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救治单元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胸痛、卒中的院前救治方案和绿色通道
会 北京院前救治体系 协 北京120急救网络体系总体构架
心
中 北京急救中心
北京急救中心
痛
直属 救护车
胸
城区 救护车
省郊区 救护车
直属 急救分中心
区属 急救分中心
东
直属急救站 区属急救站
广
BEIJING EMERGENCY MEDICAL CENTER
会 救治体系与机构 协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提升急性心脑血管
疾病医疗救治能力的通知》
缩短早期救治时间
心 中
痛 提高救治成功率,
胸 降低病死率、致残率
省 降低疾病负担
东
广
会 胸痛救治体系与机构
急救中心
胸痛
协 中心 心 信息衔接共享
中 绿色通道
网络医院
转诊、接诊
享 共 信息衔绿接色通道
痛
胸
省
东
会 院前救治与院内衔接—STEMI发病机制
协
心
中
急性心肌梗死
痛 胸
主动脉夹层
省 东
冠状动脉闭塞3小时内 恢复有效再灌注可使
广 肺动脉栓塞
50%以上心肌免于坏死
会 院前救治与院内衔接—救治原则
• 核心理念:缩短心肌总缺血时间,尽早恢
协 复有效、持久的心肌再灌注。 心 • 我国AMI发病率45-55/10万。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死率
会 心协 胸痛、卒中的院前救治方案和绿色通道
中 痛 胸北京急救中心 刘红梅 东省 2017年11月 广
会 胸痛、卒中院前救治方案和绿色通道 心协 v1、救治体系与机构 中 v2、救治方案与流程 痛 v3、北京市院前救治体系 省胸 v4、院前救治与院内衔接 东 v5、微信平台与APP使用
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一、“绿色通道”的含义:“绿色通道”是指医院抢救急危重症伤病员,为挽救其生命而设置的畅通的诊疗过程。
“绿色通道”涉及到的所有工作人员,应对进入“绿色通道”的伤病员提供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
二、“绿色通道”的范围:1、休克、昏迷、循环呼吸骤停、严重心律失常、急性脏器功能衰竭等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处理。
2、无家属陪同且须急救处理的患者。
3、无法确定身份(如弱智且无陪人等)且须急救处理的患者.4、不能及时交付医疗费用且须急救处理的患者.5、其它符合“绿色通道”的患者。
三、“绿色通道"的措施:l、由接诊医师判定患者是否符合“绿色通道”条件,对符合“绿色通道”条件的应立即启动“绿色通道”。
2、“绿色通道”实行24小时服务,医护人员负责迎、送伤病员及协助抢救检查、交费、取药。
3、进入“绿色通道”的伤病员,应实行“二先二后"制(即先救治处置,后挂号交款;先入院抢救,后交款办手续),各有关临床、医技科室(如检验科、影像科、药房等)及后勤部门(如电梯、住院收费处)根据急诊科的请求,优先为患者提供快捷的服务。
4、全院医护人员均有责任参与“绿色通道"的抢救工作,不得推诿病人,不得干扰“绿色通道"运行。
5、涉及多专科患者抢救,要严格执行院内会诊制度,原则上由对病人生命威胁最大的疾病的专业科室收治抢救,如有争议,行政总值班或医务科予以协商解决。
6、接诊科室遇到重大急救(交通事故、中毒及其它重大特发事件〕,应立即通知医务科或行政总值班并同时报告分管院长,决定是否启动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7、通过“绿色通道"抢救的患者应在急诊病历中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联系电话、事发地点、病情摘要、初步诊断、诊疗措施及去向作详细记录。
欠费患者应填写《特殊患者急诊“绿色通道" 登记表》。
四、“绿色通道”的流程:流程1:患者来院ー→医护人员接诊―→抢救治疗―→辅助检查―→医生诊断―→住院―→和病房医护人员交接。
医院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医院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是为了提高急诊患者就诊速度与效率,解决患者急需看病的问题而设立的一种管理制度。
以下是医院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1. 定义急诊绿色通道:急诊绿色通道是为了满足急需看病患者的需求,在保证正常医疗秩序的前提下,将其优先安排就诊的通道。
2. 确定急诊绿色通道适用人群:急诊绿色通道适用于具备以下条件的患者:急诊患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溺水、中暑、急性肾衰竭等危急病例;年龄较大或体弱多病的老年患者;急救车辆或医疗救护车送达的病患等。
3. 责任科室和医务人员:设立专门的急诊绿色通道责任科室,由该科室的医务人员负责管理和协调绿色通道的相关工作。
4. 绿色通道的标识和区域划分:医院内设立急诊绿色通道的标识牌,明确标示通道的方向和范围,避免混乱和误导。
5. 绿色通道的流程和服务:患者到达医院后,应主动向服务人员申请急诊绿色通道服务,服务人员进行初步判断后,引导患者进入绿色通道,优先完成挂号、检查、问诊、诊断和治疗等流程。
6. 绿色通道的管理与考核:医院需要建立绿色通道服务质量考核机制,定期对责任科室的医务人员进行考核,确保绿色通道服务质量的稳定和提升。
7. 绿色通道的宣传和推广:医院需通过宣传和推广,向患者和社会公众普及急诊绿色通道的相关政策和信息,提高患者对绿色通道的知晓度和利用率。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急诊患者的就诊效率,并更好地服务于那些急需看病的患者,减轻患者的病痛和困扰。
同时,医院也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督,确保绿色通道的正常运行和服务质量的稳定提升。
医院医疗急救绿色通道管理规定
