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学期末复习 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质量管理学期末考试重点

质量管理学期末考试重点

产品:过程的结果,包括硬件,软件,服务和流程性材料。

质量管理: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质量控制要素:人、机器、物料、方法、环境质量螺旋曲线5理念:.1产品的质量形成过程由市场研究到销售、服务等共13个环节。

各个环节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2.产品质量形成的13个环节一个环节接一个环节是不断上升不断提高的过程,所以质量要不断改进3.产品质量形成是全过程的,对产品质量进行全过程的管理。

4产.品质管理形成全过程存在供方销售商和顾客的影响,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

5.质量管理应以人为主体,所有质量活动都由人来完成。

质量管理概念: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协调的活动。

内容:质量方针、目标、策划、控制、保证和改进八大原则::以顾客为关注焦点2领导作用3全员参与4过程方法5管理的系统方法6持续改进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现代质量管理发展4阶段: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和后全面质量管理阶段ISO9000:社会背景: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是产生的社会基础;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促进国际贸易顺利发展是产生的经济基础;社会技术进步,高科技产品的不断涌现,高科技产品要求的高质量是产生的技术基础;世界各国制定和颁布的质量责任、法令、法律法规,把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与实施作为强制性的社会要求;各国消费者权益保护运动的广泛深入开展,成为了群众基础;来源于美国军工行业标准,并经过半世纪的实践,成为了国家国际标准是实践基础。

推广应用:质量管理的指南,即为了质量管理的目的所建立的质量体系;合同情况,在第一第二方之间;第二方认定或注册;第三方认证或注册。

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过程:内部质量审核概述、内部质量审核的策划(组织最高者必须重视;管理者代表必须主持;确定责任部门;组建内审员队伍;建立程序)与准备(组建审核小组;编制审核计划;审核相关文件;准备审核文件)、内部质量审核的现场审核(首次会议;现场审核;确定和报告不符合项;审核小组内部会议;末次会议;内部质量审核报告)、纠正和跟踪验证服务质量5层面:有形性、可靠性、响应、保证、移情性质量改进八大原则:1顾客满意原则2系统改善原则3突出重点4水平适宜5项目制6持续改进7主动改进8预防性改进原则质量改进的步骤:1选择改进项目2掌握现状3分析问题原因4拟定与实施改进方案5确认改进效果6防止再发生和标准化7总结PDCA:四阶段: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八步骤:1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2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各种原因或影响因素3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4针对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制定措施5按照既定的计划执行6检查7标准化8提出这一循环尚未解决的问题进入下一循环特点:1 PDCA循环是大环套小环,相互推进2 PDCA循环是不断上升的循环3A阶段是上下循环的结合点,A 阶段是关键控制图:又叫管理图,是判断和预报生产过程中质量状况是否发生异常波动的一种有效方法。

质量管理考试复习重点

质量管理考试复习重点

质量管理考试复习重点质量管理复习资料第一章1、质量概念三个发展阶段:(P1)1)符合性质量:符合产品的设计要求,达到产品的技术标准;2)适用性质量:设计质量、质量一致性、可使用性和现场服务;适应性质量概念的判断依据是顾客的要求3)全面质量:不仅是指最终产品,而且覆盖与产品相关的一切过程的质量,覆盖产品的整个寿命周期;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系统,其目的是以持续降低的成本,持续增加顾客满意。

2、质量管理的三个发展阶段: 1)质量检验阶段---“检验员的质量管理”弱点:属于事后检验,无法完全起到预防和控制的作用它要求对成品进行百分百的检验,在经济上并不合理,从技术考虑也不可能 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专业的质量控制师承担”优点:预测质量事故的发生并事先加以预防的观念弱点:过分强调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忽视了组织管理工作专业的数理统计方法理论比较深奥,人们对质量管理产生了一种“高不可攀,望而生畏”的感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质量管理统计方法的普及推广。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强调执行质量职能是全公司人员的责任 3、质量相关术语:1)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2)过程: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3)程序: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4)产品:过程的结果 4、质量先驱:1)现代质量管理之父—戴明-----2)质量三步曲—朱兰------ 3)零缺陷之父—克劳士比4)费根堡姆—1961《全面质量管理》 5)石川馨—石川馨图 5、制造产品的质量属性: 1)性能 2)特征 3)可靠性 4)一致性 5)耐久性 6)可维护性 7)美观性 8)感知质量 9)安全性6、服务质量特性: 1)可靠性 2)响应性 3)移情性4)保证性 5)有形性第二章1、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内各部门研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一体的一种有效体系。

质量管理复习要点

质量管理复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1.质量方针:是指由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与质量有关的组织总的意图和方向。

2.质量管理:就是为了实现组织的质量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活动。

3.质量螺旋:是指产品质量从市场调查研究开始到形成、实现后交付使用,到在使用中又产生新的想法,再到构成动力再开始新的质量过程,产品质量水平呈螺旋式上升。

4.质量环:这个循环从市场调研开始,随后是产品开发、采购、工艺、生产、检验,最后到销售和服务共八个职能。

5.控制图:是判断和预报生产过程中质量状况是否发生波动的一种有效方法。

6.过程能力:是指过程处于受控或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

通俗的说,就是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能力。

7.全面质量管理: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内各部门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体系。

8.六西格玛:指一整套管理方法,不仅是指过程或产品业绩的一个统计量,更是指公司业绩改进趋于完美的一个目标,是能实现持续领先和世界级业绩的一个管理系统,是系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工具,是基于数据的一种决策方法。

9.质量功能展开:是保证用户、消费者需求,并能推动产品设计和生产工序设计改进的一种方法,也即把用户、消费者需求变换成产品特性和工序特性,并由全企业来完成这些要求的系统方法。

10.过程检验:是对生产过程中的在制品和与质量有关的要素进行的检验,它也是质量检验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

11.抽样检验:指根据数理统计原理,从一批待检产品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并对样本进行全数检验,根据对样本的检验结果来判定整批产品质量状况的一种检验方法。

12.接受概率:即某批产品的合格概率,是指根据规定抽样方案把质量为p的交验批判断为合格而接受的概率用符合L(p)表示。

13.质量成本:又称质量费用,指将产品质量保持在规定的质量水平上所需的相关费用,它是企业生产总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

3质量管理学复习总结归纳重点

3质量管理学复习总结归纳重点

质量管理复习资料第一章1、“3C”就是指变化、顾客与竞争。

2、质量:一组固有特征满足要求得程度。

3、质量特性可以区分为以下几类:①技术或理化方面得特性。

这些特性可以用理化检测仪器精确测定.例如机械零件得耐磨性、汽车得耗油量;手表得防水、防震;②心理方面得特性;③时间方面得特性;④安全方面得特性;⑤社会方面得特性。

4、国际标准化组织把产品分成了四大类①服务②软件③硬件④流程性材料5、狩野纪昭讨论了三种主要得质量特性:① 魅力特性指如果充足得话会使人产生满足,但不充足也不会产生不满得那些特性. ② 必须特性就是指即使充分提供也不会使顾客感到特别兴奋与满意,但一旦不足却会引起强烈不满得那些质量特性;③线性特性就是指那些提供得越充分就越能导致满意,而越不充分就越使人产生不满得那些特性。

