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流传热系数的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对流传热系数计算公式_传热系数计算公式

对流传热系数计算公式_传热系数计算公式

对流传热系数计算公式_传热系数计算公式
一、计算公式如下
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
单层结构热阻
R=δ/ λ
式中:
δ—材料层厚度( m)
λ—材料导热系数 [W/m.k]
多层结构热阻
R=R1+R2+---- Rn=δ1/ λ1+δ2/ λ2+ ---- +δn/ λn 式中: R1、 R2、---Rn —各层材料热阻( m2.k/w)
δ1 、δ2 、 ---δn—各层材料厚度( m)
λ1 、λ2 、 ---λ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 [W/m.k]
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
R0=Ri+R+Re
式中: Ri —内表面换热阻( m2.k/w)(一般取 0.11)
Re—外表面换热阻( m2.k/w)(一般取 0.04)
R —围护结构热阻( m2.k/w)
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
K=1/ R0
式中: R0 —围护结构传热阻
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
Km=KpFp+Kb1Fb1+Kb2Fb2+ Kb3Fb3 / Fp + Fb1+Fb2+Fb3
式中:
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 [W/(m2.k) ]
Kp—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 [W/( m2.k)]
Kb1、Kb2、 K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 [W/( m2.k)] Fp—外墙主体部位的面积
Fb1、 Fb2、F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如何计算对流传热系数

如何计算对流传热系数

tmlt1nt1t2
653045.3C ln65
t2
30
t 15 → 90 △t 65 30
Q m s 1 c p 1 ( T 1 T 2 ) m s 2 c p 2 ( t2 t 1 ) K tm A
4 m s 1 0 c p 1 7 m s 2 5 c p 2 4 .8 8 4 .3 5 A (1)
2
T
Q' Q ?
1
T1=63℃
t2 mh1=30000kg/h
m’h1=15000kg/h
T1=63℃
mh1=15000kg/h
t3
2 1
T’2 t2
t1 mh2=20000kg/h
单独进行计算
Q'Q1Q2 ?
Q1 KAtm
16
二、管外强制对流
1、流体绕单根圆管的流动情况
(a)流动情况 (b)对流传热系数变化情况 (图中αp表示局部对流传热系数,α表示平均对流传热系数)
②其它参数一定,u一定, α与d的0.2次方成反比,改变管 径对α的影响不大。
③其它参数一定,V一定, α与d的1.8次方成反比,改变管 径,缩小管径将使 α ↑。
u 0.8
d 0.2
12
【补例】列管换热器的列管内径为15mm,长度为2.0m。管 内有冷冻盐水(25%CaCl2)流过,其流速为0.4m/s,温度自 -5℃升至15℃。假定管壁的平均温度为20℃,试计算管壁与 流体间的对流传热系数。
8
§4-17 流体做强制对流时的 对流传热系数
一、流体在圆形直管内强制对流传热
经验关联式为: Nu0.02Re30.8prn

0.02d3du0.8cpn

空气散热计算公式

空气散热计算公式

空气散热计算公式空气散热是指通过空气传递热量,以降低物体的温度。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需要计算空气散热的量,以确定适当的散热方式和散热设备。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空气散热计算公式。

一、传热功率传热功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传递给或从物体中流动的热量,通常用单位时间内传热量的绝对值表示,单位为瓦特(W)。

对于空气散热,传热功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Q=h*A*ΔT其中,Q表示传热功率,h表示传热系数,A表示热交换面积,ΔT表示物体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差。

传热系数h是一个物质特性,取决于流体的性质、流动方式、流速等因素。

对于空气散热而言,传热系数一般需要通过实验测定或参考经验值。

热交换面积A是指热量传递的表面积。

对于平板形式的热交换器,热交换面积等于散热片的表面积。

温差ΔT是指物体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

在实际计算中,可以使用摄氏度或开尔文温标进行表示。

二、对流传热在空气散热中,传热主要是通过对流传热实现的。

对流传热是由于流体动力学引起的热量传递,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Q=h*A*ΔT其中,Q表示传热功率,h表示对流传热系数,A表示传热面积,ΔT 表示物体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差。

