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冲突的前世今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以冲突的前世今生作者:王亚晶

来源:《记者观察》2021年第02期

自1948年以色列建国以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一共发生过五次中东战争,直到1993年,经国际社会多方斡旋,双方矛盾才得以转圜,签署了和平协议。如今,20多年过去了,该地区的流血事件并未停止,和平前景仍然渺茫。

《圣经》里曾将巴勒斯坦描述为“流着奶和蜜的地方”,可这个一度富饶的地区却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战火和硝烟。反观以色列,建国仅70余载,便成为中东地区唯一的发达国家,即便如此,其强大的经济和科技依然得为战争买单。

事实上,巴以冲突背后隐藏着的历史根源,既关乎国家利益、民族恩怨、宗教矛盾和领土争端,更关乎大国博弈,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相互影响、激荡,使得巴以冲突的复杂性非同一般。如今,以色列“定居点计划”正在逐步推进,巴勒斯坦将如何应对,巴以关系的路又在何方?

当“灾难日”碰上“独立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结束,巴勒斯坦与耶路撒冷的归属问题成为了世界的焦点。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181号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两个国家,即阿拉伯国和犹太国,耶路撒冷市由联合国特别管理,为国际城市。

但是,阿拉伯一方拒绝接受联合国决议,原因是阿拉伯人占巴勒斯坦地区人口的2/3,却只得到43%的支离破碎、互不相连的贫瘠土地,而犹太国的人口仅占1/3,却得到了57%的沿海肥沃土地。那为什么这一明显偏袒犹太人的决议会被通过呢?

这其中,美国和英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巴勒斯坦地区的重要地缘位置和二战后在此发现的大量石油储备,使得美国需要在这一地区楔进去一颗亲美的“钉子”,而犹太人形成的资本财阀对美国的政治经济影响颇深,为此,美国选择对犹太人进行政策倾斜。且此时,英国作为

“五常”之一,为在中东牟取更多利益,也与犹太人“合作”,明里暗里组织散布全球的犹太人移民巴勒斯坦,同时当地阿拉伯人长期受到英国压制,政治地位和经济基础非常弱,已经成为了弱势多数。至1948年,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口数已达60多万,占巴勒斯坦总人口的33%,成为不容小觑的势力。

181号决议通过后,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阿拉伯国家纷纷举行示威,反对分治,在耶路撒冷、特拉维夫-雅法(简称特拉维夫)等地掀起了激烈的反抗运动。犹太人则十分赞成该决议,于1948年5月14日在特拉维夫正式宣布建立以色列国,5月15日,黎巴嫩、叙利亚、约旦、埃及和伊拉克五个阿拉伯国家组成盟军代表巴勒斯坦地区向以色列宣战,第一次中东战争就此爆发,阿以冲突、巴以冲突由此而来。

结果阿拉伯国家战败,大量巴勒斯坦人因战争流离失所,沦为难民,再没能回归故园,巴勒斯坦人的民族灾难就此开始。后来,巴勒斯坦人将每年的5月15日定为民族灾难日。而以色列的独立日采用犹太历法,每年独立日的公历日期都不同,通常在5月中上旬,和巴勒斯坦的災难日相距不远。

当“灾难日”碰上“独立日”,同一片土地,同一段时间,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完全处于两种不同的世界。一边在纪念民族的灾难,上街游行抗议,高呼口号,甚至扔石头,烧轮胎;一边在庆祝独立建国,举家外出烧烤、旅游,观看烟火和飞行表演。一边是悲愤,一边是欢喜。世界上也许没有什么别的地方,会像巴以地区一样,因为因果交织的一段历史,出现如此反差强烈的对比。

两个纪念日的对比集中反映出一片土地上两个民族不同的命运,虽说一个是失败者,一个是胜利者,但可以肯定,巴以双方都是战争与冲突的“受害者”。就像以色列著名作家阿摩司·奥兹说的那样:“巴以之间的冲突就好像两个难民营之间悲剧性的冲突,是一场悲剧,一场善与善的悲剧。”

中东无义战

了解一个问题要从历史背景中寻找线索,每一问题的发展演变都有其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而巴以冲突的历史也是由来已久、盘根错节。据《圣经》记载,大约是在公元前1800年,犹太人的祖先亚伯拉罕搬到了一个叫“迦南”的地方,耶和华许诺将“迦南”赠与亚伯拉罕和他后世的子孙,所以在犹太人眼里,这是上帝的“应许之地”。

公元前11世纪,犹太人在大卫和所罗门两位国王的领导下建立了以色列联合王国,定都耶路撒冷。公元前10世纪,所罗门王在耶路撒冷建成圣殿,王国实力达到鼎盛。但随着所罗门的去世,王国也出现分裂,犹太人也遭多次流散。

公元前1世纪,犹太国被罗马统治,耶路撒冷圣殿被毁,罗马人将“迦南”这片土地重新命名为巴勒斯坦,而犹太人被逐出巴勒斯坦,开始了世界大流散,古犹太国就此覆灭。公元638年,阿拉伯人占领了耶路撒冷并带来了伊斯兰教。阿拉伯人统治巴勒斯坦期间,不断迁入该地,并与当地原住民融合,形成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即巴勒斯坦人。

而漂泊他国的犹太人受到歧视,特别是19世纪以来,欧洲曾出现大规模反犹太主义浪潮,犹太复国主义的思潮和运动由此兴起。犹太复国主义者主张重返故土,在巴勒斯坦重建犹太人国家。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犹太人在英美斡旋下成功复国。

总的来说,巴勒斯坦问题的起因不在巴以双方。罗马人驱逐犹太人,欧洲多国的反犹运动,英美操纵中东格局,纳粹德国屠杀犹太人,一定程度上来说,他们才是今天巴以问题的“始作俑者”。

以色列建国后,同阿拉伯国家之间共发生过五次中东战争。三次由以色列主动,两次由阿拉伯国家发起。五次战争,都是以色列获胜,阿拉伯国家战败。但国际冲突中没有绝对的赢家,各方的普通民众都是冲突中的受害者。孟子曾说过“春秋无义战”,同理,这句话也可以改成“中东也无义战”。

一方面,通过中东战争,以色列占领了大量本属巴勒斯坦控制的土地,这违背了联合国决议,属于非法行为。同时,战争使得更多巴勒斯坦人沦为难民,这些难民有的是为避难而逃走,有的则是被以色列赶走。巴勒斯坦难民问题至今悬而不决。

另一方面,虽说巴以冲突的实质是领土争端,但民族主义、文化、宗教等冲突也值得关注。二战后泛阿拉伯民族主义兴起,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国家拒绝承认以色列这个由犹太人建立起的异族国家。此外,还代表巴勒斯坦拒绝了联合国的分治方案,并向以色列发动战争,导致巴勒斯坦直到现在都未能实现真正的独立建国。至今,一些激进的伊斯兰教势力仍不承认以色列的主权,并阻挠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实现和解。

并且在几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联军由于各自想要牟取的利益不同,互相之间忙于拆台和算计,并不是真正为巴勒斯坦人而战。所以,如果当初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接受了巴以分治的方案,那今天巴以局势会是怎样呢?可是,历史没有“如果”。

圣城耶路撒冷

宗教矛盾可以说是巴以冲突的关键导火索。巴勒斯坦民族信仰伊斯兰教,而以色列的民族信仰犹太教和基督教。耶路撒冷作为犹太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圣城,是三大宗教信徒的精神家园。正因其极为特殊的宗教地位,耶路撒冷的归属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世界的焦点,也是阿以冲突、巴以冲突中最大的矛盾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