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啤酒案例分析报告
青岛啤酒案例分析.
![青岛啤酒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ba744a883d049649b6658e1.png)
青岛啤酒案例分析组员:王帅陈思吉吴雨桥汤竹君——2012年11月18日目录一、公司产品介绍1.1企业发展历史 (3)1.2企业现状 (3)1.3产品介绍 (3)1.4营销概况 (3)1.5 执行概要及目标 (4)二、营销环境分析2.1经济环境分析 (4)2.2政治法律分析 (5)2.3市场文化背景 (5)2.4技术背景 (5)2.5消费者行为分析 (5)三、SWOT问题分析3.1优势(S) (6)3.2劣势(W) (6)3.3机会(O) (6)3.4威胁(T) (7)四、STP目标市场定位理论4.1市场细分及目标选择 (7)4.2目标顾客分析 (8)4.3市场定位 (9)五、4P营销策略5.1产品策略 (10)5.2 价格分析 (11)5.3渠道分析 (12)5.4产品分析 (13)六、总结6.1总结 (13)一、企业介绍1.1 企业发展历史1.1.1 1903年8月由德国商人和英国商人合资在青岛创建1.1.2 1993年7月15日,青岛啤酒股票(0168)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是中国内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
1.1.3 1916年,日本人侵占了德国商人的股份,买下英国商人的股份,将公司更名为“大日本麦酒株式会社青岛工场”。
1.1.4 1945年随着日本的战败,工厂由青岛市政府当局派员接管,更名为“青岛啤酒公司”。
1947年6月14日,“齐鲁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从行政院青岛区产业处理局将工厂购买,定名为“青岛啤酒厂”。
一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青岛啤酒才变为国有。
1.1.5 上世纪90年代后期,运用兼并重组、破产收购、合资建厂等多种资本运作方式,青岛啤酒在中国18个省、市、自治区拥有50多家啤酒生产基地,基本完成了全国性的战略布局。
1.1.62008年北京奥运会官方赞助商,目前品牌价值426.18亿元,居中国啤酒行业首位,跻身世界品牌500强。
1.2企业现状目前品牌价值502.58亿元,居中国啤酒行业首位,跻身世界品牌500强。
(3)青岛啤酒案例分析
![(3)青岛啤酒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baf451516fc700abb68fca8.png)
青岛啤酒的营销策略分析班级:市场营销(应用)2013-1班组号:第三组组名:老司机小组成员:邓国倩、苏惠琴、谭昱辉覃德旺、庞炎波目录1、概述 (1)1.1公司简介 (1)1.2公司的历史沿革 (2)2、市场分析 (2)2.1中国啤酒行业发展状况 (2)2.2主要经营方式 (3)2.3主要竞争对手 (3)3、青岛啤酒的发展历程 (4)4、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5)5、市场定位与品牌定位 (5)5.1市场细分 (5)5.2目标市场选择 (6)5.3市场定位与品牌定位 (6)6、产品策略 (6)6.1产品组合 (6)6.2产品组合策略 (7)6.2.1扩大产品组合策略 (7)6.2.2低价产品策略 (7)6.2.3高价产品策略 (7)7.分销渠道策略 (8)7.1渠道结构 (8)7.2渠道决策 (8)8、价格策略 (9)8.1定价方法 (9)8.2价格策略 (9)8.3非价格策略 (9)8.3.1产品品牌个性化 (9)8.3.2广告策略 (10)9、促销策略与公共关系 (10)9.1促销策略 (10)9.1.1广告促销和名人促销 (10)9.1.2情感促销 (10)9.1.3文化促销 (11)9.1.4体育促销 (11)9.1.5新闻促销 (11)9.2公共关系 (11)9.2.1形象公关 (11)9.2.2网络公关 (11)10竞争策略 (11)10.1差异化竞争策略 (11)10.2趋势 (12)11、主要结论与展望 (12)致谢 (13)参考文献 (13)1、概述1.1公司简介青岛啤酒公司的基本情况青岛啤酒,全称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啤酒始建于1903年,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啤酒生产企业。
1993年,青岛啤酒在香港和上海相继上市,无论是在资本市场还是在市场并购方面都可圈可点。
青岛啤酒是内地最大的啤酒生产商,其产品“青岛啤酒”分销到全球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是国际啤酒市场中最知名的中国品牌。
自1997年1月以来,青啤在全国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收购活动。
青岛啤酒的案例分析
![青岛啤酒的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4a221890975f46527d3e198.png)
二、平衡计分卡的四个角度
三、青岛啤酒战略规划体系
制定战略: 使命、目标、战略
转化为平衡计分卡: 描述和衡量战略
竞争情报系统: 持续提供战略决策信息
测试和调整战略: 战略学习,调整战略
制定运营计划: 实现战略与运营对接
评价、改进: 控制过程,实现目标
实施:执行战略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图
四、公司战略图
增长战略
(F1)股东价值最大化
