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马家沟组古岩溶储集层特征

合集下载

[精读]鄂尔多斯盆地地层组基础特点

[精读]鄂尔多斯盆地地层组基础特点

[精读]鄂尔多斯盆地地层组基础特点鄂尔多斯盆地地层组基本特征第四系,第四系自下向上包括更新统和全新统。

晚第三纪末,受喜山运动的影响,鄂尔多斯盆地曾一度抬升,大约以北纬38?为界,北部为一套河湖相沉积,南部为黄土沉积,黄土分布广,厚度大,构成塬、梁、峁的物质主体,与下伏新近系呈不整合接触。

第四纪主要是人类的出现并有多期冰期,可见人类化石、旧石器与大量相伴生的哺乳动物化石和鸟类化石。

新近系,曾称新第三系、上第三系,自下而上包括中新统和上新统。

中国新近系仍以陆相为主,仅在大陆边缘,如台湾、西藏等地有海相沉积。

古近系,曾称老第三系,自下而上包括古新统、始新统和渐新统,主要分布在河套、银川、六盘山等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早第三纪古新世,盆地继承了晚白垩世的挤压应力状态,断裂活动性强,沉积速度快,多发育冲积扇、水下扇等各种扇体。

地层厚度厚50,300米左右,岩性主要为红色泥岩、砂质泥岩夹泥灰岩。

白垩系,主要出露下白垩统,又称志丹群,分六个组,从上往下为泾川组、罗汉洞组、环河组、华池组、洛河组及宜君组。

泾川组,命名地点在甘肃省泾川县。

地层厚100-400米,岩性主要为暗紫、浅棕红、浅灰、浅灰绿色等杂色砂质泥岩、泥页岩、灰质泥岩与泥质粉砂岩互层,夹浅灰、浅紫红色灰岩和浅灰色、浅黄色砂岩,与下伏罗汉洞组呈整合接触。

罗汉洞组,命名地点在甘肃省泾川县罗汉洞。

主要为河流相的砂泥岩沉积。

地层厚度100,260米,上部为发育巨大斜层理的红色细至粗粒长石砂岩,含细砾和泥砾,中部以紫红色为主的泥岩及泥质粉砂岩,夹发育斜层理的细粒长石砂岩为主,下部岩性以紫红色为主的泥岩底部为发育巨大斜层理的黄色中至粗粒长石砂岩为主,与下伏环河组呈整合接触。

环河组,命名地点在甘肃省环县环江。

地层厚240米左右,岩性为黄绿色砂质泥岩与灰白色、暗棕黄色砂岩、粉砂岩互层,与下伏华池组呈整合接触。

华池组,命名地点在甘肃省华池县。

地层厚290米左右,岩性以灰紫、浅棕色砂岩夹灰紫、灰绿色泥岩为主,含中华弓鳍鱼、狼鳍鱼、原始星介、女星介等化石,与下伏洛河组呈整合接触。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气田马家沟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气田马家沟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气田马家沟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分析摘要: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气田马家沟组碳酸盐岩储层是今年开勘探与开发作业的重点,对区域地质、岩心、测井以及实验分析等方式与方法进行综合运用,针对研究区域储层特征展开较为细致的研究,将其储层地层、岩性、孔隙类型、物性特征和成岩作用确定下来。

关键词:马家沟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天然气是一类重要程度非常高的清洁能源,对天然气进行合理而又高效地开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不仅如此,对于环境保护意义亦非常重大。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气田马家沟组碳酸盐储层以非常重要的含气层段的形式而存在,勘察与明确其储层相应特征以及具体的成岩作用,对于区域内部天然气的科学以及顺利开采能够发挥出重要的指导作用。

1研究区地质概况作为我国一个规模上非常大的含油气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有着丰富的油气层系,在下古生界区域,具备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从当前实际开发情况来看,已经完成了对榆林、靖边、子洲、大牛地和乌审旗等大规模气田的发掘。

延长气田面积为1.07×104k㎡,从具体的构造位置上看,处在鄂尔多斯盆地北东部伊陕斜坡以北,整个区域内部构造比较平缓,坡降平均值处在6-9m/km之间,倾角通常在0.3°-0.6°范围内,构造特点为东北部偏高、西南部偏低,整体以平缓斜坡的形式而存在,断裂发育比较少,构造圈闭也不大。

在研究区域上古生界,以石炭系与二叠系为其主要的发育地层,中石炭统本溪组以及下伏下古生界奥陶统马家沟组两者之间呈现出平行不整合的接触状态,在这之中,存在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和下石炭统地层缺失的问题。

2研究区碳酸盐岩储层特征2.1储层岩性特征以岩心以及薄片等相关资料的统计为参照,可大致作以下认定:研究区域碳储层主要是白云岩,进一步地以晶粒的大小为依据,可以对白云岩作以下几种类型的细分:(1)泥微晶,粒径在0.03mm以下;(2)粉晶,粒径大于0.03mm但是未超过0.1mm;(3)细晶,粒径大于0.1mm但是未超过0.25mm;(4)中-粗晶,粒径大于0.25mm但是未超过2.00mm;(5)不等晶。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的分布特征及富集规律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的分布特征及富集规律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的分布特征及富集规律盆地基本概况,油气分布特征,构造特征、储层类型、烃源岩特征、油气藏类型及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由于其具有与我国东、西部明显不同的地质构造背景,因而有着独特的油气聚集规律和分布特征。

主要表现在:①古生界以海相或海陆交互相沉积为主,烃源岩分布面积较广,且较稳定;②古生界以生气为主,而中生界以生油为主,油、气生成高峰时期趋于一致;③盆地主体部分地层平缓(地层倾角<1°),构造简单,并少见断裂,储集岩物性较差,因此油气以短距离运移为主,而油藏以自生自储岩性----地层圈闭为主。