例如,商场售货员得服务态度.6、“大质量"观认为①产品就是所有类型得产品;②过程包括制造、支持与业务在内得所有过程;③质量被视为经营问题;④顾客就是所有受影响得人,不论内外。

7、促进重视质量得主要原因有:①科学技术得增长在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方式得同时,更提出了对质量重视得严格要求;②政府对于质量得管制;③消费者权益运动日益高涨;④在质量方面得国际竞争日益增强.8、质量管理就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与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改进使其实施得全部管理职能得所有活动。

9、在质量管理活动中频繁地应用着三个管理过程,即质量计划、质量控制与质量改进.这些过程称为“朱兰三步曲"。

在质量管理“三步曲”中,质量计划明确了质量管理所需要达到得目标及实现这些目标得途径,就是质量管理得前提与基础。

10、全面质量管理(TQM)就是现代质量管理发展得最高境界.ISO8402:1994将其定义为“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得在于通过让顾客满足与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得管理途径”。

质量管理学复习资料整合

质量管理学复习资料整合

质量管理学复习资料整合质量管理学总复习内容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第一节质量的意义一、质量的重要性在凸现1、质量已成为全球追求的目标2、质管人员职位设置已上升到企业最高管理层二、质量的意义何在1、质量是消费者权益的保障2、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3、质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因素第二节质量管理发展简史质量检验阶段这种有人专职制定标准、有人负责实施标准、有人按标准对产品质量检验的“三权分立”的质量管理是质量检验阶段的开始,是一种历史的进步,现代意义上的质量管理便从此诞生但这一阶段的质量管理仍属“事后把关”性质,查出了废次品,既成事实的损失已无法挽回,而且采取全数检验的办法把关,量大面广,耗费资源,增加成本,不利于生产率的提高;最后,某些产品检验属破坏性检验,如炮弹的射程检验、胶片的感光度检验等,检验一个就损坏一个,全数检验是根本行不通的统计质量管理阶段XX年美贝尔电话研究室工程师休哈特提出了“事先控制,预防废品”的质量管理新思路,并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理论,发明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质量控制图”,解决了质量检验事后把关的不足它把“事后把关”变成事先控制、预防为主、防检结合,并开创了把数理方法应用于质量管理的新局面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人们认识到只有将影响质量的所有因素统统纳入质量管理的轨道,并保持系统、协调的动作,才能确保产品的质量XX年代初,费根堡姆和朱兰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科学概念及理论第三节名牌经营战略一、名牌的含义和作用1、含义:是一种驰名商标,这种商品为人广知,都喜欢使用名品产品就是高质量、高信任度、高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的集中表现 2、作用:名牌是企业成功的途径,名牌是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二、创立名牌要以质量作基础三、创立名牌要靠技术创新第二章质量和质量管理第一节质量的概念一、质量的定义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1、固有特性,指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天然存在的、永久的特性2、要求,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明示的:可以理解为规定的要求,如在文件中阐明的要求或顾客明确提出的要求通常隐含:是指组织、顾客和其它相关方的惯例或一般做法,所考虑的需求或期望是不言而喻的,如“化妆品对顾客皮肤的保护性等一般情况下,顾客或相关方的文件,如标准中不会对这类要求给出明确有规定,组织应根据自身产品的用途和特性进行识别,并做出规定必须履行的:是指法律法规要求的或有强制性标准要求的组织在产品的实现过程中必须执行这类标准3、满足要求的程度,在满足规定的要求和预期的使用目的的方面的客观情况,是固有特性的客观表现或反映,而不是人们的主观评价4、载体与主体产品:产品是指“过程的结果”过程:指“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由输入、实施活动和输出三个环节组织过程可包括产品实现过程和产品支持过程体系:体系是指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二、细分的质量产品、服务、过程、工作的质量产品质量指的是在商品经济范畴,企业依据特定的标准,对产品进行规划、设计、制造、检测、计量、运输、储存、销售、售后服务、生态回收等全程的必要的信息披露服务质量是指服务能够满足规定和潜在需求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是指服务工作能够满足被服务者需求的程度是企业为使目标顾客满意而提供的最低服务水平,也是企业保持这一预定服务水平的连贯性程度过程是指“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由输入、实施活动和输出三个环节组织过程1可包括产品实现过程和产品支持过程过程质量:工作质量就是按一定的作业标准完成的劳动量,在产品生产中没有达到规定的作业标准,就是不合格品,即没有达到规定所要求的产品,就不能上市销售,因而也就没有量——没有质的保证,所以也就没有量;在服务行业中,没有按规范化的服务,未能令顾客满意,就是不合格的服务产品、服务、过程的质量特性硬件和流程性材料类别的产品质量特性可归纳为以下方面:1 性能,它反映了顾客和社会的需要对产品所规定的功能;2可信性,它反映了产品可用性及其影响因素:3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4 安全性,它反映了把伤害或损害的风险限制在可接受水平上;5 适应性,它反映了产品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6 经济性,它反映了产品合理的寿命周期费用,指产品的质量应该是使用价值与价格统一的适宜的质量;7 时间性,它反映了在规定时间内满足顾客对产品交货期和数量要求的能力,以及适应随时间变化的顾客需求的能力软件类别的产品质量特性有功能、可靠性、便于操作、效率、可维修性、可移植性、保密性和经济性等服务质量特性是服务产品所具有的内在的特性可分为五种类型:可靠性:准确地履行服务承诺的能力;响应性:帮助顾客并迅速提供服务的愿望;保证性:员工具有的知识、礼节以及表达出自信与可信的能力;移情性:设身处地的为顾客着想和对顾客给予特别的关注;有形性:有形的设备、设施、人员和沟通材料的外表服务质量特性:功能、安全、时间、服务提供的文明程度、服务接受者的舒适程度和满意程度三、质量观符合性符合性质量的概念:以“符合”现行标准的程度作为衡量依据适用性适用性质量的概念:以适合顾客需要的程度作为衡量的依据损失第二节产品质量形成规律一、朱兰质量螺旋“朱兰质量螺旋”,可以看到:产品质量形成过程包括13个环节:市场研究、产品计划、设计、制定产品规格、制定工艺、采购、仪器仪表配置、生产、工序控制、检验、测试、销售、售后服务产品质量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产品质量系统目标的实现取决于每个环节质量职能的落实和各环节之间的协调质量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和外部环境有密切联系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均需依靠人员的参与和完成,人的质量及对人的管理是过程质量及工作质量的基本保证它有异曲同工的常见表述还有质量循环图和质量杯二、朱兰三部曲朱兰质量管理三部曲: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第三节质量管理的基本范畴1、质量管理的定义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质量管理是通过建立质量方针和目标,并为实现规定的质量目标进行质量策划,实施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开展质量改进等活动予以实现的质量管理是组织在整个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围绕着产品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实施的是组织各项管理的主线 2、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方针是指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质量方针是企业经营总目标的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者对质量的指导思想和承诺质量方针由最高管理者制定并形成文件,质量目标中应包含组织目标和顾客的期望和需求质量目标是组织在质量方针所追求的目的,是组织质量方针的具体体现,目标既要先进,又要可行,便于实施和检查 3、质量策划质量策划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质量目标依据质量方针制定,组织应在组织内各个层次制定质量目标 4、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质量控制适用于对组织任何质量的控制是一个确保生产出来的产品满足要示的过程 5、质量保证2质量保证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保证质量、满足要求是质量保证的基础和前提 6、质量改进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质量改进应是持续的7、质量管理体系的定义质量管理体系的定义为“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活动实现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有效地开展各项质量管理活动,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这个体系就叫质量管理体系第四节质量和质量管理的其他术语过程:过程是指“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由输入、实施活动和输出三个环节组织过程可包括产品实现过程和产品支持过程程序是为进行某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产品:产品是指“过程的结果”产品有四种通用的种类:服务:服务是无形的,通常是在组织和顾客接触面上至少需要完成一项活动的结果如:商贸、运输;软件:由信息组成,通常是无形产品,并可以方法、论文或程序的形式存在如:计算机程序、字典;硬件:通常是有形产品,其量是具有计数的特性,可以分离、可以定量计数如:发动机零件、电视机;流程性材料:通常是有形产品,其量具有连续的特性,一般是连续生产,状态可以是液体、气体、粒子、线状、块状或板状等如:润滑油合格,有符合标准,符合要求的意思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对一件产品满足其需要的绩效与期望进行比较所形成的感觉状态也是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第三章质量认证制度第一节质量认证的产生和发展产生(商品印记——产品合格证——商标——认证标志); 