青岛啤酒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第7组: 组长:邓德珂 主讲:高广超 组员:高晓盈 张芳芳 姚木兰 韩魏乐 邓雪慧 唐蒙 刘亚丽 关海燕 文运运 左亚青 焦东娜 刘洋洋 陈娇
2013年11月
目录
一 二 三 四 五
一、公司概况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1903年8月由德国 商人和英国商人合资在青岛创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 青岛股份公司,它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啤酒制造厂商, 2019年北京奥运会官方赞助商,目前品牌价值 426.18亿元,居中国啤酒行业首位,跻身世界品牌 500强
习
与
成 长
(L2)提升核心人才胜任能力
信息资本 (L3)建立战略管理决策系统
(L4)延伸ERP实施 (供应链、CRM)
组织资本
(L5)运用国际化最佳实 践
(L6)建立面向市场的企 业文化
(L7)实施变革管理
五、战略的动态管理
高层领导人
青岛啤酒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青岛啤酒市场营销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8a0f67f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63.png)
青岛啤酒市场营销案例分析青岛啤酒作为中国最大的啤酒品牌之一,早在20世纪初就已经拥有超过百年的历史。
在中国市场,青岛啤酒占据了非常大的市场份额,成为啤酒行业的领导品牌。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究青岛啤酒在市场营销领域所采用的策略和成功之处。
1.品牌定位和市场定位青岛啤酒的品牌定位是高端啤酒品牌,同时也强化了其中国文化身份的特点。
品牌口号“ 在青岛,你啤酒” 不仅强调了品牌的地域特点,还突显了品牌的质量和个性。
在市场定位方面,青岛啤酒在国内市场的目标消费者群体是广大消费者,但重点是以中高端消费者为主要目标群体。
在海外市场方面,主要针对一些中产阶级消费者。
2.宣传和广告青岛啤酒在广告宣传方面非常成功,其营销策略与宣传方式结合得好,宣传效果非常突出,使品牌在市场上成为了知名品牌。
它的广告以其精湛的情感表达,成功地将品牌形象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了联系,提高了品牌的忠诚度。
除了在媒体广告等传统渠道上投入大量资金外,青岛啤酒在现场推广方面也非常成功。
例如,它举办了许多啤酒节活动,包括世界啤酒节等,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消费者。
3.产品质量和创新青岛啤酒从一开始就注重产品质量和创新。
该公司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致力于开发新口味和更具时尚性的包装设计。
一些产品上线的同时也引起了市场的热议,成功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
4.品牌延伸青岛啤酒的操作不仅停留在啤酒本身,也推出了系列产品,例如啤酒勾兑饮料,这使品牌在更广泛的市场上取得了成功。
总之,青岛啤酒的市场营销策略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的品牌定位清晰,宣传策略完美、产品质量和创新表现突出、以及成功延伸品牌影响力等。
undoubtedly.。
青岛啤酒案例分析
![青岛啤酒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7c1901f5fbfc77da369b10d.png)
青岛啤酒案例分析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青岛啤酒案例分析青岛啤酒是源于德国酿造工艺的啤酒制造商,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越来越的的制造商涌入啤酒制造业,但青岛啤酒在传承历史的背景下,采用了有效的营销策略,使得它不仅没有衰落,更成为国内啤酒制造业的龙头。
优势:1、品牌优势。
相对于其他啤酒制造商来说现在的青岛啤酒有着明显的品牌优势,这是多年使用精准的营销策略的结果,青岛啤酒虽然只是一个品牌,但却逐渐成为青岛的象征,人们知道青岛是因为青啤。
2、文化优势:一年一度的青岛国际啤酒节在每个暑假开幕,汇聚了世界各地的上千百种啤酒品种,也聚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青岛啤酒通过传播啤酒文化来巩固自己在行业的地位,也让青岛啤酒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3、地区优势:也许是青岛啤酒在开始就选择了并购的策略,开始是在山东范围内,后来扩展到全国。
不仅使得多个地区的啤酒制造商被并购,也使得青岛啤酒的名字越传越远。
劣势:1、文化劣势:一些地区的啤酒品牌虽然名气不如青岛啤酒,但是已经深深的被当地人所熟识,青岛啤酒并购这些企业的时候,若不注意品牌替换的过渡,就会深深触及本地人内心对于本地文化的信仰,使得当地消费者产生很大的排斥心里,导致代理商不敢轻易代理,销量无法达到预期。
2、地区劣势:青岛啤酒是来自北方的啤酒品牌,虽然在北方的许多城市已经享有盛誉,但对于南方的消费者来说,它仍然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品牌。
此外,青岛啤酒通过并购的方式占有的生产商虽然在工艺上与原配方保持一致,但是由于水土的原因,仍不能保持其原有的品质。
机会:1、从青岛国际啤酒节的举办可以看出,青岛当地政府将青岛啤酒作为一种旅游文化在传播,这是青岛啤酒的一个重要机遇。
2、国外对于啤酒需求很大,因此,能够把握住国外市场对于一个啤酒品牌来说很重要,青岛地处于山东半岛的沿海区域,港口发达,开发国外市场是青岛品酒的一个重要机遇。