医院医疗急救绿色通道管理规定一、通道设置和标识1.医院应当在院内明显位置设置医疗急救绿色通道的标识,包括独立入口和专用通道。
2.绿色通道的入口应当设有明确的标识,且通道畅通无阻。
3.绿色通道应当与普通就诊通道分开设置,避免交叉干扰。
二、急救绿色通道的使用对象1.医疗急救绿色通道适用于急救患者,包括突发心脏病、中风、严重外伤、妊娠高危等病情急重的患者。
2.对于普通的就诊患者,医院可以根据需要设立其他的优先通道。
三、急救绿色通道的优先服务原则1.急救绿色通道患者享有优先就诊权,医院要确保他们得到及时、迅速的医疗服务。
2.医院应当合理安排急救绿色通道患者的就诊时间,尽量缩短等待时间。
3.医院应当设置专门的急救诊室和急救设备,以提供急救患者所需的及时救治。
4.医院应当有足够的急救人员,包括医生、护士等,以保障急救患者的基本治疗需求。
四、急救绿色通道的应用流程1.急救患者进入医院后,应当立即接受初步抢救、评估和诊断。
2.医院应当及时通知相关科室或专家,提前做好准备,以确保急诊检查和治疗的迅速进行。
3.医院应当建立急诊与住院部门、重症监护室等相关科室之间的协调机制,提高多学科合作效率,减少信息流失和操作失误。
4.医院应当设立安全的交接流程,确保急救绿色通道患者的信息和病情准确传递,避免信息断档和住院延误。
五、急救绿色通道的宣传和教育1.医院应当通过宣传栏、公告栏、电子屏幕等途径,向患者和家属介绍急救绿色通道的相关政策和服务。
2.医院应当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急救绿色通道的认识和管理能力。
3.医院可以与社会媒体、公众机构合作,共同宣传和推广急救绿色通道的意义和作用。
总之,医院医疗急救绿色通道管理规定对于提高急救患者的就诊效率和质量至关重要。
医院应当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确保急救绿色通道的顺畅运行,为患者提供及时救治和关怀。
医护人员应当更加关注医疗急救绿色通道患者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当共同努力,提高对医疗急救绿色通道的认识和支持,为患者的急救救治提供有力保障。
医院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医院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了规范医院绿色通道的管理,提高急诊患者的救治效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定义
绿色通道是指医院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的一种快速、优先的医疗服务通道,旨在确保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三、适用范围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涉及绿色通道使用的科室和人员。
四、管理原则
以患者为中心,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快速响应,优先救治急危重症患者。
规范管理,明确职责,加强协作。
五、管理职责
医院急诊科负责绿色通道的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
各相关科室应积极配合急诊科的工作,确保绿色通道畅通无阻。
医院管理层负责监督本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并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
六、管理流程
患者到达急诊科后,由急诊科医生进行初步评估,确定是否符合绿色通道使用条件。
符合条件的患者,立即启动绿色通道,优先安排救治。
急诊科应及时通知相关科室,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专业救治。
救治过程中,各科室应密切配合,确保患者得到全面、有效的治疗。
救治结束后,急诊科负责统计绿色通道使用情况,定期向上级部门汇报。
七、监督与考核
医院应定期对绿色通道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对于违反本管理制度的行为,应视情节轻重进行相应处理。
医院应将绿色通道管理情况纳入科室绩效考核体系,激励各科室积极参与绿色通道管理工作。
八、附则
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本管理制度由医院负责解释和修订。
如遇特殊情况,需临时调整绿色通道管理流程的,应经医院管理层批准后实施。
胸痛救治单元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胸痛救治单元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提高我院胸痛患者的救治效率,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胸痛救治单元的绿色通道管理。
三、组织架构1. 成立胸痛救治单元绿色通道管理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分管副院长担任副组长,急诊科、心内科、影像科、检验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
2. 管理小组负责制定绿色通道管理制度,监督、指导绿色通道的运行,协调解决绿色通道运行中的问题。
四、绿色通道管理流程1. 患者就诊(1)患者出现胸痛症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或自行来院就诊。
(2)急诊科护士根据患者症状,初步判断为疑似胸痛患者,立即启动绿色通道。
2. 绿色通道启动(1)急诊科护士立即通知心内科值班医生。
(2)心内科值班医生根据患者症状,判断为疑似急性心肌梗死,立即启动导管室,通知介入团队。
(3)急诊科护士为患者进行心电图、抽血等检查,并上传检查结果至胸痛救治单元微信群。
