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例子
博弈论的经典案例
![博弈论的经典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ab7bbdc4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fa.png)
博弈论的经典案例博弈论是研究冲突和合作情况下的决策科学,它广泛应用于经济学、政治学、生物学等领域。
在博弈论中,经典案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各种策略和结果,下面将介绍几个经典的博弈案例。
1. 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囚徒困境是博弈论中最著名的案例之一。
假设有两个囚犯被逮捕,但检察官没有足够的证据来定罪。
如果两人都坦白认罪,他们将每人被判6个月的徒刑;如果两人都保持沉默,他们将只被判2个月的徒刑;如果一个人坦白认罪而另一个人保持沉默,坦白的人将被判1年刑,沉默的人将被无罪释放。
在这个案例中,每个囚犯都面临着合作(保持沉默)和背叛(坦白认罪)的选择,他们必须考虑对方的动作来做出最佳的选择。
尽管每个囚犯都会选择坦白认罪,这样他们能够获得较短的刑期,但合作(保持沉默)是最好的策略,因为这样两人都只会被判2个月的徒刑。
2. 非零和博弈(Non-zero Sum Game):非零和博弈是指在博弈中,各方的利益不是完全相反的。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坐在两个对面的人之间有一块饼的案例。
这两个人都可以选择合作或背叛,如果两人都合作,他们将平分饼的一半;如果一个人背叛而另一个人合作,背叛的人将获得全部饼;如果两人都背叛,他们将不会有任何饼。
在这个案例中,为了最大化自己的利益,每个人都会选择背叛,因为这样他们有机会获得全部饼。
然而,如果他们能够建立信任和合作,他们可以共同获得更多的饼。
3. 报复博弈(Tit for Tat Game):报复博弈是另一个经典的案例,它出现在许多情况下,比如政治、商业等。
这个案例可以被描述为一种策略,其中一个团队以对抗和报复的方式回应对手的行动。
一个经典的例子是在政治竞选中,如果一个候选人发起攻击广告,另一个候选人就会以类似的攻击广告回应。
这种博弈往往会导致恶性循环,双方都会不断升级攻击,最终导致双方的声誉受损。
然而,一个更好的策略是采取合作和积极的行动来推动利益最大化。
博弈论经典案例
![博弈论经典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204fa73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09.png)
博弈论经典案例1. 囚徒困境:这是一种经典的博弈论案例,两名囚犯被关押在不同的牢房中,警方缺乏确凿的证据将他们定罪,决定让他们进行交涉。
如果两人都认罪,每人将会被判刑5年;如果一个人认罪而另一个人保持沉默,认罪的人将会被判刑1年,而保持沉默的人将被判无期徒刑;如果两人都保持沉默,每人将被判刑3年。
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囚犯都面临着是否信任对方合作的决策。
2. 麦氏定理:这是美国经济学家约翰·N·纳什于1950年提出的经典问题。
假设有两家咖啡店A和B,它们的位置一个在城市的北边,另一个在南边。
两家咖啡店需要决定每天早上的开门时间。
如果A咖啡店在北边开门,而B咖啡店在南边也同样开门,北部居民会去A店,南部居民会去B店,两家店的收入会平均分。
但是,如果A店在北边开门,而B店在南边关门,南部居民不得不去北边排队等待,这将导致北边的队伍变长,北部居民也会选择去B店。
麦氏定理指出,当两家店选择不同的开门时间时,总是有一种策略,使得两家店的收入之和最大。
3. 社交圈中的追逐游戏:在一个社交聚会上,一对情侣分手后,男方试图追回女方。
男方完成了一连串的行动,女方必须在每个行动之后做出回应。
游戏的目标是让女方接受男方的求爱。
这个案例涉及到博弈论中的策略选择和不确定性。
4. 价格竞争:在一场市场竞争中,两家公司决定销售产品的价格。
低价通常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但是公司也需要考虑到自己的成本和利润。
每家公司需要在出售产品的定价上权衡竞争和利润之间的平衡。
这个案例涉及到博弈论中的纳什均衡和即时反应策略。
5. 投标博弈:在一场拍卖中,多个竞争者竞相出价,以获得拍卖品。
每个竞争者必须决定自己的出价,以获得最大的利润。
这个案例涉及到博弈论中的最优出价和风险评估。
博弈论的例子
![博弈论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362a0200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ec.png)
博弈论的例子
1. 下棋不就是典型的博弈论例子嘛!就像你和朋友下棋,每一步都要思考怎么才能赢,这不就是在算计和对方的较量吗?
2. 还有在拍卖会上,大家互相竞价,这简直就是一场激烈的博弈啊!每个人都在权衡自己的出价,试图用最合适的价格得到想要的东西,难道不是吗?
3. 股票市场不也一样嘛!投资者们都在根据各种信息做出决策,和其他投资者进行无形的博弈,哎呀呀,那可真是惊心动魄呢!
4. 选举不也是一种博弈呀!候选人都在争取选民的支持,各种策略手段都用上了,这竞争可太激烈了!
5. 谈恋爱有时候也像博弈论呢!双方都在试探彼此的心意,决定自己要付出多少,这可不是一场微妙的较量嘛!
6. 商业谈判更是博弈论的舞台呀!双方为了达成对自己有利的协议,不断讨价还价,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厉害吧!
