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高中数学知识点讲解(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知识点完全总结(绝对全)

高中数学知识点完全总结(绝对全)

高中数学概念总结一、 函数1、 若集合A 中有n )(N n ∈个元素,则集合A 的所有不同的子集个数为n 2,所有非空真子集的个数是22-n 。

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是a bx 2-=,顶点坐标是⎪⎪⎭⎫ ⎝⎛--a b ac a b 4422,。

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时,解析式的设法有三种形式,即(一般式)c bx ax x f ++=2)(,(零点式))()()(21x x x x a x f -⋅-=和n m x a x f +-=2)()( (顶点式)。

2、 幂函数nmx y = ,当n 为正奇数,m 为正偶数,m<n 时,其大致图象是3、 函数652+-=x x y 的大致图象是由图象知,函数的值域是)0[∞+,,单调递增区间是)3[]5.22[∞+,和,,单调递减区间是]35.2[]2(,和,-∞。

二、 三角函数1、 以角α的顶点为坐标原点,始边为x 轴正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在角α的终边上任取一个异于原点的点),(y x P ,点P 到原点的距离记为r ,则sin α=r y ,cos α=r x ,tg α=xy,ctg α=y x ,sec α=x r ,csc α=y r 。

2、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中,平方关系是:1cos sin 22=+αα,αα22sec 1=+tg ,αα22csc 1=+ctg ;倒数关系是:1=⋅ααctg tg ,1csc sin =⋅αα,1sec cos =⋅αα;相除关系是:αααcos sin =tg ,αααsin cos =ctg 。

3、诱导公式可用十个字概括为: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如:=-)23sin(απαcos -,)215(απ-ctg =αtg ,=-)3(απtg αtg -。

4、 函数B x A y ++=)sin(ϕω),(其中00>>ωA 的最大值是B A +,最小值是A B -,周期是ωπ2=T ,频率是πω2=f ,相位是ϕω+x ,初相是ϕ;其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2Z k k x ∈+=+ππϕω,凡是该图象与直线B y =的交点都是该图象的对称中心。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与点到直线的距离(有答案精品绝对好)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与点到直线的距离(有答案精品绝对好)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与点到直线的距离(20131126)讲义1.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1)两条直线平行对于两条不重合的直线l 1、l 2,其斜率分别为k 1、k 2,则有l 1∥l 2⇔k 1=k 2,特别地,当直线l 1、l 2的斜率都不存在时,l 1与l 2的关系为平行.(2)两条直线垂直①如果两条直线l 1、l 2的斜率存在,设为k 1、k 2,则l 1⊥l 2⇔k 1k 2=-1.②如果l 1、l 2中有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时,l 1与l 2的关系为垂直.2.两直线相交交点:直线l 1:A 1x +B 1y +C 1=0和l 2:A 2x +B 2y +C 2=0的公共点的坐标与方程组⎩⎪⎨⎪⎧A 1x +B 1y +C 1=0,A 2x +B 2y +C 2=0的解一一对应.相交⇔方程组有唯一解,交点坐标就是方程组的解;平行⇔方程组无解;重合⇔方程组有无数个解.3.三种距离公式(1)平面上的两点P 1(x 1,y 1),P 2(x 2,y 2)间的距离公式|P 1P 2|=(x 1-x 2)2+(y 1-y 2)2.特别地,原点O (0,0)与任一点P (x ,y )的距离|OP |=x 2+y 2.(2)点P 0(x 0,y 0)到直线l :Ax +By +C =0的距离d =|Ax 0+By 0+C |A 2+B 2. (3)两条平行线Ax +By +C 1=0与Ax +By +C 2=0间的距离为d =|C 1-C 2|A 2+B 2. 4.两条直线的夹角.设直线l 1的斜率为k 1,l 2的斜率为k 2,l 1到l 2的角为α,l 1与l 2的夹角为β,则tan 12121k k k k +-=α,tan 12121k k k k +-=β.一条规律与直线Ax +By +C =0(A 2+B 2≠0)平行、垂直的直线方程的设法:一般地,平行的直线方程设为Ax +By +m =0;垂直的直线方程设为Bx -Ay +n =0.两个防范(1)在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时,首先应分析直线的斜率是否存在.两条直线都有斜率,可根据判定定理判断,若直线无斜率时,要单独考虑.三种对称(1)点关于点的对称 点P (x 0,y 0)关于A (a ,b )的对称点为P ′(2a -x 0,2b -y 0).(2)点关于直线的对称设点P (x 0,y 0)关于直线y =kx +b 的对称点P ′(x ′,y ′), 则有⎩⎪⎨⎪⎧ y ′-y 0x ′-x 0·k =-1,y ′+y 02=k ·x ′+x 02+b ,可求出x ′,y ′.特别说明:P (x 0,y 0)关于直线Ax +By +C =0的对称点是⎪⎪⎭⎫ ⎝⎛++--+---22002222002222)(,22)(B A BC ABx y B A B A AC ABy x A B . (3)直线关于直线的对称①若已知直线l 1与对称轴l 相交,则交点必在与l 1对称的直线l 2上,然后再求出l 1上任一个已知点P 1关于对称轴l 对称的点P 2,那么经过交点及点P 2的直线就是l 2;②若已知直线l 1与对称轴l 平行,则与l 1对称的直线和l 1分别到直线l 的距离相等,由平行直线系和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即可求出l 1的对称直线.例1 经过(2,0)A -,(5,3)B -两点的直线的斜率是____________,倾斜角是_______.考向一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及应用【例2】►(1)已知两条直线y =ax -2和y =(a +2)x +1互相垂直,则实数a =________.(2)“ab =4”是直线2x +ay -1=0与直线bx +2y -2=0平行的( ).A .充分必要条件B .充分不必要条件C .必要不充分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例3直线l 过点(1,2)-且与直线2340x y -+=垂直,则l 的方程是( )A .3210x y +-=B .3270x y ++=C .2350x y -+=D .2380x y -+=例4 已知过点(2,)A m -和点(,4)B m 的直线与直线210x y +-=平行,则m 的值为( )A .0B .8-C .2D .10【训练1】 已知直线l 1:x +my +6=0,l 2:(m -2)x +3y +2m =0,求m 的值,使得:(1)l 1与l 2相交;(2)l 1⊥l 2;(3)l 1∥l 2;(4)l 1,l 2重合.考向二 两直线的交点【例5】►求经过直线l 1:3x +2y -1=0和l 2:5x +2y +1=0的交点,且垂直于直线l 3:3x -5y +6=0的直线l 的方程.【训练2】 直线l 被两条直线l 1:4x +y +3=0和l 2:3x -5y -5=0截得的线段的中点为P (-1,2),求直线l 的方程.考向三 距离公式的应用例6、求点)2,3(P -到下列直线的距离:(1)01y 4x 3=+-;(2)y=6;(3)y 轴。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解析几何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解析几何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解析几何在解析几何中,点到直线的距离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假设直线方程为Ax + By + C = 0,点的坐标为(x0, y0)。

1. 首先,计算直线上任意一点P(x1, y1)到点的距离d,公式为:d = |Ax1 + By1 + C| / √(A^2 + B^2)2. 然后,将直线上任意一点P(x1, y1)替换为点(x0, y0):d = |Ax0 + By0 + C| / √(A^2 + B^2)即为点到直线的距离。

