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肾内科常见疾病健康教育

肾内科常见疾病健康教育1. 慢性肾病(CKD)1.1 定义慢性肾病(CKD)是指持续性的肾脏功能障碍或损害,通常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或肾脏结构异常。
1.2 症状慢性肾病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疲劳、乏力- 水肿- 腰痛- 食欲不振- 恶心、呕吐- 尿色加深- 呼吸困难1.3 预防与治疗- 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是预防慢性肾病的主要措施。
-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 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包括尿常规、血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等。
- 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包括药物治疗、饮食管理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2. 急性肾炎2.1 定义急性肾炎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炎症,导致肾功能突然下降。
2.2 症状急性肾炎的症状可能包括:- 突发的少尿或无尿- 浮肿- 高血压- 血尿- 蛋白尿- 腰痛2.3 预防与治疗- 急性肾炎的预防主要是对原发病因进行控制,如控制感染、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等。
- 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如抗生素、利尿剂、降压药等)、饮食管理、生活方式调整等。
- 急性肾炎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避免病情恶化。
3. 慢性肾衰竭3.1 定义慢性肾衰竭是指慢性肾病进展到一定阶段,导致肾功能严重受损,出现明显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
3.2 症状慢性肾衰竭的症状可能包括:- 疲乏、乏力- 水肿- 恶心、呕吐- 呼吸困难- 高血压- 贫血- 代谢性酸中毒3.3 预防与治疗- 慢性肾衰竭的预防主要是积极治疗慢性肾病,控制病情进展。
- 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饮食管理、生活方式调整、肾脏替代治疗(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等)。
4. 高血压肾损害4.1 定义高血压肾损害是指长期高血压导致的肾脏结构和功能损害。
4.2 症状高血压肾损害的症状可能包括:- 蛋白尿- 血尿- 高血压- 水肿- 疲乏、乏力4.3 预防与治疗- 预防高血压肾损害的关键是控制高血压,避免血压波动过大。
- 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如降压药、ACEI/ARB类药物等)、饮食管理、生活方式调整等。
肾内科常见疾病健康教育

肾内科常见疾病健康教育
肾内科疾病是指影响肾脏功能的一类疾病,包括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结石等。
这些疾病对患者的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预防肾内科常见疾病,以下是一些相关的健康教育内容:
1. 保持适度的水分摄入:每天喝足够的水对于肾脏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建议每天饮水量在1.5-2升之间,具体根据个人情况调整。
2. 控制盐的摄入:摄入过多的盐会增加肾脏负担,导致高血压和肾脏疾病的发生。
尽量减少食物中盐的使用量,避免食用过咸的食物。
3. 均衡饮食:合理搭配食物,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营养的食物,减少摄入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
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饮食,保持适当的体重。
4. 规律运动: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有助于肾脏健康。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坚持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
5. 避免滥用药物:某些药物对肾脏有损害作用,如非甾体抗炎药、某些抗生素等。
在用药前应咨询医生,遵循医嘱使用药物,不
滥用药物。
6. 定期体检:肾内科疾病往往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定期进行
体检可以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尤其对于高血压、
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来说,更应定期检查肾脏功能。
7. 戒烟限酒: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害肾脏功能,酒精摄入过
量也会对肾脏造成伤害。
要尽量戒烟限酒,减少对肾脏的损害。
以上是关于肾内科常见疾病健康教育的一些内容,希望能对大