我觉得博弈论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它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各种互动中的策略和竞争,真的很有意思呢!。
博弈论的经典案例
![博弈论的经典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2ad4ff3e009581b6ad9eb01.png)
智猪博弈
按钮 食槽
智猪博弈
假设食物进入食槽后, 1.大猪先吃,吃9个食物; 2.小猪先吃,吃4个食物; 3.同时吃,大猪吃7个食物,小 猪吃3个食物。
智猪博弈
小猪
按 按 大猪 等待 5, 1 9,-1 等待 4,4 0,0
智猪博弈
大猪按按钮。
Nash均衡——(按,等待)。
结果——(4,4)。
斗鸡博弈
性别战和斗鸡博弈引出的问题:
当存在多个Nash均衡时,如 何选择,即如何达到一致性预测。
5 猜硬币
甲乙两人玩猜硬币游戏。甲出正反, 乙猜正反。若乙猜对,则甲给乙一元钱; 否则,乙给甲一元钱。
猜硬币
B 正 反
1,-1
正
A 反
- 1 ,1
1,-1 -1,1
猜硬币
不存在前面所讨论的Nash均衡。
斗鸡博弈
B 进 退
2, 0 0, 0
进
A 退
-3,-3 0, 2
斗鸡博弈
斗鸡博弈存在两个Nash均衡——(进, 退)和(退,进)。
博弈结果——(2,0)和(0,2)。
斗鸡博弈
斗鸡博弈实例:
1.公共产品提供; 2.美苏争霸; 3.警察与游行队伍; 4.夫妻吵架; 5. 古巴导弹危机。
斗鸡博弈
现实生活中的象骑虎难下、进退 两难的局面都可看成是斗鸡博弈的具 体体现。
3 性别战
女 足球 足球 男 芭蕾 芭蕾
2,1 0,0
0,0 1,2
性别战
性别战博弈中存在两个Nash均衡— —(足球,芭蕾)和(芭蕾,足球)。
博弈结果——(2,1)和(1,2)。
4 斗鸡博弈
设想两个勇士举着火棍从独木桥两端冲向 中央进行火拼。
十大博弈论经典案例
![十大博弈论经典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f5d9972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78.png)
十大博弈论经典案例1.《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中最著名的案例之一。
在这个案例中,两名囚犯被捕,但检察官没有足够的证据来判定他们犯罪。
如果两名囚犯都沉默,他们将被判处较轻的刑罚;如果其中一人选择交代,而另一人保持沉默,那么交代的囚犯将获得豁免,而另一人将被判处重刑;如果两人都交代,他们将被判处较重的刑罚。
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囚犯都面临着一个困境,无论对方选择什么,自己都会受到损失。
2.《合作博弈》。
合作博弈是指参与者之间可以进行合作的博弈。
在合作博弈中,参与者可以通过合作来获得更好的结果。
例如,两家公司可以通过合作来共同开发新产品,从而获得更大的利润。
合作博弈强调参与者之间的合作和协调,以实现共同的利益。
3.《竞争博弈》。
竞争博弈是指参与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的博弈。
在竞争博弈中,参与者的利益往往是相互对立的。
例如,两家公司在市场上竞争销售同一种产品,它们的利润往往是相互竞争的。
竞争博弈强调参与者之间的竞争和对抗,以争取最大的利益。
4.《博弈的策略》。
在博弈中,参与者可以选择不同的策略来影响结果。
策略是参与者在博弈中可以采取的行动。
不同的策略选择会导致不同的结果,而博弈论就是研究参与者如何选择最优策略以达到最大利益的学科。
5.《信息不对称博弈》。
信息不对称博弈是指参与者在博弈中拥有不同的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有一方可能掌握更多的信息,从而在博弈中占据优势。
信息不对称博弈强调信息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做出最优决策。
6.《博弈的均衡》。
博弈的均衡是指在博弈中参与者达到一种稳定状态的结果。
在这种状态下,参与者不会再改变自己的策略,因为任何单方面的改变都不会给自己带来更好的结果。
博弈的均衡是博弈论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参与者的行为和结果。
7.《博弈的合作与对抗》。
在博弈中,合作和对抗是两种常见的行为方式。
合作可以带来共同的利益,而对抗则是为了争取最大的利益。
在实际的博弈中,参与者往往需要权衡合作和对抗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最优的结果。
博弈论经典案例
![博弈论经典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cebe02f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8c.png)
博弈论经典案例1. 恶魔的游戏 (Devil's game)这是一种博弈论的思想实验,假设有两个玩家 A 和 B 同时选择一个数字,如果两个数字相等,则 A 赢;如果两个数字不相等,则 B 赢。
问题在于,无论 A 和B 怎样选择,是否存在一种策略,使得 A 有必胜的把握?答案是不存在这样的必胜策略。
因为无论 A 和 B 怎样选择,都有 50% 的概率两个数字相等,这个概率不受选择策略的影响。
所以,这个游戏是一个“随机游戏”,任何一方都没有必胜策略。
2. 囚徒困境 (Prisoner's dilemma)囚徒困境是最著名的博弈论案例之一。
在这个游戏里,有两个人被抓住了,被判处各自坐牢20 年。
检察官给他们一个选择:如果两个人都认罪,那么各坐8 年;如果其中一个人认罪,而另一个人不认罪,那么认罪的人不用坐牢,而不认罪的人要坐 30 年;如果两个人都不认罪,那么各坐 20 年。
问题在于,两个人应该做什么选择才能最大化自己的利益?这个游戏的特殊之处在于,两个人之间的合作可以带来更大的利益,但是他们又互相不信任。
如果两个人都认罪,那么他们的利益是最小的,但是这么做可以避免另一个人的背叛,因此是一种安全策略。
如果两个人都不认罪,那么他们的利益也不是最大的,因为他们错失了合作的机会。
最终,由于信任问题,两个人可能会都选择认罪,而得到不太理想的结果。
3. 鸽子和猫 (Pigeon and Cat)这是一个有趣的案例。
假设有一个狭长的走廊,有一只鸽子和一只猫在两端等待。
如果鸽子朝左走,那么猫就会朝右走;如果鸽子朝右走,那么猫就会朝左走。
如果两只动物在同一个地方相遇,那么鸽子就会被吃掉。
问题在于,这个走廊有多长时,鸽子才有足够的概率逃脱?答案是 2/3。
如果走廊长度小于等于 2/3,那么猫可以直接守在鸽子的对面,而鸽子无法逃脱。
如果走廊长度大于 2/3,那么猫不得不冒着追错方向的风险前进,这就给了鸽子逃脱的机会。
博弈论经典例子
![博弈论经典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9026ed75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b0.png)
博弈论经典例子
1. 囚徒困境知道不?就好比两个小偷被抓了,警察分别审问他们。
要是都不坦白,那可能都判轻一点;但要是其中一个坦白了,另一个不坦白,那坦白的那个就立功减刑,不坦白的就倒霉啦!这可真是个纠结的选择啊!
2. 再来想想拍卖,大家都抢着出价,那场面紧张刺激得很!每个人都想着自己能拍到,但又担心出价太高亏了,这不就是一场精彩的博弈嘛!
