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地下空间开发案例
地下空间案例整理
建设真空垃圾收集、集中供冷、喷雾降温等环保能源系统,实现节能减排,提升环境品质。 3)地下空间为市民提供绿色公共开放空间
商业、办公、文化娱乐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结合主要交通设施建设,多分布在主干道和 轨道交通线两侧,强调公共空间与地下轨道站域的连通,打造高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战略发展 基地。 3)综合管廊与地下市政智能化运营
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比较齐全, 除雨水管道外其余9种管线的干管都被纳入综合管廊,上下水、 供电通信和垃圾收集系统等连接到每座建筑。高投入换来了基础设施的高效能和安全可靠性。 综合管廊运作全部采用信息化管理,每一个出入口及管廊内都装设了大量感应器和探测器, 管线的运行情况一目了然。
东京国际展示场(连接东京临海新交通线) 丰田大型综合展销中心(含地下)
案例借鉴 上海虹桥枢纽核心区地下空间规划
项目规模:总用地面积约1.4km² 地上建筑总量158万m² 地下公共服务设施开发量约为18.4万m² 地下停车设施规模为57.6万m²
项目简介:位于上海都市圈重心,上海市区与长三角 地区交通衔接门户。 上海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联动 长三角。 交通特点:大规模停车集中在高峰时段到发, 要求 停车系统具有较高的集散能力。 设计理念: 1)支援城市活动、引导经济发展、体现功能人性化、 实现环境生态化 ; 2)打造国际一流的现代化地下城,支援枢纽交通功能 的高效发挥 及区域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3)地下一层,地下步行网络;地下二层,停车环路系 统;地下三、四层,轨道交通系统。
国内外 地下空间案例
国内外地下空间案例分析报告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地下空间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国内外许多城市都开展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文将对国内外地下空间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国内地下空间案例1.北京地铁北京地铁是中国最早的地铁系统之一,自1969年开通以来,已经发展了多条线路。
北京地铁不仅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还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提供了重要支撑。
例如,北京地铁10号线连接了多个商业中心和居民区,为周边地区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服务。
2.上海地下商城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地下商城是上海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重要形式之一。
上海地下商城通常与地铁站点相连,方便市民购物、休闲。
同时,地下商城的开发还提高了城市土地利用率,缓解了地面商业中心的人流压力。
三、国外地下空间案例3.日本东京地下街日本东京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城市之一,为了缓解交通压力,东京开展了大规模的地下空间开发。
其中,东京地下街是最具代表性的项目之一。
东京地下街连接了多个地铁站和商业中心,为市民提供了便捷的交通和购物环境。
同时,地下街还设置了各种设施,如餐厅、咖啡厅、书店等,丰富了市民的生活。
4.法国巴黎大拱门法国巴黎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为了保护城市风貌和文化遗产,巴黎在城市中心区域开展了地下空间开发。
其中,巴黎大拱门是巴黎最著名的地下空间项目之一。
巴黎大拱门位于卢浮宫附近,连接了多个地铁站和商业中心。
大拱门内部设有各种设施,如电影院、餐厅、博物馆等,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
同时,大拱门还采用了先进的建筑设计和技术手段,如穹顶、玻璃幕墙等,使地下空间与地面建筑融为一体。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对国内外地下空间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地下空间开发对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土地利用率、丰富市民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进一步推动地下空间开发工作的发展,我们建议:1.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地下空间开发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为地下空间开发提供有力保障。
国外地下空间开发案例分析
国外地下空间开发案例分析发达国家对于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有近150年的历史,业已形成地下交通、城市管网、地下能源、水源储备与地下商业综合体开发等一系列综合开发模式。
她们的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实践表明,有序、合理、综合、高效地开发与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就是城市现代化改造与建设中解决中心城区高密度疏散、扩充基础设施容量、达到人车立体分流、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寻求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均衡与统一、减少环境污染、节约土地资源等现代化城市更新与复苏问题中遇到的诸多问题中最有效途径之一。
各个国家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有的特色。
有鉴于国外在地下空间开发方面起步早,经验成熟,现选取几个典型的城市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了解其特色与经验,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日本日本国土狭小,城市用地紧张。
1930年,日本东京上野火车站地下步行通道两侧开设商业柜台形成了“地下街之端”。
至今,地下街已从单纯的商业性质演变为包括多种城市功能的、有交通、商业及其它设施共同组成的相互依存的地下综合体。
东京著名的购物中心与商业设施,比如秋叶原、新宿、银座等,都与地铁直接接通,基本上所有的地铁出口都直通地下商场。
1973年之后,由于火灾,日本一度对地下街建设规定了若干限制措施,使得新开发的城市地下街数量有所减少,但单个地下街规模却越来越大,设计质量越来越高,抗灾能力越来越强,同时在立法、规划、设计经营管理等方面已形成一套较健全的地下街开发利用体系。
据统计,日本已至少在26个城市中建造地下街146处,日进出地下街的人数达到1200万人,占国民总数的九分之一。
不仅大大缓解了路面交通压力,同时也推动了人防、灾防建设,给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日本的地下共同沟就是世界上兴建数量居于前列的国家之一。
日本东京将基础设施设置在地下,采用区域供应的方法。
在供电供热方面,东京采用的就是“区域供冷供热”系统,在一定区域建一座地下供冷中心。
12个超大深基坑案例,9种不同支护组合形式,妥妥的!