家有所帮助。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请及时咨询医生
或专业人士。
肾内科常见病护理常规

肾内科常见病护理常规
慢性肾脏疾病护理
慢性肾脏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护理措施如下:
1. 定期监测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包括血尿素氮、肌酐等。
2. 控制血压,避免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
3. 控制饮食,限制高盐、高脂肪和高磷含量的食物摄入。
4. 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适当限制水分摄入。
5.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消炎药等。
6. 接受适当的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血压药物等。
急性肾衰竭护理
急性肾衰竭是一种严重的肾脏疾病,护理措施如下:
1. 监测患者的尿量和尿液性质,及时发现任何异常。
2. 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液体,但要注意避免过度负荷。
3. 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如利尿剂、碱性药物等。
4. 观察和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水平,及时纠正异常。
5.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必要时调整其他药物的剂量。
6. 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带来的压力。
肾结石护理
肾结石是肾脏常见的疾病之一,护理措施如下:
1. 饮食控制,避免摄入高含钙、高盐和高嘌呤的食物。
2. 增加水分摄入,促进尿液产生,有助于结石的排出。
3. 适当运动,有助于促进结石的排出。
4. 如有需要,使用药物进行结石的溶解或排出。
5. 定期随访,预防复发,及时处理并关注患者的症状变化。
以上是肾内科常见病护理常规的基本内容。
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护理,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佳的护
理效果。
为了确保正确性,请在引用本文内容前查证相关资料。
肾内科护理学常规

母内专科疾病护理曲规一般疾病护理常规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指南执行。
2、加强对常见症状的观察,包括水肿、高血压、肾区疼痛、尿量、尿色、尿的性状、神态及营养状况。
3、有高血压、水肿和心力衰竭者,应限制水分的摄入,每日记录液体出入量。
4、水肿者应予每周测量体重2次,水肿明显或使用利尿剂者宜每日测量体重1次。
5、有腹水者,根据病情定期测量腹围。
6、根据病情所需,按医嘱测量血压并予以记录。
7、加强饮食管理,对不同病情的病人应严格按医嘱给予不同的治疗饮食。
8、按照检验项目要求,采用不同方式,正确留送各种尿检验标本,并将留尿方法和注意事项于前1日告诉病人。
9、避免病人受凉、受湿、感冒和接触感染性疾病者。
剧烈体力活动。
肾盂肾炎护理【概念】肾盂肾炎是由于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尿路急、慢性炎症。
多见于育龄女性、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
【护理要点】1、病情评估(1)生命体征(2)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征,以及腰部、下腹部疼痛等情况。
(3)有无寒战或畏寒、头痛、全身不适、乏力等症状。
(4)有无尿液混浊或肉眼血尿。
2、心理状况。
3、自理能力。
【护理措施】1、按肾脏内科病人一般护理要点执行。
2、按上述评估中所列各项进行病情观察。
3、发热及泌尿系统症状明显者,应卧床休息,做好基础护理。
4、高热者按高热病人护理指南执行。
5、鼓励病人多饮水以增加尿量,促使细菌及炎症渗出物迅速排出,减轻尿路刺激症状。
6、按医嘱正确留取尿标本送检(1)留取中段尿作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度试验者,应留取清晨第一次尿,采集标本前充分清洗会阴部、消毒尿道外口,在不间断排尿时用无菌操作方法留取尿标本。
(2)必要时,留取24小时尿标本送检蛋白定量测定。
7、按医嘱给予有足够的热量和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饮食。
8、按医嘱给予抗菌药物治疗。
9、深入了解不同病情的病人产生焦虑、紧张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使之情绪稳定配合治疗。
【健康指导】1、保持会阴部清洁,尿道口附近有炎症时要及时诊治,避免细菌通过上行途径感染本病。
肾病内科护理常规

肾病内科护理常规
1、休息:急性发作期应注意卧床休息,病情稳定、生命体征正常、
肾功能正常后可下床逐渐增加活动量;
2、饮食:有明显水肿、高血压或少尿的病人,应严格限制水、钠
的摄入,有氮质血症的病人应限制食物中蛋白质的摄入,同时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
3、病情观察:
(1)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的变化,预防高血压脑病;
(2)水肿情况,有无胸腔、心包积液、心衰的表现,必要时监测体重、腹围;
(3)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4)皮肤情况:有无皮下出血、皮肤瘙痒、黑色沉着、脱屑等;