青岛啤酒营销案例分析
![青岛啤酒营销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45f323d10661ed9ad51f378.png)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37%
39%
13% 5.20% 1-1.4元 1.5-1.6元 1.7-2元 2.1-3元 3% 3.1-4元 1% 4.1-5元 0.20% 5.1-7元
销售定价
通过数据的显示,散装的啤酒消费者能接 受的价位一般在3元左右,终端经营者的心 理价位则在1.5到2元之间。 因此在面对终端经营者的定价确定在2元, 并建议售价是3.5元
竞争者分 析
在国内,除青 岛啤酒外,还 有燕京啤酒、 重庆啤酒、兰 州黄河、西藏 发展等几家以 啤酒为主营业 务的上市公司, 青岛啤酒在国 内一直都是处 于领先地位, 所以青岛啤酒 还是可以保持 其竞争力.并使 用扩张战略, 继续保持领先 的市场占有率。
SWOT分析
优势(s)
劣势(w) 威胁(t) 机会(o)
海南地处热带,人口867万,经济和旅游业发达,消费水平 较高,对啤酒的消费需求旺盛。沿海渔区和东线中南部的消费者 以中低档产品消费为主,高档产品消费集中在经济条件优越、餐 饮娱乐发达的海口市、三亚市、儋州市等。上述区域的年消费量 大致如下: 区域 海口 三亚 儋州 其他市县 人口(万人) 200 70 98 490 年消费量(万千升) 12 6 6 16 海南不仅消费总量较大,而且人均消费水平较高。近年来, 由于国际旅游岛战略的开发,海南的影响力逐渐增大,来海南旅 游的人口增多,海南地处热带,长夏无冬,这又使得海南人钟爱 一年四季饮啤酒,因此对啤酒的需求成大幅度的上升。
渠道
(日常渠道
方便
战略渠道)
终端进货渠道的选择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60.60%
青岛啤酒案例分析
![青岛啤酒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c43056af5335a8102d2207d.png)
二、案例分析上世纪90年代后期,运用兼并重组、破产收购、合资建厂等多种资本运作方式,青岛啤酒在中国19个省、市、自治区拥有50多家啤酒生产基地,基本完成了全国性的战略布局。
1.青岛啤酒系列并购的动因 (1)提高市场份额市场份额代表着一个企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可以使青岛啤酒获得某种形式的垄断。
这种垄断既能带来垄断利润又能保持一定的竞争优势。
青岛啤酒对全国各地的啤酒生产企业开展的的横向并购对提升青岛啤酒的市场份额的影响最为直接,也最为显著。
青岛啤酒在实现规模经济的同时,也提高了行业的集中程度。
通过行业集中,相应地青岛啤酒的市场权力也得到扩大。
例如:青岛啤酒在1999 年9 月收购上海啤酒有限公司后.就开始在上海建立其在青岛已实验成熟的“直供模式”。
在不到一年时间里,青岛啤酒从青岛运酒液,在上海啤酒厂分装的“青岛啤酒”已经供不应求了,以致于青岛啤酒集团华东事业部有关人士感叹说:“我们的铺货率已达到了90%以上”。
(2)低成本扩张青岛啤酒奉行“高起点发展,低成本扩张,先做大,后做强”,“名牌带动”、“资产重组”为核心的“大名牌”发展战略。
并充分发挥品牌及技术优势,以民族资本为主,以弘扬民族工业为旗帜,扩大规模经济,整合民族工业力量,力争把青岛啤酒建成具有超实力的,跨地区青岛啤酒在扩大自身经营规模的方式上有两种选择:一是通过投资新建分支机构来扩大生产能力;二是通过并购获得现成的生产能力。
比较两种扩张方式,后者的一个突出优点在于“快”,具备能够“买到时间”这一优势。
青岛啤酒正是看中了这一优势,强调了企业发展中的机会成本,通过不断的并购,迅速扩大生产和销售市场。
青岛啤酒在全国各地大量并购濒临破产、经营不善的啤酒企业的缘故,就是为了保证其并购的低成本性。
而在保证低成本的同时,青岛啤酒又有效地降低进入当地市场的壁垒。
若青岛啤酒以新建生产厂的方式进行,可能就会受到当地政府及现有啤酒企业的激烈反应产生的阻力,加大进入成本。
青岛啤酒成功案例分析
![青岛啤酒成功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e15f8e510661ed9ac51f30a.png)
国内部分大啤酒集团迅速崛起,全国啤酒行业大集团割剧 之势已经形成。在此形势下,不发展就要落后,发展慢了 也要落后,只有加快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 败之地。
(六)市场网络建设
不变的原则与多元的方式是青啤营销网络建设的方针。
不变的原则是必须建立直供模式,将网络控制在自己手 中。直供模式的特点,概括地说就是:“门对门服务”、 “地毯式轰炸”。“门对门服务”就是从厂门到店门送货 上门,“地毯式轰炸”就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卖啤酒的 销售点。这种直供模式是被购并企业需要“克隆”的。因 为只有这样,才能将末端市场掌握在手中,才能将细微的 市场状况掌握在手中,才能在汹涌的市场风浪中站稳脚跟。
青啤公司在发展扩张方面,早在1994年、1995年就有过尝 试,先后收购了扬州啤酒厂和西安汉斯啤酒厂,但由于当时 经验、管理、技术、外部环境等问题,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 果。从1997年开始,青啤公司在吸取了前两次并购经验的 基础上,加快了低成本扩张的步伐,通过破产收购、政策兼 并、控股联合等方式,先后收购兼并了平度、日照、平原、 菏泽、薛城、荣成、马鞍山、黄石、应城、蓬莱、芜湖、上 海等地的近40家啤酒生产企业,使企业的生产规模迅速扩 大到250万吨以上,跃居国内同行业前茅。
☆专家总结了青啤扩张战略的五大经验及启示
(一)抓住了千载难逢的购并良机。 国际上,世界大啤酒企业已开始出现多起强强联合的案例,世界啤酒