该公式的推导过程如下:点P到直线的距离可以看作点P到直线的垂足H的距离。

将垂足H的坐标设为(xh, yh)。

由于直线上的任意一点P(x1, y1)满足Ax1 + By1 + C = 0,所以垂足H的坐标应满足Axh + Byh + C = 0。

由于垂足H在直线上,所以垂足H到点P的向量与直线的方向向量垂直,即向量HP与直线的法向量垂直。

向量HP为(Px - xh, Py - yh),直线的法向量为(A, B)。

根据向量的垂直关系,有:(A, B) · (Px - xh, Py - yh) = 0化简得:A(Px - xh) + B(Py - yh) = 0展开得:APx - Axh + BPy - Byh = 0移项得:APx + BPy = Axh + Byh对比直线方程Ax + By + C = 0,可知:Axh + Byh = -C代入上式,得:APx + BPy = -C由于点P的坐标为(x0, y0),所以有:APx0 + BPy0 = -C展开得:Ax0 + By0 + C = 0移项得:Ax0 + By0 + C = 0取绝对值,得:|Ax0 + By0 + C| = 0所以,点到直线的距离为:d = |Ax0 + By0 + C| / √(A^2 + B^2)即为所求公式。

人教版高中数学3-4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共27张PPT)教育课件

人教版高中数学3-4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共27张PPT)教育课件

例1 已知直线 l1:2x7y+80和 l2:2x7y60
l1 与l2 是否平行?若平行,求 l1与 l2的距离.
解: 在l2上任取一点,如P(3,0) P到l1的距离等于l1与l2的距离
两平行线间的 距离处处相等
23708 14 1453
d
22(7)2
53 53
直线到直线的距离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
或x=-1(易漏掉)
A(1,2)
2
-1
4(y-2)=-3(x+1)
x=-1
例2的变式练习
(2).距离改为 5 , 则得2(y-2)=x+1;
A(1,2)
2(y-2)=x+1
2
5
-1
5
例2的变式练习
(3).距离改为3(大于 5 ),则 无解。
A(1,2)
2
-3
3
-1
例3
直线 l 经过点 P (2,1) ,且点A (1,3)到 l的 距离等于1,求直线 l 的方程 .
即:xy40.
y
点 C1, 0到 xy40
4A
的距离
3
104
h
5
.
2h
12 12
2
1
C
因此
SABC 1 22
25 5. 2
-1
O
12
B 3x
例5: 已知直线l: 3xy40,则x2 y2的 最小值为:_________
小结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及其应用
点P(x0,y0)到直线l:Ax +By +C=0的距离为: d | Ax0 By0 C| A2 B2
学习重要还是人脉重要?现在是一 个双赢 的社会 ,你的 价值可 能更多 的决定 了你的 人脉, 我们所 要做的 可能更 多的是 专心打 造自己 ,把自 己打造 成一个 优秀的 人、有 用的人 、有价 值的人 ,当你 真正成 为一个 优秀有 价值的 人的时 候,你 会惊喜 地发现 搞笑人 脉会破 门而入 。从如 下方 面改进 :1、专 心做可 以提升 自己的 事情; 2、学 习并拥 有更多 的技能 ;3、成 为一个 值得交 往的人 ;4学 会独善 其身, 尽量少 给周围 的人制 造麻烦 ,用你 的独立 赢得尊 重。 理财的时候需要做的一方面提高收入, 令一方 面是节 省开支 。这就 是所谓 的开源 节流。 时间管 理也是 如此, 一方面 要提高 效率, 另一方 面是要 节省时 间。主 要做法 有:1、 同时做 两件事 情(备 注:请 认真选 择哪些 事情可 以同时 做), 比如跑 步的时 候边听 有声书 ;2、 压缩休 息时间 提升睡 眠效率 ,比如 晚睡半 小时早 起半小 时(6~7个小 时即可 );3、 充分利 用零碎 时间学 习,比 如做公 交车、 等车、 上厕所 等。

高中-数学-人教版-2.3.3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一)

高中-数学-人教版-2.3.3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一)

2.3.3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一)一、选择题1、原点到直线250x y +-=的距离为( )A. 1B.C. 2D.2、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 (2,6),B (-4,3),C (2,-3),则点A 到BC 边的距离为( )A.92B.2C.D. 3、动点P 在直线x +y -4=0上,O 为原点,则|OP |的最小值为( )A.B. C.D. 24、过点(1,3)且与原点相距为1的直线共有( )A. 0条B. 1条C. 2条D. 3条5、(多选)已知直线10l y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直线l 的倾斜角是6πB. 若直线:10,m x +=则l m ⊥C. 点到直线l 的距离是2D. 过2)与直线l 40y --=6、(多选)已知直线l 过点(3,4)P 且与点()22A -,,(4,2)B -等距离,则直线l 的方程可以是( ) A. 23180x y +-= B. 220x y --=C. 32180x y -+=D. 220x y -+=二、填空题7、直线:1l x =的倾斜角为______;点()2,5P 到直线l 的距离为______. 8、若点(2,k )到直线5x -12y +6=0的距离是4,则k 的值为______.9、已知ABC △中,点()1,1A ,()4,2B ,()4,6C -,则ABC △的面积为______. 10、过点()1,5A -且与点()2,6M ,()4,2N --距离相等的直线方程是______. 三、解答题11、已知点()1,4B 、()6,2C ,点A 在直线330x y -+=上,并且使ABC △的面积等于21,求点A 的坐标.12、已知直线l 经过直线2x +y -5=0与x -2y =0的交点. (1)点A (5,0)到l 的距离为3,求l 的方程; (2)求点A (5,0)到l 的距离的最大值.参考答案1、【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解答】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知所求距离d==选D.2、【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解答】BC边所在直线的方程为343324y x-+=--+,即x+y+1=0;则d=2=.3、【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解答】由题|OP|的最小值即为,O点到直线的距离.d===4、【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解答】当斜率不存在时,过点(1,3)的直线为1x=,原点到直线的距离为1,满足题意;当斜率存在时,设直线的斜率为k,则直线方程为()31y k x-=-,即30kx y k-+-=,则原点到直线的距离1d==,解得43k=,即直线方程为4350x y-+=,即满足题意的直线有2条.选C.5、【答案】CD【分析】本题考查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平行关系,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解答】对于A.直线10l y-+=的斜率k=tanθ=故直线l的倾斜角是π3,故A错误;对于B.∵直线10m x+=:的斜率k′=kk′=1≠﹣1,故直线l与直线m不垂直,故B错误;答案第1页,共4页对于C.点)到直线l的距离d==2,故C正确;对于D.过()2与直线l平行的直线方程是y﹣2=(x﹣,整理得:40y--=,故D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选项为CD.选CD.6、【答案】AB【分析】本题考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解答】设所求直线的方程为4(3)y k x-=-,即340kx y k--+=,=,解得2k=或23k=-,即所求直线方程为23180x y+-=或220x y--=.选AB.7、【答案】π2;1【分析】本题考查直线的倾斜角以及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解答】直线l y∥轴,∴直线l倾斜角为π2,点()2,5P到直线l的距离211d=-=.8、【答案】-3或173【分析】本题考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4=,解方程即得k=-3或173.9、【答案】10【分析】本题考查直线的两点式方程,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解答】由两点式的直线BC的方程为262y--=444x---,即为x+2y﹣8=0,由点A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BC边上的高dBC∴∴ABC的面积为1210.10、【答案】43190x y-+=或1x=-【分析】本题考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答案第3页,共4页【解答】分以下两种情况讨论: ∴所求直线与直线MN 平行, 由于直线MN 的斜率为624243MN k +==+,且所求直线过点()1,5A -, 此时,所求直线的方程为()4513y x -=+,即43190x y -+=; ∴所求直线过线段MN 的中点()1,2B -,由于所求直线过点()1,5A -,此时,所求直线的方程为1x =-. 综上所述,所求直线方程为43190x y -+=或1x =-. 故答案为43190x y -+=或1x =-.11、【答案】177701111⎛⎫⎪⎝⎭,或75141111⎛⎫-- ⎪⎝⎭,. 【分析】本题考查直线的两点式方程,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以及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解答】点A 在直线330x y -+=上,则可设点(33)A y y -,. 直线BC 由两点式可得146124x y --=--,得25220x y +-=,线段BC =则点A 到BC的距离为d ==∴三角形面积112122S BC d ===, ∴7011y =或1411-, ∴点A 的坐标为177701111⎛⎫⎪⎝⎭,或75141111⎛⎫-- ⎪⎝⎭,. 12、【答案】(1)x =2或4x -3y -5=0;(2)10. 【分析】本题考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解答】(1)经过两已知直线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2x +y -5)+λ(x -2y )=0, 即(2+λ)x +(1-2λ)y -5=0.=3,即2λ2-5λ+2=0,∴λ=2或12.∴l的方程为x=2或4x-3y-5=0.(2)由250,20,x yx y+-=-=⎧⎨⎩解得交点P(2,1),如图,过P作任一直线l,设d为点A到l的距离,则d≤|P A|(当l∴P A时等号成立).∴d max=|P A|=.。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十种推导方法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十种推导方法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十种推导方法一、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介绍与基础证法点到直线距离公式是高中解析几何中的基础公式,通过点到直线距离这一几何关系的代数化,我们可以使用代数方法描述或者证明更多的几何问题。