(5)排泄物、呕吐物的性质、颜色、量,预防消化道出血;
(6)药物的副作用。
4、基础护理:
(1)口腔护理:常漱口,去除口臭,促进食欲,必要时行口腔护理;
(2)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完整,对皮肤瘙痒明显者,用温水或苏打水擦洗,避免擦伤,对长期卧床者,定时翻身,按
摩皮肤受压处,预防压疮发生;
(3)各种管道的护理:
①确保管道通畅、固定在位;
②加强管道周围皮肤护理,防湿疹、发炎;
③注意严格无菌操作;
④教会病人及家属各种管道留置注意事项;
5、心理护理:告知病人及家属疾病相关知识,使其能正确对待疾
病;
6、根据病情予吸氧。
肾内科健康教育

肾内科健康教育肾病综合征健康教育1、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严重水肿伴有胸腔积液、腹水,严重呼吸困难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取半卧位。
病情缓解者逐渐增加活动量,高血压限制活动量,老年病人体位改变时动作缓慢。
2、加强营养的摄入,以低盐低脂优质蛋白(富含必需氨基酸的动物蛋白)饮食为主。
有氮质血症的水肿患者,应限制蛋白的摄入。
低蛋白饮食者应提供足够热量。
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3、使用糖皮质激素者宜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
使用利尿药时严格记录24小时尿量。
抗凝药时刷牙动作轻柔,各种注射结束多按压片刻。
观察有无出血现象。
4、每日监测体重、尿量的变化。
5、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口腔黏膜的清洁,避免搔抓的导致的损伤。
保持病室环境清洁,适宜温湿度,定时开窗通风,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寒冷外出时注意保暖。
慢性肾小球肾炎健康教育1、给予优质优质适量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有氮质血症的患者,应限制蛋白的摄入。
一般为0.5-0.8g/kg.d.血压高者限制盐的摄入,水肿时限制水的摄入。
2、使用糖皮质激素者宜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
使用利尿药时严格记录24小时尿量。
抗凝药时刷牙动作轻柔,各种注射结束多按压片刻。
观察有无出血现象。
3、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防备感染,加强锻炼,制止加重肾损伤的因素。
4、心理护理,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克服疾病的信心。
5、注意个人卫生,定期门诊复查。
1、卧床休息,制止劳累,病情较重、心力衰竭者绝对卧床休息。
2、限定蛋白质的摄入量,予高热量高维生素低盐优良低蛋白饮食,透析患者高蛋白饮食。
限定水钠的摄入。
保证出入平衡,水的摄入从前一天尿量+500ml为宜。
少量多餐。
常见食物中蛋白含量:一个鸡65克牛奶220毫升6.6克50克面粉4.5克50克肉9克50克牛肉10克50克黄豆18克50克青鱼10克50克带鱼9克50克米3.5克含磷高的食物:紫菜710鸡蛋黄532香菇414团鱼430蟹616奶粉883牛奶195花生399青鱼246瘦肉177鸡189含磷低的食物:鳗鱼97河鳗97大黄鱼25河虾23海参12鸡蛋白16草鱼303、积极控制,防备感染,病室通风,保持口腔、皮肤清洁。
肾脏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二、肾脏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 (一)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护理常规 • 1.执行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 2.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血压、尿量、水脚変化,警惕心力衰竭、脑水肿、
尿毒症、高血压等的发生。 • 3.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体息直至水肿消退、尿量增多、肉眼血尿或明显镜下血尿消失,血压恢复正常,可
人卫生,每天清洗外阴部。保持环境安静,空气流通适宜的温、湿度。 • 8.根据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跌倒坠床评估给予相应别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一且发生,
应及时就诊。
二、肾脏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 (四)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护理常规。 • 1.执行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 2.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定时检测生命体征,每天测尿量,注意观察血压、贫血情况,
或高血压患者,需限制水和钠的摄入。 • 6.患者保持置管处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牵拉管路,并观察透析管出口
处有无红肿、渗血、渗液等。
二、肾脏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 (二)肾病综合征护理常规 • 1.执行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 2.密切观察患者血压、水肿、24小时尿量、体重及尿蛋白变化,观察有无水钠潴留情况,监