12个超大深基坑案例,9种不同支护组合形式,妥妥的!12个优秀案例展示并解读基坑支护的不同组合形式:1、灌注桩+锚杆桩2、灌注桩+锚杆桩+内支撑3、灌注桩+搅拌桩+钢支撑4、灌注桩+挡土墙+钢支撑5、灌注桩+土钉墙+锚杆桩6、灌注桩+锚杆桩+挡土墙7、连续墙+钢支撑8、连续墙+锚杆桩9、灌注桩+连续墙+隔水帷幕案例1:北京财源国际中心基坑支护工程北京财源国际中心位于朝阳区东长安街延长线,原北京第一机床厂院内。
基坑北侧距居民楼最近距离为3.36m,西侧距丽晶苑(24)层为6.9m。
工程占地面积9444.8m2,总建筑面积23.96万m2。
该工程基坑开挖长279m,宽47-67m,开挖深度为24.86-26.56m。
基坑北侧:砖砌挡墙+灌注桩+5层锚杆支护体系。
西侧、南侧:连续墙+5层锚杆支护体系。
基坑的东侧、南侧东段:采用土钉墙+灌注桩+锚杆支护体系。
连续墙厚度600-800mm,深度20.24-34.1m;管棚采用φ108钢花管,水平间距1.5m,竖向间距1.5m;护坡桩采用φ800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桩间距均为1.4m;锚杆长度21-30m。
降水方式:采用大口管、渗井抽渗结合的闭合降水方案。
西侧支护形式:连续墙+锚杆桩北面支护形式:挡土墙+灌注桩+锚杆桩案例2:北京银泰中心基坑支护工程银泰中心位于北京建国门外大街国贸桥西南角原第一机床厂院内。
北侧紧邻地铁变电站,基坑围护与其结构外墙净距仅1.95m~2.13m。
该工程由三栋塔楼及裙房组成,总建筑面积35.75万m2 。
基坑开挖长219.4m,宽100.4m,最深部位22.95m。
基坑围护形式:采用10m土钉墙+灌注桩+2层锚杆。
灌注桩为φ800mm,桩间距为1.5m,桩深15.6-19.5m,共计407根。
锚杆为φ150预应力锚杆,第一道长度为15-18m,第二道长度为16-23m,间距为1.5m,共779根。
北侧支护形式:土钉墙+灌注桩+锚杆桩案例3:央视TVCC基坑支护、降水、土方及基础桩工程CCTV新台址建设工程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2号,地处东三环路东侧、光华路以北、朝阳路以南,地处北京市中央商务区(CBD)规划范围内。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开发案例分析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开发案例分析引言: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开发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地下空间的利用已经成为城市规划者和开发者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开发的案例,探讨地下空间的利用和发展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一、地下商业空间的规划与开发地下商业空间的规划与开发是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重要方面之一。
以中国北京市为例,地下商业空间的规划与开发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北京市地铁线路建设的过程中,地铁站周边的地下空间被充分利用,建设了大型的地下商业中心,如王府井地下商城和西单地下商城。
这些地下商业中心不仅解决了城市商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缓解了地上交通压力,提升了城市的品质和形象。
二、地下交通空间的规划与开发地下交通空间的规划与开发是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以日本东京为例,地下交通空间的规划与开发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东京地铁系统是世界上最为庞大和复杂的地下交通系统之一。
通过地下交通空间的规划和开发,东京成功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提高了城市的交通效率。
同时,地下交通空间的规划与开发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促进了商业和旅游的繁荣。
三、地下文化空间的规划与开发地下文化空间的规划与开发是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重要方面之一。
以法国巴黎为例,地下文化空间的规划与开发已经成为城市文化发展的亮点。
巴黎地下墓穴和地下艺术空间是地下文化空间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地下墓穴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吸引了大量游客,成为巴黎的文化名片。
而地下艺术空间则为城市的文化生活增添了新的元素,举办了众多音乐会、展览和演出活动。
通过地下文化空间的规划与开发,巴黎成功地将地下空间转化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吸引力。
结论: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开发是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分析几个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开发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地下空间的利用和发展对城市的经济、交通和文化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尔地下空间案例
首尔地下空间借鉴内容:
●江南商业街:地铁站厅扩大,并直接进行商业开发
(萝岗站周边地下空间开发与其类似,PPT第12页);
●高速巴士客运站地下街:在解决2个地铁站点、1
个高速客运站的无缝换乘的同时,地下商业街直接
联系地铁站厅,并可直接联系周边的商业中心(暹
岗-苏元站地下空间开发与其类似,PPT第10页)。
1、江南商业街
地铁2号线、新盆唐线江南站站内,站点站厅层与商业开发紧密结合,同时实现两个站点的换乘。
同时,地下街的各大出入口可便捷联系周边各商场及设施,如:三星电子宣传馆d'light、国技院;
2、高速巴士客运站地下街:
地下公共步行通道首要还是解决交通功能,实现地铁3号线、地铁7号线、高速汽车客运站之间