对流传热系数h是一个关于流动速度、气体性质和传热面积的函数。

对于自然对流(即无外力作用的对流),传热系数一般较低;而对于强制对流(即外力作用下的对流),传热系数一般较高。

传热面积A是传热的表面积,可以视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温差ΔT是物体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可以使用摄氏度或开尔文温标进行表示。

三、辐射传热辐射传热是指通过电磁辐射(主要是红外辐射)进行的热量传递。

辐射传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般需要通过辐射传热系数来描述。

辐射传热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Q=ε*σ*A*(T1^4-T2^4)其中,Q表示传热功率,ε表示辐射率,σ表示史蒂芬-波尔兹曼常数,A表示辐射传热面积,T1和T2分别表示物体表面温度和环境温度。

辐射率ε是一个描述物体辐射特性的参数,取决于物体表面材料、几何形状和表面状况等因素。

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对流传热系数的影响因素

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对流传热系数的影响因素

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对流传热系数的影响因素————————————————————————————————作者:————————————————————————————————日期:1-2-4 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一、对流传热系数的影响因素实验表明,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因素主要有:1、流体的种类和相变化的情况2、流体的特性:1)流体的导热系数λ;2)粘度μ3)比热容ρc p 、密度ρ:ρc p 代表单位体积流体所具有的热容量。

4)体积膨胀系数β:t V V V ∆-=112β 3、流体的流动状态层流和湍流的传热机理有本质区别:层流时,传热只是依靠分子扩散作用的热传导,故h 就较湍流时为小;湍流时,湍流主体的传热为涡流作用的热对流,但壁面附近层流内层中为热传导,涡流使得层流内层的厚度减薄,温度梯度增大,故h就增大。

湍流时的对流系数较大。

4、流体流动的原因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的流动原因不同。

强制对流:设ρ1和ρ2分别代表温度为t1和t2两点的密度,则流体因密度差而产生的升力为(ρ1-ρ2)g。

若流体的体积膨胀系数为β,单位为1/℃,并以Δt代表温度差(t2-t1),则可得ρ1=ρ2(1+βΔt)于是每单位体积的流体所产生的升力为:(ρ1-ρ2)g=[ρ2(1+βΔt)-ρ2]g= ρ2gβΔt 强制对流是由于外力的作用,如泵、搅拌器等迫使流体的流动。

强制对流的对流系数大得多。

5、传热面的形状、位置和大小传热管、板、管束等不同的传热面的形状;管子的排列方式,水平或垂直放置;管径、管长或板的高度等,都影响h 值。

表示传热面的形状、位置和大小的尺寸称为特征尺寸,用l 表示所以,h 可以用下式表示:h=f (μ,λ,c p ,ρ,u ,ρgβΔt ,l ) (1)二、因次分析对流体无相变化的对流传热进行因次分析,得到的准数关系式为:c b p a tl g c u l K l )()()(223μρβλμμρλα∆= (2)式(2)中各准数名称、符号和意义列于下表中。

对流换热公式汇总与分析

对流换热公式汇总与分析

对流换热公式汇总与分析【摘要】流体与固体壁直接接触时所发生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对流换热,它已不是基本传热方式。

本文尝试对对流换热进行简单分类并对无相变对流换热公式简单汇总与分析。

【关键词】对流换热类型公式适用范围对流换热的基本计算形式——牛顿冷却公式:q h(tt f)(W / m2 )w或 Am2上热流量h(t w t f)(W )上式中表面传热系数h 最为关键,表面传热系数是众多因素的函数,即h f (u, t w ,t f , ,c p , , , ,l )综上所述,由于影响对流换热的因素很多,因此对流换热的分析与计算将分类进行,本文所涉及的典型换热类型如表 1 所示。