3. 再说说那个商家竞争,就像肯德基和麦当劳,都拼命想办法吸引顾客,这可不是你争我夺的博弈嘛!
4. 还有股市啊,大家不都在那分析来分析去,想着怎么买卖股票能赚钱,这就是投资者之间的博弈呀!
5. 谈恋爱其实也有博弈的成分呢,你对我好,我对你咋样,不是得衡量衡量嘛,哈哈!
6. 像是两家公司研发新产品,谁先推出,谁就能抢占市场份额,这中间的算计可不少哩!
7. 选举不也是嘛,候选人们为了拉选票各显神通,这就是政治上的博弈呢!
8. 石头剪刀布也算哦,你出啥我出啥,都在猜对方的心思,可别小瞧这小游戏,也是一种博弈呢!
总之,生活中博弈无处不在,我们每天都在参与各种博弈呢!。
精编博弈论经典案例资料
![精编博弈论经典案例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6a8e642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ec.png)
精编博弈论经典案例资料在我们的生活中,博弈论的身影无处不在。
从日常的购物决策到商业竞争,从国际关系到体育比赛,博弈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和预测人类行为的有力工具。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几个经典的博弈论案例,感受其中的智慧与策略。
案例一:囚徒困境假设有两个犯罪嫌疑人 A 和 B 被警方抓获,但警方没有足够的证据指控他们。
于是,警方将两人分别关押,并分别告知他们以下政策:如果 A 和 B 都保持沉默(不坦白),那么两人都将被判刑 1 年;如果 A 坦白而 B 沉默,那么 A 将被释放,B 将被判刑 5 年;如果 B 坦白而 A 沉默,那么 B 将被释放,A 将被判刑 5 年;如果 A 和 B 都坦白,那么两人都将被判刑 3 年。
从理性的角度来看,对于 A 来说,如果 B 坦白,那么自己坦白会被判 3 年,沉默会被判 5 年,所以坦白更好;如果 B 沉默,那么自己坦白会被释放,沉默会被判 1 年,还是坦白更好。
同样的逻辑对于 B也适用。
最终的结果往往是A 和B 都选择坦白,两人都被判刑3 年。
然而,从整体的最优结果来看,如果两人都保持沉默,总共只需要判刑2 年。
这个案例反映了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冲突。
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况也经常出现。
比如在商业竞争中,企业之间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可能会采取过度降价的策略,最终导致双方的利润都受到损失。
案例二:智猪博弈猪圈里有一头大猪和一头小猪。
猪圈的一头有一个饲料槽,另一头安装着控制饲料供应的按钮。
按一下按钮会有 10 个单位的饲料进槽,但谁按按钮就需要先付出 2 个单位的成本。
而且,大猪吃的速度快,如果小猪去按按钮,大猪会在小猪跑回来之前吃掉大部分饲料;如果大猪去按按钮,小猪也能吃到一部分饲料。
如果小猪按按钮,大猪等待,那么大猪能吃到 9 个单位的饲料,小猪只能吃到 1 个单位的饲料(扣除成本后净收益为-1);如果大猪按按钮,小猪等待,那么大猪能吃到 6 个单位的饲料,小猪能吃到 4 个单位的饲料;如果大猪小猪都去按按钮,那么大猪能吃到 7 个单位的饲料,小猪能吃到 3 个单位的饲料(扣除成本后净收益为 1);如果大猪小猪都等待,那么双方都吃不到饲料。
博弈论经典案例
![博弈论经典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7520e9a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e8.png)
博弈论经典案例在我们的生活中,博弈论的身影无处不在。
从日常的下棋对弈,到商业世界中的竞争策略,再到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大国博弈,博弈论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几个经典的博弈论案例,来领略其中的智慧与策略。
案例一:囚徒困境假设有两个犯罪嫌疑人 A 和 B 被警方抓获,但警方没有足够的证据指控他们。
于是,警方将两人分别关押在不同的房间进行审讯,并分别向他们提出相同的条件:如果 A 坦白而 B 不坦白,那么 A 将被释放,B 将被判处 10 年有期徒刑;如果 B 坦白而 A 不坦白,那么 B 将被释放,A 将被判处 10 年有期徒刑;如果 A 和 B 都坦白,那么两人都将被判处 8 年有期徒刑;如果 A 和 B 都不坦白,那么两人都将被判处 1 年有期徒刑。
对于 A 和 B 来说,他们都面临着两种选择:坦白或不坦白。
从 A的角度来看,如果 B 坦白,那么自己坦白将被判处 8 年有期徒刑,不坦白将被判处 10 年有期徒刑,所以坦白是更好的选择;如果 B 不坦白,那么自己坦白将被释放,不坦白将被判处 1 年有期徒刑,还是坦白更好。
同样的道理,B 也会做出这样的推理。
最终的结果往往是 A 和 B 都选择坦白,两人都被判处 8 年有期徒刑。
这个结果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最优的,因为如果两人都不坦白,他们都只需要被判处1 年有期徒刑。
但由于彼此之间缺乏信任和沟通,以及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导致了这样一个非最优的结果。
囚徒困境揭示了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冲突。
在很多情况下,人们为了追求自身的最大利益,最终却导致了整体利益的受损。
案例二:智猪博弈假设猪圈里有一头大猪和一头小猪,猪圈的一头有一个猪食槽,另一头安装着控制猪食供应的按钮。
按一下按钮会有 10 个单位的猪食进槽,但谁按按钮就会首先付出 2 个单位的成本。
若大猪先到槽边,大猪吃到 9 个单位,小猪只能吃到 1 个单位;若同时到槽边,大猪吃 7个单位,小猪吃 3 个单位;若小猪先到槽边,大猪吃 6 个单位,小猪吃 4 个单位。
十大博弈论经典案例
![十大博弈论经典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f81b643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cb.png)
十大博弈论经典案例博弈论是研究冲突和合作行为的数学理论,主要研究各方在一定规则下作出决策的过程。
在现实生活中,博弈论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各种决策情境,揭示行为背后的逻辑。
下面介绍十大博弈论经典案例,展示不同情境下的决策策略及其结果。
1. 囚徒困境囚徒困境是博弈论中最著名的案例之一。
两名囚徒被单独关押,检察官给每人下达选择“合作”或“背叛”的指令。