的衔接,同时沿公共步行通道两侧设置商业。
步行通道全长880米,共600多个商家,包括服饰、首饰、化妆、家居、花卉、餐饮等业态设施,
并可连接其西侧的江南新世界百货。
国外地下空间开发案例分析
国外地下空间开发案例分析发达国家对于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有近150年的历史,业已形成地下交通、城市管网、地下能源、水源储备和地下商业综合体开发等一系列综合开发模式。
他们的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实践表明,有序、合理、综合、高效地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是城市现代化改造与建设中解决中心城区高密度疏散、扩充基础设施容量、达到人车立体分流、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寻求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均衡与统一、减少环境污染、节约土地资源等现代化城市更新与复苏问题中遇到的诸多问题中最有效途径之一。
各个国家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有的特色。
有鉴于国外在地下空间开发方面起步早,经验成熟,现选取几个典型的城市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了解其特色和经验,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日本日本国土狭小,城市用地紧张。
1930年,日本东京上野火车站地下步行通道两侧开设商业柜台形成了“地下街之端”。
至今,地下街已从单纯的商业性质演变为包括多种城市功能的、有交通、商业及其它设施共同组成的相互依存的地下综合体。
东京著名的购物中心和商业设施,比如秋叶原、新宿、银座等,都与地铁直接接通,基本上所有的地铁出口都直通地下商场。
1973年之后,由于火灾,日本一度对地下街建设规定了若干限制措施,使得新开发的城市地下街数量有所减少,但单个地下街规模却越来越大,设计质量越来越高,抗灾能力越来越强,同时在立法、规划、设计经营管理等方面已形成一套较健全的地下街开发利用体系。
据统计,日本已至少在26个城市中建造地下街146处,日进出地下街的人数达到1200万人,占国民总数的九分之一。
不仅大大缓解了路面交通压力,同时也推动了人防、灾防建设,给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日本的地下共同沟是世界上兴建数量居于前列的国家之一。
日本东京将基础设施设置在地下,采用区域供应的方法。
在供电供热方面,东京采用的是“区域供冷供热”系统,在一定区域建一座地下供冷中心。
东京的生活水回收和雨水处理系统也都在地下进行。
城市综合性公园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以宜宾中央公园项目为例
202282020年9月,我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该目标的提出影响深远,从此我国将走上高质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道路,并努力实现发展与减排相融合。
城市综合性公园是城市或地区中面积最大的绿地,对城市的节能减排和生态碳汇具有重要作用,故城市中应大力发展绿化用地。
但城市进程在加快,土地资源越发稀缺,城市建设通过开发利用综合性公园的地下空间,使公园建设与周边居民的生活需求相结合,成为城市景观发展的一种选择。
1综合性公园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前景1.1综合性公园的概念及分类综合性公园是指具有大面积绿地,能丰富户外游憩活动内容、功能全面,且可供半日以上游览的城市公共性绿地公园。
综合性公园包括市级公园和区级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功能全面,室外游憩活动丰富,服务于全年龄段居民,是广大城市居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
1.2开发新建综合性公园地下空间的必要性1.2.1提升生态碳汇能力,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
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背景是机遇也是挑战,在城市各项建设活动中,必须首先考虑减排和固碳的要求,进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发展和建设的唯一选择。
可持续发展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4个方面,使城市的发展达到一种动态的协调与平衡,目的是建立一个以生存容量为基础的花园城市。
在城市大型公共绿地如综合性公园的建设之初,需考虑周边居民的其他生活需求,搭建全功能的生活型绿地,提高城市公共绿地的附加值。
或在新城建设的同时,可考虑大型公共绿地如区级公园等的建设,并将城市商业综合体或基础设施置于地下。
1.2.2节约土地,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环境。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明确:“严格执行土地使用标准,加强节约集约用地评价,推广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
”目前中国的城市建设中,人均建设用地紧张,若建设城市大型公园绿地的同时,开发利用其地下空间,将是节约土地、高效利用城市空间、满足周边居民生活需要的有效途径。
地下空间利用案例研究
地下空间利用案例研究
首先是地下商业的利用。
在许多城市中,地下商业已经成为常见的现象。
例如,东京的地下商业街道“GINZA”,拥有许多商店、餐馆和咖啡馆,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居民,成为活力四溢的商业区。
地下商业利用的优点之一是可以充分利用地下的空间,从而释放地上土地的压力。
此外,地下商业也可以有效利用气候,提供良好的温度和空气条件,吸引顾客的到来。
其次是地下停车场的利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停车位的需求越来越大。
地下停车场可以有效地利用地下空间,缓解地面停车位的不足问题。