(4)影像科、检验科等相关科室优先为患者进行检查、检验,并上传检查结果至微信群。
3. 救治过程(1)心内科医生根据检查结果,判断患者为急性心肌梗死,立即进行PCI手术。
(2)手术过程中,各相关科室密切配合,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3)术后,患者转入CCU或心内科病房继续治疗。
五、绿色通道管理要求1. 各相关科室要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绿色通道畅通无阻。
2. 急诊科护士要熟练掌握绿色通道启动流程,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救治。
3. 心内科医生要熟悉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和治疗,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4. 影像科、检验科等相关科室要优先为胸痛患者进行检查、检验,确保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临床医生。
5. 各相关科室要加强沟通与协作,确保绿色通道的顺畅运行。
六、考核与评价1. 管理小组定期对绿色通道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2. 医院将对在绿色通道管理中表现突出的科室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医院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医院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一、概述医院绿色通道是指为急需就医的患者提供快速、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通道。
其目的是为了减少患者等待时间,解决急诊病人迅速得到治疗的问题,提高医院急救工作效率。
下面本文将对医院绿色通道管理制度进行详细探讨。
二、绿色通道的建立1. 绿色通道设置医院应当合理设置绿色通道,一般应在急诊科、重症监护室等急救部位设立。
绿色通道应通过标识清晰,便于患者识别。
2. 通道畅通医院应确保绿色通道畅通无阻,以确保急诊病人能够迅速进入诊疗区域接受治疗。
三、绿色通道的管理1. 急症优先处理医院绿色通道应优先接待急危重症患者,确保他们能够尽快得到救治,减少等待时间。
2. 快速诊疗医院绿色通道医生应当迅速进行诊断和治疗,减少不必要的等待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
3. 专业队伍医院绿色通道的医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急救处理能力和专业技能,能快速有效地救治急危重症病人。
四、绿色通道的运行1. 信息录入患者到达绿色通道后,工作人员应及时录入患者信息,确保医生能够及时了解患者情况。
2. 多科协作医院内部各科室应密切协作,确保绿色通道患者得到全面的诊疗服务。
3. 监督检查医院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绿色通道进行监督检查,确保绿色通道制度的严格执行。
五、绿色通道的意义1. 挽救生命绿色通道的建立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急危重症患者的等待时间,帮助他们尽快得到救治,挽救生命。
2. 提高医疗效率绿色通道的实施能够提高医院的急救工作效率,缩短患者就医时间,提高医疗质量。
3. 塑造医院形象绿色通道的建立体现了医院对患者的关爱和负责,有助于提升医院的社会形象和口碑。
六、总结医院绿色通道管理制度是医院急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立旨在为患者提供更快捷、高效的就医服务。
医院应高度重视绿色通道的建设与管理,确保其能够有效运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希望各医院能够不断完善绿色通道制度,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根据关于XXXXXXXXXXX制定本制度,请全院各部门尤其是门急诊医生、门急诊办公室工作人员、门诊药房和收费处工作人员人员、值班医生和护士以及总值班认真学习并遵照执行。
一、绿色通道的含义医院急诊“绿色通道”指医院抢救急危重症患者中,为挽救其生命而设置的畅通的诊疗过程,该通道的所有工作人员,应对进入“通道”的伤员提供快速、有序、有效的安全的诊疗服务。
二、绿色通道的范围(一)休克、昏迷、循环呼吸骤停、严重心律失常、急性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生命垂危者。
(二)无家属陪同且须急诊处理的患者。
(三)无法确定身份(如弱智且无陪人等)且须急诊处理的患者。
(四)有严重暴力倾向、自伤自杀、危及自身或周围人安全或财产损失的精神病患者。
(五)严重木僵使机体处于危急状态的精神病患者。
(六)不能及时交付或足额交付医疗费用且须急诊处理和住院的患者。
(七)其他应当享受绿色通道的情况。
三、绿色通道的措施(一)由接诊医师决定患者是否享受绿色通道的服务并报急诊办公室。
(二)急诊科实行二十四小时连续应诊制及首诊负责制,有关科室值班人员接到急诊会诊请求后应于5min内到达会诊地点。
(三)患者一旦进入绿色通道,即应实行“二先二后”(即先救治处置,后挂号交款;先入院抢救,后交款办手续),各有关临床、医技科室(如特检科、药房等)及后勤部门(如电梯、住院收费处等)根据急诊科的绿色通道章必须优先为患者提供快捷的服务。
绿色通道章由门诊部保管,并对重危病员的来源、联系电话及去向作详细登记以便查核。
(四)安排护工实行24h服务,负责迎、送患者和入院后有关检查、交费、取药、手续办理的陪护和帮助服务。
(五)全院医务人员均有义务积极参加“绿色通道”的抢救工作,不得推诿病人,或对“绿色通道”的呼叫不应答。
对干扰“绿色通道”的个人和科室,需追究责任。