如果两人都合作,各自判刑较轻;如果其中一人背叛而另一人合作,则背叛者判刑为0,而合作者将被重判;如果两人都背叛,两者皆受重刑。
在这种情况下,每名囚徒都会选择背叛,因为无论另一人选择什么,背叛都是最优选择。
2. 霍巴和鲍勃游戏霍巴和鲍勃游戏是研究博弈过程中的信任和合作的实例。
霍巴拥有100美元,可以选择分享给鲍勃一部分;鲍勃可以选择保留所有款项或回馈一部分给霍巴。
如果鲍勃选择合作并分享款项,那么霍巴会获得更多回报;反之,如果鲍勃保留所有款项,霍巴就会损失。
通过这一博弈,可以观察到信任和合作如何影响双方的回报。
3. 石头剪刀布石头剪刀布是一种简单的博弈,展示了不完全信息博弈的情形。
两名玩家同时出示石头、剪刀或布中的一种手势,胜利者根据规则确定。
在这个博弈中,玩家需要考虑对手可能的策略,选择最佳的手势进行应对。
4. 抢手织物抢手织物是关于资源分配的博弈。
多位玩家竞相争夺一种有限资源,但资源数量不足以满足所有玩家的需求。
玩家需要权衡合作和竞争的策略,以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这个案例揭示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合作和竞争之间的平衡。
5. 拍卖博弈拍卖博弈是在资源分配中常见的情景。
卖家将物品提供给潜在买家,买家通过出价来竞争物品,最高出价者将得到物品。
在这种情况下,买家需要权衡自己对物品的价值以及出价策略,以获得最大的利益。
6. 鸿门宴鸿门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博弈案例之一。
项羽与刘邦在鸿门相会,项羽有机会消灭刘邦,但最终刘邦却逆袭成功。
这个案例揭示了在战略选择上的巧妙和胜负的关键。
博弈论的日常生活例子
![博弈论的日常生活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c7d69821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0d.png)
博弈论的日常生活例子以下是 9 条关于博弈论的日常生活例子:1. 买菜的时候,你和小贩讨价还价,这不就是一场博弈嘛!你想着压低价格,小贩想着多赚点,这就跟下棋一样,都在算计着怎么出招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比如他说这个菜 10 块钱,你说 8 块行不,哎呀呀,这不就是在斗智斗勇嘛!2. 玩扑克牌的时候呀,你得揣测其他人手里的牌,还得想好自己怎么出牌,这不就是典型的博弈!大家都在互相猜测,看谁能笑到最后。
要是你一下就把好牌都打出去了,那可就糟糕啦,这就像在走钢丝,得小心翼翼呀!3. 在职场上,和同事竞争一个项目,这可是一场大博弈嘞!你要展现自己的优势,又得防止同事出什么奇招。
就像在擂台上,谁能最终获胜呢?是不是想想都紧张刺激呀!4. 跟朋友分蛋糕的时候,怎么分才能让大家都满意,这也是博弈呀!谁多一点谁少一点都可能引发“世界大战”呢。
哎呀呀,这小小的蛋糕也能有这么大的学问嘞!5. 去商场买衣服,你和店员砍价不?那就是一场博弈呀!你说这么贵能不能便宜点,店员说这已经很优惠啦,这不就是在互相拉扯嘛。
就好像拔河比赛,谁能坚持到最后呢?6. 在家庭中,比如决定周末去哪里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这也算是一种博弈吧!爸爸想去爬山,妈妈想去逛街,孩子想去游乐园,最后怎么决定呢?这可真是让人头疼又有趣呀!7. 打车的时候和司机商量车费,也算博弈呀!你觉得贵了,司机觉得就该这么多,那不得好好讲讲价。
这就跟两军对垒似的,谁能说服谁呢?8. 选班长的时候,同学们互相竞争,各自展示自己的能力,这就是博弈呀!都想获得大家的认可,当上那个班长。
这竞争可激烈啦,真的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呢!9. 跟朋友约着看电影,选择看什么电影就是一轮博弈哦!你想看爱情片,他想看科幻片,得商量出一个都能接受的来。
这就像在谈判桌上,谁能让对方让步呢?我觉得呀,博弈论真的无处不在,生活就是一场场大大小小的博弈!我们都在其中摸爬滚打,不断学习和成长呢!。
博弈论经典案例
![博弈论经典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4e92914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24.png)
博弈论经典案例博弈论是研究决策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数学理论,它涉及到策略的制定、收益的分配以及决策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博弈论可以被应用到各种各样的情境中,从商业竞争到国际政治。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博弈论的经典案例,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理论。
1. 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中最经典的案例之一。
在这个案例中,两名犯罪嫌疑人被捕,然后被单独审讯。
如果两人都保持沉默,那么他们将会被判处较轻的刑罚;如果其中一人选择交代另一人,而另一人保持沉默,那么交代的人将会被免罪,而另一人将被判处重刑;如果两人都选择交代对方,那么他们将会被判处较重的刑罚。
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会选择最大化自己的利益,最终导致了一个对双方都不利的结果。
2. 霍夫丁格-普雷兹勒模型。
霍夫丁格-普雷兹勒模型是用来解释两个公司之间的价格竞争的经典案例。
在这个模型中,两家公司同时决定它们的价格,然后根据对方的价格来调整自己的价格。
最终,这种竞争会导致价格不断下降,最终使得两家公司的利润都减少。
这个案例表明,即使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情况下,双方最终都会受到损害。
3. 博弈论在国际政治中的应用。
博弈论在国际政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两个国家之间的军备竞赛中,双方都会不断增加军备以保持自己的安全。
然而,这种竞赛最终会导致双方都陷入困境,因为军备竞赛会对双方的经济造成负担,最终对双方都不利。
4. 超市定价竞争。
在超市的定价竞争中,每家超市都会根据对手的价格来调整自己的价格。
这种竞争往往会导致价格战,最终使得双方都陷入亏损。
这个案例表明,即使在追求市场份额的情况下,双方最终都会受到损害。
5. 博弈论在合作与冲突中的应用。
博弈论不仅可以解释竞争的情况,也可以解释合作与冲突的情况。
例如,在合作博弈中,参与者可以通过制定合适的策略来最大化整体利益;而在冲突博弈中,参与者则会通过制定对抗性的策略来争夺有限的资源。
