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中国惩治腐败大案要案纪实 第二十二篇
【90年代腐败大案回眸(二)】河南周口假药案
河南周口假药案王志强因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等罪行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包庇支持王志强的原沈丘县委书记刘伟东等人也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
法人犯罪是近年来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一些企业为了本单位的经济效益大肆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而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为了本地区的财政收入对此也睁只眼闭只眼二另外,在法人犯罪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不易为人们发现的权钱交易等其他犯罪行为。
鉴于此,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把惩治法人犯罪作为今年反腐败斗争的重点之一。
强调各级检察机关要增强查办法人犯罪的意识,要突出打击重点,在依法追究法人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刑事责任的同时,注意深挖,从深层次上发现隐藏在法人犯罪背后的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行为。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才能更好地体现出严格执法,反腐倡廉的决心。
1993年10月15日,河南周口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在周口市对震惊全国的沈丘假药案进行了公开宣判。
涉及此案的13名罪犯依法受到处理。
原周口地区第一兽药厂厂长王志强,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行贿罪、伪造公文印章罪、非法拘禁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罪犯郭新灵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行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7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原中共沈丘县委书记刘伟东,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原沈丘县副县长崔东华,犯受贿罪和玩忽职守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原农业部郑州动植物检疫局第二负责人靳广义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一审判决还宣布对周口地区第一兽药厂生产,销售假劣药的非法所得159万元予以没收,并对该厂判处罚金1031500元,对查获该厂的假劣药及商标等予以没收销毁。
从历史书中我们得知,“青天大老爷”包公陈州放粮的故事,即发生在周口的淮阳,袁世凯的故居坐落于离沈丘几十里的项城,这里还是一代哲人老子的诞生地,“中国人祖”伏羲也建都于此。
这些,在一般人的记忆中也许已不那么清晰了,而1993年年初暴露出来的特大假药案,却那么强烈地把人们的关注引向了这里。
【90年代腐败大案回眸(二)】建国以来福建省最大的贪污案
建国以来福建省最大的贪污案一超豪华的日产公爵王轿车在榕城大街卜奔驰着。
张建平,这个一夜之间摇身变成千万富翁的”‘大家(福州)石材工艺有限公司’”总经理,正忧心冲忡地赶往工作单位——一中国(福建)外贸中心集团矿化部。
夏日的骄阳发出通人的热浪,闪着炫日的强光。
通常这种时候。
张建平总是待在他花费20余万重金购买的花园式公寓里,在舒适、凉爽的超豪华装修的卧室里闲暇地呷着人头马酒,但是目前的情况远非寻常。
一是因为他的辞职报告,并没有像他自己所预料的那样很快地获得批准;二是也是更重要的,一个神秘电话传来了令人心惊肉跳的事实:福建省“廉政公署”——反贪污贿赂工作局,已经开始对他进行侦查。
想到这里张建平心里一阵阵紧缩。
在福建外贸中心大厦17层楼矿化部石材科。
当张建平刚刚走进,还没来得及打量周围的一切,甚至还来不及回头望望紧随他进来的人是什么模样,眼看就出现几个威风凛凛头戴大盖帽的检察官,张建平只觉眼睛一片模糊……不久前,曾经为他创办“大泉福州石材工艺有限公司”提供资信证明的某港商,入境时突然失踪,据传被公安部门传讯,张建平顿时惊惶失措,他顾不得收拾金银细软,匆匆溜到外地躲风头。
在一家涉外店里,他时不时拨通福州热线电话,打听那位港商的下落和详情。
真是度日如年啊!张建平担心那位深港内情的港商一旦透露什么,他的未回就来临了。
好消息终于来了:这位港商的失踪与司法机关无关。
张建平毫不迟疑,立刻打道回府,没想到等待他的却是一付冰冷的手铐。
在检察官面前,这位暴发的“富翁”一副严然不可辱的架式,他信誓旦旦地宣称一手创办的大泉公司并没有丝毫违法行为,如果查实,甘受党纪国法制裁。
他自信自己布下的这个牌局无人能解,而“反贪局”拿不到证据,就没法定他的罪。
这是一个不见棺材不落泪的主儿。
当“反贪局”的检察们将大量的物证放在他面前时,张建平的精神防线崩溃了,他的头一下子垂到胸前。
二1992年7月,一封来自外贸公司的群众举报信,放到了省“反贪局”领导的案头。
【90年代腐败大案回眸(二)】“人大主任”的权色报应
“人大主任”的权色报应俗话说:狗到天边改不了吃屎,人的本性真是难以改变。
早在20年前我就利用职权奸淫过不少女知青。
后来我的官越做越大,就想从此做个正人君子,但心里那份对女人的色心却一直没断了根,总想找机会再风流上几回,却没想到我终于受不了儿子情人的诱惑而对她动了手。
判几年刑我倒是认了,丢了人大主任这把官椅我也认了,可这份丢人现眼的丑闻却要让我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了。
你知道我现在最怕什么?我最怕出狱,一来我怕那个被我害死的女知青的鬼魂来报应我,二来怕我举目无亲地要一人孤独地走进坟墓……都说有其父必有其子。
我这个市人大主任和我那个在市总工会当副主席的儿子在市里也大小算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吧,照理说应该给市民们做出一个好的表率吧,但我也不知造了哪份孽,我们父子俩却都为强奸和流氓罪而丢官入狱,你说这份脸咱还往哪放呀!怪不得在我们父子俩被抓起来以后,W市的老百姓都放起了鞭炮,我这时才知道什么叫恶有恶报——真是报应啊!报应!白守达开门见山地对我这样说。
这是一个中等偏矮的老年男人,前额的头发基本秃光了,脸上的肉开始松弛了,眼睛下面两个泪囊也相当明显了,微微腆着个肚子,估计在他春风得意的时候肯定是个大腹便便红光满面的人。
但由于将近两年的劳改生活和来自良心内疚的长期折磨,他迅速衰老了下来,精神萎靡不振,气色非常难看,整个人都显得灰灰蒙蒙的,没有一点生命的气息。
他一边抽烟一边不断地咳嗽着,即使他不低头但他也不直眼看我,一直垂着眼皮回避着我的目光。
这样一个早就过了知天命年龄的老人,本来是可以安安稳稳地做上几年官然后退下来在家享清福的,但却在人的生命最需要舒适和温暖的年龄段上,竟因为不能克制生理的欲望而沦为一个阶下囚,不得不把劳改农场的几年非常人的生活作为自己生命终点前的最后一站。
这是多么令人痛心和不耻的人生经历啊!正如他本人所说的,丢官去职和两手空空都不算什么,而来自社会和人民的舆论谴责才是最可怕的,这份耻辱的印记将一直送他走进坟墓——即使在他离世以后,这一丑恶的名声也会在他亲属的心理上造成巨大的压力。
【90年代腐败大案回眸(二)】违章组团出国致使23人出走