(六)凡遇涉及多科的伤病员,应及时请外院会诊,协商解决方案。
(七)遇到重大急救,病员较多时,应立即通知医务科或行政总值班,以便组织全院力量进行抢救。
基层医院胸痛救治单元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规范基层医院胸痛救治单元的管理,提高胸痛患者的救治效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基层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基层医院胸痛救治单元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胸痛救治单元的设置、人员配备、设备配置、救治流程、信息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
三、组织架构1.成立胸痛救治单元领导小组,负责胸痛救治单元的全面管理工作。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行政、业务、技术等方面的工作。
3.各相关科室设立胸痛救治单元联络员,负责本科室胸痛救治单元的协调工作。
四、人员配备1.胸痛救治单元应配备具备胸痛救治能力的医师、护士、医技人员等。
2.医师应具备心电图操作能力,护士应具备急救护理技能。
3.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胸痛救治知识、技能培训,提高救治水平。
五、设备配置1.胸痛救治单元应配备心电图机、除颤仪、呼吸机、监护仪等基本急救设备。
2.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六、救治流程1.患者就诊时,医护人员应立即评估病情,对疑似胸痛患者进行初步诊断。
2.对确诊为胸痛的患者,立即启动胸痛救治流程,包括紧急救治、转运、治疗等。
3.建立健全绿色通道,确保患者快速、安全地转运至具有救治能力的医院。
七、信息管理1.建立胸痛救治单元信息管理系统,对胸痛患者的基本信息、救治过程、转诊情况等进行记录。
2.定期对信息进行汇总、分析,为临床救治提供依据。
八、质量控制1.严格执行胸痛救治流程,确保救治质量。
2.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考核,提高救治水平。
3.定期对救治流程、设备、信息等进行检查、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九、附则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本制度由胸痛救治单元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胸痛救治单元管理制度
胸痛救治单元管理制度目录一、总则 (2)二、组织架构与职责 (2)2.1 胸痛救治单元组成 (3)2.1.1 医疗机构设置 (4)2.1.2 人员配置标准 (5)2.2 各部门职责 (5)2.2.1 医疗救治组职责 (7)2.2.2 医技保障组职责 (7)2.2.3 行政后勤组职责 (8)2.3 岗位职责 (9)2.3.1 急诊科医生岗位职责 (11)2.3.2 心内科医生岗位职责 (11)2.3.3 肺科医生岗位职责 (13)2.3.4 放射科医生岗位职责 (14)2.3.5 检验科医生岗位职责 (15)2.3.6 药剂科医生岗位职责 (16)三、胸痛救治流程 (17)3.1 病人接诊 (18)3.2 初步诊断与评估 (19)3.3 胸痛救治措施 (20)3.4 联系专家会诊 (21)3.5 救治效果评估 (22)四、医疗质量管理与监督 (23)4.1 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24)4.2 医疗质量监测与持续改进 (26)4.3 医疗风险防范与控制 (27)五、培训与教育 (28)5.1 培训计划与实施 (29)5.2 业务学习与技能提升 (29)5.3 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理能力培养 (30)六、附则 (31)6.1 解释权归属 (32)6.2 施行日期 (32)一、总则胸痛救治单元管理制度的建立是为了确保及时、准确、有效地对胸痛患者进行救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本制度的制定旨在规范胸痛救治单元的管理,明确工作职责,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参与胸痛救治的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技师等。
本制度适用于胸痛患者的接诊、诊断、治疗、康复等全过程。
二、组织架构与职责为确保胸痛救治单元的高效运作,提高胸痛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本制度明确了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
胸痛救治单元领导小组:由医院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相关科室主任为成员,负责全面领导和监督胸痛救治单元的工作。
急性胸痛“绿色通道”预案
急性胸闷、胸痛、气促患者急诊的“绿色通道”处理预案省直中医院急诊科邵良病人到达急诊科,分诊护士将病人送入抢救室,并在5分钟内完成病人合适体位的摆放、吸氧、开通监护仪进行监护、急查心电图并完成第一次生命体征监测(T、P、R、Bp)。
并通知急诊内科医生。
急诊内科医生:首诊医生询问病史、查体、迅速判断影响生命的主要因素、下达抢救医嘱、下达检查医嘱,急查心电图、血气分析,立即通知科室总住院医师到场指挥抢救。
所有医嘱可下达口头医嘱,由护士记录并复述,医生确认后执行。
接诊医生及时报告专业负责人,同时报告医院(正常工作日报告医务科,节假日和夜间报告医院总值班),开启绿色通道。
科主任、医务科或总值班人员在10分钟内到达现场,组织和协调抢救工作。
护士甲:护士记录并复述,医生确认后执行。
