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应激障碍的症状与治疗方法

合集下载

急性应激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是由剧烈的、异乎寻常的精神刺激、 生活事件或持续困境的作用下引发的精神障碍。 多数病人发病在时间上与精神刺激有关,症状与 精神刺激的内容有关,其病程与预后也与及早消 除精神因素有关。 可发生在各年龄期,多见于青壮年,男女发病率 无明显差异。
疾病描述
急性应激障碍又称为急性应激反应,是指以 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作为直接原因,患者在 受刺激后立即(1小时之内)发病,表现有强 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一定的 盲目性,或者为精神运动性抑制,甚至木僵。 如果应激源被消除,症状往往历时短暂,预后 良好,缓解完全。
中国诊断标准
中国诊断标准是由中华精神科学会于 2000年颁布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 断标准第3版》(CCMD-3)。
关于急性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如下:
症状标准:以异乎寻常的和严重的精神刺激为原因,并至少有下 列1项: 1、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一定盲目性; 2、有情感迟钝的精神运动性抑制(如反应性木僵),可有轻度意 识模糊。
诊断标准
美国诊断标准(DSM-IV-TR)
国际诊断标准(ICD-10-E)
中国诊断标准
美国诊断标准(DSM-IV-TR)
美国诊断标准是由美国精神病学会 (APA)于1952年制订,2000年修订的 《诊断与统计手册:精神障碍,第四 版修订本》
国际诊断标准(ICD-10-E)
国际诊断标准是“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 ICD),这是依据疾 病的某些特征,按照规则将疾病分门别类,并用编 码的方法来表示的系统。目前全世界通用的是1990 年经第四十三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的第10次修订本 《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仍保 留了ICD的简称,并被统称为ICD-10。近年来,世界 卫生组织(WAS)又数次进行了小范围的修订,目前 的最新版本是世界卫生组织2007年颁布的《疾病和 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10版修订本》 (ICD-10-E)。

急性应激障碍的常见症状和对患者的影响

急性应激障碍的常见症状和对患者的影响

急性应激障碍的常见症状和对患者的影响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ASD)是一种在创伤事件后出现的心理障碍。

它是一种短期的反应,通常在事件后三天至一个月内发生,并且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急性应激障碍的常见症状以及对患者的影响。

I. 症状急性应激障碍的症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回忆和闪回:患者可能会持续经历关于创伤事件的强烈记忆或闪回,这些记忆和闪回会引起患者情感上的痛苦。

患者可能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应,如恐惧、绝望或愤怒。

2. 排斥和回避:患者倾向于回避与创伤事件相关的事物或场景。

他们可能会尽力避免与事件有关的话题,也可能会远离会引起回忆和闪回的地点或人群。

3. 负性情绪和情感:急性应激障碍患者常常表现出消极的情绪,如沮丧、焦虑、恐惧或愤怒。

他们可能会感到无助和绝望,并且无法控制这些情绪的波动。

4. 焦虑和恐惧:患者常常在创伤事件的思考过程中感到紧张和恐惧。

他们可能会出现睡眠障碍,如失眠或噩梦,并且对未来感到焦虑和不安。

5. 生理反应:急性应激障碍患者的身体常常会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包括头痛、胃痛、心悸、肌肉紧张和乏力等。

这些症状可能会加剧患者的痛苦和不适。

II. 影响急性应激障碍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活功能受损:急性应激障碍会导致患者日常生活功能的受损。

患者可能会出现工作能力下降、学业受影响、社交活动减少等问题。

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能因为症状而受到影响。

2. 心理健康问题:急性应激障碍是一种心理障碍,因此患者的心理健康会受到影响。

他们可能会出现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恐慌或愤怒。

这些情绪问题可能会进一步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

3. 复发风险增加:急性应激障碍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干预和治疗,有可能会演变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

患者可能在未来的生活中面临着复发的风险,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和痛苦。

急性应激障碍的名词解释

急性应激障碍的名词解释

急性应激障碍的名词解释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ASD)是一种由创伤性事件引起的焦虑障碍。

它经常在暴力袭击、意外事故、自然灾害等创伤事件后出现,导致个体在短期内出现一系列身体和心理的症状。

急性应激障碍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在时间上有所不同。

急性应激障碍的症状通常在创伤事件发生后的几天内出现,并持续不超过一个月。

而PTSD的症状则在创伤事件后持续时间更长,可以超过一个月,甚至数月或数年。

急性应激障碍的主要症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回忆性侵扰、逃避性回避、消极情感、创伤相关的身体反应和焦虑。