而在这一公式的证明层面,实际上价值十分深厚,其推导方法所涉及范围之广,是令人惊叹的,同时也处处生动地表现着数学的连贯性与灵活度,是值得中学生研究的问题。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表述:设直线 L 的方程为 Ax+By+C=0 ,点 P 的坐标为(x0,y0),则点 P 到直线 L 的距离为:同理可知,当 P(x0,y0),直线 L 的解析式为 y=kx+b 时,则点 P 到直线 L 的距离为:在人教新版教材中,课本对于该公式的介绍依旧占有很大的篇幅,提到了两种证法,分别是十分直截的垂线段法和结合前面所学的向量方法。

这两种方法具有很强的象征,体现了不同流派的不同处理思路。

我们首先介绍简洁明了的垂线段方法,虽然计算量交大,但思维难度可以说是极小的。

法一:垂线段法①首先解出直线 AB 的方程;②联立 L 与直线 AB,解出垂足 B 的坐标;③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得到 AB 距离,即点到直线距离下面我们来探索一下向量的方法,实际上在空间向量章节我们已经学习过如何求一个点到一条直线的距离,主要方法和点到平面距离思路一致,法向量都是十分关键的一点,这也是中学阶段空间向量部分的核心。

法二:向量法①首先求出直线 L 的方向向量,再求出其法向量;②在直线上任取一点 M,求出向量 MP 与法向量的夹角;③利用模长公式即可求解。

二、其余方法展示接下来采用的额外七种方法,分别从面积、设而不求、函数、几何等视角加以展开,每一种方法都可以提炼出不同的核心思路。

等面积的方法和法一十足相似,主要是计算量都偏大,但都比较容易想到;当我们看到高的时候,最能直接想到的或许就是面积了。

法三:等面积法①由点 P 向两坐标轴分别作平行线交直线 L 于点 R、S;②分别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得到 PR、PS 的距离;③利用等面积方法求出三角形 PRS 的高,即点到直线的距离下面的方法应该说是解析几何味道十分浓重的,考虑到圆锥曲线中常用的设而不求想法,我们巧妙地构造对称点来解决这个问题。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高中数学知识点讲解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高中数学知识点讲解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1.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知识点的知识】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而这条垂线段的距离是任何点到直线中最短的距
离.设直线方程为,直线外某点的坐标为那么这点到这直线的距离就为:= Ax By C=0 (X ,Y)d
0 0
|퐴푋0+퐵푌0+퐶|

퐴2+퐵2
【例题解析】
例:过点引直线使到直线的距离相等,求这条直线方程.
P(1,1)A(2,3),B(4,5)
解:当直线平行于直线时,或过的中点时满足题意,
AB AB
当直线平行于直线AB 时,所求直线的斜率为k =5―3
4―2= 1,
故直线方程为,即;
y﹣1=(x﹣1)x﹣y=0
当直线过AB 的中点(3,4)时,斜率为k =4―1
3―1=
3
2