总结。
博弈论作为一种研究决策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数学理论,可以被广泛应用到各种情境中。
博弈论的经典案例6篇
![博弈论的经典案例6篇](https://img.taocdn.com/s3/m/069614a1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02.png)
博弈论的经典案例6篇篇一:博弈论与经典案例赏析如何运用博弈的思想约会女孩如何和自己喜欢的女孩约会,对男孩来说是个很困难的事。
电影中,主人公纳什在酒吧碰见一位美丽的女孩,于是想要与之约会,却发现他的同伴也喜欢那位女孩,于是,他需要想到一种方法,让自己能够和那位女孩约会,当然,他做到了。
显然,在这样一个约会的空间里,有这样几方博弈者:女孩方,纳什,纳什的同伴。
如果纳什和他的同伴们同时去追求这样一位女孩,那么,女孩便处于优势方,她就具有更高的选择权,选择和谁约会。
而这,假使该女孩对纳什及其同伴的选择概率一样,均为q〔0篇二:周樾关于博弈论的一个精彩案例周樾:关于博弈论的一个精彩案例(海盗与金币)在读MBA时,数据模型与决策课堂上教师讲了一个博弈论的案例有点意思,我在推理之后感觉收获很多。
所以整理如下:有五个海盗分别是ABCDE,都非常理性、聪明。
他们找到了100个金币,需要想方法分配金币。
海盗有严格的等级制度,A>B>C>D>E。
海盗有分配原那么:等级最高的海盗提出一种分配方案。
所有的海盗投票决定是否承受分配,包括提议的这个海盗。
方案如果有≥1/2的人同意,那么通过。
假设没通过,那么提议者将被扔进海里,然后由下一个最高职位的海盗提出新的分配方案。
直到最后。
假设你是A,你如何分配?你首先是活命,其次是获得最多的金币。
课堂上很多同学给出了答案,但教师都摇头。
有的说平均分配原那么,每人20金币,但这显然不行,后面4个海盗会投反对票干掉你。
有的说自己少一点,给别人多一点。
这很好理解,A给自己分配的少,以防止被扔进海里,毕竟保命要紧。
但这也不行,一那么没有完成获得最多金币的任务,二那么后面的人都是“海盗〞,不会因为你的一点低调就放过你,仍然会被干掉。
还有的说自己说服另外其中两个海盗干掉另外两个然后平分金币,但这还是不行,因为有前提海盗都是理性的。
越是想不出答案,越有点意思了。
应该如何设计分配方案,保证自己既活命、又收获最多金币呢?教师继续引导我们,如果正向思维经过努力想不通,或者非常复杂,尝试逆向思维,相当于从未来的世界返回到现实的世界。
十大博弈论经典案例
![十大博弈论经典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6019914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25.png)
十大博弈论经典案例1. 约翰·冯·诺伊曼的合作博弈。
约翰·冯·诺伊曼提出了合作博弈的概念,这是一种让参与者通过合作来达成共同利益的博弈形式。
最经典的案例就是囚徒困境,两名犯人被捕,如果他们都保持沉默,那么警察就没有足够的证据定罪,但如果其中一个人选择交待另一个人,那么他可以减轻自己的刑罚,而另一个人将面临更严重的处罚。
这个案例展示了合作博弈中的困境和冲突。
2. 纳什均衡。
约翰·纳什提出了纳什均衡的概念,这是一种在博弈中参与者通过最优化自己的策略来达到一种平衡状态。
经典案例是《美丽心灵》中的情景,两个人面对同一个女孩的选择,他们的最优策略是不知道对方的选择的情况下做出自己的选择,这样才能达到最优的结果。
3. 最优反应原则。
最优反应原则是博弈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在博弈中参与者根据对手的策略选择自己的最优反应。
一个经典案例是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如果一家企业降低价格,另一家企业的最优反应可能是跟随降价,但如果两家企业都降价,最终可能会导致双方利润下降。
4. 博弈中的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博弈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在博弈中参与者拥有不同的信息,这可能会导致不公平的结果。
一个经典案例是二手车市场,卖家通常比买家更了解车辆的情况,这就造成了信息不对称,导致买家很难做出理性的决策。
5. 博弈中的策略与信任。
在博弈中,策略和信任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一个经典案例是国际贸易谈判,各国之间需要通过博弈来确定最优的贸易政策,同时也需要建立信任关系,否则很难达成协议。
6. 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
零和博弈是指参与者的利益完全对立,一方的利益损失就是另一方的利益增加,而非零和博弈则是指参与者的利益可以同时增加。
经典案例是资源的分配,如果资源有限,那么参与者之间的博弈就是零和博弈,但如果资源可以通过合作来增加,那么就可以转变为非零和博弈。
7. 演化博弈论。
演化博弈论是一种研究博弈中策略演化和稳定状态的理论,经典案例是动物群体中的合作行为,通过博弈来解释为什么动物会选择合作而不是竞争,以及合作行为是如何在群体中传播和演化的。
十大博弈论经典案例
![十大博弈论经典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7342d44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fb.png)
十大博弈论经典案例博弈论是一门研究决策制定和互动行为的学科,它通过分析参与者之间的策略选择和结果影响来研究决策的最优解。
在博弈论中,经典案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下面将介绍十大博弈论经典案例。
1. 战略井字棋战略井字棋是一种基于井字棋游戏的扩展形式,其中每个玩家都可以选择放置一个标记或阻止对手放置标记。
这个案例展示了零和博弈的情况,即一方的收益等于另一方的损失。
这种情况下,每个玩家都会采取最佳策略,因此博弈结果是可预测的。
2. 牛市与熊市的博弈股票市场中牛市和熊市的交替是博弈论的典型应用场景。
在牛市中,投资者倾向于买入股票以获取更高的回报;而在熊市中,投资者倾向于卖出股票以避免损失。
这种情况下,每个投资者都要权衡风险与收益,并根据市场走势调整策略。
3. 囚徒困境囚徒困境是博弈论中的经典案例,用于研究自利个体之间的合作问题。
两名犯人被抓获,检察官分别与他们单独交谈,给他们提供选择:合作或背叛对方。
根据他们的选择不同,将得到不同的判决。
这个案例展示了合作和背叛之间的博弈以及结果的影响。
4. 社交网络中的网络效应社交网络中的网络效应也是博弈论的研究领域之一。
人们在社交网络中的决策往往受到他人决策的影响。
例如,在社交媒体上,用户参与与否、跟随与否都会受到其他用户的决策影响。