在回忆性侵扰方面,患者常常经历创伤事件的重温、噩梦和闪回。

他们可以在儿时事件的记忆中重现这些场景,经历一系列强烈的情感和情绪上的困扰。

逃避性回避表现为患者试图避免与创伤事件有关的事物、地点和情境,以尽可能减少带来的痛苦和刺激。

他们可能回避与他人交流,避免与其他人一起参与活动,甚至回避与自己发生事件的地方。

逃避性回避的目的是希望减少创伤事件引起的情绪和身体上的不适感。

消极情感是急性应激障碍的另一个主要症状。

患者可能感到愤怒、抑郁、无助和沮丧。

他们对生活失去了兴趣和动力,对未来感到绝望和无望。

这种消极情感常常伴随着自卑、自责和自我指责的态度。

创伤相关的身体反应可以包括头痛、恶心、心悸、呕吐、背痛等。

患者可能会出现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易激惹和过分警觉等心理上的不适感。

这些身体反应和心理症状可能导致患者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功能受损。

焦虑是急性应激障碍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患者可能感到紧张、担心、恐惧和不安。

他们会经历持续的紧张和过度忧虑的状态,对未来感到担忧和害怕。

焦虑可能表现为身体的紧张和不适感,如肌肉紧张、心跳加速和浅表呼吸。

治疗急性应激障碍通常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的组合。

认知行为疗法(CBT)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旨在帮助患者改变其对创伤事件的思维方式和应对策略。

急性应激障碍的基本概念、临床表现、与其处理

急性应激障碍的基本概念、临床表现、与其处理

急性应激障碍的基本概念1.什么是急性应激障碍?在灾害事件发生时,幸存者会很快出现极度悲哀、痛哭流涕,进而出现呼吸急促,甚至短暂的意识丧失。

幸存者初期为“茫然”阶段,以茫然、注意狭窄、意识清晰度下降、定向困难、不能理会外界的刺激等表现为特点。

随后,幸存者可以出现变化多端、形式丰富的症状,包括对周围环境的茫然、激越、愤怒、恐惧性焦虑、抑郁、绝望,以及自主神经系统亢奋症状,如心动过速、震颤、出汗、面色潮红等。

这种异常的心理反应,称为急性应激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又称为急性应激反应(Acute Stress Reaction),是指以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作为直接原因,患者在受刺激后立即(1小时之内)发病,表现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一定的盲目性,或者为精神运动性抑制,甚至木僵。

如果应激源被消除,症状往往历时短暂,预后良好,缓解完全。

多数病人发病在时间上与精神刺激有关,症状与精神刺激的内容有关,其病程与预后也与及早消除精神因素有关。

本症不包括癔症、神经症、心理因素所致生理障碍和精神病性障碍。

可发生在各年龄期,多见于青壮年,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急性应激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很少。

仅有的个别研究指出,严重交通事故后的发生率大约为13%-14%;暴力伤害后的发生率大约为19%。

集体性大屠杀后的幸存者中发生率为33%。

严重的灾害事件(如地震、海啸、空难、大型火灾等)的幸存者中发生率可高达50%以上。

2.病因和发病机制决定急性应激障碍的发生发展、病程和临床表现的因素有:生活事件和生活处境,如剧烈的超强精神创伤或生活事件,或持续困难处境,均可成为直接病因;社会文化背景;人格特点、教育程度、智力水平,以及生活态度和信念等。

强烈或持久的精神刺激因素是导致本病发生的直接原因。

这些因素既可以是火灾、地震、交通事故、亲人死亡等,也可以是持久而沉重的情感创伤,如家庭不睦、邻里纠纷、工作严重挫折、长期处于外界隔离等。

当精神刺激因素达到一定的强度,超过个人的耐受阈值,即可造成强烈的情感冲击,使个人失去自控能力,产生一系列精神症状。

急性应激反应怎样治疗?

急性应激反应怎样治疗?

急性应激反应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急性应激反应的治疗方法,治疗急性应激反应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急性应激反应应该吃什么药。

*急性应激反应怎么治疗?*一、西医*1、治疗1.药物治疗这虽是对症治疗,在急性期是必须采用的措施之一。

特别是对那些表现激越兴奋的患者,更应应用,因为应用适当的精神药物后,使症状较快的缓解,可以改善接触,便于进行心理治疗。

同时保证患者良好睡眠,减轻焦虑、烦躁不安,常用艾司唑仑(舒乐安定)、劳拉西泮、佐匹克隆和三唑仑等抗焦虑药或催眠剂,但药物剂量以中、小量为宜,不可过量和疗程不宜过长。

对精神运动性兴奋,严重抑郁的病人可酌情选用氯丙嗪、氟哌啶醇等抗精神病药,或阿米替林及SSRI等抗抑郁药,选用何种药物依据病情灵活掌握。

病情恢复后不宜长期维持治疗。

2.支持性治疗对处于精神运动性抑制状态患者,若不能主动进食,要给予输液、补充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证每天的热量和其他支持疗法及照顾。