测有无感染征象。 • 3.严重水肿或伴胸腔积液、腹水患者应卧床休息,水肿消退后可进行床上及床边活动,整个
治疗过程应避免剧烈活动 • 4.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和细胞毒药物宜饭后服用,按医嘱及时准确给药,并观察药物疗效及
三、肾脏内科常用技术护理常规
• (二)腹膜透析术护理常规 • 1.换液房间每日空气消毒2次,每次30分钟。 • 2.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严格执行探视制度。 • 3.观察患者体温变化,腹部有无压痛,如有感染,遵医嘱予抗生素治疗,
肾内科危重患者的护理常规

肾内科危重患者的护理常规1.危重患者入院时, 护士要了解患者病情, 查看患者神志、皮肤、口腔、肢体、水肿等情况, 根据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确定护理级别, 安置于急救室, 备好抢救仪器和物品。
2.卧床与安全: 根据病情酌情给予卧位, 使病人舒适, 便于休息, 对昏迷、神志不清, 烦躁不安的病人, 应采用保护性措施, 给予床档、约束带、压疮防治垫等。
3.立即给予氧气吸入, 保持气道通畅。
4.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和配伍禁忌, 合理安排输液顺序, 正确执行医嘱。
5. 遵医嘱给予心电监护, 48-72小时更换心电监护电极片一次, 防止皮肤损伤。
根据病情设置报警, 监护参数界值。
6.严密观察病情, 监测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CVP、SPO2.尿量、末梢循环、疼痛、专科症状及体征情况, 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 遵医嘱记录24小时出入量, 观察排泄物的性状, 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详细记录。
根据管道专科要求执行管道护理, 标识管道风险等级。
如: 血液透析导管、尿管、氧管等。
保持各管道通畅, 妥善固定、防脱落、扭曲、堵塞, 同时注意无菌技术操作。
做好危重病人的营养护理:给予饮食指导, 视病情摄入优质蛋白、低脂肪、低磷、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
加强基础护理, 防止各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1)眼部护理: 对眼睑不能自行闭合或眼睑闭合不全者应做好眼部护理, 可涂眼药膏或覆盖油纱以保护角膜。
(2)口腔护理: 每天2--3次, 以保持口腔卫生, 防止发生口腔炎症、口腔溃疡等并发症。
7.(3)皮肤护理: 每1--2小时翻身一次, 按摩受压处皮肤, 保持皮肤清洁及床铺平整、干燥。
8.(4)保持肢体良好的功能, 适当应用体位垫, 每2小时按摩肢体1次, 预防肌腱、韧带退化, 肌肉萎缩、关节僵直、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发生。
9.(5)预防泌尿系感染:有留置导尿者, 应保持留置导尿管通畅, 防止尿液逆流;尿道口擦洗每日2次, 必要时给予膀胱冲洗。
肾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肾内科疾病护理常规一、肾内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1、病室应安静、舒适,整齐清洁,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病室内温度宜22~24℃,湿度50~60%。
2、疾病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
当四肢水肿严重时,应抬高肢体20~30°,待症状消失、尿常规检查基本正常后可逐步增加活动量。
3、饮食护理:根据病情可给予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低磷、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4、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病人血压的变化;定期测量体重,观察水肿的部位、特点、程度,详细记录24h尿量,必要时记录24h出入量。
观察并记录尿液的颜色、性状、尿量及排尿时有无尿频、尿急、尿痛等情况。
5、正确指导病人留置各类标本和检查。
如:尿常规、尿细胞学、尿筛选、尿培养、肾脏和膀胱B超、肾盂造影等。
6、用药护理: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时,应特别交代病人及家属不可擅自加量、减量甚至停药。
长期使用利尿剂可出现电解质紊乱。
大剂量冲击疗法时,病人的免疫力及机体的防御能力受到很大抑制,应对病人实行保护性隔离,防止继发感染。
7、做好基础护理,满足病人基本需要。
严重水肿者应避免肌内注射,静脉穿刺拔针后按压穿刺部位时间稍长,并注意严格无菌操作。
保持口腔清洁,每天可用温盐水漱口2~3次。
8、心理护理:关心病人,指导其避免疾病、病程、经济、压力等各方面原因导致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消除不良心理。
9、健康教育:病人出院后应避免过度劳累,饮食要规律,少食腌渍食物,做好个人卫生。
定期到医院复查,不适随诊。
二、急性肾小球肾炎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询问患者起病有无上呼吸道感染(如扁桃体炎)、猩红热、皮肤感染等链球茵感染史。
2、评估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如肉眼血尿、蛋白尿、晨起眼睑水肿、下肢凹陷性水肿、一过性轻度或中度高血压。