根据含油气系统的基本研究方法,结合鄂尔多斯盆地的地质特征,该盆地含油气系统研究的总体思路可以概括为定源(烃源岩评价)-定时(生烃高峰或关键时刻)-定灶(生烃中心或生油洼陷)-定向(油气运移方向)-定位(油气运聚单元),下面根据这一原则,对鄂尔多斯盆地含油气系统予以初步分析。

烃源岩基本特征鄂尔多斯盆地存在J2, T3, C—P,O2四套烃源岩,其中几湖相泥岩和C一P系煤系泥岩是两套主要的烃源岩。

1.下古生界气源岩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残余有机质丰度一般在0.12 %—0.33 %之间,平均为0.21% —0.22 %。

泥岩、泥灰岩烃源岩主要产于中奥陶统平凉组和上奥陶统克里摩里组、桌子山组及乌拉力克组,分布于中央古隆起西缘或南缘。

泥岩有机碳含量一般为0.4%—0.5 % ;泥灰岩残余有机碳含量大多在0.2%—0.5 %,最高达1.11 %。

干酪根镜检、干酪根碳同位素及轻烃组成等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原始有机质类型为海相腐泥型生烃母质,即以I—II ]型干酪根为主。

有机质成熟度大多已进人高成熟阶段,故以生气为主。

2.上古生界烃源岩石炭一二叠系气源岩主要是一套海陆过渡相及陆相含煤岩系,主要发育在下石炭统本溪组、上石炭统太原组、下二叠统山西组,总体上分布较广。

煤主要分布于太原组和山西组。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奥陶系风化壳储层特征及分布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奥陶系风化壳储层特征及分布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奥陶系风化壳储层特征及分布刘梅;丁晓琪;万友利;白晓亮;陈倩倩;乐锦鹏【摘要】据岩心观察、薄片镜下鉴定、物性特征分析及测井资料,大牛地气田奥陶系马家沟组风化壳储层类型为低孔低渗致密性储层.可将储层分为四类,其中最主要的类型为孔隙型储层,其次为溶蚀孔洞型储层和裂缝-孔洞型储层,再次为裂缝型储层.纵向上,以马家沟组五1、五2五4、五5亚段为储层发育段.预测了有利储层在平面上的分布.【期刊名称】《海相油气地质》【年(卷),期】2014(019)001【总页数】8页(P35-42)【关键词】大牛地气田;奥陶系;马家沟组;风化壳储层;储层特征;储层预测【作者】刘梅;丁晓琪;万友利;白晓亮;陈倩倩;乐锦鹏【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2+3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以碳酸盐岩为主,在盆地中部已发现靖边岩溶风化壳大气田,地质储量近5000×108m3[1]。

大牛地气田为靖边气田之后发现的另一个气田,成藏条件与靖边气田相似,但是储层质量差,一直没有大的勘探突破。

随着近年来水平井压裂技术的逐渐完善,风化壳气藏的勘探瓶颈已被克服,显示出良好的天然气勘探潜力,许多水平井已获工业气流。

前人对大牛地气田下古生界奥陶系风化壳储层已经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工作:惠宽洋等[2]根据同位素对比分析对气源进行了追踪研究;袁志祥[3-4]通过地震资料描述了地震相与天然气勘探的关系,并根据钻井岩心及电测资料识别出6种岩溶相;孟祥豪等[5]通过对岩溶作用与研究区其他各类地质作用的综合分析,确定了塔巴庙地区奥陶系风化壳古岩溶地貌类型及基本特征;苏中堂等[6]依据钻井岩心、铸体薄片观察及测井资料分析研究了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特征及其储层意义。

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碳酸盐储层特征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碳酸盐储层特征研究

天然气是一种节能且污染小的能源,开发潜力巨大,近年来其需求量呈跨越式增长,国家也更加重视该能源的利用,开发天然气不仅能带动经济的发展,还能在不污染环境的条件下解决能源需求。

我国的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在碳酸盐储层多有分布,对该类储层特征进行研究,对天然气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为例对碳酸盐储层进行了研究。

1 区域沉积背景鄂尔多斯盆地为我国陆上第二大沉积盆地,处于大陆中部,跨越陕西、内蒙古、甘肃等多个省市, 盆地南起秦岭,北至阴山,西自贺兰山,东抵吕梁山。

区域面积37万平方公里,区内发育凹陷、隆起、斜坡等构造。

该盆地经历了较长久的复杂地质变化,主要分为坳拉谷时期(发生在元古代的中晚期)、陆表海时期(主要发生在早古生代)以及晚古生代海陆过渡等五大演化阶段。

区内构造变形较弱,多发育多旋回演化,盆地基底主要包含了太古界、中元古界、下元古界,岩性以变质岩与结晶岩为主。

由于构造运动发生沉积间断而导致盆地部分地层缺失,缺失包括奥陶、志留、泥盆和石炭统地层,剩余地层沉积相对较为完整,岩性主要以沉积岩为主,其整个沉积岩的厚度较大,约在6千米左右。

盆地主要发育六个一级构造单元,包括西部的西缘冲断带、天环坳陷、北部的伊盟隆起、南边的渭北隆起、东部的晋西挠褶带以及中部的伊陕斜坡,盆地几乎不发育二级构造[1,2]。

2 储层岩石学特征储层岩石学特征主要包括岩石的成分及结构特征,是储层特征研究的基础。

岩石的组分及结构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储层的储集性能,是成岩作用和孔隙结构研究的基础依据。

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碳酸盐岩是主要由方解石和白云石等碳酸盐矿物组成的沉积岩。