3.心理治疗本病由强烈的应激性生活事件引起,因此心理治疗就有重要意义。

(1)一般性心理治疗:在病人可接触的情况下,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相互信赖使之产生共鸣,与患者耐心交谈。

治疗内容为同病人分析发病的经过,对症状表现进行解释,讲明应激事件在一生中是难免的,关键问题在于帮助患者怎样有力地应付这些心理应激,如何发挥个人的缓冲作用,避免过大的创伤。

指导病人如何对待有关刺激,纠正患者的一些不正确的看法,消除患者疑虑。

同时给患者最好的社会支持,尽快缓解其应激反应。

还要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摆脱困境,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促进康复,重新恢复正常社会生活。

对某些生活或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也应设法予以解决。

(2)认知治疗:有人格缺陷者可予以认知治疗,对认识自身的性格弱点和改变不良行为模式有所帮助。

(3)环境调整及生活指导:当患者处于发病的创伤环境中,为了减轻或消除引起发病的应激处境不良刺激的作用,应尽可能脱离或调整当时的诱发疾病的环境,以便消除患者的创伤性体验,加快症状缓解,对整个治疗有积极作用。

精神科常见疾病急性应激反应健康宣教

精神科常见疾病急性应激反应健康宣教

制定健康促进计划
确定目标人群:如精神科患者、家属、 医护人员等
制定干预策略:如健康教育、心理辅 导、药物治疗等
实施干预措施:如开展健康讲座、提 供心理咨询、发放药物等
评估干预效果:如通过问卷调查、访谈 等方式了解干预效果,以便调整计划
实施健康促进计划
01
确定目标人群:精神科患者及其家属
02
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包括健康知识、心
4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 共同推进健康促进计划的实施
01
焦虑和抑郁:可能导致患 者出现自残、自杀等危险
Hale Waihona Puke 行为0203认知障碍:患者可能出现 妄想、幻觉等精神症状,
导致危险行为
04
社会因素
01
家庭环境: 家庭关系紧 张、家庭暴 力等
02
社会支持: 缺乏社会支 持、社交孤 立等
03
社会压力: 工作压力、 经济压力等
04
社会事件: 自然灾害、 战争等重大 社会事件
强迫症:以强迫思 维和强迫行为为主
要症状
精神分裂症:以幻 觉、妄想、行为紊
乱为主要症状
创伤后应激障碍: 以创伤事件后出现 恐惧、焦虑、闪回
为主要症状
健康宣教的重要性
降低疾病复发率和并发 症发生率
提高患者对医疗保健服 务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和自我管理能力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预 后
急性应激反应的诊断标准
01
暴露于严重的 创伤性事件或
灾难
02
出现强烈的情 感反应,如恐 惧、焦虑、悲
伤等
03
出现认知和感 知的改变,如 注意力不集中、 记忆力下降等
04

急性应激障碍的创伤回忆和恐慌

急性应激障碍的创伤回忆和恐慌

急性应激障碍的创伤回忆和恐慌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ASD)是一种在遭受创伤后出现的精神障碍,常伴随着创伤回忆和恐慌的症状。

本文将探讨急性应激障碍的症状、成因以及相关的处理方法。

一、急性应激障碍的症状急性应激障碍常常在遭受创伤后48小时内出现,持续时间可达3天到4周。

主要症状包括:1. 创伤回忆:患者常常无法停止回想起创伤事件,这些回忆在大脑中如同循环播放的录像带,让他们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

2. 恶梦:患者常常在睡梦中重新体验创伤事件,这些恶梦让他们无法获得良好的睡眠。

3. 避免回忆:为了避免创伤回忆的触发,患者会尽量回避与创伤相关的场景、人物或活动。

他们可能会变得孤僻,情绪低落。

4. 恐慌与焦虑:患者经常出现持续的恐慌和焦虑情绪,他们感到极度紧张,时刻准备着遭受威胁。

5. 躯体症状:除了心理上的症状,患者还可能出现头痛、胸闷、乏力等躯体不适。

二、急性应激障碍的成因急性应激障碍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1. 创伤事件的严重性:创伤事件的程度越严重,引发急性应激障碍的风险越高。

例如,暴力犯罪、交通事故等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2. 个体的心理抵抗力:一些人天生的心理韧性较强,遭受创伤后恢复得较快;而另一些人则更容易陷入急性应激障碍。

3. 社会支持:缺乏社会支持的人更容易受到创伤事件的影响,因为他们可能无法获得及时的心理疏导和支持。

三、处理急性应激障碍的方法针对急性应激障碍的处理方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全身性干预:患者需要获得全面的身心康复支持,包括定期的心理咨询、药物治疗以及适量的运动和休息。

2. 创伤回忆处理:通过心理治疗的手段,患者可以逐渐面对和处理创伤回忆,以减少其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3. 恐慌管理:患者需要学习一些有效的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以减轻恐慌和焦虑的症状。