表 1 典型换热类型1.受迫对流换热1.1内部流动圆管内受迫流动内部流动换热非圆形管内受迫流动受迫对流换热外掠平板外部流动外掠单管外掠管束(光管;翅片管)无相变换热竖壁;竖管无限空间横管自然对流换热水平壁(上表面与下表面)对流换热有限空间夹层空间混合对流换热————受迫对流与自然对流并存垂直壁凝结换热凝结换热水平单圆管及管束外凝结换热相变换热管内凝结换热大空间沸腾换热沸腾换热管内沸腾换热(横管、竖管等)1.1.1 圆管内受迫对流换热(1) 层流换热公式西德和塔特提出的常壁温层流换热关联式为Nu f1.86 Re 1f / 3 Pr 1f / 3 ( d )1 / 3 (f )0.14lw或写成d 1 / 3f0.14Nu f1.86( Pe f l )( )w式中引用了几何参数准则d,以考虑进口段的影响。

l适用范围: 0.48 Pr 16700, 0.0044 (f )9.75 。

w定性温度取全管长流体的平均温度,定性尺寸为管内径 d 。

如果管子较长,以致[(Re Pr d)1/ 3 ( f) 0.14 ]2lw则 Nu f 可作为常数处理,采用下式计算表面传热系数。

常物性流体在热充分发展段的Nu 是Nu f 4.36(q const)Nu f3.66(t w const)(2) 过渡流换热公式对于气体, 0.6Pr f1.5 , 0.5T f1.5 , 2300Re f 104。

对流传质系数和对流传热系数的关系式

对流传质系数和对流传热系数的关系式

对流传热系数是热工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它描述了流体在流动状态下传热的效率。

而对流传质系数则描述了气体或液体中溶质在对流传质过程中的传递效率。

对流传热系数和对流传质系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本文将从理论和实验角度探讨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式。

一、对流传热系数的定义在热传递过程中,传热介质与传热表面直接接触并通过对流传热方式传递热量。

对流传热系数h描述了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内的热量传递率。

它的数值大小取决于传热介质的性质、流体流动状态、传热表面的几何形状等因素。

二、对流传质系数的定义对流传质系数K描述了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内的溶质传递率。

在液体或气体中,溶质可以通过对流传质的方式在流动的介质中传递。

对流传质系数对于描述溶质在流体中的传递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传热和传质的相似之处在传热和传质过程中,传递的方式都是通过流体的对流运动来实现的。

无论是传热还是传质,都是通过流体流动将热量或溶质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

传热和传质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共性。

四、对流传热系数与对流传质系数的关系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可以得出对流传热系数h和对流传质系数K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在一些情况下,对流传热和对流传质的传递过程具有相似的特性,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在一些传热和传质过程中,对流传热系数h与对流传质系数K之间存在着如下的关系式:h = α·K其中,α为传热和传质的相似系数。

在一些情况下,可以通过实验测定α的值,从而通过对流传质系数K来间接推导出对流传热系数h的数值。

五、结论对流传热系数和对流传质系数是描述流体传热和传质过程中重要的参数。

通过对其进行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流体传递热量和溶质的过程,从而提高传热和传质的效率。

而对流传热系数和对流传质系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通过研究和实验可以得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式,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工程实践中。

对流传热系数和对流传质系数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希望未来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一领域,在工程实践中更好地应用这些参数。

化工原理传热计算

化工原理传热计算

化工原理传热计算传热计算是化工原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主要用于分析和预测化工过程中的传热效果,以确定传热设备的尺寸和操作参数。

传热计算涉及热传导、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三种传热方式,而传热计算的基本原理是热传递方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传热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传热计算的基本原理是热传递方程,热传递方程是通过数学表达式来描述和计算物体之间的热量传递过程。

常用的热传递方程有热传导方程、对流传热方程和辐射传热方程。

热传导方程是描述物质内部传热过程的方程,其基本形式为Fourier 定律:Q/t=-λA(∆T/∆x)其中,Q/t表示单位时间内传递的热量,λ表示物质的热导率,A表示传热面积,∆T/∆x表示温度梯度。