违章组团出国致使23人出走西安市经委赵景章、梁红等人为了牟取非法利益,置党纪政纪国法于不顾,弄虚作假组团出国,造成23人集体出走成为非法移民,给党和国家造成恶劣的政治影响。
严肃查处这起案件,昭示了我党坚决惩治腐败的决心,也表明了我国坚决打击向国外非法移民犯罪活动的一贯政策。
在改革开放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大潮中,党政机关和干部中确实有少数利令智昏者钻法制不健全、管理不严等空子,为牟取个人和小团体的非法利益,置国家的政治声誉于不顾,明目张胆、不择手段地从事违法违纪活动。
那些社会上的不法分子也正是看中了某些干部利欲熏心这一点,投其所欲,搞钱权交易,胡作非为,使国家蒙受损失。
对此,我们决不能上台息迁就,必须严惩不贷。
为了有效防止这类事情的再发生,一方面要完善和认真执行有关规定,对违犯党纪政纪者,按党纪政纪严肃查处;对触犯刑律者,要依法严惩,不能姑息养奸。
另一方面,对关键部位的干部要认真选拔,加强教育,使其忠于职守,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
1993年11月5日,一条重要信息从北京传往全国各地。
中纪委、监察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西安市经委和外办个别领导以给单位“创收”为名,违反出国审批程序和规定,搞权钱交易,使福建少数不法分子有预谋地骗取出国护照,导致23人集体出走的严重事件。
这一消息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为了让世人弄清这起权钱交易的全过程,现将此案的幕前幕后公布于众。
一游手好闲,早就想圆金钱梦的福建籍不法分子张超群,来西安市做工中认识了西安经委主任赵景章。
为了从赵景章掌握的权柄中捞到好处,1993年2月中旬,张向赵提出了帮助组团让福建一批乡镇人员赴日本考察的要求。
并答应事成之后给丰厚的好处。
赵便指示市经委企业管理处副处长梁红向有关部门询问是否可以办理?梁红随即走访了有关单位,得知以西安市名义可以办,便将这一情况向赵作了汇报。
3月2日,赵景章堂而皇之地主持召开了经委党组会,将张超群提出组团去日本考察的要求提出,并让大家讨论。
【90年代腐败大案回眸(二)】全国最大银行金库盗案
全国最大银行金库盗案1994年2月16日,建行莆田市分行金库传出一个惊人的消息:总计约值360万元人民币的现金不翼而飞!经查,这是一起建国以来全国金融系统最大的金库被盗案。
2月17日,福建省公安厅向北方及沿海部分省市发出通缉令。
2月18日,案犯连广宇在四川重庆市落入法网。
连广宇并非什么臭名诏彰的“江洋大盗”,而是建行莆田市分行国际业务部出纳员兼管库员,从学校毕业参加工作才半年,年仅21岁。
震惊之余,人们不禁要问,银行历来以制度健全、管理严格而著称,为何会让连广宇这么轻易地抓住疏忽,钻了空子?连广宇又何以能够犯下如此弥天大罪?透过厚厚的案卷,我们不难发现—一有章不循,违章操作,为连广宇盗配钥匙提供了可乘之机1993年10月,建行莆田市分行国际业务部单独设立了金库。
刚从哈尔滨投资高等学校国际金融专业毕业不久的连广宇在担任出纳的同时又兼任管库员。
连广宇虽生长农村,但心气颇高,渴望功成名就,改善不裕家境的念头很强烈。
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却使他本不成熟的心理严重失衡;只要有了钱,很多东西不都能办到吗?钱及钱的作用在他的脑海中被迅速放大。
在银行工作,每天要同大量的钞票打交道,这让连广宇觉得难受,因为这些钱都是别人的。
随着对金钱的渴求与日俱增,将这些钱占为己有的想法逐渐产生。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权衡,连广宇决定付诸实施,以早日实现自己心中的欲望。
作为出纳兼管库员,连广宇直接掌管金库大门两把钥匙中的一把和金库存放库款的保险柜唯—一把钥匙及密码。
可要窃到库款,还需要守库室三道门的钥匙以及金库大门的另一把钥匙。
连广宇将目光首先盯住了与其同时分配到国际业务部工作的出纳复核兼管库员叶××保管的另一把金库大门钥匙。
按规定,这把钥匙平时应存放在专用保险柜内,而保险柜的钥匙必须随身携带,保险柜的密码也仅限本人保管使用。
可是叶××却违反规定,把保险柜的钥匙放在办公桌中间抽屉内的一个眼镜盒里。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在线测试题
致命危害
严重后果
恶劣影响
负面影响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邓小平理论
科学发展观
服务大局
服务基层
服务中心
服务群众
群众服务忧患责任任期制提案制调研制常任制
高效为民求真勤政
10
9
12
11
青年
广大
基层
中国
注重实绩
注重实效
注重实践
注重群众
人才强国
人力资源强国人才辈出
任人唯贤
决策权
选举权
表决权
民主权
腐败
法规
方针
制度
法制
法治
作风
政治
思想
纯洁性
反腐倡廉
思想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科学发展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繁荣
进步
合作
发展
有效
经常
密切
直接
科学的选人用人制度选贤任能制度机制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国家荣誉制度
初步阐述
成功开创
明确提出
系统阐述
机制规范措施体系
否是
否是
否是
否是
是否
否是
否是是否否是
否是。
【90年代腐败大案回眸(一)】建国以来最大的受贿案
建国以来最大的受贿案1993年9月30日,汕头国际机场。
这是一个艳阳高照的金色秋天,一架银灰色的豪华波音757客机,圆满完成了从泰国飞往汕头的飞行,平稳地降落在跑道上。
一个耷拉着脑袋的40岁左右的男人正被几名检察官押解着走出,出了机场日后,检察官将这名男子押上警车,随后朝广州方向疾驶而去。
他,就是于建业,一个索贿受贿愈千万元的原深圳市计划局财贸处处长。
这是目前为止全国最大的受贿案犯。
那么,这个大权在握、红极一时的财贸处长,又是如何沦为特大受贿案犯的呢?一、贪心起1952年8月20日,王建业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一个普通干部家庭,可谓“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伴随共和国滚滚向前的时代步伐,王建业顺利地读完了小学和初中的课程。
可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过早地结束了他的学业。
1968年9月,和其它绝大部分同龄人一样,王建业打起背包、意气风发地到吉林省德惠县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年仅16岁的他,初次品尝到人生的艰辛。
两年后,王建业通过各种途径,又回到了长春,在长春市汽车运输公司工作,一干就是8年。
1978年,在结束动乱、拨乱反正之后,国家重新恢复了高考制度,王建业幸运地成为第一批考生,并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吉林省财贸学院。
这在当时,不知羡慕了多少青年男女。
大学毕业后,王建业被分配到吉林省财政厅工作,几年后,就被提为科长。
王建业从此开始了一帆风顺的人生道路。
但是,王建业是个不甘现状、永不知足的人。
当特区改革开放如火如条、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的时候,他又把视野投向了深圳这方热土上。
他认为,在特区的挑战更富有刺激,更能发挥自己的才华。
1986年2月,王建业调到了深圳市计划局财贸处工作,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王建业平步青云,1987年任财贸处副处长,1990年任处长。
王建业身为计划局财贸处长,直接掌握着深圳市每年的进口物资免税指标和外汇额度的审批大权。
此时,求他办事的人趋之若鹜,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不惜一切代价地试图接近王建业。