这种情况下,每个个体的策略选择会受到网络效应的影响。
5. 价格竞争价格竞争是博弈论中的常见案例,特别是在市场竞争中。
公司之间的价格竞争会影响到市场份额和利润。
根据博弈论的原理,公司会在选择价格时考虑对手的策略,并权衡自身利益和市场需求。
在价格竞争中,涉及到策略的选择和博弈结果的分析。
6. 拍卖拍卖是博弈论中的经典案例之一,也是交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拍卖中,买方和卖方之间进行价格竞争,竞拍者的策略选择和出价会影响最终交易结果。
拍卖中涉及到的博弈与策略选择有助于了解经济交易中的决策制定。
7. 博弈与金融市场博弈论在金融市场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博奕论的例子
![博奕论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5718f006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76.png)
博奕论的例子博弈论,又名对策论或游戏理论,是一门研究在特定情境中,理性个体或团体如何通过选择最佳策略来最大化其收益的数学理论。
它广泛应用于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以及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
以下将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来阐释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一、囚徒困境囚徒困境是博弈论中最经典和广为人知的例子之一。
设想有两位共犯被警方分别关押在两个不同的房间里,无法相互沟通。
警方没有足够的证据给他们定重罪,于是分别告诉他们:如果两人都保持沉默,则都会因轻罪被判短期监禁;如果一人招供而另一人沉默,招供者将因合作而获得自由,沉默者则将因重罪被判长期监禁;如果两人都招供,则都会因重罪被判,但刑期会比沉默者单独被判时要短。
在这个博弈中,每个囚徒都面临着合作与背叛的选择。
从个体的角度看,无论对方如何选择,招供似乎都是最佳策略,因为这样可以避免自己面临最长的刑期。
然而,如果两人都基于这种理性自私的考虑而选择招供,他们将共同遭受比双方都保持沉默更严重的后果。
这个例子揭示了集体理性和个体理性之间的冲突。
二、田忌赛马田忌赛马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著名故事,也是博弈论的一个经典案例。
故事讲述的是齐国的大将田忌与齐王进行赛马比赛。
双方各有三匹马,分为上、中、下三等。
田忌的上等马优于齐王的中等马,但劣于齐王的上等马;田忌的中等马优于齐王的下等马,但劣于齐王的中等马;田忌的下等马劣于齐王的下等马。
比赛规则是一匹马对一匹马,共赛三场,胜两场者为赢。
在这个博弈中,田忌如果采取常规策略,即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那么他肯定会输掉比赛。
然而,田忌的谋士孙膑建议他采取非常规策略:用下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牺牲这一场以确保输掉;然后用上等马对齐王的中等马,中等马对齐王的下等马,这样田忌就能赢下后两场,从而赢得整体的胜利。
这个例子展示了如何通过巧妙地安排策略来在劣势中取胜。
三、价格战博弈价格战博弈是现代商业竞争中常见的博弈形式。
博弈论的经典案例
![博弈论的经典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6f88a18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56.png)
博弈论的经典案例
博弈论是一种应用数学,研究决策制定和策略执行的科学。
它通
过分析参与者之间的决策和互动,来预测他们可能的行为和结果。
以下是几个经典的博弈论案例:
1.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是一个经典的博弈论案例,指两名罪犯之间的博弈,在
这个博弈中,两人都被指控犯有某个罪行,但没有足够的证据来定罪。
如果两人都认罪,每个人都将受到较重的惩罚;如果一人认罪,而另
一人不认罪,认罪者将获得更轻的惩罚,而不认罪者将受到较重的惩罚。
如果两人都不认罪,双方将受到较轻的惩罚。
这个案例是研究合
作和背叛的标准案例。
2.拍卖
拍卖是博弈论的另一种重要应用场景。
在拍卖中,卖家出售商品,并邀请买家进行竞价。
买家之间的竞争可能导致卖家得到更好的价格,但是买家也可能会在竞争中付出更高的价格。
不同的拍卖机制和规则
可以产生非常不同的结果和效率。
3.企业竞争
企业竞争是博弈论的又一个重要应用。
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基
于产品差异和价格,在决策制定和市场营销策略上也需要考虑对手的
行为和策略。
企业之间的竞争还涉及到潜在的谈判和合作机会。
博弈论的经典案例不仅帮助我们了解现实生活中的决策制定和行为模式,而且还提供了解决方案的方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博弈论在金融、政治、军事、环境等领域的应用正在不断扩展。
博弈论案例分析
![博弈论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5082a5a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ca.png)
博弈论案例分析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以及商业策略中,博弈论是一个重要的分析工具。
它研究在具有相互依赖关系的决策者之间如何做出最优决策。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博弈论案例分析:1. 囚徒困境囚徒困境是博弈论中最著名的例子之一。
它描述了两个被捕的罪犯面临的决策问题。
每个囚犯可以选择合作(保持沉默)或背叛(供出对方)。
如果两人都合作,他们都会被轻判;如果两人都背叛,他们都会被重判;如果一个合作而另一个背叛,背叛者将被释放,而合作者将受到最重的惩罚。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两人都合作是最优的集体结果,但个体理性导致他们最终选择背叛对方。
2. 纳什均衡纳什均衡是博弈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由数学家约翰·纳什提出。
它指的是在一个非合作博弈中,每个参与者都选择了自己的最优策略,前提是其他参与者的策略是已知的。
在囚徒困境中,纳什均衡就是两人都选择背叛,因为无论对方如何选择,背叛都是每个囚犯的最优策略。