对流传热方程是描述物体表面传热过程的方程,其基本形式为牛顿冷却定律:Q/t=hA(∆T)其中,h表示传热系数,A表示传热面积,∆T表示温度差。

辐射传热方程是描述物体间通过辐射传热的方程,其基本形式为斯特藩-波尔兹曼定律:Q/t=εσA(T1^4-T2^4)其中,ε表示发射率,σ表示斯特藩-波尔兹曼常数,A表示传热面积,T1和T2表示物体的温度。

根据传热的具体情况和传热方式,可以选择适用的热传递方程来进行传热计算。

传热计算的方法主要有传热计算公式和传热计算软件两种。

传热计算公式是根据传热方程进行推导和计算得到的。

例如,通过对热传导方程进行变形和积分,可以得到传热器的传热速率和传热面积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传热器的尺寸。

传热计算软件是通过计算机模拟和数值计算来进行传热计算的工具。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专业的传热计算软件,例如ASPEN、HEXTRAN和HTRI等。

这些软件可以根据传热方程和物性数据,通过建立模型和求解方程组,进行传热过程的预测和分析。

传热计算软件的优点是计算速度快、结果准确,并且可以进行复杂的传热计算,但需要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和软件操作技能。

在进行传热计算时,需要明确传热参数和计算目标,并确定适用的传热方程和计算方法。

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

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

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北京理工大学化学学院董女青1120102745一、实验目的1、掌握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方法,测定空气在圆形直管内的强制对流传热系数, 验证准数关联式。

2、了解套管换热器的结构及操作,掌握强化传热的途径。

3、学习热电偶测量温度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冷热流体在间壁两侧换热时,传热基本方程及热衡算方程为:Q = KAAtm = m^Cp (t入一t出)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可表示为:1 1 b 1—------- 1 ---- 1 ----K a :入a 0 式中:Q—换热量,J/sK—总传热系数,J/(m' s)A—换热面积,m:At m-平均温度差,°CCp—比热,J/ (kg • K)nu—质量流量,kg/sb—换热器壁厚,ma i、a o—内、外流体对流传热系数,J/(m? • s)依据牛顿冷却定律,管外蒸汽冷凝,管内空气被加热,换热最亦可表示为:Q = a jAj(t w - t) = a 0A0 (T — T w)式中:t w.凡一管内(冷侧)、管外(热侧)壁温,t、T-管内(冷侧)、管外(热侧)流体温度测定空气流量、进出口温度、套管换热面积,并测定蒸汽侧套管壁温,由于管壁导热系数较大且管壁较薄,管内壁温与外壁温近似柑等,根据上述数据即可得到管内对流传热系数,由丁•换热器总传热系数近似等丁•关内对流传热系数,所以亦可得到套管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

流体在圆形直管强制对流时满足下述准数关联式:Nu = O.O237?e°-8Pr0-33式中:Nu-努塞尔特准数,Nu=^,无因次Re—雷诺准数,Re = ^,无因次P L普兰特准数,Pr =耳,无因次测定不冋流速条件下的对流传热系数,在双对数坐标屮标绘加he关系得到一条直线,直线斜率应为0. &三、实验内容1、测定不同空气流星下空气和水蒸汽在套管换热器换热时内管空气的对流传热系数,推算总传热系数。