例如,韩国首尔的COEX Mall地下停车场,可以容纳超过5000辆汽车,为周边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便利的停车服务。
地下停车场的建设还可以减少城市拥堵,改善交通状况。
再次是地下绿化的利用。
地下绿化是指将地下空间转化为花园或公园的形式,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
例如,新加坡的“地下花园”是位于地下的公园,拥有大片绿化植物和景观,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舒适和宜居的环境。
地下绿化的优点之一是可以有效地对抗城市热岛效应,提供清新的空气和凉爽的环境。
最后是地下能源的利用。
地下能源是指利用地下的地热或地埋管道等能源形式为城市供能。
例如,冰岛的雷克雅未克市利用地下的地热资源,为城市提供温暖和电力。
地下能源的利用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成本和环境污染。
总结起来,地下空间利用的案例研究表明,地下空间具有巨大的利用潜力,可以有效解决城市发展面临的土地资源有限和用地紧张等问题。
未来,地下空间利用将会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国内外地下道路规划建设案例与实践——以深圳前海、宝安片区地下道路建设为例
国内外地下道路规划建设案例与实践——以深圳前海、宝安片区地下道路建设为例摘要:对于高密度开发的城市中心区,路面交通系统面临严峻挑战,开发地下空间资源、合理建设地下道路是提高交通系统供给的有效手段。
本文总结了不同类型城市地下道路的功能定位,分析国内外已建或在建地下道路实际案例,并以深圳前海-宝安中心区规划建设的地下道路方案为例,说明其对完善城市中心区路网系统、分离快慢交通、缓解交通拥堵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国内其他城市地下道路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下道路、地下空间、城市中心区、地下道路规划1、引言地下空间是城市的宝贵资源,受土地资源、环境保护等约束条件的限制,城市路面交通系统面临严峻挑战。
但是单一发展轨道交通难以解决所有的交通问题,道路系统适度的地下化,已被实践证明是改善城市交通并使之进一步现代化的有效途径[1]。
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加上人们对效率、环境和舒适性要求的提高,地下道路开发已经成为国内外许多大城市关注的焦点。
本文总结了不同类型的地下道路的功能定位和特征,介绍了波士顿、东京、上海一些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的地下道路案例,并通过正在开展的项目——深圳前海、宝安地区地下道路规划为例,从中得到有益的经验和启示,以期为今后其他城市地下道路规划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2、地下道路功能定位按照地下道路承担功能的不同,可将地下道路分为快速通过地下道路、完善区域性路网的地下道路、改善交通瓶颈的地下道路三类[2]。
2.1 快速通过地下道路此类地下道路的特点是设计车速较高,一般在60km/h以上,其主要功能是为较长出行距离的车辆服务,并在一定距离内设置出入口。
快速通过地下道路的功能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完善和补充地面、高架道路系统的不足,连接重要集散点,分离过境交通;二是出于对风景区、文物古迹、山体等的保护,穿越地面道路难以联通的区域;三是保护城市景观,节约城市核心区的土地资源;四是解决潮汐交通和进出城市中心区的交通问题[2]。
地下空间利用案例研究
波士顿中央大道的改造
特点:(1)拆除地上高架道路、发展地下快速路。 (8—10车道的地下快速路)
(利用高架桥飞方式破坏了城市整体环境,造成了城市隔离,丑化
了城市空间, 浪费了城市地上空间。而规划在地下可是地面空间的视野开阔,
消除了道路两边的隔离。)
(2)改变用地比例增加可开发用地面积 (3/4用于城市绿地和开敞空间的建设。)
(2)分期建设逐步实施
(20世纪70年代末始建,虽然分两期建设,事实上经历了十期的阶段性 建设,通过反复的完善和修改,最终在21世纪初建设基本完成了。)
(3)功能多样性互补
(城市中的各个功能基本上都具备,所有功能性都是连在一起的,地下 空间的功能同样多样化。)
(4)充分利Βιβλιοθήκη 地下空间(该规划用足了浅层和次浅层的地下空间。德芳斯地下空间利用的深度: 地下公交层5m+地下停车层2*5m+轨道交通层10m=30m,建设用足了向下的 深度,避免对稀缺资源的浪费。)
(2)“多中心——无中心”
(广场和步行街区是建筑体和商业铺围合而成的,广场多为半 封闭的,尺度宜人,尊重了人的心理感受,没有让人感到自己的渺 小,没有让人感到开阔的无处可藏;)
(3)20个双层庭院
(庭院的总面积至少有200平方米,每栋楼至少有一个边与庭院 相接,庭院面积:27m*10m左右;庭院有20个,每个下沉庭院均在 塔楼的出入口处;庭院与地下车库相连,从庭院射入的室外光线, 打破了地下室的窒闷,引入了自然阳光,引入了景观,提高了地下 室内的环境质量;)
地下空间利用案例
巴黎列-阿莱广场
特点:
(1)功能配置的多样化
将交通、商业、文娱、体育等多种功能安排在广场的地下综合 体中。
地下空间利用案例研究PPT课件
2001年日本政府颁布实施的《大深度地下空间公共使用特别措 施法》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一部“限定土地拥有者的空间权限,规范 有序地引导人类开发利用私有土地地下深层空间服务于国家和城市 社会公益公用事业建设新途径”的新法典。 荷兰阿姆斯特丹将在运河下面建设地下城 于了2新01的这8领年个域开耗。始资。10水亿下英地镑下的空工间程的,开名发字,叫为“城阿市姆地福下拉空”间,的预发计展该开项辟目
2021
13
2021
14
2021
15
2021
16202117日本地下街特点:
(1)传统的出入口设计感
(主出入口设计主要是下沉广场和舞台展示广场,使地下与地上空间融 通,自然光直接引入地下;舞台(多媒体)展示,吸引消费者进入地下商 业街的几率)
(2)创意性的地下空间组织
(地下有不同创意性的休息景观节点,设了5处休息空间,有爱之广场、 镜之广场、光之广场、水之广场、绿之广场(大阪虹之町地下街景观),8 个广场:水钟广场、观月广场、瀑布广场等(大阪长堀地下街景观))
地下层次平面图
地下空间剖面图
2021
5
波士顿中央大道的改造
特点:(1)拆除地上高架道路、发展地下快速路。 (8—10车道的地下快速路)
(利用高架桥飞方式破坏了城市整体环境,造成了城市隔离,丑化