石灰岩和白云岩是碳酸盐岩的最主要岩石类型。

根据岩屑及岩心资料,马家沟组碳酸盐岩绝大部分为白云岩,其中白云岩占31.25%,主要有泥晶白云岩、泥-细粉晶白云岩、粉-细晶白云岩、细晶白云岩等,其次为含灰云岩、灰云岩、鲕粒白云岩、藻云岩等;石灰岩绝大多数为次生灰岩,其原岩为膏岩、膏云岩或云膏岩,灰化交代形成次生灰岩,其次为云灰岩、含云灰岩、硅质灰岩(硅质隐晶条带状或纹层状分布)等,并见少量硬石膏岩。

鄂尔多斯地区马家沟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鄂尔多斯地区马家沟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鄂尔多斯地区马家沟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鄂尔多斯地区是中国的一个重要油气勘探区,马家沟组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地层单元,其岩相古地理特征对于研究该区域的沉积演化和油气藏的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马家沟组的岩相古地理特征进行探讨。

岩相特征:
马家沟组主要由泥岩、粉砂岩和砾岩组成,其中泥岩含量最高达到90%以上。

泥岩呈灰色或蓝灰色,常含有石英、长石和云母等矿物,其颗粒粒度多为细粒或粉粒状;粉砂岩和砾岩则为灰色或灰白色,粒度较粗,与泥岩夹层分布。

岩石多呈水平或缓倾斜状分布,结构单一,无明显节理或褶皱。

古地理特征:
马家沟组的沉积环境主要为浅海或近滨海相,其形成时期为侏罗纪至白垩纪交界。

从岩相特征来看,该层主要由泥岩和粉砂岩组成,泥岩居多,表明其沉积环境以较为稳定的深海或海湾为主。

而砾岩可以反映当时沉积环境的动态性,其可能由于波浪、水流撞击而形成。

在地质构造上,马家沟组的分布范围较广,从鄂东北至鄂南地区,而且经过长时间的海侵与海退、地壳抬升等作用,形成了不同的构造单元。

例如,鄂东北地区的马家沟组主要分布于龙大地块,该地块为当时的陆块,受到环绕海洋的影响较小,因此沉积环境稳定,岩石多为泥岩,在岩层中分布与岩石类型较
为单一;而鄂南地区的马家沟组则主要分布于横山—南河地块,该地块在侏罗纪时期处于海洋中心位置,受到丰富的陆源物质的输入,因此岩石中含有大量砾石和颗粒较大的石英和长石等,呈现为多元的岩相。

总体来说,马家沟组的岩相古地理特征表明其主要沉积环境为浅海或近滨海相,沉积环境较为稳定,而地质构造的差异则导致了岩相的多样性。

对于油气勘探来说,马家沟组的研究有助于确定油气藏的分布区域,为地层划分与储层分析提供重要依据。

马家沟组地质特征及气层判别

马家沟组地质特征及气层判别
马五2层: 岩性为浅灰色细粉晶云岩。岩心上表现水平缝发育,上部见少 量角砾云岩,岩心多破碎,溶蚀孔洞发育差,在局部地区形成气藏。
马五41层的细粉晶白云岩中溶孔发育。肉眼可见岩心上的溶孔呈蜂窝状, 半充填,具示底构造,圆形或半圆形,大小接近,孔径一般在2~4毫米,椭圆 形孔洞的长轴方向以平行层面为主。镜下可见溶孔边缘多呈不规则的蚕食状, 锯齿状,港湾状,有的为园球状或串珠状。在局部地区形成气藏。大多数储层
4、录井岩屑中最直观的充填矿物黄铁矿多少,也对气层的判断起作用。 例如马五11、马五12、马五41储层,在岩屑中出现大量黄铁矿,则其 含气性一般较差。
5、如果是取心井还可以结合岩心直观情况来辩识气层的好坏。在岩心录 井中通过出筒观察和浸水试验,能更好的判断出储层是否含水。裂缝 和孔洞的填充情况能直观看出储层的发育是否好坏。
录井现场马家沟组岩性特 征及气层识别方法
一、奥陶系风化壳马家沟组录井常 见小层的地质特征
在气井录井中,我们大多接触的是马 五段地层,其上部马六录井中只在靖南区 块中多见,常为浅灰色含云灰岩或灰色泥 质灰岩,而完钻层位一般为马五5亚段。 :录井岩性为褐灰色细 粉晶云岩、含泥白云岩,横向稳步分布。
含水较高。
三、录井现场对马五段气层的判识
现场录井中对马家沟气层的判别一般结合5个方面的因素:
1、气测值的直观反应,好的气层其全烃值较高,一般来说能达到 3.0000%以上,且其气测曲线表现为近箱状,峰值和基质比大于5。 较差气层全烃值在1.0-3.0%之间,气测曲线表现为坡状,比值在3-5 之间。含气水层气测值较低,在1%以下,气测曲线表现为波状,全 烃值在1-3%之间,比值小于3。而水层在气测值基本无变化,气测 曲线表现为缓降或平直。(如果在进入马家沟组后基值较高,各层 的峰值显示也相应抬高)

大牛地气田储层特征

大牛地气田储层特征

前言大牛地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东北部。

伊陕斜坡是一个延西走向的背斜。

岩层由高向低,由北东至南西小于1°倾角延伸。

经研究表明,气藏主要由横向尖灭的砂岩河流沉积形成。

河流沉积的主要特征为多层纵向堆积,薄层交错的砂岩体。

其砂岩体沉积相主要为二叠系深灰、灰黑色泥岩与浅灰、灰白色中、粗砂岩夹煤层及炭质泥岩。

由于砂岩在河床两边沉积,造成大牛地气田主力气层之一的山1-1组具有非均质性强、储层物性条件差、厚度小的特点。

由于储层物性条件较差,各开发井均需要进行后期增产改造。

所以,储层有效开发成为华北分公司技术研究人员一直追求的目标。

(二)大牛地气田地层层序、储层特征分析1地层特征及层序分布大牛地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东北部。