发展(各国标准——国际标准——认可)第二节合格评定一、合格评定合格评定:与直接或间接确定相关要求被满足的任何有关活动分类:第一方评定这是一个技术术语,当由供方组织自己承担对某项标准、规范或法规进行合格评定时,称为第一方评定换句话说,是自我评定第二方评定这是指合格评定由供方组织的顾客承担例如,供方邀请某一潜在验证所提供的产品是否符合相关的产品标准第三方评定在这种情况下,合格评定由独立于供方组织和顾客组织之外的机构承担例如认证,一个独立的“认证”或“注册”机构根据标准的要求评定某个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如果体系符合要求,认证/注册机构向组织颁发证书*法规可以要求在某些行业进行这样的第三方评定它也可能被特定的的顾客所指定,或供方组织通过这种方式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区别于市场上的其它供应商其他相关方二、认可一个权威团体依据程序对某一个团体或个人具有从事特定任务的能力给予正式承认三、认证1、定义:第三方依据程序对产品、过程、服务符合规定的要求给予书面保证2、认证的作用1指导消费者选购满意的商品,指导厂商优先选择提供满意原材料质量的供应商2给生产者、销售者提供赢得顾客信任的手段,提供科学的管理手段,带来信誉和更多的利润 3可以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人身安全和健康,保护环境 4节约大量检验费用5国家可以将推行产品认证制度作为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36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3、认证与认可的区别:目的不同、结果不同、机构不同4、分类 1强制与自愿2产品认证、管理体系认证管理体系认证可分为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等产品认证有强制性认证和非强制性认证,管理体系认证一般都是非强制性认证3产品认证的局限性第三节、质量认证制度的类型和内容一、质量认证制度的类型型式试验按规定的试验方法对产品的样品进行试验,以证明样品符合标准或技术规范的全部要求型式试验加认证后监督-市场抽样检验型式试验加认证后监督-工厂抽样检验型式试验加认证后监督-在市场和工厂抽样检验,即检验所用的样品,从市场上购买或到生产厂随机抽取型式试验加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再加认证后监督工厂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批检对一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全检二、产品质量认证内容:1、产品型式试验2、质量管理体系审核3、产品监督检验4、质量管理体系监督审核流程:1、申请阶段2、审核前准备阶段3、现场审核阶段4、产品检验、试验阶段5、审查批准阶段6、认证后监督阶段第四章贸易技术壁垒一、贸易壁垒[关税、非关税二、贸易技术壁垒[定义、技术法规、质量在贸易中的作用1、贸易技术壁垒是指由于各种技术因素导致的贸易障碍贸易技术壁垒是指由于各国或地区制定或实施的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及标签标志等技术要求,如果制定或实施不当,可能给国际贸易造成的障碍 2、技术法规:强制执行的规定产品特性或相应的加工和生产方法的文件3、质量在贸易中的二重性:一方面,质量是建立和维持市场经济的技术手段,是正当的和必要的,具有促进贸易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贸易保护手段,具有阻碍贸易的消极作用,在高新技术贸易条件下,这种消极作用有时还在现实中起着非常大的影响第五章质量管理法制第一节概述[质量法制]质量管理法刑法通则民法通则出口商品检验法计量法标准化法产品质量法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同法其他第二节产品质量义务和责任1、产品质量义务产品质量义务是指产品质量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为一定质量行为或者不为一定质量行为,以满足对方利益需要的责任 2、产品质量责任产品质量责任是指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以及对产品质量负有直接责任的人,违反产品质量法的规定,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法定的产品质量义务,对其作为或不作为依法承担的法律后果4行政责任:国家机关依靠国家行政权力,对违法行政法规的单位和个人实施惩罚性强制措施民事责任:产品质量民事责任,是指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违反了产品质量义务所应当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产品质量民事责任,可以分为产品合同责任和产品侵权责任产品合同责任,是指产品的销售者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而应当承担的责任产品侵权责任,又称产品责任,是指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因其生产、销售的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损害而应当承担的责任刑事责任:犯罪人犯有“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所必须承担的刑事法律责任 3、产品缺陷缺陷的定义:缺陷,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不满足该标准缺陷是指未满足与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缺陷/不合格/瑕疵三者区别:不合格是指未满足要求,不合格包括瑕疵和缺陷瑕疵是指产品质量不符合预期的使用要求,或者不符合规定的文件要求,但是不存在不合理危险,且产品尚未丧失原有的使用价值,是轻微的不合格缺陷是严重的不合格第四节产品质量监督制度免检产品,☞在一定的时间内,免于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或地方各种形式的质量监督检验的产品名牌产品,☞食物质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居行业前列,用户满意程度高,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原产地域产品,☞利用产自特定地域的原材料,依照传统工艺在特定地域生产,质量、特色或声誉在本质上取决于原产地域地理特征,并以原产地域名称命名的产品第六章工序质量控制第一节工序质量波动及其规律性一、质量波动及其影响因素[波动的客观性、影响因素] 5M1E,造成产品质量的波动的原因主要有6个因素的总称a) 人:操作者对质量的认识、技术熟练程度、身体状况等; b) 机器:机器设备、工夹具的精度和维护保养状况等; c) 材料: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d) 方法:这里包括加工工艺、工装选择、操作规程等; e) 测量:测量时采取的方法是否标准、正确; f) 环境:工作地的温度、湿度、照明和清洁条件等;从过程质量控制的角度来看,通常又把上述造成质量波动的五方面的原因归纳为偶然性原因和系统性原因偶然性原因,偶然性原因是不可避免的原因,一定程度上又可以说是正常原因如原材料性能、成分的微小差异,机床的轻微振动,刀具承受压力的微小差异,切削用量、润滑油、冷却液及周围环境的微小变化,刀具的正常磨损,夹具的微小松动,工艺系统的弹性变形,工人操作中的微小变化,测试手段的微小误差,检查员读值的微小差异等等一般来说,这类影响因素很多,不易识别,其大小和作用方向都不固定,也难以确定它们对质量特性值波动的影响较小,使癫量特性值的波动呈现典型的分布规律系统性原因,系统性原因在生产过程中少量存在的,并且对产品质量不经常起作用的影响因素一旦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这类因素,就必然使产品质量发生显著的变化这类因素有工人不遵守操作规程或操作规程有重大缺点,工人过度疲劳,原材料规格不符,材质不对,机床振动过大,刀具过度磨损或损坏,夹具严重松动,刀具的安装和调整不当,定位基准改变,马达运转异常,润滑油牌号不对,使用未经检定过的测量工具,测试错误,测量读值带一种偏向等等一般来说,这类影响因素较少,容易识别,其大小和作用方向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表现为一定的或周期性的正常波动:是由偶然性,不可避免的因素造成的波动,正常波动的数据服从正态分布异常波动:是由系统性原因造成的质量数据波动,散差的数值和正负符号往往保持为常值,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带有方向性,出现差异大的差数二、质量波动的统计规律和数据类型质量数据分布的规律性对于在正常生产条件下的大量产品,误差接近零的产品数目要多些,具有较大正负误差的产品要相对少,偏离很大的产品就更少了,同时正负误差绝对值相等的产品数目非常接近于是就形成了一个能反映质量数据规律性的分布,即以质量标准为中心的质量数据分布,它可用一个“中间高、两端低、左右对称”的几何图形表示,即一般服从正态分布三、质量管理中常用的概率分布5第二节工序质量状态一、工序质量的两种状态受控状态失控状态,又称稳定状态和不稳定状态第三节工序能力一、工序能力的概念生产工序处于稳定的标准状态下,工序的实际生产能力二、工序能力指数是反映工序能力满足产品技术要求和顾客要求的程度的质量参数,用Cp表示Cp=T/B=T/6σ1、质量数据分布中心与标准规格(公差)中心重合的情况2、质量数据分布中心与标准规格(公差)中心偏离的情况 (1)给出单侧公差的情况①当只规定公差上限时②当只规定公差下限时(2)给出双侧公差的情况二、工序能力的判断及处置工序能力指数等级工序能力评价建议<Cp 特级工序能力过剩简化设备,节约成本,放宽检验 <Cp> 一级工序能力充足对普通产品放宽检验 <Cp> 二级工序能力尚可对产品及时跟踪检验 <Cp> 三级工序能力不足对产品严加检验Cp<四级工序能力太低停止生产,对产品实施全检6第四节工序质量控制图一、控制图的概念、原理和分类 1、控制图是一种研究质量特性数据随时间变化的统计规律的动态方法2、“3ó”原理质量特性服从正态分布下,距离分布中心±3ó范围内所含面积为%如果只有随机因素影响,则产品质量特性值应该以%的概率落入该范围内;如果落入此范围之外,则表明生产过程出现了异常,处于失控状态3、两类错误;α,第一类错误,把正常生产过程判断为异常;β,第二类错误,把异常生产过程判断为正常4、分类:控制图计量值控制图:极差控制图计数值控制图计件值控制图极差控制图计算(1)控制图控制界限±3对于计点值控制图从控制图的基本原理中我们知道:控制图的控制界限应取控制图,它的控制界限应该是:首先对组平均数再求平均得出总平均数:=则控制图的控制界限为:= =(2)R控制图控制界限根据定义,R控制图控制界限应为:二、控制图的设计略三、举例说明控制图的设计略四、控制图的分析与判断依据样本数据形成的样本点在控制图上的位置,以及变化趋势对控制图进行分析,判断工序是处于控制状态还是失控状态第七章全面质量管理第一节的涵义全面质量管理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永续经营的管理途径是一种全员、全过程、全企业的品质经营特点:1它具有全面性,控制产品质量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 2是全过程的质量管理;3是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 4是全社会参与的质量管理第二节的基础工作一、标准化工作1、标准,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文件标准化的定义,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以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2、作用3、内容4、形式:简化、统一化、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等7简化:指在一定范围内缩减对象的类型数量,使之在既定时间内足以满足一般需要的标准化形式简化是对社会产品的类型进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和调节的一种有效形式统一化:把同类事物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个范围内的标准化形式统一化的实质是使对象有形式、功能或其它技术特性具有一致性,并把这种一致性通过标准确定下来统一化的目的在于消除由于不改要的多样化而造成的混乱,为正常活动建立共同遵守的秩序统一化分为二类:一类是绝对的统一,二是相对的统一简化与统一化的区别在于前者着眼于一致,即从个性中提炼共性;后者肯定某些个性同时并存,着眼于精炼通用化:指在互相独立的系统中,选择和确定具有功能互换性或尺寸互换的子系统或功能单元的标准化形式互换性:指在不同时间、地点制造出来的产品或零件,在装配、维修时,不必经过修整就能任意地替换使用的性能互换性有两层含义:。