了城市空间, 浪费了城市地上空间。而规划在地下可是地面空间的视野开阔,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先进案例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先进案例1. 新加坡地下市区项目:新加坡地下市区项目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城市项目。
该项目将商业、购物、娱乐等设施都建在地下,解决了城市人口密集和土地有限的问题。
2. 巴黎地下城市:巴黎地下城市是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的典范。
巴黎地下城市有着庞大的地下网络,包括地铁、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
这些地下设施有效缓解了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
3. 东京地下商城:东京的地下商城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购物中心之一。
地下商城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便利的购物和娱乐场所,减少了地面上的交通和人流压力。
4. 赫尔辛基地下储能项目:赫尔辛基地下储能项目利用地下空间建设了一个大规模的储能系统,通过储存电力实现能源管理和供应的稳定。
这一项目为城市能源转型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5. 伦敦地下农场:伦敦地下农场是利用地下空间进行农业生产的先进案例。
通过合理利用地下空间,伦敦地下农场可以在城市中种植水果、蔬菜等农作物,为城市居民提供新鲜健康的食品。
6. 悉尼地下水处理厂:悉尼地下水处理厂是利用地下空间进行水处理的先进项目。
该项目通过建设地下水处理设施,实现了城市污水的有效处理和回收利用,解决了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7. 纽约地下停车场:纽约地下停车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停车场之一。
通过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停车场,纽约有效解决了城市停车位不足和交通拥堵问题。
8. 柏林地下艺术展览中心:柏林地下艺术展览中心是利用地下空间进行文化艺术活动的创新项目。
地下艺术展览中心为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展示作品和举办活动的场所,丰富了城市的文化生活。
9. 首尔地下图书馆:首尔地下图书馆是利用地下空间建设的一个大型图书馆。
地下图书馆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有效利用了地下空间,解决了城市图书馆座位不足的问题。
10. 悉尼地下酒窖:悉尼地下酒窖是利用地下空间建设的一个大型酒窖项目。
地下酒窖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储存环境,用于存放葡萄酒等贵重物品,解决了城市中贵重物品储存的问题。
地下空间的创新利用地下城市与房地产设计
政策法规与行业标准解读
国家政策法规
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纷纷出台相关 政策法规进行规范和引导。例如,中国政府颁布了《城市地 下空间规划管理办法》等法规,对地下空间的规划、建设和 管理进行明确规定。
行业标准与规范
为确保地下空间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 行业标准和规范。这些标准和规范涉及地质勘察、设计、施 工、验收等各个环节,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力保 障。
典型案例剖析:成功与失败经验
成功案例
日本东京地下城市。通过完善的规划 设计和高效的运营管理,成功打造了 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地下城市,有 效缓解了地面交通压力,提高了城市 生活质量。
失败案例
美国某地下商业街区。由于规划不合 理、市场需求不足等原因,导致商业 街区经营困难,最终被迫关闭。
地下城市功能定位及布局优化
社会参与
社会各界应积极参与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共同推动 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1.谢谢聆 听
3
大数据分析
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地下空间的使用情况、 人流、车流等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为管理 决策提供支持。
物联网技术在地下空间监测中的应用
环境监测
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地下 空间的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 、空气质量等,确保环境舒适度
和安全性。
设备监控
对地下空间内的各种设备进行远程 监控和管理,实现设备的自动化运 行和故障预警。
功能定位
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和地下空间特性, 将地下城市定位为交通枢纽、商业娱 乐、公共服务等功能区域。
布局优化
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交通组织,提 高地下城市的整体运行效率。例如, 采用立体交通网络、设置多功能区域 、优化公共设施布局等。
国内外地下空间开发案例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国际化趋势与中国的发展战略(摘要)?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管理的国际化趋势(一)、欧洲(1)、英国伦敦的经验: 大力发展城市地铁1845年,英国伦敦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
从此,大城市、特大城市围绕着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而建设了大量的地铁。