3
故直线方程为y﹣1 =(x﹣1)3x﹣2y﹣1=0
,即;
2
故答案为:或.
x﹣y=0 3x﹣2y﹣1=0
这个题考查了点到直线的概念,虽然没有用到距离公式,但很有参考价值.他告诉我们两点,第一直线上的点到平行直线的距离相等;第二,直线过某两点的中点时,这两点到直线的距离相等,可以用三角形全等来证明.除此之外,本例题还考察了直线表达式的求法,是一个好题.
【考点分析】
正如例题所表达的一样,先要了解这个考点的概念和意义,再者要牢记距离公式,在解析几何中可能会涉及到点到直线的距离.
1/ 1。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九章 平面解析几何 第二节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九章 平面解析几何 第二节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第二节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一、基础知识1.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1)两条直线平行①对于两条不重合的直线l 1,l 2,若其斜率分别为k 1,k 2,则有l 1∥l 2⇔k 1=k 2. ②当直线l 1,l 2不重合且斜率都不存在时,l 1∥l 2. (2)两条直线垂直①如果两条直线l 1,l 2的斜率存在, 设为k 1,k 2,则有l 1⊥l 2⇔k 1·k 2=-1.②当其中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而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时,l 1⊥l 2. 2.两条直线的交点的求法直线l 1:A 1x +B 1y +C 1=0,l 2:A 2x +B 2y +C 2=0,则l 1与l 2的交点坐标就是方程组⎩⎪⎨⎪⎧A 1x +B 1y +C 1=0,A 2x +B 2y +C 2=0的解. 3.三种距离公式 (1)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平面上任意两点P 1(x 1,y 1),P 2(x 2,y 2)间的距离公式为|P 1P 2|=x 2-x 12+y 2-y 12.(2)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点P 0(x 0,y 0)到直线l :Ax +By +C =0的距离d =|Ax 0+By 0+C |A 2+B 2.(3)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公式两条平行直线Ax +By +C 1=0与Ax +By +C 2=0 间的距离d =|C 1-C 2|A 2+B 2.二、常用结论(1)与直线Ax +By +C =0(A 2+B 2≠0)垂直或平行的直线方程可设为: ①垂直:Bx -Ay +m =0;②平行:Ax +By +n =0. (2)与对称问题相关的四个结论:①点(x ,y )关于点(a ,b )的对称点为(2a -x,2b -y ).②点(x ,y )关于直线x =a 的对称点为(2a -x ,y ),关于直线y =b 的对称点为(x,2b -y ). ③点(x ,y )关于直线y =x 的对称点为(y ,x ),关于直线y =-x 的对称点为(-y ,-x ). ④点(x ,y )关于直线x +y =k 的对称点为(k -y ,k -x ),关于直线x -y =k 的对称点为(k +y ,x -k ).考点一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典例] 已知两直线l 1:mx +8y +n =0和l 2:2x +my -1=0,试确定m ,n 的值,使 (1)l 1与l 2相交于点P (m ,-1); (2)l 1∥l 2;(3)l 1⊥l 2,且l 1在y 轴上的截距为-1.[解] (1)由题意得⎩⎪⎨⎪⎧m 2-8+n =0,2m -m -1=0,解得⎩⎪⎨⎪⎧m =1,n =7.即m =1,n =7时,l 1与l 2相交于点P (m ,-1).(2)∵l 1∥l 2,∴⎩⎪⎨⎪⎧m 2-16=0,-m -2n ≠0,解得⎩⎪⎨⎪⎧m =4,n ≠-2或⎩⎪⎨⎪⎧m =-4,n ≠2.即m =4,n ≠-2或m =-4,n ≠2时,l 1∥l 2. (3)当且仅当2m +8m =0, 即m =0时,l 1⊥l 2. 又-n8=-1,∴n =8.即m =0,n =8时,l 1⊥l 2,且l 1在y 轴上的截距为-1.[解题技法]1..由一般式确定两直线位置关系的方法[题组训练]1.已知直线4x+my-6=0与直线5x-2y+n=0垂直,垂足为(t,1),则n的值为() A.7B.9C.11 D.-7解析:选A由直线4x+my-6=0与直线5x-2y+n=0垂直得,20-2m=0,m=10.直线4x+10y-6=0过点(t,1),所以4t+10-6=0,t=-1.点(-1,1)又在直线5x-2y+n=0上,所以-5-2+n=0,n=7.2.(2019·保定五校联考)直线l1:mx-2y+1=0,l2:x-(m-1)y-1=0,则“m=2”是“l1∥l2”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C由l1∥l2得-m(m-1)=1×(-2),得m=2或m=-1,经验证,当m=-1时,直线l1与l2重合,舍去,所以“m=2”是“l1∥l2”的充要条件,故选C.考点二距离问题[典例](1)过点P(2,1)且与原点O距离最远的直线方程为()A.2x+y-5=0B.2x-y-3=0C.x+2y-4=0 D.x-2y=0(2)若两平行直线l1:x-2y+m=0(m>0)与l2:2x+ny-6=0之间的距离是5,则m +n=()A .0B .1C .-2D .-1[解析] (1)过点P (2,1)且与原点O 距离最远的直线为过点P (2,1)且与OP 垂直的直线,因为直线OP 的斜率为1-02-0=12,所以所求直线的斜率为-2,故所求直线方程为2x +y -5=0.(2)因为l 1,l 2平行,所以1×n =2×(-2),1×(-6)≠2×m ,解得n =-4,m ≠-3,所以直线l 2:x -2y -3=0.又l 1,l 2之间的距离是 5,所以|m +3|1+4=5,解得m =2或m =-8(舍去),所以m +n =-2,故选C.[答案] (1)A (2)C[解题技法]1.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求法可直接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来求,但要注意此时直线方程必须为一般式. 2.两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求法(1)利用“转化法”将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转化为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2)利用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 [题组训练]1.已知点P (2,m )到直线2x -y +3=0的距离不小于25,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解析:由题意得,点P 到直线的距离为|2×2-m +3|22+12≥25,即|m -7|≥10,解得m ≥17或m ≤-3,所以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3]∪[17,+∞).答案:(-∞,-3]∪[17,+∞)2.如果直线l 1:ax +(1-b )y +5=0和直线l 2:(1+a )x -y -b =0都平行于直线l 3:x -2y +3=0,则l 1,l 2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解析:因为l 1∥l 3,所以-2a -(1-b )=0,同理-2(1+a )+1=0,解得a =-12,b =0,因此l 1:x -2y -10=0,l 2:x -2y =0,d =|-10-0|12+-22=2 5.答案:25考点三 对称问题[典例] 已知直线l :2x -3y +1=0,点A (-1,-2). (1)求点A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A ′的坐标;(2)求直线m :3x -2y -6=0关于直线l 的对称直线m ′的方程. [解] (1)设A ′(x ,y ),再由已知得 ⎩⎪⎨⎪⎧y +2x +1×23=-1,2×x -12-3×y -22+1=0,解得⎩⎨⎧x =-3313,y =413,所以A ′⎝⎛⎭⎫-3313,413. (2)在直线m 上取一点,如M (2,0),则M (2,0)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M ′必在m ′上.设对称点为M ′(a ,b ),则⎩⎪⎨⎪⎧2×a +22-3×b +02+1=0,b -0a -2×23=-1,解得M ′⎝⎛⎭⎫613,3013.设m 与l 的交点为N ,则由⎩⎪⎨⎪⎧2x -3y +1=0,3x -2y -6=0,得N (4,3).又因为m ′经过点N (4,3),所以由两点式得直线m ′方程为9x -46y +102=0.[变透练清] 1.变结论在本例条件下,则直线l 关于点A (-1,-2)对称的直线l ′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解析:法一:在l :2x -3y +1=0上任取两点, 如M (1,1),N (4,3),则M ,N 关于点A 的对称点M ′,N ′均在直线l ′上. 