4. 社会支持: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和帮助,可以加速患者康复的进程。

急性应激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与灾难心理危机诊断标准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ASD)又称为急性应激反应(Acute Stress Reaction),是指对创伤等严重应激因素的一种异常的快速的精神反应。

这种反应以急剧、严重的创伤事件作为直接原因,患者在受刺激后立即(1 小时之内)发病,表现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一定的盲目性,或者为精神运动性抑制,甚至木僵。

其症状往往历时短暂,预后大多良好。

近年来,随着突发灾难性事件增多,以及恐怖主义的自杀性爆炸等不断发生,急性应激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亦成为关注的重点。

在灾难事件后,即刻发生的严重的心理障碍多为急性应激障碍。

在各种心理症状持续出现一个月后,才演变为PTSD。

根据美国国家创伤后应激障碍中心(National PTSD Center in USA)的PTSD 培训课程,ASD 和PTSD 必须同时掌握。

而且,ASD 和PTSD 是灾难心理援助的重点工作。

因此,本文将介绍急性应激障碍的基本概念、临床表现、识别与诊断、心理干预和基本治疗措施。

1 基本概念1.1 什么是急性应激障碍?在灾害事件发生时,幸存者会很快出现极度悲哀、痛哭流涕,进而出现呼吸急促,甚至短暂的意识丧失。

幸存者初期为“茫然”阶段,以茫然、注意狭窄、意识清晰度下降、定向困难、不能理会外界的刺激等表现为特点。

随后,幸存者可以出现变化多端、形式丰富的症状,包括对周围环境的茫然、激越、愤怒、恐惧性焦虑、抑郁、绝望,以及自主神经系统亢奋症状,如心动过速、震颤、出汗、面色潮红等。

这种异常的心理反应,称为急性应激障碍。

多数病人发病在时间上与精神刺激有关,症状与精神刺激的内容有关,其病程与预后也与及早消除精神因素有关。

本症不包括癔症、神经症、心理因素所致生理障碍和精神病性障碍。

可发生在各年龄期,多见于青壮年,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急性应激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很少。

应急障碍

应急障碍

acute stress reaction)又称急性心因性反应,这是由于突然而来且异乎寻常的剧烈的精神刺激,应激性生活事件或持续困境的作用下引发的一过性精神障碍。

多数病人的发病时间与精神刺激有关,精神症状在遭受刺激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出现。

临床表现有:①以意识障碍占优势者,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可见定向力障碍,注意力狭窄,有自发言语,词句零乱或不连贯,无条理性,令人难以理解。

恢复后少数患者可出现遗忘现象;②以精神运动障碍占优势者,患者表现为伴有强烈情感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或精神运动性抑制。

此外,还可伴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如心动过速,出汗,皮肤潮红等。

急性应激障碍的病程及预后与及早消除精神因素有关。

历时短暂,可在数小时、几天或1周内恢复,以完全缓解结束,预后良好。

应激源可以是势不可挡的创伤体验,包括对个体本人或其所爱之人安全或躯体完整性的严重威胁(如自然灾害、事故、战争、受罪犯的侵犯、被强奸);也可以是个体社会地位或社会关系网络发生急骤的威胁性改变,如同时丧失多位亲友或家中失火。

如同时存在躯体状况衰竭或器质性因素(如老年人),发生本障碍的危险性随之增加。

并非所有面临异乎寻常应激的人都出现障碍,个体易感性和应付能力在急性应激障碍的发生及表现的严重程度方面有一定作用。

对急性应激障碍的了解,不仅要观察其临床表现和疾病过程,还要分析发病的主要有关因素,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急性应激障碍是心因性精神障碍(psychogenic mental disorders)疾病中的一种。

心因性精神障碍是一组心理社会因素所致的精神疾患。

引起这类精神异常的发生,影响临床表现和疾病过程的有关因素,大致可归纳为3个方面:一是应激性生活事件或不愉快的处境;二是患者个体的易感性;三是文化传统、教育水平及生活信仰等。

应激性生活事件常引起情绪反应或某些精神异常,但其严重程度并未达到抑郁症或焦虑症的诊断标准。

急性应激障碍以心理治疗为主,视病情可给以抗焦虑药或催眠剂对症治疗。

急性应激障碍的症状和对患者的影响

急性应激障碍的症状和对患者的影响

急性应激障碍的症状和对患者的影响急性应激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发生在人们遭受重大创伤或严重应激事件后。

它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的影响。

本文将就急性应激障碍的症状及其对患者的影响进行探讨。

1. 症状:急性应激障碍的主要症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回忆和重现:患者经历创伤事件后,会一遍又一遍地回忆和重现这些事件。