90年代腐败大案回眸(二)首钢船务公司总经理特大受贿案
90年代腐败大案回眸(二)首钢船务公司总经理特大受贿案首钢船务公司总经理特大受贿案1992年3月24日,首钢船务公司总经理邵军带着3名业务骨干从岗位上不辞而别,去向不明。
一时间,“邵军等人携巨款潜逃国外”的传闻在首钢十几万职工中不胜而走。
事隔3个多月,邵军一行4人又悄然回到了北京。
然而,此时的邵军已非昨日。
他身带异国护照,出入高级饭店,令人惊诧不已。
早在邵军出走之前,就曾有群众举报邵有经济问题。
此后,由首钢监委、纪委、公安处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就展开了调查工作。
1992年7月8日,一叠厚厚的举报材料送到北京市石景山区检察院。
检察机关连夜审阅材料分析案情。
次日,邵军因贪污嫌疑被检察机关立案侦查。
7月9日晚,从异国他乡回京的邵军,在宴散人离后,得意忘形地踏进家门时,被检察机关依法拘留。
这是一块难啃的骨头邵军,男,40岁。
论年龄与资历,他都是首钢下属八大公司经理中最年轻的一个。
20万首钢职工,谁个不知邵军的鼎鼎大名!船务公司从无到有,从白手起家发展到现在拥有六艘万吨级远洋货轮,北军为此立下了汗马功劳,公司的业绩,那军的名字,报纸上有字,广播里有声,电视上有影。
善良的人们想不到年轻有为、功绩卓著的邵总会有违法行为。
1992年7月8日,首钢总公司纪委、监委、公安处联合进报的那军3条线索,虽然数额巨大,但其行为均发生在境外。
邵军被立案侦查前,曾带领船务公司的3名业务骨干离开首钢,投靠了国内一家实力雄厚、影响很大的公司,并被委以重任。
有人预言:此案难办,邵军难查。
从举报材料看,3条线索中只有1条线索比较成形:1985年4月,邵曾以船务公司名义从香港某公司总经理刘××处借过4万元港币,此款去向不明。
其它几条线索均没有足够的证据,而境外调查难度很大。
“邵军专案组”组长、贪检科科长王春艳,主要承办人刘建国、李站等人,都是在反贪一线上工作数字的“老侦察”。
按照现有线索,他们决定分头行动,一方面,尽快查清4万元港币的真相;另一方面,抓紧搜查,扩大线索。
【90年代腐败大案回眸(二)】闽江水电工程局特大贿赂案
闽江水电工程局特大贿赂案浙江杭州医药卫生系统贪污受贿案与闽江工程特大受贿案,都是带有行业特。
点的经济犯罪活动。
前者通过药品采购,后者通过工程承包,从中渔利,进行疯狂的经济犯罪活动。
这类案件的一个特点就是不正之风往往掩盖着经济犯罪活动,而经济犯罪活动往往助长不正之风的蔓延。
反腐败既要惩治腐败分子,又要纠正不正之风。
前者立足于查处,后者立足于教育。
这两个案于涉及的金额巨大,人数之多。
闽江工程受贿案涉及的局、处级干部竟然分别占到该局局、处级干部的70%和21%,因此,这类案件的危害严重、腐蚀性大。
在查处中既要有效地惩治腐败分子,又要有效地刹住不正之风,才能取得反腐败斗争的明显成果。
闽江水电工程局特大贿赂案福建省纪委、监察厅电力部下属的闽江工程局是一个拥有5748名干部职工,主要从事大中型水电、土建、金属结构安装工程的大型建设施工单位,是福建省基础设施重点工程的一支重要建设队伍。
它承接了福建省水口电站2号机组和水东电站、高砂电站、漠武电站、金山水电站等多项大中型工程建设。
由于基础设施工程特别是重点工程投资规模大、管理环节多、建设队伍成份杂、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等经济问题也易随之产生。
福建闽江工程局的特大贿赂案件,是建国以来福建省发生的一起罕见的贿赂案件:一是违法违纪金额特别巨大。
现已查出违法违纪金额336万元,其中1万元至10万元的16人,10万元至100万元的6人,100万元以上的l人。
二是涉及厅处级领导干部人数多。
全案涉及闽江工程局党委书记、局长、4名副局长等7名厅级干部和19名处级干部,分别占该局厅、处级干部总数的70%和21%,还涉及其他有关单位的一些处级干部。
三是违法违纪情节十分严重。
7名厅级干部和19名处级干部违法违纪金额达266万元,其中党委书记乔××收受钱物×万元;局长章××收受钱物×万元;第一副局长蔡××索贿受贿×万元;副局长曾××收受钱物×万元;局长助理、第四工程处处长林××受贿×万元,并向局有关领导贿送钱物30多万元。
【90年代腐败大案回眸(二)】谢鹤亭鲸吞挥霍1000万
谢鹤亭鲸吞挥霍1000万小国之君作恶天龙1989年9月,49岁的谢鹤亭走马上任,当上了广东省食品企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兼党委书记。
上任第一天,谢鹤亭在其极尽豪华的办公室挂上了一幅装帧精美的书轴,其内容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将进酒》。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不知是附庸风雅还是将它当成座右铭,短短几年的时间,谢鹤亭在香港玩女人万金买笑,在澳门进赌场下注惊人,结果,一个好端端的国有企业竟然被他“吃”垮了。
1999年3月24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谢鹤亭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先让我们将镜头摇回到1988年,当时,谢鹤亭是广东省食品企业集团公司分管政工、人事的副总经理。
在市场大潮的冲击下,“政工饭”不那么好吃了,为此,谢鹤亭多次发牢骚:“搞政工没有什么油水可捞。
”1989年9月,谢鹤亭荣登总经理兼党委书记宝座后,决心小试锋芒,品尝一下权力的味道。
谢鹤亭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洗心革面,将公司名称换成“广东天龙集团公司”。
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换个名称也无妨,按照国有企业改制的习惯做法,像这类“翻牌公司”一般都取谐音。
为什么谢鹤亭取“天龙”二字为公司命名?后来,谢鹤亭在一次谈话中,不经意地说道:“我是1940年生人,属龙。
”天马行空,独来独往,放荡不羁,谢鹤亭执意要将国有资产挂在他的名下,这“天龙公司”四个字就是一个信号。
原来如此!随意提拔干部,是权力;随意处罚职工,也是权力;张口一言堂,是权力;闭嘴众无声,也是权力……遗憾的是,这是权力的当年,这是权力的旧船票,这是权力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辉煌。
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广东人率先告别“官念”,当时流传甚广的一句口头禅是,家长教育孩子时常常会说:“你要不听话,将来让你当干部。
”很精明的谢鹤亭已经意识到:权力正在偷换概念。
有能力的人你不提拔,人家可以炒你的鱿鱼;有错误的职工你严肃处理,人家可以翻身一跃跳进商海……“单位所有制”已经成了历史谈资;“人才流动制”是新时期新人类的生活主页。
【90年代腐败大案回眸(一)】揭开超级骗局的迷底
揭开超级骗局的迷底每一波潮汐,都孕育着一场风暴的大降临;每一轮日出,都完成了一次历史的大跨越;美丽富饶的太湖之滨—无锡。
瞬息间之间掀起了风暴激荡的恶善对垒的大风暴。
邪恶风暴:时间:公元1989年8月至1994年7月。
地点:以无锡为市中心涉及大半个中国及境外。
事件:以邓斌为首的全国最大非法集资案。
非法集资数额:32亿。
廉政风暴:时间:公元1994年7月至1995年8月。
地点:以无锡为中心辐射海内外。
主角:党和国家的执纪执法机关。
投入人力:1000多人,形成卷宗七八百卷1亿多页。
自然,这后一种风暴始于前一种风暴。
自然,这后一种风暴击败了前一种风暴。
风暴始止,响彻着反腐败的最华彩的时代乐章!上篇:超级骗局坐在审讯台对面接受我采访的,是一个57岁的老太婆。
过厚的皮脂包裹着矮胖的身躯,保养极好的面容给人一种浮肿的感觉,一双浑浊无神的眼睛和微微颤抖的双腿,使人很难想象着日那个呼风唤雨、珠光宝气、拥有32亿多元的富婆的飞扬神彩。
令人难以置信她就是欣起这股黑浪、制造这场灾难的元凶!这个丈夫给她个断语“你能当经理,谁都可以当经理”,她给自己不定论“无知、无能、法盲”的人,就是邪恶风暴的主角—一邓斌!提起邓斌,或许有些人有些陌生,但一说起无锡新兴实业总公司(以下简称新兴公司),却远近有名。