易知M ′(-3,-5),N ′(-6,-7), 由两点式可得 l ′的方程为2x -3y -9=0. 法二:设P (x ,y )为l ′上任意一点, 则P (x ,y )关于点A (-1,-2)的对称点为 P ′(-2-x ,-4-y ),∵P ′在直线l 上,∴2(-2-x )-3(-4-y )+1=0, 即2x -3y -9=0. 答案:2x -3y -9=02.(2019·合肥四校联考)已知入射光线经过点M (-3,4),被直线l :x -y +3=0反射,反射光线经过点N (2,6),则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为________.解析:设点M (-3,4)关于直线l :x -y +3=0的对称点为M ′(a ,b ),则反射光线所在直线过点M ′,所以⎩⎪⎨⎪⎧b -4a --3=-1,-3+a 2-b +42+3=0,解得a =1,b =0.又反射光线经过点N (2,6),所以所求直线的方程为y -06-0=x -12-1,即6x -y -6=0.答案:6x -y -6=0[解题技法]1.中心对称问题的两个类型及求解方法 (1)点关于点对称若点M (x 1,y 1)及N (x ,y )关于P (a ,b )对称,则由中点坐标公式得⎩⎪⎨⎪⎧x =2a -x 1,y =2b -y 1进而求解.(2)直线关于点对称①在已知直线上取两点,利用中点坐标公式求出它们关于已知点对称的两点坐标,再由两点式求出直线方程;②求出一个对称点,再利用两对称直线平行,由点斜式得到所求直线方程; ③轨迹法,设对称直线上任一点M (x ,y ),其关于已知点的对称点在已知直线上. 2.轴对称问题的两个类型及求解方法 (1)点关于直线的对称若两点P 1(x 1,y 1)与P 2(x 2,y 2)关于直线l :Ax +By +C =0对称, 由方程组⎩⎪⎨⎪⎧A ×x 1+x 22+B ×y 1+y22+C =0,y 2-y 1x 2-x 1×⎝⎛⎭⎫-A B =-1,可得到点P 1关于l 对称的点P 2的坐标(x 2,y 2)(其中B ≠0,x 1≠x 2).(2)直线关于直线的对称一般转化为点关于直线的对称来解决,有两种情况:一是已知直线与对称轴相交;二是已知直线与对称轴平行.[课时跟踪检测]1.过点(1,0)且与直线x -2y -2=0垂直的直线方程是( ) A .x -2y -1=0 B .x -2y +1=0 C .2x +y -2=0D .x +2y -1=0解析:选C 因为直线x -2y -2=0的斜率为12,所以所求直线的斜率k =-2.所以所求直线的方程为y -0=-2(x -1), 即2x +y -2=0.2.已知直线l 1:2ax +(a +1)y +1=0和l 2:(a +1)x +(a -1)y =0,若l 1⊥l 2,则a =( ) A .2或12B.13或-1 C.13D .-1解析:选B 因为直线l 1⊥l 2,所以2a (a +1)+(a +1)(a -1)=0,解得a =13或-1.3.若点P 在直线3x +y -5=0上,且P 到直线x -y -1=0的距离为2,则点P 的坐标为( )A .(1,2)B .(2,1)C .(1,2)或(2,-1)D .(2,1)或(-1,2) 解析:选C 设P (x,5-3x ),则d =|x -5+3x -1|12+-12=2,化简得|4x -6|=2,即4x -6=±2,解得x =1或x =2,故P (1,2)或(2,-1).4.(2018·揭阳一模)若直线l 1:x -3y +2=0与直线l 2:mx -y +b =0关于x 轴对称,则m +b =( )A.13 B .-1 C .-13D .1解析:选B 直线l 1:x -3y +2=0关于x 轴对称的直线为x +3y +2=0.由题意知m ≠0. 因为mx -y +b =0,即x -y m +bm=0,且直线l 1与l 2关于x 轴对称,所以有⎩⎨⎧-1m=3,bm =2,解得⎩⎨⎧m =-13,b =-23,则m +b =-13+⎝⎛⎭⎫-23=-1. 5.点A (1,3)关于直线y =kx +b 对称的点是B (-2,1),则直线y =kx +b 在x 轴上的截距是( )A .-32B.54 C .-65D.56解析:选D 由题意,知⎩⎨⎧3-11+2·k =-1,2=k ·⎝⎛⎭⎫-12+b ,解得⎩⎨⎧k =-32,b =54.∴直线方程为y =-32x +54,它在x 轴上的截距为-54×⎝⎛⎭⎫-23=56.故选D. 6.(2019·成都五校联考)已知A ,B 是x 轴上的两点,点P 的横坐标为2,且|P A |=|PB |,若直线P A 的方程为x -y +1=0,则直线PB 的方程是( )A .2x +y -7=0B .x +y -5=0C .2y -x -4=0D .2x -y -1=0解析:选B 由|P A |=|PB |得点P 一定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根据直线P A 的方程为x -y +1=0,可得A (-1,0),将x =2代入直线x -y +1=0,得y =3,所以P (2,3),所以B (5,0),所以直线PB 的方程是x +y -5=0,选B.7.若动点A ,B 分别在直线l 1:x +y -7=0和l 2:x +y -5=0上移动,则AB 的中点M 到原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A .3 2B .22C .3 3D .42解析:选A 依题意知AB 的中点M 的集合为与直线l 1:x +y -7=0和l 2:x +y -5=0距离都相等的直线,则M 到原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原点到该直线的距离.设点M 所在直线的方程为l :x +y +m =0,根据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得|m +7|2=|m +5|2⇒|m +7|=|m +5|⇒m =-6,即l :x +y -6=0.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M 到原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6|2=3 2. 8.已知点A (1,3),B (5,-2),在x 轴上有一点P ,若|AP |-|BP |最大,则P 点坐标为( )A .(3.4,0)B .(13,0)C .(5,0)D .(-13,0)解析:选B 作出A 点关于x 轴的对称点A ′(1,-3),则A ′B 所在直线方程为x -4y -13=0.令y =0得x =13,所以点P 的坐标为(13,0).9.经过两直线l 1:x -2y +4=0和l 2:x +y -2=0的交点P ,且与直线l 3:3x -4y +5=0垂直的直线l 的方程为________.解析:由方程组⎩⎪⎨⎪⎧x -2y +4=0,x +y -2=0得x =0,y =2,即P (0,2).因为l ⊥l 3,所以直线l 的斜率k =-43,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y -2=-43x ,即4x +3y -6=0.答案:4x +3y -6=010.已知点P 1(2,3),P 2(-4,5)和A (-1,2),则过点A 且与点P 1,P 2距离相等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解析:当直线与点P 1,P 2的连线所在的直线平行时,由直线P 1P 2的斜率k =3-52+4=-13,得所求直线的方程为y -2=-13(x +1),即x +3y -5=0.当直线过线段P 1P 2的中点时,因为线段P 1P 2的中点坐标为(-1,4),所以直线方程为x =-1.综上所述,所求直线方程为x +3y -5=0或x =-1.答案:x +3y -5=0或x =-111.直线x -2y +1=0关于直线x =1对称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解析:由题意得直线x -2y +1=0与直线x =1的交点坐标为(1,1).又直线x -2y +1=0上的点(-1,0)关于直线x =1的对称点为(3,0),所以由直线方程的两点式,得y -01-0=x -31-3,即x +2y -3=0.答案:x +2y -3=012.过点P (0,1)作直线l 使它被直线l 1:2x +y -8=0和l 2:x -3y +10=0截得的线段被点P 平分,则直线l 的方程为________.解析:设l 1与l 的交点为A (a,8-2a ),则由题意知,点A 关于点P 的对称点B (-a,2a -6)在l 2上,把B 点坐标代入l 2的方程得-a -3(2a -6)+10=0,解得a =4,即点A (4,0)在直线l 上, 所以由两点式得直线l 的方程为x +4y -4=0. 答案:x +4y -4=013.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是A (1,1),B (-1,3),C (3,4). (1)求BC 边的高所在直线l 1的方程;(2)若直线l 2过C 点,且A ,B 到直线l 2的距离相等,求直线l 2的方程.解:(1)因为k BC =4-33+1=14,又直线l 1与BC 垂直,所以直线l 1的斜率k =-1k BC =-4,所以直线l 1的方程是y =-4(x -1)+1,即4x +y -5=0.(2)因为直线l 2过C 点且A ,B 到直线l 2的距离相等, 所以直线l 2与AB 平行或过AB 的中点M , 因为k AB =3-1-1-1=-1,所以直线l 2的方程是y =-(x -3)+4,即x +y -7=0. 因为AB 的中点M 的坐标为(0,2), 所以k CM =4-23-0=23,所以直线l 2的方程是y =23(x -3)+4,即2x -3y +6=0. 综上,直线l 2的方程是x +y -7=0或2x -3y +6=0.。