3、了解患者免疫学检查结果。
4、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和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
【护理措施】1、休息: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直至水肿消退、尿量增多、肉眼血尿或明显镜下血尿消失,血压恢复正常,可起床逐步增加活动。
肾病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肾病内科疾病护理常规肾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承担着滤波、排泄代谢产物、调节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重要功能。
肾病内科疾病护理是指对各类肾脏疾病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和管理,旨在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下面将介绍肾病内科疾病护理的常规措施。
一、饮食护理对于肾病患者,特别是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合理的饮食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原则是低盐、低脂、低糖、低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
患者应戒烟戒酒,远离咖啡因及辛辣刺激食物,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避免食用过咸、过辣、过酸等刺激性食物。
二、药物管理肾病患者常需长期服用药物进行治疗,护士要做好对患者用药的指导和监测工作。
在给药时应关注药物的毒副作用及肾脏的代谢和排泄,避免药物对肾脏造成不良影响。
患者需定期检查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三、合理运动适量的运动对于肾病患者有益处。
运动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但运动时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疲劳,需要根据患者情况合理安排运动量和方式。
四、心理护理肾病患者常因疾病带来的痛苦和不适感到焦虑和抑郁,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建议患者多参加社交活动、娱乐活动,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五、定期随访肾病患者需要定期复诊和随访,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总之,肾病内科疾病护理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全面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
通过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疾病发展进程,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挑战。
肾内科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

肾内科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肾内科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内科疾病,包括慢性肾脏疾病、肾衰竭、泌尿系统感染等。
对于这些疾病,正确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肾内科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
一、饮食护理1. 控制蛋白质摄入:对于肾脏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减少蛋白质摄入,避免加重肾脏负担。
2. 控制钠盐摄入:合理控制钠盐的摄入量,避免水钠潴留,加重水肿。
3. 补充维生素:患者可以增加维生素的摄入,如维生素C、维生素B等,有助于身体的康复。
二、药物护理1. 定时用药:患者应按时按量服药,避免漏服或过量。
2. 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患者不应自行增加或减少药物剂量,如有需要应咨询医生。
3.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有些药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患者在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时应注意避免不良反应。
三、情绪护理1. 积极乐观:患者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不要过分焦虑或消沉。
2. 与家人沟通:患者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的沟通,减轻心理压力。
3. 参加康复活动:适当参加一些康复活动,如音乐疗法、绘画疗法等,有助于身心康复。
四、生活护理1. 合理作息:患者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
2. 适量运动:适量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康复。