他们无法摆脱创伤的记忆,甚至包括令人恐怖的梦魇。

这种回忆和重现过程常常伴随着强烈的情感反应,例如害怕、愤怒和悲伤。

1.2. 避免刺激源:患者会尽量回避与创伤事件相关的人、地点或事物。

他们可能害怕触发类似的情绪反应,因此会避免任何可能引起这些回忆和情绪的触发物。

1.3. 感觉麻木:一些患者会感觉麻木和冷漠。

他们失去了对周围环境的情感反应,无法体验到正常的快乐或幸福,并且往往对亲近的人表现出冷淡的态度。

1.4. 情绪和焦虑:急性应激障碍患者常常感到情绪波动较大,经历剧烈的情绪反应。

焦虑是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往往会感到不安、紧张和恐惧。

2. 影响:急性应激障碍对患者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2.1. 社交和人际关系的障碍:患有急性应激障碍的人往往会避免与他人的接触和交流,因为他们害怕会触发创伤记忆和情感。

这导致他们的社交和人际关系出现问题,感到孤独和与他人疏远。

2.2. 工作和学习困难:患者无法专注于工作或学习,他们的记忆力和注意力常常受到影响。

这使他们在工作或学习中难以表现出最佳状态,可能导致业绩下降和学习成绩下滑。

2.3. 身体健康问题:急性应激障碍还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长期的焦虑和心理压力会导致免疫力下降,易患疾病。

此外,患者可能出现睡眠问题、头痛、胃肠不适等身体上的症状。

2.4. 心理健康持续问题:如果急性应激障碍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它可能进一步演变为创伤后应激障碍或其他相关的心理健康问题。

这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长期稳定产生更大的挑战。

综上所述,急性应激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它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急性应激反应的要点

急性应激反应的要点
• (2)如果应激性环境消除,症状迅速缓解; 如果应激持续存在或具有不可逆转性,症 状一般在24-48小时开始减轻,并且大约 在3天后往往变得十分轻微。
• 鉴别诊断
• 1、创伤后应激障碍
• 急性应激反应的患者在受刺激后立即(1小 时之内)发病,症状往往在24-48小时后 开始减轻,一般持续时间不超过3天。
• 2、分离障碍
• 首次发病有明显的应激因素,尤其在初发 病时,可以表现朦胧状态,假性痴呆等症 状,很难与急性应激反应区别,但是从分 离性障碍患者的性格特点,症状丰富多变, 在轻微不愉快的生活事件作用下反复发作, 且发作具有明显的表演性,夸张性、做作 性、暗示性、躯体转换性症状多见等方面 可予以鉴别。
• 急性应激障碍还有一种临床亚型,称为 “急性应激性精神病”,是指由强烈并持 续一定时间的心理创伤性事件直接引起的 精神病性障碍。以妄想、严重情感障碍为 主,症状内容与应激源密切相关,较易被 人理解。而与个人素质因素关系较小。
• 一般病程时间也不超过1个月。如果症状存 在时间超过4周,要考虑诊断为“创伤后应 激障碍”。所以,急性应激反应与创伤后 应激障碍的区别,主要是在病程的时间上。 急性应激反应在灾害事件后马上发病,其 病程为灾害事件发生的一个月以内。而创 伤后应激障碍是在灾害事件后发病,而症 状已经持续一个月以上。
急性应激反应的要点
孙玲
• 概述
• 急性应激反应,是指以急剧、严重的精神 打击作为直接原因,患者在受刺激后立即 (1小时之内)发病,表现有强烈恐惧体验 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一定的盲目性, 或者为精神运动性抑制,甚至木僵。如果 应激源被消除,症状往往历时短暂,预后 良好,缓解完全。
• 临床表现
• 1、起病迅速,常常紧接在突然发生的、强 烈的、具有严重创伤体验的应激性事件后。 如自然灾害、战争、事故、失火、被强奸、 受到人格侮辱等。

应激反应障碍的症状和心理影响

应激反应障碍的症状和心理影响

应激反应障碍的症状和心理影响应激反应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它是由于遭遇创伤事件或极端压力引发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异常所引起的。

这种心理疾病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并严重干扰其日常生活。

本文将介绍应激反应障碍的症状及其心理影响。

一、症状描述应激反应障碍患者常常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和生理症状,这些症状通常在遭受创伤事件后的一段时间内出现,时间长短因人而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症状描述:1. 回忆与闪回:患者会反复回忆起创伤事件,或在实际生活中出现闪回。