伊陕斜坡是一个延西走向的背斜。

岩层由高向低,由北东至西南小于1°倾角延伸。

经研究表明,气藏的分布与其气藏构造和塔巴庙区块之间无物性关系。

气藏主要由横向尖灭的砂岩河流沉积形成。

其砂岩体沉积相主要为二叠系深灰、灰黑色泥岩与浅灰、灰白色中、粗砂岩夹煤层及炭质泥岩。

由于砂岩在河床两边沉积,造成山1-1为非均质性强,储层物性条件差厚度小,南北走向的薄砂气层。

含气砂岩的分布主要被沉积相条件所控制。

三角洲平原沉积是山1-1砂岩的主要岩特征。

河流沉积的主要特征为多层纵向堆积,薄层交错的砂岩体。

因此气藏山1-1由河道床和砂泥岩多错层沉积而形成。

本井设计钻遇目的层为山1-1气层,在大探1井、DP1井一带砂体发育厚度较大,可达12m以上。

山1-1气层在该区构造不发育,气层顶面相对平缓油层厚度分布稳定。

大牛地气田地层层序分布情况见表2-1。

2储层特征2.1岩石学特征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储层岩石粒度以中、粗粒为主,碎屑岩石英含量67~90.5%,长石含量0.7~3.8%,岩性以岩屑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和石英砂岩为主。

山西组与下石盒子组砂岩储层岩石特征相似,碎屑颗粒含量平均为87.65~89.0%,其中石英平均含量68~75%,长石平均含量1.4~2.4%,岩屑平均含量24~30%。

陈龙刘森项目简介

陈龙刘森项目简介

附件:2017年度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西安石油大学拟推荐项目公示信息一、项目名称: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古残丘储层发育规律及预测模式研究完成单位:西安石油大学完成人:赵永刚赖生华李建奇冯强汉郭峰王起琮时丕同张蓬勃彭雪花陈龙刘森项目简介:该项目综合地质、地震和测井资料及手段,恢复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古岩溶地貌,识别和精细刻画三级地貌古残丘,重点研究古残丘储层发育规律及预测模式。

该项研究拓宽了我国古岩溶储层的研究内容,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形成了岩溶相分析与岩溶环境划分相结合,揭示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程度的新思路;(2)揭示古岩溶地化特征,建立了识别奥陶系古岩溶的地球化学标准;(3)以等时面为标准层,综合残厚、铁铝岩厚与印模厚图件恢复奥陶系古地貌,重点识别出古残丘;(4)形成了通过地震属性分析,地震与地质相结合研究奥陶系古残丘储层分布的新方法;(5)提出了通过建立三级古地貌发育概念模式精细刻画井区奥陶系三级地貌古残丘的新方法;(6)项目成果已在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气厂得到了推广应用,有力地指导了该厂下古生界奥陶系马家沟组碳酸盐岩气藏勘探开发研究工作的开展。

主要知识产权目录:发表与该项目紧密相关的学术论文22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6篇;SCI期刊论文1篇,EI检索期刊论文3篇;授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项。

具体信息如下:代表性学术论文:[1]赵永刚,陈景山,李凌,等.基于残余岩溶强度表征和裂缝预测的碳酸盐岩储层评价[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5,45(1):25-36.[2]赖生华,蒲秀刚,杜贵荣.沉积相地震波波形响应特征研究[J],石油实验地质,2008,30(1),400-404.[3]赖生华,梁全胜,袁通路.鄂尔多斯盆地山2段煤层对下伏砂岩地震反射特征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J],石油物探,2014,53(3):86-94.[4]赖生华,梁全胜,曾洪流,等.煤层对砂岩地震反射特征的影响及其地震岩性学意义[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5,50(1):136-143.(EI:20150700525158)[5]王起琮,赵淑萍,魏钦廉.鄂尔多斯盆地中奥陶统马家沟组海相碳酸盐岩储集层特征[J],古地理学报,2012,14(2):229-242.[6]王起琮,宫旋,肖玲.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石灰岩岩相及碳、氧稳定同位素特征[J],沉积学报,2013,31(4):580-589.[7]王起琮,张阳,肖玲.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成岩相碳、氧稳定同位素特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3,34(5):652-658.[8]郭峰,郭岭,赵卫卫.贺兰坳拉谷奥陶纪岩相古地理[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1,05:51-58.[9]Feng Guo,Dan Yang,Kenneth A.Eriksoon,Ling Guo.Paleoenvironment s stratigra-phic evolution and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of the Upper Cretaceous Yingjisha Group,southwest Tarim Basin[J].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2015,67:336-355.(SCI:000366066500023)[10]赵淑平,王起琮.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马家沟组古岩溶储集层特征.新疆石油地质,2012,33(2):170-174.[11]姚泾利,赵永刚,雷卞军等.鄂尔多斯盆地西部马家沟期层序岩相古地理.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1):33-37.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赵永刚,刘森.基于点运算的砂岩图像增强系统V1.0,登记号:2014SR214791.[2]赵永刚,张栋梁.基于直方图均衡化的碳酸盐岩图像增强系统V1.0,登记号:2014SR214847.[3]赖生华,李辉峰.多层地震层拉平软件V1.0,登记号:2014SR029320.2.主要科研项目该报奖项目包括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厅级科研项目1项,石油企业科研项目1项,项目经费共计90万元。