质量管理学 第二版 期末复习要点-

质量管理学 第二版 期末复习要点-

第一章产品:过程的结果,包括硬件、软件、服务和流程性材料。

硬件(如发动机机械零件)和流程性材料(如润滑油)通常是有形产品,区别仅在量的特性,前者具有计数的特性,后者有连续的特性。

硬件和流程性材料经常被称之为货物。

服务通常是无形的并且是在供方和顾客接触面上至少需要完成一项活动的结果。

服务的提供可涉及,例如:软件由信息组成,通常是无形产品并可以方法、论文或程序的形式存在。

许多产品由不同类别的产品构成,服务、软件、硬件或流程性材料的区分取决于其主导成分。

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最本质的是不断满足顾客的需求。

)顾客: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企业的顾客应该包括生产经营活动的一切受益(害)者。

第二章质量检验阶段:提出了“质量把关”,并建立了专门的质量管理职能。

质量管理从操作者发展到检验员,对提高产品质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不足:1)事后检验;2)全数检验;3)破坏性检验(判断质量与保留产品之间发生矛盾)统计控制质量阶段:将许多科技进步的成果应用于质量管理实践,解决了工业化进步过程中质量管理遇到的瓶颈问题。

从质量检验阶段发展到统计质量控制阶段,从“事后把关”变为预先控制,并很好地解决了全数检验和破坏性检验的问题。

但由于过多地强调了统计方法的作用,忽视了其它方法和组织管理对质量的影响,使人们误认为质量管理就是统计方法,而且这种方法又高深莫测,让人们望而生畏,质量管理成了统计学家的事情,限制了统计方法的推广发展,也限制了质量管理的范畴。

全面质量管理将系统思想很好地融入到质量管理之中,更好地将技术进步与现代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得到公共资源的支持。

TQC强调了:①质量管理仅靠检验和统计控制方法是不够的,解决质量问题的方法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还必须有一整套的组织管理工作;②质量职能是企业全体人员的责任,企业全体人员都应具有质量意识和承担质量责任;③质量问题不限于产品的制造过程,解决质量问题也是如此,应该在整个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实现的全过程中都实施质量管理;④质量管理必须综合考虑质量、价格(经济性)、交货期和服务,而不能只考虑狭义的产品质量。