业正在向强的更强、弱的淘汰的方向发展,世界啤酒十强也从过去的产 销量最低200万吨,增加到近300万吨。这反映了一种世界范围内的大 趋势。国内,中国啤酒业正在由“春秋”走向“战国”;小型啤酒企业 纷纷亏损,过去,几乎每个市甚至县都有啤酒厂,现在这些啤酒厂90% 都处在亏损的境地;同时,曾在一夜之间占领了中国的大多数酒店和商 店的60多家洋啤,由于建厂成本高、管理成本高、市场投入高、资金消 耗高等四大症结,出现了“水土不服”,有90%以上出现了巨额亏损, 开始纷纷撤退,且大多数洋啤都在寻求与国内大啤酒企业的合作,包括 列世界啤酒业十强的大啤酒公司。这正是强势企业实施低成本扩张,壮 大自己实力的好时期。应该说,这一机遇是时不待我的,早几年的没有 出现,推后几年就会失去。要求青啤必须抓住良机,在短时间内完成国 内市场的战略布局。同时,这种布局还是青啤突破地域“围城”的契机。 啤酒作为讲究新鲜度的大众消费品,长距离运输既不经济又不影响新鲜 度,因而,啤酒是一直把半径150公里范围作为优选经济效益圈。青啤 的这种布局,正是在建立“优选效益圈”。只有这种“圈”多起来,青 啤才能真正成为覆盖全国的强势品牌,才能实现到2003年跻身世界啤酒 十强、十年之内成为世界第二大啤酒公司的目标。
青岛啤酒案例营销策略优势分析
![青岛啤酒案例营销策略优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1acd136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b7.png)
青岛啤酒案例营销策略优势分析青岛啤酒案例是中国最早的啤酒品牌之一,通过其独特的营销策略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下面是青岛啤酒案例的营销策略优势分析:1. 强调品牌文化和历史传承:青岛啤酒将其产品与青岛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联系在一起,强调自身作为中国创办最早的啤酒品牌的荣誉。
这种传承和历史意味着品牌的可靠性、质量和口碑,有助于消费者对青岛啤酒建立情感连接。
2. 与大型活动和体育赛事的合作:青岛啤酒经常与大型活动和体育赛事进行合作,如奥运会和世界杯足球赛等。
通过赞助这些活动,青岛啤酒能够将其品牌推广给全球观众,并与体育运动的活力和阳光形象联系在一起,提供积极和年轻的品牌形象。
3. 创意的广告策略:青岛啤酒的广告策略充满创意和幽默,与中国消费者的喜好相契合。
通过与著名明星和幽默情节合作,这些广告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使其对品牌产生兴趣,并购买其产品。
4. 多样化的产品线和包装设计:青岛啤酒提供多种不同类型的啤酒产品,包括经典版、特制版、绿色瓶等。
这种多样化的产品线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偏好,提供更广泛的选择。
此外,青岛啤酒还注重包装设计,通过与艺术家和设计师合作,将产品与时尚、艺术以及当代文化融合在一起,吸引消费者眼球。
5. 积极的社交媒体营销:青岛啤酒巧妙地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拓展其品牌影响力。
通过在微博、微信等平台上发布有趣、有价值的内容,与用户互动,提供各种促销活动和优惠券等。
这种积极的社交媒体营销能够增加品牌的曝光度和用户参与度,并建立更密切的用户关系。
总而言之,青岛啤酒案例通过强调品牌文化与历史传承、与大型活动合作、创意的广告策略、多样化的产品线和包装设计以及积极的社交媒体营销等策略,成功促进了品牌形象的塑造和产品的推广。
这些优势使得青岛啤酒在中国市场上保持了多年的领先地位,为其他企业提供了有益的营销经验。
青岛啤酒供应链案例
![青岛啤酒供应链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03050c6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a8.png)
青啤想要打通整个供应链,建立一个统一 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企业从原材料和 零部件采购、运输、加工制造、分销直至 最终送到顾客手中的这一过程被看成是一 个环环相扣的链条。供应链管理是从原始 供应商到终端用户之间的流程进行集成, 从而为客户和其他所有流程参与者增值。
青岛啤酒供应链案例分析
企业简介
1903年8月,古老的华夏大地诞生了第一座以欧 洲技术建造的啤酒厂——日尔曼啤酒股份公司青 岛公司。经过百年沧桑,这座最早的啤酒公司发 展成为享誉世界的“青岛啤酒”的生产企业——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目前,青岛啤酒公司在国内18个省、市、自治区 拥有55家啤酒生产厂和麦芽生产厂,构筑了遍布 全国的营销网络。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市场占 有率、出口及创汇等多项指标均居国内同行业次 席。
SCM(供应链管理 ):
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就是对企业供应链的管理,是对供应、需 求、原材料采购、市场、生产、库存、定单、分销发货等的管理,包括了从生产 到发货、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顾客的顾客的每一个环节。简单而言,就是商品从 供应原点到需求原点的一个反复循环的过程。
龙凤罐装的青岛啤酒取中国传统文化风俗——龙凤呈祥、万事如 意之喻示,是婚嫁喜庆、亲朋欢聚的最佳选择。
青岛啤酒的产品分类与构建的供应链类型:
青岛啤酒属于创新型产品。 这种产品的需求一般不可预测,寿命周期也较短,但 边际利润高。