鄂尔多斯盆地中奥陶统马家沟组

鄂尔多斯盆地中奥陶统马家沟组

鄂尔多斯盆地中奥陶统马家沟组沉积环境与岩相发育特征摘要鄂尔多斯盆地位于华北地台西部,中奥陶统马家沟组含硬石膏的白云岩是盆地中主要的储层与产层之一。

奥陶纪由于西侧贺兰裂谷再次开启,裂谷肩部发生抬升,以及南侧逆冲断层的左行走滑作用,在盆地西部和南部形成一“L”形隆起,又称中央隆起。

在隆起东侧由均衡补偿作用伴生一西缓东陡的边侧坳陷(盆地),称(内)陆棚盆地亚环境。

通过沉积相研究,建立了两个马家沟组的沉积模式。

其一为东西向穿越(内)陆棚盆地中心的陆棚沉积模式,该模式中的(内)陆棚盆地与中央隆起之间为水下凸起—洼地亚环境,其东为开阔内陆棚亚环境。

马一时、马三时、马五时(内)陆棚盆地发育为含白云岩的硬石膏岩石盐岩盆地,盆缘主要发育白云岩—硬石膏岩坪,马五时西缘硬石膏岩—白云岩坪发育,是天然气藏主要分布区。

以上表明沉积时气候干热,海平面下降,具深坳陷海水浓缩成盐特征。

马二时、马四时气候湿热,海平面上升,(内)陆棚盆地发育成石灰岩白云岩盆地,周围盆缘发育为(含)白云岩—石灰岩坪。

水下凸起—洼地亚环境于马三时和马五时发育白云岩;马四时发育石灰岩,南延则过度为白云岩石灰岩的浅滩。

东侧的开阔内陆棚亚环境,主要发育微晶—亮晶颗粒石灰岩夹硬石膏岩、风暴岩。

马六时,中央白云岩隆起以东根据残留地层推测应属于石灰岩陆棚环境。

中央古隆起以西地区,除较早期在西北角因有陆源碎屑注入发育成混积陆棚和斜坡环境外,其余时期主要发育为石灰岩、白云岩陆棚,各类重力流碳酸盐岩斜坡及碳酸盐碎屑和陆源硅质碎屑混积的浊积岩和深水泥岩海槽环境。

其二为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在马家沟期一直处于继承行缓坡环境,为此建立了末端变陡的缓坡模式。

早期为含硬石膏岩的白云岩缓坡,中、后期演化为交替发育的石灰岩—白云岩缓坡,或白云岩—石灰岩缓坡与白云岩缓坡环境。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沉积模式内陆棚盆地海水浓缩陆棚缓坡1 概述鄂尔多斯盆地位于华北地台西部,为一矩形构造盆地,面积约25万km2(参见附录一)。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马家沟组盐下沉积相特征及相模式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马家沟组盐下沉积相特征及相模式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马家沟组盐下沉积相特征及相模式在近年来中组合勘探研究的启示下,我们认识到膏盐岩下白云岩储层具有较好的烃源条件。

因此,文章以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盐下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岩芯观察,薄片鉴定、测试分析等技术手段,系统的研究了研究区内的沉积相类型、特征及分布规律。

研究认为:研究区马家沟组盐下主要发育了局限台地和开阔台地两种沉积相,包括潮坪、点滩等4个亚相以及潮上泥云坪、潮上云坪等12个沉积微相。

结合研究区情况和参考邻区的沉积模式,得出结论: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盐下地区为潮上云坪-潮间灰云坪-膏盐湖(泻湖)的变迁模式。

标签:鄂尔多斯;盐下;台地;沉积相前言相对上古生界和中生界的勘探程度而言,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的海相碳酸盐岩的油气勘探最为薄弱。

近期在中组合勘探研究的启示下,提出膏盐岩下上古煤系烃源侧向供烃成藏新认识:加里东风化壳期,奥陶系地层自东向西依次剥露,中央古隆起及其东侧邻近地区,膏盐下白云岩储层与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直接接触,形成南北向带状展布的供烃窗口,供烃面积大、范围广,形成利于规模运聚的源储配置关系[1]。

在这一新的理论认识下,文章对其中之一的勘探目标-东部坳陷下的盐下储集体进行研究,详细分析其储层的沉积相,希望为该地区的油气勘探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依据。

1 区域地质背景鄂尔多斯盆地位于华北板块西部,在晚元古带-早古生代早期沉积了一套厚层的碳酸盐岩[1]。

文章的研究区位于盆地东部为华北海域,区内普遍缺失中、上奥陶系沉积[2],后受到加里东运动的影响,东边的大部分地区缺失了马家沟组六段的地层,顶部均为马五段白云岩。

在地理位置上盐下地区位于盆地东部,主要是米脂、绥德、延安一带,在区域上地跨伊陕斜坡、晋西挠褶带,行政区域上地跨陕西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

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从区域地质概况及研究区内的沉积相标志来分析,研究区内主要发育局限台地和开阔台地两种沉积相。

经过对研究区岩芯的观察,结合区域沉积背景的特点,进一步划分了潮坪、点滩等4个亚相以及潮上泥云坪、潮上云坪等12个沉积微相(表1)。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复式气田基本地质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复式气田基本地质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复式气田基本地质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复式气田地处河套地区半干旱大陆性气候,
年温度较低,情况稳定、通畅,海拔较高,无强饱和活动水,具有良
好的发展条件。

页岩-页岩气成藏特征: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复式气田以页岩为主,含有大量盐碱矿物以及孔隙度较低的碳酸盐为基床。

该复式气田
由若干煤源层、烃类源层和产气层组成,煤源层热演化程度较高,密
度较大,包括原油和天然气,烃类源层酸性较强,包括有机碳、硫、
氮等有机物质,深部的油气层有储层空间,煤层有液化特性。

储层岩性特征: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复式气田储层发育散层、砂层和碳酸盐砾岩储层三种岩性,其中散层储层主要发育于边缘部;砂层
储层发育平均厚度40—60m,碳酸盐砾岩储层中最大厚度可达100m。