这个由邓斌一手把持经营的公司,从1989年到1994年7月,在长达6年多的时间里,非法集资达32亿元,遍及全国12个省、市的368个单位和31个个人,涉案人员达200多人,其集资之巨,涉案人员之多,造成危害之重,迄为建国以来所罕见。
可谓神通广大,扬名天下。
检察机关侦查记录的几百卷的卷宗里。
勾画出了她的发迹史和这出荒诞剧的幕起幕落。
邓斌原籍江西樟树人、邓斌生下3天后,就被母亲带到无锡、19岁考入了无锡卫校。
21岁时嫁给了一个海军军官随后当过护士,做过随军家属,1978年前是无锡市变压器厂工人。
1978年5月23日因诈骗行为被处以行政开除出厂留厂察看两年的处分,1984年2月22日又因诈骗行为被公安机关具结悔过。
【90年代腐败大案回眸(一)】阎健宏案
阎健宏案1995年1月16日,重大经济犯罪分子、原贵州省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贵州省政协常委、贵州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长阎健宏(正厅级),在贵阳市被执行枪决,群众拍手称快。
枪声,伸张了正义;枪声,反映了党和政府坚决惩治腐败的决心;枪声,也给人们留下一些严肃的思考。
触目惊心的钱权交易现年61岁的阎健宏,是解放前夕参加革命工作、50年代初期入党的“老党员”。
按着,阎健宏受党教育40多年,身居厅局级领导位置,本该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站好最好一班岗。
然而,她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侵蚀下,私欲迅速膨胀,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滥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最终成为人民的罪人,走上了断头台。
阎健宏蜕化变质之初,是利用计委掌握平价物资、资金的便利,给儿子批指标,由其子倒给有关单位,捞取好处。
1989年下半年至1992年,阎多次将贵州省计委掌握的进口化肥、农药、平价外汇指标、计划内的铝锭、煤炭指标,批给她儿子及其好友联系的单位,她儿子从中索要好处费75万元。
俗话说,“欲壑难填”。
阎健宏尝到“甜头”,变得更加贪婪,道德观念、组织原则、党纪国法统统置于脑后,钱权交易,受贿索贿,无所不为。
1992年7月,阎健定找云南省有关领导要到卷烟批条,交港商到烟厂批到1000件香烟供应指标,而后转卖他人,港商将其中40万元转交给阎,阎将其据为己有。
1992年IO月,阎健宏批准给深圳某酒店金某贷款,拆借资金计7000万元。
金为酬谢,送给阎港币1万元及镭射影碟机等价值1.7万元人民币的物品。
刚开始做这些见不得人的勾当时,阎俊宏还有些胆战心惊,不久后,她便肆无忌惮了。
她认为,在位的日子不多了,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要大把大把地捞。
她对一些亲信讲:“给公家干没意思。
”还曾表示:“党籍、国籍可以不要,以后要到美国生活。
”正是这样,在决退休之前,她利用手中的权力和特殊的地位敛取不义之财,达到了疯狂的程度。
1992年6月,阎健宏利用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与贵州桥谊实业公司联合经营钢材之机,向桥谊公司索要40万元,用于归还她为儿子在国外买房借的私款。
【90年代腐败大案回眸(二)】为了红颜知己的高官
为了红颜知己的高官我在年轻时曾读过英国威尔士亲王要美人不要江山的故事。
这个故事曾深深感动过我,使我在追求情感方面陷入了一种病态畸形的心理,认为我可以为了爱情而抛弃一切——事实上我的确是为了一个女人而丢掉了一个省的高级职位,而为这个女人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了。
因为我和威尔士亲王不同,他没有了江山,但他仍然有显赫的皇室地位和挥霍不完的金钱。
而我却不同,我的一切都是和我的权力联系在一起的,当权力丢失以后,我便成为今天你所看到的这样一个无所事事的人,一个被社会打入另册的人。
何况,我所爱的那个女人和我只是一种权力和情欲的交易关系,而并非是真正的爱情。
坐在我面前的是一位有着稀疏花白头发的老人,虽然他从外表上看去还显得气色饱满、像大多数长期养尊处优的人在晚年时所普遍呈现出的那一种与平民阶层截然不同的形象;我甚至可以通过他仍然故作矜持的傲然神情中明显地看出,这曾经是一个身居要职的高级官吏。
而且他的一举一动也的确在向我、向所有的人习惯性地展示着他以往的显赫历史,但我却注意到,在他的那双眼睛的后面却掩饰不住一股凄凉而辛酸的情绪,抑或是怅惘而恶劣的心境——这是一个因为雄心抱负未能得以施展却惊恐于无情岁月腐蚀了肉体与灵魂,却又企图在心灵上挣扎的矛盾体。
我相信在他为了一个女人丢官以后的这几千个日日夜夜里,唯有以往的回忆在抚慰着他那憔悴而频于枯竭的灵魂;但反过来说,恰恰又是这种对往日显赫生存状态和风流韵事的回忆,又成为一个与现实生活形成巨大反差的座标,并由此长期折磨着他的灵魂。
尽管他在骨子里始终把自己的那一段历史像一杆旗帜一样竖立在自我幻觉的制高点上,但悄悄流逝的岁月却像一头巨兽的利齿一样,在一点点地啃啮着他的血脉——悔恨与羞耻对这具灵魂虽然来得为时太晚太晚,但它毕竟是珊珊降临了,我从这个昔日代省长的眼睛中可以读到这一切。
当我坐在这位前省级干部的那尚为宽敞的三居室的客厅中,与主人在尚未切人主题的闲聊并打量着他晚年的生活环境的同时,我却从上述我对他的感受中突然想到了权力与人性的问题——我知道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这个课题是一般的中低级官员所不能赋予我答案的课题。
【90年代腐败大案回眸(二)】抚顺钢铁公司原生产处长受贿案
抚顺钢铁公司原生产处长受贿案只剩3天,就是1994年元旦了。
然而,53岁的兰玉清—一原抚顺市钢铁公司生产处处长兼总调度长,却因受贿罪,被抚顺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36万元,没费劲便得来的巨款,曾给兰玉清带来过一种“暴富”后的喜悦;而今,这笔钱化为了过眼烟云。
给他留下的只是一片迷茫后的悔恨……1993年,在兰玉清人生道路上可算是变幻莫测的一年。
年初的几个月,他神奇地变成了一个家匿36万巨款的富翁。
谁想,几个月后,他竟变成了人民的罪人。
角色的转换是那般神速,以至于都没有个品味咂摸的余地。
只要有权力,何愁无机遇?1993年初始,兰不清隐隐地感到自己敛财的机遇降临了。
事实证明,兰王清的这种感觉并非空穴来风。
由于市场供求矛盾突出,钢材的价格一蹦三高,打着滚地往上蹿。
一吨钢坯2000~2400元,加了成角钢和螺纹钢后,可卖到4000~5000元,每吨扣除费用和损耗,纯利可愈千元。
于是各路兵马纷纷集结于倒腾钢材这一“发财”的疆场。
抚顺钢铁公司生产处的大门前,骤然间聚满了各类车辆。
人们围在生产处门口,嚷着要见见兰处长,要会会这位能使自己早日圆了发财梦的人。
兰玉清其实很普通。
而此时他在那些带着钢坯前来加工的人眼中,却不啻于一尊“财神”。
数千吨的毛钢坯呼啦啦地运至兰玉清的地界,他兰处长稍许替你活动活动心眼,便可使你在最短的时间里拿到成品钢材。
这样,你就可以早赚钱、赚大钱。
做生意的人心眼多,别看眼下横竖都赚,可谁知哪天来了一股刹车风,钢材价格说跌就跌,本可以发大财的人或许转瞬就成了蚀大本的人。
“机遇里有风险,风险里有机遇”,人们在这“叫人心跳”的环境中,领会着这当中的精髓和玄机。
“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益”。
再木纳的人,只要来到生产处的门前遇上一遭,也会被熏染成个急性子。
赚钱、机遇、时间、风险。
它们仿佛是既有规律而又无序地牵在一起的连环套,谁知道什么时候眼睁睁地看准了一个赚钱的环节,捉到手后却落得了个亏本的结果。
【90年代腐败大案回眸(一)】胡建学案
胡建学案胡建学,男,山东省泰安市原市委书记,曾任山东省计委副主任。
1996年2月,被泰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孙庆祥,男,泰安市原市委副书记。
1996年2月,被泰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卢胶青,男,泰安市原市委秘书长。