2、在双对数坐标中标绘M L R決糸,验证准数关联式。

(化工原理)第五节 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

(化工原理)第五节 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

Nu=0.26Re0.6Pr0.33
应用范围 Re>3000
特错列征管尺距寸最狭管处外的径距do,离流应速在取(流x1-体do通)和过2每(排t2-管d0 子)中二最者狭之窄中通取小道者处。的速度。 管束排数应为10,若不是10,上述公式的计算结果应乘以下表的系数
流体无相变时的对流传热系数-12
流体有相变时的传热系数-12
二、液体的沸腾
大容积沸腾 管内沸腾
流体有相变时的传热系数-13
1.液体沸腾曲线
气化核心 泡核沸腾 或泡状沸腾 临界点 膜状沸腾
流体有相变时的传热系数-14
2.沸腾传热系数的计算
泡核沸腾传热系数的计算式
α=1.163Z(Δt)2.33 (Eq. Mostinki) 式中 Δt——壁面过热度,℃。
上式应用条件为: pc>3O00KPa, R = 0.01~0.9,q<qc 式中 Z——与操作压强及临界压强有关的参数,W/(m2•℃),其计
算式为:
流体有相变时的传热系数-16
3.影响沸腾传热的因素
(1)液体性质 (2)温度差Δt (3)操作压强 (4)加热壁面
4-5-5 壁温的估算
2.流体在换热器的管间流动
换热器内装有圆缺形挡板时,壳方流体的对流 传热系数的关联式如下:
应用范围 Re =2×1O3~10×105 特征尺寸 当量直径de 定口性温温度度的算除术μ平w均取值壁。温外,均取为液体进、出
流体无相变时的对流传热系数-13
管子为正方形排列 :
管子为正三角形排列 :
(2)高粘度的液体
应用范围 Re>10000,0.7<Pr<16700,L/d>60 特征尺寸 取为管内径di 定性温度 除μw取壁温外,均取为液体进、出

自然对流与强制对流及计算实例

自然对流与强制对流及计算实例

自然对流与强制对流及计算实例热设计是电子设备开发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连载从热设计的基础——传热着手,介绍基本的热设计方法。

前面介绍的热传导具有消除个体内温差的效果。

上篇绍的热对流,则具有降低平均温度的效果。

下面就通过具体的计算来分别说明自然对流与强制对流的情况。

首先,自然对流的传热系数可以表述为公式(2)。

热流量=自然对流传热系数×物体表面积×(表面温度-流体温度) (2)很多文献中都记载了计算传热系数的公式,可以把流体的特性值带入公式中进行计算,可以适用于所有流体。

但每次计算的时候,都必须代入五个特性值。

因此,公式(3)事先代入了空气的特性值,简化了公式。

自然对流传热系数h=2 .51C(⊿T/L)0.25(W/m2K) (3)2.51是代入空气的特性值后求得的系数。

如果是向水中散热,2.51需要换成水的特性值。

公式(3)出现了C、L、⊿T三个参数。

C和L从表1中选择。

例如,发热板竖立和横躺时,周围空气的流动各不相同。

对流传热系数也会随之改变,系数C 就负责吸收这一差异。

代表长度L与C是成对定义的。

计算代表长度的公式因物体形状而异,因此,在计算的时候,需要从表1中选择相似的形状。

需要注意的是,表示大小的L位于分母。

这就表示物体越小,对流传热系数越大。

⊿T是指公式(2)中的(表面温度-流体温度)。

温差变大后,传热系数也会变大。

物体与空气之间的温差越大,紧邻物体那部分空气的升温越大。

因此,风速加快后,传热系数也会变大。

公式(3)叫做“半理论半实验公式”。

第二篇中介绍的热传导公式能够通过求解微分方程的方式求出,但自然对流与气流有关,没有完全适用的理论公式。

能建立理论公式的,只有产生的气流较简单的平板垂直放置的情况。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理论上的温度边界线的厚度可以计算出来。