储层性能优良,孔隙度及渗透率在4~10%和50~200mD之间,气门
敏感性很高。

气水分布特征: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复式气田气水将复合的抚理,油气和水总体上处于有效且略带封闭的状态,水位较低,产出动力较弱,烃类成分量低,具有高瓦斯质量和低粘度特性,且含油水比较小。

以上就是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复式气田的基本地质特征介绍,从产藏《多、储层岩性特征以及气水分布特征等方面,可以看出鄂尔多
斯盆地大牛地复式气田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可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
有益的贡献。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地区奥陶系岩溶缝洞型储层发育特征及有利目标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地区奥陶系岩溶缝洞型储层发育特征及有利目标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地区奥陶系岩溶缝洞型储层发育特征及有
利目标
奥陶系岩溶缝洞型储层是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地区的一个重要储层类型,对于该地区的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储层主要分布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的岩溶区,具有以下的发育特征和有利目标。

一、发育特征
1. 岩溶组合丰富: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地区的奥陶系岩溶储层发育在岩溶组合丰富的地区。

在该地区,岩溶类型多样,包括喀斯特地貌、溶洞、地下河流等形式。

2. 单元发育完整:岩溶储集层的发育在不同单元内,从而形成了完整的岩溶储集层单元,每个单元内部分布着多个岩溶缝洞储层。

3. 缝洞储层发育:在岩溶储集层单元内,主要发育的是缝洞储层。

该储层由多个缝洞组成,缝洞内壁被多层物质堵塞,形成了多层缝洞储层。

4. 地质条件复杂:该储层分布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岩性、构造、沉积等条件均对储层的发育和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有利目标
1. 建立缝洞储层模型:针对奥陶系岩溶缝洞型储层的特征,可
以建立相应的缝洞储层模型,为该地区的勘探开发提供指导。

2. 深入探究储层成因:对于奥陶系岩溶缝洞型储层的成因进行深入探究,可以为该地区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3. 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针对该储层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岩溶特征,需要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包括地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个领域的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该储层的特征和成因。

4. 深化地质探测技术:针对该储层的特征,可以进一步深化地质探测技术,包括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地球物理测量、水文地质调查等,以提高对该储层的认识和了解。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马家沟组马五储层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马家沟组马五储层特征

隙极 为罕见 , 隙多为成 岩 过程 中形成 的次生 空 隙。 空 次 生 空 隙形 成 主 要 跟 岩 石 结 构 、 积 构 造 、 造 应 沉 构 力 、 地貌 等 因素有 关 。 古 1 晶 间空 隙及 晶间溶 孔 ) 晶间空 隙形成 于 基质 泥 晶 白云 岩 的重结 晶以及
2 岩 石学特征
碳 酸盐 岩 的 矿 物 主要 由方 解 石 、 白云 石 、 特 凌
幅度较 小 的鼻 隆构 造 , 油 气 富集 具 有 一 定 的控 制 对 作 用 … 。研究 区北起 延 安 、 抵 宜君 、 至永 宁 、 南 西 东
达宜川 , 面积约 3×1 k 0 m。
矿 、 镁矿 等碳 酸盐 岩矿 物 组成 , 菱 常含 有一些 非 碳 酸
遭受 到不 同程 度 的剥 蚀 。依 据 古 生 物 特 征 、 积 旋 沉
回及 区域 性标 将 奥 陶系 马家 沟组分 为 5个地 层 岩性 段, 自下 而上 为 马一 至 马 五段 。富 县地 区位 于鄂 尔 多斯 盆地 东南 部 , 构造 上 属于 二级 单元 陕北 斜坡 , 该
台地 亚相 。沉 积 微 相 主 要 有 泻 湖 、 坪 浅 滩 , 云 潮 泥 坪 、 膏 云坪 、 云坪 等 。岩石类 型 主要 为溶 塌角 砾 泥 膏
征 、 隙类 型和 孔 隙结 构特征 。 同时对储层 特征 的影 响 因素 即沉 积 作 用 、 岩溶 作 用 、 岩作 用等 孔 古 成
进行 了探 讨 。
关 键词 : 尔多斯 盆 地 ; 家沟组 ; 层 特征 ; 层 影响 因素 鄂 马 储 储
中图分 类号 : E 2 T l2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0 46 2 2 1 ) 30 9 -4 10 -0 X( 0 0 -0 20 1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二叠系盒1 段储层特征及成岩圈闭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二叠系盒1 段储层特征及成岩圈闭

第33卷第4期2021年8月岩性油气藏LITHOLOGIC RESERVOIRSV ol.33No.4Aug.2021收稿日期:2020-07-27;修回日期:2020-12-07;网络发表日期:2021-02-02基金项目:国家油气重大专项“济阳坳陷页岩油勘探开发目标评价”(编号:2017ZX05049-004)和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基于岩石组构及酸溶试验的低渗透油层改造方法”(编号:2019M662438)联合资助作者简介:徐宁宁(1988—),男,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储层地质学和储层酸化改造方面的研究工作。

地址:(257022)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聊城路2号。

Email :****************。

文章编号:1673-8926(2021)04-0052-11DOI :10.12108/yxyqc.20210406引用:徐宁宁,王永诗,张守鹏,等.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二叠系盒1段储层特征及成岩圈闭.岩性油气藏,2021,33(4):52-62.Cite :XU N N ,WANG Y S ,ZHANG S P ,et al.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and diagenetic traps of the first member of Permian Xiashi ‐hezi Formation in Daniudi gas field ,Ordos Basin.Lithologic Reservoirs ,2021,33(4):52-62.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二叠系盒1段储层特征及成岩圈闭徐宁宁1,2,王永诗3,张守鹏2,邱隆伟4,张向津5,林茹6(1.中国石化胜利石油管理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山东东营257000;2.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22;3.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山东东营257022;4.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80;5.天津方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津300280;6.鲁胜石油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山东东营257077)摘要:为了明确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二叠系盒1段致密碎屑岩储层特征及成岩圈闭的发育机制,开展了储层含气性分析、铸体薄片鉴定和碳氧同位素分析,并通过对岩石成岩微观特征分析和定量统计,明确了研究区二叠系盒1段气层段和干层段的岩石学特征和成岩-孔隙演化的差异性,阐释了成岩圈闭发育机制。