目前世界上有地铁运营的国家和地区有44个,城市99个,线路总长约5900km,还有许多正在进行地铁线路的勘测、规划设计和施工。
(2)、法国巴黎的经验:废弃矿穴资源的利用与立体化城市法国巴黎最早的地下空间开发为废弃矿穴的再利用。
利用几个世纪之前挖掘的废弃矿井布置城市下水道、共同沟、防空防灾设施,并1890年成功用于巴黎世博会中国馆与印度馆的设置,取得了轰动效应。
巴黎城中心地区的雷亚诺中央广场改造实行立体化再开发,把贸易中心改造成一个综合功能的公共活动广场,在强调保留传统建筑艺术特色的同时,开辟一个以绿地为主的步行广场,为城市中心区增添一处宜人的开敞空间;与此同时,将交通、商业、文娱、体育等多种功能都安排在广场的地下空间中,形成一个大型的地下城市综合体。
?巴黎的另一个成功案例为拉德芳斯新城的立体开发。
在拉德芳斯的地下,建立了庞大的地下道路系统。
将到发交通与通过式交通一并安置在道路地下。
地面全部绿化、广场,俨然一座公园式的城市,人行环境舒适安全。
(二)、北美(1)美国波士顿的经验:道路的地下化波士顿中央大道,经历了由高架道路到地下道路的地下化过程。
这个工程被称为美国有史以来工程量最大、工期最长、资金投入最多的市政工程,验证了城市道路及高架道路的地下化趋势。
(如下图所示)?(2)加拿大的经验:蒙特利尔的地下城市加拿大蒙特利尔由于寒冷的气候,居民地面出行多有不便。
又依靠1972年蒙特利尔世博会的成功举行,开发了大规模的地下综合体。
如今蒙特利尔已经建成了世界最长的地下步行系统。
(三)、亚洲(1)日本东京的经验:共同沟共同管道,又名综合管廊,或者共同沟,最早形成于法国巴黎。
地下空间开发案例
5 市政公用隧道(共同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运用下沉广场以增加地下空间的地面感
地下商业规划平面图 地下商业规划轴测图
上海静安公园地铁枢纽地下空间开发
上海静安公园地铁枢纽地下空间开发
地面景观 下沉广场 地下商业
案例2:北京商务中心区地下空间开发
开发背景
北京商务中心区位于北京城东朝阳区内,西起东大桥路、东至西大望路 ,南起通惠河、北至朝阳路之间,CBD核心地区规划用地规模约4平方公 里 为使商务中心区尤其是公共设施最集中的区域形成有机的整体,规划要 求在东三环路两侧的核心地带,各地块的地下公共空间要相互连通并形 成系统。主要将地下一层连通作为人行系统,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小于6米 。有条件的地段地下车库尽可能连通,以减少地面交通压力,同时进一 步研究建设地下输配环的可能性
3 城市交通与城际交通的地下化
4 先进技术手段的不断成熟和应用
随着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程度不断扩展,要求隧道开挖速度 及开挖安全月来越高,先进技术应运而生,如TBM、盾构 挖掘技术、微型隧道挖掘技术、GPS(卫星全球定位)、 RS(遥感)、GIS(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 随着城市和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各种管线种类、密度和长度将快 速增加,共同沟的发展成为必然
环境质量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发展趋势总结
1
综合化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趋势是综合化,其表现首先是地下综合体的出现,其次是地下步行道系 统和地下快速轨道系统、地下高速道路系统的结合,以及地下综合体和地下交通换乘枢纽的结合 ;第三是地上、地下空间功能既有区分,更有协调发展的相互结合模式
2 分层化与深层化
随着深层开挖技术和装备的逐步完善,深层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已成为未来城市现代化 建设的主要课题。在地下空间深层化的同时,各空间层面分化趋势月来越强,分层面的 地下空间将人、车分流,市政管线、污水和垃圾的处理分置于不同的层次,各种地下交 通分层设置 城市交通和“高密度、高城市化地区”城市间交通的地下化,将成 为未来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点。
国内外综合管廊的5个案例介绍
国内外综合管廊的5个案例介绍(1)蒙特利尔地下城蒙特利尔地下城(Montreal' Underground City)位于加拿大第二大城市蒙特利尔威尔玛丽区地下,长达17千米,总面积达400万平方米,步行街全长30千米,是结合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案例之一。
地下城连接着10个地铁车站、2000个商店、200家饭店、40家银行、34家电影院、2所大学、2个火车站和一个长途车站。
地下城最深的地方上下可分五层,邮局、超市、酒吧、咖啡屋、美容美发店一应俱全,应有尽有。
整个建设历经60年。
每天有50万人进入地下城。
图1-1 蒙特利尔地下城平面位置图及实景照片(2)日本综合管廊日本国土狭小,城市用地紧张,更加注重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综合管廊在日本开始兴建于1926年千代田,东京1958年开始兴建综合管廊。
较为典型的项目有东京临海副都心地下综合管廊,该综合管廊总长度16公里,工程建设历时7年,耗资3500亿日元,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将各种基础设施融为一体的建设项目。
该项目为一条距地下10米、宽19.2米、高5.2米的地下管道井,把上水管、中水管、下水管、煤气管、电力电缆、通信电缆、通信光缆、空调冷热管、垃圾收集管等九种城市基础设施管道科学、合理地分布其中。
图2-2 日本综合管廊实景照片(3)上海张杨路1994年底,国内第一条规模较大、距离较长的综合管廊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杨路初步建成。
该综合管廊全长约11.125公里,埋设在道路两侧的人行道下,综合管廊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断面形状为矩形,由燃气室和电力室两部分组成。
该综合管廊还配置了相当齐全的安全配套设施,建成了中央计算机数据采集与显示系统。
图1-3 上海市张杨路综合管廊照片图1-4 上海市张杨路综合管廊标准断面(4)广州大学城2002年,广东省在制订广州大学城规划时,确立了大学城(小谷围岛)综合管廊专项规划。
该综合管廊建在小谷围岛中环路中央隔离绿化带的地下,沿中环路呈环状结构布局,全长约10公里,管廊高2.8米,宽7米(分隔成2.5米、3米、1.5米三个舱)。
八大超大超深基坑工程案例,岩土人必看!