3. 公共物品的提供公共物品的提供是博弈论在现实世界中的一个应用。
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即一个人使用公共物品不会减少其他人的使用,且无法阻止未付费者使用。
这导致了一个“搭便车”的问题,即个体可能倾向于不支付公共物品的成本,而是依赖其他人的支付。
博弈论可以用来分析如何通过激励机制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通过征税或罚款。
4. 拍卖理论拍卖理论是博弈论在经济活动中的一个应用。
它研究在不同拍卖规则下,买家和卖家如何制定策略以达到最优结果。
例如,在英式拍卖中,价格逐步上升,直到只剩下一个出价者;而在荷兰式拍卖中,价格从高到低下降,直到有人接受当前价格。
博弈论可以帮助分析在不同拍卖形式下,参与者如何制定出价策略以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5. 冷战时期的核威慑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之间的核威慑是一个典型的博弈论案例。
双方都拥有能够摧毁对方的核武器,但任何一方首先使用核武器都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这种情况下,双方都有动机保持克制,以避免触发全面的核战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信号博弈1.网购市场逆向选择行为交易发生之前的信息不对称易产生逆向选择问题。
当交易市场中信息不对称时,通常卖方比买方拥有更多的私人信息,买方处于信息劣势.由于买方无法完全掌握商品的质量信息,或者无法鉴别卖方传递的信息是否有效,从而难以准确辨别商品质量的优劣.由于劣质商品成本低于优质商品,卖方更倾向于销售劣质商品滥竽充数,若两者具有相同的价格,则劣质商品的卖方能够获取高额利润。
此时,优质商品卖方处于劣势状态,会逐渐被驱逐出市场,这就是逆向选择的基本过程。
在网购市场,由于交易信息传递的虚拟性、较大的信息搜寻成本、商家的信息垄断和网络监管的不健全,从而导致了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网购市场是一个不完全信息市场,但在不完全信息的博弈中,参与人为了显示自己的类型,可以通过传递信号给其它参与人以便使对方观察到某种信号而调整自身行动.因此,高质量的商家为了向消费者显示自己所属类型,会有强烈动机对外传递信号。
在网购中传递信号可以是某种质量认证、消费保障和信誉机制等.不少网购购物平台会根据消费者好评设置信誉等级,如淘宝根据信誉积分将商家分为20个等级.这些等级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信誉资产,并为商家赢得大量的订单。
当然,商家为了获得并传递这种声誉信号需要在在付出成本。
高质量商家获取声誉信号的成本相对较低,低质量商家为了冒充高质量商家要付出的信号成本很高。
假定高质量商家认证的成本为α,低质量商家认证的成本为β,显然α〈β分离均衡:高质量商家会通过传递高质量显示信号,从而获得(0,—α)的收益;低质量商家则不会传递高质量显示信号,消费者会据此判断其类型,并实现(0,0)的收益.混同均衡:高质量的商家有积极传递高质量显示信号的动机,因为如果不传递,消费者便无法分清该商家的商品是高质量还是低质量,会按照低质量的价格支付,此时高质量商家就会退出市场。
高质量商家继续参与市场交易就必须通过传递高质量显示信号,在现实中,高质量商家一般都会进行质量认证.低质量商家可能为了冒充高质量商家参加认证,也可能不认证,当低质量商家也进行高质量认证时,消费者便在博弈中无法根据信号分清商家类型,此时的均衡为混同均衡。
2。
节能减排补贴政策下的企业与政府信号博弈企业是实现节能减排工作中最为关键的行为主体。
遗憾的是,相对于现在高碳经济下成熟、低成本的技术而言,企业进行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的研发、使用低碳技术进行产品生产的成本相对较高、风险较大.企业是风险规避的,在没有相应政策的干预下,企业主动减排的动力相对不足。
我国对节能减排实施了范围较广的补贴政策。
在政府和企业博弈的过程中,企业和政府的策略选择是相互依存的,一方策略的改变会影响到另一方策略的选择。
在推进碳减排活动中,企业对其自身碳减排措施实施后的结果是具有完全信息的,政府对此具有不完全信息,即企业是享有信息优势的博弈方,政府是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劣势方,只能根据企业的申请和贝叶斯法则对企业的减排结果做出“判断"。
在补贴政策下的政企信号博弈中,企业为信号发出方(S),政府为信号接收方(R).其博弈过程为:首先,由博弈方“自然"按一定概率从信号发出方企业(S)的类型空间M={m1,……,mI}中随机选择一个类型mi,并让企业知道;然后,企业根据“自然”的选择,在自己的策略空间N={n1,……,nJ}(此处策略即可选择的行为)中选择策略nj(该策略对后行动的政府来说是一种信号);最后,政府(R)根据观测到的企业的策略nj,应用贝叶斯法则修正先验概率,并得到有关企业减排效果的后验概率,然后据此在自己的策略空间Q={q1,……,qK}中选择策略qk.政府给予企业补贴的博弈均衡主要取决于不同碳排放效果企业的补贴申请额度、伪装成本、风险概率及成本、企业排放效果高低比例及政府误判成本大小之间的关系.碳减排效果差的企业申请高补贴的期望得益要多于企业诚实的申请低补贴的得益,企业都会选择申请高补贴,无论效果好还是差,企业选择申请高补贴是其唯一的合理选择而政府判断申请高补贴的企业中减排效果好的比例很大,因此选择按照申请给予补贴。
3。
网络购物市场的价格信号博弈分析网络购物市场是一个不完全信息市场,消费者不能如进入实体店那样,通过直接接触来感受商品的品质,此时价格信号则被承载了商品质量的信息。
即价格高代表商品品质高,价格低代表商品质量低。
人们在实际的购物过程中,往往都想获得物美价廉的购物体验,然而低价格的同类商品又要担心假货的可能性,陷入尴尬矛盾的怪圈。
1)网购中商家和消费者是信号博弈模型的两个参与人,商家是信号发送者,消费者是信号接收者。
商家信息是私人信息,消费者信息是公共信息。
2):“自然”选择经营者的类型,这里假定商家只有高品质和低品质两种类型,商家自己知道自己的类型,而消费者只知道有两种类型的商家,消费者对于高品质(t1)的先验概率是P(t1)=r,对于低品质(t2)的先验概率是P(t2)=1-r,其中P(t1)+P(t2)=1。
3)商家的行动集合是M={m1,m2},其中,m1 表示商家以高价出售商品;m2 表示商家以低价出售商品。
即发出高价(PH)和低价(PL)两种信号,低品质的商家可以花费一定的伪装成本,发出高价信号。
4)消费者在接收到商家的信号后,行动集合是A={a1,a2},其中a1 表示交易,a2 表示不交易。