3. 避免损伤:患者要避免受凉、感冒等,以免加重疾病。
综上所述,肾内科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包括饮食护理、药物护理、情绪护理和生活护理。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以上各项护理措施,保持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当然,在具体的护理过程中,患者还需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及时调整护理措施,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肾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肾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2.观察尿量颜色、性状变化,有明显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3.严密观察体液的动态变化,定时测量血压,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4.每周测量体重1次,水肿明显、行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者每日测体重1次,做好记录。
5.观察有无贫血、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尿素氮增多等情况。
6.根据病情记录24h出入量。
7.根据病情给予治疗饮食,注意饮食是否符合规定,并劝其严格遵守膳食制度。
8.做好检查前准备,按时收集各种化验标本。
9.加强健康指导,使病人了解防病治病的常识,主动定期随访。
肾病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肾病内科疾病护理常规肾病内科疾病护理常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膳食调理:肾病内科患者需要注意饮食调理,饮食应以低蛋白、低盐、低脂肪为主。
避免摄入过多的饮水和饮料,减少肾脏的负担,保护肾脏功能。
2.药物治疗:肾病内科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嘱咐,准确地服用药物,避免停药或乱用药物。
对于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应根据肾功能调整药物的剂量和用法。
3.疾病监测:肾病内科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尿检、血常规、血生化等检查,及时了解疾病的进展情况。
如果发现病情有变化,应及时就医治疗。
4.心理调节:肾病内科疾病往往给患者带来心理负担,需要注意心理调节,避免情绪波动。
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交流、参加兴趣爱好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
5.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健康,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疲劳。
肾病内科患者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瑜伽等。
6.避免感染:肾病内科患者的免疫力较弱,易受感染,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避免接触感染源,如禽畜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7.定期随访:肾病内科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患者也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按时就诊,不要轻易更改治疗方案。
8.控制血压和血糖: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导致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肾病内科患者需要控制血压和血糖水平,避免加重肾脏负担。
如果有高血压或糖尿病,应积极治疗。
9.遵医嘱服药:肾病内科患者需要遵医嘱服药,不要自行调整药物的剂量和用法。
如果遇到不良反应或者药物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应及时告知医生。
10.饮食卫生:肾病内科患者需要注意饮食卫生,选择清洁、卫生、无污染的食品,避免食用生冷、过咸或过油的食品,以免刺激肾脏,影响疾病治疗。
11.疾病知识教育:肾病内科患者需要了解自身疾病的性质、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等知识,避免盲目治疗或误解病情,提高治疗效果。
12.积极治疗并预防并发症:肾病内科患者需要积极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肾功能衰竭、贫血、骨质疏松等。
护理常规肾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护理常规肾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肾内科是研究与肾脏相关的疾病的学科,常见疾病包括肾炎、尿毒症、肾功能衰竭等。
针对这些疾病,护理常规的目的是保护和促进肾脏功能的恢复,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下面将介绍常见肾内科疾病的护理常规。