质量管理期末考复习笔记(精选4份)之2

质量管理期末考复习笔记(精选4份)之2

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一、质量(单选)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 P1)(1)顾客满意就是“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

顾客抱怨是一种满足程度低的最常见的表示方式。

(2)特性:可区分的特征。

固有特性: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

①技术或理化方面的特性:机械零件的刚性、耐磨性等。

②心理方面的特性:服装的样式、食品的味道等。

③时间方面的特性:耐用品的可靠性、电力供应的及时性、产品精度的保持性等,如手机待机时间和灯管使用寿命。

(多选)赋予特性:是固有特性的反义词,是指外在的。

如:产品的价格、交货期、商标。

它不属于质量的范畴。

(3) 要求: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会期望。

( P1)(单选)通常隐含:组织、顾客和其它相关方的惯例或一般做法,所考虑的需求或期望是不可言喻的,如饭店提供干净的环境和餐具。

(单选或判改题)(4) 质量不仅是指产品质量,也可以是某项活动或过程的工作质量,还可以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质量。

二、质量管理( P2)1. 质量管理即: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即质量管理是组织为使产品质量能够满足不断更新的质量要求,达到顾客满意而开展的策划、组织、实施、控制、检查和改进等所有相关管理活动的总和。

2. 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判改题)(1)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制定;(判改题)(2)质量保证:质量保证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质量保证提供信任,保证质量提供合格产品,质量保证的前提是保证质量。

(3)(单选)持续改进: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

持续改进是质量管理永恒的话题三、过程与产品 ( P3 )1. 产品(多选)(1)服务的三大特点:无形性、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不可储存。

(2)流程性材料:通常是有形产品,其度量值具有连续的特性,液体、气体和颗粒状的都是流程性材料,如水泥、沙子、矿泉水、布匹、煤气等。

2. 过程( P3 )产品实现过程是组织内部最基本的过程。

质量管理学复习资料

质量管理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过程:就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2、质量成本:又称为质量费用,是指为了确保和保证合格的质量而发生的费用以及没有达到合格的质量所造成的损失。

3、服务:为满足顾客的需,供方和各科之间接触的活动以及供方内部所产生的结果。

4、质量检验:是指对产品的一种或多种特性进行测量、检查、试验、计量,并将这些特性与规定的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其符合性的活动。

5、抽样检验:是从一批产品或一个过程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产品,进而判断产品批或过程是否接收的活动。

6、过程能力:以往被称为工序能力,是指过程的加工水平满足技术标准的能力,它是衡量过程加工内在一致性的标准。

过程能力指数:表示过程能力满足技术标C,跟 成反比。

准(产品规格、公差)的程度,一般记为PCI或P7、维修性: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时,保存或恢复到规定状态的能力,简写为M。

8、保障性:是指产品设计特性和计划的保障资源能满足使用要求的能力,简写为S。

9、控制图:是对过程质量加以测定、记录并进行控制管理的一种用统计方法设计的图。

10、稳定性:又称为漂移,指随着时间的变化,用相同测量系统对同一产品进行测量所得到的偏移的变化。

11、重复性:又称为设备变差,指在可重复条件下测量的精度。

12、潜在先效模式与后果分析:是按照一定得格式有步骤地分析每一个部件、单元(或每一种功能)可能产生的失效(故障)模式以及每一种失效模式对系统(设备)的影响及失效后的严重程度,是一种失效因果关系的分析方法。

13、全面生产维护:是以5S活动为基础,以自主保养、计划保养、前期管理、个别改善、教育训练、质量保全、间接部门效率化、安全与卫生八大支柱为主体,追求零故障、零灾害、零不良、零损失,以全员参与、预防为主为核心,最终实现企业的全员效率化管理。

14、可靠度:在规定的时间和给定的条件下,无故障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15、可用性:是产品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三种固有属性的综合反映,是指产品处于可工作状态或可使用状态的能力。

质量管理知识点终极版

质量管理知识点终极版

质量管理知识点终极版第一篇:质量管理知识点终极版1.质量: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之总和。

实体可以是产品、活动和过程,也可以是组织、体系或人,还可以是上述各项的组合。

2.产品可分为4类: 硬件,具有特定形状可分离的有形产品; 流程性材料,把原材料转化成有形的待加工的半成品; 软件,承载媒体的表达形式的信息知识;④服务,供方为满足顾客需要而提供的活动。

(不用记定义,需知道给定产品属于哪类产品,例如:专利属于软件;运输属于服务)3.质量特性是指产品所具有的满足用户特定(明确和隐含的)需要的,能体现产品使用价值的,有助于区分和识别产品的,可以描述或可以度量的基本属性。

4.质量观分为:传统-符合型质量观,现在-用户型质量观。

5.朱兰质量螺旋模型核心是朱兰三部曲,包括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

6.戴明质量圆环核心:PDCA四环节:P-计划,D-实施,C-检查,A-行动、处理八步骤:1、分析现状,找出问题2、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3、要因确认4、拟定措施、制定计划5、执行措施、执行计划6、检查验证、评估效果7、标准化,固定成绩8、处理遗留问题7.桑德霍姆与朱兰模型区别:更强调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体系与外部环境的联系,特别是和原材料供应单位及用户的联系。

8.质量管理:是“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9.质量方针: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

10.质量体系有两种形式: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

(要区分开两种体系参看课本p7)11.质量策划:是指确定质量目标以及采用质量体系要素的活动。

12.质量改进:是指为向本组织及其顾客提供更多的效益,在整个组织所采取的旨在提高活动和过程的效益和效率的各种措施。

15、为什么食品安全性有绝对相对之分?答:对食品绝对安全性与相对安全性的区分,反映了消费者与生产者和管理者两个侧面在食品安全性认识角度上的差异。

质量管理学复习资料总结归纳重点

质量管理学复习资料总结归纳重点

质量经管复习资料第一章1、“3C”是指变化、顾客和竞争。

2、质量:一组固有特征满足要求的程度。

3、质量特性可以区分为以下几类:①技术或理化方面的特性。

这些特性可以用理化检测仪器精确测定。

例如机械零件的耐磨性、汽车的耗油量;手表的防水、防震;②心理方面的特性;③时间方面的特性;④安全方面的特性;⑤社会方面的特性。

4、国际规范化组织把产品分成了四大类①服务②软件③硬件④流程性材料5、狩野纪昭讨论了三种主要的质量特性:① 魅力特性指如果充足的话会使人产生满足,但不充足也不会产生不满的那些特性。

② 必须特性是指即使充分提供也不会使顾客感到特别兴奋和满意,但一旦不足却会引起强烈不满的那些质量特性;③线性特性是指那些提供得越充分就越能导致满意,而越不充分就越使人产生不满的那些特性。

例如,商场售货员的服务态度。

6、“大质量”观认为①产品是所有类型的产品;②过程包括制造、支持和业务在内的所有过程;③质量被视为经营问题;④顾客是所有受影响的人,不论内外。

7、促进重视质量的主要原因有:①科学技术的增长在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同时,更提出了对质量重视的严格要求;②政府对于质量的管制;③消费者权益运动日益高涨;④在质量方面的国际竞争日益增强。