但是,如果发热板水平放置,气流就会变得复杂,计算的难度也会增加。

这种情况下,就要根据原始的理论公式,通过实验求出系数。

对流传热系数

对流传热系数

依靠流体微团的宏观运动而进行的热量传递。

这是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之一。

化工生产中处理的物料大部分是流体,流体的加热和冷却都包含对流传热。

在化工生产中,对流传热在习惯上专指流体与温度不同于该流体的固体壁面直接接触时相互之间的热量传递。

这实际上是对流传热和热传导两种基本传热方式共同作用的传热过程。

例如间壁式换热器中的流体与间壁侧面之间的热量传递,反应器中固体物料或催化剂与流体之间的热量传递,都是这样的传热过程。

类型按流体在传热过程中有无相态变化,对流传热分两类:①无相变对流传热。

流体在换热过程中不发生蒸发、凝结等相的变化,如水的加热或冷却。

根据引起流体质点相对运动的原因,对流传热又分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

自然对流是由于流体内各部分密度不同而引起的流动(如散热器旁热空气的向上流动);强制对流是流体在外力(如压力)作用下产生的流动。

强制对流时流体流速高,能加快热量传递,因而工程上广泛应用。

②有相变对流传热。

流体在与壁面换热过程中,本身发生了相态的变化。

这一类对流传热包括冷凝传热和沸腾传热。

对流传热机理流体的运动对传热过程有强烈影响。

当边界层中的流动完全处于层流状态时,垂直于流动方向上的热量传递虽然只能通过流体内部的导热,但流体的流动造成了沿流动方向的温度变化,使壁面处的温度梯度增加,因而促进了传热。

当边界层中的流动是湍流时,壁面附近的流动结构包括湍流区、过渡区和层流底层。

湍流区垂直于流动方向上的热量传递除了热传导外,主要依靠不同温度的微团之间剧烈混合,即依靠对流传热。

此传递机理与湍流区中的动量传递机理十分类似。

垂直于流动方向上的热量通量为:式中εh称涡流热扩散系数(与流体的流动状况有关);λ为热导率;cp、ρ分别为流体的等压比热容和密度;dT/dy为垂直于流动方向的温度变化率。

由于εh一般比λ大得多,故湍流区的对流传热热阻很小,所以此区的温度下降也很小。

在层流底层中热量传递只能靠热传导。

由于流体的热导率一般很小,所以即使该层很薄,仍是传热过程的主要热阻,相应的温度下降很大。

热传导三种方式公式

热传导三种方式公式

热传导三种方式公式热传导是指热量通过材料的传递,通常有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1. 传导(Conduction):传导是通过材料的直接接触而传递热量的方式。

它是由分子之间的碰撞和振动所引起的能量传递。

传导的热传递率由 Fourier 定律来描述,其公式为:Q=k*A*(ΔT/d)其中,Q是传导热流量,单位为瓦特(W),k是材料的热导率,单位为瓦特/(米·开尔文),A是传热的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ΔT是温度差,单位为开尔文(K),d是传热路径的长度,单位为米(m)。

传导的热传递率与材料的导热性能、温度差和传热距离有关。

热导率越大,热传导速率越快。

当温度差增大或传热距离减小时,热传导速率也会增加。

2. 对流(Convection):对流是指通过材料内部的流体运动而传递热量的方式。

对流一般包括自然对流和强迫对流两种形式。

自然对流是通过流体本身的密度和温度的差异产生的传热方式。

自然对流的热传递率可以由 Nuussult 数来计算,其公式为:Nu=h*L/λ其中,Nu 为 Nuussult 数,L 为流体流动路径的特征长度,单位为米(m),h 是传热系数,单位为瓦特/(平方米·开尔文)(W/(m²·K)),λ 为流体的导热系数,单位为瓦特/(米·开尔文)(W/(m·K))。

强迫对流是通过外部施加的压力或机械力引起的传热方式。

对流的热传递率与流体的性质、流速、温度差和流动路径有关。

3. 辐射(Radiation):辐射是通过电磁波的辐射来传递热量的方式。

辐射传热不需要物质的存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辐射的热传递率可以由Stefan-Boltzmann 定律来计算,其公式为:Q=ε*σ*A*(T₁⁴-T₂⁴)其中,Q 是辐射热流量,单位为瓦特(W),ε 是表面的辐射发射率,σ 是 Stefan-Boltzmann 常数,约为5.67 × 10⁻⁸瓦特/(平方米·开尔文的四次方)(W/(m²·K⁴)),A 是辐射传热的表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T₁和 T₂分别是两个表面的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