构建的供应链类型为“反应型”供应链。 因为创新型产品需要有高度灵活的供应链,来对多变 的市场做出迅速的反应,改善供应链的市场反应能力。而 “反应型”供应链主要体现供应的市场中介功能,即将产 品分配到满足客户需求的市场,对未预知的需求做出快速 反应等。
青岛啤酒案例分析
![青岛啤酒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c2719f89ec3d5bbfd0a7464.png)
传统熟啤已 不能满足消 费者需求, 如今生啤更 被消费者重 视。此外, 一些果味啤 酒被推出来 迎合新一代 消费者和女 性消费者。
相当一部分 消费者会有 品牌追随行 为,他们会 相对固定选 择某些品牌 的啤酒。
相当一部分 消费者会有 品牌追随行 为,他们会 相对固定选 择某些品牌 的啤酒。
北方偏向于 在家中或美 食广场饮酒, 南方则偏向 于社交聚会 饮酒。
分销商质量低及对市场缺乏灵敏度,同 时忽略了非即饮渠道市场。
利润空间缩小
青岛啤酒从2009年开始,受竞争压力的影 响,营销成本呈现逐步上涨的趋势;同时其 市场销售价格受到种种制约因素不敢贸然提 价,因此其利润空间在逐渐缩小。
反应能力不强
青岛啤酒市场快速反应能力不强主要体 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市场上的局部区 域的竞争信息收集及应对出现滞后,预判 及前瞻性不强;二是新增市场的挖掘不够 全面,当前仍然存在销售的盲点。
2. 与分销商之间的关系都是暂时的,分销商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即饮渠 道市场上,而不是非即饮渠道市场上。
3. 其他品牌消费忠诚度高,啤酒的地域性决定了啤酒消费的情感和文 化特征,啤酒的消费忠诚度较高,消费者一旦习惯了一种口味就很 难改变。
4. 今年青啤过分做品牌宣传而忽视品牌建设,过多的看重广告效应, 而忽视了品牌其实真正存在于消费者心中这一根本现象。一时间市 场上青岛山水简装青啤等一系列中低端青啤子品类出现,这些产品 不仅没有为青岛啤酒占领中低端市场,相反在青啤投入过多的精力 与一些地方品牌的竞争中,不仅元气大伤,而且在高端市场上也是 丢城失地,严重混淆了消费者对青岛啤酒品牌的定位。
在本土竞争中南方主 要竞争对手是华润啤酒 有限公司,北方主要是 北京燕京啤酒有限公司。
同时国际知名啤酒企 业也纷纷跻身国内市场, 市场参与者众多竞争比 较激烈。
青岛啤酒供应链案例分析
![青岛啤酒供应链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88289b3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f5.png)
青岛啤酒供应链案例分析青岛啤酒供应链案例分析1. 引言本章介绍本文档的目的和范围,以及青岛啤酒供应链案例的背景。
2. 公司概述本章介绍青岛啤酒公司的历史、发展和业务范围,以及公司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和战略。
3. 供应链规划3.1 供应链目标和策略3.2 供应链网络设计3.3 供应链流程规划本章详细介绍青岛啤酒公司的供应链规划过程,包括供应链目标和策略的制定,供应链网络设计,以及供应链流程规划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4. 供应商管理4.1 供应商选择和评估4.2 供应商合同管理4.3 供应商绩效评估本章介绍青岛啤酒公司的供应商管理体系和具体实践,包括供应商选择和评估的方法,供应商合同管理的流程和措施,以及供应商绩效评估的指标和考核方法。
5. 物流管理5.1 进货管理5.2 仓储管理5.3 运输管理本章详细介绍青岛啤酒公司的物流管理实践,包括进货管理的流程和方法,仓储管理的策略和措施,以及运输管理的优化和协调。
6. 生产计划与调度6.1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6.2 生产计划制定6.3 生产调度执行本章介绍青岛啤酒公司的生产计划与调度管理实践,包括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考虑因素,生产计划制定的方法和工具,以及生产调度执行的控制和监督措施。
7. 客户关系管理7.1 销售预测和定单管理7.2 客户服务管理7.3 售后服务与投诉处理本章详细介绍青岛啤酒公司的客户关系管理实践,包括销售预测和定单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客户服务管理的策略和措施,以及售后服务与投诉处理的流程和应对措施。
8. 案例分析本章以具体案例来分析青岛啤酒供应链管理的成功经验和面临的挑战,以及对于其他企业的启示和借鉴。
9. 结论本章总结本文档的主要内容,提出对青岛啤酒供应链管理的建议和展望。
附件:1. 青岛啤酒供应链流程图2. 供应商合同范本3.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工具法律名词及注释:1. 供应链:指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的全过程,包括生产、物流、销售、售后等环节。
青岛啤酒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青岛啤酒市场营销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52ad952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25.png)
五、青岛啤酒企业视觉识别
调查显示,51%的消费者心目中对青岛啤酒的 印象为“高贵”,“实惠”和“典雅”为19%, 而认为“奢侈”的为8%。根据市场状况25-30 岁的年轻人有很强的消费优势和增长潜力。 “高贵”的形象与目前消费者群体形象不符, 年轻人充满梦想、充满激情,喜欢时尚,企 业应重新设计其形象。
七品牌管理中最大的缺陷
1、没有明确的品牌战略,到底是实行低 价策略还是走高端道路?
2、是否在价格战中继续保持质量优势?