护士乙:建立静脉通道、采取血液标本(常规、生化、凝血、D二多聚体和交叉配血等标本)备用,建立病人抢救病历。
负责协助医生气管插管及气囊呼吸、吸氧。
护士丙:负责连接呼吸机(也可由护士甲或乙完成)。
执行治疗医嘱。
医务科决定使用绿色标识进入绿色通道,下达专家会诊医嘱:内科专家组助长:伍世奎内科秘书:黄磊专家组成员:彭筱平罗秋生周源彭祝军凌峰向毅曹伟云刘新文陆辉辉袁力刘东汉倪向荣汪志成侯冬青所有专家联系电话在医院电话薄里都有。
如果患者心电图,心肌酶、肌钙蛋白(+),考虑有心梗或者急性冠脉综合症可能则通知心内科彭筱平罗秋生主任会诊,并同时通知心内科住院病房值班医生做收治病人准备,并到急诊科接病人。
如果患者双侧血压相差>20mmHg,呈撕裂样疼痛,D二多聚体(+),可有/否血小板减少者通知心胸外科陆辉辉主任会诊。
如果患者以突发胸闷、气促、晕厥或者是胸痛、气促、咳血痰等症状,D二多聚体(+),可有/否血小板减少,通知呼吸科向毅曹伟云及心胸外科陆辉辉主任会诊。
支援或会诊人员:按绿色通道规定尽快到位工作。
以上专家在到达急诊科进行会诊时,急诊医生负责介绍病人的情况,相关专家对病人进行快捷有效的查体,并给出会诊意见,确定病人收治,由急诊科医护人员负责将病人转送到相应指定的场所,如导管室、ICU或病区。
医院“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与流程范本
医院“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与流程范本一、医院绿色通道的概念:指院内为急、危重病患者或其他特殊患者建立的快速高效的服务系统,适用于急诊室、抢救室、手术室、ICU、药房、血库、检验和影像检查等诊疗过程中。
二、医院绿色通道管理范畴(一)急、危重患者绿色通道急、危重患者绿色通道是指在短时间内发病、病情进展迅速,所患疾病可能在短时间内(<6小时)危及生命的患者。
这些疾病包括但不限于:1.呼吸、循环骤停患者;2.急性创伤引起的内脏破裂出血、颅脑出血、严重血气胸及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3.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冠脉综合症、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等;4.窒息、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栓塞、大咯血、气道异物或梗阻、严重哮喘持续状态等;5.急性脑血管意外、昏迷、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等;6.消化道大出血、消化性溃疡穿孔、急性肠梗阻等急腹症等;7.急性中毒、电击伤、溺水重症酮症酸中毒、甲亢危象等;(二)“三无”患者绿色通道由120、999、110、122及其他政府部门转送的“三无”患者(无费用、无家属、无身份证明)的急危重症抢救。
三、“绿色通道”救治原则(一)先抢救生命,后挂号交款。
(二)先入院抢救,后交款办手续(三)全程陪护,优先畅通。
四、“绿色通道”救治流程(一)急诊“绿色通道”1.由接诊医师决定患者是否享受绿色通道的服务,必要时上报医务科(非工作时间报总值班);病人到达急诊科后,由分诊护士将病人送入抢救室,并在5分钟内完成病人合适体位的摆放、吸氧、开通监护仪进行监护并完成第一次生命体征监测(T、P、R、Bp)、建立静脉通道、采取血液标本备用,建立病人抢救病历。
2.首诊医生询问病史、查体、迅速判断影响生命的主要因素、下达抢救医嘱、急会诊医嘱、检查医嘱等。
所有医嘱可下达口头医嘱,由护士记录并复述,医生确认后执行,口头医嘱及抢救记录应在事后6小时内补记。
3.急诊科实行二十四小时首诊负责制,有关科室值班人员接到急诊会诊请求后应于10分种内到达会诊地点。
医院绿色通道管理制度模板
医院绿色通道管理制度模板一、目的为提高医院紧急医疗救治效率,确保患者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特制定本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紧急救治情况,包括但不限于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严重创伤、中毒等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
三、组织机构1. 成立绿色通道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度的制定、实施和监督。
2. 设立绿色通道协调小组,由急诊科、各相关临床科室、医务科、护理部等组成,负责日常协调工作。
四、工作原则1. 优先原则:确保紧急患者优先得到救治。
2. 快速原则:简化流程,缩短患者等待时间。
3. 协调原则:各相关部门需密切配合,确保救治工作顺利进行。
五、工作流程1. 预检分诊:急诊科对来院患者进行快速评估,判断是否属于紧急情况。
2. 启动程序:确认紧急情况后,立即启动绿色通道程序。
3. 紧急救治:相关科室迅速响应,开展救治工作。
4. 信息记录:详细记录患者情况及救治过程,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5. 后续管理:根据患者情况,安排后续治疗或转院。
六、人员培训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绿色通道管理制度的培训,提高其对紧急情况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七、监督检查1. 管理委员会定期对绿色通道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对于违反制度的行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医院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2. 对本制度的修改和补充,需经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