45对流传热系数详解

45对流传热系数详解
强 > 自
6)传热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 ➢ 形状:如管、板、管束等; ➢ 大小:如管径和管长等; ➢ 位置:如管子的排列方式(管束有正四方形和三角形排
列);管或板是垂直放置还是水平放置。
二、对流传热过程的量纲分析
量纲分析法:
1)实验和理论结合的方法,目的是减少变量数,从而减 少实验次数;
2)物理方程两边量纲必相等—因次一致性原则; 3)任一方程均可用一幂函数逼近。
a c 2e f b 1 c d 2e f g 3e f 1
从而
=Amc-2e-fl1-ccpcr2e+f(bgDt)eufl3e+f-1
l l
A(
ulr m
)
f
(
r
2l 3bgDt m2
)e
(
mc l
p
)c
讨论:
Nu=ARefGrePrc
(1)无量纲特征数的个数等于变量数减去基本单位数—
(1)汽泡产生的条件 问题:为什么汽泡只在加热面个别地方产生? 过热度:Dt=tW-ts 汽化核心:一般为粗糙加热面的细小凹缝处 汽化核心生成汽泡长大脱离壁面新汽泡形成
搅动液层
(2)沸腾曲线 a)自然对流阶段 Dt<5 C b)核状沸腾阶段 25C > Dt>5C c)不稳定膜状沸腾 25C > Dt>5C
例如: 圆管内强制对流:取管内径 非圆管内强制对流:取当量直径
传热当量直径:
de
4 流动截面积 传热周边
在不同情况下,会有不同的准数关联式:
无相变时
强制对流 自然对流
有相变时
蒸汽冷凝 液体沸腾
相变 > 无相变
四、有相变时的对流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的计算

传热系数的计算

传热系数的计算
1. 对流传热系数的计算
对流传热系数主要取决于流体的性质、流动状态和物体的几何形状。

对于强制对流,常采用经验相关公式计算对流传热系数,如著名的牛顿公式。

对于自然对流,则可使用相似理论推导出的无因次相关公式。

2. 导热传热系数的计算
导热传热系数主要取决于固体材料的导热性能。

对于一维稳态导热,可根据傅里叶定律计算导热传热系数。

对于复杂的几何形状和非稳态情况,则需要采用数值计算方法求解。

3. 辐射传热系数的计算
辐射传热系数与物体的表面性质和温度有关。

通常可根据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计算辐射传热系数。

对于复杂的几何形状和环境,则需要考虑视因子的影响。

4. 综合传热系数的计算
在实际传热过程中,往往同时存在对流、导热和辐射等多种传热方式。

这种情况下需要综合考虑各种传热方式,计算总的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的准确计算对于设计和优化传热设备、评估传热性能等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传热系数的计算也是传热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努赛尔数与对流传热系数关系式

努赛尔数与对流传热系数关系式

努赛尔数与对流传热系数关系式
摘要:
I.引言
A.介绍努赛尔数和对流传热系数
B.强调努赛尔数与对流传热系数的关系
II.努赛尔数与对流传热系数的关系式
A.公式推导
B.公式中各参数的含义
III.影响努赛尔数的因素
A.雷诺数
B.普朗特数
IV.实际应用中的考虑
A.选择合适的流体和流动状态
B.提高对流传热效率
正文:
努赛尔数(Nu)与对流传热系数(h)的关系在工程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关系式为:Nu = 0.023Re0.8Pr0.4。

其中,Re 是雷诺数,反映了流体的流动状态;Pr 是普朗特数,反映了流体的物性。

努赛尔数与对流传热系数的关系式表明,在给定的流体物性和流动状态下,努赛尔数越大,对流传热系数越大,对流传热过程越快。

因此,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为了提高对流传热效率,需要选择合适的流体和流动状态,以获得
较大的努赛尔数。

雷诺数(Re)是流体力学中无量纲数,表示流体流动状态的稳定程度。

雷诺数越大,流体流动越不稳定,容易出现湍流现象。

普朗特数(Pr)是流体力学中无量纲数,表示流体的物性。

普朗特数越大,流体越容易挥发,对流传热过程越有利。

在实际应用中,工程师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流体和流动状态,以获得较大的努赛尔数,从而提高对流传热效率。