七品牌管理缺陷的应对措施
1、继续打青岛啤酒特有的产品质量牌,在不同 的地域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对子品牌的产品形象进 行新的包装和宣传
2、 ▪ 保持产品优质优价、不同系列不同价格; ▪ 提高高端产品价格,与国外品牌价格在一个层
2.行业竞争分析
目前,有470多家啤酒企业,其中,20万吨以上的2000年 达到21家。青岛、华润、燕京形成“三足鼎立” 态势,年产量超过200万吨,远远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
二全国啤酒行业状况分析
3.青岛啤酒市场地位
2005年青岛品牌价值突破168亿元,位居全国 啤酒行业之首, 2003年品牌渗透率达到18.3%,在全国20个主 要城市品牌忠诚度达到12%,高居其他品牌之 上
三青岛啤酒面临的品牌战略调整和执行层 面的问题
应对措施
• 继续打青岛啤酒特有的产品质量牌,在不同的地域根据市 场需求变化对子品牌的产品形象进行新的包装和宣传
• 产品质量青岛啤酒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是其他行业竞争者 无法模仿的
• 一样的酒包装不一样,消费者购买量差别很大,人们购买 啤酒看重的是啤酒的品牌以及流行的时尚文化,需要多样 化的产品形象和包装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青岛啤酒案例分析
![青岛啤酒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6fc68caf7ec4afe04a1dfba.png)
目录一.公司简介 (2)二.公司背景 (2)三.青岛啤酒净利润创利税新高的原因 (3)1.开设社区酒吧 (3)2.创新销售渠道 (3)3.对酒类行业数字化转型 (4)4.多元化的产品结构 (4)5.关闭厂房 (5)6.增值税率下调 (5)一.公司简介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啤酒制造、销售以及与之相关的业务。
目前公司国内拥有62家全资和控股的啤酒生产企业,以及2家联营及合营啤酒生产企业,分布于全国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规模和市场份额居国内啤酒行业领先地位。
其生产的青岛啤酒为国际市场上最具知名度的中国品牌,已行销世界一百余个国家和地区。
二.公司背景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1903年8月由德国商人和英国商人合资在青岛创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它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啤酒制造厂商。
目前品牌价值1637.72亿元,连续16年蝉联中国啤酒行业首位。
1993年7月15日,青岛啤酒股票(0168)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是中国内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
同年8月27日,青岛啤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在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
截至2018年底,青岛啤酒在全国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拥有60多家啤酒生产企业,公司规模和市场份额居国内啤酒行业领先地位。
2018年,青岛啤酒全年共实现啤酒销售量803万千升,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65.75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14.22亿元,同比增长12.6%。
呈现利润增长高于收入增长、收入增长高于销量增长的健康发展态势。
目前,青岛啤酒远销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韩国、日本、丹麦、俄罗斯等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区域,为世界第五大啤酒厂商。
青岛啤酒发布的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啤酒销量719.5万千升;营收249亿元,同比增长5.31%;净利润25.9亿元,同比增长23.15%,前三季度净利润创历史新高。
青岛啤酒在2019年三季度报告指出,报告期内,青岛啤酒持续提升中高端品牌定位,不断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继续保持了在国内啤酒中高端产品市场的竞争优势。
危机公关案例分析青岛啤酒
![危机公关案例分析青岛啤酒](https://img.taocdn.com/s3/m/5163ab75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84.png)