九、应急预案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绿色通道拥堵、资源不足等特殊情况。
十、记录与档案建立绿色通道救治档案,详细记录每次救治过程,以便于事后评估和改进。
请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对以上模板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王高生---急性胸痛快速诊疗院内绿色通道
急性胸痛快速诊疗绿色通道中科大附一院南区急诊科王高生
内容大纲一、概述四、总结二、ACS的急救流程
三、非ACS胸痛急救流程
高危胸痛:急性冠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张力性气胸,心包填塞等。
非高危胸痛
l首先快速排除最危险、最紧急的疾病;
l对危及生命的胸痛一旦确诊,即应纳入绿色通道;
l对不能明确的病人应常规留院观察,严防发生离院后猝死等恶性事件;
l剔除低危胸痛,避免盲目住院,降低医疗费用。
n急性心肌梗死:1小时内死亡率1.6%,6小时 6%;
n主动脉夹层:发病后48h内每小时死亡率增加1%;
n肺动脉栓塞:死亡多在早期诊断前,明确诊断后极少死亡。
医院“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医院“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一、“绿色通道”的含义医院急诊“绿色通道”指医院抢救急危重症伤病中,为挽救其生命而设置的畅通的诊疗过程,该通道的所有工作人员,应对进入“绿色通道”的伤病员提供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
二、开通“绿色通道”的条件(一)危重症患者在短时间内发病,所患疾病可能在短时间内(>6小时)危及患者生命者,主要包括以下疾病包括但不限于:急性创伤引起的体表开裂出血、开放性骨折、内脏破裂出血、颅脑出血、高压性气胸、眼外伤、气道异物、急性中毒、电击伤等及其他可能危及生命的创伤。
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栓塞、大咯血、休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消化道大出血、急性脑血管意外、昏迷、重症酮症酸中毒、甲亢危象等。
宫外孕大出血、产科大出血。
(二)特殊人群贫困低保患者、优抚对象、华侨和外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起的群死群伤患者、政府指派的救护任务等。
三、“绿色通道”保障措施(一)由接诊医师决定患者是否享受“绿色通道”的服务并上报医务科(非上班时间报总值班)。
(二)急诊科实行24小时连续应诊制及首诊负责制,有关科室值班人员接到急诊会诊请求后应于5分种内到达会诊地点。
(三)伤病员一旦进入“绿色通道“,即应实行“二先二后”(即先救治处置,后挂号交款;先入院抢救,后交款办手续),所有处方、检查申请单、治疗单、手术通知单、入院通知单等医学文件在右上角盖红色“抢救”印章,先进行医学处理再进行财务收费。
(四)各有关临床、医技科室(如特检科、检验科、放射科、CT 室、药房等)及后勤部门(如电梯、住院收费处等)必须优先为患者提供快捷的服务:患者到达放射科后,平片、CT30分钟内出具检查结果报告(可以是口头报告);超声医生在接到患者后,30分钟内出具检查结果报告(可以是口头报告);检验科接受到标本后,30 分钟内出具常规检查结果报告(血常规、尿常规等,可电话报告),60分钟内出具生化、凝血结果报告,配血申请30分钟内完成(如无库存血,则60分钟内完成);药学部门在接到处方后优先配药发药。
胸痛救治单元管理制度
胸痛救治单元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提升胸痛患者的救治效率,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相关规定,以及本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胸痛救治单元是针对胸痛患者提供快速、有效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区域,确保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合适的医疗服务。
第二章目标本制度旨在明确胸痛救治单元的管理规范和操作流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胸痛患者得到及时救治,降低因延误诊治导致的严重后果。
第三章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涉及胸痛救治的部门,包括急诊科、内科、心血管科、影像科以及相关医务人员。
所有参与胸痛救治的医务人员都应遵守本制度。
第四章管理规范4.1 人员职责各级医务人员在胸痛救治过程中,应明确各自的职责:- 急诊科医师:负责初步评估、急救处理及必要的检查。
- 内科医师:负责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 心血管科医师:进行详细的心脏评估和干预。
- 影像科医师:负责胸部影像学检查的实施和结果解读。
- 护理人员:协助医师进行检查、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提供心理支持。
4.2 救治流程胸痛患者的救治流程应遵循以下步骤:1. 预检分诊:接诊护士需对胸痛患者进行快速评估,判断病情的紧急程度。
2. 快速通道:符合急救标准的患者需立刻进入胸痛救治单元,进行优先处理。
3. 病史采集:医师应迅速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及相关风险因素。
4. 生命体征监测:对患者进行心率、血压、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的监测,必要时进行心电图检查。
5. 实验室检查:根据病情需要,快速进行心脏标志物、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