2020高中数学 检测(二十一)点到直线的距离、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含解析)2

2020高中数学 检测(二十一)点到直线的距离、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含解析)2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一) 点到直线的距离、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一、题组对点训练对点练一点到直线的距离1.点(5,-3)到直线x+2=0的距离等于( )A.7 B.5C.3 D.2解析:选A 直线x+2=0,即x=-2为平行于y轴的直线,所以点(5,-3)到x=-2的距离d=|5-(-2)|=7。

2.已知A(-2,-4),B(1,5)两点到直线l:ax+y+1=0的距离相等,则实数a的值为( )A.-3 B.3C.-3或3 D.1或3解析:选C 由题意得错误!=错误!,解得a=-3或3。

3.倾斜角为60°,并且与原点的距离是5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解析:因为直线斜率为tan 60°=3,可设直线方程为y=错误!x +b,化为一般式得错误!x-y+b=0.由直线与原点距离为5,得错误!=5⇒|b|=10。

所以b=±10,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3x-y+10=0或3x-y-10=0.答案:错误!x-y+10=0或错误!x-y-10=04.若动点A(x1,y1),B(x2,y2)分别在直线l1:x+y-7=0和l2:x+y-5=0上移动,则AB的中点M到原点距离的最小值为________.解析:由题意,知点M在直线l1与l2之间且与两直线距离相等的直线上,设该直线方程为x+y+c=0,则错误!=错误!,即c=-6,∴点M在直线x+y-6=0上,∴点M到原点的距离的最小值就是原点到直线x+y-6=0的距离,即错误!=3错误!.答案:3错误!对点练二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5.已知直线l1:x+y+1=0,l2:x+y-1=0,则l1,l2之间的距离为()A.1 B。

错误!C.错误!D.2解析:选B 在l1上取一点(1,-2),则点到直线l2的距离为错误!=错误!.6.两平行线分别经过点A(5,0),B(0,12),它们之间的距离d满足的条件是()A.0<d≤5 B.0<d≤13C.0<d<12 D.5≤d≤12解析:选B 当两平行线与AB垂直时,两平行线间的距离最大,|AB|=13,所以0<d≤13。

2.3.3+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

2.3.3+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

| 3 ( 2) 4 3 3 |
32 42
4 1 3 ( 2)
42 32
2
.
5
9
;
5
(2) d
3 1 0 3
( 3) 1
2
2
0;
当堂检测
3.在△ABC中,A(0,0),B(3,5),C(4,4),则△ABC的面积为 4
解析:由已知可得 AC 42 42 4 2
求△ABC的面积.
y
分析: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可知,只要利用距离公式求出边AB
的长和边AB上的高即可.
3
解:如图2.3 7, 设边AB上的高为h, 则S△ABC
2
1
AB h.
2
AB (3 1)2 (1 3)2 2 2
边BC上的高h就是点C 到直线AB的距离.
y 3 x 1
方向向量垂直的单位向量n ?
作者编号:32003
O
x
P1
图2.3-6
讲授新知
设P1 ( x1 , y1 ), P2 ( x2 , y2 )是直线l : Ax By C 0上的任意两点, 则P1 P2
( x2 x1 , y2 y1 )是直线l的方向向量. 把Ax1 By1 C 0, Ax2 By2 C
得直线l与PQ的交点坐标, 即垂足Q的坐标为
,

2
2
2
2
A

B
A

B


x
讲授新知
探究:如图, 0 , 0 是直线: + + = 0外的一点,我们该
如何求P到直线的距离?

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一课件: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一课件: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A21+B2(A,B). (2)设 P(x0,y0),在直线 l 上任取点 M(x,y),可得向量P→M=(x-x0,y-y0). (3)|PQ|=|P→Q|=|P→M·n|=|Ax0+A2B+y0B+2 C|.
课时学案
题型一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例 1 (1)点 P(-1,2)到直线 2x+y-10=0 的距离为___2__5___. (2)已知坐标平面内两点 A(3,2)和 B(-1,4)到直线 mx+y+3=0 的距离相 等,则实数 m 的值等于_-__6_或__12__.
思路分析 由|PA|=|PB|知 P 点在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上,通过解方程组求 得 P 点坐标.
解析 线段 AB 的中点的坐标为(3,-2),kAB=-43-+21=-1,∴线段 AB 的 垂直平分线方程为 y+2=x-3,即 x-y-5=0.
∵点 P(a,b)在直线 x-y-5=0 上,故 a-b-5=0. 又|4a+423+b-322|=2, 解方程组a|4-a+b-3b5-=20|=,10,得ab= =1-,4或ab= =- 277, 87. ∴所求的点为 P(1,-4),或 P277,-87.
由已知得|4+C|= 2
2,解得 C=-6 或 C=-2.
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 x+y-6=0 或 x+y-2=0.
综上,所求直线方程为 x+7y=0 或 x-y=0 或 x+y-6=0 或 x+y-2=0.
例 3 (1)已知点 A(1,3),B(3,1),C(-1,0),求△ABC 的面积. 【思路分析】 S△=12×边×该边上的高,因此,需要求一条边长和这条边 上的高,用两点间距离公式求边长,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高. 【解析】 如图,设 AB 边上的高为 h,则 S△ABC=12|AB|·h.

2.3.3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人教A版(2019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一

2.3.3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人教A版(2019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一

此时直线l 的方程为
, 即x+3y-5=0.
当l 过AB的中点(-1,4)时,直线l的方程为x=-1.
综上所述,直线l的方程为x=-1 或x+3y-5=0.
13
典型例题 求经过点P(-3,5),且与原点距离等于3的直线l的 方 程
解 :当直线的斜率存在时,设所求直线方程为y-5=k(x+3), 整理, 得kx-y+3k+5=0.
3.求点P 。(-1,2) 到直线2x+y-10=0的距离. 2√5 4、P(2,—3) 到直线x+2y+4=0 的距离是 0 5.点P(-1,2) 到直线3x=2的 距 离 是 3
4
6.点P(-1,2) 到直线3y=2的 距 离 是 3 .
10
典型例题
例2:用解析法证明: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任意一点到两腰的距离之和等于一 腰上的高。
证明:建立如图直角坐标系,设P(x,0),x∈(-a,a)
可求得lAp:(bx+ay-ab=0)cp:(bx-ay+ab=0)
|PF|=(
bx+ab a²+ b²
A 到BC 的距离 因为|PE|+|PF|=h, 所以原命题得证。
11
>
U
典型例题例3. 已知直线l经过点M(-1,2), 且A(2,3),B(-4,5) 两点到直线l 的距离相等,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线l的方程.
8
典型例题 例1:已知点A(1,3),B(3,1),C(-1,0),求 △ABC的面 积
解:设AB边上的高为h
|ABI=√(3-1)²+(1-3)²=2√2
AB 的方程为y-3=-1 · (x-1)

高中-数学-人教版-2.3.3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二)

高中-数学-人教版-2.3.3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二)