8、质量经管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经管职能的所有活动。

9、在质量经管活动中频繁地应用着三个经管过程,即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

这些过程称为“朱兰三步曲”。

在质量经管“三步曲”中,质量计划明确了质量经管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及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是质量经管的前提和基础。

10、全面质量经管(TQM)是现代质量经管发展的最高境界。

ISO8402:1994将其定义为“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足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经管途径”。

11、开展全面质量经管可以取得多方面的成效。

质量管理学期末复习

质量管理学期末复习

A
B C 合计
6
3 10 19
13
9 9 31
32
25 53 38
齿轮箱密封垫是由 甲、乙两厂分别供 给的
齿轮箱垫供货单位分层表
供货厂 甲 乙 合计 漏油 11 8 19
不漏油 漏油率(%) 14 17 31 44 32 38
措施:采用乙厂的齿轮箱垫,工人B的操作方法 效果:漏油率不但未降低,反而增加了
直方图的作图步骤
• 求极差R。
–原始数据中的最大值xmax最小值xmin的差值,即极差。
• 确定分组的数组和组距。
数据个数 40~99 100~200 201~500 501~1000 1000以上 分组数k 6~8 8~10 9~11 10~13 12~15
• 确定各组界限。 • 统计各组的数据个数。 • 画直方图
分层法
分层法是根据产生数据的特征(何人、何处、 何种方法、何种设备等)将数据划分成若干组的 方法,也就是分门别类。
• 分层的目的在于把杂乱 无章的数据加以整理,使 之能确切地反映数据所 代表的客观事实。 • 分层的原则是使同一层 次内的数据波动幅度尽 可能小,而层与层之间的 差别尽可能大。
• 常见的分层依据:
–便利性——服务的可接近性和可达性。 –可靠性——独立地、一致地和准确地执行服务发生的 能力。 –责任心——服务人员自愿帮助顾客处理异常情况的责 任感。 –响应——提供服务的快捷性。 –准确性——接待顾客的服务人员在该服务领域所具备 的知识和提供可靠服务的技能。 –周到——接待顾客的工作人员对待顾客的方式。 –视觉上的感受——设施、设备、人员和用于沟通的硬 件的直观表现。
全面质量管理:基本指导思想
1. 从系统和全局出发的指导思想; 2. 为用户服务的指导思想; 3. 以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 4. 用事实和数据说话的指导思想; 5. 不断改进的指导思想; 6. 以人为主体贯彻群众路线的指导思想; 7. 质量与经济统一的指导思想; 8. 突出质量的经营管理思想;

质量管理期末复习内容

质量管理期末复习内容

质量管理期末复习内容质量管理复习内容名词解释1.质量:ISO9000对质量的定义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工作质量:一般指与质量有关的各项工作,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过程质量的保证程度。

3.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4.TQM(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一个组织开展以质量为中心,以本组织全体成员参与为基础的一种管理方式。

其目标是通过顾客满意和该组织全体成员和社会受益,以达到长期成功。

5.5S活动(名词、填空):是指对生产和作业现场的各种生产要素(主要是物的要素)所处的状态,不断进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从而提高素养的活动。

6.PDCA循环:按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阶段周而复始地进行质量管理工作,称为质量管理循环,简称PDCA循环,也称戴明环。

7.质量方针: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

8.质量管理体系: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组成部分包括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

9.质量保证: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10.质量改进: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11.质量控制: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通俗的理解是实现质量策划的内容。

12.顾客满意: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

13.质量监督:是指为确保满足规定的要求,对实体状态进行连续的监视和验证,并对记录进行分析。

14.合格评定:任何直接或间接确定技术条件或标准中相关要求被满足的活动。

15. 质量认证:又称合格认证,是由可以充分信任的第三方,证实某一经鉴定的产品、过程或服务符合特定标准或其他技术规范的活动。

16.工序能力:是指工序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控制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又称为加工精度。

质量管理期末复习整理

质量管理期末复习整理

质量管理考试题型:一、单选题(25小题选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二、多选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三、简答题( 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四、计算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五、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复习范围:一、单选题二、多选题单选题、多选题出自初级考试用书的一概论、二体系、五概率、六抽样、七控制图、八改进等6章的单选题、多选题,既可能打乱答案顺序,又可能对题目作一定修改,特别是第五概率、六抽样、七控制图等3章,很可能修改题目的数据.四、计算题出自第五章5、6、7、排列图的相关计算。

三、简答题五、论述题简答题、论述题出自苏秦教材的各章思考题,各章重点如下:一绪论:第33页:1、2、7、8二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第70页:1、2、4、8、10三质量管理体系及评价:第123页:1、2、6四供应商管理:第161页:1、2、3、4、5五过程质量控制:第240页:1、3、4、5、6、7、排列图六顾客满意与顾客关系管理:第287页:1、2、3、5七质量测量与分析:第351页:1、2、3,5八质量改进:第387页:2、3、4、6、7简答:第一章绪论1.简述质量概念及其发展。

观察并思考当前企业、消费者、政府对质量的看法分别是什么。

(P2)●大体上,对质量概念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1)符合性质量:早起的质量概念可以简称为符合性质量,就是符合产品的设计要求,达到产品的技术标准。

2)适用性质量:在20世纪中叶,产生朱兰的适用性质量概念。

朱兰将质量定义为“质量是一种适用性。

”这一定义可分解为:设计质量(涉及市场调查、产品概念、设计规范)、质量一致(技术、人力资源、管理)、可使用性(强调可靠性、维修性、物流支持)、现场服务(及时性、满意度、完整性).3)全面质量:20世纪90年代,众多著名专家提出“全面质量”的新概念。

所谓全面质量,不仅指最终产品,同时包括与产品相关的一切过程的质量,涵盖产品的整个寿命周期,具体包括了工作质量、服务质量、信息质量、过程质量、部门质量、人员质量、系统质量、公司质量、目标质量等。

质量管理复习重点

质量管理复习重点

1、质量管理体系:为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过程、资源、组织结构和程序2、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两种推动模式①受益者推动方式②管理者推动方式3、质量管理体系策划与设计:①教育培训、统一认识②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③组织落实,制定计划④现状调查和分析⑤调整组织结构,合理配备资源⑥质量管理体系总体设计4、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特点:可操作性、可融合性、可检查性5、质量管理体系的试运行及改进:四个环节:①重点培训执行层②重视信息的管理③质量体系的审核和评审④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6、质量审核分类:产品质量审核(过程)工序质量审核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多管理体系结合审核7、第一方审核:①作为保持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手段②第二方和第三方审核前的准备第二方审核:提供对组织的信任依据①有合同意向时②有合同关系的情况下第三方审核:①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并能够有效运行。

②确定受审核方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可以认证注册。

③为受审核方提供改进其质量管理体系的机会。

④为潜在的顾客提供信任,减少重复的第二方审核。

8、质量认证:质量认证包括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指由一个公证机构(第三方)对产品或质量体系作出合格评定。

9、10、中国认证制度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授权机构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管理的事业单位。

第二层次:认可机构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第三层次:认证实践的机构和人员认证机构、检查机构、实验室以及从事评审、审核等认证活动人员第四层次:企业申请后接受认证机构的检验、评审和监督11、产品认证和体系认证的主要区别:12、工序质量控制是生产制造过程控制的核心。