6. 影像学检查:如有必要,进行胸部X光或CT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
7. 治疗方案制定:根据检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必要时进行急救干预。
4.3 治疗标准胸痛救治的治疗标准应根据最新的医学指南进行调整,主要包括:- 对于怀疑心肌梗死的患者,应尽快给予抗凝、溶栓等治疗。
- 对于非心源性胸痛患者,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相应治疗。
医院医疗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1修改)
XXX院医疗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一、绿色通道的含义医院“绿色通道"指医院抢救急危重症伤病中,为挽救其生命而设置的畅通的诊疗过程。
该通道的所有工作人员,应对进入“绿色通道"的伤病员提供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
二、开启“绿色通道"的适用范围(一)生命体征:1.心率〈50次/分或心率>130次/分(有心衰、房颤、室颤等症状)。
2。
呼吸〈10次/分或呼吸〉30次/分。
3。
脉搏血氧饱和度〈90%。
4。
血压:收缩压〈85mmHg 舒张压〈50mmHg 或收缩压>200mmHg 舒张压〉120mmHg。
(二)常见急危重伤病种类:1。
急症疾病种类:休克;胸痛;腹痛;呼吸困难;气道异物;呕血;咯血;意识障碍;小儿高热惊厥;各类中毒(CO、食物、毒蕈等)中暑、溺水、误服中毒(有自杀倾向的)等。
2.危重症疾病种类:(1)循环系统:心脏骤停;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左心衰竭;恶性心律失常;高血压危象;急性心包压塞、主动脉夹层(夹层动脉瘤)等。
(2)呼吸系统:重症支气管哮喘;呼吸衰竭;重症肺炎;肺栓塞;AECOPD;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张力性气胸等。
(3)消化系统:消化道出血;急性重症胰腺炎;急性肝脏衰竭;急腹症等。
(4)内分泌系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性高渗性糖尿病昏迷;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甲亢危象;肾上腺皮质功能危象;垂体危象;严重的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等。
(5)神经系统:急性脑血管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癫痫持续状态;重症肌无力危象;上升性脊髓炎;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等.(6)意外伤害:坠落伤;爆炸伤;枪伤;电击;溺水;中暑;急性中毒;急性过敏性反应;动物性伤害等.(7)外科危重症:创伤;颅脑损伤;胸部损伤;四肢损伤;烧烫伤;肢体严重毁损伤、缺如伤及气道吸入性损伤等。
(8)妇产科危重症:阴道出血;产后出血;羊水栓塞;胎膜早破;急产;妊高症;宫外孕等。
胸痛中心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对主动脉夹层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胸痛中心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对主动脉夹层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一、研究背景二、胸痛中心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胸痛中心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是一套规范严谨的急救护理流程,包括患者的急救评估、抢救处理、护理干预等环节。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快速评估:患者进入急诊绿色通道后,护士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快速评估,包括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以便迅速确定诊断和治疗方案。
2. 病情分类: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护士会将患者进行分类,分为绿色通道、黄色通道、红色通道等,主动脉夹层患者一般会被纳入红色通道,即急救护理。
3. 全程陪护:护士在对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急救护理过程中,会全程陪护患者,提供安全、温馨的护理环境,缓解患者心理压力。
4. 专业技术:胸痛中心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要求护士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急救知识,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抢救处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5. 交接班制度:在治疗过程中,护士之间会通过交接班制度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确保患者得到连续、稳定的护理。
1. 减少等待时间:胸痛中心急诊绿色通道建立了快速通道和专业化护理流程,能够大大缩短患者的等待时间,让主动脉夹层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急救治疗。