鄂尔多斯盆地宜川—黄龙地区马家沟组古岩溶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

鄂尔多斯盆地宜川—黄龙地区马家沟组古岩溶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

鄂尔多斯盆地宜川—黄龙地区马家沟组古岩溶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方继瑶;陈洪德;史云鹤;李磊;邓翔;苏中堂【摘要】鄂尔多斯盆地宜川—黄龙地区具备良好勘探潜力,研究其储层主控因素及形成机理对黄龙气田勘探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岩芯观察、铸体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及地球化学测试分析为基础,结合钻井、测井资料,研究宜川—黄龙地区马家沟组古岩溶储层基础特征、储层主控因素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含膏粉晶云岩、粉晶砂屑云岩及粉—细晶云岩;石膏铸模孔、晶间孔(溶孔)、溶孔及溶缝是最主要的储集空间;储层孔隙度以0.1%~5.0%为主,渗透率以(0.002~0.100)×10-3μm2为主,具有低孔低渗—特低孔特低渗特点;有利储层分布受多种地质作用共同影响,含硬石膏结核云坪、白云岩坪及颗粒滩是优质储层发育的物质基础,储层平面分布受控于古岩溶地貌,而垂向分布受控于岩溶旋回,有利储层分布于表生期岩溶垂直渗流带,晚成岩期次生灰化及3期不同组合类型充填作用使有效孔隙锐减,是该区储层物性较差的直接原因.%The Yichuan-Huanglong area in Ordos Basin has favorable prospect for exploration,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exploration of Huanglong gasfield to study the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and forming mechanism of reservoir.Based on the core observation, casting thin section identification, cathodoluminescence (CL) and geochemical test analysis, combined with the drilling and logging data,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and forming mechanism of palaeokarst reservoirs of Majiagou Formation in Yichuan-Huanglong area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wder crystal gypsodolomite, powder crystal doloarenite and powder-aplitic crystal dolomite mainlydevelop in the area;the gypsum mold pore, intergranular hole, solution pore and solution fissure are the most important reservoir spaces;the reservoir porosity is mainly from 0.1%to 5.0%, and the permeability is mainly from 0.002×10-3μm2 to0.100×10-3μm2, with low to extra-low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the distribution of favorable reservoirs is affected by various geological processes, the anhydrite-bearing concretion dolomite flat, dolomite flat and grain bank microfacies are the foundation of development of high quality reservoir, the plane distribution of reservoirs is controlled by the palaeokarst geomorphology,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is controlled by karst cycle, the favorable reservoirs distribute in the vertical permeating belt of the supergene, and the effective porosity is reduced by the dedolomitization in the later stage of diagenesis and three stag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filling, which are the direct factor of poor physical property of reservoir in the area.【期刊名称】《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年(卷),期】2019(041)001【总页数】13页(P83-95)【关键词】古岩溶;储层;主控因素;岩溶地貌;多期充填;次生灰化;形成机理;鄂尔多斯盆地【作者】方继瑶;陈洪德;史云鹤;李磊;邓翔;苏中堂【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059;页岩气评价与开采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 610091;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 610059;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陕西西安 710018;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陕西西安 710018;页岩气评价与开采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 610091;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 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TE1220 引言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碳酸盐岩中赋存丰富的油气资源[1-4],主要为古岩溶储层气藏。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复式气田基本地质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复式气田基本地质特征

文章编号:1000-2634(2005)02-0017-05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复式气田基本地质特征3曹忠辉(中国石化华北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06)摘要:大牛地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北部,主要含气层位为石炭系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

气田具有石炭系太原组和二叠系山西组二套烃源岩,源岩类型有煤层、暗色泥岩和灰岩;气田具有石炭系太原组障壁砂坝、二叠系山西组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和下石盒子组河流相河道砂三套储集体,储集体为低孔、低渗、致密性储层;上石盒子组沉积的湖相厚层泥岩为气田区域盖层,局部盖层有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沉积的泥质岩,具有多封盖体系;生储盖组合有下生上储式和自生自储式;气田主要发育岩性圈闭;各种的地质特征表明大牛气田为一典型的复式气田。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复式气田;地质特征中图分类号:TE112.323 文献标识码:A 大牛地气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乌审旗和陕西省榆林市交界处,构造位置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北部[1](图1)。

图1 气田位置图大牛地气田钻遇地层有第四系、白垩系、侏罗系、三叠系、二叠系、石炭系和奥陶系,在该套地层中发育奥陶系上马家沟组、石炭系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4套气层。

在本区大牛地气田主要指的是石炭系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气层。

1 区域地质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长期稳定发育的大型克拉通叠合盆地[2],可分为5个原型盆地发展阶段,即中晚元古代以浅海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发育为主的裂陷槽盆地,早古生代以陆表海碳酸盐岩沉积为主的复合型克拉通坳陷盆地,晚古生代到中三叠世以滨海碳酸盐岩逐渐过渡为碎屑岩台地的联合型克拉通坳陷盆地,晚三叠世到白垩纪的大型内陆湖泊、河流沉积的坳陷盆地,以及新生代内陆河湖断陷充填型周缘断陷盆地。