13、工序质量波动的形式:偶然性波动、系统性波动。

14、抽样方法:简单随即抽样、间隔随即抽样、分层随即抽样、分段随机抽样15、工序能力指标的用途:①验证工序质量保证能力②协调工序间相互关系③选择经济合理的工序方案16、质量检验: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质量管理期末

质量管理期末

质量管理期末第一篇:质量管理期末1.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2.要求:即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3.质量管理:在质量方面指挥或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4.QC:质量控制是指未满足质量要求而对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中专业技术和管理技术两方面的各种因素进行控制5.QA:质量保证是组织针对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对自身的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中某些环节的质量控制活动提供必要的证据以取得信任6.过程: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7.产品:即过程的结果8.TQM:全面质量管理即全员质量管理、全过程质量管理、全方位质量管理和多种多样的质量管理工具或方法。

即三全一多样9.5M1E:投入产出过程中的因素包括人员、机器设备、原辅材料、方法、测量和环境10.顾客需求:顾客对产品或服务所提出的、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11.卡诺模型:是顾客需求管理的一种模式。

即把顾客需求分成三类: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和兴奋型需求12.CRM:顾客关系管理13.顾客:即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14.顾客满意:顾客对其需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15.顾客满意度指数:基于一定的满意度模型,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进而得到的顾客满意程度的综合度量值16.DFM:可制造型设计;DFC:面向成本的设计;DFE;绿色设计,也称面向环境的设计或环境友好设计17.QFD内涵:质量功能展开的内涵是在产品设计与开发中充分倾听顾客的声音18.FMEA:故障模式即影响效应分析19.质量屋:是实施质量功能展开的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是一种形状如房屋的图形20.可靠性: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21.维修:使产品保持规定状态或当产品发生故障后使其恢复到规定状态的一系列活动22.保障性:指产品的设计特性和计划的保障资源能满足使用要求的能力23.测试性:指能够及时并准确确定产品的状态,并隔离其内部故障的一种设计特性24.可用性:指产品在所需求的外部资源得到保证的前提下,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刻和时间区内处于可执行功能状态的能力25.可信性:仅用于非定量的一般性描述,是一个用于描述可用性及其影响因素的集合性术语26.可靠度R(t):是产品在规定条件下、规定时间内无故障的发挥规定功能的概率 27.故障率(t):指产品工作到时刻t在以后单位时间内发生故障的概率28.MTB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指产品两次故障间隔内正常工作的时间29.MTTF:失效前平均工作时间是指对于不可修复的产品指开始工作到失效的平均时间30.MTTR:平均故障修复时间是指产品出现故障到恢复正常工作时所需要的时间31.维修度M(t):指可修复产品在规定条件下进行维修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维修的概率32.可用度A:指产品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与总时间的比值33.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个单元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4.SPC:统计过程控制 35.质量控制图:按时间顺序描点做出的有关产品质量的样本统计量图形,在图上有中心线CL、上控制界线UCL和下控制界线LCL 36.第一类错误和第一类风险:生产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却虚发警报,而将生产过程误判为出现了异常,称为第一类错误;把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称为生产者风险或第一类风险37.第二类错误和第二类风险:生产过程处于异常状态却没有发出警报,而将生产过程误判为处于统计过程的控制状态,称为第二类风险;把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称为消费者风险或第二类风险38.工序能力:指工序的加工质量满足技术标准的能力39.单位产品:指实行检验的基本产品单位40.交验批和批量:交验批是提供检验的一批产品;交验批中所包含的单位产品数量即批量。

质量管理期末重点

质量管理期末重点

质量管理期末考试要点1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质量是产品、过程和体系的一组固有特性,以满足顾客(或其他相关方)明示的、通常隐含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的程度。

2随着科学技术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发展,质量的概念也在逐渐的拓展、深化或完善。

3形成文件的程序通常包括某项活动的目的和范围,明确做什么(what)、谁来做(who)、何时做(when)、何地做(where)、为什么做(why)和如何做(how),以及所需要的资源和如何进行控制与记录等。

4 四中通用产品类别:服务软件硬件流程性材料5 质量方针:有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关于质量方面的全部意图或方向。

6 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的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特点是:以全面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即组织中包括最高管理者在内的所有成员)参与为基础,通过对质量环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即三全管理,使顾客和相关方满意。

全面质量管理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得到组织最高管理者的强有力的支持,对全员进行教育和培训,以及全员的积极参与7 5M1E:人材料机器方法测量环境8 质量保证: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9 20世纪质量管理发展三个阶段的质的区别:质量检验阶段主要依靠事后监督,是一种防守型的质量管理;统计质量控制管理主要在过程中实施控制,通过控制原因完成预期目标是一种预防型的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保留了前两者的长处,以满足顾客的要求为目标,对产品生命周期的整个过程实施管理,是一种“全面的、全过程的、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

10 监督的方式和途径①建立和完善买方市场机制②建立有效的质量监督体系③法律监督④技术监督⑤质量认证制度⑥生产许可证制度⑦消费者协会等社会组织的监督11质量策划常用的系统方法----质量功能展开(QFD)12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三个阶段,被称为质量管理三部曲13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三个阶段的关系质量策划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色:重点红色:比黑色重要绿色:最重要蓝色:了解)1.质量的术语定义: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质量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性能、适用性和满意程度。

3.质量概念的演变(1)质量概念的第一次扩展是从单纯的产品性能扩展到考虑顾客要求的“实用性”。

(2)质量概念的第二次扩展是从单纯的产品质量扩展到包括过程在内的“工作质量”4.产品质量是如何形成和实现的?生产、设计、调研、材料采购、检验、售后5.质量管理的概念质量管理: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简单的说,就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质量管理的定义引用了以下概念a)质量方针: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总宗旨和方向。

在形式上的要求:由最高管理者制定、必须形成文件并按文件控制程序规定进行审查、批准、发布、实施。

注:要与组织总方针相一致并为制定质量目标提供框架。

b)质量目标: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

质量目标是可测量的注:通常对组织的相关职能和层次分别规定质量目标。

c)质量策划:确定质量以及采用质量体系要素的目标和要求的活动。

d)质量控制: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

e)质量保证:为了提供足够的信任表明实体能够满足质量要求,而在质量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有计划和有系统的活动。

f)质量体系:为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

g)质量改进: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关系:质量目标要和质量方针一致6.质量管理的范畴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目标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管理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7. 质量管理的发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1)质量检验阶段;(操作工质量检验阶段、专职质量检验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SQC阶段)(20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休哈特:统计质量控制之父(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质量保证阶段、质量战略管理阶段)(TQM阶段即质量战略管理阶段)(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费根堡姆:全面质量控制之父ISO9000标准: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会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全面质量管理主要就是“三全”的管理,“三全”指:(1)全面的质量,即不仅限于产品的质量,而且包括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等在内的广义的质量;(2)全过程,即不仅限于生产过程,而且包括市场调研、产品开发设计、生产技术设备、制造、检验、销售、售后服务等质量环的全过程;3)全员参加,即不仅限于领导和管理干部,而是全体人员都参加,质量第一人人有责质量管理的发展三个阶段的基本特点:(1)一般质量检查;事后把关,剔除不合格产品。