2. 提高抢救成功率:在急救护理过程中,护士能够快速进行评估和处理,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能够大大提高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3. 增加患者生存率:胸痛中心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急救处理,提高了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生存率,减少了因病情恶化而导致的死亡率。
4. 优化护理效果:胸痛中心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要求护士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护理水平,能够为主动脉夹层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优化了患者的护理效果。
四、结论胸痛中心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对于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着显著的影响。
通过快速评估、专业技术、全程陪护等环节,能够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增加患者生存率,并优化护理效果。
加强对胸痛中心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的研究和实践,对提高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卫生院
急性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一、绿色通道管理范围:
需要进人急救绿色通道的患者包括但不限于:
1、急性创伤引起的体表开裂出血、开放性骨折、眼外伤、气道异物、急性中毒等及其他可能危及生命的创伤。
2、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肺栓塞大咯血、休克、消化道大出血、急性脑血管意外、昏迷、重症酮症酸中毒等。
3、因公负伤的公安干警、见义勇为受伤的人员。
4、突发公共事件(地震、工矿事故、火灾、重大交通事故、集体中毒等)的导致的急危重症患者。
5、各种渠道的“三无”人员。
6、其他。
二、绿色通道服务原则:
以抢救生命为原则,一律实施先检查、先治疗、先抢救、后交费的原则。
三、绿色通道工作制度:
1、实施首诊负责制,实施抢救时相关科室(检查、检验、手术、药剂)应无条件配合和协作,对盖有“绿色通道”专
用章的患者应快速给予处理,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误患者抢救。
2、在抢救患者时,如需专科会诊,受邀科室医师应在10分钟内到场。
3、为保证抢救及时,对绿色通道患者实施各类有创操作时,医护人员应做到标准防护,按规定先留取血液标本,随后进行乙肝、梅毒等项目检验。
4、对绿色通道抢救的患者,首诊医师必须尊重家属的知情权,及时告知患者病情,必要时签署病重、危通知书。
5、遵循生命权高于知情同意权原则。
为保证患者能得到及时救治,对绿色通道抢救患者实施的各类有创操作,主管医师按照有关规定和实际情况在与家属有效沟通的前提下,可先实施操作后补同意书,并上报医务科。
6、实施绿色通道抢救的患者,科室要建立专门的登记本、做好记录,特殊患者如执行公务受伤的公安干警、见义勇为受伤人员、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受伤人员、三无人员等要及时上报,正常上班时间报医务科,非正常上班时间报总值班。
四、绿色通道工作程序:
1、急诊患者,经接诊医师初诊后,对符合绿色通道管理范围的患者,应迅速开通“绿色通道”救治程序,对患者使用绿色通道标识。
2、首诊医生询问病史、查体、迅速判断影响生命的主要因素并下达抢救医嘱、会诊医嘱、检查医嘱、手术医嘱等。
紧急情况下可下达口头医嘱,由护士记录并复述,医生确认后执行。
抢救后6小时内由抢救医生完成急诊抢救病历和补记口头医嘱。
3、如需专科会诊的患者,首诊医师可通过微信会诊(需保留资料)或邀请上级专科医生现场会诊,落实专科会诊意见,首诊医师负责将需要转至专科诊治的患者转送到专科医生指定的场所。
4、各辅助科室须及时接受标本和患者,检验常规项目出具结果≤30分钟,生化≤60分钟,心电图、影像、超声检查时间≤30分钟。
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到院至心电图检查时间≤10分钟,肌钙蛋白出结果时间≤20分钟;急性脑卒中患者到院至血常规、血糖出结果时间≤15分钟、CT报告出结果时间≤30分钟。
药学部门优先调配药物。
同时,后勤保障部提供及时、便利、准确的保障服务。
5、重大抢救在及时组织相关专业医师会诊的同时报告科主任、医务科(夜间报告总值班)。
各科室相关人员应随叫随到,组织协调抢救工作。
6、相关科室应优先处理有“胸痛急救绿色通道”的患者处方和各种辅助检查申请单、住院证等。
五、绿色通道管理:
1、各科室应严格掌握绿色通道适用范畴,对符合开通绿色通道管理范畴的患者应及时启动绿色通道,严禁滥用绿色通道,影响医院正常工作。
2、科室要详细登记通过绿色通道救治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联系人、联系方式、接诊时间、患者去向(住院、转院、死亡)等。
3、对拒不执行绿色通道规定的科室,接诊医师应及时报告医务科或总值班进行协调,影响患者抢救者,医院将给予严肃处理。
4、通过绿色通道救治患者的费用,在治疗、检查结束后报医保科统一处理收缴,住院后由经治科室在完成抢救性治疗转入常规治疗时催缴。
情况特殊者医院协助催缴。
5、医务科定期对绿色通道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医疗质量追踪评价,不定期举行绿色通道实施演练,促进绿色通道工作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