一、肾炎1.保持肾脏功能:监测病人的尿量和颜色,观察尿蛋白、白细胞等指标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状况。
2.控制感染:加强患者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预防继发感染。
注意呼吸道、泌尿道、皮肤等常见感染部位的护理。
3.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推荐低盐、低蛋白饮食,鼓励饮食多样化,提供高质量的蛋白质,避免过度饮食和过度尿量,保持适宜的体重。
4.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充分的支持和安慰,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提供必要的心理援助和指导。
二、尿毒症1.寻找并处理引起尿毒症的原因:对于尿毒症患者,必须对疾病进行全面评估,确定引发尿毒症的原因,然后进行相应的治疗。
2.监测和调整液体平衡:尿毒症患者常伴有水、电解质紊乱,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液体平衡和血液化学指标,为其制定合理的液体管理计划。
3.防止感染和并发症:尿毒症患者的免疫功能受损,容易发生感染和并发症,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个人卫生,提供适当的抗感染治疗,积极处理并发症。
4.消除病因和症状:根据尿毒症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如透析、肾移植等,以消除病因和缓解症状。
三、肾功能衰竭1.监测尿液和生化指标:定期监测患者的尿液和生化指标,观察尿量、尿色、尿蛋白、肌酐、尿素氮等指标的变化,及早发现异常情况。
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当的饮食和药物干预,以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3.管理并发症:肾功能衰竭患者容易发生并发症,如高血压、贫血等,护理人员应积极处理并控制这些并发症。
4.遵循治疗计划: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理解并遵守医生的治疗计划,包括用药、饮食管理、休息等方面的要求。
综上所述,护理常规对于肾内科常见疾病的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肾脏疾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肾脏疾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背景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负责排除体内废物和液体,维持
体内的水盐平衡和酸碱平衡。
然而,由于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疾病等
原因,肾脏可能会受到损害,导致肾脏疾病的发生。
肾脏疾病会给
患者的健康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护理和健康教育变得尤为重要。
护理措施
1. 饮食调节:患者应遵循低盐、低蛋白、低磷饮食原则。
合理
的饮食结构可以减轻肾脏的负担,保护肾功能。
2. 控制血压:高血压是肾脏疾病的常见原因之一。
患者应按时
服用降压药物,保持血压稳定,避免血压升高对肾脏的损伤。
3.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控制病
情发展,延缓疾病进展的速度。
4. 定期复查:患者应定期进行相关的检查,包括尿常规、肾功
能指标等,及时了解肾脏的状况,并根据检查结果作出相应调整。
健康教育
1. 健康生活方式:鼓励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惯,包括戒烟限酒、适量运动等,以减少对肾脏的负担。
2. 疾病知识普及:向患者传授关于肾脏疾病的知识,帮助患者
了解病情,增强对疾病的认识与应对能力。
3. 心理支持:肾脏疾病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也会造成影响,提供
积极的心理支持和心理咨询,帮助患者应对压力和焦虑情绪。
总结
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肾脏疾
病的发生和发展。
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对肾脏健康的重视程度。
健康教育肾内科常见疾病健康教育

5 、内瘘侧手不能量血压、输液、抽血、提重物、压在头后睡觉等。
4 、造瘘手不能量血压、输液、抽血、提重物、压在头后睡觉等。 5 、教会患者自我判断动静脉内瘘是否通畅的方法,如震颤杂音 消失 ,瘘管处有触痛或疼痛 ,应及时去就诊,动静脉内瘘检查 必须每日进行3~4次 ,这样才能早期发现问题。 6 、适当活动造瘘侧手臂,透析后24小时可手握橡皮健身球进行 锻炼 ,每日2~3次每次15~30分钟。 7 、如避免造瘘侧手臂外伤 ,最好佩戴护腕 , 以免引起大出血。
( 一)临床表现 1.初期症状: 16~25岁青年 ,尤其是青年男性 。强直性脊柱炎一般起病比较 隐匿 ,早期可无任何临床症状 ,有些病人在早期可表现出轻度的全身症状, 如乏力 、消瘦、长期或间断低热 、厌食 、轻度贫血等。
2.关节病变表现: 强直性脊柱炎病人多有关节病变 ,且绝大多数首先侵犯骶髂关 节 , 以后上行发展至颈椎 。少数病人先由颈椎或几个脊柱段同时受侵犯 ,也 可侵犯周围关节 ,早期病变处关节有炎性疼痛 ,伴有关节周围肌肉痉挛 ,有 僵硬感 ,晨起明显。