这可能包括记忆片段、噩梦或幻觉,导致他们无法摆脱创伤的影响。

2. 强烈的情感反应:患者可能感到情绪波动剧烈,情绪脆弱,并常常出现对潜在威胁不适宜的过度恐惧或愤怒。

3. 焦虑和恐惧:患者可能感到持续不安、担心和恐惧,对平常事物的看法变得极具负面。

他们可能经常遭受紧张和神经质的状态。

4. 睡眠障碍:患者可能遭受失眠、多梦或噩梦的困扰。

他们睡眠质量下降,或者无法保持正常的睡眠模式。

5. 注意力与记忆问题:患者可能难以集中注意力,记忆力下降。

这种注意力和记忆问题可能影响到他们正常的工作和学习能力。

6. 焦虑地避免触发因素:患者可能对引起创伤事件回忆的人、地点或活动产生过度焦虑,从而选择性地避免与这些因素有关的环境。

二、心理影响应激反应障碍的心理影响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理影响:1. 社交障碍:患者可能因为焦虑、抑郁和病态恐惧感而回避社交场合。

这种障碍可能导致他们与他人的关系疏远,使其感到孤独和孤立。

2. 工作和学习困难:应激反应障碍患者可能无法集中精力,并且记忆力下降,使得他们在工作和学习上遇到困难,丧失了原有的能力和效率。

3. 负面情感:患者可能陷入抑郁、愤怒和悲伤的情绪中,对生活失去乐趣和兴趣。

他们可能变得非常敏感,易怒和情绪不稳定。

4. 自我身份认同问题:由于创伤的影响,患者可能感到对自己的身份和人格有一种疏离感。

他们可能在重新建立对自身的认同方面遇到困难。

应激反应及适应障碍怎样治疗?

应激反应及适应障碍怎样治疗?

应激反应及适应障碍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应激反应及适应障碍的治疗方法,治疗应激反应及适应障碍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应激反应及适应障碍应该吃什么药。

*应激反应及适应障碍怎么治疗?*一、西医*1、治疗应激反应及适应障碍的治疗应以改变或转换环境,与应激源脱离接触,支持性心理治疗,镇静和安眠药物治疗为主要内容。

精神症状明显而突出者,常需给精神药物,以减轻或消除症状,并为心理治疗创造条件。

心理治疗在治疗应激反应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不仅有助于减轻症状,提高疗效,而且还可以巩固疗效,促进康复和防止复发。

对急性应激反应的病人,常用支持性心理治疗。

治疗时情感的释放或疏泄,可减轻病人的症状和痛苦。

治疗者应用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语言,对病人作合适的解释与保证,使之恢复信心。

对慢性的或适应障碍的病人,他们的社会心理因素较为复杂,既有致病因素的作用,又有本身的心理防御或心理对应方面的问题,还有长期疾病所致的继发的心理改变及新的其他心理社会因素,有的放矢地给予相应帮助。

有明显焦虑、紧张、担忧、害怕、失眠、胸闷、气急等精神性和躯体性焦虑的病人,一般用苯二氮卓类药如地西泮、阿普唑仑等。

用药的时间不宜太长,以防止产生依赖性。

抑郁症状突出者,可选用三环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和氯丙咪嗪等,兼其抗焦虑作用,对伴有焦虑或易激惹症状的抑郁病人尤为适用。

对急性起病、兴奋激越或慢性起病伴幻觉妄想者可用氯丙嗪、奋乃静、泰尔登治疗。

症状消除后即可减量,不需要长期维持治疗。

有木僵症状及有严重消极自杀的病人,可给予电抽搐治疗,以促使症状缓解。

*二、中医*1、中医疗法应激反应及适应障碍的治疗应以改变或转换环境,与应激源脱离接触,支持性心理治疗,镇静和安眠药物治疗为主要内容。

精神症状明显而突出者,常需给精神药物,以减轻或消除症状,并为心理治疗创造条件。

心理治疗在治疗应激反应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不仅有助于减轻症状,提高疗效,而且还可以巩固疗效,促进康复和防止复发。

急性应激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ASD)是一种由于遭遇创伤性事件而导致的、持续1-30天的症状群。

ASD可以是对暴力事件、自然灾害、车祸、严重意外等创伤性事件的反应。

ASD是一种短期的障碍,但是如果不加以治疗,ASD有可能会演变成长期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ASD的症状、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一、ASD的症状ASD的主要症状包括以下方面:1.回忆创伤性事件的不愉快体验,如不断地回忆、噩梦等。

2.持续体验不适感,如紧张、害怕、痛苦、愤怒等。

3.逃避与创伤事件相关的刺激,如避免谈论、避免回忆、避免参观事件发生地等。

4.明显的心理和生理反应,如易激惹、难以入睡、头痛、肌肉酸痛等。

二、ASD的诊断标准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的诊断标准,ASD 的诊断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个体经历了创伤性事件,并且该事件包括实际死亡、死亡威胁、严重受伤或性暴力等。

2.个体在遭受创伤性事件后的3天到1个月内出现了以下症状:(1) 至少1项创伤性事件的回忆或者闪回,或者发现自己经历了不愉快的思想或者图像,而这些思想或图像与创伤性事件相关。