危机公关案例分析青岛啤酒目录一、内容综述 (2)二、青岛啤酒危机事件背景 (3)1. 事件起因 (4)2. 事件影响 (6)三、青岛啤酒危机公关应对措施 (6)1. 迅速响应,积极态度 (7)(1)及时公开声明 (9)(2)真诚道歉与沟通 (9)2. 深入调查,澄清事实 (11)(1)成立专项调查组 (12)(2)调查事件原因及进展 (13)3. 危机管理团队建设 (15)(1)专业危机管理团队的组成 (16)(2)团队职责与协作 (17)4. 媒体与公众关系协调 (19)(1)主动与媒体沟通 (20)(2)积极回应公众关切 (20)四、公关效果评估与反思 (21)1. 公关效果评估 (23)(1)社会舆论反馈分析 (24)(2)品牌形象修复程度评估 (26)2. 反思与经验总结 (27)(1)对危机预警机制的反思 (28)(2)对危机应对策略的总结与提升 (29)五、青岛啤酒长期品牌形象维护策略 (30)1. 加强质量安全管理 (31)(1)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31)(2)强化质量安全意识 (32)2. 提升品牌公信力 (33)(1)增强品牌社会责任感 (34)(2)积极履行企业责任与义务 (35)3. 加强公众沟通与互动 (36)(1)定期发布企业信息,加强透明度建设 (37)(2)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树立良好形象 (38)六、结论与展望 (39)1. 案例分析总结 (40)2. 未来展望与建议 (41)一、内容综述本段落将对青岛啤酒在面临危机时所进行的公关策略进行概述。
青岛啤酒作为中国知名的啤酒制造商,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在过去的经营过程中,青岛啤酒也曾遭遇过一些危机事件,如产品质量问题、市场竞争压力等。
面对这些危机,青岛啤酒通过有效的公关手段,成功地化解了危机,维护了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
在危机公关处理中,青岛啤酒首先坚持的原则是坦诚沟通。
无论是在面对媒体还是消费者,青岛啤酒都展现出了高度的坦诚和透明度。
青岛啤酒案例分析
![青岛啤酒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273a5c3b9d528ea81c7797a.png)
一、4PS营销理论(一)产品分析:(1)产品定位青岛啤酒倾向于中高档产品定位,低端产品少,其原来的产品生产线属于中高端产品,经过几年扩张式发展,产品生产线逐步走向完善,种类也逐步齐全起来,产品逐渐包括中低档等大众化产品。
目前青岛集团主要分为两条产品生产线:1、青岛啤酒产品线,其定位在高端产品,标准为大方典雅、有品位、高贵、优质优价。
2、青岛啤酒家族系列产品线,其定位在中低端产品,标准为大众化、物美价廉、平易近人、地方消费者喜爱。
具体子品牌介绍表(2)品牌营销多品牌营销战略:青岛啤酒采用多品牌营销战略,各个品牌通过各自的特殊定位,全面出击,席卷了中国啤酒市场。
青啤的多品牌发展战略是在自己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实施该战略之后,使广告投入成本大大降低,无形资产迅速增强。
具体来看,多品牌战略主要有如下优势:(1)主、副品牌相互推进、互为补充,从而提升了整体形象。
青啤集团把“青岛”品牌作为主品牌,将并购企业的原有品牌作为副品牌,使之在运作中相辅相成。
青啤通过对扩张企业注入先进的技术、管理和企业CI形象,并在商标上加注“青岛啤酒系列产品”字样,使原品牌的内在质量和外在形象得到同步提升。
同时,青啤产品也实现了多品牌、多价位、多品种、多规格的特点,扩大了原来“青岛”品牌的影响力,从而达到“—剑双雕”的效果。
(2)避免了单品牌廷伸所产生的弊端,维护了主品牌的定位和形象。
经过长期市场的洗礼,青岛啤酒已在消费者心目中产生了特定的定位和相对定的核心内涵,甚至形成一种文化,而且具有不可取代性。
青岛啤酒是经过几代人创造出来的定位于中高档的著名品牌,拥有“高雅、华贵”的绅士文化内涵,消费者甚至是一种身份和风度的体现。
青啤考虑到新扩张的企业由于各方面都没有真正达到青岛啤酒应有的水平,如果允许其使用“青岛”品牌,必然会弱化原来品牌的形象,并进而影响整个市场。
这是有前车之鉴的。
1994年,青啤斥巨资收购扬州啤酒厂,在青啤的技术、工艺、管理等诸多软件尚未完全到位的情况下,就把产品换上了“青岛”商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岛啤酒采用的渠道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分销渠道模式,一种是大客户。
直分销渠道模式,其渠道模式为:事业部——啤酒厂家——零售终端。
直供模式概括地说就是:“门对门服务”、“地毯式轰炸”。
“门对门服务”即从厂门到店门直接送货上门;“地毯式轰炸”即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卖啤酒的销售点。
全国市场的销售分公司和办事处已发展至 49 个,有效覆盖全国主要市场。
所谓大客户模式,就是厂商将产品交付经销商,由经销商自行对当地市场进行开辟,而厂商只在产品和服务上做配合。
青岛啤酒运用这种模式实现了经销商和厂家两方面资源的整合:一方面有效利用经销商在当地市场的各项优势资源,有效的开辟和拓展市场;另一方面,厂商设立专门的人客户经理,提供费用申请、培训咨询、促销指导等方面的专业服务,配合经销商的市场操作。
青啤的渠道模式为:青啤—经销商—批发商—零售终端—消费者;青啤—经销商—零售终端—消费者;长度分别为 3 ,2。
因此青啤的渠道模式为中长型。
不同长度的渠道有不同的特点,零级渠道:易启动、快周转、强推销、稳价格、近市场;(控制、集中目标市场)。
一级渠道:比零级渠道的效率高,比多级渠道的分销速度快;多级渠道:渠道网点多,路线长,快速铺设大范围市场,市场辐射的半径大,风险分担(灵便、高覆盖)。
其渠道渠道宽度有密集型分销和独家型分销两种,由这两种混合成为混合型渠道。
密集型渠道为宽渠道,独家型渠道为窄渠道。
独家分销适合成本率先战略,控制渠道比较容易,分销商的竞争度比较低,能够节省一定费用,但是市场覆盖面校,顾客接触率低,过分依赖中间商。
密集分销适合集中化战略,市场覆盖面达,顾客接触率高,能够充分利用中间商,但是控制渠道比较难,由于分销商多所以控制渠道比较难,费用高,分销商之间为了争夺创造商的资源竞争激烈。
青岛啤酒市场大,覆盖面高,并且产品以及市场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所以其采用的直分销渠道模式根据不同的市场制定不同的政策。
并在一些地区设立大客户来开辟市场,在海外市场又有代理模式:美国市场采用的海外代理商模式;
