,兴奋人心,也引起了媒体的极大关注。
新浪微博平台方面,10月6日“屠呦呦”的单日热词搜寻峰值为36.8万,《人民日报》官微发起的微话题“2021诺奖屠呦呦”阅读数达70.9万,央视新闻发起话题“央视专访屠呦呦”阅读量已超过400万。
搜寻引擎方面,诺奖结果揭晓后,百度搜寻“屠呦呦”关键词搜寻量超60万,以“屠呦呦”为关键词新闻搜寻全文返回数量高达47 700篇。
截至10月7日24时,相关微信文章共计6 144篇,其总阅读量超1 149万人次。
(摘自2021年10月9日《中国中医药报》)材料二:北京时间10月5日17时30分,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由于在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上的贡献,获得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是我国科学家在本土进行科学争辩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具有开创历史的意义。
屠呦呦获诺奖是我国科学界一个里程碑大事。
作为世界上知名度最高、最权威的一个奖项,诺贝尔奖的重量不言自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创新力量。
这是一个不断释放沉睡活力的国家,这是一个不断走向更加开放的时代。
我们期望,将来会有更多的诺贝尔奖向我们走来,不断刷新我们的创新高度。
(摘自2021年10月7日《深圳新闻网》)材料三: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10月5日中午11时30分,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当地的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觉治疗疟疾的新疗法,与其他两位外国科学家共享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成为我国大陆本土科学家中荣获诺奖的第一人。
疟疾,又称寒热病,是由恶性疟原虫引起的疾病,是经蚊虫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
全世界每年有接近4亿人会得疟疾,几十万人死亡。
20世纪50年月,国际毁灭疟疾的尝试以失败告终之后,疟疾60年月再度肆虐。
由于已有的抗疟疾药物如氯喹等由于使用的时间太长,疟原虫普遍对这些药物产生了抗药性。
查找新的抗疟疾药物就成为全球范围内格外迫切的任务。
屠呦呦,从上世纪60年月末开头,被选拔为国家“523”项目500多名争辩人员中的一员,走上了找寻疟疾新疗法的科研之途。
“523”项目确立了查找抗疟疾药物的争辩方向,就是从中草药当中提取和分别抗疟有效成分。
科研人员检验了很多的中草药治疗疟疾的成方、单方、验方、秘方,筛选了4万多种抗疟疾的化合物和中草药;然而大量的人力物力投了出去,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屠呦呦经过系统地整理历代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整理出了《抗疟单验方集》,其中所包含的640多种草药中,就有后来提炼出青蒿素的青蒿。
青蒿,是一种菊科蒿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古代多部中医药著作中皆有关于青蒿可以治疗疟疾的记载,很多地方老百姓的土药方也都用青蒿来对抗疟疾,并且收效显著。
翻查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后,屠呦呦迸发出灵感:古人所用的不是常用的高温煎熬法,而用的是青蒿鲜汁。
并且她还发觉了一个关键点:传统提取方法里的加热步骤可能会破坏药物的活性成分,在较低的温度中提取才可能有助于保持青蒿的抗疟活性。
在怀疑以前进行试验的方法都错了之后,屠呦呦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试验,在60摄氏度下制取青蒿提取物。
经过近200次的失败试验之后,1971年,屠呦呦最终证明白青蒿素提取物对伯氏疟原虫感染小鼠和食蟹猴疟原虫感染的猴子有着100%的疗效。
为了证明试验的有效性,屠呦呦经常在自己身上做试验,在确认了青蒿提取物对人体平安的状况下,屠呦呦所在的课题小组在患有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的病人身上试验青蒿提取物的有效性。
临床试验的结果感动人心:经治疗的患者疟疾症状快速消逝,这些症状包括高烧和血液中的寄生虫数量。
而接受氯喹治疗的患者却没有这些临床效果。
屠呦呦所在小组的其他人很快就分别出了青蒿当中的有效成分,也就是后来被她叫作“青蒿素”的东西。
对于疟原虫有着良好抑制作用的青蒿提取物结晶,从今就被命名为“青蒿素”,并且很快通过临床验证,对于奎宁简洁产生抗药的恶性疟疾等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成为新一代的抗疟神药。
(摘自2021年10月9日《工人日报》,有删改)5.材料一使用了大量的数字,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答:答案:①让材料更真实、精确,增加说服力;②突出搜寻点击的高频率,表现了社会对屠呦呦获诺奖的高度关注。
6.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说明它们各自传递的信息有哪些异同。
答:答案:相同点:两者都报道了屠呦呦获诺奖的消息。
不同点:①材料一重在介绍屠呦呦获奖后的社会反应;②材料二重在评价屠呦呦获奖的社会影响及意义。
(意思对即可)7.阅读材料三,屠呦呦发觉青蒿素的缘由有哪些?请简要说明。
答:答案:①全球范围内新的抗疟疾药物的迫切需要;②大量人力物力投入,没有进展;③走访老中医,在翻查古方中获得灵感;④历经近200次的试验失败,仍不放弃;⑤经常在自己身上试验,有牺牲精神;⑥具有团体协作精神。
(意思对即可)8.材料三在报道新闻大事后介绍了哪些背景材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