3 、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治疗时 ,注意观察白细胞有无下降,脱发、 胃肠道反应及出血性膀胱炎等副作用 。用药期间要适当多饮水和定期查血象 , 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4 、应用抗凝剂的过程中若出现口腔、皮肤黏膜、 胃肠道等出血倾向时 ,应及时 遵医嘱减量并予以处理 ,必要时停药。 3 、出院指导 1.卧床休息 ,保持适当的床上或床旁活动 ,疾病缓解后可增加活动。 2.给予优质蛋白饮食 ,如鸡蛋、牛奶、瘦肉等 ,少进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动 物油脂),多吃富含多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如植物油、鱼油 。水肿时给予
肾内科 护理常规(全)

肾内专科疾病护理常规一般疾病护理常规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指南执行。
2、加强对常见症状的观察,包括水肿、高血压、肾区疼痛、尿量、尿色、尿的性状、神态及营养状况。
3、有高血压、水肿和心力衰竭者,应限制水分的摄入,每日记录液体出入量。
4、水肿者应予每周测量体重2次,水肿明显或使用利尿剂者宜每日测量体重1次。
5、有腹水者,根据病情定期测量腹围。
6、根据病情所需,按医嘱测量血压并予以记录。
7、加强饮食管理,对不同病情的病人应严格按医嘱给予不同的治疗饮食。
8、按照检验项目要求,采用不同方式,正确留送各种尿检验标本,并将留尿方法和注意事项于前1日告诉病人。
9、避免病人受凉、受湿、感冒和接触感染性疾病者。
危重疾病护理常规1、危重患者入院时,护士要了解患者病情,查看患者神志、皮肤、口腔、肢体等情况,备好抢救仪器和物品。
2、正确安置患者,对躁动、意识不清的患者正确使用约束帯并加用床挡。
对于心衰不能平卧的病人给予半卧位。
3、开放静脉通路两条,必要时使用一路套管针,保持静脉通路通畅。
4、持续氧气吸入,保持气道通畅。
5、遵医嘱给予患者多功能监护,48-72小时更换心电监护电极片一次,防止皮肤损伤。
根据病情设置报警,监护参数界值。
6、监测患者意识、面色、皮肤、末梢有无紫绀,全身有无水肿,及时给予基础生活护理。
7、根据病情及时留置导尿,观察引流物色、量、性质。
8、护士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用药注意三查十对,杜绝差错发生。
9、护士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及时准确记录护理记录单。
10、详细准确记录出入量,按要求8小时小结,24小结总结。
11、及时准确采集各种血、尿、便、痰及引流物标本并及时送检。
12、护士应给予心理护理,与患者交流沟通,使之配合治疗。
13、危重患者病情及治疗要点,以书面、床头两种形式交接班。
肾病综合症护理【概念】肾病综合症指肾小球弥漫性损害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症状和体征,其主要临床特点为“三高一低”,高度蛋白尿(3.5克/24小时)、高度水肿、高脂血症及低血浆蛋白(小于30克/d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护理常规】
1.体位护理:急性期及严重肾功能衰竭时应绝对卧床休息,协助其完成各种日常生活活动。
缓解或恢复期应适当卧床休息,避免劳累,注意保暖。
2.饮食护理:根据不同病情,为患者制订合理的营养计划,摄入营养丰富的食物,限制水、钠盐和蛋白质的摄入。
轻度水肿不过分限水,钠盐少于3g/d;重度水肿伴少尿每日摄水量少于100mL,无盐饮食给予优质蛋白饮食,同时有充足的热量摄入,改善机体营养状态,增加机体的抵抗力。
3.病情观察:严密观察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血压变化的情况,定时测量血压。
对于高血压患者,更应严密观察体液的变化,严格记录患者24h出入量,定期测量体重。
4.感染预防: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及温湿度适宜,减少探访人数及次数,以防交叉感染,注意水肿部位及程度变化,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
5.用药护理:严格遵医嘱用药,观察患者用药后的效果及副作用,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观察有无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口腔等部位感染的发生。
协助患者做好全身
皮肤的清洁卫生,同时注意保护皮肤,以免损伤水肿的皮肤引起感染。
6.基础护理:观察患者有无疲倦、头痛及血压、面容、情绪及心理反应等,了解其对疾病的认识。
7.尿异常的护理:正确留取尿标本,为诊疗提供依据。
血尿时,应卧床休息,适当多饮水,防止血块堵塞和感染。
8.心理护理:应经常安慰、鼓励患者去除不良心理因素,使之能密切配合治疗,争取治愈或延缓病程进展。
【健康教育】
1.指导严重水肿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轻度水肿患者卧床休息与活动交替进行。
2.根据病情及医嘱指导患者选择适宜的饮食,严格遵守饮食计划。
3.指导患者坚持遵医嘱用药,切勿自行减量或停用药物,了解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
4.指导患者准确留取各种血、尿标本,特别是24h尿蛋白定量、尿培养等。
5.讲解积极预防感染的重要性,讲究个人卫生,注意休息。
6.指导患者学会自我监测血压、尿量、体重,定期门诊随访,监测肾功能、电解质等。
7.心理护理:护士应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思想工作,解除患者的各种心理障碍,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