1996年2月,被泰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孔利民,男,泰安市原副市长。
1996年2月,被泰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徐洪波,男,原山东省石油(集团)总公司副总经理,兼泰山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1996年2月,被泰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李惠民,男,泰安市原公安局局长。
1996年2月,被泰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这些执泰安党政大权的人,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呢?1994年7月,诈骗犯汪德海被依法逮捕,从而拉开了查处泰安特大“窝案”的序幕。
汪德海这个诈骗犯曾在泰安市煤气公司混过事,被除名后,起初在泰安做“生意”,后跑到深圳闯天下。
在山穷水尽之时,1993年4月下旬,汪见到了来深圳的泰安市泰山区委副书记、区人大主任杜传歧。
汪好似抓住了一根救命草。
为讨得社的欢心及信任,他让社住进深圳帝豪大酒店,白天陪社到处游玩,晚上领杜去歌舞厅,一切花费全包下来:他巧舌如簧,海阔天空,吹嘘自己在深圳办了什么实业公司,挣了多少多少钱。
一天,汪特意买了一条金项链(12.7克,价值1300元)、一枚金戒指(5.3克,价值558元),来到社的单人房间,对杜说:“给您买点小东西,不成敬意,作个见面礼吧!”杜说:“这么贵的东西,买这些干什么。
”说着就收下了。
杜在深圳、广州只呆了三天,汪就为他花费了近万元。
杜很感激汪的招待,对汪说的话深信不疑,当汪试探着向杜流露出想挂靠泰山人大办实体的想法时,杜当即表示赞成支持。
第四天,汪陪杜一同回到了泰安,就这样,汪德海这个到处招摇撞骗的无业游民,利用一条金项链、一枚金戒指和廉价的谎言,便把杜传歧紧紧“牵”在了手上。
【90年代腐败大案回眸(一)】建国以来最大的贪污案
建国以来最大的贪污案1993年9月27日上午。
海口市浮陵水刑场。
几声正义的枪声响过,建国以来全国最大的贪污案中的5名主犯薛根和、陈贻全、熊道光、赵东方、杨绍琼,几乎同时应声倒地,结束了他们罪恶的生命。
案发“10.17”1992年IO月15日海口市工商银行东风办事处主任陈名龙接一自称香港女士打来的电话,查询由东风办书处开出巨额汇票的情况。
根据该女士提供汇票的号码,陈主任查询后确认议号码的汇票是从本处开出,但无汇票底联登记,便引起警惕。
此间,被告人薛根和闻知,感到事情即将败露,于当日下午3时许携带空头汇票底联离开办事处、同时,东风办事处经审查发现内部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自行签发空头银行汇票17笔,到外地解付,共计金额2594万元。
遂于1992年10月17日由海口市工商银行向海口市公安局报案,故称为“10.17”案件。
接到报案后,海口市公安局认为此案属于贪污性质,1O月19日由海口市政法委同海南省公安厅联席会议决定将案件移送海口检察院受理。
10月20日海口市检察院反贪局决定立案侦查,成立了专案领导小组,并分别组成追赃组分赴全国15个省、市,35个县(市)进行追赃取证,同时还组织追捕组全面展开侦查,对逃往全国各地及境外的主要案犯进行追捕。
艰难的审理1993年10月此案侦破后,社会各界惊愕、愤怒、哗然,人们热切盼望法律对这群特大蛀虫以严正惩处。
海南省省委、海口市市委的有关领导多次指示司法机关依法从重、从快惩治犯罪分子,尽量挽回国家损失。
中央政法委书记、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任建新、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田忠本几度询问案件的进展情况,并对法院的审理工作付出重要指示。
作为第一审的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更是极为重视,由吴邦海院长亲自挂帅,全盘指挥。
主管刑事审判工作的副院长王前生具体安排部署。
为了使案件尽快得到审理,海口中院刑事审判庭曾于3月中旬、4月中旬和5月中、下旬4次派人提前介入,了解案情案件起诉过来的当天晚上,吴院长立即主持召开审判委员会会议,分析案情,制定方案、方针和工作计划。
【90年代腐败大案回眸(一)】检察长沦为阶下囚
检察长沦为阶下囚腐化,是权力与金钱结合的衍生物。
在商品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金钱越显示出其特有的魅力。
当权力与金钱纠结到一起,腐化与堕落便日趋严重。
这自然给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恶劣影响。
1993年11月2日,北京市昌平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陈志文因涉嫌受贿被逮捕。
此前,新闻媒介已竞相报道了陈志文被开除党籍、移送司法机关立案侦查的消息。
目前已查明,陈志文在担任检察长期间,利用职务和工作之便,收受贿赂现金和实物(折款)共计21万余元,侵占公款公物7400元。
此案震动京城,这是北京市建国以来第一个被查处的检察长。
陈志文有着近40年的党龄,在政法战线上干了30多年,曾是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劳动模范,历任北京市昌平县人民法院院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直至昌平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他堕落到今天的地步,决不是偶然的,尤其自1987年担任昌平县检察院检察长以来,面对改革开放、搞活经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现实,私欲更是迅速膨胀、置党纪国法于不顾,终于沧为阶下囚。
检察长的沉沦,实在令人深思。
路是自己走的陈志文60年代初从河北某师范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昌平小学教书。
稍后转到昌平县人民法院工作。
当时他在工作上勤勤恳恳,而且认真钻研业务。
偶然下乡一工作,中午八家准备了谷饭,他都坚持问院里食堂吃。
陈志文在昌平法院算得上是有能力的办案人员。
但早几十年过去,特别是手中有了权力,主持昌平县检察院工作后,便开始独断专行,为所欲为。
在昌平检察院乃至昌平县,陈志文的霸道是出了名的。
说起陈志文,不能不提到昌平县检察院身兼办公室主任、经济科科长、三产办主任、技术科科长四职的能人、检察院的影子内阁,此人就是徐俊玲(目前已查明,徐俊玲索贿受贿6.2万元,已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自打陈志文来到检察院,就看上了这位工作能力稀松平常但溜须拍马颇有一套的徐俊玲。
院里有多大的事,二人一捏咕,行了。
只要徐俊玲一进检察长办公室,门就自然地上了锁。
【90年代腐败大案回眸(二)】县委副书记
县委副书记,你真酷!在这个人口不足十万的县城里,一辆“大奔”横扫千军万马,一色绿灯畅通;歌厅、酒吧一条街,招揽八方顾客,全然红灯无阻;他出门无须警察护航保驾,哥们弟兄前呼后拥;他每年都到乡下视察,乡政府的领导们赶紧进贡。
有人送他土特产品,其实是烟土;有人送他条子,其实是黄金;有人送他白玉床,其实是女人……他是个人物,是个一手遮天的人物。
他想让县长下台,于是就造谣诬陷;女人叫他“酷哥”,男人叫他“老大”……平时紧随他身边的一个小喽啰,在他的魔掌中垂死挣扎,为了告他,这名小喽啰付出了悲惨的代价,小喽啰说:“只要我活着,就要告他!”个子瘦矮的阿成对记者说:“许当县委副书记时,什么坏事都做尽了。
”这是祖国边陲的一个不足十万人口的小县城,坐落在云南省境内的元江边上,紧邻越南,是国内通往越南的重要交通枢钮。
1995年2月,由县长助理发迹为县委副书记的许,从而红遍了县城,成了有口皆碑的人物。