八大超大超深基坑工程案例,岩土人必看!1、北京财源国际中心基坑工程北京财源国际中心位于朝阳区东长安街延长线,原北京第一机床厂院内。
基坑北侧距居民楼最近距离为3.36m,西侧距丽晶苑(24)层为6.9m。
工程占地面积9444.8m2,总建筑面积23.96万m2。
该工程基坑开挖长279m,宽47-67m,开挖深度为24.86-26.56m。
基坑北侧为砖砌挡墙+护坡桩+4(5)层锚杆支护体系。
西侧、南侧采用连续墙+5层锚杆支护体系(丽晶苑部位增加管棚支护)。
基坑的东侧、南侧东段采用土钉墙+护坡桩+锚杆支护体系。
连续墙厚度600-800mm,深度20.24-34.1m;管棚采用φ108钢花管,水平间距1.5m,竖向间距1.5m;护坡桩采用φ800钢筋砼灌注桩,桩间距均为1.4m;锚杆长度21-30m。
降水方式采用大口管渗井抽渗结合的闭合降水方案。
2、北京银泰中心基坑支护工程银泰中心位于北京建国门外大街国贸桥西南角原第一机床厂院内。
北侧紧邻地铁变电站,基坑围护与其结构外墙净距仅1.95m~2.13m。
该工程由三栋塔楼及裙房组成,总建筑面积35.75万m2。
基坑开挖长219.4m,宽100.4m,最深部位22.95m。
基坑围护形式为10m土钉墙+护坡桩+2层锚杆。
护坡桩为φ800mm,桩间距为1.5m,桩深15.6-19.5m,共计407根。
锚杆为φ150预应力锚杆,第一道长度为15-18m,第二道长度为16-23m,间距为1.5m,共779根。
3、央视TVCC基坑支护、降水、土方及基础桩工程CCTV新台址建设工程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2号,地处东三环路东侧、光华路以北、朝阳路以南,地处北京市中央商务区(CBD)规划范围内。
该工程建筑用地面积总计17800m2,总建筑面积56.6万m2,高度234m。
基坑开挖深度12-22m,支护形式采取土钉墙、土钉墙+护坡桩、土钉墙+护坡桩+1(2、3)锚杆等综合支护形式,土钉直径φ120mm,水平间距1.5m,竖向间距1.5m,护坡桩采用φ800、φ600钢筋砼灌注桩,桩长4.6m-19.7m,嵌固深度2.5m-4.0m,桩间距1.2-1.6m,护坡桩数量280余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国际化趋势与中国的发展战略(摘要)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管理的国际化趋势
(一)、欧洲
(1)、英国伦敦的经验: 大力发展城市地铁
1845年,英国伦敦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
从此,大城市、特大城市围绕着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而建设了大量的地铁。
目前世界上有地铁运营的国家和地区有44个,城市99个,线路总长约5900km,还有许多正在进行地铁线路的勘测、规划设计和施工.
(2)、法国巴黎的经验:废弃矿穴资源的利用与立体化城市
法国巴黎最早的地下空间开发为废弃矿穴的再利用.利用几个世纪之前挖掘的废弃矿井布置城市下水道、共同沟、防空防灾设施,并1890年成功用于巴黎世博会中国馆与印度馆的设置,取得了轰动效应。
巴黎城中心地区的雷亚诺中央广场改造实行立体化再开发,把贸易中心改造成一个综合功能的公共活动广场,在强调保留传统建筑艺术特色的同时,开辟一个以绿地为主的步行广场,为城市中心区增添一处宜人的开敞空间;与此同时,将交通、商业、文娱、体育等多种功能都安排在广场的地下空间中,形成一个大型的地下城市综合体。
巴黎的另一个成功案例为拉德芳斯新城的立体开发。
在拉德芳斯的地下,建立了庞大的地下道路系统。
将到发交通与通过式交通一并安置在道路地下.地面全部绿化、广场,俨然一座公园式的城市,人行环境舒适安全.
(二)、北美
(1)美国波士顿的经验:道路的地下化
波士顿中央大道,经历了由高架道路到地下道路的地下化过程.这个工程被称为美国有史以来工程
量最大、工期最长、资金投入最多的市政工程,验证了城市道路及高架道路的地下化趋势。
(如下图所示)
(2)加拿大的经验:蒙特利尔的地下城市
加拿大蒙特利尔由于寒冷的气候,居民地面出行多有不便。
又依靠1972年蒙特利尔世博会的成功举行,开发了大规模的地下综合体。
如今蒙特利尔已经建成了世界最长的地下步行系统.