(2) 至少1项创伤性事件的避免行为,如避免讨论创伤性事件,避免参观事件现场等。

(3) 至少2项不适体验,如易激惹、情绪波动、入睡困难、集中注意力困难、肌肉紧张等。

(4) 至少2项自主神经系统的反应,如心跳加快、出汗、恶心、呼吸急促等。

3.这些症状引起了明显的困扰,影响了个体的社交、工作或者其他方面的功能。

4.这些症状不是由药物或者其他医疗状况引起的。

以上4个条件都需要满足,才能被诊断为ASD。

三、ASD的治疗方法ASD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精神治疗:ASD患者需要与专业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治疗,帮助患者面对创伤性事件的后果,学习应对创伤的方法。

50.惊病(急性应激反应)中医诊疗方案

50.惊病(急性应激反应)中医诊疗方案

惊病(急性应激反应)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医神志病临床诊疗指南》(2015年版)[1]。

(1)本病相当于中医学的“惊病”,是指由于一种骤然而至,且异乎寻常的情志、社会(环境)因素引起的情志失和类神志病。

(2)临床以急剧的神志因素刺激下迅速出现的情志异常,吵闹不休,高歌狂笑,甚至神志呆滞,惊悸怔忡,失眠梦魇,以及一系列躯体症状为主要特征。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 世界卫生组织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

(1)此为一过性障碍,作为对严重躯体或精神应激的反应发生于无其它明显精神障碍的个体,常在几小时或几天内消退。

应激源可以是势不可挡的创伤体验,包括对个体本人或其所爱之人安全或躯体完整性的严重威胁(如自然灾害、事故、战争、受罪犯的侵犯、被强奸);也可以是个体社会地位或社会关系网络发生急骤的威胁性改变,如同时丧失多位亲友或家中失火。

如同时存在躯体状况衰竭或器质性因素(如老年人),发生本障碍的危险性随之增加。

(2)诊断要点异乎寻常的应激源的影响与症状的出现之间必须有明确的时间上的联系。

症状即使没有立刻出现,一般也在几分钟之内。

此外,症状还应:①表现为混合性且常常是有变化的临床相,除了初始阶段的“茫然”状态外,还可有抑郁、焦虑、愤怒、绝望、活动过度、退缩,且没有任何一类症状持续占优势;②如果应激性环境消除,症状迅速缓解;如果应激持续存在或具有不可逆转性,症状一般在24~48小时开始减轻,并且大约在3天后往往变得十分轻微。

本诊断不包括那些已符合其它精神科障碍标准的患者所出现的症状突然恶化。

但是,既往有精神科障碍的病史不影响这一诊断的使用。

包含:急性危机反应、战场疲劳、危机状态、精神休克。

(二)证候诊断参照《神志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学》[2](2016年)。

1.心虚胆怯证:突然耳闻异声、目击异物、触事临危后心悸怔忡,善惊易恐,夜寐梦扰,夜啼惊觉,坐卧不安,失音不语;舌苔薄白,脉虚数或结代。

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恐惧的症状

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恐惧的症状

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恐惧的症状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各种各样的心理创伤,例如战争、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暴力事件等等。

这些心理创伤往往会导致患者出现应激障碍和恐惧的症状。

本文将讨论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恐惧的症状,并探讨相应的治疗方法。

一、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1.1 副创伤性应激障碍副创伤性应激障碍是指在亲历或亲眼目睹他人经历剧烈创伤后,患者自身出现心理和生理上的应激反应。

例如,战地记者常常会患上副创伤性应激障碍,他们看到的残酷场景会导致他们产生恶心、噩梦、回忆不断重现等症状。

1.2 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在亲历或亲眼目睹危险、严重受伤或死亡的事件后,患者出现一系列的反应。

这些反应包括闪回、避免回避、注意负向刺激增加等。

个体可能一直被困扰着创伤事件,难以摆脱过去的记忆。

1.3 混合性应激障碍混合性应激障碍是副创伤性应激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结合。

患者可能同时出现副创伤性应激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对创伤事件的回忆困扰着他们,造成了严重的心理负担。

二、恐惧的症状2.1 恐惧症心理创伤后,一些人会出现恐惧症。

他们对与创伤事件相关的事物或场景感到极度恐惧,进而导致回避行为。

例如,一个曾经在地震中受伤的人可能会对地震后的余震产生极度恐惧,不敢再次体验地震的恐怖。

2.2 强迫症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也可能与心理创伤有关。

患者常常会出现重复思维和行为的症状,用这些重复的方式来减轻内心的焦虑和恐惧感。

例如,一个曾经遭受绑架的人可能会反复检查家门是否锁好,以确保自己的安全。

三、治疗方法3.1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治疗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恐惧症状的常用方法之一。

心理治疗的目标是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和咨询,帮助他们理解并改变对创伤事件的认识和情绪体验。