阿成说,我那时起,就成了许的眼屁虫,像一条狗一样,整天围着许的屁股后转,随时随地听他的差遣。
旅游业是这个县的主要经济支柱,如何发展旅游业,是这个县每届领导们的功绩标尺。
但有的领导说,旅游业始终不死不活的,过么多年也就搞成这个样子,再不可能有大的发展了。
该出手时就出手,在许的工作方针指导下,县城内的各条街道上夜间灯为辉煌,各式各样的酒吧、发廊、按摩院、浴屋等如雨后春笋充塞着整个小城,空前的繁华。
以前这种场所被整顿过数次,生意一度冷清。
而今重操旧业或新立门户的老板们从以前的偷偷摸摸干到现在的明目张胆,个个拍手称快,灯红酒绿的生意招来八方的顾客,也招进八方的财源。
可这些老板们在财源滚滚进的欢喜时,也领略到了金钱滚滚出的悲凉。
各种正常税费除外,还要交各种各样的管理费、治安费等,最重的一项就是治安费,但不是交给公安部门,而是全由许的“兄弟们”代收。
老板们都苦着脸说,“兄弟们”高兴了就少交,不高兴广就多交,真要把他们侍候周到了,幸运也许不交。
【90年代腐败大案回眸(二)】1亿元与35万元的交易
【90年代腐败大案回眸(二)】1亿元与35万元的交易1亿元与35万元的交易宋连柱私自开出承兑汇票一个亿,用公款冒险给自己捞了35万,同时结束了政治生命,把自己变成了死囚。
宋连柱是什么人?何以有这么大的权力?他为什么冒着生命危险去干这种勾当?个中原由一言难尽。
办公司赔钱,越干越窝囊1990年,锦西市工商银行南票办事处主任、共产党员宋连柱刚满40岁。
不惑之年的他,在商海浪潮的拍打中,却越发感到迷惑,他就不明白,别人趁机赚钱发财为什么那么容易,轮到自己却损兵折将,赔个稀里哗啦。
本来机关成立的“南票青年金融劳动服务公司”想倒腾几批物资赚点零花钱,没想搞了批进口录放相机,还没等卖出去,关税就由100%涨到130%。
由于机关干部不懂经商,也不了解市场行情,刚进了几十台冰箱,抢购高潮过去了,又是经销冰箱的淡季,230万元一下子就赔了进去。
面对仓库落满灰尘的积压物资,宋连柱几股心火一起串上头来:一是中央禁止党政机关经商办企业风声又紧,二是动用银行资金办起的公司难以维系,银行的帐目就要出窟窿,三是出了问题自己的乌纱帽就要移交他人,如何是好?想来想去,他决定把这个棘手的烂摊子甩给南票区工贸公司的经理张正吾,这人虽然和自己关系不错,危机转嫁他人有些说不过去,但是祸已临头,还顾什么情分呢?张正吾果然面有难色。
宋连柱说:“你为难什么?有我银行做靠山呢!又不马上管你要钱,只不过把亏损帐目过到你公司去替我塘一下,你帮了我忙,日后我还能扔下你不管么?”张正吾觉得似乎有道理,可又一想,你说话不算,日后守着一难卖不出去的物资和一本亏损帐,我找谁去?宋连柱见他支吾不语,看穿了他的心思,拍着他的肩膀说:“放心吧,帐一过去,我就给你找合伙经销单位。
”烂摊子总算推出去了,可宋连柱心里还是沉甸甸的,他上哪去找合作伙伴呢?与款爷交往,越套越近乎锦西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宜人的气候,良好的地理位置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
广东中山某物资经销公司经理周老板,首先看中了南票区这块地方,他公司的人数木多,资金还是十分雄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0年代中国惩治腐败大案要案纪实第二十二篇河南省汝州市原市长徐中和贪污受贿案深远1993年10月28日.河南平顶山市.西风肃瑟,落叶飘零.刚刚被公安人员从法庭上押回牢房的徐中和,此时再也没有了往日的骄横,傲慢.他艰难地移动著突然间麻木的双腿,缓缓地走到牢房一侧带著粗粗铁栅栏的小窗前,双目失神地望著窗外随风起舞的落叶.那一片片不甘"零落成泥碾作尘"的落叶,似乎还想凭著借西风之势重上九霄.翻腾一阵终於纷纷撞到电网的高墙上,跌落下来,一团团地蟋缩在墙根.这景象使黯然神伤,耳旁又响起了法官洪亮而庄严的声音:"……根据已查证的犯罪事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46条,第155条和第185条之规定, 判处案犯徐中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末日来临!一想到自己永远失去了权力,将像枯落的黄叶一样销声匿迹,徐中和不禁浑身颤抖,潸然泪下……一豫西,群山绵延起伏,物产丰饶.中原大地的沃土无私地回报著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的人们.但是,历史上这裏群雄纷争,战火连绵,人民世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正因为如此,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对新中国建立后的和平与安定倍加珍惜,他们用全部的汗水无私地浇灌著获得新生的土地,使这片古老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徐中和,1939年出生在这块土地的一个贫困劳顿的农民家庭.这个小小年纪便饱尝了旧社会干辛万苦的穷孩子,是沐浴著新中国的阳光长起来的.在学校,这位皮肤略黑,显得并不强壮的学生,骨子裏却有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强劲,在任何事情上都不甘人后.中学毕业后,他进入了煤矿,当了一名矿工.在幽黑的矿井中,头顶矿灯的徐中和曾经手持风镐,终年累月地开采著乌金,黝黑的臂膀上了留下了汗水冲刷煤灰的痕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靠著苦干实干,从一个普通的采煤工人,走上了一级级领导岗位:小组长,班长,采矿队党支部书记,矿井党支部副书记,煤矿矿长,党委副书记,矿务局局长,局党委书记.人民是公正的,徐中和出色的工作和责任心赢得了组织和群众的肯定,并授予他莫大的荣誉:省,市煤炭战线劳动模范,优秀企业家,"十佳矿长","矿山铁人"……1978年,他作为河南省为数极少的代表之一出席了首席首届全国煤炭战线群英会,获得了党授予他的最高荣誉.在一片喝彩声中,他飘飘然了,这位从山村裏走出来的穷孩子开始觉得自己是苦尽甜来,该"享受"一番了……二改革开放,给人们一展才华带来了机遇,但它也向每一个领导提出了挑战:如何看待党和人民给予的权力其实,这种挑战在1949年全国解放的炮声中,当我们的解放军被敲锣打鼓的群众簇拥著进城的时候就开始了.今天,这挑战似乎更加严峻和急迫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刚刚".遗憾的是徐中和这位党和人民逐渐培养起来的"公仆",却忘了先贤的这一至理名言.在私欲的驱使下,施展起权力的魔法.千方百计用权力去换票子,房子,车子,要用票子为儿子杀出一个"新天地"来!有了权,徐中和早已忘记了和他曾朝夕相处的矿工兄弟,心中首先想到的是徐氏香火的延续,兴旺.他一共有二个儿子四个女儿,用公款上学的竟有五人.其中长於,二女儿,四女儿都不在矿务局工作,却被徐以公款5947元送进了专业学校.他认为:要使子女出人头地,没有"文化的资本"是不行的.他认为:权力所至,无所不能.为了使子女有"文化的资本",他不惜动用权力,勒索公款为自己服务的.有了权,徐中和要为自己经营"安乐窝"了.1986年,1988年,他先后在汝州城内建造两座独院小楼,上下各十间,内外装修高档豪华,共占地304.5平方米,建筑面积448.56平方米. 城建部门测量此房价也需863万余元,而徐中和只付68万元.有了权,徐中和开始讲排场,摆阔气了.当然,花的只能是公款.他违犯规定,大量购买小汽车.几年之内,他坐的车由"上海"换"桑塔纳",再换"蓝鸟","标致",直到豪华"皇冠","公爵"."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徐局长弃旧图新的"壮举" , 使下属大开眼界.基层单位争相仿效,刮起购买小汽车之风.1987年至1988年间,全局共购买小汽车30部,耗资483万余元.落一笔笔权与钱的交易,使人不由得想起一则古希腊的神话故事:古爱琴海中有一海岛,岛上住著美丽的女妖.她们唱著美妙诱人的歌曲,船上的水手总是经不住歌声的引诱而心醉神迷,忘记了航向,最后无不触礁沈船而葬身大海.