销售低品质商品的商家选择高价销售,还是低价销售,取决于伪装成本的大小,若伪装成本大于一定值,则该市场收敛于分离均衡,即高质量的商家倾向于释放高价信号,而低品质的商家更倾向于释放低价信号,此时消费者可以根据商家释放的价格信号来判断商家所售商品的品质,并根据自己的兴趣偏好进行选择;若混同均衡或准分离均衡条件成立,该博弈存在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消费者就无法根据信号甄别商家的类型,因而消费者的利益很容易受到伪装自身类型商家的侵害,此种情况下,市场效率低下,市场自动调节机制失灵,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相应下降。
4.P2P 网络信贷在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融资环境不完善、融资体系不健全、企业信息披露不规范、政府支持力度不足、银行融资门槛高和资本市场不发达等内外原因交织造成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难.为网络借贷市场的信用等级相对于其他融资模式,小微企业在其提供上比较宽松。
P2P 网络信贷平台的健康、规范和有序发展,有助于改善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情况,有助于有效盘活居民的闲散资金,有助于促进民间借贷的阳光化、程序化和规范化,有助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
假设博弈过程的参与者当且仅当科技型小微企业( A)和P2P 网络信贷平台(B),两者均为理性主体,都清楚在既定的条件下如何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根据其偿债能力将A 分为η1( 偿债能力强) 和η2(偿债能力弱) 两种类型。
A 与B 主体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B 仅清楚A属于偿债能力强、弱两种类型的先验概率p(η),分别为p( η1) = α,p(η2) = 1 -α。
A 为了顺利获得B 的融资,适时、主动、有选择地向B 提供流动资产、速动资产、流动负债和现金流负债比等财务信息以及竞争优势、创新评估、市场预期和细分等非财务信息,将这些指标信息列为综合反映A 的获利能力信号( β),假设β1表示A 的获利能力强,β2表示A 的获利能力弱。
假设偿债能力弱的A 有优化财务和非财务等指标信息的行为,其过程界定为信息掩饰,掩饰成本设为D。
分离均衡状态。
如果偿债能力强的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后的预期收益大于0,偿债能力弱的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后的预期收益小于0,此时科技型小微企业释放出的信号β是真实的、可信的,有利于P2P 网络信贷平台作出理性的放贷策略,对借贷双方而言是双赢的、有效率的最佳生态市场。
混同均衡状态。
设定偿债能力强和偿债能力弱的科技型小微企业贷款的预期收益均大于0,那么这两类企业自然会选择向P2P 网络信贷平台融资。
准分离均衡状态.设定偿债能力强的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的预期收益大于0,可预测为了发展壮大和增强核心竞争力,这类企业一定会申请融资。
但是,偿债能力弱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则有两种选择:申请融资或者不申请融资分离均衡状态下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通过信号演化博弈能准确地披露,被界定为最有效的均衡模式。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科技型小微企业为顺利获得融资而对流动资产等财务信息和创新评估等非财务信息掩饰的行为也并不少见,这种信息掩饰行为加剧了P2P 网络信贷平台与科技型小微企业间的矛盾,甚至会出现“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
二、囚徒困境囚徒困境的意义:(1)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各人追求利己行为而导致的最终结局是一个“纳什均衡",也是对所有人都不利的结局。
他们两人都是在坦白与抵赖策略上首先想到自己,这样他们必然要服长的刑期。
只有当他们都首先替对方着想时,或者相互合谋(串供)时,才可以得到最短时间的监禁的结果.(2)从“纳什均衡"我们引出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的一个悖论:从利己目的出发,结果损人不利己,既不利己也不利他.两个囚徒的命运就是如此。
从这个意义上说,“纳什均衡"提出的悖论实际上动摇了西方经济学的基石。
1。
电商假设你是一位买家,想在网上购买一件商品。
这件商品按品质大致可以分为两种:高质量,和低质量。
可是因为你是在网上购买,没法对实物进行考察和测试,所以你不知道你现在加入购物车的这件究竟是高质量的,还是低质量的。
卖家虽然明确把他的商品的质量等级向你表明了,但是你不知道他说的是真是假。
这个商品也有两个不同的价格,高价和低价。
所以你面临着4种可能的结果:高价高质,高价低质,低价高质,低价低质。
假设A 是买方,B 是卖方对于A 来说,其最喜闻乐见的便是买到了低价格高质量的商品,这代表着一种个人得利;最恨之入骨的便是买到了高价格低质量的商品,这代表着自己的利益损失。
最不在意的便是买到了低价格低质量的商品,基于“一分价钱一分货"也觉得自己没什么损失;觉得属于正常现象的则是买到高价格高质量的商品,毕竟这是值得的。
相反,对B 来说,B 则倾向于买家用高价购买自己提供的品低质量商品,进而使自己获利;相反则排斥A 出低价购买自己提供的高质量商品而给自己带来亏损。
对于高质量产品以高价卖出,低质量产品以低价卖出,对B 来说也仅相当于获得了正常回报。
在这个游戏里,无论卖家如何选择,买家总是出低价更划算;另一方面,无论买家如何选择,卖家总是提供低质商品更划算。
这是买家和卖家之间的囚徒困境—明明有一个大家都能获得更好的回报的可能性,可是博弈的结局却注定了是一个对双方来说都更差的结果。
三、道德风险模型1。
去哪儿网对于旅游消费者来说,去哪儿网是一家非常重要的OTA(Online Travel Agent 在线旅行社)企业.然而,在当今旅游热潮的推动下,OTA(Online Travel Agent 在线旅行社)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去哪儿网与酒店的合作中存在去哪儿网对酒店监管存在漏洞、合作酒店的不诚信行为、恶性竞争现象、消费者并未从促销活动中受益、消费者的法律意识薄弱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