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资料利用和保护十一五规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涪陵区国土资源利用和保护“十一五”

规划

一、“十五”国土资源管理主要成果

(一)土地资源保障能力得到增强。始终坚持保护耕地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并重,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意识进一步增强。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46个,开发整理土地近1000公顷,新增耕地500多公顷,核定现有基本农田近10万公顷,补充划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0多公顷。通过采取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等措施,严格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规模,在国家紧缩“地根”的情况下,用活用足土地政策,累计上报审批新征土地180余宗,近700公顷,保证了全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土地需求。

(二)土地市场整治效果明显。通过连续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工作,土地市场逐步规范,促进了财政增收和城市建设。共清理闲置土地200余宗、230公顷;查处土地、矿产违法案件1700多件;确立了国有土地储备制度,实现了政府对国有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共计储备土地1000多亩,为我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1.2亿元;建立了土地交易市场,结束了我区土地交易有市无场的历史,共计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土地58宗,面积70多公顷,成交价近2.5亿元,经营性土地招拍挂率达100%。五年累计为财政直接收取

土地出让金8000多万元,累计返还、减免出让金7.8亿元,有力地支持了移民搬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国有企业改制工作。

(三)被征地农民的利益得到保障。严格执行国家征地补偿安置政策,规范土地征用程序,实行征用土地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和征地补偿登记制度,确保了群众知情权、参与权。根据土地管理和形势发展的需要,顺时应势提高了征地补偿标准,应付征地补偿费兑现率达100%,被征地农民利益得到了切实保障,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

(四)地灾防治工作取得实效。编制了《涪陵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0—2015)》,完成了《涪陵区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报告》,制订了《涪陵区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了全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运行机制。全区共建立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点1099处,区级地灾防治直接投入540多万元,治理危岩20处,搬迁避让群众931户、3447人,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峡库区二期地质灾害防治任务全面完成,通过国家终验,三期地灾项目顺利启动,两期项目共争取到近2.5个亿投资。

(五)基础工作进一步完善。完成了全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及修编、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区及边缘80平方公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的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收取矿产资源补偿费和采矿权使用费100多万元,关闭整合的各类矿山企业120个,确定保留的矿山企业117个,办发土地使用证近8万个,集体土地所有权证1万余个,保障了土地使用人的合法权益。

二、国土资源利用与保护现状

(一)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丰富多样,适宜开发的选择性广,但资源利

用不充分;骨干产业与资源优势基本吻合,有利于资源的深度开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经营粗放,单位产出率低;矿产及能源相对贫乏,对外依存度较大。

(二)工业资源:本区建材资源丰富,而周边地区能源、化工和轻金属资源丰富,地域组合配套优势突出,丰富多样的农副产品有利于食品轻纺工业的发展;优势资源与支柱行业基本吻合,有利于资源的深度加工及增值;资源利用统一开发规划不到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较为突出;工业发展速度快,门类较齐全,二元结构明显。

(三)社会经济资源:人口及劳动力数量较大,素质较低,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仍较轻;有较完备的教育体系,教育市场潜力仍较大;涪陵虽处长、乌江汇合口,但由于现代化交通建设,涪陵距离重庆主城区较近,涪陵传统的地域商业中心和物质集散地地位受到一定冲击;区内旅游资源不丰富,吸引力不强,但可借交通之利使外地资源为本区旅游业所用;城镇化发展速度快,但普遍规模较小,多数缺乏产业支撑。

(四)生态环境: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污染较严重,城区环境噪声太重;森林植被覆盖率增加,但林种、龄组结构单一,森林生态系统抗逆能力低;水土流失仍较严重,生态退耕任务仍较重;水利、矿产等资源开发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破坏。

(五)生产力布局:原生产力布局设想是——以三峡工程建设为契机,长江沿岸开发为重点,沿乌江、319国道和南(川)涪陵路为轴线,采取组团式与点轴式相结合的布局模式,促进长江上游产业密集带的形成和区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经济一体化方向转变,逐步缩小区际间的差异。这种设想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果。根据全区新的发展战略,对生产力总体

布局进行调整是必要的。

三、规划的总体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编制的目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资源作用至关紧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国土资源所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国土资源管理参与宏观调控和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编制国土资源管理“十一五”规划要按照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和涪陵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要求,针对国土资源管理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紧迫性的重大问题,以科学发展观,提出涪陵区规划期间,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工作思路和目标,发挥国土资源在我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调控和保障作用,为实现我区“十一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二)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大精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针对我区国土资源管理中具有影响全局的关键问题为重点,提出我区规划战略目标和工作思路。加强公共服务、生态环境、资源保护、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的研究,紧密结合涪陵区实际,突出重点,充分体现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国土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保障全区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资源保障。

(三)编制原则: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坚持宏观调控与市场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国土资源严格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提高资源的持续保障能力;坚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当前发展与长期发展,局部发展与整体发展的关系,促进城乡经济与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坚持行业管理制度创新和基础业务建设,实现管理效益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