表面传热系数和对流传热系数的区别

表面传热系数和对流传热系数的区别

表面传热系数和对流传热系数的区别表面传热系数和对流传热系数是热传导和对流传热两种方式中的重要参数。

在热传导过程中,物体表面与周围介质之间的热量传递需要通过表面传热系数来描述;而在对流传热过程中,热量的传递则需要通过对流传热系数来描述。

本文将分别介绍表面传热系数和对流传热系数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影响因素。

一、表面传热系数表面传热系数是指单位面积上的热量通过单位时间内从物体表面传递到周围介质的能力。

在热传导过程中,物体表面与周围介质之间的热量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实现。

表面传热系数与热传导性能有关,通常用符号h表示。

表面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主要有经验公式法和换热器法。

经验公式法是通过实验测定得到的经验公式来计算表面传热系数,适用于一些常见的传热情况。

而换热器法则是通过构造一个等效的换热器来计算表面传热系数,适用于一些复杂的传热情况。

表面传热系数的大小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物体表面的性质、介质的性质、流体的速度等。

物体表面的性质包括表面的粗糙度、表面的形状等,一般来说,表面越粗糙、形状越复杂,表面传热系数就越大。

介质的性质包括介质的热导率、热容等,介质的热导率越大,表面传热系数就越大。

流体的速度也是影响表面传热系数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流体的速度越大,表面传热系数就越大。

二、对流传热系数对流传热是指热量通过流体传递的过程,是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两种方式的总称。

对流传热系数是指单位面积上的热量通过单位时间内从物体表面传递到流体中的能力。

对流传热系数与流体性质、流动状态以及物体表面性质等因素有关,通常用符号α表示。

对流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主要有经验公式法、数值模拟法和实验测定法。

经验公式法是通过实验测定得到的经验公式来计算对流传热系数,适用于一些常见的传热情况。

数值模拟法则是通过数值模拟计算来获得对流传热系数,适用于一些复杂的传热情况。

实验测定法是通过实际的实验测量来获得对流传热系数,是最直接、最准确的方法。

对流传热系数的大小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流体的性质、流体的速度、物体表面的性质等。

水和铜的对流传热系数

水和铜的对流传热系数

水和铜之间的对流传热系数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流体的速度、温度差、流体的物性以及表面的形状和粗糙度等。

一般来说,水和铜之间的对流传热系数在10到1000 W/(m^2·K)之间。

对流传热系数是描述热量通过对流传递的能力的物理量。

它可以通过实验测量、经验公式或数值模拟等方法获得。

具体的对流传热系数取决于具体的实验条件和应用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对流传热系数是一个平均值,实际的对流传热过程可能存在局部变化和不均匀性。

因此,在具体的应用中,建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验测量或参考相关的热传导手册、热流模拟软件等来获取更准确的对流传热系数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流传热系数的计算公式
对流传热系数是热传导中的一种传热方式,常用于热交换器、冷却塔、加热器等传热设备的设计与计算中。

对于流体在壁面上的流动,其对流传热系数与流速、温度、粘度等变量密切相关。

在实际应用中,针对不同的流体与流动状态,可采用不同的计算公式。

下面列举几种常用的对流传热系数计算公式:
1. 自然对流传热系数公式:
h = 1.13 * (gβΔT)^1/4
其中,h为对流传热系数,g为重力加速度,β为热膨胀系数,ΔT为壁面温度与流体温度的差值。

2. 强制对流传热系数公式:
Nu = CRe^mPr^n
其中,Nu为努塞尔数,Re为雷诺数,Pr为普朗特数,C、m、n 为经验系数。

3. 线性对流传热系数公式:
h = kΔT
其中,k为比例常数,ΔT为温度差值。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公式仅适用于理想条件下的流动状态,而实际应用中因存在多种不确定因素,其计算结果仅供参考,具体设计与计算仍需进行实际测试与验证。

-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