认知行为疗法、暴露疗法和眼动脱敏与再处理等技术常常被应用于心理治疗中。

3.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以用于缓解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恐惧症状。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焦虑药物和抗抑郁药物。

应激性精神障碍临床表现

应激性精神障碍临床表现

应激性精神障碍临床表现所谓的精神障碍,就是一种由精神因素诱发的精神病。

根据不同的症状和临床表现,医学上还可将精神类疾病再细分。

那么,你听说过应激性精神障碍?你想进一步了解应激性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吗?为了帮助更多的患者远离这类疾病,现在就给你详细介绍什么是应激性精神障碍。

应激性精神障碍又被称为应急性精神障碍,是表现为精神活动功能性障碍的一组心理疾病,主要是由突然或持久的应急性不良心理社会因素导致的,在传统精神病学上,该症又被称为“反应性精神病”。

应激性精神障碍的症状表现往往是心理矛盾和精神创伤内容的反映,这些临床表现包括反应性意识障碍,反应性抑郁状态、兴奋状态、偏执状态以及拘禁性精神障碍等。

应激性精神障碍是典型的心因性障碍,病前有明确的精神创伤或应激性生活事件,起病常比较急骤,经过适当治疗措施,病情很快好转,恢复健康,预后良好。

如果无精神打击,不会再度复发,达到终身痊愈的满意疗效。

一般视为“良性心理疾病”。

★应激性精神障碍主要临床表现应激性精神障碍反复不由自主地、痛苦地回忆起受过刺激、打击的事件;反复而痛苦地梦及此事件;似乎创伤事件正在重现的动作或感受;暴露于作为此创伤事件的象征或很相象的内心或外界迹象之时,出现强烈的心理痛苦烦恼;暴露于作为此创伤事件的象征或很相象的内心或外界迹象之时,出现出汗、心跳加快等生理反应;努力避免有关此创伤的思想、感受、或谈话;努力逃避会促使回忆起此创伤的活动、地点、人物;不能回忆此创伤的重要方面;明显减少参加有意义活动或没有兴趣参加;疏远他人或觉得他人很陌生的感受;情感范围有所限制(例如,不能表示爱恋或者感到别人的爱);对未来没有远大设想(例如,不期望有一个好的职业、婚姻、儿女、或正常生活享受);难以人睡,或睡得不深;易激惹或易发怒;难以集中注意;警觉过高;过分的惊吓反应;焦虑、抑郁、痛苦烦恼,或在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方面的功能不足,等等。

(1)反应性意识障碍:本型常急骤发病,在急剧而严重的精神创伤下发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应激障碍的症状与治疗方法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ASD)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通常在个体遭遇创伤性事件之后出现。

本文将探讨急性应激障碍
的症状以及可行的治疗方法。

第一部分:急性应激障碍的症状
遭遇创伤性事件后,个体可能会出现许多症状,这些症状被认为是
急性应激障碍的表现之一。

1.倒霉的思维方式:患者常常对创伤性事件产生反复的回忆。

他们
可能经历噩梦和闪回,并且在白天也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这些事件。

此外,他们通常处于紧张和警惕的状态,始终准备应对可能的威胁。

2.生理反应:患者可能出现自主神经系统的激活症状,如心率加快、出汗、呼吸急促等。

他们还可能经历头痛、胃痛和肌肉紧张等身体不适。

3.情绪调节困难:急性应激障碍患者往往情绪不稳定,容易激动、
沮丧或情绪低落。

他们可能体验到焦虑、恐惧和愤怒等负面情绪,并
且对积极情感的体验感到迟滞。

第二部分:急性应激障碍的治疗方法
当出现急性应激障碍时,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通常是一个重要的步骤。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1.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CBT):CBT是一
种证据支持的心理治疗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急性应激障碍的治疗中。

通过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负面的思维模式,以及应对创伤的策略,
CBT能够帮助患者减少焦虑、消除干扰,并提高应对能力。

2.眼动脱敏与再处理(Eye Movement Desensitization and Reprocessing,EMDR):EMDR是一种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独特方法。

在EMDR过程中,患者被要求关注治疗师的眼动,并在处理创伤
性记忆时进行眼动。

EMDR通过促进记忆再处理和情感解脱来减轻症状。

3.药物治疗:对于急性应激障碍,药物治疗可以用于减轻症状的严
重程度。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

然而,药物治疗通常
与心理治疗一起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第三部分:急性应激障碍的复原预后
在及时接受适当治疗的情况下,大多数急性应激障碍患者可以在数
周到几个月内恢复。

然而,一些患者可能继续经历症状,并可能发展
成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

因此,
早期的干预非常重要,可以提高复原的概率。

结论
急性应激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它会在创伤性事件后出现。

患者可能会出现倒霉的思维方式、生理反应和情绪调节困难。

治疗方
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眼动脱敏与再处理以及药物治疗。

及时的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并减少进一步的并发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