(三)、亚洲
(1)日本东京的经验:共同沟
共同管道,又名综合管廊,或者共同沟,最早形成于法国巴黎.而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日本达到成熟阶段。
日本东京的共同沟的长度在世界各大城市中排名榜首,在规划、设计、施工、管理、营运等方面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已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法律、法规、规定、办法.(如下图所示)(2)韩国的经验:恢复历史风貌
20世纪70年代,为了解决老城区中心地段东西向的交通问题,韩国首都首尔政府将东西向的水道—清溪川填埋,河上盖板改建成一条高架城市快速干道。
2003—2005年,李明博市长极力推动恢复清溪川河道,为市民提供一个具有娱乐休闲条件的亲水环境。
(3)香港的经验:轨道交通沿线综合开发
香港地铁公司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家不仅不靠政府财政补贴,反而赢利的公司之一.从地铁规划建设之初,香港政府就将地铁用地及其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土地一并划归地铁开发公司建设。
随着地铁的建成,周围地产也随之升值。
用经营地产的收入来平衡地铁建设、运营的赤字,做到盈亏平衡甚
至盈余。
二、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管理的发展现状
(一)、现状与成就
1、我国现代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源于人防工程,至20世纪末人防工程仍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体;
2、人防工程的发展为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积累了经验、技术和人才;
3、进入21世纪,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逐步转入地铁建设的新时代;
4、城市交通隧道与地下停车场的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5、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编制工作取得新进展;
6、城市地下空间的政策与法规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
(二)、代表性案例
北京中关村、杭州钱江新城、深圳罗湖综合改造、上海的地铁、地下综合体、综合管沟、人防工程、越江隧道、以及北京、上海等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等。
(三)、存在问题
1、观念陈旧、规划滞后;
2、设施的功能单一、缺乏衔接、连通与系统整合,综合效益不高;
3、管理的体制、机制、法制等与实际需求不适应;
4、整体科技水平与国外差距较大。
四、未来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管理的发展战略
(一)、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指导思想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与国内成功的实践,笔者认为,我国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应坚持:“科技引领、规划优先、交通优先、防灾同步、突出重点、适度开发、结构优化、系统整合、以人为本、创新求变、资源节约、保护环境、生态和谐、协同发展”的指导思想。
(二)、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发展方针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方针是:牢固地树立“安全、资源、环境”三位一体的发展方针,“科学、合理、适度、有序地”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及其可供利用的优越的环境条件,努力减少负面影响,为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发展目标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三)、未来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发展的需求预测
1、交通设施的地下化
2、大型地下综合体
3、民防与综合防灾设施
4、市政管线的地下化与集约化
5、基础设施地下化
6、仓储设施的地下化
7、科技和人才的集约与复合
8、体制、机制与政策、法规
(四)、未来地下空间优选发展的10大科技领域
1、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设计理论、方法与技术规范。
2、大型、深层地下空间设施建设新技术与成套机械设备的国产化。
3、轨道交通的运营车辆及相关设备的国产化。
4、地下空间环境舒适性与安全性营造的理论、方法、标准及相关设备研制.
5、适用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生态、节能型新材料、新工艺及新设备的研制。
6、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城市环保灾害防治新技术。
7、地下空间资源的数字化、信息化及其应用技术。
8、城市地下空间突发性事故的应急对策与措施研究。
9、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综合经济研究。
10、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保险机制及风险研究。
(五)、当前城市地下空间管理体制的建设构想
1、加快建立国家级统一组织协调与管理的机构体系;
2、地方政府的管理体制建设宜分步进行探索:
(1)、第一步:“十一·五”的前三年,宜设立“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和“专务办公室”的基本模式进行综合协调与管理试点;“专务办公室”的设立以“政府授权、一家为主、多家配合”的方式组织实施.
(2)、第二步:“十一·五”的后二年,可在第一步“试行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和固化,积累经验,待条件成熟时再组建专门的管理机构.
(六)、当前城市地下空间管理机制建设的重点内容
1、运行管理机制
如:项目审批、投资融资、工程监督、运营管理、信息资源共享等机制的创新。
2、推进与助成机制
通过建立多种单项公益性设施(地下车库、地下道路、综合管沟、地下变配电站等)推进助成机制,积极有序、合理高效地推进民间资本为城市建设服务。
3、科技创新机制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既是一门综合性交叉的新学科,也是一项涉及面广的巨大新型产业.因此,市政府应高度重视、并通过机制创新来激活科技创新和人才建设,为后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七)、当前城市地下空间管理法制建设的工作重点
1、成立“国家和地方性立法研究小组”,由政府法制部门负责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协同研究;
2、先从“专项行政规章”制定入手,再逐步充实完善形成部门或地方性行政法规。
3、应抓紧开展“综合性立法"的研究制定工作,以适应我国城市发展的需要。
同时,也可通过全国人大提案,建设推进国家制订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相关法律,行政法规,提高现行法律的层级。
4、应抓住学习贯彻《物权法》的重要契机,进一步推进地下空间土地使用权和地下空间设施产权的确权、登记、发证、交易与管理等相关法规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