2.3.3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二)一、选择题1、点P (a ,0)到直线3x +4y -6=0的距离大于3,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A. a >7 B. a <-3C. a >7或a <-3D. a >7或-3<a <72、“C =5”是“点(2,1)到直线3x +4y +C =0的距离为3”的( ) A. 充要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C. 必要不充分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点(2,3)P 到直线:(1)30ax a y +-+=的距离d 最大时,d 与a 的值依次为( )A. 3,-3B. 5,2C. 5,1D. 7,14、在平面内,与x 轴、y 轴和直线2x y +=的距离都相等的点共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5、(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直线y =ax ﹣3a +2(a ∈R )必过定点(3,2) B. 直线y =3x ﹣2在y 轴上的截距为2C. 直线x +1=0的倾斜角为30°D. 点(5,﹣3)到直线x +2=0的距离为76、(多选)已知点A (-3,-4),B (6,3)到直线l :ax +y +1=0的距离相等,则实数a 的值等于( )A.79B. 13-C. 79-D.13二、填空题7、已知直线l :23y x =+,则点()1,0M 到直线l 的距离等于______;直线l 关于点M 对称的直线方程为______. 8、点(),P m n m --到直线1x ym n+=的距离等于______.9、若点P 在直线350x y +-=上,且P 到直线10x y --=,则点P 的坐标为______.10、若动点()11,A x y ,()22,B x y 分别在直线1:270+-=l x y 和2:250+-=l x y 上移动,则AB 的中点到原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______. 三、解答题11、已知点(2,1)P-,求:(1)过点P与原点距离为2的直线l的方程;(2)过点P与原点距离最大的直线l的方程,最大距离是多少?(3)是否存在过点P与原点距离为6的直线?若存在,求出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2、直线1:1l y mx=+,2:1l x my=-+相交于点P,其中1m≤.(1)求证:1l、2l分别过定点A、B,并求点A、B的坐标;(2)求ABP△的面积S;(3)问m为何值时,S最大?答案第1页,共5页参考答案1、【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3,解得a >7或a <-3.2、【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解答】由题意知点(2,1)到直线340x y C ++=的距离为3等价于3=,解得5C =或25C =-,∴“5C =”是“点(2,1)到直线340x y C ++=的距离为3”的充分不必要条件,选B .3、【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解答】直线()130ax a y +-+=,即()()30a x y y ++-=,∴直线()130ax a y +-+=是过直线0x y +=和30y -=交点的直线系方程,由030x y y +=⎧⎨-=⎩,得33x y =-⎧⎨=⎩,,可得直线()130ax a y +-+=经过定点()3,3Q -,∴当直线()130ax a y +-+=与PQ 垂直时,点()2,3P 到直线()130ax a y +-+=的距离最大,d ∴的最大值为5PQ ==,此时PQ x ∥轴,可得直线()130ax a y +-+=斜率不存在,即1a =.选C . 4、【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解答】设满足题意得点的坐标为(a ,b ), ∈点到x 轴、y 轴的距离相等,∈a 2=b 2, ∈a =b 或者a =﹣b ;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得点到直线x +y ﹣2=0的距离的平方d 22(2)2a b +-=,由题可得a 2=b 2()222a b +-=,当a =b 时,可解得a =b =; 当a =﹣b 时,可解得a =﹣b =; ∈符合题意得点总共4个,选D . 5、【答案】ACD【分析】本题考查恒过定点的直线,直线的倾斜角以及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解答】对A ,化简得直线()32y a x =-+,故定点为()3,2.故A 正确. 对B ,32y x =-在y 轴上的截距为2-.故B 错误. 对C,直线10x +=θ满足[)tan ,01803θθ=∈︒,,即30θ=︒.故C 正确.对D ,∵直线2x =-垂直于x 轴,故()5,3-到2x =-的距离为()527--=.故D 正确.选ACD . 6、【答案】BC【分析】本题考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解答】∵A 和B 到直线l 的距离相等,由点A 和点B 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化简得3364a a +=+,()3364a a +=±+,解得实数79a =-或13-,选BC .7、270x y --=【分析】本题考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直线关于点对称的直线方程. 【解答】点()1,0M 到直线l==, 设00(,)x y 为对称直线上任一点,则其关于点M 的对称点为00(2,)x y --, ∵该点在直线l 上,∴00=2(2)3y x --+,化简得00270x y --=, ∴所求的直线方程为270x y --=, 8、答案第3页,共5页【分析】本题考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解答】化直线方程为一般方程得0nx my mn +-=,∴点P 到直线0nx my mn +-=的距离为22d ===.9、【答案】(1,2)或(2,-1) 【分析】本题考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解答】点P 在直线350x y +-=上,设(),53P a a -,P 到直线10xy --=的距离462a =-=,解得a =1或a =2,点P 的坐标为(1,2)或(2,-1). 10、 【分析】本题考查中点坐标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解答】设AB 的中点坐标为(),x y ,∵()11,A x y ,()22,B x y ,∴121222x x x y y y +⎧=⎪⎪⎨+⎪=⎪⎩,又()11,A x y ,()22,B x y 分别在直线1:270+-=l x y 和2:250+-=l x y 上移动,∴1122270250x y x y +-=⎧⎨+-=⎩,两式相加得()()12122120+++-=x x y y ,∴42120+-=x y ,即260x y +-=即为AB 中点所在直线方程,因此原点到直线260x y +-=的距离,即为AB的中点到原点的距离的最小值;5=11、【答案】(1)2x =或34100x y --=;(2;(3)不存在,理由见解答. 【分析】本题考查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以及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解答】(1)设直线:(2)(1)0l a x b y -++=,2=.化简,得0b=或43b a=-,故直线l的方程为2x=或34100x y--=.(2)过P点与原点O距离最大的直线是过P点且与PO垂直的直线,由l OP⊥,得1l OPk k=-⋅,∴12lOPkk=-=,由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得()122y x+=-,即250x y--=,即直线250x y--=是过P点与原点O(3)由(2)知,过点P∴不存在过点P且到原点距离为6的直线.12、【答案】(1)见解答;(2)212121Sm⎛⎫=-⎪+⎝⎭;(3)0m=.【分析】本题考查恒过定点的直线,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以及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解答】(1)在直线1l的方程中,令0x=可得1y=,则直线1l过定点()0,1A,在直线2l的方程中,令0y=可得1x=,则直线2l过定点()10B,;(2)联立直线1l、2l的方程11y mxx my=+⎧⎨=-+⎩,解得221111mxmmym-⎧=⎪⎪+⎨+⎪=⎪+⎩,即点2211,11m mPm m-+⎛⎫⎪++⎝⎭.AP==BP==,11m-≤≤,∴()()222211111212212121m m mS AP BPmm m-⋅+-⎛⎫=⋅===-⎪+++⎝⎭;答案第5页,共5页(3)212121S m ⎛⎫=- ⎪+⎝⎭且11m -≤≤,∈当0m =时,S 取得最大值,即max 12S =.。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北京习题集)(教师版)一.选择题(共9小题)1.(2019•东城区一模)已知圆22:20C x x y ++=,则圆心C 到直线3x =的距离等于( ) A .1B .2C .3D .42.(2018•西城区模拟)若(,)P x y 在直线40x y +-=上,则22x y +的最小值是( )A .8B .CD .163.(2018•西城区模拟)点(1,1)-到直线10x y +-=的距离是( )A .12B C D 4.(2018•北京模拟)已知O 为原点,点P 在直线10x y +-=上运动,那么||OP 的最小值为( )A B .1 C D .5.(2017春•朝阳区期末)点(1,0)P 到直线30x y --=的距离为( )A .1B C .2D .6.(2017秋•丰台区期中)已知点(1,1)P ,Q 为直线10x y +-=上任意一点,那么||PQ 的最小值是( )A .1B .2C D7.(2017秋•东城区校级期中)若x 轴的正半轴上的M 到原点与点(5,3)-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则M 的坐标是( )A .(2,0)-B .(1,0)C .3(2,0)D .,0)8.(2015秋•怀柔区期末)点(1,2)P -到直线86150x y -+=的距离为( ) A .2B .12C .1D .729.(2016秋•海淀区期中)点(1,3)-到直线2y x =的距离为( )A .32B .52C D二.填空题(共4小题)10.(2018春•海淀区校级期末)已知ABC ∆中,点(1,1)A ,(4,2)B ,(4,6)C -.则ABC ∆的面积为 .11.(2017秋•海淀区校级期末)已知为P 曲线2y ln x =上的任一点,则点P 到直线220x y -+=距离的最小值为 12.(2016秋•东城区期末)点(1,1)-到直线20x y +-=的距离为 . 13.(2016秋•怀柔区期末)原点到直线4310x y +-=的距离为 . 三.解答题(共2小题)14.(2011春•顺义区期末)已知两定点(2,5)A ,(2,1)B -,M 和N 是过原点的直线l 上的两个动点,且||MN =,//l AB ,如果直线AM 和BN 的交点C 在y 轴上;(Ⅰ)求M,N与C点的坐标;(Ⅱ)求C点到直线l的距离.15.