海外分公司模式;分公司统一管理市场,当地代理商负责市场销售。
因此青岛啤酒采用多渠道组合的策略将产品送到不同的市场。
青岛啤酒采取的直分销模式和大客户模式决定了他的组织模式为管理型。
因为在直分销模式中企业与经销商、分销商共同承担市场建设职责,渠道重心有所区别。
企业设立专业的分销代表队伍,直接协助经销商下游的分销商(签订专项合同,并由固定销售区域)进行传统零售、中小型超市、名烟名酒店、 BCD 类酒店的开辟,销售与维护工作。
再也不批发,开展深度分销。
企业设立品牌主管会同当地市场产品分销主管协助经销商对 AB 类酒店、 KA 商超和大型连锁超市进行直销,控制重点终端,推动市场推广节奏。
直分销模式强调渠道成员之间的科学分工,改变以前渠道为了自己的利益各自为政的局面,强调渠道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通过渠道资源的整合,强化对市场不同渠道的控制,对整体市场进行系统专业的精细化运作,所有渠道成员共同朝一个市场目标努力,最大化发挥渠道合力,实现渠道各个层级之间多赢。
青岛啤酒作为全国最大的啤酒生产商和销售商,通过加强管理,不断创新,不仅巩固了原有市场份额而且在业内影响力与日俱增。
目前公司已经在全国 17 个省市建设了生产基地,拥有年产 450 万吨生产能力, 370 万吨销售规模,青岛啤酒覆盖度非常高并且市场规模很大。
1、百年青岛啤酒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可借助其民族民牌优势;
2、具有良好的品牌形象,青岛啤酒在泛博消费者中建立了良好的口碑效应;
3、市场已有投入,在目标消费群中有一定知名度,拥有稳固的高忠诚度消费群
体;
4、青岛啤酒的价位合理,质量可以与任何名牌啤酒匹敌;
5、青岛啤酒是青岛的一张城市名片,生产地的地理位置优良,可借助旅游业加
大宣传。
1、包装设计比较单一,给人们有一种“审美疲劳”的感觉;
2、青岛啤酒在国内的假冒产品特殊严重,受假冒伪劣影响大;
3、品牌形象单一,忽视一部份消费群体;
4、在国内,青岛啤酒以 20—35 岁的男性为消费者的品牌定位,目标市场相对
狭窄;
5、国外知名度与国际名牌还有很大的差距。
1、国家制定名牌发展战略,重视发展名牌,为啤酒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提供了政
策方面的指导和支持;
2、每一年的大型青岛国际啤酒节,为宣传青岛啤酒提供了机遇;
3、赞助奥运会和各种娱乐活动;
4、各种传播媒体的发展,为青岛啤酒品牌战略提供了便利。
1、全国啤酒原料、辅料、能源、运输等几个环节价格上涨,加大其成本费用;
2、在中国每一个区域都有自己地方的自主品牌,并且其啤酒品牌市场占有量较大;
3、加入 WTO ,国外知名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冲击;
4、国外啤酒资金,技术和品牌的影响力比较大。
1、啤酒市场规模大,覆盖全国,而且密度大,每一个地区都有大量的需求。
2、啤酒这一产品需要保持一定的新鲜度,产品不能存放太久,青岛啤酒的价格相对于其他品牌的啤酒价格偏高啤酒的顾客数量很大,购买看重方便,随处可得,购买不能等待,即来即买,如果缺货将会导致顾客转向其他的品牌,客户忠诚度不是很高,顾客的转移成本比较低。
3、青岛啤酒与中间商形成为了战略合作火伴,关系密切,渠道管理成本低。
4、啤酒行业竞争激烈,青啤处于率先地位,最大的竞争者华润雪花和燕京。
5、青岛啤酒厂商规模大,经济实力强,管理水平高,产品有高中低档三个层次
长度:由长渠道变为短渠道,扁平化。
流通环节太多和营销渠道的重叠,已经使得厂商浪费了大量的资金,也影响了经销商的效益。
这一方面加大了经销商与厂商之间的矛盾,降低了经销商对厂商的忠诚度,最终严重伤害了厂商的利益;缩短分销渠道的手段,来提高分销能力,加快产品周转速度。
此即业内人士所说的渠道扁平化。
宽度:积极发展大客户,变宽渠道为窄渠道。
每年啤洒企业在渠道促销、终端促销等方面会投入不少资金,在企业的销售费用中至少占领 50%的份额。
青岛啤涌通过推俨大客户模式”,在不影响销量的情况下,降低了这部份费用,使企
业可以获得更多利润。
区域管理能力让青啤节省了仓储成本,不需要在各地单独设立配送仓,将配送问题交给大客户;啤酒市场最大的成本投入在于终端,把终端运作交给丈客户运作,由他们掏钱完成啤酒的促销、推广、锁店等活动,大大节省了市场成本。
广度:多渠道组合变为多渠道整合,合理划分渠道任务,明确各类中间商的职能,发挥各自的优势资源。
长宽广要进行结合使用,既要节省成本,加快信息传递又要保证铺货率。
由管理型组织变为关系管理型组织,组织更加注重关系的形成。
加强与经销商、分销商之间的关系,让中间商对企业达到忠诚进而形成渠道壁垒,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
制定合理的激励政策,让经销商、分销商满意。
忠诚是建立在满意信任的基础上,中间商是一个经济主体,追求的是利益,惟独满足了利益需求才会有更进一步的关系形成,因此在对经销商的激励政策上要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又能确实达到企业的预想目标。
ERP 的实施可以匡助企业管理内外部资源,及时获得市场的信息。
但是现在青啤的 ERP 主要是在华南地区,对其他的区域还尚未实施,因为在拥有了前面实施的成功经验后,应该将 ERP 在更大范围实施,方便与下游的沟通,加快信息传递。
还可以定期举办经销商、分销商的培训以及经验分享交流活动,增加经销商与企业的沟通交流,也可把成功的经验更大范围内分享,提高经销商的素质和能力。
青岛啤酒未来的发展既面临巨大的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如何在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发展特色经营、优化渠道管理与运营成为青岛啤酒未来发展的关键。
日后青岛啤酒的市场将会不断发展扩大。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