以权力为五线谱,金钱为音符的现代海妖歌声的扭力使徐中和像被诱惑的水手,忘记了自己的航向,一步步地迈向死亡的深渊……三权钱交易之"禁果"犹如鸦片,中毒越深,烟痛越大,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中毒颇深而又沾沾自喜的徐中和,初尝禁果,胃口大开.他总结出一条"致富之路":要捞大钱,就得掌大权,要掌大权,就得当大官;要当大官,就得花大的血本.徐中和以钱铺路,跑官买官的攻坚战打响了……1988年8月8日晚,省城郑州.徐中和住进了堪称郑州最高级的宾馆——中州宾馆的3号楼一个优雅舒适的高级房间裏. 连续几天的"拜望",收获还真不小:某领导干部的"大公子"想进厅机关,我老徐给跑成了;某书记想买便宜的彩电,我"设法"送去了……想著这一件件的"杰作",徐中和陶醉了.忽然,他脑子裏又冒出一件"要事":一定要为某厅长的儿媳转户口"破费"点.钱嘛,不成问题,哪个下属敢不效劳这回该宰梨园矿务局所属的省煤矿供应公司梨园分公司周经理了.想到这,徐中和立即掀起了电话……周某接电话,招之即来.听自己的顶头上司细声慢语地说完需要一笔"业务费"以后,他虽然犯难,也只好说:"具体需要多少"徐中和眨巴几下小眼睛: "那就出1.5万算了."然后诡秘地说:"记著,这事一是越快越好,二是只许你和会计知道."几天后, 当徐中和回到矿务局局长办公室后,一笔1.5万元现金被锁进了徐中和柜子中……不久,我们这位主人公心机费尽,终於如愿以偿,"荣任"汝州市副市长,代市长.又过了不长时间,又被升为市长.当上市长了,徐中和的老婆孩子闹著要跟著他到南方"风光风光".花销自然不是个小数目.徐中和一盘算:我是借到南方"考察"之机看看从那边的"据点"能捞多少回来,他们跟著总是太"碍眼".管他呢!一起去就一起去,不过钱还得从梨园矿务局打主意.记得上次见到副局长范干朝时,曾对他说过将来办事花钱还得靠梨园的话.干朝是我一手提拔起来的,他来安排这种事肯定不会有什麽闪失.他一想到范干朝平时极尽奉承迎合自己的媚态,嘴角露出了掩饰不住的笑容.范干朝为能顺利接替徐中和而当上矿务局局长,正想向"老局长"献殷勤呢!两人是一拍即合.没等徐中和交待完,范干朝就连连说:"好,好,您尽管放心,我立即著手办!"1989年4月21日, 徐中和,徐妻孙某,徐的三女儿,小儿子,以及陪同的范干朝等人分乘崭新的"公爵""桑塔纳",到达了温州苍南县龙港镇.这夥人到南方游山逛水,跑到龙港镇干嘛原来,他们是找一个名叫朱德龙的个体户.早在几年前,徐中和名为扩大矿务局的产品经销范围,实为自己将来找个可靠的发财之地,曾在宁波设了一个经销处,安排了家在温州苍南县龙港镇的个体户朱德龙承包经营.而徐中和借批发便宜焦炭等产品之便,向朱德龙索取各种"好处".此番到南方来,直奔朱家,目的就是要"捞"一把.朱德龙早已心领神会,深知自己顶头"老板"此行的目的,早就按范干朝的吩咐打点好了"东西".徐中和一行人一到,朱德龙就诚惶诚恐地送上一只黑色密码箱:"徐市长,范局长,我按范局长的吩咐,把准备'买车'的现款提来了,看好的啦, 这是8万元现金呀,这是六大两小八块金砖,一共260多克,都是24K,含量量4个9的啦."徐中和摸著胡茬茬的下巴,双目出神地盯著箱子裏一捆一捆的人民币和闪闪发光的金砖.嘴裏"啧啧"有声:"不错,不错啊!"……随后,这只沈甸甸的箱子被塞进了"公爵"车后箱内.两天后,徐中和一行"游"到了诸暨县,一顿挥霍之后,范干朝对暗行的朱德龙说:"小朱,能不能再搞点现金你放心,以后在给你的焦炭中多算几个亏吨就是了."朱德龙小眼睛闪了闪,连连说"可以可以".当晚,装满14万元现金的另一只密码箱也被塞进了"公爵"车后箱内……江南美景看不够,但随身带著几十万元的现金和金砖总有点让人不放心.徐中和金钱到手,游兴已尽,立即"凯旋"汝州.回到家后,他立即安排自己的老婆孩子及亲友四处奔波,将这笔钜款以不同姓名分别存入汝州,汝阳,郑州等地的储蓄所裏……四今天,人民当家作主的今天,以权谋私的人,必然会被人民运用法律的武器给予无情的惩罚.徐中和肆无忌惮以权谋私的违法乱纪行为激起了矿务局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的强烈不满.一封封署名举报揭发他在"孩子,房子,票子,车子"问题上严重以权谋私的信飞到了省市有关部门的办公桌上.河南省纪委领导同志接到群众来信后,立即决定派人进行调查了解.之后,决定正式立案并由平顶山市委查办.1989年8月, 平顶山市委组成由市纪委牵头,市监察局,市检察院配合的联合调查组, 正式对徐中和的问题进行立案调查. 但狡猾的徐中和早从其苦心经营的"关系网"中听到了"风声",他闻风而动,立即安排亲信四处活动,掩盖其蛛丝马迹;同时,他"上窜下跳",祈求"保护层""显灵".在他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后,徐中和便摆出一副有恃无恐的架式,要跟市委调查组较量一番……徐中和第一招使用瞒天过海法.他假惺惺地对调查组说:"如果能查出我徐中和一分钱的经济问题,你们砍我的脑袋!"他指了指自己油光光的大脑袋,煞有介事地盯著调查人中,转而又皮笑肉不笑地敲著桌边:"不过,要是直不出我的问题,组织上必须追究诬告者的责任!"可谓软中有硬,软硬兼施.徐中和第二招则采用造谣诬陷.他指挥亲信四处散布谣言:"梨园的问题是派性问题,是台下和台上的权力之争","调查组组的某某左得很,就喜欢到处整人", "调查组在宾馆不干事,只会吃喝玩乐"等等,企闲在舆论上压倒办案人员.徐中和第三招便是暗做手脚.他派人暗中监视调查组,看调查组找某某谈话,他们就随后到某某家裏"看望"一番,似便摸清底数,针锋相对进行疯狂反扑……干扰和破坏使这次为期三个多月的调查工作搁浅了,这次,只查清了徐中和几个一般性问题,对於徐的重大经济犯罪问题未能查出.调查组一撤,徐中和更加倡狂了.他一面继续往省市某些领导干部家裏跑,察言观色,或痛述"冤情",或投其所好,拉拢腐蚀,企图把自己的"关系网""保护层"织得更大更厚.一面"调兵遣将"进行"反攻倒算".一天晚上,在矿山职工俱乐部看电影时,徐中和的两个远房侄子故意挑起事端,揪住一名曾向组织反映过徐中和问题的职工就打,边打边骂:"看你还告不告徐中和,再告看不打死你!"他们将这名职工打昏在地才扬长而去,徐中和的"反攻倒算"真称得上是"唱做俱佳"了.他还鼓动不明真相的报刊为其张目;一时间有人要整"改革家","企业家"的言论甚嚣尘上,矛头直指市委调查组和揭发检举的干部群众.就在矿工俱乐部发生打人事件后不久, 一天晚上, 徐中和长子,梨园派出所所长徐海潮约一帮"哥们"在局建筑公司楼上吃喝后,借酒发疯,对天鸣枪,狂妄叫嚣:"谁敢整老徐,就跟谁玩命!"与此同时,徐中和在矿务局当宣传干事的女儿徐秀云也在密谋以"矿务局全体职工"的名义编写书面材料,准备投寄省市及中央有关部门,为徐中和评功摆好……人民愤怒了! 他们永远也没有忘记,1952年2月10日,保定市体育场回荡著那两声震耳枪响,过去的红小鬼刘青山和张子善,倒在他们已变了颜色的血泊中.人民坚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面前,任何人都是平等的.任何践踏国家法律的人,都将受到法律应有的惩罚.面对徐中和等人滥施的淫威,群众没有屈服,他们顶著各种威胁,继续揭发了徐中和等犯罪分子大量犯罪事实.党是人民的后盾, 党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早在1949年3月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党就向她的全体成员发出了防止糖衣炮弹进攻的震耳告诫.如今,物换星移,历史变迁了,但党坚决清除党内腐败分子的信念和原则却是丝毫没有改变.1990年7月, 由河南省纪委,监察厅,检察院同志组成的专案组,在平顶山市委调查组的配合下,二次进驻梨园矿务局,再次擂响了查处徐中和特大贪污受贿案的战鼓……五调查组准备进驻梨园矿务局的消息,被徐中和精心编织的"关系网"迅速捕捉到,又以最快的速度反馈到徐中和那裏,这回,骄横一世的徐中和吃不香睡不著了. 他暗想:"我老徐怎麽啦哪根香没烧到为什麽总有人揪住我不放难道这次真的会出事,不,不会的!他随即又想:我的关系网非同寻常,三亲六故把持梨园矿务局的人,财,物大权,用金钱串在一起的知情人也是铁板一块.再说,上次与调查组较量过一番,小试锋芒即让他们空手而归了.这次大不了老子再被挂上阵, 给他们个下马威,让他们"吃不了,兜著走".