5个原型盆地有不同的沉积体系和沉积特征,形成了三套含油气体系,即下古生界寒武2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含油气体系、上古生界石炭系2二叠系海陆交互相含煤碎屑岩含油气体系和中生界内陆湖泊相碎屑岩含油气体系,整个鄂尔多斯盆地为一个典型的复式含油气系统。

鄂尔多斯地区马家沟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鄂尔多斯地区马家沟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鄂尔多斯地区马家沟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苏中堂;陈洪德;欧阳征健;金学强【期刊名称】《中国地质》【年(卷),期】2012(39)3【摘要】依据野外露头、岩心观察、测井等资料综合分析将鄂尔多斯地区马家沟组划分为6个三级层序和12个体系域,在此基础上对马家沟组层序地层学特征进行分析,采用体系域压缩法编制了层序岩相古地理图.结果表明:盆地沉积演化受西南缘祁连海和东部华北海共同影响,两者在OSQ4(奥陶系马家沟组第4个层序,下同)期完全贯通,西南缘具陆缘海沉积特征,东部为陆表海沉积.OSQ1、OSQ2、OSQ3、OSQ5海侵体系域局限台地发育,高位期局部形成膏盐岩湖;OSQ4、OSQ6海侵、高位期均为开阔台地相,西南缘高位期发育台地边缘滩和台地边缘生物礁.OSQ1、OSQ3、OSQ5高位体系域白云岩及OSQ6高位体系域西南缘生物礁和颗粒滩可成为重要的油气储集体,OSQ3、OSQ5高位体系域发育的膏盐岩形成了2套重要的区域盖层.%The Majiagou Formation in Ordos Basin can be divided into 6 third-order sequences and 12 system tracts on the basis of field profile, core and well log. In this paper, characteristics of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Majiagou Formation were analyzed, sequence-based lithofacies and paleogeography were also compiled by means of condensation of mapping units of sedimentary system tracts.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basin sedimentary evolution was controlled by the North China Sea and the Qilian Sea, with the former being an epeiric sea and the latter being an epicontinental sea. OSQ1, OSQ2, OSQ3 and OSQ5 are mainly restrictedplatforms in TST,and some areas are anointed lakes in HST; open platform is the main fades of OSQ4 and OSQ6 whether in TST or HST; reef and shoal are formed in HST of southwest margin. Dolomites of HST in OSQ1, OSQ3, OSQ5 and southwest reef and shoal might be important oil-gas reservoirs, and gypsum of HST in OSQ3 and OSQ5 forms 2 major regional caps of Ordos Basin.【总页数】11页(P623-633)【作者】苏中堂;陈洪德;欧阳征健;金学强【作者单位】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59;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59;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59;宁夏国土资源调查监测院,宁夏银川75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31;P539.2【相关文献】1.岩相古地理研究中空间数据库的设计与应用——以鄂尔多斯地区奥陶系一个层序的古地理研究为例 [J], 李斌;史晓颖2.细分小层岩相古地理编图的沉积学研究及油气勘探意义——以鄂尔多斯地区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段为例 [J], 包洪平;杨帆;白海峰;武春英;王前平3.层序地层和岩相古地理研究中空间数据库的设计与应用——以鄂尔多斯地区寒武系-奥陶系研究为例 [J], 李斌;史晓颖;王新强;郭彦如4.四川盆地南部凯迪阶—埃隆阶层序地层与岩相古地理演化特征 [J], 朱逸青;陈更生;刘勇;石学文;吴伟;罗超;杨雪;杨雨然;邹源红5.川东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J], 徐文礼;文华国;刘均;马智超;孙权威;蔡家兰;陈守春;韩建;蒋欢;荣浩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马家沟组古岩溶储集层特征
赵淑平;王起琮
【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
【年(卷),期】2012(033)002
【摘要】探讨了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应用显微光学方法分析了岩溶储集层的微观特征,应用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研究了储集层的成岩作用特征,应用残余厚度法和印模法开展了古岩溶地貌恢复及其对储集层发育的控制作用研究。

大牛地气田奥陶系马家沟组古岩溶储集层以岩溶角砾岩和泥粉晶白云岩为主,发育溶蚀孔、洞、缝以及晶间孔隙,储集层碳、氧稳定同位素明显偏负,87Sr/86Sr值明显偏高。

岩溶地貌划分为3种地貌单元,其中岩溶斜坡的溶蚀作用强烈,是储集层发育的有利部位,其上覆铝土岩为有效盖层,封盖能力较强,是天然气聚集的有利区域。

研究结果表明,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是研究碳酸盐岩储集层岩溶作用的有效手段,溶蚀及白云岩化作用是控制岩溶储集层发育的重要因素。

【总页数】5页(P170-174)
【作者】赵淑平;王起琮
【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油气资源学院,西安710065;西安石油大学油气资源学院,西安71006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12.221
【相关文献】
1.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盐下白云岩储集层特征及其形成演化[J], 付斯一; 张成弓; 陈洪德; 陈安清; 赵俊兴; 苏中堂; 杨帅; 王果; 密文天
2.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奥陶系马家沟组中下组合沉积模式 [J], 雷涛; 邓虎成; 吴冬; 伏美燕; 唐明远; 崔璐; 丁晓琪; 夏宇; 解馨慧
3.酸压裂缝体形态与流动能力的控制因素——以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下奥陶统马家沟组马五5亚段储层为例 [J], 郭建春;陈付虎;苟波;李嘉瑞;王世彬;肖晖;任冀川
4.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马家沟组储层类型成因及其主控因素 [J], 兰浩翔;伏美燕;邓虎成;雷涛;吴冬;胥旺;李依林
5.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中奥陶统马家沟组裂缝特征及成因 [J], 彭先锋;邓虎成;何建华;雷涛;张烨毓;胡笑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