(2)统计质量控制其主要特点是:预防为主、预防加把关。

(3)全面质量管理特点: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中进行全面、综合质量控制8.戴明循环戴明最早提出了PDCA循环的概念,简称“戴明环”。

“戴明环”简单的说就是:“计划——实施——检查——改进”循环。

PDCA循环有以下四个明显特点:(1)周而复始(2)大环带小环(3)阶梯式上升(4)统计的工具。

PDCA循环运用了科学的统计观念和处理方法。

作为推动工作,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典型的模式被称为“四个阶段”、和“七种工具”。

四个阶段就是P、D、C、A。

直方图、控制图、因果图、排列图、相关图、分层法、分析表所谓“七种工具”。

9. 戴明的“十四要点”(1)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2)采纳新的质量哲学(3)停止依靠大批量的检验来达到质量标准。

(4)废除“价低者得”的做法(5)不断地改进生产及服务系统(6)建立现代的岗位培训方法(10)取消形式主义(11)取消数字指标(12)为工作技艺自豪(13)建立严谨的教育及培训计划(14)创造一个每天都推动上述各项的高层管理结构10.朱兰朱兰说“质量是一种适用性,而所谓适用性是指使产品在使用期间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被称为“朱兰三部曲”,质量管理“三部曲”是一个依次循环进行的过程,朱兰把产品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称为“螺旋形上升过程”(选择)螺旋形上升过程在ISO9000标准中表现为质量环。

朱兰的“8020原则”:许多质量问题80%是由管理不良引起的,20%才是技术问题。

11.ISO:国际标准化指数ISO 9000:到2008年,经过三次修订(1994/2000/2008),3年有效期,每三年需要重新认证一次。

ISO 9000族核心标准:(1)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2)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3)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4)ISO 9000《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ISO 9000的理论基础:质量管理八大原则(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2)领导作用(3)全员参与(4)过程方法(5)管理的系统方法(6)持续改进(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12.把38-69页读一遍13.认可:一个权威团体依据程序对某一团体或个人具有从事特定任务的能力给予正式承认。

认证:第三方依据程序对产品、过程或服务符合规定的要求给予书面保证。

(合格证书)认证与认可的区别:(1)目的不同。

认证的目的是证明符合性,认可的目的是证明具有某种能力。

(2)结果不同。

认证的结果是给予书面认证,认可的结果是给予正式承认。

(3)机构不同。

认证组织是独立于第一方和第二方的第三方组织,认可组织是官方机构或半官方机构。

认证的作用:(1)提示消费者优先选购获得认证的产品或提示厂商优先选择获得认证的组织作为原材料、零部件、劳务或服务的供应商,以确保顾客得到满意的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2)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提供赢得顾客信任的手段,提高其商业信誉,扩大其商品销售,为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必要的技术条件;同时还为组织提供科学的管理手段,使组织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3)对市场而言可以节约大量的重复性检验、试验和审核的费用;对社会而言,可以有效地保护消费者利益,保护使用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

质量认证制度的类型:(1)型式试验(2)型式试验加认证后监督——市场抽样检验(3)型式试验加认证后监督——工厂抽样检验(4)型式试验加认证后监督——市场和工厂抽样检验(5)型式试验加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加认证后监督——质量管理体系复查加工厂和市场抽样检验(6)工厂质量管理体系审核(7)批检(8)全检14.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由各种技术因素导致的贸易障碍。

内容:产品性能要求、安全要求、环境要求、包装和产品信息标识要求。

特点:(1)二重性:贸易技术壁垒有积极、合理的一面,也有消极、不合理的一面。

(2)隐蔽性:贸易技术壁垒往往打着科学技术的旗号,披着保护人类健康、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保护环境等合法外衣,行贸易保护之实。

(3)广泛性: 贸易技术壁垒涉及的产品和技术范围十分广泛。

15.生产者的责任和义务:保证产品质量符合以下要求:产品无缺陷、产品具有适用性、产品具有符合性。

销售者的责任和义务:进货检查验收、保值产品质量16.产品质量三包:国家明确规定生产者、销售者、修理者对部分产品在售后一定期限内有修理、更换和退货的责任和义务。

要求(了解):(1)产品自售出之日起7日内,发生性能故障,消费者可以选择退货、换货或修理;然后销售者向生产者或供货者追偿。

(2)产品自售出之日起15日内,发生性能故障,消费者可选择换货或者修理; 然后销售者向生产者或供货者追偿。

(3)在三包有效期内,修理两次,仍不能正常使用的产品,由销售者负责为消费者免费换货或退货; 然后销售者向生产者或供货者追偿。

(4)在“三包”有效期内,因生产者未供应零配件,自送修之日起超过90日未修好的,销售者负责为消费者换货。

(5)在“三包”有效期内因修理者自身原因使修理超过30日的,由修理者负责免费为消费者免费换货,费用由修理者承担。

(6)在“三包”有效期内,符合换货条件的,销售者因无同型号同规格产品而消费者不愿调换其他型号规格产品而要求退货的,销售者应予退货。

由于同型号同规格产品,而消费者不愿调换要求退货的,销售者应予退货,但要向消费者收取折旧费。

等等…..(案例)销售者应履行的义务(一)不能保证实施三包规定的,不得销售《实施“三包”的部分商品目录》所列产品;(二)保持销售产品的质量;(三)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不符合法定标识要求的,一律不准销售;(四)产品出售时,应当开箱检验,正确调试,介绍使用维护事项、三包方式及修理单位,提供有效发票和三包凭证。

(五)妥善处理消费者的查询、投诉,并提供服务。

修理者应履行的义务(一)承担修理服务业务;(二)维护销售者、生产者的信誉,不得使用与产品技术要求不符的元器件和零配件。

认真记录故障及修理后产品质量状况,保证修理后的产品能够正常使用30日以上;(三)保证修理费用和修理配件全部用于修理。

接受销售者、生产者的监督和检查;(四)承担因自身修理失误造成的责任和损失;(五)接受消费者有关产品修理质量的查询。

生产者应履行的义务(一)明确三包方式。

生产者自行设置或者指定修理单位的,必须随产品向消费者提供三包凭证、修理单位的名单、地址、联系电话等;(二)向负责修理的销售者、修理者提供修理技术资料、合格的修理配件,负责培训,提供修理费用。

保证在产品停产后5年内继续提供符合技术要求的零配件;(三)妥善处理消费者直接或者间接的查询,并提供服务。

17.产品标识要求:121-123页(读一遍,了解)第五章ppt上案例看一遍18.标准: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标准的含义:(1)标准是一种规范性文件(2)标准的对象是反复出现或重复发生的“活动或其结果”标准化: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含义:(1)标准化是一种活动(2)标准化的根本目的是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技术贸易壁垒,促进技术合作。

标准的种类:(1)按性质: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2)按习惯: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3)按对象:基础标准、产品标准、过程标准、试验标准、服务标准、接口标准、数据待定的标准标准的级别: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标准化的形势:简化、统一化、系列化、通用化、组合化19.产品标准是企业内的所有标准的核心。

企业标准的备案:企业产品标准应在发布后30日内办理备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