想到这儿,他的嘴角露出一丝狞笑……联合调查组刚住进梨园矿务局的招待所,办案人员们就连续接到一批县以上的领导干部的电话,有的强调徐中和文化水平低,政策观念不强,在改革中犯错误是难免的,应当予以帮助,谅解;有的以"伯乐"面孔出现,打保票说徐中和只是工作中得罪了一些人有意见和反映是难免的,保证经济上没什麽问题;也有的人心中有鬼,声称"整徐中和是假,整我才是真",非要把水搅混不可……徐中和多年来若心经营的"关系网"又一次"撒开"了……干扰和阻力远远不只来自"上层".徐中和几十年经营的梨园矿务局也培植了一大批亲信.俗话说:"养兵於日,用兵一时",徐中和当然要在关键时候"打"出自己所有"王牌".其一是釜底抽薪.徐中和暗中召集亲信密接其奸:"调查组来了,可能时间不会短,你们要积极活动起来,做到:冬到暖气不能热,夏到冷气不能冷;生活要差点,伙食费要高点;平时多送点,为今后告他们准备材料……".其二是煽风点火.1990年11月至12月间,梨园矿务局周边乡村的个别干部在徐中和策动下,带领一些不明真象的群众滋生事端,制造混乱.有的以矿务局占地为由索取钱物不成,断掉了矿上生产的道路;有的派人封锁矿务局外销煤炭的过磅房; 有的停了矿务局的生活区用水,断了生产用电……其三是以攻为守.1990年底,徐中和在梨园矿务局担任宣传干事的女儿徐秀云,夥同个别被徐一手提拔起来的干部,编写书面材料,除为除中和评功摆好外,重点污蔑省市的调查组,胡说"工作组闹得梨园矿务局人心浮动,人人自危,没有查到徐中和的问题,反而查垮了梨园矿务局,使生产,改革受到严重影响,生产下降,职工发不出工资来……".其四是控制舆论.徐中和非常重视舆论工具的导向作用,充分利用报刊为自己评功摆好,以达到混淆视听,向调查组加压的目的.汝州市某刊物这样写道:"有人状告矿务局原局长,现任汝州市长徐中和作风霸道,有经济问题,排挤知识份子,重视大老粗等等……上级接连派来调查组,内查外调,会议一个接一个闹得人心惶惶.工作组犹如大军压境,雷鸣闪电."并评论调查组"不理解改革家","不理解典型人物","不理解真正干事业的企业家".其五是销赃匿迹,为了隐瞒罪行,逃避被调查后问题暴露,徐中和召集妻子,儿子,女儿,女婿们安排转移隐藏赃物等"事宜",订立攻守同盟……其六是打击报复.徐中和对揭发检举他问题的干部,群众恨之入骨.图穷匕首见,他竟然免去了揭发他问题的一批批干部的职务.山雨欲来风满楼.调查组同志身心承受著有形无形的双重压力……两个多月过去了,调查工作仍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徐中和的心裏乐开了花:看来这一回合的较量又稳操胜券了,瞧这些调查人员如此收场吧!六共产党拒绝腐败.人民给予的权力只有根植於为人民谋利益的沃土中,才能树立它应有的丰碑;当权力成为交换金钱,催化腐败的商品时,党必将代表人民把它收回.在重重阻力面前,河南省委领导下安决心:一定要迅速彻底地查处此案.中央纪委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协助调查此案的同志风尘仆仆地赶到了平顶山.省市联合调查组同志们的眉头舒展了,他们顶著迎面扑来的困难和压力,又一次向腐败分子发起了猛攻……办案人员重新分析了案情:徐中和等人经过上一次调查之后,对於其所作所为留下的蛛丝马迹进行了清理,该串供的串了供,该销赃的销了脏,该转移的作了转移,该补漏的都补上了漏洞.表面上似乎已无懈可击,天衣无缝.如果沿著第一次调查线索查很可能误入迷途,事倍功半.所以,必须重新确定战略重点,选准查证的突破口.群策群力,终於走出了"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境,调查工作开始找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通途.调查组这次决定从经济线索入手:一是徐中和侵占公款建私房的可能性很大. 因为他从1986年以来连续在汝州城内建造两幢使用面积400多平方米的小楼,最低造价也得8万多元,而徐中和近十年的正常收入也不过3万多元, 建房钜款从哪来的二是徐中和的儿子徐海潮又是买汽车又是花天酒地大肆挥霍,他的款子又是从何而来呢据初步了解,徐中和既无外援,又无外债,在银行裏也无贷款,这两笔钜资属贪污受贿,挪用公款而来的可能性非常大.对,就照这条线摸下去.经过分析研究,办案人员了解到徐中和的房子是和当时任副局长的范干朝的住房同期建造的,是由矿务局办公室副主任李某一手筹建,局建筑公司的工程队施工装修的.徐家搞运输的车辆也是经范干朝购买的,而且范干朝自己也购买了汽车.要想"顺藤摸瓜",就必须从范干朝,李某,建筑公司经理王某及副经理郭某身上予以突破.突破的关键是要取到有力的证据,而要取到证据就必须从查账入手,然后才是周边突破……一项周密的计划正式付诸实施了……调查组根据群众反映的线索,临时封存了梨园矿务局建筑公司,局劳动服务公司经理部1980年至1990年间的有关帐表,帐册及记帐凭证,逐页逐项进行审查核准. 此一举,不仅取得了徐等人部分贪污公款,挪用公款的第一手证据,而且还发现了诸多疑点.於是,办案人员立即南下湖北,江苏,北上洛阳,郑州等地进行调查取证.经过紧张细致的工作,调查掌握了徐中和建私房过程中侵占徵用宅基地款,内外粉刷用料款, 暖气安装费,电料安装费等共计1.8万多元和他用公款送子女上大学等大部分书证,同时掌握了范干朝挪用公款15万多元为自己和徐中和及其他人购买汽车,从中受贿3.4万元的重要书证.物证到手后,取得了第一战役的成果,调查人员群情振奋,又打响了获得人证的第一二战役.调查人员为查清徐中和,范干朝建私房侵占公物公款的问题,先把调查重点指向了在其中负责上厂联络的具体经办人李某,王某,郭某.结果,查出厂李某利用职务之便, 从矿务局供应个人建房所用的钢材差价中贪污3千多元公款的问题;查出郭某在1988年7月勾结个体户采取重报冒领的办法,没取公款1.7万多元,从中受贿数千元以及王某贪污钜额公款的问题.检察机关依法传讯这三人,郭,王在确凿证据面前不得不低头认罪.并如实交待了徐中和,范干朝建私房侵占公款公物的大量事实.第一,二战役告捷后,查处的矛头直指徐中和的同夥范干朝.办案人员掌握了范干朝1989年9月挪用公款在湖北省随州市为自己和他人购汽车4辆,并从中贪污索贿3.4万元的线索后, 火速南下湖北取证.范干朝得知后,如惊弓之鸟,慌忙连夜窜到湖北,企图暗作手脚.殊不知办案人员已先到一步,赶在范干朝下手前及时取得了证据.范干朝断了退路,迫於无奈,只得虚晃一枪,"主动"到平顶山市检察院"坦白"问题.他错误估计了检察机关的威力,以为靠交待一些细枝末节的所谓"问题"就可能避重就轻,蒙骗过关.检察院决定对范正式立案侦案并监视居住.范干朝见大势已去,惊慌失措,连夜畏罪潜逃.检察机关迅速撒开"天罗地网",对范干朝进行围追堵截,先抓获曾协助范逃跑的小车司机蔡某.经审讯,蔡某交待了自己帮范干朝窝藏在洛阳市孟津县的钜额现金和黄金. 侦察人员连夜追赃,一举查获范干朝的存摺9个,共计人员币15.8万元,美金3500元和黄金饰品20件.畏罪潜逃在外的范干朝得到这个消息,知大势已去,躲躲藏藏几个月后只好投案.随后,在审讯中范干朝如实交待了他本人的大量犯罪事实和夥同徐中和索贿贪污公款的重要线索……周边一步步被扫清,徐中和贪污受贿钜额公款的丑陋面目已清晰地勾勒出来,该是集中力量让这个罪大恶极的"贪官"原形毕露的时刻了.打蛇要打七寸,否则打草惊蛇会遭蛇咬.对付徐中和这样一个老好目猾的人物,更需过人的胆识和洞察力.经过几级纪检,监察,检察机关的办案人员的仔细研究,决定把突破口放在徐中和贪污1.5万元公款的问题上.兵贵神速,办案人员一方面集中力量,齐头并进,分别传讯矿务局驻郑州办事外的工作人员周某,张某和李某等直接当事人.另一方面兵分两路,一路到洛阳都师县周某的原籍地,索取证据;二路赴郑州查询驻郑办事处的帐目.三天一夜的连续作战, 办案人员的眼熬红了,脸消瘦了,但却一举获取了徐中和贪污公款1.5万元和范干朝索贿1千元的全部人证和书证. 至此,调查组手中稳稳抓住了徐中和这只"狐狸"的尾巴.检察机关随即对徐中和正式立案侦查.徐中和开始"狗急跳墙"了.他一方面慌忙指使周某烧毁帐目,毁灭罪证,另一方面又串通其亲信订立攻守同盟,编造谎言,编织第二张防护网.他还表现出一付可怜兮兮的"老实人" 样子向调查组交待说:"1989年11月份,周某送来了1万元钱,我当时就交了局财务处……".调查人员当然知道徐中和在撒谎,所以,就先提取了徐中和串通其亲信存放在财务处的1万元现金. 关於编织谎言的徐中和却忽略了一个致命的破绽: 他声称1989年11月上交的1万元现金外装牛皮纸条上却盖有199 0年2月才调入汝州市工商银行的车某的名字和其1990年7月6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