(2017秋•海淀区校级期中)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AB边和AD边所在直线方程分别为370++=和x yM--+=,且它的对角线交点为(2,1)37210x y(1)求点A与点C的坐标(2)求CD所在的直线方程(3)求点A到直线CD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北京习题集)(教师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9小题)1.(2019•东城区一模)已知圆22:20C x x y ++=,则圆心C 到直线3x =的距离等于( ) A .1B .2C .3D .4【分析】根据圆的标准方程求出圆心坐标,从而求得点到直线的距离. 【解答】解:圆22:20C x x y ++=,即22(1)1x y ++=,故圆心(1,0)C -, 则圆心C 到直线3x =的距离为|3(1)|4--=,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圆的标准方程,点到直线的距离,属于基础题.2.(2018•西城区模拟)若(,)P x y 在直线40x y +-=上,则22x y +的最小值是( )A .8B .CD .16【分析】220x y +22x y +的最小值. 【解答】解:220x y +,∴∴原点到直线的距离d ==,∴22x y ∴+的最小值为8.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最小值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合理运用. 3.(2018•西城区模拟)点(1,1)-到直线10x y +-=的距离是( )A .12B C D 【分析】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直接求解. 【解答】解:点(1,1)-到直线10x y +-=的距离:d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求法,考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是基础题.4.(2018•北京模拟)已知O 为原点,点P 在直线10x y +-=上运动,那么||OP 的最小值为( )A B .1 C D .【分析】||OP 的最小值为原点O 到直线10x y +-=的距离,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即可得出.【解答】解:||OP 的最小值为原点O 到直线10x y +-=的距离d =.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转化法,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5.(2017春•朝阳区期末)点(1,0)P 到直线30x y --=的距离为( )A .1B C .2D .【分析】直接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解即可. 【解答】解:点(1,0)P 到直线30x y --=. 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d .可得:d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比较基础.6.(2017秋•丰台区期中)已知点(1,1)P ,Q 为直线10x y +-=上任意一点,那么||PQ 的最小值是( )A .1B .2C D【分析】点(1,1)P ,Q 为直线10x y +-=上任意一点,那么||PQ 的最小值是点P 到直线的距离,问题得以解决. 【解答】解:点(1,1)P ,Q 为直线10x y +-=上任意一点,那么||PQ 的最小值是点P 到直线的距离,即||PQ ==,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属于基础题.7.(2017秋•东城区校级期中)若x 轴的正半轴上的M 到原点与点(5,3)-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则M 的坐标是( )A .(2,0)-B .(1,0)C .3(2,0)D .,0)【分析】设(,0)M x ,(0)x >,由题意可得:x【解答】解:设(,0)M x ,(0)x >,由题意可得:x =M ∴0).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8.(2015秋•怀柔区期末)点(1,2)P -到直线86150x y -+=的距离为( ) A .2B .12C .1D .72【分析】点0(P x ,0)y 到直线0ax by c ++=的距离:d d ==,由此能求出点(1,2)P -到直线86150x y -+=的距离.【解答】解:点(1,2)P -到直线86150x y -+=的距离: 12d ==,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应用,解题时要注意公式的灵活运用,合理地进行求解. 9.(2016秋•海淀区期中)点(1,3)-到直线2y x =的距离为( )A .32B .52C D【分析】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即可得出.【解答】解:点(1,3)-到直线2y x =的距离d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二.填空题(共4小题)10.(2018春•海淀区校级期末)已知ABC ∆中,点(1,1)A ,(4,2)B ,(4,6)C -.则ABC ∆的面积为 10 . 【分析】由两点式的直线BC 的方程,再根据点点到直线的距离求出BC 边上的高d ,再根据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求出BC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由两点式的直线BC 的方程为246244y x --=---,即为280x y +-=,由点A 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BC 边上的高d ==BC =,ABC ∴∆的面积为1102⨯=,故答案为:10.【点评】本题考查了直线方程的求法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属于基础题 11.(2017秋•海淀区校级期末)已知为P 曲线2y ln x =上的任一点,则点P 到直线220x y -+=距离的最小值为【分析】求出平行于直线2y x =且2+与曲线(2)y ln x =相切的切点坐标,再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得结论. 【解答】解:设(,)P x y ,则212y x x'==,(0)x > 令12x =,则12x =, 0y ∴=.∴平行于直线22y x =+且与曲线(2)y ln x =相切的切点坐标为1(2,0)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得1|202|d ⨯-+==【点评】本题考查导数知识的运用,考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12.(2016秋•东城区期末)点(1,1)-到直线20x y +-=【分析】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解.【解答】解:点(1,1)-到直线20x y +-=的距离为d ==,.【点评】本题考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求法,是基础题. 13.(2016秋•怀柔区期末)原点到直线4310x y +-=的距离为 15. 【分析】直接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答案.【解答】解: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得,原点到直线4310x y +-=的距离15d =, 故答案为:15.【点评】本题考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熟记公式,是基础题. 三.解答题(共2小题)14.(2011春•顺义区期末)已知两定点(2,5)A ,(2,1)B -,M 和N 是过原点的直线l 上的两个动点,且||MN =,//l AB ,如果直线AM 和BN 的交点C 在y 轴上;(Ⅰ)求M ,N 与C 点的坐标; (Ⅱ)求C 点到直线l 的距离.【分析】(Ⅰ) 用点斜式求出直线l 的方程,设(,)M a a ,则(2,2)N a a ++,设(0,)C b ,根据点共线得到①和②, 解得a 和b 的值,即得M ,N 与C 点的坐标.(Ⅱ)由两点式求得AB 的方程,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得C 点到直线l 的距离.【解答】解:(Ⅰ) 直线l 的斜率即AB 的斜率,为51122-=+,故过原点的直线l 的方程为 y x =. 设(,)M a a ,则(2,2)N a a ++,设(0,)C b ,由A 、C 、M 三点共线可得55202b aa--=--①. 由B 、C 、N 三点共线可得11(2)202(2)b a a --+=----+②. 由①②解得1a =-,1b =,(1,1)M ∴--,(1,1)N ,C (0,1). (Ⅱ)由两点式求得AB 的方程为125122y x -+=-+,即30x y -+=,故C 点到直线l 的距离为=【点评】本题考查用点斜式、两点式求直线方程,三点共线的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出点C 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15.(2017秋•海淀区校级期中)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的AB 边和AD 边所在直线方程分别为370x y ++=和37210x y -+=,且它的对角线交点为(2,1)M -(1)求点A 与点C 的坐标 (2)求CD 所在的直线方程 (3)求点A 到直线CD 的距离.【分析】(1)联立37037210x y x y ++=⎧⎨-+=⎩,能求出A 点坐标,由对角线交点为(2,1)M -,AC 的中点是M ,能求出C 点坐标.(2)由直线//CD 直线AB ,直线CD 过点(3,2)C ,能求出直线CD 的方程. (3)由点到直线距离公式能求出点(7,0)A -到直线:390CD x y +-=的距离.【解答】解:(1)平行四边形ABCD 的AB 边和AD 边所在直线方程分别为370x y ++=和37210x y -+=, ∴联立37037210x y x y ++=⎧⎨-+=⎩,得7x =-,0y =,(7,0)A ∴-.设(,)C a b ,它的对角线交点为(2,1)M -,AC 的中点是M , ∴722012ab -+⎧=-⎪⎪⎨+⎪=⎪⎩,解得3a =,2b =,(3,2)C ∴.(2)直线//CD 直线AB ,13CD k ∴=-,直线CD 过点(3,2)C ,∴直线CD 的方程为:12(3)3y x -=--,整理,得:390x y +-=.(3)点(7,0)A -到直线:390CD x y +-=的距离:d==.【点评】本题考查点的坐标的求法,考查直线方程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中点坐标公式、直线方程、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合理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